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중국강복리론여실천
- 主管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影响因子: 1.3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759/R
- 国内刊号: 张爱民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1-3个月
1 题目 题目须言简意赅、主题明确、文题相符,中文不超过20个字,一般不使用缩略语,英文不超过25个实词。每篇文章均需附中、英文文题。
2 作者署名 作者应是:①论文学术思想的构思者或设计者;②采集实验数据并能给予解释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者;④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⑤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以上各条均须具备。作者姓名的排列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讯作者。
3 摘要 A类(论著、综述类):论著需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综述需附中英文叙述性摘要;B类(经验交流、技术介绍类):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C类(其他):附中、英文摘要。结构式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部分。中英文应一致。
4 关键词 所有稿件需附3~7个中、英文关键词。请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的词汇。
5 正文 论著包括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每个部分可用阿位伯数字表示顺序,各个部分内部再分层次,可类比“1,1.1,1.1.1……”表示。①材料: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来源及观察治疗时间,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分组情况,每组患者的数量,性别构成,年龄范围及[(x±s)]值,病变部位及性质,病程范围及[(x±s)]值,并对一般资料做统计分析,说明其可比性。临床资料来源应与第一单位相符,或取得第一单位书面许可。若是实验,则应说明动物的种系,分组方法,每组的数量,雌雄,体质量范围及[(x±s)]值,并说明各组的可比性,指出实验的试剂、仪器及其来源、型号等。②方法:临床治疗应说明疾病程度分类标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的治疗方法,疗效判定标准及评价方法,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软件名称、版本)等。实验须介绍设计方法。③结果:将数据以表或图的形式列出,并进行统计处理,客观地得出结果。④讨论: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并说明得到的启发,或根据结果提出问题及进行展望。
6 统计研究设计 应说明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属于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的具体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说明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统计名词及符号请按照国家《统计学名词及符号》有关规定书写: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文υ;概率用英文大写P。
7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 用[(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u-Ql)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8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要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统计学数据应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字。
9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 P<0.05为对比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对比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为对比组之间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 χ2=4.68, F=6.79等),应尽可能给具体的P值(如P=0.0238);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10 医学名词 以1989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各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11 图表 同一数据不要用图和表重复表达。引用他处的图表应注明出处。①表:采用三线制。表题位于表的上方,用“表1、表2、表3……”表示,表注位于表的下方。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应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②图:图稿采用白纸单面墨绘或计算机激光打印,须清晰。③照片:提供彩色原件,反差分明,清晰可辨。最好提供图像格式电子文档原件,不要粘贴在WORD文档中。不收负片。图和照片应标记清楚作者姓名、序号、在文中的位置、上下方向。规格8 cm×12 cm。图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12 计量单位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部出版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常用单位的表示有“pg, ng, μg, mg, g, kg; μl, ml, L;μm, mm, cm, m; s, min, h, a;℃; nmol, μmol, mmol, mol”等,但人体压力值(如血压、眼压、中心静脉压等)的计量单位仍使用mmHg或cmH2O,首次使用时注明与kPa的换算系数(1 mmHg=0.133 kPa)。
13 数字 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整数部分超过4位时,每3位数字为1组,组间加千分撇“,”,小数部分不分节。但序数词的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10%,(50.2±19.4)%。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如前后单位一致,可省略前一个单位,如5 cm×6 cm×8 cm,可写成5×6×8 cm,但不能写成5×6×8 cm3。
14 缩略语 题目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全称(含中英文)。缩略语应尽量少用,1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1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请勿引用他人文章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按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的来源请在文题后用“[]”标出,引自期刊的为[J],专著为[M],会议论文集为[C],报纸为[N],专利为[P],标准为[S],报告为[R],学位论文为[D]。论文应有充足的参考文献,论著不少于25篇,综述不少于35篇,并以近5年内的文献为主(30%以上)。非正式出版物上的资料请勿列入,尽量不引用教科书。已被采用而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列入参考文献内,在刊名后应注明“待发表”,在本文正式刊印前如已刊出,应尽快补充已发表的年、卷、期、页码。中外作者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西文作者著录姓的全称及名的首字母缩写(中间不加缩写点)。日文作者姓名及文题请用原文,不能用中文汉字代替。参考文献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须著录起止页,起止页中间用“-”,不用“~”。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举例:
[期刊] 作者(全部,超过3个人时用“,等”).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书籍] 主要责任者(全部).书名[M].版次(第1版可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国外出版单位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出版年:起-止页.
[书中析出文献] 章节作者.题目[M]//书的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
[报纸] 作者.题目[N].报纸名称,年-月-日(版面).
[电子文献]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例:
[1]缪鸿石.创伤康复与生长因子(二)[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0, 6(2): 85-89.
[2]王荫华.北京医科大学汉语失语成套测验[M]//缪鸿石,朱镛连.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6: 94-113.
[3]刘燕玲.糖尿病人能吃甜的吗?[N].健康报, 2000-7-10(3).
[4]万锦堃.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5]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http://www.cajcd.edu.cn.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发文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官网是什么?
杂志官网为:http://www.cjrtponline.com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影响因子是多少?
知网显示,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641,综合影响因子为1.249。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是核心期刊吗?
杂志目前是科技核心、中文核心期刊、CSCD期刊。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好投吗?
根据投过稿的作者反馈,杂志的投稿命中率很低,稿件不容易录用,但杂志的审稿速度很快,如果文章不录用很快就就会有结果,总之不会耽误作者很多时间。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审稿快吗?
杂志的审稿周期很快,初审之后很快就到外审阶段,所以如果文章质量高的话,可以尝试投稿。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早期康复介入对住院工伤患者期望和感知水平的影响
目的 了解康复早期介入和非早期介入工伤患者对康复服务的期望和感知状况.方法 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运用改良ServQual量表对工伤康复早期介入和非早期介入患者35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47份.早期介入和非早期介入组期望值无显著性差异(t<1.904,P>0.05),两组对保证性和响应性维度的期望评价评分均较高,对可靠性的期望均较低.早期介入组的感知水平多高于非早期介入组(t>1.981,P<0.05),两组对有形性的感知评价均为高,对移情性的感知均为低.结论 康复早期介入对工伤患者的服务感知评价有一定提高.
-
帕金森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相关性
目的 探究血脂与帕金森病的关系以及对帕金森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帕金森病患者145例为患者组,同期12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血脂水平,分析各项血脂指标与帕金森病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和运动分型的相关性,计算相关血脂指标的预测值.结果 患者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均低于对照组(t>2.08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A1是患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OR=0.081,P<0.01).ApoA1的佳截取阈值为1.38 mmol/L,敏感度性0.72,特异性0.68.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总体血脂水平低于健康人,低ApoA1可能是帕金森病发病的潜在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预测帕金森病患病风险的参考.
-
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效果
目的 探讨在下肢负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负重、平衡和步行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7年住院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和下肢负重训练,实验组另予全身振动训练,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患侧单足负重时间、步长和步速、Berg平衡量表(BBS)和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侧单腿负重时间、步长、步速、BBS评分和FAC分级均显著提升(t>8.835,P<0.001),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F>19.644,P<0.001).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负重、平衡和步行功能.
-
移动康复评定在脊髓损伤患者水中康复评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移动医疗技术在脊髓损伤患者水中康复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接受水中运动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采用Alyn水中适应性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对照组采用纸质评定法,实验组采用移动应用程序法,评定2次.记录评定耗时和查询评定结果耗时,统计算分正确率,计算两次评分的变化值和变化率.结果 实验组评定耗时和查询评定结果耗时均显著小于对照组(t>10.492,P<0.001),百分制总分、总分变化率、百分制总分变化率的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545,P<0.05).结论 与传统纸质量表评定法相比,基于移动技术的电子化康复评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脑电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脑电研究、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等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上取得一些积极成果.脑电研究发现,患者的α、β、δ和θ波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RP)中的P300、P200、N100、N200等显著区别于常人,皮质激活区域不均衡;TCD、磁共振、PET和SPECT研究均发现,抑郁症患者额叶和颞叶等脑血流异常;磁共振研究发现,患者额叶、左侧梭状回、背前扣带皮质等脑结构和代谢异常,N-乙酰天冬氨酸盐、肌酸、胆碱和谷氨酸等可能是引起抑郁症发病的部分原因.
-
挥鞭样损伤的研究进展
挥鞭样损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为颈痛、头痛、颈椎活动受限等.其机制复杂,不仅与突然的加速-减速机制传导至颈椎关节面、相关韧带、肌肉和神经等造成一系列症状相关,近发现还可能与脑脊液低容量、纤维肌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上行网状系统损伤有关.对于不伴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进行针对颈部腹侧深层肌肉的等长收缩以及耐力的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经超声可实时动态检测运动训练组与保守观察组深层与浅层肌肉形变以及形变速率模式不同.运动训练可改善肌肉运动模式,同时修复受损的颈部肌肉.
-
运动诱导细胞自噬在老年肌少症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老年肌少症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由于蛋白质合成和降解两者之间的不平衡,导致骨骼肌肉的质量和强度的降低.细胞自噬作为调节体内蛋白质代谢平衡的保守机制,能够被运动诱导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mTOR等多条信号通路途径调节.而运动激活的细胞自噬调控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骨骼肌重塑与内环境稳态的稳定,是骨骼肌健康维持的关键.本文总结不同运动诱导的细胞自噬在老年肌少症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与潜在的分子机制.
-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进展
经颅直流电刺激通过电流调节神经细胞跨膜电位,导致去极化或超极化,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从而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本文主要综述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安全性与局限性.
-
肠道菌群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随着微生物与大脑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肠道菌群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大脑和行为的重要性.目前,主要的研究集中于探究肠道微生物对ASD的致病机制.肠道微生物组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双向调节主要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和神经免疫激活等途径来实现.微生物-肠-脑轴失衡可影响行为表型,导致ASD.因此,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来治疗ASD是今后的研究热点.本文对ASD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肠道微生物组对神经心理的调控寻找更多的证据,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微生物-肠-脑轴的潜在机制.
-
运动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运动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连接蛋白43(Cx43)和泛连接蛋白1(Panx1)的影响.方法 5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运动预处理组,每组18只.造模前,运动预处理组行跑台训练3周.采用改良Koizumi线栓法闭塞对模型组和运动预处理组大脑中动脉,再灌注24 h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神经功能;伊文思蓝渗透法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缺血侧脑组织Cx43和Panx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运动预处理组mNSS评分降低(P<0.05),伊文思蓝含量以及Cx43和Panx1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Cx43和Panx1阳性面积率降低(P<0.05).结论 运功预处理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下调Cx43蛋白和Panx1蛋白表达,具有脑保护作用.
-
miR-20a-3p靶向STAT3调控大鼠脊髓损伤轴突修复
目的 探索Wistar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局部微环境发生改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寻找起关键调控作用的微RNA.方法 15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3)和脊髓损伤组(n=12).脊髓损伤组根据取材时间分为4 h、3 d、7 d、14 d四个组,每组3只.使用Microarray 3.0芯片检测脊髓损伤大鼠损伤局部发生改变的微RNA,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论证发挥关键调控作用的微RNA,进行靶基因预测.运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miR-20a-3p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3表达量,并分析各组中靶蛋白与目标微RNA表达变化趋势相关性.在神经元中抑制关键候选微RNA,并使用免疫荧光观察靶蛋白表达与轴突生长的关系.结果 脊髓损伤标本中miR-20a-3p特征性上调明显.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STAT3可为miR-20a-3p的靶基因,与其趋势相反.细胞实验结果显示,miR-20a-3p抑制组与对照组相比轴突延长.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R-20a-3p抑制组STAT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脊髓损伤后miR-20a-3p通过调节其序列互补靶基因STAT3表达量来影响神经元轴突的生长.miR-20a-3p上调导致STAT3下调,抑制miR-20a-3p,可促进神经元轴突的再生.
-
中老年脑卒中患者握力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 来自中国健康与退休前瞻性队列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握力与认知功能在中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中国健康与退休前瞻性队列研究(CHARLS)中412例脑卒中患者2011年至2012年的基线调查数据,分析脑卒中患者握力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以及性别的影响.结果 握力可增加认知功能得分.每增加5 kg握力,脑卒中患者能够正确画出图案的概率增加30%(95%CI:8%~57%,P=0.005).同时,情节记忆增加0.15分(P=0.003),电话筛查认知功能增加0.30分(P=0.001),总认知得分增加0.60分(P<0.001).握力与所有认知指标的关系在女性脑卒中患者中更强,尤其是情节记忆得分方面具有性别差异(P=0.049).结论 握力与认知能力的各项指标均呈正相关.握力对认知功能的作用在女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作用更大.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应用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皮层刺激方法.rTMS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可塑性、脑网络,以及神经递质、营养因子等多种途径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
-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正常的脑外伤患者行为记忆测评分析
目的 观察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测评得分正常的脑外伤患者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评(RBMT-3)中的表现.方法 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选择有明确主诉,但MMSE筛查为认知功能正常的脑外伤患者40例(患者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先后采用MMSE、MoCA和RBMT-3进行测试.结果 患者组中14例MoCA评分正常.患者组MoCA总分、RBMT-3总粗分和总量表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822,P<0.01);MoCA言语和延迟回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790,P<0.01),RBMT-3各项中故事延迟回忆、技能学习即时回忆和技能学习延迟回忆粗分和分量表分均低于对照组(t>2.507,P<0.05),RBMT-3记住姓名延迟回忆和故事即时回忆粗分低于对照组(t>2.018,P<0.05).结论 对存在明确主诉的脑外伤患者,建议联合使用MMSE和MoCA进行筛查,记忆损害症状明显的可进一步采用RBMT-3进行评定.
-
光照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进展
光照疗法通过利用不同时长和不同强度的光线照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昼夜节律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本文回顾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发现光照疗法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和负性情绪等方面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也有部分研究发现光照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和认知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对颅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头皮针组(n=20)、认知训练组(n=20)和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组(n=20),分别给予头皮针、认知训练和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共40次.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三组MMSE、MoCA和MBI评分均显著改善(F>21.923,P<0.001),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组评分优于另外两组(F>3.423,P<0.05).结论 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头皮针和认知训练.
-
针康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康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8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n=29,头穴丛刺)、B组(n=30,认知训练)和C组(n=29,针康法).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行血清Hcy测定,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血清Hcy含量C组低(F=6.570,P<0.01);MoCA评分C组高,A组低(F=31.526,P<0.001).结论 针康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头穴丛刺和认知训练.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老化和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老化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包括记忆、注意、语言和执行等功能.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下降是其核心症状之一.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已被应用于健康老年人和AD患者,改善生理和病理性老化相关的认知障碍.tDCS能改善老年人的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工作记忆)、语言、错误感知和注意功能,其效果受教育水平、刺激参数和个人任务基线成绩等多种因素影响.tDCS也能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效果受解剖差异、疾病严重程度、刺激参数以及评估工具等因素影响.认知训练与tDCS结合可进一步增强老年人和AD患者认知功能.
-
脑白质疏松相关认知障碍患者的静息态脑网络及格兰杰因果连接
目的 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观察认知正常和存在轻度认知障碍(MCI)的脑白质疏松(LA)患者的静息态脑网络(RSNs),进一步使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GCA)分析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年龄40~80岁的LA-MCI患者34例,LA认知正常患者15例,正常人33例.行rs-fMRI扫描,独立成分分析法分离功能脑网络,两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间脑网络活动性.GCA分析相关RSNs之间的功能连接关系.结果 共得到8个RSNs:默认网络、运动网络、内侧视觉网络、外侧视觉网络、右侧记忆网络、左侧记忆网络、听觉网络和执行网络,三组间不同脑区激活程度不同.三组内部不同脑网络间功能连接模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LA患者脑网络成分随着疾病进展而变化,RSNs早期出现网络成分变化及激活程度下降;随着认知障碍程度增加,激活程度进行性下降,并出现脑网络之间连接方向和连接强度的变化和重建.
-
有氧运动对脑小血管病大鼠执行功能的效果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改善脑小血管病大鼠认知执行能力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模型组(n=16)和游泳组(n=16).双侧颈动脉结扎法造模.4周游泳锻炼后,各组行挖穴测试.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蛋白水平.高尔基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树突及突触棘的发育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齿状回Ki67、双皮质素(DCX)和Neun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游泳组挖穴能力更强(P<0.05),海马组织中BDNF和TrkB蛋白水平更高(P<0.05),海马齿状回Ki67/DCX和Neun阳性细胞表达率更高(P<0.05),海马区神经元树突范围更大,突触棘更长,神经元发育更好(P<0.05).结论 有氧运动通过BDNF/TrkB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的增殖分化,增加Ki67/DCX和Neun表达,促进海马神经元发育,改善脑小血管病大鼠执行功能.
-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及上肢功能的效果
目的 研究以镜像视觉反馈(MVF)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上肢及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应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MNST治疗仪进行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单反应时、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3.915,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452,P<0.05).结论 MVF与常规训练相结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和认知功能.
-
手机控制型便携经颅直流电刺激器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 设计并实现一种手机控制型低功耗、便携式经颅直流电刺激器.方法 采用恒流刺激电路通过场效应管,实现输出稳定可调的低强度直流电流;阻抗检测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增加刺激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微控制器实现对刺激电路的控制和实时检测,通过智能手机安卓软件实现刺激器的参数设置和实际刺激信息的显示及保存.结果 输出电流强度与精度、大负载,控制模块的计时、设备连接、刺激信息采集与显示,都达到预期设计目标.结论 实现了刺激器的移动终端控制,具有便携、低成本、低功耗的优点,可为进一步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
不同残疾类型成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康复服务利用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对不同残疾类型成年残疾人使用康复服务的影响.方法 选取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非多重残疾的成年残疾人数据,分析各类型残疾人中教育程度、人均家庭收入与康复服务利用的相关性,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城乡、婚姻状态和残疾等级.结果 我国成年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的使用率为2.98%~15.97%.城镇各类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的使用率均高于乡村(χ2>26.30,P<0.001).多元回归显示,教育程度总体上是使用康复训练与服务的促进因素,但对不同类型残疾人影响不同;人均家庭收入在部分类型残疾人中是促进因素,部分类型残疾人中是阻碍因素,部分无显著影响.结论 我国成年残疾人康复服务使用急需提升.影响成年残疾人使用康复服务的因素,不同类型残疾人有各自特点,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提升成年残疾人对康复服务的使用.
年 | 期数 |
2019 |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
未知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审稿很规范,投稿到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近小修后收录,还是很顺利的。编辑排版很仔细,排版期间反复的和我多次沟通交流,很敬业,推荐投稿。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投稿到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送审了两个专家,一个要求修改细节,一个专家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文章经大修后被收录,个人觉的文章创新强,参照专家给出的意见认真修改,还是很好中的。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1月10日投的稿件,一周后通过初审送外审,半个月左右返回审稿意见,经修改返回后,于3月25日被收录,历时两个半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