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氯丙米嗪促进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特点

    作者:郭俊;刘学东;张晓梅;周永清;刘立

    背景:去甲肾上腺素能药物苯丙胺可提高脑缺血后动物运动功能的恢复.氯丙米嗪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提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水平.目的:观察氯丙米嗪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航空临床医学教研室神经精神病学组.材料:实验在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形态学实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用药组,每组8只.缺血用药组动物于缺血后24 h经口灌注2.5g/L氯丙米嗪溶液(10 mg/kg),1次/d.假手术组、缺血组动物经口灌注相应容量的蒸馏水.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①网屏握持试验:将网屏水平放置,将鼠放于其上,然后缓慢地将其一端抬高,在2 s内将此网屏翻转成125°位,并保持于该位,记录大白鼠在网屏上握持的时间.②胶布撕脱试验:将0.5 cm2的医用胶布粘于大鼠两前爪腹侧面后,送其入观察箱中,记录其撕去胶布所使用的时间.各组实验动物在术后1,3,7,14,28 d为观察时间点.主要观察指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网屏握持时间和胶布撕脱时间.结果:①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和缺血用药组大鼠网屏肌力测试时间缩短,差异非常显著[以术后3 d为例,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用药组分别为(54±4),(20±5),(21±4)s,P<0.01].缺血用药组与缺血组比较网屏握持时间延长,差异显著[以术后28 d为例,缺血组、缺血用药组分别为(51±5),(54±5)s,P<0.05].②缺血组和缺血用药组大鼠胶布撕脱时间均比假手术组长,差异非常显著[以术后3 d为例,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用药组分别为(47±9),(188±20),(172±22)s,P<0.01].缺血用药组比缺血组大鼠胶布撕脱时间略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丙米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肌力恢复作用明显,而对感觉和精细运动功能作用不明显,此与偏瘫后肢体精细功能恢复差的特点相符.

  • 体表超声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重构

    作者:姜红菊;李润智;李克彬;刘芳;张梅;张运

    目的:应用高频体表超声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时颈动脉重构的改变.方法:选择2002/2003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35)和稳定型心绞痛(n=25)患者共62例,采用荷兰菲利蒲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得出颈动脉血管总面积、血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偏心指数、斑块面积狭窄百分率,计算重构指数(狭窄处血管总面积比参考血管总面积).重构指数>5%为正性重构,<5%负性重构,在±5%之间为无重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颈动脉重构的差异.结果:62例全部进入结果发分析.①血管总面积与斑块面积呈正相关(r=0.51,P<0.05),血管腔面积与斑块面积之间无相关性(r=0.07,P>0.05).②向心性斑块狭窄处血管总面积与参考血管总面积比较差异显著[(72.67±22.18),(63.69±14.72)mm2,P<0.05],可见明显的血管正性重构,而偏心性斑块血管重构不明显(P>0.05).③脂质型+纤维脂质型斑块狭窄处血管总面积与参考血管总面积比较显著升高[(71.86±22.65),(63.79±19.96)mm2,P<0.05].可见明显的血管正性重构.④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颈动脉斑块血管段正性重构38个,负性重构20个;稳定型心绞痛组斑块血管段正性重构9个,负性重构21个,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0.024,P=0.002).结论:外周血管超声是检测颈动脉血管重构的一种可靠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血管重构以正性重构为主.

  • 褪黑素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王映梅;李青;闫庆国;惠延平;马福成;胡沛臻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并了解其是否有剂量依赖性.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实验室进行.取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褪黑素0.25,0.5,1.0 mg/kg组5组(n=8).①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每天固定时间灌胃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酒的摄入量为10g/kg),连续12周复制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②造模成功后褪黑素各剂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褪黑素0.25,0.5,1.0 mg/(kg·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2.5 mL/kg体积分数为0.02的乙醇,连续28 d.③给药后颈椎脱臼处死大鼠,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检测大鼠肝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水平.结果:4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有大量纤维组织沉积,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脂肪变性.褪黑素1.0 mg/kg组纤维组织沉积减少,仅有少量炎症细胞的浸润.②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褪黑素0.25,0.5,1.0 mg/kg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0.01),剂量越大,效果越好.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褪黑素0.25,0.5,1.0 mg/kg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剂量越大,效果越好.结论:褪黑素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 慢性颈脊髓压迫兔的体感诱发电位变化

    作者:韦坚;陈锋;周红海;韦贵康;黄如娇

    目的:探索慢性颈脊髓压迫后电生理变化规律,及其与脊髓损伤内在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8在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完成.①分组:将4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大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为6,8,12周组,共6小组,每小组7只.②实验组经颈4,5椎体前螺钉多次缓慢加压造成兔慢性颈脊髓受压模型.对照组行颈5手术入路,不置入螺钉,普通饲养,分别于6,8,12周处死取材.③用改良Tarlov法,对其肢体肌力进行评估.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体感皮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脊髓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参加实验动物42只,实验组有6只退出观察,随机补充6只,终进入结果分析42只兔.①实验组各时间段改良Tarlov法分值差别不明显,在12周改良Tarlov法分值变异性变大,部分动物神经功能趋于好转,而部分动物功能进行性恶化,对照组神经功能正常.②诱发电位潜伏期比术前明显延长,并趋于增加,12周后有所回落,12周实验组4,6,8,12周潜伏期分别是(13.56±1.11),(14.31±0.56),(16.25±0.36),(14.74±1.78)ms;波幅变化较大,趋于逐渐降低,至12周又逐渐增高,12周实验组4,6,8,12周分别是(3.45±0.71),(4.23±1.97),(2.51±0.83),(2.98±0.73)V.③形态学观察示灰质神经元减少,白质脱髓鞘变性.结论:对于慢性脊髓压迫,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能反映脊髓损伤程度和预后,可作为临床观察指标,波幅变异性大,无确切临床意义.

  • 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实验性兔脑缺血

    作者:曾现伟;沈建康;孙青芳;卞留贯;赵卫国

    目的:探索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脑缺血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3/1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完成.实验动物选择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反转录病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建立兔脑缺血模型,构建含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对兔脑缺血模型进行基因治疗.术后12 h和24 h取实验动物脑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碱性磷酸酶法(X-p染色)检测毛细血管密度,并通过新生血管计数观察其促血管生成作用.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反转录病毒在脑缺血兔各脏器的分布及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注射反转录病毒后,实验组有效表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片段大小约560 bp,经过ECORI和HindⅢ双酶切后产生2个片段分别为5.4 bp和560 bp,经测序证实无突变.实验组脑组织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Westernblot结果也显示注射部位的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60个G418抗性细胞集落,培养高为3.2 cfu/L,在32℃的条件下培养48 h获得3×10 cfu/L的滴度.实验组半暗带区脑组织中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在肺、肝、脾、肾、睾丸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结论:反转录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脑缺血,能有效表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半暗带区毛细血管增生.

  • 黄体酮对缺氧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东亮;赵红岗;邓建伟;王东霞;李炳

    目的:观察成年小鼠缺氧后脑内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及黄体酮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06在新乡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32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缺氧组、低孕酮(4 mg/kg)组和高孕酮(8 mg/kg)组,后两组于缺氧前30 min腹腔注射孕酮4 mg/kg或8 mg/kg.小鼠缺氧24 h断头取脑,检测脑皮质及海马组织中的一氧化氮含量.结果:32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氧24 h后,单纯缺氧组脑皮质一氧化氮的生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15±0.29),(1 66±0.65)μmol/g,P<0.05];经孕酮预处理的两组,脑皮质组织一氧化氮含量较单纯缺氧组均有所下降,4 mg/kg组的效果尤为明显,下降了35.81%(P<0.01).②海马组织在缺氧24h后,单纯缺氧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76±0.60),(1.21±0.58)μmol/g,P<0.05];低孕酮(4 mg/kg)组[(1.07±0.33)μmol/g]显著低于单纯缺氧组(P<0.01);而高孕酮(8 mg/kg)组[(1.27±0.41)μmol/g]与单纯缺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成年小鼠缺氧24 h后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升高,黄体酮通过降低这种一氧化氮的升高,可能产生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 缺氧 一氧化氮 孕酮
  • 心脏去甲肾上腺素在急性心肌冬眠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付作林;冯义柏;谷翔;史春志;张新平

    目的:采用离体鼠心急性冬眠模型,探讨心脏去甲肾上腺素在急性心肌冬眠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病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49只,采用大鼠离体心脏急性冬眠模型,随机分成7组,即平衡组、冬眠组、多巴酚丁胺组、对照组、利血平组、对照-酪胺组及利血平-酪胺组,每组7只,每组先随机选6只进行实验,如果6只皆成功,则结束实验,否则进行第7只实验.测定利血平处理及生理盐水处理大鼠冬眠时冠脉流量、压力心率乘积、乳酸脱氢酶漏出量(衡量缺血对心肌细胞膜的损伤,用酶联分光光度分析法检测)、心肌三磷酸腺苷(虫荧光素酶法)、磷酸肌酸(反向离子对液相色谱法)和糖原(化学比色法)的含量,用原位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中Bcl-2、Bax表达产物(吸光度),用末端探针标记法检测凋亡的心肌细胞(细胞核蓝染即为凋亡细胞),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平衡组、冬眠组、对照组及利血平组各有1只大鼠死亡,各组均补充1只大鼠继续实验,进入结果分析42只大鼠,每组6只.①大鼠的心率比较:对照-酪胺组大鼠的心率明显增加(从308.2次/min到409.8次/min,P<0.05),利血平-酪胺组大鼠的心率无明显增加(从275.8次/min到285.7次/min,P>0.05),提示利血平耗竭了心脏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储备.②鼠心急性冬眠时冠脉流量、压力心率乘积、乳酸脱氢酶漏出、心肌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糖原、Bcl-2,Bax表达产物平均吸光度值和凋亡心肌细胞数比较:利血平处理大鼠分别为1.37 mL/min,(2.0±0.5)×103mm Hg·次/min,13.83 mU/(g·min),1.98 μmol/g,2.95 μmol/g,4.36 mg/g,0.343 6,0.273 3和2.0个/视野;生理盐水处理大鼠分别为1.08 mL/min,(2.3±1.0)×103mmHg·次/min,14.75 mU/(g·min),1.53μmol/g,2.33 μmol/g,3.37 mg/g,0.388 0,0.314 8和1.5个/视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离体鼠心的急性冬眠模型中,利血平耗竭心脏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鼠心与对照鼠心相比,心肌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提示心脏本身的去甲肾上腺素可能并没有参与急性心肌冬眠的形成.

  • 催产素对癫痫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海梅;胡胜第;董献文;舒丹;胡祁生

    目的:探讨青霉素诱导大鼠癫痫发作中催产素对神经元代谢活动有关的持续性癫痫发作的标志-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2在武汉大学医学院生理实验室完成.取健康3月龄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青霉素致痫组与催产素处理组,每组6只.青霉素致痫组腹腔注射青霉素30万U;催产素处理组腹腔注射催产素20μg,30 min后再腹腔注射青霉素30万U;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均于给药24 h后用100g/L氨基甲酸乙酯(1g/kg)腹腔注射麻醉,断头取脑,切取冠状脑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青霉素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及催产素干预后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内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每只动物脑切片标本抽取3张,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高倍镜视野(SP×200),测定每个视野下阳性反应的吸光度.以每只动物脑切片标本15个视野的平均吸光度为该例的测量值.结果:1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给予青霉素后10 min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症状.表现为不动、凝视、蹲伏、湿狗样抖等.②对照组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胞内偶见散在分布的棕黄色颗粒,热休克蛋白70表达弱;青霉素致痫组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胞内出现密集的深棕黄色颗粒,热休克蛋白70表达呈强阳性;催产素处理组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胞内出现密集的棕黄色颗粒,热休克蛋白70表达呈阳性,但表达量较见青霉素致痫组减少.③青霉素致痫组热休克蛋白70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665 2±0.026 1),(0.103 0±0.004 0),t=-51.158,P<0.001];催产素处理组降为(0.569 2±0.064 5),与青霉素致痫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092,P<0.05).结论:在癫痫发作过程中,预先用催产素可通过抑制热休克蛋白质70的合成而降低大脑皮质与海马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 氯胺酮对甲醛致炎性痛小鼠背根节TrkA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万丽;罗爱林;田玉科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非特异性拮抗剂氯胺酮对甲醛致炎小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以及背根节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2/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取成年健康昆明种小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甲醛组和甲醛+氯胺酮组3组,每组8只.分别于甲醛组和甲醛+氯胺酮组小鼠右后足底注入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100μL形成急性炎性痛模型,甲醛+氯胺酮组小鼠在注入甲醛后立即经腹腔注入40 mg/kg的氯胺酮.正常对照组小鼠不干预.观察甲醛注射后小鼠疼痛行为学变化,甲醛致炎2 h后处死小鼠,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背根节TrkA受体表达.结果:经补充后24只小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疼痛行为学变化:甲醛注射后1 h内小鼠均出现明显的摔腿、舔足、跛行、致炎足不能着地等疼痛行为学改变,注射足呈高度肿胀.甲醛+氯胺酮组小鼠氯胺酮注射后翻正反射立即消失,甲醛致炎后第一时相(注射后0~5min)、第二时相(注射后20~60min)的疼痛行为学反应次数显著少于甲醛组[(6.0±2.5),(113.0±9.5)次;(3±0),(75.0±4.5)次;P<0.01].②背根节TrkA受体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注射侧甲醛组高于甲醛+氯胺酮组和正常对照组(205.3±11.9,121.6±7.9,116.5±7.7,P<0.01),甲醛+氯胺酮组和正常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氯胺酮能抑制急性炎性痛时疼痛行为学变化,并减少背根节TrkA受体的表达,这种效应可能与TrkA受体下凋后初级伤害性刺激传入减少有关.

  • 动态增强磁共振观察骨质疏松者腰椎的血液灌注

    作者:张雪辉;王钦习;张通;安丰新

    目的:通过对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腰椎动态MRI检查,了解骨质疏松磁共振动态增强特点.方法:选择2004-03/2005-01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腰椎动态增强磁共振者52例.根据资料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20例,骨质疏松组32例,均行腰椎常规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观察腰椎图像的信号特点,测量动态增强曲线的大对比增强率、到达大对比增强率的时间和曲线的斜率.结果:51例进入结果分析.①骨质疏松组松质骨均有不同程度的MRI信号改变.T1WI像20例椎体呈不均匀性斑片状增高.T2WI像12例腰椎信号无明显改变,5例信号轻度增高.②大对比增强率:正常对照组高于骨质疏松组[(65.32±45.89)%,(34.87±19.45)%,F=204.4,P<0.001].③到达大对比增强率的时间:正常对照组和骨质疏松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动态增强曲线的斜率:正常对照组高于骨质疏松组(2.05±1.67,1.03±0.53,P=0.004).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可以观察椎体骨质的血液灌注,骨质疏松者腰椎血液灌注低于正常人.

  • 心肌损伤修复实验指标:MyoD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周秀娟;黄峻;姚堃;马春玲;周锋

    背景:MyoD基因是肌肉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转染MyoD基因可以启动肌分化过程,使非肌细胞转变为肌细胞.MyoD基因仅在骨骼肌表达,基于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有相同的收缩装置,可以设想将外源MyoD基因诱导坏死心肌局部的成纤维细胞向具收缩功能的骨骼肌细胞转化,可能会成为临床治疗心衰的又一种方法.目的:构建和鉴定MyoD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研究MyoD对心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提供试验基础.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材料:实验于2004-09/2005-09在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完成.以MyoD基因和非复制型腺病毒表达载体为研究对象.方法:从pEMSV-MyoD质粒上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出MyoD cDNA片段,再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使MyoD基因加上CACC序列接头,经过定向拓扑克隆使目的基因连接到转移载体上,再通过LR酶促反应,将目的基因转移到腺病毒表达载体DNA上,获得MyoD基因重组的腺病毒DNA,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HEK293A细胞,包装扩增出MyoD基因重组的腺病毒.主要观察指标:聚合酶链反应鉴定和DNA测序来证实MyoD cDNA片段大小和序列的正确性,并测定病毒滴度.结果:经聚合酶链反应鉴定和DNA测序证实MyoD基因重组腺病毒含大小正确的目的片段,其DNA序列正确.病毒滴度为1.3×1011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MyoD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多明;宋焱峰;侯一平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实验中心完成.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每组15只.制模成功后观测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变化,脑梗死体积,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中假手术组未见动物死亡,缺血再灌注组2只动物死亡,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1只动物死亡.死因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①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且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有改善[(2.04±0.47),(2.71±0.29),分(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梗死体积小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20.21±1.55),(29.57±4.40)%,P<0.05],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②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大鼠脑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加.阳性反应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主要见于脑缺血侧梗塞区及其周围的毛细血管壁,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也可见.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减少[(11.29±1.11),(17.14±1.77),P<0.05].③假手术组细胞形态正常;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右侧大脑缺血范围内皮质水肿明显,神经细胞外周隙扩大,毛细血管周隙增宽,血管内血栓形成,在皮质和纹状体可见大量死亡神经元,可见筛状坏死灶,间质水肿呈松网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层次尚清晰,未见明显坏死灶,神经细胞及毛细血管周围间隙稍大,但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间质水肿、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也轻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结论:外源性谷胱甘肽可以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通过减少脑缺血引起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而发挥对脑缺血后的保护作用.

  • 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变化与尼莫地平的影响

    作者:常素杰;尹琳;辛世萌

    目的:观察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及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7在大连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进行.取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尼莫地平组(n=50):尾壳核注射自体股动脉血50μL复制脑出血模型,造模即刻腹腔注射尼莫地平1.6 mg/kg(即8 μL/g),以后每天1次.②模型组(n=50):同前造模,术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③假手术组(n=20):手术,但进针入尾壳核后不注血.各组分为术后6,24,48,72 h、5 d 5个时间点.造模动物醒后进行Bederson评分,评估其行为和神经功能缺陷(0~3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陷越重,评分≥2分为造模成功).入组动物在以上5个时间点进行Bederson评分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脑,经尾壳核行冠状切片,行免疫组化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结果:8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Bederson评分: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大鼠醒后迅速出现偏瘫,24 h后评分趋于稳定,至72 h之间评分高,然后逐渐下降,5 d时仍有体征.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尼莫地平组术后48,72 h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②血肿周围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假手术组进针侧脑组织表达很少,模型组6 h后即有表达,24 h达高峰,持续72 h后逐渐下降,5 d后仅有少量表达;尼莫地平组动态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同,但各时间点的数值均较低,尤其是术后24~72 h(P<0.01).结论: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升高,提示其与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损伤有一定关系.②尼莫地平降低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从而减轻细胞凋亡程度,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降低神经功能缺陷.

  • 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的肾损伤和肾脏Bcl-2,Bax的表达

    作者:秦丹;刘先义;孙艳玲;刘永芳

    目的:观察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肾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肾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肾损伤的特点.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3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实验室完成.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配入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0,30,60 min,2 h,1,4,7 d组,每组6只.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松开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穿线环绕肠系膜上动脉但不结扎.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结构,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及电解质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光镜下观察,可见假手术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间质无充血、水肿.再灌注组在30 min时即可见肾小球囊轻度扩张,肾小球皱缩,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管腔变小,偶见管型,肾间质充血.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见部分肾小球代偿性增大,间质出现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扩张,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较多管型形成.7 d时,肾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②假手术组的血清尿素为(5.72±0.51)mmol/L,血清K+为(4.17±0.19)mmol/L,再灌注后大鼠血清尿素和K+水平逐渐升高,血清尿素在1 d时达到峰值(25.28±1.19)mmol/L(P<0.01),血清K+水平在2 h时达到峰值(7.50±0.24)mmol/L(P<0.01),随后两者均下降,7 d时血清尿素、K+水平均恢复正常[血清尿素为(6.12±0.26)mmol/L,血清K+为(4.32±0.19)mmol/L].③Bcl-2,Bax蛋白主要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表达,bcl-2在30 min时阳性细胞率为(7.17±2.14)%,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33±1.21)%](P<0.01),在1 d时阳性细胞率达到峰值(41.33±4.55)%(P<0.01),Bax在0 min时阳性细胞率为(2.93±0.70)%,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17±0.75)%](P<0.01),7 d时阳性细胞率达到峰值(48.83±4.17)%(P<0.01).结论:小肠缺血再灌注可以造成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并且使肾组织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发生改变,使肾组织细胞呈现凋亡的趋势.

  • 不同个体对高原低氧反应适应性与谷胱苷肽转移酶Pi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作者:闫惠琴;孙学川;王圣魏;刘坤祥;申勇

    目的:以平原汉族人群为对照,对登山运动员谷胱苷肽转移酶Pi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谷胱苷肽转移酶Pi基因多态性与机体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4/06在西藏抽取86名登山运动员血样作为高原组,在广州抽取90名解放军体育学院健康汉族学员的血样作为平原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两组人群体内谷胱苷肽转移酶Pi基因的多态性,同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谷胱苷肽转移酶的活性,并分析两组谷胱苷肽转移酶Pi基因多态性与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76名受试者的检测数据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基因型测定结果:Alw26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产生如下不同的酶切片段:328 bp,222 bp,106 bp和105 bp(后两者混为一条带)四条带者为变异的杂合子等位基因型AG;222 bp,106 bp和105 bp三条带者为变异的纯合子等位基因型GG;328 bp,106 bp和105 bp三条带者为野生性的纯合子等位基因型AA.②谷胱苷肽转移酶活性的检测结果:谷胱苷肽转移酶Pi变异基因型和野生基因型的个体,其谷胱苷肽转移酶的活性均比平原组高[(151.06±11.37),(141.04±13.40);(177.11±11.78),(159.01±16.49)U/mL;P<0.001].③两组谷胱苷肽转移酶Pi基因多态性测定结果:高原组3种基因型(AA,AG和GG)的频率分别为73.3%,25.6%和1.16%,其中有23人为变异基因型,A和G基因频率分别为86%和14%.平原对照组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5.6%,42.2%和2.22%,有40人为变异基因型,A和G基因频率分别为77%和23%.高原组谷胱苷肽转移酶Pi变异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平原组,分别为26.7%和44.4%(x2=5.99,P=0.011).结论:谷胱苷肽转移酶Pi野生基因型在高原环境中表现出选择性优势,可能与不同个体对高原低氧反应的敏感性不同有关.

  • 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损伤动物创腔及周围组织细菌生长的特点

    作者:郭燕舞;张世忠;朱红胜;徐如祥

    背景:颅脑火器伤是战时常见的严重创伤,而环境因素是加剧病情发展、早期危及伤病员生命的重要因素.开展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基础与救治研究是军事医学的重要课题.目的:观察高温高湿环境下猫颅脑火器伤后创腔及周围组织细菌生长特点,为颅脑火器伤组织修复及其功能恢复提供参考.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3-04/05在南方医科大学热带医学与卫生系实验室完成.实验选取清洁级杂种猫24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5±0.2)kg,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常温火器伤对照组5只;常温火器伤组8只;高温高湿火器伤组8只;空白对照组3只.方法:将猫称重后用30g/L戊巴比妥钠液按30 mg/kg行腹腔注射.构建颅脑盲管伤模型,待模型成立后,常温火器伤组伤后置于25℃、相对湿度50%的仿真模拟气候舱中6 h,高温高湿火器伤组置于35℃、相对湿度为85%的高温高湿环境中6 h.按活检法分别取伤道内碎裂脑组织,伤道壁0~5 mm和5~10 mm的脑组织,称重后配制成原液和匀浆液,培养24 h后计数,并计算创腔及周围组织细菌含量.空白对照组麻醉致死后直接取材,其余步骤同常温火器伤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创腔及周围组织细菌含量.结果:23只动物纳入结果分析.相同部位细菌含量因分组不同而有明显性差异(F=171.423,P=0.000).两两比较显示常温火器伤对照组、常温火器伤组、高温高湿火器伤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常温火器伤对照组、常温火器伤组和高温高湿火器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内距创腔距离的不同细菌含量亦有明显差异(F=14.865,P=0.000).结论:高温高湿环境对颅脑火器伤6 h内的细菌生长情况无显著影响,细菌繁殖未进入高速增长期,进行清创性修复仍是安全的.

  • 藻酸双酯钠对培养大鼠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高远;姬汴生;巴玉峰;贾丹辉;胡香杰;张贵卿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对缺氧缺糖培养所致大鼠皮质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年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完成.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皮质神经细胞,以缺氧加缺糖培养建立神经细胞损伤模型,通过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以观察藻酸双酯钠对培养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①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后,细胞死亡数明显升高,乳酸脱氢酶含量显著增加,藻酸双酯钠各浓度(50,100,150 mg/L)均能显著减少细胞死亡,降低乳酸脱氢酶漏出量[(865.17±69.18),(733.48±58.51),(504.27±80.02),(1051.88±46.84)μkat/g,P<0.05/P<0.01];②神经细胞损伤后,一氧化氮含量及细胞内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藻酸双酯钠各浓度(50,100,150 mg/L)均可显著降低一氧化氮及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P<0.01);③神经细胞损伤后细胞内钙离子含量显著增加,藻酸双酯钠各浓度(50,100,150 mg/L)均可显著降低细胞内钙离子含量(抑制率分别为:27%,35%,54%);④神经细胞平均凋亡率为(32.8±6.5)%,藻酸双酯钠50,100,150mg/L分别使细胞平均凋亡率降为(22.3±5.1)%、(13.2±4.4)%、(7.9±3.5)%.结论:藻酸双酯钠对培养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藻酸双酯钠降低一氧化氮含量、降低细胞内钙离子累积,抗过氧化作用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三维磁共振影像评估脊柱病变的特征

    作者:娄朝晖;刘尚礼;梁碧玲;叶瑞心;钟镜联

    目的:分析患者胸腰椎椎体的冠状位断层图像,探讨脊柱病变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1-11/2002-03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磁共振室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87例.对其中资料齐全的27例正常成年人行椎体形态学研究分析.椎体肿瘤、脊柱结核、椎体骨折60例患者研究脊柱病变的三维磁共振应用价值.采用磁共振胸腰椎矢状位T2加权像测量T1~L12椎体的上、中、下矢状径,分析椎体形态学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进而确定磁共振Ⅰ标准化椎体冠状位扫描的方法,层数等技术参数;对典型的脊柱病变与椎旁病变60例,研究脊柱肿瘤、结核、骨折等病变的三维磁共振特点与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椎体形态学研究显示,从T1~L5椎体矢状径差别较大,说明从T1~L5椎体形态变化较大,加之脊柱生理弯曲的影响,只能采用标准化冠状位椎体成像技术,才能取得标准一致冠状位成像;对椎体病变的成像分析说明:标准化椎体冠状位扫描能够更好地显示椎体病变的位置、范围、有利于诊断,治疗的准确定位.结论:椎体特异性冠状位磁共振断层成像能补充矢状位、横轴位椎体断层成像的不足,可显示椎体病变的特点、程度、范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应用特异性椎体冠状位成像能够取得标准一致的椎体冠状位断层图像,可进行影像解剖学研究的测量分析.

  • 前列腺素E1促进前臂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再生的电生理验证

    作者:赵世伟;崔建礼;王金昌;李炳万;郭忠岩;邓军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促进作用,并与维生素B1,B6的疗效相比较.方法:收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收治急诊前臂神经切割伤患者22例(30根神经:正中神经14根,尺神经16根),随机分为两组(n=11):①维生素B组:神经缝合术后口服维生素B1,B6各10 mg/次,1次/d,连续用药3个月.②前列腺素E1组:神经缝合术后前列腺素E1 150μ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点,1次/d,连续用药1个月.术后3个月开始每个月做肌电图检测,测定神经运动电位、感觉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统计后一次检测值,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2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至后一次检测时维生素B组损伤神经中感觉电位恢复率28.6%,运动电位恢复率为85.7%;前列腺素E1组感觉电位恢复率为50%,运动电位恢复率为87.5%.②运动电位潜伏期:两组正中神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尺神经前列腺素E1组较维生素B组短5 ms(P<0.01).③运动电位波幅:正中神经:前列腺素E1组较维生素B组波幅高5 mV(P<0.05),尺神经:前列腺素E1组较维生素B组波幅高8 mV(P<0.01).④前列腺素E1组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的潜伏期较维生素B组短4 ms(P<0.01).⑤两组比较尺神经的感觉神经电位的波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1能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其效果优于维生素B族.

  • 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对瘢痕动物模型的鉴定

    作者:朱斌;朱家源;张涛;唐冰;李新强;郑树森;陈东;张伟;李爽

    背景:在瘢痕研究中急需稳定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 目的: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裸鼠瘢痕动物模型进行鉴定,确定佳使用时机. 设计:随机对照的重复测量设计.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材料:实验于2004-01/03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15只4~6周龄裸鼠(性别随机,体质量15~25 g)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增生性瘢痕来自烧伤愈后、瘢痕增生半年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方法:于裸鼠背侧移植人增生性瘢痕,建立疤痕动物模型;移植后4周起,每周处死5只实验动物,取移植物,100g/L甲醛固定标本,持续3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移植物及临床取材,观察组织特点.主要观察指标:①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读片结果.②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结果:①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读片结果:各时段组移植物在偏振光下呈现相同的以黄、红粗大纤维为主、疏网状绿色纤细纤维散在分布的特点.②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临床病理性增生性瘢痕中,Ⅰ型胶原约占74%,Ⅲ型胶原约占26%;4~6周移植物中,Ⅰ型胶原含量分别为(74.52±0.47)%,(74.43±0.53)%,(74.69±0.63)%;Ⅲ型胶原分别约为(25.48±0.47)%,(25.57±0.53)%,(25.31±0.63)%,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实验所设计时段中,移植物与临床取材特性一致,符合增生性瘢痕特点.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瘢痕组织胶原是对增生性瘢痕组织测定的简便、有效手段;运用裸鼠建立瘢痕动物模型是行之有效的、稳定的.

    关键词: 增生 瘢痕 动物 模型
  •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烫伤大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杨磊;高建华;王甲汉

    目的:构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V-tk,并观察其在烫伤大鼠皮肤中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3-07/12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卫生学系实验室进行.在原核表达质粒pUChHyTk基础上,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SV-tk.取20只Wistar大鼠,全麻后背部浸入95℃水浴锅中,烫伤12 s,造成30%Ⅲ度烫伤,烫伤后随机分为两组(n=10):①pcDNA3.1/tk组:烫伤后当天及第1,2,3,4周后于大鼠左后背部创面边缘(距创面边缘0.5 cm)皮下注射脂质体和重组质粒的混合物192μL[3.6μg pcDNA3.1/tk(2μL)+10μL脂质体+180μL生理盐水].②pcDNA3.1组:注射时间和方法同前,脂质体和质粒混合物为3.0 μgpcDNA3 1(2μL)+10μL脂质体+180μL生理盐水.伤后5周断头处死大鼠,取注射点附近皮肤,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SV-tk基因的表达.结果:2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大鼠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DNA测序结果表明tk基因已正确插入到pcDNA3.1质粒,说明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V-tk已成功构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脂质体介导的HSV-tk基因转移可在创面成纤维细胞中出现阳性表达.结论: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地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V-tk,并在烫伤大鼠皮肤中得到了阳性表达.

  • 退行性脊柱侧凸腰椎神经根受压的影像学特点

    作者:张雪松;王岩;肖嵩华;张永刚;刘郑生;刘保卫

    目的: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凸腰椎神经根压迫的特点及其与侧凸形式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05/2004-05于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连续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51例,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和系统回顾,确定患者腰椎退行性侧凸的形式及临床检查有症状的神经根的分布,同时进行X射线平片、MRI检查和椎管造影,进一步确定神经根受压位置.采用CHI-SQUAREtest统计检验对受压神经根的分布特点与受压迫的部位及侧凸形式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并分析受压神经根与骶正中平分线的关系.结果:51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31%(16/51)的患者存在L3神经根性症状,57%(29/51)存在L4神经根性症状,61%(31/51)存在L5神经根性症状,24%(12/51)存在S1神经根性症状.②在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中,L3或L4神经根症状多来自于椎间孔狭窄或椎间孔以外的狭窄;而L5或S1神经根症状多是由于侧隐窝狭窄造成的(P=0.001 1).③在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存在神经根症状的L3或L4神经根多是在腰椎侧凸的凹侧受压迫,而L5或S1神经根则更多的在腰椎侧凸的凸侧受影响(P=0.001 2).④无论源于椎间孔狭窄,还是源于侧隐窝狭窄的症状神经根侧大多临近骶正中平分线.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中神经根影像学受压位置不仅出现在侧凸的凹侧,而且还出现在侧凸的凸侧,出现的概率相近.其分布接近于骶正中平分线,可能与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腰椎的非正常的应力有关系.

  • 激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

    作者:安丽;王学燕;乌娟

    目的:观察外源性激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7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完成.将60只新生7 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假手术组及高剂量激活素治疗组、中剂量激活素治疗组、低剂量激活素治疗组.缺氧缺血后,治疗组即刻腹腔注射激活素1 mL(浓度依次为0.025,0.005,0.001 mg/L),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缺氧缺血结束后不同时间点(0,2,6,24,48 h,每个时间点2只大鼠)采集标本,观察激活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鼠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做细胞凋亡分析,观察激活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后各时间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和治疗组幼鼠的脑组织肉眼可见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其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明显且逐渐加重;各治疗组脑组织瘀血情况弱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且于造模6 h后的各时间点逐渐好转.②光镜及电镜下,治疗组脑组织细胞结构较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③各组幼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假手术组[(0.76±0.09)%]明显低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7.46±0.12)%]及高、中、低剂量激活素治疗组[(5.91±0.15)%,(3.47±0.08)%,(5.23±0.17)%](P<0.01);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明显高于各治疗组(P<0.05);中剂量激活素治疗组明显低于高、低剂量激活素治疗组(P<0.05);后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激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元损伤和细胞凋亡.

  • 大鼠背根切断后脊髓后角Ⅰ~Ⅲ层和外侧脊核区内鸟核苷酸调节蛋白的改变

    作者:邓兆宏;曹福元;邓云平;茹立强;李玉莲

    背景:在国内本实验室曾首次报道脊髓胶状质及外侧脊核核区出现强的αo免疫反应性,与一些参与感觉调控的神经肽在该区的分布类似,提示鸟核苷酸调节蛋白可能与一级传入信息的传递有关.目的:采用切断大鼠单侧背根后观察胶状质内αo免疫反应性的改变.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1995-12/1996-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选择SD健康成年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组5只(未经任何处理).②切断背根组10只(右侧).③对照组(未切断背根的左侧作为对照).方法:大鼠在100 g/L水合氯醛(300mg/kg)腹腔注射麻醉下,切断右侧腰1~3脊神经背根,术后存活48~60 h.用兔抗鸟核苷酸调节蛋白αo亚单位多克隆抗血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观察大鼠脊髓内αo免疫反应性,对鸟核苷酸调节蛋白进行定位,观察其在切断脊神经背根后的改变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正常鼠和对照组鼠脊髓后角Ⅰ~Ⅲ层及外侧脊核区的αo免疫反应性.②切断背根组鼠脊髓后角Ⅰ~Ⅲ层及外侧脊核区的αo免疫反应性.结果:1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鼠和对照组鼠脊髓后角浅层(Ⅰ~Ⅲ)均出现强的αo免疫反应性,第二层(胶状质)为密集,外侧脊核区也出现αo免疫反应性纤维网.切断背根后胶状质内αo免疫反应性明显降低.②αo免疫反应性吸光度定量分析,对照组内侧区0.847±0.081,切断背根组内侧区0.633±0.073(t=5.71,P<0.001);对照组中间区0.823±0.089,切断背根组中间区0.6604±0.074(t=6.90,P<0.001);对照组外侧区0.915±0.090,切断背根组外侧区0.656±0.077(t=10.31,P<0.001);对照组平均值0.852±0.084,切断背根组平均值0.639±0.078(t=10.23,P<0.001).结论:胶状质内与一级伤害性刺激传入有关的神经元末梢内鸟核苷酸调节蛋白部分来源于一级感觉神经元,提示鸟核苷酸调节蛋白可能参与调控一级感觉的传递.

  • 代谢综合征特征指标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作者:曾平;张毅;李淑葵;朱雪峰;杨宏云;王抒;佟之复;张铁梅

    背景:代谢综合征指标即血压升高、腹部肥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在个体中聚集存在,是糖尿病的预测因子.但类似老年人的资料相对较少.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各特征指标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危险性的相关性,为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对象:调查于2001-02/11完成,选择北京市西城、海淀、石景山科研单位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共4 499名作为调查对象,均自愿参加调查.排除调查资料不全者.方法:对调查人群进行观察性分析,用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 mmol/L或有糖尿病现患史.计数资料用x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用调整年龄、性别的协方差分析.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与糖尿病独立相关的指标.分析代谢紊乱的聚集与糖尿病的关系时,以无任何因素聚集为对照,按1,2,3,4个聚集数设亚变量,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聚集数目时糖尿病的危险程度,并调整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调查对象的血糖、腹围、体质量指数、血压、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现患史及家族史.结果:有4 444名老年人进入结果分析.①调查共检出556名糖尿病患者.②统计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血压、腹围和血清三酰甘油与糖尿病独立相关[OR(95%CI)=1.02(1.00~1.04),3.48(2.76~4.39),1.02(1.01~1.02),1.03(1.00~1.03),1.13(1.05~1.21)].③当血清三酰甘油不在模型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尿病成显著负相关,OR(95%CI)=0.67(0.49~0.91).④随腹部肥胖、血压升高、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这4个变量在个体内聚集数目的增加,糖尿病的危险性亦逐渐增大.结论:除遗传和年龄因素外,代谢综合征指标尤其是指标的聚集与糖尿病密切相关,是提示糖尿病危险性的重要指征.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脉压参数的差异比较

    作者:刘艳平;马丽;靳轶敏

    背景:认识血压的不同成分对脑血管病的影响及在疾病不同情况下正确使用降压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入院脉压分析,探讨脉压增大与脑梗死的发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象:病例组为2002-06/2003-01因缺血性脑梗死入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患者300例,男196例,女104例;年龄(57.9±11.9)岁.正常组为在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者199例,男110例,女89例;年龄(55.9±12.4)岁.方法:①血压测量:安静状态下应用水银柱血压计按标准方法选择右上肢肱动脉处测血压.记录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计算脉压.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在入院时对每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入院时评分作为脑卒中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分值越大,脑卒中程度越重.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对象血压各参数比较.②两组对象中不同脉压水平人员分布情况.③两组中不同年龄段人群脉压比较.④不同脉压水平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非参数检验结果.结果:①平均收缩压: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52±22),(133±19)mm Hg,t'=10.494,P<0.01].平均舒张压: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3±14),(81±11)mmHg,t'=10.129,P<0.01].平均脉压:病例组脉压高于对照组[(59.61±11.86),(51.93±14.10)mm Hg,t'=5.612,P<0.05].两两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脉压与收缩压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89(P<0.01),脉压与舒张压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69(P<0.01),故可以认为脉压与收缩压的相关性更密切.②在病例组,脉压大的分布区域在60~69mm Hg,占27.7%;对照组脉压大的分布区域在40~49 mm Hg,占35.7%.提示脑梗死时脉压大于60mm Hg的发生率较高.③随着年龄的增加,脉压增大.40~69岁病例组的脉压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对照组[(54±16),(45±9)mm Hg,t=4.86,P=0.000].④不同脉压水平脑梗死患者进行入院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非参数检验,结果为Kruskal-Wallis检验统计量如下:x2=4.779,P=0.572>0.05;中位数检验的检验统计量如下:x2=8.365,P=0.213>0.05.两种非参数检验结果提示入院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也就是说脑梗死时虽然脉压明显升高,但脉压增高的程度与神经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无关.结论:脉压的增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评价因素,但脉压的变化并不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相关.

  • 多学科卒中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郝进敏;薛振生;赵忠江;冯国强;崔世忠;库洪斌;闫建敏

    目的:探讨在多学科卒中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由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康复科、脑卒中监护病房、急救中心、手术室共同组成多学科卒中一体化管理模式.将2000-06/2005-01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 260例在卒中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选择药物治疗、CT引导立体定向外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并尽早康复介入作为治疗组;将1995-10/2000-05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 139例行单纯药物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牛津残障评分、Barthel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在入院时、治疗2周和6个月后进行评价.两组治疗2周和入院时的评分差值及治疗6个月后和治疗2周后的评分差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纳入患者2 39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2周和入院时、治疗6个月后和治疗2周后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组(-4.57±4.68),(-6.32±4.88)分,对照组(-1.97±2.17),(-2.88±2.58)分,P<0.05].②牛津残障评分:治疗组治疗2周和入院时、治疗6个月后和治疗2周后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组(-1.29±0.95),(-1.47±1.35)分,对照组(-0.84±1.09),(-1.84±1.14)分,P<0.05].③Barthel指数:治疗组治疗2周和入院时、治疗6个月后和治疗2周后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组(29.53±24.40),(38.89±24.77)分,对照组(16.94±21.41),(23.96±22.10)分,P<0.05].④并发症:治疗组有并发症347例,低于对照组654例,差异显著(P<0.001).⑤平均住院日:治疗组平均住院(15.7±1.1)d,少于对照组(24.5±1.7)d,差异显著(P<0.001).⑥平均药费比:治疗组平均药费比29.98%,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显著(P<0.001).结论:多学科卒中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 国内南方人群遗传性共济失调不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

    作者:谢秋幼;梁秀龄;李洵桦

    背景:遗传性共济失调各基因亚型的分布对于其流行病学规律及发病途径的分析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国内南方人群遗传性共济失调不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对象:选择1998-09/2002-09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神经遗传门诊收治的36个遗传性共济失调家系中患者43例和散发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38例;同时选择60名家系健康个体及随机选取的44名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以上观察对象均自愿参加观察.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对不同突变基因位点三核苷酸重复片段进行扩增,然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其长度,推算所有正常和异常扩增等位基因内三核苷酸重复次数.主要观察指标: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不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结果:所有观察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在接受检测的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是常见的类型,占42.0%,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2,1,7,6,12型分别占7.4%,4.9%,3.7%,2.5%及1.2%,未检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8,10,17型以及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Friedreich共济失调.结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是国内南方人群常见的基因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临床评估首先应针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基因型进行.

  • 年龄、种族及饮食习惯与IFABP基因Ala54Thr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

    作者:王振辉;董明纲;侯小平;常晓彤;刘洁;李桂喜;王洪涛

    目的:通过对不同种族、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年龄组人群IFABP基因exonⅡ54位编码丙氨酸(A)/苏氨酸(T)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探讨IFABP基因54位点突变诱因.方法:调查于2003-10/2005-03完成.①市区蒙古族人100名来源于张家口市.②牧区蒙古族人208名来自内蒙古集宁市中旗牧区,习惯于高脂饮食.③市区汉族人群192名来自张家口市区;按年龄分为3组:14~30岁组60名,35~55岁组64名,60~85岁组68例.④对照组:汉族人群136名,张家口驻军干部.各组人群均体检正常,相互间无血缘关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HhaⅠ内切酶酶切,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各组对象的IFABP基因型.结果:636名受试者的资料全部进入结果分析.54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牧区蒙古族人群0.51,市区蒙古族人群0.33;汉族各年龄组人群中,14~30岁组0.22,35~55岁组0.28,60~85岁组0.49;对照组为0.31.与对照组相比,牧区蒙古族人群和60~85岁汉族人群54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x2=13.52,P<0.01;x2=5.99,<0.05);市区蒙古族组,14~30岁汉族组,35~55岁汉族组54T等位基因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0.12,1.75,0.16,P>0.05).结论:IFABP基因54位点突变频率分布与种族无关,而可能与年龄、高脂饮食习惯相关.

  • 保留乳房皮肤的乳腺切除与即刻乳房再造术15例报告

    作者:刘立刚;张军林;武勇进;谢卫国;张劲松;王亮;方震;陈刚;傅建民;麦沛成

    背景:近年来乳腺肿块的检出率较以前明显增加,采用何种术式不仅关系到患者术后是否复发,还关系到她们术后自信心重建的问题.所以,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应该成为外科医生选择术式的首要因素.目的:观察保留乳房皮肤的乳腺切除后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局部皮瓣与单纯乳房假体4种方式即刻再造乳房的效果.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象:15例患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巨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深圳市人民医院1997-10/2004-05收治,年龄20~46岁,均为单侧乳房患病.其中8例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T1N0M0,7例为巨大乳腺良性肿瘤.所有手术术前均向患者告知手术方案,征得患者同意.方法:采用保留乳房皮肤的乳晕环形切口行乳腺或巨大肿瘤的乳房皮下切除术,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局部皮瓣与单纯乳房假体4种不同术式行即刻再造乳房,充填乳房的内容,肌皮瓣再造时仅以少量的肌皮瓣皮肤弥补切除后的乳头乳晕部位.再次手术时在该转移的皮瓣上再造乳头.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术后患者有无复发或转移,伤口局部愈合情况.结果:经多专科协作完成15例手术,14例随访时间1年以上,无肿瘤复发.再造乳房与健侧乳房对称,保留了原有乳房皮肤的感觉,外观形态自然,瘢痕较少且隐蔽.结论:在严格手术适应证防止乳腺癌复发的前提下,此法为一较完善的乳腺切除与乳房再造方法.

  • 辽宁籍319名汉族大学生足形的间接测量法

    作者:黄载国;李岩;张艳丽;迟彦艳;徐飞

    目的:运用足的外轮廓间接测量方法,对生长期大学生足型进行间接测量,了解其足形的发育现状,并与其他国家的同类资料进行对比,以积累中国足型间接测量的人类学资料.方法:实验于2000-04/06选取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99级辽宁籍汉族大学生319名,男156名,女163名,受测者身体健康,无残疾及运动障碍.参照国外有关项目的测量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手册>中有关足的间接测量方法进行实验.受试者采取站立姿势,双足裸足,以自然放松状态踩踏于A3纸上,体质量均匀分布于两足,运用足外轮廓间接测量仪画出左、右足的外部轮廓图形.测量项目包括左右足的足长、前足长、第1趾足长、第2趾足长、第5趾足长、内不踏长、外不踏长、足宽、足跟宽、内半足宽、外半足宽、第1斜角角度、第2斜角角度、趾端角度、第1趾侧角度、内侧角度、第5趾侧角度和外侧角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辽宁籍汉族大学生足部形态外轮廓间接测量指标的发育状况、性别差异、左右足差异以及地区差异.性别差异和左右足差异用u检验,左右足差构成比的性别检验行x2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辽宁籍汉族大学生319名全部完成测量内容而进入结果分析.①辽宁籍319名汉族大学生足外轮廓间接测量项目的基本统计值:除角度项目、内外半足宽比和不踏长比外,左右足各测量指标男性均大于女性(P<0.01).男性内不踏长、足宽和外侧角度右侧均大于左侧(P<0.01),而前足长、外不踏长、第1斜角角度、第2斜角角度、内侧角度、第5趾侧角度、不踏长比和前足长/足长指数右侧均小于左侧(P<0.01或P<0.05).女性内不踏长、足宽、内半足宽、外侧角度、第1趾侧角度和内外半足宽比右侧均大于左侧(P<0.01),而外不踏长、外半足宽、第1斜角角度、第2斜角角度、第5趾侧角度和不踏长比右侧均小于左侧(P<0.01).②辽宁籍319名汉族大学生足拇外翻畸形情况:男性足拇外翻畸形发生率为5.8%,女性为8.0%.③辽宁籍163名汉族女大学生与其他群体资料的比较:辽宁籍汉族女大学生的足部外轮廓各间接测量项目平均值均比东京和伊沙贝拉的相应值小(P<0.05).结论:辽宁籍汉族大学生足形外轮廓间接测量指标相对较短且窄,形态指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左右足差异以及地区差异.

  • 三峡水库消落区城镇、农村人口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状况及儿童营养状况的调查

    作者:赵勇;李继斌;李廷玉

    背景:目前对三峡水库消落区居民食物营养状况进行监测的相关调查较少.目的:了解三峡水库消落区形成前人群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连续动态进行食物与营养监测提供基础数据.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对象:调查于2004-02/03完成,调查地点主要选取三峡水库人口较集中、面积较大、影响可能较大的消落区,如开县、云阳等县.其中对消落区居民食物营养状况的首次监测选择在开县进行.对开县52户城区居民和50户农村居民进行调查,每户选择1名主要担任买菜、购粮任务的成员为调查对象,均自愿参加观察.本次调查共调查了102人,男42人,女60人.同时对开县1999-05/2003-11儿童体格测量以及血色素检测等资料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入户问卷调查.对家庭基本情况、住户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膳食调查采用24h膳食回顾结合食物消费频数调查,对农村及城镇居民进行家庭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Engel指数测定,Engel指数=用于食品的开支/家庭总收入×100%.主要观察指标:①消落区居民食物消费量、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②消落区儿童低体质量患病率及儿童生长迟缓率.结果:纳入消落区居民102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消落区居民食物消费量状况:开县城区居民粮食消费量为人均243g/d,其中蔬菜、水果、鱼类食品消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食用油脂消费却呈较高态势;开县农村居民粮食消费量为人均268 ad,其中粮食消费明显下降,而肉类、食用油脂消费出现增高趋势.②消落区居民能量摄入量状况:开县城区居民能量摄入量为人均6 909 kJ/d,较1998年重庆市城市居民和全国城市平均水平明显降低;开县农村居民能量摄入量人均7 577 kJ/d,较1998年重庆市农村居民低48.4%,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低37%.③消落区儿童营养状况:5岁以下儿童1999年低体质量发生率与全国平均水平9.6%接近,自2000年后明显下降,波动在1.0%~4.8%之间.从1999年开始,开县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有逐步降低趋势,但贫血等常见病仍保持较高发病率,1999年贫血检出率为33.5%,2003年降至20.8%.结论:重庆市开县居民某些营养素摄入量和膳食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有必要进行连续动态食物与营养监测.

    关键词: 营养状况 膳食 问卷
  • 多发性硬化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作者:吕继辉;张华

    目的:介绍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论述与多发性硬化相关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Th1),白细胞介素10(Th2),转化生长因子β(Th3)的变化. 资料来源: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09/2004-09与多发性硬化细胞因子相关的文章,检索词"cytokine,multiple sclerosis",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计算机检索CNKI 1994-09/2004-09相关的文章,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细胞因子,多发性硬化".资料选择:检索到200余篇文献,选择以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与多发性硬化有关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30篇,研究对象为动物或患者均纳入.资料提炼:30篇文献中2篇与细胞因子的研究方法相关,7篇与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有关,21篇与多发性硬化细胞因子相关.资料综合:检测细胞因子的方法有多种:Northern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酶联免疫斑点实验、流式细胞术等.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不一,但多项研究显示γ-干扰素是多发性硬化肯定的促炎因子,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产生增加与多发性硬化的保护和康复有关.结论: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呈现较典型的Th1/Th2,Th3特征,但对多发性硬化细胞因子的研究因患者个体差异、标本来源、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的不同,目前难以得到一致的结果.

  • 体质量指数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

    作者:赵向东;杨荣礼;连美玲;郝敬波;周晓兵

    目的确定体质量指数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995-07/2005-07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3组,低体质量组62例,正常体质量组92例,超重组132例.入院后均常规体检,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采用丹麦DTX-200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测定前臂尺、桡骨远侧部分的骨密度、骨矿含量,并记录相关检测指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骨密度比骨峰值减少2.5 SD以上为骨质疏松,计算各组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应用直线回归法分析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骨矿含量的关系.结果纳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分为3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组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低体质量组患者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超重组[56.5%,40.2%,27.3%(x2=3.921,15.479,P<0.05,0.01)];正常体质量组又显著高于超重组(x2=4.135,P<0.05).②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骨矿含量值呈显著正相关(r=0.763,0.638,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与体质量指数有一定相关性,体质量指数越低,越易患骨质疏松症.

  • 运动与先天免疫

    作者:徐唯

    目的:探讨运动与先天免疫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0-01/2004-12有关运动与先天免疫关系的文献,检索词为"sports,immunity,immune system",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1994-01/2004-12有关运动与先天免疫关系的文献,检索词为"运动,免疫性,免疫系统",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选择有关运动对机体自然杀伤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补体、树突状细胞、溶菌酶免疫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排除综述类文章及重复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8篇有关运动与先天免疫关系的文献,内容呈不同程度重复的有20篇,对其他48篇进行分类整理,其中17篇选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溶菌酶的免疫功能;而大强度的运动则对它们产生抑制作用.虽然有关大强度运动对补体、树突状细胞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但已有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维持或提高补体、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结论:中等强度的运动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先天免疫功能.

  • 尼莫地平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效果:随机分组对比

    作者:席刚明;梁猛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浆内皮素1,血栓素A2和前列腺环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1/2005-12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尼莫地平注射液(02g/L)用微量泵静脉泵入,起始剂量为1 mL/h,随后根据血压情况可逐渐递增至5 mL/h.每日维持时间不少于12 h,连用1周后,改口服尼莫地平片30 mg,3次/d,连用1周.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胞磷胆碱0.75 g,静脉滴注,连用15 d.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1、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颅内血管情况,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观察脑干缺血情况.结果:纳入患者7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的变化:治疗前治疗组血浆中内皮素1,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中内皮素1和血栓素B2的含量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内皮素1,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的变化均不显著(P>0.05).②治疗前后两组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两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③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尼莫地平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浆内皮素1,血栓素A2和前列腺环素具有明显的影响,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黄勇;邢新;周剑虹;姜玉智

    目的:观察反映端粒酶的活性的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5/07在长海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取增生性瘢痕标本和瘢痕疙瘩标本各18例,来源于2004-06/2005-05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形外科手术患者;正常皮肤标本18例,取自瘢痕邻近的正常皮肤.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3组皮肤标本中成纤维细胞端粒酶催化亚单位蛋白表达进行检测,观察其阳性颗粒的平均吸光度A值和阳性面积率.结果:①端粒酶催化亚单位阳性颗粒的平均吸光度:瘢痕疙瘩组高于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5.940±0.675,0.456±0.078,1.352±0.193,P<0.01),增生性瘢痕组高于正常皮肤(P<0.05).②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的阳性面积率:瘢痕疙瘩组高于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0.203±0.025)%,(0.038±0.010)%,(0.067±0.011)%,P<0.01],增生性瘢痕组高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端粒酶在病理性瘢痕中表达增高,与病理性瘢痕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密切相关.设想减少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过度表达从而抑制端粒酶活性或许是抑制瘢痕增生的新途径.

  •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心肌内冠状动脉血流的空间走行特征

    作者:邢晋放;杜联芳;李凡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于2005-03/2005-09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完成.选5只杂种犬,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麻醉,取仰位,气管插管后接呼吸机.然后将其行开胸手术,悬吊心包,在心外膜上放置一水囊,将探头放置于水囊上进行探查.采用彩色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进行二维成像,后经TomTec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重建三维图像.结果:5只犬均进入结果分析.冠状动脉血流二维成像良好,呈散在分布的点状或条索状,同时完成三维彩色多普勒重建,显示心肌内冠状动脉血流的空间走行特征.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能连续完整立体地显示冠状动脉血流的解剖分布.

  • 在Dystrophin基因大内含子上定位缺失突变位点的策略

    作者:钟敏;潘速跃;蔡丽丹;陆兵勋;张国忠

    目的:探讨在Dystrophin基因大内含子上准确定位缺失突变位点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2/0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内完成.选择2例临床证实为男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通过外显子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证实其5'端断裂点分别位于Dystrophin基因庞大的44号和2号内含子.在44号和2号内含子上先各设计5对引物将内含子序列人为地分成长度大致均等的6个待查区域,经第一次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确认断裂点所在区域后继续在该区域每3kb序列设计1对引物,在第2次聚合酶链反应步移法检测中若相邻2对内含子引物1对扩增出正常阳性结果而另1对扩增为阴性结果,即为内含子上断裂点的近似位置.结果:以5对初步定位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后确定以上2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5'端断裂点位于44号内含子第5区和2号内含子第6区,在该2个区域进行第二次聚合酶链反应步移法检测,准确定位断裂点分别大致位于44号内含子178kb左右以及2号内含子153kb左右的位点处.结论:分次聚合酶链反应步移法定位Dystrophin基因大内含子上缺失突变位点的方法更为简便,对位于大内含子上基因缺失连接片段的准确快速克隆具有重要意义.

  • 博士视点

    作者:

    关键词:
  • 硕导园地

    作者:

    关键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