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螺钉孔对长管状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杨明;姜保国;张殿英;付中国;陈建海;张宏波

    目的:探讨板钉内固定物拆除后的螺钉孔对长管状骨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8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完成.取76根三黄鸡胫骨,随机分7组,分别是对照组,1.5 mm孔径的单皮质(只钻透单侧皮质)1孔组、双皮质(钻透双侧皮质)3孔组和双皮质5孔组,以及2.5 mm孔径的单皮质1孔组、双皮质3孔组和双皮质5孔组,对照组即正常的皮质完整组,1.5 mm孔径和2.5 mm孔径的单皮质1孔、双皮质3孔和双皮质5孔组分别作为鸡胫骨中段的直径为1.5 mm和2.5 mm的相应数目的钉道模型,上述7组标本均进行三点弯曲单一实验.结果:①1.5 mm的单皮质1孔组[占管状骨平均外径[(横径+纵径)/2]的(16.69±0.66)%]及双皮质3孔组鸡胫骨达到结构破坏时的大载荷与正常组大载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66.61±53.23),(364.23±51.26),(362.26±41.40)N,P=0.438,0.273],双皮质5孔L组的大载荷[(314.72±57.61)N]较正常组降低13%左右(P=0.033).(②2.5 mm的单皮质1孔组[占管状骨平均外径的(29.36±2.07)%]、双皮质3孔组和双皮质5孔组的大载荷[依次为(315.55±51.09),(315.83±31.00),(280.81±49.18)N]较正常组分别降低12%,12%,22%左右,差异有显著性(P=0.02,0.015,0.001).结论:长管状骨皮质上的螺钉孔直径在管状骨外径的(16.69±0.66)%以内,且穿过双侧皮质的钉孔数量为3个以下时,可不影响其弯曲性能;当螺钉孔直径超过管状骨外径的(29.36±2.07)%时,将降低长管状骨的弯曲负荷.钉孔数目与弯曲载荷降低的幅度并不呈比例,双皮质钉孔数目较少时载荷的降低幅度与单皮质1孔大致相同.

  • 人成釉蛋白抗体的制备及组织表达特异性

    作者:田宇;鲁红;倪龙兴;肖明振;余擎;蒲勤;路凡

    目的:制备抗人成釉蛋白抗体,观察成釉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2-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完成.以重组、纯化的成釉蛋白C端肽为抗原,混入完全/不完全弗氏佐剂,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经5次免疫后,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并用饱和硫酸铵纯化,制备兔抗人成釉蛋白多克隆抗体,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和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用Western Blot检测人成釉蛋白的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①ELISA检测结果:表明兔抗人成釉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10 000.②Western Blot显示:成釉蛋白在人牙胚组织总蛋白中有特异性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5 000,在脑、心、肝、脾、肺、肾、胰腺、胸腺、骨骼肌等组织中未见表达条带.结论:制备了抗人成釉蛋白抗体,为研究成釉蛋白在人牙胚中的组织表达以及利用抗体纯化蛋白提供了基础,从蛋白水平证实成釉蛋白为牙胚组织特异性蛋白,并证实人牙胚组织中的成釉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5 000.

  • Amplatzer封堵器的生物学性能及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

    作者:王延震;谢静;谢定雄;于涛;郑叙锋;郭建强;任荣;靳建建

    目的:评价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①选择2002-08/2006-04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住院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65例,男26例,女39例;平均年龄(18±8)岁;平均房间隔缺损直径(19.3±7.2)mm.纳入患者对手术方案知情同意.②手术所用封堵器为美国公司的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是一种新型的适于关闭二孔L型房间隔缺损的装置,它由具有自膨胀性的双盘及连接双盘的腰部三部分组成.双盘状结构恢复记忆形状后可以稳定封堵房间隔缺损的边缘部分,降低残余分流的发生率.③根据选择封堵器大小的方式(即球囊测量或经胸超声心动图直接观察)将患者分为球囊测量组38例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组27例.均在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同时测量患者缺损扩张直径、封堵器大小,记录X射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时间.④术后即刻、24 h、3个月及1年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射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⑤超声心动图显示完全无分流为无分流;残余分流血流宽度≤1 mm为微量分流;血流宽度1.0~2.0 mm为少量残余分流;血流宽度2~4 mm为中量残余分流;血流宽度>4 mm为大量残余分流.⑥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手术效果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等级资料秩和检验.结果:①技术成功率:6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64例封堵器置入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8%.②选择封堵器直径:球囊测量组缺损扩张直径为(20.4±6.1)mm,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21.6±5.7)mm,与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组相近[(22.5±4.3),(25.1±4.9)mm,P>0.05].③术后残余分流情况:术后即刻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球囊测量组35例完全无分流,经胸超声心动图组有23例,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24 h,球囊测量组36例完全无分流,经胸超声心动图组有24例,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3个月,球囊测量组37例完全无分流,经胸超声心动图组有25例,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1年完成随访的52例患者均未见封堵器移位及房间隔缺损再通.④X射线平片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右心房、室缩小.结论:封堵器直径比球囊测量的房间隔缺损扩张直径大1.0~2.0 mm,比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大2~6 mm封堵效果好,成功率高.

  • 影响掺锶聚磷酸钙降解速率的工艺条件

    作者:秦滢杰;陈元维;丁玉龙;史国齐;王践云;万昌秀

    目的:观察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掺锶聚磷酸钙降解速率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2/05在四川大学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室完成.通过分别控制保温时间(3,5,7 h)制备3种不同聚合度的掺锶聚磷酸钙烧料,将烧料分别在700,800,900 ℃下煅烧得到不同工艺条件的掺锶聚磷酸钙材料样品,并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氯化氢溶液中进行45 d的降解实验.用31P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其聚合度,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变化,钼蓝比色法检测PO43-的质量浓度以表征其降解速率.结果:①31P核磁共振波谱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掺锶聚磷酸钙的聚合度逐渐增大,3种掺锶聚磷酸钙烧料的聚合度分别为9,13,19.②掺锶聚磷酸钙降解速率并不随聚合度增长而呈一单调变化的趋势.在相同的煅烧温度下,掺锶聚磷酸钙的降解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聚合度为13,9,19的掺锶聚磷酸钙.聚合度为13的掺锶聚磷酸钙降解液中PO43-的质量浓度达到0.44 g/L;相同保温时间下,掺锶聚磷酸钙的降解速率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③扫描电镜显示,降解速率快的掺锶聚磷酸钙表面有CaP沉积物.结论:不同工艺条件下掺锶聚磷酸钙的降解速率不同,通过调节保温时间和煅烧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掺锶聚磷酸钙的降解速率.

  • 肝素化胶原/丝素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抗凝血性能

    作者:程忠玲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肝素化胶原/丝素共混膜,观察其抗凝血性能.方法:实验于2003-12/2005-04在北京理工大学材料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将50 mg胶原溶于0.2 g/L醋酸溶液5 mL中,然后滴加10 g/L肝素溶液0.5 mL,均匀搅拌10 min,得到肝素化胶原.采用EQINOX55型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进行结构表征.②将肝素化胶原与丝素溶液共混(质量比为1∶4),加入戊二醛溶液作交联剂,注入聚乙烯模具内干燥72 h得肝素化胶原/丝素膜.测定肝素的标准曲线以及不同戊二醛用量对肝素的结合率和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③采用体外凝血时间试验评价材料的抗凝血性,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活酶时间3种凝血时间测定,在COAG-A-MATE-XM型半自动四通道凝血仪(美国Organon Tekinika公司)中进行.结果:①肝素化胶原红外光谱在850 cm-1处出现新峰.②当加入5 g/L戊二醛溶液0.1 mL时,所得共混膜中肝素的结合率为56%,共混膜的断裂强度为45 MPa.③共混膜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分别超过150,200,50 s.结论:肝素化胶原与丝素共混膜中的肝素仍保持良好的抗凝血性.从而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生物材料.

  • 新材料与技术在腰椎滑脱症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叶桂峰;林其仁

    目的:讨论近年来新材料与新技术在腰椎滑脱手术治疗方面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资料来源:以网络数据库资源为主,查询Pubmed,SpringerLink,Ovi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1981-01/2006-06关于新材料、新器械、新技术在腰椎滑脱手术治疗方面的应用.检索词为"lumbar spondylosis or spondylolisthesis",限定文章的语种种类为Englisho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骨移植及人工材料、新器械、技术在腰椎滑脱手术治疗中的应用.②对具体事件的实验性或回顾性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62篇,排除30篇重复性研究.32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24篇为临床研究,8篇为基础研究.资料综合:医用植入体在临床上使用的增多,使腰椎滑脱症手术后效果不断提高.目前临床手术常用的方式为减压、复位固定、植骨融合.随着新材料与器械的更多应用,治疗的效果一定会更加提高.但目前内植物临床应用的增多与临床满意率和融合率的提高不成正比,相邻节段退行性变加速等问题对临床医生提出了认识新材料、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合理选择和使用新材料的问题.结论:随着更好的人工材料与器械的出现,腰椎滑脱的外科手术治疗将向微创、有效、临床满意率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但应注意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滑脱及椎管狭窄的程度、经济状况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

  • 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的现状

    作者:李强;孙正义

    目的:总结和分析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6-01/2006-10关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的文章.检索词"cartilage defects,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并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6-10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组织工程、软骨损伤、支架材料"等.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软骨组织工程材料研究的现状、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②对具体研究的回顾调查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62篇,排除28篇重复性研究.34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在软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载体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生物材料研制与开发过程中,应特别注重细胞与生物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避免生物材料研究与种子细胞研究脱节.对材料进行生物或化学修饰的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仿生材料及智能材料等的研制与开发将是未来生物材料研究的重要内容.结论:选用软骨组织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到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及自体骨材料的优缺点,通过表面改性提高材料的生物性能

  • 硅橡胶的生物医学材料特性

    作者:武卫莉;李佳

    目的:综合分析硅橡胶在人造器官设计、医疗器械、整容术和在药物缓释体系的应用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I,SCI,CA,Science Direct(Elsevier)"等数据库2000-01/2004-12有关硅橡胶在医学方面应用的文献,检索词"silicon rubber,medical materials",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1995-01/2006-08有关硅橡胶在医学方面应用的文献,检索词"硅橡胶,人造器官,整容术,橡胶器械",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文献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医用硅橡胶方面的研究.②有关医用橡胶器械、人造器官和整容术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9篇有关医用橡胶材料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研究,19篇符合要求.资料综合:①人造器官研究:人工肺、视网膜、喉头、手指、关节、鼓膜、牙齿、下颌、气管、导管和乳房等研究及设计.②整容和修复研究:颅骨的修复和人造皮肤研究等.③医疗器械研究:人工心肺机、胎儿吸引器的吸头、医用电极板、生物传感器等.④药物缓释的载体:药物胶囊、皮下埋置剂、子宫植入剂、阴道环等.⑤医用硅橡胶研究展望:提供更多医用器械和人造器官.结论:应用医用硅橡胶能够设计和制造出价格低廉的人造器官和医疗器械,使更多的医用材料投入临床应用,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

  • 组织工程材料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作者:陈宝林;王东安;封麟先

    目的:从材料表面能、材料表面的亲/疏水性、材料表面的电荷状况、材料表面的化学结构和材料表面负载活性因子5个方面论述了材料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细胞相容性的影响.指出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有着较大影响,暨从这个方面阐明了组织工程材料的细胞相容性问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7-12/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io-compatibility,bio-compatibility materials,tissue engineering,tissue engineering materials,cell-compatibilit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7-12/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材料,组织工程,组织工程材料,细胞相容性",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与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材料相关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1篇相关文献,3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8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3篇文献中,22篇涉及生物相容性,11篇涉及细胞相容性材料.资料综合:①关于组织工程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综述了高分子组织工程材料在与生物体组织接触时发生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指出了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情况决定了材料组织相容性的程度;材料对组织相容性的影响包含着微观分子水平和宏观尺度水平,而且,宏观大尺度上的效应比分子尺度上发生的化学效应更为重要.②关于材料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材料细胞相容性的影响:综述了高分子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和结构、表面组成、表面能、表面亲/疏水性、表面的电荷状况、表面负载活性因子等材料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材料细胞相容性的影响.指出这种影响是研究组织工程材料生物相容性的重要内容及进行组织相容性材料设计的重要内容.结论: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有着较大影响,细胞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是评价材料细胞相容性的指标.细胞与高分子材料间短期的相互作用程度可由细胞与高分子材料表面的黏附程度来评价,而长期的相互作用可通过检测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情况或在体内植入高分子材料进行长期评估.

  • 纳米生物陶瓷材料面对骨科应用中强度和韧性的挑战

    作者:王竹菊;韩文波;陶树青

    目的:总结并分析国内外纳米生物陶瓷的研究发展、方向及趋势,探讨纳米生物陶瓷材料在骨科中应用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对纳米生物陶瓷材料在制备人工关节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8-011/2006-10关于纳米生物陶瓷材料的文章.检索词"nano,bioceramic"并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6-10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生物陶瓷".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生物陶瓷的研究、制备、应用和前景.②对生物陶瓷材料在骨科中的应用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61篇,排除31篇重复性研究.30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6篇关于生物陶瓷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8篇关于生物陶瓷粉体制备,6篇关于生物陶瓷应用展望.资料综合:生物陶瓷根据其在生物体内的活性包括惰性生物陶瓷、活性生物陶瓷及可吸收生物陶瓷3类,其中羟基磷灰石作为活性生物陶瓷材料的代表,从粉体的制备工艺、生物相容性及药物载体等各方面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生物陶瓷材料作为无机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蚀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论:由于生物陶瓷材料在强韧性方面存在局限性,大规模临床应用还面临挑战.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其强度、韧性、硬度以及生物相容性都有显著提高,纳米生物陶瓷材料终将为人类再塑健康人体.

  • 纳米骨材料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

    作者:黄涛;吕刚

    目的:了解纳米骨材料的作用机制、生物学特性、形态成分等,对其现状及应用前景加以论述.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 1966-01/2006-02关于纳米骨材料的作用机制、生物学特性、形态成分的文章,检索词"novel bioactive materials,bone tissue engineer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同时检索清华全文数据库2001-01/2004-10关于纳米骨材料的作用机制、生物学特性、形态成分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纳米骨,临床应用.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的和重复性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24篇关于纳米骨材料的作用机制、生物学特性、形态成分的文章,27个实验或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纳米骨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同时其区别于传统人工骨材料之处在于具有类似人然骨的分级结构和多孔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生物可降解性.纳米骨材料在临床应用方面包括用于椎体融合、口腔外科领域和基因治疗骨生成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及恶性肿瘤.经过改进或技术处理的纳米骨材料不断出现并日趋完美.结论:纳米骨材料以其不可比拟的性能,克服了诸多不足并在临床试用阶段取得了成功.

  • 病区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

    作者:胡景胜;谢平初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医疗工作是医院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病区信息化建设是临床信息系统在各个病区的具体化,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论述以电子医案为中心的病区信息化建设目标和设计方案,分析其可行性,试图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和深化.方法:探讨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病区信息化系统的设计方案.论述建立病区医疗护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说明现有医院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病区医疗护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结果:建立了以电子医案为中心的病区信息化建设目标和设计方案.结论:方案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方法可行.

  • 全固态绿光激光器与前列腺选择性光汽化术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吴贺志

    目的: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前列腺良性增生症的治疗方法以及研究近况,综述选择性光汽化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主要选择被Medline收录的外文文献,就其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结果: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按出现的时间先后主要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激光切除术、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前列腺光选择性汽化术.前列腺选择性光汽化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优先选择.532 nm绿色激光用于前列腺选择性光汽化术的优势在于其作用在组织上极高的激光能量.除汽化作用外,激光束在组织上形成很薄的凝固带,凝固带的扩展限制在1~2 mm内,有很好的止血作用.系统介绍了前列腺选择性光汽化术以及其核心部件--全固态绿光激光器的原理与发展过程,并且对临床如何采用前列腺选择性光汽化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结论:前列腺选择性光汽化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532 nm绿色激光用于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具有特殊优势.

  • Vertex内固定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临床效果与植入物特征的关系

    作者:康建平;冯大雄;王清

    文章探讨了Vertex内固定系统植入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临床效果与植入物材料学性能的相关性.选择2004-01/2006-0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寰枢椎脱位与不稳26例患者,采用美国美敦力·枢法模·丹历公司生产的Vertex颈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对26例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Vertex内固定及寰枢椎融合术,摄动力位X射线片及CT检查寰枢椎稳定程度,记录每一例患者的术中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及融合情况.结果:①22例患者术后3个月×射线片显示寰枢融合成功,3例患者术后6个月X射线片显示寰枢融合成功,1例患者1年后植骨吸收再手术植骨,在术后3个月融合成功.②无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前JOA 17分法评定脊髓功能3~17分,平均6.8分,术后为5~17分,平均14.8分,改善率83%.③26例患者颈部伸屈运动正常,旋转功能均有部分丢失,18例患者旋转达120.,6例患者旋转达100°,1例患者旋转达60..Vertex内固定系统是颈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因其具有万向螺钉和随意塑行的棒相连接,做到了固定可靠,节段长短随意和钉棒连接方便的临床应用优点.Vertex内固定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术后效果亦比较理想.

  • 基于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68的家用动态心电记录器

    作者:梁航;王剑钢

    针对家用动态心电记录器的特点和要求,应用TI公司推出的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69为核心控制器设计了一款结构简单、功能适当、功耗低并且价格低廉适合于家庭保健用的动态心电记录器.

  • 新型内固定材料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的应用特点

    作者:赵磊;王黎明;蒋纯志;桂鉴超

    2003-09/2005-1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使用成都迪康公司PDLLA可吸收螺钉为19例髌骨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19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结果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无伤口感染.以膝关节功能和术后不同时期X射线片检查综合判断疗效,优16例,良3例,证实可吸收螺钉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内固定材料,其明显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再次手术,减少了感染机会,使用简便,不干扰放射影像,能获得满意的对位及维持对位效果,减少石膏外固定时间,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提早下地负重行走.为治疗髌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型内固定物.

  • 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与大鼠脊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陈刚;万虹;扬飞;历俊华;李德志;屈雪;孙异临;王身国;王忠诚

    观察生物可降解材料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与大鼠脊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实验于2005-05/09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损伤修复实验室完成.取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8只,体质量250~300 g,将组织工程材料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移植入大鼠T9水平脊髓半横断损伤处,切除脊髓3 mm,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移植入空隙处,术后每日人工排尿2次,截瘫护理.分别在移植后2,4,8,12周不同时间点电镜下观察支架的降解及组织细胞的生长状况.纳入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扫描电镜观察髓内移植后随时间的延长,材料逐步降解,透射电镜观察2周时可见材料表面有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坏死变性的许旺细胞.4周和8周时可见再生的薄髓纤维,崩解或变性髓鞘,巨噬细胞吞噬坏死变性的许旺细胞较2周时少.12周时材料表面附着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纤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坏死变性的许旺细胞少见.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在大鼠脊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钩与椎弓根螺钉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殷翔;许建中

    自1984年CD内固定系统发明以来,脊柱侧凸矫形概念发展为三维空间内旋转矫正,由于钩的作用点是在脊柱的中后柱,无法提供真正强大的三维矫正力,而且由于钩与脊柱间为非固定性的连接,手术过程中在进行去旋转操作时,固定钩可能出现移动,导致脱钩和附件骨折,有时甚至滑人椎管内导致脊髓损伤.经椎弓根固定时提供了贯穿脊柱三柱的强大控制力,内固定器材和骨可靠结合,提供了强大的矫正力,提高侧凸和旋转畸形的矫正率,而且术后丢失更少,胸段脊柱能得到更自然的生理性后凸,矫形效果明显高于使用钩固定.

  • 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与钙化的价值

    作者:刘素堂;徐凯;李东野;夏勇;李绍东;李江山;王志荣;张超群;张辉

    选择2004-10/2005-07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患者33例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男14例,女19例;年龄范围43~81岁.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0.4 s/周扫描,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共评价33例患者的396个冠状动脉节段,可用于诊断者344个节段,约占86.9%.对符合评价条件的冠状动脉节段16层螺旋CT诊断≥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7%,94.3%,78.0%,97.0%.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心病26例,非冠心病7例,16层螺旋CT发现冠心病患者含钙化节段59个,无钙化节段215个,非冠心病受检者中检出含钙化节段3个,无钙化节段67个.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5).16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作为筛选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16层螺旋CT可发现冠心病与非冠心病冠状动脉钙化的差异,钙化广泛者应建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偏磷酸钙玻璃陶瓷的多孔性能

    作者:吴岳恒;汤顺清;毛萱;成安衡;唐文洁;杜松林

    文章采用二次烧结法,没有添加发泡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泡沫多孔玻璃陶瓷,主要考察了其多孔性能,分析了其成孔机制并作出成泡沫假设,验证其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多孔玻璃陶瓷的制备过程中没有采用发泡剂,但材料可以发泡成孔,材料的配方中,其钙磷物质的量比为0.47,烧结温度选择680℃.X射线衍射图谱证实所得多孔玻璃陶瓷主晶相为偏磷酸钙(β-Ca(PO3)2,CMP).液体(水)静力称重法计算出其吸水率、显气孔率及体积密度分别为34.6%,43.6%和1.26 g/cm3,与树脂成孔法结果类似.扫描电镜图显示,偏磷酸钙玻璃陶瓷孔隙丰富,大孔(100~300 μm)和微孔(2~20 μm)相互贯通.降解性能检测显示,偏磷酸钙块浸泡于37℃生理盐水28 d,失重率9.2%;扫描电镜显示其表面形貌有较大的改变,出现了一些细小条状物质,原因需进一步的分析.细胞实验显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偏磷酸钙孔洞里大量生长,且与偏磷酸钙材料表面结合紧密.提示采用二次烧结工艺,无需添加发泡剂,利用其自身配方和性质即可以制备多孔偏磷酸钙玻璃陶瓷,其发泡的主要原因为不定相偏磷酸钙的降解能力强.降解实验和生物相容实验表明所得偏磷酸钙玻璃陶瓷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珊瑚羟基磷灰石/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尹飚;张余;张宏斌;尹庆水

    背景:理想的骨细胞支架材料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外,还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诱导骨组织再生,各种细胞支架材料单独使用时的成骨能力是有限的.目的:观察复合有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珊瑚羟基磷灰石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设计:对比观察.材料:珊瑚羟基磷灰石/骨形态发生蛋白、珊瑚羟基磷灰石,将其分别切割成4 mm×4 mm×3 mm和10 mm×10 mm×3 mm大小块状物,高压灭菌后,完全培养基浸泡4 d后备用.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成骨细胞培养.②将成骨细胞分别和珊瑚羟基磷灰石/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组)、珊瑚羟基磷灰石(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组)混合培养,并设空白对照.③混合培养后2,4,6,8 d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①成骨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结果.②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扫描电镜观察结果.③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④各组细胞增殖指数测定.结果:①成骨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结果:细胞呈梭形、扁圆形及多角形外观,有数量不等、长短及粗细不一的突起,细胞通过突起相互间接触.②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材料表面呈颗粒状,具有微孔.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贴壁生长,初为单层,随着细胞的进一步分化、增殖,细胞开始叠层生长,细胞周围出现高密度颗粒,排列方式绝大多数呈一定取向,随着钙盐结晶的增多,终形成骨结节.细胞被包埋在基质中.③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显示:混合培养后2,4,6,8 d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A值)明显高于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组和对照组(4 d:101.6±7.7,93.7±6.8,94.4±5.0;8 d:120.1±8.2,108.3±8.8,110.4±7.5;P<0.01或0.05).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④各组细胞增殖指数测定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的细胞增殖指数均有所增加,但相互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内部呈珊瑚状,微孔数量多,细胞在其表面附着良好,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另外由于其复合了骨形态蛋白可以增强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故有一定的骨诱导作用.

  • 高分子聚乙烯和氧化铝陶瓷磨损颗粒诱导细胞凋亡及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信号传导的相关性

    作者:程涛;戴闽;帅浪;郝亮;范红先

    目的:观察动物体内由高分子聚乙烯和氧化铝陶瓷磨损颗粒诱导的生物反应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以及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信号传导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5-09/12在南昌大学医学院病理科和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选取健康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模型对照组、氧化铝陶瓷磨损颗粒组、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组,16只/组.②各组均建立Air-pouch动物模型,注射部位无红肿、流脓、硬结及渗出为模型构建成功.氧化铝陶瓷磨损颗粒组向air-pouch内注射经超声分散后的氧化铝陶瓷磨损颗粒悬液3 mL,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组注射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悬液3 mL,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盐水.③于术后第3,7天每组各处死8只小鼠,取air-pouch囊壁组织制备切片,光镜下观察囊壁组织结构的变化,TUNEL原位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细胞率的表达.结果:48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囊壁组织结构变化观察结果:光镜下氧化铝陶瓷磨损颗粒组、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组均可见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和增殖,术后第7天时囊壁组织细胞计数结果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组明显高于氧化铝陶瓷磨损颗粒组、模型对照组[(7 875±402),(5 134±256),(2 104±176)个/mm2;P<0.05,P<0.01].②凋亡细胞TUNEL原位检测结果:氧化铝陶瓷磨损颗粒组、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组均存在TUNEL染色阳性细胞,细胞核着染成棕褐色或棕色,模型对照组未见明显组织细胞反应.③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情况:每高倍视野阳性细胞率氧化铝陶瓷磨损颗粒组、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组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与凋亡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752);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组术后第7天时多,达(28.57±5.62)%.结论:高分子聚乙烯和氧化铝陶瓷磨损颗粒均能诱导细胞凋亡,并且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诱导细胞凋亡程度高于氧化铝陶瓷磨损颗粒.细胞凋亡参与了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病理过程,且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激活有关.

  • 个性化外耳支架的设计与制造

    作者:曾文;葛夏文;颜永年;周天瑞;张人佶;林峰

    目的:在耳郭重建手术中,目前国内外整形外科医生主要采用切取患者自体肋软骨,将其雕刻成为耳郭支架.或者采用进口的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按健耳的大小和形状切削修整组装形成外耳支架.自体软骨支架的构建的外耳形状完全取决于整形外科医生的技术,而进口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外耳的形状固定,无个性化.针对耳郭重建手术中外耳支架的构建难于与患者健侧耳郭较好匹配的问题,且基于医学CT影像技术和快速成形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新型构建外耳支架的设计与制造方法.方法:对患者健侧外耳的CT图像进行反求,通过图像分割、区域生长、图像开操作等方法,将耳郭组织与周围组织分开,利用三维重构设计出个性化的外耳支架的三维模型.然后采用熔融挤压快速成形技术制造出外耳支架.结果:①通过对患者健侧外耳的CT图像进行反求获得了耳郭的三维数据模型.②利用熔融挤压快速成形技术可制造出外形逼真且与健侧耳郭相对称的外耳支架.结论:由CT片层数据进行三维重构得到外耳的数据模型,用快速成形技术可得外耳实体模型,为耳郭重建手术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充填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疼痛影响

    作者:毛克亚;刘保卫;王岩;陶笙;王继芳;刘郑生;肖松华;张永刚

    背景:羟基磷灰石水泥是一种针对骨质缺损的新型材料,由粉剂和流体构成,可被混合成糊状,修复各种骨缺损.目的:采用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作为充填材料,观察椎体成型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疼痛改善情况.设计:以患者为对象的观察对比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对象:选择于2000-10/2003-08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3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纳入标准:①经CT确诊.②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病变椎体后壁骨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男,6例,女28例;平均年龄(72±13)岁;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27例,皮质激素导致骨质疏松1例,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6例.方法:①采用随机抽签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11).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经皮穿刺手术,在C型臂透视下单侧椎弓根穿刺进入病变椎体前柱.实验组患者充填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对照组患者同样方法充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②参照McGill-Melzack评分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 d、第1,4,12周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在标尺0~100 mm(0为无痛,100为剧痛)移动标出其数值,表示疼痛的强度及心理上的冲击程度,其中<30评为良好;30~40为基本满意;≥50为差].③参照Lse等方法,通过测量术前和术后侧位X射线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部位高度A1和A2及相应部位上位椎体高度A3和下位A4,得到压缩性骨折椎体未压缩前原始高度A=(A3+A4)/2,计算术前椎体压缩率=(A-A1)/A,术后椎体压缩率=(A-A2)/A,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前压缩率-术后压缩率)/术前压缩率.④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情况,术前、术后1 d、1周检测患者血常规、血清钙磷.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②椎体高度压缩率和恢复率.③术后伤口情况,术前、术后1 d、1周患者血常规、血清钙磷.结果:纳入患者3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为(91.5±21.7)分,术后为(44.5±27.2)分,并随术后时间延长视觉模拟评分逐渐减低,4周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②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充填到椎体内生物相容性良好,椎体压缩率由术前(43.1±21.4)%恢复到(31.8±16.7)%.椎体高度恢复率为(27.3±18.5)%.③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l期愈合,无伤口红肿、感染、炎性分泌物,未出现神经症状.两组患者血常规、血清钙磷均无明显变化.1例充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患者和2例充填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患者和出现椎旁渗漏,未出现神经症状.结论: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作为椎体成型术充填材料安全、有效,可恢复患者椎体高度,缓解疼痛,但短期内疼痛缓解不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纤维蛋白胶和异种无机骨构建复合支架材料与种子细胞的复合

    作者:武汉;张春秋;章培标;尹飞;刘景臣;李玉新

    目的:应用纤维蛋白胶、异种无机骨构建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材料,立体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探讨这种复合支架材料对种子细胞的黏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4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卫生部创伤骨科研究室、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合作完成.牛松质骨经去脂去蛋白等无机化处理后与纤维蛋白胶复合制成复合骨支架材料;将兔骨髓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收集后在与纤维蛋白胶、异种无机骨构成的复合支架中进行立体培养,采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等手段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的生长状况.结果:①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自无机骨孔隙中见骨髓基质细胞均匀混合于纤维蛋白胶中.②细胞培养4周骨髓基质细胞形成密集立体网状.③透射电子显微镜见在复合支架中培养1个月的1个基质细胞局部有细突起,胞质内可见线粒体,核糖体,粗面内质网.结论:在纤维蛋白胶与异种无机骨构建的复合支架中骨髓基质细胞具有良好活性,可迅速扩增生长,提示这种支架材料具有适合种子细胞生长的环境.

  • 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植入家犬颈椎椎间的融合效果

    作者:王建钧;陈建庭;杨春露;张登君;林焕阳

    目的:观察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植入家犬颈椎椎间的融合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6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及脊柱骨病科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家犬1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实验组(n=4):在颈椎5/6或者6/7椎间植入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异体骨组(n=4):在相同部位植人体积分数为0.75的乙醇浸泡的新鲜同种异体髂骨;聚乳酸组(n=4):植入经环氧乙烷消毒的高分子聚乳酸材料;空白对照组(n=2):未植入任何材料,上述各组均用手外科微型钢板内固定.分别于术后4,8,12,16周行X射线片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纳入动物1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通过X射线及组织病理检查对椎间融合进行判断,在术后16周,实验组的融合程度差于异体骨组,优于聚乳酸组.②病理检查显示复合材料前方的软组织量极少,为非特异性的纤维结缔组织,在周围正常骨组织内可见珍珠层粉微粒,细小的颗粒被异物巨细胞吞噬,复合材料中可见大量类骨质,材料中的聚乳酸部分降解.③骨磨片显示新骨组织长入复合材料的小孔内,珍珠层粉微粒对骨组织无明显影响.结论: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在体内有较好的植骨融合效果,并可以被缓慢降解吸收.

  • 聚磷酸钙纤维/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复合人工骨的体外降解

    作者:周磊;闫景龙;胡春杰

    目的:观察聚磷酸钙纤维/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复合材料的体外降解特性.方法:实验于2005-02/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取兔髂骨制成直径300~500 μm的微小颗粒骨.②分别按质量比聚磷酸钙纤维: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1:4:4(聚磷酸钙纤维/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组)和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1:1(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组)制成两组生物复合材料.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孔径并计算孔隙率.③进行体外降解实验,将两组复合材料置于pH值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观察复合材料在降解液中失重率的变化,降解液pH值的变化及在不同降解时间复合材料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①两种复合材料孔隙率及溶液pH值、降解质量变化:聚磷酸钙纤维/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复合材料孔隙率为72.1%,孔径为100~400μm,降解过程中pH值稳定,4周内质量变化较小,4周后下降较快,12周时为初始质量的50%;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组复合材料孔隙率为58.2%,孔径50~300μm,降解过程中pH值有轻度变化,6周内质量变化较小,6周后下降较快,12周时为初始质量的70%.②两种复合材料在降解过程中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聚磷酸钙纤维/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复合材料初始抗压强度9.28 MPa,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复合材料初始抗压强度为6.21 MPa,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聚磷酸钙纤维/磷酸钙骨水泥/颗粒骨强度在0~4周下降较慢,4周后下降较快,12周时为0.18MPa,磷酸钙骨水泥/颗粒骨强度均匀下降,12周时为0.24 MPa.结论:聚磷酸钙纤维/磷酸钙骨水泥/微小颗粒骨具有良好孔隙率、孔径和降解性能,可能成为一种新型治疗骨缺损材料.

  • 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沈铁城;夏青;黄永辉;徐晓峰;崔福斋;田进

    目的:观察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简称人工骨)植入后骨愈合的时间和骨修复效果,探讨人工骨在骨科临床的应用范围.方法:于2003-03/2005-03选择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骨折后骨缺损患者32例,骨不连患者5例,骨肿瘤患者4例,腰椎峡部裂患者4例.均符合本临床试验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X射线片确诊,患者均知情同意.①骨折后骨缺损患者:均为四肢各部位粉碎性骨折,经切开复位后有骨缺损,采用人工骨植入骨缺损处.②骨不连患者:将骨折端瘢痕及硬化骨切除、髓腔打通后,植入人工骨.③良性骨肿瘤患者:将病骨刮除后植入人工骨.④腰椎峡部裂患者:在减压,RF复位、内固定后有2例行自体骨与人工骨混合植入,1例左侧行自体骨、右侧行人工骨植入,另1例在原来行自体骨植骨基础上因愈合欠牢固,而在原植骨处加植人工骨.结果:42例患者获得随访.①骨折后骨缺损患者29例,25例在术后2~7个月先后达临床愈合.另4例中,1例尺骨缺损植人工骨处术后2年尚无骨痂形成,术后2年9个月骨缺损处愈合;1例胫骨中上段粉碎骨折于术后15个月见原骨缺损植人工骨处骨痂形成不多.其余2例为术后过早负重,发生钢板断裂,给予重新手术复位、固定.②骨不连患者5例,有2例于术后9个月愈合,3例单纯植人工骨者未愈,其中2例再手术行自体骨移植,术后1年愈合.③良性骨肿瘤患者4例,骨囊肿2例术后未见复发.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术后再次手术,改行自体骨移植.④腰椎峡部裂患者4例,3例术前腰腿痛症状消失,复查X射线片见原峡部断裂影消失.1例仍感下肢麻痛,复查X射线片见植骨愈合欠佳.结论: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能,植入体内具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可用于四肢粉碎性骨折所致的骨缺损;因其不具备骨诱导成分,对于骨不连、良性骨肿瘤等所致骨缺损,宜将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和自体骨混合使用.

  • 两种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的异位成骨作用

    作者:臧继传;修晓光;曹斌;刘永辉

    目的:将复合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后的双相陶瓷生物骨支架材料异位肌袋内植入,观察新骨形成能力.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所及青岛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健康日本大耳兔3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活性骨组和生物骨组,每组16只.将双相陶瓷生物骨支架材料分别与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制得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和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将两种材料分别植入生物活性骨组和生物骨组兔股部肌袋内,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取材,进行植入材料的大体观察,组织切片分别做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结果:纳入兔3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生物活性骨组和生物骨组术后2周时,材料表面均形成薄层结缔组织包膜,包膜内形成新生的血管网;术后4,6,8周时生物活性骨组包膜内血管网及白色骨样组织生成多于生物骨组.②两组兔骨组织染色观察:生物活性骨组术后2周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材料表面及孔隙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毛细血管丰富,未见骨形成;术后8周Masson染色可见散在分布的类骨质,散在的蓝色组织为新生骨;术后12周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材料边缘可见膜内成骨结构,可见排列成行的成骨细胞,新生骨胶原纤维排列稍紊乱,骨细胞及骨陷窝明显.生物骨组术后12周Masson染色材料边缘可见有蓝色网状分布的胶原纤维,无骨形成.结论:两种材料肌袋植入后生物相容性好,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具有异位成骨能力,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无骨诱导作用.

  • 珍珠层人工骨与人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杨春露;陈建庭;王建钧;赵勇;金大地

    目的:探讨人骨髓基质细胞与珍珠层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为选择更好的骨组织工程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5/10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实验室完成.采用模压成型专利技术,将珍珠层粉与消旋聚乳酸制成三维多孔材料,孔径200~500 nm.将制作好的材料切制成8 mm×8 mm×2 mm大小的块状,乙醇及去离子水湿化,自然干燥,高温湿热灭菌后备用.骨髓基质细胞取自健康成年男性(自愿捐献).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与珍珠层-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共同培养.实验分两组:珍珠层人工骨组加入块状的珍珠层人工骨,对照组不加处理因素.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噻唑蓝法进行细胞增殖等指标测定,考马斯亮蓝法微量测定细胞蛋白含量.结果:①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各时间点珍珠层人工骨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培养3 d,珍珠层人工骨组和对照组蛋白含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39±0.02,0.37±0.03,P>0.05);培养7 d后,珍珠层人工骨组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97±0.05,0.83±0.03,P<0.05).③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7 d时可见细胞在珍珠层人工骨周围密集生长.珍珠层人工骨组细胞生长状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未见到细胞大量凋亡、衰老及异常分裂现象.④扫描电镜观察,共同培养第7天,可见梭形骨髓基质细胞大量紧密生长在珍珠层人工骨表面,呈集束状排列,边缘部分细胞可见到伪足.结论:珍珠层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载体而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

  • 超声乳化术中3种黏弹剂对角膜内皮保护作用的比较

    作者:陶仕英;穆长征;刘华;王晓梅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过程中,3种黏弹剂对角膜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01在锦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和锦州市亚东眼科医院实验动物手术中心实验室进行.取纯种日本大耳白兔16只.随机抽出4只兔8只眼用于正常角膜内皮活性染色,其余按术中应用不同的黏弹剂分为3组:Viscoat组、Amvisc Plus组和海诺特组.每组4只兔,每只兔双眼行超声乳化术,用接触性角膜内皮显微镜分别观察术前和术后6 h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在术后6 h经锥蓝-茜素红活性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同时计算内皮细胞存活率.结果:①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术后6 h 3组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术前(P<0.01),Viscoat组内皮细胞损失率低于AmyiscPlus组和海诺特组(4.99±2.70)%,(8.22±1.52)%,(10.14±4.05)%,P<0.05),Amvisc Plus组与海诺特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内皮细胞存活率:术后6 h,Viscoat组平均内皮细胞存活率高于Amvisc Plus组和海诺特组[(93.78±3.14)%,(80.77±3.91)%,(84.91±6.71)%,P<0.01],Amvisc PIus组与海诺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特征:光镜显示Viscoat组角膜内皮细胞损害小.结论:弥散性黏弹剂Viscoat对比其他粘弹性物质保护效果要好.

  • 新生牛跟腱胶原蛋白海绵与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冯玉萍;马忠仁;乔自林;李明生;马若飞;周雪雁;侯兰新;李倬

    目的:采用新生牛跟腱制备生物医用胶原蛋白海绵,通过分别接种Vero细胞、天祝白牦牛胚胎皮肤原代细胞和岷县黑紫羔羊睾丸原代细胞至胶原蛋白海绵组织支架上,观察新生牛跟腱胶原蛋白海绵与3种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6-02/05在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完成.①用新生牛跟腱经冰醋酸、胃蛋白酶等消化,经盐析、透析及冻干等处理后,制备成胶原蛋白海绵.②在六孔板中,将Vero细胞、天祝白牦牛胚胎皮肤原代细胞和岷县黑紫羔羊睾丸原代细胞分别接种于经紫外线、臭氧灭菌后的胶原蛋白海绵上,经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恒温培养;并用另一组细胞在凯氏瓶中培养作对照实验.用奥林帕斯倒置相差显微镜及JVC摄像系统观察、拍摄与记录细胞生长情况,并于培养11d,用考马斯亮蓝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证实相差显微镜观察的结果.结果:①胶原蛋白海绵制备结果:用新生牛跟腱制备得到具有一定孔隙度的胶原蛋白海绵,经紫外线、臭氧灭菌后可进行细胞培养.②3种细胞在胶原蛋白海绵上和六孔板底的生长情况:3种细胞接种后5 h,在胶原蛋白海绵周围的六孔板孔底可看到Vero细胞已贴壁、伸展,个别细胞有分裂现象,在胶原蛋白海绵表面,隐约可见圆形细胞排列.Vero细胞和天祝白牦牛胚胎皮肤原代f2细胞接种72 h、岷县黑裘皮羔羊睾丸原代f2细胞接种48 h时,孔底细胞已经铺满单层,但与对照孔比较,生长速度较慢.②3种细胞用考马斯亮蓝细胞骨架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结果:培养到第11天,3种来自不同动物、不同组织的细胞接种的胶原蛋白海绵支架孔中均有大量细胞良好生长,胶原海绵外观变得挺拔、透明、有韧性.结论:新生牛跟腱胶原蛋白海绵,对Vero细胞、天祝白牦牛胚胎皮肤原代细胞和岷县黑紫羔羊睾丸原代细胞无毒性,3种细胞均能在其上良好生长,但在体内是否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新生牛跟腱有望成为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产品新的原材料.

  • 人工关节磨损产物金属离子钴、铬对人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作者:郝亮;戴闽;帅浪;程涛;范红先;宗世璋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磨损产物金属离子钴(Co2+)、铬(Cr3+)对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05-06/2006-01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实验室完成.①将CoCl2粉末与CrCl3粉末溶于无菌注射用水配制成CoCl2溶液和CrCl3溶液,使用前内毒素鳌试剂检测均证实无内毒素.②用lymphoflot和Percoll梯度离心法获得志愿者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将细胞在24 孔培养血中培养,4×106 个/孔.③将CoCl2溶液和CrCl3溶液分别加入人单核细胞液中,使其终末溶度分别为1×10-5和5×10-4,单核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组.④分别于12,24,48 h取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含量,以吸光度(A值)的高低来反映标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多少.结果:①Co2+刺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结果:Co2+与人单核细胞共培养后,12,24,48 h检测上清液A值分别为0.636 2±0.299 3,1.091 5±0.408 1,0.715 0±0.295 1,实验组24 h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12 h和48 h肿瘤坏死因子含量.②Cr3+刺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结果:Cr3+与人单核细胞共培养后,12,24,48 h上清液A值分别为0.493 7±0.116 5,0.872 7±0.280 1,0.508 8±0.231 0,与Co2+类似,与Cr3+共培养后单核细胞上清液A值在24 h达到峰值,48 h又下降.结论:金属离子Co2+,Cr3+能通过刺激人单核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诱发假体周围骨溶解,进而引起假体松动.

  • 白芨胶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创面表皮细胞DNA含量及周期的影响

    作者:仇树林;王晓;李兵;韩胜;朱昊

    目的:观察白芨胶作为外源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载体对兔背部创面表皮细胞DNA含量及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临床实验中心完成.选择健康家兔40只,以手术切割方法造模,距脊柱正中旁开2 cm处做皮肤全层切口,面积约2 cm×2 cm,左右各3个.将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白芨胶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和自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用已配好的药液浸透纱布外敷伤口,换药1次/d.取材后测定:①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标准以创面面积小于总面积的5%或愈合面积大于95%为完全愈合.②伤口愈合率:各组动物分别在术后第3,10天,用0.25 cm×0.25 cm的透明方格纸测定伤口面积,用德国产ASN-68K半自动图像分析仪计算伤口面积,伤口愈合速率=愈合面积/原伤口面积×100%.③表皮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检测方法检测术后第5天表皮细胞DNA的含量及周期变化,增殖指数=(S+G2M)/(G0/G1+S+G2M)×100%.结果:纳入家兔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伤口愈合时间: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伤口愈合时间少于生理盐水组、白芨胶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3.9±0.3),(19.3±0.7),(16.8±0.7),(17.6±0.6)d,t=7.632,3.278,4.563,P<0.01,0.05,0.05].②伤口愈合率:术后第3,10天,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家兔伤口愈合率高于生理盐水组、白芨胶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第3天分别为(49.83±0.03)%,(21.63±0.03)%,(36.34±0.03)%,(39.57±0.04)%,P<0.01;第10天分别为(87.88±0.01)%,(68.40±0.02)%,(83.37±0.01)%,(78.97±0.02)%,P<0.01,0.05].③表皮细胞增殖活性:术后第5天,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的增殖指数高于生理盐水组、白芨胶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43.17±1.1)%,(31.7±1.4)%,(36.3±1.6)%,(32.59±1.5)%,P<0.05].结论: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亘著促进创面表皮细胞DNA的合成,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加速伤口愈合.

  • 聚乳酸导管内注入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作者:王文;蔡锦方;曹学成;张强

    目的:观察聚乳酸导管内注入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分析其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2在济南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通过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采用60Co辐照灭菌.选用Wistar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自体移植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组,每组10只.手术造成右侧坐骨神经10 mm缺损.自体移植组:坐骨神经切除10 mm后,直接缝合,做自体移植修复.生理盐水对照组:聚乳酸导管套接后注人生理盐水17μL.神经生长因子组:聚乳酸导管套接后注入神经生长因子溶液17μL,内含神经生长因子1μg(100 U).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组:聚乳酸导管套接后注入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溶液17μL,内含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13.5 mg.术后3个月后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观察、三头肌湿质量比、组织学检查、电镜观察和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纳入Wistar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术后大体观察:自体移植组大鼠术侧小腿三头肌萎缩较另外3组轻,各组关节僵直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加重.②各组大鼠小腿三头肌湿质量比:所有大鼠手术后术侧小腿三头肌萎缩,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组湿质量比高于神经生长因子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50.35±0.75)%,(35.30±0.85)%,(31.98±0.93)%,P<0.01].③各组大鼠电生理指标测定: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诱发电位均明显优于神经生长因子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2.15±0.83),(28.75±0.21)m/s;(3.57±0.47),(4.71±0.32)ms;(11.17±0.85),(10.28±0.26)mV,P<0.01].④各组大鼠神经组织解剖观察:自体移植段神经及其他组远段神经粘连较重,聚乳酸导管硬度略下降,质脆,失去弹性,但外形保存完整,未见完全降解.再生神经已经将远、近两端神经连接,神经连接处未见明显瘢痕形成,再生神经均填满导管,完整通过导管.导管上布满了再生血管.⑤各组大鼠再生神经组织光镜、电镜下观察:术后3个月生理盐水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组导管中均有再生纤维,居中固定于导管内,周围被完好的神经外膜围绕.结论:聚乳酸导管内注入能持续释放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生长因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微囊对于外周神经的形态再生有较长期的促进作用.

  •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二维和三维培养系统中的生长代谢特性

    作者:吴国平;周燕;谭文松

    目的:观察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二维和三维培养系统中的生长和代谢特性.方法:实验于2005-02/2006-02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从小儿包皮(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捐献)真皮层中分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以方瓶和微载体转瓶作为二维培养系统,以胶原-壳聚糖海绵状支架作为三维培养系统,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至不同系统中进行批培养和换液培养,每隔24 h取样,采用结晶紫染色和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用葡萄糖和乳酸检测试剂盒分析培养上清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以观察细胞的代谢情况.结果:对数生长期三维培养系统中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平均比生长速率为二维培养系统中的0.25倍,葡萄糖比消耗速率为二维培养系统中的0.93倍,平均乳酸产率为二维培养系统中的1.56倍,细胞对葡萄糖的生长得率为二维培养系统中的0.26倍.比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两种培养系统中增殖和代谢特性,发现三维培养的细胞比二维培养的细胞生长更缓慢,细胞中进行无氧代谢的葡萄糖占总葡萄糖代谢流量的比例高于二维培养的细胞,因此,葡萄糖代谢能量利用率低于二维培养的细胞.结论:二维培养系统,尤其微载体转瓶中,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快速,葡萄糖代谢能量利用率高,适合于大量制备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根据细胞在胶原-壳聚糖海绵状支架中生长代谢情况,要求工程化组织体外培养过程中应着重于改善三维支架内的物质传递情况.

  • 微波辐照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及通透性改变

    作者:钟敏;谢燕;张广斌;余争平

    目的:从氧化损伤途径研究微波辐照引起组织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原因.方法:实验于2003-03/07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室完成.①动物实验:取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18只,单纯随机分为3组,即假辐照组,辐照后2,24 h组,每组6只.假辐照组不进行辐照,辐照后2,24 h组动物接受全身均匀30 mW/cm2微波辐照20 min,在辐照后2,24 h,用荧光素纳示踪剂法测定微波暴露后小鼠主要脏器(脑、肺、肝、肾)血管通透性,同时用化学比色法测定组织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②细胞实验: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生长至融合状态后接受30 mW/cm2 20 min微波辐照,在暴露后2,4,8,24 h,用培养小室-白蛋白通透率法测定单层ECV304细胞对白蛋白的通透率,同时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暴露前后细胞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以不接受微波辐照的ECV304细胞作为对照.结果:动物实验:①辐照后2 h,脑、肺、肝、肾中荧光素纳含量分别较假辐照组高20.6%,23.8%,24.8%,20.2%(P均<0.05);辐照后24 h,分别较假辐照组高31.2%,36.9%,38.2%,33.0%(P均<0.05).②与假辐照组对比,暴露后2 h组脑、肺、肝脏、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分别低了13.3%,12.3%,13.6%,2.4%,丙二醛含量则分别高7.4%,20.9%,26.0%,12.3%;暴露后24 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分别低了19.5%,23.1%,20 5%,13.6%,丙二醛含量则分别高31.6%,41.1%,49.0%,16.6%.细胞实验:①在微波暴露后4,8,24 h,ECV304细胞对biotin-BSA的通透率较对照分别高63.8%,96.6%,122%(P<0.05).②辐照后2,4,8,24 h,ECV304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分别比对照低了21.8%,29.1%,36.4%,52.1%(P均<0.05),丙二醛含量比对照高了12.5%,79.6%,87.5%,110%.结论:实验条件下微波辐照可引起受照组织或血管内皮细胞通透功能失衡,这与微波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氧化还原平衡失调,造成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有关.

  •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联合电切割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应用与创伤评价

    作者:雒向宁;王禾;杨波;刘贺亮;李欣;秦荣良;袁建林;翟振波

    目的:应用定量指标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评估经尿道绿激光联合电切割手术对机体的创伤程度,进而评价其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06/2006-04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98例(年龄>60岁),分别行开放性手术(28例)、经尿道绿激光汽化合并电切割术(PVP+TURP组,33例)和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PVP组,37例).绿激光汽化采用美国Laserscope公司生产的非接触式绿激光治疗系统,额定输出汽化功率为80 W,电凝功率为30 W.用酶联免症吸附法测定3组患者手术前2 h,术后24,48 h血清中自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9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术前2 h 3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24和48 h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24,48 h开放性手术组高于PVP组和PVP+TURP组[24 h:(5.97±1.35),(1.81±1.64),(2.44±1.45)μg/L,P<0.05;48 h:(1.63±0.86),(0.77±0.51),(0.80±1.46),P<0.05].②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术前2 h 3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24和48 h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24,48 h开放性手术组高于PVP组和PVP+TURP组[24 h:(62.38±13.65),(10.03±4.05),(28.57±9.8)mg/L,P<0.05;48 h:(118.85±20.82),(38.86±8.35),(69.44±13.66),P<0.05];PVP+TURP组高于PVP组(P<0.05).结论:在这3种术式中,开放性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大,机体急性时相反应显著,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合并电切割术对机体创伤较轻,可用于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

  • 短波紫外线照射四肢火器伤后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作者:索伟;马爱敏;王兴林

    目的:观察四肢火器伤受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照射后,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以期分析紫外线照射对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解放军总医院理疗科实验室和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完成.选用新西兰大白兔90只,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30 mJ/cm2照射组、60 mJ/cm2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麻醉动物后,以"五四"式手枪击兔右股部肌肉丰满处,造成贯通伤模型.常规清创后采用紫外线治疗仪分别对3组实验动物伤道进行30 s(30 mJ/cm2)照射,60 s(60 mJ/cm2)照射和无照射干预.在致伤后第2和3天继续在伤道内进行照射,日增加前次照射剂量的30%.采用化学法在伤后7,14,21,28,42,56和70 d测量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动物82只进入结果分析.①致伤后7 d,各组大白兔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无差别.②伤后14 d,60 mJ/cm2照射组羟脯氨酸的含量高于30 mJ/cm2照射组和对照组[(11.91±0.49)mg/g,(10.88±0.61)mg/g,(10.35±0.85)mg/g,P<0.05];伤后21~56 d,60mJ/cm2照射组伤口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均高于30mJ/cm2照射组伤口和未照射组(P<0.01).③伤后70 d时,各组羟脯氨酸的含量下降接近正常组织水平,60 mJ/cm2照射组仍稍高于30 mJ/cm2照射组和未照射组[(10.02±0.65)mg/g,(9.85±0.54)mg/g,(9.27±0.43)mg/g,P<0.05].④在伤后21~56 d 30 mJ/cm2照射组伤口中羟脯氨酸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波紫外线照射能促进伤口中羟脯氨酸的合成,增加胶原含量,60 mJ/cm2照射的作用强于30 mJ/cm2.

  • 高能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

    作者:朱宏骞;熊东林;陈葵好;缪映香;张德仁

    目的:观察高能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4-12/2005-12在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足底筋膜炎患者167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奇偶序列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4例,对照组83例.①治疗组采用HKSW-O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标准治疗,工作电压7~10V,冲击波频率60次/min,治疗时间15 min.②对照组除机器探头未与治疗部位充分有效接触外,定位及治疗参数设置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治疗3,次,间隔5 d治疗1次.①治疗前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测评:包括感觉类评分(0~33分)、情感类评分(0~12分)、疼痛总分(0~45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0~10分)及现有疼痛强度评分(0~5分),以上各项分值越高,表示疼痛强度越大.②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显效为疼痛明显减轻;好转为疼痛略减轻;无效为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变或加重.③患者治疗后第3天复诊时进行副作用观察,包括皮肤发红、疼痛、肿胀及其他(如恶心、眩晕、异感等).结果:167例足底筋膜炎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比较: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感觉类、情感类、疼痛总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及现有疼痛强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2.639~3.416,P<0.01).除现有疼痛强度评分外,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感觉类、情感类、疼痛总分及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2.467~3.487,P<0.01).②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2.33,P<0.01).③治疗后第3天复诊时治疗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情况:治疗组患者有少部分病例会出现皮肤发红和局部疼痛,而肿胀和其他副作用几乎不出现.结论:高能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安全、有效、简易和快速等特点.

  • 琼脂凝胶球载体吸附剂清除免疫球蛋白E的性能特征

    作者:王为超;董瑞玲;张红梅;张玉环;俞耀庭;王深琪

    目的:观察以琼脂凝胶球为载体的吸附剂对血浆中多余免疫球蛋白E的清除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04/2004-09在南开大学完成.①高免疫球蛋白E患者血清由天津市长征医院免疫室提供.琼脂粉(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批号20000810).环氧氯丙烷(天津津达精细化学品厂,批号20010502).②以20~40目的琼脂凝胶微球为载体,经环氧氯丙烷活化,键联配基色氨酸及手臂制得免疫球蛋白E免疫吸附剂,进行体外静态吸附测试.吸附结果采用酶标法免疫球蛋白E试剂盒检测.③连接手臂的琼脂-色氨酸吸附剂进行血液相容性测试,检测吸附前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以及C3,C4含量的变化.全自动血球计数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目的变化.结果:①不同配基对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琼脂凝胶载体连接色氨酸配基后对免疫球蛋白E的吸附性能好,对其吸附主要是一种非极性作用力.②不同缓冲体系及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pH=5~6的范围内色氨酸的饱和溶解度低,键联量也很低.pH=6~8的磷酸盐缓冲体系,磷酸根离子参与环氧基的开环反应,降低载体的活化效率,同时可键联的活性氨基酸配基的量也相应减少.Tris-HCI和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体系,对色氨酸的饱和溶解度也不是很高.相对来说,pH=7~8的硼酸-硼砂缓冲体系效果较好.③不同手臂对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与连接前比较,连接丁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手臂后的吸附剂对免疫球蛋白E的吸附能力均有所提高(56.02%,68.00%,60.87%).④以色氨酸为配基、丁二酸酐为手臂的琼脂凝胶吸附剂吸附动力学实验:吸附剂在37℃对免疫球蛋白E的吸附率为70.73%.⑤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经过2 h的体外全血静态吸附后,吸附剂对5种组分的吸附率为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C4>C3>免疫球蛋白M,而对大的免疫球蛋白A的吸附率也仅为26.17%,远低于对免疫球蛋白E的吸附率70.73%.吸附剂对全血细胞有一定的破坏性,静态吸附2 h后,白细胞下降27.3%,红细胞下降2,4%,血小板下降6.9%.结论:以琼脂凝胶微球载体,通过交联、活化和固定配基色氨酸成功制备免疫球蛋白E免疫吸附剂.此吸附剂对免疫球蛋白E有较高的清除率,同时具备较好的血液相容性,适用于临床血液灌流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

  • 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作者:王娟;梁清华;范荣;唐涛;熊新贵;陈疆

    目的:观察经控制释放材料纳米柔性纳米脂质体制成的外用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结合研究所完成.80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其余γ0只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完全福氏佐剂制备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0.5%甲氨蝶呤组20只;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20只,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2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自由饮水,模型组每天灌服1.5 mL蒸馏水,其余各组于初次免疫7 d后给药,于大鼠右后足分别涂抹0.5%甲氨蝶呤外敷剂、0.25%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约2.0~4.0 g/只(视关节大小而定),每周一次.采用关节炎指数积分法评定关节症状,关节指数积分越高,关节症状越严重.给药后第45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水平.结果:纳入大鼠8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积分给药前14 d无明显区别,模型组随着时间延长,关节炎指数积分增加;0.5%甲氨蝶呤组、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于给药后25 d达高峰,但仍低于模型组(分别为1.51±0.99,0.98±0.57,0.88±0.49,1.68±1.24,t=2.956,5.461,5.244,P<0.01).②给药后45 d模型组、0.5%甲氨蝶呤组、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γ-干扰素分别为(120.75±1.43),(104.41±1.71),(88.75±1.58),(83.60±1.86),(56.15±2.07)ng/L,t=-64.016,-67.970,-36.928,-48.092,P<0.01;白细胞介素4分别为(23.28±0.13),(36.45±0.15),(46.46±0.16),(48.47±0.12),(61.23±0.27)ng/L,t=398.098,328.973,179,924,186.796,P<0.01].0.5%甲氨蝶呤组、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t=21.387,46.365,43.639,P<0.01),白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t=-238.74,-514.575,-385.096,P<0.01).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下扰素水平明显低于0.5%甲氨蝶呤组(t=36.581,30.124,P<0.01),自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高于0.5%甲氨蝶呤组(t=-282.406,-203.685,P<0.01).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与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通过其智能控制释放效应,下凋血清γ-干扰素及上调血清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作用明显优于普通外用甲氨蝶呤.

  • 包含直径和长度连续变化种植体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作者:臧晓霞;孔亮;刘宝林;宋俐;杨水成;魏锋涛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参数双向传递功能,建立包含直径和长度连续变化的种植体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完成.①CAD《Computer Al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 Widefire 2.0,Pararn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USA).Ansys Workbench 10.0有限元分析软件(SASIP,Inc,USA).②应用CAD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包含修复体上部结构和种植体的下颌后牙区骨块.以第一前磨牙的横断切面作为基底面,将其进行近远中的拉伸形成三维的下颌骨骨块.牙槽嵴顶的皮质骨厚度变化为1.9~3.1 mm,松质骨的近远中未被皮质骨包绕.模拟一圆柱形种植体,同时模拟高5 mm的基台,基台和种植体简化为一个整体,在基台上模拟2 mm厚的瓷修复体.设定种植体直径(D)和种植体长度(L)为变量,D变化范围为2.5~5.0 mm,L变化范围为6.0~16.0 mm.建成后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利用Ansys Workbench 10.0软件中的Mesh命令,直接对模型进行智能网格划分,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在直径为3.5 mm、长度为13.0 mm时的颌骨Von Mises应力分布云图上,Von Mises峰值位于种植体颈部密质骨区.结论: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与CAD软件的参数双向传递的功能,使得种植修复中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均连续变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得以实现.

  • 基于DICOM数据快速构建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

    作者:汪光晔;张春才;许硕贵;任可

    目的:为了能够提高髓臼组织有限元分析研究的水平,拟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获取髋臼骨扫描的DICOM数据,进而快速地建立高精度的髋臼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2006-01采用上海长海医院多层螺旋CT对标准成年男性自愿者行髋臼CT扫描成像得到髋臼每层横截面图像,应用DICOM数据和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 2005R2构建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同时在该模型上模拟单腿站立位时受力分布,对比国内外的实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利用所得数据建立了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共19 348节点,113 028个单元,完整重现了髋臼复杂的形态,得到了皮质骨、松质骨、软骨等结构鲜明、直观的印象;单腿站立位的应力分析显示与以往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结论:运用Mimics软件提供了更为简单有效的建模方法,基于DICOM数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形状较准确,分析结果可信,所建立的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髋臼生物力学实验.

  • 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二尖瓣的体外加速疲劳实验

    作者:李海波;王武军;蔡开灿;邹小明;王振康;梁勇

    目的:测试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二尖瓣的体外耐久性.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6在湖南心脏研究所完成.符合GB12279-90标准.疲劳实验前后进行体外脉动流流体力学实验.实验在20℃恒温条件下进行,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实验液体.以TH-2200型瓣膜体外加速疲劳寿命实验台对6个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二尖瓣进行体外加速疲劳实验,总计4亿次,实验中每2 500万次停机检查1次,每5 000万次测量腱索长度.实验结束时观察瓣膜的大体情况.以TH-1200型人工心脏瓣膜体外脉动流试验台测试瓣膜于疲劳实验前后的流体力学参数,并进行对比,以测试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二尖瓣的耐久性.结果:①瓣膜大体观察:6个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二尖瓣在每个周期的循环中均能够完全开放与闭合,每个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二尖瓣的腱索均处于张紧状态,瓣膜大小瓣间对合严密,无肉眼可见的缝隙.②腱索长度变化:腱索长度随时间(实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速度逐渐减慢,0.5亿次时平均增加(0.795±0.037)mm,1亿次时增加(0.587±0.044)mm,以后增加缓慢,不超过(0.168±0.021)mm.由实验开始到结束时各腱索总计增加长度均值为1.86 mm.总体上随时间变化腱索增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5 025.909,P=0.000).腱索长度增加各腱索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2.119,P=0.067).③平均跨瓣压差:疲劳实验后平均跨瓣压差略高于实验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为(4.540±1.846),(4.498±1.430)mm Hg,F=0.013,P=0.912].④瓣膜有效开口面积:疲劳实验后瓣膜有效开口面积略高于实验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633±1.077),(2.474±1.074)cm2,F=0.651,P=0.427].⑤瓣膜反流量:疲劳实验后瓣膜反流量低于实验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291±1.028),(2.128±1.250)mL,F=8.606,P=0.007].⑥瓣膜反流率:疲劳实验后瓣膜反流率低于实验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491±2.998)%,(5.147±1.736)%,F=5.849,P=0.023].结论: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二尖瓣具有良好的体外耐久性及流体力学特性.

  • 三种可降解聚合物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对照

    作者:周栋;邹良建;汪钢;金海;杨勇

    目的:评价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聚羟基丁酯3种生物可吸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皮下吸收情况.探讨应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全军胸心外科研究所完成.①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聚羟基丁酯3种材料的结构特点.②新西兰大白兔18只,在兔背胸腰段脊柱两侧各作3个切口,每只兔分别植入6块可吸收材料,每种材料6只.③分别于术后2,4,6,8,10和12周各取6块材料,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并测量纤维包裹组织的厚度.结果:15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3种材料的结构特点:扫描电镜下3种材料均呈网孔状泡沫结构,聚羟基丁酯孔径约110 μm,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孔径约130 μm,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孔径约170 μm.②组织学检查结果: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和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2周包膜纤维疏松,与其下肌肉组织分界不清,网孔中有疏松纤维组织长入,炎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多核巨细胞.10周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材料完全吸收,12周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材料完全吸收,均为胶原纤维所代替.聚羟基丁酯2周包膜结缔组织疏松,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弥漫性增生,也可见多核巨细胞.8周时包膜增厚,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10周材料包膜较8周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成纤维细胞转变为梭形的纤维细胞.③包膜厚度测量结果:包埋后2,4,6,8,10周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和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材料厚度测量值均显著小于聚羟基丁酯.结论: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在组织相容性和降解率方面优于聚羟基丁酯,更适合于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支架材料.

  • 多参数家庭健康监护实时检测的方法

    作者:朱新建;吴宝明;卓豫;朱凌云

    目的:探讨多参数家庭健康监护系统终端对心电、血压及活动状态三种信号进行实时检测的方法. 方法:对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03-10/2004-10采集的心电、血压和活动状态三种信号并进行实时检测.对于心电信号,设计了结合自学习、分类检测、参数自适应调整的实时检测算法;血压参数采用幅度系数法检测,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经过统计确定两个幅度系数的具体数值;采用MMA220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活动时的加速度,通过分段积分的方法获得瞬时速度,再结合加速度进行活动状态判断.以上算法均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相结合在MSP430单片机上得以实现.结果:①心电信号检测方法检测准确度高,正常心电在安静、慢走、慢跑等活动状态下,正确率在96%以上,并且复杂度低、运算量小,利于单片机的实现;对采用的幅度系数法进行的血压测量和汞柱血压计测量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收缩压差值的平均值为1.84 mm Hg,舒张压差值的平均值为0.96 mm Hg;对于运动状态的检测,分段积分计算速度值,可以较好地减少加速度信号中存在误差造成速度曲线的失真.②检测方法在MSP430F149单片机上实现,运行时间为3 ms.结论:多参数家庭健康监护实时检测方法准确率高,方法简单可行,能满足家庭健康监护的要求.

  • 脉搏信号功率谱分析对精神疲劳状态的识别

    作者:张爱华;豆小玺;王龙

    目的:根据精神疲劳状态与脉搏信号间的内在联系,设计一种基于脉搏信号特征参数评测精神疲劳状态的方法,为精神疲劳状态的诊断和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4/05在兰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研究所实验室进行.选择20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连续3 h的3位随机数加减运算的精神疲劳实验.采用HK-2000C集成化数字脉搏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获取被试者精神疲劳前后的桡动脉脉搏信号,采样频率为200 Hz,进而用改进后的Welch法对脉搏信号进行功率谱分析,提取0~30 Hz功率谱峰值及峰值频率.应用线性判别式分析对所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结果:20名受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精神疲劳实验后,脉搏信号的功率谱峰值显著低于实验前[(28.22±1.37),(50.56±1.13)dB,P<0.01];峰值频率明显升高[(0.930 7±0.064 4),(0.865 7±0.064 0)Hz,P<0.05].以功率谱峰值和峰值频率作为特征量,精神疲劳识别正确率达到了85%.结论:脉搏信号的功率谱分析能够反映人体的精神疲劳状态;脉搏信号的功率谱峰值和峰值频率有望作为精神疲劳状态评测的客观指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