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期前路松解后路三维矫形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疗效观察

    作者:王嘉宁

    目的 研究一期前路松解术联合后路三维矫形治疗对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矫正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34例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17例采用一期前路松解术联合后路三维矫形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单纯后路一期手术.观察两组患者脊柱矫正角度、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约2200ml,少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4100ml.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观察组患者无一例死亡,治疗后见1例气胸,1例创伤性胸膜炎.对照组患者死亡2例,3例气胸,4例创伤性胸膜炎.结论 一期前路松解术联合后路三维矫形采用胸腔镜技术治疗,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容易耐受,于减少神经损伤.

  • 深圳市南山区中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及防治策略

    作者:胡广询;刘诚;刘赫;颜滨;李夏林;杨大志;王锡三;黄曹;易伟宏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中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流行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南山区16所中学的19870名中学生进行特发性脊柱侧凸普查.结果:检出特发性脊柱侧凸143例(患病率0.72%),其中男42例,女101例,男性患病率显著低于女性(P<0.01).初中组患病率明显高于高中组(P<0.01).结论:深圳南山区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初中组尤为明显,应重点进行监测.

  • 成人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袁宁;田伟;刘波;李勤;胡临;冯硕;赵经纬;孙玉珍;张静

    目的 探讨成人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2003年3月至2011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行成人脊柱侧凸手术治疗的97例患者,男36例,女61例,年龄21~77岁,平均61岁.97例患者均为国际脊柱侧凸研究会(SRS)成人脊柱侧凸分型系统5或6型,根据成人脊柱侧凸积水潭(JST)分型进一步细化分型,分为ⅠA1、ⅠA2、ⅠB1、ⅠB2、ⅡA1、ⅡA2、ⅡB1及ⅡB2共8种类型.随访2年,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和纠正后的腰部疼痛、下肢疼痛及下肢间歇性跛行缓解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MDQ)、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评估患者疼痛、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及生活功能.结果 本研究包括ⅠA1型6例,ⅡA1型8例,ⅡB1型64例,ⅡA2型4例,ⅡB2型15例.ⅠA1型行单纯减压术,ⅡA1型和ⅡB1型行减压短节段内固定术、ⅡA2型和ⅡB2型行减压长节段侧凸矫形内固定术.41例患者行椎体间融合术(TLIF)辅助减压、矫形和内固定术;45例患者行术中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前,无矫形组和矫形组患者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Cobb角和矫正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各评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岁以上患者术前有内科合并症的比例明显高于70岁以下的患者,术后6例发生内科并发症的患者均在70岁以上.结论 成人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成人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并不是必须矫正侧凸,对于70岁以上的成人脊柱侧凸患者行手术治疗时要谨慎处理.利用TLIF技术有利于侧凸矫正、椎间孔减压及腰椎前凸的恢复,且术中导航技术辅助植入椎弓根螺钉有利于提高螺钉的植入精度.

  • 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胸腰椎侧后凸畸形的疗效

    作者:崔冠宇;行永刚;袁强;韦祎;孙宇庆;何达;刘波;田伟

    目的 探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2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13例先天性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5~39.0岁,平均19.1岁;其中,胸椎半椎体6例,腰椎7例.通过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站立位X线的影像资料来评价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矫正效果.结果 随访2.5~8.0年,平均4.3年.节段性侧凸角由术前的49.1°矫正到术后2周时的13.4°,平均矫正率为73.8%,末次随访时为15.6°.总侧凸角由术前的51.7°矫正到术后2周时的15.2°,平均矫正率为71.6%,末次随访时为15.5°.后凸角由术前的37.2°矫正到术后2周时的9.8°,平均矫正率为75.1%,末次随访时为11.0°.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及内固定失效等相关并发症.本研究共使用了96枚椎弓根螺钉,也未发现椎弓根螺钉穿破椎弓根内侧壁或外侧壁病例.结论 三维实时导航系统引导下的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可以安全、精确地切除半椎体,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有效矫正脊柱畸形,临床效果显著.

  • 髂嵴高度与腰椎失稳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涛;冯硕;孙宇庆

    目的 探讨髂嵴高度与腰椎失稳性疾病的关系,为腰椎失稳性疾病的进化医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的腰痛患者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40例、腰椎滑脱患者40例和腰椎退行性侧弯(DS)患者40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通过X线像测量各组研究对象的髂嵴绝对高度和L4椎体高度,计算髂嵴相对高度(髂嵴绝对高度/L4椎体高度)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对各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构成进行比较.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LDH组和腰椎滑脱组的髂嵴绝对高度较低,但与其他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S组的髂嵴绝对高度和髂嵴相对高度均为各组中低值,与对照组及腰痛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S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S的发病与年龄相关,且可能与患者髂嵴高度较小有关.

  • 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

    作者:陈谨;刘岗;曹钢;宋晖;陈燕颜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的植入方法,总结钉棒系统矫正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咬除进钉点骨皮质,以据术前测量的深度和旋转的程度,分别先后用1.5mm、2.5mm克氏针沿椎弓根方向钻孔,如阻力加大、克氏针弯曲,说明遇到骨皮质,调整进针方向.达到测定的深度停止进针,球形探子探查无误后改用锤子将导锥顺着制造的钉道小心缓慢击入,深度一致后,再次用球形探子探查,植入螺钉.结果:椎弓根螺钉一次性植入成功率:胸段97%(600/619),腰段99%(633/640).术后未出现脊髓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无切口感染.术后冠状面平均矫正率73%.矢状面后凸Cobb's角(T1~T12)60°~30°,平均23°.旋转畸形矫正Ⅰ~ⅠⅡ度.139例平均随访4.9年,躯干平衡良好,无平背畸形,植骨融合良好,末次随访冠状而角度丢失率平均为3.7%,迟发性感染1例,螺钉断裂2例,均行内固定取出.结论:克氏针制备螺钉钉道,是椎弓根螺钉植入的较好方法.钉棒结构具有良好的三维矫正控制力.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效果良好.

  • 均衡牵引配合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作者:加米西·马木尔江

    近年来采用均衡牵引配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症6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24~66岁,平均45岁.病程1周~10年.以上患者均依据症状、体征及腰椎X线正侧位、腰椎CT、腰椎核磁明确诊断.治疗方法:①牵引方法:运用移动式均衡牵引,均衡牵引架的一个扎带捆绑于胸部,牵引时产生一个向头部的纵行拉力,另一个扎带捆绑于骨盆上部,在此扎带的两侧即骨盆的外侧各拉一条牵引带沿大腿、小腿的外侧连接于拉力器,从而形成向两侧下肢的分力,另外置于腰骶部沙袋形成一个垂直向下的力进行牵引,牵引时患者俯卧于牵引床上,扎好牵引带,脊柱侧凸侧牵引力20kg,另一侧牵引力20~25kg,每次牵引30分钟,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者于其腰骶部置沙袋(沙袋重量为8~15kg),每天1次,15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卧床休息并进行飞燕锻炼.

  • 超声诊断胎儿多发畸形1例报告

    作者:王仁权;张丽;李春芳

    病历资料患者,女,21岁.因"停经4+个月要求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入院.仪器:采用EUB 5500,3.5MHZ凸振探头.声像图显示:①单活胎,宫内探及胎儿双顶径4.5cm,颅内正常结构消失,脑中线左侧偏移,左、右侧脑室内均见不规则液暗,右侧宽1.6cm,左侧宽1.0cm;②脊柱侧凸,呈"鱼钩"状改变;③胎儿脐带入口右侧的腹壁强回声连续性中断,可见内脏(肠、胃等)外翻至腹腔外;④颜面部冠状切面显示上唇连续中断,呈暗带;⑤胎儿脐带短,呈"吕"字形结构,经膀胱、脐轮切面,仅见一条脐动脉走行于膀胱一侧;⑥胎心有,活动正常,心率:150次/分.

  • 非手术疗法治疗不同类型退行性脊柱侧凸疗效评价

    作者:孙武;高景华;冯敏山;高春雨;朱立国

    目的 评估非手术疗法治疗不同临床类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S)的疗效.方法 将DS患者62例,按症状分为单纯腰背痛组(A组)29例、腰背痛合并下肢症状组(B组)33例.所有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侧凸Cobb角变化及治疗后症状复发时间.结果 治疗后A组VAS、ODI评分、Cobb角、复发时间优于B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手术疗法治疗单纯腰背痛的DS患者疗效优于腰背痛合并下肢症状患者.

  • 针刀松解联合正脊手法治疗轻中度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武;冯敏山;高景华;杨克新;高春雨

    目的:评估针刀松解联合正脊手法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将60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刀松解+正脊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芬必得+盐酸乙哌立松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腰椎ODI评分及侧凸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Cobb角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ODI评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组间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针刀松解联合正脊手法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具有一定的矫正畸形作用.

  • 脊柱调衡手法与药物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症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田纲;沈茂荣;梁伟国;谢富荣;韦文武

    目的:对比脊柱调衡手法与药物治疗对退变性脊柱侧凸症患者的疼痛及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将38例退变性脊柱侧凸症患者采用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脊柱调衡手法组(手法组)和药物组.手法组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58~74岁,平均(66.63±7.73)岁,病程3~8个月,平均(5.65±2.58)个月;采用脊柱调衡手法(依次循经理筋、松解痉挛、整骨扳拿、通络放松法)治疗,时间30 min,1次/d,4d为1疗程,共9个疗程.药物组男8例,女10例,年龄57~70岁,平均(63.51±6.61)岁,病程3~5个月,平均(4.82±1.43)个月;予口服塞来昔布加盐酸乙哌立松,4d为1疗程,共9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脊柱侧凸Cobb角及腰椎ODI评分.结果:治疗后,手法组VAS评分5.38±0.99与药物组6.36±1.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8,P<0.05);手法组Cobb角(16.51±4.89)°与药物组(19.85±5.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4,P<0.05);手法组腰椎ODI评分20.20±2.93与药物组26.01±3.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2,P<0.05).结论:采用脊柱调衡手法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症,能够调整脊柱两侧的肌力平衡,矫正脊柱冠状面失衡,恢复脊柱正常序列,减少和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缓解腰腿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支具治疗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加重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勇;赵黎;马真胜;保宏翔;颉强;叶正旭;孙效棠

    目的:观察支具治疗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畸形变化情况并分析侧凸畸形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对65例接受支具治疗的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随访.在随访期间连续测量记录患者的Cobb角、侧凸类型、月经初潮与否、坐高、站高、Risser分级、顶椎旋转度等.分析初诊时和末次随访时侧凸变化情况,并从上述多项参数中筛选引起侧凸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65例获得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4.1个月.初诊年龄10~16岁,平均13.7岁.末次随访时17例(26.15%)患者侧凸进展超过5°,初诊时原发弯Cobb角>35°,顶椎旋转度≥Ⅲ度的患者,侧凸明显进展的百分率较高(P<0.05).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初诊时原发弯Cobb角>35°,顶椎旋转度≥Ⅲ度,年身高增长>30 mm的患者,是侧凸进展到5°以上的危险因素.结论:初诊时原发弯Cobb角值,顶椎旋转度及身高增长速度是预测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的重要因素,借助Risser分级预测侧凸进展并不可靠,初始原发弯Cobb角>35°、顶椎旋转度≥Ⅲ度、年身高增长>30 mm的患者,侧凸进展的危险性较高.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骨折伴脊柱侧凸的研究

    作者:瞿杭波;童培建;季卫锋;厉驹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伴有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对121例接受PKP治疗的椎体骨质疏松骨折伴有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21例189椎体压缩性骨折,男41例,女80例;年龄56~92岁,平均73.2岁。术前、术后3 d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患者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3 d腰椎前凸、侧凸Cobb角。结果:121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42.2 min,术中透视未发现骨水泥向椎体后方渗漏。患者术后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 d腰椎前凸、侧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PKP治疗合并脊柱侧凸的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脊柱畸形,缓解疼痛,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 改良Halo-骨盆架分期牵引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作者:宋西正;易国良;王文军;李洪柯;王东;宋林章

    目的:探讨改良Halo-骨盆架分期牵引联合手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0年5月治疗50例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男23例,女27例;年龄4~16岁,平均10.8岁;先天性脊柱侧凸24例(分节不良11例,形成障碍7例,混合型6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6例.采用改良Halo-骨盆架分期牵引联合手术治疗:Ⅰ期术前牵引,Ⅱ期松解牵引,Ⅲ期牵引矫形内固定.对治疗前后患者身高、侧凸Cobb角、后凸Cobb角及矫正率进行观察.结果:患者身高由治疗前平均(152.1±11.1)cm矫正至(158.5±10.5)cm,侧凸Cobb角由平均(91.8±14.5)°矫正至(30.8±7.9)°,后西Cobb角由平均(69.5±14.0)°娇正至(31.6±10.1)°.Ⅰ期术前牵引后侧凸、后凸Cobb角平均娇正率分别为(30.4±6.6)%、(22.3±5.2)%;Ⅱ期松解牵引后侧凸、后凸Cobb角平均娇正率分别为(26.7±5.1)%、(21.2±6.0)%;Ⅲ期牵引矫形内固定后侧凸、后凸Cobb角平均娇正率分别为(33.7±7.2)%、(27.1±5.3)%(娇正率参照的基准Cobb角是上一期治疗的Cobb角);分期牵引联合手术治疗的侧凸、后凸Cobb角平均娇正率分别为(66.5±7.2)%、(55.1±6.4)%.各期治疗前后患者身高、侧凸Cobb角、后凸Cobb角及娇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Halo-骨盆架分期牵引联合手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可获得良好的畸形娇正和躯干平衡,并能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具有临床可操作性.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作者:张长海;薛政民;何大为;李明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复杂的脊柱畸形,特别是僵硬程度较高的病历.运用前路脊柱松解加TSRH矫形技术更好纠正脊柱的三维畸形,达到冠状面的矫形,矢状面恢复生理曲度,轴位消除旋转.作者总结了20例运用脊柱前路松解加TSRH矫形技术治疗AIS的病历,提出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对并发症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外科手术
  • 前后路联合三维矫形手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僵硬型胸椎侧凸

    作者:闫伟强;贺西京

    目的:评价前路松解联合后路三维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僵硬型胸椎侧凸的效果,探讨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青少年特发性僵硬型胸椎侧凸34例,男5例,女29例;年龄8~21岁,平均14.7岁.均为右侧凸.均采用经前路松解植骨融合联合后路三维矫形内固定治疗,其中前路经胸入路26例,胸腔镜前路松解植骨融合矫形术8例.随访时均摄全脊柱X线片.术前、术后所摄X线片进行以下各项测量指标比较:Cobb角、顶椎的旋转度、下融合椎旋转度、躯干偏移距离.随访时观察有无脊柱失平衡、假关节形成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患者Cobb角术后平均矫正率80.62%,其中18例患者出现矫正度数丢失,丢失度数3°~10°,平均4.3°(术后平均14.2°,1年后随访平均18.5°).所有患者术后胸椎生理性后凸得到重建.术后胸椎融合弯顶椎的旋转改善率62.91%,下融合椎旋转改善率47.60%,躯干偏移平均距离3.3 mm,未见脊柱失平衡现象.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l例,胸腔积液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6个月肺功能检查,未见有明显下降.脊柱胸弯融合段未发现假关节形成.结论: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僵硬型胸椎侧凸可明显改善顶椎的旋转度,得到满意的三维矫形效果.术前积极准备、合理手术设计,术中严格操作,术后重视预防并发症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经前路松解联合后路固定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

    作者:贺西京;闫伟强

    目的:评价经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1例(男16例,女35例;年龄8~17岁,平均13.2岁)特发性脊柱侧凸行前路松解及后路脊柱畸形矫形植骨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中行前路松解、植骨,阻滞椎间盘平均2.4个.联合后路椎弓根钉(钩)-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角<90°者额状平面平均矫正率为57%,矢状面后凸平均矫正率为50%;Cobb角>90°者额状平面平均矫正率为71%,矢状面后凸平均矫正率为74%.术后随访10~35个月,平均随访21.6个月,无矫正度的丢失及其他神经系统及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脊柱前路松解安全、有效,联合后路相适应内固定系统矫形、植骨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 术中CT在后路全椎弓根螺钉治疗重度脊柱侧凸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施新革;张永刚;张雪松;崔庚;毛克亚;王征;董天祥;王岩

    目的:探讨术中CT在重度脊柱侧凸患者后路全椎弓根螺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至201 1年6月行全椎弓根螺钉后路治疗的32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10~38岁,平均16.8岁;其中19例合并后凸.在术中椎弓根钉置钉完成后应用术中CT扫描多平面重建图像评估螺钉位置并分级,计算在上胸椎(T1-T4),中胸椎(T5-T8),下胸椎(T9-T12)和腰椎的螺钉评级结果及螺钉数目(比率),评估为2级和3级的螺钉为误置螺钉.计算术中应用CT次数.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冠状面Cobb角及合并后凸病例手术前后矢状面后凸Cobb角,计算侧凸及后凸矫正率.结果:32例患者共置入胸腰椎螺钉686枚,其中胸椎螺钉544枚,腰椎螺钉142枚,其中14例患者行截骨手术.经术中CT评估分级,在上胸椎、中胸椎、下胸椎和腰椎的误置螺钉率分别是5.6%,11.1%,6.7%和4.3%,在胸腰椎总计是7.3%,误置螺钉在术中进行了修正.术中平均应用CT 2.6次(2~4次).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95°(78°~123°),术后侧凸Cobb角平均为34°(19°~53°),矫正率为64%;合并后凸病例术前后凸Cobb角69°(46°~82°),术后后凸Cobb角平均为32°(22°~45°),矫正率为54%.术后有4例患者脑脊液漏,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病例及手术伤口感染病例.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个月.未发现断钉、断棒、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重度脊柱侧凸全椎弓根螺钉后路手术中应用术中CT可及时发现误置螺钉并进行修正,避免了因螺钉误置导致的二次手术,保障了手术安全,手术效果良好.

  • 表面肌电图在中医脊柱平衡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中的应用

    作者:杜红根;叶树良;徐金元;蒋忠;宋鸿权;郁继伟

    目的:评价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在非手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A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采用中医脊柱平衡法治疗的33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15.40±3.01)岁,Cobb角13°~40°,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X线检查:“C”形侧弯21例,“S”形侧弯9例.观察指标为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Cobb角、平均肌电值(AEMG)比值和治疗的安全性.结果:30例患者完成全部的治疗和检测,完成率为90.9%(30/33).整个临床治疗和检测过程中,未发现对生命体征产生不良影响,无骨折、脱位、晕厥、针口感染及病情加重情况发生.AEMG比值与Cobb角呈正相关(P=0.003).有效治疗后,患者AEMG比值减小(P<0.01),表明肌力的差异性改善.结论:侧凸椎旁肌sEMG检测可以作为评定AIS凸凹侧肌电活动差异的客观检查之一,通过动态检测,可以作为疗效评价和进展风险评估的客观指标,初步表现出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全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

    作者:马维虎;孙韶华;徐荣明;阮永平;黄雷;应江炜;蒋伟宇

    目的:探讨在脊柱侧凸后路矫正术中采用全脊柱椎弓根螺钉技术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全脊柱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56例,男11例,女45例;年龄8~22岁.侧凸程度按Cobb测量法评估,Cobb角45°~85°,平均62.45°.侧凸按Lenke分型:1型29例,2型6例,3型8例,4型2例,5型8例,6型3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h20min,平均出血600ml, T1-L4共置椎弓根螺钉425枚,其中腰椎弓根螺钉181枚,胸椎椎弓根螺钉244枚.术后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检查,结果发现腰椎弓根螺钉全部准确置入,244枚胸椎椎弓根螺钉中116枚完全通过椎弓根进入椎体,119枚通过肋骨横突复合结构进入椎体,9枚穿破椎弓根内侧壁,置钉准确率96.8%,术中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并发症.手术切口除2例浅表感染,均Ⅰ期愈合.全部患者均获随访,时间5-40个月,平均22.5个月,术后均无疼痛,X线正侧位及动态位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假关节形成.术后Cobb角平均180°,平均矫正44°,矫正率72.5%.所有患者均在4~8个月内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状态.结论:脊柱侧凸后路矫正术中采用全脊柱椎弓根螺钉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取得较好的矫正效果及较少的并发症.熟悉解剖并结合CT扫描,术前进行准确测量及术中的仔细操作对手术成功非常重要.

1425 条记录 1/72 页 « 12345678...71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