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股骨头坏死的精准医疗:概念与模式

    作者:周明旺;邓昶;李盛华;付志斌

    背景:近年来,精准医疗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热门话题,精准医疗在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的:总结目前精准医疗在股骨头坏死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方法:以"精准医疗,股骨头坏死,3D打印,计算机辅助导航,微创,基因"为中文检索词,以"precision medicine,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3D printing,computer assisted navigation,minimal invasive, gene"为英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检索近10年国内外关于精准医疗在股骨头坏死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①在股骨头坏死的防治研究中,3D 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精准微创骨科技术、基因研究及治疗等技术正是实现精准化、个性化医疗的有效手段;②精准医疗这一新的医学模式的出现,丰富了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手段,提高了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给从事股骨头坏死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医学工作者、科研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

  • 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解剖学、生物力学及钉的设计原理

    作者:赵志辉;任琳慧;李毅;卢锋成;Kifayat Ullah;Basanta Sapkota;王永清

    背景:因为胫骨近端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使用髓内钉作为内固定器械治疗时存在一定困难,早期报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胫骨髓内钉结构设计的不断进步,以及髓内钉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报道应用该技术治疗的优良率也在逐渐增高,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目的:对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方法:以"proximal tibial fracture","intramedullary nail","胫骨近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为关键词.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查阅文献742篇,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判断是否与胫骨近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有关,排除文献685篇,终纳入57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胫骨近端解剖结构不同于胫骨干,受传统髓内钉固定技术及髓内钉结构的限制,当其用于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②髓内钉治疗技术不断发展,新型髓内钉出现,增加了近端锁钉,并改进锁钉的位置和方向,对近端骨折块的把持力更强;③联合钢板固定、Poller钉的应用、入路的改进等髓内钉固定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该技术对胫骨近端骨折固定的强度;④经多项生物力学测试,表现优于其他内固定方式,且临床应用中体现出了髓内钉固定技术的创伤小、血运破坏少、固定牢固、术后早期活动、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势,尤其对于胫骨近端骨折合并胫骨干骨折,近端软组织损伤重的患者,更加适合;⑤但在临床应用该技术时,术者必须对胫骨近端解剖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并能熟练掌握髓内钉技术及各种辅助技术,才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Meta分析

    作者:高志祥;李淳;李磊;黄卫民

    背景:微创手术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主要方式,近年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全国迅速普及.但传统的双侧椎弓根穿刺具有手术时间长、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单侧椎弓根穿刺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但对于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的远期临床疗效仍存在一定争议.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Engineering Village、Web of Science、Wiley、OVID数据库、谷歌学术、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检索年限及语种不限.由2名评价员对所有检索的文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用改良的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终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956例患者,其中单侧组483例,双侧组473例,比例1:1;②Meta分析显示,在手术时间方面,单侧入路明显优于双侧入路[MD=-20.38,95%CI(-24.10,-16.65),P<0.00001];在术中患者接受X射线的时间、剂量方面,单侧入路均少于双侧入路;在骨水泥使用量方面,单侧入路少于双侧入路(P < 0.00001);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单侧入路发生骨水泥渗漏小于双侧入路(P=0.005);但在术后长期随访中两种手术方式在目测类比评分、椎体高度恢复、伤椎后凸角、相邻椎体再骨折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结果提示,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相比,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X射线辐射剂量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的优点,因此单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更为安全.

  • 微创全髋关节围置换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氨甲环酸

    作者:张涵;胡正霞;兰海

    背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较传统入路关节置换切口小,组织损伤轻,但围置换期贫血仍然常见,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增加患者负担.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微创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失血性贫血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35 例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18),对照组(n=17).试验组置换前3 d开始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1次/d,至置换后8 d,共12 d,用药期间同时补充蔗糖铁,1次/d,氨甲环酸1 g于置换前0.5 h静脉输注,关节置换中1 g冲洗髓腔;对照组:仅补充蔗糖铁,1次/d,氨甲环酸置换前0.5 h静脉输注,置换中冲洗髓腔.于入院当天、置换前第3天、置换当天、置换后第4,8天分别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压积,同时记录关节置换时间、失血量、置换前及置换后4 d 目测类比疼痛评分、置换前及置换后4,8 d髋关节 Harris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两组置换4 d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均较置换前显著降低(P < 0.05),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置换前及置换后1 d 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4 d,试验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平均失血量及关节置换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入院当天及置换前1 d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相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置换后急查,4,8 d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相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不同组血红蛋白水平及及红细胞压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下降趋势更加平缓,回升趋势相对陡急;④结果提示,在微创行全髋关节置换围置换期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加用蔗糖铁,联合氨甲环酸,能有效改善患者贫血情况,尽快使血红蛋白提升到平稳甚至正常水平.

  • 直接前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短期随访

    作者:李刚;王跃

    背景:后外侧入路是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常规入路,直接前路作为一种逐渐发展的手术入路,其治疗效果目前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直接前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5例单侧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直接前路人工股骨头置换(直接前路组)和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后外侧入路组).观察2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欧洲生活质量评分EQ-5D评分评定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生活质量.结果与结论:①直接前路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后外侧入路组(P < 0.05), 2组下床行走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随访时间5-18个月,直接前路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稍高于后外侧入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Harris评分术后疼痛改善方面直接前路组评分高于后外侧入路组(P < 0.05);③2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健康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直接前路组1例患者出现伤口局部红肿;后外侧入路组1例患者出现假体脱位,1例患者出现假体周围骨折.2组患者均无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⑤结果表明,2种入路均能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早期临床疗效.直接前路创伤小,出血少,优于后外侧入路手术,但直接前路手术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

  • 轻比重腰麻与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郝春香;韩春姬;陈国庆;刘舒云;张昌盛

    背景:合理选择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的麻醉方法不仅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的:比较腰丛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和轻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纳入40例拟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99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和轻比重腰麻组,每组各20例.神经阻滞组采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刺激下的腰丛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轻比重腰麻组于L3-4间隙穿刺,给予轻比重罗哌卡因单次腰麻.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麻醉前后相比较,神经阻滞组与轻比重腰麻组患者在麻醉后各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轻比重腰麻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更快(P < 0.01),术中镇痛效果更加完善,无需静脉药物辅助;神经阻滞组运动与感觉阻滞时长较轻比重腰麻组长(P < 0.01),但有5例患者需要在静脉麻醉药物的辅助下完成手术;③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④提示相比神经阻滞麻醉,轻比重腰麻应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可获得更为完善的镇痛效果以及稳定的血液循环,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直接前侧入路与后外侧常规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稳定性比较

    作者:高益;瞿玉兴;周祺;王斌;郑冲;罗立立

    背景:目前微创全髋关节置换逐渐发展并成为全髋关节置换的代表性术式之一,而直接前侧入路具有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较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与其他入路相比较而言,该入路是否可获取更优的早期、远期疗效还存在较大争议.目的:对比直接前侧入路与后外侧常规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骨一科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88例,按照修复入路将其分为后外侧常规入路组及直接前侧入路组,每组44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置换后引流量、输血量、置换前后血红蛋白差值、下床行走时间,术后髋臼外展角和髋臼前倾角,置换后红细胞沉降率和 C-反应蛋白水平,并发症(感染、血管损伤、髋关节脱位等),以及术前、术后1,3,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结果与结论:①2组患者术后髋臼外展角和髋臼前倾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直接前侧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后外侧常规入路组(P < 0.05);而直接前侧入路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置换后引流量、血红蛋白差值、置换后红细胞沉降率、置换后C-反应蛋白以及下床行走时间均明显小于后外侧常规入路组(P < 0.05);③直接前侧入路组患者置换后1,3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后外侧常规入路组(P < 0.05);2组患者置换前和置换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2组患者在置换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结果提示,后外侧常规入路和直接前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随访6个月疗效和置换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直接前侧入路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关节稳定性更高,更符合微创手术和快速康复理念的要求.

  • 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作者:管明强;朱志霞;周观明

    背景:半髋置换被广泛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但是在骨水泥型还是生物型(即非骨水泥型)固定方式的选择上一直存在争议.目的:对比分析骨水泥型半髋和生物型半髋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假体类型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 年3 月至2015 年3 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行半髋置换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共167例,根据假体类型,分为生物型组(n=81)和骨水泥型组(n=86).对比2组患者置换时间、置换中出血量、置换后第1天血红蛋白水平, 置换后1年再手术率以及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置换后采用Harris 评分系统进行髋关节临床功能评价,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进行疼痛评估.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均≥12个月;②生物型组置换时间明显短于骨水泥组(P <0.01);③2组的置换中出血量及置换后第1天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2组患者在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 > 0.05);⑤置换后1周,1个月及6个月,生物型组大腿疼痛发生率略高于骨水泥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生物型组有2例患者因心肌梗死死亡,骨水泥组有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2组患者置换后1年内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 05).2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假体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周围感染等需要行翻修手术的并发症;⑥结果提示,骨水泥型半髋和生物型半髋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可取得满意效果,而后者可以明显缩短置换时间.

  •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与常规牵引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图分析的比较

    作者:冯宪煊;徐义明;蔡赟;白跃宏

    背景: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变椎间盘进行治疗,牵引过程中避免椎旁肌收缩抵抗,目前缺乏结合表面肌电图分析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研究.目的:对比常规腰椎牵引器,结合表面肌电图评价指标,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DRX9000组和普通牵引组,每组各30例.DRX9000组患者采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进行牵引治疗,普通牵引组患者采用常规牵引器进行牵引.所有患者在全部治疗前后进行腰部竖脊肌和多裂肌表面肌电图检查,对患者腰部椎旁肌肌力及疲劳程度进行评价,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 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及腰突症导致的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与结论:①全部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平均振幅及平均频率斜率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且DRX9000组显著高于普通牵引组(P < 0.05);②全部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 < 0.05),DRX9000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普通牵引组,JOA评分显著高于普通牵引组(P < 0.05);③结果提示,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旁肌肉活动力、肌力,减轻肌肉疲劳,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功能,效果显著优于普通牵引.

  •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置钉准确率对比

    作者:罗鹏刚;金大地;吴增志;凌华军;林伟文;钟思龙

    背景: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以经皮椎弓根螺钉和开放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为主,但是不同内固定系统的治疗效果及置钉准确率存在争议,导致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法缺乏统一标准.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和开放椎弓根螺钉系统在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置钉准确率的影响.方法:纳入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根据置钉方法分为2组,开放椎弓根螺钉组43例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经皮椎弓根螺钉组47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通过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等)、影像学指标(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术后并发症及置钉准确率等进行综合疗效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经皮椎弓根螺钉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均少(短)于开放椎弓根螺钉组(P <0.05),但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长(多)于开放椎弓根螺钉组(P < 0.05);②经皮椎弓根螺钉组术后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均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组(P < 0.05),但术后2个月矢状位Cobb角小于开放椎弓根螺钉组(P < 0.05);③经皮椎弓根螺钉组术后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4%,与开放椎弓根螺钉组1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④经皮椎弓根螺钉组置钉准确率为92.1%(共置入279枚螺钉),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组77.0%(共置入257枚螺钉),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⑤结果提示,将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用于修复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有助于伤椎复位,维持椎体高度,安全性及置钉准确率高.

  • 测量胸腰椎骨折复位后椎体"空壳"的体积

    作者:钟泽莅;胡海刚;林旭;谭伦;吴超;曾俊;邓佳燕

    背景: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常运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T11-L2),但目前对于固定后"空壳"现象只着重于影像学的发现,缺乏相关深入的临床研究.目的:探索胸腰椎骨折复位后椎体"空壳"体积测量的新方法,评价不同"空壳"大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一科72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行后路内固定复位后存在椎体"空壳"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X射线片、CT及MRI),记录分析椎体前缘压缩程度、Cobb角、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及复位相关并发症情况;采用Mimics软件测量椎体"空壳"和伤椎的体积,计算空壳/伤椎体积比,随访观察椎体"空壳"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72例患者中,空壳/伤椎体积比<5%的有16例(A组),5%-10%有30例(B组),>10%的有26例(C组);②"空壳"愈合情况比较:A、B组"空壳"不愈合率显著低于C组(P < 0.05),但A,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伤椎前缘压缩程度比较:A、B、C组患者在复位前及复位后即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在末次随访时A、B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显著高于C组(P < 0.05);④Cobb角比较:3组患者在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目测类比疼痛评分:A、B组在复位后即刻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在末次随访时要明显优于C组(P < 0.05);⑥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发现1例切口渗液,B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和1例螺钉松动, C组发现2例螺钉松动和1例单侧连接棒断裂,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⑦结果提示,空壳/伤椎体积比>10%时,"空壳"不愈合发生率高,易出现后期椎体高度的丢失及慢性腰背痛;椎体"空壳"体积的测量对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临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单节段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治疗后发生吞咽困难的相关因素

    作者:陆英杰;鲍卫国;邹俊;周峰;姜为民;杨惠林;张志明;朱雪松

    背景: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后患者有很高的吞咽困难发生率,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具体发生机制仍不清楚.目的:研究单节段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因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接受单节段颈前路椎间融合术的病例,住院期间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手术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节段、内固定装置以及有无使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等.术前和术后第3天测量颈椎曲度以及各节段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术后1,3,6,12,24个月用Bazaz吞咽功能评分系统分别对患者的吞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纳入接受单节段颈前路椎间融合术的患者262例,术后1,3,6,12,24个月吞咽困难发生率分别为35.9%,22.9%,15.6%,11.5%,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手术时间以及病程长短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3 h)、女性和病程长短(≥8个月)为单节段颈前路椎间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其中手术时间和女性可能与术后早中期吞咽困难相关,而病程可能与术后慢性吞咽困难相关.椎前软组织肿胀厚度等其他因素与单节段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后吞咽困难没有相关性.对于多节段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风险因素还应进一步研究.

  • 单节段Isobar TTL系统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短期效果

    作者:田一星;包肇华;邹俊;季一鸣;梅昕;潘俊;何文野;杨惠林

    背景:针对动态内固定系统短期临床疗效及能否延缓腰椎治疗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问题,临床上存在争议.目的:探究单节段Isobar TTL系统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使用单节段Isobar TTL内固定并按时间进行随访的20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7.4岁(35-62)岁,使用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临床疗效,在X射线片上测量动态固定节段及其上相邻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使用UCLA系统评估动态固定节段及相应的上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随访时间为14.4个月(12-27个月).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2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 0.05),末次随访时动态固定节段活动度较治疗前减小(P < 0.05),动态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及UCLA分级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上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及椎间盘UCLA分级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单节段Isobar TTL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满意,短期随访期间未出现动态固定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重现象.

  • 微创肌间隙入路万向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短期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徐佳欣

    背景:临床上使用传统的腰后路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传统手术对内固定器械要求较高,普及化具有一定难度,并具有手术对腰背肌损伤严重的缺点.目的:探讨微创肌间隙入路下应用万向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手术的9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传统手术组与微创万向螺钉组,每组48例.传统手术组行传统腰后路正中切口椎弓根螺钉置入,微创万向螺钉组行腰后路双侧微创肌间隙入路万向螺钉置入.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术后随访至6个月,记录2组患者术前、术后1 d、3 d、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统计术后1,3,6个月滑脱复位率、融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结论:①微创万向螺钉组围术期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微创万向螺钉组术后3 d、2周及1,3,6个月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微创万向螺钉组术后1,3,6个月滑脱复位率及融合率均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④微创万向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的1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⑤结果提示,微创肌间隙入路下应用万向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安全合理的手段,可显著改善围术期指标,减轻腰椎功能障碍,缓解患者痛苦.

  • 不同固定方式在实验性羊股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像及组织学变化

    作者:冯立平;杨卫强;丁童;张付美;蒋振刚;王培山

    背景:普通接骨板内固定后容易出现"应力遮挡"效应,而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内固定能够减少接骨板的"应力遮挡"效应,促进骨质的正常愈合,降低普通钢板所引起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目的:观察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实验性羊股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像学及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选用32只健康成年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通过股骨截骨方法构建骨折动物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和普通直型钢板进行固定,采用X射线、CT及组织学方法对固定后4,8,12周骨痂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动物固定后4-12周骨折线从逐渐模糊到完全愈合,且骨折断端间隙明显减小,且取出内固定发现,实验组术中见骨折端周围骨痂量少且坚硬,接骨板本身无骨痂覆盖,对照组接骨板见大量骨痂覆盖,钢板周围骨痂量也较大;②CT 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动物术后4-12周 CT值和骨痂横截面积值逐渐升高,且实验组动物在术后4,8,12周CT值和骨痂横截面积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对照组在术后8,12周骨髓腔直径显著高于实验组(P < 0.05),而骨皮质厚度值显著低于实验组(P < 0.05);③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折线愈合,髓腔内纤维骨痂减少,骨痂更稀疏,大部分纤维骨痂被吸收,髓腔再通;④结果说明,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内固定能够为股骨骨折断端早期愈合提供较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降低钢板应力遮挡效应,促进骨痂形成,从而有利于骨折愈合.

  • 基底楔形闭合截骨治疗拇外翻的几何学特征

    作者:毛威;张建中;孙超;王显军;李海涛

    背景:随着基底楔形闭合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畸形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由于其造成的跖骨短缩及跖骨抬高不断被提及.有学者甚至认为该手术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发生率高,主张使用其他截骨术替代.但通过文献研究及自身的临床经验,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目的:为此进行了基底楔形闭合截骨的平面及实物模型的几何学研究,以便对该术式在造成跖骨短缩与抬高方面进行更为合理的评价.方法:研究共分4项:前3项为平面研究,所用材料为拇外翻患者负重正位图像;第4项为立体实物研究,所用材料为第一跖骨石膏模型.研究1为楔形截骨顶点距第一跖楔关节内侧缘距离不同时(由近及远分别为B、A、C、D点,间隔10 mm),通过裁剪后角度的调整,来了解1/2跖间角,第一跖骨长度及关节远端固定角的变化.研究2为楔形截骨顶点在距离第一跖楔关节内外侧连线相同,而距离第一跖骨轴线不同时,通过裁剪后角度的调整,来测量1/2跖间角,第一跖骨长度及关节远端固定角的变化.研究3为楔形截骨顶点固定,楔形角度固定,但近端截骨线斜率不同时,通过裁剪后角度的调整来了解上述研究指标的变化.研究4为模拟截骨对比,通过石膏翻模,针对模型进行垂直于跖骨干或垂直于水平面截骨后,闭合截骨面,测量跖骨头抬高,1/2跖间角及第一跖骨长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平面几何研究结果:楔形截骨角度相同时,截骨顶点越靠近端,所获得的的矫正越大,关节远端固定角的改变越小,所造成的短缩越明显.在同一跖骨水平线(与第一跖楔关节内外侧连线平行)任意一点作为截骨顶点,1/2跖间角,关节远端固定角改变相同,但截骨顶点越靠近跖骨中线,所引起的跖骨短缩越小.截骨顶点固定,楔形截骨角度固定,截骨初始倾角不同,1/2跖间角跖骨长度及关节远端固定角改变相同;②立体几何研究结果:截骨角度相同的情况下,截取同样角度的楔形骨块,所得到的矫正程度明显大于平面几何研究的结果,这应该与截骨锯片的厚度及截骨造成的骨量损失有关.垂直于跖骨干与垂直于水平面两者相比,矫正后前者跖骨明显抬高,而在1/2跖间角矫正程度上,两者之间仅有1°的差别.在跖骨短缩程度上,前者略小于后者;③综上:a.佳的楔形截骨顶点并不在关节内侧缘,而是距离关节内侧缘1 cm,再向跖骨中线靠近,既可以得到良好矫形,固定稳定,又可以进一步减少跖骨短缩;b.摆锯锯片方向以垂直于水平面为佳,但术中比较难以把握,可以不用刻意追求,近似于垂直于水平面即可,既不影响矫形效果,又进一步减少跖骨短缩.闭合骨性合页时,跖屈截骨远端,使与近端有2 mm的台阶即可避免跖骨头抬高;c.近端截骨面的角度选择,根据所用内固定情况既可以垂于跖骨干,也可以与跖骨干成锐角,这样不会改变截骨矫形的效果.

  • 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

    作者:陆永春;毕波;项永胜;杜向阳

    背景: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是以缓解患者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关节置换时间,减少翻修次数为目的.目前此病常用的治疗方式为膝关节置换,但治疗费用昂贵,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术后易出现假体松动及周围感染等风险,不良反应较多.目的:试验设想采用关节镜下病灶清理的保膝疗法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可节省治疗费用,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方法:试验将纳入朝阳市第二医院的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212例(膝),按患者的病情及意愿分为2组:对照组首先于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术后口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辅以常规理疗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关节镜组首先进行膝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后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每组106例(膝).术后随访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结果与讨论: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2年膝关节HSS评分等级为优的患者例数百分率,以此拟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膝关节HSS评分等级为优的患者例数百分率;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膝关节HS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住院费用及膝关节X射线形态,术后2年治疗费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结果数据反映以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是否有不良反应少,治疗费用低,能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的3点优势.试验经朝阳市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单位: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审批号:2017-08-01).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对试验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时间为2017年6月,试验于2018年6月至开始进行患者招募及数据收集, 2018年12月完成患者招募,2021年6月进行结果指标分析,2021年8月试验完成.文章结果将以科学会议报告,或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传播.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1800015208),注册方案版本号1.0.

  • 新型固定重建与关节镜下固定修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案和预试验结果

    作者:陈广栋;张洋;倪永健;杜红梅;曹同军;单忠林

    背景: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可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创伤,但因其植入的固定物牢靠性相对较差,术后早期不能进行功能锻炼,不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修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常不能牢靠固定,也影响修复效果.目的:文章设计并提出腘窝倒"L"形切口入路新型接骨板骨折固定及韧带张力重建,牢固固定骨块,并保持良好的韧带张力,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对比观察此方法和关节镜下固定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效果的差异.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180例(膝)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下固定修复,新型固定重建组采用腘窝倒"L"形切口入路新型接骨板骨折固定并韧带张力重建修复,每组90例(膝),术后随访6周,6,12个月.结果与讨论: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2个月以Lysholm评分优良率以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前、术后6周,6个月以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前、术后6周,6,12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HS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后抽屉试验阴性率及膝关节X射线形态;术后6周, 6,12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稿件提交时作者已获得62例(膝)的预试验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与关节镜组比较,新型固定重建组的后抽屉试验阴性率及Lysholm评分均升高(P < 0.05).试验的目的在于和关节镜下内固定相比,评价腘窝倒"L"形切口入路新型接骨板骨折固定并韧带张力重建修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效果的差异,在骨折牢靠固定,更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更有优势.试验经沧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审批号:2017-120-01).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本人对试验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时间为2017年1月,试验于2018年4月至开始进行患者招募及数据收集,2019年6月招募结束,2020年8月进行结果指标分析,2020年10月试验完成.文章结果将以科学会议报告,或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传播.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1800015026),注册方案版本号1.0.

  • 不同剂量微波治疗对骨折术后钛合金植入物毗邻组织的影响

    作者:王刚;徐义明;叶冬梅;付腾飞;邹玉珍;冯宪煊;白跃宏

    背景:微波治疗是临床常用的康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温热效应,能够促进治疗部位血液循环,可被用来促进损伤的骨组织恢复.通常,金属植入物被列为微波治疗的禁忌证.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下钛合金植入物周围组织的热损伤情况.方法:将4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植入物组和对照组.植入物组构建新西兰白兔股骨中段骨折动物模型,对骨折模型处给予钛合金内固定系统固定.对照组仅造模.2组在术后3 d开始对白兔股骨中段骨折处行连续30 d的2450 MHz微波治疗,剂量为20 W或40 W,每天治疗20 min.结果与结论:植入物组和对照组经20 W的微波干预后,植入物毗邻组织温度没有明显上升,且没有出现严重组织热损伤;而经40 W的微波干预后,植入物毗邻组织温度明显上升,且40 W植入物组植入物毗邻组织损伤明显.结果提示低剂量的微波治疗可用于治疗骨折钛合金植入物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

  • 基于3D打印导航模块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

    作者:王威;黎清波;蔡磊;王大伟;刘伟军

    背景:椎弓根螺钉置入腰椎的手术过程需要长时间应用 X 射线影像确认椎弓根螺钉的置入位置,而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技术由于辅助导航系统的费用昂贵、工序操作复杂等因素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目的:基于3D打印导航模块的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腰椎骨折患者,验证导航模块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精确性与可行性.方法:根据50例腰椎骨折患者的CT数据,将数据信息导入Mimics中,建立三维腰椎模型.再依据建立的腰椎模型设计螺钉导航模块的模型,并采用3D打印技术分别制造出导航模块及腰椎实体模型.首先,在术前将导航模块置入腰椎标本实体上进行模拟椎弓根螺钉试验;其次,术中再应用螺钉导航模块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腰椎;后,术后通过CT检查与X射线评估螺钉置入的效果.结果与结论:①设计的导航模块辅助12枚椎弓根螺钉置入腰椎,经过CT检查置入螺钉位置良好,都处于腰椎椎弓根内部,无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现象;②试验证明,椎弓根螺钉置入腰椎的精确性相对较高,全部螺钉的进钉方向、进钉点均与术前模拟效果基本一致;③提示基于3D打印导航模块的椎弓根螺钉置入腰椎的精确性高,能实现微创个体化椎弓根螺钉精确置入,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三维有限元分析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应力分布变化

    作者:张天一;董巍;米盼盼;孔繁林;朱军;吴建伟;乔金环;樊国峰;田丰德

    背景:三维有限元分析已经被较多骨科学者应用,但作为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术后评价结果不一.目的:研究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检测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坏死后股骨头的生物力学变化及股骨近端生物力学改变,验证该术式力学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1例单侧股骨头坏死ARCOⅢ期患者并行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术患者,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股骨近段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数据,以DICOM格式保存,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及专业医学建模软件MIMICS及HYPERMESH建立股骨近段三维几何模型分为正常组、坏死组及修复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人体站立及运动等不同情况,将模型自由网格划分,赋予材料参数,建立正常股骨近段,股骨头坏死骨缺损和运用大转子骨瓣转移修复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载荷加载于不同的有限元模型,观察3组模型股骨头的大位移和股骨近段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在同一载荷下,此3组模型的大位移值分别为:正常组0.61 mm,坏死组0.66 mm,修复组0.61 mm;坏死模型的大Von Mises应力值远大于正常模塑.修复模型的大Von Mises应力值逐渐降低,与正常值接近;②此3组模型均提示股骨颈区小转子上方出现应力集中,在转子位置的大应力,坏死模型较正常增高,而修复后该处的大应力值逐渐增高,但仍低于骨的破坏应力;③结果证实,运用大转子骨瓣转移修复股骨头坏死骨缺损后的股骨头的大应力值及大位移值更接近正常,大转子区作为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骨瓣供区是安全可靠的.

  • 自制股骨头内撑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杨立峰;肖东民;彭春雷;李康华;杨斌辉;刘丰虎;卫永鲲;张波;李伍建;郑劲喆;王伟刚

    背景:髓芯减压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得到大多数学者们的认同,但术后股骨头容易塌陷,如何防止塌陷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应用有限元法对股骨头内撑器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青壮年意外死亡新鲜股骨标本1具,大体观无畸形、骨折、经X射线证实,无肿瘤、骨质疏松等病理性骨质病变.应用螺旋CT分别对正常股骨头颈、髓芯减压股骨头颈、内撑器置入并植骨股骨头颈由近端向远端垂直纵轴进行扫描,并获得图像数据.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应用有限元法对3种模型股骨头颈部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正常股骨头受压后应力分散并向下传导,压应力集中在股骨距、张应力集中于转子窝;②髓芯减压后股骨头部负重区应力集中,位移大,应变增大;③内撑器置入并植骨后应力变化与正常股骨头部应力相近;④结果提示,髓芯减压后股骨头负重区应力集中,应变增大,负重区容易塌陷;内撑器置入并植骨模型应力分散,承载负荷大于正常股头颈部,且应变减小,符合正常股骨头颈部的力学性能.

  • 经椎弓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李栎;谢江;马原;李辉

    背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式矫正效果明显,且矫正度数丢失的发生率较低,一直以来都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矫正首选手术方式.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取1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志愿者,拍摄脊柱全长正侧位片和磁共振扫描.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三维模型,再生成完整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3种模型分别模拟3种不同截骨矫形手术方案,截骨角度分别为20°,30°,40°,并分析矫形效果及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成功建立了完整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矫形三维有限元模型,截骨角度分别为20°,30°, 40°的3种不同螺钉钛棒大主应力分别为54.632,194.230,394.860 MPa;②成功模拟3种不同截骨矫形方案,模型3矫形程度佳,但应力分布较大,位移明显,内固定后稳定性及内固定失败并发症增加,模型2在矫形程度以及应力分布适中,既获得较佳的矫形程度,同时也降低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的发生.

  • 去松质骨截骨与全脊柱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谢江;张玉坤;李栎;马俊毅;马原;眭江涛;马涌;李辉

    背景:脊柱矢状面失衡对其生物力学有很大的影响,其复杂的生物力学特性对脊柱后凸截骨方案的设计影响很大.目的:应用计算机建模软件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CT数据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三维有限元模型,测量计算L2节段预截骨角度,模拟去松质骨截骨术和全脊柱截骨术进行截骨,并分析矫形后生物力学.结果与结论:①建立了完整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矫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且模拟手术操作建立L2去松质骨截骨术式和全脊柱截骨术式两种不同术式截骨模型;②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15.0,脊柱去松质骨截骨模型共划分十节点四面体单元948874,1564477个节点,全脊柱切除截骨模型共划分十节点四面体单元931969,1548812个节点;③加载载荷计算得出:去松质骨截骨术式内固定和截骨面应力高于全脊柱截骨术式,其螺钉等效应力分别为40.946,67.26,493.64,304.05,75.359,146.31 MPa,钛棒等效应力为391.01 MPa;④结果表明,2种不同截骨手术方式均能重建矢状面平衡,但去松质骨截骨应力高于全脊柱截骨,且差距较为明显,在相同节段、相同角度下去松质骨截骨术发生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的风险高于全脊柱截骨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