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虚拟环境建模技术

    作者:李会军;宋爱国

    目的:以往基于虚拟环境的康复训练系统大多数强调视觉反馈,实验针对单自由度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建立康复训练的人机交互虚拟环境,在训练过程中利用力反馈和视觉反馈为患者提供暗示和帮助,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单自由度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可以绕轴心进行反复的圆弧运动,对实际运动和虚拟环境中的路径进行映射,建立三个不同级别的康复训练虚拟环境模型.患者通过机械臂跟踪虚拟环境中的引导小球,并控制虚拟小球的运动,患肢的运动结果以视觉反馈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同时,在规划路径周围构建虚拟力势场,根据实际运动与预测运动的位置误差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力反馈,提示并帮助患者向正确的方向运动.利用该系统对一名健康女性进行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①虚拟环境实现了患肢的实际运动到虚拟运动的映射,患者可通过机械臂控制虚拟物体的运动.②当患肢实际运动与预测的位置存在误差时,虚拟环境可以通过训练机械臂为患者提供力反馈.结论:利用该思路构建的虚拟环境可以实现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力觉和视觉交互,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暗示和帮助,在康复训练机器人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磁共振成像动态测量脊髓圆锥位置

    作者:王国华;孔祥泉;姜立民;张通;王葵光;孙军;王萍

    背景:以往对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研究多限于尸体解剖且年代久远,因此有必要通过磁共振成像对国内人群的脊髓圆锥位置进行活体动态系列观察.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观察无脊柱脊髓畸形的脊髓圆锥位置的变化.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对象:选择1993-10/2006-12青岛市市立医院放射科磁共振室收治的1199例因下腰痛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男765例,女434例,年龄5~85岁,平均(46±14)岁.其中椎体转移性肿瘤或脊柱创伤276例,排除脊柱侧弯或先天性脊柱脊髓疾病患者.另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到院健康体检者,男女各15名,年龄19~52岁,平均(32±8)岁.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Signa 1.5T磁共振成像机对1199例患者行腰椎磁共振扫描,自旋回波T1加权、正中矢状位像上观测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根据其与相应椎体的上、中、下1/3及椎间盘的对应关系定位.另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腰椎中立、过屈、过伸位脊髓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及健康志愿者不同脊髓体位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结果.结果:下腰痛患者1 199例及30名健康志愿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平均位置为L1的下1/3水平(范围:T12的中1/3~L3的上1/3),圆锥末端的位置呈正态分布,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t=18.127,P<0.01),各年龄段无差别(F=0.530,P>0.05).②当脊椎过伸或过屈位时,圆锥位置相对于椎体后缘上下关系无变化,但过屈时略接近椎体后缘,过伸时略远离椎体后缘.结论:本组人群中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位于T12的中1/3~L3的上1/3,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

  •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四肢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隽

    目的:应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四肢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并与"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对比分析,评价其技术方法的价值.方法:选择2004-05/2007-05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四肢血管疾病患者.①用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SIEMENS novus1.5T)采集定位像,对兴趣血管注入15 mL马根维显(先灵药业有限公司,022H)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②采用Siemens Bicor C形双臂血管造影机,经股动脉采用常规Seldinger法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③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为标准,将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获得的血管图像按照狭窄程度分为4级,狭窄段血管的长度分为3部分.评价2种方法检测测得的血管狭窄程度及狭窄长度的一致性.结果:30例患者的资料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只观察到与血流相关的信息,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能够清楚显示靶血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变部位,可同时观察到血流、瘤体、骨组织、软组织及其结构关系.②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测得动脉狭窄程度和长度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略高.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四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有很好的一致性,是一种无创、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图像清晰,有助于观察血管病变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真空辅助闭合技术修复糖尿病足溃疡:随机分组、两阶段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

    作者:孙剑伟;孙建辉;张春才

    目的: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选择佳的治疗方法仍是一个难题,比较真空辅助闭合技术与传统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①对象:选择2004-06/2006-04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38例40个创面.男22例,女16例;年龄55~75岁.②分组及实验过程:随机分组后进行彻底清创,偶数组先接受2周真空辅助闭合技术治疗,再接受2周盐水纱布湿敷;奇数组先接受2周盐水纱布湿敷再接受2周真空辅助闭合技术治疗.③评估:清创结束后、实验过程中更换治疗方法时和实验结束后对患者足部溃疡创面拍摄数码照片以留待数据分析.由非医学从业人员使用VeV MD软件自动获取各创面的长度、宽度、深度,并计算出面积及体积.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前2周、后2周中真空辅助闭合技术及盐水纱布湿敷两组间的创面长度、宽度、深度、面积和体积变化.结果:3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治疗后创面的长度、宽度、深度、面积及体积均较治疗前尺寸减小(P<0.05).②治疗期间的前2周及后2周,真空辅助闭合技术和盐水纱布湿敷两组间创面仅深度及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有统计学意义,且真空辅助闭合技术治疗前后的减少百分比数值改变要大于盐水纱布湿敷.结论:真空辅助闭合技术在减少糖尿病足溃疡的深度及体积方面要优于传统的盐水纱布湿敷,真空辅助闭合技术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疗法之一.

  •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正常猪胰腺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作者:侯刚;叶欣;费兴波;葛忠民;徐兴鲁;杨雪

    目的: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正常猪胰腺,观察其对胰腺损伤的病理变化,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08在中国医疗技术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方法:6只杂种猪随机等分为A,B2组.常规3%戊巴比妥静脉麻醉动物,建立人工声窗,应用FEP-BY0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机经体表辐照正常猪胰腺,范围3 cm×3 cm,t2∶t1≈150 ms∶150 ms,每点治疗次数60次,焦点声强为800 W/cm2,步距4 mm、行距4 mm、层距5 mm.②观察指标:A组动物术后当天解剖取出胰腺.B组动物分别在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前、后查血、尿淀粉酶等生化指标,并在术后5 d解剖,取出胰腺.胰腺标本用1%TTC染色并送常规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中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结果:①一般情况变化:所有动物在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②胰腺病理变化:所有标本在辐照区均发现凝固性坏死灶,2组均见细胞呈凝固性坏死,核固缩,胞质空泡化,核膜断裂.B组见细胞坏死彻底,膜性结构崩解消失,交界处见炎性细胞浸润.③生化指标变化:B组动物辐照后前5 d血、尿淀粉酶无明显变化.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能准确的定位损伤在体猪胰腺,对于猪胰腺的消融是安全可行的,且副作用极少.

  • 电磁辐射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分泌功能的变化

    作者:郝玉通;陈纯海;杨学森;张广斌;余争平

    目的:一定量的电磁辐射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损伤,但其对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尚不清楚.实验观察电磁辐射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以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揭示电磁辐射对小胶质细胞及中枢神经损伤的效应关系.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5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电磁辐射医学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取体外培养的N9小胶质细胞接受X波段脉冲波,平均功率密度为90 mW/cm2的电磁波,一次性照射20 min,在辐照后0,1,3,6,12,24 h等6个时相点观察活化的N9细胞形态学,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OX-42的表达情况,用酶联兔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N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NO浓度.以未接受电磁波辐照的N9小胶质细胞为假辐照组进行对照.结果:①电磁辐射后3 h N 9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开始明显增强,并一直持续到辐照后24 h,细胞形态由静息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②NO的浓度在辐照后1 h开始升高(P<0.05),到辐照后6 h达到峰值(P<0.01),12 h后趋于恢复,24 h后再次明显升高(P<0.05).③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辐照3 h后显著升高(P<0.01),并一直持续到12 h,到辐射后24 h又再次升高,并达到峰值(P<0.01).结论:电磁辐射辐照可明显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分泌NO、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功能增强,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反馈调节引起辐射后期的小胶质细胞激活.

  • 差分回归分析技术在嗅觉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中的价值

    作者:伍建林;魏海峰;张清;张竞文;苗延巍;宋清伟

    目的:差分回归分析技术适用于生理学相关函数未知的复杂脑高级功能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实验应用差分回归分析技术观察人脑嗅觉活动时相关中枢的动态激活区.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1完成.选择对13例右利手、无嗅觉障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嗅觉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①实验方法:刺激方式采用组块设计,先给予30次Scan(S)刺激,再给予第二次刺激15次S,之间有55次S作为控制任务;每位被试先给予愉快气体(乙酸戊酯),间隔足够长时间后,再给非愉快气体(吡啶).采用GE Signa 1.5T echospeed MR/i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功能图像扫描.②数据分析:在AFNI平台上,数据经头动校正、空间标准化、空间平滑等处理后,再用差分回归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得嗅觉实验脑激活图.阈值P=0.005.结果:11例受试者的数据进入结果分析.①嗅觉实验激活脑区(双侧皆有)为海马、眶额回、丘脑背内侧核、扣带回的背侧及喙、杏仁核、前额叶及额内侧回、颞叶、岛叶、枕叶、脑干和小脑,各脑区反应时间均较刺激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延后.②愉快气体与非愉快气体激活的脑区无显著差异(P>0.005),均以右侧大脑半球激活明显(P<0.005).结论:差分回归分析技术是嗅觉等复杂的脑功能研究可行的实验分析方法,人脑嗅觉刺激是复杂的延迟反应过程,右侧大脑半球为嗅觉"优势半球".

  • Orion和Window颈椎前路钢板置入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评估

    作者:管国平;王以进

    目的:以Orion为代表的静力性钢板有较高植骨不融合率;Window钢板属动力性钢板,理论上有减少应力遮挡的作用,促进植骨融合.本文通过比较Orion和Window两种颈椎前路钢板生物力学特点对颈椎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模型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5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完成.①实验分组:取新鲜小牛颈椎标本12具,平均年龄1个月,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Orion组:用Orion钢板固定;Window组:用Window钢板固定;每组6具.②实验方法及评估:用生物力学测定仪测定正常颈椎C4/5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时的运动范围,然后切除C4/5椎间盘,制成模型,测定植骨加钢板,植骨块缩短1 mm加钢板固定后颈椎相应节段在150 N的载荷下的运动范围,植骨块的长度根据测量椎间隙的高度而定.结果:纳入小牛颈椎标本12具,均进入结果分析.Orion和Window钢板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时初始稳定性相似(P>0.05),其中Orion钢板在前屈时与正常颈椎相比稳定性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后伸、侧屈、旋转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Window钢板与正常标本相比,在前屈、后伸时稳定性提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侧屈、旋转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植骨缩短后,两种钢板的稳定性均下降,Orion钢板在前屈时稳定性仍较正常颈椎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后伸、侧屈、旋转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Window钢板在前屈时稳定性比正常颈椎好,差异显著(P<0.05),在后伸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侧屈、旋转时不能达到正常颈椎的稳定性(P<0.05).结论:Orion钢板在植骨与植骨块缩短后以及Window钢板在植骨后均能提供有效的稳定性,Window钢板在植骨缩短后不能提供有效的稳定性.

    关键词: 颈椎 钢板 生物力学
  • 间接测热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

    作者:饶志勇;胡雯;袁红;梁斌苗;王茂筠

    目的:传统的公式计算不能客观、正确地评定疾病状况下的能量消耗,所以利用间接测热法测定并分析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其他机械通气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特点,并进行相关因素探讨.方法:于2007-02/07,用美国Med Graphic公司CCM/D能量代谢测试系统测定华西医院ICU病房的2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24例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械通气患者静息能量消耗,并比较其差异,观察血浆白蛋白、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全天能量供给与静息能量消耗和呼吸商的相关性.结果:45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息能量消耗高于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的呼吸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静息能量消耗和呼吸商与白蛋白、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呼吸商与全天能量供给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但静息能量消耗与全天能量供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比其他机械通气患者高,全天能量供给对呼吸商有影响,但不能用呼吸商指导营养支持.

  • 应用28通道近红外光谱分析恢复过程中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的激活特征

    作者:赵丽莎;马辛;鲍枫;蒋田仔;祝晔;周媛;谢欣

    目的: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期抑郁症的可逆性症状,试验以认知功能研究为突破口,采用28通道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处于恢复过程中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在执行词语流畅性测验时前额叶的激活特点,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方法:①分组:患者组为2006-03/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收治的12例处于恢复过程中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入组时符合DSM-4有关重度和中度抑郁发作或复发的标准诊断,首次发病年龄≥60岁,均服用SSRIs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为12例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所有受试者排除脑器质性病变.②试验方法:所有受试者接受近红外光谱测查,在28通道的CW5(TechEn Inc.American)NIRS系统上完成.通过近红外光谱系统监测被试者在执行词语流畅性测验任务过程中,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从而反映前额叶认知任务相关的激活效应.采用组块设计的词语流畅性测验作为认知激活任务,任务范式包括词语重复任务和词语流畅性任务两种试验.结果:24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健康老年人和处于恢复过程中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词语流畅性测验能够激活双侧前额叶,未发现半球单侧化激活效应.②处于恢复过程中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在词语流畅性测验任务过程中,左侧前额叶激活效应较对照组减弱.③尽管在健康老年人和处于恢复过程中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近红外光谱显示了不同的激活模式,但词语流畅性测验的成绩不存在显著性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处于恢复过程中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存在词语流畅性测验相关的功能性左侧前额叶功能减退,微血管功能失调和多巴胺系统异常也许在老年期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儿童下肢运动分析系统参数特征

    作者:应灏;王志中;俞王新;袁颖

    目的:儿童下肢运动分析对于儿童骨骼系统的疾病(如脑瘫)的诊断及疗效判断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实验拟建立3~6岁儿童下肢运动分析子系统参数的正常值(特征)及对脑瘫儿童下肢运动参数特征作初步探讨.方法:实验于2006-08/12在儿童医院步态分析实验室完成.受试人员为上海市卫生局幼儿园全托幼儿120名,3~6岁.在受试者双腿两侧一边各粘贴上7个荧光球,腰骶1个共计15个,通过四台数码摄像机同时摄入被试验者的步态信息.将受试人员分为3,4,5,6岁4个年龄组,每组30名,男女各15名,进行步态分析运动学测试分析.并以此为基准,与4名脑瘫儿童(3岁2名,5,6岁各1名)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所有受试儿童监护人均知情同意.结果:120名正常儿童与4名脑瘫患儿均进入结果分析.步长参数中,3岁组明显小于4岁组(P<0.05),4岁组明显小于5岁组(P<0.05);步频参数中,3岁组明显大于4岁组(P<0.01),单步时间3岁组明显低于4岁组(P<0.01);步速参数中,3~4岁组明显小于5~6岁组(P<0.01),骨盆垂直转角5岁组和其余年龄组差异显著(P<0.01);迈进长度参数中,3岁组明显低于4岁组(左P<0.01,右P<0.005),4岁组明显低于5岁组(左P<0.001,右P<0.001);迈进时间参数中,3岁组明显少于4岁组(左P<0.05,右P<0.005).迈进频率参数中,3岁组明显高于4岁组(左P<0.05,右P<0.01);迈进速度参数中,3,4岁组明显低于5,6岁组(左P<0.005,右P<0.001);左右腿迈进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正常儿童比较,脑瘫儿童步长、步速、左/右下肢迈进长度、左/右下肢迈进速度等指标明显处在正常指标95%置信区间之外.结论:实验建立了儿童步态测试系统和提取参数软件,获得了为临床进行不同年龄组病理性步态与正常步态对比的参考数据.

  • 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大鼠脾脏荷VX2肿瘤模型的应用

    作者:阳红艳;许乙凯;吴元魁;刘文源;吕国士

    背景:CT和MRI对小于1 cm脾转移瘤结节的诊断的敏感度均不高,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MR图像能否提高诊断敏感度有待研究.目的:建立大鼠脾脏转移瘤模型,结合特异的网状内皮系统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行MRI扫描,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MR图像对脾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设计:重复测量动物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军医学影像中心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5-05/2006-03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军医学影像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25只成年SD大鼠,雌雄不拘,体质量200~300 g,实验过程中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摸球法将大鼠分为肿瘤组(n=20)及空白对照组(n=5).方法:制作脾脏荷VX2肿瘤模型鼠,注射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后行MRI扫描,扫描序列采用T1加权成像(450/12 ms)和T2加权成像(4 000/128 ms).分析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扫描前后MRI图像上不同组织的信号特点.空白对照组不制备模型,扫描序列与实验组相同.主要观察指标: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扫描前后MRI图像上不同组织的信号特点.结果:纳入大鼠20只,肿瘤组8只死亡,其余12只与对照组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肿瘤组行MR扫描发现有8只脾脏VX2肿瘤形成.①平扫SET1加权成像图像上正常脾实质相对于周围的肌肉及肝实质呈等信号,脾脏VX2肿瘤组织与周围的正常脾实质的信号强度对比较差,肿瘤-脾脏的对比噪声比极差,所有病灶均不能很好显示.②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T2加权成像MR图像上正常脾实质信号强度与平扫时相比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为56.11%;脾脏VX2肿瘤信号强度与增强前比较无明显下降,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为1.90%,与正常脾实质的信号强度下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T2加权成像MR图像上脾VX2肿瘤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而其周围正常的脾实质信号强度显著下降,脾VX2肿瘤的对比噪声比较增强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T1加权像MR图像上正常脾实质与VX2肿瘤组织的对比差,病灶的检出率低,不利于描述病灶的特征.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T2加权成像MR图像上脾脏-肿瘤的对比显著,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改善了病灶的影像学特征的描述.

  •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下腰椎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有临床意义的小变化率

    作者:康后生;孙昆;任伶俐;江毅敏;邱平

    目的:骨密度仪的差异或漂移可以通过质控加以校正.比较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铝体模、活体腰椎、死体腰椎(带软组织)的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有临床意义的小变化率差异,以便为重复测量同一个体的骨矿含量或骨密度评估临床药物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5/2006-12在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骨密度室完成.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铝体模、3个活体椎体、1个带软组织的死体椎体的骨矿含量与椎骨骨面积,3次/d,连续测定5 d.3个活体椎体分别为38岁骨密度正常男性、40岁骨质疏松症男性及62岁轻微骨量减少女性的椎体,均为自愿参与实验的本院医生.死体椎体由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提供.实验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计算各椎体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的变异系数及有临床意义的小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变化率.结果:①有临床意义的小骨矿含量变化率:铝体模与正常男性椎体小,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呈依次增大趋势,且以死体椎体大.②有临床意义的小椎骨骨面积变化率:铝体模、正常男性椎体与骨质疏松症男性椎体小,轻微骨量减少女性椎体与死体椎体较大,且以死体椎体大.结论: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不同条件椎骨有临床意义的小骨矿含量、椎骨骨面积变化率存在差异,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不同,骨矿含量、椎骨面积骨密度检测对临床药物疗效观察的影响不同,骨质疏松越严重或有骨质增生的存在对其影响越大.

  • 基于目标区域小波CT图像压缩算法

    作者:刘杰;肖红

    目的:在以往对二维X射线影像进行基于SPIHT的区域压缩编码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基于目标区域小波SPIHT算法对三维CT图像的压缩方法.方法:利用目标区域的SPIHT小波算法压缩CT图像.通过灰度门限法分割目标和背景,检测并膨胀边缘以确定目标区域.对体数据分块,并进行快速小波变换.利用SPIHT算法对小波系数重要性进行判断、排序和分类形成多层位流结构.排序过程首先对小波系数建立空间树结构,然后沿空间方向树对系数进行重要性测试,分类过程对重要系数从高位到低位分成不同分辨率的位平面依次输出.结果:基于优化分割的SPIHT算法对CT目标区域压缩好于JPEG2000及JPEG算法,对CT图像目标区域以1 bpp的高码率进行小波SPIHT压缩,背景以0.15 bpp低码率JPEG压缩压缩,全图平均压缩码率为0.5 bpp,目标区域的PSNR为43.2 dB,目标区域PSNR比JPEG2000区域压缩算法提高0.8 dB.结论:对于CT图像,基于目标区域的SPIHT小波压缩算法优于JPEG2000、JPEG和传统的SPIHT算法,并能在高压缩比情况下保证医学图像的质量.

  • 工程化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评价

    作者:刘伟民;黄建忠;沈降;罗妍;刘洪婷

    目的:传统治疗弱视的方法(如遮盖治疗,精细训练等)起效慢,疗效欠佳;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作为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儿童弱视治疗方法,其疗效需进一步观察.方法:①收集2006-09/2007-02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中心就诊的弱视儿童125例250眼,女73例,男52例,年龄(6±2)岁.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根据视功能检查结果,采用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对弱视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辅助遮盖优势眼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每天训练2次,每次2个训练内容(程序),每个训练内容10 min,40 min/d,训练内容之间要求有10 min左右的休息间隙.训练需在安静和黯淡环境下进行.每月定期复查双眼视力及其各项视功能的恢复情况,并根据复查结果继续原程序治疗或调整治疗程序.结果:弱视患儿12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视力: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总有效率为75.2%,视力提高行数从治疗第3个月起有大幅增加(P<0.05),佳矫正视力由治疗前的0.60±0.23提高至治疗后的0.86±0.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时间与疗效:疗效达到进步的平均时间为(2.82±1.30)个月,达到基本治愈为(2.87±1.40)个月.治疗3个月的患者视力疗效达进步率高[98%(39/40)],治疗1个月的患者视力进步率低[55%(31/56),P<0.05].基本治愈率随治疗时间的增加递增,治疗4个月组基本治愈率高[67%(31/46),P<0.05].结论: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快,达到有效的时间为治疗两三个月.

  • 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椎间融合器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金大地;张海兵

    目的:前期实验证实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椎间融合器能很好地满足人体脊椎的生物力学要求,尚需进一步观察其细胞相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实验于2007-03/06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病科实验室完成.①材料和浸提液制备:将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按质量比6∶3∶1制备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并提取浸提液.②细胞毒性测试:参照GB/T16886.5-1997-ISO 10993-5:199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细胞毒性试验体外法》的评价标准和要求,设立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实验组(浸提液)、阳性对照组(质量浓度为64 g/L的苯酚),用Lg29细胞与材料浸提液共培养的方式进行.采用细胞形态观察法进行定性观察,观察L929细胞在培养24,48,72 h各时相点的细胞形态学变化,运用MTT比色法,测定上述各组L929细胞培养2,4,7 d的相对增殖度,判断材料对细胞的毒性程度.结果:①细胞增殖变化:随时间延长,3组细胞的吸光度值均明显增加(P<0.01).实验组L929细胞相对增殖度在第2,4,7天分别为94.3%,96.5%和97.2%,参照国家标准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的细胞毒性为1级;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阳性对照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细胞形态变化:实验组细胞形态正常,呈梭形,贴壁生长良好.根据细胞形态学标准,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聚乳酸浸提液无细胞毒性.结论: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细胞相容性良好,细胞毒性为1级,参照GB/T16886.5-1997-ISO10993-5:1992标准属于安全范围.

  • 假体与组织工程骨界面骨整合的生物学特征

    作者:付志厚;王爱民

    目的:假体骨组织界面的骨整合不佳是发生人工关节松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构建了羟基磷灰石/骨髓基质细胞组织工程骨以修复假体周围骨缺损,并观察假体-组织工骨界面愈合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7-02/06在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取大白兔1只抽取骨髓约5 mL行细胞培养,传至第4代时将基础培养液更换为诱导液进行成骨诱导.将细胞密度调整到109 L-1滴加于羟基磷灰石颗粒表面,在基础培养液内培养24 h后更换诱导液培养1周.②实验方法:取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15只,双侧股骨髁制作0.5 cm×1.0 cm的骨缺损,骨缺损处植入钛合金种植体,然后左侧种植体周围植入复合的组织工程骨为实验侧,右侧仅植入羟基磷灰石填充骨缺损为对照侧.③实验评估:术后4,8和12周分别行X射线检查,观察植入体周围成骨情况;麻醉后处死动物,行X射线能谱分析及种植体表面扫描电镜检查观察界面的生物学特性.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结果:2只兔2侧发生骨折,余13只大白兔进入结果分析.①X射线检查示,术后12周实验侧植入体周围骨组织密度一致,植入体与骨组织之间无间隙,有骨小梁形成;对照侧植入体周围骨组织密度不均,植入体与骨组织之间有小范围低密度影.②X射线能谱分析示,随着时间的变化实验侧和对照侧内钙、磷元素质量分数都呈增大趋势,实验侧内钙磷元素质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而对照侧内钙磷元素质量分数呈持续增大趋势.③扫描电镜示,12周实验侧组织工程骨与种植体已形成骨性连接,对照侧仍为纤维连接.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构建组织工程骨与种植体之间骨代谢活跃,骨整合速度快.

  • 一种新型软腭植入系统材料的制备:物理性能及其动物安全性评价

    作者:汪建;付晓燕;熊敏;张余

    目的:目前常用的软腭植入材料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轻度排斥反应、降解速率不可控等缺陷,所以探索一种新的治疗轻中度鼾症的软腭植入材料,并评价其相关物理性能及动物安全性.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1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科生物人工骨实验室完成.①将羟基磷灰石颗粒、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按质量比1∶1的比例复合,利用有机溶剂注模法重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复合材料.②测试羟基磷灰石/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压缩强度、邵氏硬度等性能参数,并对材料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溶血实验、致敏实验及热源实验等动物安全性评价.实验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结果:①物理性能:新的软腭植入系统材料羟基磷灰石/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弹性模量为100.35 MPa,拉伸强度为2.24 MPa,变形10%压缩强度为0.41 MPa,邵氏硬度为89.4.②安全性评价:全身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动物注射浸提液后无毒性症状;溶血实验结果显示材料的溶血率为3.09%,符合溶血实验的评价标准;致敏实验表明该材料无致敏作用;热源实验结果显示在每种材料初试的新西兰兔中,体温升高均在0.4℃以下,并且体温升高总度数在0.9℃以下,符合热源实验的评价标准.结论:羟基磷灰石/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软腭植入材料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压缩强度、硬度等性能基本符合软腭植入的要求,并且具备基本的动物安全性.

  • 体外制成复合软质再生颅骨修复材料填充犬颅骨缺损

    作者:史志东;刘明旺;秦忠宗;王琴梅;郭英;叶卓鹏;俞中和

    目的:目前颅骨修补材料有很多种,但都为异源性无机骨替代物,并且应用该方法又要给患者再次行开颅手术,实验拟开展新型颅骨再生材料的研究.方法:实验于2006-05/11在解放军第一五七医院动物中心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30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②实验方法:应用纳米级羟基磷灰石为支架和成骨细胞培养,加入脱矿的犬类骨基质为载体的重组人类骨形成蛋白2,制成复合软质再生颅骨.实验组犬在右侧颅骨缺损中填补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纳米级骨粉的复合材料,左侧颅骨缺损中填补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纳米级骨粉和重组人类骨形成蛋白2的复合材料.对照组犬在右侧为单纯颅骨缺损,左侧颅骨缺损中填补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纳米级骨粉和重组人类骨形成蛋白2复合材料.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③实验评估:手术后1,2,3,6个月X射线片检查颅骨缺损修复情况,对再生的颅骨组织标本进行茜素红S染色,观察成骨能力及再生材料骨膜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情况.结果:实验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1个月,成骨活跃,骨端新生骨小梁基本覆盖骨断端,缺损区可见较多新生骨小梁形成,骨端新生骨小梁向缺损区长入;术后2个月可见较多散在骨岛形成;术后3个月可见成熟骨,并有髓腔形成,缺损区大量新骨形成.而各对照组骨断端处有散在骨岛,或被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占据,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及毛细血管长入,植入的基质材料基本被吸收,无新骨生成.结论:应用纳米级羟基磷灰石为支架和成骨细胞培养,加入脱矿骨基质为载体的重组人类骨形成蛋白2,制成的复合软质再生颅骨能自身代谢并逐渐骨化,形成新的颅骨.

  • 前成骨细胞MC3T3-E1在梯度TiO2涂层修饰钛上的增殖与分化

    作者:朱琳;公衍道;赵南明;张秀芳

    目的:为改善纯钛的生物活性,对其表面进行梯度氧化钛生物活性涂层修饰,观察前成骨细胞MC3T3-E1在梯度氧化钛涂层修饰的钛上的黏附、增殖、形态和分化,评价该梯度涂层的生物活性.方法:实验于2006-03/12在清华大学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①梯度涂层的制备:先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在纯钛上制备一层致密的氧化钛膜,而后在该致密膜上用微弧氧化法生成一层多孔的氧化钛膜.②细胞接种:将前成骨细胞MC3T3-E1接种到梯度涂层修饰的钛试件上(梯度改性试件),未修饰的钛和只有一层氧化钛修饰的钛试件也同样接种细胞作为参照.③观察指标:接种3 h和6 h后用MTT的方法检测细胞的黏附情况;培养3 d后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形态;分别在培养7,14和21 d后用MTT的方法分析MC3T3-E1细胞的增殖情况;将接种细胞的3种试件放于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培养28 d后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来分析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①接种3 h后,在未修饰的钛和氧化改性试件上黏附的细胞数相近,比在梯度改性试件上的黏附细胞数要少;6 h后在梯度改性试件上的细胞数的增加更显著,是未修饰的钛上细胞数的1.5倍.②培养3 d后扫描电镜观察到细胞在所有材料上都能够正常生长,细胞在3种材料上的形态比较相似,都表现出正常MC3T3-E1细胞的形态.③MC3T3-E1细胞在所有试件上都随时间而有所增殖.在梯度改性试件上的细胞数高,未修饰的钛上的细胞数少,在7 d的差别不是很明显,而第21天时梯度改性试件上的细胞数是纯钛上细胞数的4倍.④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8 d后,在梯度改性试件上培养的MC3T3-E1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是高的,是纯钛试件的2倍.结论:MC3T3-E1细胞在梯度改性试件上的黏附、增殖和分化都是3种试件中好的,表明梯度氧化钛涂层修饰的钛比纯钛或只有一层氧化钛修饰的钛都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

  • 电流作用后成骨细胞表面增强的拉曼光谱

    作者:苏纪勇;刘燕楠;宋昆;何铄杰;李任植

    目的:多种实验已获知弱强度的电流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钙盐分泌,进而加速骨伤愈合,加快骨组织代谢.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可在单细胞水平观察电流刺激下成骨细胞质膜蛋白结构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6-06/08在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完成.出生4 d的昆明品系乳鼠6只,体质量约50 g,将1×109 L-1密度的成骨细胞用2.5 g/L胰酶消化下来,置入到5 mmol/L葡萄糖溶液(D-Hanks配置)中.做拉曼光谱的时候取出100μL含有成骨细胞的D-Hanks溶液,使一些成骨细胞固定到CaF2载玻片上.然后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采集0.4 mA和1.3 mA不同电流强度作用下成骨细胞的拉曼光谱,并与电磁场作用前采集的拉曼光谱做对比.结果:①成骨细胞加电流前后,分别得到30个细胞的拉曼光谱,并利用软件origin 7.0算出拉曼光谱的平均相对强度.②根据电流作用前10个细胞的拉曼光谱的相对峰值的平均值和电流作用后10个细胞的拉曼光谱的相对峰值的平均值,得出成骨细胞在受电流作用后,拉曼光谱中11个强峰的相对强度有明显的下降,表明在电流的作用后,成骨细胞膜蛋白构象有很大的变化.③表征蛋白质C-N伸缩振动的谱线1132 cm-1的相对强度,在受两种电流作用后,分别增加了128.57%、57.14%,表明细胞质膜蛋白从有序状态转变为无序状态.结论:成骨细胞质膜蛋白在经过电流作用后,细胞膜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电流对稳定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氢键和盐键有明显的影响.并且预示拉曼光谱有做为一种潜在的研究骨组织疾病诊断工具的可能性.

  •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去势大鼠疏松转子间注射后的降解和成骨反应

    作者:蒋晓璇

    目的:将自行研制的碳酸化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注入骨质疏松大鼠转子间区,观察其降解和成骨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8在青岛市立医院实验中心完成.30只SD雌性大鼠去势,6个月后做成骨质疏松模型.将碳酸化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注入一侧股骨转子间区,另一侧作为对照.于注射后1,3,7 d和1,3,6个月分别处死5只,并截取股骨近段,制成切片,通过镜下观察及用组织形态学的方法观察碳酸化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骨质疏松骨质内的降解和成骨情况.同时用扫描电镜检测碳酸化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疏松骨质的整合情况.结果:3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注射侧出现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聚集现象,人工骨被吸收,大量新骨形成,注射后6个月矿化骨小梁面积较对照侧明显增加,证实碳酸化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大鼠疏松转子间区具有明显的骨传导现象.新生骨小梁与人工骨结合紧密,看不到由纤维组织填充的空腔,人工骨的吸收和新骨生成基本持平.结论:在疏松转子间区骨质内,碳酸化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能够成功降解,同时具有明显的新骨生成反应.

  • GC正畸玻璃离子粘接剂和3M复合树脂粘接剂抗剪切强度的比较

    作者:牛宏;金作林;段银钟;唐立辉;王春梅;孟勇

    目的:传统的玻璃离子粘接剂的黏结强度较低,经改良后的正畸玻璃离子粘接剂的黏结强度有了很大的改进,实验比较GC正畸玻璃离子光敏粘接剂和3M正畸复合树脂光敏固化粘接剂的抗剪切强度及牙面粘接剂残留指数.方法:试验于2006-06/1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材料试验室完成.取60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成GC组和3M组2组,每组30颗,分别应用GC正畸玻璃离子光敏粘接剂和3M正畸复合树脂光敏固化粘接剂黏结方丝弓托槽,在粘接剂结固后5 min,24 h时各取15颗牙在拉力机上测试去除托槽时的抗剪强度,同时对每一牙面上的粘接剂残留指数进行观察统计(0~3分,0分为牙面上无残留粘接剂,3分为所有粘接剂均残留在牙面上),扫描电镜观察两组黏结断面.结果:①抗剪强度:两组在5 min,24 h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内2个时间点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抗剪强度均>7MPa.②粘接剂残留指数:GC组在5min,24 h时均高于3M组(P<0.05).③电镜照片显示GC组颗粒较粗糙并有小气泡;3M粘接剂颗粒不均匀但其间结合比较紧密.结论:①GC正畸玻璃离子粘接剂和3M正畸树脂粘接剂的抗剪切强度同样达到临床使用标准要求.②使用GC正畸玻璃离子黏结在去除托槽时更有利于釉质表面的保护.

  • 切应力对支架边缘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安才;李利芳;张步春;白玲

    背景:支架植入血管后,支架及其附近血液动力学发生了变化.切应力对支架边缘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和碱性纤维生长因子的分泌表达与未植入支架时是否不同?目的:观察切应力对支架边缘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心内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6-04/10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胰蛋白酶(Hyclon公司),M199培养基(高糖,Gibco BRL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研究所),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Heparin,Hepes均为Sigma公司产品;胸腺嘧啶(Thymide)、兔抗人Ⅷ因子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马抗兔IgG与碘化丙锭为Sigma公司提供;青/链霉素为上海生工公司提供;新生儿脐带由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产房提供;Trizol(Invitrogene公司),RT-PCR试剂盒(Fermentas公司),目的基因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方法:改进传统平行平板流动腔,设计成矩形和具有切应力梯度两种模型的平行平板流动腔,分别作为矩形受力组和梯度受力组(具有切应力),同时设立静止组,前两组分别施加11.37 dyne/cm2和5.66~14.38 dyne/cm2的剪切力,分别受力3,6,12 h.主要观察指标:采用RT-PCR测定各组受力不同时间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与碱性纤维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静止组相比,梯度受力组细胞在受力3 h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与碱性纤维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均已达到峰值,且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 mRNA表达水平延续至12 h,矩形受力组上述各生长因子的表达峰值均出现于受力6 h.结论:支架植入术后继发于剪切力改变而导致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及碱性纤维生长因子诱导增加可能是引起支架内再狭窄过程中血管内膜增生的原因之一.

  • 制备可缓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聚乳酸-聚乙醇酸支架及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李娟;冯雅琴;王海昌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可缓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可降解聚乳酸-聚乙醇酸支架,探讨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6-12/2007-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完成.以明胶微球作为缓释载体,加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聚乳酸-聚乙醇酸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并考察体外释放效果.采用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种植在可缓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可降解聚乳酸-聚乙醇酸支架膜片上,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体外释放14 d以上,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可缓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可降解聚乳酸-聚乙醇酸支架膜片上生长良好;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显示,可缓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可降解聚乳酸-聚乙醇酸支架组平滑肌细胞增殖较快,细胞较为活跃(P<0.05).结论:可缓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可降解聚乳酸-聚乙醇酸支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生长因子活性得以保存,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用于组织工程血管的进一步构建.

  • 退变性第4腰椎椎体滑脱治疗中精确预弯钛棒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楚戈;白靖平;锡林·宝勒日;项泽文;赵疆;方锐

    目的:用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时,术中反复折棒会降低钛棒抗疲劳性并延长手术时间.分析折棒的影响因素并依据术前影像学显示的腰前凸角、滑脱角和滑移百分比探讨精确预折弯钛棒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02/09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脊柱外科病房收治的31例Ⅰ度、Ⅱ度(Meyerding分度)退变性L4椎体滑脱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70岁,平均58.3岁.测量术前腰前凸角、滑脱角和滑移百分比,术中置入依据相应标准折弯的钛棒,将研究对象假想为刚体,建立应变量(折棒角)与自变量(腰前凸角、滑脱角、滑移百分比)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各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与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结果:3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折棒角度与腰前凸角、滑脱角及椎体滑移百分比有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折棒角)=0.139 0-0.327 56 logx1(术前腰前凸角)+0.463 689x2(术前滑脱角)+0.288 186x32(术前滑移百分比),经方差分析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7.708,P=0.001).常数0.1390有统计学意义(P=0.000 477),x1的回归系数-0.327 56有统计学意义(P=0.028 383),x2的回归系数0.463 689有统计学意义(P=0.003096),x3的回归系数0.288186有统计学意义(P=0.047435),决定系数R2=0.704 257.结论:折棒角与腰前凸角、滑脱角、滑移百分比有相关性,折棒角变化的70.43%可由术前腰前凸角、滑脱角和滑移百分比来解释.术前将钛棒预弯成较精确的弯度,从而减小钛棒损耗是可行的.

  • 生物陶瓷在骨科的应用

    作者:赵俊国

    学术背景:生物陶瓷作为植入物能满足人工骨的一般要求,而且具有亲水性、能与细胞等生物组织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陶瓷作为生物硬组织的代用材料,可用于骨科、整形外科、牙科、口腔外科、心血管外科、眼外科、耳鼻喉科及普通外科等方面.目的:介绍生物陶瓷的分类、结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骨科的应用,并展望生物陶瓷的发展方向.检索策略: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和"Orthopaedics"数据库1984-01/2007-08相关文献,检索词为"Bioceramic",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84-01/2007-08相关文献,检索词为"生物陶瓷",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手工翻阅相关书籍.纳入标准:文章内容与生物陶瓷的结构、生物学特性、临床应用有关.排除标准:较陈旧的文献和重复研究.文献评价:共收集到52篇相关文献,26篇文献符合标准,其中5篇是综述和述评类文献,其余21篇为基础研究.26篇中5篇介绍生物陶瓷的结构和生物特性,21篇介绍生物陶瓷在骨科的应用.资料综合:根据生物组织的作用机制,被用于人工关节植入体内的生物陶瓷大致可分为生物活性陶瓷、生物惰性陶瓷、可控表面活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主要介绍了磷酸钙陶瓷,包括羟基磷灰石和磷酸三钙,还简单说明了生物活性玻璃和生物活性骨水泥的特性和临床应用现状.生物惰性陶瓷主要介绍了临床广泛应用的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锆陶瓷的生物学特性和优势,并展望生物陶瓷的发展方向.结论: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骨科中被广泛应用,通过控制其制备过程可改变生物陶瓷的理化性能以达到不同的应用目的.

    关键词: 陶瓷 生物材料 骨科
  • 药物载体系统中肝靶向药物的研究与进展

    作者:于雷;牛俊奇

    学术背景:靶向制剂是利用药物载体系统将治疗药物大限度地运送到靶区,使治疗药物在靶区浓集,提高治疗效果.目的:总结近10年来靶向制剂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5-01/2007-06相关文章,检索词为"livertarget,drug"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5-01/2007-06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肝,靶向制剂,药物载体",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选择内容与肝靶向给药系统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及陈旧文献.文献评价:初检得到92篇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后筛除28篇,查找全文后保留29篇符合标准者进行综述,其中8篇涉及靶向药物机制研究,10篇涉及肝靶向药物制剂载体研究,11篇涉及不同载体的肝靶向制剂在治疗各种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资料综合:肝靶向给药系统主要包括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靶向制剂.被动靶向制剂主要介绍了脂质体、前体药物、纳米粒、药质体和胆酸,主动靶向制剂介绍了半乳糖受体及三硝基苯基-抗生物素蛋白链菌素介导的肝主动靶向制剂的应用,物理靶向制剂主要指磁性靶向制剂.结论:近年来各种肝靶向药物治疗肝脏疾病均取得很大进展,载体选择、运输途径、释放途径日趋多样化,但距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关键词: 靶向药物 载体
  • 场电子发射器件中实际电子发射点密度达到实用程度的标准

    作者:王丽军;王小平

    目前薄膜场致电子发射平板显示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制备的器件场发射性能也越来越接近实用的程度.但有关其发射点密度达到何值时,即可达到基本可以应用的程度至今也没有一个可以直接参考的实用标准.因此提出一个这样的客观标准对于场发射显示器今后的应用来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作者结合自身10多年从事碳基薄膜场致电子发射研究的经历和相应的光学理论,提出一个场电子发射器件中实际电子发射点密度可达到实用程度的标准.当薄膜场电子发射点密度在场发射器件全部发射区域内都超过106 sites/cm2时,肉眼将无法在屏幕上分辨出各个发射点,此时电子发射点已连成肉眼无法分辨出的面,也就是说这时单纯从场发射均匀性上来讲,场发射器件已达到可以应用的程度.

  • 鞋跟的生物力学特征

    作者:程亮;王冬梅;陶凯;王成焘

    学术背景:高跟鞋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脚后跟的抬高,使得足部的压力重新分配,下肢乃至全身的骨肌系统的受力状态都会与穿着平底鞋时不同.目的:综合分析高跟鞋引发的人体损伤及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的研究状况和进展,并探讨进一步系统研究的方法.检索策略:由第一作者检索Sciencedirect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01/2006-12有关高跟鞋引发人体损伤及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的文献,检索词为生物力学,高跟鞋,步态,足部压力,医学工程学(biomechanics,high heels,gajt,plantar pressure,medical engineering),中英文文献全部纳入.对资料进行初审,排除重复、年代久远的文献和综述,对剩余文献进行分析.共收集相关论文212篇,52篇符合纳入标准,选择其中28篇用于综述.文献评价:28篇文献中6个实验阐述了穿着高跟鞋对人体的伤害问题;15个实验阐述了穿着高跟鞋时人体的步态问题;7个实验阐述了穿着高跟鞋对人体足部的力学特性问题.资料综合:①高跟鞋在给予穿着者美感的同时,会引发拇外翻、小趾内翻、胼胝、跟腱炎等足部疾病.②通过步态分析、足底压力分析、下肢肌电信号测量分析及三维有限元方法,了解不同高度的鞋跟对人体骨骼肌系统,特别是足部骨骼肌系统生物力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③穿着高跟鞋改变足底压力水平及其分布,膝关节和踝关节弯曲角度有明显不同,且步幅、步长、大膝曲屈角、踝关节弯曲角度等都有显著变化.结论:长期穿着高跟鞋可引起相关足部及下肢疾病,步态试验和足底压力测量技术是定量分析高跟鞋生物力学作用的有效方法,高跟鞋对上肢及全身的生物力学作用尚不明确.

  • 计算机辅助技术个性化塑形钛网用于颅骨修补

    作者:朱庆华;王红斌;孙红燕

    目的:颅骨修补术后颅骨成型形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为使患者颅骨修补术后保持原有颅骨形状,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个体化塑性钛网用于临床颅骨缺损修补术.方法:2004-03/2005-09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例颅骨缺损患者为手工成形组,术前测量颅骨缺损面积,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根据颅骨缺损情况裁减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同院2005-10/2006-10收治的20例颅骨缺损患者为模具成形组,术前行颅骨薄层CT(1 mm/层)检查,CT数据在计算机上分别进行三维重建,应用人工智能成型技术,制作出与缺损处吻合良好的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比较两组塑形质量、术中医师塑形工作量、麻醉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结果:3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模具成形组术中医师塑形工作量、麻醉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少于手工成形组(P<0.05),无一例出现颅骨修补后并发症.模具成形组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计算机辅助技术个性化塑性钛网颅骨修补术后患者颅骨缺损处达到了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整形效果.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评价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

    作者:宋宛竹;李季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分析其病变的好发部位及管腔狭窄严重程度的图像特征.方法:①实验对象:选择2004/2006于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就诊、按照WHO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活动性足溃疡的患者30例,以排除糖尿病、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基本相似(P>0.05),对实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实验方法:采用SEQUOIA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选用7.5~10.0 MHz检查腹股沟区和大腿近侧段血管,以5.0~7.5 MHz检查股浅动脉的中、远段,根据受检者体型其腘动脉及远侧动脉检测选用5.0,7.5,10.0 MHz,扫描深度根据患者胖瘦情况设置在2.0~8.0 cm.检查时调节彩色取样框的角度,尽量使声束-血流夹角<60..通过适当调整彩色量程来减少动脉中央血流混叠现象,降低相邻静脉的彩色多普勒敏感度.③实验评估:患者取平卧位,重点观察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近段、胫后动脉远段、足背动脉的管腔狭窄程度,记录Ⅱ级以上管腔狭窄的病变例数.结果:2型糖尿病活动性足溃疡患者30例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均有Ⅱ级以上的血管闭塞现象,但发生部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足组以中小动脉阻塞为主,其中足背动脉阻塞19例(63%);对照组则以大中动脉阻塞为主,其中股动脉阻塞20例(66.6%).此外糖尿病足组远段动脉无侧支循环.结论: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以中小动脉为主,且多无侧支循环建立,病情较为凶险.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具有无创性、定位准确、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能够很好地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 冠状动脉造影成像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定性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比较

    作者:苏雁英;王玉堂;时向民;徐勇

    目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符合率.方法:选取2005-05/2006-07在解放军总医院疑似或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共85例,男64例,女21例;年龄41~83岁,平均61岁.85例患者均在64排螺旋CT检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冠状动脉狭窄的测定:64排螺旋CT借助血管分析软件,直接提供"直径法"和"面积法"的狭窄率数值.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冠状动脉管腔直径分为正常;25%~49%为轻度狭窄;50%~74%为轻到中度狭窄;75%~94%为中到重度狭窄,95%~99%为重度狭窄,100%狭窄为闭塞.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均以≥50%有临床意义)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符合率在左冠状动脉主干(左主干)为89%,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降支)为93%,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回旋支)为68%,右冠状动脉为48%.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较准确反应各支血管部位的狭窄程度,对左主干及前降支病变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符合率较高,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定性和定量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应用电感耦合及射频理疗技术治疗骨延迟愈合骨不连

    作者:王军茹;董利薇;常利;侯永辉;谢国明

    目的:已有临床经验证明应用电感耦合及射频理疗技术可以治疗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实验拟验证其诱导成骨及恢复骨连续性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03/2007-03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进行手术治疗后发生骨不连接、骨延迟愈合的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天津希统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XT-400A骨创伤治疗仪进行电感耦合治疗(60 min/次,2次/d,30 d为1个疗程),同时用北京凯士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PWH-A型微波治疗仪进行射频理疗(15min/次,1次/d,3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30,120 d拍摄X射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在治疗30,120 d时,实验组骨痂生长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事件和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电感耦合及射频理疗技术诱导成骨及恢复骨连续性的效果确实可靠.

  • 干扰电治疗仪改善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与电针治疗比较

    作者:范小艳;张自茂;刘景辉

    目的:观察干扰电治疗仪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的疗效,并与电针治疗比较.方法:选择2006-01/1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所有患者对实验和治疗知情同意.治疗组用日本米拉多公司生产的SD-21V干扰电治疗仪进行治疗,每次治疗25min,1次/d,每周6次,共治疗20次.对照组采用汕头市医用设备厂公司生产的805-AⅡ型电针仪治疗.穴位取双侧三阴交、膀胱俞、次髎,使用疏密波,15 Hz,电流强度为耐受量,留针30 min,1次/d,每周6次,共治疗20次.治疗前后测定尿流动力学指标、日平均排尿次数及尿量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尿流动力学的变化:治疗组大膀胱容量、大尿道闭合压、大尿流率均大于对照组(P<0.01~0.001),残余尿少于对照组(P<0.001).②日平均排尿次数及尿量情况:治疗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大排尿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0.001).结论: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均有显著作用,干扰电疗法效果更好.

  • 关节镜辅助经皮螺丝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记忆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两种植入体材料物理性能与修复效果的关系

    作者:王玮;庄小强;金先跃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辅助经皮螺丝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髌骨爪内固定两种植入体材料特征及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探讨植入体选择与其效果的相关性.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1-11/2005-12本院在膝关节镜下经皮复位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0例做为镜下组,选骨折类型相似的患者切开复位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0例做为髌骨爪组.所有患者术前签知情同意书及手术同意书.②试验方法:镜下组在关节镜下闭合复位,用两枚平行螺丝钉内固定;髌骨爪组切开复位,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③试验评估:根据胥少汀等评分法评价膝关节功能并在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①术后嘱患者按1,3,6,12个月门诊复诊,随访9~13个月,平均12个月.②两组患者术后随访优良率:镜下组优22例(73%),良7例(23%),可1例(3%);髌骨爪组优21例(70%),良7例(23%),可1例(3%),差1例(3%).③镜下组与髌骨爪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0±14),(100±50)mL;手术时间(60±15),(80±15)min,住院时间(8±2),(16±3)d,差异显著(P<0.01).结论:两种方法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关节镜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复位确切、有利于术后关节早活动.

  • 下颌骨体部缺损假体的设计及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曲爱丽;王成焘;王冬梅;许立群

    目的:研究根据下颌骨受力状态设计下颌骨假体的可行性.方法:在RE、CAD软件中根据健康人下颌骨CT数据构建了下颌骨几何模型、模拟了体部3~7缺损状态,同时在天然下颌骨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外形与下颌骨完全一致的体部缺损个性化假体并镂孔,在孔中模拟植入松质骨颗粒用以研究松质骨颗粒能否促进天然骨与假体的整合.将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8.0后定义边界条件并进行力学计算,以综合研究假体和植入假体中的松质骨在人体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在下颌骨与假体上分别出现了两条应力轨迹线,与天然下颌骨上的应力分布规律相吻合,说明假体的植入没有改变天然下颌骨的应力分布状态,按下颌骨受力设计假体的思路符合下颌骨受力状态,设计思路可行;同时植入假体孔中的松质骨颗粒上受到的应力值也达到了促进骨细胞生长的应力阈值,说明在假体上镂孔并植入松质骨可以增加假体与骨的生物相容性.结论:根据下颌骨受力设计假体的方法是可行的,其中填充的松质骨可以加速骨与假体的整合.

  • 一体成形式皮质骨生物椎间融合器临床应用26例随访

    作者:吕浩然;杨进顺;黄文铎;史群伟

    目的:观察一体成形式皮质骨生物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腰椎后路减压植入术中的效果,并分析其生物学特点.方法:2005-08/2007-01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对26例腰椎疾病患者行后路减压一体成形式皮质骨生物椎间融合器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平均10.1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拍摄腰椎正、侧位片及过伸过屈位片,随访时摄同体位片,观察手术的椎体间棘突有无运动,局部有无透亮带或骨小梁形成;同时监测腰椎间隙高度变化及腰椎生理前凸角度的变化,以了解融合器骨性愈合情况,评估标准为术后椎间隙高度持续随访无降低及腰椎前凸角度不变则融合器骨性愈合.结果:①26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21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优良,5例患者为良好,无疗效为差的病例;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产生.②术后及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加(P<0.01),术后椎间隙高度与末次随访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③术后及末次随访腰椎生理前凸(Cobb角)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大(P<0.01),术后腰椎生理前凸与末次随访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一体成形式皮质骨生物椎间融合器具有早期的制动作用,可有效维持脊椎的生理弧度和椎间隙的高度,提供初始及中间时期的稳定性以实现骨性融合,并能有效防止下沉,稳定融合节段及便于判断融合的特点.

  • Z350纳米树脂和Z100复合树脂牙体充填术后的敏感性评价

    作者:陈维旭;苏怡

    目的:比较新型Z350纳米树脂充填材料与Z100复合树脂充填材料进行牙体充填术后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05-06/12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口腔科诊断为中龋或深龋,不伴牙髓充血症状的活髓患牙100颗50例患者.患者对实验和治疗均知情同意.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M Z350组和3M Z100组,每组50颗牙.两组分别用3M Z350和3MZ100分层充填,每层固化40 s,龈壁上方的树脂从颊、舌方向光固化灯各照40 s.调(牙合),(牙合)面抛光、邻面磨光.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采用Ryge评价标准记录对冷刺激的敏感性;采用疼痛程度标尺记录自觉疼痛程度.结果:3M Z350组和3M Z100组术后1 d、1周、1个月敏感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术后3个月各组间敏感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 d、1周、1个月使用Z100复合树脂组术后自觉疼痛程度明显高于使用Z350纳米树脂组(P<0.01~0.05);术后3个月各组间术后敏感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对于中龋或深龋充填,使用Z350纳米树脂可明显降低充填术后敏感发生,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