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应用三丙烯微球对豚鼠子宫肌瘤模型行子宫动脉栓塞的实验

    作者:谭国胜;杨建勇;郭文波;向贤宏;范惠双;侯昌龙

    背景: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但对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基础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系统尚不完善.应用新型栓塞剂三丙烯微球行豚鼠子宫肌瘤模型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操作的相关文献报道作者尚未查到.目的:实验设计了以三丙烯微球进行豚鼠子宫肌瘤模型子宫动脉栓塞的可行性验证.方法:30只成年雌性豚鼠随机分为两组;盆腔动脉铸型组10只,用于行盆腔血管铸型术,了解雌性豚鼠子宫动脉起源、行程、长度、直径及分支等解剖学特征;子宫肌瘤模型动脉栓塞组20只,应用雌孕激素联合法诱导子宫肌瘤模型建立,并行双侧子宫动脉微球栓塞的技术研究及病理分析.结果与结论:双侧子宫动脉主干由髂内动脉发出,主干和弓状支的血管直径分别为(O.350±0.022)mm及(0.160±0.012)mm.子宫肌瘤模型动脉栓塞组20只豚鼠成功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中40~120μm及100~300 μm三丙烯微球的用量分别为(0.040±0.005)mL和(0.017±o.002)mL.子宫肌瘤模型动脉栓塞组肌瘤成模率达75%.病理切片可见子宫动脉弓状支、浆膜下二级分支及部分三级分支动脉内均有栓塞微球存在.子宫肌层增厚,肌瘤结节处细胞呈栅栏状或编织状排列.栓塞后肌瘤缺血坏死明显,子宫肌层及内膜无缺血坏死病理改变.说明应用三丙烯微球行豚鼠子宫肌瘤模型动脉栓塞术具有可行性,栓塞效果良好.

  • 聚乳酸-壳聚糖纤维/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魏丽;李德超;王静;侯霞

    背景:实践证明,有机和无机材料单独应用都不是理想的支架材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聚乳酸类复合材料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生物复合材料之一.目的:观察复合支架材料聚乳酸-壳聚糖纤维,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 h内Wistar大鼠的颅盖骨,采用改良胶原酶消化法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对获得的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与鉴定.然后将第3代细胞与聚乳酸,壳聚糖纤维、聚乳酸-壳聚糖纤维,硅酸钙、聚乳酸-壳聚糖纤维,羟基磷灰石-硅酸钙三种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培养3,6,9 d后,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材料周边的细胞形态,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和MTT法观察3种支架材料对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三种材料均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生长、分化、增殖,而聚乳酸-壳聚糖纤维,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支架材料较聚乳酸,壳聚糖纤维、聚乳酸-壳聚糖纤维,硅酸钙支架材料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效果更好,证实其生物相容性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脊髓损伤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后肢运动功能的变化

    作者:陈惠;傅文学;桂婷;刘德明;杨耀防

    背景:研究表明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于大鼠损伤脊髓后,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脊髓再生,但具体作用途径尚不完全清楚.目的:观察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于损伤大鼠脊髓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以及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方法:取家兔坐骨神经以双酶消化法制成许旺细胞悬液后,再用气体喷入法制成海藻酸钡-许旺细胞微囊.同法制备不包被许旺细胞的空囊.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细胞组、空囊组、微囊组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处植入明胶海绵吸附的10 μL许旺细胞悬液、10 μL空囊、10 μL海藻酸钡-许旺细胞微囊;正常组不做任何干预.采用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制作脊髓标本切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尼氏染色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造模后即刻大鼠右后肢出现瘫痪;材料移植后7,14,28 d,微囊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恢复,BBB评分明显优于细胞组、空囊组(P<0.05或P<0.0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细胞主要见于神经元细胞的胞浆及胶质细胞的胞核内.材料移植后第1,3,7天,胶质细胞主要在脊髓损伤附近处表达,其中第3天表达量大;第14天在神经元细胞的胞浆内可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微囊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细胞组、空囊组;之后各组表达程度均明显下降.提示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于损伤大鼠脊髓后,可以抑制异种移植后免疫排斥,减轻炎症反应,增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促进后肢功能恢复和脊髓再生.

  • 金属加强丝与义齿基托修理后弯曲强度:不同数目影响的差异

    作者:林映辉;孙桂兰

    背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长期以来作为义齿基托材料在牙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义齿折裂是修复学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因此,如何增强义齿修理后的弯曲强度显得尤为重要.目的:研究加入不同数目的金属加强丝对义齿基托修理后弯曲强度的影响.方法: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凝树脂制作25个50 mm×30 mm×2.5 mm 的长方体试件,将试件在万能试验机上压断,测得其弯曲强度.各组试件断面经预备后分别加入1~4根不锈钢丝,未加入钢丝组为对照组,并用自凝树脂修理裂缝,测定修理后试件的弯曲强度,计算强度恢复率.结果与结论:各组试件修理后的弯曲强度均明显低于修理前(P<0.01).除加入1根钢丝组外,其余各组强度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加入2,3,4根钢丝各组间强度恢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加入2~4叫根金属加强丝可增强义齿基托修理后的弯曲强度.

  • 骨修复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

    作者:杨萌;陈民芳;王昊;李长义

    背景:采用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溶胶新方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该材料提高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聚酰胺66基体中的均匀分布和二者的有效键合,进而有利于改善材料的生物性能,有望成为新型骨修复材料.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体内外生物相容性.方法:①将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及聚酰胺66材料复合培养,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周围及表面的细胞形态.②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植入兔右侧胫骨,将聚酰胺66作为对照组材料植入兔左侧胫骨.在术后2,8周,取材料周围骨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①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和聚酰胺66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周围细胞形态好于聚酰胺66,且纳米羟基磷灰石僳酰胺66表面细胞数量多于聚酰胺66,在复合培养的第3天差异尤其显著(P<0.01).②在植入早期,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僳酰胺66相接的骨组织成骨细胞活跃且该组材料周围的骨形成过程较对照组更快.结果说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较聚酰胺66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 表面改性对光学镜膜增透防雾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坚;刘佳一;张阳德

    背景:利用防雾材料本身的电极性,采用逐层涂膜法对光学镜片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膜层透光和防雾性能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新热点.目的: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研制透光和防雾效果良好的光学防雾膜.方法:将聚丙烯酸、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硅酸钠通过逐层涂膜法构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硅酸钠亲水防雾膜,烘干后得到稳定的纳米膜层结构,并进行透光率、亲水性和硬度的测量.结果与结论:实验制得的防雾膜层在200 nm波长附近,其透光率高于92.9%,在波长为700~800 nm区域内,透光率达到98.1%,提示该膜层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水滴在接触膜层表面230 ms后完全分散,显示为高亲水性.制得的涂膜烘干后形成稳定的膜层结构,"铅笔法"测得硬度达到4H.因此,采用逐层涂膜法制备防雾膜方法简单,防雾性及稳定性好,提高了光学镜片的整体质量.

  • GC Fuji Ⅸ型及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老年楔状缺损活髓牙:材料临床应用可行性1年的随访比较

    作者:陈洪;何静;周劭丽

    背景:GC Fuji Ⅸ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作为楔状缺损的一种充填材料,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关注,但其与临床常用的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状缺损效果的比较尚不清楚.目的:比较GC Fuji Ⅸ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两种材料修复老年人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颗需做楔状缺损修复的患牙分成两组,分别用GC Fuji Ⅸ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实验组)和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对照组)充填,修复后即刻,修复后3,6个月和1年分别对修复体的色泽协调性、边缘密合度、修复体完整度、继发龋的发生以及牙髓症状5个方面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与结论:在修复后3,6个月及1年的临床评价中,实验组的色泽协调性优于对照组(P<0.05);在修复后的6个月以及1年的疗效观察中,实验组的边缘密合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修复1年后的临床评价中,实验组的修复体完整度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GC Fuji Ⅸ型玻璃离子是一种充填老年人楔状缺损的理想材料,在1年内效果优于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

  • 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二乙酯纳米胶束载体材料的可接受效应

    作者:武莉;杨菁;刘天军;宋存先

    背景:目前研究使用的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在降解过程中生成了醛类化合物,易导致一定程度的毒性与刺激作用.课题组在氰基丙烯酸酯单体中引入乙二醇取代基,合成一种新的与人体细胞结构更相容的纳米胶束载体材料一聚氰基丙烯酸乙二酯聚合物,作为脂溶性药物载体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目的:以聚氰基丙烯酸乙二酯聚合物为载体,制备紫杉醇一聚氰基丙烯酸二乙酯纳米胶束,验证其用于小鼠乳腺癌治疗的可接受性.方法:超声乳化法制备不同粒径紫杉醇一聚氰基丙烯酸二乙酯纳米胶束并进行表征;建立BablC小鼠乳腺癌动物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和空白纳米胶束组,紫素阳性对照组,高、中、低3个紫杉醇一聚氰基丙烯酸纳米胶束剂量治疗组.对瘤体进行局部注射给药,检测紫杉醇一聚氰基丙烯酸二乙酯纳米胶束对肿瘤的抑制效果.结果与结论:紫杉醇一聚氰基丙烯酸二乙酯纳米胶束平均粒径70 nm,药物含量为19.89%,药物体外释放能够持续达到2周以上时间.动物实验表明,在相当紫杉醇总量为30,60,90 mg/kg的3种剂量下,紫杉醇一聚氰基丙烯酸二乙酯纳米胶束给药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明显的抑瘤效果(P<0.001),抑瘤率分别为68.49%,77.03%和81.87%.提示紫杉醇一聚氰基丙烯酸二乙酯纳米胶束作为小鼠乳腺癌治疗的缓释制剂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

  • 聚丙烯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的血液相容性

    作者:赵之明;彭承宏;韩宝三;高长有

    背景: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在与血液接触时都导致不同程度凝血,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研制有优良抗凝血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成为生物人工肝材料临床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目的:体外检测新型人工肝反应器材料--聚丙烯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PP-g-AAm)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对改性前、后的聚丙烯膜行溶血试验、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试验,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率,扫描电镜观察两种膜上血小板的黏附情况.结果与结论:聚丙烯膜和PP-g-AAm膜的溶血率分别为1.32%和1.46%;聚丙烯膜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较PP-g-AAm 膜明显缩短(P<0.05);PP-g-AAm 膜激活血小板表达CD62P、CD63的百分率都明显少于聚丙烯膜(P<0.05);扫描电镜观察两种材料表面黏附的血小板都有明显变形,但PP-g-AAm膜表面黏附的血小板明显少于聚丙烯膜.提示PP-g-AAm膜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 表柔比星壳聚糖微球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小鼠肝移植瘤

    作者:杨静;江森明;曹漫明;丁为民;胡喜钢;孟辉;王泽新

    背景: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率较低,肝癌的局部治疗成为重要手段.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能达到原位灭活的目的,但不能彻底杀灭瘤细胞.缓释剂型化疗药物可形成局部较高药物浓度及发挥较持久作用,目前已多被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目的:观察负载表柔比星的壳聚糖微球联合微波消融局部治疗荷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效果.方法:采用W/O型乳化-固化法制各表柔比星-壳聚糖微球,扫描电镜观察壳聚糖微球的表面形态,粒径大小.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载药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及药物累积释放率.将24只H22皮下肝癌荷瘤小鼠分成4组,各组皮下肝癌肿瘤分给予以下治疗:单纯微波治疗;微波治疗后第2天给予瘤内注射生理盐水;微波治疗后给予瘤内注射表柔比星;微波治疗后联合瘤内注射载药微球,监测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变化并计算抑瘤率.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微球平均粒径约为105 μm,粒径大小较一致,包封率约为80%,载药率约为11%,2周的累积缓释率为84%.微波联合瘤内注射生理盐水、表柔比星、载药微球的抑瘤率分别为8%,20%,47%.表明壳聚糖微球是一种有效的表柔比星局部缓释剂型,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有较强的抑瘤作用.

  • 淀粉/聚乙烯醇复合生物膜的制备及其表征

    作者:朱爱臣;石锐;陈大福;袁润英;张立群

    背景:目前还没有将淀粉,聚乙烯醇膜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研究,实验结合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的优点制备成多孔结构的引导组织再生膜.目的:不同制备工艺条件对淀粉,聚乙烯醇膜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聚乙烯醇和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溶液浇注、冷冻干燥法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引导组织再生膜,考察原料配比、溶液浓度和预冻温度对多孔薄膜性能的影响.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孔隙率、吸水率、力学性能及细胞毒性进行了表征.结果与结论: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膜的孔径在1~50 μm,孔隙率在60%~70%,拉伸强度在12~26 MPa,并且该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当溶液浓度为5%,预冻温度为-30℃时该膜表面孔的分布比较均匀,淀粉含量越多,孔径越大.

  • 溶剂挥发法制备磷脂-聚乳酸纳米粒子及其性质

    作者:曹俊;陈元维;陈年操;罗祥林

    背景:含磷脂胆碱的聚乳酸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而且是两性分子.课题前期研究表明用成膜水化法可以自组装成胶束来作为药物载体,但随着疏水链段的增加,成膜水化法很难形成胶束,对于疏水链段较长的磷脂胆碱聚合物能否形成胶束来作为药物载体,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磷脂胆碱聚乳酸[phosphorylcholine-containing poly(L-lactide),PLLA-PC]自组装纳米粒子,探讨影响纳米粒子形成和稳定性的因素.方法:①制备PLLA-PC纳米粒子:将PLLA-PC的丙酮溶液滴加到二蒸水中,在室温下磁力搅拌至丙酮挥发完全.F-7000FL220-240V荧光,磷光分光光度计测试胶束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芘为荧光探针,发射波长为395 nm,激发波长为300 nm.JEM-100CX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子形态;NANOZSZEN 3600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其粒径及粒径分布,测试温度为25℃.②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定相对分子质量,色谱仪为Waters 717,流动相为THF,流速1.0 mL/min,聚苯乙烯为标样.每次进样时注入50 μL质量浓度为1 g/L样品溶液.结果与结论:透射电镜显示,PLLA-PC自组装纳米粒子呈壳/核结构.荧光探针检测临界胶束浓度表明,PLLA-PC有很强的表面活性,临界胶束浓度均低于10~(-3)g/L,且随LLA比例变化.动态光散射结果表明,聚合物的亲,疏水链段比例、有机溶剂以及水的用量在纳米粒子形成过程中对粒径有影响,纳米粒子用水稀释时粒径变化不大,且37℃可发生降解.提示溶剂挥发法可以制备粒径可控的PLLA-PC纳米粒子,有望用作新型的纳米药物载体.

  • 包裹多柔比星微球骨水泥的制备及其表征

    作者:张辉;薛忠林;靳安民;李森;叶建东

    背景:不同材料的骨水泥其性能不同,治疗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目的:对比观察CPC、CPC/D、CPC/M/D 3种材料的性能,探讨包裹多柔比星微球骨水泥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多柔比星微球,将多柔比星药物微球与CPC粉末以3:7的比例均匀混合,制备成柱状包裹药物微球骨水泥.实验分为3组:①CPC组材料中只有骨水泥,不含药物和药物微球.②CPC/D组含有多柔比星药物的骨水泥.③CPC,M,D组包裹有多柔比星药物微球的骨水泥.用扫描电镜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样本结构特征,测量微球的粒径.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测试样品的化学成分.分别对3组骨水泥在25℃和37℃下凝结时间进行测定,并计算可注射性和孔隙率.将试件置于万能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进行大抗压强度的测定,记录标本样条的大抗压强度和断裂强度.结果与结论:PLGA微球(100-150 μm)表面光整圆滑,骨水泥与药物混合后的微结构变化不大,无法判断药物在骨水泥中的位置和特征性表现.载微球骨水泥(100-150 μm)的结构疏散,均匀分布于CPC粉末之间.3种样品的XRD谱线与标准的羟基磷灰石的XRD谱线一致,其主峰位于XRD谱线32°附近.加入药物和微球并没有新的相产生.3种骨水泥刚投入生理盐水中材料均无崩解,但24 h后包裹微球的骨水泥表面有明显溃散,材料不完整.CPC/M/D组凝结时间长,CPC组凝结时间短:37℃时,凝结时间较长;终凝时间较长,在CPC/M/D组可达45 min左右.加入药物微球的CPC/M/D组可注射性能好.CPC//M/D组的孔隙率大,CPC组小.CPC中加入药物微球后,其孔隙率可显著增加达61.67%.CPC组屈服应力大,CPC/M/D组小.当多柔比星原药和药物微球加入磷酸钙骨水泥后,其强度会有所降低,但两者之间差异并不显著.结果证实包裹多柔比星微球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可靠,产物具有理想的结构和良好的性能.

  • 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应用于兔腰椎横突间的融合

    作者:白登彦;袁治国;赵琳;夏亚一

    背景:脊柱后路融合是在特殊解剖、特殊生物学作用下的骨性融合过程,影响因素很多,对融合材料的选择考虑因素亦很多.近年随着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种子细胞复合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膜有望解决这一临床难题.目的:评价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为骨移植替代物应用于兔腰椎横突间融合的效果.方法: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植入2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腰椎横突间,每只兔子取3个横突间隙(Left L_(4,5,6),Right L_(4,5,6))植入3种材料.复合支架组RightL_(4,5)植入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猪小肠黏膜下层、单纯支架组Right L_(5,6)植入无细胞支架即单纯小肠黏膜下层、自体髂骨组Left L_(5,6)植入自体髂骨.术后12周处死动物进行大体标本、影像学、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大体标本比较复合支架组、自体髂骨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与单纯支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义,影像学观察复合支架组、自体髂骨组上下横突间可见明显有骨小梁通过,单纯支架组未见骨密度影.复合支架组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与自体髂骨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纯支架组未见阳性表达.实验提示利用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经诱导后向成骨细胞转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是横突间融合骨移植的良好替代物.

  • 适宜于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的蚕丝蛋白支架:佳孔径筛选

    作者:刘毅;肖宏涛;薛美思

    背景:既往组织工程脂肪的研究中,支架材料的孔径往往被忽略.如孔径过大,细胞会顺着过大的孔隙流走,难以保留在支架中;孔径过小,细胞则主要分布于支架材料的表面,不易进入支架中,同时也不利于新生血管生长.目的:筛选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蚕丝蛋白支架的适宜孔径.方法:在保持蚕丝蛋白浓度不变条件下,通过改变冷冻干燥温度与时间,制备出6批次不同孔径的蚕丝蛋白支架;贴壁法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其体外诱导成骨和成脂的能力;电镜下测定6批次蚕丝蛋白支架的孔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孔径蚕丝蛋白支架上黏附、增殖的能力.结果与结论:6批次蚕丝蛋白支架的孔径分别为:(39.94±17.27),(53.51±16.18),(63.97±19.76),(71.08±18.07),(87.33+21.78),(121.97+44.10)μm.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2号支架材料上黏附良好,并充分伸展,而第1,3,4,5,6号支架材料,除第1,3号支架上偶见细胞外,其余支架材料上均未见细胞生长.由此说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蚕丝蛋白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脂肪时,支架材料的佳孔径为50 μm.

  • 等离子体磺酸化丝素蛋白膜聚四氟乙烯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

    作者:李少彬;闫玉生;李辉;周勰;赵连娜;雷波

    背景:丝素蛋白膜用二氧化硫处理后,可表现出抗凝血活性,但丝素成膜后柔韧性及抗牵拉伸展等性能较差,如果将丝素蛋白涂覆于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表面,并对涂覆后的丝素膜进行磺酸化处理,不但解决了上述不良因素,还能显著改善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的血液相容性.目的:研究等离子体磺酸化丝索蛋白膜聚四氟乙烯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复合血管)的制备过程,并探讨其制备过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普通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内表面,将制备并浓缩到一定浓度的丝素蛋白溶液均匀涂覆到人工血管内表面,再次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人工血管内表面的丝素膜进行磺酸化处理.以普通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为对照,进行接触角及磺酸化效果检测.结果与结论: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接触角分别为87.7°和65.1°涂覆丝素蛋白后接触角为106.2°,二氧化硫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接触角为92.9°;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检测对照丝素膜表面仅有微量的硫元素(0.12%)存在,经过二氧化硫等离子体处理后丝素表面的硫元素含量上升到2.89%;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中的S2p峰拟合曲线显示了复合血管表面的S原子主要是磺酸基团(-SO_3H).说明实验已制备出理论上具有抗凝血性能的血管.

  • 微米中药功能衬材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曾庆;黄国志;梁东辉;邓虹珠;易延逵;周钰;吴卫卫;樊涛

    背景:传统中药治疗骨折的外用制剂多为普通硬膏、软膏、油膏等,缺少现代化的中药透皮给药系统,药物吸收较差,工艺简单,需多次重复使用,影响骨折的外固定,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课题组运用先进的微纳米技术,结合传统的中药外治法,研制出一种新型医用复合功能性材料-微米中药功能衬材,将复位、固定和局部用药有机地结合,为临床治疗骨折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目的:探讨微米中药功能衬材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兔造成右侧桡骨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微米组、中药对照组、衬材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微米组外敷微米中药功能衬材后加石膏外固定;中药对照组外敷普通中药功能衬材后加石膏外固定;衬材对照组外敷普通衬材后加石膏外固定;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于造模后第2,4,6周,行X射线检查;于造模前和造模后第2,4,6周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血钙、血磷浓度检测.结果与结论: ①X射线检查:造模后第6周显示微米组外骨痂接近完全吸收,骨折处皮质骨密度接近正常皮质骨,骨髓腔完全再通:中药对照组骨折线消失,外骨痂开始吸收,骨髓腔仍未通;模型对照组中有出现断端硬化不愈合现象.②血清生化检查:微米组于造模后第2周出现碱性磷酸酶活性高峰,其高峰较中药对照组提前2周出现,且高峰值高于其他对照组;微米组于造模后第4周血钙值开始显著下降,血磷值开始显著升高,与其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至造模后第6周时,微米组血钙值已降至正常值,而其他各组均高于正常值,血磷值升高明显,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微米中药功能衬材能促进骨痂形成,增加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降低血钙水平,升高血磷和钙磷乘积,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且强于普通中药功能衬材.

  • 构建组织工程瓣膜支架中3种去垢剂的比较

    作者:李正卿;马捷

    背景:目前,组织工程瓣膜去细胞支架的制备方法和效果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酶结合去垢剂法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作用.目的:探讨脱氧胆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曲拉通3种去垢剂结合酶消化法对于猪主动脉瓣膜脱细胞的效果以及去细胞后对支架的影响.方法:将新鲜猪主动脉瓣膜用抗生素溶液浸泡12 h后,置于胰蛋白酶和EDTA溶液中12 h,再分别用脱氧胆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曲拉通进行处理,后转入核酸酶溶液中浸泡12 h,以达到去除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目的,常规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内皮细胞是否除完全,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损害程度,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纤维结构以评价效果.结果与结论:3种去垢剂结合酶消化法均能彻底去细胞,但脱氧胆酸钠对支架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损害较轻微,十二烷基硫酸钠次之,曲拉通对支架的损害作用大.提示脱氧胆酸钠结合酶消化法是一种较合理的组织工程瓣膜支架构建方法.

  • 管状材料对血小板激活作用的体外评价

    作者:许建霞;王春仁;奚廷斐

    背景:ISO10993-4及GB/T 16886.4中将血液相容性的评价分为5个方面:血栓形成、凝血、血小板、补体、血液学.目前国内较为确定和成熟的体外血液相容体外评价方法有溶血试验、凝血试验及血小板黏附试验,而对血小板激活及补体系统激活方面的研究很少.目的:评价聚乙烯、聚氯乙烯及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3种基础材料管在体外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初步建立一种体外评价管状材料对血小板激活作用的方法.方法:制备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硅橡胶管的内径3.7 mm,外径5 mm,长35 cm.每管1 mL血液注入聚乙烯、聚氯乙烯、硅橡胶管,管的两端用两通连接,置于恒温培养振荡器中,30°倾斜,接口向上,37℃,140 r/min,振荡3.5 h.放射免疫法检测材料与血液接触后贫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蛋白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材料与血液接触后血液中血小板α颗粒蛋白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活化的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血小板百分率.结果与结论: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显示聚乙烯、聚氯乙烯管与血液接触后贫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蛋白水平大于硅橡胶管(P<0.05).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管与血液接触后贫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聚乙烯、聚氯乙烯管与血液接触后血液中血小板α颗粒蛋白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大于硅橡胶管(P<0.05),聚乙烯管与血液接触后血液中血小板α颗粒蛋白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大于聚氯乙烯管(P<0.05).3种材料与血液接触后血液中活化的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初步建立一种管材料与血液较为合理的接触方式,并可以考虑血浆血小板Ⅲα颗粒蛋白是较好的反映血小板激活程度的评价指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血小板α颗粒蛋白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更为敏感.

  • 可降解组织工程心肌材料聚氨酯的体外评价

    作者:隋润钤;韩健;周建业;胡盛寿;周新民;冯增国

    背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心肌是当今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支架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是心肌组织工程的关键环节,但目前仍未找到理想的心肌支架材料.目的:对新型可降解材料聚氨酯进行体外评价,初步探讨其作为心肌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以赖氨酸基二异氰酸酯为硬段,以赖氨酸为扩展链合成新型聚氨酯(PU-Lys).在拉力机上测试材料的缝合强度和拉伸强度;在37℃,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检测聚氨酯的降解性能;采用细胞培养MTT法、细胞形态学观察方法,分析该聚氨酯的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力学性能检测得出该聚氨酯的拉伸强度为(8.1±0.1)MPa,缝合强度为(12.2±0.8)N;体外降解8周后质量损失为(13.1±0.3)%;MTT比色法结果显示细胞毒性为0~1级;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L929细胞在聚氨酯材料浸提液中呈梭形或三角形,贴壁良好.提示此种新型解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细胞相容性良好,符合组织工程心肌支架材料的应用要求.

  • 大型海藻多糖-琼脂糖改性敷料在动物皮肤再生中的作用

    作者:包磊;黄建艳;张灵敏;储彬;汤顺清

    背景:已经证实大型海藻多糖-琼脂糖改性物具有医学应用价值.目的:以活化降解琼脂糖,明胶可喷涂溶液为敷料,进行皮肤再生实验,探讨琼脂糖改性物作为皮肤再生修复敷料的可能性.方法:将活化琼脂糖和明胶按照一定配比制成总浓度3%的混合水溶液,过滤膜除菌,配制成活化琼脂糖(琼脂糖降解8 h)和明胶将解的,并配制成1:0,1:1,1:2,1:3不同比例.取家兔4只,每只兔子背部选取对称点4个,共取16个实验点,分别将1:1,1:2,1:3比例活化琼脂糖,明胶可喷涂凝胶喷涂于创面个4处;并以喷涂活化琼脂糖2处,单纯明胶2处做对照.术后4周观察喷涂敷料修复创面效果.结果与结论:术后7 d,两种降解时间的活化琼脂糖和明胶配比1:3的覆盖膜已经破裂,另外3个比例仍完好,4种比例创口均没有明显的感染发炎迹象,对比后发现敷料配比为1:2的伤口愈合的快.明胶的加入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很明显.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皮肤创伤经活化降解琼脂糖/明胶复合物修复后的组织与正常组织类似.证实这类琼脂糖改性物具有辅助皮肤再生的功能.

  • 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支架材料的生物学评价

    作者:任鹏程;张旭东;吕海港;咎玉玲;刘怡;安丽君

    背景: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是一种天然的细胞外基质生物材料,主要由Ⅰ、Ⅲ型纤维胶原蛋白构成,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目的:脱细胞猪膀胱组织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学评价.方法:取适量健康猪膀胱置于PBS和叠氮钠的混合溶液,浸泡过夜,刮去膀胱黏膜层.用低渗、-80℃反复冻融、DNase和RNase混合液消化和NaOH裂解连续方法制备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通过观察其组织学结构特征、DNA残留、细胞毒性、细胞黏附效果及皮下炎症反应等来综合评价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正常猪的膀胱经改进的脱细胞方法处理后,绝大部分细胞组分被去处,细胞外基质结构保持完好.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细胞毒性为1级,DNA提取结果中未见有DNA残留,细胞黏附结果显示猪平滑肌细胞能在脱细胞支架上较好的贴附生长,SD大鼠皮下植入试验显示无明显的炎症反应.结果证实所制备的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结构保存完好,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能成为组织工程修复的替代材料.

  • 用复合表面活性剂制备更安全的异种骨移植材料

    作者:陈磊;孙磊;陶剑峰;江健;高新生;杰永生;田伟

    背景:表面活性剂脱细胞的效果和骨移植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与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有较大关系.因此,实验采用新型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制备脱细胞骨移植材料.目的:应用新型表面活性剂处理生物源性骨组织,并进行脱细胞效果及生物安全性评价,以期得到一种更安全、可靠的骨植入材料.方法: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以及蒸馏水以质量比13:7:80的比例配制复合表面活性剂.以新鲜的牛松质骨为原料,复合表面活性剂脱脂脱细胞两步法工艺,制备新型生物源性骨植入材料.结果与结论:复合表面活性剂生物源性骨颜色呈乳白色,未见杂质,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可见骨陷窝内细胞结构消失,骨小管空虚,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生物安全性实验表明:按GB/T16886.11-1997标准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合格,溶血试验< 5%,细胞毒性试验0级.复合表面活性剂生物源性骨组织中表面活性剂的残留量低于0.1 g/L.骨长期植入实验表明:植入材料与宿主骨融合良好,24周后被机体完全吸收.说明复合表面活性剂处理的生物源性骨移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骨植入材料.

  • 多孔型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股骨骨缺损

    作者:施咏毅;王根林;杨惠林;卢神州;张亚;蔡鑫

    背景:从蚕丝中提取的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且可生物降解,用于修饰生物材料能提高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和生长能力.目的:探讨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包含性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取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附睾处脂肪组织,经胰酶消化传代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兔脂肪问充质干细胞以1 ×10~(10)L~(-1)浓度接种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支架材料上,培养3h后加入含有1 μmol/L地塞米松、50 pmol/L维生素C、10 mmol/Lβ-甘油磷酸钠的DMEM培养液进行成骨诱导.新西兰大白兔36只,在兔股骨远端制备直径4.5 mm、深10mm的松质骨缺损.细胞复合材料组植入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单纯材料组植入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植入.结果与结论:12周时大体观察细胞复合材料组骨缺损区完全被骨组织修复,单纯材料组骨缺损区缩小、部分修复,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无修复.12周时X射线、组织学检查显示细胞复合材料组完全修复了骨缺损区,材料组部分修复了骨缺损区,细胞复合材料组的新生骨小梁多于单纯材料组(P<0.05),空白对照组未见骨修复.结果说明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修复兔股骨包含性骨缺损能力优于单纯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

  • 天然组织工程材料诱导的血管生成:理论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刘媛媛;吴海歌;姚子昂

    背景:组织工程产品移植后的血管生成对其恢复缺损器官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天然组织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组织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其对血管生成的诱导作用可提高组织工程产品移植的成功率,因而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目的:总结国内外天然组织工程材料诱导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为今后天然组织工程材料应用临床提出理论基础.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Springerlink数据库1995-01/2009-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tissue-engineering products,natural material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CNKI数据库1998-01/2009-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组织工程材料、胶原蛋白、壳聚糖、纤维蛋白"等,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天然组织工程材料如胶原蛋白、壳聚糖等诱导血管生成的体外体内实验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较陈旧的文献.35篇可反映天然组织工程材料诱导血管生成的新研究进展文献被纳入.结果与结论:天然组织工程材料多由正常组织细胞外的高分子合成,本身包含许多生物信息,能够提供细胞所需的信号,对细胞的黏附及维持具有优势.文章探讨的胶原蛋白、壳聚糖、纤维蛋白3种天然组织工程材料在诱导血管生成方面具有优越性,但是天然材料在力学特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构建以天然支架材料为主要材料且具有诱导血管生成作用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 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云;王青山

    背景:在纳米羟基磷灰石中加入第二相或多相材料合成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中,现已有将纳米羟基磷灰石加入到复合树脂中的报道.目的:综合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物在口腔领域的广泛应用,展望其应用于口腔材料中的潜在发展.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EBSCOhost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献,纳入标准:①具有原创性,论点论据可靠的实验文章.②观点明确,分析全面的文章.③文献主体内容与此课题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重复的研究和与本综述无关的文献.后按纳入标准筛选2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大量的临床及动物实验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牙体牙髓、口腔种植及口腔其他方面,并随着对其与复合树脂结合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在口腔材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生物材料修复组织工程颅骨缺损及其性能评价

    作者:李晋江;梁勇;赵明光;谢鹏;郭学军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修复颅骨缺损各种生物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合理的颅骨替代物.方法:以"组织工程,颅骨缺损,干细胞,细胞因子,复合材料"为中文关键词, "tissue engineering,Skull defect,Mesenchymal stem cells,Cytokines; Materials"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09-10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颅骨缺损修复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17篇文献为主重点对组织工程颅骨缺损修复生物材料及其性能进行了讨论.结果:干细胞技术是从少量骨髓组织得到种子细胞,经体外诱导扩增达到一定细胞数量后,与支架材料复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其细胞能够维持成骨细胞特有的生物学特性,能与受区骨组织完全融合.同时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发生.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在一起,或对生物材料表面进行各种各样的修饰,具有促进细胞与材料之间的黏附、提高细胞的生物活性并维持生物功能;利用某种载体转入到种子细胞内,后者在骨缺损区成骨,同时分泌适量的骨生长因子,诱导周围非定向性骨祖细胞向定向性骨祖细胞分化,从而在短时间内募集到足够的具有成骨活性的种子细胞,加快颅骨损伤愈合;利用计算机三维虚拟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数控成型技术预制的复合材料,既有医用复合材料本身的优点,又有精确的和颅骨缺损周围组织解剖学上的契合性,更有近乎完美的外观形态.结论:目前还没有一种材料能完全符合骨组织工程的要求.将几种材料复合在一起,或对生物材料表面修饰,促进细胞与材料之问的黏附、提高细胞的生物活性、维持生物功能是目前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

  • 人工合成材料在膝交叉韧带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静

    目的:通过对人工合成材料重建膝交叉韧带研究进展的研究和临床实验观察,着重探讨其重建后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与人工合成材料重建膝交叉韧带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3-01/2009-10.检索关键词:膝关节交叉韧带;人工韧带:移植重建.纳入标准:①人工合成材料在膝交叉韧带损伤修复中应用等相关文献.②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相关的文章.排除标准:③排除较陈旧的理论观点以及一些重复性研究.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结果:计算机初检到105篇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研究目的与本文无关的文献40篇,内容重复性研究44篇,共21篇文献符合标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一种严重的膝关节损伤,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并可继发关节内主要结构损伤,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对于要求锻炼的年轻患者,特别是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LARS人工韧带是理想移植材料.目前为止,LARS人工韧带的并发症报道比例较小,特别是没有滑膜炎的报道,被认为是安全的移植材料.结论:人工韧带为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确提供了一种选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还不是理想的移植物,也不能完全代替交叉韧带.

  • 纳米药物的靶向作用及不良反应

    作者:白荣

    目的:探讨纳米药物的靶向作用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由第一作者以"纳米药物,纳米微粒,药物载体,靶向作用,不良反应"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1/2009)中,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语言设定为中文.纳入主题内容与纳米药物的靶向作用及不良反应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与主题无关的文章及重复性研究.共纳入18篇文章,归纳总结纳米药物靶向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结果:纳米药物与普通制剂的药物相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较强的化学活性、较快的吸收速度,在通过生物体的各种屏障、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设定药物的靶向性等许多方面,纳米药物都具有一般药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结论:靶向性纳米药物制剂与以往药物剂型比较,突出的优点是具有明显的靶向性,也就是说它能将药按设计途径输送到药物的靶位.不仅可提高疗效,而且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纳米药物作为崭新的一类制剂,为治疗一些难治性疾病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给医药界带来了观念性变革.但一些纳米材料显示出毒性特征,特别是纳米材料与人体或环境相互作用的后果还不清楚.因此在纳米材料被加工成商业化产品之前,应充分研究其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及其毒性的消除措施,为合理利用纳米材料奠定理论基础.

  • 肌腱组织工程中三维支架材料性能及其力学特性

    作者:李荣

    目的:总结近年组织工程肌腱支架材料及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肌腱缺损的研究进展.方法:以"组织工程,肌腱支架材料,力学特性,肌腱移植"为中文关键词, "Tissue Engineering,tendon,Scaffold"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 01/2009-10相关文章.纳入与组织工程肌腱力学性能及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4篇文献为主,重点对一下4个问题进行了讨论:①肌腱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②组织工程肌腱支架材料的生物力学分析.③生物材料在肌腱组织工程中的应用.④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肌腱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目前,肌腱组织工程研究的支架材料主要有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肌腱支架材料的制备和选择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人工合成材料制造具有优异性能及结构的仿生材料;另一条是利用天然细胞外基质材料经处理后制备成天然衍生支架材料,利用生物组织原有生物结构特性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必须模拟体内三维物理环境,采用微机控制步进电机对肌腱细胞-基质复合三维支架施以动态应变力,明显提高了肌腱细胞的增殖速率和胶原分泌量,且可牵引肌腱细胞沿应力方向延展.结论:目前,实验提供的物理刺激也相对单一,模拟体内三维物理环境构建人工肌腱的技术和设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要真正实现体外预制有生命的种植体完全替代体组织和器官功能,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

  • 接骨钢板的材料学特征及临床应用

    作者:孙航;刘绍辉;智华

    目的:介绍接骨钢板的材料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现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中国知网数据库(http://www.cnki.net/)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200012009收录的有关接骨钢板材料学特征及临床应用的文章,检索关键词为"接骨钢板,材料学特征,生物相容性,临床应用".纳入论点论据可靠、主题与此课题联系紧密的试验文章,排除缺乏原创性的文章.共纳入25篇文献,从接骨钢板的材料学特征、临床应用及其优缺点方面加以整理和分析.结果:从接骨钢板的材料学特征来看,应使其弹性模量接近骨骼,以减少应力遮挡效应.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生物固定与机械固定相结合,不断改进钢板结构,减少钢板与骨骼接触面积,以降低或防止局部形成骨质疏松.结论: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接骨板材料主要包括不锈钢、钴合金及钛合金,各有其优缺点,其中医用钛合金是金属中理想的体内置入材料.在临床应用方面微创内固定钢板为骨折后运动功能的早日恢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作者:王希;薛静

    背景:介绍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评价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09)和Pubmed数据库(1990/2009),以"高分子材料,抗肿瘤药物,载体"或"polymer,anticancer drug,carrier"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纳入主题内容与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结果: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共纳入24篇文章.从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是随着药物学研究、生物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而新兴的给药技术.高分子材料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降解速率的可调节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能,都为药物制剂的创新提供了便利和可能.药物载体材料的结构,提高载药效率,以及它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和生物降解性能、降解产物对机体的影响等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抗肿瘤药物高分子载体的研究重点目前在于寻找选择性更强、疗效更好的载药材料.结论: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可以通过剂型改变,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从而使释放到体内的药物浓度比较稳定,还可以通过释放体系使药物送达体内特定部位,而对身体其他部位不起作用.

  •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有晶体眼矫正高度近视的安全性与稳定性:11例随访

    作者:邹莺英;毕宏生;解孝锋

    背景: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潜在的可逆性和保留了调节力等优点,是目前富有潜力的屈光手术.而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矫正高度近视的方法,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03/2009-01在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行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患者11例(18眼),男4例(7眼),女7例(11眼).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5.3个月),观察屈光度、眼压、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角膜内皮计数及晶体的混浊情况等.结果与结论: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均≥术前矫正视力,术后散光明显减轻,裸眼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敏感度值在全频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数及眼压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随访6个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夜间视力降低及眩光的现象.说明短期内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一种颇具前途的高度近视矫治方法.

  • 异体肌腱材料选择及应用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17例

    作者:李志怀;冯震;张义龙;孙勃;王培

    背景: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存在供体区域并发症等问题,虽然人工腱的研制与组织工程腱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在临床应用上尚存在一些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起,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相关研究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目的:同种异体肌腱材料的选择及其应用于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17例膝关节后叉韧带损伤患者均使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肌腱应用Tibial-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术中将用庆大霉素盐水浸泡过15min的两束异体肌腱对折,肌腱的一端套入松质骨螺钉加垫片固定在后叉韧带的胫骨附着点处,另一端通过牵引线引入关节内,修复切开的后关节囊.变换体位为平卧位,患膝屈曲90°,从关节内将移植物的另一端引入股骨隧道,前抽屉拉紧后由外向内拧入挤压螺钉固定.结果与结论:术前后抽屉试验均>2+,其中3+程度7例,4+程度6例,术后后抽屉试验结果0为4例,1+为8例,2+为4例,3+为1例,显示患者膝关节的后移程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患者术前的Lysholm关节评分为(48.5±4.3)分,术后Lysholm关节评分为(88.3±5.4)分.说明深低温冷冻异体肌腱应用Tibial-inlay技术修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不损伤正常的自身结构,可恢复后交叉韧带的功能,治疗效果满意.

  • 缓释型氟尿嘧啶植入剂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的安全性

    作者:朱德淼

    背景:如何寻找更好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使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并提高药物对局部靶组织的选择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对预防乳腺癌局部复发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索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的临床安全性,探寻预防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6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TNM分期:Ⅰ+Ⅱ期35例,Ⅲ期28例,随机分为植入剂组32例及对照组31例,植入剂组在肿瘤下方,腋窝、锁骨下血管区域、胸大小肌之间多点喷撒氟尿嘧啶植入剂,总剂量为600 mg,每点处小于100 mg,观察应用植入剂后,切口有无感染裂开,8 d后的皮下积液情况,皮瓣坏死、患肢水肿、拆线天数及血红、白细胞、肝肾功能情况.结果与结论:植入剂组与对照组在切口感染裂开、皮下积液量、患肢水肿、拆线天数及血红细胞计数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肌酐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但是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是安全可靠的,是乳腺癌术后局部化疗的有效途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