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大鼠胃肠嗜铬细胞5-羟色胺合成和分泌与胃黏膜内分泌和腔分泌心房钠尿肽的关系

    作者:李春辉;潘理会;杨宗伟;李春雨;许文燮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证实心房钠尿肽和5-羟色胺共同存在于胃肠嗜铬细胞的同一分泌颗粒中,那么心房钠尿肽对5-羟色胺的合成与分泌是促进还是抑制,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目的: 通过模拟胃黏膜内分泌和腔分泌心房钠尿肽来证实对胃肠嗜铬细胞中5-羟色胺合成与分泌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承德医学院免疫学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4-10/2007-07在省级重点实验室承德医学院免疫学实验室完成.选用40只雄性成年Wistar大鼠,由承德医学院实验动物科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实验用心房钠尿肽、5-羟色胺抗体为美国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产品.方法: 随机将40只大鼠均分至内分泌和外分泌2个平行实验中,各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10只.通过胃腔直接注射心房钠尿肽(28 μg 14 mg/L)模拟外分泌产生的心房钠尿肽,通过舌下静脉注射心房钠尿肽14 μg,14 mg/L)模拟内分泌产生的心房钠尿肽;并以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的超微结构的测量学的方法和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的方法对心房钠尿肽刺激后胃内5-羟色胺免疫反应细胞和内分泌颗粒的数量及血清中的5-羟色胺含量,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进行对比.主要观察指标:模拟胃黏膜内分泌和腔分泌心房钠尿肽对胃内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分泌颗粒的数密度及血清中的5-羟色胺的影响.结果: 模拟心房钠尿肽外分泌和内分泌对大鼠胃内5-羟色胺分泌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胃内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及分泌颗粒的数密度显著增多(P<0.05),血清中的5-羟色胺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外分泌和内分泌的心房钠尿肽对5-羟色胺的释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碳酸钙对去卵巢大鼠骨矿盐代谢的影响

    作者:廖春海;张兆强

    目的:研究表明,缺钙是骨质疏松症发生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分析碳酸钙(CaCO3)对切除双侧卵巢后的大鼠骨矿盐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4在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普通级4月龄SD雌性大鼠24只.②实验分组: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假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去卵巢+ CaCO3组,每组6只.③实验过程:去卵巢+ CaCO3组大鼠于切除卵巢术后第2 d开始给予CaCO3灌胃[元素钙20 mg/(kg·d)],持续11周.假去卵巢组动物手术过程及操作同去卵巢组和去卵巢+CaCO3组,但不切除卵巢.④实验评估:第11周末,麻醉状态下动脉放血处死各组大鼠,观察骨干重、骨干重/体质量、骨灰重、骨灰重/体质量、骨灰重/骨干重(%)的变化.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结果:2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去卵巢对大鼠骨矿盐代谢的影响:去卵巢组大鼠与假去卵巢组大鼠比较,其骨干重、骨干重/体质量、骨灰重、骨灰重/体质量、骨灰重/骨干重(%)等指标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假去卵巢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各项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CaCO3对去卵巢大鼠骨矿盐代谢的影响:与去卵巢组比较,去卵巢+CaCO3组大鼠骨干重、骨干重/体质量、骨灰重/骨干重(%)均增加 [(504±24),(545±12) mg;(1.55±0.06),(1.68±0.04) g/kg;(58.6±0.8)%,(60.7±2.0)%;P<0.05],骨灰重、骨灰重/体质量指标亦增加[(293±14),(332±16) mg;(0.90±0.04),(1.01±0.04) g/kg;P<0.01];与假去卵巢组比较,去卵巢+CaCO3组大鼠骨灰重、骨灰重/体质量、骨灰重/骨干重(%)指标低 (P<0.01).结论:CaCO3可部分纠正去卵巢大鼠的骨矿盐丢失.

  • 中指伸肌腱损伤缝合修复前后的应力变化特点

    作者:权铁刚;陈鹏;唐广智;马洪顺

    目的:手指伸肌腱的损伤,通常要通过外科重建伸肌腱的功能来达到伸肌腱平衡和稳定.实验观察正常手指伸肌腱拉伸力学性质和模拟伸肌腱损伤后以两种方式缝合屈肌腱的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实验于2006-02/2007-03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20个标本均由北华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②实验过程:解剖后暴露中指伸肌腱和展腱膜,将标本固定于电子万能试验机底座上,由钢丝绳吊钩沿伸肌腱纵行方向钩住、钢丝绳上端固定于试验机上夹头上,驱动机器,对标本施加拉应力,直至断裂.对断裂后的标本模拟临床手术进行移位缝合,对中指10个标本做了腱与腱移位缝合,另取10个标本做了腱与展腱膜缝合.分别对缝合后的标本进行拉伸实验.③实验评估:观察各组大载荷、应力、应变值.结果:正常组破坏载荷、大应力、大应变均大于伸肌腱腱与腱缝合组和腱与展腱膜缝合组(P<0.05);伸肌腱腱与腱缝合组破坏载荷、大应力、大应变大于伸肌腱腱与展腱膜缝合组(P<0.05).结论:腱与腱缝合组力学性能指标显著大于腱与展腱膜缝合组.

  • 与人染色体结构维持基因6高度同源应力可诱导基因克隆及其表达

    作者:王光平;蔡维君

    背景:已往研究显示,心肌对短暂缺血再灌的应答与多种基因表达改变有关,但它们的特性尚未明确.目的:克隆和分析应力可诱导基因特性以探讨心肌短暂缺血再灌损伤的分子机制.设计:对比观察的动物实验.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材料:选用16只健康德国Landrace家猪,体质量21~39 kg,由德国巴特瑙海姆马普所生理与临床研究所实验心脏病学研究室提供.对家猪的处置遵循美国生理学会的规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家猪分为缺血再灌注手术组(n =14)和假手术组(n =2).缺血再灌注组动物在第二次缺血再灌注后0,30,90 min 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组又分为缺血组织和对照组织两部分.方法:实验于1998-07/2007-05分别在德国巴特瑙海姆马普生理与临床研究所实验心脏病学研究室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完成.将动物麻醉后,开胸,稳定30 min后,缺血再灌注组动物阻塞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0 min,灌注30 min,再次阻塞10 min,时间点为(10'-30' -10'),再灌注30 min(时间点为10'-30'-10'-30');再灌注90 min(时间点为10'-30'-10'-90')后取心肌组织.假手术组不进行缺血再灌注.按预定观察时间点将动物分别麻醉后处死,取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区域的组织作为缺血组织,左冠状动脉弦支区域的组织作为对照组织.首先,以cDNA片段RKD7.1作为探针筛选猪心脏cDNA文库并通过DNA序列测定分析所克隆基因的DNA序列.同时,通过短暂阻断和再灌注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形成缺血再灌心肌.然后,从该缺血再灌猪心肌组织提取总RNA后用于Northern杂交分析,以基因杂交后灰度值与其18S rRNA灰度值的比值作为基因表达的相对水平.主要观察指标:克隆基因DNA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及克隆基因表达分析.结果:16只健康德国Landrace家猪均进入结果分析.通过筛选文库,克隆到一个含有3461个碱基对的cDNA.DNA序列测定和检索分析显示该cDNA与可能编码DNA修复蛋白的人类染色体结构维持基因6具有86%的相同性,并与鼠染色体结构维持基因6具有84%的相同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由此cDNA推导出的长多肽链含有1 007个氨基酸残基,它与人类染色体结构维持基因6蛋白具有92%相同性, 与鼠染色体结构维持基因6蛋白具有89%相同性.为此,该cDNA取名为人类染色体结构维持基因6猪同源基因.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猪染色体结构维持基因6 mRNA在缺血再灌心肌的表达为增加并且其mRNA在所检测的各种器官中均存在达.结论:从猪心肌克隆到一个应力可诱导猪染色体结构维持基因6,它与人类染色体结构维持基因6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猪染色体结构维持基因6或者与其他分子可能共同参与缺血再灌所致猪心肌DNA损伤的早期修复.

  • 分选高纯度肾小球内皮细胞基础上应用小干扰RNA技术分析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的作用

    作者:欧阳涛;黎健

    目的:采用多个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或吸收的蛋白分选高纯度的肾小球内皮细胞,观察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在细胞因子诱导的肾小球内皮细胞蛋白通透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2/2007-03在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雌性Wistar大鼠2只,100~120 g.②实验过程:用胶原酶消化大鼠肾小球细胞,先后用抗CD31和抗acetylated-LDL抗体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纯化肾小球内皮细胞,用抗CD54、CD106和CD62E鉴定分离的细胞.③评估:通过小干扰RNA技术抑制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表达5-脂氧合酶;用干扰素-γ刺激细胞,通过免疫印迹杂交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5-脂氧合酶蛋白的表达;用FITC标记的BSA作为指示剂来测量体外培养的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的蛋白通透性.结果:①分选高纯度肾小球内皮细胞:CD31磁珠分选得到83.3% CD31阳性细胞,其中12.5%为同时CD31+和高吸收acetylated-LDL.分离该双阳性细胞后得到纯度大于99.2%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这些细胞的CD54、CD106和CD6也均为阳性.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呈鹅卵石状.②细胞膜上5-脂氧合酶定位:用干扰素-γ处理细胞后,5-脂氧合酶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③细胞转染5-脂氧合酶小干扰RNA后结果:用干扰素-γ处理,干扰素-γ不能诱导5-脂氧合酶的高表达;用干扰素-γ处理细胞后转染5-脂氧合酶小干扰RNA,干扰素-γ诱导5-脂氧合酶蛋白表达水平被明显抑制.④在5-脂氧合酶小干扰RNA转染细胞中干扰素-γ处理和未处理细胞白蛋白的通透率:分别为(0.37±0.09)% 和(0.31±0.06)%,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γ能够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表达5-脂氧合酶蛋白并导致细胞通透性增高.5-脂氧合酶蛋白介导了干扰素-γ诱导细胞通透性增高的过程.

  • 去细胞光氧化牛颈静脉血管片内膜光化学接枝CD34抗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

    作者:赵向东;吴忠仕;胡铁辉;胡野荣;乔刚

    目的:用光交联剂SANPAH将不同浓度鼠抗人CD34抗体接枝于经过去细胞和光氧化后的牛颈静脉表面,明确接枝鼠抗人CD34抗体的佳反应摩尔比和佳浓度.方法:实验于2006-06/08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生物材料实验室完成.按4个不同摩尔比(1:0,1:10,1:20,1:50),SANPAH和4个不同浓度[0.665 μmol/L(100 mg/L),1.33 μmol/L (200 mg/L),6.65 μmol/L (1 g/L),13.3 μmol/L (2 g/L)]鼠抗人CD34抗体进行反应后,经紫外线照射光化学接枝于经过去细胞和光氧化后的牛颈静脉上,各组进行快速冰冻切片,滴加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摩尔比和浓度反应结合的荧光效果,从而初步推断出佳的反应和结合的摩尔比和浓度.结果:随着鼠抗人CD34抗体的浓度的升高,荧光整体上是越来越强,但是当浓度高于6.65 μmol/L时,荧光差别不是很明显;当二者的反应摩尔比为1:20时,荧光强.结论:佳的鼠抗人CD34抗体和SANPAH反映接枝的浓度是6.65 μmol/L,佳的摩尔比是1:20.

  • 微波灭活建立兔股骨头坏死模型:适宜灭活温度和作用时间的筛选

    作者:彭吾训;王蕾;邓进;龚跃昆;赵学凌;李彦林;李世和

    背景:理想的股骨头坏死模型是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基础,但到目前为止,仍无一种模型制作方法得到公认.目的:观察不同灭活温度和时间兔股骨头的坏死和修复情况,分析微波灭活建立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适宜温度和时间.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昆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材料:实验于2004-09/2005-11在昆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8只,雌雄不拘,由昆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微波灭活所用GW-92C型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由格兰德医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生产.方法:将48只大白兔共96侧股骨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4侧股骨头: 50℃ 10 min微波灭活组,55 ℃ 10 min微波灭活组,50℃ 20 min微波灭活组, 60 ℃ 10 min微波灭活组.应用多功能治疗仪进行微波灭活建立兔股骨头坏死模型,作用温度及时间同分组.主要观察指标:分于术后即刻,1,2,4,8和12周6个时间点进行指标观察,每个时间点2只兔(4侧股骨头).对标本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大体观察.拍摄骨盆正位片,观察股骨头骨小梁排列、有无囊性变、头塌陷及髋关节破坏等.通过MRI检查,观察股骨头有无坏死及坏死范围.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股骨头标本坏死及修复情况.结果:50 ℃ 10 min微波灭活组术后1周部分骨髓组织凝固变性,术后8周时坏死骨小梁及骨髓组织完全吸收.55 ℃ 10 min微波灭活组术后1周骨髓组织凝固,术后2周时股骨头出现T1 相信号减低、T2相信号增高区;术后4周时坏死与修复同时进行,术后12周时骨修复停止,骨坏死继续,股骨头开始塌陷.50 ℃ 20 min微波灭活组、60 ℃ 10 min微波灭活组:术后8周所有股骨头塌陷变形.结论:55 ℃作用10 min微波灭活股骨头是制作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适宜温度和时间.

  •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质疏松症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唐尤超;王远勤;林和平;邹志根

    目的:骨折愈合过程中,间充质细胞向骨折部位迁徙并分化为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是其中的关键性环节,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胫骨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探讨骨质疏松症骨折延迟愈合的原因.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10在教育部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及分组:64只6个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每组32只.②实验过程:去势组行双侧卵巢切除建立Ⅰ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对照组切除少量脂肪组织.3个月后造成胫骨骨折.③实验评估:两组于术后7,14,21,28 d麻醉状态下各取大鼠8只,取胫骨周围少量软组织和外骨痂的骨折断端、骨痂、骨皮质及骨髓腔的全层标本,分别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结果:①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骨折处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两种方式,术后第21天及28天时去势组骨痂中仍可见大量软骨细胞.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术后第7天及14天对照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平均吸光度值大(阳性细胞计数高)于去势组,而在术后第21天低于去势组.③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术后第7天对照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条带强度高于去势组,而在第14天弱于去势组.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折早期骨痂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骨质疏松症骨折愈合早期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量减少且延迟,可能是其愈合延迟的重要影响因素.

  • 不同运动水平大学生躯干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和耐力测定

    作者:荣湘江;尤桂杰;姚鸿恩

    目的:等速测定不同运动水平的健康年轻人躯干屈伸肌群肌力和耐力,了解年轻人躯干肌群的肌肉功能特点.方法:①受试者为2005级首都体育学院一年级大学生120名,其中男60名,女60名.②按不同标准分为3组,普通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普通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获得二级运动员的运动系大学生,每组40名,男女各20名.受试者均自愿参加测试.测试仪器: 使用Cybex6000型等动测力系统(美国).③测试方法:对健康大学生躯干屈伸肌群的肌力[测试速度为60(°)/s和120(°)/s]和耐力[测试速度为120(°)/s]等速测试.④测试指标为峰值力矩、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耐力比、恢复比.结果:①躯干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变化趋势:在同一测试速度下,普通组、体教组及二级组男性躯干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均伸肌大于屈肌;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躯干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有下降趋势,伸肌下降明显;普通组的躯干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小于体教组和二级组(P<0.05),后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3组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变化同上.在 60(°)/ s和120(°)/s时的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男性均小于1,女性均大于1.②在同一测试速度下,3组男性及女性躯干伸肌群的耐力比和恢复比均低于屈肌群.结论:与体育教育专业和二级运动员大学生相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着明显的腰背肌力下降,以及躯干屈伸肌力失衡.不同运动水平大学生伸肌群肌力和耐力弱于屈肌群.

  • 光损伤诱导视网膜上皮细胞半胱天冬酶-3表达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干预效应

    作者:孟岩;牛膺筠

    背景:有实验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视网膜的光化学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光化学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半胱天冬酶-3表达的变化有关? 目的:采用光刺激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观察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细胞半胱天冬酶-3表达的影响.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材料:成人视网膜色素上皮-19细胞株购自美国细胞培养收集公司.DMEM/F12混合培养基、新生牛血清、胰蛋白酶购自GIBCO生物技术公司.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购自Sigma生物技术公司.人半胱天冬酶-3定量EIA试剂盒购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半胱天冬酶-3单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anta Cruz 公司;PV6001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和DAB显色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方法:实验于2006-05/2007-0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完成.取成人视网膜色素上皮-19细胞株传代培养的2~5代细胞建立光损伤模型,传代细胞随机分为7组,每组4孔,①正常对照组:不加光照,不加促红细胞生成素药物干预.②光损伤模型组:光照12 h,不加促红细胞生成素药物干预.③光损伤+10 000U/L 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光损伤+20 000 U/L 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及光损伤+40000 U/L 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光照12 h,分别加10 000、20 000及40 000 U/L促红细胞生成素.④光损伤+40 000 U/L促红细胞生成素组+AG490组:光照12 h,加促红细胞生成素 40 000 U/L及Jak2激酶抑制剂 50 000 U/L.⑤光损伤+40 000 U/L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蛋白激酶B特异性抑制剂组:光照12 h,加促红细胞生成素 40 000 U/L及蛋白激酶B特异性抑制剂100 μmol/L.主要观察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定量检测不同含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治疗前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半胱天冬酶-3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半胱天冬酶-3无明显表达;光损伤模型组半胱天冬酶-3表达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核上,呈大量特异性黄色着色;光损伤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半胱天冬酶-3表达的特异性黄色着色随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增加而减弱,以光损伤+40 000 U/L 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弱光损伤+40 000 U/L促红细胞生成素组+AG490组半胱天冬酶-3呈强阳性表达,光损伤+40 000 U/L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蛋白激酶B特异性抑制剂组半胱天冬酶-3表达仍呈阳性,但较光损伤模型组稍弱.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减少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光损伤后半胱天冬酶-3的表达.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抗光损伤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半胱天冬酶-3的表达.

  • 染料木黄酮对幼年大鼠脂代谢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作者:马海田;姚一琳;陈香;周显龙;邹思湘

    目的:染料木横酮是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有关大豆黄酮对脂代谢及抗氧化方面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成年动物,它对幼年大鼠是否也具有类似效应,实验观察染料木黄酮对幼年大鼠脂类代谢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10/12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完成.①实验材料:21日龄清洁级幼年期雄性SD大鼠20只,体质量为(85±5) g;染料木黄酮(Sigma公司),纯度>99%,制成5 g/L的受试液备用.②实验分组及过程:将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腹腔注射 5 mg/kg体质量的染料木黄酮,对照组腹腔注射体积分数为0.5的乙醇+体积分数为0.5的丙二醇混合液,隔天注射1次,连续7次.③实验评估:两组幼年期大鼠腹脂率、生化指标及内分泌激素.结果:①腹脂率:染料木黄酮使幼年期大鼠腹脂率降低了6.51%.②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鼠血糖含量升高了60.73%(P<0.01),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非酯化脂肪酸、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降低了35.62%,22.73%,29.08%(P均 < 0.01)、4.46%(P>0.05),24.12%(P<0.01);肝脏中糖原、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的含量分别降低了70.04%,58.91%,和31.19%(P均 < 0.01);脂蛋白脂酶、肝脂酶及总脂酶分别升高了46.51%(P<0.05),32.35%和42.08%(P<0.05);琥珀酸脱氢酶、丙酮酸激酶、Na+-K+-ATPase分别升高了54.39%,86.45%,549.50%(P 均 < 0.01)染料木黄酮处理后大鼠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升高了7.07%,53.66%(P<0.01)和21.72%,丙二醛含量降低了11.54%(P<0.01).③内分泌激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分别降低了4.46%,24.12%(P<0.01),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升高了12.26%.结论:染料木黄酮具有降低幼年期大鼠血脂和增强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 三向旋角程控调整腰椎生理曲度的力学效应:随机对照分析

    作者:任普阳;张丽艳;齐永杰;周迎梅;杨波

    目的:探讨成角牵引配合纵向旋转调整腰椎生理曲度,恢复脊柱平衡对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意义.方法:①对象:选择2005-10/2006-01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行CT明确诊断符合观察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1例.材料:三向旋角程控整复床,床面结构分为胸部固定旋转段、腰曲按摩磁热段、臀部牵引成角段;牵引力设定20~90 kg.②分组: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3例).③干预措施:两组均采用仰卧屈膝牵引治疗20 min后配合纵向旋转继续10 min;试验组则以腰部以下床面成角20°实施,对照组采用平面牵引配合纵向旋转治疗.④采用日本整形学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腰椎功能疗效评价;观察改善指数及治疗次数.结果:71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3.684±1.662,13.485±3.001,P<0.05),治疗后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24.632±1.777,18.667±2.533,P<0.01),试验组腰功能改善指数比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443±0.007,0.281±0.119,P<0.01).结论:成角牵引配合纵向旋转对椎间盘突出康复治疗及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 不同剂量骨疏灵和不同强度运动联合应用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江大雷;刘建宇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中药骨疏灵和不同强度运动联合应用对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确定适合的运动强度和中药剂量.方法:实验于2006-01在四川大学高分子实验室完成.3个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70只,体质量(250±20)g.驯化喂养15 d后分别称体质量,随机设计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己烯雌酚阳性对照组、低强度运动加中剂量中药组、低强度运动加高剂量中药组、中强度运动加中剂量中药组和中强度运动加高剂量中药组,每组10只.手术切除各实验组大鼠双侧卵巢.术后1周,各组大鼠无异常,实验参照Bedford的动物负荷标准,中药和运动方案各组大鼠术后第7天起在小动物跑台上开始训练.按不同要求进行实验,12周后麻醉并处死大鼠,取第3腰椎进行生物力学指标检测.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采用LCD检验,采用2×2析因实验分析,确定有无交互作用,以及交互作用的显著性水平,分析指标为骨生物力学敏感指标,确定中药和运动组合优选方案.结果:纳入SD大鼠70只,进入结果分析67只,其中模型对照组死亡2只,中强度运动加高剂量中药组死亡1只.①析因分析:生物力学各指标的变化基本呈一致性趋势.能量吸收、弹性模量、大应变、结构刚度4个指标析因分析显示,单纯运动和单纯中药作用明显(P<0.05);中药和运动的交互作用不明显(P>0.05),表现为相加效应.②组间比较:中强度运动加高剂量中药组生物力学各指标相对于其他联合组更接近于己烯雌酚阳性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P<0.05).其中弹性模量高于假手术对照组,能量吸收和大载荷2个指标高于已烯雌酚阳性对照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骨疏灵和运动联合方案可延缓去势大鼠骨量的丢失,两者联合应用有累加效应.中强度运动加高剂量中药组在联合方案中显示出佳效果.

  • 中老年女性踝关节力量与平衡能力的相关性

    作者:朱从德;张胜年

    目的:以健康中老年女性为观察对象,探讨踝关节肌力随年龄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静态平衡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上海体育学院体质测试中心完成测试.选择上海杨浦区150名身体健康且体型正常女性,按年龄分为3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每组50名.所有受试者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提供的Bestpoise V1.0人体平衡能力测试系统上进行一次性平衡能力的测试;在瑞士CONTREX公司提供的Contrex肌力测试系统上进行踝关节60(°)/s的等速肌力测试.观察女性踝关节肌力的年龄变化特征、平衡能力的年龄变化特征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50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受试者的踝关节屈肌大力矩、屈肌大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 =-0.449, -0.451, P =0.002),且在0.01水平上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②伸肌大力矩/屈肌大力矩与年龄呈正相关(r =0.516, P =0.00),且在0.01水平上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③屈肌大力矩、屈肌大功率、伸肌大力矩/屈肌大力矩与双脚睁眼平衡能力没有显著相关性(P =0.186,0.354,0.117).结论:①中老年女性的踝关节伸、屈肌力量的衰退有其部位和年龄特点,且在程度上也表现出不一致性;50~59岁是女性踝关节力量开始快速衰退的时期.②中老年女性踝关节伸肌和屈肌力量的衰退在60~69岁期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屈肌快于伸肌.③对于40~69岁的女性来说,踝关节肌力不是影响静态平衡能力的主要因素.

  • 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Activin A表达变化与银杏叶提取物的逆转效应

    作者:刘浩;时昭红;胡伟;吴玉芳;刘嵩

    目的:Activin A是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是肝脏再生过程中的负向调节因子.实验拟验证银杏叶提取物反转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Activin A的表达效应.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SPF级SD雄性大鼠36只,体质量(160±20)g;银杏叶提取物(由武汉市一医院中药制剂室提供,经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检验,编号02-391).②实验分组:36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③实验过程:模型组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用500 mL/L 四氯化碳腹腔注射8周造模.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大鼠造模后每天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灌胃8周.④实验评估:用药结束后,分别麻醉后处死各组大鼠,分离血清行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取肝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ctivin 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ctivin A mRNA.结果:36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大鼠肝功能指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②光镜下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肝纤维化分级较模型组明显恢复.③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Activin A阳性染色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④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肝组织中ActivinA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降低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Activin A表达,从而改变其肝纤维化程度.

  • 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

    作者:韩志军;刘晓峥;任华

    目的:如何修复气管缺损是一项医学难题,组织工程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要构建工程化气管软骨,种子细胞是关键因素之一.探讨利用组织工程方法,将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培养后,构建软骨组织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5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小型猪6只由中国农业大学提供,雌雄不限,体质量15~20 kg;聚羟基乙酸纤维(Equl.com.美国).②实验过程及评估:抽取猪的胸骨骨髓, 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在体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并在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特定培养基内进行培养、诱导,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诱导细胞Ⅱ型胶原分泌.将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聚羟基乙酸支架上,将其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未接种细胞的单纯聚羟基乙酸支架;将两组标本环行包裹于直径为0.4 cm的离心管外表面,植入自体猪皮下,进行体内培养,分别于6,8,10周后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测,评估工程化软骨的形成.结果:①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可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其进行培养扩增后可获得较多的细胞.②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特定的诱导后可向软骨细胞分化,诱导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为阳性.③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羟基乙酸复合物经过体内第6,8,10周培养后,标本出现软骨组织外观,进行组织学切片可见软骨陷窝,Ⅱ型胶原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阳性.结论: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成软骨诱导剂作用下,经体外和体内培养后,可生成组织工程化软骨.

  •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骨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对骨生成的影响

    作者:李叔强;扬帆;张新;王萍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骨胚胎发育、改建及病理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明确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病变处骨膜组织中的含量,探讨其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标本来自1990-01/2004-12年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骨关节二科收治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者19例,年龄4~13岁,取材部位为假关节病变处骨膜组织;以10例正常骨膜做阴性对照,年龄10~15岁;15例胫骨闭合骨折断端周围骨膜做阳性对照.所取标本均经家属及本人同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上述标本骨膜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结果:①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表达.②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假关节病变骨膜内表达的阳性程度与创伤后骨折断端骨膜无明显差异(P>0.05),但都明显高于正常骨膜(P<0.05,P<0.01);二者在骨膜内的表达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骨膜组织中基质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病理条件下表达增强影响骨生成,是形成假关节的重要原因.

  • 地塞米松诱导联合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兔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成骨转化

    作者:栗艳;闫露;沈敏

    背景:骨髓间质干细胞在地塞米松等骨诱导剂的作用下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同时骨形成蛋白2在骨修复过程中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分泌,在体内外均可诱导骨形成,以上二者联合应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目的:分析体外经地塞米松诱导是否能增强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成骨转化能力.设计:随机化配对设计.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材料:实验于2004-02/2004-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完成.选用2月龄新西兰白兔20只,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军动管字第2005C00117号).室温、常湿,正常喂食.双侧取材,左侧肢体来源骨髓间质干细胞为地塞米松诱导组,右侧为对照组(未经诱导).方法:将地塞米松诱导组和对照组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别转导含有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Ad-BMP-2后,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中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情况.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生长情况,并应用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及骨钙素放免试剂盒测定Ad-BMP-2转导5 d后两组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骨髓间质干细胞中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情况.②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形态学变化.③骨髓间质干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结果:①转导后骨形成蛋白2基因在地塞米松诱导组和对照组兔骨髓间质干细胞中均有表达.②骨髓间质干细胞经地塞米松成骨诱导后形态较不规则,呈三角形、多角形改变,较基础培养基培养细胞生长缓慢.基因转导后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③转基因5 d后,地塞米松诱导组骨髓间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134.36±8.84,104.02±7.83) nkat/L(t =3.350 6,P<0.01,n =20)];地塞米松诱导组骨髓间质干细胞骨钙素分泌量高于对照组[(14.68±0.73,6.52±1.21) μg/L(t =3.568 2,P<0.01,n =20)].结论:转基因前的地塞米松诱导能够促进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转化.

  • 高浓度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4 mRNA水平、活性氧产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屈顺林;丁莉;国汉邦;黄秀清;满永;王抒;杨向东;黎健

    目的:低密度脂蛋白进入血管内皮细胞后可刺激细胞产生活性氧,在内皮细胞的生长与损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实验拟进一步观察高浓度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氧、NADPH氧化酶4 mRNA 水平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2/2006-02在卫生部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脐带来自卫生部北京医院产科,产妇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低密度脂蛋白由卫生部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生化室经过超速离心提取.②实验过程及分组: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先以不同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24 h以选取佳的浓度,观察NADPH氧化酶4表达,分为:不加低密度脂蛋白的对照组;0.8 g/L 低密度脂蛋白组;1.6 g /L 低密度脂蛋白组;2.4 g/L低密度脂蛋白组.再以1.6 g/L 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不同的时间以选取佳的处理时间观察NADPH氧化酶4表达,分为:不加低密度脂蛋白的对照组,12 h处理组,24 h处理组,48 h处理组.以佳浓度和佳时间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观察其NADPH氧化酶4表达、活性氧生成和凋亡.③实验评估: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NADPH氧化酶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活性氧生成量和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342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结果:①1.6 g/L低密度脂蛋白处理24 h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生成量高于对照组(P<0.05).②1.6 g/L低密度脂蛋白处理24 h组细胞凋亡也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5).③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0.8,1.6,2.4 g/L)低密度脂蛋白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24 h和以1.6 g/L低密度脂蛋白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不同时间(12,24和48 h)时NADPH氧化酶4 mRNA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不加低密度脂蛋白的对照组相比,各组NADPH氧化酶4 mRNA表达均增强.结论:低密度脂蛋白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NADPH氧化酶4 mRNA表达,并促进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和细胞凋亡.

  • 脑损伤并胫骨骨折大鼠骨痂中神经肽的分布及意义

    作者:李兵;胡朝晖;罗同清

    目的:研究证明,含有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神经肽Y和酪氨酸羟化酶等神经肽的肽能神经共同存在于骨组织中,主要分布于骨代谢活跃的区域,表明这些肽能神经与骨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观察脑损伤后大鼠胫骨骨痂中神经肽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7-02/05在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实验分组:雄性Wistar大鼠130只,体质量450~550 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骨折组(n =60),脑损伤合并骨折组(n =60),正常对照组(n =10).②实验方法:麻醉后显露大鼠右颅顶骨,中线旁2 mm 处开直径5 mm 骨窗,液压打击致中度脑损伤,并制备大鼠胫骨骨折模型,其中单纯骨折组头部只做颅骨开窗,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③实验评估:术后3,7,14,21,28,35 d 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神经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肽在大鼠胫骨中的分布及胫骨骨折骨痂的连续性及骨折愈合情况.计算机X射线摄像仪(CR)摄片测定术后14,21,28 d 脑损伤合并骨折组及单纯骨折组骨痂面积大小.结果:纳入大鼠1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损伤合并骨折组早期形成大量纤维骨痂和软骨骨痂,骨痂中神经肽免疫阳性神经纤维较多,明显增厚的骨膜内层骨祖细胞、幼稚的软骨细胞胞质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酪氨酸羟化酶、神经肽Y强阳性表达.②脑损伤合并骨折组14 d 纤维骨痂中的软骨细胞团增大,骨膜下软骨细胞层增厚;21 d 小梁骨明显增厚,软骨岛增大;28 d 仍可见大量的纤维骨痂和软骨骨痂,软骨细胞团周边有少量结构稀疏的编织骨形成.单纯骨折组骨膜反应轻,纤维骨痂量少,骨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并存,以前者为主,骨折愈合过程明显晚于脑损伤合并骨折组.③14,21 d 脑损伤合并骨折组骨痂面积较单纯骨折组大(P<0.01);21,28 d 脑损伤合并骨折组骨痂面积变化明显快于单纯骨折组,提示骨痂塑性快(P<0.01).CR摄片发现,各骨折组大鼠骨折端均未发现不愈合现象,单纯骨折组骨折线清晰,骨痂量较少;脑损伤合并骨折组骨性愈合较好,骨痂量较多,骨折线模糊.结论:正常大鼠骨生长活跃区有丰富的肽能神经支配.脑损伤后骨痂中神经肽有显著改变,并引起骨痂量和质的改变,骨折愈合加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心肌梗死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作者:杨庭树;李萍;李岩密;梁丽玲;张华威;易军;苟朋

    目的:实验证实肝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心肌梗死后侧支循环形成,减少梗死面积,改善心脏功能.拟验证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pc-DNA3-HGF基因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王立山副教授馈赠:杂种犬13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5-20kg.②实验分组: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2只犬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③实验过程:治疗组于梗死心肌周围注射pc-DNA3-HGF 1 mL(约300 μ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④实验评估:分别于术后1,4,8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心功能、左室重塑指标.术后8周麻醉后处死动物,取出心脏,测量心脏及左心室重量,取心肌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梗死区、非梗死区及右室Ⅰ,Ⅲ型胶原含量;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梗死区、非梗死区以及梗死边缘区血管生成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结果:①术后4周时,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8周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左心室收缩末容积较对照组降低(P<0.05).②心肌梗死后8周时治疗组左房面积、二尖瓣返流面积以及二尖瓣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心脏及左室重量指数亦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观察到治疗组梗死心肌周围毛细血管较对照组增多,而对照组瘢痕形成明显.④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治疗组梗死边缘区毛细血管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非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⑤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梗死边缘区凋亡细胞减少(P>0.05).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可能通过抑制梗死后的胶原沉积,增加梗死心肌周围毛细血管数目,减少细胞凋亡,使心肌坏死及瘢痕形成减少,从而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恶化.

  • 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的影响:界面组织学特点

    作者:曹红彬;沈灏;蒋垚;辛景义

    目的: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多为间接愈合,即在肌腱与骨之间没有纤维软骨带而直接由Sharpey's纤维固定.观察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09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动物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①实验材料及分组:选用新西兰大白兔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胶原海绵组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每组12只.②实验方法:采用兔膝关节自体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悬吊固定模型,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在骨隧道内加入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胶原海绵,胶原海绵组仅在骨隧道内加入胶原海绵.③实验评估:术后4,8,12周在移植物周围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天狼猩红和Masson染色,观察骨隧道和肌腱移植物间的界面组织学变化,采用Yamakado分类评价界面形态愈合类型,并对Masson染色切片作肌腱周围新骨形成的形态学定量评估.结果:空白对照组2只白兔于术后第10周脱失.①术后4周空白对照组腱骨间有腱-骨分离,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腱-骨间充满结缔组织;术后8周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形成Sharpey's纤维,而空白对照组术后12周时开始出现Sharpey's纤维.②术后4,8,12周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白兔新骨形成面积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胶原海绵组(P<0.01).结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促进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的愈合,促进腱-骨之间形成间接连接.

  • 脂肪组织释放细胞因子脂联素的球状结构域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效应

    作者:秦蕾;桂律

    目的:脂联素作为一种脂肪组织释放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物学功能,脂联素球状结构域(gapM1)为其重要的功能结构域.近研究发现,脂联素对恶性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拟进一步讨论gapM1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3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gapM1购自R&D公司.②实验过程:选用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不同剂量的gapM1 (0,0.5,2,8 mg/L)处理细胞48 h后,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③评估:采用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dT介导的dUTP末端标记法原位观察癌细胞凋亡,并计算平均凋亡指数;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①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不同剂量的gapM1作用MDA-MB-231 细胞后,未见明显的细胞形态学改变,但细胞收缩、脱落,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随浓度的增大,细胞数量减少.②BrdU掺入法检测结果:不同剂量的gapM1对细胞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同一处理时相点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③TUNEL法检测结果:不同剂量的gapM1作用于MDA-MB-231细胞48 h,0.5,2,8 mg/L组细胞的凋亡率高于0 mg/L组( P<0.05).④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gapM1作用MDA-MB-231细胞 48 h,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显著减少,细胞周期分布特点与药物浓度有关,随浓度增大,变化更加明显.同时可观察到细胞凋亡峰,细胞凋亡率也呈剂量依赖趋势.结论:gapM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 过氧化氢体外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人参皂苷Rb1的保护效应

    作者:何胜虎;张晶

    目的:内皮细胞损伤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实验以过氧化氢(H2O2)体外诱导的人脐静脉损伤内皮细胞为对象,观察人参皂苷Rb1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6-09/11在扬州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武汉大学培养物保存中心);人参皂苷Rb1(含量>95%,HPLC;由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提供).②实验过程及分组: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建立H2O2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损伤对照组:在培养基中加入2mmol/L的H2O2诱导损伤4h;人参皂苷Rb1 50,100,200 μmol/L组:分别在培养基中先加入终浓度为50,100,200 μmol/L的人参皂苷Rb1孵育24h,再加入相同的H2O2诱导损伤.试验重复6次.③实验评估: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结果:①与损伤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组人参皂苷Rb1可以提高H2O2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P<0.01),并随着浓度的增高,细胞活力(A值)也增高,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②与损伤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组人参皂苷Rb1可以降低H2O2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浓度的增高,丙二醛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③与损伤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组人参皂苷Rb1可以促进H2O2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分泌,且随着人参皂苷Rb1浓度的增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也增高,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人参皂苷Rb1对氧化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与保护了细胞的线粒体,提高了该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上调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 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分泌功能与茶多酚及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性

    作者:刘玉;孙运峰;马贵喜;李靖;蒙果;韩磊;刘昕;李鸣皋

    背景:内皮素是一种强效血管收缩物质,血管紧张素Ⅱ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通过检测血液或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含量,可以间接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及损伤情况,因此,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对损伤因素的抵抗作用意义重大.茶多酚是茶叶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对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目的:通过建立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不同时间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这种变化的影响,以探讨茶多酚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设计:观察性实验.单位: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航空潜水医学中心.材料:实验于2005-03/09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航空潜水医学中心实验室完成.主要材料:血管紧张素Ⅱ(Sigma公司);茶多酚(浙江大学茶学系);血管内皮细胞(美国CBI公司的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体系).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4个组:①对照组:不加特殊试剂,加入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在加液前和加液后0.5,6,24 h提取上清液100μL.②血管紧张素Ⅱ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Ⅱ,使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Ⅱ的终浓度为10-7 mol/L,余同对照组.③高浓度茶多酚+血管紧张素Ⅱ组:将茶多酚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使培养液中茶多酚终浓度为50 mg/L,余同血管紧张素Ⅱ组.④低浓度茶多酚+血管紧张素Ⅱ组:加入茶多酚,使培养液中茶多酚终浓度为25 mg/L,余同血管紧张素Ⅱ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及茶多酚作用前及作用后0.5,6,24 h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内皮素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内皮素含量.结果:①血管紧张素Ⅱ组培养上清的内皮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高浓度茶多酚在作用6 h和24 h 后,内皮素含量较血管紧张素Ⅱ组显著下降(P<0.01);而低浓度茶多酚在各作用时间点均较高浓度茶多酚组及血管紧张素Ⅱ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茶多酚对血管紧张素Ⅱ所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茶多酚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低浓度茶多酚的保护作用要强于高浓度茶多酚.

  • 人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载体构建及对肾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潘周辉;杨太森

    目的:构建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肾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3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质粒pcDNA3.1(-),宿主菌DH5α,肾癌细胞株786-0.②实验过程:克隆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将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定向克隆于质粒pcDNA3.1(-)表达载体,酶切鉴定;转染人肾癌细胞,并分别命名为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和空载体组,未转染细胞命名为对照组;G418筛选阳性克隆.③实验评估: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结果:①成功构建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载体.②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P<0.01),空载体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没有受到影响.③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P<0.01),空载体组和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④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细胞生长减慢,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细胞生长明显减慢.结论:成功构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pcDNA3.1(-)反义基因表达载体,人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可明显降低肾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抑制肾癌细胞生长,为肾癌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 兔髂骨生长板细胞和脱钙骨基质共培养构建组织工程生长板

    作者:王德元;高文魁;李智钢;邓永忠

    目的:由创伤、感染等引起的长骨生长板损伤会导致肢体的短缩与成角畸形,组织工程学科的兴起为治疗生长板损伤提供了契机.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旨在探索兔髂骨生长板细胞和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共培养构建组织工程生长板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清洁级3周龄新西兰白兔2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0~2.5 kg.②实验过程:自兔髂嵴处切取部分髂骨生长板软骨经机械剪切和Ⅱ型胶原酶消化后培养生长板软骨细胞,收集传代培养的第3代兔髂骨生长板细胞体外扩增后接种到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上,混合培养.③实验评估:于联合培养24 h,第7,14,21天进行扫描电镜、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情况.结果:①体外单层培养的兔髂骨生长板细胞呈多角形,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②扫描电镜检查显示体外复合培养24 h,软骨细胞即开始贴附于脱钙骨基质网架上;第7天分布于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板细胞迅速分化增殖,分泌细胞外基质;第21天细胞长满支架,重叠生长.③苏木精-伊红染色示,复合培养14 d后,生长板细胞很好地贴附于脱钙骨基质网架上,细胞多为球形,胞浆丰富.结论: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和髂骨生长板细胞共同培养可成功构建出组织工程生长板.

  •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与小干扰RNA分子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影响

    作者:梁大宁;高建华;鲁峰

    目的:细胞周期蛋白是细胞周期调控的决定性因子,RNA干涉是一种高效特异的基因沉默技术,能诱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表型.通过RNA干扰阻断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表达,观察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5在南方医科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BSL-2级)完成.①实验材料:小干扰性RNA设计采用软件是ambion公司的在线软件siRNA target finder,合成采用化学合成法,委托上海吉凯基因有限公司合成,再经过变性退火处理后得到双链小干扰性RNA;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标本取自南方医院整形外科瘢痕疙瘩患者(均获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②实验过程及分组: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应用脂质体法将针对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的小干扰RNA分子转染为实验组,细胞用等量脂质体处理为脂质体组,未处理组作为对照.③实验评估:于转染后24,48,72 h,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MT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①转染特异性小干扰RNA后,细胞形态发生了异常改变,细胞由正常的长梭形变为圆形或椭圆形,提示可能是凋亡或坏死细胞.②转染后细胞周期G1期延长,S期缩短.转染特异性小干扰RNA 24,48,72 h后G1期细胞高于未处理组(依次为60.13%,66.22%,67.53%,54.53%);S期细胞低于未处理组(依次为18.25%,17.11%,11.15%,22.31%),表明细胞阻滞在G1期,进入S期细胞减少.③小干扰RNA-细胞周期蛋白D1转染后MTT法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值明显受到抑制,细胞生长曲线图表明,转染特异性小干扰RNA组细胞生长明显减缓.结论:特异性小干扰RNA分子能够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的表达,使细胞阻滞于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组织工程肌腱细胞增殖影响的量效关系

    作者:邱南海;夏英鹏;李明新;李瑞华;阚世廉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是一种潜在的促有丝分裂剂,对肌腱细胞有促进分裂增殖的作用.实验将不同剂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作用于第2代肌腱细胞,进一步验证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4在天津医院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天津医院实验室提供的精选法国罗曼鸡受精鸡蛋200只,在孵育19 d时,随机取出10只鸡胚肌腱.②实验过程及分组:分离培养肌腱细胞,观察肌腱细胞形态及生长规律.取第2代肌腱细胞接种于六孔板,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胎牛血清,观察血清浓度对肌腱贴壁及生长的影响.取第2代肌腱细胞接种于96孔板,分为7组.前5组分别加入含不同剂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1,5,10,50,200 μg/L)的体积分数为0.02的胎牛血清培养液;第6组加入体积分数为0.05的胎牛血清培养液做为阳性对照,第7组加入体积分数为0.02的胎牛血清培养液做为阴性对照.③实验评估: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及瑞士-姬姆萨染色观察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肌腱细胞贴壁后生长很快,原代细胞1周左右即可传代,增殖速度与营养液中胎牛血清浓度呈正相关.②肌腱细胞增殖速度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剂量加大而有增加趋势.第2天、第4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1 μg/L组、5 μg/L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10 μg/L组、50 μg/L组和200 μg/L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第2天,阳性对照组增殖高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1 μg/L组与5 μg/L组,低于10 μg/L组、50 μg/L组和200 μg/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或< 0.006);第4天,阳性对照组增殖高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或< 0.006).③第2天、第4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1μg/L组、5μg/L组和阴性对照组低于10μg/L组,50μg/L组,200μg/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阳性对照组增殖高于阴性对照组,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肌腱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浓度增高而有增高趋势,10 μg/L为其较适合浓度,同时发现培养血清浓度对肌腱细胞有其特殊作用,浓度越高,肌腱细胞贴壁越快,并对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

  • 用新生大鼠肝细胞体外构建工程化肝组织

    作者:张博峰;赵云山;刘巨超;张兰;李荣;徐迎新

    目的:在供体肝短缺的情况下,构建可植入的工程化肝组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实验尝试以新生大鼠肝细胞为种子细胞体外构建工程化肝组织,以期进一步的体内植入.方法:实验于2007-04/08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SPF级、出生24 h以内的雄性SD新生大鼠.②实验过程:采用胰酶消化法获取新生大鼠肝细胞;以2×L-DMEM液(添加地塞米松10 μg/L、表皮生长因子20 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40 μg/L及胰岛素0.04 U/mL)与液态鼠尾胶原等比例混合;再将肝细胞与胶原凝胶复合构建细胞/凝胶复合物,接种于培养板进行培养.③实验评估:培养后第1,3,5,7,9天,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对工程化组织的生长情况及组织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工程化组织的白蛋白合成功能及尿素的代谢水平进行评价.结果:①肝细胞与胶原凝胶复合后,细胞均匀的分布在复合物中.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肝细胞保持着稳定的细胞形态.②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显示肝细胞活性在生长初期平缓下降,直至第5天时仍然保持75%的细胞活性,之后快速下降.③体外培养5 d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显示肝细胞在胶原凝胶中呈三维立体生长,并保持肝细胞胞体圆形,核大而圆的特异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证实这些肝细胞抗白蛋白抗体染色呈强阳性.④对培养上清中白蛋白和尿素的含量测定表明胶原凝胶中的肝细胞在培养初期保持着稳定的代谢合成功能.结论:用新生大鼠肝细胞及胶原构建出一种有功能的工程化肝组织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应用于今后的工程化肝组织研究.

  • 人体能量消耗的测量误差

    作者:唐高见;吕晓华

    学术背景:监测运动员能量消耗可指导训练、控制体质量、预防和延迟运动疲劳、提高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但人体能量消耗测量的实际结果可能含有多个误差成分,测量过程中每一环节的误差都可能存在并向后传递.目的:从常用能量消耗测量方法的原理及操作程序角度分析误差的来源和性质,探讨误差产生原因.检索策略: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OVID)和SCI数据1980/2006相关文献,检索词为"energy expenditure"、"measurement",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0/2006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能量消耗"、"测量",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并用手工检索查阅相关营养学教材.纳入标准:内容与人体能量消耗测量方法的原理、操作、应用、误差控制相关.排除标准:较陈旧的文献和重复研究.文献评价:共收集到78篇相关文献,27篇符合标准,其中9篇介绍人体能量消耗测量方法的原理、操作程序,18篇关于人体能量消耗测量误差的认识和控制.资料综合:常用的人体能量消耗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双标水法、心率监测法、公式预测法、膳食调查法等.各种测量方法的误差来源可来源于系统误差、条件误差、过失误差、随机测量误差以及生物变异等.能量消耗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可以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误差.结论:人体能量消耗测量方法存在多种误差来源,误差产生具有主、客观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加以控制.

    关键词: 能量消耗 测量 误差
  • 细胞因子在椎间盘源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张文祥;倪家骧

    学术背景:椎间盘源性疼痛是慢性腰背痛的一个主要原因,其炎性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炎症机制里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这些细胞因子在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应如何利用这些细胞因子来治疗疼痛,说法不一.目的:全面认识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认识各种细胞因子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利用细胞因子治疗慢性疼痛的进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CNKD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类1994-01/2007-06关于椎间盘源性疼痛方面的文献,检索词"生物因子,疼痛",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获得文章153篇.同时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2-01/2007-06关于椎间盘源性疼痛方面的文章,检索词"gene,chronic pain",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获得文章36篇.检索应用CAJViewer6.0软件.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从基础到临床与细胞因子密切相关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对所得文献进行提炼,按上述标准纳入中文6篇,英文24篇.文献评价:30篇文章中10篇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20篇为临床研究文献.其中RCT文章7篇,循证医学系统综述1篇、汇总分析10篇、个例报道2篇、经验交流10篇.资料综合:椎间盘源性疼痛除传统的机械压迫外,还包括炎症机制和免疫机制.炎症机制在椎间盘源性慢性疼痛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有P物质、磷脂酶A2、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生长因子、一氧化氮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机制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了解了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进而将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结论:疼痛的发生以及对于镇痛药物的不同反应有其一定的基因基础,细胞因子在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骨骼肌钙释放通道与运动

    作者:刘向辉;汪黎明;赵俊;王安利

    学术背景:骨骼肌Ca2+释放通道是骨骼肌内质网Ca2+释放与摄取的主要结构,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骨骼肌的运动功能,尤其是骨骼肌的收缩速度与力量.目前,研究运动时骨骼骨钙释放通道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于正确认识运动对骨骼肌的生物学作用,提高骨骼肌的收缩速度与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某些相关疾病的运动康复与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总结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特性及其运动时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RYR1,exercis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0-01/2007-04 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骨骼肌钙释放通道;运动",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42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骨骼肌钙释放通道运动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骨骼肌Ca2+释放通道在不同运动方式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所选用的30篇文献中,6篇为综述,24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骨骼肌钙释放通道是调节骨骼肌细胞内Ca2+浓度的重要蛋白之一,直接参与了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②有许多调节因素,如一些内源性蛋白(FK结合蛋白、钙调素、钙结合蛋白)和一些离子(Ca2+、Mg2+),通过不同的作用位点与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结合,调控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结构与功能.③研究表明,骨骼肌在运动训练后通过二氢吡啶受体和骨骼肌钙释放通道这二种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而增强了肌肉的速度与力量能力;不同运动方式对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④关于骨骼肌钙释放通道方面的研究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调控机制不十分清楚;不同运动方式对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影响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关于运动影响骨骼肌肌浆网上钙释放通道对Ca2+的转运能力的研究主要是急性运动,对于速度力量性运动方式和长期运动训练对其影响的规律还未见系统报道.结论:骨骼肌钙释放通道上Ca2+的释放与摄取是影响骨骼肌收缩功能的重要基础,不同运动对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影响有不同的规律.

  • 中国家族性糖尿病人群中线粒体基因突变筛查

    作者:王遂军;吴松华;郑泰山;杨震;陆惠娟;项坤三

    目的:国外有研究发现线粒体tRNAGlu基因mt14709T→C突变和tRNASer基因mt12258C→A突变可能与糖尿病发病有关,但该突变是否与中国人群糖尿病发病相关尚未见报道.调查该突变在中国人家族性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①实验对象:于2004-08/2006-05从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糖尿病家系库"中选取无亲缘关系的糖尿病家系先证者770例,另外选择同期该研究所收集的无亲缘关系的309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纳入对象均为汉族人,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结合基因直接测序方法检测tRNAGlu基因mt14709T→C和tRNASer基因mt12258C→A突变.③实验评估:收集两组观察对象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在家族性糖尿病组中发现9例(1.17%)mt14709T→C突变,在正常对照组中发现5例(1.62%),两组间mt14709T→C突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348,P =0.56).两组均未发现mt12258C→A突变.②家族糖尿病组中mt14709T→C突变携带者和非携带者之间临床特点(年龄、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tRNAGlu基因mt14709T→C突变和mt12258C→A突变可能均不是中国人线粒体糖尿病发病的致病原因,其中tRNAGlu基因mt14709T→C突变是中国人线粒体的一种基因多态.

  • 北京市东城区289名健康中老年人骨密度测量

    作者:曾平;张毅;李宁华

    背景:研究表明,健康男女骨密度峰值出现在大约20~40岁之间,进入中老年后骨量逐渐下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目的:分析北京市东城区2个居委会289名健康中老年人骨密度变化及骨质疏松患病特征.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对象:于1998-06/09采用整群随机方法选择北京市东城区2个居委会的289名45岁以上健康居民, 男136名,女153名,年龄45~85岁.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②有影响骨代谢的各种因素(如:各种急慢性疾病;长期服用激素、钙剂等药物史;体脂指数小于19 kg/m2或大于28 kg/ m2;长期卧床3个月以上;特殊职业人群).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采用美国Lunar公司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骨密度测定,部位为左侧股骨近端(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腰椎2~4前后位.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及本攻关项目获得的骨峰值确定各个部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股骨径:男性0.665 g/cm2,女性0.677 g/cm2;大转子:男性0.598 g/cm2,女性0.506 g/cm2;Ward's三角区:男性0.492 g/cm2,女性0.514 g/cm2;腰椎2~4:男性0.760 g/cm2,女性0.835 g/cm2.同时参考"九五"攻关课题获得的骨峰值计算骨量丢失率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性别不同部位受试对象骨密度、骨量丢失率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纳入调查对象289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男性的骨密度随年龄增高的趋势不显著,女性骨密度降低以及骨量丢失均十分突出,且以55岁以后更加明显.②按部位分析骨量累积丢失率,男女均依次为Ward's三角区>股骨径>大粗隆>腰椎2~4.③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明显升高,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发生以股骨径高,其次是Ward's三角区和腰椎2~4.结论:女性性别和年龄增加,尤其是绝经期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股骨径、Ward's三角区、以及女性腰椎2~4是易发骨质疏松部位.

  • 面对全新的2008

    作者:王莉莎

    当走过忙碌的2007,当要向新老作者发布新一年的Idea时,总会有千言万语一齐湧出,2008年的新年宣誓,该先说啥?

    关键词:
  • 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内向整流性钾通道Kir2.1在大鼠睫状体的分布

    作者:蒙艳斌;潘爱华;周聪发

    目的:Kir2.1通道存在角膜的内皮细胞,参与膜静息膜电位的产生和跨膜转运,睫状体对房水的生成过程中K+的转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在蛋白水平探讨Kir2.1在大鼠睫状体的分布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10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完成.①实验材料: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8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50~180g,眼睛活动正常,外观正常,角膜透明、无损伤.②实验过程及评估:取正常Wistar大鼠眼球冰冻包埋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大鼠睫状体的组织结构;在睫状体组织切片加入多克隆兔抗kit2.1一抗,再加Alexa Fluor羊抗兔IgG 555荧光二抗,用常规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1在大鼠睫状体的分布情况.结果:①睫状体组织结构从外向内可分为7层,即睫状体上腔、睫状体肌层、基质层、玻璃膜、色素睫状上皮层、无色素睫状上皮层和内界膜层.②Kir2.1免疫活性分布在睫状体无色素上皮细胞近房水侧的基底面的胞膜和胞浆中,睫状体的色素上皮细胞无免疫活性.结论:Kir2.1分布于大鼠睫状体的无色素上皮的基底面的胞膜和胞浆中,可能与房水的生成有重要关系.

  • 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内透明质酸含量与含水量的相关性

    作者:赖晓文;何晓升;钟晓春;赖盛飞;孙正华;肖红发

    目的:增生性瘢痕是由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等过度合成及水的过量形成的,但有关增生性瘢痕的透明质酸量、水含量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报道较少.观察不同时期瘢痕组织内透明质酸含量以及含水量,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4-06/2007-08入住本院要求手术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18例.瘢痕形成时间6个月至2年以内者8例,男7例,女1例;瘢痕形成时间2年以上者10例,男8例,女2例(2~4年3例,4~10年5例,12年1例,19年1例).纳入标准:患者无系统性疾病,瘢痕未进行过治疗,部位在四肢和背部.所有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组织均为手术时取得,另取其腹股沟处正常皮肤作为对照.患者对治疗及试验均知情同意,治疗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试验方法及评估:对正常皮肤及瘢痕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分别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胶原纤维染色及李世荣等介绍的复合染色法染色并观察两者的形态.测量正常皮肤及瘢痕组织的含水量.ELISA法检测透明质酸含量,求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1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胶原纤维染色显示,正常皮肤的真皮中,胶原纤维排列疏松,呈束状定向排列.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增厚,排列不规则.复合染色法显示胶原纤维呈红色,酸性粘多糖呈蓝色,两种瘢痕均含大量酸性粘多糖.②正常皮肤含水量69.59%,2年以内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为69.88%,2年以上为71.40%,3者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透明质酸在2年以上瘢痕组织中的含量为(3.36±0.08)mg/L,与正常皮肤中的含量(0.67±0.41)mg/L和2年内瘢痕组织含量(1.70±0.54)mg/L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正常皮肤中的含量与2年内瘢痕组织之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透明质酸含量与含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γ=0.2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随着瘢痕形成时间的延长,透明质酸含量增加,可能与瘢痕成熟有关;含水量在正常皮肤、2年以内及2年以上瘢痕组织间相似,透明质酸量的变化没有相应地导致含水量的变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