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生素C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的单个核细胞凋亡及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

    作者:周炳娟;李月红;张祥宏;邢凌霄;严霞;王俊灵;刘静;邢欣

    目的 探讨维生素C(vitamin C,VC)预处理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PBMC)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和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研究不同剂量VC预处理后,DON对HPBMC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影响的变化,同时观察VC预处理对DON引起的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 FCM检测结果表明,终浓度为2000μg/L的DON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PBMC凋亡,其凋亡率为(28.82±1.67)%,25 μmol/L VC预处理可明显抑制DON诱导的体外培养HPBMC凋亡(22.39±1.05)%,P<0.05,而100 μmol/L VC预处理则可明显增高DON诱导的HPBMC凋亡(36.07±2.92)%,P<0.05.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25 μmol/L VC预处理可明显降低DON诱导的HPBMC Bax和caspase-3蛋白高表达,同时使DON抑制的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100 μmol/L VC预处理可明显促进DON诱导的Bax和Caspase-3蛋白的高表达,但对DON抑制的Bcl-2表达无明显影响.不同剂量VC(25 μmol/L和100 μmol/L)预处理均可降低DON对HPBMC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但不同剂量VC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25μmol/L VC预处理可一定程度地抑制DON诱导的HPBMC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而100 μmol/L VC则促进DON诱导的HPBMC凋亡.不同剂量VC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DON对HPBMC的增殖抑制作用.

  • 硒与氟对人肝细胞凋亡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作者:王爱国;夏涛;冉鹏;白云;杨克敌;陈学敏

    目的研究硒、氟对离体培养的人肝细胞凋亡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分别接触一定剂量的氟和/或硒12 h后,检测肝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细胞周期构成比、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水平以及培养液中LPO和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结果加氟组肝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15.557±2.056)%,S期细胞数(4.823±0.454)%,肝组织和培养液中LPO水平[分别为(2.884±0.589)和(3.547±0.561) nmol/L MDA/mg.prot),培养液中AST和LDH含量(分别为91.1±36.4和140.4±7.6 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313±1.023)%,(3.253±0.743)%,(1.473±0.401) nmol/L MDA/mg,(1.694±0.443) nmol/L MDA/mg,(54.5±3.2) U/L和(126.4±2.6) U/L],而氟组肝组织GSH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225±0.781) μg/mg和(7.595±1.042) μg/mg);硒可通过升高GSH含量,降低LPO、AST、LDH水平和凋亡小体百分率而拮抗氟产生的毒性作用.结论一定剂量的硒可拮抗氟所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和脂质过氧化.

  • 氟对大鼠脑细胞DNA的损伤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作者:陈军;陈学敏;杨克敌;夏涛;谢虹

    目的探讨氟对大鼠脑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内试验中,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蒸馏水,氟组大鼠注射氟化钠,染毒剂量为20 mg*kg-1*d-1;体外试验中,采用5 mmol/L氟化钠对急性分离的大脑神经细胞染毒2 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研究氟对细胞DNA的损伤(单链断裂).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体内试验氟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DNA损伤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严重,Ridit值分别为0.351和0.639,体外试验对照组与氟组Ridit值分别为0.650 1和0.384 4.TUNEL阳性细胞在氟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及小脑颗粒细胞层均可见到,在对照组大鼠则很罕见.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大脑皮层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氟组(27.12±3.08,34.97±5.46)均高于对照组(4.63±0.98,5.35±0.79),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氟化钠可引起大鼠脑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发生.

  • 大蒜油和白藜芦醇联合应用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对Fas、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郑国华;李会庆

    目的 观察大蒜油和白藜芦醇联合用药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及对Fas抗原表达、bcl-2基因、ba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大蒜油和白藜芦醇联合用药组1(各25μg/ml)、联合用药组2(各50 μg/ml)和空白对照组,应用DNA梯度电泳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情况及Fas抗原表达情况;应用RT-PCR方法检测用药24 h和48 h后胃癌细胞bcl-2、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DNA梯度电泳可见联合用药组出现明显的"Ladder"带;流式细胞术显示各用药组annexin v阳性细胞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联合用药组1和联合用药组2细胞Fas抗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59%和14.16%,比对照组(5.27%)明显增高并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各联合用药组Bcl-2基因mRN&表达水平比对照组下降而Bax基因mRNA表达升高.结论 大蒜油和白藜芦醇联合用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可能与其促进胃癌细胞Fas抗原Bax基因表达增加并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有关.

  • 马兜铃酸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凋亡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苏震;徐少伟;郑法雷;李艳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AA)对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A(5、10、20和40 mg/L)分别加入HKC细胞培养液中培养48 h,应用下列方法观察HKC细胞转分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KC细胞角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双染色技术测定HKC细胞E-钙黏连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KC细胞表达α-SMA阳性百分率;应用Giemsa染色、TUNEL反应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HKC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KC细胞凋亡的百分率.结果 10 mg/L的AA作用于HKC细胞48 h后角蛋白、E-钙黏连蛋白表达减弱,波形蛋白表达增强,HKC细胞表达α-SMA阳性率(14.17±0.61)%比无血清对照组的(3.57±0.52)%显著增高.40 mg/L的AA作用HKC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53.4%)比无血清对照组(2%)显著增高.5和20 mg/L的AA未能引起HKC明显凋亡或转分化.结论较低浓度(10 mg/L)的AA对HKC细胞有轻度的促转分化作用,较高浓度(40 mg/L)的AA作用48 h后引起多数HKC细胞凋亡,AA的上述作用可能与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 微囊藻粗毒素染毒大鼠肝脏细胞的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作者:周志俊;晏晓容;施玮;孙运光;俞顺章

    目的研究亚急性微囊藻毒素染毒后,大鼠肝细胞凋亡及Bcl-2和p53基因在肝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探讨微囊藻毒素肝毒性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10只,经35 d腹腔染毒后,剖杀、立即取肝脏,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亚急性染毒大鼠肝细胞凋亡,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P53蛋白表达.结果发现在4 μg*kg-1*d-1剂量下,微囊藻毒素引起肝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但在8 μg*kg-1*d-1和12 μg*kg-1*d-1的染毒剂量下,微囊藻毒素可明显引起大鼠肝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2.90±0.81)%和(3.00±0.40)%;剂量12 μg*kg-1*d-1时,肝细胞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弱;各染毒组P53蛋白的表达随着染毒剂量的增高较对照组增强.结论微囊藻粗毒素在较低剂量下主要引起肝细胞凋亡,Bcl-2和p53基因在其引起凋亡的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 镉致脾淋巴细胞功能抑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冯丰;薛彬;张铣

    目的采用体外作用的方式观察氯化镉引起的脾淋巴细胞功能抑制与镉诱导的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实验中选择了3.10、6.25、12.50、25.00、50.00 μmol/L共5个浓度的氯化镉,在体外与小鼠淋巴细胞共育不同时间后,采用MTT颜色反应法观察淋巴细胞转化,用DNA凝胶电泳法及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25.00和50.00 μmol/L氯化镉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有剂量-反应关系,这两个浓度的氯化镉对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抑制率:刀豆蛋白A刺激组分别为50%和78%,脂多糖刺激组分别为39%和55%;同时12.50~50.00 μmol/L氯化镉可诱导脾淋巴细胞发生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为30%~60%。在较高浓度下氯化镉还可以引起细胞存活率下降,并且氯化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与其抑制脾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相比,作用时间短、作用浓度低。结论氯化镉在体外可能以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作为其抑制脾淋巴细胞功能的一种机制。

  • 镉诱导腺垂体细胞凋亡与半胱天冬酶信号变化初探

    作者:朱伟;杨杏芬;魏青;林忠宁;郑树声;赵敏

    目的了解氯化镉诱导腺垂体细胞凋亡发生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procaspase-9)mRNA表达的变化,为阐明镉致腺垂体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整体实验中,将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每天经口灌胃给予0、1.0、2.0、4.0 mg/kg氯化镉,6周后进行腺垂体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超微结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及procaspase-9 mRNA表达检测;离体实验采用酶解分离大鼠之原代腺垂体细胞,37℃、5%CO2条件下培养120 h后分别以0、1.56、3.12、6.25、12.50、25.00、50.00、100.00 μmol/L氯化镉处理6 h,收获细胞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原位杂交法检测procaspase-9 mRNA表达.结果整体实验表明氯化镉作用后3个剂量组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黄体生成素和1.0 mg/kg氯化镉剂量组卵泡刺激素水平均降低,腺垂体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征象;整体和离体实验结果均显示氯化镉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腺垂体细胞procaspase-9 mRNA表达的增强,且可使凋亡细胞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一定剂量条件下,氯化镉影响腺垂体激素分泌水平改变,并诱发腺垂体细胞凋亡,caspase-9通路在凋亡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硒对镉诱导的在体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余日安;陈学敏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氯化镉诱导的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周期变化以及DNA相对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每组5只,用5 μmol/kg 亚硒酸钠分别与5、10和20 μmol/kg 的氯化镉联合作用,腹腔注射染毒.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DNA损伤,用末端标记法(TUNEL)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肝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细胞增殖周期和DNA相对含量.结果 5 μmol/kg的亚硒酸钠对5、10和20 μmol/kg的氯化镉引起的DNA损伤和细胞凋亡显示出良好的拮抗作用,也可使DNA损伤率和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5 μmol/kg的亚硒酸钠明显抑制5 μmol/kg氯化镉引起的G0/G1期细胞减少,并使10 μmol/kg和20 μmol/kg氯化镉引起减少的G2/M期细胞显著增多.5 μmol/kg的亚硒酸钠还对10 μmol/kg和20 μmol/kg氯化镉引起的DNA相对含量的下降表现出拮抗作用.结论一定剂量的亚硒酸钠对一定剂量的氯化镉诱导的DNA损伤、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周期变化和DNA相对含量下降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 玉米赤霉烯酮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余增丽;张立实;吴德生

    目的观察真菌雌激素玉米赤霉烯酮(ZEA)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观察ZEA对MCF-7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观察ZEA对MCF-7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用凋亡DNA片段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从不同方面检测ZE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ZEA对bcl-2和bax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 MCF-7细胞生长为雌激素依赖性:溶剂对照组(外源性雌激素缺乏且内源性雌激素耗尽的条件下)细胞增殖活力为100%,10 nmol/L雌二醇组细胞增殖活力为257.6%;另外,以溶剂对照组发生凋亡率为100%来计,10 nmol/L 雌二醇组细胞凋亡率只有为10.8%.ZEA对MCF-7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同雌二醇类似:在2~96 nmol/L浓度范围内,ZEA可快速恢复MCF-7细胞增殖活力(96 nmol/L组细胞增殖活力为对照组的2.4倍),提高S期细胞分布比例(96 nmol/L组S期细胞分布比例为对照组的2.3倍),降低凋亡百分率(96 nmol/L组细胞细胞凋亡率为对照组的23.7%),并呈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T-PCR和蛋白印迹结果分析显示,ZEA能够促进bcl-2 mRNA和蛋白质表达,对bax的表达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同雌激素类似,ZEA可提高MCF-7细胞增殖活力并促进有丝分裂指数;通过对bcl-2和bax表达的调节作用,ZEA可抑制雌激素耗尽所诱导的MCF-7细胞凋亡.

  • 绿茶主要活性成分对叙利亚地鼠胚胎癌前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焦振泉;吕相征;郭云昌;阚飚;徐勇

    目的 建立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Syrian hamster embryo cell,SHE细胞)混合培养模型,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SHE癌前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探讨EGCG的抑癌机制.方法 将SHE癌前细胞和正常细胞分别按1∶10 000、1∶1000、1∶100、1∶10比例接种于6孔的培养皿中,培养7 d,建立SHE细胞混合培养模型.以0 μmol/L EGCG为对照组,分别选取浓度为0.5、1、5、10、50 μmol/L的EGCG,通过SHE细胞生长实验,原位细胞凋亡实验、原位细胞增殖实验和基因芯片检测EGCG对SHE正常细胞、SHE癌前细胞和混合培养模型中SHE癌前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SHE癌前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比例为1∶100是合适的混合培养模型.0.5、1、5、10 μmol/L的EGCG促进了SHE正常细胞的生长,而浓度为50 μmol/L的EGCG抑制了SHE正常细胞的生长.在1∶200比例的SHE癌前细胞和正常细胞混合培养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5、10 μmol/L的EGCG抑制了不同大小的SHE癌前细胞克隆的生长.对照组中SHE癌前细胞的DNA合成指数和凋亡指数分别是39.3%和6.5%,5、10 μmol/L EGCG作用后SHE癌前细胞的DNA合成指数分别降至25.6%和24.8%,细胞凋亡指数分别升至12.65%和14.5%.EGCG抑制了混合培养模型中SHE癌前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了其凋亡.EGCG对于细胞凋亡的调控可能通过p53、NF-κB、bcl-2通道的基因表达来实现;EGCG对于细胞增殖的调控可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G1/S期实现.结论 EGCG可能是通过抑制癌前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进而抑制癌症.

  • 稀土暴露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余莉;戴育成;袁兆康;李洁

    目的探讨稀土暴露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国大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江西省寻乌县稀土矿区矿工(一线作业8年以上)30名健康成人为调查对象,同时选取地质结构和社会经济特征基本相同的离矿区35 km外的寻乌县另一村居民3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随机选取的暴露组和对照组进行血稀土含量测定.端粒酶重复扩增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稀土暴露和正常人群的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血稀土含量镧(La)暴露组为(1.268 5±1.070 5)μg/L,对照组(0.171 7±0.206 1)μg/L.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La、铈(Ce)、镝(Dy)、钇(Y)、镨(Pr)、钕(Nd)、钐(Sm)、钆(Gd)、镱(Yb)具有统计学意义;暴露组的总血稀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阳性率暴露组为37.0%(11/30),对照组为16.7%(5/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暴露组平均年龄为(38.69±8.0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0.45±9.02)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意义.端粒酶活性与血总稀土含量有高度相关性.暴露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凋亡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细胞周期分析中,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S期和G2-M期细胞明显增多.结论可观察到在暴露水平下的接触人群稀土暴露能提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对细胞凋亡没有影响,能促进二倍体DNA的复制及蛋白质合成,使进入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

  • caspase-3、bcl-2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作者:张伟;周韧;陈培辉;何平生

    目的探讨caspase-3、bcl-2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SP)法,检测5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和119例NHL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caspase-3和bcl-2在119例NHL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6.6%(103例)和53.8%(64例).二者在良、恶性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方式相反:在反应性增生淋巴滤泡中心caspase-3高表达而bcl-2阴性表达,滤泡套区caspase-3阴性表达而bcl-2高表达;在肿瘤性滤泡中心bcl-2常高表达而caspase-3常表达减弱或不表达;在NHL中二者的表达与肿瘤恶性度呈相反关系,高度恶性组中caspase-3的表达(44.4%)高于低度恶性组(23.7%,P<0.01),而B细胞性淋巴瘤中bcl-2的表达(42.6%)低于低度恶性组(75.5%,P<0.01);caspase-3的表达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512, P <0.01)),bcl-2的表达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436, P<0.01).此外,NHL的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710, P<0.01).结论 caspase-3可能参与了NHL的凋亡调节机制.caspase-3和bcl-2蛋白在良、恶性淋巴组织中常呈现相反的表达方式,提示二者在淋巴细胞增殖动力学调节中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

  • 丁酸钠对食管永生化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作用

    作者:沈忠英;陈铭华;蔡维佳;沈健;陈炯玉;洪超群;曾毅

    目的研究丁酸钠对永生化食管上皮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用H PV18 E6E7诱发的人胚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株SHEE,培养在50 ml培养瓶和24孔培养板,实验组分别加入1 mmol/L和5 mmol/L丁酸钠,对照组未加药,作用4 d。统计细胞克隆数,细胞超微结构用电镜检查;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数用流式细胞仪检查;Ki-67、细胞角蛋白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查;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查用鬼臼毒素标记的F-肌动蛋白。结果加入1 mmol/L和5 mmol/L丁酸钠4 d克隆形成率分别为65.5%和25.5%,比对照组73.5%减少。细胞周期检查1 mmol/L组S期细胞明显减少(4.6%),多停留在G0/G1期(83. 8%)。与对照组比较,1 mmol/L组细胞Ki-67表达降低,F-肌动蛋白和角蛋白表达增加,5 mmol/ L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多。结论丁酸钠可以诱导SHEE细胞增殖停滞和细胞凋亡,并有促细胞分化作用。其与用药剂量和时间有关。

  • Bcl-2过表达抑制乙醇诱导的HCC-9204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杨连君;王文亮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过表达对乙醇诱导的肝细胞癌(HCC)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含有人bcl-2 cD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DOR-SB质粒转染到不表达bcl-2蛋白的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细胞中,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连续克隆化直至获得100%表达bcl-2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株,并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用6%乙醇分别作用于上述细胞6 h后,用MTT法和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程度.结果转染pDOR-SB的细胞大部分为bcl-2蛋白表达阳性,而转染pDOR空载体或未转染的HCC-9204细胞均为bcl-2蛋白阴性.连续3次克隆化后,流式细胞检测表明所获得的单克隆细胞株100%稳定表达bcl-2蛋白,命名为HCC-bcl-2.6%乙醇作用后,HCC-bcl-2细胞和未转染的HCC-9204细胞经MTT法检测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519±0.053和0.366±0.04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TUNEL指数分别为0.387和0.613,亚二倍体凋亡峰比例分别为3.8%和10.7%,前者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bcl-2蛋白过表达能够抑制乙醇诱导的HCC-9204肝癌细胞凋亡.

  • 稳定过表达Smac基因对胃癌细胞株凋亡活性的调控作用

    作者:郑丽端;吴翠环;童强松;汪良;吴人亮

    目的探讨稳定过表达Smac 基因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Smac基因转染MKN-45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印迹鉴定Smac表达,同时以丝裂霉素作为凋亡诱导因子,采用锥虫蓝活细胞拒染法检测癌细胞体外生长活性,透射电镜、吖啶橙-溴化乙啶荧光染色法、末端TdT酶标记技术(TUNEL)观察癌细胞凋亡及比率;Western印迹、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表达.结果所获胃癌亚克隆细胞MKN-45/Smac的Smac 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MKN-45(P<0.01).10 μg/ml 丝裂霉素作用6~24 h后,与MKN-45细胞比较,MKN-45/Smac细胞生长活性减弱10.0%~30.8%(P<0.01),部分MKN-45/Smac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凋亡率增高21.2%(P<0.01).丝裂霉素作用后,MKN-45/Smac细胞内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均较MKN-45细胞显著增强(P<0.01).结论胃癌细胞中Smac基因的过表达,能提高丝裂霉素作用后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显著诱导癌细胞凋亡,为调控胃癌细胞凋亡活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 半胱氨酸蛋白酶-3抑制剂对大鼠缺血再灌流脑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作者:于士柱;严莉;王虔;安同岭;管欣琴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对大脑皮层缺血再灌流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流大鼠模型,于再灌流前向治疗组缺血侧脑室注射z-DEVD-fmk(7 μg/kg).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AB法)等方法,检测各组颞顶叶皮层缺血再灌流区caspase-3表达和活化、多(ADP-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和切割灭活及神经元凋亡.结果未治疗组(A组)、二甲基亚砜对照组(B组)、z-DEVD-fmk治疗组(C组),再灌流1 h及24 h缺血脑区的 caspase-3 前体含量分别为16.7±3.0、11.5±3.0、47.5±3.5及76.1±3.5、71.3±6.4、88.2±5.5;12 000 caspase-3切割片段含量分别为8.2±2.3、9.4±1.2、4.3±1.6及59.0± 6.3、60.5±7.2、17.3±2.8;PARP含量分别为12.6±3.0、13.9±2.0、53.7±4.1及67.5±8.6、61.1±6.6、93.6±4.1;24 000 PARP切割片段含量分别为6.0±0.7、6.6±1.2、3.6±1.1及27.4±2.6、25.8±3.2、12.1±2.8(相对灰度值);凋亡神经元密度分别为83.3±7.5、84.3±5.7、45.7±4.0及197.4±11.8、185.2±11.2、99.1±5.8(个/0.1 mm2,±s).3组各自再灌流不同时间点缺血脑区以上5种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C组再灌流各时间点缺血脑区以上5种指标与A组及B组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再灌流不同时间点这5种指标的变化彼此间均呈正相关(r=0.630~0.942,P<0.01).各组缺血再灌流脑区表达PARP的细胞主要是神经元,但3组间比较其密度差别不大.结论再灌流激发的caspase-3表达和活化异常增加使PARP过度切割灭活,是再灌流导致缺血脑区受损神经元凋亡的重要分子机制;z-DEVD-fmk可通过抑制caspase-3活性和自活化,减少PARP切割灭活,阻止受损神经元凋亡.

  • 四环素调控表达的反义bcl-2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MC生长和凋亡的作用

    作者:关健;陈杰;赵和

    目的研究由四环素调控的反义bcl-2 的表达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 -N -MC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非定向克隆构建携带反义bcl-2 cDNA片段的由四环素调控表达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UCCOMB1CMV/ Asbcl-2;应用脂质体Lip ofectamineTM介导转染SK-N-MC细胞,同时以空载体转染细胞作为对照.MTT法研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状况,提取DNA 梯带和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 PCR)研究细胞凋亡中bcl-xL/ bcl-xS基因在mRNA水平上表达的变化.Western杂交检测bcl- 2及其上下游相关基因caspase-3、PARP的变化.结果转染反义bc l-2的细胞生长增殖缓慢 , 在去血清培养的相同的时间内其凋亡细胞数也明显多于对照组细胞,提前出现 DNA梯带. 在细胞的凋亡过程中检测到非活性caspase-3酶原蛋白减少并检测到bcl-2、PARP蛋白的降解产物条带.但bcl-xL/bcl-xS基因在mRNA水平上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反义bcl-2 mRNA可抑制SK-N-MC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去血清培养所诱导的SK-N-MC细胞的凋亡.在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被激活,bcl-2和PARP蛋白被裂解,但bcl-xL/bcl-xS在反义bcl -2 mRNA诱导的SK-N-MC细胞的凋亡过程中无变化.

  • 单纯疱疹病毒1型对体外培养鸡胚端脑神经元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得新;王瑞金;冯子敬;王佳伟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对体外原代培养鸡胚端脑神经元活性的影响.方法在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上接种HSV-1,并利用空斑实验测定病毒滴度;以106 PFU/ml病毒吸附感染原代培养鸡胚端脑神经元,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MTT细胞活性分析、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HSV-1感染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HSV-1感染神经元24,48,72 h与同时正常细胞比较,活性分别下降25%,56%,97%.形态学及DNA电泳显示神经元主要以坏死的形式死亡.结论 HSV-1感染导致神经元活性下降.

  • 辛德毕斯病毒结构蛋白基因对宿主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蕾;梁国栋;赵炳文;周国林;付士红;何海怀;金奇;侯云德

    目的 了解辛德毕斯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阐明其分子致病分子机理。方法 构建了辛德毕斯病毒(XJ-160病毒株)结构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ABC,转染BHK-21细胞后观察其对宿主细胞的影响。结果 转染病毒结构基因的BHK-21细胞,可以发生辛德毕斯病毒感染所出现的细胞毒性反应,表现为: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凝集;G1期细胞减少、而处于s期的细胞增多。结论 辛德毕斯病毒结构蛋白基因可引起宿主细胞的凋亡。

1369 条记录 1/69 页 « 12345678...686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