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满相;黄任秀;张靖;杨孝霞;李俊;韦新艳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GMFM88、B区粗大运动评分、腹直肌RMS值、竖脊肌RMS值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更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助于改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坐位平衡功能.

  •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施少云;卢惠苹;宋林;陈昕;陈述荣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对臂丛神经损伤治疗前后的表面肌电活动变化,并与常规治疗效果相比较,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针灸、运动治疗,治疗组1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采用表面肌电图收缩的大波幅、肌电积分值来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常规针灸、运动治疗较单纯常规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

  • 人体协调性的生物学分析

    作者:刘超然

    协调性对运动完成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肌电图、脑电图分析机体协调性的相关指标,为评价协调性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评价研究

    作者:周楠;房敏;朱清广;沈国权;姜淑云;程英武;刘鲲鹏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手法治疗腰突症的干预机制问题.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脱落5例.应用美国Biodex system-Ⅲ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和TeleMyo 2400 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两组治疗前后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腰部肌群力学性能: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腰背屈/伸比值( F/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PT( 60°/s)、AP( 120°/s)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肌电:治疗前组内左右两侧平均功率频率(MPF)、积分肌电(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右侧MPF、IEMG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右侧MPF、IEMG( 60°/s)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腰部屈、伸肌的协调性,提高腰背伸肌群的放电频率,缓解腰部肌群的疲劳程度,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失衡状态,从而有利于恢复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的生物力学特性,可能是手法治疗腰突症干预机制之一.

  • 揿针按压疗法对脑瘫患儿核心肌群稳定性影响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齐腾澈;王春南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配合揿针按压、康复训练配合针刺与单纯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核心肌群稳定性的影响,探寻改善脑瘫患儿核心肌群稳定性的较佳疗法.方法:选取2~4岁脑瘫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揿针康复组、针刺康复组与康复组,每组40例.康复组予运动疗法以及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每日1次;在与康复组相同康复训练基础上,针刺康复组配合针刺疗法(每天1次),揿针康复组配合揿针按压(每天更换1次),取穴均为腰阳关、命门、L2~L5夹脊穴,治疗4周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患儿竖脊肌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均方根值(RMS)和平均功率频率(MPF),Berg平衡量表以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FMF)中B区(坐位能区)、C区(爬与跪能区)、D区(站立位能区)和E区(行走与跑跳能区)分值的变化.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揿针康复组及针剌康复组治疗后竖脊肌iEMG值、RMS值,以及揿针康复组MPF值均显著增高(均P<0.05);治疗后揿针康复组竖脊肌表面肌电图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针剌康复组RMS值高于康复组(P<0.05).②3组患儿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均P<0.05),且揿针康复组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③3组患儿治疗后B区和C区,以及揿针康复组和针刺康复组D区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且揿针康复组和针刺康复组的B区、C区及D区分值均高于康复组(均P<0.05),揿针康复组B区及C区分值亦高于针刺康复组(均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揿针按压疗法可更好地改善患儿核心肌群稳定性,提高患儿平衡及运动能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与单纯康复训练.

  • 针刺治疗早期脑瘫儿坐姿异常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张红运;孙群英;杨昆鹏;陈玉霞;王绮;王曦;刘苑

    目的 观察基于婴幼儿发育理论的针刺方案治疗早期脑瘫儿坐姿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早期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均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基于婴幼儿发育理论的针刺方案,对照组采用头针方案.通过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对不同组别、不同脑瘫类型的患儿治疗前后的坐位功能进行疗效评价;采用表面肌电仪记录坐位相关大肌肉(背阔肌、竖脊肌、腹直肌)表面肌电信号(RMS)变化;并应用尼莫地平法评价两组患儿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坐位功能得分均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坐位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痉挛型和肌张力低下型患儿坐位功能得分的进步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1);坐位主要相关大肌肉RMS信号变化为:随着坐位的完成,背阔肌RMS信号逐渐减弱,竖脊肌信号逐渐增强,腹直肌信号稍减弱.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背阔肌RMS信号明显降低,竖脊肌RMS信号明显升高(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50/56)]高于对照组[77.78%(4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婴幼儿发育理论的针刺方案可以有效提高8个月~1岁坐姿异常的早期脑瘫患儿背侧伸肌肌力,从而改善坐姿,有利于患儿坐位的完成.

  • 基于无线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的上肢动作识别

    作者:吴志文;李晓欧

    目的 为识别上肢动作并应用于人机交互领域以及为相关患者提供上肢康复训练,设计一个无线表面肌电信号采集及识别系统.方法 系统主要由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组成.硬件设计方面,由增强型80C51作为各个模块的控制中心.贴片电极采集的肌电信号,经仪表放大器AD8422放大处理,并进行A/D转换,后通过无线方式将信号发送给接收盒并传送至PC.软件设计方面,在VC平台下,通过均方根、自回归系数提取特征值,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动作模式识别.结果 设备的采集部分体积为37 mm×27 mm×15 mm,可方便地实现穿戴式,上位机部分则可以满足对信号的各种分析以及作为人机交互界面.结论 该系统可实现对患者的康复训练,也可扩展到游戏娱乐.

  • 基于运动学和肌电特征的脑瘫爬行运动功能异常分析与评估

    作者:李亮亮;陈香

    目的 探索基于运动学和肌电特征的脑瘫患儿爬行运动功能异常量化评估方法.方法 以儿童手膝爬行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动力学传感器和表面肌电检测技术,提取可有效描述爬行运动强度、稳定性、肌肉激活水平以及拮抗肌对协调性等功能状态特征参数;然后,针对多通道数据特征对爬行运动功能进行整体量化评估时存在的数据冗余现象,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算法进行特征融合,提出基于特征距离比的脑瘫患儿爬行运动异常量化评估方法.结果 对17名健康儿童和22名脑瘫患儿开展了爬行运动分析,发现PCA特征融合可有效减少多维特征中的冗余信息,基于融合特征距离比的方法可有效描述脑瘫患儿的爬行运动异常.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运动学和表面肌电特征距离比的方法,为脑瘫患儿爬行功能异常的量化评估提供了可能.

  • 表面肌电检测中消除工频干扰的方法

    作者:丁祥峰;孙怡宁;孙启柱

    从硬件和软件数字信号处理方面介绍了表面肌电检测中消除工频干扰的方法,硬件上采用了共模屏蔽驱动电路,模拟陷波器;数字信号处理方面应用自适应数字陷波器和谱内插的方法.模拟陷波器和数字陷波器由于消除工频干扰的同时也去除了信号成分,一般只在简单生物反馈中使用.谱内插的方法是在假设真实信号的50Hz成分可以通过内插法由相邻的频率成分估计出,这样就可以消除工频干扰,而且即使工频干扰的相位发生变化也可很好的消除其影响.

  • 一种基于加速度与表面肌电信息融合和统计语言模型的连续手语识别方法

    作者:田建勋;陈香;李云;杨基海

    加速计(ACC)和表面肌电(SEMG)传感器是两种有效轻便的手势捕获设备.本研究提出一种采用多级决策树融合ACC和SEMG信息识别手语词根,并引入统计语言模型进行词根接续判断和错误纠正的中国手语连续语句识别方法.对包含有120个词根的200组连续中国手语句子展开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从连续信号中识别出词根序列,120个手语词根全局平均识别率接近95%,句子识别率接近90%,采用纠错模型的方法与未采用纠错模型相比,词根的平均识别率提高了4%左右,句子识别率提高了10%.这种结合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手语识别方法在连续手语识别和人机交互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基于表面肌电非负矩阵分解与一致性的肌间协同-耦合关系研究

    作者:谢平;李欣欣;杨春华;杨芳梅;陈晓玲;吴晓光

    肌肉协同模型是神经产生并控制运动的低维度结构,探讨不同动作任务下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间的相干性分析,可以体现相应肌群的协同耦合关系,进而能从神经控制运动与肌肉相互配合协调的角度揭示运动产生与执行规律.组织8名年轻健康受试者(男女均半、20 ~ 24岁)进行上肢腕部屈、伸实验,采集动作时相应肌群的sEMG数据,引入非负矩阵分解(NMF)方法分析肌间协同性,并进一步对协同性较高的肌群采用一致性分析方法,研究信号beta(15 ~35 Hz)和gamma(35~60 Hz)频段的耦合强度关系,探讨腕部伸屈动作下不同受试者之间的协同-耦合性差异.结果表明:腕伸动作下,主动肌桡侧腕短伸肌(ECR)、指伸肌(ED)、尺侧腕伸肌(ECU)、肱桡肌(B)在协同模块W5中具有协同关系,且肌间耦合强度显著(P<0.05),beta频段与gamma频段一致性显著面积相差较大(1.261±0.966);腕屈动作下,分别在协同模块W1W4 W5中存在具有协同关系的肌肉对,且肌肉间耦合强度显著(P <0.001),在beta和gamma频段一致性显著面积相差较小(0.412±0.163),但主动肌桡侧腕屈肌、指浅屈肌间不具有协同性,耦合关系较弱.以上说明:神经控制运动的方式不同,体现为肌肉协同-耦合关系有所差异;在同一协同模块中,协同性较高的肌肉间耦合关系较强,揭示神经控制运动规律与肌肉相互配合方式;运用此方法进行肌间协同-耦合联合分析,可望深入揭示中枢神经模块化协同控制运动机制,进一步为运动障碍患者功能分析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驾驶人背部肌肉负荷定量研究

    作者:张非若;陶鑫;王波;王文军;成波

    使用表面肌电图(sEMG)技术测定驾驶人躯干肌肌肉活动,定量驾驶人背部肌肉负荷水平.选取8名健康男性大学生作为受试者,有驾驶资质,右利手.在驾驶模拟器上以80 km/h的速度匀速驾驶.模拟器场景为三车道直道的自编场景,受试者在中间车道行驶共120 min,同步记录躯干肌中左右腰竖脊肌(LES和RES)和左右多裂肌(LMM和RMM)的肌电信号.在模拟驾驶前,测试LES、RES、LMM和RMM的大自主收缩力(MVC),以此作为数据处理的基值,并测试模拟驾驶前后受试者30% MVC的肌电信号.对等长肌肉收缩期肌电信号(即30%MVC肌电信号)进行分析,时域分析指标为参考随意收缩肌电百分比(%RVE)和频域分析指标为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对连续驾驶期间肌电信号采用振幅概率分布频率(APDF)方法进行分析.时域指标结果显示,LES、RES、LMM和RMM模拟驾驶前后%RVE值均显著上升(P<0.05);频域指标结果显示,模拟驾驶前后LES、RES、LMM和RMM的MF30%MVc值及MPF30%MVc值均下降,经检验RES和RMM模拟驾驶前后的MF30%MVc值及RMM驾驶前后MPF30% Mvc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APDF分析结果表明,连续驾驶期间,LES、RES、LMM和RMM的肌肉负荷水平分别为7.55%±5.64%、5.78%±3.06%、6.13%±3.76%和5.69%±3.41%,为低负荷水平作业.sEMG研究表明,在连续驾驶期间,驾驶人的背部肌肉产生疲劳,躯干肌疲劳程度左侧高于右侧;在连续驾驶期间,背部肌肉负荷水平为持续低水平负荷.

  • 人体步态滑跌过程中的下肢表面肌电特性研究

    作者:苏海龙;许兆健;张峻霞;张琰

    通过分析在意外滑移恢复和跌倒两种情况下人体髋、膝、踝3个关节不同肌肉群肌电信号的反应差异,研究髋、膝和踝3个关节运动对滑后恢复平衡的作用.试验招募10名年轻的健康受试者,要求其沿着指定的直线步道行走,并使其在行走过程中发生意外滑移.通过分析所测得的肌电信号,得出不同肌肉群的肌肉激活延迟时间、肌电信号峰值、到达峰值时间、协同收缩率等参数.研究结果显示,恢复平衡和跌倒之间肌肉激活延迟时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股内侧肌的肌电峰值分别为70.2±9.8和89.0±12.7,有显著性差异(P<0.05),胫骨前肌和半腱肌的距峰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38、0.030(P<0.05),股二头肌距峰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62 >0.05).上述结果表明,在人体发生意外滑移后,对重新恢复人体平衡起作用的下肢关节肌肉激活时刻差别不大,但针对不同的关节运动,其肌肉伸缩程度以及肌肉做功不尽相同.根据肌肉所属关节及实验数据可知:增大踝关节背屈运动、膝关节屈曲运动和髋关节的伸展运动,对滑移后的平衡恢复作用显著.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揭示人体步态滑跌行为的内在机理,为各工作场所建立防滑策略提供有效的准则.

  • 表面肌电在评估偏瘫患者肘关节肌张力中的应用

    作者:郭明远;张建宏;王惠娟;范建中

    目的 探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sEMG)特征与偏瘫患者肘关节肌张力的关系.方法 同一治疗师对37例脑损伤后偏瘫患者的患侧肘关节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同时用sEMG记录被动活动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结果 经Spearman相关分析,被动屈肘时,肱二头肌(r=0.651)、肱三头肌(r=0.912)、肱三头肌+肱二头肌(r=0.905)、肱三头肌-肱二头肌(r=0.903)的均方根值(RMS)与MAS相关(P<0.001);被动伸肘时,肱二头肌(r=0.848)、肱三头肌(r=0.518)、肱三头肌+肱二头肌(r=0.850)、肱二头肌-肱三头肌(r=0.711)的RMS与MAS相关(P<0.001).结论 sEMG能检测主动肌和拮抗肌的肌电活动,对临床肌张力评估和痉挛的治疗提供量化的参考.

  • 表面肌电仪对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分析

    作者:许晶莉;范艳萍;李林

    目的 探讨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在等长收缩过程中肱二头肌肌张力变化的表面肌电图特征.方法 使用表面肌电仪检测1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在肱二头肌进行被动等长收缩时的表面肌电信号.结果 健侧肌电信号强于患侧,健侧肱二头肌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RMS)及肌电积分值(iEMG)高于患侧( P<0.05).结论 表面肌电仪对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评估结果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结果一致,具有实用价值.

  • 脊髓损伤患者盆底表面肌电与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丛芳;李建军;周红俊;郑樱;林歆;吴琼;金龙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盆底表面肌电(sEMG)值与国际SCI 数据集肠功能基础数据集问卷调查指标的相关性,为SCI 患者水疗项目的 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2006 年颁发的SCI 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将180 例残损分级为A级、B级、C级和D级的SCI 受试者分别分成A组、B组、C组和D组.应用标准的Glazer 盆底sEMG评估方案及设备,对患者进行肛门括约肌sEMG值的测定,同时进行国际SCI 数据集肠功能基础数据集--数据表的问卷调查.结果 Glazer 评估中各个收缩阶段的盆底sEMG检测值与SCI 肠功能问卷调查中的便意、主要排便方法、平均排便时间、便失禁的次数、需要外用衬垫或塞子5 项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各个收缩阶段的盆底sEMG 检测值也与SCI 残损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Glazer 盆底sEMG评估与国际SCI 数据集肠功能基础数据集的问卷调查对SCI 患者水疗项目的 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肌电反馈体感游戏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儿童上肢功能的效果

    作者:朱俞岚;张备;陈亮;白玉龙

    目的:探讨采用肌电反馈体感游戏治疗分娩性臂丛麻痹(OBPP)患儿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2月,本院41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1)和体感游戏组(n=20)。两组均进行运动疗法治疗,体感游戏组还进行肌电体感游戏的上肢作业疗法,共4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Mallet评定和患儿肩部外展时三角肌电生理学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Malle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730, P>0.05)。治疗后两组Mallet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t>5.085, P<0.05),体感游戏组Mallet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t>3.195, P<0.01)。治疗后,体感游戏组三角肌的肌电积分值(iEMG)、平均肌电值(aEMG)和大随意收缩值(EMGmax)均较治疗前升高(t>4.420, P<0.05),而常规治疗组仅aEMG、iEMG高于治疗前(t>2.282, P<0.05)。治疗后体感游戏组各项肌电指标及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常规治疗组(t>2.155, P<0.05)。结论肌电反馈体感游戏治疗对提高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患儿上肢功能及力量有一定作用。

  • 针刺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的效果

    作者:王利江;刘秋燕;刘彬;候梅

    目的:探讨口腔感觉运动疗法(OSMT)、针刺和低频电刺激等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脑瘫流涎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本院脑瘫伴发流涎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A组(OSMT,n=20)、B组(针刺,n=20)、C组(低频电刺激,n=20)和D组(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n=20)。同期选取门诊就诊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由分别采用教师流涎法和舌骨下肌群表面肌电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和A组舌骨下肌群表面肌电均方根(RMS)值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668, P>0.05),B组、C组和D组显著高于治疗前(t>8.983, P<0.001)。治疗后对照组和A组间流涎的临床疗效和RMS值均无显著性差异(W=389.5, t=2.041, P>0.05),B组、C组和D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A组(W>226.0, t>8.534, P<0.01),D组优于B组和C组(W>306.0, t>3.663, P<0.05)。结论针刺和低频电刺激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流涎情况,二者联合疗效优于单一治疗,而OSMT治疗未见明显疗效。

  • 青年女性疲劳诱发试验后腰部肌肉疲劳与疼痛发生的关系

    作者:陈睿;周珊瑶;李洋;佘燕玲;史华彩;郭隽;黎程

    目的 探讨疲劳诱发试验中肌肉疲劳与疼痛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7月至10月,招募21例青年女性健康志愿者进行疲劳诱发试验,采集试验前、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表面肌电信号的均方根(RMS)和中值频率(MF),采用Borg疲劳量表、疲劳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疲劳程度,测定大自主收缩力(MVC)、压力疼痛阈值(PPT)等数据.根据试验后是否诱发疼痛分为两组,比较试验前后差值.结果 Borg疲劳量表评分、疲劳VAS评分、MVC、RMS和MF在疲劳诱发前后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Z>6.064,P<0.001).两组间疲劳诱发试验前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前后VAS评分差(t=-4.112,P=0.001)、部分测试点RMS差(t>2.385,P<0.05)有显著性差异;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疲劳VAS评分差预测疼痛发生的佳临界点为3.45,敏感性100%,特异性81.8%.结论 疲劳诱发试验中,疲劳VAS评分差对疼痛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MS差与疼痛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未发现Borg疲劳量表和PPT在预测疼痛发生中的价值.

  • 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不同桥式运动时腰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作者:王康玲;王楚怀;许轶;缪萍

    目的:了解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在行不同桥式运动时腰肌表面肌电活动的变化。方法选取正常对照与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各18例,记录两组受试者行桥式运动、单足支撑桥式运动时的腰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结果对照组行不同桥式运动时,双侧竖脊肌、多裂肌表面肌电配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段组间同侧同名肌肉表面肌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行桥式运动时,双侧腰肌表面肌电配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行单足支撑桥式运动时,支撑足侧竖脊肌肌电值较对侧大(P<0.05),前、中、后时段腰肌肌电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行非对称性桥式运动时,双侧竖脊肌收缩力不平衡。

186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