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离体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与利多卡因的影响

    作者:黄爱杰;吴辉;李立环;陈雷;丁陆陆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大鼠心室肌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是否与影响瞬时外向钾电流有关.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并做出量效曲线,求得其半数抑制浓度.结果:钳制电压-80 mV,刺激电压+70 mV条件下,临床相关浓度的利多卡因10 μmol/L使瞬时外向钾电流的电流幅值降低(17.9±6.4)%(t=7.986,P<0.01),冲洗后,瞬时外向钾电流能够完全恢复.10,50,100,500,1 000,5 000 μmol/L的利多卡因抑制瞬时外向钾电流呈浓度依赖性,电流抑制率分别为(17.9±6.4)%,(25.2±4.4)%,(30.6±8.6)%,(53.2±4.5)%,(71.8±8.9)%,(94.1±2.2)%,其半数抑制浓度为672 μmol/L.结论:利多卡因可以明显阻滞大鼠心室肌的瞬时外向钾电流.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与卡维地洛的干预

    作者:包志宏;韩盈;盛梓松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6 min步行距离的影响.方法:纳入2001-12/2003-12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干部病房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男45例,女18例.纳入的患者症状性心衰时间均>3个月,属稳定性心力衰竭者,且知情同意.患者被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32例,常规治疗组3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和心功能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常规给予利尿剂、地高辛、硝酸酯类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起始剂量3.125 mg,2次/d,10~14 d剂量加倍,至维持量25 mg,2次/d.观察治疗12个月后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功能指标及6 min步行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3例均进入12个月后结果分析.①卡维地洛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收缩末期容量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58.81±6.10)mm,(46.18±5.11)mm,(183.00±18.81)mL,(94.23±18.75)mL;(66.61±5.48)mm,(54.26±5.32)mm,(199.05±17.28)mL,(114.38±18.90)mL,t=2.743,2.450,2.345,2.174,P<0.05].②卡维地洛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相应数据[(48.67±3.15)%,(37.28±2.57)%,t=4.238,P<0.01].③卡维地洛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常规治疗组[(436.2±27.6)m,(353.1±27.5)m,t=2.656,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逆转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增加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

  • 低氧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尾加压素Ⅱ合成及释放的影响

    作者:刘伯英;于忠和;郝淑玲;李继成

    目的: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尾加压素Ⅱ的合成、分泌及其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雄性Wistar大鼠7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10,20,30 d组,每组19只,在低氧10 d和20 d后各有1只死亡.间断常压低氧方法复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放射免疫分析等方法,测定低氧各组和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尾加压素Ⅱ蛋白表达及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尾加压素Ⅱ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各组大鼠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平滑肌细胞、肺巨噬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支气管软骨细胞中尾加压素Ⅱ均呈阳性表达,低氧后上述各种细胞中尾加压素Ⅱ表达明显增强.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尾加压素Ⅱ浓度于低氧10 d开始升高[(4.26±1.61),(20.93±6.64)pmol/L],20 d时两者均达高峰[(9.03±1.80),(34.71±5.31)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 74±1 08),(16.83±4.99)pmol/L](t=6.15,7.39,P<0.001),低氧30 d出现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t=2.24,3.97,P<0.05).结论:低氧可促进肺组织中尾加压素Ⅱ的合成和释放;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过程中,尾加压素Ⅱ对调节肺循环和肺通气及肺血管改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生长因子在高血压不同阶段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分布特征

    作者:李艳;杜金凯;李汝泓;高福禄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在高血压不同阶段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布变化.方法:实验于2001-10/2002-06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遗传性盐敏感型高血压大鼠(DahlS)和遗传性盐抵抗型高血压大鼠(DahlR),在5周龄投与8%食盐饲料,分别在10,11,12周时取材,制作心肌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计算单位面积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阳性细胞数和血管内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结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免疫细胞在DahlS和DahlR组大鼠的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表达,DahlS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均较同时期DahlR组增多(P<0.01).DahlS组自10周起至12周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P<0.01).DahlR组在高血压不同时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无显著性变化(P>0.05).心肌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强度,DahlS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均由(+)到(++),且均可见组织内毛细血管增多.DahlR组无变化.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在心肌细胞和心肌细胞间的血管上均有表达,并随高血压的病程延长呈上升趋势.

  • 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作者:方永奇;孙红丽;张梅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并探讨其与胰岛素样类生长因子1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06/2003-12齐鲁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例为高血压组.根据左室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左室心肌肥厚组30例和无心肌肥厚组31例.选择同期齐鲁医院门诊体检健康自愿者20例为对照组,男8例,女12例.脉冲波多普勒超声测量所有研究对象二尖瓣血流,根据二尖瓣瓣尖频谱测量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晚期大血流速度及其比值.多普勒组织成像测量二尖瓣环心肌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晚期峰值运动速度及其比值.所有研究对象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类生长因子1的浓度.结果:高血压患者二尖瓣瓣尖舒张早期、晚期大血流速度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左室心肌肥厚组二尖瓣瓣尖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二尖瓣瓣尖晚期大血流速度比值明显小于无心肌肥厚组(P<0.01);无心肌肥厚组、左室心肌肥厚组患者二尖瓣侧环心肌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心肌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比值(0.88±0.12,0.74±0.09)均小于对照组(1.42±0.11)(P<0.01);左室心肌肥厚组比值明显小于无心肌肥厚组(P<0.01).无心肌肥厚组、左室心肌肥厚组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左室心肌肥厚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肌肥厚组(P<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二尖瓣瓣尖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二尖瓣瓣尖晚期大血流速度、侧环心肌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心肌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呈显著负相关(r=-0.65,-0.61,P<0.01).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应用超声技术评价的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有较好相关性.

  • 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脂蛋白(a)和氧自由基的影响

    作者:覃秀川;徐彬;张墨玲;李建开;韩宏毅;刘蓉

    背景:许多研究已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独立于降压以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保护作用,但其机制未完全明确.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脂蛋白(a)和氧自由基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设计: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南二科.对象:选择2001-04/2002-08在天津港口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62±9)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肾功能不全、休克、低血压者及曾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过敏及明显咳嗽史者.所有患者于发病前2周未服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并且同意参加本研究.方法:治疗组于心梗后第3天晨起予依那普利5 mg口服1次,若无首剂低血压反应,于心梗后第4天开始口服依那普利5 mg/次,2次/d,连续2周,再予10 mg/次,2次/d,连续2周.对照组不用依那普利.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2周和4周时两组同时取血,检测血清中的脂蛋白(a)、氧自由基、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及血清中的脂蛋白(a)、氧自由基水平的比较.结果:依那普利能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自由基水平,用药前、用药2周和用药4周的氧自由基水平分别为(1 423.14±216.23),(1 076.62±287.12)和(566.57±138.02)U/mL(t=2.937,3.571,P<0.01),但不影响脂蛋白(a)和血脂水平(P>0.05).结论:依那普利通过抗氧化作用来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改善其预后,但不降低血脂水平,为依那普利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 甘精胰岛素干预游离脂肪酸诱导RIN-m细胞凋亡的变化

    作者:傅静奕;李焱;严励;张淼;陈黎红;傅祖植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β细胞(RIN-m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与普通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本实验于2004-05/2004-1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完成.RIN-m细胞被培养并常规培养传代.诱导凋亡接种于6孔板或者96孔板后常规培养2 d,待细胞长至70%满左右时,吸去培养基,加入含10 g/L血清白蛋白,10 mL/L乙醇,20 mL/L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正常对照组),或者含10 g/L血清白蛋白,体积分数为0.01乙醇、体积分数为0.02胎牛血清和0.3 mmol/L棕榈酸的培养基(凋亡对照组),或者含10 g/L牛血清白蛋白,体积分数为0.01乙醇、体积分数为0.02胎牛血清,0.3 mmol/L棕榈酸以及100 nmol/L甘精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组)或者100 nmol/L普通胰岛素(普通胰岛素组)或者10 nmol/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的培养基,孵育24 h后,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诱导细胞凋亡.采用Hoechst33342染色、流式细胞仪以及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方法检测各组RIN-m细胞的凋亡,吸光度值代表细胞裂解液中核小体的数量,即DNA断裂的数量.结果:0.3 mmol/L棕榈酸孵育后RIN-m细胞出现核皱缩、碎裂等典型凋亡表现.①甘精胰岛素组、普通胰岛素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亚二倍体细胞比率[(32.00±3.08)%,(35.97±3.14)%,(25.25±1.6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28±1.44)%](P<0.01);但明显低于凋亡对照组(42.10±4.24)%(P<0.01).②甘精胰岛素组、普通胰岛素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细胞裂解液中核小体的数量(A值)(2.372±0.21,2.758±0.20,1.704±0.1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341±0.023)(P<0.01);但明显低于凋亡对照组(3.333±0.23)(P<0.01).甘精胰岛素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裂解液中核小体的数量(A值)明显低于普通胰岛素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β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该种作用强于普通胰岛素.

  • 构建Neuregulin1克隆载体的实验

    作者:张际绯;金连弘;傅松滨;史忠诚;于旸

    目的:Schwann细胞具有促进神经元再生的作用,Neuregulin1(NRG1)具有促进神经元再生和Schwann细胞增殖的效应,构建NRG1克隆载体,可为下一步建立NRG1转染的Schwann细胞系,对神经损伤模型进行Schwann细胞移植,观察其对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提供重要实验方法.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室完成.提取幼龄大鼠脑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用XbaI和EcoRI对目的基因和载体质粒进行双酶切,T4连接酶连接Schwann后转化Top10感受态大肠杆菌,挑取LB(Amp+)平板生长克隆菌摇菌扩增,用菌液扩增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目的基因,同时提取质粒与空载体并列电泳验证克隆质粒,进行克隆载体测序.结果:获得一株NRG1克隆质粒,测序结果显示为NRG1新的异构体,用基因组DNA和cDNA为模板扩增聚合酶链反应验证是NRG1新的剪切体.结论:构建的NRG1克隆异构体是大鼠NRG1基因克隆载体,可用于进一步的细胞转染、蛋白表达功能检测和细胞移植研究.

  • 大鼠DNA氧化损伤及抗氧化酶活力变化与慢性镉中毒

    作者:潘洪志;万丽葵;常东;王军;那立欣

    目的:了解镉中毒对体内抗氧化酶体系的影响及DNA的损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3/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动物室完成.大鼠染镉4周后处死,测定血清和肝匀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及肝脏中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血清和肝匀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肝脏内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明显升高,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镉中毒可导致大鼠脂质过氧化和DNA氧化损伤.

  • 蚯蚓体质量和蛋白含量与1,8-二羟基蒽醌的作用

    作者:黄丽萍;陈景文;包永明;乔显亮;杨希川;陈红香

    背景:蚯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陆生生物与土壤生态环境信息传递的桥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靶标陆生土壤生物.经常用蚯蚓体质量和蛋白含量变化作为土壤毒理诊断的指标.目的:考察1,8-二羟基蒽醌在实验条件下对标准蚯蚓赤子爱胜蚓的相对生长速率和蛋白含量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的生态毒理实验室和基因工程实验室.材料:本实验于2004-02/2004-07在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生态毒理实验室和基因工程实验室完成.赤子爱胜蚓是国际蚯蚓实验标准蚓种,实验前先经预养,选择一二月龄、体质量200~300 mg的健康蚯蚓10条作供试动物.方法:实验开始前将蚯蚓置于湿润的滤纸上12 h,使其肠道内含物排除,然后冲洗,滤纸吸干,供试验用.将蚯蚓暴露于浓度不同的污染土壤中,每隔7 d测定蚯蚓体质量及溶解性蛋白含量.主要观察指标:1,8-二羟基蒽醌对蚯蚓蛋白含量及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高剂量的污染土壤(1.0 g/kg)对蚯蚓也无致死作用,但在所有剂量范围内,以相对生长速率和蛋白含量为指标的亚致死效应明显.1,8-二羟基蒽醌抑制蚯蚓生长的大量可达(-22.5%)(1.0 g/kg,接触时间28 d);降低蛋白含量的大程度可达39.6%(0.8 g/kg,接触时间7 d).结论:1,8-二羟基蒽醌对土壤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性存在潜在危害,应对生产此类化工原料的生态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

  • 老年大鼠线粒体呼吸功能及氧应激水平与茶多酚

    作者:张运海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老年大鼠心肌、肝脏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和氧应激水平的影响,探索茶多酚在抗衰老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于2004-01/07在邯郸市第一医院预防保健科实验室完成.提取大鼠心肌、肝脏线粒体.采用测氧仪测定密闭系统中态3呼吸、态4呼吸速率,计算呼吸控制率.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试剂盒测定心肌、肝脏线粒体总抗氧化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水平.结果:老年对照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2.24±0.55)和肝脏线粒体呼吸控制率(2.65±0.42)均低于青年对照组(心肌3.76±0.41,肝脏4 41±0.53)(P<0.05).而老年结合茶多酚干预组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3.46±0 40)和肝脏线粒体呼吸控制率(4.83±0.37)均高于老年对照组(P<0.05).老年对照组心肌线粒体总抗氧化能力[(1.76±0.33)μkat/g)]和肝脏线粒体总抗氧化能力[(1.20±0.22)μkat/g)]低于青年对照组[心肌(2.45±0.20)μkat/g,肝脏(1.78±0.18)μkat/g](P<0.05).老年结合茶多酚干预组心肌线粒体总抗氧化能力[(2.26±0.25)μkat/g)]高于老年对照组(P<0.05).老年对照组肝脏线粒体丙二醛水平[(5.11±1.05)μkat/g)]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2.27±0.72)μkat/g)](P<0.05).老年结合茶多酚干预组肝脏线粒体丙二醛水平[(3.35±1.12)μkat/g)]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结论:衰老线粒体呼吸控制率明显下降,氧化磷酸化功能衰退.茶多酚可有效提高衰老大鼠心肌、肝脏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提高衰老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功能.另外,茶多酚可有效逆转衰老机体心肌线粒体总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并能明显抑制衰老大鼠氧自由基对肝脏线粒体的损伤,对线粒体起保护作用.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血管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韩鹂;孙雪梅;乔彤

    目的:应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构建携带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双基因表达载体,研究外源性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中的转染表达,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血管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2在南京鼓楼医院科研部完成.将Phcmvsp1a-enos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和PcDNA-veg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ires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enos-ires-vegf,经酶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部分DNA测序分析证实后,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免疫组化和荧光双标记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细胞蛋白水平的表达,Trizol提取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转染后细胞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携带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双基因表达载体PcDNA-enos-ires-vegf,双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组中获得整合及表达.重组基因PcDNA-enos-ires-vegf 组与对照组PcDNA-enos在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cDNA-enos-ires-vegf转染细胞后转染效率为30%~40%.结论:双基因表达载体PcDNA-enos-ires-vegf的成功构建和双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组中表达为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血管结构与功能上所起上所起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的动态变化

    作者:曹国强;钱桂生;刘韧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这些炎症细胞数量增加和活性改变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特点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早期干预和功能监测提供参考方向.设计: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的观察对比研究. 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呼吸内科.对象:观察对象为2003-02/12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同期同类住院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18例患者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8~70岁,平均(56±7)岁.对照组14例,为来本院查体的健康成年人,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50~70岁,平均(59±8)岁.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观察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比较.结果:流式细胞分析显示,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凋亡早期中性粒细胞的比率为(8.5±1.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5±1.8)%](t=6.25,P<0.01),急性加重期[(5.1±0.6)%]又明显低于缓解期组(t=5.66,P<0.01).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分析也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凋亡中性粒细胞的比率[(12.4±2.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1.5±4.8)%](t=5.76,P<0.01),急性加重期[(4.9±0.4)%]又明显低于缓解期组(t=6.12,P<0.01).凋亡晚期/坏死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却出现相反的趋势,即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凋亡晚期/坏死中性粒细胞的比率[(2.8±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比率[(1.3±0.4)%](t=6.37,P<0.01),急性加重期[(3.7±0.3)%]又明显高于缓解期组(t=5.81,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异常可能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和肺组织中性粒细胞聚集的一个重要原因,该过程可能会在慢性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级康复干预提供病因学基础.

  • 不同年龄大鼠大脑中动脉弹性纤维的变化

    作者:文灿;朱星红;肖桃元;糜建红;宋林

    背景:大脑中动脉弹性纤维的变化与老年性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目的:观察不同年龄大鼠大脑中动脉弹性纤维的变化.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对比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和中心实验室.材料:健康Wistar大鼠36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00~280 g,由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动物所提供[生产合格证号:SCXX(军)2002-007].干预:运用光镜、电镜和图像分析仪对不同年龄的大鼠大脑中动脉弹性纤维进行系统研究.主要观察指标:①主要结局:各年龄大鼠大脑中动脉内弹性膜的变化.②次要结局:透射电镜下观察内弹性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随着年龄增加,内弹性膜折叠的幅度和数量均减小,弹性纤维含量显著减少(P<0.01),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的比值显著增加(P<0.01);>24月龄组内弹性膜变薄,不均质,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向内弹性膜穿过,内弹性膜内出现脂质,并有分层、断裂现象.结论:弹性纤维的变化可能与年老后易发生脑血管疾病有关.

  • 家兔胃运动及胃电活动变化与中缝大核内不同药物微量注射的关系

    作者:陈香梅;柳滨;刘志敏

    背景:中缝大核是延脑腹侧中缝处的一个重要核团,在针刺镇痛、心血管活动调节、呼吸运动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有关其在消化功能调节中的作用报道很少.目的:探讨中缝大核对家兔胃运动及胃电活动的调节作用.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实验.单位:一所中医药大学的机能实验室.对象:本实验于2002-09/2003-04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机能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新西兰白兔70只,体质量2.0~2.5kg,雌雄不拘,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Ⅰ级)提供,实验中随机分为7组,即生理盐水组、5-羟色胺组、赛庚啶组、P物质组、P物质拮抗剂组、吗啡组、去甲肾上腺素组.方法:通过中缝大核插管,分别向中缝大核内注射微量的5-羟色胺、赛庚啶、P物质、P物质拮抗剂、吗啡和去甲肾上腺素,并利用霍尔效应原理同步描记家兔胃运动、胃电慢波的波幅与频率变化.主要观察指标:中缝大核区微量注射5-羟色胺、赛庚啶、P物质、P物质拮抗剂、吗啡及去甲肾上腺素后胃运动、胃电的变化.结果:中缝大核微量注入5-羟色胺、P物质可抑制家兔的胃运动和胃电慢波(P<0.05,P<0.01).中缝大核微量注入赛庚啶、P物质拮抗剂后可使家兔的胃运动和胃电慢波增强(P<0.05,P<0.01).中缝大核微量注入吗啡、去甲肾上腺素后对家兔的胃运动和胃电均无影响(P>0.05).结论:中缝大核内的5-羟色胺、P物质参与家兔胃运动和胃电慢波的调节,而吗啡和去甲肾上腺素可能与中缝大核对胃运动胃电的调节作用无关.

  • 肥胖程度与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赵岚;杨立欣

    目的:肥胖在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探讨肥胖程度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代谢的关系,对降低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66例肥胖症患者,分为轻、中、重度肥胖组,体检正常者22例为对照组,均行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结果:轻、中、重度肥胖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P<0.001),且肥胖程度越重,差异越明显;重度肥胖组与轻、中度肥胖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而重度肥胖组高密度脂蛋白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肥胖症存在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糖并存,说明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存在胰岛素抵抗;同时脂质代谢紊乱可能也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大鼠哮喘发作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

    作者:欧阳海峰;倪殿涛

    背景:有研究证实,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参与哮喘大鼠哮喘发作,并与表皮生长因子及其表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相关.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大鼠模型哮喘发作、表皮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实验.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呼吸内科.材料:实验于2004-04/2004-07在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二室及病理学教研室免疫组化实验室完成.选择60只体质量为100~120 g的雄性SD大鼠,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哮喘对照组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每组20只.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哮喘对照组、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腹腔注射免疫原液1 mL及气管炎菌苗1 mL腹腔注射致敏,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致敏2周后,哮喘对照组、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给予10 g/L卵蛋白溶液,正常对照组给予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20 min激发,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每次激发前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100 mg/kg.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mRNA.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哮喘发作情况及其支气管肺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结果:进入结果分析保持为每组20只.哮喘对照组的哮喘激发率[90%(18/20)]高于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5%(1/20)](x2=28.97,P<0.01).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图像分析显示哮喘对照组的吸光度(9.652±1.086)高于正常对照组(3.267±0.986)(t=18.552,P<0.01),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吸光度(4.132±1.012)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各组表皮生长因子mRNA扩增产物电泳带显示,正常对照组呈弱表达,哮喘对照组呈强表达,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较哮喘对照组明显表达减弱.结论: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减轻哮喘发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表皮生长因子的合成及释放有关.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内皮功能损害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作者:华琦;李梅;刘力松;刘荣坤;杨峥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室或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与内皮功能损害、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以了解原发性高血压后左心室肥厚、血管内皮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998-06/2002-11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高血压门诊就诊的初诊或停服所有降压药物2周以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5例.根据诊室脉压及24 h动态脉压水平将555例患者分为脉压≤40 mm Hg(1 mm Hg=0.133 kPa)组,40 mm Hg<脉压≤50mmHg组,50mmHg<脉压≤60mmHg,脉压>60mmHg.以左室心肌质量指数:男性>134 g/m2,女性>110 g/m2作为左室肥厚的标准分为肥厚组237例,非肥厚组318例.结果:随24 h动态脉压增大,血浆内皮素水平增加(P<0.01),一氧化氮水平减少(P<0.05),内皮素与一氧化氮比值增加(P<0.05).24 h动态脉压、白天脉压、夜间脉压、诊室脉压均与内皮素、内皮素/一氧化氮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171~0.377,P<0.01);与一氧化氮呈显著负相关(r=-0.269,-0.259,-0.167,P<0.01;r=-0.141,P<0.05).脉压较收缩压、24 h动态脉压较诊室脉压与内皮素、一氧化氮的相关性更明显.而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与以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均无相关性.左室肥厚组较非肥厚组收缩压及脉压明显增高(P<0.001),舒张压无明显差异,脉压增高的主要因素是收缩压增高.分别以内皮素、一氧化氮为因变量,以诊所或24 h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为自变量,只有诊室或24 h脉压进入回归方程[诊室血压参数结果:内皮素=0.497×诊室脉压+44.613(R2=0.029,P<0.01);一氧化氮=-0.398×诊室脉压+100.454.24 h血压参数结果:内皮素=1.269×24 h脉压+12.536(R2=0.090,P<0.01);一氧化氮=-015×24 h动态脉压+130.266(R2=0.072,P<0.01)].以左室心肌质量为因变量,以诊所或24 h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为自变量,只有诊所或24 h收缩压进入回归方程[诊室血压参数结果:左室心肌质量=0.405×诊室收缩压+37.769(R2=0.072,P<0.01);24 h血压参数结果:左室心肌质量=0.611×24 h收缩压+19.821(R2=0.174,P<0.01)].结论:脉压与收缩压增高均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内皮功能损伤及舒张功能减退;脉压增高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损伤的主要决定因素,随脉压升高,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加重;收缩压增高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决定因素;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增高对左心室肥厚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无明显影响.

  • 不同剂量氯化镁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齐志敏;王倩;任婕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化镁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并与阿司匹林作用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06/07在锦州医学院药理学实验室完成.选用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氯化镁低剂量组;氯化镁中剂量组;氯化镁高剂量组.给药方法均为经尾静脉给药,1次/d,连续3 d.以二磷酸腺苷、胶原和凝血酶作诱导剂诱导血小板聚集,按比浊法用TYXN-96系列多功能智能血液凝集仪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用血栓法测定大鼠血栓重量.结果:5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对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氯化镁高、中、低剂量组对二磷酸腺苷、胶原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高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55.5%,46.1%,42.4%;64.3%,59.3%,51.2%;49.5%,30.4%,20.0%),高、中、低剂量3组抑制率优于阿司匹林组(39.0%,55.3%,53.2%).②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氯化镁高、中剂量组使血栓质量减少65.8%和55.7%,小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基本一致(50.7%,49.1%).结论:小剂量氯化镁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随着剂量增大氯化镁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强于阿司匹林,说明氯化镁具有很好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 高血压前期人群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盲法评估及对照组比较

    作者:陈广胜;李新立;许迪;吴成权;王震震;廖静

    目的:左室重量、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性及进展与高血压的风险性有肯定的相关性,探讨一组高血压前期人群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方法:本项目于2004-04/07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和心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40~70岁、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既往未服用过影响血压药物的健康人群,均知情同意.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共80例,按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分为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其中正常血压组40人,男29人,女11人,年龄41~70岁;高血压前期组40人,男27人,女13人,年龄40~70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左心室各结构和功能参数;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平均室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及左室室壁中层缩短率.结果:进入结果分析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分别为40人.高血压前期组左室重量指数、平均室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93±16)g/m2,(8.9±0.8)mm,(0.38±0.04)]较正常血压组增高[(84±13)g/m2,(8.3±0.7)mm,(0.35±0.03)](t=3.21~4.25,P<0.01),左室室壁中层缩短率较正常血压组降低[(17.8±1.4)%,(18.9±1.5)%,(t=4.16,P<0.01)].在血压水平正常范围内,平均动脉压与左室重量指数、平均室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呈正相关,与左室室壁中层缩短率呈负相关[(r=0.31,P<0.05),(r=0.40,P<0.01),(r=0.31,P<0.05),(r=-0.29,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已有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表现为左室重量的增加、左室构型的向心性变化趋势以及心肌收缩功能的减低,说明相应个体应给予一级康复干预措施.

  • 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抗体水平

    作者:唐志红;夏敏;朱惠莲;马静;凌文华

    背景: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关键的影响因素,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估价值如何?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并分析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水平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评估价值.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组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大学的营养与代谢性疾病实验室.对象:apoE基因缺陷小鼠作为阳性组(品系C57BL/6J,n=15),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品系C57BL/6J,n=15).干预:两组实验小鼠在层流架中分笼喂养,自由饮水摄食,16周后自小鼠眼眶静脉采血,分离小鼠血清.分离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和正常小鼠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水平;用油红O染色法和图像分析法测量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主要观察指标: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和正常小鼠小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和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结果: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小鼠的水平[(0.079±0.028)%,(0.012±0.001)%,F=10.666,P<0.01];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26.25±9.20)%]也显著高于正常小鼠(0%),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性相关,r=0.638,P<0.01.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水平与其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是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一个重要指标.

  • 血液流变学中全血表观黏度与Casson黏度及屈服应力的分析和意义

    作者:阮萍;雍军光;施永德;柴英

    背景:全血黏度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重点,对于揭示因血液流变性改变而出现的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血液的宏观与微观流变学特征,探寻血液流变学测量方法的标准化.设计:以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为纳入对象的对比实验.单位:桂林医学院物理教研室.材料:随机选取86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于桂林医学院血液流变学研究室完成实验.方法:本实验86例全血样品,在7个剪变率(0.6,2,5,10,20,40,100 s-1)下,顺序从低剪变率到高剪变率,再从高剪变率到低剪变率进行检测,对两个过程的测量值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①主要结局:两个测量过程7个剪变率下的表观黏度值.②次要结局:两个测量过程下的Casson黏度、屈服应力.结果:两个测量过程,同一剪变率下的表观黏度值,除0.6 s-1对应的表观黏度值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表观黏度值无显差异(P>0.5),Casson黏度和屈服应力值无显著性差异(P>0.5,P>0.3).结论:实验研究中测量Casson黏度、屈服应力值有利于优化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和测量方法的标准化,且对同一血样重复测试表观黏度、Casson黏度和屈服应力值是可行的.对于揭示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以及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等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纤溶酶活性

    作者:陈哲;张健;李春盛;庞宝森;刘喜凤

    背景:同型半胱氨酸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它可能通过破坏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纤溶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以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的病例-对照.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综合科及心内科.对象:本研究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及心内科完成.选择2001-12/2003-8本院心内科及综合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7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1例,其中男50例,女41例,平均年龄(66±6)岁;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86例,其中男43例,女43例,平均年龄(60±6)岁.正常对照组为同期于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中年人85例,其中男43例,女42例,平均年龄(55±5)岁.方法:收集外周血,检测血浆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活性,用酶免疫试验法测同型半胱氨酸,并计算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比值.主要观察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比值.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同型半胱氨酸,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从相关分析看,同型半胱氨酸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呈正相关,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同时,纤溶酶活性受损;同型半胱氨酸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呈正相关,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呈负相关;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冠状动脉早期病变的预报因子,可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早期康复措施介入提供相关实验数据.

  • 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与西洛他唑的干预效应

    作者:王守力;韩雅玲;于海波;邓捷;徐凯;梁明;李毅;苏庆丰;闫承慧;康建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使用胶原酶消化法处理健康雄性SD大鼠,获得原代培养的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加入终浓度为0.5 μmol/L西洛他唑培养72 h为西洛他唑组,对照组为加入等量的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液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细胞刮伤实验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测定分析西洛他唑对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记杂交方法分析给药前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细胞刮伤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西洛他唑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受抑,迁移距离明显缩短.明胶酶活性分析发现,西洛他唑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②蛋白质印迹杂交分析发现,西洛他唑可引起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下降.西洛他唑组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14.34±0.70,12.65±0.98;93.67±1.90,83.67±1.05,t=67.86,85.65,P<0.05).③蛋白质印迹杂交分析检测显示,西洛他唑组与对照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内磷酸化信号调节激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20.44±0.76,83.67±1.28,t=73.67,P<0.05).结论:西洛他唑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对细胞内信号调节激酶活性的影响有关.

  • 摄入不同剂量大豆蛋白干预高胆固醇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

    作者:徐超;王露;王晓红;郭连营;曹咏;周波

    目的:探讨膳食大豆蛋白摄入的不同剂量和时程对高血浆胆固醇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及有关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2/05在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进行,用含50 g/kg猪油,10 g/kg胆固醇和2.5 g/kg胆盐的高脂饲料喂饲健康Wistar雄性大鼠,经2周诱发高血浆胆固醇以后,测血清总胆固醇,总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然后,按体质量和血清胆固醇浓度均衡的原则,将36只动物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饲含有200 g/kg大豆蛋白、200 g/kg酪蛋白、300 g/kg大豆蛋白和300 g/kg酪蛋白的纯合成高脂饲料,并于实验第4周和第8周结束时采血,测定指标同前.实验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经2周诱导高血脂后,实验模型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4.55±1.25)mmol/L(n=36),而喂饲正常饲料的阴性对照鼠仅为(2.30±0.18)mmol/L(n=8),升高了近2倍.又经4周喂饲含有处理因素的饲料后,200 g/kg大豆蛋白组、200 g/kg酪蛋白组、300 g/kg大豆蛋白组和300 g/kg酪蛋白组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2.51±0.31),(3.45±0.67),(2.59±0.22),(3.67±0.8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21±0.16),(1.67±0.32),(1.25±0.10),(1.78±0.43)mmol/L,与同水平酪蛋白组相比,大豆蛋白组动物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继续喂饲上述饲料4周后,各组动物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3.08±0.56,4.16±1.50,3.31±0.78,4.46±0.9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46±0.27,1.99±0.73,1.58±0.39,2.14±0.47)mmol/L,与同水平酪蛋白组相比,大豆蛋白组动物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降低(P<0.05).实验期间各组动物血清总三酰甘油水平不受大豆蛋白摄入的影响.结论:同摄入酪蛋白相比,膳食大豆蛋白可显著降低高血浆胆固醇模型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且摄入时程的长短对其作用影响不大.大豆蛋白摄入对血清总三酰甘油浓度无作用,摄入含200 g/kg或300 g/kg大豆蛋白饲料的降血清胆固醇作用基本相同.

  •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呋喃二氢吡啶二羧酸酯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殿新;任雨笙;李兰荪;程何祥;刘兵;王海昌;张清;张荣庆

    背景:血管平滑肌细胞是血管壁的主要细胞成份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所起的病理作用已得到证实和认同.如何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起到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的:观察呋喃二氢吡啶二羧酸酯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设计:以体外培养的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8/2004-06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内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新西兰兔5只,将动物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紧张素Ⅱ+吡啶二羧酸酯组.方法:高脂喂养新西兰兔,再用球囊损伤其胸主动脉内摸,取胸主动脉分离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培养,实验采用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3H-TdR掺入法,观察在血管紧张素Ⅱ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呋喃二氢吡啶二羧酸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及其时间效应.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各组细胞3H-TdR掺入的放射强度,显示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DNA的合成情况.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兔血管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36 h时细胞DNA的合成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58.00±49.01 vs 272.42±54.96,P<0.01).呋喃二氢吡啶二羧酸酯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即随着呋喃二氢吡啶二羧酸酯浓度的升高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也逐渐增加,36 h时78.40 μmol/L的呋喃二氢吡啶二羧酸酯与0.08 μmol/L的呋喃二氢吡啶二羧酸酯相比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281.50±15.28 vs 349.25±32.10,P<0.05).结论:呋喃二氢吡啶二羧酸酯可明显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存在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及时间反应性,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康复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 雄性大鼠肺损伤与小剂量地塞米松的防护作用

    作者:李洪霞;张进川;刘长庭;刘岩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对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0-01/06在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呼吸科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损伤组、激素组.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5 mL,30min时气管内滴注0.5 mL生理盐水.损伤组:腹腔内注射0.5 mL生理盐水,30 min时气管内滴注内毒素10 mg/kg(溶于0.5mL生理盐水).激素组:腹腔内注射激素10 mg/kg(溶于0.5 mL生理盐水),余同损伤组.以上各组18只动物,实验第2,6,24小时各6只.按时相处死并采集标本,观察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蛋白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做血气分析时激素组实验第2,6小时各有1只大鼠因实验结果不满意脱失;损伤组实验第2小时进行细胞总数计数检测因实验结果不满意脱失1只,损伤组和激素组实验第2小时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检测因实验结果不满意各脱失1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蛋白浓度测定损伤组和激素组实验2 h因实验结果不满意各脱失1只.①损伤组3个时间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激素组3个时间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明显低于损伤组[(3.18±1.43), (8.70±2.29), (18.37±7.73)×108L-1;(8.70±1.62),(16.76±3 76),(65.75±9.85)×108 L-1,P<0.05~0.01].②损伤组3个时间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总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激素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损伤组[(0.32±0.13),(0.32±0.14),(0.29±0.08)g/L;(1.25±0.18),(1.22±0.23),(1.40±0.18)g/L,P<0.01].③实验第2,6小时激素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损伤组[(0.20±0.03),(0.24±0.03)μg/L;(0.31±0.02),(0.43±0.03)μg/L,P<0.05,0.01].结论:小剂量激素可减少蛋白漏出,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释放,维持正常氧分压,减小肺系数增加,对肺损伤起到防护作用.

  • 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范丽凤;张小群;陆菊明;张高魁

    目的:探讨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方法对75例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年龄>50岁、已婚、无职业、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病程>3年、合并高血压、高血糖、低血钾、高血脂及8:00血浆皮质醇增高者的生活质量低于女性、年龄小于50岁、未婚、有职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病程小于3年、血压、血糖、血钾、血脂及8:00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正常者.在与本病相关的各项临床症状中,常见且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依次为:体象失调、超重肥胖、活动受限、精神症状,其次是疼痛不适、出现并发症、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饮食受限和骨质改变等.其中,以体象失调(75/75,100%)和超重肥胖(55/75,73.3%)为明显.结论: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背景、病程、病情程度及各项临床症状等因素均影响其生活质量.

  • 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干预老年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下肢功能:不同量化标准的评估

    作者:李铁岭;赵秀梅;蔡力力;范利;李小鹰

    目的:观察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甲襞微循环、踝肱指数及足背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9/2004-04在本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男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2例,均为符合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动脉硬化闭塞症诊疗标准、按Fontaine分级Ⅱ~Ⅲ级者,年龄64~91岁.以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 20μg/d静脉点滴,连续21 d,观察用药前后甲襞微循环、踝肱指数以及应用激光多普勒评估足背血流量的变化,并对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临床症状、体征及步行速度、距离)进行评估,即临床症状改善、步行速度100~120步/min及行走距离比用药前增加50 m以上均为有效.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42例.①治疗后患者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②患者治疗后甲襞微循环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68±0.46),(6.24±1.16),(t=3.16,P<0.05)].③治疗后的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治疗前[(0.21±0.09),(0.15±0.07),(t=8.12,P<0.01)].④治疗后的踝肱指数也较治疗前有所提高[(0.92±0.20),(0.76±0.21),(t=2.87,P<0.05)].结论: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治疗可有效改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下肢缺血症状,甲襞微循环总积分降低、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量增加及踝肱指数提高都可作为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

  • 吸烟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1:1配对分析

    作者:孙晓鸥;陈书静;张明;高金库

    目的:观察吸烟及其吸烟量不同对中老年吸烟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5/2004-10在鞍山市中心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格检查者167人.纳入自愿参加实验的吸烟健康体检者85人为吸烟组.排除戒烟已超过2年者和确诊为肺心病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按相同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职业1:1配对为不吸烟组(n=85),不吸烟是指一生中从未吸烟.共配成85对,其中男67对,女18对.根据吸烟者的吸烟指数将其分为大量吸烟组(吸烟指数≥100年支,n=39)和小量吸烟组(吸烟指数<100年支,n=46).使用HP2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同时记录肢体导联心电图,判断心动周期的舒张末期,测定3个心动周期肱动脉前后内膜之间的距离,取其均值.每位受试者分别测定安静时肱动脉内径,之后进行反应性充血试验,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休息10 min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3.5~4.0 min再次测定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分别代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吸烟组安静时肱动脉内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流量增长百分比均明显低于不吸烟组[(4.38±0.79)mm,(4.50±1.09)%,(217.8±99.6)%;(4.51±0.83)mm,(10.51±3.17)%,(375.6±197.4)%,t=3.173~4.539,P<0.01].大量吸烟组的各项肱动脉血管内皮指标与小量吸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中老年吸烟者较不吸烟者伴有更明显的血管功能损害,但与吸烟量并无直接关系.

  • 呼气峰流速监测及哮喘日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分级的影响

    作者:李凡;徐晓雯;李海玲;韩志青;罗艳蓉

    目的:观察呼气峰流速每天监测对慢性持续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分级的影响,从而为康复措施及时介入提供量化依据.方法:选择2002-01/2003-10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38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每4周以回忆方式让哮喘患者说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同时测定患者当时呼气峰流速,另外以哮喘患者4周呼气峰流速的每天监测记录及哮喘日记为依据对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比较两种方法对哮喘病情控制分级的一致性.同时比较观察每天、每周、每个月呼气峰流速变化率对哮喘病情控制分级的影响.结果:32例门诊哮喘患者完成了12周呼气峰流速的监测,在12周的3次随访中,依据哮喘患者回忆方式结合当时测定的呼气峰流速判断哮喘患者控制分级为:缓解期为27例次(28%),发作期69例次,其中1级6例次(6%),2级11例次(12%),3级23例次(24%),4级29例次(30%);依据呼气峰流速监测结合哮喘日记评估分级,缓解期13例次(14%),发作期83例次,其中1级6例次(6%),2级7例次(7%),3级18例次(19%),4级52例次(54%),两种评估方法比较Kappa是0.3113(<0.4),说明对病情控制分级的一致性较差,通过呼气峰流速监测可以发现更多处于发作期的患者.另外通过呼气峰流速监测发现,如果以不同的时间段计算呼气峰流速变化率,对判断哮喘病情控制分级有影响.结论:不进行呼气峰流速监测有低估哮喘病情的倾向,通过呼气峰流速的监测可以发现无临床症状哮喘患者病情的轻微变化.

  • 乌鲁木齐新市区30岁以上汉族群体2 687人血脂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宁;谢自敬;阿不力克木;易兴;苏联群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新市区汉族成年人群的血脂代谢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该地区的防病治病决策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新市区30岁以上汉族成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30岁以上、汉族人.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肝肾疾病及器官功能衰竭者.符合上述标准共2 687人,男1 607人,女1 080人.对纳入汉族人进行血脂、血糖测定.结果:①乌鲁木齐地区30岁以上汉族人群血脂紊乱的患病率达72.28%,总胆固醇升高的占15.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占9.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的占20.98%.②女性血脂状况明显好于男性,表现为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5.104±1.062),(1.233±0.688),(2.660±1.026)mmol/L]低于男性[(5.219±1.083),(1.689±1.393),(2.797±1.096)mmol/L](t=3.730,11.240,3.301,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599±0.558)mmol/L]高于男性[(1.387±0.535)mmol/L](t=9.816,P<0.01).③不同年龄组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有明显差异(F=2.959~23.382,P<0.05~0.01),50~59岁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高.结论:乌鲁木齐新市区汉族人群的血脂紊乱情况严重.

  • 北京房山区农民1991至1999年膳食营养水平的变化

    作者:陈纪春;顾东风;吴锡桂;段秀芳;甘文奇;曹天秀;黄广勇;徐希胜;谢宝元;郝凤霞;武婕

    目的:评价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房山区农民人群膳食营养素摄入的变化情况和趋势.方法:1991-04/1999-06在北京市房山区农民人群中对35~65岁的随机抽样样本进行膳食营养调查.应用24 h膳食回忆法分别进行了1991/1992年,1995年和1999年的调查,随机样本人数分别为443人(男209人,女234人),367人(男163人,女204人)和393人(男180人,女213人).分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对营养素的摄入变化进行比较.结果:1991/1999年,平均每人每天膳食中摄入热量和总蛋白质略升高;动物蛋白质,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Keys分值(膳食脂质分值)变化呈一致性明显逐渐升高趋势,55~65岁男性年龄组中其升高全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35~54岁女性年龄组中其升高也基本都有显著性意义;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质,钠的摄入略降低,钾、钙、乙醇的变化不大.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农民9年来膳食营养摄入的变化呈增加心脑血管病尤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趋势,需要进行这方面饮食平衡的指导.

  • 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估

    作者:高荣慧;庞积岚;杜翠兰;李晓榕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03-03/2003-12在山东省泰山疗养院完成.同期本院住院达1个月以上的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184例.符合纳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62例,男35例,女27例.在药物、饮食及运动处方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n=30)和康复组(n=32).运动组:在运动疗法实施过程中不进行其他干预;康复组:运用糖尿病教育、心理指导等康复护理手段,督促、检查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的执行情况.将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3,6个月的血糖、血脂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干预3个月后,康复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运动组(P<0.05).干预6个月后,康复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及体质量指数[(5.41±1.02),(7.60±0.45),(1.30±0.25),(4.20±0.68)mmol/L,(22 78±1.76)kg/m2]均明显低于运动组[(8.64±0.76),(13.62±0 88),(1.46±0.22),(4.91±0.78)mmol/L,(24.01±0.17)kg/m2](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运动组(P<0.01).结论:康复护理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干预效果.

  • 应用Heath-Carter法评定冠心病患者的体型特征

    作者:管革;李岩;徐飞

    目的:了解冠心病人群体型特征,为预防和早期诊断冠心病及指导其饮食、运动等提供参考.方法:2003-05/09在本溪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和本溪市中心医院循环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0例及本溪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体检健康职工120名,采用国际通用的Heath-Carter体型测量法,测量身高、体质量等10项形态指标,并通过内、中、外3种因子值划分体型类型.结果:内-中-外因子均值健康男女性分别为4.1-3.3-1.8,4.3-3.3-1.7;冠心病男女性分别为4.9-4.3-1.6,4.5-3.2-1.4;健康组及冠心病组男、女性平均体型均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并且冠心病组表现更为明显,内、中因子与外因子的差距更大,外因子更低.男性冠心病组内、中胚层均高于健康组,而女性冠心病组外胚层低于健康组;冠心病内、中胚层男性高于女性.结论:肥胖及肌肉过度发达会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线条型则不易患冠心病.

  •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热休克蛋白表达与KATP通道开放剂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刘雯;林霓阳

    目的:观察KATP通道开放剂克罗吗啉对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热休克蛋白70表达、病理学损伤变化的影响.从基础水平探讨KATP通道开放剂保护脑的作用机制,为其在实际应用上寻求依据.方法:实验选用72只7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缺氧缺血组(结扎左颈总动脉后予8%氧2 h),给药组(缺氧缺血前给予克罗吗啉),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再分为24,48,72 h 3个亚组,共12组,每组6只.每组分别在24,48,72 h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检测缺氧缺血和克罗吗啉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脑皮质热休克蛋白阳性细胞数表达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干预后24,48,72 h给药组大鼠脑皮质中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数[(40.87±7.97),(82.25±8.50)(77.75±10.35)个/视野]明显多于缺氧缺血组[(17.25±2.30),(51.75±9.00)(44.37±6.14)个/视野](P<0.05).干预后24,48,72 h缺氧缺血组大鼠脑皮质中热休克蛋白70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组(P<0.01).结论:KATP通道开放剂对缺氧缺血后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神经元热休克蛋白70合成的增加,阻滞了细胞凋亡有关.

  • 皮-肌反射客观评估穴位按摩法干预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

    作者:付钓钧;李林;高晶

    目的:应用皮-肌反射评估经穴位按摩法对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0-10/2003-08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50例;男32例,女18例;患儿监护人均同意参加本研究.采用兴奋和抑制性方法对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穴位按摩,同时采用诱发电位仪进行皮-肌反射的测定,所用主要参数为短潜伏期下降波、长潜伏期上升波和中枢延迟波.在姿势、运动、反射、肌张力四大指标中有一项以上实质进步者为显效.脑瘫症状和体征减轻为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入院时对比无变化为无效.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患儿50例.根据疗效将患儿分为显效组20例,有效组26例与无效组4例.有效率92%(46/50).①显效组:治疗后短潜伏期下降波、长潜伏期上升波波长明显短于治疗前[(30.27±2.20),(43.42±3.57),(14.56±2.53)ms;(35.41±1.53),(48.78±3.54),(20.16±3.30)ms,t=3.02,2.94,3.08,P<0.01].②有效组:治疗后短潜伏期下降波、长潜伏期上升波和中枢延迟波波长明显短于治疗前[(31.91±3.33),(41.36±2.50),(18.46±1.80)ms;(35.73±3.11),(43.80±3.73),(21.13±2.38)ms,t=2.52,2.64,2.78,P<0.05].结论:经穴位按摩治疗痉挛型脑瘫效果确实,临床效果可经皮-肌反射客观评定证实.

  • 胎儿畸形与孕妇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张育华;李成文;凌体淑;王栩;吴琼

    背景:解脲脲原体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可导致不育不孕和自然流产,但其是否为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之一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是导致胎儿畸形重要因素之一.设计:以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的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对象:选择1995/1997由泸州医学院微免教研室对泸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和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16例畸形胎儿(女3例,男13例)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方法:对16例畸形胎儿脐带血,畸形儿父亲的精液和异常妊娠产妇的宫颈黏液或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分离.采用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11例夫妇进行治疗,然后追踪再次妊娠及生育现象.主要观察指标:脲脲原体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结果:16例中11例解脲脲原体阳性,阳性率为69%.11例解脲脲原体阳性者抗风疹病毒、抗巨细胞病毒、抗弓形抗体和染色体均未发现异常.已追踪到的4例再次妊娠结果、妊娠过程正常,新生儿发育良好,追踪观察到2岁未发现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结论: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从而为干预胎儿畸形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 脑性瘫痪儿疾病静止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健康儿童的比较

    作者:王博;张新

    目的:检测脑性瘫痪(脑瘫)儿疾病静止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与健康儿童相比较.方法:对象来源于2001-01/2002-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28例脑瘫儿(脑瘫组)及健康体检儿童15例(对照组),采取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①脑瘫组和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阳性率基本相似[61%(17/28),54%(15/28);47%(7/15),53%(8/15)].②脑瘫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1.16±10.52)ng/L,(30.05±2.52)ng/L,t=3.93,P<0.05];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37.37±11.84)ng/L,(21.98±3.75)ng/L,t=4.28,P<0.05].结论:脑瘫儿及正常儿童血清中均存在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疾病静止期测得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增高.脑瘫儿确实存在免疫调节机制紊乱,其细胞因子在脑瘫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估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局部脑血流量的分布

    作者:刘雅洁;张铁利;张雷家;杨淑坤;马桂兰

    背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较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可引起脑瘫、智力低下和惊厥.目前,该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CT扫描、MRI成像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等方法.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显像的特征,并与CT扫描、MRI成像进行比较,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功能监测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设计:以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核医学科.对象:选择1998-09/2000-10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30例作为观察组,男23例,女7例;并随机选择同期1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男7例,女3例.方法:对两组对象进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脑血流灌注显像,并与其CT、MRI结果进行对比.主要观察指标:①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和新生儿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脑血流显像特征比较;②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脑血流灌注显像与CT和MRI检查的对比.结果:22例同时做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MRI的患儿中,轻度组7例,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MRI阳性数分别为7,3和5例;中度组10例中,3种方法的阳性数分别为10,8和9例;重度组5例,3种方法均为阳性;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MRI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72.73%和86.36%.轻度组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显像与MRI灵敏度无明显差异,与C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95,P<0.05);中、重度组3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83,P>0.05).结论: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脑血流灌注显像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较灵敏的监测方法,可以为其预后评估和早期干预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

  • 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血清铁的变化比较分析

    作者:陈文;林广裕;吴毅

    背景: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至今还未发现有低铁血症与多发性抽动症发病关系的相关报道,在既往收治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中发现部分存在着低铁血症,辅以铁剂治疗后的症状改善较佳,为探讨多发性抽动症与血清铁之间的关系,特此设计该研究.目的:探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与低铁血症之间的关系.单位:一所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系,一所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及一所区级医院儿科.对象:观察组45例为1997-06/2000-12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中关于多发性抽动症诊断标准,剔除符合上述表现但CT及MIR提示有脑器质性病变的患儿.方法:检测观察组45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血清铁、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并与对照组38例正常儿童进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两组之间血清铁水平的比较;两组之间低铁血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铁(12.79±0.67)μmol/L,低于对照组(19.26±5.38)μmol/L(P<0.005),低铁血症发生率为42%,高于对照组13%(P<0.005).结论:多发性抽动症患儿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低铁血症,低铁血症可能是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是低铁血症引起了单胺氧化酶活力下降,导致单胺类神经递质异常.

  • 游泳被动操训练对新生儿体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倪宏;呼滨;纪淑春;杨世萍;林亦青;王建宁;傅书浩

    目的:探讨游泳被动训练操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1-01/2004-12北京市第六医院产科出生的422例健康新生儿分为两组,游泳护理组213例,其中剖宫产139例,顺产74例;单纯沐浴组新生儿209例,其中剖宫产128例,顺产81例.游泳护理组进行正规的游泳被动操训练,沐浴组仅给予常规的沐浴处理.记录出生体质量,低体质量和出院体质量.出院体质量采用多元协方差分析,以出生体质量、孕周、住院天数作为协变量.另外通过数据库检索1994-01/2005-01符合关键词(新生儿、游泳、水疗)的相关文献,剔除重复报告、信息少或数据不完整而无法利用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条件的8篇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得出合并加权均数差和95%可信区间.结果:游泳护理组剖宫产和顺产出院体质量与沐浴组剖宫产和顺产出院体质量基本相似[(3 422.3±415.4)g,(3 357.4±351.6)g,(3 251.2±472.7)g、(3 304.9±337.6)g,P>0.05].纳入研究的剖宫产资料6项,异质性检验x2=18.58,P=0.002,合并效应量加权均数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加权均数差的合并效应量为286.45,其95%可信区间为(246.91,326),合并效应量检验(Z=14.2,P<0.001).纳入研究的顺产资料6项,其中一个研究的95%可信区间横线与无效竖线相交.异质性检验x2=7.29,P=0.2,合并效应量的加权均数差为239.34,其95%可信区间为(215.77,262.91),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19.9,P<0.001).结论:本院资料研究表明,游泳被动训练操对新生儿出院体质量无明显影响.Meta分析表明新生儿游泳对体质量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新生儿游泳无论在方法上还是研究设计统计中仍存在改进之处.新生儿游泳对发育的影响需要今后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动物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 少年儿童自我意识的城乡差异及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关系

    作者:季颖;单德红;于素维

    目的:比较城乡儿童和少年自我意识的差异及与父母文化程度关系.方法:于2002-07/11随机抽取营口市区及农村小学、中学、高中各1所的1 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年龄8~16周岁.使用自我意识评价量表进行儿童少年自我意识调查,由学生本人填写,无记名,所调查学生用学生编号,填完后由调查者当场收回;自编父母情况简明表让被调查者带回家由其父母填写.自我意识评价量表发放1 000份,去掉少填或多填者,得到回答合格问卷842份,城市432份,农村410份.自编父母情况简明表发放2 000份,收回有效简明表1 673份,被调查父母1 673名,其中父亲832名,母亲841名.结果:①应用自我意识量表调查农村学生在行为分量表的得分明显高于城市学生(12.74±2.56,11.36±2.53,t=-7.816,P<0.01),在焦虑分量表得分高于城市学生(8.52±2.93,8.07±2.41,t=-2.700,P<0.01).②父母文化程度与儿童自我意识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和躯体外貌与属性得分相关.随着父亲文化程度的降低,学生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2个分量表上得分逐步降低,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降低,学生在智力与学校情况分量表上得分逐步降低,表现出学生更容易有学习方面的问题.结论:城市儿童少年比农村儿童少年更容易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恰当,并表现出较多的情绪问题.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儿童对自己的评价越低;母亲文化降低,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 认知、适应测验/临床语言、听力里程量表项目的难度及其鉴别力:上海市1 907名婴幼儿应用分析

    作者:卞晓燕;唐亮;蒋德禹;黄中

    目的:分析认知、适应测验/临床语言、听力里程量表项目的难度及鉴别力.方法:于2003-12/2004-06以1907名上海市足月且出生体质量>2 500 g的健康婴幼儿为常模,用认知、适应测验/临床语言、听力里程量表进行测试,排除双胎或多胎、产时窒息的婴幼儿.按月龄1~12,14,16,18,21,24,30,36个月分为19个年龄组,认知、适应测验/临床语言、听力里程量表项目中主观性项目通过询问家长获得答案,客观性项目当场测试,由测试人员判断项目通过与否给予评分.然后计算每个年龄组项目在相应年龄组儿童中的通过率及变差,并对每个项目的得分与测验总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依据通过率及变差判定项目的难易和鉴别力.当通过率为0.50时,变差为0.5,项目的鉴别力高,变差越接近0.5,表明鉴别力越好.结果:①临床语言、听力里程量表项目的平均通过率为0.71、变差为0.38.项目难度合适占84%(36/43),项目过易占14%(6/43),项目过难占2%(1/43);每个项目的得分与测验总分相关系数为0.11-0.86,平均为0.68(经t检验,P均<0.000 1).②认知、适应测验项目的平均通过率为0.66、变差为0.42,项目难度合适占93%(53/57),项目过易占7%(4/57),无过难项目;各项目的得分均与测验总分相关系数为0.17-0.86,平均为0.67,(经t检验,P均<0.000 1).③认知、适应测验/临床语言、听力里程量表项目的平均通过率为0.66、变差为0.40.项目难度合适占89%(89/100),项目过易占10%(10/100),项目过难占1%(1/100);每个认知、适应测验/临床语言、听力里程量表项目的得分均与测验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11~0.86,平均为0.68 .结论:认知、适应测验/临床语言、听力里程量表的所有项目的难度及变差比较适宜,在中国上海市婴幼儿身上具有很好的鉴别力.

  •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头臼相称性的三维CT评价:单因素回顾性分析

    作者:倪庆宾;赵斌;王继孟;郭宗远

    目的:通过测量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三维CT头臼径线比,反映股骨头与髋臼三维状态的相称情况,可指导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选择术式和评估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择1999-06/2002-06泰安市中心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外科手术治疗后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156例(186髋)进行三维CT观察.测量三维头臼径线(即股骨头的三维径线与相应的髋臼径线)的比值:包括股骨头上下径与髋臼上下径之比(LHD/SID)、股骨头横径与髋臼深度之比(THD/AD)、股骨头前后径与髋臼前后径之比(SHD/APD),反映股骨头与髋臼三维的相称情况.以此分为头臼相称组和头臼不称组,术后随访1.5年,疗效按Severin分级标准评定.Ⅰ~Ⅲ级为优,Ⅱ级为可,Ⅴ~Ⅵ可级为差.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86髋中头臼相称组134髋(72%),头臼不称组52髋(28.0%),均经手术证实.不称原因为:①头大臼小型21髋(40.4%),股骨头径线增大,但股骨头径线比变化不明显,头基本呈圆形;②髋臼浅小型14髋(26.9%),股骨头径线基本正常,但髋臼浅而小;③股骨头畸形型17髋(32.7%),髋臼径线变化较轻,股骨头体积增大不明显,但径线比异常,股骨头失去半球形,多表现为上下径增大,股骨头顶部突起,内下方凹陷,股骨头顶部向前外移位.随访结果(随访率100%),头臼相称组Severin分级优116髋(86.6%),可12髋(9.0%),差6髋(4.5%),明显优于头臼不称组的优22髋(42.3%),可27髋(51.9%),差8髋(15.4%)(x2=9.69,P<0.01).结论:头臼不相称是影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后功能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三维CT头臼径线比的测量,有助于术前判断头臼相称性,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 肉毒毒素A治疗小儿上肢痉挛性脑性瘫痪:用药量化方法与效果

    作者:于有;韩福友;崔清波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治疗小儿上肢痉挛性脑性瘫痪(脑瘫)的给药量化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03-07/2004-07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住院治疗的伴有上肢痉挛性瘫痪的脑瘫患儿35例,根据体质量、肌张力以及肌力的大小,通过患儿的药物/公斤体质量权重Dkg[(Dkg=体质量(kg)+肱二头肌肌力(kg)],然后采用Ashworth分级为Ⅰ+级的肌群只给予基础用药量2.0 U/Dkg,分级Ⅱ、Ⅲ级的肌群给药量分别增加25%和50%.前臂及手掌用量与上臂用量各占总量50%,据此计算得出肉毒毒素A的使用剂量,采用扇形注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改良Ashworth评定治疗前后肌张力,改良医师评价法进行上肢的运动形式的评定,同时参照马若飞等提出的小儿脑瘫评估标准,进行运动功能评价及治疗进展评估.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治疗及随访至24周时,患儿为77%(27/35).①拇内收肌短2h肌张力即开始降低,平均显效时间24h,作用佳时间8周,所有注射治疗部位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注射治疗2周后Ashworth评分下降2级及2级以上13例,下降1至2级9例,8周后Ashworth评分下降2级及2级以上18例,下降1至2级11例.②肌力在注射肉毒毒素A后24 h内即有轻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大,注射4周后下降至低水平(20%~59%),其中以伸腕肌群肌力下降为显著,而在肱二头肌并不明显.③注射后4周时,抓持、拾物功能评分高于注射前[(10.23±8.38),(5.67±4.27);(7.13±6.02),(3.52±2.86);P<0.05].注射后8周时,上肢医师评价评分高于注射前[(18.55±7.57),(9.09±3.25),P<0.01].当至注射后24周时,抓持、拾物功能与注射前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但上肢医师评价与注射前比较差异仍存在显著性.④拇指内收功能以及近指间关节活动度在注射后4周时分别大于注射前[(28.1±4.8),(43.3±5.6);(21.7±5.4),(37.6±6.2);P<0.01],至注射后8周时所测量关节活动度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明显(P<0.01),注射后24周时,腕关节的屈伸与注射前没有差别.结论:本组内毒素A计量方法以体质量、肌力和肌张力共同作为指标,用药后平均12~72 h出现治疗效果,并可维持3~6个月.这种将肌力、肌张力的测量结果参与量化,提供了一种应用肉毒毒素A的相对客观的计量手段.

  • 感觉统合训练合并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

    作者:高华;秦伟;祝英禄

    目的对照比较单独用氟哌啶醇和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合并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0-01/2004-12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心理门诊就诊并诊断为抽动障碍、需要进行感觉统合治疗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合并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对照组单独服用氟哌啶醇治疗.疗程5周,疗效评定按中华医学会4级疗效标准.病情严重程度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5周末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儿均完成治疗.实验组痊愈15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2例,显效率93%.对照组痊愈11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8例,显效率73%.实验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x2=4.32,P<0.05.两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对照组及实验组评分均值与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1,3,5周末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40±0.72,3.80±0.76);(2.43±0.63,2.77±0.73);(1.57±0.63,1.90±0.80);t=2.11,1.89,2.11,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合并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较单独用氟哌啶醇效果好,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具有改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双重性作用.

  • 家庭干预对脑性瘫痪高危患儿运动功能和发育商的影响

    作者:刘允荣;刘涛

    目的观察家庭干预对脑性瘫痪(脑瘫)高危患儿运动功能和发育商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3/2004-03滕州市财贸医院儿保体检筛查确认生长发育落后的患儿74例,男38例,女36例;平均年龄(6±1)个月.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两组同时进行常规的脑蛋白水解物及高压氧舱等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规范的家庭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分别有97%(36/37),86%(32/37)患儿运动功能提高1,2个月龄以上,发育商提高10,20分以上,差异明显(x2=8.933,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有效改善高危脑性瘫痪患儿的发育商和运动功能.

  • 小儿行为测听的前期训练准备

    作者:于圣立

    目的探讨小儿行为测听检查前进行针对性听力反应训练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3-06/2004-06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听力门诊和商丘市特教中心聋儿康复语训部不能配合行为测听检查的36名聋儿,脑干反应阈为80~110 dB,年龄18~60个月.进行2~7 d针对性听力反应训练,通过聋儿面部表情的变化,判定其是否建立听性反应.结果48个月以上的聋儿2~3 d训练后100%(13/13)可配合完成行为测听;31~48个月的聋儿经过4 d训练75%(12/16)可建立此反应;18~30个月的聋儿经过7 d训练57%(4/7)能建立听性反应.29例(29/36)可获得可靠听力测试结果.结论不能配合检查的18个月以上的聋儿经适当的听力测试训练后可以建立听性反应,有利于聋儿行为测听的检查.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矮小儿童身高及骨龄的干预效应

    作者:李正秋;马步军;曾志伟;郑素平

    目的观察经生长激素缺乏症确诊试验测定后的矮小儿童,采用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01/2004-08湖南省儿童医院核医学科经运动筛查和左旋多巴药物刺激试验及化学发光测定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矮小患儿50例,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剂量为0.1(U/kg·d),每日睡前30 min皮下注射,6个月/疗程,治疗2个疗程.跟踪随访.结果估计合格数50例并全部进入分析.治疗6个月后8例患儿放弃治疗.故第2个疗程纳入分析42例.①治疗6,12个月身高比治疗前身高明显增加,[(123.7±11.5),(130.1±8.2);(117±13.0)cm,t=5.38,P<0.01].②治疗6,12个月的生长速度比治疗前显著加快[(5.68±1.16),(5.68±1.16),(3.06±0.32)cm/年;t=7.12,P<0.01].③治疗6,12个月后骨龄比治疗前明显增加,[(6.5±2.2),(7.0±1.8),(6.0±2.4)岁,t=5.0,P<0.01].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使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矮小儿童身高快速增长的同时骨龄增加,干预效果明显,因其费用较高,治疗者不易坚持.

  • 部队干部5701人糖尿病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

    作者:李清福;董蜀华;梁酉;邹小华

    为总结糖尿病的年龄分布特征.将对成都市和昆明市的部队在职及离退休干部5 701人年度体检资料进行分析,设<60岁干部为老年前期组,≥60岁干部为老年组.结果显示老年组糖尿病患病率(13.91%)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4.08%).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P<0.05).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而且糖尿病的患病年龄可能逐渐提前.

  • 印油毯在足印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马海霞;杨亚丽;桑琳;周晓华

    目的介绍自行设计的印油毯法进行足印分析的特点.方法研制一种印油毯,底层为2 m×7 m的塑料布,上层为1 m×5 m的薄棉垫,对称放在塑料布中心,薄棉垫上均匀涂稀印油,即制成印油毯.印油毯上铺不易吸水纸即形成一个步道.让测试者以自然行走的方式走过,走完后拿起纸,在上面记录姓名、年龄、性别、编号、日期,对足印进行定量评定分析.结果应用印油毯进行足印分析操作简单、足印清晰,测量准确,测量结果易于保存.结论应用印油毯进行足印分析可以量化反映步行足印,并易于治疗前后对比分析.具有易于保存、定量准确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印油毯 印分析 残疾
  • 阿法骨化醇胶丸加钙改善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骨代谢紊乱患者疼痛症状

    作者:吕维名;危小军;许荣

    目的观察阿法骨化醇胶丸加氨基酸螯合钙胶囊治疗中老年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骨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12/2003-12在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将56例中老年女性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加钙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他巴唑,普萘洛尔等甲亢常规治疗,加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法骨化醇胶丸加复合氨基酸螫合钙胶囊.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均下降,但以加钙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平均改变分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钙在治疗后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以加钙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患者的高血钙与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0.624 3,P<0.01).结论对于中老年女性甲亢患者在治疗甲亢的同时早期加用阿法骨化醇胶丸及钙剂,可以有效地防止患者骨质丢失.

  • 踝足矫形鞋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尖足的矫治:1年随防

    作者:任书信

    目的观察踝足矫形鞋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双足尖畸形患儿的矫治作用.方法选取2001-01/2003-01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童脑性瘫痪康复门诊双足尖足畸形患儿18例,年龄9个月~4岁.根据患儿尖足畸形情况定模制作踝足矫形鞋,培训家长掌握使用的具体方法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穿戴踝足矫形鞋的同时进行站、走姿势矫正训练.参照足部矫形器佩戴前后尖足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分.结果随访1年.18例36足配戴前尖足评分为(1.37±0.46)分,配戴1年后评分为(2.52±0.46)分,评分明显提高(t=3.2,P<0.05).治疗后足背屈角平均减少(6.12±0.9)°,差异有显著意义(t=2.9,P<0.05).结论矫形鞋用于生长发育阶段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尖足,可起到预防和矫正畸形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畸形 矫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