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人工颈椎间盘的假体结构及应用特点

    作者:颜端国

    背景:目前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设计和使用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低磨擦滑动面、弹簧系统、橡胶制成的人工颈椎间盘及其他各种弹性假体。目的:总结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结构特点及在骨科的应用现状。方法:由第一作者以“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椎间盘突出症”和“Artificial Cervical Disc;prosthesis;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the surgical therapy”为关键词,分别在CNKI(2000至2013年)和PubMed数据库(1960至2013年)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检索近年文献,检索内容为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在骨科的应用。计算机在CNKI数据库检索出200篇文献,在PubMed数据库检索出56篇文献,阅读标题和进行筛选,保留符合纳入标准的40篇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类似椎间盘生理功能,材料具有耐磨损、耐疲劳、抗腐蚀等特点,它类似于人体椎间盘的生理和生物力学载荷功能,保持了脊柱的稳定和运动功能,避免了邻近节段的退变加速。文章重点对Bryan、Mobi-C、PCM、Prodisc-C、Prestige及CerviCore人工颈椎间盘结构做了介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短期疗效已得到认可,但是它不能完全替代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退变性椎间盘疾病的又一主要手段。

  • 个体化设计一期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同侧股骨关节外畸形

    作者:刘鹏程;邓迎杰;方锐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关节外畸形目前仍面临挑战,为获得良好的力线及恢复恰当的软组织平衡,需制定个体化的置换方案。目的:观察个体化设计一期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同侧股骨关节外畸形安全及可行性。方法:纳入膝骨关节炎合并同侧股骨关节外畸形患者8例,根据置换前计划,5例患者进行关节内代偿截骨治疗,3例患者行关节外矫正截骨,记录肢体多平面畸形和软组织条件。主要评估指标包括 HSS评分,WOMAC评分和力线偏差。结果与结论:平均随访29个月,患者HSS评分从置换前32.5分提高至置换后87.5分,WOMAC从置换前的37.1分提高到置换后88.8分(P<0.05)。力线偏差(无论是内翻或外翻)由置换前的17.1°变到置换后1.4°(P <0.05)。所有患者关节外矫正截骨的病理3个月内截骨端愈合,无置换后感染,假体松动或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仅1例患者残留5°膝过伸。结果证实,依据个体化的置换前计划,一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同侧股骨关节外畸形安全有效。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周政;刘傥

    背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手术的价值日益提高,目前已替代截肢,成为当今肢体肿瘤外科治疗的主流与发展方向。但目前为止,对股骨近端肿瘤还没有统一的手术适应证,仍存在争议。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联合瘤段扩大切除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病灶刮除,瘤体壁灭活,自体和(或)异体骨、人工骨混合植骨后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瘤段扩大切除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关节功能情况。2年后对患者进行回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转移复发率、死亡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3%)高于对照组(53%),术后2年内转移复发率(7%)和死亡率(3%)均低于对照组(30%,23%)。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安全有效。

  • 植骨加盖行生物学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作者:刘宏鸣;朱吉桂;叶峥;朱剑;朱志军;孙思鑫

    背景:由于髋关节的异常变,使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加大、处理困难,其中又以髋臼侧为甚。因此,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时,对髋臼的处理尤为重要。目的:探讨采用植骨加盖行生物学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CroweⅢ、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4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成人患者,按Crowe方法分型Ⅲ型11例,Ⅳ型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置换过程中采用自体般骨颈在髋臼周围做植骨加盖,对置换后及随访时X射线片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临床疗效采用Harris标准评定。结果与结论:14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成人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年,平均4.5年。4例患者置换后1年内植骨块发生部分吸收,2年后又重新生长,所有植骨块经X 射线平片证实均与宿主骨愈合,植骨块对髋臼的平均覆盖率为36%,至今无一髋需行翻修,髋关节功能从置换前Harris评分平均35分(26-52分)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平均91分。证实采用自体股骨颈植骨加盖的生物学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CroweⅢ、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 全髋关节置换后夹闭引流管对引流量的影响

    作者:袁相伟;王义生

    背景:目前多采用夹闭引流管方法来减少全髋关节置换后引流量,以促进切口愈合和髋关节功能康复。但夹闭时间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暂时夹闭切口引流管对引流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至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12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4组,每组28例,分别于放置引流管后即刻夹闭引流管2,4,6 h以及始终保持引流管畅通。4组均于置换后48 h拔管;准确记录各组置换后48 h的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值、置换后48 h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和置换后1.5个月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置换后48 h血红蛋白下降值和切口引流量:不夹闭引流管组>即刻夹闭引流管2 h组>即刻夹闭引流管4 h组>即刻夹闭引流管6 h组,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切口愈合时间及置换后1.5个月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张力性裂开等情况;即刻夹闭引流管6 h组出现6例术肢皮下淤血伴肿胀疼痛,4例术肢出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即刻夹闭引流管4h组和不夹闭引流管组各出现1例脂肪液化。结果可见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暂时夹闭引流管能减少切口引流量,夹闭时间以4h为宜,且对切口愈合和髋关节功能康复无不良影响。

  • 特制人工膝关节假体在骨肉瘤合并病理骨折保肢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福生;徐绍年;黄海;杜振广;王亮

    背景: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以往采用截肢治疗。随着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人工假体制作工艺和材料的改进,部分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患者获得了保肢治疗的可能。目的:探讨特制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在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保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11例临近膝关节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定制肿瘤膝关节假体行保肢治疗,对其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例(54.5%),女5例(45.5%);年龄11-50岁,平均25.4岁;发病部位:股骨远端7例,胫骨近端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并应用特制膝关节假体行保肢治疗,随访时间9-105个月。结果与结论:11例患者假体置换后局部复发率为18%,肺转移率为36%,5年生存率为58%。4例患者发生肺转移,死亡时间为假体置换后9-24个月。末次随访患肢Enneking评分11-30分,平均23.3分,优良率为82%。提示应用特制膝关节假体置换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膝关节周围骨肉瘤合并病理骨折患者行保肢治疗近期效果理想,远期疗效尚需评价。

  • 活动平台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后的中期随访

    作者:王国栋;郭艾;强华;赵尔弘

    背景:虽然活动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具有理论上的设计先进性以及体外运动学和磨损方面的优势,但临床效果是否优于固定平台假体目前尚不明确。目的:评估国人活动平台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后的中期临床效果,为人工膝关节置换假体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于北京同仁医院采用旋转平台假体(PFC sigma RP)进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比观察患者置换前及置换后末次随访 KSS 评分、KSS功能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膝关节活动度、大屈伸膝角度。记录患者置换后包括感染、髌骨弹响、聚乙烯垫片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情况。拍摄置换后标准的膝关节前后位、侧位及 Merchant 位 X 射线片,观察假体的力线、假体周围透亮区、髌骨脱位情况。将本组活动平台假体的随访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固定平台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中期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终共有31例45膝纳入试验,患者年龄(64.56±10.33)岁,随访时间3.9-7.6年。置换后末次随访时的各项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大屈伸膝角度均较置换前明显改善,但与文献报道的固定平台置换后中期随访结果相当。未发现透亮线、假体松动、聚乙烯垫片脱出;虽然仅做了有限的髌外侧松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髌骨脱位或半脱位;2例患者(2膝)出现髌骨弹响。提示活动平台膝关节置换后的中期临床效果满意。虽然仅做了有限的髌外侧松解,但没有发现髌骨脱位和半脱位,这可能是旋转平台设计上髌股关节方面优势的体现。

  • 关节置换与保留关节修复肱骨近端移位3,4部分骨折的Meta分析

    作者:张海洋;赵岩;谢冲;程永涛;王聪聪

    背景:目前的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包括保留关节治疗(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和关节置换,如何选择存在争议。目的:收集肱骨近端移位3,4部分骨折保留关节与关节置换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Medline(1966年1月至2013年12月)、Pubmed(1980年1月至2013年12月)、Embase(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Science(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Springer(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CNKI(1994至2013年)、万方数据库(1982至2013年)等数据库中关于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保留关节与关节置换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输入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Software (CM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计320例患者(165例行保留关节治疗,155例行关节置换治疗),均为英文文献,经改良的Jadad评分判定均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Constant平均值为55.9(95%CI:50.7-61.1,P<0.001),保留关节治疗组的Constant评分值高于关节置换组(P<0.01)。研究的异质性显著(I2=88%,Q统计量=107.6,Q=13,P<0.001),在Meta分析时肩关节Constant评分值随着男女性别比增长、肱骨结节骨吸收率增加而下降。提示保留关节肱骨近端移位3,4部分骨折患者治疗后期可较关节置换得到较高的Constant评分值。此外年龄、骨折类型、性别比和并发症发生率是影响Constant值的显著因子。鉴于研究的异质性和方差,需要有更多更好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明。

  • 弹性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修复前臂骨折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刘国庆;王文己;时红萍;孙凯

    背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前臂骨折尤其儿童前臂骨折采用弹性髓内钉技术内固定,近几年也有应用于大龄儿童,甚至成年人的文献报道,特别是对于开放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应用该技术已取得良好的疗效。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弹性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修复前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辅以其他检索。按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4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弹性髓内钉治疗前臂骨折与钢板内固定相比可提高总有效率(P <0.0001),缩短骨折X射线愈合时间(P <0.00001),缩短住院时间(P <0.00001)。在不良反应方面,弹性髓内钉组再骨折(P=0.03)、内固定物断裂(P=0.03)发生率明显减少。提示与钢板内固定相比,应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修复前臂骨折能够提高总有效率,缩短骨折X射线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能够减少再骨折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

    作者:张凡;杨惠林;管华清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已被广泛用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现在亦被用于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目的:评估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病例共24例38椎,分为椎体压缩≥1/4组9例11椎和椎体压缩<1/4组15例27椎。在C臂机透视定位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采用分次灌注、温度梯度灌注方法注射骨水泥。以目测类比评分及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日常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椎的高度变化。随访时间为12-56个月。结果与结论: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平均单个胸椎内注射骨水泥(4±1) mL,单个腰椎内注射骨水泥(5±1) mL。治疗后复查X射线片见骨水泥分布良好,无神经根损伤或脊髓压迫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1 d、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相同时间点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的改变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可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不论肿瘤转移椎体有无明显压缩,均能迅速缓解疼痛,是治疗椎体转移肿瘤的有效方法。

  • 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应用解剖及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常志强;张沛;吴一民;李鹏飞

    背景:当寰椎出现病理变化时如寰椎脱位、寰枕连接处不稳、椎体骨折等一系列病理问题时,应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置入螺钉及钉棒固定或钉板固定是新近提出的一种修复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目的:比较寰椎椎弓根置入螺钉对不同类型寰椎病变的修复效果。方法:来源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的42根椎骨,根据矢状面椎动脉沟底的骨质厚度将椎骨分为3型:Ⅰ型(普通型)、Ⅱ型(变异轻微型)、Ⅲ型(变异重度型),均接受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与结论:螺钉在不同骨质密度的椎骨中拔出的力不相同,骨质厚度越大、骨质密度越大的椎骨,其螺钉的拔出力越大(P<0.05);然而螺钉在不同骨密质的椎骨中所发挥的作用相同,不会压迫血管及影响椎体的活动现象。提示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安全性较好,无不良反应,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

  •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转移瘤

    作者:刘俊良;高国勇;镇万新;刘洋;杨大志;林二虎

    背景:目前椎体成形和椎管减压内固定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常用方法,125 I 放射性粒子植入控制肿瘤的临床疗效也已得到研究证实,但是关于上述3种方法的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很少。目的:比较采用125 I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椎弓根钛合金钉棒内固定与单纯椎体成形椎弓根钛合金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转移瘤在疼痛控制、内固定后体力恢复状态及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等方面的差异,评价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3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胸腰椎转移瘤患者,以脊柱后路胸腰椎钛合金钉棒置入内固定系统,并根据其是否联合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记录各组钛合金钉棒内固定前及内固定后2周,内固定后1,6,12个月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9个月,平均15.8个月,脊柱后路胸腰椎钛合金钉棒内固定系统未发生松动断裂,骨水泥分布良好,实验组患者未发现放射性粒子移位及放射性脊髓损伤,随访期内未见病椎局部肿瘤明显复发扩散。实验组患者内固定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行为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而2组患者内固定后Frankel分级均分别较内固定前明显改善,2组间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说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椎弓根钛合金钉棒内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瘤缓解癌性疼痛的效果更为明显。

  • 锁骨钩钢板与带线铆钉修复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个月随访比较

    作者:匡澜;张克刚;石忠琪

    背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肩锁关节脱位修复方案。由于锁骨钩钢板金属钩占据了肩峰下间隙,部分患者内固定后会出现关节疼痛等并发症,因此需要找到能更好的替代锁骨钩钢板的内固定材料。目的:对比观察带线铆钉弹力内固定、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修复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Tossy Ⅲ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27例、带线铆钉弹力内固定组24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分别对两组患者内固定后的影像学结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与带线铆钉弹力内固定组之间JOA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3个月,锁骨钩钢板组患者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峰骨质吸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带线铆钉弹力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高于带线铆钉弹力组(P <0.05)。提示两种内固定方案均可用于修复Tossy Ⅲ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临床疗效相似,但带线铆钉弹力内固定避免了术后肩峰撞击、肩峰骨侵蚀、溶解等并发症的发生。

  • 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作者:黄少辉;谢章家;李兰泉;何生;陈添

    背景:近年来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技术已成为修复下肢骨折尤其是下肢复杂型骨折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其优势就在于可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不破坏骨质的营养供应血管。但目前对于修复胫骨远端骨折采用何种方法仍没有统一标准。目的:对比观察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0例胫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其中35例接受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25例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通过对软组织进行评分来确定明确的手术时间,术中注意对骨折处软组织的保护并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内固定。内固定后指导患者积极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临床随访,定期进行X射线复查。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胫骨功能恢复等指标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内固定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组在治疗 A 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方面与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组没有明显差异,B、C型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后者。提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骨折,尤其是胫骨远端复杂型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 三维重建结合钛板或拉力螺钉微创修复复杂肩胛骨骨折

    作者:李学金;许杰;刘颖;裴宝岩;李群;姜永冲

    背景:复杂肩胛骨骨折多采用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标准的内固定入路(Judet入路)切口长,创伤较大。随着螺旋 CT 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使得临床医师可在植入物内固定前设计微创切口并完成内固定治疗,减少创伤,提高修复效果。目的:观察三维重建设计结合重建钛板或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修复复杂肩胛骨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33例复杂肩胛骨骨折患者,植入物内固定前进行CT三维重建扫描,明确需要复位及内固定的部位,依此设计微创植入物内固定切口,减少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的剥离,进行复位,并应用重建钛板及/或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与结论:33例患者手术时间90-130 min,术中出血300-400 mL,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植入物内固定后随访12-24个月,根据Hardegger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优17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提示三维重建设计组合小切口微创修复复杂肩胛骨骨折,能够以较小的创伤完成骨折的满意复位及植入物内固定,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两种不同材料植入物内固定修复锁骨远端骨折:重建稳定性的比较

    作者:蔡滕;陈勇

    背景:锁骨远端骨折临床上目前采用的锁骨钩形钢板、克氏针张力带都不能实现稳定性、功能保护的双重作用,而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的应用使得兼顾两者疗效成为可能。目的:对比分析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锁骨远端钩形钢板内固定修复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锁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按照自愿原则进行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和锁骨远端钩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日)、临床疗效(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评分)、内固定后肩关节功能(Karlsson 标准)以及总体治疗费用(包括取钢板及功能训练费用)。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内固定治疗,并在术后1年左右取出内固定物,进行必要的相关康复训练3个月以上。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在临床疗效、内固定后Karlsson肩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虽然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材料费用偏高,但是由于康复期治疗中功能保护较好,故总体治疗费用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可以有效重建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同时较好的保留关节功能。

  • 双切口双钢板及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平台骨折的稳定性比较

    作者:李世芳;孙健;周道政

    背景:Schazker Ⅴ、Ⅵ型骨折常造成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及半月板等部位的损伤,且塌陷移位严重,若仅采用一侧锁定钢板,则较难支撑及满意复位。目的: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后的效果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纳入76例Scha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n=38)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n=38)进行治疗,通过X射线正、侧位片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并对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组住院时间、内固定后开始负重时间显著少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关节强直、骨折延迟愈合、针道感染、骨折延迟愈合、膝内翻畸形多项并发症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组显著少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内固定松动断裂、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骨坏死及骨不愈合多项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组内固定后Rasmussen分级明显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优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更具有生物力学上的稳定性。

  • 四种金属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作者:李靖扬;周瑜博;乔为民;闫涛;王广东;王洪波

    背景: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如何选择金属植入物,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骨质疏松程度、围手术期状态、骨折类型等多因素进行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目的:比较4种不同金属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4种不同金属植入物内固定进行骨折修复,动力髋螺钉组、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Gamma 钉组和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组各45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内固定后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组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动力髋螺钉组和Gamma钉组(P <0.05),内固定后Harris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动力髋螺钉组和Gamma 钉组(P <0.05),而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组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内固定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Gamma组和动力髋螺钉组(P<0.05)。提示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可靠、内固定后并发症少,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较为理想的选择。

  • 可灌注骨水泥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修复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势

    作者:佘远时;陈广祥;陈广东;王以进;邹天明

    背景: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系统被认为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经典方法,但髋螺钉切割股骨头后位置偏移是目前常见的力学失败,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目的:在传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基础上,对髋螺钉部分进行改良,设计可灌注骨水泥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系统,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24具新鲜完整湿润的人骨质疏松髋部标本,测量骨密度,按标准制成AO31-A1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每份骨质疏松髋部标本,其中一侧置入可灌注骨水泥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系统作为实验组,另一侧置入传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系统作为对照组,进行轴向压缩、扭转度及失效载荷生物力学测试,比较两者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应力强度、轴向刚度、水平剪切刚度高于对照组(P<0.05);当扭角为3°时,实验组扭矩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失效载荷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可灌注骨水泥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有效增强髋螺钉的把持力,防止股骨头切割,其生物力学强度、刚度、抗疲劳性及稳定性均强于传统动力髋螺钉。

  • 可吸收棒与Herbert螺钉修复桡骨小头骨折:治疗效应及经济学的比较

    作者:王思成;张友忠;杨国庆;何金国;方阳;刘祥飞;吴献民;杨笑宇

    背景:MasonⅡ型以及骨折块较大的的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金属内固定物治疗,但金属内固定材料大多需二次手术取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采用可吸收钉棒也可治疗桡骨小头骨折,且因其价格较低及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特点,具有独特的优势。目的:比较可吸收棒与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 Ⅱ或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Mason Ⅱ和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可吸收棒内固定,对照组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结果与结论:其中79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34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但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提示可吸收棒与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 Ⅱ或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近似,但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因此在内固定材料选择上建议优先选用可吸收棒。

  • 股骨髁部支撑钢板修复股骨远端骨折效果评价

    作者:王秀民

    背景:股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并伴有局部软组织及微循环的严重损伤,骨折愈合较为困难,髁部支撑钢板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但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多样,各方报道亦不一。目的:探讨股骨髁部支撑钢板对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髁部支撑钢板置入治疗股骨远端骨折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相关数据,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84例患者中,Neer评分优良患者63例(7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骨折类型、损伤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CPM锻炼各组间临床疗效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临床疗效越差(OR=0.797),复位满意者、A型骨折和CPM锻炼者临床疗效好,OR分别为2.275,1.756,2.885。结果可见对于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髁部支撑钢板置入过程中良好的解剖复位和关节嵌合,置入后早期的CPM功能锻炼可有效的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对于C型骨折患者,可考虑双钢板强化固定提高疗效。

  • PUMCⅡd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作者:黄盛佳;霍洪军;杨学军;邢文华;辛大奇;李峰

    背景:建立高质量的有限元模型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的重要基础,完整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报道甚少。目的:建立PUMCⅡd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分析提供有效的数字化平台。方法:采集1例14岁PUMCⅡd1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女性志愿者从T 1至骶尾骨的CT 断层图像,将CT数据导入Mimics 16.0医学三维重建软件中,建立包括胸廓结构的完整脊柱侧凸三维几何模型。再将几何模型以点云格式导入Geomagic Studio 11.0软件中,对三维模型进行光滑、打磨、去噪等一系列图像处理,生成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后导入ANSYS 14.0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添加韧带、设置单元类型和定义材料属性,生成完整的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完整的PUMCⅡd1型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四面体单元522887个和杆单元730个,共计523617个单元,159008个节点。试验建立了外形逼真的PUMCⅡd1型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字化模型。

  • 腰椎管内静脉血清中炎性因子与腰椎管狭窄的关系

    作者:张琰;孟阳;赵卫东;黄宇峰;沈彬;吴德升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局部腰椎管狭窄可导致机体免疫学异常和局部慢性炎症的发生,而慢性炎症才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炎性因子与腰椎管狭窄症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于椎间盘、小关节及黄韧带上,腰椎管内静脉中炎性因子与腰椎管狭窄的关系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分析腰椎管内静脉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腰椎管狭窄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共51例,评估治疗前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收集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外周静脉及椎管内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剂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α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与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组椎管内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1α水平显著高于腰椎爆裂性骨折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组椎管内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1α水平显著高于外周静脉,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组腰椎管狭窄节段越多,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1α水平越高,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组椎管内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1α水平与腰腿痛及功能障碍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2=0.3593,P<0.05;r2=0.5264,P<0.05)。提示腰椎管内静脉中炎性因子可能是导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腰腿痛及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脊柱矢状面的失平衡

    作者:张相伟;孙建民;崔新刚;蒋振松;董军

    背景:国内外总结脊柱失平衡的原因包括脊柱畸形、脊柱退变性疾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等,作者通过临床研究认为动力性因素(腰背肌)在脊柱矢状面失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目的:通过观察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分析脊柱矢状面失平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伴脊柱矢状面失平衡患者41例,均在局麻下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治疗。治疗前患者均行骨密度、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以伤椎为中心的CT及MR检查。于患者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中测量伤椎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及改善角度、伤椎楔形变角度及改善角度;要求患者行负重试验及行走试验,对比治疗前后数据。结果与结论:治疗前患者出现脊柱矢状面失平衡症状所需行走的距离显著短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出现脊柱矢状面失平衡负重试验时间亦显著短于治疗后(P <0.05)。在治疗前后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中,Cobb角的平均差值为(10.01±0.76)°,椎体楔形变改善的平均差值为(4.84±0.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患者腰背部疼痛及矢状面失平衡症状明显缓解。所有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部分患者会出现脊柱矢状面失平衡症状,原因并非伤椎楔形变单一因素所致。且患者通过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治疗后,失平衡症状往往会明显改善,提示脊柱骨折后腰痛限制腰背肌力量是导致脊柱矢状面失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 人体膝关节股骨后髁角度的MRI测量

    作者:许红生;赵志江;孟位明;张磊;张小伟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股骨假体旋转力线良好非常重要,研究显示后髁角度是确定力线的重要依据,后髁角度为股骨后髁轴与股骨手术髁上轴之间角度,MRI测量可清晰显示后髁软骨、外上髁突起及内上髁凹陷,从而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目的:测量保定北部地区人群中膝关节后髁角度,为临床实施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应用核磁共振机对入选中青年人群膝关节进行扫描,取膝关节伸直中立位,扫描平面垂直于膝关节机械轴,选择T1像上佳膝关节轴位平面,由两名观察者独自分析图像,通过Bravo viewer 6.0影像软件观察股骨内上髁存在率,画出股骨髁上轴线及后髁线并测量两条轴线之间角度,即股骨后髁角度。结果与结论:入选人群男性股骨后髁角度为(2.73±1.28)°,女性股骨后髁角度为(2.35±1.37)°,不同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MRI测量股骨后髁角具有较大优越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髁上轴线变异性较小,可参照后髁角度定位安装股骨假体,避免膝关节置换后并发症发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