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稳定性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的建立

    作者:闫慧博;金大地;鲁凯伍;江建明;王宏

    目的:建立SD大鼠稳定、易复制的脊髓完全横断动物模型,并摸索术后护理方法,探讨性别对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和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取40只SD大鼠(雌雄各半),体制量220~250 g,按性别分为两组.体积分数为0.15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300mg/kg)大鼠,于T10节段处,用锐利刀片于硬膜外快速切割、完全横断脊髓,切除2 mm脊髓节段,医用明胶海绵填充脊髓断端间隙.②术后,大鼠单笼饲养,皮下注射青霉素20万单位,1次/d、5 mL生理盐水2次/d,持续1周;每日定时膀胱挤压排尿两三次,给与截瘫护理.③定期观察大鼠后肢运动情况,并进行BBB评分(0~21分,得分越高后肢运动功能越好),动物存活8周以上.结果:①动物模型脊髓损伤程度完全一致,术后1周内所有大鼠BBB评分皆为0分.②术后8周内大鼠因膀胱破裂死亡5只(雌2雄3),雌、雄大鼠死亡率比较无差异(P>0.05).③所有大鼠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后肢自发性功能恢复,以第3,4周为明显,至第8周BBB评分雌性为7.41±2.55,雄性为7.06±3.05.各时间点雌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①建立的脊髓完全横断大鼠模型效果稳定,可复制性强,制作简便,护理方法有效.②大鼠在术后死亡率和术后后肢功能自发性恢复方面无性别上的差异.

  • 增生性瘢痕增生期与成熟期相关基因谱表达的差异

    作者:吴建明;吴包金;林子豪;王光毅;陈刚;张盈帆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索增生性瘢痕退行性变的机制,筛选调控增生性瘢痕从过度增殖向成熟稳定期转化的退行性变相关基因.方法:实验于2003-05/2005-03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整形外科实验室和上海联合基因集团博星基因芯片公司进行.收集8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病理标本,每张芯片以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退变成熟期的瘢痕组织为实验组,增生活跃期的瘢痕组织为对照组.按一步法抽提出瘢痕组织总RNA,纯化mRNA,分别制成Cy3和Cy5荧光标记cDNA探针,与含有14 112个cDNA的高密度基因微矩阵芯片杂交,通过计算机扫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在14 112个基因中,8例患者退变后稳定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与增殖活跃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之间比较存在差异表达基因共有840条,其中上调基因438条,下调基因362条,新基因102条;包括细胞凋亡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骨架和运动基因、细胞受体、免疫相关、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代谢蛋白、发育相关等多种基因.结论:增生性瘢痕的退行性变与多种基因的差异表达有关.

  • 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与骨骼强度的关系

    作者:王淑丽;周丽珍;姜良铎

    目的:分析老年人平衡能力与跌倒的相关性以及跌倒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于2005-09/10调查北京市方庄地区60岁以上能够独立行走的老年人140名,男62名,女78名,男性年龄60~79岁,女性年龄60~77岁,均知情同意.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骨密度测量和平衡能力测试.①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饮食、运动、健康情况和跌倒、骨折情况的调查.②测量左手桡骨骨密度.③平衡能力包括直立、单脚站立、行走步态、起立和行走、串行和列行步列检查以及握力检查.并分析老年人跌倒情况与以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40名调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性别凋查对象的跌倒发生率比较:过去3年内,跌倒发生率男性为35%,女性为44%.②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与跌倒情况的相关性:男女饮用牛奶量和年数以及家务劳动时间与跌倒次数、骨折次数、骨密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过去和现在的运动时间与跌倒次数、骨折次数、骨密度都呈显著相关性(P<0.05).③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与跌倒情况的相关性:男女的各种疾病患病率与跌倒次数无相关性(P>0.05),跌倒次数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④调查对象的平衡能力指标与跌倒情况的相关性:闭眼时单腿直立时间、行走步态、从椅子上的起坐情况、串行和列行的完成时间、左右手大静态握力与跌倒次数都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相当高,主要原因为平衡能力减弱,而与骨骼强度的相关性不大,提示老年人应加强协调性的锻炼和训练.另外,女性跌倒率高于男性,提醒女性应进行有目的的体育锻炼.

  • 基于解剖结构可视化手模型的构建

    作者:白桂有;张正治;杨博贵;孙华;贾卫斗

    背景:手的解剖结构和运动特点是建立手模型的基础,而手的运动特点又是由其解剖结构决定的,因此建立基于手解剖结构的虚拟手模型是众多学者们所关注的课题.目的:建立基于解剖结构的可视化手模型.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和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对象:实验于2003-10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取新鲜健康成人手标本2只(保留腕关节,标本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肉眼观无器质性损害.方法:将标本包埋及铣切(设定铣切的层厚为0.2 mm),应用Canon(ESO 1OD)数码相机(630万像素)进行图像采集,每张图片的大小为31.5 MB,共获得水平切断层1 200幅图像数据.用Adobe Photoshop7.0软件进行图片的对位、裁切及格式转换,然后行二维薄层断面图像数据抽取,采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计算医学研究所联合开发的三维重建软件,分别对手部的骨骼、指屈肌腱及手的外形进行了三维重建.主要观察指标:手部的骨骼、指屈肌腱及手的外形的三维重建效果.结果:①手外形:经三维重建后,各组成部分包括各指及指甲等得到良好显示,并能任意旋转进行多方位观察.②手部骨骼:重建的手部骨骼包括指骨、掌骨和腕骨以及各骨之间形成的关节,可以单独显示或与重建的其他结构任意搭配.③指屈肌腱:从重建的图像中可以看出包括4条指浅屈肌腱、4条指深屈肌腱和1条拇长屈肌腱,共同穿出狭窄的腕管进入掌部,进而沿各手指的方向呈扇形散开.④手掌部筋膜间隙:重建的图像中可以看到,鱼际间隙的近端为盲端,远端通向手背;掌中间隙的近端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远端分为3个小间隙,并经相应的小间隙通向手背.结论:初步建立了基于解剖结构的可视化手模型,并精确显示手掌部主要解剖结构.

  • 绿荧光蛋白基因质粒表达载体对SACC-83的转染效率及瞬时表达特点

    作者:苏涛

    目的:检测绿荧光蛋白基因(EGFP)质粒表达载体pACCMV-EGFP和pACTERT-EGFP对SACC-83的转染效率及瞬时表达,为应用这两种启动子诱导促凋亡基因转染SACC-83以发挥治疗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5在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物实验室完成.①在体外扩增并酶切鉴定pACCMV-EGFP和pACTERT-EGFP质粒.②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pACCMV-EGFP和pACTERT-EGFP进入SACC-83细胞,根据质粒和脂质体比例不同分别转染6组,1组:1 g/4 L;2组:1 g/8 L;3组:1g/12 L;4组:2 g/4 L;5组:2 g/8 L;6组:2 g/12 L.③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转染效率及瞬时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质粒的检测及鉴定:质粒pACTERT-EGFP和pACCMV-EGFP经转化、酶切电泳证实,均出现约800 bp的片段,与原作者提供的数据一致.②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荧光蛋白在基因转染24 h后开始表达,48~72 h高,1周后表达逐渐减弱.③荧光细胞数的统计学分析:对不同浓度质粒与脂质体转染72 h的荧光细胞数进行方差分析,质粒与脂质体比例为1 g/8 L和2 g/8 L组荧光细胞数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转染效率与脂质体和质粒的比例有关.结论:按照合适的质粒和脂质体比例,pACCMV-EGFP和pACTERT-EGFP转染SACC-83的效率可以达到30%,是转染SACC-83较为理想的瞬时表达载体.

  • 鞍山市304名汉族成人手部44项形态学指标特点

    作者:孙进;李岩;徐飞

    目的:了解鞍山市成人手形态指标的发育现状,积累中国人手的人类学资料.方法:调查于2005-05/10进行.抽取因手部或骨科疾病就诊于鞍山市中心医院的患者家属304名,均为健康汉族成人,手发育正常,出生并成长在鞍山市区,其中男性153名,女性151名.按ISO9001的标准要求测量304名受试者44项手部形态指标,观察分析鞍山市成人手形态的发育状况、性别差和左右差,并与其他民族或地区比较.结果:304名受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性别差:所有项目均为男性大于女性(P<0.05,0.01).②男性左右差:手长、手背长、掌长、掌背长、手大宽、中手宽、拇小指间距、拇指掌侧长、拇指长、示指掌侧长、中指掌侧长和环指掌侧长左侧大于右侧外(P<0.05),其他项目均为右侧大于左侧,并且桡侧厚、手大围、拳围、中指远侧指关节宽、小指近、远侧指关节宽、示指近侧关节厚及小指远侧指关节厚左右手差异显著(P<0.05,0.01).③女性左右差:手背长、掌长、手宽、拇小指间距、尺侧厚、拇指掌侧长和拇指长左侧大于右侧(P<0.05),其他项目均为右侧大于左侧,并且桡侧厚、手大围、示指远侧指关节宽、中指近、远侧指关节宽、环指远侧指关节宽、小指近侧指关节宽、拇指指关节厚、示指近侧指关节厚、中指近侧指关节厚、环指远侧指关节厚和小指近、远侧指关节厚左右手差异显著(P<0.05,0.01).④与新疆维吾尔族青年和辽宁汉族青年大学生比,鞍山市成年男女性左、右侧的手长和掌长均长,男性左右侧的鱼际厚均小,女性左右侧的手宽、鱼际厚和小鱼际厚也小.结论:①鞍山市成人手的形态指标有明显的性别差,男性大于女性.②手的形态指标有左右不对称性.③与新疆维吾尔族青年和辽宁汉族青年大学生比,鞍山市成人的手形总体呈长窄薄即呈修长形.

  • 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作者:田奇;石毅;陈月;宿晓云;王芳;周余来

    目的:对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探索用于泌尿系统组织工程的膀胱移行上皮种子细胞的佳培养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1在吉林大学药学院生物工程实验室完成.①取1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耳缘静脉行空气栓塞处死,超净台内无菌取膀胱.②采用中性蛋白酶分离膀胱各层组织.③胰蛋白酶消化获得膀胱移行上皮细胞.④将获取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分别接种到含体积分数为0.01,0.05,0.1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进行培养.④每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况;分别在第1,3,5,7,9天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作细胞生长曲线.结果:①原代移行上皮细胞于接种后34~48 h贴壁,培养六七天时可达80%融合,呈典型铺路石状.②传代后的细胞生长稳定快速,24~36 h贴壁,五六天可达80%融合.③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不同体积分数血清对移行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显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在含有体积分数为0.05血清的DMEM-F12培养中生长状态佳.结论:采用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对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是一种稳定、快速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

  • 工频电磁场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刺激

    作者:陈继革;吴华;葛保健;方真华

    背景:研究证实电磁场刺激能够促进多种骨生长因子的合成与分泌,而某些生长因子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成骨的作用.目的:分析工频电磁场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单一样本、区组设计,观察对比动物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材料:实验于2005-02/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外科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清洁级昆明种小鼠20只,作为实验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②电磁场发生器由武汉市海军工程大学研制,能生成场强为0~100 mT的连续可调的50 Hz正弦波电磁场.③引物均由北京赛百胜生物工程公司合成.方法:①小鼠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取双侧股骨和胫骨,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②不同强度电磁场刺激实验:设立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电磁场0.4,0.8,1.6 mT刺激组,每组均取5瓶第2代细胞.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均不给予电磁场刺激,但阳性对照组于传代时加入含成骨性诱导剂(含10-8mol/L地塞米松,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50 mg/L Vitamin C)的培养基;电磁场0.4,0.8,1.6 mT刺激组在细胞贴壁后分别于0.4,0.8,1.6 mT场强中进行电磁场刺激,每天均连续刺激1 h,5 d后进行指标检测.③相同场强不同作用时间电磁场刺激实验:设立阴性对照组、电磁场1.6 mT刺激15,30,60 min组,每组均取5瓶第2代细胞.阴性对照组不进行电磁场刺激;电磁场1.6 m T刺激15,30,60 min组在1.6 mT场强条件下每天分别给予15,30,60 min的连续电磁场刺激,5 d后进行指标检测.④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强度电磁场刺激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②相同场强不同作用时间电磁场刺激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电磁场刺激5 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电磁场0.4,0.8,1.6 mT刺激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均<0.01);且电磁场1.6 mT刺激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的表达达到大值(57.74±0.23)%,电磁场0.4 mT刺激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达到大值(126.20±0.21)%.②电磁场刺激5 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电磁场1.6 mT刺激15,30,60 min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均<0.01);且电磁场1.6 mT刺激60 min组两种因子mRNA的表达分别达到大值(28.06±0.11)%和(75.20±0.16)%.结论:适当强度及作用时间的工频电磁场刺激,能够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

  • 膝关节软骨游离体的组织形态及其生理学特性

    作者:徐斌;徐洪港

    目的:评价和分析膝关节软骨游离体的组织学特性和生理学活性,探讨其组织形态和生理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1分别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安徽医科大学理化中心、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电镜室完成.①经关节镜手术取出的软骨性游离体标本30例为实验组,其中<6个月组14例,6~12个月组10例,>12个月组6例;另取30例同腔非负重面全层关节软骨标本作为对照组.②所有标本进行大体形态学测量、病理学染色光镜观察、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透射电镜观察和钙、磷、胶原含量测定.结果:①游离体<6个月组的软骨游离体与同腔对照组标本相比,两者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组织形态、软骨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外基质分布等情况,两组标本中钙、磷、胶原总量和Ⅱ型胶原值差异无显著性[钙:(3.120±0.224),(3.0g0±0.231)mg/g;磷:(0.432±0 045),(0 455±0.067)mg/g;胶原:(462.43±17.12)(466.71±14.59)mg/g].大体上说,与同腔对照组关节软骨标本相比,游离体<6个月组的软骨游离体具有基本正常的组织学特性和生理学活性.②游离体6~12个月组和游离体>12个月组标本分别与同腔对照组标本相比,光镜和电镜观察示软骨组织有纤维化的趋势,变性、坏死的软骨细胞增多,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含量下降、分布不均,游离体>12个月组较6~12个月组的变化趋势明显,但是6~12个月组和游离体>12个月组软骨组织中仍以大量有活性的软骨细胞为主;胶原总量[(441.20±16.49),(417.33±8.38)mg/g]和Ⅱ型胶原值减少,钙、磷值增加[钙:(3.696±0.442),(6.469±0.555)mg/g;磷:(0.523±0.068),(0.683±0.056)mg/g].总的说来,与同腔对照组关节软骨标本相比,游离体6~12个月组、>12个月组软骨游离体的组织学结构和生理学活性有改变.结论:膝关节软骨游离体在关节腔生理环境中能长久的保持或部分保持其组织学特性和生理学活性,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现进行性组织结构破坏、生理活性下降的趋势.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单世民;裴凌;王俊科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时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3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实验室完成.①Wistar大鼠60只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股静脉1.5 h内输注生理盐水5 mL;内毒素对照组:经股静脉1 h内输注生理盐水3 mL,然后再输注内毒素8 mg/kg(溶于2 mL生理盐水中),30 min内输注完毕;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处理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 10μg/kg溶于3 mL生理盐水中,经股静脉1 h内输注,然后输注内毒素(方法如上).②输液结束后6 h,取大鼠肺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检测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水含量、肺通透指数等指标反映肺损伤程度;检测丙二醛、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来反映氧自由基的代谢;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杂交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核因子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与蛋白表达;Kaplan-Meier曲线分析4,6,8,10,12 h生存率.结果:①内毒素对照组可见渗出增多,肺泡内充血,肺泡萎陷、断裂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处理组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肺泡腔内出血减少,炎性细胞浸润较内毒素对照组减少,肺小动脉内膜损伤减轻.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内毒素对照组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通透指数、丙二醛、一氧化氮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P<0.01),与内毒素对照组比较,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处理组各指标值增加(P<0.01).③与空白对照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处理组比较,内毒素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KB、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灰度值比为:0.11±0.03,0.26±0.09,0.49±0.13;吸光度值比为:0.17±0.05,0.37±0.09,1.22±0.18;P<0.01).④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预处理组,注射内毒素后4,6,8,10,12 h的生存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通过抑制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后肺部的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肺损伤程度.

  • 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身材儿童生长的促进效果

    作者:潘桂梅;董青;张颖;陈志红;李堂

    背景:国外已有许多研究证实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身材安全有效,但国内尚未见此类长期系列研究.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身材患儿的促生长效果,并与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进行比较.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内科.对象:选择2004-12/2006-03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儿内科就诊的矮身材患儿98例,患儿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按病因分为2组,特发性矮身材组30例,生长激素缺乏症组68例.方法:特发性矮身材组及生长激素缺乏症组患儿均给予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剂量分别为0.15 IU/(kg·d),0.1 IU/(kg·d),每晚睡前皮下注射,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分别测定患儿的身高、体质量、骨龄,观察注射部位局部反应,计算生长速度.骨龄按照GP图谱法测算,预测身高按BP法计算.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身高、体质量、骨龄及生长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98例患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组内比较结果:治疗后3,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身高、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特发性矮身材组身高:(126.5±9.4),(129.1±8.6),(121.1±11.0)cm(P<0 01),生长速度:(7.3±2.9),(7.5±2 7),(3.5±2.1)cm/年(P<0.01);生长激素缺乏症组身高:(111.0±13.0),(114.0±13.0),(108.0±12 0)cm(P<0.01),生长速度:(13.2±3.5),(13.5±3.6),(4.0±2.9)cm/年(P<0.01)].治疗6个月后,特发性矮身材组30例患儿中27例促进了身高增长,生长激素缺乏症组68例患儿全部促进了身高增长.②组间比较: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儿同期的生长速度比较,生长激素缺乏症组高于特发性矮身材组(P<0.01).③不良反应和副作用:2例患儿治疗1~3个月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现象,给予甲状腺素片口服治疗后未影响生长.1例注射局部红肿,1周后自行消失,未停药.结论: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身材儿童安全,总体有效,能明显提高患儿身高及生长速度,但疗效存在不均一性,且差于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

  • 组织工程化仿生人工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

    作者:廉凯;胡蕴玉;刘刚;徐建强;袁志;吕荣;白建萍;孙梁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多孔仿生人工骨后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01/2003-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完成.①抽取成年家兔骨髓并分离、培养和诱导骨髓基质细胞.②采用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中羟基磷灰石和胶原的比例为4∶1,仿生材料中纳米晶羟基磷灰石和聚左旋乳酸的比例为1∶1;孔隙率>90%,孔径50~300 μm;规格15 mm×3 mm×3 mm材料.使用前分别经乙醇、无菌双蒸水和离心等处理.将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按3×1010L-1接种于上述材料中常规培养.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和仿生基质材料复合体.③手术造成兔右桡骨干15 mm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14只、对照组14只和空白组6只,实验组植入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仿生材料复合体,对照组仅植入仿生材料,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通过X射线、骨密度、组织学以及计算机图象分析等手段观察各组在不同时相的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3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髓基质细胞和多孔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聚左旋乳酸材料体外复合培养结果:7 d后细胞基本汇合成片,细胞表面和周围出现较多网状胶原纤维.②各组兔骨缺损区X射线检查:实验组术后24周骨缺损区密度较高,与截骨端骨性融合,接近形成正常骨干结构;对照组术后24周可见少量骨痂自截骨端向材料内长入,但未见材料表面连续性骨痂形成.空白组术后24周两截骨端硬化封闭,形成骨不连.③骨密度测定:术后16周、24周实验组骨缺损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6周:(0.152±0.041),(0.092±0.029)g/cm2,24周:(0.177±0.044),(0.113±0.026)g/cm2,t=2.67,2.80,P<0.05),而与对侧正常桡骨无明显差异.④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术后24周植入材料大部分降解并为新生骨替代,新生骨和两端皮质骨融为一体;对照组术后24周材料部分降解成颗粒状,缺损区中央为纤维组织充填,仅两端有部分新生骨组织;空白组术后24周断端封闭形成骨不连.⑤计算机图象分析:8,16,24周,实验组修复性新骨占原骨缺损面积百分数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t=8.971,11.240,12.836,P<0.01).结论:①通过微创方式获取大量成骨性骨髓基质细胞,并将其与多孔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聚左旋乳酸材料复合培养后植入骨缺损区,可以发挥多重成骨效应,从而较快地启动骨修复反应.②采用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是一条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转染脂联素cDNA对骨骼肌细胞株C2C12肌小管葡萄糖氧化和糖原合成的影响

    作者:张淼;李芳萍;杨川;钱艳;刘丹;傅祖植

    背景:脂联素具有降低血脂、血糖,改善胰岛索敏感性的作用,但脂联素对骨骼肌糖代谢的影响尚无定论.目的:通过转染带小鼠脂联素基因的质粒,观察真核表达的脂联素对骨骼肌细胞株C2C12肌小管葡萄糖氧化和糖原合成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材料:带小鼠脂联素cDNA的pcDNA3.0质粒,即pcDNA3.0-mad(由Dr.Da-Wei Gong惠赠,University of Maryland),C2C12细胞株(ATCC,CRL-1722),rabbit anti-mouse脂联素 IgG(ACRP303-A,Alpha Diagnostic International),SABC即用型免疫组化试剂盒(博士德),D-[U-14C]葡萄糖(放射比活度9.25~13.32 GBq/mmol,NEC),闪烁液POP,POPOP(Sigma),液体闪烁计数器(LS3801,Beckman,USA).方法:实验于2003-03/08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pcDNA3.0-mad质粒抽提后采用XhoⅠ和XbaⅠ双酶切,及HindⅢ单酶切鉴定.②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分别将pcDNA3.0-mad和pcDNA3.0空载质粒转染至C2C12细胞,并通过G418(500 mg/L)筛选3周,收集G418抗性的转染后C2C12细胞,分别建立稳定转染pcDNA3.0-mad和pcDNA3.0的C2C12细胞株.③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鉴定C2C12细胞组、稳定转染pcDNA3.0和pcDNA3.0-mad的C2C12细胞组中有无脂联素蛋白表达.④C2C12肌细胞糖代谢实验分对照组、载体组和pcDNA3.0-mad组3组进行,每组又分别加入0,0.5,5,100 nmol/L胰岛素刺激4个浓度进行观察.在加入含D-[U-14C]葡萄糖的MEM培养液孵育一定时间后,通过液闪测定细胞株C2C12肌小管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氧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稳定转染带小鼠脂联素基因的质粒后,骨骼肌细胞株C2C12肌小管葡萄糖氧化和糖原合成量的变化.结果:①质粒转化及酶切鉴定结果:pcDNA3.0-mad质粒抽提后采用XbaⅠ和XhoⅠ双酶切,及HindⅢ单酶切鉴定.得到的质粒酶切片段与预期相符,脂联素cDNA片段长度为781 bp,质粒片段长度为5 446 bp,脂联素cDNA被插入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的酶切位点XhoⅠ和XbaⅠ之间.②质粒转染C2C12细胞及阳性克隆的筛选:转染后用含G418的培养基筛选第10天,C2C12细胞绝大多数已死亡,第2周出现阳性克隆,于转染筛选后第3周收集对G418产生抗性的C2C12细胞集落.③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证实只有稳定转染了pcDNA3.0-mad组的细胞能表达脂联素蛋白.④稳定转染脂联素基因对肌细胞糖代谢的影响:肌细胞的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氧化量随着胰岛素浓度增加而逐渐增高.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对照组、载体组和pcDNA3.0-mad组回归系数分别为23.34,23.23和26.06,即pcDNA3.0-mad组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增强,葡萄糖氧化量增加的速率比其他两组快;pcDNA3.0-mad组C2C12肌细胞基础状态下和胰岛素刺激下的葡萄糖氧化和糖原合成量与其他2组相近(P>0.05).结论:①成功建立了稳定转染脂联素基因并能表达脂联素蛋白的C2C12细胞株.②转染脂联素基因对C2C12肌细胞葡萄糖氧化和糖原合成无显著性影响.③肌细胞的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氧化量随着胰岛素浓度增加而逐渐增高.④脂联素可能协同胰岛素促进肌细胞葡萄糖氧化而使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增加.

  • 血液和关节液内生物标记物水平对狗膝关节软骨早期运动性损伤的预测

    作者:常祺;黄昌林

    背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关节软骨损伤检测的敏感性均偏低,应用检测体液内生物标记物水平对软骨损伤程度有待评估.目的:了解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金属基质蛋白酶-3(MMP-3)、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作为生物标记物对于膝关节软骨早期运动性损伤评估的意义.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一五○中心医院.材料:选择18只成年雄性混血狗,体质量15~25 kg,平均22.5kg,抽签法将杂交狗随机分为3组:①平地跑步组(n=8),跑步路线为平坦路线;②坡度跑步组(n=8),跑步路线为10°坡度;③对照组(n=2),实验动物自由活动.方法:对平地跑步组及坡度跑步组实验狗每日跑步训练,上下午各1 h,速度为4 m/s.跑步训练持续10周.分别对两组实验狗训练当日及第2,4,6,8,10周时抽取血液及关节液,应用ELISA方法检测COMP、MMP-1、MMP-3、TIMP-1浓度,根据标准品浓度与OD值建立标准曲线,查出待测样本相应浓度,在同一时间点对关节进行MRI检查(检查当天停训1 d).10周后处死所有实验狗,选择在股骨髁负重区对膝关节软骨采集标本并做组织学观察.主要观察指标:平地跑步组及坡度跑步组实验狗训练当日及第2,4,6,8,10周血清及关节液中COMP、MMP-1、MMP-3、TIMP-1浓度及膝关节MRI检查结果;10周后各组实验狗膝关节软骨组织学观察结果.结果:18只实验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学检查结果:坡度跑步组实验狗血清MMP-1浓度在6,8周时明显高于平地跑步组(P<0.01),MMP-3浓度在8周时明显高于平地跑步组(P<0.01);血清MMP-3/TIMP-1比值在2周时低于平地跑步组(P<0.05),血清TIMP-1浓度在4周时低于平地跑步组(P<0.05),而6,8,10周高于平地跑步组(P<0.05-0.01),MMP-3/TIMP-1比值在2周时低于平地跑步组(P<0.05).②关节液检查结果:在2,4,6,8,10周坡度跑步组关节液中COMP浓度明显高于平地跑步组(P<0.01),MMP-1浓度在2,4,6周时高于平地跑步组(P<0.05-0.01),MMP-3浓度在2,4,6,8周时高于平地跑步组(P<0.01);关节液中MMP-3/TIMP-1比值在2,4,8周时高于平地跑步组(P<0.05-0.01).③血清COMP、MMP-1、MMP-3、TIMP-1浓度,MMP-3/TIMP-1比值与关节液相应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631,0 502,0.748,0.651,0.667,P<0.01).④各组实验狗膝关节软骨组织学观察结果:平地跑步组及坡度跑步组训练10周时膝关节软骨损伤病理改变明显,表层关节软骨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坡度跑步组重于平地跑步组.⑤MRI检查结果:平地跑步组及坡度跑步组在训练2周后便开始有膝关节早期运动性损伤改变,并有进行性加重迹象.结论:长时间大强度重复、冲击性、扭转或剪切性的运动容易产生运动性损伤甚至骨性关节炎;生物标志物变化反映病变进程灵敏程度优于MRI检查.

    关键词: 软骨 关节 膝损伤 分析
  • 核因子κB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党一兵;张蕴莉

    目的:观察抑制核因子κB的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及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7在辽宁医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室完成.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PDTC干预组3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PDTC干预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相应体积的柠檬酸缓冲液.造模成功后PDTC干预组腹腔注射核因子κB活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2次/d,剂量按每周20 mg/kg.于注射链脲佐菌素12周末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定量,然后处死大鼠,留取肾标本,观测肾脏的病理改变并以Western-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的含量,免疫组化法分析核因子κB P65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同时应用直线相关法分析这2项指标的表达与生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肾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阳性小管数多于正常对照组和PDTC干预组[(49.35±3.87)%,(1.76±0.82)%,(24.61±3.05)%,P<0.01],PDTC干预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模型组肾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小管数多于正常对照组和PDTC干预组[(51.63±4.75)%,(2.52±0.93)%,(26.41±2.86)%,P<0.01],PDTC干预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模型组核因子KB的灰度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PDTC干预组(0.299 5±0.006,0.137 5±0.005,0.204 5±0.004,P<0.01),PDTC干预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④模型组和PDTC干预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但PDTC干预组几项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0.01).⑤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核因子κB的表达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肾功能损害呈显著相关.结论:抑制核因子κB活性能使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减少进而降低肾功能损害,提示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可能与肾组织中核因子κB活化介导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上调有关.

  • 核因子κB反义和诱骗寡核苷酸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周俊;陆国平;吴春芳;陈桢玥

    目的:观察离体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动物体内转染转录因子核因子κB p65诱骗性寡核苷酸和反义寡核苷酸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新生内膜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1-05/2003-03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和瑞金医院心血管实验室完成.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SD大鼠12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18只.正常对照组(除球囊损伤外,其余手术操作与其他组相同),反义组,正义组,诱骗组,诱骗对照组,反义加诱骗联合干预组,模型组.每组又分为术后6 h,1,3,5,7,14 d 6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3只.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核因子κB p65诱骗性寡核苷酸、反义寡核苷酸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局部定向转送至球囊损伤血管内,观察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5-溴脱氧尿嘧啶掺入试验结果,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且转染不同寡核苷酸后的血管增殖标记物检测结果,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核因子κB p65蛋白合成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结果:纳入动物12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核因子κB的反义寡核苷酸组、诱骗性寡核苷酸组、反义寡核苷酸加诱骗性寡核苷酸组细胞核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48.55±39.63,369.05±71.56,309.33±12.86,635.16±89.95,P<0.05);反义寡核苷酸组低于正义寡核苷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48.55±39.63,752.11±76.43,P<0.05);诱骗性寡核苷酸组低于诱骗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6905±71 56,818.31±10229,P<0.05);反义寡核苷酸和诱骗性寡核苷酸联合转染较单独作用显示增强的抗细胞增殖效应趋势,统计学上无差异.②血管球囊损伤后1 d5-溴脱氧尿嘧啶掺入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损伤后6 h[分别为(22.52±0.21)%,(0.02±0.01)%,(4.16±0.22)%,P<0.05],球囊损伤后3 d较其他时间点5-溴脱氧尿嘧啶表达明显,为(48.71±0.2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 d后5-溴脱氧尿嘧啶表达逐渐降低.③球囊损伤后3 d正义组、反义组、诱骗组、诱骗对照组、反义加诱骗联合干预组、模型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41.63±4.06,22.57±2.62,21.64±2.98,38.89±6.33,21.06±2.89,41.48±3.09,4.49±0.79,P<0.01);反义组低于正义组(P<0.05);诱骗组低于诱骗对照组(P<0.05);反义加诱骗联合干预组略低于反义组、诱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反义组、诱骗组、反义加诱骗联合于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球囊损伤后3 d正义组、反义组、诱骗组、诱骗对照组、反义加诱骗联合干预组、模型组5-溴脱氧尿嘧啶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56.23±2.00,28 97±1.14,26.64±2 89,48.89±2.28,21.06±2.89,51.48±3.09,14.49±0.79,P<0.05);反义组低于正义组(P<0.05);诱骗组低于诱骗对照组(P<0.05);反义加诱骗联合干预组低于反义组、诱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反义组、诱骗组、反义加诱骗联合干预组5-溴脱氧尿嘧啶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大鼠颈动脉损伤7 d后,模型组、正义组、反义组、诱骗对照组、诱骗组、反义加诱骗联合干预组核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86±0.03,1.67±0.10,1.25±0.01,1.51±0.01,1.41±0.07,1.19±0.02,0.84±0.01,P<0.05).反义组低于正义组(P<0.05),诱骗组与诱骗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反义加诱骗联合干预组核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低于诱骗组(P<0.05),与反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反义组、诱骗组、反义+诱骗联合干预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核因子κB p65诱骗寡核苷酸和反义寡核苷酸均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细胞显示动态的增殖效应.核因子κB p65反义寡核苷酸抑制p65蛋白质生成,诱骗寡核苷酸对核因子κB生成无作用.

  • 重组pEGFP-N1-IGF-1体内转基因预处理对脊髓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红宇;王莹;袁文;吕碧涛;徐盛明;张竟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重组pEGFP-N1-IGF-1体内转基因预处理对脊髓损伤后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及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影响,进一步探讨转基因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7/11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取54只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3组:①生理盐水组(24只):采用脊髓内直接注射法,将2μL生理盐水+6μL Transfectam reagent共8μL注入T8~T10脊髓内,无下肢功能障碍者1周后按改良Nystr(o)m's压迫法制作大鼠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压迫总质量35 g,压迫时间5 min).②pEGFP-N1-IGF-1转基因组(24只):给药方法、部位、剂量以及造模方法与生理盐水组相同,但脊髓内注入6μL Transfectam reagent+2μg质粒pEGFP-N1-lGF-1.③正常组(6只):不损伤脊髓,不给药,作为正常对照.前2组损伤后1,4,8,24 h、1,2周,取尾静脉血和损伤区域脊髓,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局部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结果:经补充后5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正常组为(305.4±52.0)μkat/L,其他2组在损伤后1~8 h迅速升高,并于伤后24 h达到高峰[pEGFP-N1-IGF-1转基因组:(522.6±60.3)μkat/L;生理盐水组:(757.0±83.7)μkat/L],其后逐渐降低,术后一两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EGFP-N1-IGF-1转基因组各个时间点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0.01).②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正常组为(72.5±17.3)μkat/g,其他2组在损伤后1~8 h迅速升高,并于伤后24 h达到高峰[pEGFP-N1-IGF-1转基因组:(140.2±242)μkat/g;生理盐水组:(207 2±36.8)μkat/g],其后逐渐降低,术后一两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EGFP-N1-IGF-1转基因组各个时间点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0.01).结论: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预处理能够有效地下凋大鼠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特别是其可有效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从而减轻继发性损伤所致的神经组织的损害,侧面证明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基因治疗的可行性.

  • 神经生长因子干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白质轴突计数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变化

    作者:张磊;梅元武

    背景:有实验已证实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具有促进损伤神经元存活、分化和轴突再生的作用,使损伤后的脊髓组织结构完整性能得到大的保存.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材料:选用30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同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01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完成.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①造模:应用改良Allen's打击法致伤脊髓.②干预措施:造模后,治疗组大鼠给予蛛网膜下腔注射含1μg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理盐水0.05 mL,1次/d,共3周;对照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共3 W.③斜板试验:在造模前和治疗后3 d和1,2,3周分别应用改良RMin法(斜板试验)测定大鼠运动功能值.④形态学观察:造模后2天和3周,分别取7只治疗组大鼠和8只对照组大鼠进行NF2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轴突计数.主要观察指标:大鼠造模前、治疗后3 d及1,2,3周斜板试验结果以及大鼠造模后2 d和3周白质区轴突计数.结果:①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后斜板试验结果在术后1,2,3周时分别为(45.2±3.2),(51.2±3.8),(53.4±4.6)°,明显高于对照组(37.2±2.8),(42.6±3.5),(44.5±5.6)°,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后3周,对照组白质内可见少量、散在不均匀的NF200着色点.治疗组白质内可见大量均匀的NF200着色点.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后3 W白质内轴突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63.6±34.2,187.5±32.1,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有助于功能恢复.

  • 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及其抑制物表达中银杏内酯B的干预效应

    作者:刘伟;朱自强;祖淑玉;朱广瑾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及其抑制物表达中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8/12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实验室进行.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至2~4代.实验分组如下:①正常对照组.②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6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作用12 h).③银杏内酯B+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预先给予20,40,80,100 mg/L的银杏内酯B作用1 h后,再给予6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作用12 h).每组实验重复3次.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和RT-PCR技术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蛋白活性及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量很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12 h后,组织因子蛋白活性[(17.770±1.721),(2.352±0.240)U/mL,P<0.05]及mRNA水平(1.21±0.06,0.32±0.03,P<0.05)明显升高,银杏内酯B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组织因子蛋白活性升高;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变化与组织因子相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作用脐静脉内皮细胞12 h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蛋白活性及mRNA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3.8%和64.2%,但预先给予不同浓度的银杏内酯B,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银杏内酯B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蛋白活性和mRNA的表达,但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组织因子抑制物蛋白活性和mRNA水平的降低无显著影响.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胶原膜复合引导骨再生的特性

    作者:袁继龙;柳大烈;吴景泉;袁强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胶原膜复合后的生物可吸收性促骨生成膜对修复下颌骨缺损引导骨再生愈合过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6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①制备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胶原膜复合物:将6 mg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溶于尿素溶液,将胶原膜浸于其中,用蒸馏水透析48 h,制备复合膜12等份,每份约含骨形态发生蛋白0.75 mg,经环氧乙烷消毒备用.②建立兔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取兔12只,采用Stryker-TPS微型骨科动力系统于双侧下颌骨体部下缘各造成1.5 cm×1.0 cm的骨缺损.一侧缺损处覆盖1.4 cm×1.4 cm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生物可吸收性促骨生成膜为实验组,另一侧未放生物可吸收性促骨生成膜为空白对照组.③于1,4,12,24周处死动物,进行标本X射线、组织学观察,并采用半自动图像数字化分析仪测量标本骨密度,比较两组缺损周围骨质形成的情况.结果:①两组标本组织学观察:4周时实验组缺损边缘与生物可吸收性促骨生成膜之间隙可见大量新生骨,而空白对照组见大量纤维结缔组织,仅见少量新生骨.12周时两者缺损边缘侧已无明显区别,实验组几乎未见生物可吸收性促骨生成膜残留,空白对照组近中心部新生骨仍明显少于实验组.②两组骨密度测量结果:4周实验组骨密度高于空白对照组[(19.8±1.5),(16.9±1.4),P<0.01];12周实验组近中心部骨密度高于空白对照组[(21.6±1.3),(20.7±0.8),P<0.05],24周二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实验组超微结构观察:术后12周实验组扫描电镜示新生骨小梁呈"蜂窝状".结论:复合骨生长刺激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生物可吸收性促骨生成膜对于诱导新骨形成,防止软组织长入,促进骨缺损早期愈合有明显的作用,具有促进缺损骨质形成的功能.

  • 肺间质胶原纤维化与放射性肺损伤

    作者:叶江枫;蒙育林;杜志强

    目的:观察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大鼠早期胶原纤维增生及不同照射时间大鼠肺损伤情况.方法:实验于2002-07/1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动物实验科完成.①选用3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0只和照射组20只.②麻醉大鼠后,对照射组大鼠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照射剂量单次15 Gy,距离1 m,照射面积4.5 cm×4.5 cm,照射剂量率1.5Gy/min.正常对照组未行照射.③照射后5,15,30,60 d对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肺部病理改变;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增生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胶原纤维的变化;比色法测定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的含量(代表肺组织胶原含量).放免法测定脯氨酸肽酶的活性(反映胶原降解代谢).④计数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结果: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肺部病理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照射后大鼠肺水肿和肺部炎症随照射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②胶原纤维变化: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照射组照射后5和15 d基质胶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照射后30和60 d肺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60 d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增生.③肺组织显微结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单纯照射后5 d间质胶原纤维较正常对照组增多,照射后15,30,60 d间质胶原纤维增多呈递增.④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和血清脯氨酸肽酶活力的变化:照射后60 d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70±0.19)μg/L和(107.91±14.05)μkat/L;(0.32±0.11)μg/L和(63.50±12.78)μkat/L,t=2.96,5.75,P<0.05,0.01],照射后其余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①大鼠接受放射线照射后早期,出现放射性肺炎,肺间质胶原纤维在局部也开始明显增生;且随着胶原纤维合成的增多,其分解也增加.②照射后时间越长,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纤维化越重.

  • 关节软骨破坏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影响

    作者:何斌;史晨辉;王永明;蒋新忠;孙建华;石辉

    目的:观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6-06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并随机分为实验组24只,对照组18只;实验组在右膝关节内注射2 mg/L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0.2 mL,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完成后在4,8,12周分批取兔软骨进行组织学观察、电镜检查及葡糖氨基聚糖测定.关节软骨退行性变采用组织-组化评分标准评定.结果:42只新西兰大白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兔关节软骨大体观察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程度加重;对照组兔关节软骨外观无裂纹及软化.②两组兔关节软骨光镜组织学检查及评分:实验组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缺损及结构破坏,软骨细胞数目减少、纤维增生及异染性降低,潮线的完整性破坏;对照组关节软骨4层结构清晰可辨,软骨细胞排列整齐,潮线完整.③两组兔关节软骨超微结构观察结果:透射电镜下实验组软骨细胞明显固缩且外形不规则,胞膜上突起消失,核膜不完整,内质网扩张明显,细胞器数目减少,可见脂滴存在,细胞坏死、溶解多见;对照组可见软骨细胞呈椭圆形,细胞及胞膜完整,表面可见均匀分布的微绒毛突起,胞浆内可见丰富细胞器,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整齐.④两组关节软骨退行性变Mankin's评分结果:实验组4,8,12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⑤两组样品中葡糖氨基聚糖测定结果:对照组蛋白多糖含量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在不同时期的葡糖氨基聚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8周时低于4周(P<0.01),12周虽低于8周,但差异无显著性.表明在不同时期,葡糖氨基聚糖的总含量均减少,这些改变随时间的延长而渐不明显.结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能降解关节软骨蛋白多糖,进而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可能是导致关节软骨破坏的相关因素之一.

  • 骺板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作者:尹航;张锡庆;王晓东;张亚;王科文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及鉴定骺板软骨细胞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5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用3只生后14~28 d的新西兰幼兔,空气栓塞处死,暴露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分别取2处的骺板组织,将其剪切成1~3 mm3的小块,经胰蛋白酶消化,接种于含150 g/L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饱和湿度培养,传代.①细胞接种后3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见细胞贴壁后每天观察2次.②第2代细胞达到80%~90%左右汇合时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细胞爬片情况.③第3代细胞爬片至细胞达到80~90 %左右汇合时,采用苏木素染色3 min,3%亮绿染色5 min,蕃红花"O"染色5 min,光镜观察细胞产生蛋白聚糖情况.④采用PCR检测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⑤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①骺软骨细胞刚接种后呈大小不等之圆形悬浮于培养液中,3 h后见大部分细胞贴壁,24 h后贴壁细胞呈短梭形、圆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见细胞分裂相.48 h后见细胞伸展明显,细胞分裂相每高倍镜视野可见多个.经隔日换液细胞生长至第5天,细胞呈聚集生长,达到汇合状态,将细胞传代.接种后第1代细胞2 d后呈梭形,培养4 d传至第2代,第2代细胞长满瓶底后,90%呈胞膜较厚的圆形,10%为梭形,第3代、第4代亦如此.传至第5代见肥大细胞增多,细胞松散,折光性减弱,呈凋亡状态.②细胞爬片后观察骺软骨细胞形态以梭形居多,同时也有圆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可见细胞分裂及细胞中的分泌小泡.③见细胞呈红色,无绿色,证明蕃红花"O"-亮绿染色阳性,显示所培养的细胞可以分泌蛋白聚糖.④PCR检测术所养细胞含有Ⅱ型胶原,电泳带在440 bp上.⑤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显示,第3代骺软骨细胞的生长曲线近似倒"S"形,在第4,5,6天细胞呈对数生长,约在7,8,9,10 d达平台期,至第12天细胞出现生长抑制.结论:建立了骺板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证实所培养出的细胞分泌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具有软骨细胞的共同特点.

  •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日本骨科学会颈髓功能评分的相关性

    作者:周思启;陈惠德;汤健;杨厌国;吴毅文

    目的:检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分析其与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JOA)的相关性,探讨免疫反应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病例来源于2005-11-10/2006-06-30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患者,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脊髓型颈椎病组,另外16例无颈椎病史的颈椎外伤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经颈椎前路手术中切取的颈椎间盘组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组依据JOA评分分成重、中度组(0~12分,20例)和轻度组(13~17分,7例).结果:43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脊髓型颈椎病组颈椎间盘组织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34.521±18.592),(15.041±6.562)ng/L;肿瘤坏死因子α:(6.071±1.912),(3 143±0.630)pmol/L;P均<0.01].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重、中度组椎间盘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 01).结论:①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盘组织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增多.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与脊髓功能有相关性,提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与免疫反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 不同浓度尿酸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过程的影响

    作者:赵霞;姬秋和;汤朝武

    背景:近年对尿酸特别是其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较多,但多集中在流行病学领域,从细胞学角度探讨尿酸对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尿酸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丙二醛,一氧化氮及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的影响.设计: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观察对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科.材料: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提供;DMEM低糖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生产;胎牛血清,北京元亨圣马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胰蛋白酶,美国Gibco公司生产;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华美公司生产;二甲基亚砜(DM-SO),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尿酸,Sigma公司生产.一氧化氮测试盒,丙二醛测试盒,南京建成公司生产.普通倒置显微镜、酶联免疫检测仪IX70型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生产;酶联免疫检测仪,华东电子管厂生产.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4在第四军医大学内分泌科和烧伤科进行.内皮细胞的复苏、培养、传代、接种均参考司徒镇强等主编的《细胞培养》中的方法进行.用无血清DMEM培养24 h使细胞同步化于G0/G1期,分4组实验,分别为对照组,低浓度尿酸组,中浓度尿酸组和高浓度尿酸组,每组分为24 h,48 h和72 h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个样本.对照组,低浓度尿酸组,中浓度尿酸组和高浓度尿酸组分别加入含有0 mmol/L,0.1 mmol/L,0.2 mmol/L,0.4 mmol/L尿酸的5%的血清培养液,然后将培养板放入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孵箱中孵育.在24 h后检测丙二醛,一氧化氮及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48 h及72 h分别再检测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主要观察指标:各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情况及一氧化氮和二醛的含量.结果:随尿酸浓度增高,ECV304产生丙二醛的含量逐渐下降,分别为(2.97±0.05),(2.89±0.09),(2.78±0.1 0),(2.44±0.03)μmol/L.ECV304产生一氧化氮的量分别为(6.86±1.41),(12.5±2.7),(18.9±1.8),(21.1±1.4)μmol/L,ECV304产生一氧化氮的量和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吸光度逐渐增加,细胞增殖以48 h增加为明显.结论:尿酸有抗氧化性,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一氧化氮的释放.

  • 缺氧/复氧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与新型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的影响

    作者:王雯;蒋东桥;邱笑违;朱盈芬;张立克

    目的:探讨新型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缺氧/复氧损伤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干预,并与内源性动物雌激素雌二醇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首都医科大学完成.①健康产妇的婴儿脐带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其家属签署捐赠同意书.α-玉米赤霉醇(中国农业大学提纯,纯度99%以上,以乙醇作为溶剂),雌二醇(Sigma公司).②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后,用质量浓度为1.25 g/L的胰蛋白酶+0.1 g/L的乙二胺四乙酸混合消化液进行传代,传至2~3代后用于实验.细胞以3×105/孔接种于24孔培养板,待生长至80%~90%融合后,设立10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α-玉米赤霉醇1,10,100,1 000 nmol/L组、雌二醇1,10,100,1 000 nmol/L组,6孔/组.③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置于体积分数为0.93的N2+0.05的CO2+0.02的O2缺氧环境中3 h,然后恢复正常氧供应1 h.α-玉米赤霉醇各组于造模前20 min分别加入α-玉米赤霉醇,使细胞培养液中α-玉米赤霉醇终浓度分别达到1,10,100,1 000 nmol/L;雌二醇各组于造模前20 min分别加入雌二醇,使细胞培养液中雌二醇终浓度分别达到1,10,100,1 000 nmol/L;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处理.④吸取各组上清液,按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说明操作分别测定各孔可溶性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结果:①缺氧/复氧后各组细胞E-选择素含量的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3 h/复氧1 h后模型对照组脐静脉内皮细胞上清液中的E-选择素含量明显升高[(1.77±0.36),(5.62±0.74)pg/L,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α-玉米赤霉醇1,10,100,1 000 nmol/L组E-选择素含量均明显降低[(5.62±0.74),(3.53±1.21),(3.16±0.94),(2.79±1.78),(2.18±0.75)pg/L,P<0.05或0.01],雌二醇1,10,100,1 000 nmol/L组E-选择素含量亦均明显降低[(5.62±0.74),(3.72±0.42),(2.99±0.61),(2.45±0.99),(2.34±0.70)pg/L,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相同质量浓度的α-玉米赤霉醇与雌二醇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缺氧/复氧后各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的比较:与E-选择素含量情况相似.结论: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给予α-玉米赤霉醇预处理后,可显著抑制由缺氧/复氧损伤所引起的黏附分子高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保护内皮细胞免受炎症递质损伤.②与相同浓度的雌二醇抑制作用相似,是一种有一定应用前景的雌激素替代药物.

  • 体外循环血浆对体外培养犬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顾春虎;王云雅;易定华;刘金程;张金洲;金艳

    目的:观察经人工器官体外循环后人体炎性血浆对体外培养的犬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2005-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外科实验室完成.体外循环血浆采自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将已培养好的犬隐静脉内皮细胞按所加入的血浆不同分为4组,即对照组(加入正常培养基2 mL和体外循环刚开始(0 min)时的血浆1 mL)、体外循环25 min血浆组(加入体外循环25 min血浆1 mL和正常培养基共3 mL)、体外循环50 mjn血浆组(加入体外循环50 min血浆1 mL和正常培养基共3 mL)及体外循环50 min含抑肽酶血浆组(加入体外循环50 min含有抑肽酶的血浆1 mL和正常培养基共3 mL).将以上培养板置入培养箱内培养4 h,然后更换正常培养液3 mL,培养2 h.观察未贴壁悬浮内皮细胞数(多为凋亡或坏死细胞)、6-酮-前列腺素F1(扩张血管)、内皮素1(收缩血管)及一氧化氮(扩张血管)含量,检测各组内皮细胞的凋亡率.结果:①对照组的悬浮细胞数、6-酮-前列腺素F1及内皮素1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体外循环50 min血浆组明显高于体外循环25 min血浆组和体外循环50 min含抑肽酶血浆组(P<0.01).体外循环50 min血浆组、体外循环50 min含抑肽酶血浆组一氧化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对照组、体外循环25 min血浆组、体外循环50 min血浆组及体外循环50 min含抑肽酶血浆组内皮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5±0.60)%,(8.10±1.25)%,(16.32±1.39)%及(12.38±1.8)%,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余3组(P均<0.01),体外循环50 min含抑肽酶血浆组明显低于体外循环50 min血浆组(P<0.01).结论:经人工器官的体外循环过程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广泛损伤/活化,抑肽酶可减轻此作用.

  • 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与5-氟尿嘧啶的时间抑制效应

    作者:龚轶一;李小静;王明丽;刘伯玉;左宗宝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干预体外培养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及其时效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6在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完成.①原代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手术取4例增生性瘢痕、4例瘢痕疙瘩、4例正常皮肤组织,按文献方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待细胞融合后传代.②取4~6代传代细胞接种于96孔板,利用四唑盐比色法测定25 g/L浓度5-氟尿嘧啶干预不同时间(1,2,5,10,15,30 min)后3种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统计得出佳时效.③利用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经5-氟尿嘧啶干预不同时间后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分泌能力.结果:①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全部成活,形态良好,经5-氟尿嘧啶干预后细胞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②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3种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未干预时增殖能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t=3.542,P<0.01),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t=3.257,P<0.01);5-氟尿嘧啶干预成纤维细胞10 min与5 min比较,其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效果增高(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3种成纤维细胞10 minA值依次为0.389±0.027,0.418±0.051,0.554±0.021;5 min A值依次为0.537±0.033,0.589±0.074,0.783±0.015,q=3.80~4.18,P<0.05),与30 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干预10 min 3H-脯氨酸掺入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q=3.82~3.96,P<0.05),与5 min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q=3.96~4.14,P<0.05),与30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氟尿嘧啶可有效抑制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和胶原合成,干预10 min时效应佳.

  • 透明质酸钠不同给药途径干预早期骨关节炎兔软骨细胞的凋亡

    作者:周游;王洪;杨述华;马亮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横断造成兔早期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变化,以及应用关节内和静脉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4/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共选取36只新西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骨关节炎组、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静脉注射透明质酸钠组,每组9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骨关节炎组仅行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行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后给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静脉注射透明质酸钠组行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后给予静脉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所有实验动物在术后8周处死.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凋亡细胞,在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前、术后6,8周分别进行血液检测.观察各组动物的组织学检查、Mankin评分、凋亡指数和血液检测结果.结果:纳入新西兰兔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所有动物的血液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尿素氮、肌酐、电解质,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②应用透明质酸钠干预的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和静脉注射透明质酸钠组与未用透明质酸钠干预的骨关节炎组相比较,前者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后者.③骨关节炎组的Mankin评分与其他三组差异有显著性[(8.97±1.02),(0.00±0.00),(5.62±0.86),(6.13±0.64)分,P<0.05].④各组均发现软骨细胞凋亡,并且骨关节炎组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其他三组[(27.38±346)%,(5.17±1.06)%,(12.47±2.13)%,(14.51±2.87)%,P<0.05],正常组的凋亡指数与其他三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横断所致兔早期骨关节炎的软骨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关节内和静脉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均能有效抑制其软骨细胞凋亡.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李玉凤;周平

    目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作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一种眼部并发症,国内外的报道不多,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归纳总结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6-06期间有关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文章,检索词"VEGF,Radiation Retinopathy,New Blood Vessel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6-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生成",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0篇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文章,其中45篇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各系统器官中的作用,涉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等方面;其中15篇为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文章,涉及病例个案报道,临床观察等方面.资料综合:①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其特点性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近年来被确定为对新生血管性疾病发展过程有重要影响的细胞因子.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诱导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形成.缺氧启动了血管新生的过程.③发病机制考虑为放射线诱导的DNA损伤使内皮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死亡,当正常分裂的细胞数量难以补偿丢失的细胞时,血管内皮连续性破坏,功能障碍.结论:目前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仍有争议,但眼底新生血管出现是其重要的临床表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高低与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 核转录因子κB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陈柏梁;段明科

    目的:概述核转录因子κB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研究,分析核转录因子κB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资料来源:检索PubMed和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1996-01/2006-01与转录因子κB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文章,检索词"NF-KB,reperfusion injury,neutrophils,endothelium,vascular,macrophages,alveolar,NF-κB"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包含平行对照组.③处理组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或缺氧再复氧).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从检索到的文献中选择主要研究再灌注损伤相关文献100多篇,其中以近5年发表的为主.符合纳入标准的为20篇,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核转录因子κB具有启动基因转录的功能,它调节的转录产物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主要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其中涉及各效应细胞的激活及各效应分子的分泌、释放.结论:核转录因子κB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活性能减轻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 肌成纤维细胞与瘢痕

    作者:王春玲;邢新

    目的:总结肌成纤维细胞在瘢痕生长增殖及收缩方面的多样性功能,为进一步认识肌成纤维细胞的功能以及开展肌成纤维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6-05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scar,myofibroblast",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初审,选取有关肌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与创面收缩和病理性瘢痕的关系、表达调控机制的文献,共收集到88篇,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30篇进行综述,涉及到肌成纤维细胞的结构特征、来源、与瘢痕成纤维细胞收缩功能的关系以及收缩的调控等.资料综合:①人们初在伤口愈合处的肉芽组织中经显微镜检查发现肌成纤维细胞,作为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中间细胞,它具有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双重特性.②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复合物及机械拉力的影响.③肌成纤维细胞是伤口愈合及纤维化过程中组织塑形的关键细胞,它与创伤愈合关系的研究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正受到关注.结论:在伤口愈合、瘢痕形成和收缩方面,肌成纤维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

  • 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朱希山;曾丽芬;赵春华

    目的:回顾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替代物的优缺点,展望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3-01/2006-08相关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替代物方面的文献,检索词"tissue engjneering skinsubstitutes",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 2000-01/2006-08相关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替代物方面的文献,检索词"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替代物",并限定文献的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替代物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与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相关的表皮、真皮及双层皮肤替代物的文献.排除标准:综述文献或重复的研究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144篇关于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替代物的文献,终纳入3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组织工程是再生医学研究的热点,人工皮肤是组织工程迄今为止成功的产品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从自体或异体培养的表皮片真皮替代物及含有表皮和真皮双层结构的皮肤替代物等方面对该领域的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了相应组织工程皮肤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应用前景.结论:随着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等的不断完善,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替代物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未来前景将会更加丰富和广泛.

  • 骨质疏松与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

    作者:李颖;黄宏兴;吴伙燕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继发骨质疏松的病因及发病途径,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和Ovid数据库1990-01/2006-06有关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和骨质疏松关系的文章.检索词为"COPD 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osteoporosis,pathogenesis,treatment",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0-01/2006-06有关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和骨质疏松关系的文章,检索词为"慢性阻塞性肺病,骨质疏松,发病机制,治疗",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筛除非随机的研究.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临床研究.②前后对照临床研究.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有关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和骨质疏松症关系的文章,其中36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36篇文献中包括27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9个前后对照临床研究,提示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主要是吸烟、户外运动减少、缺氧与营养不良、激素作用及一些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蛋白酶,对其治疗除了积极治疗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应减少香烟的吸入,适当加强户外运动,增加营养,对于严重者可适当给予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西医药物.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继发骨质疏松,要定期进行骨密度等测定,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防止其发生和发展,将有利于提高老年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骨代谢过程中脂联素的相关作用

    作者:赵勤;罗湘杭

    目的: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脂源性激素,影响机体许多生理系统和代谢通路,并与许多疾病关系密切.回顾与分折脂联素与骨代谢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1995-01/2006-07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分别为"adiponectin,bone"和"adiponectin,bone mineral densit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脂联素的基础或者临床研究文献,然后筛出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对余下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标准:①基础研究.②与人类疾病具有相关性临床研究.资料提炼:共检索到163篇与脂联素相关的文章,根据实验研究的质量及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引用78篇文章.包含有关脂联素概述的文章12篇,脂联素与骨代谢的研究33篇,对其中密切相关、有代表性的31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①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脂源性激素,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血脂等作用.②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脂联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和骨基质的矿化,增加骨量.脂联素可以从3个不同的途径影响骨代谢:骨骼局部产生的脂联素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途径促进骨形成,而循环中的脂联素则以内分泌的抑制骨形成,另外脂联素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间接促进骨的形成,对骨代谢的作用是上述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③临床研究方面,一些学者认为脂联素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而另一些研究者却末能找到脂联素与骨密度相关的证据.结论:脂联素作为脂肪组织特异性的分泌因子,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血脂等作用.目前认为脂联素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3个不同的途径影响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活性,参与骨代谢.脂联素在骨组织中生理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以证实.总之,脂联素与骨转换、骨密度的相关性,为骨代谢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 牙周组织工程与牙周膜干细胞

    作者:谢广平;陆玮新

    目的:概述近年来牙周组织工程与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6-01/2006-06相关牙周组织工程与牙周膜干细胞方面的文献,检索词"periodontal tissue engineering,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CBM数据库1996-01/2006-06相关牙周组织工程与牙周膜干细胞方面的文献,检索词"牙周组织工程,牙周膜干细胞",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牙周组织工程、牙周膜干细胞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实验研究选取随机、对照研究,近5年发表的文献优先.排除标准:重复文献及非中英文文献.资料提炼:Medline共检索到98篇关于牙周组织工程的文献,29篇关于牙周膜干细胞的文献;中文共检索到关于牙周组织工程相关文献39篇,关于牙周膜干细胞文献3篇,文章内容呈不同程度重复均被排除,终纳入3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牙周组织工程主要方法是将体外培养的高浓度、功能相关的活性细胞种植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细胞外基质材料上,在生长因子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将这种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体植入机体牙周病损部位,以形成新的具有其原来特殊功能和形态的相应牙周组织,达到修复创伤和重建功能的目的.与牙周组织工程相关的生长因子主要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诱导形成蛋白、釉基质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等.在牙周组织的修复中,不同种类的生长因子对牙周细胞合成能力有剂量依赖性增强效应,对牙周组织有选择性趋化作用,能调节和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牙周组织工程常用的种子细胞有:牙周膜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牙周膜干细胞等.其中,牙周膜干细胞是新发现的一种可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成体干细胞,通过诱导分化可形成牙周膜-牙骨质复合体的结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牙周组织再生.结论:种子细胞研究将是今后牙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牙周膜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牙周组织工程种子干细胞,以其独特的性能和与牙周组织密切相关的特点,使之成为牙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在牙周组织工程中的运用也越加广泛.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c-Fos在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颌下腺中的表达

    作者:葛志华;杜金凯;王春艳;高福禄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c-FOS蛋白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病程和颌下腺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5在承德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完成.取3,4,6,8,10月龄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颌下腺(实验组)及相应月龄的db/+m正常小鼠颌下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颌下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Fos阳性表达的变化.结果:①颌下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目:实验组3,4,6,8,10月龄高于相应对照组[(11.8±3.35),(17.4±2.61),(20.6±1.92),(26.8±4.85),(28.0±4.22)个/视野;(6.6±0.89),(11.8±1.64),(16.2±3.27),(16.4±3.97),(17.6±1.82)个/视野,P<0.05,0.01],且呈逐渐增加趋势.②颌下腺c-FOS阳性细胞数目:实验组3,4,6月龄低于相应对照组[(6.4±0.65),(7.8±0.84),(7.9±0.65)个/视野;(12.2±0.84),(11.4±0.55),(10.8±0.84)个/视野,P<0.01].③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实验组下颌下腺的实质细胞有明显形态学改变,其中腺泡萎缩明显,细胞排列紊乱.结论: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在db/db糖尿病小鼠颌下腺中随病程延长表达增加,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②db/db糖尿病状态下颌下腺实质发生萎缩性形态学变化,颌下腺细胞表达c-FOS蛋白明显降低,可能与其密切相关.

  • 同型半胱氨酸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协同效应

    作者:易斌;黄志军;张浩

    目的:观察两种尿毒症毒素同型半胱氨酸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是否协同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程度.方法:实验于2006-01/03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参考Makita的报道体外制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将牛血清白蛋白50 g/L、D-葡萄糖0.5 mol/L、磷酸盐缓冲盐液0.2 mol/L(pH 7.4)和蛋白酶抑制剂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37℃孵育60 d.采用荧光分光光度分析法鉴定.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含量为90.52 U/mg.②将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干预组(分别加入0.05,0.1,0.5,1.0,5.0 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联合干预组(分别加入0.05,0.1,0.5,1.0,5.0 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和终浓度为50mg/L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③采用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程度.结果:①Hoechst33258染色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结果:同型半胱氨酸+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联合干预组在0.05~5.0 mmol/L各个浓度较对照组和单纯同型半胱氨酸组都有明显差别(P<0.01).②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结果:联合干预组总凋亡率为(15.31±2.14)%,早期凋亡率为(9.16±1.38)%,均显著高于同型半胱氨酸或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单独干预组(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具有协同诱导作用.

  • 改良的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作者:王强;王东进;李庆国;朱凌云

    目的:探索原代心肌细胞培养的条件和方法,建立一套高效快捷的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案,为组织工程心血管相关研究提供心肌细胞来源.方法:实验于2006-04/07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完成.出生2 d内的SD大鼠8只,切取心肌组织,将其反复剪成约1 mm3的块状,加入4 mL消化液(0.8 g/L的胰酶+2×105 U/L胶原酶),然后收集细胞放在DMEM(pH7.2)培养基进行培养,以4×108 L-1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并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用4 g/L台盼蓝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不着色者为存活细胞,并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共计数800个细胞,其中42个染色阳性,成活率为95.89%.细胞培养未贴壁时心肌细胞呈圆形;24 h后心肌细胞贴壁生长,细胞伸出伪足呈梭形、多角形;3~4 d后形成细胞簇,并可出现同簇细胞的同步搏动,后心肌细胞连接成片生长.结论:该心肌细胞培养方法存活率较高,是一种可靠的的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原代 培养
  • 人体骨骼肌肉数量的观察

    作者:汪丽华

    目的:目前对正常人体全身骨骼肌的总数及其配布,尚无统一认识.通过对成年男尸进行较详细的解剖学观察、记录,整理出人体骨骼肌的具体数量,以便在以后的科研、教学中作为参考.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3在河北体育学院解剖实验室完成.对2具完整经40 g/L甲醛固定好的成年男尸进行较详细的解剖学观察,去掉皮肤,皮下组织,从浅层到深层分离暴露全身各处骨骼肌,分离出肌肉的起止点,显露明显肌纤维,仔细观察详细记录骨骼肌数量.在解剖表情肌时,因其肌纤维较少,需将皮肤和少量皮下组织薄薄一小层用刀片轻轻平行皮肤削掉,能显露表情肌纤维散在皮下组织间即可,绝对不能再向深层分离肌纤维,否则会把肌纤维和皮下组织一起清除,也没有明显的肌肉.一些器官的括约肌,需在该肌的浅层逐渐向深层解剖.对于一些发生率较少,尸体没有的肌肉,经过查阅资料进行补充.结果:正常人体全身骨骼肌的总数约为270对和9块不成对的骨骼肌(包括口轮匝肌、杓横肌、隔肌、棘间肌、肛门外括约肌、尿道膜部括约肌),共计有549块.结论:对于该尸体标本没有的肌肉,虽然经过查阅资料进行了补充,但还需继续通过不同的尸体标本进一步观察、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人体 解剖学 骨骼
  •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肌肉注射对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作者:成少安;朱正道;胡茜;王惠丽

    目的:观察分析肌肉注射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能否提高端侧吻合后再生神经的质量.方法:①实验选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2只/组.每组大鼠均随机切断一侧腓总神经,与胫神经外膜开窗处行端侧吻合,另一侧作为正常对照.②术后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于神经端侧吻合的小腿外侧肌肉注射100 mg/L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1次/周,共4周.生理盐水对照组于相同位置注射0.1 mL生理盐水,方法和疗程同上.两组作为正常对照的右侧神经不作任何处理.③术后12周,两组大鼠行腓总神经电生理特性检测、组织学检查及胫前肌湿重测定.结果:实验选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2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术后12周电生理检测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端侧吻合侧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17.33±1.59),(23.14±1.42)m/s,P<0.05],相应的潜伏期则缩短[(8.54±0.63),(5.57±0.78)ms,P<0.05],且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升高[(2.35±0.51),(3.77±0.49)mV,P<0.05].②两组术后12周胫前肌湿重及腓总神经纤维数量测定结果: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胫前肌湿重比值及腓总神经纤维数量比值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785±0.152,0.515±0.132;0.747±0.126,0.453±0.151;P<0.05).③两组术后12周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端侧吻合侧再生的腓总神经横切面神经纤维数目相对较多,神经纤维粗,排列相对较齐,髓鞘厚,束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结论:肌肉注射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端侧吻合后再生神经的质量.

  • 瘦素水平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张雪涛;庄海平;蔡小莺;朱文

    目的: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水平与骨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01/2006-01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精尿病住院患者,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绝经后女性,年龄60~80岁,对本实验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雌激素替代治疗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影响钙磷代谢药物者、有胃肠手术史者、其他内分泌疾病患者.记录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微柱亲和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ELISA法测定瘦素水平.采用法国UPIS3000型定量骨超声测定仪将专用探头置于被检者右足跟部,测定其跟骨超声传导速度、振幅衰减,计算骨硬度指数.骨硬度指数=0.67×振幅衰减+0.28×跟骨超声传导速度-383.对跟骨定量超声指标、一般指标、瘦素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8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振幅衰减、跟骨超声传导速度、骨硬度指数与患者年龄(r=-0.342~-0.298,P均<0.01)、病程(r=-0.341~-0.309,P均<0.01)、绝经年限(r=-0.318~-0.289,P均<0.01)、糖化血红蛋白(r=-0.308~-0.273,P<0.05或0.01)呈显著负相关;与瘦素水平(r=0.336~0.528,P均<0.01)、体质量指数(r=0.302~0.353,P均<0.01)呈显著正相关.校正年龄、病程、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等影响因素后,振幅衰减、跟骨超声传导速度、骨硬度指数仍与瘦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2=-0.498~0.546,P均<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与其骨质疏松发生有关,高瘦素水平和高体质指数对骨代谢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补中益气汤对环磷酰胺致骨质疏松小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林坚涛;吴铁;于琼;郭震;陈广斌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对小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观察补中益气汤和葡萄糖酸钙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完成.选取昆明种小鼠40只,体质量(20±2)g,雌雄各半,按体质量对等原则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环磷酰胺合用补中益气汤组、环磷酰胺合用葡萄糖酸钙组,每组10只.补中益气汤的制备:称取炙黄芪200 g,党参60 g,炙甘草100 g,白术60 g,当归60 g,升麻60 g,柴胡60 g,陈皮60 g,切碎,加水煎煮2次,滤过,滤液浓缩至1 700 mL,冰箱保存备用.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 m L/(kg·d),环磷酰胺模型组灌胃给予环磷酰胺20 mg/(kg·d);环磷酰胺合用补中益气汤组灌胃给予环磷酰胺20 mg/(kg·d)的同时灌胃给予补中益气汤20 mL/(kg·d);环磷酰胺合用葡萄糖酸钙组灌胃给予环磷酰胺20 mg/(kg·d)的同时灌胃给予葡萄糖酸钙0.5 mg/(kg·d).均自由饮水和进食标准饲料.于实验第30天称质量后,处死动物,取肝脏、脾脏、胸腺称质量,根据动物体质量计算器官指数,同时取右侧股骨供骨生物力学测定用.结果:4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环磷酰胺模型组骨生物力学指标大载荷、弹性载荷、刚度系数均减少[(12.11±2.06)N,(8.15±2.57)N,(45.89±6.33)N/mm;(14.98±1.54)N,(10.17±1.17)N,(56.34±9.49)N/mm,P<0.05,P<0.01].与环磷酰胺模型组比较,环磷酰胺合用补中益气汤组、环磷酰胺合用葡萄糖酸钙组生物力学指标大载荷、刚度系数增高[环磷酰胺模型组:(12.11±2.06)N,(45.89±6.33)N/mm;环磷酰胺合用补中益气汤组:(15.52±2.67)N,(57.68±11.19)N/mm;环磷酰胺合用葡萄糖酸钙组:(17.10±2.96)N,(63.69±11.11)N/mm,P<0.05,P<0.01].与环磷酰胺合用葡萄糖酸钙组比较,环磷酰胺合用补中益气组表现为各生物力学指标与环磷酰胺合用葡萄糖酸钙组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环磷酰胺能使小鼠骨结构性质和材料性质下降,补中益气汤和葡萄糖酸钙均能对抗环磷酰胺导致的骨质量下降,预防骨质疏松.

  •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作者:张清华;赖晓辉;蒋知新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株304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6-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12在解放军第三零五医院老年病中心实验室完成.内皮细胞株304细胞(由武汉中国生物典藏中心提供).①内皮细胞株304细胞加入DMEM培养基孵育培养,传代时以质量浓度为25 g/L的胰酶消化.显微镜下细胞呈鹅卵石样紧密排列,无重叠生长现象.②将未经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溶于0.15 μmol/L氯化钠溶液中,透析除去残余试剂,4℃条件下储存,以防脂蛋白氧化.③将内皮细胞株304细胞以3x104/孔细胞悬液接种到96孔板中,分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0,50,100,200 mg/L浓度组,每组重复3孔.细胞融合生长后换用含不同浓度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DMEM培养基,作用24 h,留取细胞上清液,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6-酮-前列腺素F1α的含量.④细胞悬液接种到96 孔板后,加入100 mg/L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作用3,6,12,24 h,留取细胞上清液,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时间效应.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0 mg/L浓度组作为空白对照.结果: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的影响: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0 mg/L浓度组比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50,100,200 mg/L浓度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含量均明显升高[(180.1±2.5),(248.1±9.0),(278.6±15.6),(290.3±15.1)μg/L,P=0.000];6-酮-前列腺素F1α的含量均明显降低[(1 113.6±10.6),(995.0±8.8),(767 0±25.1),(660.9±20.3)ng/L,P=0.000].②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时间效应:氧化低密度脂蛋白100 mg/L浓度组作用3,6,12,24 h,各时间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释放均明显高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0 mg/L浓度组(t=3.77~15.75,P<0.05).③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释放6-酮-前列腺素F1α的时间效应: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0 mg/L浓度组比较,作用3 h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100 mg/L浓度组明显升高(t=3.86,P=0.018),6 h时两组基本相似(t=2.13,P=0.100),12,24 h时均明显降低(t=16.21~21.76,P<0.001).结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促进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抑制6-酮-前列腺素F1α的分泌,从而促使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