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透射电子显微镜灯丝电路分析和故障检修

    作者:陈希炜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日本 JEOL公司生产的 JEM- 2000EX透射电子显微镜灯丝电路,并对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例灯丝电路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和检查维修,尽快地排除了故障

  • 一种透射电镜成像装置的大视野设计

    作者:刘冰川;余英豪;曲利娟;刘庆宏;王陈海;陈自谦

    针对侧装型透射电镜数字成像装置空间分辨率较低,底装型透射电镜数字成像装置视野较小的问题,提出一种透射电镜数字成像装置新设计,在不降低透射电镜空间分辨率前提下实现较大的视野.

  • 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方式综述

    作者:刘冰川;曲利娟;刘庆宏

    本文介绍了多种不同分辨率、不同安装部位的透射电镜成像设备的主要性能和它们的应用,列出了它们的典型参数.着重描述和比较了侧装型和底装型数字成像产品在视野、实时成像、图像传感器等方面的特点,还详细讨论了低剂量成像和大面积高分辨率成像.

  • 日立电镜真空系统工作流程分析与故障检修

    作者:季智勇;丁霞;黄效东

    本文分析了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真空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就遇到的真空系统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查找判断故障点,排除故障.进而讨论了在检修真空系统故障时的一般思路.

  • 作为经络延伸的"Bonghan"循环系统(二)

    作者:Kwang-Sup Soh;贾召锋

    4生物学和医学意义4.1循环功能:具有循环功能的形态学依据是经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73]和多种类型的屯子显微镜如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蚀刻电子显微镜和聚焦离子束扫描式电子显微镜[43-45]确认的BH管的管道.细胞水平的研究发现,组成BH管的管道内壁的内皮细胞,可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确定"[73].一项免疫组化方面的研究可证明内皮细胞的存在[52].

  • 鸡源和鹅源新城疫病毒在宿主细胞上的蚀斑形成特性及形态发生学比较

    作者:冯新;宋战昀;邹啸环;韩文瑜;丁壮

    通过蚀斑形成试验比较鸡源(F48E9株)和鹅源(NA-1株)新城疫病毒在不同细胞的蚀斑形成能力,结果显示F48E9、NA-1两种病毒在Vero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鹅胚成纤维细胞(GEF)上蚀斑形成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在GEF上NA-1株的蚀斑形成能力强于F48E9株,而在CEF上弱于F48E9株,在Vero细胞上NA-1株的蚀斑形成能力稍强于F48E9株,表明病毒蚀斑形成特性与宿主种属特性一致.通过电镜观察两株病毒以相同感染量感染Vero细胞后的病毒形态发生过程.NA-1株和F48E9株病毒在Veto细胞中不同时段的形态发生的进程上存在区别,无论从出芽时间还是出芽后病毒囊膜的完整性上,NA-1株均优于F48E9株,提示NA-1株病毒对宿主环境的适应力较强.

  •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A型流感病毒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刘燕飞;胡孔新;洪一江;杨蕴秋;索华倩;王静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流感病毒(H1N1),探讨AFM在病毒形态研究中的应用,为病毒形态学研究提供一种新型、简便、快捷的工具.TEM采用磷钨酸负染方法,AFM采用轻敲模式在大气常温下扫描成像,并对主要指标长度(直径)、Ra、Rq等进行测量.两种方法终得到相似的形态学结果,流感病毒呈球状、丝状,并有一些形状介于两者之间.TEM提供了流感病毒二维图像,可见钉状突起,AFM则呈现了流感病毒三维图像,且可见病毒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特征和边缘有齿轮状的突起,同时获得表面粗糙度等可以量化指标.与TEM观察相比,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制样简单、观察直观的新型病毒形态学研究工具,其表征参数可以作为病毒形态学研究的量化指标.

  • 利用Gibson DNA组装技术构建人5型腺病毒感染性克隆

    作者:邹小辉;夏百成;郭小娟;王敏;鲁茁壮;洪涛

    为了构建人5型腺病毒 (HAdV-5) 的感染性克隆, 我们使用了Gibson DNA组装技术.设计1对引物用于扩增质粒骨架 (包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质粒的复制起点, KAN-ORI), 在引物的5'端添加HAdV-5基因组末端序列 (约30NT) 和Pac I位点, 以携带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pShuttle-CMV质粒为模板, PCR扩增得到KAN-ORI片段, 该片段的两端均含有约30bp的HAdV-5基因组序列.将KAN-ORI片段与利用野毒扩增纯化的HAdV-5基因组混合, 进行Gibson DNA组装反应;反应产物直接转化E.coli感受态细胞, 涂布含卡那霉素的LB琼脂平板.挑取菌落, 提取质粒, 命名为pKAd5.限制性酶切鉴定的结果显示, 所鉴定的质粒均含有完整的HAdV-5基因组.使用Pac I酶切线性化pKAd5, 利用脂质体转染293细胞, 转染4d后单层细胞出现病毒噬斑.拯救的病毒能够在Hep-2细胞扩增;电子显微镜观察呈现典型的腺病毒形态;提取病毒DNA, 酶切鉴定的结果与预期的HAdV-5基因组相同, 证实HAdV-5得到成功拯救.上述研究结果说明使用Gibson DNA组装技术构建HAdV-5感染性克隆简便易行, 为其他DNA病毒基因组的克隆提供了新思路.

  • 复制型埃博拉病毒样颗粒的表达和鉴定

    作者:车彬;金聪;张硕;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德新;崔宗强;王世文

    为了研究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构建无致病基因的复制型埃博拉病毒样颗粒(Transcription and replication competent virus-like particles,trVLPs)成为在BSL-2实验室中进行研究的理想途径.本研究目的是表达和鉴定复制型埃博拉病毒样颗粒(trVLPs).本研究利用埃博拉病毒7个蛋白的基因组片段(VP40、VP24、GP、VP35、VP30、L、NP)和一个报告基因片段重组构建了表达质粒,瞬时转染293T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报告基因的表达活性确定了复制型埃博拉病毒样颗粒(trVLPs)的成功表达.进一步通过超离转染细胞的上清纯化得到病毒样颗粒(trVLPs),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典型的丝状结构.对病毒样颗粒进行荧光标记并感染Vero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出现点状和丝状的荧光信号.复制型埃博拉病毒样颗粒的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 大鼠侧脑室脉络丛的超微结构特征

    作者:郭艳苏;吴淑玉;李春岩;杨程;吴东霞;李向印;雷建章

    脑和脊髓终生浸浴于一种液体,即脑脊液中.脉络丛位于第Ⅲ、Ⅳ及侧脑室内,一般认为是脑脊液产生的主要场所,也是血-脑脊液屏障的部位所在.有关脉络丛超微结构的研究,国外已有一些报道[1,2],但国内尚少见.本文利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法,对大鼠侧脑室脉络丛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探讨其功能提供足够的超微形态学依据.

  • 成年牦牛松果体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作者:王正波;余四九;崔燕

    目的 探讨成年牦牛松果体形态结构特征,为哺乳动物松果体形态结构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光镜HE染色、浸银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结果 光镜下,牦牛松果体由松果体细胞、少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毛细血管和神经等组成.电镜下,松果体细胞电子致密度低,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微管、微丝和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数量极少,典型异质细胞器突触带呈球形,多位于质膜附近.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线粒体,其胞体突起呈球形膨大伸入到松果体细胞之间.松果体细胞以及神经胶质细胞间均存在突触和连接复合体.牦牛松果体内毛细血管为连续型,其远腹侧血管周围可见色素细胞.结论 成年牦牛松果体细胞内存在神经上皮样和腺上皮样2种细胞连接方式.毛细血管为连续型.松果体细胞内细胞器发达,但很少观察到高尔基复合体.

  • 小鼠视网膜神经免疫系统的组织发生

    作者:李瑞萍;徐高磊;孙仪征;王来;范文娟;邓锦波

    目的 探讨小鼠视网膜神经免疫系统中小胶质细胞和血视网膜屏障(BRB)的发育过程,及视网膜神经免疫系统的组织发生.方法 选取不同年龄点的昆明小鼠各5 ~ 10只,应用免疫荧光染色、DiI散射标记、明胶墨汁灌注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视网膜上小胶质细胞和BRB的发育进行研究.结果 在孕10 d(E10)时,视网膜上就已经出现了小胶质细胞,并且均匀分布于整个视网膜,随着发育小胶质细胞的形态由阿米巴样变成分支状.出生后小胶质细胞数量不断增多,在出生5 d(P5)时达到大值,之后细胞数量有所下降,P30后趋于稳定.视网膜上血管的发生是在出生后由视乳头开始呈辐射状向四周扩散的,在P10左右浅层血管网覆盖整个视网膜,之后不断向下延伸形成深层血管网.随着年龄增长,血管体密度呈下降趋势.BRB在P30时发育成熟,主要由管腔光滑的内皮细胞、厚度均一的基底膜、薄层星形胶质细胞的终足和周细胞构成.结论 小胶质细胞随着发育变得更加成熟,数量变化呈抛物线状;P30时,BRB的各个组成部分已发育完善,各结构之间关系密切.视网膜神经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胶质细胞和BRB,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病原菌的感染.

  • 急性寒冷暴露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作者:崔占军;赵凯冰;邓洁心;陈文静;徐高磊;邓锦波

    目的 探讨急性寒冷暴露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生后40 ~ 50d的成年雄性小鼠40只,置于温度为0~-4℃环境中饲养20d,建立急性寒冷暴露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标记雌激素受体;DiI散射方法标记视皮质锥体细胞树突棘;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突触的超微结构.结果 急性寒冷暴露诱导小鼠视皮质锥体细胞树突棘的密度降低,形成的突触数量减少,部分突触出现树突胞质水肿、细胞器肿胀及微管减少等改变,明显抑制神经细胞增殖.结论 急性寒冷暴露可导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与雌激素及其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直接参与寒冷应激反应过程有关.

  • 小鼠空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糖萼的透射电镜观察

    作者:吴双;张涛;冯波;穆祥

    目的 建立可靠的小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糖萼显示方法,为探讨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 取小鼠6只,分为对照组和心脏灌注组,每组3只.对小鼠行乙醚吸入麻醉,心脏灌注组使用梯度阿尔新蓝溶液心脏灌注固定后取空肠组织,对照组直接取空肠组织,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对其黏膜层制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心脏灌注组小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膜表面有明显的糖萼结构,呈不连续型和连续型两种形态,不连续性糖萼厚度为50~ 100nm,连续型糖萼厚度为20 ~ 30nm;而对照组未能观察到明显的糖萼结构.结论 常规透射电镜样品处理方法,不能显示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糖萼,而心脏灌注阿尔新蓝溶液进行前固定,能够较好地保存该结构,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研究方法.

  • 小鼠S180移植瘤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随肿瘤生长的变化

    作者:马楠;张丽男;王龙凯;张晓博;毕秀;高子彬

    目的 观察小鼠肉瘤(S180)移植瘤发展过程中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探究随着荷瘤时间的延长,移植瘤内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腋下注射S180腹水型瘤株,建立S180荷瘤小鼠肉瘤模型,共15只,每组3只;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小鼠S180移植瘤组织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分析肿瘤组织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随肿瘤生长的变化情况.结果 3d组标本观察发现,毛细淋巴管管壁结构完整,管壁可见锚丝与胶原纤维,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各种结构正常的细胞器;5d组、7d组及9d组观察到随着荷瘤时间的延长,毛细淋巴管管壁断裂溶解情况越来越严重,可观察到的锚丝与胶原纤维数量越来越少,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胞质内各种细胞器受损程度也越来越严重;11d组观察到毛细淋巴管管壁几乎全部破碎溶解,未观察到锚丝与胶原纤维,无法清晰辨认淋巴内皮细胞,未观察到细胞器.结论 随着荷瘤时间的延长,肿瘤体积和重量呈增长趋势,毛细淋巴管管壁受损程度、淋巴内皮细胞胞质内细胞器的受损程度逐渐加重.

  • 形态学检验方法在心肌组织样本中的应用

    作者:孙洋;赵红

    目的 探讨形态学检验方法在心肌疾病中的应用,评价其优缺点.方法 运用磷钨酸苏木素(PTAH)染色法、Masson 3色染色法、弹力纤维组织(ET)+ Van Gieson(VG)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法、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心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HE染色对心肌组织的区分度不好;Masson 3色染色法对心肌细胞和胶原纤维有明确的区分作用;ET+ VG染色法可以很好地区分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肌纤维和淀粉样物质;刚果红染色主要用于淀粉样物质的检测;PAS反应可辅助诊断糖原累积症;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在疾病模型的研究及对疾病的观察中具有重要辅助作用;电子显微镜对超微结构的观察是病因学诊断的重要手段.结论 运用组织水平、亚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的形态检验方法,对心肌组织样本进行观察与评估,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 4种有囊膜RNA病毒形态发生的比较观察

    作者:孟轲音;邹啸环;杨松涛;高玉伟;韩小虎;宋战均;梅妹;夏咸柱

    目的 从形态结构及形态发生角度准确区分和确认流感病毒、犬冠状病毒、狂犬病毒和新城疫病毒.方法 将感染4种RNA病毒的体外培养细胞用戊二醛、锇酸固定,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4种病毒子代病毒的核衣壳或完整病毒粒子的装配都在胞浆中进行,子代病毒装配的前体物质的形态结构不同.4种病毒子代病毒的完整病毒粒子装配的形式不同,其中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只在细胞膜以向胞外出芽的方式装配成完整病毒粒子;狂犬病毒在细胞浆膜相结构和细胞膜表面以出芽方式装配成完整病毒粒子;冠状病毒在细胞浆膜相结构以出芽方式装配成完整病毒粒子.流感病毒子代病毒装配完即离开细胞膜;新城疫病毒的子代病毒不易离开细胞膜.多数狂犬病毒和冠状病毒的子代病毒要待细胞破碎后才能释放到细胞外.结论 利用病毒培养物的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可根据其形态发生准确区分4种RNA病毒.

  • 蝙蝠呼肠孤病毒感染BHK-21和Vero-E6细胞形态发生的比较观察

    作者:孟轲音;杜林峰;涂长春;段铭;邹啸环

    目的 通过对蝙蝠呼肠孤病毒在BHK-21和Vero-E6细胞形态发生的比较研究,筛选出该病毒的佳宿主细胞.方法 将感染呼肠孤病毒XJV株的BHK-21和Vero-E6细胞用戊二醛、锇酸固定,制成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同时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XJV在2种细胞中的适应程度小同,XJV更适于在BHK-21细胞中增殖.XJV在2种细胞中的形态发生不同,在BHK-21细胞中形成的包涵体呈典型的晶格状排列,在Vero-E6细胞中形成的包涵体呈杂乱的球状.XJV用BHK-21和Vero-E6细胞育传5代,病毒滴度分别为10~(5.5)TCID_(50)/ml和10~(4.5)~TCID_(50)/ml.结论 BHK-21细胞是蝙蝠呼肠孤病毒XJV株的佳宿主细胞.

  • 体外培养的嵌合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Huh7.5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

    作者:马力;魏欣;张野;王平忠;连建奇;贾战生

    目的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体外培养的嵌合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Huh7.5细胞后胞内病毒颗粒的形态学特征及细胞内部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将含有全长HCV嵌合基因组的质粒pFL-J6/JFH体外转录为HCV RNA,电穿孔转染至Huh7.5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培养上清中病毒数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蛋白的表达;收取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感染原始Huh7.5细胞,制作超薄细胞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被感染细胞中病毒颗粒的形态学特征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qRT-PCR显示不同时间点收取的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高水平的病毒量;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病毒NSSA非结构蛋白高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被感染的Huh7.5细胞内含有大量有包膜或无包膜的病毒样颗粒,细胞质内部分膜性细胞器增生,出现黄病毒科病毒感染后特征性结构及某种未知结构等.结论 体外培养的嵌合体HCV具有HCV颗粒的形态学特征,并能够有效感染人源性肝细胞Huh7.5.

  •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散射对尿液中纳米微晶的研究

    作者:许小晶;欧阳健明;邝荔;赵美霞

    现有的尿石症诊断方法 包括腹部平片(KUB)诊断、静脉尿路造影(IVP)和超声诊断等,但上述方法 均存在一定缺陷,即只有当结石直径达到一定的尺寸(如0.5 cm)时,才有可能被检测出来.因此,研究简单、快速、有效、对人体尢损害的诊断方法 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16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