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析偏瘫患者呼吸训练与核心力量稳定性训练结合疗法

    作者:朱红琴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康复的佳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的偏瘫患者72例,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偏瘫康复治疗.观察组在进行常规偏瘫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将核心力量稳定性训练与呼吸训练结合治疗.治疗后从肺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三个方面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在肺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的得分均大于对照组各项得分(P<0.05).结论:呼吸训练结合核心力量稳定训练是治疗偏瘫的有效方法.

  • 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预防腰痛的发生

    作者:黄琪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开始核心稳定性的讨论,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调查显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特异性及非特异性腰痛。选择核心稳定性训练模式可以增加脊柱稳定性,协调肌肉失衡状态,达到预防腰痛发生的目的。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满相;黄任秀;张靖;杨孝霞;李俊;韦新艳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GMFM88、B区粗大运动评分、腹直肌RMS值、竖脊肌RMS值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更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助于改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坐位平衡功能.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徐成娥;张蕾;李文娟;武光丽

    目的 探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临床效果以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收治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4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患儿选择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20例患儿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粗大神经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与生活运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GMFM评分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治疗中,在常规康复中引入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生活运动能力,对于改善脑瘫患儿的临床预后有良好的作用.

  • 束带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的效果

    作者:梁文锐;吴小平;张启富;李鑫;余礼梅

    目的 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训练后,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改变.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70例痉挛型脑瘫门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采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徒手肌力测试(MMT)对患儿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GMFM-88、BBS、MMT(腹外斜肌)评分均显著改善(t>12.904,P<0.001),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多(t>2.121,P<0.05).结论 应用束带强化核心稳定训练能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提高核心肌力.

  •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作者:郄淑燕;王丛笑;宋德军;马全胜;汪杰;米立新

    目的:观察重复周围磁刺激(RPMS)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CNLBP患者分为试验组(n=22)和对照组(n=21)。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理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和RPMS,对照组增加CST和伪刺激。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应用平衡测试仪进行改良感觉整合平衡测试(mCTSIB),观察患者在4种不同体位下的重心摆动速度,评估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VAS、OD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试验组mCTSIB中睁眼泡沫平面、闭眼泡沫平面下重心摆动速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mCTSIB中各体位下重心摆动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VAS、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mCTSIB中睁眼泡沫平面、闭眼泡沫平面下重心摆动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RPMS可以改善CNLB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杂环境下的姿势控制能力。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功能恢复的效果

    作者:李丹;刘军军;刘亚琼;杨晓华;连惠娟;薛素芳

    目的:研究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100例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对照组进行常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按摩、针灸、感觉统合训练、引导式教育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每天训练时间至少3 h,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CFA-DC)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GMFM-88、BBS、CFA-D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进一步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改善活动水平。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联合反应的效果

    作者:张微峰;姜冬蕾;马跃文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联合反应的影响。方法2014年11月~2016年5月,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每次运动疗法训练中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20 min。治疗前及治疗6周时,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下肢部分(FMA-LE), Berg平衡量表(BBS),联合反应分级量表(ARR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UE、FMA-LE、BBS和AR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12.158, 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317, 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联合反应。

  • 本体感觉训练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的影响

    作者:张勃;丁玎;吕立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与核心稳定性训练相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训练和核心稳定性训练,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y-Meyer评定(FMA)下肢运动功能部分、Holden功能步行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FAC、BBS、TUG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加本体感觉训练与核心稳定性训练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 平衡姿势控制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郄淑燕;王丛笑;汪杰;马全胜;米立新

    目的:观察平衡姿势控制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患者的疼痛及静动态平衡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共有40例CNLBP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19例)及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理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姿势控制训练,对照组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核心稳定性训练30min/次,每天2次,每周5天,试验组核心稳定训练和姿势控制训练每天各1次,30min/次,每周5天,连续6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6周时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定.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功能障碍程度,使用三维平衡测试仪进行静动态平衡评估来评价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静态平衡指标为三种体位下的重心摆动速度;动态平衡指标为稳定时间.结果:治疗3周两组VAS、OD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闭眼站立和脚前后站立平衡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6周两组VAS、ODI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睁眼站立和闭眼站立平衡能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试验组静动态平衡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 0.01,P<0.05).治疗6周试验组VAS、ODI、睁眼站立、闭眼站立、稳定时间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脚前后站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平衡姿势控制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显著减轻CNLBP患者的疼痛及改善静动态的姿势控制能力.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影响

    作者:李威;曾祥斌;章荣;李文兰;牟杨;罗亚玲;张嵩;明俊儒

    目的:应用步态分析,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使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器检测并获得两组患者的步态参数.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步频、步幅、步速、患侧摆动相和健侧摆动相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步宽、步态周期、双支撑相、患侧支撑相、健侧支撑相、步长偏差、健侧患侧支撑相比值和患侧健侧摆动相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步宽、步态周期、双支撑相、健侧支撑相、健侧摆动相、步长偏差、健侧患侧支撑相比值和患侧健侧摆动相比值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步态的对称性.

  • 运动想象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作者:许长锋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一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FMA评分、BBS评分和FAC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0.05),且研究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AC分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AC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运动想象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效果,运动想象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起到改善作用.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作者:许长锋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比两组训练前后的步行能力(FAC量表)和平衡功能(Berg量表).结果:训练后,观察组FAC分级和Berg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 唑来膦酸静脉注射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玉芬;潘暂英;卢仁辉;郑国良;翁文水;谢溶溶;郑银家;林华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静脉注射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骨密度、脊柱稳定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期1年.23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唑来膦酸治疗+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用药前和用药1年后Ⅰ型前胶原N端肽(procollagen type l N-terminal peptide,P1 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片段(β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l collagen,β-CTX)、骨钙素(osteocalcin,N-MID)等骨转换指标及腰椎、髋部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站起测试(sit to standing performance,STS)、计时起走测试(timed“up & go”,TUG)的变化,并观察治疗不良反应和随访依从性.结果 治疗1年,2组各有113例和1 10例患者得到随访.两组VAS、STS、TUG、P1 NP、N-MID、β-CTX治疗1年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分别为84.5%、19.7%、32.6%、46.3%、38.3%和37.4%,对照组分别为82.7%、9.7%、18.7%、39.5%、40.4%和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STS、TUG治疗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治疗组腰椎、髋部、股骨颈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别为3.0%、1.4%和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腰椎、髋部、股骨颈骨密度亦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别为2.8%、4.6%和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血磷治疗1年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唑来膦酸静脉注射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提高骨密度并且能够加强腰部稳定性功能,增加活动能力.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表面肌电时频参数的影响

    作者:龚剑秋;司马振奋;张芳;梁文清

    目的 通过核心肌群表面肌电时频参数的变化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2组治疗4周、8周后的疼痛NR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表面肌电图测试结果.采集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及臀中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和中位频率值(MF)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疼痛NR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及臀中肌的IEMG、RMG、M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各部位肌肉IEMG、 RMG、M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持续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肌群的募集能力和耐疲劳性能,并同时改善其腰痛症状及功能障碍,效果优于常规物理治疗.

  • 新Bobath疗法对脑瘫患儿独坐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丽丽;田磊;黄煜;邓纬洋;姜南

    目的:探讨引入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新Bobath疗法对脑瘫患儿独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Bobath疗法,观察组采用引入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新Bobath疗法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40分钟,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3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 GMFM-88项)-B区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独坐能力的功能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 ~B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 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入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新Bobath疗法对改善脑瘫患儿坐位能力效果更加显著。

  • 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快走训练对绝经女性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杨洪涛;王银晖

    目的:对比核心稳定性训练( CST)和传统锻炼方式对绝经女性骨代谢和骨形态的影响及CST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经过问卷调查和体格筛选,选择36名55岁以上绝经女性,随机分为CST组、快走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对比各组实验前后腰椎L2-4椎体、左侧股骨近端骨密度,血清骨钙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以及尿吡啶啉。结果①经过24周实验后,腰椎L2-4骨密度变化:CST组、快走训练组骨密度增加,对照组降低,CST组增幅明显高于快走训练组( P<0.05);左侧股骨近端BMD变化:CST组、快走训练组BMD增加,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对照组BMD变化不明显。②血清骨钙素变化:CST组血清骨钙素明显高于快走训练组和对照组(P<0.05),快走组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ST组尿吡啶啉排泄水平略低于其余两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三组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显著增加绝经女性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松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 瑞士球上跪姿抬臂训练对健康女大学生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作者:赵敬国;李克宾

    目的:观察瑞士球上跪姿抬臂训练对健康女大学生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规律.方法:20名非体育系健康女大学生志愿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进行为期7周的瑞士球上跪姿抬臂训练(一种核心稳定性训练),每次训练30分钟,每周3次.对照组不进行相关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7周后安静状态下,采用上海产NDI-092型神经电检诊仪记录分析受试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结果:7周训练后实验组受试者可在瑞士球上跪姿抬臂持续15分钟,运动表现有所提高,实验组训练后Fz、Cz、Pz点P300潜伏期较训练前显著缩短(P<0.05);Fz、Pz、Cz点反应时显著缩短(P<0.05,P<0.01);Fz点P300波幅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各指标7周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7周瑞士球上跪姿抬臂训练能显著缩短健康女大学生Fz、Cz、Pz点P300潜伏期及反应时,显著增加Fz点P300波幅.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产后下腰痛患者的效果探讨

    作者:苟艳芸;江征;罗庆禄

    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产后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就诊的产后下腰痛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指导,治疗组补充进行腰部核心稳定性训练,并根据其症状和功能情况设定不同难度的练习,每周专业指导训练1次,每次训练40 min,患者每周家庭训练至少3次,每次30 min,持续6周.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RM功能障碍问卷表(RMDQ)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NPRS、RMDQ和ODI分数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NPRS和RMDQ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评定中,两组治疗前后单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洗漱、穿脱衣服等活动)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显著改善产后妇女下腰痛症状,加快其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 脑瘫患儿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运动功能影响分析

    作者:李秀丽;贾亚男;王贵玲;冀京雷

    目的:探讨分析脑瘫患儿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脑瘫患儿分成病例数各35例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儿加施核心稳定性训练,借助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过半年的治疗,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均所有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对于脑瘫患儿基于常规康复训练加施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利于其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86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