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有限元法仿真计算多种工况下的肛提肌应力

    作者:宋红芳;黄跃;倪成香;雷玲玲;王雪影;刘志成;马乐

    背景:构建盆底软组织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从而阐述其生物力学发生机制,在盆底肌肉及骨盆的生物力学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目的:建立肛提肌有限元模型,分析多种工况下肛提肌的应力分布,为从力学角度认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基于MRI影像资料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重构肛提肌几何结构,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计算肛提肌的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各工况下肛提肌中大应力出现位置接近,休息状态肛提肌主动收缩压力为零时小,剧烈张力且肛提肌主动收缩压力大时肛提肌内的大应力也高.说明不同状态下肛提肌的高腹压会对肛提肌产生较大的应力,容易造成肛提肌的组织损伤.

  • 可穿戴式多参数监护装置信号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谭新;刘虔铖;徐彬锋

    背景:可穿戴式多参数监护装置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和处理、信号特征提取和数据传输等基本功能模块,可实现对人体的无创检测、诊断.目的:将信号处理平台运用到对时效性和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可穿戴式多参数监护装置中,提高ECG信号QRS波检测的检测速度和检定准确率.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可穿戴式多参数监护装置信号处理平台的设计思路,应用TMS320VC5509系列DSP系统实现改进后的LADT压缩算法结合小波变换和阈值检测ECG信号中QRS波的方法.结果与结论:采用硬件DSP的方法显著提高了QRS波检测的速度,其结果可以用于穿戴式多参数监护装置异常心电检测的实际应用.

  • 基于分块扩展Infomax算法的胎儿心电分离

    作者:苟梅梅;黄华

    背景:胎儿心电是围产期对胎儿发育状况监测的重要参数,准确将胎儿心电从母体心电中分离出来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目的:采用分块扩展Infomax算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将胎儿心电分离出来.方法:利用分块扩展Infomax算法结合四阶统计去相关学习规则,使信号加权协方差阵的非对角元素小化,改善算法收敛速度.结果与结论:扩展Infomax能实现超高斯和亚高斯信号的同时分离,文章提出的算法在收敛速度上要快于扩展Infomax的收敛速度.扩展Infomax算法能对胎儿心电实现有效的提取,由于分块扩展Infomax算法每次处理的数据量远少于扩展Infomax算法处理的数据量,且分块Infomax算法的迭代次数也远小于扩展Infomax的迭代次数,从而实现了胎儿心电的快速分离.

  • 64层螺旋CT三维后处理成像应用于心外结构异常诊断的特点

    作者:申艳光;苏兰芳;王云华;黄霆;聂忠仕

    背景: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的超声诊断受范围限制影像学检查缺乏整体观,而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直观、准确显示整体的优势.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图像质量与伪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先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3例,按5级评分法分析术前心脏CT图像质量,比较CT、超声心动图及手术结果.结果与结论:①大于6岁年龄组CT图像质量优于小于6岁年龄组,有心电门控模式的图像优于无心电门控模式.②23例心外结构异常共41处,三维螺旋CT、超声心动图及二者联合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7.56%,72.97%及100%,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螺旋CT诊断范围较超声心动图广,心外血管结构异常诊断准确率高,二者结合效果更好.容积再现成像较多平面成像能更准确显示心外结构异常(P<0.01);小密度投影成像仅适用于气管支气管结构异常诊断,表明不同的螺旋CT后三维处理成像技术对不同种类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有不同的应用优势.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下肢假肢的步速调整

    作者:岳华;杨鹏;陈玲玲;耿艳利

    背景:传统下肢假肢只允许以一种速度行走,不能随步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使得步速也固定单一,不能适应不同步速的变化,适应性较差.目的: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实现假肢的步速跟随.方法:通过脚底压力传感器采集步态周期信息,根据不同开度下周期的不同变化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来调整针阀开度的大小,通过永磁式直线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器驱动针阀来控制缓冲气缸腔室间气道有效截面积来调整假肢摆动速度.结果与结论:在步行速度变化时,假肢膝关节角度有所变化,但是角度变化不大.大值不超过80°.假肢步态变化小于11°,截肢者能够适应不同的步行速度,假肢与健肢的步态变化基本一致,对称性指数在9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步态周期可以通过控制针阀达到调整步速的目的,步速调整的模糊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 基于表面肌电的步态分析

    作者:王静;吴效明

    背景:步态分析在人体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分析,诊断,功能、疗效与残疾评定中是重要的评价手段,其中肌肉活动是影响步行动力的基础因素.目的:分析人体自然行走过程中下肢前后肌群的表面肌电变化,分析对应于步态周期不同时相前后肌群的表面肌电特征和机制.方法:采用德国zebris FDM 步态分析系统(6 m)配套的同步肌电仪采集7例健康人正常步态过程中下肢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表面肌电信号,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消噪和归一化,得到完整步态周期不同时相对应的表面肌电信号图,观察其峰值变化.采用芬兰ME6000肌电仪测试15 m自由行走人体左右侧下肢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表面肌电信号,提取时域和频域特征参数.结果与结论:下肢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表面肌电信号在一个完整步态周期中呈特征性变化,即胫骨前肌表面肌电的峰值发生在后跟着地处,而腓肠肌外侧其峰值发生在中后支撑相处.进一步分析发现,人体在自由行走时其下肢肌肉优势侧与非优势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不同肌肉其差异趋势不同.

  • 基于加权压缩感知的MR图像重建方法

    作者:李红;杨晓梅;李青

    背景:压缩感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MR图像的快速重建中.在对K空间数据进行随机欠采样后,通过非线性优化算法求解带约束的范数小化问题,可恢复出在变换域具有稀疏性的MR图像.目的:为了增强图像在变换域中的稀疏性,改善MR图像重建质量,提出了对待重建图像的稀疏表示进行加权的方法.方法: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下降算法求解该加权范数小化问题,在迭代过程中,根据所求取的图像稀疏表示来更新权值矩阵,增强MR图像的稀疏性.结果与结论:通过比较带加权矩阵和不带加权矩阵的压缩感知图像重建方法,结果表明带加权矩阵改进的算法提高了图像重建能力.

  • 服务于功能性电刺激的双足步态实验

    作者:王颖;张定国

    背景:功能性电刺激利用低频弱电流脉冲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肌肉已经在截瘫行走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小范围成功,但现有的电刺激模式存在不灵活、不易操作、且稳定性不高的缺点.目的:基于步态分析方法,研究涉及到步行动作的各肌肉群的协同动作关系,将肌肉电刺激模式简化为无需患者操作的规律性控制策略,并验证该策略在功能性电刺激实验中的有效性.方法:针对双足步行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关节角变化趋势及肌电信号强度变化的步态研究方法,旨在服务于功能性电刺激的设计,为下肢肌肉提供理想的电刺激模式,使人体产生相应的肌肉群协同动作,从而使受试者终实现非自主控制的行走运动.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一方面验证了基于步态分析的电刺激模式设计是可行的,对今后加入更复杂的控制方式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开展的瘫痪患者临床康复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 退变腰椎Modic改变及分型与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

    作者:姜世峰;申才良;董福龙;张建湘;李勇

    背景:大量文献报道了炎性细胞因子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发现这些退变的腰椎终板及终板下区域椎体在MRI上出现信号的改变.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腰椎终板及终板下骨质在MRI上的异常信号改变关系.方法:实验组椎间盘终板标本取自因腰椎退变行腰椎椎间融合患者,共20例;Modic Ⅰ型、Ⅱ型各10例.对照组椎间盘终板标本取自因腰椎外伤行腰椎椎间融合患者,共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椎间盘终板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实验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肿瘤坏死因子α在Modic Ⅰ型终板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Ⅱ型(P<0.05),实验组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无相关性.提示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可能在腰椎间盘终板退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不同Modic分型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存在差异.

  • 踝关节内翻的有限元力学分析

    作者:郭国新;赵长义;曹雷;任国山

    背景:近年来,骨科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成熟和发展,研究方法多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作者检索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踝关节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是所见研究均为静态状态,而且对于非中立位相踝关节损伤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对已建立的踝关节数字模型进行有限元力学分析,观察踝关节在不同内翻角度时,其组成骨在不同空间维度上的位移、剪切力变化及应力变化规律,探讨内翻时踝关节的损伤机制.方法:经Mimics、Geomagic和Ansys处理后,生成的踝关节三维数字模型导入软件Ansys中,经过约束条件、施加载荷、求解试算等阶段,对不同内翻角度时的踝关节各组成骨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结论:实验模拟了踝关节内翻角度在10°,15°,20°,25°,30°,45°,60°,70°,80°,85°的10种不同工况,分别对踝关节进行有限元力学分析,得到其各组成骨在不同空间维度上发生的位移、剪切力和应力分布情况.分析数据,发现其所发生位移、所受应力及剪切力均随着内翻角度的增加不断增加,大应力分布区即外踝、距骨滑车髁间线外侧部,为临床上常见发生骨折的部位.随着内翻角度的增加,距骨x轴上发生的位移增加,从而影响整个踝关节的应力分布.

  • 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Meta分析

    作者:周猛;孙天胜;张建政;戴鹤玲;郭永智;王晓凯;赵建文;刘小远

    背景: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是桡骨头的粉碎性骨折,治疗比较困难,现在主要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或者人工假体置换,但是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还存有一定争议.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人工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The Cochrane Library,1993/2011)、Medline(1980/2011)、Biomed Central (1997/2011)、Ovid(1993/2011) 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11)、万方数据库(1993/2011).搜集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假体置换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治疗方法的对照研究报告并加以比较.用RevMan 5.0 统计学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临床对照试验,总计109例,其中假体置换组5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54例.①疗效:根据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假体置换组优良率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并发症: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通过疗效及并发症评价证实人工假体置换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满意,但是在肘关节活动度方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鉴于纳入文献较少且质量不高,终的结论需要设计更加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及更多的病例数加以证实.

  • 人工髋关节活体有限元建模及力学分析

    作者:徐灵军;朱海波;张银网;朱建民;钟务学;张浩;陈云

    背景:有限元分析为广泛地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研究,能够反映人工髋关节置换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目的:通过CT扫描图像建立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假体和股骨的力学分布,提供研究活体内假体的评估方法.方法:选非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患者1例,64排CT扫描髋关节,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加载载荷1 500 N,分析假体和股骨的应力分布,并与体外建模和正常股骨有限元模型比较.结果与结论:应用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后CT扫描图像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加载后应力主要分布在股骨干上端1/3处,在股骨假体柄颈结合处,假体外侧,假体的远端与股骨接触处,是假体置换后应力在体内传递的真实反映.结果说明活体髋关节建模优于体外建模,不改变假体在体内的位置,人工髋关节活体建模是假体评估新方法.

  • 人工关节磨屑的提取及表征

    作者:魏慧慧;刘洪涛;曹希传;贾玉梅

    背景:磨屑引起生物学反应从而导致人工关节的无菌性松动是假体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获取人工关节磨屑研究其生物学反应对提高人工关节寿命有重要意义.目的:获取纳米级人工关节磨损磨屑,进一步研究生物学反应.方法:通过酸消化法和酶降解法获取人工关节磨屑,比较其分离效果,并获取不同尺寸的粒子,观察纳米粒子的形态.结论与结论:①全髋关节模拟试验机运转循环次数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磨屑大小、形貌有一定的影响.②磨屑粒径分布范围很广,大到100 μm以上,小到小于1 μm.③从消化方法上来看,酶消化和酸消化法分离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磨屑有效可行.

  • 平衡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郭星辉;崔海坡;徐秀林

    背景:为了对平衡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课题组自行设计了一款康复训练装置.目的:对自行设计的平衡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装置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工作界面Workbench对康复训练装置进行了强度和刚度分析.分别模拟临床上平衡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时的5种不同工作状况,在相同约束条件下分别施加装置自重载荷和患者体质量载荷,得出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大小.结果与结论:5种工况下,应力集中与变形突出的区域大致相同,其数值与角度成正相关关系且大等效应力值均小于所用材料的屈服强度,说明该康复训练装置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能够承受所加的负载;从大应力值和变形来看,该装置的设计趋于保守,可通过结构优化减轻整体装置的质量;对于复杂模型,ANSYS新工作界面Workbench比Classic界面效率更高.

  •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膝外翻畸形:胫股角及膝关节活动度变化

    作者:李广伟

    背景:膝外翻畸形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难度很大,涉及面多,争议亦颇多.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15膝采用髌骨内侧入路,正确截骨,选择性的软组织松解,恢复膝关节正常的力线和软组织平衡,采用后稳定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获得膝关节的稳定,置换后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置换前后测量胫股角,并置换后定期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进行HSS评分.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均>6个月.置换前胫股角平均21.47°降低至置换后的5.47°(P<0.01),膝关节活动度由置换前的81.33°提高到121.07°(P<0.01);HSS评分由置换前的25.47分提高到89.87分(P<0.01).置换后1例出现关节积液较多,2例出现膝关节内测不稳.无髌骨脱位或半脱位,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提示成人膝外翻畸形经全膝关节置换后外翻畸形均得到纠正,功能较前明显改善.

  •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作者:罗东方;陈跃平;高辉;陈亮;李书振

    背景:髋关节置换是目前骨科开展的较成熟手术,但暴露大,出血较多,临床需一种理想止血材料及方法来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出血.目的:观察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止血作用.方法:5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局部止血,观察组采用传统局部止血加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比较两组在置换后引流量、置换后24 h输血量、置换前及置换后第1天复查血红蛋白降低值的区别.结果与结论:观察组在置换后引流量、置换后24 h输血量、置换前及置换后第1天复查血红蛋白下降量等方面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提示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全髋关节置换中有较好止血效果.

  • 距骨缺血性坏死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黄云鹏;王滨;马岩;李靖年;魏俊杰

    背景:对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具体临床治疗,目前仍有很大争议.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距骨坏死时,距骨滑车关节面上的应力及其分布变化.方法:利用8具踝关节标本建立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各模型距骨坏死的体积分析距骨滑车关节面压应力与其分布的变化规律,计算出距骨缺血性坏死可能诱发踝足创伤性关节炎或出现距骨塌陷的临界坏死体积.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建立了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发现距骨内、外侧坏死程度比较小时,距骨滑车关节面应力分布变化不大;当内侧距骨坏死体积达到(26.6±1.5)%,外侧距骨坏死体积达到(35.0±2.5)%时,距骨坏死组织与正常骨组织边界区域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其应力区域呈不规则形,提示,此时诱发踝足创伤性关节炎或发生距骨体塌陷的危险性很高,应手术治疗.

  •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智能下肢假肢控制

    作者:王蒙;陈玲玲;耿艳利;杨鹏

    背景:传统的下肢假肢行走状态改变时膝关节阻尼不能随之改变,假肢跟随性差,变化范围小.目的: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智能下肢假肢控制方法,实现假肢侧对健肢侧的实时跟踪和步速跟随.方法:智能下肢假肢采用带固定式气缸阻尼器的四连杆机构,采用有限状态机的控制方法,感知当前的步态事件,触发步态状态的转变,调整对应的步态模式,得到步态规划的输出动作.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智能下肢假肢能够进行步速识别和步态识别,控制器输出不同的控制策略,控制步进电机调整膝关节阻尼的大小,假肢侧能够对健肢侧进行实时跟踪和步速跟随.

  • 基于CT图像构建的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

    作者:刘治华;管文浩;檀中奇

    背景:与实验生物力学研究相比,有限元分析方法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如何准确地构建腰椎节段有限元模型是有限元分析的关键.目的:建立人体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利用GE 64排螺旋CT对成年男性腰部进行扫描,得到351层DICOM格式断层图像,应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所得模型以.stl格式导入Solidworks,生成实体模型,后导入Ansys赋予材料属性并划分网格,得到便于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数据对比,完成模型验证.结果与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表面光滑、外观逼真的腰椎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共有144 411个节点,88 742个单元,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可以方便地施加约束和载荷,进行有限元分析.为临床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提供了一种精确而实用的方法,所建模型可以用来模拟腰椎生物力学实验.

  • 扩髓与不扩髓条件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系统评价

    作者:王雄;戴七一;李书振

    背景:髓内钉扩髓与不扩髓治疗股骨干骨折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扩髓与不扩髓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9期)、MEDLINE(1966-01/2011-09)、EMbase(1984-01/2011-09)、CNKI(1979-01/2011-09)等数据库,收集比较扩髓和不扩髓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2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 分析,使用GRADEpro version3.2.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证据评级.结果与结论: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36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其中扩随组 656例,不扩髓组704例.Meta分析表明,与不扩髓髓内钉相比,扩髓髓内钉固定能降低成人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率(RR = 0.20,95%CI 0.07~0.82,P=0.02)、再次手术率(RR=0.25,95%CI 0.11~0.59,P=0.002)、延迟愈合率(RR = 0.30,95%CI 0.14~0.64,P=0.002)等,对于内固定失败率(RR=0.68,95% CI 0.28~1.70,P = 0.41)、病死率(RR 0.94,95% CI 0.19~4.58,P=0.94)、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RR 1.53,95% CI 0.37~6.32,P=0.7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扩髓髓内钉比不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基于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正常步态下骨盆应力分布的三维光弹分析

    作者:孙剑伟;尹望平;张春才;任可;支晓丞;高振巢;朱行飞

    背景:三维有限元技术是对应力真实情况的数字模拟,光弹技术可以真实显示测试模型的整体应力分布.目的:使用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制备骨盆光弹模型,以三维光弹法研究正常步态下髋臼区域的应力分布特征并与使用有限元法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方法:使用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制备骨盆光弹模型,包括第5腰椎及双侧股骨近端.在股骨上施加体质量负荷,通过固定在髂骨翼前部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及耻骨下支的钢丝施加负荷模拟4组肌群,假定股骨内收15°,支撑相4个子步态股骨从屈曲22°到后伸12°.应力冻结后,沿弓状线切片.在偏振光场中观察等差线及等倾线.结果与结论:①应力集中点位于髂骨中部、髋臼后上、髂耻联合及骶髂关节部位,其中大应力产生在髋臼后上部.②主应力从从臼顶后上部位向骶髂关节传递,同时部分向耻骨上支传递.随着股骨后伸的加大,臼顶至髂结节区域的应力逐步加大.③髋臼区域的应力主要来源于体质量负荷产生的头臼作用力,肌肉收缩力的作用有限.结果提示,采用三维光弹法可直观全场反映髋臼区域应力分布特征,与既往有限元实验产生的结果基本相符.

  • 氨酚曲马多在人工全膝关节围置换期镇痛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作者:管大伟;李艳;王超;陈辉;张鹏;张伟

    背景:镇痛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恢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进行有效功能锻炼、提高围术期生活质量的保证.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联合应用氨酚曲马多和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09/2011-09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70例,多模式镇痛组使用静脉自控镇痛的同时口服氨酚曲马多至置换后第7天;对照组仅使用静脉自控镇痛.结果与结论:多模式镇痛组置换后的前3 d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锻炼开始后两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多模式镇痛组置换后第7天膝关节活动度和治疗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可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应用氨酚曲马多结合静脉自控镇痛能提高功能锻炼的质量和治疗满意度,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 人工关节假体植入后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

    作者:马玉超;田京

    背景:对于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很多,但其确切机制仍不甚明确.目的:综述人工关节假体植入后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2011相关文献.在标题、摘要、关键词中以"artificial prosthesis,aseptic loosening"或"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77篇文献,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8篇.结果与结论:无菌性松动已成为人工关节置换后远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翻修病例回顾性分析的统计显示,无菌性松动位于翻修原因第1位.关于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机制主要分为机械机制、生物机制及其他机制,它们的共同结果是造成骨吸收、骨溶解,终导致假体松动.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植入方式及假体材料的不断改进,无菌性松动将终被小化,使假体使用寿命更长久.

  • 有限元分析在腰椎生物力学应用中的研究与进展

    作者:陈纪宝;奚春阳;焦力刚;闫景龙

    背景:有限元法运用数学形式概括脊柱的结构形状、材料性能、载荷边界条件等,通过改变其中任一参数以观察其对整个结构的影响.目的:回顾性分析腰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有限元软件在腰椎生物力学中的应用以及有限元分析在腰椎植骨融合后临近节段活动度的改变及应力改变中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10年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有关有限元法在腰椎建模及腰椎不同植骨融合式对腰椎融合节段、临近节段应力改变影响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有限元分析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医学,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脊柱方面,有限元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不同植骨融合术式及各种内固定对其生物力学改变的影响,从而可以改进植骨融合术式及优化内固定器械.但有限元毕竟属于理论性的分析,未来的研究应将其与动物实验及长期临床随访相结合,从而可以很好地预测手术远期疗效,并对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有限元分析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疾病作用机制中的应用

    作者:秦大平;张晓刚;宋敏

    背景: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疾病过程中腰椎生物力学变化的特点及作用机制,将其转变为数字化结果显示,研究手段具有先进性,是数字化骨科研究的有效方法.目的:对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疾病与损伤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1-10 PudMed、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华医学会数字期刊数据库及Google网络数据库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疾病过程中腰椎生物力学变化特点及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章,检索词"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thed,lumbar disease,bonesetting massage manipulation"或"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腰椎疾病,正骨手法".共检索到文献92篇,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7篇.结果与结论: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能更好地模拟各种腰部手法的临床状态,可以得到与生物力学实验基本一致的结果,并且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将结果定性、定量、直观的显示出来.但是国内外目前对中医正骨手法作用机制及生物力学特性、临床量化和评价标准的有限元分析的相关研究较少,仍然不够深入.文章深入研究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疾病与损伤的作用机制并进行数字化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力学依据、量化及优化的理论与实验依据研究的新思路.

  • 三种金属植入体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比较

    作者:郭暉

    背景:目前,对管状骨骨折的内固定多采用髓内钉固定和钢板固定两种方式.交锁髓内钉以其适应证广、创伤小、固定牢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长骨干骨折的金标准.目的:比较微创锁定钢板、可膨胀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针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6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微创钢板、可膨胀髓内钉及交锁髓内针内固定,3组均采用常规内固定入路,比较3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与结论:3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内固定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是各有不同.结果表明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干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在治疗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损伤的程度合理选择固定方式.

  • 螺钉与经皮克氏针治疗Buechler2区Bennett骨折的2年随访

    作者:夏羿凡;吴青;蔚芃;陈路

    背景:治疗Bennett骨折方法颇多,对于较为多发的Buechler 2区Bennett骨折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及评价标准.目的:对比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及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Buechler 2区Bennett骨折固定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Buechler 2区Bennett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螺钉治疗组和克氏针治疗组,螺钉治疗组施行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克氏针组施行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采用上肢功能评分评价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固定后、随访1年及随访2年,螺钉组上肢功能评分均低于克氏针组(P<0.05).证实,短期内螺钉对于Buechler 2区Bennett骨折的功能恢复优于克氏针.

  • Smith-Robinson技术切除后纵韧带并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孙鹏;雪原;王沛;赵华健;李鹏;李子龙

    背景:Smith-Robinson技术结合金属植入物内固定已广泛用于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症,但是否切除后纵韧带仍有争议.目的:观察Smith-Robinson技术切除后纵韧带并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Smith-Robinson技术切除后纵韧带,使用Cage植骨融合、钛板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的45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12~36个月,随访12个月时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obb角、椎间隙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终融合率100%,未出现Cage移位.疗效评价,30例优,13例良,2例可,无症状加重者,末次随访优良率95.6%.说明通过Smith-Robinson技术切除后纵韧带即能够实现对脊髓、神经根的彻底减压,又能有效防止椎间隙坍陷、成角畸形等并发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