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骨组织工程用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的设计

    作者:耿涛;罗凤山;孙海英;闫继红;齐念民

    目的:设计并构建一套骨组织工程用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方法:①明确骨组织工程用生物反应器系统的设计原则.②灌注小室由管状玻璃主体、聚四氟乙烯螺帽以及橡胶O型圈构建组成.整个系统通过铂处理的硅胶管以及三通和四通将3个灌注小室、双向蠕动泵、培养液贮存瓶、废液贮存瓶、接种口和空气滤膜连接构成.③研究生物反应器系统操作程序.④计算细胞/支架结构体内细胞受到的流体剪切力.结果:设计并构建了一套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既可以减轻内外扩散限制,也可以将力学刺激作用于细胞.该系统区别于其他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将细胞接种和长期培养整合于一体构建工程化组织;培养基可以完全穿过支架内部;同时,其模块式设计不仅可以增加工程化组织培养的数量,而且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在不同时间点灵活方便地收获结构体.结构体内细胞所受到的流体剪切力可以根据灌注速率和支架性质进行计算.结论:所设计的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在骨组织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以构建工程化骨组织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而且可以用于研究流体剪切力作用对骨细胞在三维支架中行为的影响.

  • 丹参卡波姆凝胶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

    作者:陈蓟;肖德明;杨宏图;林博文;镇万新;黎伟凡;吕猛

    背景:采用不同方法和生物材料应用于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以预防硬膜外瘢痕形成.在材料学方面采用较多的为可生物降解以及黏性半流体凝胶类.丹参及卡波姆均是已被临床证实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及凝胶制剂.目的:观察丹参卡波姆凝胶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科.材料:选用健康纯种新西兰大白兔36只,雌雄不拘,兔龄2-3岁.将动物按随机摸球法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凝胶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丹参凝胶组.卡波姆934粉末(上海人民制药厂,批号20000510);透明质酸钠(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36 2 mL(20 mq)).方法:实验于2002-04/2003-08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制备丹参卡波姆凝胶:丹参制成丹参浸膏粉备用.卡波姆934粉末加水溶胀过夜,依次加入丙二醇和甘油混匀,滴加三乙醇胺后,再加入丹参浸膏粉2 g加纯化水搅匀至100.0 g,制成丹参卡波姆凝胶.②麻醉动物后,分别于L3,L6水平完整切除椎板(保留上下关节突),制成10 mm×5 mm大小缺损,暴露硬膜.凝胶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丹参凝胶组动物的两处椎板缺损处分别加入1 mL 卡波姆凝胶、1 mL 20 g/L 透明质酸钠、1 mL丹参卡波姆凝胶;空白对照组则不加任何试剂.③大体标本:分别于术后4,6,8周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3只动物.完整取出手术节段(L3,L6)脊柱,每次共24个标本.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电镜标本:每组各取术后4周标本1个,利用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④术后8周对4组24个标本行大体瘢痕组织与硬膜的粘连紧密度等级评定:共分4级;0级:硬膜囊与瘢痕组织无明显粘连;Ⅲ级:粘连广泛、致密,硬膜囊与瘢痕组织无法钝性分离,锐性分离后的硬膜囊无法保持完整.将每一脊柱节段标本均匀切成4段,每一段均制成切片染色后置于Tiger2000型图像分析仪上进行硬膜外瘢痕厚度测定.⑤大体瘢痕粘连紧密度等级评定进行秩和检验,硬膜外瘢痕厚度进行析因实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术后8周脊柱节段标本大体瘢痕粘连紧密度等级评定结果及术后4,6,8周硬膜外瘢痕厚度比较.②各组术后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以及超微结构检查结果.结果:兔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空白对照组硬膜外均形成致密粘连;凝胶对照组和透明质酸钠组部分粘连;丹参凝胶组无明显粘连.②定量分析结果:术后8周空白对照组、凝胶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大体眼瘢痕粘连度评级较低的只数明显少于丹参凝胶组(W=45~52,P<0.05~0.01).术后4,6,8周丹参凝胶组瘢痕厚度均明显小于其他3组(F=128.657,152.246,80.891,P<0.01).③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术后4周时空白对照组、凝胶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均可见增殖活跃的成纤维细胞,丹参凝胶组成纤维细胞增殖不活跃.结论:①丹参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与合成分泌胶原的功能,从而抑制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②透明质酸钠过早被机体吸收,从而使其防粘连的作用减少;而卡波姆凝胶存留时间较长,在创伤修复全过程中起到了抑制和阻隔粘连形成的作用.

  • 生物瓣膜几何设计理论及其有限元分析

    作者:袁泉;王晓伟;张承瑞

    文章以薄膜理论为依据,以有限元方法为手段,以接近或达到人体心瓣的力学性能为目的,对生物瓣膜的几何设计方法进行详尽的理论分析并对不同形状的瓣叶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利用传统设计理论和现代设计方法相结合,参照心瓣瓣叶参考型面选择符合条件的圆球面和圆柱面,构建能够达到人体心瓣功能的人工生物瓣几何参数化模型.随之对二者应力的分布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心瓣几何造型模型参数,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其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具有一致性,即球体型面瓣叶应力分布较为合理,大应力区远离接缝部位,大主应力值也较小;柱面型的瓣叶在接缝部位表现出较大的应力集中,且在整个瓣叶范围内分布极不均匀合理.通过对两种型面的应力分析可以看出球面型瓣叶的力学性能要明显优于柱面型的瓣叶.同时,将生物瓣瓣叶材料简化为拟线弹性材料时,对瓣叶应力分布的影响不大,计算结果差异在一定可接受范围内.该结果为生物瓣膜的设计、制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 Ti6AI4V-AITiN涂层材料在模拟生理环境中的耐蚀性能

    作者:田博;朱维东;苏向东;石磊;王鹏

    目的:通过电化学腐蚀实验和浸泡实验对AITiN涂层进行耐蚀性能检测,评价其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6-06/08在贵州省材料结构与强度重点实验室完成.AITiN涂层的制备:采用高度离子化脉冲工艺(H.I.P)在医用Ti6A14V合金表面沉积AITiN涂层.实验评估:①运用电化学腐蚀方法对Ti6A14V-AITiN涂层材料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中的耐蚀性与Ti6A14V合金进行对比,光学显微镜下观察Ti6A14V-AITiN涂层材料的表面形貌.②借助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检测化学浸泡实验后的溶液中AI,V离子含量,EPMA-1600电子探针观察Ti6A14V-AITiN涂层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果:①电化学腐蚀实验:Ti6A14V-AITiN涂层材料电流密度在-0.4~0.25 A/m2基本处于钝化状态,Ti6A14V合金在电位为0.5 V时电流密度陡然增加,其氧化膜被击穿.光学显微镜观察Ti6A14V合金表面凹凸不平,有不均匀氧化膜存在;Ti6A14V-AITiN涂层材料表面较为均匀,表现出更好的耐蚀性.②化学浸泡实验:Ti6A14V-AITiN涂层材料有效地阻止了AI,V离子的释放.化学浸泡7 d后EPMA-1600电子探针观察Ti6A14V-AITiN涂层材料表面有Ca/P层沉积.结论:Ti6A14V-AITiN涂层材料具有一定生物陶瓷材料的耐蚀性能,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

  • 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的物性鉴定及抑菌实验

    作者:李剑;尹庆水;张余;杨进城;周洪武

    目的:鉴定自制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Ag-coral hydroxyapatite,Ag-CHA)并评价其抑菌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室完成.①自制0.01,0.001,0.000 1 mol/L Ag-CHA.②采用平板扩散法观察0.01,0.001,0.000 1 mol/L Ag-CHA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临床株型的抗菌效果.另将单纯CHA设为对照.每个培养皿4个方位同时放入0.01,0.001,0.000 1 mol/L Ag-CHA和单纯CHA,培养第3天测量抑菌圈直径.实验评估:①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自制Ag-CHA的微观结构及成分.②观察抑菌圈直径.结果:①Ag-CHA的微观结构及成分:银离子均匀吸附于珊瑚羟基磷灰石的孔隙表面,浓度越高相关银离子吸附的含量越高.②抑菌圈直径:单纯CHA对3种细菌均无抑菌作用.3种浓度Ag-CHA对培养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绿脓杆菌(临床株)、大肠杆菌(临床株)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单纯CHA[0.01 mol/L Ag-CHA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5±0.03),(2.28±0.08),(2.42±0.03)cm;0.001 mol/L Ag-CHA分别为(1.05±0.07),(1.78±0.07),(1.35±0.04)cm;0.000 1 mol/L Ag-CHA分别为(0.68±0.06),(1.47±0.02),(0.58±0.03)cm],3种浓度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 250.50,2 223.40,8 285.66,P<0.001).不同浓度Ag-CHA间的主效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 323.445,P<0.001);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22.952,289.693,3 461.754,P均<0 001).结论:初步验证了自制Ag-CHA可以明显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临床株型的生长.

  • 两种弹性模量水凝胶人工髓核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比较

    作者:吴靖平;陈统一;陈中伟;王以进

    目的:比较两种弹性模量(3 MPa和1 MPa)的水凝胶人工髓核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2-12/2003-03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①新型改良聚乙烯醇水凝胶人工髓核,弹性模量为3 MPa和1 MPa.②新鲜青壮年腰椎脊柱标本7个(来源于自愿捐献者尸体).实验分组:每个标本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为4组:完整髓核组、摘除髓核组、3MPa人工髓核组、1 MPa人工髓核组.完整髓核组标本测试后,取出全部髓核组织,进行摘除髓核组的测量,然后植入人工髓核,进行3 MPa人工髓核组和1 MPa人工髓核组测试.椎间盘在WE-5液压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测试,轴向载荷为0,100,200,300,400,500 N,弯曲载荷为0~5.0 N·m.加载方式采用4种不同力学模拟生理状态(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实验评估:①各组椎间盘的水平膨出位移变化.②脊柱功能单元的弹性模量变化.③小关节的应变.结果:①各组椎间盘的水平膨出位移变化:生理载荷内属于线性位移,卸载后能恢复原状.在载荷作用下,摘除髓核组和1 MPa人工髓核组膨出位移大于完整髓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10±0.14),(0.91±0.12),(0.80±0.10)mm,t=14.55,12.43,P<0.05],3 MPa人工髓核组椎间盘的膨出与完整髓核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脊柱功能单元的弹性模量变化:摘除髓核组和1 MPa人工髓核组弹性模量均踢显低于完整髓核组[分别为(1.085±0.102),(1.317±0.157),(3.628±0.201)MPa,t=18.48,14.07,P<0.05],3 MPa人工髓核组弹性模量略低于完整髓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小关节的应变:摘除髓核组和1 MPa人工髓核组小关节的应变比完整髓核组分别增加45.0%,1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 MPa人工髓核组小关节的应变比完整髓核组略大,平均相差3.7%左右,比较接近于正常(P>0.05).结论:人工髓核置换可纠正椎问盘摘除后的生物力学紊乱,弹性模量为3 MPa的髓核假体更加适合.

  • 藻酸钙凝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大鼠红骨髓对异位诱导成骨活性的影响

    作者:徐忠世;杨述华;肖德明;林博文;张晓明;李冉

    背景:红骨髓中的骨髓基质细胞是骨的非特异性生长因子,是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靶细胞,具有骨诱导作用和自身成骨作用;可注射性藻酸钙凝胶属于凝胶态可降解生物材料,其组织相容性好,为成骨、成软骨细胞的增殖、附着提供支架,有利于新生毛细血管的增殖.目的:制备骨形态发生蛋白、自体红骨髓及藻酸钙凝胶复合物,观察其诱导成骨活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2-02/2003-02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完成,选用27只纯种SD大鼠,雌雄不拘,体质量(200±20)g,购于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骨形态发生蛋白购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方法:随机摸球法将大鼠分为3组: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组、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组及藻酸钙凝胶组,每组9只,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组大鼠在麻醉后,取已制备的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0.4 mL,于股骨大粗隆处抽取红骨髓0.1 mL.加入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搅拌混合后用注射器注入股后肌肉中,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组及藻酸钙凝胶组双侧肢体股后肌群分别植入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及单纯藻酸钙凝胶.①术后观察动物麻醉后苏醒、切口愈合、饮食、活动情况,同时观察植入物的大小、硬度及血管分布情况.②分别在造模后1,2,4周3个时间点进行指标检测,每个时间点3只大鼠,取出标本切片进行光镜下观察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动物一般观察及植入物大体观察.②组织病理观察.③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结果:纳入SD大鼠27只,麻醉4~6 h后完全清醒,可正常进饮食;24 h切口无血肿、可正常活动;72 h切13无感染征象;2周后切13完全愈合、缝线脱落;全部27只大鼠切口均Ⅰ期愈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植入物标本大体观察: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组1周时植入物体积无减少、有血管长入;2周时质地较硬,切面呈灰白色,有骨样组织沉积;4周时有大量血管长入,有大量骨样组织沉积,质地较硬.②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组1周可见大量间充质细胞聚集,骨母细胞及软骨母细胞增生活跃;2周软骨细胞趋于成熟,有软骨样基质及骨样基质;4周骨细胞多见,有编织骨形成,较其他两组成骨多.③碱性磷酸酶活性:植入后1,2,4周,藻酸钙凝胶组分别为(0.179±0.018),(0.058±0.017),(0.027±0.018)IU/g,低于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组[(0.922±0.226).(1.169±0.249),(0.431±0.081)IU/g,P<0.01],植入后1,4周,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组活性分别为(0.447±0.015),(0.276±0.081)IU/g,低于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骨髓组(P<0.05).结论: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复合物具有稳定而持久的诱导成骨活性作用.

  • 生物膜与膨体聚四氟乙烯包裹治疗动脉瘤的效果对照

    作者:张文清;漆松涛;李慧灵;杨璇;徐国风;陆云涛;杨开军;王克万

    目的:比较生物膜与膨体聚四氟乙烯在动脉瘤包裹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12/2006-10年在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与广东冠吴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取成年健康杂种犬10只,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双侧的颈外静脉1.5 cm嫁接双侧颈总动脉缺损1.5 cm制作梭形动脉瘤模型20枚.左侧10枚应用生物膜(广东冠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包裹治疗,右侧10枚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美国戈尔公司周围血管补片)包裹治疗.术后第1,3,6,9,12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第12个月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及解剖组织学观察.结果:10只犬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流动力学观察:生物膜包裹侧瘤腔消失、形态上趋于正常的颈总动脉,管腔均通畅,造影剂快速通过无滞留;血流恢复为层流,频谱特征与颈总动脉一致;1个月时生物膜与瘤壁存在微小间隙,3个月后间隙完全消失,12个月时血管顺应性、弹性与颈总动脉基本相匹配.膨体聚四氟乙烯包裹侧瘤腔消失、管腔通畅6枚,腔内为层流,频谱特征与颈总动脉相似,但速度明显高于远近端颈总动脉;瘤腔轻度缩窄,内壁出现轻度波状充盈缺损,包裹片长度轻度缩短;1个月和3个月各出现2枚血栓性闭塞,经主动脉弓照影不显像.6个月内膨体聚四氟乙烯与瘤壁存在清晰微小间隙,6个月后间隙消失.②组织学观察:生物膜包裹侧外表柔软类似颈总动脉,有较多毛细血管长入但维持原形,瘤腔内膜光滑无增厚,内皮细胞无增生、脱落,未见附壁血栓;生物膜与瘤壁融合、多层次降解,降解间隙内较多新生血管、组织长入,未见炎症细胞.膨体聚四氟乙烯外表僵硬、未见周围组织长入;内膜增厚、不光滑,内皮细胞核密集、部分脱落,薄层血栓附壁;4例见胶冻状长圆柱形杂色血栓.膨体聚四氟乙烯与瘤壁嵌入无降解,未看到明显的毛细血管长入;有极少的成纤维细胞伸入,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及少量巨噬细胞.结论: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其效果优于膨体聚四氟乙烯,是动脉瘤包裹治疗的理想再生医学工程材料.

  • 可吸收性珊瑚羟基磷灰石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细胞复合培养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

    作者:张德强;汤欣;张卫国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的相容性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2/2005-10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完成.实验材料:①可吸收性珊瑚羟基磷灰石.②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自单纯性骨囊肿行自体骨髓注射治疗的患者(年龄10~16岁,平均14.5岁),患者均知情同意.实验分组:使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抗坏血酸的条件培养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培养,分为实验组(RPMI1640完全培养液+成骨细胞+可吸收性珊瑚羟基磷灰石),促增殖组(完全培养液+成骨细胞+可吸收性珊瑚羟基磷灰石+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正常培养组(完全培养液+同等数量的成骨细胞).实验评估:①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与可吸收性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培养6 h,1,3,7 d时细胞形态.②成骨细胞附着于材料表面后生长增殖特性:于接种后24 h,各组均取6孔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贴壁细胞,包括材料上贴附的细胞,计数孔内细胞数及平均细胞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③成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于接种后1,3,5,7 d采用酶联免疫监测仪测410 nm波长的吸光度值,计算每1 000个细胞的吸光度值.结果:①成骨细胞与可吸收性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培养后细胞形态:复合培养6 h,细胞多为单层结构,形态多样,有数个突起;复合培养1 d,成骨细胞附着于可吸收性珊瑚羟基磷灰石表面并深入到材料的孔隙内,与材料牢固结合,并在材料表面伸展,细胞表面可见大量微绒毛;复合培养7 d,细胞数量增多,可见少量胞体表面及细胞间有颗粒状钙盐结晶沉积,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②成骨细胞附着于材料表面后生长增殖特性:实验组细胞接种后,随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增加,仍可保持正常的分裂增殖速度,与正常培养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复合培养4,5,6,7 d后促增殖组细胞附着载体后数量增长明显高于实验组、正常培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成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3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每1 000个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均逐渐增高(以实验组为例,复合培养1,3,5,7 d分别为0.012 1±.001 4,0.015 4±0.001 3,0.017 2±0.001 2,0.018 3±0.001 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可以在一定的生物载体上正常生长、增殖,并保持生理功能.②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此过程中细胞增殖.

  • 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作者:张敏;曾抗;李国锋;史毓杰;周红玲

    目的:探讨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08在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部实验室完成.在制备工艺研究上进行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以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形态学、包封率、pH值作为样本质量考察指标,终确定以改良的乳化蒸发一低温固化法制备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实验评估:①用透射电镜考察纳米粒的形态.②用粒径分析仪检测纳米粒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③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粒中鬼臼毒素的包封率.④用pH计测定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的pH值.结果:①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形态:基本呈圆形或椭圆形.②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分别为(75.3±26.2)nm,(23.2±3.1)mV.③包封率:86.4%.④pH值:4.66±0.18.结论: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简单,考察制剂质量较理想.

  • 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庆大霉素缓释系统的制备及体内释放实验

    作者:汤善华;靳安民;吕仁发;王旭东;王永峰;于博;章柏平

    目的: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庆大霉素缓释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观察其体内释药特性,为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寻找更好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03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和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与材料学院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patite,nano-HA)、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poly (3-hydroxybutyrate-hydroxyvalerate),PHBV]、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硫酸庆大霉素(gentamicin,GM).新西兰大白兔24只.实验方法:①nano-HA/PHBV-PEG-GM-DDS的制备:以nano-HA为载药核心,外包裹生物相容性好且降解可调控的PHBV、PEG,承载GM制成.②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绘制庆大霉素浓度与抑菌环直径的半对数标准曲线.③体内释放实验:在新西兰大白兔左股骨外上髁钻孔,刮除部分骨质和骨髓,将nano-HA-PHBV/PEG-GM微球白骨窗内植入,分别于术后1,3,5,7,10,14,21,28 d 8个时间点各选3只大白兔,麻醉后取干骺端松质骨及骨干皮质骨标本.用标准曲线计算出各标本药物浓度.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绘制nano-HA/PHBV-PEG-GM-DDS的释药浓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实验评估:①扫描电镜下观察nano-HA/PHBV-PEG-GM-DDS的微球形态.②nano-HA/PHBV-PEG-GM-DDS的释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结果:纳入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nano-HA/PHBV-PEG-GM-DDS微球形态:大小均匀规整,微球平均粒径为345 μm,小微球粒径为78 μm,微球表面形态一致,为多孔皱缩结构.②nano-HA/PHBV-PEG-GM-DDS释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术后第1天nano-HA/PHBV-PEG-GM-DDS周围皮质骨和松质骨中庆大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110.10±11.70),(97.30±9.60)mg/L,其后逐渐下降,至术后第28天时皮质骨和松质骨中庆大霉素质量浓度仍可分别达(7.30±1.40),(6.80±1.10)mg/L,局部骨组织中庆大霉素质量浓度仍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小抑菌浓度(2 mg/L)以上.结论:nano-HA/PHBV-PEG-GM-DDS具有较好的体内缓释作用.

  • 明胶/白芨胶载药多孔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评价

    作者:彭锐;邹阳;程井军

    背景:一些实验已证明,某些中药制剂在与人体组织、体液或血液接触和相互作用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可以与生物材料复合,使材料的理化性能以及功用得到改善.目的:评价明胶/白芨胶载药多孔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材料:实验于2005-02/04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骨科完成.选择小白鼠1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24 g;日本大耳白兔6只,兔龄9~10个月,体质量2.8~3.0 kg,饲养温度:(18±1)℃,单笼饲养.方法:冷冻干燥法制备海绵状明胶/白芨胶载药多孔材料,把中药黄连、丹参提取物复合到其中;急性全身毒性实验:12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动物由腹腔注射标准浓度材料浸提液,剂量为50 mL/kg;对照组注射与浸提液同批号的生理盐水,剂量为50 mL/kg,注射后24,48,72 h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并记录注射后24,48,72 h体质量变化.通过体内植入法,将该载药材料植入兔背部肌肉内,术后1,2,6周麻醉后各处死2只兔,取材.通过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观察生物材料在体内的组织反应.主要观察指标:生物材料在兔体内组织反应的大体观祭和组织学检查观察.结果:12只小鼠和6只大耳白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急性全身毒性实验:所有实验小鼠一般情况良好,活动、食欲正常,呼吸平稳,无腹部刺激症状、衰竭、发绀以及死亡现象.注射后24,48,72 h小鼠体质量均呈增长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植入实验:①大体观察:1周时的取材标本与肌肉纤维组织结合紧密,4周时的取材标本与肌肉纤维组织已融合在一起,不易分离;8周时取材在兔原来的材料植入部位已经看不见明胶/白芨胶载药多孔材料的存在.②组织学观察:明胶/白芨胶载药多孔材料植入1周时,材料标本周围有较多的炎性细胞和间充质细胞,4周时材料部分降解,标本周边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植入12周材料周围炎性细胞进一步减小,材料被吸收,被肌肉组织替代.结论:明胶/白芨胶载药多孔材料作为创面修复和皮肤、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安全可靠性.

  • 原子力显微镜对牙体硬组织的纳米结构分析

    作者:马淑媛;蔡继业;吴扬哲;詹欣文

    目的:运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牙冠部的牙釉质、牙本质和釉牙本质界纳米水平结构,分析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6-10/12在暨南大学纳米技术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选取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外科拔除的健康第三恒磨牙30颗,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捐献.受试牙为健康的、需拔除的第三恒磨牙,牙体完整无损坏,拔除后置于含有麝香草酚的水中冻存.实验方法:沿髓腔的上方横切牙齿,切的方向与殆平面平行,使牙齿一分为二,保留上半部分,抛弃髓腔及牙根部分.用SiC砂纸抛光,然后用1.00,0 30,0.05μm的氧化铝浆水抛光,超声水中振荡清洗,样品在乙醇液中超声浴5 min,然后再次在乙醇中漂洗.实验评估:在成像前,所有样品在超纯水中漂洗,室温下干燥后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每一样品取5个不同位置成像,观察牙釉质、牙本质、釉牙本质界的表面形貌.结果:①牙釉质的表面形貌:在纳米尺度下,组成牙釉质的羟基磷灰石晶体是由大小较均匀一致的颗粒组成,颗粒的大小为(767.O5±76.71)nm,颗粒之间排列得非常致密、有序,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形成长条索状结构,即釉柱.釉质表面的平均粗糙度是(16.88±0.18)nm.②牙本质的表面形貌:在纳米尺度下,组成牙本质的羟基磷灰石晶体是呈球形的颗粒,大小较均匀,颗粒较大,为(1 120.24±162.34)nm,颗粒排列紧密.可见到牙本质小管的开口,其边缘为管周牙本质,其余部分为管间牙本质,牙本质小管的直径是(1 471.13±182.03)nm,牙本质表面平均粗糙度是(20.14±0.16)nm.③釉牙本质界的表面形貌:成束状排列的釉柱,与釉牙本质界垂直,组成釉牙本质界的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羟基磷灰石晶体相互渗透、彼此重叠,它们之间的连接并非完全致密,而是有一定地腔隙,呈扇贝状的波浪外形,凹面朝向牙釉质,凸面朝向牙本质,牙釉质和牙本质相互交替有规律镶嵌.结论:纳米尺度下,牙釉质的羟基磷灰石晶体排列致密、有序,平均粗糙度小,是其硬度大、脆性高,表面光滑的结构基础;牙本质的羟基磷灰石晶体排列较疏松,有机基质含量多,这样的结构赋予其一定的韧性;釉牙本质界在阻止釉质裂扩散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阻挡作用,这种优异的生物学结构和机械特性为研究与牙体硬组织生物学特性相似的充填材料的结构提供一种纳米量级的可视化平台.

  • 荷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囊脱细胞真皮的制备、特性及其对表皮干细胞群生长的作用

    作者:杨斌;丘日升;全大萍;岑静芸;官习鹏;洪清琦;董月桐

    目的:构建一种荷载有角质细胞生长因子且能控制释放的新型组织工程化皮肤.方法:实验于2006-03/12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及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进行.①材料:角质细胞生长因子(CytolLAB公司),牛血清白蛋白(Amresco公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由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合成,聚乳酸与聚羟基乙酸摩尔比为75:25,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脱细胞真皮(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②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及低温干燥方法,将角质细胞生长因子以牛血清白蛋白作联接包裹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内制成纳米微囊,根据公式计算微囊成球率、载药量及包封率;将微囊溶解于二氯甲烷中,进行体外释放实验检测不同时间牛血清白蛋白吸光度,作出牛血清白蛋白释放曲线;将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囊交联于脱细胞真皮表面,制成荷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囊脱细胞真皮(KGF-ADM),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微囊形态、分布及其与脱细胞真皮连接情况;采用Ⅰ型胶原酶复合胰蛋白酶消化的方法,从门诊健康患者无菌手术切除的包皮组织中获取表皮细胞单细胞悬液,经免疫荧光检测,证实其中含表皮干细胞,将表皮干细胞群分别接种于KGF-ADM及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上,于恒温箱中培养3 d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及其与材料连接情况.结果:①纳米微囊成球率为85%,载药量为17.3%,包封率为73.5%.②纳米微囊中牛血清白蛋白可以控制缓慢释放,其释放曲线显示初期释放速度较快(前5 d累计释放约40%),后进入缓慢释放期(30 d累计释放约75%).③扫描电镜检测显示纳米微囊形态规则,在KGF-ADM表面分布均匀,与KGF-ADM联接良好,部分分布于KGF-ADM深面;表皮干细胞群在KGF-ADM上生长活跃,细胞形态良好,部分形成克隆.结论:采用该方法可成功构建荷载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纳米微囊的新型组织工程化皮肤.

  • 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的制备及其与肌成纤维细胞的相容性

    作者:张宇;周初松;蒋刚彪;靳安民;傅栋;杜学军

    目的:制备防粘连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并观察其与肌成纤维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6-05/11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在透析后的壳聚糖与聚乙二醇琥珀酸酯或聚乙二醇共混后置人冻干机冻干制得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或壳聚糖/聚乙二醇膜,并将新生2~5 d的SD大鼠骨骼肌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膜片上.实验评估:①MTT法测定肌成纤维细胞接种在不同膜片上的吸光度值,计算相对贴附率.相对贴附率=不同膜的A490nm/培养板的A490nm×100%.②MTT法测定肌成纤维细胞在不同膜片上的生长1,5 d后的吸光度值.③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形貌.结果:①肌成纤维细胞在不同膜片上的贴附率:肌成纤维细胞在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上能良好黏附、增殖,而在壳聚糖/聚乙二醇膜、壳聚糖膜上黏附性差.联合培养12 h,5 d后MTT法结果显示,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组的,4值分别为0.074±0.009,0.141±0.031,分别为壳聚糖组的6.17倍和6.13倍(P<0.05).②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特性:肌成纤维细胞在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膜上的活性高,增殖能力强,增长速度快,其次为壳聚糖/聚乙二醇膜,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细胞在壳聚糖膜上的增殖能力较低,膜上细胞数目较少,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肌成纤维细胞与不同膜片联合培养1,5 d时的生长形貌:壳聚糖膜上细胞未贴壁生长,为透明的圆球形,呈游离状态,未能很好舒展,且有些皱缩,生长活力也不旺盛;细胞与壳聚糖/聚乙二醇膜、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膜片联合培养的生长情况要明显好于壳聚糖膜,细胞相互融合成片,多呈长梭形,细胞间隙狭窄,紧密排列成束,成指纹状结构且聚集生长的趋势也更明显.结论:将接支琥珀酰基的聚乙二醇与壳聚糖共混组成的网状系统改进了膜片的力学性能,提高了膜片的柔韧性,使其成膜性更好;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肌成纤维细胞在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上的黏附及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壳聚糖薄膜.

  • 自制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体外抗肿瘤实验

    作者:杨进城;尹庆水;林骏;李剑;黄华扬;张余

    目的:评价自制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实验于2006-01/12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及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实验室进行.①将南海澄黄海珊瑚礁块制成的珊瑚碳酸钙通过水热反应转变成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后,再通过真空冷冻干燥等处理将顺铂载入形成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将复合人工骨一部分切开后行电镜扫描及能谱分析,以了解顺铂在人工骨孔隙中的分布及比例.②另精确称取复合人工骨1 g浸人避光模拟体液50 mL中,37℃,30 r/min恒温振荡器中浸泡后,取得不同时间浸提液各10 mL,将浸提液过滤除菌分装后再真空冷冻干燥制成粉剂低温保存.③以乳腺癌骨转移原代培养细胞(标本取自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手术切除标本)、高转移性肺癌SPCA-1细胞株及前列腺癌骨转移pc-3细胞株(购自中国生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为实验对象,利用MTT法分别检测对照组(单纯羟基磷灰石浸提液)、复合人工骨2,4,6及8周浸提液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作用(计算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①复合人工骨孔隙内顺铂分布均匀,能谱分析示复合顺铂占人工骨的体质量的10.05%.②复合人工骨2,4,6及8周浸提液体外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1.83%,68.34%,63.74%及62.35%;对肺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1.59%,80.14%、74.81%及62.89%;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5.04%,84.34%,65.66%及29.92%.除8周浸提液对前列腺癌的抑制率为29.92%为低度敏感外,复合人工骨8周内的浸提液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50%,为高度敏感.结论:自制顺铂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其缓释液在8周内可抑制及杀伤肿瘤细胞.

  • 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对创伤组织中Bcl-2及CD34表达的影响

    作者:彭湃;杨力;宋保强;夏文森;张卫民

    目的:观察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对创伤组织BcI-2及CD3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6在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真核表达载体与10 mmol/L纳米微囊50 μL涡旋振荡混匀,静置30 min,制备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另设纳米微囊-空载质粒(不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为对照.实验分组:选择健康新西兰白兔25只,构建兔耳慢性难愈性创面模型.另在环切部位的近端腹侧皮肤制备一个直径6 mm的圆形创面,作为非缺血对照.转基因组(一侧兔耳慢性创面滴加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100μL)、慢性创面组(另一侧兔耳慢性创面滴加纳米微囊-空载质粒100μL)、非缺血创面组(双侧兔耳非缺血创面滴加纳米微囊-空载质粒100μL).于术后1,3,7,10,14 d,每个时间点麻醉后处死5只动物,以每一创面为中心,切取1 cm×1 cm正方形组织块(含兔耳全层).实验评估:①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兔耳创面组织中阳性反应细胞情况.②创面微血管计数采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孤立的棕色血管内皮细胞或细胞簇代表1条单独的微血管.③术后14 d细胞外基质特殊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的变化.结果:①兔耳创面组织中阳性反应细胞:Bcl-2阳性信号表达于创面内皮细胞、炎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胞浆中,正常皮肤及创缘表皮层会出现弱阳性表达.转基因组与非缺血创面组阳性细胞表达及胞浆阳性信号强于慢性创面组,术后3 d时差异明显.②创面微血管计数:术后1~14 d各组微血管数量逐渐增加,其中转基因组数量多,慢性创面组数量少.术后7,10,14 d转基因组及非缺血创面组微血管计数高于慢性创面组[以术后7 d为例,分别为(20±7),(18±5),(12±4)条/200倍视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细胞外基质的变化:术后14 d转基因组及非缺血创面组肉芽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粘多糖及胶原纤维,而慢性创面组肉芽组织中含量较少.结论:非病毒载体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肉芽组织中微血管生成和凋节细胞外基质来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

  • 新型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骨内移植的生物学特点: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可降解性

    作者:罗毅;李奇;林荔军;张力;于博;傅栋;叶建东;王秀鹏

    目的:观察新型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骨内移植的生物学特点,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2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成熟新西兰大白兔20只,在双侧股骨外侧髁部建立骨缺损模式,钻取直径5 mm,孔深6 mm的柱状圆洞.其中左侧为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组,右侧为对照组.②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组将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液粉比为0.4)用专用注射器注入骨孔内并使磷酸钙骨水泥外溢,同时指压2 min至骨水泥凝固;对照组造成骨缺损后充分止血缝合伤口.③于术后4,8,12和16周分别处死新西兰兔(n=5),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在骨组织内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方式.结果:①所有实验动物无一死亡,仅有1只兔术后术区骨折(对照侧).②光镜观察结果:在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组,术后4同时可见材料外缘出现活细胞网状结构;8周时材料边缘可见钉突状或伪足状新生骨小梁伸入其内,同时其表面可见部分软骨内化骨;12周时,边界可见新生骨小梁明显增多、增粗、增长,向材料内部生长,骨小梁边缘可见足量破骨和成骨细胞;16周时清晰可见材料部分降解后形成的空隙,沿孔隙或空隙伸人材料的新生骨小梁与材料交织在一起,骨小梁边缘和部分材料孔隙内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布.而对照组术后早期在骨洞内由机化后的血肿组织填充,炎症反应明显,8~12周时纤维瘢痕形成,16周时未见有新骨形成.③电镜观察结果:在低倍扫描电镜下发现,新型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孔径在200~400μm之间分布,大部分孔隙与孔隙之间有90μm左右的小孔道贯通,类似松质骨结构.在骨内植入8周时高倍扫描电镜下观察,在骨-骨水泥交接面可见新生骨小梁沿着磷酸钙骨水泥的孔隙伸长入其内部,两者之间紧密结合.16周时,磷酸钙骨水泥密度明显减低;其间可见网状结构的骨小梁形成,二者之间未见透亮线.结论: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 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曾旭;王向东;王航辉;杨宝林;周聪发

    目的:观察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7在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应用解剖研究室完成.选择清洁级SD大白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单纯细胞悬液移植组、微囊化移植组,每组30只.制作T10节段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仅打开椎管,暴露脊髓不作移植;损伤对照组仅用明胶海绵填塞脊髓损伤腔隙;单纯细胞悬液移植组植入吸附细胞悬液的明胶海绵块;微囊化移植组用与断端腔隙大小相吻合的明胶海绵块吸附10μL的微囊化细胞,植入洞腔.分别于术后12 h,1,3,7,21 d 5个时间点对动物进行BBB评分后处死.取损伤区1 cm范围脊髓节段,常规石蜡包埋,水平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TUNEL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变化.按BBB评分法对大鼠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共分22级,低分0分,高分21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恢复越完善.结果:纳入大鼠120只,存活96只,存活率为80%.其中以损伤对照组及单纯细胞悬液移植组死亡率较高,损伤对照组大鼠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脊髓损伤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神经功能的丧失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所导致的;而单纯细胞悬液移植组是因为免疫排斥反应所导致.①术后3 d内各组间BBB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7,21 d微囊化移植组和单纯细胞悬液移植组大鼠BBB评分高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7.25±1.17),(4.58+0.38),(2.67±0.61)分;(10.42±1.63).(6.08±0.80),(3.33±0.68)分,F=4.528,3.821,P<0.05],且经微囊化处理后比单纯兔嗅球组织细胞悬液移植运动功能恢复更好(F=4.112,P<0.05);而损伤对照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均较差.②光镜下损伤对照组、单纯细胞悬液移植组脊髓损伤后,脊髓内空洞增大,损伤范围基本确定,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在微囊化移植组脊髓损伤明显减轻,细胞皱缩不明显、胞质、胞核较清晰.③术后1,3,7 d微囊化移植组TUNEL阳性细胞数及凋亡指数低于损伤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术后3 d为例,TUNE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8.83±1 33),(14.50±1.05)个,视野,P<0.01;凋亡指数分别为10.45±1.58,17.06±1.23,P<0.01).结论: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能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 胶原蛋白膜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能力量效分析的影响

    作者:高秀秋;向珊珊;黄克强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胶原蛋白膜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寻求牙周组织工程中胶原蛋白膜载体的佳浓度.方法:实验于2006-02/11在辽宁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实验材料:选取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新鲜第一前磨牙,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捐献.实验分组:通过热烘干法制备胶原蛋白膜(胶原质量浓度分别为3,6,9 g/L).将细胞浓度为5×107L-1的第3~8代的人牙周膜细胞接种到3,6,9 g/L胶原蛋白膜上,每种薄膜设立3个样本.分别将负载细胞的薄膜移至24孔板中,对照组为细胞直接接种于24孔板中.实验评估:①复合培养第7天对人牙周膜细胞进行细胞记数.②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人牙周膜细胞在胶原蛋白膜上的生长情况.结果:①复合培养第7天人牙周膜细胞记数: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3,6,9 g/L胶原蛋白膜上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分别为(3.63±0.59)×104,(3.92±0.10)×104,(4.26±0.24)×104个],9 g/L胶原蛋白膜上的细胞生长旺盛,均高于对照组(2.51±0.11)×104个,4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263,17.099,11.611,P<0.05).②扫描电镜下人牙周膜细胞在胶原蛋白膜上的生长情况:复合培养1周,胶原蛋白膜具有较好的多孔状结构;人牙周膜细胞伸出多个伪足样突起,紧密贴附在材料表面,细胞沿材料的孔隙边缘生长.结论:9 g/L胶原蛋白膜适合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

  • 壳聚糖温敏凝胶共混环糊精缓释氯己定的体外实验

    作者:马志伟;王荣;吴织芬;陈栋;张邦乐;何炜;王晓娟;王勤涛;周威;刘青;董广英

    目的:探索壳聚糖温敏凝胶缓释广谱抗菌药物氯己定的解决办法.方法:实验于2006-03/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化学实验室进行.将小分子药物氯己定先通过饱和水溶液法与β-环糊精制备成包结物,再共混于壳聚糖温敏凝胶中,制备载药凝胶系统.根据不同配方分为4组:空白凝胶组:壳聚糖温敏凝胶溶液;β-环糊精/氯己定包结物6 mg或12 mg组:壳聚糖温敏凝胶溶液+6 mg或12 mg β-环糊精/氯己定包结物;氯己定组:壳聚糖温敏凝胶溶液+4.8 mg氯己定.检测终的凝胶体系的流变学性质、稳定性、体外释药特性.结果:①氯己定与β-环糊精的包合率为(40.11±4.28)%.②流变学检测显示,β-环糊精/氯己定包结物6 mg或12 mg组凝胶黏度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升高,但其变化趋势与空白凝胶组无差异;恒温37℃条件下,此2组凝胶黏度随时间波动性变化,但其变化趋势与空白凝胶组无差异.③稳定性检测结果:37℃条件下,无论是否加载药物,溶液都在8 min左右形成稳定的凝胶,凝胶外观在1个月内无明显变化.④体外释放测定结果:实验条件下,氯己定组大约12 h即释放完毕,而β-环糊精/氯己定包结物6 mg组在40 d时,仅释放药物的60%左右.结论:氯己定共混于壳聚糖温敏凝胶后,温敏凝胶系统的性质几乎未受加入药物的影响,而氯己定从凝胶系统中释放的速度大大减慢,药物持续释放可保持1个月以上,达到了缓释的目的.

  • 单螺旋和3股螺旋蚕丝纤维支架的力学性能及其细胞黏附性能比较

    作者:王洪;李艳军;杨述华;严力军;吴宏斌;邵增务;段德宇;孟春庆;袁文旗;赵玉鑫

    目的:经蚕茧缫丝脱胶而成的丝状纤维是一种无生理活性的天然结构性蛋白,这种结构使丝状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和生物相容性.观察采用单螺旋和3股螺旋蚕丝两种不同编织方法制备的丝状支架力学性能和细胞黏附性能的差异.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将蚕丝用不同的编织方法制备单螺旋、3股螺旋两种丝状支架,直径4.5 mm.实验方法:①丝状支架的力学检测:两种丝状支架各取10 cm置于AGS-H多功能材料力学实验机的夹具中,固定后以10 mm/min的速度行拉断试验.②对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实验评估:①通过拉断实验测定大载荷、大拉伸长度及弹性模量.②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③扫描电镜观测骨髓基质干细胞与丝状支架的黏附情况.结果:①力学性能检测结果:单螺旋、3股螺旋两种丝状支架的大载荷、大拉伸长度、弹性模量[分别为(870±32),(846±20)N;(14.60±0.85),(13.90±0.64)mm;(6 519±287),(6 373±375)MPa]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膜抗原CD44有阳性表达,CD34均为阴性表达.③骨髓基质干细胞与丝状支架的黏附情况:两种编织方法的丝状支架的丝状纤维表面均光滑,有较多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在丝状纤维上.结论:单螺旋和3股螺旋两种丝状支架的力学性能和细胞黏附性能相近.

  • 磷酸三钙骨水泥骨长入的实验

    作者:尚希福;汤亭亭;戴尅戎

    目的:找出磷酸三钙骨水泥中磷酸三钙合适的比例(既能成骨又不影响骨水泥的机械性能),并观察磷酸三钙骨水泥中在动物实验中骨长入的特点.方法:①磷酸三钙比例的筛选:根据骨粒骨水泥的研究基础,将普通骨水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科技开发公司出品)中加人30%,35%,40%的直径200~300 μm能成骨的磷酸三钙颗粒(法国Bio-Lu Co.提供),测试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找出合适的比例.②动物实验:将2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术后2,4,8,12,16周组5组,每组5只.无菌下在两侧股骨远端垂直于股骨做直径6 mm,长12 mm的圆柱样缺损,两侧随机填入35%磷酸三钙骨水泥(实验侧)和普通骨水泥(对照侧)进行骨长人的观察.分别于术后2,4,8,12和16周取材,观察骨水泥表面的骨生长和机械强度变化.结果:①随着磷酸三钙的比例增加,磷酸三钙骨水泥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而其弹性摸量则逐渐上升(P<0.05),加人35%磷酸三钙时抗压强度为(86.30±0.57)MPa,弹性模量为(2.80±0.16)GPa,比例合适.②磷酸三钙骨水泥植入兔股骨2周时表面无明显变化,4周即开始有表面粗糙,但表面骨组织附着不明显,植入8周时骨水泥表面少量骨组织附着;12周骨水泥表面骨组织附着明显;16周骨水泥表面骨组织附着明显增多.对照侧仅见一薄层纤维结缔组织.③磷酸三钙骨水泥植入兔股骨第4周时抗压强度低于植入第2周[(83.50±1.21),(85.20±0.85)MPa,P<0.05],随后上升,至植入第16周时为(87.10±1.00)MPa(P<0.05).弹性模量在植入12周时低于植入第2周[(2.30±0 16),(2.70±0.15)GPa,P<0.05],但在16周时上升为(2.80±0.16)GPa].结论:①磷酸三钙骨水泥中磷酸三钙的比例35%为合适.②随着骨水泥表面的磷酸三钙颗粒被吸收和新骨长入,具备部分生物活性,机械强度符合骨缺损充填的基本要求.

  • 壳聚糖导管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13 mm坐骨神经缺损

    作者:廖文;刘淑红;张世强;李章华;焦建宝;张玉富;赵永岐;王聪;范明

    目的:观察壳聚糖神经导管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13 mm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10/2004-08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九室及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分组:Wistar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实验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壳聚糖神经导管桥接大鼠右侧13 mm坐骨神经缺损.实验组无菌条件下抽取股骨髓腔内骨髓组织,贴壁分离法纯化、增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1×109L-1细胞浓度与细胞外基质凝胶混合,植入自体神经再生室内;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神经再生室内植入细胞外基质凝胶,生理盐水对照组神经再生室内植入生理盐水.实验评估:术后12周观察以下指标:①大体观察:观察再生神经.②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选择印迹清晰的足印分别测量正常足(N)和伤侧足(E)的3个指标:足印长度(PL):足尖到足跟的大距离;足趾宽度(TS):第1~5趾的距离;中间足趾宽度(IT):第2~4趾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 mm.坐骨神经指数=-38.3[(EPL-NPL)/NPL]+109.5[(ETS-NTS),NTS]]+13.3[(EIT-NIT)/NIT]-8.8.坐骨神经指数值为0~11%表示神经功能完全正常,-100%表示神经功能完全丧失,-11%~-100%表示部分神经功能恢复.③电生理检测:检测患侧小腿三头肌肌电图,检测再生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波幅.④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手术侧腓肠肌湿质量/对侧正常腓肠肌湿质量×100%.⑤神经组织学检查:苏木精-伊红及Loyez苏木精髓鞘染色,光镜下观察再生神经横断面再生神经髓鞘的形成;Loyez苏木精髓鞘染色及Bielschowsky改良镀银染色,观察纵向切片再生神经神经纤维;神经细丝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再生的神经轴突染色.随机选取部分正常坐骨神经作为正常对照.⑥透射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的超微结构.⑦再生神经纤维图像分析:观察再生神经有效神经截面积、有髓神经纤维数目、有髓神经纤维密度、有髓神经纤维直径、髓鞘厚度.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术后12周,实验组及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导管内均有再生神经生成,外形似正常神经,直径较正常神经细,生理盐水对照组导管内无再生神经通过间隙.②坐骨神经指数:术后8,12周实验组坐骨神经指数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分别为(-72.18±3.11)%,(-76.85±2.76)%;(-62.91±2.87)%,(-69.63±2.5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7.85,P<0.01).③电生理检查:术后12周实验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明显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分别为(41.29±3.83),(32.64±3.52)m/s;(3.21±0.34),(2.85±0.22)mV],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39,P<0.01).实验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腓肠肌肌电图呈部分失神经电位表现,生理盐水对照组则为完全失神经电位.④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实验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为(69.32±2.65)%,(66.72±1.75)%,(53.41±1.9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9.32,P<0.01),实验组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25,P<0.05).⑤组织学检查:术后12周实验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密集,神经导管交界处无瘢痕,实验组再生神经纤维多且直径较粗大,排列更为规则.⑥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和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均见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⑦再生神经纤维图像分析:术后12周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神经纤维有效面积、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直径及髓鞘厚度均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结论:壳聚糖神经导管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并可以作为种子细胞构建人工神经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 新型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的细胞生物相容性

    作者:李毅;陈君长;王坤正;郭雄;石宗利;同志超;杨团民

    目的:在体外细胞培养条件下,从细胞形态和细胞增殖方面观察新型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2-01/2004-01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及西安交通大学地方病研究所实验室进行.①材料:β-磷酸三钙为兰州交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室制备;磷酸纤维平均直径(15.0±1.2)μm,平均体外生物降解率(3.0±0.46)%,拉伸强度(1.0±0.2)GPa,弹性模量(48.0±7.6)GPa;聚左旋乳酸平均分子质量为27.6x104.支架复合物质量比为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2:3:5.②实验方法:按复合材料1 g:浸提介质10 mL的比例,用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的DMEM37 ℃条件下浸提24~72 h,制备复合支架材料的浸提液,过滤24 h内进行试验.将骨髓基质细胞分为3组,分别用支架材料浸提液(实验组)、DMEM培养渡(阴性对照组)和6.4 g/L苯酚溶液(阳性对照组)培养,同时实验组将浸提液按100%,75%,50%,25%的浓度稀释分别培养.③观察指标:每日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形态变化;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测定A值,计算细胞增殖率.结果:①细胞形态变化:在细胞培养1,2,3 d,阳性对照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固缩甚至崩解,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细胞形态正常.②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在培养各时间点除阳性对照组毒性为4级(细胞增殖率为0~20%)外,其余均为O级(细胞增殖率>80%);除阳性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A值均随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升高,培养1,2,3天时阳性对照组的A值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阴性对照组与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复合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分化无明显影响,无细胞毒性,有良好细胞生物相容性.

  • 生物材料修补颅骨缺损的研究与进展

    作者:赵欣;卞威;李辉;曹英海

    目的:概述用于颅骨缺损修补的生物材料应用和研究进展.资料来源:检索PubMed 1990-02/2005-12关于生物材料应用于颅骨缺损的研究的文章.检索词为"biomaterials;repair of skull defect"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利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6-12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生物材料;颅骨缺损",并查阅相关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颅骨缺损修补相关的材料学研究.②生物材料在颅骨缺损修补临床应用情况.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30篇文章,排除99篇重复性研究,纳入31篇与纳入标准为贴近的文章.资料综合:传统的非降解生物假体仅可作为颅骨缺损的填充材料.随着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合成生物材料相继出现,但这些材料移植后无法被机体吸收,存在排异和炎性反应,难与宿主骨整合.目前国内使用的颅骨修补材料有机玻璃、硅橡胶、钛板、钛网及其他有机材料.这些材料分别存在着易老化、易破损、不易塑形或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其中钛网、钛板由于易导热、导电,造成患者术后在高温环境中有头部灼热感,而且钛网板价格昂贵.对硅橡胶材料来讲,虽然生物相容性较好,却存在强度偏低的问题.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整合能力、化学性质稳定、术后长期维持其形状、不易滑脱移位、可预知其长期生物学性质、易于塑形、轮廓化方便、价格便宜.结论:虽然有机玻璃、钛板和聚乙烯等仍然是目前临床上大量使用的颅骨修补材料,但由于其存在各自不可避免的缺点,新型的生物材料仍需进一步开发.

  • 组织工程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研究新进展

    作者:林智军;王万明

    目的:软骨组织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有限,组织工程学使得关节软骨的生物学替代物即人工软骨显示出美好的前景.软骨生物支架材料为组织工程的重要一环,探讨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对构建人工软骨具有重大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3-01/2006-12有关组织工程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的文章,检索词"articular,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软骨、组织工程,支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的内容应与组织工程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Meta分析、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85篇相关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综述,30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人工软骨生物支架材料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①天然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细胞黏附性好,亲水性强,但力学强度差、吸收过快,而且难以大批量生产.②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可控降解速度、力学强度好、易于塑形,但亲水性不够,对细胞的黏附性较弱以及有免疫反应、排斥反应等.③复合材料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互补特征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材料,按一定比例和方式组合,可设计出结构与性能优化的三维材料,以弥补单用人工合成或天然生物材料的缺陷,提高支架的整体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不仅包括同一类生物材料的复合,还包括不同类别生物材料之间的交叉复合.结论:通过对支架材料进行表面修饰、采用新型构建技术以及利用天然和合成材料的各自优势联合应用,进行多材料复合,以研制出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力学适应能力强的复合材料、仿生材料、智能材料将是近年来人工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

  • 医用聚乳酸类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作者:樊国栋;陈佑宁;张光华

    目的:阐述医用聚乳酸类高分子材料的需求,综述聚乳酸类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ACS美国化学学会数据库2000-01/2006-12关于医用聚乳酸类高分子材料的文章,检索词"polylactide";利用Elsevier Science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2000-01/2006-12进行检索,检索词"polylactide" 和全文检索"Medical polymeric material".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聚乳酸类医用高分子材料".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聚乳酸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需求.②医用聚乳酸类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100篇,排除70篇重复性研究.30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6篇关于聚乳酸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需求,24篇关于医用聚乳酸类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资料综合: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终的降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对人体无毒、无刺激.目前,聚乳酸类材料产品在医学领域广泛用于药物控制释放载体、组织工程、骨内固定、修复、手术缝合线、人造皮肤以及三维多孔支架等.结论:医用聚乳酸类高分子材料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今后研究的重点是研发高效低成本的聚乳酸制备方法,合成适应于不同医疗或其他用途的、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的聚乳酸共聚物高分子材料.

  • 髋保护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凤英;杜春萍;何成奇

    目的:总结并分析髋部骨折的原因和生理机制,探讨髋保护器在适合人群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89-01/2004-08关于髋保护器的文章.检索词为"髋部骨折,髋保护器(请翻译为英文)"并限制文章的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01/2004-08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髋部骨折,髋保护器".对检索到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髋部骨折的原因、生理机制、护理措施.②髋保护器的作用、适应性及使用效果的评价.排除标准:相同性的文献资料.结果:髋保护器在临床上应用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是简单有效、依从性较好,非药物干预的一种低廉的护理干预措施.适用于身体虚弱、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患者和有髋部骨折趋势的患者.因此,髋保护器不仅能预防跌倒后引起的髋部骨折,使髋部骨折降低15%~25%,而且能提高患者自身防跌倒自信,提高运动能力,使患者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结论:有针对性的使用髋部保护器,不仅能预防跌倒后引起的髋部骨折,而且提高患者自身防跌倒自信.

    关键词: 髋保护器 骨折 应用
  • 镁及镁合金在仿生体液中的腐蚀降解行为

    作者:高家诚;伍沙;乔丽英;王勇

    目的:观察纯镁及镁锌系列合金在仿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分析其是否具有生物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实验采用纯镁(99.9%)、镁锌锆(ZK60)、镁锌锆钇(Mg-5.6Zn-0.55Zr-0.9Y)3种合金材料,将试样分别放人仿生溶液中浸泡10 d,仿生溶液恒温(37.0±0.5)℃.用BP211D电子天平测量了试样在仿生体液中的腐蚀失重,用LK98BⅡ型电化学系统测量了试样在仿生体液中腐蚀时的Tafel曲线,同时观察仿生溶液pH值的变化结果:①在仿生体液中242 h后,纯镁、镁锌锆和镁锌锆钇损失量分别为0.9%,3.1%和抗蚀性117%.②在实验条件下,腐蚀电流密度纯镁为2.03 mA/mm2,镁锌锆为10.14 mA/mm2,镁锌锆钇为4.42 mA/mm2.③随着镁合金在仿生体液中浸泡莳间延长,溶液的pH值增高,电势也随着pH值的增加而减小,镁及镁合金的腐蚀速率会降低.结论:①合金中杂质元素越少,耐腐蚀性能越好,选择纯镁或含Y的镁合金作为镁基生物材料的耐蚀性较好.②在镁锌合金中添加钇后其耐体液腐蚀性能得到了改善.

  • 摩擦系数和过盈量对微植体即刻加载时界面应力的影响

    作者:张代全;樊瑜波;刘展

    目的:建立微植体与牙槽骨即刻加载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上即刻加载时颌骨的应力分布,探讨微植体与牙槽骨间的摩擦系数大小和过盈量对界面应力的影响.方法:利用Pro/E和MIMICS等软件建立微植体和牙槽骨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导人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并建立微植体与牙槽骨即刻加载的有限元模型:①在同一个模型上,设置摩擦系数从0开始,依次递增0.1,一直增加到0.5,对这6种不同情况下界面处应力分布进行比较分析.②在同一个模型上分别设置6个不同的过盈量(即0.002,0.004,0.006,0.008,0.010,0.012 mm),通过计算得到这6种情况下界面处大拉、压应力值,然后进行分析.结果:①无摩擦状态时微植体与牙槽骨界面Von-mises应力大,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各点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特别是在骨皮质的位置,应力下降比较明显.但是当摩擦系数增大到一定程度(μ=0.3)之后,Von-Mises应力变化均在1%以下.②通过把不同过盈量时所产生的大拉、压应力和下颌骨的大载荷极限做对比,所建立的微植体模型大过盈量为0.010 mm.结论:在即刻加载的情况下,增大界面处的摩擦系数能使应力分布有减小的趋势,但一味的想依靠增大表面摩擦系数来减小界面应力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计算得到的大过盈量0.01 mm并不理想,通过比较分析得到,对于不同的模型,可能没有一个统一的过盈量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模型接触界面处的特性,利用界面终的初始应力与骨的破坏强度相当的理论,通过尝试和比较,终确定合适的过盈量,从而更准确的模拟植入的初应力状态,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 在缝合基础上局部应用纤维蛋白胶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作者:高延明;李靖年

    目的:在缝合的基础上局部应用纤维蛋白胶治疗损伤的周围神经,观察纤维蛋白胶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7在大连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纤维蛋白胶(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成分:纤维蛋白原50-70 mg/支和凝血酶400 U/支,从哺乳动物血中提纯,经过灭菌消毒,冻干制成,不含致热源).实验分组: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4只:单纯缝合+纤维蛋白胶组、单纯缝合组.实验方法:大鼠麻醉后,于左大腿后外侧做2 cm纵切口,显露坐骨神经.距梨状肌下缘远侧约1.5 cm处切断坐骨神经,切除远端1~2 mm,采用10-0无创伤线缝合神经外膜,使远近端保留约1~2 mm间隙.单纯缝合+纤维蛋白胶组:对称缝合2针,将纤维蛋白胶注入缝合周围在神经对合端生成凝胶环,混合物固化形成再生室.单纯缝合组:单纯外膜缝合.实验评估:①术后连续观察动物行为学:手术侧后肢及足趾的运动情况,有无溃疡形成,足趾、趾甲的溃疡愈合情况,观察展爪反射.②术后8周两组各取4只大鼠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检测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③术后2,4,6,8周两组各取2只大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神经再生情况.④术后8周两组各取4只大鼠采用LUZEX-F彩色图像分析仪对甲苯胺蓝染色神经组织切片中轴突数目及轴突直径进行分析.⑤术后8周两组各取4只大鼠行醋酸铀构橼酸铅染色,Phlip-10型透射电镜下观察轴突再生情况.⑥术后8周两组各取4只大鼠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情况.结果:纳入大鼠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大鼠行为学观察:术后8周单纯缝合+纤维蛋白胶组大鼠除足趾略见下垂、屈曲现象外,步态基本正常,展爪反射基本正常,下肢活动已接进正常,单纯缝合组下肢活动略差.②神经电生理检查:术后8周单纯缝合+纤维蛋白胶组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单纯缝合组[分别为(11.13±0.37),(9.26±0.44)m/s],潜伏期短于单纯缝合组[分别为(1.83±0.18),(2.17±0.19)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7.78,5.53,P<0.05).③光镜下神经再生情况:单纯缝合+纤维蛋白胶组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数量多、排列规则,再生良好.单纯缝合组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薄、直径较小、数量少、排列不规则,再生较差.④轴突数目及轴突直径:单纯缝合+纤维蛋白胶组在轴突数目、轴突直径大于单纯缝合组[分别为(2 187±107),(1 847±96)个/400倍视野;(2.79+0.15),(2.05+0.17)μ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80.70,42.92,P<0.05).⑤透射电镜下轴突再生情况:术后8周单纯缝合+纤维蛋白胶组大鼠再生轴突发育良好,排列有序,轴突直径大小相差小,髓鞘厚薄一致,轴突染色均匀,雪旺细胞核呈卵圆型.单纯缝合组大鼠轴突发育差,排列不规则,髓鞘薄,可见扩张血管,部分区域有出血水肿.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情况:单纯缝合+纤维蛋白胶组在实验侧腰骶段前角可见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大型运动神经元,且数目较多.单纯缝合组标记的数量较少.结论:在修复神经过程中应用纤维蛋白胶,可明显促进损伤的周围神经修复与再生,优于单纯缝合的效果.

  • 柔性纳米脂质体载体增强双氯芬酸钠的经皮渗透效果:与普通外用制剂比较的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作者:范荣;梁清华;王娟;唐涛;熊新贵;陈疆

    目的:通过与普通外用制剂对比,观察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镇痛、抗炎效果,评估柔性纳米脂质体这种新型皮肤给药载体的促进药物局部吸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结合研究所完成.选择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扶他林组、5%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10%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每组20只.每组10只用于镇痛实验,10只用于抗炎实验.①镇痛实验:热板实验:每组大鼠双后足分别涂抹生理盐水、扶他林乳胶剂、5%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和10%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每足0.5 g,每隔6 min涂药1次,连续5次.末次给药10 min后将足洗净,在5,10,15,25 min分别测定大鼠舔足次数.扭体实验:每组大鼠腹部分别涂抹生理盐水、扶他林乳胶剂、5%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和10%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给药20 min后,各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0.6%的醋酸溶液.0,01 mL/g,分别在给药后1,2,4,6 h观察并记录20 min内大鼠的扭体次数,计算其扭体反应抑制率,扭体反应抑制率=[(正常对照组扭体次数-用药组扭体次数)/正常对照组扭体次数]×100%.甲醛舔足实验:每组大鼠右后足分别涂抹生理盐水、扶他林乳胶剂、5%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和10%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每10 min涂药1次.末次给药10 min后分别于右后足皮下注射2.5%甲醛溶液30 μL,分别记录每只大鼠10 min内舔足的次数.②抗炎实验:扶他林组、5%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10%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完全福氏佐剂制备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每组大鼠右后足分别涂抹生理盐水、扶他林乳胶剂,5%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和10%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约0.5~1.0 g/次(视关节大小而定,即每次给药量按浓度折算为临床常用量100~150 mg/d),3次/d.测量致炎后7,14,21,28,35 d右后足踝关节周长.结果:纳入大鼠8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扶他林组、5%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10%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镇痛、抗炎效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10%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镇痛、抗炎效果明显高于扶他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与10%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镇痛、抗炎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外用不同剂量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较普通外用制剂在镇痛、抗炎方面有更明显的疗效.

  • 不同股骨颈骨折固定器械对股骨上端骨强度及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影响

    作者:李光灿;魏波;李康华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的静态三维钉板系统、三根平行松质骨螺钉和动力髋螺钉等不同股骨颈骨折固定器械对股骨上端骨强度的影响.方法:于2004~01在国防科技大学航空与航天材料学院力学实验室进行力学实验.选择成人股骨标本12付,随机以静态三维钉板系统、三根平行螺纹钉或动力髋螺钉固定后再取出,留下钉道,模拟骨折"愈合"、内固定取出后模型,将股骨固定在冠状面内收15°,矢状面中立位,于万能材料实验机上连续加载至破坏,记录极限载荷.结果:静态三维钉板系统抗压极限载荷大于三根平行螺纹钉[(5 607±1 100),(3 230±712)N,(P<0.05)].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的抗压极限载荷大于动力髋螺钉[(6 001±2 660),(2 926±1 443)N,(P<0.05)].结论:静态三维钉板系统较三根平行螺纹钉与动力髋螺钉对股骨上端骨质强度的影响小,更有利于降低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概率.

  •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支持治疗期间患者血乳酸浓度及其预后

    作者:李景文;龙村;高国栋;黑飞龙;于坤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患者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和预后.方法:于2004-12/2006-09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因脱离体外循环困难的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扩张性心肌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共40例进行了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按年龄和存活预后分为4组:成人存活组、成人死亡组、儿童存活组、儿童死亡组.分析4组的治疗效果,分别抽取各组患者体外膜肺氧合建立时、体外膜肺氧合运转6 h、运转中间时点、停机前6 h、停机时的血乳酸浓度.结果:①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患者40例,成人组26例,20例脱机,16例生存,10例死亡,脱机率76.9%,生存率61.5%;儿童组14例,7例脱机,5例生存,9例死亡,脱机率50.0%,生存率35.0%.②成人或儿童存活组的乳酸浓度都与死亡组有明显差别,存活组血乳酸浓度明显低于死亡组,其中建立和运转6 h、中间时点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2个时点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组内与建立时比较,中间时点、停止前6 h、停止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血乳酸浓度逐渐降低.结论:经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的患者,血乳酸浓度明显下降,脱机时血乳酸仍高的患者预后不良.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缓释降解膜对同种异体移植神经的影响:电生理评价

    作者:任铭奎;代丽丽

    目的:应用电生理检测指标评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缓释降解膜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缓释降解膜:主要成分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维生素C抑制剂、明胶、壳聚糖.②实验分组:大耳白兔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异体正中神经制备:每组兔分6次取正中神经,每次取5只兔的正中神经,分别切除双侧正中神经各2.5 cm,用受体动物血浆浸泡20 min、-196℃液氮冷存21 d、室温下复温.手术方法:麻醉后暴露双侧上臂正中神经主干,在相应一致神经部位切除2.5 cm,用复温后的异体正中神经缝接.实验组神经缝接处包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缓释降解膜,对照组不包膜.③实验评估:术后8,13,26周采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采用Luzex-F图像分析仪测定移植神经近段和远段的锇酸髓鞘染色横断面标本上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结果: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术后8,13,26周实验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分别为(21.62±2.81),(13.16±1.81)m/s;(40.83±3.66),(21.71±2.40)m/s;(50.41±4.84),(31.96+3.17)m/s],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51,3.69,3.88,P<0.001).②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术后8,13,26周实验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7±0.16),(0.83±0.07)mV;(4.82±1.27),(2.66±0.31)mV;(14.55±4.16),(8.63±3.36)mV],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4,2.48,2.66,P<0.05).③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实验组术后13周神经近段和远段有髓神经纤维比例为2.5:1,术后26周比例为1.2:1;而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有髓神经纤维比例分别为7.2:1和2.2:1.结论: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检测结果提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缓释降解膜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 关节软骨脱细胞支架材料的制备

    作者:武天佑;夏亚一;王栓科;汪静;赵斌;张海鸿;赵琳;王翠芳

    目的:探讨脱细胞关节软骨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软骨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08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实验方法:利用冷冻干燥、化学去污剂等方法制备脱细胞的兔关节软骨.在无菌状态下取青紫蓝兔的新鲜兔关节软骨,剪成3.5 mm×3.5 mm,厚度0.2~2.0 mm,在冷冻干燥器中冻干12 h.在10 g/L Triton X-100、Tris-HCI液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黄酰氟,持续振荡48 h后标本以双蒸馏水连续冲洗后置于DNase I酶和RNase A酶混合液中消化.置于10 g/L Triton X-100、Tris-HCI液中洗脱.实验评估:①大体观察:肉眼观察脱细胞后关节软骨的外观形态.②组织学观察:将制备的脱细胞关节软骨行石蜡包埋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ion三色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③扫描电镜观察:将制备的脱细胞关节软骨以戊二醛-锇酸双固定后,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①脱细胞后关节软骨外观形态:肉眼下可见正常关节软骨呈白色或淡黄色,脱细胞后关节软骨色呈灰白,半透明状,无光泽,外形与软骨相似并且仍维持了关节软骨的结构.②脱细胞后关节软骨的组织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软骨细胞消失,软骨巢分辨不清,在巢内没有蓝染的核物质,核细胞碎屑,只有红染为残留的细胞外基质.Massion三色染色显示,脱细胞后关节软骨内主要含有胶原纤维.③脱细胞后关节软骨的超微结构:扫描电镜下显示,脱细胞后关节软骨陷窝呈蜂窝状,未见到残余的细胞核、细胞器,残余的空穴高低不平.结论:经冷冻干燥、化学去污剂等方法可完整去除软骨中的细胞成分,保留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

  • 三种光固化灯对复合树脂固化效果的比较

    作者:莫珩;高承志

    目的:比较新型光固化灯(发光二极管灯、等离子弧光灯)与传统卤素灯对光固化复合树脂固化深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6/12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Restorative Z100光固化复合树脂,属混合填料型,颜色选A2.测量仪器:DNX-TW-518型等离子弧光灯(输出功率11 kW/m2,波长380~540 nm)、Starlight S型发光二极管灯(输出功率8 kW/m2,波长440~480 nm)、Translux CL型卤素灯(输出功率5 kW/m2,波长400~510 nm).固化深度试件:用聚四氟乙烯制备直径4 mm,高8 mm两端开放的圆柱体模具,各有15个试件.试验根据标准技术ISO 4049:2000进行.采用整体固化方式分别垂直照射每个试件,光导棒接触聚酯薄膜,卤素灯照射时间为40 s,发光二极管灯照射时间为10,20 s,等离子弧光灯照射时间为3,5,10 s.试件只照射正面,取出试件,用手术刀片刮除照射部位背面未固化的材料,直至刮不动为止(和刮表面的感觉相同).用600#砂纸打磨样品,使表面平整.测量剩余试件的厚度(精确到0.02 mm),即光固化深度.结果:①发光二极管灯组照射10 s的固化深度低于卤素灯组照射40 s[分别为(2.285±0.149),(3.760±0.087)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9.18,P<0.05),发光二极管灯组照射20 s的固化深度与卤素灯组照射40 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等离子弧光灯组照射3,5 s的固化深度均低于卤素灯组照射40 s[分别为(1.984±0.248),(2.575±0.129),(3.760±0.087)mm],等离子弧光灯组照射10 s的固化深度高于卤素灯照射40 s[分别为(4.387±0.145),(3.760±0.087)mm],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7.20,11.48,6.07,P<0.05).结论: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光固化灯照射光敏复合树脂的固化深度不同,两种新型光固化灯与传统卤素灯相比具有照射时间短,固化深度大的优点.

  • 体内埋植实验比较全氟丙氧基聚四氟乙烯与传统硅胶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李克勇;张永明;孙雅静;李秋华

    目的:通过动物埋植实验评估新型生物植入材料全氟丙氧基聚四氟乙烯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4-09/2006-04在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和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采用四氟乙烯、六氟丙烷等原料在反应瓮中以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用特定的催化剂合成全氟丙氧基聚四氟乙烯(Mr105~107),半透明状,质地与硅胶类似.用临床目前常用的隆鼻硅胶假体商品作为对照.②实验分组:取健康杂种豚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编号后将消毒后的全氟丙氧基聚四氟乙烯和硅胶模块分别置人左右后腿浅筋膜与肌肉层之间.植入全氟丙氧基聚四氟乙烯材料为新材料组,植入硅胶材料为硅胶组.为防止系统误差,编号为单数的豚鼠左后腿放置新材料,右后腿放硅胶;编号为双数的豚鼠左后腿放置硅胶,右后腿放新材料.完成手术后继续饲养豚鼠,1~10,11~20,21~30号豚鼠分别于术后15,30,60 d麻醉后处死,取出埋植模块周围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评估:光镜下观察埋人材料周围组织、细胞的反应和变化,判断两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差异.结果:所有豚鼠安全经受了手术,术后未出现感染,也未使用抗生素.25号豚鼠右腿出现排异反应,术后10 d埋藏的硅胶排出,排出后切口自然愈合.所有豚鼠切口正常愈合.①植入后15 d,两种材料周围均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伴有明显血管充血,材料周围无囊壁形成.②植入30 d时,材料周围无明显囊壁形成,周围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硅胶组中发现周边组织明显渗血.③植入60 d时,新材料组囊壁厚度明显薄于硅胶组[分别为(35.01±14.03),(66.63±17.96)μ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849,P<0.01).结论:全氟丙氧基聚四氟乙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优于传统硅胶材料.

  • 含钛镍铬烤瓷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实验

    作者:卫芳;战德松;王彦岩

    目的:比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的3种成分及含量不同的含钛镍铬(Ni-Cr)烤瓷合金与Vita VMK 88瓷的结合性能.方法:实验于2005-05/12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技工室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完成.采用铸造法制作实验合金试件,3种含钛镍铬烤瓷合金依成分不同分为高钛组(含钛量高且不含铍的Ni-Cr组),中钛组(含钛量较高且不含铍的Ni-Cr组),低钛组(含钛少且含铍的Ni-Cr组),以HI BOND非贵金属烤瓷合金为对照组,每组试件8个.在试件中份熔附厚度为2 mm Vita VMK 88瓷,形成4.4 mm×3.8 mm×2.0 mm的瓷块.在万能试验机上采用剪切力试验测试金瓷分离时的载荷.结果:高钛组、中钛组、低钛组的剪切强度值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436 4±4.791 8),(25.533 5±3.961 2),(24.666 3±4.431 6),(31.197 5±3.703 8)MPa],各组的剪切强度均值间进行两两比较(q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种含钛镍铬烤瓷合金均与Vita VMK 88瓷有良好的结合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