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的方法进行大样本、多基因的多态性鉴定

    作者:杨瑞;王淑秀;秦川;杨献军

    目的:建立多个基因同时进行多态性分析的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的方法,以满足其在临床检验中进行基因多态性鉴定时的应用. 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5于河南省新乡医学院分子生物研究室完成.进行临床普通血液常规检测的患者血样200份(由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提供),采用临床血样,提取DNA后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并以扩增后的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以是否出现相应的扩增条带作为基因分型的标准.应用优化后的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的方法分析以下基因的多态性:肿瘤坏死因子α-308A/G和-238G/A变异、白细胞介素6-174G/C变异、细胞色素P4502D6(CYP2D6)*10B外显子第188位的C/T变异.并由此优化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的方法,以达到应用同一个多聚酶链反应扩增程序,可同时对多个基因、多个临床样本的基因多态性同时进行分析,且基因型清晰,分型快速、准确.结果:①用20 g/L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看到每泳道内可有2条或1条扩增产物,其中阳性对照β珠蛋白基因的扩增片段长268 bp,此条带可以出现、减弱或者不出现.②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308A/G存在G/G和A/G两种基因型;肿瘤坏死因子α-238G/A位点可检测到的基因型有G/A、G/G和A/A 3型;白细胞介素6-174G/C变异位点可检测到的基因型均为G/G纯合子;细胞色素P4502D6*10B外显子第188位的C/T位点可检测到的基因型为C/C、C/T、T/T 3型.结论:优化后的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适合对大样本,多个基因的单核苷酸位点变异进行多态性分析,快速、准确、成本低.

  • 溴化乙锭在毛细管DNA传感器中的应用

    作者:姜艳霞;高秀峰;雷钧涛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毛细管的DNA生物传感器.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2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室完成.毛细管内壁通过poly-I-lysine将20-mer-ssDNA(探针)固定,与互补靶核苷酸杂交后,通过溴化乙锭染色后检测与0.033 mmol/L靶核苷酸杂交后的荧光强度;同样浓度的靶核苷酸序列连续测定3次,进行重现性比较;及对不同杂交时间的荧光强度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溴化乙锭对毛细管固定探针与互补靶DNA杂交进行染色,用RF5000荧光光度仪测定荧光值,测定组高于试剂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03.15±19.41),(133.05±11.82)s,f=4.110 6,P<0.05].杂交14 h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杂交12 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03.06±17.36),(101.54±25.63)s-1,P<0.01],重现性较好.结论:在毛细管DNA传感器构建中,溴化乙锭可作为荧光标记物对模式寡核苷酸进行检测.

  • 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因子在骨巨细胞瘤内的表达及其作用

    作者:郭钧;王岩;倪建;杨子义;黄靖香;白金柱

    目的:明确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在骨巨细胞瘤的表达及对其肿瘤细胞的作用,同时观察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联合干扰素γ作用于骨巨细胞瘤肿瘤细胞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8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①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基、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死亡受体4、死亡受体5、骨保护素等因子的表达.②骨保护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干扰素γ分别以不同的浓度作用于培养的骨巨细胞瘤肿瘤细胞24 h;随后用干扰素γ(1 000 U/mL)先诱导24 h再加入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100,200μg/L)作用于细胞24 h,用CCK-8方法来检测细胞存活率.③选取在药物合理浓度范围内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用药方式所作用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药物作用后的形态学改变.结果:①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因子在细胞和组织水平的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基在骨巨细胞瘤所有细胞成分内均有表达,死亡受体4,死亡受体5在多核巨细胞内强阳性表达,在梭型单核细胞表达强度较弱,部分标本内死亡受体4呈阴性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仅在多核巨细胞内强阳性表达.②CCK-8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抑制作用:骨保护素对肿瘤细胞无抑制作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仅在较高浓度时对肿瘤细胞有弱的抑制作用,干扰素γ对巨细胞瘤细胞抑制作用有浓度依赖性,当先以干扰素γ(1 000 U/mL)诱导24 h再加入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100,200tμg/L)共同作用24 h,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③凋亡分析:流式细胞检测发现干扰素γ(1 000 U/mL)诱导24 h再联合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100,200 μg/L)作用后,凋亡率分别为(39.94±2.87)%,(48 32±3.33)%,倒置显微镜观察也可见明显的细胞抑制表现.结论:干扰素γ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序贯用药后在各自合理用药浓度范围内对骨巨细胞瘤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明显增强,为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与高血压患者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相关性

    作者:胡泽平;王邦宁;陈大年;刘敏;骆志刚;曹海学;解玉泉;宋兵

    目的:观察高三酰甘油血症对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9/2005-10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保健中心体检患者中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患者70例,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49例,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血三酰甘油浓度>1.70 mmol/L)患者21例,2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病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感染、出血、栓塞等全身性疾病,2周内未使用肝素、降压药物以及调脂药物.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同时测定血脂、血尿酸、血糖等指标并询问吸烟史和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结果:90例受试者全部试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组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1 527.00±327.19),(1 337.35±310.29),(789.20±114 59)ng/L,F=38.607,P<0.01];单纯高血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除血压和三酰甘油浓度外,3组血脂、血尿酸、血糖、吸烟史和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肝细胞生长因子增高,高三酰甘油血症可能会增加高血压患者血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

  • 颈动脉损伤大鼠新生内膜增生与局部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作者:陈凤英;郭艳红;高炜

    目的:观察大鼠颈动脉损伤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新生内膜形成和局部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局部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2在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完成.①Wistar雄性大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蛋氨酸组:1 g/(kg·d)L-蛋氨酸灌胃;对照组:饮用水灌胃,每组25只.4周后检测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并行左颈动脉球囊拉伤,分别于3,7,14,28d取材,检测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和局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情况.结果:①两组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蛋氨酸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6.19±19.75),(4.90±0.10)μmol/L].②两组大鼠血管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血管损伤后7 d可见内膜增生,14,28 d蛋氨酸组新生内膜增生厚度比对照组增加36%,33%;新生内膜面积增加41%,30%;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增加36%,21%;管腔面积减少47%,6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但中膜面积无显著性差别.蛋氨酸组14 d血管内膜和中膜平滑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颗粒百分比是对照组的1.7倍和2.3倍[(84.40±9.05)%比(49.00±4.51)%,P<0.01;(53.30±5.25)%比(23.70±6.17)%,P<0.01].未损伤的右颈总动脉两组血管内膜及中膜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颗粒数小于0.1%.蛋氨酸组血管损伤局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主要分布在新生内膜和中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主要分布在内皮下和新生内膜,3d,7d明显,持续28d.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上调血管损伤局部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促使局部平滑肌细胞增殖,使新生内膜增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睾丸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杜娟;赵建龙;徐正顺;张朝晖;黄庆玉;王家富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睾丸损伤的促修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0-01/2005-01-05在泰山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白鼠5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00,800,1 200 IU/(kg·d)剂量组,每组10只.①建立环磷酰胺致睾丸损伤小鼠模型:腹腔注射5 mg/(kg·d)环磷酰胺/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36 d.②给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从第37 d开始,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不同剂量组分别给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00,800,1 200 IU/(kg·d)腹腔注射,连续36 d,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③末次给药后24 h,麻醉下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剥离双侧附睾尾,剪碎,过滤,制精子悬液.400倍光镜观察,检测精子数量、存活率、畸形率、精子活动力.睾丸组织行电镜、光镜观察.SP法检测睾丸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小鼠50只.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00,800,1 200 IU/(kg·d)剂量组精子数量、存活率、活动力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精子畸形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上述指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00,1 200 IU/(kg·d)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37-±1.39)×108/g,(7.03±1.94)%,(90.90±2.16)%,(80.95±1.96)%,P>0.05].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00,800,1 200 IU/(kg·d)剂量组睾丸组织结构、超微结构均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恢复,其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00,1 200 IU/(kg·d)剂量组曲细精管管腔大小一致,结构规则,生精上皮层次增多,排列整齐,管腔内有较多精子,基本恢复正常.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00,800,1 200 IU/(kg·d)剂量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对照组[(35.9±6.2),(71,1±9.22),(71.3±10.4),(20.4±6.36)个,P<0.01],且800,1 200 IU/(kg·d)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环磷酰胺致睾丸损伤有明显的促修复作用,可能与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生精细胞的分裂增殖等机制有关.

  • 不同骨密度人股骨头承重区骨超微结构比较

    作者:徐丛;王志强;徐世田;王寅

    目的:观察人股骨头骨密度在0.69~1.05g/cm2变化时,其主要承重区骨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①收集2002-11/2004-12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骨科医院创伤科、关节科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假体置换取下的股骨头标本42份.男性股骨头标本21份,年龄48~81岁;女性股骨头标本21份,年龄51~84岁.均为低能量创伤所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同意提供置换下的股骨头.②采用XR-36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离体股骨头主要承重区骨密度值;在股骨头主要承重区取柱状试件,利用JSM-6360LV低真空扫描电镜观察股骨头主要承重区骨小梁和骨超微结构.结果:①骨密度:为0.39~1.05g/cm2,平均(0.71±0.17)g/cm2.其中≥0.90g/cm2 5例,0.80~0.89g/cm29例,0.60~0.79g/cm2共14例,0.40~0.59g/cm213例,<0.40g/cm2 1例.②股骨头主要承重区超微结构:随着骨密度减低,扫描电镜可观察到股骨头主要承重区松骨质骨小梁逐渐变细、破坏和缺失,骨小梁上的骨胶原纤维散乱、折断.当骨密度>0.9g/cm2时,可见骨小梁结构完整,骨胶原纤维排列紧密;当骨密度在0.6~0.9g/cm2时,可见骨小梁逐渐变细,在横向上出现断裂和缺失现象,骨胶原纤维松散、卷曲;当骨密度在0.4~0.6g/cm2时,可见骨小梁进一步在横向和纵向发生破坏和缺失,骨胶原纤维断裂、排列杂乱无序;当骨密度<0.4g/cm2时,骨小梁网状结构完全破坏,骨胶原纤维断裂、缺失严重.结论:随着骨密度的减低,可见股骨头松质骨网状结构逐渐破坏,即骨密度在0.6~0.9g/cm2时,骨小梁以横向破坏为主,骨胶原纤维同时变的松散;在骨密度<0.6g/cm2时,骨小梁横向和纵向均遭到破坏,骨胶原纤维同时出现卷曲、断裂.

  • 雌性激素对骺生长板闭合过程的影响

    作者:李继斌;黎海芪;王松艳

    目的:了解雌性激素对骺生长板闭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3在重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性发育前(12周龄)的新西兰雌兔40只,切除双侧卵巢后随机分为雌二醇组和对照组各20只,4周后(16周龄)雌二醇组肌肉注射雌二醇(140 μg/kg,1次/周),对照组肌肉注射等体积不含雌二醇的灭菌棉籽油.从16周龄开始2组中各抽取5只动物,每两周1次进行跟踪股骨X射线拍片,直至29周龄,测定股骨生长率.血清雌二醇测定采用ELISA法.两组分别于20,23,26周龄时各处死5只,取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胫骨远端骺生长板作组织病理学分析及组织计量学测定,了解雌性激素对骺生长板生理性闭合时间、骺生长板组织形态结构和软骨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雌兔4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雌二醇水平:干预前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肌肉注射雌二醇后各时期雌二醇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股骨生长率:两组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至性成熟后(28周龄)股骨生长基本趋于停止.雌二醇组性发育早期(18周龄)快于对照组[(2.5±0.20),(2.2±0.05)mm/周,P<0.05],但20周龄后增长逐渐减慢,低于对照组.③骺生长板闭合时间:两组动物在20周时胫骨远端生长板均已发生闭合,雌二醇组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生长板在23~26周龄闭合,而对照组闭合的时间延长或实验结束时仍未发生闭合.④骺生长板组织形态结构:雌二醇组雌兔骺生长板厚度和细胞柱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骺生长板出现"病理性"增厚.⑤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率:雌二醇组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率在20和23周龄均高于对照组(P<0.05),26周龄时,雌二醇组大部分雌兔骺生长板已经闭合,对照组仍可检出.结论:雌性激素早期可促进骺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提高长骨生长率,作用中、后期引起骺生长板组织结构发生衰退性改变促进骺生长板生理性闭合过程.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中表达与洛沙坦的调节

    作者:刘宇宏;刘启云;曾秋棠;陈斌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中的表达特点和洛沙坦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病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50只大鼠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术后6 h存活的44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力衰竭对照组24只,洛沙坦干预组20只.另设假手术组10只,相当于冠脉结扎部位穿线,但不结扎,然后立即缝合.洛沙坦干预组每天直接灌胃给予洛沙坦10 mg/kg,2次/d;心力衰竭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灌等量自来水,共计8周.治疗8周后行高频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心脏重塑指标、左室非梗死区心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免疫印迹测定.结果:纳入大鼠60只,去除死亡及梗死面积<35%和>55%的大鼠,终进入结果分析32只.①大鼠左室结构和功能比较: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心力衰竭对照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峰、E峰减速度及E/A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洛沙坦干预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峰、E峰减速度及E/A显著低于心力衰竭对照组[分别为(7.0±0.5),(8.7±0.6)mm;(421±26),(521±27)μL;(72±6),(95±7)cm/s;(26.5±2.6),(32.1±3.5)m/s2;4.9±0.5,10.3±0.8,P<0.01],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心力衰竭对照组[分别为(26±4)%,(21±4)%;(39±4)%,(31±4)%,P<0.01].②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室重塑指标改变:心力衰竭对照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左室舒张末压、左心室心肌肥厚指数、右心室心肌肥厚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为P<0.01).洛沙坦干预组左室舒张末压、左心室心肌肥厚指数、右心室心肌肥厚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显著低于心力衰竭对照组[分别为(10 2±1.9),(20.1±2.5)mm Hg;2.30±0.11,2.45±0.12;0.69±0.07,0.92±0 11;(4.7±1.1)%,(8.2±1.2)%,P<0.01].③大鼠左室心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变化:心力衰竭对照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洛沙坦干预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低于心力衰竭对照组(分别为0.72±0.21,1.21±0.23,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左室非梗死区心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洛沙坦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增加有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减轻左室重塑和延缓心力衰竭进展.

  • 核因子κB对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

    作者:周俊;陆国平;戚文航;吴春芳

    背景:血管壁机械性损伤后的炎症和增殖效应是血管再狭窄的主要原因.核因子κB/Rel家族中的核因子κB在多种细胞类型中表达,激活一系列与血管壁病理生理相关的靶基因.目的:探讨核因子κB的反义和诱骗性寡核苷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新生内膜和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材料:3个月龄雄性SD大鼠126只,350~380 g.引物合成和寡核苷酸合成:根据文献及国际互联网cDNA文库检索、设计,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寡核苷酸合成:全硫代修饰,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方法:实验于2001-05/2003-03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和瑞金医院心血管实验室完成.采用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选用3~5代血管平滑肌细胞.检测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和核因子κB蛋白水平.制作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除球囊损伤外,其余手术操作同其他组相同;反义组;正义组;诱骗组;Scramble组;反义+诱骗组;模型组.每组分为6个时相点(6 h,1,3,5,7,14 d),每个时相点3只大鼠.检测血管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以及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核因子κB p65和ERK2的表达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核因子κB p65寡核苷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应.②核因子κB p65基因表达定位和蛋白合成.③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病理形态学改变.④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 mRNA表达.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的蛋白质表达.⑥Western blot检测球囊损伤后血管壁核因子κB p65,ERK2的蛋白合成.结果:①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内增殖标记物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增加.②增殖的平滑肌细胞浆、细胞核内均有核因子κB p65的基因表达;核因子κB p65蛋白水平增加.观察核因子κB p65基因表达水平,反义核酸组较对照正义组降低53.66%,诱骗性寡核苷酸组较诱骗对照组降低5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核因子κB反义和诱骗寡核苷酸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较阳性对照组分别降低45.12%,45.05%.④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第5天,正义组、诱骗对照组、模型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内膜/中膜比值显著升高(P<0.05),7 d后达到高峰.反义组、诱骗组显著降低内膜与中膜比值,反义+诱骗组较单独应用无统计学意义的降低效应.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球囊损伤后6 h,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 mRNA表达明显增加,1 d后表达减少,3,5,7 d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 mRNA持续而明显的表达增强,14 d后略为降低.反义组、诱骗组、反义+诱骗组在各时间点均能减少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 mRNA表达.⑥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血管球囊损伤后6 h,核因子κB p65、ERK2蛋白表达微弱,1 d后ERK2蛋白表达略增强,核因子κB的蛋白合成明显增强.7 d后p65,ERK2的蛋白合成达到高峰.第14天,ERK2与p65的蛋白合成较第7天减弱.反义组、诱骗组、反义+诱骗组较模型组、正义组、诱骗对照组各时相点蛋白合成均减弱.结论:增殖的平滑肌细胞核因子κB p65基因表达增加,核因子κB调控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血管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动态性变化.局部转染核因子κB反义和诱骗寡核苷酸能抑制所调控靶基因表达.

  • 高强度耐力运动过程中肌腱结构及力学性质的变化

    作者:郭振海;黄昌林

    目的:观察高强度耐力性训练对肌腱结构、力学性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3/07在解放军第一五○医院全军军事医学研究所完成,健康10个月龄豚鼠70只,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10只,实验组60只,实验组中再次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分别于实验第1~6周投入运动训练,实验动物于特制跑台内进行运动训练,跑道速度25 m/min,坡度为0,时间1 h,共计跑步1 500 m,训练6 d/周,训练结束所有动物一并取材,分别取双侧跟腱,左右分开,左侧跟腱行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右侧跟腱在材料实验机上进行生物力学性质测试,根据肌腱的负荷-形变曲线测量屈服强度、应变、能量吸收指标.结果:实验豚鼠7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超微结构观察,运动实验过程中肌腱中胶原纤维束直径逐渐减小,第6周实验组中肌腱中大量纤细胶原纤维束平行密集排布,且第4周时发现沿胶原纤维束走行出现微小空虚区,纤维束连续性中断,提示肌腱中微损伤出现.②生物力学性质检测运动过程中肌腱屈服强度和能量吸收训练1周组高于对照组,训练4周组低于对照组,能量吸收随屈服强度相应变化,应变在训练过程中无明显变化,提示肌腱在短时间高强度训练过程中出现强度下降现象[屈服强度:对照组(86.438±5.505)kN,训练1周组(92.731±4.511)kN,训练4周组(82.218±5.234)kN;能量吸收:对照组(0.207±0.027)kJ,训练1周组(0.254±0.030)kJ,训练4周组(0.192±0.035)kJ,P<0.05].结论:肌腱对运动训练可发生适应性改建,在此过程中伴随着疲劳性损伤发生.

    关键词: 肌腱 运动 疲劳损伤
  • α-转化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人肝脏组织硬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作者:乔庆;张静;王文亮;李青

    背景:α-转化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不尽相同.目的:观察α-转化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人类肝硬变组织中的表达.设计:非随机对照实验.材料:实验于2003-03/2004-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两京医院病理科完成.63份人类肝硬变组织选自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外科手术标本(患者知情同意),5份正常人类肝脏组织取自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尸检组织(排除有肝脏疾病).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63份人类肝硬变组织及5份正常人类肝脏组织进行研究,计算α-转化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原位杂交染色检测肝硬变组织中α-转化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α-转化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63份肝硬变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53/63)及52%(33/63),阳性产物为棕黄色颗粒,主要弥漫分布于肝细胞浆内,α-转化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在肝硬变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r=0.32,P<0.05),5份正常肝组织中α-转化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为阴性;α-转化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原位杂交阳性率(86%,54%)略高于其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肝脏组织硬变形成过程中可能存在α-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自分泌循环,而α-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高水平表达是促使肝脏组织硬变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 人骨髓基质细胞定向培养为内皮细胞应用于心脏组织工程瓣膜

    作者:冯滨;刘迎龙;谢宁;朱晓东;晏明全;阮英卯

    目的:观察在脱细胞生物瓣支架上种植自体内皮细胞后完成体外构建生物组织工程瓣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2-12/2004-12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先心病研究室和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全军造血干细胞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骨髓样品取自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全军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的健康成人献髓员,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定向培养和扩增其中的内皮细胞.②十二烷基硫酸钠脱去成人主动脉带瓣管道表面的内皮细胞后作为支架材料;脱细胞的同种生物瓣支架在无菌条件下,剪切成0.8 cm×0.8 cm的大小,种子细胞选择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定向培养的内皮细胞,高密度(>105cm-2)种植于瓣膜支架上静态培养20 d.③分别在静态培养的第7,14,20天结束时取瓣膜片用0.5%硝酸银染色行立体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摄片.瓣膜被内皮细胞覆盖的面积用百分数表示,以确定其再内皮化率.结果:①5.0×105个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定向培养的内皮细胞共传8代,后获得了6.0×1~个内皮细胞,扩增了约1.2×104倍,可以满足高密度种植内皮细胞的需求.②0.03%十二烷基硫酸钠完全脱去了同种生物瓣表面的内皮细胞,而瓣膜的细胞外基质成份在脱细胞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其形态学结构保持良好.③内皮细胞与支架复合体静态培养第7,14,20天,再内皮化率分别为65%、85%和90%.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定向培养的内皮细胞,经扩增后是瓣膜组织工程研究中种子细胞的又一来源;静态培养条件下基本实现了生物组织工程瓣体外构建的目标,为进一步脉动流培养以及动物实验提供了材料基础.

  • 氧化应激对C2C12成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赖桂华;邱小忠;余磊;焦培峰;陆云涛;欧阳钧

    目的:利用过氧化氢作为外源性活性氧来源,探讨氧化应激对C2C12成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完成.C2C12成肌细胞(美国ATCC,批号CRL-1722TM);过氧化氢(汕头市光华化学药厂,批号20050519).①C2C12细胞置于含100 mg/L青霉素,100 mg/L链霉素和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常规培养.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过氧化氢对C2C12细胞增殖的影响.取体外培养的C2C12细胞,胰酶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离心重悬,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细胞悬液密度为3.4×106 L-1,接种至96孔板,200 μL/孔.实验共分5组:过氧化氢25,50,100,300 μmol/L浓度组、空白对照组,6个平行孔/组.各组在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细胞培养箱内常规培养.待细胞融合率达80%且未出现细胞分化时,过氧化氢各浓度组分别向C2C12细胞中加入含对应浓度过氧化氢的无血清培养基,空白对照组则向C2C12细胞中加入单纯无血清培养基.各组细胞分别于过氧化氢处理0,6,12,24,36,48,60 h后,每孔加入2 g/L的四甲基偶氮唑盐液20μL,于酶联免疫仪570 nm处检测各孔吸光度值.③过氧化氢对C2C12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342/PI双染检测C2C12细胞凋亡.正常细胞核Hoechst着色为淡蓝色,形态呈圆形,内有较深的蓝色颗粒;中早期凋亡细胞核Hoechst着色呈亮蓝色,或核呈分叶,碎片状,边集;坏死或晚期凋亡的细胞核PI着红色,Hoechst因细胞膜破裂而不能着色.取体外培养的C2C12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过程同上,按1.8X107 L-1密度接种至6孔板,5 mL/孔.实验分组及干预措施同上,3个平行孔/组.处理36 h后立即进行Hoechst33342/PI凋亡双染,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随机取6个不同视野进行细胞计数,计数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作为细胞凋亡率.结果:①过氧化氢对C2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处理36 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25μmol/L浓度组平均吸光度值与之相近(0.207±0.014,0.199±0.023;t=0.677,P>0.05),即促进C2C12细胞增殖;过氧化氢50,100,300μmol/L浓度组平均吸光度值均显著下降(0.182±0.027,0.149±0.009,0.052±0.012;t=1.990,8.251,20.004,P均<0.05),即抑制C2C12细胞增殖,且呈时效和量效关系.②过氧化氢对C2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处理36 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25 μmol/L浓度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9.09±0.85)%,(4.61±0.67)%;t=22.95,P<0.01];过氧化氢50,100,300 μmol/L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则明显提高[(33.50±5.74)%,(45.95±6.82)%,(76.47±4.66)%;t=4.35,4.68,18.02,P均<0.01],且呈时效和量效关系.结论:活性氧在C2C12成肌细胞增殖与凋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低浓度可促进C2C12细胞增殖,高浓度则能够抑制其增殖并促进凋亡,且呈时效和量效关系.提示氧化应激对成肌细胞的生长具有调节作用.

  • 盐酸埃他卡林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尾动脉血管条的舒张作用

    作者:贾国栋;刘国树;汪海

    目的:分析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盐酸埃他卡林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血压Wistar-Kyoto大鼠阻力小动脉的舒张作用特点.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1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完成.①选取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30只作为自发性高血压组,以12周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3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盐酸埃他卡林纯度大于99.5%(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合成);乙酰胆碱,L-NAME,吲哚美辛,格列苯脲,4-氨基吡啶,四乙铵均购自美国Sigma化学公司.②尾动脉血管条的制备:两组大鼠处死后迅速分离尾动脉,每只鼠制备2~4个螺旋状血管条,其中1~2个血管条去除内皮,其余血管条保持内皮完整.将血管条的两端扎紧,悬挂于含5 mL Krebs-Ringer营养液的37℃恒温浴槽内,下端固定,上端通过张力换能器连于自动平衡记录仪,记录血管条的张力变化,并持续通入体积分数为0.95的O2和0.05的CO2混和气.制备完毕的血管条用于以下各独立实验.③乙酰胆碱诱发大鼠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实验:自发性高血压组取14个去内皮血管条,14个内皮完整血管条;正常对照组取12个去内皮血管条,12个内皮完整血管条.用40 mmol/L的KCI对两组大鼠尾动脉去内皮及内皮完整血管条进行预收缩,当血管条收缩达到稳定后,累积性加入10-8~10-4 mol/L乙酰胆碱.以KCI诱发大稳定收缩幅度为100%,检测血管舒张率.④盐酸埃他卡林诱发大鼠尾动脉舒张反应实验:自发性高血压组取12个去内皮血管条,14个内皮完整血管条;正常对照组取10个去内皮血管条,取12个内皮完整血管条.预收缩过程同上,当血管条收缩达到稳定后,累积性加入10-7~10-3mol/L盐酸埃他卡林,检测血管舒张率.⑤钾通道阻断剂影响盐酸埃他卡林舒血管作用的实验:自发性高血压组、正常对照组各取12个内皮完整血管条.首先将血管条分别与四乙铵、4-氨基吡啶、氯化钡、格列苯脲预孵育30 min,再用KCI预收缩血管,当血管条收缩达到稳定后,在浴槽内加入终浓度为10-3mol/L的盐酸埃他卡林,观察各种钾通道阻断剂对盐酸埃他卡林舒血管作用的抑制情况.以用Krebs-Ringer营养液预孵育30 min、且不加入任何药物的血管作为空白对照.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和环氧化酶抑制剂影响盐酸埃他卡林舒血管作用的实验:自发性高血压组、正常对照组各取12个内皮完整血管条.首先将血管条分别与L-NAME、吲哚美辛预孵育30 min,再用KCI预收缩血管,当血管条收缩达到稳定后,在浴槽内加入终浓度10-3 mol/L的盐酸埃他卡林,观察两种酶抑制剂对盐酸埃他卡林舒血管作用的抑制情况.结果:①正常对照组与自发性高血压组去内皮的尾动脉血管条均未产生舒张反应,而内皮完整的血管条均产生舒张反应,且呈剂量依赖性,低有效浓度均为10-7mol/L,乙酰胆碱浓度为10-6~10-4 mol/L时自发性高血压组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4.12~12.26,P<0.05或0.01).②两组内皮完整与去内皮的血管条均产生舒张反应,但盐酸埃他卡林诱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尾动脉舒张效应显著强于正常血压Wistar-Kyoto大鼠(F=4.08~6.15,P<0.05).③与空白对照血管比较,四乙铵、4-氨基吡啶、氯化钡均不能对抗盐酸埃他卡林的舒血管作用(P>0.05),而格列苯脲可显著对抗盐酸埃他卡林的舒血管作用(F=42.38,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自发性高血压组格列苯脲对尾动脉舒张反应的阻断效应更敏感(F=8.76,P<0.01).④L-NAME、吲哚美辛均不能抑制盐酸埃他卡林的舒血管作用(P>0.05).结论:10-7~10-3 mol/L盐酸埃他卡林对大鼠尾动脉血管条均能诱发剂量依赖性舒张反应,该作用在高血压状态时显著增强,可能与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功能改变相关.

  • 家兔失神经支配腓肠肌肌纤维退行性变与修复性再生的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李希军;柳大烈

    目的:观察家兔腓肠肌失神经支配后肌纤维在退行性变与修复性再生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失神经支配骨骼肌修复性再生障碍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04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切断一侧胫神经腓肠肌肌支,术后1,4,8,12,16周分别采用耳缘静脉注射空气处死4只.取实验侧和对照侧腓肠肌内侧头肌组织少许,用于制备超薄切片标本,透射电镜观察各时间点兔失神经腓肠肌肌纤维形态.结果:纳入动物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家兔腓肠肌肌原纤维排列整齐,肌小节和Z线清晰,线粒体均匀分布在肌原纤维之间,排列规则,细胞核位于质膜周边,术见溶酶体.②失神经支配1周,肌原纤维排列基本整齐,线粒体增多,无明显肿胀.③失神经支配4周,线粒体明显增多肿胀,部分线粒体空泡样变,溶酶体增多,Z线模糊,肌原纤维间隙增大.④失神经支配8周,肌纤维明显萎缩退行性变,大部分肌原纤维消失,残留的肌原纤维变得模糊,间隙增大,肌小结丧失正常的结构,胞浆内含有大量空泡变性的细胞器,可发现畸形核,染色质浓缩、边集,肌细胞膜极度皱缩.镜下发现较多的位于基膜下活化的肌卫星细胞,细胞内含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丰富的胞浆.一些肌卫星细胞直接与肌纤维融合.同时在间质中可发现一些形态上很象成纤维细胞的细胞,不过这些细胞含有大量的粗面内质网,胞浆内有颗粒和微丝,少量的圆形的线粒体.在退行性变的肌纤维基膜下也可发现肌管样结构的再生肌细胞,在这些肌管内一些肌丝在一起聚集成束,没有组装成肌原纤维,没有正常的肌小结结构.在它们周围有细小的空肌管样结构,可能是以往再生的肌细胞退行性变后的残余体.在间质中可发现一些细小的肌纤维.⑤失神经支配12周,大部分肌纤维萎缩退行性变,但是仍可发现没有萎缩的肌纤维,这些肌纤维细胞核位于周边,有良好的收缩系统,纤维排列规则,Z线清晰,有完整的肌膜.⑥失神经支配16周,肌卫星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并可发现大量细小的肌纤维,多分布在较大的肌纤维附近,肌膜完整平滑,无皱褶.可发现核位于中央的肌纤维,胞浆内肌原纤维结构清楚,但是肌原纤维的排列远不如核位于周边的肌纤维整齐,说明其收缩系统发育不良.结论:失神经支配后肌细胞退行性变和修复性再生同时存在,再生的肌细胞不能,化发育为成熟的肌纤维,进而发生退行性变.长时间失神经支配,肌卫星细胞的耗竭是失神经支配骨骼肌晚期的主要超微结构变化.

  • 牛心包衍生材料引导成骨效应的X射线和骨密度评估

    作者:胡广伟;吴汉江

    目的:应用X射线和骨密度值评价碳化二亚胺交联处理的脱细胞牛心包的引导成骨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1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及湘雅二医院动物部完成.健康雄性成年新西兰白兔20只,在新西兰白兔双侧下颌体各制备7 mm×7 mm大小的骨缺损,一侧骨缺损上方紧贴骨面覆盖碳化二亚胺交联脱细胞牛心包,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每组又分4,8,12,16周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为5只.术后4,8,12,16周行X射线观察和双能X射线吸收仪测量骨密度,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纳入新西兰兔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骨缺损区大体观察:术后12,16周时实验组骨缺损区创面平坦;对照组骨缺损区凸凹不平,中央有结缔组织长入,16周时仍有直径2 mm以上的缺损,呈纤维性愈合.②两组兔术后骨缺损区X射线观察:自8周起,实验组骨缺损区密度均高于对照组.③兔骨密度变化:术后4,8,12,16周实验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337±0.035),(0.304±0.027)g/cm2;(0.373±0.022),(0.354±0.025)g/cm2;(0.365±0.032),(0.341±0.031)g/cm2;(0.347±0.023),(0.311±0.028)g/cm2,P<0.05].结论:X射线和骨密度评估结果均显示碳化二亚胺交联脱细胞牛心包有良好的引导骨组织再生作用.

  • 低强度次声对成骨样细胞骨桥素和骨粘连蛋白mRNA表达的作用

    作者:王斌;陈景藻;刘静;郭国珍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低强度次声对成骨细胞细胞外基质骨桥素和骨粘连蛋白mRNA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1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放射生物学教研室完成.采用4个6孔培养板进行小鼠成骨样细胞系MC3T3细胞的培养,设对照组,4,12,20 Hz组4组.每日上午8时分别放入次声仓内,对照组在次声仓内无次声输出,4,12,20 Hz组接受100 dB,频率为4,12,20 Hz的次声作用30 min,1次/d,连续3 d.在第3天次声作用后2,4,8 h分别进行成骨样细胞骨桥素及骨粘连蛋白mRNA原位杂交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图像分析,测定细胞阳性物质平均灰度,进行分析.结果:①骨粘连蛋白mRNA阳性表达:次声波作用后2,4 h,4,12,20 Hz组高于对照组(2 h:98.3±12.4,96.3±11.2,95.9±10.4,60.3±7.9;4 h:103.7±12.4,90.9±11.7,85.4±11.6,62.7±7.1;P均<0.05);至作用后8 h,4组比较差异不显著,3个时间点各次声作用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②骨桥素mRNA阳性表达:次声波作用后2,4 h,4,12,20 Hz组高于对照组(2 h:95.4±11.2,98.3±12.9,92.3±12.7,56.6±7.2;4 h:91.5±13.6,94.7±10.2,87.6±11.7,58.6±6.8;P均<0.05);至作用后8 h,4组比较差异不显著,3个时间点各次声作用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100 dB次声波30 min/d作用能促进成骨细胞的骨桥素及骨粘连蛋白的表达一过性增高,在4,12,20 Hz不同频率间未观察到效应差别.

  • 龈壁设计对应用嵌体修复后牙体组织应力改变的影响

    作者:李冰玉;杜启涛;许颖

    目的:建立嵌体修复后牙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不同的龈壁设计,观察相关力学参数变化.方法:①下颌第一磨牙标本来源于佳木斯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标本要求:磨耗少,其牙冠长、宽、高接近正常下颌第一磨牙的均值.②建立有限元模型:用蜡块将牙齿固定,使扫描尽可能与牙体长轴垂直,扫描至牙颈部.根据各层图上建立的平面坐标,设颊舌向为X轴,近远中向为Y轴,牙合龈向为Z轴.按照有限元单元划分的原则和计算机分析软件的要求,对各个断层的解剖轮廓进行边界节点选择和单元网格划分.根据组织结构特点,进行节点调整.通过人机交互,输入每个节点的坐标和组成单元的节点,分层建立由六面体单元所构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③计算:在后牙邻(牙合)洞应用不同的龈壁没计,于(牙合)面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170 N,方向与Z轴相同,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获取应力分布图像和应力数据.结果:①龈壁高度的增加,使牙釉质应力减少(0.1~0.27 MPa),对牙本质无明显影响.②龈壁宽度的增加,使牙釉质应力增加(0.1~0.27 MPa)、牙本质应力亦增加(0.01~0.03 MPa).③龈壁角度的增加,牙釉质和牙本质应力无明显改变.结论:Ⅱ类洞嵌体设计时,龈壁高度增加,宽度尽量减小有利于减小修复后牙体的应力.龈壁角度的有无对牙体应力无影响.

  • 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细胞内STAT6蛋白磷酸化与白细胞介素13的促进作用

    作者:熊丽霞;石小玉;李文林;周莹;龚妍春

    目的:观察重组白细胞介素13对成纤维细胞3T3的胶原合成作用,及其在3T3细胞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探讨白细胞介素13促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3在江西医学科学研究所江西省医学生物高技术重点实验室进行.将3T3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实验前,两组细胞均用无血清DMEM培养12~16 h,实验组加重组白细胞介素13(100 μg/L),作用24,48,72 h后,应用胶原纤维特殊染色观察白细胞介素13作用下3T3细胞体外合成胶原纤维情况;上清液用羟脯氨酸试验检测细胞分泌的总胶原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T3细胞白细胞介素13受体的表达;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白细胞介素13作用0,1,2,4 h后STAT6蛋白磷酸化情况,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①实验组细胞胶原纤维合成增加及上清液分泌总胶原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②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到3T3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1.③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到白细胞介素13作用1,2,4 h均有磷酸化STAT6蛋白表达,且白细胞介素13作用2 h磷酸化STAT6蛋白表达强,4 h衰减.结论: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1在3T3细胞上表达,重组白细胞介素13促进3T3细胞胶原合成和STAT6蛋白磷酸化,可能在纤维化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与其疼痛的相关性

    作者:于杰;朱立国;高景华;王尚全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疼痛的关系,深化对其病变的认识.方法:于2005-02/12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及骨伤科研究所门诊和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为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临床症状结合CT和/或MRI影像学检查确诊.同期选择成年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组.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测定患者疼痛程度.结果:纳入患者43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试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40±0.17),(0.19±0.06)μg/L;(131.78±32.06),(108.85±41.48)μg/L;(1.84±0.49),(1.14±0.40)μg/L,P<0.01].②疼痛和白细胞介素6依存性不显著(P>0.05),疼痛和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呈数值依存性(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异常升高,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因素.

  • 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的组织相容性

    作者:赵玉鑫;王洪;杨述华;袁文旗;李艳军;朱长谋

    目的:观察小肠黏膜下层与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组织相容性,评价其作为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方法:实验于2005-06/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猪小肠黏膜下层支架材料.②体外复合培养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③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肠黏膜下层的组织学结构表现;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及与生物材料附着的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情况.结果:①小肠黏膜下层组织学检查:经物理方法处理后的小肠黏膜下层表面有大量残留的细胞碎屑;化学方法处理后的小肠黏膜下层表面没有残留的细胞碎屑,胶原纤维未受损.②细胞生长及附着情况:相差显微镜观察,复合培养第1~4天时细胞增殖不明显,第5天有较多细胞直接贴附于材料边缘,第7天有大量细胞向材料边缘聚集,细胞形态多为梭形或多角形,连成一片.③细胞与支架复合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单纯小肠黏膜下层支架材料可见黏膜表面较粗糙,孔隙较多,大小不一.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复合培养7 d可见细胞间通过突起相互连接附着在材料表面,细胞在小肠黏膜下层支架材料上生长、黏附、增殖良好,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结论:小肠黏膜下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以用作组织工程半月板的支架材料.

  • 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酶解产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分离及其部分特性

    作者:曾名勇;陈胜军;李来好;李八方

    背景:从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酶解产物中分离血管紧张素抑制肽有待研究.目的:通过酶解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获取具有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肽.设计: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复合酶解,采用超滤、凝胶柱层析和高压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降压肽的分离.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品高值化利用实验室.材料:体质量(500±50)g红非鲫,由即墨热电厂罗非鱼分厂提供.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5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品高值化利用实验室完成.①采用稍作改进的Grossman和Bergman法提取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通过菠萝蛋白酶和alcalase 2.4 L组成的复合酶依次对胶原蛋白进行水解.将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水解物煮沸使酶失活.得到的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水解物通过截流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 000,4 000,1 000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得到3个组分,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水解物Ⅰ(相对分子质量6 000~4 000)、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水解物Ⅱ(相对分子质量4 000~1 000)和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水解物Ⅲ(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②按照cushman等人的方法测定各组分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将抑制50%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所需抑制剂浓度定义为IC50.③将具有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水解物上预先采用1.0 mol/L乙酸缓冲液(内含0.1%v/v吡啶,pH=4.0)平衡的sephadexG-25柱(1.6x100 cm),检测波长220 nm,对水解原液,RTCH-Ⅰ、RTCH-Ⅱ和RTCH-Ⅲ4个样品进行分离,收集活性峰,对每个活性峰测定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率.冻干后进一步用反相HPLC ODS-C18分析柱分离.得到各组的高活性组分,同样方法测定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率.④对4种高活性组分组分的样品均在110 ℃下用内含1 g/L硫代乙醇酸的6 mol/L HCI真空水解,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氨基酸组成,采用HPLC法测定各组分的分子量.主要观察指标:①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水解物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IC50值).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纯化结果.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氨基酸分析.结果:①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水解物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RTCH-Ⅰ,Ⅱ,Ⅲ组分的IC50值分别为2.82,3.30,2.23和0.31 g/L,其中RTCH-Ⅲ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大.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纯化结果:4个活性峰的IC50分别为3.5,2.12,1.56和0.65 g/L.采用反相HPLC分析柱(ODS-C18)对6 k、4 k、1 k和ACF组分进一步分离,结果分别如图2、3、4和5所示.实验结果显示,高活性组分分别为M 6 000组分第4个峰以及M4 000,1 000和水解原液的组分第2个峰,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率分别为11.1%,89.9%,65%和49.7%,其中Mr 4 000组分第2个峰,显示出高的抑制活性.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肽的氨基酸分析结果: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分离肽产物富含疏水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结论:红非鲫鱼皮胶原蛋白的复合酶水解产物中存在较高活性的血管紧张素抑制肽,该肽富含疏水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可以通过超滤、柱层析、液相色谱法从水解产物中分离.

  • 表皮生长因子含量表达与骨折愈合的关系

    作者:孔庆利;李明;孟令强;孙立军;徐卫东;马明军;王晓振;陈海虎;孙云明;刘建;李文学

    目的:观察骨折后表皮生长因子含量表达的变化,分析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变化与骨折愈合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10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用成年雄性家兔3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骨折固定组、骨折组、创伤组,各10只.骨折固定组制作左第一跖骨骨折模型,然后用管型石膏将左下肢固定;骨折组造模后不给予任何固定;创伤组仅用止血钳在家兔左大腿的中部钳夹1次.在造模前、造模后24,48,96 h,2,4周,分别采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家兔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进行测定,进行组间、组内对照,观察骨折对家兔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变化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检测骨折愈合的情况,对家兔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升高是否影响骨折愈合的速度进行评估.结果:所有30只实验动物均纳入实验动物数量分析,无脱失.①骨折固定组与骨折组骨折后24 h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开始升高[(45.98±3.36),(43.64±3.11)μg/L];到48 h达到高峰[(51.02±3.11),(49.31±2.94)μg/L];96 h已开始下降[(47 18±5.08),(45.41±4 73)μg/L];2~4周可维持较正常稍高水平[(43.50±3.78),(39.15±4.20)μg/L];4周时接近正常值[(42 26±3.14),(37.64±3.93)μg/L].②骨折后24,48,96 h骨折固定组、骨折组与创伤组家兔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间骨折固定组和骨折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X射线检查结果,4周时骨折固定组愈合5例;骨折组愈合2例.6周时骨折固定组愈合8例;骨折组愈合5例.结论:骨折可导致家兔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的升高,高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可能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 兔外伤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房水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杜冰;唐松;黄丽娜;秦磊;翁宏

    目的:观察兔外伤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房水中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与眼内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3/2006-03在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眼科中心研究所完成.①将15只新西兰白兔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外伤组及外伤手术组,每组5只.②外伤组、外伤手术组的实验动物在全麻下用5号针头自角膜缘穿刺进入前房,划破晶体前囊膜约5 mm,制成双眼外伤性白内障动物模型.③于外伤后第3天对外伤手术组的实验动物行白内障摘除术,并于手术后当天及1,3,7,14 d检查各组动物前房炎症反应情况并抽取各组实验动物的房水作房水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测定房水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和动态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外伤组、外伤手术组当天及1,3,7,14 d房水中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②术后1~14 d外伤组、外伤手术组房水中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外伤手术组与外伤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而术后当天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各细胞因子的含量在第7天时达到高峰,14 d时逐渐明显降低,但外伤组、外伤手术组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11.23±3.85),(27.62±4.35),(5.75±3.82)ng/L:白细胞介素6:(12.77±5.25),(25.79±4.85),(7.69±3.76)ng/L;肿瘤坏死因子α:(110.35±12.61),(186.33±16.79),(57.42±6.57),P<0.05).结论:外伤及手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房水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是外伤性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

  • 构建大鼠牙胚肾被膜下培养模型及其牙胚组织混合后的成牙能力

    作者:贺慧霞;金岩;史俊南;罗玉庆;常秀梅

    目的:通过取孕16 d的大鼠牙胚,植入同种异体大鼠肾被膜下,建立牙胚发育、形成的研究模型,人为干预发育中的牙胚,对比、观察该干预对牙胚发育、成牙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2004-04/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组织工程中心实验室进行.①牙胚的获取:取孕16 d的SD胎鼠的下颌第一磨牙牙胚,随机取分离的磨牙胚4个样本,行常规组织学切片以确定牙胚发育期.其余牙胚分两组:正常组和混合组.混合组将组织剪成4小块,随意混合后组成一个混合牙胚,分别加入DMEM培养液置37℃孵箱中备用.②肾被膜下牙胚植入:取成年雄性SD大鼠1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混合组,每组5只,于两组大鼠的肾被膜下分别植入上述两组牙胚.③8周时取植入物,常规进行大体及牙胚植入前、后组织学观察.结果:1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大鼠牙胚植入后大体观察:牙胚植入肾被膜下后可继续发育,8周时正常组形成类似于正常天然牙齿样的形态和组织结构,混合组则形成不完整的类牙样结构.②牙胚植入前及植入后组织学观察:植入前牙胚处于帽状发育期;植入后正常组形成类似于天然牙有序排列的组织结构;而混合组形成类牙样结构,与正常组有一定差别.结论:以肾被膜下为大鼠牙胚培养环境,成功建立了牙胚继续发育、牙齿形成的研究模型.该模型便于牙齿发育形成过程中人为干预的实施和观察.人为干扰后,牙胚能继续发育,形成类牙样结构.

  • 房水中细胞因子在兔外伤性白内障术后的动态变化

    作者:唐松;杜冰;黄丽娜;秦磊;翁宏

    背景:细胞因子是一类多功能强效的细胞生长调节因子,调节多种细胞的生长过程.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作为炎症介质在眼部炎症反应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在外伤性白内障术后的炎症反应中的动态变化目前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兔外伤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房水中自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眼内炎症反应的关系.设计: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眼科中心深圳市眼科医院.材料:实验于2004-03/2006-03在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眼科中心研究所完成.选择健康新西兰成年家兔15只,30只眼.普通级,体质量2.5~3.0 kg,雌雄不限(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YXK(粤)2005-0061).实验前检查家兔双眼未见异常.将家兔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外伤对照组及外伤手术组(行囊外晶体摘除术),每组5只,10只眼.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试剂盒由深圳市雅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将外伤对照组和外伤手术组家兔全麻(静脉注射10%乌拉坦,1 mL/kg)后,用5号针头自角膜缘穿刺进入前房,划破晶体前囊膜约5mm,制成双眼外伤性白内障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家兔正常喂养.外伤对照组及外伤手术组家兔造模成功后双眼均滴用普通抗生素眼药水清洁结膜囊,3次/d.造模成功后第3天全麻(静脉注射10%乌拉坦,1 mL/kg)外伤手术组的家兔,于手术显微镜下由制作动物模型的同一手术者施行常规双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入前房后行水平截囊或利用外伤性前囊膜破口,进行水分离,娩出晶体核,冲洗干净品体皮质,缝合切口.于手术当天及术后1 d,3 d,7 d,14 d分别检查外伤对照组和外伤手术组家兔前房炎症反应情况并分别抽取3组家兔的房水0.2 mL做房水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通过双抗体ELASA法测定3组家兔的房水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和动态变化.主要观察指标:3组家兔术后不同时间房水中自细胞总数及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比较.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家兔在术后1 d,3 d,7 d,14 d房水中白细胞总数分别为(2.4±0.7)×106/L,(2.2±0.5)×106/L,(2.8±0.8)×106/L和(2.0±0.5)×106/L;外伤对照组分别为(19.7±7.3)×106/L,(28.1±9.6)×106/L,(14.2±5.6)×106/L和(8.4±3.8)×106/L.外伤手术组分别为(65.3±14.5)×106/L,(79.8±12.7)×106/L,(21.7±8.2)×106/L和(12.4±4.1)×106/L.外伤对照组和外伤手术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22.5,27.9,11.6,8.4,P<0.05).②术后1~14 d外伤对照组和外伤手术组家兔房水中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外伤手术组与外伤对照组之间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手术当天3组家兔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各细胞因子的含量在术后7 d时达到高峰,而后逐渐降低,至14 d时明显降低,外伤对照组和外伤手术组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及手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房水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是外伤性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

  • 诱导和非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关节软骨缺损处成软骨的效应比较

    作者:张文元;杨亚冬;房国坚;陈勇

    目的:探讨经体外诱导和非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胶原海绵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成软骨效应的差异.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6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将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载体胶原海绵共培养6h形成骨髓基质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②2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两组.制备双膝股骨下端滑车的直径4.5mm、深3mm关节软骨缺损模型.未诱导组:一侧植入未经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作为实验侧;另一侧植入单纯胶原海绵,作为对照侧.诱导组:实验侧植入经软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对照侧为单纯胶原海绵.③术后未诱导组于0.5,1,2,3,5,7,9个月,诱导组于1,2,3,4,5,7个月分别处死动物,观察缺损修复情况及新生组织类型.参照Pineda标准对新生组织评分.结果:2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兔材料移植后大体观察结果:未诱导组实验侧:移植后2个月,缺损修复处表面光滑,质地较硬,类似正常软骨,边界已不是很明显.至移植后7个月及9个月,修复组织与正常软骨基本相同.对照侧:移植后2个月,缺损处仍有较明显的凹陷,表面较粗糙,致密性差,质地较软,色泽与周围组织仍有较大差别.至移植后7个月及9个月,表面仍欠平整,质地仍欠坚韧,修复组织为白色纤维样组织,色泽与周围软骨组织仍尚有差别.诱导组大体观察情况与未诱导组相似,无明显差异.②两组兔软骨缺损区形态学观察结果:未诱导组:移植1个月,实验侧原软骨缺损区逐渐被透明软骨样组织取代,与周围软骨组织分界较明显,与周围软骨组织相比,细胞排列相对较不整齐,甲苯胺蓝染色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正常软骨组织结构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对照侧移植1个月以后未见明显修复,原软骨缺损区取代的主要是略带红色的纤维组织,界面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修复速度明显较慢,与周围软骨组织连接速度显著慢于实验侧,1个月时甲苯胺蓝染色呈阴性,3个月时呈弱阳性,5个月时异染仍不明显.③诱导组形态学观察情况与未诱导组相似,无明显差异.各阶段经改良Pineda评分的结果,未诱导组:实验侧平均评分低于对照侧(5.87±1.85,10.53±1.16,t=8.27,P<0.001);诱导组:实验侧平均评分低于对照侧(5.57±0.93,10.00±1.53,f=6.55,P<0.001).结论:未经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及经软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结果相似,提示软骨缺损处可提供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微环境.

  • 人成釉蛋白C端肽的大量表达及纯化

    作者:田宇;鲁红;倪龙兴;肖明振;余擎;蒲勤;路凡

    目的:获得高纯度的重组人成釉蛋白C端肽.方法:实验于2001-01/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内科实验室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转化pRSET-A/成釉蛋白原核表达质粒入BL21(DE3)细菌进行大量培养,加入诱导剂IPTG至终浓度为0.1 mmol/L,32℃继续振荡诱导培养5 h,收集细菌,诱导菌体的裂解上清经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洗脱Ni-NTA结合蛋白,收集洗脱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②离子交换层析缓冲液(pH 7.4,50 mmol/L Tris·CI)平衡Q Sapharose HP层析柱,将初步纯化的蛋白样品加在Q Sapharose HP凝胶介质上,梯度洗脱结合的蛋白,收集洗脱峰,制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洗脱蛋白.结果:①表达重组人成釉蛋白C端肽的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结果:诱导菌体的裂解上清经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洗脱下Ni-NTA结合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电泳证实获得初步纯化的重组人成釉蛋白C端肽,其中仍含一些杂蛋白.②重组人成釉蛋白C端肽的离子交换层析结果:获得多个蛋白洗脱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证实获得纯化的重组人成釉蛋白C端肽.结论:获得了纯化的人成釉蛋白重组蛋白.

  • 持续压力对兔纤维环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作者:熊晓芊;杨述华;邵增务;詹子睿

    背景:近年的体外实验表明,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参与了椎间盘细胞对缺氧及营养物质缺乏等不良环境因素的适应机制,但这些基因在压力致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途径尚不十分明确.目的:观察持续压力损伤后,兔纤维环内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低氧诱导因子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及骨科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5-05/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及骨科实验室完成.选用4月龄清洁级日本大白兔25只,体质量2.5~3.0 kg.方法:采用可控压力致兔椎间盘退变模型,将术后存活且加压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n=5):安装加压装置但不予加压.②24 h组(n=5):以15 kg轴向压力加压24 h.③72 h组(n=5):以15 kg轴向压力加压72 h.④恢复组(n=5):以15 kg轴向压力加压24 h后恢复48 h.造模成功麻醉动物处死,取其纤维环标本,应用RT-PCR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及分布.主要观测指标:各组低氧诱导因子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表达的情况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及分布情况.结果:25只动物完成手术,20只进入结果分析,2只因椎体骨折导致加压失败,3只术后瘫痪并于1~3 d内死亡而导致脱失.①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情况:对照组仅见少量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24 h组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较对照组高20余倍(t=25.022,P<0.01),72 h组及恢复组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较24 h组依次下降.②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情况:对照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少量表达,24 h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18.314,P<0.01),72 h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较24 h组略增强(t=2.819,P<0.05),恢复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与24 h组接近.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对照组未检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其余各组均有明显表达.72 h组免疫组化显示外层纤维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率高于内侧纤维环.结论:持续压力可以显著提高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低氧诱导因子1a、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这3种基因对纤维环在压力损伤下的适应和修复起重要作用.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鸦胆子乳膏联合应用对兔背创伤愈合的修复作用

    作者:黄亚东;赵文;苏志坚;项琪;陈科;安全;姚崇舜;李校堃

    背景:有实验证明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鸦胆子乳膏联合应用能促进创伤愈合并抑制瘢痕形成.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鸦胆子油乳剂联用对兔兔背部刀割伤的促愈合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暨南大学药学院.材料:实验于2005-06/09在暨南大学药学院完成.选用8只北京产大耳白兔,雌雄各半,体质量2.0~2.5 kg,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无菌冻干粉制剂(广州长生基因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40219),临用前用注射用水配制成溶液.鸦胆子乳剂由沈阳药科大学药剂研究室姚崇舜教授提供(浙江三九邦而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40206).方法:将实验兔麻醉消毒,背中部脊柱两侧各旁开1.5 cm处,由前至后共切割5个圆形创面,直径1.8 cm,面积2.54 cm2,抽签法随机将每只实验兔的5个创面分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用量为90 U/cm2)、综合治疗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用量为90 U/cm2,30 min后涂抹鸦胆子乳膏30 mg/cm2)、鸦胆子乳治疗组(涂抹鸦胆子乳膏30 mg/cm2)、空白基质组(空白基质30 mg/cm2)及空白对照组(涂抹生理盐水).伤后即开始用药,以后每天换药1次,至伤后第16天.术后用透明膜描记法(用洁净保鲜膜覆盖伤口,描出创面大小,剪下称重,换算成面积计算)记录伤后第4,8,12,16天创面面积;用注水法测量伤腔容积;伤后第8,16天取创面组织,经常规组织切片染色后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与再上皮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实验兔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面积、伤腔容积及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与再上皮化情况.结果:纳入实验兔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实验兔不同时间点创面面积:综合治疗组用药后4,8,12 d创面面积分别为(2.05±0.35),(1.59±0.25),(0.55±0.25)cm2,小于空白对照组相应时间点[(2.53±0.30),(2.41±0.19),(1.09±0.34)cm2,P<0.05~0.0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用药后8,12 d创面面积分别为(1.71±0.31),(0.51±0.10)cm2,小于空白对照组相应时间点(P<0.05~0.01).②各组实验兔伤腔容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实验兔伤后4 d创面体积为(0.49±0.12)mL,小于空白对照组相应时间点[(0 59±0.1)mL,P<0.05],综合治疗组伤后4,8 d创面体积分别为(0.47±0.12),(0.30±0.08)mL,小于空白对照组相应时间点[(0.59±0.1),(0.41±0.07)mL,P<0 05,0.01].③各组实验兔创面组织肉芽组织生长与再上皮化情况:综合治疗组伤后8 d显示炎症反应较轻,成纤维细胞增生显著,其毛细血管胚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多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与空白基质组情况基本相同,炎症反应重,肉芽组织增加不明显,新生毛细血管少,表皮细胞增殖不明显.伤后16天,综合治疗组的创面收缩与再上皮化明显,新生上皮向创面中心爬行较快.结论:鸦胆子乳剂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兔背部刀伤创面有明显的促修复作用.

  •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的影响

    作者:徐志红;陆国平;吴春芳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对Ⅰ,Ⅲ,Ⅳ和Ⅵ型胶原的产生以及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2/2006-04在瑞金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①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0.025,0.05,0.1,0.2,0.5,1.0,1.5,2.0,3.0,5.0 mmol/L)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设对照孔(未加同型半胱氨酸)和空白孔(未加细胞)作对照.②分别作用12,24,48,72 h,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平滑肌细胞的活性细胞数量及细胞增殖情况;以5溴-2脱氧尿苷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的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酶联免疫法测定胶原的含量.结果:①细胞增殖情况:在0.025,0.05 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刺激下,12~48 h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明显.②细胞DNA合成:与四甲基偶氮唑盐结果类似,24~48 h时,在浓度为0.025,0.05 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刺激下细胞合成DNA增加(24 h:432±33,774±52;48 h:582±32,816±62),其促增殖作用增强(P<0.05);随着浓度的增加,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合成DNA开始下降,至5 mmol/L浓度时低.③细胞周期的变化:24 h时在浓度为0.025,0.05 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刺激下增殖的细胞S期的百分含量较对照组和同型半胱氨酸其他浓度组明显增加.④胶原的含量:细胞的Ⅰ型和Ⅳ型胶原分泌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的增高模式.Ⅲ型胶原有轻度的升高,无统计学上意义.高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会减少Ⅵ型胶原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r2=0.41;P<0.001).结论:较低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加速;并可能通过改变纤维斑块中的胶原构成类型导致了斑块的不稳定性和易损性,终加速了粥样斑块的发生和发展.

  • 瘢痕疙瘩家系p53基因的突变

    作者:刘晓军;高建华;刘永波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家系样本有无p53基因突变以及与瘢痕疙瘩发病的关系.方法:实验标本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2005年收集的A和B两个瘢痕疙瘩家系.2005-01/05在上海基康公司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技术,分别以A家系两例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为研究对象,以其周围正常皮肤及外周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其配偶的外周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并以B家系中两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作为不同家系之间的对照.检测10份样本中p53基因外显子1~11的基因序列.结果:①经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所有被检测样本p53基因外显子1~10均未发现突变.②p53基因外显子11在所有的被检测样本中均发现突变,而且突变的位点及突变的类型均相同.其中119 bp,577bp,604bp,626bp,627bp,726bp,727bp,1148~1149bp为点突变,440bp为插入突变,397~400bp,600bp,602bp,605~607bp,609bp为缺失突变.结论:瘢痕疙瘩家系样本p53基因突变提示p53基因的突变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发病无关.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基因 P53 突变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李倩茗;韦红巧;黄巨恩;黄俊杰;李炳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1/07在广西医科大学生理学实验室完成.取成年清洁级Wistar大鼠54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0 g左右.采用脑内注射胶原酶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动物于苏醒后按Bederson法进行神经病学评分,评分大于3分后入选本实验,入选54只大鼠随机抽签法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每组义分为1,3,7 d三个时间点,每组每时间点6只动物,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按8μg/kg剂量肌肉注射,1次/d;生理盐水对照组肌肉注射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1次/d;模型组不作任何干预.各组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取脑组织,然后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目.结果:纳入大鼠5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在建立脑出血模型中共3只死亡,随后对死亡动物进行解剖,发现脑内血肿量过大,致脑疝形成而导致动物死亡,后随机补充动物.①3 d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的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数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少[(38.33±2.94),(45.33±5.35)个,P<0.05].②7 d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的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数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少[(29.00±5.48),(43.33±8.62)个,P<0.01].③7 d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少[(19.83±6.85),(28.33±5.72)个,P<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抑制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减少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

  •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与进展

    作者:彭雪林;张利;李玉宝;吴坚

    目的:综合分析关节软骨的功能特征及临床上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01/2005-02有关关节软骨功能特性及关节软骨缺损治疗方法的文章,检索词"articular cartilage,cartilagetissue engineering,joint replacement"1,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5-12有关关节软骨功能特性及关节软骨缺损治疗方法的文章,检索词"关节软骨,软骨缺损,组织工程",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关节软骨及软骨缺损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2篇相关文献,其中23篇文章符合要求.资料综合:由于体内关节软骨的自身修复能力极其有限,一旦发生损伤或者病变,很难自愈,甚至导致关节损坏,多需要外源性修复或启动内源性因素修复.当前,治疗关节软骨疾病的手术方法有软骨下穿透术、软组织移植术、关节软骨移植、关节置换等手段,而目前软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也为关节软骨修复提供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治疗手段.结论:虽然已有诸多方法用于治疗关节软骨损伤和病变,且在短期内有一定疗效,但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确保关节软骨长期的功能恢复.所以软骨修复未来的发展应当基于化学、生物学及其他生命科学的概念,来设计、构建和恢复复杂关节软骨的功能.

  • 组织工程韧带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研究与进展

    作者:赵孟和;陆泉丞;李洪权;岳云亮

    目的:总结和分析组织工程韧带代替自体和/或异体韧带(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实验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85-01/2005-12关于组织工程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文章,检索词"tissue engineering,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组织工程韧带代替自体和/或异体韧带(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研究的相关资料.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介标准的文献30篇.资料综合:韧带的组织工程需要结构支架提供细胞生长的环境和基质;具有分化潜力的干细胞分布于支架,在生物和机械调制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塑形为支架样,后替代支架;组织工程特性生物材料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营养成分的促进和生物力学因子的刺激下,干细胞能根据支架的性质改变细胞外的环境.结论:组织工程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未进入到临床阶段.未来研究的目标是确证理想的培养媒体、机械刺激的力度、细胞种群和数量的选择,以及诱导组织工程韧带血管化的新技术.

  • 核因子κB血管增殖性疾病的中枢性信号分子

    作者:狄柯坪

    目的:综合分析核因子κB在血管增殖性疾病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highwire 1995-01/2004-12有关核因子κB对血管增殖性疾病影响的文献,检索词"nuclear factor-Kappa B,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proliferation,signal pathwa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核因子κB对血管增殖性疾病影响方面的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从检索到的203篇文献中初选符合要求的相关文献43篇.经过仔细研读,选择其中15篇文章作为参考.资料综合:核因子κB或单独或与其他细胞因子协同作用,经过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既可直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也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间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选用能作用于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各个环节的抑制剂设法阻断导致核因子κB激活相关因子的表达,已经成为防治血管增殖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结论:核因子κB的激活确可通过不同途径促进血管增殖性疾病的发生,所以,如何适度有效地抑制核因子κB的激活将成为防治血管增殖性疾病面临的关键问题.

  • 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移植免疫的若干问题

    作者:雷荣昌;翦新春

    目的:探讨骨组织工程中移植免疫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美国NCBI Pubmed数据库1998-01/2006-01关于骨组织工程中移植免疫研究的文章,主要检索主题词包括"bone 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antigen,immunity",语言设为英语;检索2002-01/2006-01中文期刊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组织工程,移植免疫,天然生物支架".资料选择:选取报道骨组织工程中移植免疫研究的原创实验性文章.纳入标准:①具有原创性,论点论据可靠的实验文章.②观点明确,分析全面的文章.③文献主体内容与此课题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标准: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文章及观点模糊的综述.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实施过程是否严密.资料提炼:共检索到关于骨组织工程中移植免疫研究的文献65篇,3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34篇文献分别说明了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及培养基的免疫原性,移植免疫的机制、降低移植免疫的对策等问题;分析了天然支架材料构象的保持、免疫原的消除、细胞黏附的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异种骨衍生支架材料的抗原性主要来自血管内皮组织及骨陷窝内的骨细胞;自体、同胎及同种异体或同种异基因细胞均可作为组织工程骨可靠的细胞来源,单纯异种成骨细胞不能作为组织工程骨的细胞来源.②异种细胞外基质材料移植的早期有明显的细胞反应,这些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无特定的标志,未观察到浆细胞,Th1和Th2淋巴细胞介导宿主对异种细胞外基质材料免疫应答,引发宿主免疫排斥是暂时的或一过性的.③微囊具有较好的免疫隔离作用和生物相容性,免疫抑制剂可促进新骨形成,生物衍生骨经表面修饰后,支架材料表面性质、孔隙率及孔径均发生改变,有利于黏附、伸展及生长.结论:骨组织工程中天然支架材料、异体种子细胞及异种血清培养基均可带入异种抗原.Th1和Th2淋巴细胞介导宿主对异种细胞外基质材料免疫应答.引发宿主免疫排斥是暂时的或一过性的.免疫隔离、使用免疫抑制剂、改良细胞外基质材料均能减轻移植免疫.

  • 氧化应激与创面愈合

    作者:杨国志;王润秀;林源

    目的: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任何干扰创面愈合调控环节的内源性或外源性不良因素均可影响创面愈合的生物学过程.氧化应激对许多疾病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就氧化应激与创面愈合的关系做一阐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1-01/2006-02关于氧化应激与创面愈合关系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xidative stress,antioxidants,reactive oxygen species,wound repair,wound healing,diabetic wound,chronic wound,non-healing wound",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并于清华同方,重庆维普中文数据库检索2001-01/2006-02关于氧化应激与创面愈合的关系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氧化应激、抗氧化剂,活性氧,创面修复、创面愈合、糖尿病创面、慢性创面、难愈性创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筛,选择关于氧化应激与创面愈合关系的文献,对部分明显缺少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及重复研究进行筛除,并对剩余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108篇关于氧化应激与创面愈合关系的文献,32篇纳入综述.排除76篇为明显缺少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或重复研究.资料综合:①氧化应激是机体促氧化剂和抗氧化剂稳态失衡,自由基的产生增多,和(或)机体或组织抗氧化能力下降的一种机体状态.过度的氧化应激可导致组织损害,对许多疾病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②在发生氧化应激的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相对增多.正常情况下,自由基反应对于机体防御机制是必要的,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保持平衡.③氧化应激与活性氧密切相关,活性氧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学作用;当机体或组织不能抵御过度的活性氧,它也将导致组织或细胞损害.④皮肤创面在愈合的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活性氧及其来源的降解产物.急慢性创面组织中促氧化能力增加,创伤后氧化应激的产生,慢性创面中抗氧化能力有所增加,间接反映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也反映出创面组织对氧化应激存在代偿和防御机制.⑤创面组织中氧化应激的产生可能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在创面愈合的炎症阶段,氧化应激作为促氧化剂与抗氧化剂内环境平衡失调而导致的组织损害.结论:在创面愈合的炎症时期以及慢性创面的治疗时应该考虑到氧化应激的存在,抗氧化治疗是一个治疗策略,适时给予抗氧化治疗将有助于创面愈合.

  • 组织纤溶系统在病理性瘢痕中的作用

    作者:袁璐;崔笑荷

    目的:阐述影响纤维蛋白代谢的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分析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结构的改变对瘢痕的影响.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6-05有关瘢痕病理发生机制的文章,检索词为"瘢痕,纤维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检索Pubmed所有有关瘢痕病理发生机制的文献,检索词为"scar,fibrin,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1",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与纤维蛋白和瘢痕相关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与瘢痕病理发生机制相关文献.排除标准:临床治疗.资料提炼:共检索到关于纤维蛋白和瘢痕的文献692篇,其中英文文献217篇,纳入1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综述.资料综合:病理性瘢痕与创伤密切相关,它的发生可能是由于纤维蛋白异常沉积延长了急性反应期造成的.瘢痕组织中存在组织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主要由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构成,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的失衡致使纤维蛋白不能完全降解.组织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可能在病理性瘢痕的病理发生机制中发涣酥匾饔?病理性瘢痕的组织纤溶系统学说为瘢痕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结论:瘢痕的纤溶系统理论观点新颖,立论充分,有望为瘢痕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组织工程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晖;杨志

    目的:总结近年来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研究的文献,阐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前景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7-01/2005-12期间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科临床试验研究有关的文章,检索词"BMP,fracture,bon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清华同方中文系列数据库2000-01/2005-12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筛,选取近年发表的针对性强的文献,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排除较陈旧的和重复研究的文章.资料提炼:收集到54篇相关文章,其中35篇属于重复性研究文献,对其余19篇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资料综合:①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促成骨活性: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强大的促成骨活性,能够诱导间充质细胞不可逆地分化为骨、软骨组织.②骨形态发生蛋白用于治疗新鲜骨折、骨不连、股骨头坏死及脊柱融合的临床试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2004年认可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可吸收胶原海绵复合物用于临床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2001年正式批准骨形态发生蛋白7植入物(3.5 mg骨形态发生蛋白7与1 g胶原载体复合)上市用于治疗长骨骨不连,2002年批准美敦力公司的INFUSE/LT-CAGE腰椎融合装置用于前路腰椎融合.③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载体材料及基因治疗:目前骨形态发生蛋白仍没有理想的载体,需要根据临床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载体材料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以不断改进;基因治疗与直接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同样具有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且前者具有后者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在一些国家已进入大规模的临床实验阶段,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载体尚需不断改进.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基因治疗方法在动物实验阶段已初显成效,用于临床还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 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组织工程学治疗

    作者:姜鑫;张益民;李汉秀;郭永智;王军;孙延山

    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0-01/2000-12相关软骨修复的文献,检索词"knee,cartilaage injury,tissue engineering",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方面的文献,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软骨移植.②镶嵌成形术.③炭纤维基质支撑假体植入术.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25篇相关文献,纳入1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文献对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进行评价.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已经动物实验证实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用以缓解症状和防止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是肯定可行的,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作基础.

  • 小鼠皮肤快速冷冻:体外长期保存的方法

    作者:朱孝荣;胡安康;彭长凌;朱裕华;刘学

    为探讨小鼠皮肤体外长期保存的方法,选择清洁级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冻皮肤移植组(30只)和新鲜皮肤移植组(10只).皮肤冷冻采用二步法冷冻,用冷冻液EFS40对皮肤进行快速玻璃化冷冻,用0.5 mol/L蔗糖液解冻,解冻后小鼠皮肤自体移植,冷冻皮肤移植组于2周后接受经过冷冻解冻处理后自体皮肤移植,移植时在脊柱的另一侧剪去略小于植片的皮肤,将皮片平铺于植床上,吻合后缝合.新鲜皮肤移植组备皮后,将皮片置于杜氏磷酸缓冲液中15 min后移植于原来部位.移植14,28 d进行移植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①新鲜皮肤移植成活率达到100%(10/10).②解冻后皮肤移植14,28 d成活率分别为77%(23/30),70%(21/30).冷冻过程也造成小鼠皮肤表皮层和毛囊部分细胞损伤.因此,小鼠皮肤快速冷冻可以作为一种皮肤体外保存的方法.

    关键词: 小鼠 皮肤 冷冻 移植
  • 跟骨定量超声骨质测量参数与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关系

    作者:苏汝堃;蔡道章;刘兴漠;邓颖辉;钟志强;麦海民;谭成波

    目的:分析跟骨定量超声骨质测量中各参数与骨密度及形态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4-01/2005-12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三院骨科小腿以上截肢患者38例,将其跟骨定量超声测定的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与健康青年人骨峰值进行比较,>-2.5 SD者为骨量正常组(12例),<-2.5 SD者为骨质疏松组(26例).分别进行跟骨定量超声、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及骨形态计量学测量,应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跟骨定量超声测定中各参数与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8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质疏松组跟骨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和骨硬度指数值均小于骨量正常组(P<0.01).②骨量正常组跟骨骨密度值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组[(352±16),(233±14)mg/cm2,P<0.01].③骨量正常组跟骨平均骨小梁间距或弥散度低于骨质疏松组而松质骨体积高于骨质疏松组(P<0.05).④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和骨硬度指数与骨密度呈直线正相关(r=0.814,0.326,P<0.01,0.05).⑤超声传播速度与骨小梁游离末端、平均骨小梁间距呈直线负相关(r=-0.688,-0.712,P<0.01),与小梁间连点数、松质骨体积呈直线正相关(r=0.672,0.794,P<0.01);骨硬度指数与平均骨小梁间距呈直线负相关(r=-0.358,P<0.05),与松质骨体积呈直线正相关(r=0.513,P<0.01).结论:跟骨定量超声测量中,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能较好地反映骨的密度,超声传播速度能较好地反映骨的质量,而骨硬度指数能较综合地反映骨强度的改变.

  • 老龄大鼠主动脉内皮舒张功能与氯沙坦的干预

    作者:许莹;胡健

    目的:分析氯沙坦对老龄大鼠主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3在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完成.30只Wistar大鼠,其中成年组10只、老龄组10只及老龄用药组10只.老龄用药组给予氯沙坦[20 mg/(kg·d)]溶于2.0~3.0 mL蒸馏水中灌胃,用药8周.成年组及老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蒸馏水灌胃8周.8周后分别测各组大鼠体质量、体循环压力、血管张力及主动脉一氧化氮生成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8周后老龄用药组与老龄组比较,体质量、体循环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老龄组与成年组大鼠主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所引起的血管预收缩反应,分别为(1.49±0.32)g,(1.48±0.38)g(P>0.05),与成年组相比,老龄组血管环对已酰胆碱的舒张反应明显降低,两组大舒张百分比为(35.49±4.98)%,(63.01±6.88)%(P<0.01).老龄组及成年组对硝普钠引起的血管舒张反应相似,大舒张百分比分别为(91.82±5.94)%,(93.67±3.87)%(P>0.05).③老龄用药组与老龄组主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所引起的血管预收缩反应相似,分别为(1.71±0.19)g,(1.62±0.38)g(P>0.05).与老龄组比较,老龄用药组血管环对已酰胆碱的舒张反应明显提高,两组大舒张百分比为(58.19±9.98)%,(35.49±4.98)%(P<0.01).老龄用药组与老龄组对硝普钠引起血管舒张反应相似,大舒张百分比分别为(97.72±1.43)%,(91.82±5.94)%(P>0.05).④老龄组一氧化氮量及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低于成年组(P<0.0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显著高于成年组(P<0.01).老龄用药组一氧化氮量及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高于老龄组(P<0.0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沙坦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及提高一氧化氮利用度等作用对老龄血管内皮功能不良起到保护及改善作用.

  • 广州地区双侧股骨近端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骨密度1055名的临床价值

    作者:弓健;吴秋莲;徐浩

    目的:观察双侧股骨近端相应部位骨矿密度的差异性,探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双侧股骨近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1-11/2005-12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骨密度测量的广州地区受试者1 055例(女性组789例、男性组266例).①所有受试者进行了双侧股骨近端(股骨颈、股骨转子区、股骨颈上部和整体髋关节)双能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比较双侧股骨近端骨密度.②从受试者中筛选出绝经后妇女500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制定的方案,依据双侧股骨近端各测量部位的低T值进行诊断,比较双侧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结果在诊断水平上可造成的差异.③从受试者中随机选取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21~72岁,平均42.1岁)同时进行了两次骨密度测量,计算各测量部位的精密度和小显著变化值.结果:①女性组和男性组双侧股骨近端各测量部位骨密度值呈高度正相关(r=0.88~0.97,P<0.001).男性组各部位骨密度值双侧差异均不显著;女性组中整体髋关节的骨密度值存在较小的但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骨密度差值=0.030 g/cm2,t=2.387,P=0.017),右侧高于左侧.②在500例绝经后妇女中,左右侧股骨近端结果一致者83.2%(416/500),84例(16.8%)双侧测量结果可产生不一致的诊断.经精密度校正后7.0%(35/500)双侧测量结果可产生不一致的诊断.③股骨近端不同部位的单侧测量精密度在0.7%~2.2%,而相应部位的双侧测量精密度在0.6%~1.2%.双侧测量精密度比单侧测量提高20%~45%.结论:①广州地区女性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值存在较小的但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②双侧测量精密度比单侧测量提高,有助于监测骨矿物质密度变化.③有部分的个体双侧测量会改变单侧测量的诊断结果,单侧测量存在有漏诊的可能性.

  • 广东省224名成年人右跟骨超声声速检测数据分析

    作者:官凌菊;李稚;周卫海

    目的:为得到广东省不同年龄段的成年人右跟骨超声声速数据,采用法国MEDILINK公司OSTEOSPACE型全干式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检测224名20~70岁广东省成年人右跟骨超声声速.结果显示右跟骨超声声速值的峰值女性出现在31~40岁,为(1 591.61±38.14)m/s,男性出现在21~30岁,为(1 600.66±30.09)m/s.男、女性右跟骨超声声速值达到峰值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年降低.男性右跟骨超声声速值出现明显下降的年龄是41~50岁,女性出现明显下降的年龄是51~60岁.21~30岁女性右跟骨的超声声速值明显低于男性.以上结果提示成年人右跟骨超声声速达到峰值后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男性右跟骨超声声速值出现明显下降的年龄比女性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