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骨质疏松症专用生存质量量表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何藻鹏;杨德鸿

    背景: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生存质量评估的引入,被视为一项重要的临床进展.通过生存质量评估,可以预测患者临床病情进展和身体心理功能变化,选择有利改善病情的治疗条件,逆转骨质流失,降低骨折的风险,从而真正的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国外大量研究已设计并采用骨质疏松症专用量表进行相关生存质量评估,将其视为临床监控和疗效评估的必要措施,但量表开发目的与条目结构各异,中国学者引进使用时往往对量表的选择感到疑惑,对量表测评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质疑.目的:回顾已开发的骨质疏松症专用生存质量量表的设计特点与应用情况,探讨量表开发的趋势及其应用于临床研究的佳指征.方法:通过对1994年1月至2014年月7月文献数据进行回顾,使用以下医学主题词:“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脊柱骨折”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库搜索,搜集具有代表性的量表,采集相关指标数据,归纳量表特点并行分类总结.结果与结论:收集得到的量表分为传统量表及其简式版本、后续开发量表以及专项领域量表.41条目欧洲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生存质量问卷是应用为广泛的骨质疏松症专用量表.在生存质量研究中,除了需要依照评估目的选择量表类别,还要考虑受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研究指标主要涉及生存质量的某一领域.若在不同语系的人群中使用,需经过专门的程序进行量表的翻译、内容调适,再进行该语系的信度效度检验,参考心理测量学评价结果选择量表.

  • 颈椎节段中许莫氏结节患病率及分布特点与椎间盘退变的相互关系

    作者:曹胜;张学利;胡炜;朱如森;万军;刘岩

    背景:关于许莫氏结节的相关性研究多见于腰椎节段,其在颈椎节段中的分布规律以及相关因素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许莫氏结节在颈肩痛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许莫氏结节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至12月因颈肩痛行颈椎MR检查的患者,共820例,其中男398例,女422例;年龄30-80岁,平均(52.2±11.5)岁.统计许莫氏结节在颈椎节段、年龄、性别、头围、颈椎曲度、颈椎间盘退变分级中的分布特点,分析上述因素与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820例患者4 920个颈椎节段中,64例(7.8%)88个椎间盘(1.8%)临近终板(108个,1.1%)发生许莫氏结节,头侧与尾侧终板许莫氏结节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1.471,P=0.689>0.05).终板患病率以Ce6(2.4%)高,其次为Ce7(1.5%)和C4/5(1.3%).许莫氏结节的发生与年龄、颈椎曲度、椎间盘退变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但与性别、头围无关(P>0.05).邻近终板存在和不存在许莫氏结节的椎间盘在椎间盘退变分级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24.26,P<0.05),前者间盘退变更严重(Z=58.80,P< 0.05).双侧终板与单侧终板发生许莫氏结节的椎间盘在椎间盘退变分级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3.603,P=0.003< 0.05),前者间盘退变更严重(Z=3.44,P<0.05).邻近终板发生“急性期”和发生“非急性”期结节的椎间盘在椎间盘退变分级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8.547,P=0.036<0.05),后者间盘退变更严重(Z=2.40,P<0.05).将影响许莫氏结节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许莫氏结节发生的相关性强,年龄次之,颈椎曲度弱.提示在颈肩痛患者中,许莫氏结节好发于C5/6节段,头侧与尾侧终板许莫氏结节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许莫氏结节与年龄、颈椎曲度、椎间盘退变分级存在相关性,且与椎间盘退变分级相关性强.

  • 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修复成人腰椎滑脱的Meta分析

    作者:阿忍别克·哈布力汗;金格勒;李忠伟;努尔哈那提·纱衣兰别克

    背景:融合治疗是腰椎滑脱症手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融合的主要目的是椎间关节之间发生骨性结合,从建立和维持比较坚强脊柱稳定性.腰椎滑脱症常用的融合方式为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虽然上述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后具有临床疗效良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势,但在临床上对于腰椎滑脱的佳融合方式仍存争议.目的:对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修复成人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0年至2014年3月)、PubMed(2000年至2014年3月)、Springerlink(2000年至2014年3月),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文献.文献检索语言只限制为英文.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高质量队列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en 5.2.0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疗效相关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经全面检索及筛查后,共纳入2篇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4篇高质量队列研究进行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患者治疗后下腰部末次目测类比评分[WMD=0.32,95%置信区间(-0.89,1.52),P=0.60]、下肢末次目测类比评分[WMD=-0.24,95%置信区间(-0.49,0.02),P=0.07]、腰痛ODI评分[WMD=4.18,95%置信区间(-0.30,8.65),P=0.07]、治疗后满意率[OR=0.86,95%置信区间(0.46,1.62),P=0.65]和治疗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OR=-0.88,95%置信区间(0.44,1.78),P=0.7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疗效基本相同.椎间融合组的融合率明显高于后外侧融合组[OR=0.29,95%置信区间(0.15,0.55),P=0.000 1];后外侧融合组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椎间融合组[OR=-2.58,95%置信区间(1.12,5.95),P=0.03].两个融合组患者治疗后下腰部及下肢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提示椎间融合组的融合率明显高于后外侧融合组,后外侧融合治疗会有更高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研究包含的其余疗效指标两个融合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 亚油酸与红细胞急性损伤:人工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的发病机制

    作者:袁涛;丛宇;赵建宁;周利武;陈双双;包倪荣

    背景:隐性失血常见于人工关节置换后,所造成的术后贫血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关于隐性失血的原因说法有很多,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亚油酸对大鼠血液中红细胞的影响,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的发病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10)尾静脉注射乙醇溶液;实验组分为4个组(n=10),分别尾静脉注射15,30,60,90 mmol/L的亚油酸溶液,构建体内高亚油酸水平大鼠模型.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24,48,72 h从眼眶静脉采集血液样本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质量浓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过氧化氢浓度变化.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在给药浓度为60 mmol/L时大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出现显著的隐性失血.在给药后24 h,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和红细胞计数都降低,且各实验组比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浓度均明显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给药后48 h,对照组与实验组血液中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及红细胞计数相对稳定,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浓度都明显持续下降,且实验组变化更显著(P<0.05).说明血液中亚油酸水平的升高可造成血液中红细胞的急性损伤,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导致隐性失血.

  • 同一患者分期行关节置换围置换期失血的比较

    作者:袁磊;包倪荣;赵建宁

    背景:围置换期失血是骨科关节置换后常见问题,而置换后隐性失血导致的贫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相关机制仍不明确,多种因素错综复杂,关联性不清.目的:观察同一患者分期行关节置换后围置换期失血量的变化,避免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对置换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探讨相关临床指标与隐性失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不同时期因不同疾病类型行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19例,对同一患者分期关节置换后进行围置换期失血量分析,包括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与分期置换间隔时间、疾病类型、置换类型、手术时间、抗凝药物以及置换前后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多个变量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纳入19例患者分期置换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值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分期置换患者显性失血量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多个变量的相关性进行秩相关和多重线性分析,置换间隔时间与分期置换显性出血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置换类型异同及抗凝药异同与分期置换显性出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无明显相关性;关节置换后存在严重的隐性失血,隐性失血量与置换前C-反应蛋白水平、置换后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住院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结果提示关节置换后存在严重的隐性失血,与个体本身相关,与其他外界变量无直接相关性.若对大样本的同一类型患者进行回顾性或是前瞻性对比观察,对探究隐性失血的发生机制会有重要的意义.

  • 椎间盘置换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修复单节段颈椎病:中期效果评价

    作者:罗浩;王健;梁卫东;盛伟斌

    背景:脊柱融合是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方案,非融合理念的椎间盘置换为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增添了新的活力.颈椎间盘置换的近期疗效稳定已获国内外学者认可,但是中期疗效如何尚无定论,并且该方案与融合手术相比在融合邻近节段退行性变问题上有无差异及其原因亦值得探讨.目的:比较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与颈椎间盘置换修复单节段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4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86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28例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颈部及上肢目测类比评分、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及邻近节段退变情况.根据Odom标准与JOA改善优良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目测类比评分、ND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目测类比评分、NDI及其差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JOA优良率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组为86%,颈椎间盘置换组为89%;根据Odom标准优良率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组为83%,颈椎间盘置换组为93%,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末次随访时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组有22例手术邻近节段出现退变,其中上位节段15例,下位节段7例,22例中有3例因出现临床症状再次手术;颈椎间盘置换组有2例出现相邻节段退变,上位节段与下位节段各1例,无再次手术病例.提示两种方案修复单节段颈椎病的中期疗效相当,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更低,颈前路减压融合后上位节段更易退变.

  • 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感染

    作者:李超;尚希福;曹晓芳;干子阳;窦正郁

    背景:置换后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目前公认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具体使用哪一类抗生素、单用还是联用、佳剂量和疗程等,国内外尚无统一意见.目的:探讨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施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所有患者采用相同的置换方式.为预防感染,置换后住院期间内所有患者静脉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出院后试验组口服利福平(0.15 g,3次/d)和左氧氟沙星(0.1 g,3次/d),疗程6周;对照组口服头孢类抗生素,疗程6周.统计随访期间内发生感染的例数并观察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末次随访时各有4例、13例患者发生了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均未出现皮肤过敏、恶心呕吐、多关节疼痛等药物不良反应.提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长期口服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可有效预防置换后关节(仉)体周围感染;联合使用此两种药物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该结论尚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 内置物Zero-P与传统椎间融合器加钛板修复神经根颈椎病:2年随访疗效及影像学比较

    作者:胡炜;李磊;刘岩路;吴彦生;黄异飞;张斌

    背景:虽然经前路椎体融合应用于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超过50年,但至今对其技术的标准化仍然存在争议.单独使用椎间融合器主要的缺点是即时稳定性欠佳和融合器下沉;椎间融合器配合前路钛板主要的缺点是术后钛板区域吞咽困难及手术间盘周围异位骨化.目的:对比新的内置物Zero-P和传统椎间融合器加钛板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射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案分为两组:Zero-P组患者25例共31个节段,传统组(传统椎间融合器+锁定钛板)患者31例共40个节段,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手术节段位置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吞咽困难发生率、Cobb C角、Cobb S角、椎体高度、椎体稳定性及异位骨化程度.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内固定后24个月时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内固前(P<0.05),内固定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Zero-P有1例内固定后早期发生吞咽困难,24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传统组2例内固定后发生吞咽困难,两组吞咽闲难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Cobb C角及手术节段椎体高度在内固前与内固定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obb S角Zero-P组患者在内固前至内固定后(即手术过程时间)呈明显增加趋势,大值出现在内固定后第1次复查时;而传统组内固前至内固定后6周时Cobb S角呈缓慢增加趋势,内固定后6周左右Cobb S角达到大值.Zero-P组融合节段均获得牢固骨性融合,而传统组31例患者中有30例均牢固骨性融合,稳定率达到97%.内固定后24个月随访发现,Zero-P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25%,传统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44%,Zero-P组内固定后24个月时的异位骨化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提示与传统钉板系统相比,Zero-P内置物治疗神经根颈椎病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 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伤口周围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的镇痛效应

    作者:王诗军;李钰婷;李淳德;刘宪义;孙浩林;王天龙

    背景:伤口周围浸润局部麻醉药物常被用于外科手术后多模式术后镇痛的一部分,而腰椎融合后采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进行术后镇痛目前尚无报道.目的:观察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在腰椎融合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90例行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植骨融合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接受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同时术中在伤口周围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注射液;对照组伤口周围不注入任何药物,只接受静脉自控镇痛治疗.评估两组患者融合后2,4,8,12,24,48 h的目测类比评分,以及融合后48 h内静脉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芬太尼的总使用量;另外比较融合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患者融合后2,4,8,12,24 h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融合后48 h内静脉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芬太尼的总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间患者融合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伤口周围局部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可减轻腰椎融合后患者的疼痛,并且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

  • 脊柱后路迟发性感染并窦道形成注入碘海醇及亚甲蓝的作用:与内固定的关系

    作者:薛厚军;潘磊;黄必留;刘青华;李捷;陈伟雄;王诗成

    背景:脊柱后路术后迟发性感染有一定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多见于有内植入物存在,无内植入物者发生率较低.当感染发生时,感染与内固定是否一定有相关性,术前无法有效的通过临床症状判断,影像学检查亦不能给予完全肯定.术中处理方法常见报道为切开清创,置管冲洗.目的:探讨碘海醇及亚甲蓝在脊柱后路迟发性感染并窦道形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其与内固定的关系.方法:选择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脊柱后路迟发性感染并窦道形成患者,起病时间为初次术后3个月,其中有内固定者21例,无内固定者9例.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术前常规窦道内注入碘海醇造影拍片,明确窦道的深度及基底部宽度,指导术中麻醉方式及手术范围,消毒铺巾完毕后伤口内注入亚甲蓝2 mL,对窦道壁组织进行染色,术中清除亚甲蓝染色组织,清创后放置引流,Ⅰ期缝合;对照组按常规切开清创、置管冲洗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目测类比评分及再感染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5.26±7.66) min,出血量为(50.61±11.11) 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46±9.22) min,(80.48±11.47) m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伤口均完全愈合,术后随访1,3,6,12个月,患者均未再出现伤口再感染症状.两组术后目测类比评分随着时间推移均逐渐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碘海醇及亚甲蓝可以有效的应用于脊柱后路迟发性感染并窦道形成患者,无论有无内固定,均有利于术前评估选择麻醉方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 椎间融合器置入前路三节段椎间盘切除修复颈椎病:20例远期随访

    作者:陈晓明;马华松;谭荣;田天;刘涛;崔凯;张晔

    背景:脊柱融合的理想方法是椎体间融合,该法用于颈椎则是由Robinson和Smith在1955年从颈椎前方对突出的椎间盘进行摘除,并予以椎体间植骨.随后又提出在椎体间放置内容物促进脊柱融合的设想.此后,脊柱椎体间植骨融合有了较大的发展,并成为治疗脊柱退行性变的标准方法之一.目的:分析颈椎前路三节段椎间隙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修复颈椎病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解放军306医院骨科收治了20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三节段椎间盘切除、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男15例,女5例;年龄48-65岁,平均56.4岁;病变节段:12例C4-7,8例C3-6.比较治疗前及末次随访JOA评分,评价其改善率;记录治疗后Odom分级.测量治疗前、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手术节段融合和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顺利完成融合治疗,无神经系统及与内固定物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10-132个月.治疗前JOA评分(9.85±0.81)分,末次随访(14.40±0.9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平均改善率为81%.末次随访时Odom分级:优14例,良4例,一般2例.未观察到邻近节段病变,有2例出现Cage沉降,颈椎生理弯曲保持良好,在末次随访时骨性融合率为100%.治疗后1年、末次随访时颈椎前凸Cobb角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修复三节段颈椎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长期随访效果满意.

  • 椎弓根螺钉经后路置入修复多节段胸椎骨折:随访验证椎体高度恢复

    作者:王羿萌;皮斌;朱晓宇;钱忠来;杨惠林

    背景:多节段胸椎骨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如何有效恢复椎体正常形态及损伤的神经功能,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目的:观察24例经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多节段胸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多节段胸椎骨折患者28例,其中24例得到有效随访,男19例,女5例;年龄20-64岁;均有外伤史;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h-4d;均急诊行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片和CT平扫+冠矢状位重建,患者在入院后4d内行全脊柱MRI检查;骨折节段2个节段19例,3个节段3例,4个节段1例,6个节段1例;脊髓功能按ASIA分级:A级10例,B级9例,C级2例,D级2例,E级1例;合并脑损伤3例,肋骨骨折4例,血气胸3例,肺挫伤4例,脾破裂2例,四肢骨折4例.结果与结论:24例患者随访9-37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植骨不融合、神经症状加重.末次随访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伤椎愈合良好.末次随访脊髓功能按ASIA分级:A级10例,B级5例,C级2例,D级5例,E级2例.手术节段矢状面Cobb角从内固定前平均26.8°,恢复到内固定后平均5.5°,末次随访平均5.96.提示多节段胸椎骨折需明确关键损伤部位和神经损伤平面,经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多节段胸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神经减压充分,固定牢靠,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修复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颈椎稳定性随访

    作者:王健;罗浩;梁卫东;盛伟斌;盛军

    背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已取得确切疗效.为减少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改良方案,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的:验证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87例,其中改良组41例采用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保留C7棘突及其附着肌肉韧带组织,开门节段为C3-C6;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C3-C7单开门扩大成形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时的JOA评分(17分法)、颈椎曲度Cobb角、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8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改良组手术时间(82.46±14.80) min,出血量(196.3±141.4) mL;对照组手术时间(78.41±15.43) min,出血量(220.91±128.21) mL,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JOA评分恢复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改良组治疗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的比例为17%,对照组为46%,对照组显著高于改良组(P<0.05).改良组治疗后颈椎曲度丢失程度、颈椎活动度丢失程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门轴侧均骨性愈合,无椎板塌陷和再“关门”现象.提示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能获得良好的神经减压效果,同时可以大程度维持颈后韧带复合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减少对颈椎稳定机制的破坏,从而保留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并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

  • 跟骨关节内骨折锁定钢板固定后高压氧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许运;史勇;欧阳林志;陶卫建;简争光;孙雪峰;马春艳;唐天驷

    背景: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局部皮肤缺损、骨髓炎等是跟骨扩大外侧手术入路常见并发症,处理困难.高压氧治疗在严重挤压伤、慢性骨髓炎、慢性皮肤缺损溃疡等骨科疾病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运用高压氧治疗可能是跟骨骨折固定后切口并发症是一种有效方法.目的:探索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手固定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采用扩大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80例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高压氧治疗组患者在固定后24 h后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高压空气.结果与结论:高压氧治疗组3例,对照组4例由于不能耐受高压氧治疗而退出,其余73例患者至少获得2年以上的完整随访.两组患者人口学统计学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组有1例(3%)浅表感染,对照组固定后切口感染3例(8%);高压氧治疗组总的并发症4例(1 1%),对照组12例(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0).固定后6个月两组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SF-36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固定后2年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以预防并降低跟骨骨折经扩大外侧入路手固定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比率,高压氧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跟骨骨折固定后近期的临床疗效,但对随访2年后的临床效果改善不明显.

  • 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后特有并发症的预防与对策

    作者:邹伟;肖杰;龙浩;吴陈;周昌俊

    背景:近几年锁骨钩钢板在国内外逐步被推广应用于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随着使用率的增加,一些内固定并发症,如内固定后肩痛、肩峰撞击、肩峰溶解、脱钩、应力性骨折等逐渐显现出来.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总结其防治对策.方法:2006年3月至2014年5月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共收治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12例,其中锁骨远端骨折48例,肩锁关节脱位64例.锁骨远端骨折按Neer分型法,Ⅰ型16例,Ⅱ型32例;肩锁关节脱位64例均为Tossy Ⅲ型.其中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4例.对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及内固定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103例获得随访并进入结果分析,其余病例因患者原因短期内失访,不予纳入结果分析.99例患者显示骨折端愈合及肩锁关节对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为30.1%.采用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优79例,良16例,优良率为92.2%.提示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根据个体化特点治疗,注意预防和处理其并发症,是可以得到理想疗效的.

  • 金属植入物髓内外固定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隐性失血量比较

    作者:李洪飞;李二虎;严锋合;赵鹏;马俊军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于髋关节囊线以外至小转子下方区域内的骨折,好发于老年患者,目前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目的:比较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外固定的隐性失血量,并探讨围手术期失血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岁以上资料齐全的29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38例,女160例,其中采用髓内固定者153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81例,Gamma钉72例),髓外动力髋螺钉固定者145例.根据Gross方程计算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固定前隐性失血量、固定后隐性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和总隐性失血量占比,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围手术期失血量情况,并分析性别、手术时间、受伤与手术时间间隔、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内科疾病等因素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Gamma钉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的固定后隐性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占比均显著大于动力髋螺钉组(P< 0.05).Gamma钉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的显性失血量显著小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3组固定前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受伤与手术的时间间隔<48 h组固定前隐性失血量明显低于>48 h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组固定后隐性失血量和总隐性失血量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组固定后隐性失血量和总隐性失血量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固定方式、受伤与手术的时间间隔、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要高度重视其围手术期隐性失血.

  • 经内外踝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或可吸收棒内固定修复距骨骨折:15例随访

    作者:李刚建;赵鑫

    背景:距骨骨折后复位的严格要求及距骨血供的易受损伤是治疗距骨骨折的两个难点,或者称为两个平衡点.一方面距骨骨折要求比较精确的复位,另一方面又要很好的保护距骨血供.目的:探讨经内外踝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或可吸收棒内固定修复距骨移位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治疗距骨骨折16例,经内外踝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或可吸收棒固定距骨,外踝复位后采用钢板再固定,内踝复位后采用空心螺钉或钢板再固定,术中特别注意保护血供.内侧切口自内踝尖的前缘约到舟状骨结节,在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之间,注意保护大隐静脉,注意切开的三角韧带区仍有残留的距骨体的血供,应精心保护;在清理碎骨片时要细心,电钻及螺钉打入固定距骨时不可太偏下靠近距下关节,以免损伤跗骨窦血管网及跗管动脉.根据患者主诉,踝关节外形、功能以及X射线片、CT扫描来评价临床效果,疗效评价采用Hawkings评分标准.结果与结论:1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36个月.疗效评价采用Hawkings评分标准,优8例(53%),良5例(33%),可1例(7%),差1例(7%),优良率为86%.提示采用经内外踝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或可吸收棒内固定修复距骨移位骨折是疗效比较确切可靠的方法.

  • 外固定架与负压封闭引流及带蒂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肱骨远端创伤性骨髓炎

    作者:沈美华;艾合买提江·玉树甫;任鹏;刘亚飞

    背景:骨髓炎的治疗属世界性难题,如何提高骨髓炎的治愈率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及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对肱骨远端创伤性骨髓炎的修复效果.方法:纳入2006年5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所有明确诊断为肱骨远端创伤性骨髓炎的患者36例,采用外固定架、负压封闭引流、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移植等方法联合治疗,通过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治疗前、治疗后肘关节功能,采取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随访.结果与结论:3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6年8个月.带蒂背阔肌肌皮瓣全部存活,其中大面积为40 cm×13 cm,小为15 cm×6 cm.Orthofix外固定架治疗21例,组合式外固定架1 1例,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4例,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14个月,10-16个月,8-20个月.外固定架取出时间平均8个月.治疗后肘关节功能优3例,良19例,中11例,差3例.其中2例感染复发;1例治疗后3个月窦道形成,行再次清创髂骨植骨后治愈;1例合并桡神经、正中神经损伤,肘关节处于屈肘100°、主动屈伸约20°,垂腕、垂指畸形、虎口挛缩,手指屈曲挛缩、僵硬,前臂桡背侧、屈侧麻木、感觉减退;4例一至两个针道有不同程度的渗出物,清创换药后治愈;1例创面出现小面积皮肤缺损,行游离植皮后愈合;其余病例创面均愈合良好,未出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提示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及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是修复肱骨远端创伤性骨髓炎的有效手段.

  • 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小切口复位植骨修复跟骨骨折:优势及缺陷

    作者:范爱民;何志;张立亮;冯铁成;刘方刚

    背景:跟骨为松质骨、骨皮质薄、受伤后多为塌陷压缩骨折,手术复位固定能基本恢复关节完整和跟骨形态,术中常需选用植骨块填充,并使用克氏钉固定,才能使骨块能辅助支撑,维持复位.目的:分析小切口复位植骨加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势及缺陷.方法:回顾性研究病例资料完整的26例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跟骨骨折小切口复位植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加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固定后跟骨Bohler、Gissane角变化,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跟骨骨折植骨内固定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固定后软组织并发症.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 12个月.患者跟骨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在治疗后均明显增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5%.提示小切口复位植骨加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有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靠方法,并发症少.

  • 股方肌骨瓣转移联合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与AO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置入内固定修复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作者:查庆林;张鸿程;庐成云;朱玉科

    背景:股骨颈骨折临床上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股方肌骨瓣转移移植联合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法与AO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均为股骨颈骨折常用治疗方法,但两者均有优缺点.目的:探讨股方肌骨瓣转移移植联合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法与AO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6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开放复位股方肌骨瓣转移移植联合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法,对照组应用闭合复位AO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功能优良率、股骨头坏死率及远期塌陷率.结果与结论:①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及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及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应用股方肌骨瓣转移移植联合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法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效果良好.

  • 弹性髓内钉修复儿童长骨骨折:固位坚强及产生骨折部位微动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王遥伟;吴树华;王树金;李云龙;朱东波

    背景:儿童弹性髓内钉为具有特定弹性带有弯头的金属圆条结构,是由成人长骨干骨折治疗中使用的髓内针经过发展、演化、改进而来,属于儿童骨折微创治疗方法,作为髓内固定器械,它对于儿童长骨骨折有着足够的固定强度,同时又可以促进骨折部位微动,从而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目前已成为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材料.目的:回顾性总结评价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修复儿童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采用弹性髓内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儿童长骨干骨折30例,其中股骨4例,胫腓骨骨折11例,肱骨4例,尺桡骨双骨折7例,尺骨骨折3例,桡骨1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男21例,女9例;受伤年龄5-16岁,平均9.6岁;23例为闭合复位,7例因闭合复位困难,行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观察患儿的骨折复位情况、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后功能恢复情况、Flynn髓内钉疗效、内固定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结果与结论:30例患儿手术时间25-65 min,平均51 min,所有骨折都获得良好的复位.随访6-12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8 16周,平均12周,Flynn髓内钉疗效优良率为100%,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证实该方案具有切口小、不需要剥离骨膜、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感染率低、生物力学稳固、功能恢复快、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设计上重视儿童骨折特点和骨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适合儿童长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 动力髋螺钉与防旋阻挡钉联合修复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辛锋;朱国兴;顾羊林

    背景:严重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其抗旋转能力差,单单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容易失败.如内固定后出现股骨头塌陷、股骨颈短缩、小转子内侧失稳髋内翻、头颈旋转、头颈切割穿钉、钢板拨钉及钢板断裂等现象.故对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置入内固定对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96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内固定治疗,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组48例,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组48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射线暴露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内固定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评估.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后随访时间为18-36个月.动力髋螺钉组和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射线暴露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组内固定后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动力髋螺钉组内固定后并发症发生率(14%)显著高于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组(4%,P< 0.05).提示单纯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较多,失败率较高;而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能重建股骨后内侧结构,弥补动力髋螺钉的缺点和不足,对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修复有重要价值.

  • CT多平面三维重建条件下颈椎椎弓根置钉减少偏差的应用价值

    作者:常志强;张沛;吴一民;李鹏飞

    背景:颈椎椎弓根解剖结构变异大,周围毗邻重要神经血管,若置钉偏差可能损伤周围的神经血管,因此提高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是根内固定技术成功的关键所在.目的:探索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条件下颈椎椎弓根置钉减少偏差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颈椎椎弓根疾病(椎弓根正常)患者12例,共置入椎弓根螺钉52枚,分为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下置钉的螺旋CT组,以及X射线透视引导下置钉的X射线透视组,对比分析2种方法置钉的准确性.结果与结论:螺旋CT组患者置入的28枚椎弓根螺钉中,螺钉位置满意的一类螺钉27枚(96%),二类螺钉1枚;X射线透视组患者置入的24枚螺钉中,一类螺钉21枚(88%),二类共3枚,螺旋CT组置钉准确率明显高于X射线透视引导组(P<0.05).提示CT三维重建条件下颈椎椎弓根置钉准确率高、立体感强,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三维模型在腰椎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刘登均;贺小兵;王明贵;李争艳;李奇;林荔军

    背景:脊柱转移瘤往往破坏椎体和附件,患者会患有严重的疼痛,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例如截瘫和脊柱后凸畸形等.脊柱转移瘤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手术完全切除,术后化疗.影像学技术如CT可判断脊柱转移瘤的转移情况,进行准确的术前定位.目前可视化仿真手术及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整形外科领域.目的:通过探索虚拟现实技术来寻找一种实行经前后路联合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的途径.方法:基于腰椎的64排螺旋CT连续薄层二维图像,Mimics软件分别重建正常腰椎、破坏病椎、腹主动脉及双侧肾脏的三维可视化结构,在三维模型拟行经前路病灶清除、钛网骨水泥支撑、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与结论:基于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构清晰,可真实再现腰椎病椎和邻近脏器的结构,整个虚拟仿真手术真实直观.虚拟仿真手术准确重建腰椎恶性肿瘤及邻近结构的三维立体结构,明确病椎清除范围,经后路重建脊柱序列,此方法可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 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内固定三维重建:个性化方案修复髋臼骨折

    作者:郭晓泽;章莹;夏远军;黄显华;余杰锋

    背景:髋臼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髋臼具有位置较深、外形不规则及毗邻重要血管神经等解剖学特点.髋臼骨折的治疗目的就是要精确恢复髋臼关节面的解剖对位,大程度的保存髋关节功能.数字化技术对髋臼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内固定修复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 1年9月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创伤骨科收治50例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5例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术前计划,并根据术前计划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25例未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与结论:试验组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对照组2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试验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试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术前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髋臼骨折模型三维重建,模拟骨折复位,制定个体化方案,依据个体化方案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效果令人满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