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肿瘤基因治疗学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抑制

    作者:成小松;李春艳;王颖;李曦;李景鹏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ASPODN)治疗肺癌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2-12/2004-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制备C57BL/6小鼠皮下肺癌模型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VEGF-ASPODN治疗组,VEGF正义寡核苷酸(SPODN)治疗组及对照组.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24 h内,分别皮下注射AS-PODN及SPODN进行治疗,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2次/周,连续4周;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大小.断颈处死小鼠,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瘤质量[(7.83±0.78)g]比较,VEGF-ASPODN组[(4.49±0.43)g]能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生长(P<0.01),VEGF-SPODN组[(7.73±0.69)g]则无明显作用(P>0.05).VEGF-ASPODN组和VEGF-SPODN组抑瘤率分别为42.7%和5.9%.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VEGF-ASPODN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增殖活性.结论:肿瘤原位注射VEGF-ASPODN能抑制小鼠肺癌生长.

  • 纤维蛋白胶塑形、异体微粒软骨脱细胞基质支架的人工软骨研究

    作者:韩雪峰;杨大平;郭铁芳;郝晨光;谷守滨;王立春;张颖

    目的:利用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这种新型支架材料及纤维蛋白胶,体外构建可塑形及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化软骨.方法:制备绵羊关节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并与体外扩增的异体关节软骨细胞及纤维蛋白胶混合,塑成圆柱形,体外培养.结果: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及纤维蛋白胶与异体软骨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软骨细胞生长和分泌功能良好,塑成的复合物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结论:塑成的圆柱形软骨细胞-异体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可于体外形成软骨样组织,可进一步应用于体内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 静水压对人体腰椎间盘一氧化氮产生及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

    作者:柳根哲;徐林;李春根;曲弋;郑大滨;俞兴;石原裕和

    目的:椎间盘代谢受许多因素影响,探讨静水压对人体腰椎间盘的一氧化氮产生及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1998-05/2000-03在日本国富山医科药科大学骨科收集后方腰椎椎间盘摘除术所获标本69例样,样品切成1.0~2.0 mm3碎块后,与1 mL不含碳酸氢钠培养基DMEM一同装入2.5 mL塑料注射器中,再放入37℃充满蒸馏水的能够培养椎间盘组织的装置,分别提供0.1,0.3,3 MPa气压.蛋白多糖合成由35S-硫酸盐结合率来测定.无活性、稳定的一氧化氮的终产物亚硝酸盐浓度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0.3MPa蛋白多糖合成高,约为0.1MPa的1.3倍;3MPa抑制蛋白多糖合成率.但静水压对一氧化氮的产生起着逆转效应.在0.3 MPa一氧化氮的产生量和0.1 MPa的相比略微降低,而3 MPa增加一氧化氮的产生量,约是0.1 MPa的1.34倍.结论:人的突出腰椎间盘组织诱导一氧化氮产生,其一氧化氮产生和蛋白多糖合成的改变与静水压有明显的相关性.高负荷静水压(3 MPa)增加一氧化氮产生量而减少蛋白多糖合成.需要进一步研究澄清在人体腰椎间盘静水压环境下基质金属蛋白酶产生中一氧化氮发挥的作用.如果在椎间盘代谢中一氧化氮的作用得到明了,提示可用特异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或一氧化氮的药物阻止或延缓腰椎间盘的退变过程.

  • 抑癌基因PTEN和P53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黄涛;吕刚;高大新;杨茂伟;王岩峰

    目的:研究骨肉瘤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和P53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5-05/2002-11骨肉瘤标本38个及骨软骨瘤标本20个.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及P53在38个骨肉瘤及20个骨软骨瘤石蜡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55%(21/38),在对照组骨软骨瘤中为90%(18/20),骨肉瘤与骨软骨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62,P<0.05).P53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66%(25/38),在对照组骨软骨瘤中为5%(1/20),骨肉瘤与骨软骨瘤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9.58,P<0.01).结论:抑癌基因PTEN和P53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与骨肉瘤的恶性进展有关.

  • 乳腺疾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军;王茂生;黄健;姚美霞;余朝晖;梁宇强

    目的:回顾性调查乳腺疾病患者的自然状况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内在联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1981-01/2001-12在茂名市人民医院以乳腺疾病来求治的36 000例患者作为对象,采用统一设计的回顾性调查表,用存档的病例资料填写,然后录入电脑,利用数据库进行筛选,并运用SAS 6.1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患乳腺疾病15 100例(41.944%).其中乳腺增生14 400例(40.000%);纤维瘤692例(1.922%);乳腺癌8例(0.022%).分析结果为:文化程度高、体质量指数大、精神心理压抑、有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史、摄入乳类食品多,为主要危险因数,可增加发病危险性.而常吃葱等食物及避孕年数多为保护性因子.结论:高危人群中文化程度高、体质量指数大、长期精神压抑、患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者,长期高脂饮食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及乳腺癌发生的内在联系较密切,发病率较高.

  • 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应变测试动物模型的设计和建立

    作者:吴仲寅;Sekou Singare;刘彦普;李涤尘;岳进;羊书勇

    目的:设计并装配用于下颌骨牵引成骨应变测试的牵引器,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的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应变测试动物模型.方法:自行设计并装配可用于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应变测试的牵引器,12只大耳白兔下颌角与体部交界处行骨切开术后,用黏固有应变片改制的颌骨牵引器牵引,并比较不同聚氨酯和硅橡胶包封剂,寻找适合的包封剂,牵引完成后,通过大体和X射线观察牵引成骨的情况.结果:动物均完成牵引实验,聚氨酯包封剂组没有完成牵引应变的测试,硅橡胶包封剂组成功完成测试.结论:使用硅橡胶包封的动物模型是理想的牵引成骨应变测试动物模型.

  •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密度变化与骨折的关系

    作者:曹前来;王臻;李晓娟;刘继中

    目的:探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的骨密度变化及骨折发生的规律和特征.方法:对1985-01/2001-01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48例四肢骨肿瘤切除,行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患者,每6个月测定异体骨和对侧相应部位正常骨骼骨密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异体骨和对侧相应部位正常骨骼骨密度术后12个月分别为(1.12±0.12)g/cm2和(1.13±0.10)g/cm2,两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48,P>0.05);手术18个月后分别为(1.04±0.11)g/cm2和(1.10±0.10)g/cm2,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2,P<0.05);手术30个月后分别为(0.91±0.10)g/cm2和(1.11±0.11)g/cm2,两者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78,P<0.01).结论:异体骨移植后骨密度降低,是由免疫反应和爬行替代修复造成,多发生在植入术18个月后,异体骨移植后骨密度降低与骨折发生密切相关.提示:异体骨骨折多发生在植入术18个月后,降低免疫反应和加速爬行替代,坚强、持久内固定,术后延迟内固定物取出,适当控制患肢活动量等,均能有效预防异体骨骨折.

  • 低温保存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罗晓中;杨志明;邓力;李秀群

    目的: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方面,而组织工程化骨要在外科手术中随时应用,必然涉及长期保存,为此探讨低温保存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以及低温保存组织工程化骨的可行性.方法:将人源性生物衍生骨材料复合成骨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在4℃和-196℃的温度环境中保存3个月和6个月,同时以未行低温保存的组织工程化骨和生物衍生骨材料作为对照,分别修复实验兔桡骨的长段骨缺损,于术后2,4,6,12周时各处死4只动物取材,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4℃和-196℃的温度保存组和未行保存的组织工程化骨组在动物体内相同时间点大体与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区别,低温保存3个月与6个月组在动物体内相同时间点大体与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区别;组织工程化骨各组与单纯生物衍生骨材料组比较,前者在骨缺损处产生更多的胶原与新骨,其修复骨缺损是通过多点方式成骨,成骨迅速,骨愈合更快;而单纯生物衍生骨材料组则从两端"爬行替代"方式成骨;所有各组无明显排斥反应.结论:采用低温(4℃和-196℃)保存方法均能有效保存组织工程化骨,从形态学研究证实该保存方法有效可行.

  • 线粒体功能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作者:夏舒萌;张德琛;吴小晶;于卫江;史辛波;陈立芳;郑戈

    目的:观察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呼吸链电子漏、呼吸控制率、丙二醛和髓过氧化物酶的变化,评价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3-nitro-N-methy solicylamide,NSMA)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于1998-10/2000-05在解放军第三0四医院创伤外科研究室完成,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5只健康Wistar大白鼠,饲养环境清洁,合格证号军医动字第B98008号.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缺血2 h、缺血2 h再灌注1 h、缺血2 h用NSMA再灌注1 h、缺血6 h、缺血6 h灌注1 h、缺血6 h用NSMA再灌注1 h),选取不同时点骨骼肌标本,提取骨骼肌线粒体、测定线粒体呼吸控制率、抗氰呼吸、经皮测量动脉氧分压及局部相对血流量、测定骨骼肌丙二醛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对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进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缺血2 h(1.45±0.10)、缺血2 h再灌注1 h(1.49±0.13)、缺血6 h(0.79±0.08)、缺血6 h灌注1 h(1.32±0.07)RCR比对照组(2.82±0.25)、缺血2 h用NSMA再灌注1 h(2.93±0.47)、缺血6 h用NSMA再灌注1 h(2.19±0.38)显著下降(P<0.01);缺血2 h用NSMA再灌注1 h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程度与对照组相似,缺血6 h用NSMA再灌注1 h组与相应的缺血2 h、缺血2 h再灌注1 h、缺血6 h、缺血6 h灌注1 h组明显提高;缺血2 h(3.02±0.24)、缺血2 h再灌注1 h(3.30±0.08)、缺血6 h(3.36±0.22)、缺血6 h灌注1 h(3.74±0.21)组抗氰呼吸分别比缺血2 h用NSMA再灌注1 h(0.22±0.05)、缺血6 h用NSMA再灌注1 h(1.46±0.30)组增加(P<0.01);随缺血的时间的延长,丙二醛浓度显著增加(P<0.01),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再灌注后丙二醛仍继续增加(P<0.01),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持续升高(P<0.01),相应肢体组织的PO2在阻断期0~1 mm Hg,2 h后再灌注的初2 min血流量先恢复随即减慢,但在阻断6 h再灌注时血流基本停止,此时被阻断的肢体无痛觉反应;病理改变在缺血再灌注后为严重,缺血后预先应用NSMA再灌注骨骼肌大部分线粒体完整.结论:伴随着电子漏增加、线粒体活性降低,丙二醛浓度增加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高与组织的损伤程度呈正相关;NSMA能影响呼吸链电子传递,使氧自由基减少,进而维持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线粒体的功能活性,使细胞进行正常的氧化磷酸化,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兔骨骼肌干细胞裸鼠肌内异位成骨的可行性实验

    作者:尚咏;卢世璧;袁玫

    目的:探索AdrhBMP-2修饰的兔骨骼肌干细胞(rabbit skeletal musclestem cells,RSMSCs)作为种子细胞、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裸鼠肌内异位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1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裸鼠肌内诱导成骨实验分为3组:AdBMP-2转染RSMSCs/SDBM组;SDBM组;AdBMP-2转染RSMSCs组.将3组不同材料分别植入裸鼠肌内进行诱导成骨实验.于术后2周行大体观察,术后3周分别行X射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2周,AdBMP-2转染RSMSCs/SDBM组可见皮下隆起物,质略硬,其余2组隆起不明显;术后3周,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显示:AdBMP-2转染RSMSCs/SDBM组及AdBMP-2转染RSMSCs组有新骨形成,而SDBM组未有骨形成.裸鼠肌内植入处残留少量DBM成分.结论:AdrhBMP-2修饰的肌肉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DBM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可以诱导裸鼠肌内异位成骨,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彭昊;张忠礼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leave ginkgo biloba,EGb)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甲基强地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进行对照.方法:实验于2004-06/08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SD大鼠54只,以改良Allen氏法制备脊髓挫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测定不同药物处理后12,24 h脊髓组织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浓度以及微循环指标改变,光镜观察用药后1周EGb对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EGb处理后脊髓组织丙二醛浓度明显低于各时相点对照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MP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微循环指标也有所改善.病理检查发现EGb治疗组空泡变性范围减小,炎症反应较轻.结论:EGb可以缓解脂质过氧化反应,防止微血栓形成,具有脊髓保护作用.

  • 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块骨缺损的成骨作用研究

    作者:蔡贤华;陈庄洪;徐永年;唐运章;刘曦明;徐峰;时宏富

    背景:大块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面临的难题之一,自体骨移植疗效佳,但来源有限,目前尚缺乏自体骨理想的替代材料.目的:探讨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块骨缺损的疗效及替代自体骨的可能性.设计:实验研究设计应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对照实验.临床研究设计应用以诊断为依据的前后对照研究.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对象:实验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实验室及武汉理工大学测试中心完成.实验材料为32只本地产健康雄性成年家兔,体质量2.5 kg,购自湖北省医学科学院.临床研究对象为1991-01/2001-05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收治的大块骨缺损患者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9岁.方法:将32只家兔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双侧桡骨制成1 cm骨缺损,两组左侧植入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surface-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gelatin,SDBMG),A组右侧植入全脱钙骨基质明胶(wholly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gelatin,WDBMG),B组右侧植入自体骨.临床采用人SDBMG治疗大块骨缺损31例.主要观察指标:①动物术后定期进行X射线、组织学检查(A组)及生物力学测定(B组).②术后定期进行X射线检查.结果:SDBMG呈由表及里的"渐进"诱导成骨过程;SDBMG的骨修复作用与自体骨相近,抗压强度与自体骨侧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临床随访示除1例因适应证选择不当而失败外,其他30例均治愈.结论:SDBMG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和可靠的力学性能,可作为自体骨理想的替代材料修复大块骨缺损,但对活动期感染性骨缺损慎用.

  • 端粒酶表达延长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命周期的实验

    作者:代飞;吴军;易绍萱;贺伟峰;陈希炜;张小容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MSCs).比较转染细胞与非转染细胞体外培养的生命周期.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6在第三军医大学医院烧伤研究所完成.扩增Pgrn145质粒,EcoRⅠ酶切回收Htert片断;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tert连接到IRES2-EGFP载体中,XhoⅠ酶切和测序分别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用NucleofectorTM技术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hBMMSCs.相同条件下体外培养转染细胞与非转染细胞,分别观察其细胞形态和生命周期.结果:成功构建了Htert和EGFP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成功转染了hBMMSCs.体外培养结果显示:非转染细胞到27PD(Population doubling)时出现细胞衰老、死亡、增殖停止;转染细胞到70PD时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细胞继续生长.结论:Htert异位表达可以显著延长hBMMSCs体外培养生命周期,这为基因修饰hBMMSCs的单克隆筛选奠定了基础.

  • 血管舒张和收缩因子在曲张静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韩丽娜;顾瑛;刘凡光

    目的:测定曲张大隐静脉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内皮素-1、一氧化氮和环鸟苷酸水平的变化,以期探讨血管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在大隐静脉曲张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取自解放军总医院2003-11/2004-08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肝肾等其他脏器功能正常及外周血管、心血管系统没有明显病变,且单侧患肢者被纳入检测对象,其中60例被列入观察范围.患有可能影响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疾病或双侧患肢患者被排除观察范围.纳入患者分为轻、重丽组,轻症组32例,重症组28例;另外取3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人群大隐静脉内血浆AngⅡ,内皮素-1、一氧化氮与环鸟苷酸的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AngⅡ,内皮素-1和环鸟苷酸水平及亚硝酸盐比色法测定-氧化氮的水平.结果:在轻症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AngⅡ较正常水平降低(均数差值为64.944 0,P<0.01)、一氧化氮(均数差值为-23.027 3,P<0.01和环鸟苷酸水平较正常水平升高(均数差值为-2.315 3,P<0.01),内皮素水平无明显改变(均数差值为0.080 23,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AngⅡ降低更明显(重症组与正常组均数差值为84.020 8,P<0.01),而一氧化氮(均数差值为17.888 4,P<0.01)、环鸟苷酸(均数差值为0.849 6,P<0.05)和内皮素-1(均数差值为3.129 7,P<0.01)出现下降的改变.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缩血管活性物质和舒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失衡参与大隐静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组织工程骨支架的材料学:短棒状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细胞毒性检测

    作者:岳进;雷德林;郭大刚;陈书军;毛天球

    目的:体外研究短棒状纳米羟基磷灰石(Na-HA)的细胞毒性,探讨将其应用于组织工程骨支架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4-01/05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实验室完成.采用MTT检测法,将不同浓度的短棒状Na-HA浸提液与L929成纤维细胞接触1,3,5 d,对细胞增殖活性进行检测,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用6级毒性分类法评级,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用碱性磷酸酶(ALP)测定试剂盒检测浸提液对兔成骨细胞功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时间点用不同浓度浸提液培养的细胞均正常增殖,毒性0~1级.浸提液不影响兔成骨细胞的功能表达.结论:短棒状Na-HA无细胞毒性,不影响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可能是一种组织工程骨支架的良好材料.

  • 胚胎脊髓和大网膜联合移植对脊髓损伤犬行为学和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郝定均;郑永宏;袁福镛;何立民;王嵘;袁勇

    目的:胚胎脊髓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已进行多年,效果并不理想,带蒂大网膜移植可建立及时有效的血供是肯定的,对脊髓损伤的疗效尚无定论.为此探讨采用犬胚胎脊髓和大网膜联合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西北犬24只,雌雄不拘,按随机数字分成4组:单纯损伤组;大网膜移植组;单纯胚髓细胞移植组;胚胎脊髓和大网膜联合移植组.致伤前及治疗后2个月行脊髓体感诱发电位,动作诱发电位检查,观察行为变化,并行电镜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结果:伤后2个月胚胎脊髓和大网膜联合移植组左后肢脊髓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71.65±3.33)ms与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3.891,P=0.037),脊髓体感诱发电位波幅(1.04±0.11)μV与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5.516,P=0.013),左后肢动作诱发电位潜伏期(6.28±1.45)m与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6.49,P=0.008),行为学有恢复;胚髓细胞在术后2个月可存活.结论:胚胎脊髓与大网膜联合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动物从行为学和诱发电位均优于其他组,但尚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功能.

  • 应用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兔跟腱缺损

    作者:付文玉;路艳蒙;乔东访;朴英杰;李锋杰;吴洪娟;吕娥

    目的:由于肌腱来源受限及人工代用品力学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临床肌腱损伤的修复,为此探索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兔跟腱缺损的可行性,以期为肌腱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0-08/2001-12在第一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3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2组:人发角蛋白(HHK)组:用HHK材料修复兔跟腱缺损;组织工程化肌腱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HHK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形成细胞-材料复合体,修复兔跟腱缺损.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术后3,6和12周损伤肌腱的修复情况.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新生肌腱Ⅰ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见MSCs-HHK组织工程化肌腱上有大量梭形的MSCs贴附生长,细胞平行排列,细胞间有突起相连.与HHK组相比,组织工程化肌腱组新生肌腱组织Ⅰ型胶原mRNA呈较高表达,腱细胞增生活跃,胶原纤维更为成熟.结论: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以MSCs为种子细胞,HHK为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能够有效地修复兔跟腱缺损.

  • 三氧化二砷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作者:丁新民;保庭毅;杨增悦;邱建新;巨生产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抑制、周期阻滞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应用体外细胞生长抑制试验(MTT比色法)研究As2O3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调节分子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s)、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素(CDKI)和周期素的变化.结果:As2O3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生长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MTT比色试验显示1,2,5 μmol/L的三氧化二砷处理1~6 d,各组之间吸光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2.220,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见As2O3(1,2,5 μmol/L)处理72 h后,随着浓度的增加,聚集G1期的细胞增加[(51.8±2.4)%~(58.8±2.3)%],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5.846,P=0.01),说明可诱导PC-3细胞G1期阻滞;免疫印迹试验提示As2O3可诱导PC-3细胞Cip1/p21和Kip1/p27呈计量依赖性增加,而CDK2,6和周期素E,A下调.结论:As2O3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调节素的表达来阻滞前列腺癌PC-3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生长,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为其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前列腺癌提供依据.

  • 骨组织工程中细胞因子基因修饰种子细胞来源研究:转染后骨形态发生蛋白-3成纤维细胞株的稳定表达

    作者:刘建;孟国林;胡蕴玉;袁志;吕荣;王军;徐新智;白建平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诱导和促进种子细胞向骨细胞方向转化的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天然BMP难溶解于培养基,对培养的种子细胞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可溶性重组BMP虽可溶解于培养基,但价格昂贵,而且难于适时、适量的作用于种子细胞.基因治疗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转染外源BMP-3基因入成纤维细胞,筛选获得稳定表达BMP-3的阳性成纤维细胞克隆.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材料: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司徒镇强教授提供.方法:2000-04/2003-11在全军重点实验室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外源BMP-3基因转染入NIH3T3细胞,G418筛选后寻找细胞集落,分离、培养,免疫组织化学鉴定,BMP-3染色阳性者为阳性BMP-3表达细胞克隆.主要观察指标:①NIH3T3细胞筛选浓度.②转染阳性细胞克隆的筛选.③筛选的细胞克隆内BMP-3的表达.结果:成功将BMP-3基因转染入NIH3T3细胞,经免疫组化筛选出阳性BMP-3表达成纤维细胞的克隆,建立了BMP-3稳定表达成纤维细胞株.结论:将BMP-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成纤维细胞,并经筛选获得了可稳定表达BMP-3的成纤维细胞株,为将来骨组织工程研究中使用细胞因子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 骨盆及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设定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作者:苏佳灿;张春才;陈学强;王保华;吴建国;丁祖泉

    目的:寻求骨盆及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中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设定的方法,并探讨相关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实验于2002-01/2004-04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实验室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通过计算骨盆及髋臼三维CT扫描层面上不同CT值,采用经典理论公式分析骨密度及骨骼弹性模量,终确定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结果:对于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当Hu≤816时,ρα=1.9×10-3Hu+0.105,当Hu≥816时ρα=7.69×10-4Hu+1.028;而模型弹性模量则由E=3 790ε0.06ρ3骨盆和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具体数值.结论:通过计算模型密度和弹性模量,进一步确定单元材料属性,对于建立接近实际的骨盆和髋臼三维有限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物力学 骨盆 髋臼
  • 鼻咽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其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杰恩;李红丽;林欣然;李佳荃;唐安洲;黄光武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与其生物学特征及放射治疗前后的变化率,以进一步明确肿瘤诱导的血管生成反应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方法:随机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03/05经病理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92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其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后3个月和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时的血清中VEGF水平,并随机选取30例健康人的血清做正常对照.结果: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和放射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493.71±241.03)ng/L和(295.24±136.05)ng/L,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临床Ⅰ,Ⅱ,Ⅲ期之间以及T1,T2,T3期之间血清VEGF水平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Ⅳ期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或Ⅲ期,T4期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T1,T2或T3期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P<0.01).放疗后局部复发者的血清VEGF水平为(398.00±24.01)ng/L,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发生远处转移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放疗前(P<0.01),且其放疗后血清VEGF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结论:鼻咽癌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鼻咽癌侵袭生长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预测鼻咽癌远处转移的高危患者.

  • 种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甲壳质人工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作者:张培训;姜保国;何湘君;赵富强;傅中国;张殿英;张宏波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MSCs)在体外可以诱导分化为周围神经的许旺细胞,通过MSCs和生物降解支架材料复合后构建成的神经套管,探讨其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和MSCs的体内分化去向.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2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完成.培养纯化的成年大鼠MSCs,传代扩增.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缺损长度0.5 cm,实验分3组,每组8只SD大鼠,各组均取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正常对照.A组:复合MSCs的甲壳质神经套管桥接组;B组:单纯神经套管桥接组;C组:造成神经缺损后原位神经移植组.术后4周和8周分别计算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行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测评价疗效.结果:各组动物均有不同程度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术后8周各组的再生的神经纤维已越过套管缝合口,A,B,C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分别为45.2±1.32,54.2±1.47,66.5±1.40;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36.10±3.71),(32.89±4.01),(25.45±3.78)m/s.上述各指标及远端神经轴突面积各组间比较均有: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合了MSCs的甲壳质神经套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优于单纯的甲壳质套管组,单纯套管组优于神经移植组.

  • 壳多糖基质网架复层组织工程皮肤的动物移植实验

    作者:周余来;马刚;侯立中;颜炜群;杨同书

    背景:治疗由烧伤或疾病等引起的大面积全层皮肤缺失为常见的和有效的方法就是皮肤移植修复,但目前面临的大障碍是皮肤供体不足.以自体皮肤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途径.目的:探讨组织工程皮肤动物移植实验的效果.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及皮肤科.材料:实验于1998-09/2001-07在吉林大学细胞工程研究室完成.选用新生Wistar大鼠20只;8周龄雄性裸鼠24只.方法:应用以壳多糖为基质网架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复层人工皮肤,对裸鼠大面积(直径20mm)全层皮肤缺损模型进行移植修复.24只8周龄裸鼠分为组织工程皮肤移植(artificial skin,AS)组、壳多糖膜覆盖物(chitosan,CH)组及对照组(control group,CG),术后进行大体观察,并在3,7,14和21 d应用组织学、红外热像扫描分析等手段对修复组织进行动态监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实验动物大体观察情况.②修复区血供情况的红外热像观察.③组织学观察.结果:AS组在移植第3天,移植的组织工程皮肤与自体皮肤能够很好地融合,有少量毛细血管长入移植物,皮肤移植物颜色与自体皮肤颜色接近;随着时间的延长,移植物中毛细血管的数量逐渐增多,表皮层清晰可见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质层,角化现象加强,有角化物脱落;真皮层细胞数量增多,网架逐渐降解,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份增多;第14天,创面基本愈合;修复区皮肤颜色与正常皮肤颜色非常接近,瘢痕很小,无需进行二次植皮.至移植的第14天,CH组结痂未完全脱落,创面未愈合,颜色较AS组深.对照组的结痂脱落,创面大而深,颜色深红.结论:以壳多糖为基质网架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应用于皮肤缺损的移植修复.

    关键词: 皮肤 壳多糖 移植
  • Ⅱ型胶原海绵填充材料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作者:叶惠贞;李斯明;叶春婷;杨小红;黄雪芳;梁佩红

    背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一直是骨科医师致力解决的难题,以前采用自体软骨膜、骨膜或异体骨软骨片移植,但存在供体来源有限、固定困难,以及出现软骨内骨化、软骨下骨与修复性软骨的分层现象等.Ⅱ型胶原是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应有一定的作用.目的:探讨Ⅱ型胶原海绵对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为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材料:普通级成年雄性纯种新西兰兔24只48膝,体质量(2.29±0.25)kg,标准饲料分笼喂养.干预:在股骨滑车面钻孔为直径5 mm、深3 mm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按随机数分为填充组(左膝关节缺损部位植入Ⅱ型胶原海绵)和对照组(右膝关节缺损部位作为空白对照).主要观察指标:术后12周内,每双数周对缺损修复情况行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结果:10~12周,对照组:缺损区由白色、质软、按压无阻抗的组织修复,修复组织仍低于周围关节面,边界仍清晰可辨,组织学以类似炎症反应的机制修复缺损,终以透明变性的纤维组织的增生来填补缺损部位;填充组:缺损区由半透明状、质韧光滑有光泽,按压有阻抗并有弹性的组织修复,修复组织与周围软骨外形上已基本相似,不易区分,组织学未见有炎症反应的过程,内骨组织和软骨组织增生活跃,并可见大量类骨组织和骨小梁形成,新生软骨和周围软骨组织融合,并与周围组织连接.Ⅱ型胶原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修复结果接近正常软骨.结论:自行研制的高纯度Ⅱ型胶原海绵,对关节软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促进修复作用,且组织相容性好,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 光动力疗法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存活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丁涟沭;徐如祥;姜晓丹;黄涛;许忠;袁军;陈镇洲;蔡颖谦;邹雨汐;杜谋选;徐宗俊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5-ALA)介导的光动力(ALA-PDT)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1/2004-05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完成.将不同浓度的5-ALA加入到细胞培养基中,随之以激光辐照;固定浓度的5-ALA给予不同剂量的激光辐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激光能量恒定于25.0 J/cm2时,ALA-PDT对U251细胞的杀伤力在较低5-ALA浓度范围内,随着5-ALA的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各组与对照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770.12,P=0.000 0).在较高5-ALA浓度范围内,则存在着饱和现象;相同的5-ALA浓度下,细胞生存率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而下降.单用5-ALA或激光处理,均不对细胞造成显著杀伤.结论:5-ALA本身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其介导的PDT是很有前途的胶质瘤治疗方法.

  • 皮肤撕脱伤动物模型中整合素CD18的动态表达及其变化规律

    作者:宋保强;郭树忠;鲁开化

    目的:研究整合素CD18在皮肤撕脱伤动物模型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组织继发性坏死中的作用.方法:复制皮肤撕脱伤动物模型,分别于0,2,6,12,24 h采集组织标本,用PCR反转录扩增的方法检测组织中CD18 mRNA,进行半定量测定,了解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①撕脱组中CD18 mRNA的含量随撕脱时间的延长而升,12 h左右达峰值,此后随时间的延长而略有下降.②撕脱组中CD18 mRN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分析二者差异显著. 结论:黏附分子CD18在皮肤撕脱伤早期,表达明显增高,其高表达可能是早期造成撕脱皮瓣继发性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临床皮肤撕脱伤的救治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 防硬膜外粘连膨化聚乙烯复合膜的生物学评价

    作者:戴伯军;叶晓健;吕宏;何海龙;李家顺;贾连顺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医用可吸收粘连材料膨化聚乙烯复合膜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实验于2003-03/2003-08在第二军医大学肝胆外科实验室完成.采用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和急性全身中毒试验3种方法.结果:①培养的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膨化聚乙烯复合膜浸提液处理后形态良好,增值旺盛,膨化聚乙烯复合膜组培养2,4,7 d A值分别为0.552±0.044,0.783 ±0.040,1.198±0.052;阳性对照组分别为0.347±0.025,0.446±0.018,0.565±0.025,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6.47~31.12,P<0.01).细胞相对增殖率≥100%,材料毒性评级为0级.②溶血率为2.21%(<5%),符合溶血试验标准要求.③无急性全身中毒反应.全身急性毒性试验24,48,72 h膨化聚乙烯复合膜组动物体质量增加分别为(1.77±0.42),(2.57±0.39),(3.30±0.43)g,阳性对照组分别为(-2.79±0.23),(-3.83±0.35),(-3.89±0.34)g,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58.34~87.12,P<0.01).结论:膨化聚乙烯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腰骶融合椎弓根螺钉三皮质固定术生物力学特征与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张为;王云霞;申勇;丁文元;董玉昌;宋朝辉;韩长玲

    目的:比较腰骶融合椎弓根螺钉三皮质固定技术与双皮质固定技术的大旋入力矩,明确大旋入力矩与骨质密度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10/2004-01在河北省骨科研究所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选择10具新鲜成人的腰骶椎骨骼标本,先用双能X射线吸收仪测量每具标本的骨质密度.分别向骶骨岬方向置入(三皮质固定技术)或平行终板方向置入(双质固定技术)一枚7.5 mm椎弓根螺钉,用扭转传感器测量螺钉每旋转一圈所产生的大力矩以及螺钉旋入总长度的10%,20%,30%,40%,50%,60%,70%,80%,90%,100%时的大旋入力矩,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全组标本的平均骨质密度为(0.940±0.232)g/cm2(0.600~1.432 g/cm2).应用三皮质固定技术时,螺钉大旋入力矩与骨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r=0.832,P=0.003),而应用双皮质固定技术时,螺钉大旋入力矩与骨质密度无相关关系(r=0.544,P=0.104).三皮质固定技术螺钉大旋入力矩明显大于双皮质固定技术螺钉大旋入力矩(P<0.05).结论:腰骶融合椎弓根螺钉的三皮质固定技术的大旋入力矩较双皮质固定技术的大旋入力矩增加了98.6%,具有一定的生物力学优势.骨质密度与三皮质固定技术的大旋入力矩直接相关,可以作为三皮质固定技术的大旋入力矩的预测因素.

  • 超宽带微波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龚茜芬;白光兴;杨学森;张广斌

    目的:研究超宽带微波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 D1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0-02/2002-0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劳动卫生教研室完成.体外分离、培养Wistar胎鼠颅骨成骨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辐照组,分别以0 mW/cm2和95 mW/cm2超宽带微波源进行辐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对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 D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超宽带微波辐照后12,24,48 h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分别升高24%,44%及50%(P<0.05),而在24 h及48 h后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18.6%和16.5%(P<0.05),Cyclin D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在辐照后12 h开始升高,24 h至48 h后升高更为显著.结论:超宽带微波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这种促进增殖作用可能是通过使Cyclin D1在转录与蛋白翻译两个水平表达上调实现的.

  • 椎弓根内固定置钉方法改进的生物力学特征

    作者:孙寒松;门德华;唐天驷;杨惠林;钱忠来;王振田;王以进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置钉方法改进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实验于2001-12/2002-12在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采集成人湿润固定的胸腰椎标本6具,12个功能节段,采用咬除进针点周围5 mm的骨皮质和保留骨皮质,由开路器准备钉道两种方法.拔出试验中,实验组去皮质范围为约5 mm,对照组为保留骨皮质.采用Mage~定位法,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呈5°~15°.然后,进行Steffee椎弓根器械内固定,采用直径为6 mm的螺钉.用实验应力分析法比较其脊柱的强度和刚度等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仪器采用WD-5万能试验机和NT-100B扭转试验机.结果:对两类标本进行应变-强度分析,位移-刚度分析脊柱在轴向中心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及扭转状态下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咬除进针点部分骨皮质,探明骨道,置钉准确,坚强有效的固定与未咬除骨皮质标本的强度和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中也看到,如果去皮质的范围过大,将会降低拔出力(P<0.05).结论:进钉点咬除部分骨皮质行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的强度和刚度无明显影响,手术方法安全,简单,实用,但应注意咬除皮质的范围不应超过螺钉的直径,否则会降低拔出力.

  • 嗅鞘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长期实验和临床观察

    作者:孙天胜;任继鑫;吴军;史建国;戴刚;胥少汀

    目的:嗅鞘细胞在大鼠完全损伤脊髓内长期存活和修复作用的研究以及嗅鞘细胞移植治疗人类脊髓损伤的观察.方法: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实验室用新生Wistar大鼠嗅球做嗅鞘细胞原代纯化培养,大量增殖后植入完全损伤的大鼠脊髓内,同时设立注入DMEM培养液和单纯椎板切除的对照组.术前及术后2,4,8,16和24周进行动物神经功能评定(BBB评分);术后24周取损伤段及其邻近脊髓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嗜银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了解脊髓再生情况;同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oechst标记的嗅鞘细胞在体内存活情况.选择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2003-06/12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嗅鞘细胞移植,术后随访.结果:①手术后4周,嗅鞘细胞移植组,DMEM注射组开始有运动功能恢复,嗅鞘细胞移植组运动功能好于DMEM注射组(P<0.01);在各个时间段BBB分值嗅鞘细胞移植组均高于DMEM注射组(P<0.01).②苏木精-伊红及嗜银染色显示,嗅鞘细胞移植组,DMEM注射组脊髓损伤区及其近端都有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嗅鞘细胞移植组数量多于DMEM注射组(P<0.01),但都少于相应节段的对照组(P<0.01).③24周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Hoechst标记的嗅鞘细胞仍存在于OEG移植组脊髓损伤段周围.④透射电镜结果见嗅鞘细胞移植组胶质瘢痕近端大量新生有髓神经纤维并形成S型突触连接.⑤患者运动功能无显著改善(P>0.01),感觉功能恢复明显(P<0.01).结论:①移植的嗅鞘细胞可在受体内长期存活(至少6个月)并迁移.②嗅鞘细胞移植能促进轴突再生,并对脊髓功能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 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

    作者:邹玉红;叶欣;杨宪勇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泰安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2002-10/2004-04原发性肝癌患者42例.分别取42例肝癌患者HIFU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外周血2 m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CD4+,CD8+T细胞百分数和CD4/CD8.结果:经HIFU治疗后肝癌患者的NK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t=7.475,P<0.05),CD4+T细胞百分数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t=2.272,P<0.05;t=3.216,P<0.01),CD8+T细胞百分数则下降(t=2.148,P<0.05).结论:应用HIFU技术的物理热疗法可以改善肝癌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

  • 皮肤组织工程中表皮干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喜梅;郭筠秋;王少玲;吴树亮;金连弘;刘慧雯

    目的:通过表皮干细胞对基底膜的黏附性,利用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作为递质,探索提取和培养表皮干细胞的技术方法.方法:取新生1~3 d的Wistar大鼠全层皮肤,通过酶消化法获得幼鼠表皮,并制成单表皮细胞悬液.以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作为基底膜的替代物,利用表皮干细胞对基底膜的吸附性筛选表皮干细胞.结果:与角质细胞对照,表皮干细胞对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吸附性很好,克隆形成率较高.用SABC法对其进行整合素β1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广谱角蛋白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克隆的细胞浆内出现棕黄色的阳性表达.结论:用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可从大鼠皮肤分离和富集表皮干细胞.

  • 许旺细胞体外培养纯化的观察

    作者:吴利标;孙淑明;刘婉秀;许建衡

    目的:许旺细胞能分泌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再生中起重要作用,获得高纯度许旺细胞是对其研究的重要前提,为此探讨获得高纯度的SD乳鼠的许旺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组织块反复种植纯化法、低含量胰酶快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结果:经组织块反复种植纯化法、低含量胰酶快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综合运用,所得许旺细胞的纯度很高,可达98%以上,而且细胞所受到的外界因素影响也较少.结论:通过体外培养方法得到高纯度且受到的外界因素影响小的许旺细胞,可采用组织块反复种植纯化法、低含量胰酶快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综合运用的方法.

  • 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刘立岷;宋跃明;李胜富;段宏;卢冰;丁永利

    目的:研究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凝胶的生物相容性,为此种材料的应用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11/2003-02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移植免疫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外科完成.通过动物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遗传毒性试验、肌腱鞘管内及硬膜外长期植入试验测定材料的动物毒性;并通过细胞毒性测定、细胞与材料混合培养,综合评价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聚乳酸凝胶注射入小鼠无急性毒性;材料浸提液无溶血反应(溶血率为0.22%)及遗传毒性(微核率为0.24%);材料在动物体内长期埋植后局部和全身各器官无组织损伤,局部无明显粘连;材料浸提液(1 000,500,100 g/L)的细胞毒性及分级与阴性对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材料与细胞的混合培养中细胞生长良好.结论:聚乳酸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增殖和凋亡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孙先禹;张尧;赵健峰;何俊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不同类型及不同分期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survivin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增殖及凋亡发生之间的关系,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治疗及康复介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0-03/2004-09在遂宁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证实膀胱移行细胞癌55例,病理分级:Ⅰ级组22例,Ⅱ级组10例,Ⅲ级组23例(其中TNM分期T1期12例,T2期25例,T3期12例,T4期6例).应用免疫组化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 avidin 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SABC)法进行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定位和半定量检测,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mediated biotin Dutp nick end-labeling,TUNEL)进行细胞凋亡率的检测.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Ⅰ,Ⅱ,Ⅲ级组survivin表达平均灰度值为(0.547±0.124,0.598±0.112,0.601±0.097),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14 ±0.034)(t=2.875~3.657,P<0.01).不同分期组survivin表达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3.547~5.458,P<0.01),其中T4期表达程度高0.634±0.875.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增殖指数/凋亡指数比值同样随着肿瘤分期增加而增高.结论: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增殖及凋亡发生有一定关系,为患者预后生活指标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降解膜置入脊髓缺损局部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孙佩杰;韩丽华;苏秋香;苏艳阳;牛弢;杨晓霞;富成志

    目的:脊髓损伤后出现功能障碍,探索肌桥桥接脊髓缺损局部置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降解膜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5在沈阳医学院形态中心实验室完成.切除5只家犬L3~4脊髓节段0.8 cm,采用缝匠肌尾侧部桥接脊髓缺损局部置入bFGF复合降解膜,术后观察动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家犬存活8~25个月,其运动按Motor Scotol Method法分级,具有2~4级运动功能;直接刺激脊髓损伤中枢侧,家犬下肢出现运动,肌电图显示有动作电位出现.结论:缝匠肌尾侧部桥接脊髓缺损局部置入bFGF复合降解膜为脊髓神经纤维再生和重建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提高神经纤维再生效果.

  • 汉防己甲素对兔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水细胞学的影响

    作者:陈学国;赵军;何守志;张效房

    目的: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内发生炎症反应,导致人工晶状体前膜的形成影响患者的术后视力.观察汉防己甲素对兔眼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水细胞学的变化特征和规律.方法:36只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分为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汉防己甲素组.术后第1,3,7,14天抽取前房水计数房水细胞总数.结果:汉防己甲素组、地塞米松组术后细胞总数(第1天:F=86.11,P<0.01;第3天:F=153.61,P<0.01;第7天:F=74.77,P<0.01;第14天:F=34.5,P<0.01)、嗜中性粒细胞(第1天:F=126.95,P<0.01;第3天:F=68.09,P<0.01;第7天:F=105.81,P<0.01;第14天:F=0.32,P<0.05)、巨噬细胞(第1天:F=34.14,P<0.01;第3天:F=208.52,P<0.01;第7天:F=206.59,P<0.01;第14天:F=34.50,P<0.01)、淋巴细胞计数(第1天:F=67.17,P<0.01;第3天:F=158.16,P<0.01;第7天:F=163.88,P<0.01;第14天:F=426.68,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汉防己甲素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汉防己甲素组能够抑制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炎症反应,预防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膜的形成.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成类软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冬梅;金连弘;张宇;李呼伦;刘慧雯;张宝东

    背景: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软骨缺损克服了传统方法的诸多不足.目的: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探讨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及神经生物教研室.材料:Wistar大鼠(清洁级动物)6只,雌雄不限,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黑)20020002.方法:取第二代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用无血清培养液诱导;对照组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自然分化.Ⅱ型胶原免疫组化、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其分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软骨细胞的鉴定,不同诱导时间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率的比较.结果:诱导后的MSCs具有软骨细胞的特点.结论: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的培养基能向软骨细胞方向转化,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具有可行性.

  • 健康志愿者肌腱/韧带附着点的超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李天旺;古洁若;任杰;郑荣琴;黄烽;吴玉琼

    背景: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是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A)重要的病理改变和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之一,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是其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国外已将超声用于SpA患者肌腱/韧带附着点的检查,但健康志愿者附着点的超声表现,至今尚未见文献报道.目的:了解健康志愿者肌腱/韧带附着点的声像表现,初步探讨超声用于附着点检查的可行性及附着点声像表现的可能影响因素.设计:非随机相互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选择30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工作或学习的年轻健康工人和医学生,自愿参加,所有入选者均无关节病和慢性腰背痛病史,其中男22例,女8例.干预:以高频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健康志愿者下肢共540个肌腱/韧带附着点,并对其厚度分别按左右及性别进行比较,对发现骨面异常者行X射线检查对照.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附着点内部回声、边界和骨面情况,测量其厚度,并探查其血流.结果:正常肌腱/韧带附着点表现为均匀的稍低回声,内见清晰的条索状纤维回声;多数见包膜回声稍高,与周围分界清楚,其内无血流信号,附着点骨面光滑连续.男性志愿者股直肌腱止点、髌韧带起点、髌韧带止点、胫侧副韧带止点、腓侧副韧带止点、跟腱止点和足底腱膜止点的厚度依次为0.50±0.06,0.50±0.07,0.42±0.04,0.20±0.03,0.38±0.04,0.52±0.07和0.32±0.03 cm,女性志愿者相应肌腱/韧带附着点的厚度则依次为0.44±0.04,0.46±0.03,0.39±0.03,0.19±0.02,0.32±0.02,0.41±0.06和0.28±0.03 cm.除胫侧副韧带止点外,男性其它附着点的厚度均较女性大(P<0.05),但左右两侧厚度的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8例志愿者的11个附着点(占总检查附着点数的2.0%)发现有钙化、骨质缺损、骨质增生或血流增加,总计为15项异常,部分异常部位有外伤史.结论:双侧相应部位的肌腱/韧带附着点厚度基本一致,但男性多数附着点厚度较女性大,身高、体质量及运动为影响附着点厚度的可能因素;外伤可致附着点声像异常;超声可作为附着点检查的一种有效手段.

  •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调控

    作者:陈凤超;陈言汤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factor receptor 1,TNFR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病理性瘢痕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成纤维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瘢痕形成机制.方法:对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各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分析TNFR1和Caspase-3的表达及分布规律. 结果:TNFR1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04±2.52)%,(3.27±1.30)%和(7.67±2.35)%,TNFR1在正常皮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而瘢痕疙瘩组阳性表达率又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组,3组间阳性表达率相互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51.453,P<0.01);Caspase-3在正常皮肤的阳性表达率为(14.84±2.41)%,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组(5.05±1.47)%和瘢痕疙瘩组(2.95±1.25)%,3组间阳性表达率相互比较差异亦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61.694,P<0.01).结论:在细胞凋亡通路中凋亡关键效应子Caspase-3的激活减少及TN-FR1介导的死亡受体凋亡通路受阻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TNFR1又可能介导了核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表明TNFR1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具有双重的调节作用.

  • 血管内激光光凝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顾瑛;韩丽娜;刘凡光

    背景:血管内光凝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机制研究尚少.目的:探讨血管内光凝对曲张大隐静脉超微结构的改变.设计:观察性研究.单位:解放军总医院激光科.对象:2004-01/04,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大隐静脉曲张并行血管内激光治疗的患者42例.纳入标准:取踝部明显曲张而无明显血栓形成,表面皮肤完好,无明显营养性障碍的大隐静脉,患者均自愿参加,纳入9例.干预:采用810 nm波长激光器,功率为12 W,暴光时间1 s,血管内光凝治疗曲张大隐静脉,3 h后取踝部光凝血管.主要观察指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光凝后血管超微结构变化.以正常静脉和治疗前曲张静脉作为对照.结果:正常静脉分三层,内膜为单层血管内皮细胞,中膜为平滑肌细胞、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等,外膜为一疏松排列的结缔组织.曲张静脉组织学检查见内膜不完整,内皮细胞之间连接疏松,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厚或萎缩,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多.光凝后管腔内可见大量血细胞,血小板扁平,伸出伪足,贴附于胶原表面.血管内皮细胞和靠近管腔部位的平滑肌细胞结构破坏,细胞浆外溢,和细胞外基质融合;靠近血管腔部位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断裂,部分脱落于管腔;靠近外膜部位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和外膜结构没有改变.结论:激光光凝治疗静脉曲张引起内膜和部分中膜结构破坏,大量血细胞聚集于管腔,促进血小板附着于血管壁.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荧光漂白恢复法测定

    作者:宋晋刚;周强;许建中;罗飞;孙玮

    目的:研究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缝隙连接所介导的细胞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7/09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应用荧光漂白恢复(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技术,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hMSCs经PEMF刺激后的GJIC功能变化.结果:经PEMF刺激后的hMSCs,平均荧光漂白恢复率为(64.12±0.83)%,对照组为(35.26±0.76)%,前者较后者有显著性增加(t=-15.49,P<0.01).结论:PEMF刺激能促进hMSCs的缝隙连接通讯功能.

  •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何旭;张丽红;许传杰;王阳;朱桂彬;张海英;李玉林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及其mRNA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血管生成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1/2004-01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杂交、侵袭实验、明胶酶谱分析及形态定量分析方法,对76例乳腺癌组织和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中MMP-2及其mRNA、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MP-2及其mRNA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MMP-2及其mRNA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中,其阳性率分别为77.63%和71.05%;MMP-2及其mRNA的表达均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VD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MP-2或其mRNA表达阳性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MCF-7细胞中MMP-2及其mRNA均为阳性;MMP-2抗体可使MCF-7细胞侵袭细胞数由(56.21±3.68)个/400倍下降为(20.32±3.24)个/400倍;直接培养于培养瓶的MCF-7细胞可以分泌MMP-2酶原,培养于Ⅰ型胶原包被培养瓶的MCF-7细胞MMP-2酶原表达增强并且出现活化形式.结论:乳腺癌组织和细胞具有较强的分泌MMP-2的能力,MMP-2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促进乳腺癌血管生成,可作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临床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对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作用

    作者:任国梅;戴丽冰;叶惠贞;梁佩红;梁纳;杨为中;陈叶桃;徐惠英;程建新

    背景:纤维连结蛋白(Fibronection,FN)在炎症中起修复作用,能否用于治疗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尚无定论.目的:观察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FN)对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作用.设计:设立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中医院、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对象: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病变383眼.其中治疗组309眼,对照组74眼.方法:治疗组:用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滴眼2 h 1次;对照组:10 g/L甲基纤维素滴眼2 h1次.两组均口服维乐生2粒/次,3次/d,结合病情用抗菌或抗病毒治疗.用药后隔天或每天复查,并用10 g/L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变化.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症状,荧光素钠染色结果,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根据患者症状,荧光素钠染色结果,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评定结果,治疗组随访观察309眼,治愈率为69.9%.平均治疗天数6.5 d.对照组治愈率58.1%,平均治疗天数为8.7 d.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纤维连结蛋白滴眼治疗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比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 肌电图对颞肌及嚼肌剥离术前后咀嚼肌的功能评估

    作者:姚军;胡敏

    目的:肌电图能反映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和形态学变化,是研究神经肌肉系统必备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比观察颞肌、嚼肌剥离术前后肌电图改变,探讨咀嚼肌剥离后的功能变化.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2000-03/2002-09收治行嚼肌及颞肌剥离术患者22例.应用颌下切口,显露并剥离一侧嚼肌下颌骨附着,同时剥离附着喙突之颞肌.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行双侧颞肌、嚼肌静止期与大用力收缩时肌电图检查.结果:颞肌及嚼肌术前术后均未发现任何一块肌肉出现两处或两处以上纤颤电位.大力收缩时,术后1个月肌电波单纯相及混合相较术前增多,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周组肌电波幅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侧与非手术侧对比,术后1周组双侧肌电波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其他各组间双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从肌电图表现来看肌肉剥离术不会引起肌肉的不可逆性变化.

  • 血流动力学定量指标评估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静脉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守界;宋建星;邢新;王茵;张敬德;孙燚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探讨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静脉血管的安全可靠性. 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1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动物中心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超声诊断科完成.成年杂交狗18只,随机分为吻合夹组、针线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随机选取一侧股静脉切断,吻合夹组以微型钛血管吻合夹行端端吻合;针线组以9-0丝线行端端吻合;空白对照组分离出股静脉后不做任何处理,关闭伤口.3组分别于术后1,7,14及30 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二项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随着术后修复时间延长吻合夹组、针线组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吻合夹组下降速度较针线组更快,术后14d及30 d时两组间的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综合评价,吻合夹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情况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微型钛血管吻合夹吻合血管较针线缝合法具有更好得血流动力学特征,吻合夹吻合血管快速、安全,可靠.

  • 大鼠视网膜和视神经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定位

    作者:张巍;叶剑;陈春林;邹倩;许建涛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保护视网膜和视神经损伤神经元的作用,与CNTF mRNA在成年大鼠正常视神经和视网膜表达定位的相关性.方法:取8只正常成年SD大鼠的眼球和视神经,行冷冻切片.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对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CNTF mRNA在视网膜和视神经的表达定位.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正常视网膜组织,CNTF mRNA阳性表达信号位于内核层.在正常视神经中,CNTF mRNA阳性细胞沿其长轴呈串珠状排列.结论:正常成年大鼠视网膜组织,CNTF mRNA阳性表达位于内核层;视神经中,CNTF mRNA广泛表达.这种分布特点可能与CNTF能够促进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和轴突再生有关.

  • S-亚硝基谷胱甘肽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张阳东;田亚平;董矜;汪德清

    目的:研究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3在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完成.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为对象,用二硫双硝基苯甲酸法检测Hela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四甲基偶氮唑法检测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肿瘤细胞富含GSH和GSNO,引起Hela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四甲基偶氮唑法显示GSNO(浓度为1 000 μmol/L)作用于Hela细胞时,其增殖活性由(2.021±0.069)μkat/L降到(1.549±0.234)μkat/L.结论:肿瘤细胞可消耗GSH生成GSNO,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 PHOTOFRIN光动力治疗喉癌及改善发声功能的疗效

    作者:李黎波;罗荣城;廖旺军;张鸣江;刘晓军;罗宇玲;缪景霞

    目的:探讨光敏剂PHOTOFRIN光动力治疗喉癌,以观察光动力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纳入2003-03/2004-08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的10例喉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鳞癌,按2 mg/kg体质量静脉滴注光敏剂PHOTOFRIN,48 h后经内镜导入光导纤维给以630 nm激光照射,2 d后经内镜清除坏死组织并对原有深处肿瘤病灶和新发现肿瘤病灶给以复照,之后根据具体情况给患者的肿瘤病灶部位清除坏死组织,1个月后复查内镜以观察肿瘤治疗情况.结果:光动力治疗总有效率达90%,声带癌的完全缓解率为75%(3/4).结论:光动力治疗喉癌,患者耐受性好,对于早中期声带癌可以保留患者语言功能达到临床根治的目的,对于晚期喉癌则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EB病毒及其多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姚运红;蔡懿庭;李飞虹;蔡琼珍;孙宁

    目的:观察EB病毒膜蛋白(LMP-1)、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s)Stat-1及Stat-3在鼻咽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间相互关系及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1999-01/2001-12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和农垦医院耳鼻喉科人鼻咽黏膜慢性炎29个和鼻咽癌组织60个.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9个慢性鼻咽炎,60个鼻咽癌组织中LMP-1,Stat-1,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29例慢性鼻咽炎LMP-1,Stat-1,Stat-3阳性率分别为17%(5/29),10%(3/29),41%(12/29);60例鼻咽癌组织中LMP-1,Stat-1,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24/60),28%(17/60),86%(52/60),LMP-1与Stat-3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38 2,P<0.01),而LMP-1与Stat-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218 6,P>0.05).结论:Stat-1,Stat-3在鼻咽癌中有异常表达.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可能与Stat-3的活化有关.

  • 白藜芦醇对大鼠脊髓损伤早期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世清;梅红军;刘军;彭昊;明江华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使用白藜芦醇对脊髓损伤早期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2004-06/09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将62只SD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据Allen's法制成中度脊髓损伤模型,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白藜芦醇100 mg/kg或甲基强的松龙(MPSS)100 mg/kg;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脊髓损伤8,24及72 h后白藜芦醇组脊髓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并与MPSS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与损伤组比较,Bcl-2表达在损伤后8 h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显示白藜芦醇对损伤后的脊髓无干预作用,而24及72 h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白藜芦醇能够增强Bcl-2表达,对损伤后脊髓有明显作用;Bax表达在损伤后8及72 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24h时为显著(P<0.01),表明白藜芦醇可抑制Bax表达,对损伤后的脊髓有干预作用;白藜芦醇与MPS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即白藜芦醇对损伤后脊髓有相似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在脊髓损伤早期能够有效上调Bcl-2表达及下调Bax表达,对损伤后脊髓起保护作用.

  • 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全真三维有限元模型快速建立及其对力学仿真的意义

    作者:徐峰;苏佳灿;吴建国;张春才

    目的:目前,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已成为生物力学研究的有力手段.尽管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学的发展,建立可视化三维数字模型的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并走向了应用.但是,由于内固定器种类繁多、形状复杂,建立可以进行生物力学计算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依然是一件繁琐而复杂的工作,包括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cetabular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fixation system,ATMFS)复杂形状内固定器全真三维有限元模型快速建立方法.方法:引入材料坐标系和运动变形方法,快速有效建立ATMFS复杂形状内固定器全真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所构建的ATMFS三维有限元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内固定器结构特征,能够进行力学分析.结论:此建立全真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对ATMFS复杂形状内固定器的建模是快速而有效的.

  • 大鼠脊髓半切伤后脊髓组织内皮素-1与钙离子的变化特征

    作者:田纪伟;李家顺;叶晓健;贾连顺;高岱峰;赵书平

    目的;通过对大鼠脊髓半切伤(hSCI)后脊髓组织内内皮素-1和Ca2+含量变化,探讨内皮素-1与Ca2+在hSCI发病机制中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5/11在山东医学科学院实验中心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完成.选用SD大鼠30只,应用直视刀切法制成hSCI模型.分别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图像分析法测定hSCI后1,4,8,24,72和168 h脊髓组织的Ca2+和内皮素-1吸光度值.结果:大鼠脊髓半切后损伤阶段组织细胞内Ca2+含量和内皮素-1光密度值随病程改变,于8 h达高峰,(157.4±18.6)μg/g与正常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hSCI后脊髓中Ca2+和内皮素-1浓度迅速升高,提示ET受体阻滞剂和Ca2+拮抗剂可联合应用治疗hSCI.

  • 低温冻存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在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李军政;成诗银;崔鹏程;陈文弦

    目的:通过对深低温冻存的软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喉软骨缺损的能力研究,寻找一种活性软骨细胞的保存方法.方法:取3周龄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经深低温冻存,复苏冻存不同时间的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培养细胞呈单层细胞铺满培养瓶底后收集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acid,PGA)三维支架材料上,复合物体外培养1周,接种于同种异体兔甲状软骨缺损处,术后2,4,8周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经深低温冻存的软骨细胞与新鲜软骨细胞修复区愈合良好,无瘢痕及坏死现象,组织学观察均有软骨生成及基质分泌;冻存不同时间的软骨细胞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经深低温冻存的软骨细胞保持了分裂增殖及合成基质的能力,可用于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缺损,冻存时间对其功能无明显的影响.

  • 氦氖激光诱导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

    作者:舒彬;余和平;余自芹;方响琴;麻晓林;吴宗耀

    目的:氦氖激光重复照射能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进一步探讨氦氖激光功率密度与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1999-02/10在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以不同功率密度氦氖激光(10,50,100和150 mW/cm2)照射培养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照射时间分别为10,30 min,1次/d,连续照射3 d后24 h,采用TUNEL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坏死.结果:10,50 mW/cm2照射细胞10 min或30 min,无凋亡细胞出现;100 mW/cm2照射细胞10,30 min时凋亡率分别为(7.20±0.43)%,(12.73±0.75)%;150 mW/cm2照射细胞10,30 min时凋亡率为(14.47±0.68)%,(16.27±0.96)%,分别大于同期100mW/cm2照射(t=0.36,P<0.01,t=0.24,P<0.001);DNA裂解片段分析示100,150 mW/cm2照射30 min时可见特征性梯带存在;所有功率密度照射培养细胞10 min或30 min,都无坏死细胞出现.结论:以100 mW/cm2或150 mW/cm2功率密度氦氖激光重复照射能诱导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就诱导细胞凋亡而言,激光的功率密度比能量密度更重要.

  • 大鼠脊肋区创伤后早期肾脏的损伤与修复

    作者:甘红云;孙少华;张军荣;汪小刚

    目的:探讨大鼠脊肋区伤后早期组织和细胞损伤的特点,以及肾脏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01[CD31])与损伤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1/07在兰州医学院法医学动物实验室完成,采用自由落体生物撞击仪撞击大鼠脊肋区复制创伤动物模型;将动物分为对照组、打击致伤后1 h组、6 h组、12 h组和24 h组,对肾脏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肾脏ADM表达在创伤后1 h显著增加并达峰值(F=554.88,P<0.05),伤后6 h回落至正常水平,6 h后稳步增加(F=40.26,159.05,P<0.01);肾脏CD31的表达在1,6,12 h组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F=18.68,2.56,86.13,P<0.05),24 h组比对照组显著增加(F=10.01,P<0.01),肾脏CD31表达与ADM的表达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相一致.结论:创伤后肾脏组织ADM和CD31含量的变化反映了肾脏细胞损伤及修复的进展趋势,ADM含量的增加对细胞损伤后的修复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为临床上肾脏损伤后的形态学监测及康复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脊髓型颈椎病JOA指数的客观和精确信度调查

    作者:白一冰;王岩;肖嵩华;张永刚;刘郑生;王俊生

    目的:中文版脊髓型颈椎病JOA指数已广泛用于对颈椎病的量化评估.现就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于2003-02/2003-12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完成.将英文版脊髓型颈椎病JOA指数译为中文,并用汉化JOA指数对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重复评估.所获数据进行可靠性检验,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表示可靠程度,用Kappa值表示各项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观察者间和每一观察者自身的ICC值分别为0.934 5,0.941 6均>0.75.医生的临床经验对评价无影响.评分系统内各单项的一致性高,Kappa值大为0.751,小为0.379,躯干感觉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易混淆.结论:中文版JOA指数简单易操作,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于临床对脊髓型颈椎病进行疗效评价.

  • 不同自控镇痛方法对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术后循环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晓荣;王焱林;王成夭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镇痛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上腹部手术后血浆内皮素、心钠素、血压、心率及镇痛效果的影响,为高血压患者术后选择理想的镇痛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3-05/2004-05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普外科需行上腹部手术但合并高血压的患者30例.上腹部术后根据不同镇痛方式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对照组(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组;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采用放免法测定术前、术毕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血浆内皮素、心钠素及心率、血压值;并进行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 结果:PCEA和PCIA组术后心率、血压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38~11.26,P<0.05),且PCEA组VAS评分较PCIA组低(t=2.53~4.26,P<0.05).PCEA和PCIA组在术后24 h内皮素、心钠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2.35~9.23,P<0.05),且PCEA组更低于PCIA组(t=3.01~6.21,P<0.05),持续时间更长,至术后48 h仍低于对照组(t=2.65,3.27,P<0.05),而此时PCI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术后自控镇痛能有效减轻上腹部手术患者疼痛,改善循环功能,降低高血压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内皮素及心钠素值,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循环功能的恢复,且PCEA效果更优.

  • 微创手术对臀肌挛缩综合征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11例疗效随访

    作者:柏传毅;肖林;宋涛;牒军;胡婉萍

    目的:为减少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综合征的并发症,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综合征改善下肢功能的效果.方法:研究于2001-04/2004-01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病房及手术室完成.采用微创器械治疗臀肌挛缩综合征11例,男6例,女5例.侧卧位,于大转子上方2 mm处,多处切断挛缩组织,筛状松解作用,术中内收屈伸髋关节,至关节活动自如,无弹响.术后第3天下地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根据步态,并膝下蹲,交膝试验,弹响感,划圈征,Ober征等综合评价,优9例,良2例.无神经损伤,伤口感染,瘢痕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综合征可以使髋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改善患者步态,且创伤小,无瘢痕.

    关键词: 挛缩 髋关节
  • 不同介入治疗对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半年随访

    作者:赵洪增;王建洲;关文华;桑德恩;杨瑞民

    目的:由于髂嵴位置高于L5~S1椎间隙,使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其疗效,探讨介入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佳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1999-08/2003-09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5例.通过分析及研究其髂嵴与L5~S1椎间隙的关系,对患者采取了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对穿刺针能够平行进入L5~S1间隙中部时,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方法治疗,当穿刺针无法进入L5~S1间隙或进入较浅时,应用盘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而对大多数的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穿刺针斜行进入L5~S1间隙,采用双介入疗法,即PLD+胶原酶化学溶核术.结果:PLD术25例,优19例,良5例,差1例;胶原酶溶解术8例,优4例,良2例,差2例;联合介入疗法52例,优43例,良7例,差2例.均无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为94.12%(80/85),无效率5.88%(5/85).结论:介入治疗应根据髂嵴与L6~S1椎间隙关系来选择,对于大多数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穿刺针及套管只能斜行进入L5~S1间隙,双介入疗法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腰背疼痛,恢复感觉和运动障碍.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假体选择对患者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双利;王金堂;李军

    背景:随着新材料和新假体的出现和发展,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成为常规的手术方式.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困绕着术者.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假体及手术中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及对患者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设计: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对象:研究对象为2000-02/2003-09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36例实施了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方法:回顾分析了36例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48膝,用美国JohnN Install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通过比较每个患膝在术前和术后的得分评定手术效果.主要结局观察:每个患膝在术前后的得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前平均评分39分,随访后平均评分85分,优良率95%.术后疼痛减轻,关节伸屈功能和活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选用后稳定性假体,术后患者伸屈功能改善程度优于保留后交叉韧带术式,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术中的软组织力学平衡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膝关节周围组织应松解充分,否则将引起关节不稳或活动受限.围手术期采用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鼓励病员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 骨折固定疗法的生物力学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石国生;任彪;崔芸;周彦萍;韩树新;李华;顾志华

    目的:探讨骨折治疗过程及其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评价方法.方法:从生物力学观点出发,通过对骨修复过程的生物力学基本原理、固定原则的阐述和骨折固定的结构分析,提出了理想固定的力学模型,给出了骨折固定与骨科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评价方法.结果:临床上一个佳的骨折固定,应是实现固定器的每一部分都能以少的约束使伤骨以几何不变体系固定于固定器.而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后,要求这个整体的组合是"弹性"的组合,且组合为几何不变体系.这个组合应当是:①固定稳定.②无功能替代.③断端得到的是生理应力.结论:优秀的骨科固定器应是能够大限度地满足骨折固定的需求.既能以少的约束实现骨折段与固定器的几何不变体系的连接,又能实现各几何不变体系的弹性连接,还能给骨折断面施加恒定的生理应力.临床骨折固定中,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固定器械的优点,克服固定器械的缺点和不足,利用几何构造分析方法,以选择用少的约束达到理想的固定.

  • 创伤后膝关节僵硬与股四头肌成形术及其功能锻炼

    作者:许建波;王战朝

    目的:探讨创伤后膝关节僵硬的有效治疗方法,规范治疗方案及康复方法.方法: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及长期临床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提出创伤后膝关节僵硬的病理机制可分为关节外和关节内两大类10个因素.并由此认为对其治疗应根据造成膝关节僵硬的病理因素的特异性、伤肢局部条件,确定手术方案和术后康复措施.结果:结合临床经验,认为股四头肌成形术术中或/和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为伸膝装置损伤、皮肤损害、伸膝无力、再次粘连和罕见的股骨后髁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为适应证选择欠妥、切口失当、操作粗暴、错误延长股直肌腱、粘连松解不彻底、术后引流不畅和功能锻炼失误.结论:推荐应用股外侧切口、股直肌起点剥离、良好关闭关节囊和早期进行主被动功能锻炼.

  • 功能部位烧伤后的康复治疗

    作者:刘建云;薛晓东;杨国虎;司小强

    背景:肢体部位烧伤愈合后功能部位往往有瘢痕增生挛缩和功能障碍,非功能部位则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目的:探讨肢体功能部位烧伤后的康复治疗效果.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康复
  •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

    作者:王志林;李章华;刘世清

    背景: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S)多以患关节反复肿痛为主要症状,术后遗留有关节肿胀、粘连等并发症,复发率也较高.

  • 高乌甲素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

    作者:阙铁生;钟进才;周晓敏

    目的高乌甲素具有镇痛、消炎、局麻、解热和消肿等作用,无精神依赖和积蓄作用.观察高乌甲素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2003-03/2004-09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就诊的中重度癌痛患者.治疗组62例使用高乌甲素透皮贴剂2~6贴,贴于耳后无发处或胸前皮肤平坦处,72 h更换1次,观察9 d.对照组32例服用双氢可待因/醋氨酚复方片一两片,6 h1次,24 h不超过8片,观察9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52/62),对照组为78.12%(25/32),显示高乌甲素透皮贴剂效果稍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对中度疼痛的止痛效果均优于重度疼痛(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结论高乌甲素透皮贴剂适用于慢性中度疼痛尤其是晚期癌痛患者.

    关键词: 肿瘤 疼痛 药物疗法
  •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疼痛发生机制及中医康复程序

    作者:彭伍四;彭立远;谢世明

    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对其术后疼痛的发生机制及中医康复程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患者术后早期在卧床休息、骨盆牵引、直腿抬高训练、理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疗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中后期在腰背四肢肌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有和营通络,补益肝肾的中药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关键词: 椎间盘 疼痛 康复
  • 肩关节前脱位三种单人手法复位效果的比较

    作者:杨华

    背景:临床上肩关节脱位多于全身其他关节脱位,尤其前脱位为常见.其整复手法多种,以单人操作为主.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以单人手法复位治疗的较佳方法.

  • 经筋刺动态针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

    作者:徐辉

    背景:急性软组织损伤多因剧烈运动、负重不当或姿势不正确等过度扭转所致的颈、肩、腰、膝、踝等处的肌肉、肌腱、韧带损伤,临床表现为损伤部位红肿、胀痛、关节运动障碍等.以往治疗多以休息为主,配合常规针刺疗法、理疗和痛点阻滞等方法,一般疗程长,功能恢复较慢.

  • 两组不同针刺方法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日清

    将31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留针组(17例)和不留针组(14例).留针组以针刺得气后留针15 min,不留针组以针刺得气后采用强刺激不留针;两组方法取针时均根据补泻方法严格操作,在取穴上主要以独创穴位为主的经外奇穴,并根据临床症状表现随症配穴.结果留针组的治愈率为35%,不留针组的治愈率为2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59,P>0.05).提示留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不留针.

  • 封闭联合小针刀剥离治疗腰棘间韧带损伤

    作者:农明善;张伟敏

    背景:腰棘间韧带劳损是腰痛的原因之一,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为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改善腰棘间韧带损伤的方法.目的:探讨封闭联合小针刀剥离治疗腰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 纳米碳素纤维远红外线理疗毯治疗膝骨关节炎

    作者:张德元;谭海群;伍智红

    背景:应用纳米碳素纤维远红外线理疗毯治疗膝骨关节炎对该病有无治疗作用和副作用.目的:观察纳米碳素纤维远红外线理疗毯治疗膝骨关节炎后的临床表现,并与短波透热治疗相比较.

  • 记忆合金聚髌器对髌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宋海燕;刘素芳;赵东风

    背景:应用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是目前十分有效的方法,术后功能锻炼合理运用对其功能恢复影响极大.目的:观察系统性功能锻炼对髌骨骨折行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

    关键词: 合金 骨折 康复护理
  • 脊柱病变与颈肩腰背痛的相关性:50例分析

    作者:李奇志

    背景:以往研究脊柱力学与相关症状都围绕着一个如何维持脊柱稳定性的问题而进行的,而脊柱的稳定是由其前部及后部结构的完整性及其周围肌群的正常肌力所维持,对于脊柱病变与疼痛的关系,并无完全确定的说法.

  • 高频超声对足踝部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的评估作用

    作者:刘义富;刘晓伟

    目的探讨超声在足踝部急慢性损伤诊断中的评估价值.方法2002-03/2004-03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诊断为足踝部急慢性损伤的380例患者,对怀疑为跟腱断裂、慢性跟腱损伤及肌腱炎者52例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结果52例足踝部急慢性损伤患者中急性跟腱断裂者10例,慢性跟腱损伤者28例,急性足踝部损伤14例.结论高频超声对足踝部急慢性损伤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 常规理疗配合中药根痛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王庆华

    目的观察常规理疗配合口服中药根痛平冲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和疗效对比.方法将2002年度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常规理疗组54例,采用腰椎自动牵引和电脑中频电疗;常规+维生素组67例,常规理疗加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500μg肌肉注射治疗;常规理疗配合口服根痛平冲剂治疗组(简称常规+中药组)58例.结果常规+中药组治疗优良率89%,1周时≥50%的疼痛缓解率93%,随访半年消除患肢局部麻痛感92%,明显好于其他两组.结论常规理疗配合口服根痛平冲剂治疗,能持久改善患者的神经根性疼痛,并能消除患肢局部麻痛感.

  • 颈腰痛治疗仪对颈腰椎术后切口疼痛的缓解作用

    作者:朱军容;何冰

    随机抽取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骨科2003-02/12行颈腰椎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为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骨科2004-01/05行颈腰椎手术患者(120例),观察组术后即使用颈腰痛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其余同观察组,按照颈腰椎术后常规进行护理.结果术后3 d对照组患者疼痛轻度21例,中度37例,重度42例;观察组患者疼痛轻度69例,中度42例,重度9例.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剂的比例为51.0%,对照组为10.9%.提示颈腰痛治疗仪能有效缓解颈腰椎术后切口疼痛.

    关键词: 颈椎 腰椎 物理疗法
  • CT图像特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估价值

    作者:杨云峰;刘业;李长军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CT图像的形态学特点与临床症状、手术治疗的关系.方法:应用CT扫描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结果:CT图像的主要表现有:①硬膜外软组织块影.②硬膜外脂肪不对称或消失.③硬膜囊受压.④神经根受压或移位,伴随的图像特征有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上关节突增生及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等.按照CT图像的软组织块影形态学特点,将其分为3型,即地图形(29例)、丘形(20例)和弧形(16例).结论:CT图像分析与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有密切的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的CT图像分析为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提供了依据.

  •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1年随访

    作者:蒋政

    目的探讨AF钉内固定手术及康复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脊髓功能尤其是尿便功能的恢复.方法47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应用AF钉内固定手术及康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2个月,神经功能恢复分别较术前Frankel分级高1~3级.恢复排便功能有效率为93.6%,恢复排尿功能有效率为91.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积极的术后康复治疗脊髓功能尤其是尿便功能可达到较理想的恢复.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截瘫 康复
  • 中医补益和攻邪两法治疗肿瘤的探讨

    作者:陈达理

    补益药虽然是治疗肿瘤常用的药,但不可滥用,只能作为辅助药.攻邪法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是彻底根除肿瘤或防止肿瘤复发的根本大法.在使用其中的活血药、散结药、解毒药这几类药物时也应注意适应证,不可滥用.中医补益、攻邪两种治法治疗肿瘤的各有利弊.正确运用这两种方法来治疗肿瘤,可增加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治疗颈椎病

    作者:陶思攸

    目的以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为主要治疗手段,并根据颈椎病的临床分型结合手法和颈椎牵引进行治疗,通过对其治疗效果的观察,总结出一套以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的高效综合疗法.方法收集2000-03/2003-03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108例,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临床分型,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进行观察评定.结果在108例患者中治愈98例,治愈率达90.7%,显效10例,有效率为100%.结论临床实践证明,采用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治疗颈椎病有显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的优点.

  • 极早期压力疗法防治烧伤瘢痕的观察

    作者:张立明;李德绘;农庆文;韦俊;黎洪棉

    背景:传统压力疗法强调创面愈合后进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瘢痕的增生,但在临床上发现尚有较多增生性瘢痕发生,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关键词: 瘢痕 烧伤 压力
  • 钛网自体骨粒重建颈椎前部结构的即刻稳定性效应

    作者:范少地;罗卓荆;杨卫红;闫自强;张魁;雷海录

    背景:以往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重建其稳定性是以取自体髂骨块植入,术后需坚强的外固定,但经常出现取骨处长期疼痛,植骨不融合,假关节形成,影响了手术疗效,增加患者的痛苦.利用钛网自体骨粒重建颈椎前部结构可获得颈椎的稳定性,避免自体取骨,但目前尚缺乏详细的随访资料.

    关键词: 颈椎 骨移植 骨重建
  • 腰椎骶化3步推拿治疗60例

    作者:张风华

    背景:腰椎骶化患者常伴有腰骶部疼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目的:探讨3步推拿治疗腰椎骶化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推拿 治疗 治疗结果
  • 《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稿约:2005年的进展与规范

    作者:王莉莎;凌静;肖雪莲

    1本刊宗旨<中国临床康复>的任务是及时报道国内外具有前瞻性、创造性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临床康复及其相关基础研究原著,主要内容包括:神经科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风湿病康复,糖尿病康复,骨质疏松症康复,儿科康复,疼痛康复,烧伤后康复,精神心理康复,癌症康复,以及运动医学、组织工程、康复工程、电生理学、功能影像学、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康复等研究.以此来传播现代临床康复医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使读者及时了解疾病早期康复介入,临床康复的理论、实践、基础研究以及相关医学其他方面的新进展.真正成为中国临床康复医学及其相关基础研究一流水平稿件发表和交流的园地,也为其学术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国际搭建桥梁.

  • 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状况

    作者:

  • 慢性疼痛临床治疗技术进展

    作者:

    止痛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在国外已开展了几十年,在中国疼痛医学还是一个新兴学科,刚刚起步,但慢性疼痛治疗技术已显示出多学科干预的趋势,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放射线科、神经介入科、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科、老年病科均积极参与了疼痛治疗技术的应用及开发.2004年9月首届北京国际慢性疼痛治疗专题学术会的主题就是慢性疼痛治疗与多学科干预,会上知名学者和专家以专题报告形式,展示和讲解慢性疼痛临床治疗新技术,及各种技术的应用效果,其中微创疼痛治疗技术和微创生物治疗技术向人们展示了疼痛临床治疗学上的新观点、新思路、新视野.

  • 康复医学科主任的至精与至善

    作者:周士枋

    0引言科主任是科室行政和业务领导.在医院院长领导下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全面负责本科的业务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科主任必须对本科的基本情况有全面了解:包括学科前沿、本科室的特色和特点,科室(含护理)的素质和发展,有关的各种制度(如三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学术氛围,服务态度等.科主任工作好坏常决定一个科室的兴衰存亡.作为科主任,必须要有发展科室当仁不让,把学科发展成好和非我莫属的雄心壮志,这就是"至精"、"至善"的理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