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分析

    作者:刘树芬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借助CT能正确认识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组织结构及其在脊柱腰段各组织中的生理作用,对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特点有重要意义,为针灸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本文就CT图像指导下的针灸治疗作一分析,以更好地提高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疗效.

  • DynaCT在HCCTACE中精准治疗的应用

    作者:荆国庆;蒋珍珍

    目的:研究DynaCT技术在HCC经肝动脉插管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提高手术精准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分为两组,A组(15例),TACE术中行DynaCT造影检查;B组(15例),TACE中不行DynaCT造影检查,术后3天行常规CT造影检查.结果用X2检验方法比较采用和不采用DynaCT技术辅助介入治疗疗效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进行的30例患者的原发性肝癌的TACE治疗过程,TACE术中于常规数字减影(DSA)基础上选择性的应用DynaCT增强扫描.记录每次介入治疗运行DynaCT增强扫描的次数.根据两种不同DynaCT扫描类型(增强扫描和非增强扫描),经图像后处理,由介入医师(两个或两个及以上)根据提示信息作出合理判断,指导肝癌TACE术的具体实施.结果:对两组(A组、B组)术后3天常规CT图像显示的碘油沉积情况进行对比,A组15例,25个病灶中完全碘油沉积病灶占92%(23/25);B组15例,23个病灶中完全碘油沉积病灶占65.2%(15/23).A组术后常规CT图像显示碘油完全沉积病灶比率明显大于B组(X2=6.15,P0.05).结论:DynaCT技术在TACE中加以应用可以弥补单一DSA成像的不足,全方位指导介入医师实施精确栓塞,终提高TACE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生存周期.

  • 设计辅助应用程序提高PET/CT图像后处理效率

    作者:吴迪;韩立新;全江涛;尹吉林;欧阳习

    目的 在PET/CTI作站开发第三方辅助程序,以改善日常PET/CT检查图像后处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软件开发工具为Visualc++;程序包括基本信息录入模块、后台工作模块、图像删除模块、时间触发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等.结果 使用该辅助程序能够使医生从繁琐的图像后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化节省时间投入到诊断工作中.

  • 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的CT图像金属伪影去除

    作者:何为;余晓锷

    CT诊断中,高密度物质如金属植入物会造成伪影,严重影响图像质量.本文用K均值聚类分割算法配合线性插值对金属伪影进行处理,并简要分析了校正效果.

  • 一种肺部CT图像快速分割算法研究

    作者:梁洪;李金

    针对临床辅助诊断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肺部感兴趣区域快速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大类间方差(OTSU)法对图像进行预分割,然后利用区域生长及小面积消除方法剔除干扰信息,并生成掩模图像,后运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对模板进行细化,并将原始图像与掩模图像进行数学运算,从而获得肺部感兴趣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自动化程度高,分割较为准确.

  • 基于改进的Snake模型分割肝脏的CT图像

    作者:李玲;殷海

    Snake(主动轮廓线)模型,具有良好的获取特定区域内目标边缘的能力,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图像分割方法,利用围绕目标心形的圆环内平均灰度差异来确定初始轮廓点,对噪声的干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减少了人工选取的工作量,将离散Snake算法与分段DP算法有效结合来获取肝脏CT图像的特征边缘点,以提高Snake算法的收敛速度.后利用单调性原则对肝脏CT图像的边缘点进行分区,在各个单调区间内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来获得连续的肝脏CT图像边缘,后用Roipoly函数,由这些坐标显示原输入图像,得到BW的二值图像,终可以显示完整的CT值没有改变的肝脏图像.

  • 基于Web的鼻腔虚拟内窥镜

    作者:赵媛媛;郭红莲;袁潮

    在广泛研究虚拟内窥镜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一个小型的、能够实现网上浏览的、基于面绘制的鼻部虚拟内窥镜系统,在虚拟内窥镜技术的实现上做了有益的尝试.

  • 生物组织三维图像分割与分析测量技术

    作者:李晶;赵海燕;李鲲鹏;张勤奋;张景强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序列断层图像的三维重建,任意区域分割和分析测量的新方法.实现了花粉孢子、分子伴侣、病毒、以及头颅等图像的三维重建分析、测量与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技术为生物医学的结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CT的CT值属性检测及质量分析方法

    作者:张帅;刘延武;王卫东

    本文通过使用CT性能体模对CT进行性能测试,在获取大量质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CT值属性的质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CT值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CT的图像质量做出质量评价.

    关键词: CT CT性能测试 CT图像
  • 基于VTK的任意平面CT图像二维交互分割初步研究

    作者:严华刚;付璇;钱雅君;黄菊英;李海云

    研究利用VC++6.0进行基于VTK(Visualization Toolkit)的三维CT图像任意平面的二维交互分割软件的开发.用VTK实现了从三维显示中选取任意方位平面以及该平面对应图像的三维与二维显示,研究在VC++6.O创建的二维视图中进行轮廓勾画和区域生长的功能,实现了在三维图像中将区域生长结果叠加于原二维图像的功能.

  • 基于CT图像的两岁健康儿童眼眶三维建模

    作者:鲁玮瑗;刘志翔;钱秀清;闫松华;张昆亚;宁婷婷;李冬梅

    眼科临床中常见儿童因一只眼为小眼球或无眼球,导致了眶部不对称的畸形.为了寻求有效的干预策略和发病机制,探究影响其发育的生物力学因素,开展了基于CT图像,针对发育快速生长期的2岁健康儿童眼眶的CT图像建模研究,为后期的生物力学分析做准备.目前,虽然已有关于眼眶建模的报道,但大多是有关成年人的,尚未见到针对发育旺盛期的儿童,尤其是2岁儿童的.

  • 基于Viscous Fluid模型的快速CT-CBCT图像变形配准算法研究

    作者:王琳婧;张书旭;林生趣;余辉;彭莹莹;周露

    CT和CBCT图像之间的变形配准是自适应放射治疗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本研究利用互信息量作为相似性测度,基于Viscous fluid模型,在图形处理器GPU框架下用CUDA编程语言实现了CT-CBCT快速图像变形配准.本研究选用6例临床头颈部肿瘤患者的CT和CBCT图像对本文算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并与经典demons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快速、精确地完成CT和CBCT图像的变形配准,配准时间为秒级,能较好地满足临床对于快速变形图像配准的要求.

  • 肝纤维化CT图像的频域特征分析

    作者:刘兴龙;周萍;李训栋;王磊;童隆正

    针对肝纤维化CT图像纹理方向性和规律性较低的特点,本研究用频谱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了在正常组、肝纤维化早期组和晚期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的能量、方差、低频能量比和低高频能量比等4个特征分量.

  • 基于CT图像的颅内血肿体积测量方法的研究

    作者:李强;吴娟

    颅内血肿尤其是急性颅内血肿是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颅脑损伤之一.颅内血肿的大小是衡量病人手术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CT图像的处理与分割问题进行研究,得到了临床需要的自动颅内血肿体积测量方法.

  • 后装腔内治疗剂量计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作者:余辉;徐海荣;张书旭;石玉生;钱剑杨

    本文主要对目前临床后装腔内治疗用到的剂量计算方法作详细的阐述,采用VC++编程实现后装源周围剂量分布和剂量优化的计算方法,并作临床应用分析.

  • 基于迭代算法的CT肺部兴趣区图像提取

    作者:李玲;余后强

    目的 自动提取CT肺部兴趣区,以辅助医生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方法 利用迭代算法自动提取肺部兴趣区,并和影像医生手T提取的肺部兴趣区作对比.结果 自动提取的肺部兴趣区图像与手T提取的肺部兴趣区图像在外形、灰度和方差方面,结果非常接近.结论 利用迭代算法自动提取肺部兴趣区的方法可行.

  • 基于偏微分方程的CT图像分割及其MATLAB实现

    作者:周应杰;吴海坚

    CT图像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为广泛,CT图像的分割对病变区域的提取、组织定位、组织测量以及实现三维重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分割作为一种比较新颖且有效的图像分割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基于偏微分方程(PDEs)的GAC和C-V两种图像分割模型进行了探讨,利用MATLAB语言编程实现.并结合实际CT图像进行了实验研究,为这些模型在CT图像的分割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16排螺旋CT在上腹部增强扫描中的技术探讨

    作者:石银龙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上腹部增强扫描技术.方法 对200例患者进行上腹部CT扫描,造影剂按照1.5mL/kg,经手背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其压力为300磅,流速2.5mL/s,注药前扫描1次,注药后不同时相扫描2~3次.结果 188例能很好地显示出腹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肝门区血管分支、门静脉、下腔静脉;10例因门脉高压导致造影结果不理想;2例失败.结论 16排螺旋CT的上腹部增强扫描可获得满意的图像以满足临床需要.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刘梅华;王新宇

    目的 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实性假乳头状瘤螺旋CT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0例中,女9例,男1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颈1例,胰体尾部7例;4例肿块内可见钙化,1例内可见出血;10例肿瘤实质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胰腺实质期均呈渐进性强化;10例均未见胰、胆管的扩张,肿瘤边界清晰,均有纤维包膜.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有一定的特征性变现,其中的实质渐进性强化、病灶内的出血、囊变、纤维包膜边缘及边缘的钙化,结合临床可以与胰腺其他肿瘤鉴别.

  •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在CT图像引导下的摆位误差分析

    作者:汤艳萍;李令建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采用CT图像引导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我院18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患者,应用CTVision图像引导放疗系统,在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方面,使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对第一次放疗、第5次放疗及第10次放疗摄取调强放疗的正、侧位共108幅射野图像,将其与正、侧位标准射野数字重建图像进行比较,测得摆位误差。结果记录加速器下所有患者在X轴方向(左右)、Y轴方向(头脚)及Z轴方向(前后)的第1次放疗、第5次放疗和第10次放疗的摆位误差,分别为X1(2.6±0.8)mm、Y1(2.8±0.7)mm、Z1(1.7±0.7)mm;X2(3.2±0.5)mm、Y2(3.6±0.8)mm、Z2(2.0±0.4)mm;X3(3.4±0.9) mm、Y3(3.8±0.6)mm、Z3(2.4±0.5)mm。X1、Y1分别与Z1比较,X2、Y2分别与Z2比较, X3、Y3分别与Z3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图像引导的调强放疗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中可以使摆位误差控制在放疗可接受误差范围之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