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清β-内啡肽、皮质酮和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张在宁;尹剑春

    目的:观察长时间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免疫系统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08在淮阴师范学院体育系运动生化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120min训练组、60min训练组,每组8只.对照组:平时不运动,自由饮食.60 min训练组:前1周每天适应训练30 min,然后每天无负重游泳1次,60 min/次,共8周.120 min训练组:适应期每天游泳增加10 min,直至每天游泳120min,共8周.运动条件:玻璃钢游泳池150 cm×60cm×70 cm,水深60 cm,约为大鼠身长2倍,水温(31±1)℃.大鼠末次游泳24 h后,依次麻醉,从腹腔动脉处各取血5 mL置于洁净的离心玻璃试管中,室温放置0.5 h低温分离血清(4℃,3 000 r/min,10 min),-30℃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β-内啡肽、皮质酮、白细胞介素2的含量,从腹主动脉取血2 mL,置于一个加抗凝剂的玻璃试管中,采用酶标法测定血浆T细胞亚群(CD3+,CD4+,CD8+)数目.结果:纳入动物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体质量的变化:训练后对照组、60min训练组,120min训练组的体质量较训练前有显著增加,120 min训练组的体质量增长率显著低于60 min训练组和对照组;60 min训练组的体质量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②大鼠下丘脑和血清β-内啡肽以及血清皮质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120 min训练组训练后下丘脑和血清中β-内啡肽水平显著升高,60 min训练组下丘脑中β-内啡肽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120 min训练组血清中皮质酮水平显著升高,60min训练组大鼠血清中的皮质酮水平显著降低.③大鼠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与对照组相比,120 min训练组训练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显著下降,60 min训练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60min训练组血清CD3+,CD4+数目显著升高,CD8+数目差异无显著性,120 min训练组CD3+,CD4+含量显著升高.结论: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免疫功能和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不同,两系统之间的内部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 腹部和大腿皮下脂肪组织抵抗素蛋白的表达

    作者:朱欢丽;周咏明;张木勋

    背景:抵抗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而中心性肥胖时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和导致2型糖尿病.目的:比较正常人腹部和大腿皮下脂肪组织抵抗素蛋白表达的情况,探讨抵抗素在中心性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设计:对照观察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对象:选择2003-01/0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住院患者20例,根据留取脂肪组织的部位分腹部皮下脂肪组织组12例和大腿皮下脂肪组织组8例.方法:①所有患者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体内脂肪百分比(按白种人数据推导的公式):男性=1.2×体质量(kg)+身高-2(m-2)+0.23×年龄-16.2;女性=1.2×体质量(kg)+身高-2(m-2)+0.23×年龄-5.4.②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③留取的脂肪组织标本用单去污裂解液提取脂肪组织中的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Western-blot测量脂肪组织抵抗素蛋白的表达水平.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的血压、体质量指数,体内脂肪百分比,空腹血糖,抵抗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纳入患者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体内脂肪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腹部皮下脂肪组织抵抗素蛋白表达(A)为14 942±6 076,明显高于大腿皮下脂肪组织组39 421±6 087,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抵抗素蛋白在腹部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高于腿部皮下脂肪组织,此结果对中心性肥胖并引起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参考价值.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新致病基因MEF2A第7外显子突变的检测

    作者:李婧;杨钧国;陈汉想;李伟;杜容;桂乐;田莉;郭邱惠

    目的:检测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MEF2A基因第7外显子是否存在新突变位点.方法:从1995-03/1996-08在武汉同济医院和武汉协和医院对来自湖北、黑龙江、河南、湖南等省的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156例进行临床调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对所有对象的MEF2A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筛查,然后选取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图谱的峰型出现双或多峰者以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图谱条带数目或位置与对照有差异者的片段进行DNA直接测序,测序结果与正常序列对照确定是否存在突变.结果:参与实验的患者1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MEF2A基因第7外显子区域有4例患者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图谱呈双峰或多峰,结果疑为异常.②有7例患者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电泳出现异常条带,即泳动比正常多出条带或移动速度与对照有差异,表明这7例可能出现MEF2A基因突变.③所有异常标本的DNA直接测序结果与正常序列对照未发现第7外显子区域基因突变.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MEF2A基因第7外显子未发现新的突变,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结果与DNA测序结果并非平行关系,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同样存在假阳性.

  • 不同分化程度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作者:郭德玉;杨忠;曹健;王志成

    背景: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不仅涉及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也涉及到细胞侵袭、转移和细胞凋亡的调节基因.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的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机制奠定基础.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学研究所,基础医学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新桥医院药剂科.材料: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CHG-5(WHO分级为Ⅱ级)由本实验室建立并保存培养;SHG-44(WHO分级为Ⅳ级),由苏州医学院附属二院脑肿瘤研究室提供,小牛血清由杭州四季青生物材料研究所生产并提供.实验中还采用了RPMI-1640培养基(Gibco)、Trizol试剂盒(Gibco-BRL)、RNAsecureTM溶液(Ambion,Austin,Texas)、光度适应计(Eppendorf,Hamburg,Germany).基因芯片含9,984个人类cDNA片段,由香港城市大学准备和提供(UniGEMV2 cloneset已知的基因和ESTs购自Incyte公司),SuperscriptⅡ反转录酶由Gibco-BRL公司提供,荧光染料Cy3&Cy5为Amersham Pharmacia公司产品.方法:实验于2001/2003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完成.用Trizol试剂盒抽提总RNA,用SuperscriptⅡ反转录酶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并用荧光染料Cy3&Cy5标记cDNA产物,然后进行芯片杂交,检测人胶质瘤细胞系CHG-5和SHG-44瘤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特别是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并用Northern blot杂交来验证芯片结果.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分化程度的人胶质瘤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Northern杂交结果与相应基因芯片结果的比较.结果:①与CHG-5相比,SHG-44细胞中检测到了有120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和22个基因表达明显下调,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种类很多,其中凋亡类相关基因共6个,上调基因有3个,下调基因3个;细胞周期与增殖类相关基因共12个,上调基因有5个,下调基因7个.②芯片结果进一步得到Northern blot杂交结果的支持.结论:初步揭示了胶质瘤进展的差异表达基因,特别是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评估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

    作者:刘敏燕;田慧;宗文漪;王节;李小鹰

    目的:评估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5-04/07连续3个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其中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23例,高血压者31例,血脂异常者14例;脑血管病者4例;吸烟及既往有吸烟史者21例,有间歇跛行症状者6例,有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26例,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者8例.先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及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检查评估有无下肢血管病变.以彩超为诊断标准,评价踝肱指数及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诊断指标.结果: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彩超诊断有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肢体占90%,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突起及管腔狭窄≥50%的肢体占40%.②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诊断有下肢血管病变的肢体占35%,其中踝肱指数≤1.0的肢体占27.5%,踝肱指数≤0.9的肢体占22.5%.③以彩超诊断下肢血管病变为标准,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的敏感性81.25%,特异性95.83%,阳性预测值92.86%,阴性预测值88.46%,诊断符合率90%.④彩超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组踝肱指数值明显低于非病变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彩超对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以彩超相应标准为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依据,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确诊率高.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综合分析较单独应用踝肱指数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准确性高.

  • 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及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作者:秦颖;马丽媛;倪金霞;唐强;朱文增;王德生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及脑内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11/2002-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①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和康复组3组(n=10),造模组和康复组大鼠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不栓塞.(②康复组大鼠每天置于滚筒式网状训练器内进行转动训练,平衡木上行走训练,转棒上转动训练及网屏抓握训练,共40min;其他两组大鼠不干预.③各组大鼠在术后24 h、3,7 d分别以Bederson评分评估神经功能(0~3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陷越重)、平衡木(0~5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差)、转棒(0~3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差)、网屏测评(0~3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差)评估其运动功能,并于术后7 d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内的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目.结果:经补充后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Bederson评分:造模组和康复组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②平衡木、转棒和网屏测评结果:术后3,7 d造模组和康复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康复组术后3 d平衡木测试、术后7 d所有测试得分均低于造模组(P<0.05或0.01).③无论脑皮质还是海马,康复组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造模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梗死大鼠平衡、行走及抓握能力,增加息肢肌力,并能诱导缺血周边区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 尺神经干中手内肌功能束组的分布定位

    作者:李绍光;顾立强;邵岩;孙天胜

    目的:应用组织学方法观察鉴别尺神经内的手内肌功能束组在断面上的分布,为选择性修复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1-12/2002-04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完成.新鲜成年男性尸体上肢标本6具,左右各半,为脑死亡病人捐献遗体.分离尺神经及其分支,墨汁标记方位后在各个分段平面取材,冰冻切片机横断面切片后进行Karnovsky-roots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以区分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根据染色结果,结合显微解剖结果和各分支自神经干分出的先后位置,观察判断手内肌功能束组在断面上的分布情况.结果:①运动束染色特点:高倍镜下见多数纤维染色呈现中等强度阳性反应,酶染色局限于轴索,髓鞘不染色,低倍镜下见只有少量稀疏的块状酶染区.②感觉束染色特点:高倍镜下所能分辨的有髓纤维,酶反应阴性,但是其间有大量强阳性的群块状酶染区(无髓纤维分布区),低倍镜下呈密集的团块状,均匀分布于神经束内.③混合束染色特点:可见上述两类来源神经纤维酶染色特点.刚开始混合的束内,两类来源的纤维各占一方;而后相互交错,但是神经纤维的两类来源,根据其酶染特征,还是清晰可辩;后两类纤维充分混合,散布在整个束内,低倍镜下整个束内有较感觉束稀疏的块状酶染区.整个混合过程一般经过一两个节段就会完全混合.④各断面中功能束组分布的判断:在深支汇入平面,深支(手内肌)束组表现为运动束染色特点,浅支束组表现为感觉束染色特点,两束组间间隔明显;到前臂6/16平面,手内肌束组和浅支束组完全混合.从前臂13/16~16/6平面在神经干断面的感觉束是腕背支束组,混合束是包含手内肌神经纤维的混合束组,运动束是前臂屈肌束组,根据位置可以判断出其功能,在前臂15/16腕背支束组与混合束组有了初步的纤维交错,上臂1/8平面腕背支束组、尺侧腕屈肌束组与混合束组完全混合,上臂3/8平面指深屈肌束组与手内肌束组混合,3/8平面以上功能束完全混合.结论:应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合显微解剖结果,能够在组织断面上判断出手内肌功能束组的分布位置和范围.在手术中结合应用该方法,将有助于手内肌功能束组的判断和保证选择性修复定位的准确性.

  • 锌对Caco2细胞锌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沈慧;秦海宏;龙建纲;王福俤;郭俊生

    背景:小肠锌吸收降低会导致皮炎、脱发、生长发育障碍等.低锌状态下如何保持小肠锌内稳态的作用途径至今尚不清楚,锌转运体的发现及相关研究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目的:观察低锌浓度对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和锌铁调控蛋白4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低锌状态下小肠锌吸收的可能途径.设计:空白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4-10/2005-05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军队卫生学教研室完成,人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购自上海中科院细胞所.方法:将Caco2细胞培养至一定浓度.①时间效应: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10 μmol/L TPEN暴露时,0,2,4,6,8和10 h时相点Caco2细胞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和锌铁调控蛋白4mRNA的表达情况.②剂量效应: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0,2.5,5,7.5,10 μmol/LTPEN暴露时,各组Caco2细胞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和锌铁调控蛋白4mRNA的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锌对Caco2细胞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和锌铁调控蛋白4mRNA表达影响的时间和剂量效应.结果:①时间效应:与0 h比较,2 h和4 h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mRNA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6 h,8 h和10 h,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mRNA均有显著升高(P<0.05).锌铁调控蛋白4mRNA表达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6 h达到峰值,为0 h的2.1倍.②剂量效应: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mRNA的表达量在TPEN浓度为2.5和5 μmol/L时没有明显改变,7.5和10μmol/L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m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锌铁调控蛋白4mRNA的表达量随着TPEN浓度的升高而升高,10 μmol/L时锌铁调控蛋白4mRNA表达量为0μmol/L时的2.7倍.结论:Caco2细胞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和锌铁调控蛋白4mRNA表达受锌的调控,并且有时间和剂量效应,但是锌铁调控蛋白4mRNA变化较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mRNA变化敏感且迅速.低锌状态下,细胞可能通过上调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和锌铁调控蛋白4mRNA表达水平而调节细胞锌内稳态.

  •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显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吴庚华;吴洪海;王鑫;黄叔怀;朱永泽

    目的:观察大鼠力竭性游泳后窦房结病理组织学和缺血缺氧性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扬州大学医学院解剖研究室完成.①选用8周龄的SD大鼠32只,雌雄各半.采用300 L塑料水箱作为大鼠游泳槽,水深60 cm,约为大鼠身长2倍,水温控制在(34±1)℃.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不运动),中等强度训练组(无负重游泳,120 min/d,共7 d),一次力竭训练组(尾部负荷体质量的2%,进行1次力竭游泳)和1周力竭训练组(尾部负荷体质量的2%,每天1次力竭游泳,共7 d).力竭标准:大鼠连续3次沉入水底,每次超过10 s,不能自主浮上水面.②运动后即刻摘取窦房结,经固定、切片后分别进行苏木精染色、Masson's染色和Nagar-Olsen染色.③用图像分析仪检测窦房结内P细胞、T细胞、心房肌细胞、胶原纤维胞浆吸光度(A值).④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大鼠3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苏木精-伊红和Masson's染色显示,对照组窦房结内各细胞形态正常;中等强度训练后窦房结内部各细胞的形态结构无明显改变;1次力竭训练后窦房结内P细胞、T细胞与心房肌细胞病理改变明显,而胶原纤维的改变不明显.1周力竭训练后窦房结内P细胞、T细胞与心房肌细胞病理改变减轻,但胶原纤维的染色强度增加.中等强度训练后窦房结内各细胞胞浆A值与对照组相近(P>0.05).1次力竭训练组窦房结内P细胞、T细胞和心房肌细胞胞浆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中等强度训练组(P<0.05~0.01).1周力竭训练组窦房结内各细胞胞浆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中等强度训练组(P<0.05),T细胞和心房肌细胞胞浆A值明显高于1次力竭训练组(P<0.05).1周力竭训练组窦房结内胶原纤维胞浆A值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②Nagar-Olsen染色(反映窦房结组织缺血缺氧程度)显示,对照组与中等强度训练组的窦房结内部细胞无缺血缺氧改变;1次力竭训练后,窦房结呈缺血缺氧性改变,缺血缺氧的程度依次为心房肌细胞>T细胞>P细胞;1周力竭训练后窦房结内部的各细胞缺血缺氧程度减轻.中等强度训练后窦房结内各细胞的胞浆A值与对照组相近(P>0.05).1次力竭训练组窦房结P细胞、T细胞和心房肌细胞胞浆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中等强度训练组(P<0.05~0.01).1周力竭训练组窦房结内各细胞的胞浆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中等强度训练组(P<0.05~0.01),P细胞和心房肌细胞胞浆A值明显低于1次力竭训练组(P<0.05).结论:中等强度训练对大鼠窦房结的显微结构影响不明显,1次力竭训练可使窦房结内部的各细胞出现较明显的损伤性变化,1周力竭性游泳训练后窦房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适应性改变.

  •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的活性及其相关性

    作者:张玉玲;周淑娴;雷娟;王景峰

    目的: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及正常人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并通过其相关性分析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纤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12/2003-10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5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87例为对照组.应用比色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同时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组93例、对照组87例进入结果分析.①心肌梗死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60±0.97),(2.84±0.82)μkat/L;(0.85±0.19),(0.66±0.20)AU/mL,P均<0.01].②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0 8,0.782 9,P均<0.01).结论: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活性的增高与心肌梗死明显相关.②肾素-血管紧张素与纤溶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能通过影响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活性而参与对纤溶平衡的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起到重要作用.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尾壳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作者:余菁;沈伟哉;郭国庆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尾壳核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5在暨南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完成,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组)和京都种威斯特大鼠(对照组)各30只,分别于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测血压并处死,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实验组使用兔抗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多克隆抗体.阴性对照用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替代一抗体.每只大鼠计数20~30片,取其均数计数尾壳核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目,代表其密度.结果:各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无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对照组3,6,12月龄大鼠血压分别为[(97.5±12.0)、(107.3±9.8)、(113.3±12.8)mm Hg(1 mm Hg=0.133 kPa)],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组3,6,12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逐渐升高,分别为[(116.3±13.5)、(151.5±8 3)、(177.0±9.0)mm H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血压均高于同鼠龄对照组大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大鼠尾壳核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中等大小,突起较多较长,还可见阳性神经纤维呈网状分布.大鼠尾壳核内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密度改变:对照组和实验组3月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6月龄和12月龄明显减少.③对照组3,6和12月龄京都种威斯特大鼠尾壳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无明显变化[(9.41±0.77),(8.64±1.28),(8.51±0.77)个/mm2];实验组自发性高血压6,12月龄大鼠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与3月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个月(6.59±0.70),12个月(7.30±0.96),3个月(8.90±1.09)个/mm2,P<0.05],实验组6,12月龄大鼠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均低于同鼠龄对照组大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模拟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良好动物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随月龄而有不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尾壳核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改变有可能是通过影响血压调节中枢的交感活性而间接调控高血压的发生.

  • 亚低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凌芳;叶心国

    背景:近年来亚低温对脑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以及亚低温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已越来越引起重视.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区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机制.设计: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试验.单位:湖北省人民医院.材料:实验于2004-10/2005-02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验中心进行,选取健康清洁级SD大鼠50只.方法:将SD大鼠50只,先随机选取10只分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每组5只;余下的40只随机分为常温脑缺血组和亚低温脑缺血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5只外,其余大鼠均采用Longa改良线拴法建立可逆的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假手术组及常温组置于20℃室温,肛温稳定在37℃左右;亚低温组将大鼠置于4℃环境中,全身采用亚低温方法,控制大鼠肛温在(33.0±1.0)℃,缺血结束后立即自然复温,脑缺血3 h后开始再灌注过程.所有造模大鼠均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0分为无神经缺损症状;1分为不能伸展对侧前爪;2分为行走时向偏瘫侧转圈;3分为向偏瘫侧倾倒;4分为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缺血脑组织大鼠的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的表达,脑梗死灶体积百分比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实验过程中有15只大鼠因颅内出血、麻醉意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不满足要求而被剔除,随机补充15只造模成功大鼠,进入结果分析大鼠保持50只大鼠.①肿瘤坏死因子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54±1.24,3.71±1.50)个/视野];亚低温脑缺血组明显比常温脑缺血组低[(31.94±7.23,69.20±9.43)个/视野,F=179.16,P<0.001].②白细胞介素-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20±1.34,3.89±2.08)个/视野];亚低温脑缺血组明显比常温脑缺血组低[(28.95±4.97,55.79±7.93)个/视野,F=174.95,P<0.001].③梗死灶体积百分比:亚低温脑缺血组明显比常温脑缺血组低[(21.06±2.42)%,(30.32±2.71),F=374.87,P<0.001].④神经功能评分:亚低温脑缺血组明显比常温脑缺血组低[(1.35±0.27)%,(2.04±0.34)%,F=117.17,P<0.001].结论:①亚低温脑缺血组大鼠脑梗死灶体积较常温脑缺血组明显缩小,提示亚低温对缺血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②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仅见少许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阳性表达,而缺血后再灌注24h脑缺血区即有较多阳性细胞表达,提示脑缺血启动了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诱发炎症级联反应,从而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对炎症级联反应的抑制是发挥脑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595 nm Vbeam激光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滕雯;郝立君;任丽虹;肖志波;王敏;李芍华

    目的:观察595 nm Vbeam激光照射对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伤口愈合中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激光美容中心完成.成年大耳白兔20只,建立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模型,上皮化后切取一组瘢痕8处,然后将瘢痕随机分为激光治疗组和对照组,激光治疗组在创面上皮化后按一定参数进行激光照射,开始时每周照射1次,1个月后改为每两周照射1次,共两个月.对照组不进行治疗.在上皮化后1,2,4,6,8周分别切除两组增生性瘢痕各8处,每次取材前用游标卡尺测量瘢痕厚度,对切取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并对上皮化后4周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对上皮化和上皮化后4周组织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测定,对比研究在瘢痕形成过程中595 nmVbeam激光照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观察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实验大耳白兔2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兔耳增生性瘢痕经595 nmVbeam激光照射后,按不同时间段取材与对照组比较,①瘢痕厚度明显变薄:创面上皮化后即出现增生块高出于皮面,且不断增厚,在上皮化后4周时高,以后逐渐下降.激光照射(即上皮化后)2,4,6周后激光治疗组瘢痕增生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激光治疗组:(1.95±0.08),(2.16±0.09),(1.53±0.08)mm;对照组:(2.04±0.09),(2.37±0.11),(1.68±0.09)mm,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不同时间取材的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对照组真皮层明显增厚,为周围正常真皮厚度的三四倍.而激光治疗组真皮层较对照组变薄.Masson染色显示瘢痕胶原纤维呈蓝色,对照组可见蓝染较深的胶原纤维,外形粗大,排列杂乱无章.而经激光照射的瘢痕虽然也可见蓝染的胶原纤维,但与对照组比较蓝染变浅且纤细,胶原排列也趋于一致.③高倍镜下成纤维细胞计数在上皮化后随时间逐渐增多,在上皮化后4周时达到高峰,以后又下降,但在上皮化后1,2,4,6,8周激光治疗组成纤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减少(P>0.05).④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经595 nm Vbeam激光照射4周后成纤维细胞核变小、畸变,胞质中细胞器减少,细胞功能不活跃,线粒体空泡变性,细胞周围的胶原呈溶解状态.⑤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激光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反应率上皮化后为18.33%,上皮化后4周,激光治疗组为41.93%,对照组为64.26%,P<0.05).结论:595 nm Vbeam激光照射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应用595 nmVbeam激光预防和治疗瘢痕可行.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细胞凋亡及核因子κB的活化

    作者:廖达林;张志坚;林克荣;刘建强

    目的:观察肝凋亡细胞及活性核因子κB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实验于2005-05/09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造模组30只,给予88%基础饲料+10%猪油+2%胆固醇;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基础饲料.对照组大鼠于8周后处死,造模组分别于8,12,16周处死,取肝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苦味酸染色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活性核因子κB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核因子κBp65来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核因子κBp56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凋亡的相关性.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造模组大鼠肝组织炎症、脂肪变程度逐渐加重,造模16周窦周出现轻度纤维化(P<0.05).②造模组12周、16周大鼠肝细胞凋亡细胞数和核因子κBp65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③活化的核因子κB与肝组织炎症、脂肪变及纤维化呈显著正相关(r=0.849 1,0.670 3,0.423 7,P<0.01,0.05);凋亡程度与炎症、脂肪变相关亦呈显著正相关(r=0.628 6,0.593 6,P<0.01).④核因子κBp56表达与凋亡存在明显相关关系(r=0.6412,P<0.01).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中,肝损伤与肝细胞凋亡的增加明显相关,凋亡与核因子κBp65表达、疾病严重程度相一致.

  • 预防用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结构和血流量的影响

    作者:邹锦慧;李景田;吉燕翔;张慧明;周小璜;李伯灵;陈秀琴;林拓

    背景:目前关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多集中在治疗已形成的坏死,对在使用激素过程中如何预防股骨头坏死,报道较少.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预防性给药对股骨头组织结构和血流量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韶关学院医学院药学教研室和解剖学教研室;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材料: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0.5)kg.方法:实验于2005-04/07在韶关学院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和中山大学北校区电镜室完成.①30只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1 mL/kg,2次/周,生理盐水10 mL/d灌胃;激素组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 mL/kg,2次/周,生理盐水10 mL/d灌胃;治疗组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 mL/kg,2次/周,从注射地塞米松第1天开始每天灌喂血塞通25 mg/kg、脂必妥350 mg/kg和阿仑膦酸钠5 mg/kg.连续用药8周.②停药1周后3组动物同时采用放射性微球技术测量股骨头血流量;光镜及电镜观察组织学改变.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兔股骨头血流量.②各组兔股骨头软骨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结果:①治疗组血流量显著多于激素组[(0.261±0.042),(0.197±0.053)mL/(min·g),q=6.10,P<0.01],与对照组[(0.243±0.039)mL/(min·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治疗组空骨陷窝显著少于激素组[(15.22±5.49),(24.78±7.87)个,q=6.35,P<0.01],与对照组[(10.38±3.78)个]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治疗组细胞正常,内质网丰富,细胞核呈正常形态;激素组骨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染色质边聚,骨陷窝扩大.结论:在长程使用类固醇激素同时应用血塞通、脂必妥和阿仑膦酸钠可提高股骨头血流量,改善骨组织结构,预防或减缓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中国人群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作者:于会艳;秦斌;龚涛;周海滨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中国人群β-Fg-455G/A基因多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k)、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Medline 1994-01/2005-12相关文献,纳入内容涉及β-Fg-455G/A基因多态的基因型频率和(或)等位基因频率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去除重复报告、数据描述不清无法利用的文献.按上述要求初步筛查文献为12篇,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后纳入Meta分析文献为10篇,累积病例组1 270例,对照组1 302例.以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分布OR值为效应指标,应用RevMan 4.2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结果:数据合并结果显示,病例组GA+A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A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体效应检验:P=0.01,OR=1.44,95%CI=(1.09~1.91);P<0.001,OR=1.47,95%CI=(1.19~1.82).结论:中国人群β-Fg-455G/A基因多态的GA+AA型与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即455G→A突变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

  •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预后:5年254例资料回顾

    作者:代亚美;王德生;王淑荣;胡晓蕾;赵庆杰;张黎明

    目的:回顾分析各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结果,为该病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①选择2000-01/2005-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54例[男154例,女100例,平均(35±19)岁;符合Asbury和美国神经病学会制订的急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断标准]的病历资料.②将全部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月份、前驱病史、发病至高峰期及住院时间、首发症状、运动症状、感觉症状、波及颅神经、植物神经情况、辅助检查、治疗、随访等均列入Excel病例统计表进行分析统计.并根据吉兰-巴雷综合征电生理记载和临床表现,结合各型诊断标准对资料较为完整者进行分型.比较各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发病月份分布,前驱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用药情况和康复特点.③计数资料统计描述采用数字或率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计量结果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①分型:经典吉兰-巴雷综合征即急性炎症性多发性神经病89例、吉兰-巴雷综合征变异型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32例、未分型急性炎症性多发性神经病或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72例、Fisher综合征14例、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34例、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5例、全植物神经功能不全3例.②年龄、性别分布:在各型中性别分布大部分为男多于女,仅复发性和植物神经型吉兰-巴雷综合征女>男.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及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急性炎症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患者(P<0.05~0.01).③发病月份分布:7,9,10月为吉兰-巴综合征发病高峰.④前驱病史: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有病前感染史比例(25%)明显低于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53.3%).⑤临床表现:93%以上患者以四肢无力为主要症状;重者患者都迅速出现肢体瘫痪,需要辅助呼吸.⑥实验室检查结果:周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主要神经电生理改变(72.4%),脑脊液常规检查可见蛋白-细胞分离现象(56.5%).⑦治疗:目前吉兰-巴雷综合征病因治疗如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39.0%)、血浆交换(2.36%)和激素治疗(30.7%),与1997/1999流行病学调查时(35.0%)相比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比例有上升趋势,而采用激素治疗所占比例(45%)有下降趋势.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中97%应用激素,而对激素反应好的占88.2%.⑧随访:早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病情早日康复,效果优于激素和单纯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结论:①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中男多于女.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及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年龄偏大.②7,9,10月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高峰月份.③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有病前多有感染史.④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应该在支持治疗基础上减少激素应用,提高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浆交换应用比例.而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应该继续应用激素治疗.⑤早期给予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免疫球蛋白治疗,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 拉萨藏族青少年手腕部骨龄的Fels法评价

    作者:李长勇;任甫;李春山;黄克强;温有锋;郭子义;李宁;肖艳杰;王鲲;席焕久;张华耀;成建国

    目的:探讨拉萨藏族青少年骨发育水平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应用骨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3-07/09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从拉萨市6所大、中、小学随机选取父母为藏族,本人在拉萨生活,经体检证明健康的7~21岁青少年为调查对象.按性别分组,每岁为1组,共调查1 496名,男743名,女753名.按Fels法进行手腕部骨龄评价,并进行骨龄与年龄的相关分析和骨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共调查1 496名,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①Fels法评价手腕部骨龄结果:各年龄组骨龄均小于年龄,男性7~21岁各年龄组年龄与骨龄差值变化分别为:1.17±1.18,1.28±1.06,1.79±1.13,1.99±1.05,1.87±1.73,1.72±1.80,1.22±1.68,1.20±1.43,1.29±1.02,1.37±1.27,1 49±0.98,1.71±1.11,2.05±0.79,2.72±0.55;女性分别为:1.18±1.00,1.40±1.28,1.17±1.46,0.95±1.41,0.43±1.34,0.55±123,1.29±1.16,1.59±0.95,1.48±1 19,2.15±0.98,2.46±1.06,2.92±0.75,3.60±0.33,4.48±0.26.骨龄性别差异表现为:7~8岁年龄组骨龄男性大于女性,9~12岁年龄组骨龄男性小于女性,而后呈现男性又大于女性.②骨龄与年龄的相关分析:骨龄与年龄呈高度正相关(男性r=0.947,女性r=0.928,总体r=0.934).结论:各年龄组骨龄均小于年龄,提示拉萨藏族青少年骨发育具有延缓的特点,这可能是西藏典型的高寒、缺氧等高原环境造成的.Fels法可以用于评价拉萨藏族青少年手腕部骨龄,但不完全适用,因此有必要制定西藏藏族儿童青少年的骨龄标准.

  • 麦肯基诊疗技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和颈椎活动受限的改善效应

    作者:徐晖;王宁华

    目的:观察麦肯基(Mekenzie)诊疗技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并与Maitland技术治疗效果相比较.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3-06/2004-12月门诊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8例,根据医生接诊情况分为2组:麦肯基组,使用麦肯基诊疗技术,1次/d,38例;Maitlandzu组,使用Maitland方法,1次/d,30例,所有患者均治疗6次.治疗前及治疗5次后由专人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并计算疼痛评分的差值和疼痛好转率;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对麦肯基组患者的颈部活动度进行检查.结果:68例进入结果分析.①目测类比评分:两组治疗5次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②麦肯基组目测类比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和疼痛好转率显著大于Maitland组[6.47±1.79,2.71±2.10;(92±11)%,(42±29)%,P<0.001].③麦肯基组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颈椎活动度受限情况逐渐好转(P<0.01),治疗2,3,4次后颈椎活动度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麦肯基诊疗技术和Maitland技术都是十分有效的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但麦肯基技术对疼痛的改善比Maitland技术效果明显,且对改善颈部活动受限有效.

  • 正常学龄前儿童步行时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

    作者:周安艳;李海;尹运冬;黄东锋;曹建国

    目的:了解正常学龄前儿童步行时的动态足底压力特征.方法:于2004-05/2005-04选择深圳市不同地区的4所幼儿园的具有正常步行能力的学龄前健康儿童52名,运用Ultraflex连续性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对其进行了步行时动态足底压力运动力学数据采样.经过电脑数据录入分析,可以得到特征性的双峰曲线.从双峰曲线提取特征量,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各特征量的变异系数,确定离散度较小的特征量.对不同性别、左右侧足底压力的特征量分别进行t检验,了解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52名儿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受试儿童的足底压力曲线表现为具有2个峰和1个谷的双峰波形.②在从足底压力曲线提取的特征量中,左侧的第二峰值、到达谷值的时间占该侧支撑时间的比率、到达第二峰值的时间占该侧支撑时间的比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8%,12.3%,7.1%,10.9%;右侧相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0%,11.4%,7.1%,10.5%(均小于12.5%,说明离散度较小).③所有特征量在男女儿童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左右侧第二峰值和到达谷值的时间占该侧支撑时间的比率有差异[(158.6±18.7)%,(146.8±16.1)%;(51.39±6.31)%,(54.44±6.24)%,P=0.000,0.001].结论:①该组儿童步行时足底压力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②特征量的数据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满足生物力学实验可接受水平.③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左右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步态 力学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外科治疗56例功能恢复相关分析

    作者:卢旭华;陈德玉;袁文;曹新峰;赵定麟

    背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难度大,手术技巧要求高,处理不当易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及功能恢复情况.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对象:长征医院骨科1996-08/2003-08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方法: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①对于MRI,CT检查胸椎黄韧带骨化为局灶型,病变范围不超过2个节段,采用单纯后路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共19例.②涉及2个以上节段,可采用单侧开门整块椎板撬拨法,共29例.③胸椎同一平面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胸椎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骨化时,采用后正中入路+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治疗,共8例.主要观察指标:根据Epstein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优:感觉、运动恢复到接近正常;良: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借支具行走;可:感觉、运动功能.小部分恢复,仍不能行走;差:无效或加重.结果:55例随访1年以上,1例随访至术后2个月.①其中功能恢复优39例,良8例,可5例,差4例.②术后症状恢复依次为束带感消失,肌张力下降,麻木减轻.③术后3~6个月是恢复较快的时期,部分患者术后1年仍有改善,2年以后基本无再进步;完全截瘫者恢复较差;病史长、截瘫重者恢复亦差.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脊髓压迫症须早期手术治疗,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及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的手术方式.

  • 国家健将级女子铁饼运动员腾空和过渡阶段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特征

    作者:赵双印;李元敬

    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三维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调查国家健将级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腾空和过渡阶段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方法:2004-06/07发放调查问卷14份,调查14名国家健将级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构成比.2005-03采用近景动态立体摄影的测量方法,用两台有电子快门的进口松下摄像机,对运动员现场比赛、训练进行定点拍摄,拍摄频率为50 Hz.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反馈分析系统,进行图像采样和数据计算,获取生物力学指标,重点分析腾空和过渡阶段(左脚离地瞬间至左脚着地瞬间)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包括左脚离地瞬间、右脚离地瞬间、左脚着地瞬间的左膝角、右膝角等指标.结果:①14份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100%.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国家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构成比高的是髌骨软骨病(28%),其次是内侧副韧带损伤(20%),再次是半月板损伤(17%),创伤性关节炎、外侧副韧带损伤和其他损伤分别为10%,6%,19%.②腾空和过渡阶段膝关节的生物力学指标:左脚离地瞬间左膝角为(125±3)°,右膝角为(114±6)°;右脚着地瞬间左膝角为(77±2)°,右膝角为(85±4)°;左脚着地瞬间左膝角为(102±2)°,右膝角为(92±6)°.在左脚离地瞬间至右脚着地瞬间,左膝角均值减少了48°,右膝角均值减少了29°;与右脚着地瞬间时相比,左脚着地瞬间左膝角增大了25°,右膝角增大了11°.结论:①腾空阶段,右膝关节转扣着地极易发生损伤,这个阶段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为右侧外副韧带和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左膝虽然呈屈曲状,但因处于腾空状态,左脚并未落地,因此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不大.②过渡阶段,左膝关节、左踝关节随着左脚的快速落地,易发生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损伤.

  • 人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基因D543N和3'UTR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成人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纪春梅;安雅臣;李军;王育华

    目的:探讨人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基因D543N和3'UTR位点多态性与国内北方汉族成人肺结核发病的关系.方法:以2004-03/06唐山市结核病医院连续收治的汉族成人(年龄≥18岁)结核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为病例组.同期通过健康查体的方式选择与病例组患者同民族、同性别、年龄相差<3岁,相同居住地(城市或农村),且经统一结核菌素试验确认为有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1:1配对设计的病例对照观察.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人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基因中D543N和3'UTR两个多态性位点,对肺结核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对肺结核的临床和病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124例,男83例,女41例;男性患者年龄(47±16)岁,女性(37±15)岁,男性患者发病年龄大于女性(P<0.05);农村患者75例,城市49例.对照组124例,男性年龄(47±15)岁,女性(38±12)岁,与病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①D543N和3'UTR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D543N G/A,3'UTR TGTG+/del基因型病例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OR值(95%CI)分别为2.625(1.123~6.134),2.733(1.513~4.938).②对17个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中,在调整卡痕、婚姻状况、体质量指数、接触史4个因素后,D543N G/A,3'UTR TGTG+/del基因型仍与肺结核显著相关,调整OR值(95%CI)分别为3.151(1.225~8.105),3.306(1.517~7.201).③在不同基因型中,病例组和对照组肺结核病变性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人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基因D543N,3'UTR位点多态性可能是国内北方汉族成人肺结核的易感因素.

  • 应用"创面床准备"方案局部处理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新强;朱家源;陈东;朱斌;唐冰;钟展芳;张显文;胡检

    目的:观察将"创面床准备"理论引入糖尿病足部溃疡局部处理的实践效果,并与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2000-01/2005-01收治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57例,在系统的内科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①实验组(n=30):采用"创面床准备"方案进行创面处理,创面演进过程均依据其创基颜色特征相对划分为黑、黄、红、粉四期,黑期和黄期主要任务是清创、调节创面的"湿性平衡",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红期和粉期则主要是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适宜的敷料保护和促进新生的肉芽组织以及上皮的增殖,在红期可选择自愈或合适的手术方式修复创面.②对照组(n=27):采用传统的皮维碘纱、生理盐水湿纱布、凡士林纱布等进行创面处理.观察两组创面分期间演进情况、手术方式及其Ⅰ期修复率、平均住院时间等;各期创面组织标本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黄期和红期标本胶原纤维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粉期创面标本β1整合素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皮基底层增生活跃细胞数量.结果:57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分期间演进速度实验组比对照组快(P<0.05),实验组各期间的演进表现出类似于急性创面愈合过程,对照组这些改变则相对不明显或较慢.②实验组自愈合时间、总的手术Ⅰ期修复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38.2±24.3)d比(50.4±26.1)d;81%比46%;(34.4±27.1)d比(53.2±36.9)d;P<0.05].③实验组黄期Ⅰ,Ⅲ型胶原总含量及Ⅰ型胶原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红期Ⅰ型胶原含量高于黄期及对照组红期(P<0.01,0.05).④实验组粉期表皮基底层增生活跃细胞数量高于两对照组[(85.3±5.7)%,(36.6±9.3)%,P<0.01].结论:在全面评估和系统的内科治疗基础上,精尿病足部溃疡"创面床准备"方案具确实的临床价值:能促进较小创面较快自愈,经过创面床准备后的红期是理想的手术时机,在此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进一步加快创面的修复.

  • 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的放松训练

    作者:郑志惠;邓秋容;徐朝艳

    目的:了解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的心理特征,并观察放松训练对颅内肿瘤患者焦虑程度和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09/2005-02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102例,采用便利抽样和成组匹配分组法分成放松训练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按常规治疗,另外放松训练组还于术前第3天至术晨进行放松训练,包括呼吸训练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2次/d,30 min/次,共进行6次.在入院时和术前采用特质状态焦虑问卷(共40项,20~80分,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测量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放松训练组在实施放松训练前后、对照组在入院时和术前测量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结果:102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2组患者术前的特质状态焦虑问卷得分均高于入院时,但放松训练组术前和入院时得分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4.83±3.50,9.32±4.33,P<0.001).②2组患者入院时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无差异,术晨较入院时都有升高(P=0.000);但放松训练组术晨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放松训练组每次训练后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都显著低于训练前(P<0.01).结论:放松训练能有效减轻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的焦虑水平;无论是经过呼吸训练还是放松训练,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较训练前都有明显的降低,且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训练效果有增加的趋势,放松训练对稳定颅内肿瘤患者术前的生命体征有一定的作用,对提高手术与麻醉的安全性有积极的意义.

  • 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王刚

    目的: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探析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充分利用高校体育教育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开辟新的有效途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85-06/2004-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psychological health,sports educ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3-03/2004-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体育、心理健康",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体育及心理健康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2篇相关文献,1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10篇文献中,5篇涉及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作用,3篇涉及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2篇涉及体育活动的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资料综合:在大学生群体中,患有明显心理疾病的人为数不多,但相当一部分人处于"第三状态".当代大学生心理"第三状态"主要表现为:学习效率不高,缺乏目标与动力,情绪烦燥焦虑,常常感到生活无聊,提不起劲,自卑逃避等.根据已有资料归结,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有:改善情绪状态;增强自信心,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改善认知活动,提高学习效率;陶冶性情,锻炼意志,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改变睡眠模式;心理治疗效应等.体育活动的各种特征,如活动类型、活动强度、持续时间都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育实践中,不能将其功能窄化,要自觉将其心理教育功能加以实施;在体育教育中,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确立良好的教育机制,才能获得效果.结论:体育活动是促进心理健康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应认真开展体育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

  • 癫痫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李亚军;谢鹏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癫痫患者突然意外死亡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5-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检索词"epilepsy and autonomic"和"seizure and autonomic".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癫痫和癫痫发作与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关系.②癫痫突然意外死亡.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5篇,排除27篇重复性内容.18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6篇关于癫痫和癫痫发作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篇关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癫痫患者突然意外死亡的关系.资料综合:癫痫和癫痫发作均可引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无论部分性发作还是全身性发作癫痫患者发作期和发作间期都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癫痫患者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引发的恶性心率失常可能是癫痫患者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

  • 酪酪肽与减肥

    作者:张雪;李斌;王丽萍;丁树哲

    目的:综合国内外有关酪酪肽在肥胖中的研究,进一步明确酪酪肽的作用途径,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利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0-01/2005-12有关酪酪肽与减肥关系的文献,检索词"pyy,foodintake",限定语言为English.并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智库2003-01/2005-12有关酪酪肽与减肥关系的文献,检索词为"酪酪肽,食欲",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选择与进食酪酪肽及其作用途径相关的研究文献,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及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文献26篇,其中7篇文献根据标准采纳,其余文献相应删除.资料综合:酪酪肽是非常重要的肠分泌和合成的激素,酪酪肽3-36是酪酪肽外周循环的重要形式,它能抑制食欲,这种抑制食欲的效果是一种胃肠道的应激反应.结论:研究证实酪酪肽通过Y2受体发挥其生理功能,肥胖者酪酪肽3-36的激素水平低,以上结论可为解决肥胖问题提供重要的治疗学通道.

  • 对身体运动功能受限者康复诊断标准的建议

    作者:熊恩富;屈云;丁明甫;兰群

    目的:建立身体运动功能受限的康复诊断标准.方法:筛选和设计日常生活能力和上下肢运动功能受限的具体项目并进行分级,同时与原功能评定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建立日常生活能力和上下肢运动功能受限的具体诊断标准.①日常生活独立能力的标准:将患者能独立而安全地完成的日常生活活动作为日常生活完全独立的标准;日常生活独立能力受限诊断的各单项分为7级,日常生活综合独立能力受限诊断分为7级.日常生活独立能力的标准也可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标准.改良Barthel评分标准将日常生活独立能力分为5级.②肢体运动功能受限诊断标准:上肢功能活动受限康复诊断标准分为5级,下肢功能活动受限诊断标准分为5级.结论:新的身体运动功能受限康复诊断标准便于记忆和使用.

    关键词: 康复 运动 诊断
  • 柔韧性与跑速的关系

    作者:王洪彬

    目的分析柔韧性与跑速之间的关系,为运动训练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6-08下午,在渤海大学标准塑胶田径场地进行.选择渤海大学2003,2004级大学生402名(男生205人,女生197人),根据腿部柔韧性分为2组:①柔韧性好组:两脚靠拢,上体前屈,两手掌的掌跟脚前着地,能停顿1 s者.②柔韧性差组:两脚靠拢,上体前屈,两手指尖大约能触及胫骨中部以上范围.所有学生测试50 m跑成绩,然后测身高和体质量,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①无论男女,两组身高和体质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50 m跑成绩:男生柔韧性好组比柔韧性差组要差(P≤0.01);女生柔韧性好组比柔韧性差组要差(P≤0.01).结论下肢过度的柔韧性对短跑的速度产生消极影响,其差异与身高和体质量无关.

    关键词: 柔韧性 身高 体重
  • 改进的V-Y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牛永敢;王剑

    目的观察采用双筋膜蒂V-Y皮瓣在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疗效,并与传统的V-Y皮瓣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于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接受治疗的32例指端皮肤组织缺损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改进组和传统组,每组16例.改进组采用双筋膜蒂V-Y皮瓣法进行修复,传统组采用传统的V-Y皮瓣修复法.比较两组的皮瓣推进距离.术后随访3个月追踪其感觉恢复情况.并分别于拆线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测定两组痛温觉及两点辨别距离.结果1个月时改进组患者随访到8例,传统组随访到6例;3个月时改进组和传统组分别随访到5例和3例.①两组皮瓣推进距离有显著性差异[(1.02±0.26)cm,(0.74±0.28)cm,P<0.05].②两组痛温觉对比无明显差异.③两组不同时间两点辨别距离:拆线时:(4.21±0.91)mm,(4.34±0.84)mm;术后1个月时:(4.30±0.45)mm,(4.22±0.67)mm;术后3个月时:(4.17±0.58)mm,(4.26±0.72)mm.结论双筋膜蒂V-Y皮瓣在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具有安全、推进距离远的优点,操作较双侧血管蒂V-Y皮瓣简便,适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 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及预后的性别差异

    作者:刘心悦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变为关节滑膜炎,其增生及破坏少有自愈者.老年人(60岁以上)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又称为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一般认为持续高滴度类风湿因子阳性提示预后较差.而血沉是判定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一个指标.目的:通过一般情况和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比较,分析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男女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鞍山市汤岗子医院风湿病科.对象:纳入于2002/2004在鞍山市汤岗子医院风湿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1987年AC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且发病均年龄≥60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无完整病史或相关辅助检查者.符合标准者106例,男48例,女58例,年龄60~80岁,平均(68±9)岁.方法:对106例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一般状况、首发关节、受累关节及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类风湿因子及C-反应蛋白均为半定量测量,定义为1,2,3,4,5级.主要观察指标: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一般状况、首发关节、实验室指标及性别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入选患者全部纳入结果分析.①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男女比例接近(1:1.21),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低于女性[(67.71±11.92),(68.06±8.68)岁;t=0.034,P<0.05].②首发关节受累者男性较女性多见,平均受累关节数分别为3.10,1.66个.女性患者以单关节较为多见,共22例,占全部病例的37.93%,男性7例,仅占14.58%,男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7.20,P<0.01);男性患者腕、肩、踝关节受累较女性多见(29,10;14,5;17,9例;x2=21.05,7.53,5.62,P<0.01~0.05).③随着病程的进展,女性患者终平均受累关节较男性多(4.67,3.88个),男女腕、膝、踝关节受累例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3,51;24,41;21,41例;x2=5.88,4.74,7.85,P<0.05~0.01);男性平均病程要长于女性[(4.38±5.63)年,(4.17±3.11)年].④在疾病初起,对患者的血沉、类风湿因子进行比较,女性患者较男性为高(69.29±38.63,44.43±29.02;2.7±1.9,1.5±2.1,t=2.65,2.1,P<0.05);C反应蛋白女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86±1.18,0.85±1.47,t=0.31,P>0.05).结论:女性患者预后差于男性患者,且病情进展较男性患者为快.要改变疾病的结局,强调的是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 高频电容耦合骨折治疗仪治疗萎缩型长管状骨骨不连的疗效观察

    作者:谷长跃;杨树忠;李松林;王旭

    目的观察高频电容耦合骨折治疗仪对萎缩型长管状骨骨不连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03/2005-03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就诊的萎缩型长管状骨骨不连患者46例,均知情同意.再次固定方法包括加压钢板(13例)、外固定支架(6例)及带锁髓内针(17例).全部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DG-1型多用骨折治疗仪辅助治疗,2 h/d,60 kHz 10 mA电流.随访时间为术后16~20周.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为患者在16~20周内骨折异常活动消失,骨折线基本消失,骨痴明显形成,拆除固定后可逐渐练习行走;有效为骨折异常活动消失,骨折线模糊,可见有骨痂生成,但较少;无效为骨折异常活动存在,仍可见清楚骨折线,无明显骨痂生成.结果46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术后16~20周随访时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其中肱骨骨不连患者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例;股骨骨不连患者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0例;胫骨骨不连患者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2例.结论高频电容耦合骨折治疗仪是治疗萎缩型长管状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衣运玲;姜军作;衣文英;韩炜

    目的明确一氧化氮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增强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认识,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近5年来,有关一氧化氮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类总结,加以分析讨论,分析一氧化氮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结果目前,一氧化氮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认识上存在分歧,还需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来验证.另外,国内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与一氧化氮间关系的基础研究较少.结论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与一氧化氮间的关系应该结合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神经上不同类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进行综合分析.

  • 高压氧治疗改进方案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作者:彭争荣;肖平田

    目的观察加压阶段吸氧、缩短稳压时间和匀速减压的高压氧治疗改进方案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①常规治疗组,治疗压力均为0.22 MPa:稳压开始时吸氧,时间为80 min,稳压时间90 min;阶段减压,总时间为143 min.②改进方案治疗组:开始加压即开始吸氧,时间为80 min,稳压时间65 min,匀速减压,总时间为105 min.在治疗前和1个疗程(10次)后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结果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0.01);治疗后改进方案治疗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②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0.01),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改进高压氧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效果优于常规方案,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 塞来昔布改善慢性下背痛的效果

    作者:邢涛;吴剑锋;黄伊俐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和传统的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对慢性下背痛治疗效果及其副反应.方法选择2003-10/2005-06解放军广州疗养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下背痛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塞来昔布治疗组54例,布洛芬治疗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理疗、手法治疗、运动疗法等常规康复措施.布洛芬治疗组口服布洛芬胶囊(山西宝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609,0.2 g/粒),0.2g/次,3次/d,塞来昔布治疗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0)J-41(2)号,0.2g×6粒),0.2 g/次,1次/d.治疗前与治疗15 d后分别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定,同时对其副反应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纳入患者10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疼痛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均比治疗前减少,疼痛减轻.②疗效比较:塞来昔布与布洛芬对慢性下背痛的有效率分别为84.4%和81.7%.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塞来昔布显著低于布洛芬(P<0.05).结论塞来昔布对于慢性下背痛的疗效优于布洛芬,副反应较布洛芬少.

  • 快速心室起搏诱导犬心力衰竭模型成功的时限观察

    作者:葛海龙;富路;李佳;范春艳;陈光远;李元十;刘秋颖

    目的:观察快速心室起搏诱导犬心力衰竭模型的不同起搏时限对犬心功能、肾脏血流量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4-03/2005-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外科完成.选用健康成年杂种家犬27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起搏2周组(n=6),起搏4周组(n=7),起搏6周组(n=8).②麻醉犬,左侧卧位,切开、悬吊心包,固定螺旋型心外膜起搏电极于右-室心尖部,连接实验用VOO型埋藏式起博器,于犬背部皮下造皮囊埋置起博器,恢复1周后起搏2,4,6周(起搏2,4,6周组),起搏频率均为240次/min;假手术组埋置起博器后不起搏.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各组犬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收缩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室间隔厚度、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计算肾脏血浆流量(π×双肾动脉内径2×双肾动脉大血流速度×0.57×60/4).④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起搏6周组起搏期间死亡2只,终进入结果分析:假手术组6只,起搏2,4,6周组分别6,7,6只.①起搏4和6周组犬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肾脏血浆流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起搏2周组(P<0.05~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大于假手术组和起搏2周组(P<0.05~0.01).②起搏4和6周组犬收缩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室间隔厚度、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小于假手术组和起搏2周组(P<0.05~0.01).起搏2周组犬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均明显小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快速心室起搏所致的犬心力衰竭模型呈时间依赖性,起搏4周犬心功能、肾血流明显下降而生存率高.

  • 99Tcm-MIBI与13N-NH3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兔亚急性心肌梗死缺血灶的准确性比较

    作者:周谊;曾凡本;姚刚;袁宝进;周玲;刘兴旺;乔宏庆

    目的:比较99Tcm-MIBI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与13N-NH3正电子断层显像(PET/CT)两种心肌灌注显像方法,对兔亚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的准确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核医学科实验室进行.取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结扎其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后松解形成再灌注.饲养7 d后,再次结扎45 min松解.2 h后分别行99Tcm-MIBI SPECT与13N-NH3PET/CT两种心肌灌注显像,通过定量化数据转化,计算心肌梗死灶缺损百分率,与TTC组织染色得出心肌梗死灶缺损百分率相比较.结果:8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心肌梗死灶TTC染色后显示缺损度为(24.2±1.9)%,13N-NH3PET/CT显像显示缺损度为(23.7±2.3)%,两者均显著高于99Tcm-MIBI SPECT心肌灌注显像[(20.5±2.5)%,P<0.05].结论:13N-NH3PET/CT心肌灌注显像能更准确反映心肌梗死灶的实际范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