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脱钙骨基质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

    作者:曾逸文;王大林;王黎明;桂鉴超;徐杰;王钢锐;郑圣鼐

    目的:探讨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长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共57例,男45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42岁.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骨折40例.骨折延迟愈合32例中,肱骨4例,股骨10例,胫骨18例;骨不连25例中,肱骨5例,股骨4例,胫骨16例.全部采用DBM于骨断端处和骨缺损区植入治疗.结果:5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37个月,平均7.8个月.骨折延迟愈合32例中骨折愈合31例,1例胫骨骨折未愈合;骨不连25例中骨折愈合23例,2例未愈合,其中胫骨1例、肱骨1例.愈合时间3~6.6个月,平均4.7个月.结论:DBM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其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 髓芯减压加自体多能干细胞、脱钙骨基质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作者:章建华;厉驹;童培建;季卫锋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加自体多能干细胞、脱钙骨基质(DBM)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髓芯减压加自体多能干细胞、DBM植入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0例(96髋),男43例,女37例;单髋64例,双髋16例;年龄21~62岁,平均38.4岁;病史8个月~3年,平均1.4年.按ARCO分期标准:Ⅰ期62髋,Ⅱ期34髋.根据术前术后症状、髋关节功能评分、X线及CT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超过2年的52例(61髋)中46髋效果明显,10髋病情缓解,5髋病情无进展,优良率为91.8%(56/61).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9.1±7.5)分增至术后平均(75.2±5.9)分,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髓芯减压加自体多能干细胞、DBM植入术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 纤维蛋白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

    作者:申屠刚;李强;李骥;王刚;姚有榕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FG)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黏附作用的影响,以提高组织工程骨(TEB)成骨能力.方法:将成骨诱导后人MSCs体外与同种异体的脱钙骨基质(DBM)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根据DBM中是否加入FG分为两组,A组加入FG,B组未加入FG.于构建后10 h计算细胞黏附率,24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MSCs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情况,3 d、7 d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两组种支架材料的MSCs生长与增殖的差异.结果:体外构建10 h后,A组的细胞黏附率为(95.3±9.2)%,B组为(89.2±8.7)%,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见A组上黏附的细胞数量明显多,部分呈簇状和团状较均匀地密布;而B组细胞数量较少,呈散在非均匀分布.构建后3 d A组网孔间出现细胞外基质,至第7 d基质变得稠密;B组细胞外基质较少.结论:纤维蛋白胶与MSCs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明显促进MSCs的黏附生长.

  • 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半月板支架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作者:苑志国;刘舒云;郝春香;黄靖香;张莉;眭翔;孟昊业;郭维民;王明杰;张雨;彭江;汪爱媛;卢世璧;郭全义

    目的:成功制备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半月板支架,并与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结合研究其生物相容性。方法联合利用湿法粉碎、差速离心等物理方法和胃蛋白酶等化学方法制备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利用改良 Urist法制备脱钙骨基质,并利用灌注、冷冻干燥等方法分别制备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支架、脱钙骨基质支架以及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支架等三种不同的支架,并从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等方面研究三种支架的异同;原代培养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并将 P3代的纤维软骨细胞分别种植在以上三种支架上,利用扫描电镜、死/活细胞染色等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分别在3、7、14 d时检测纤维软骨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分泌胶原和糖胺多糖的含量。结果物理化学联合法脱细胞可以去除半月板中绝大部分的细胞成分,并且很好地保留正常半月板细胞外基质的胶原以及糖胺多糖成分;脱细胞半月板基质支架、脱钙骨基质支架以及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支架三种支架均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合适的孔径大小,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纤维软骨细胞可以很好地在支架上生长,死/活细胞染色结果显示三种支架均可以维持良好的细胞活性,但是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支架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特性,脱细胞半月板基质支架和脱钙骨基质/脱细胞半月板基质双相支架在促进纤维软骨细胞增殖和维持细胞表型方面要比单纯脱钙骨基质支架更优。结论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双相支架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促进纤维软骨细胞增殖,同时也可以维持纤维软骨细胞的表型,是一种可以应用于组织工程半月板再生的支架。

  • 异体脱钙骨基质-利福平明胶复合材料治疗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会成;胡明;马远征;李宏伟

    目的 研究异体脱钙骨基质(DBM)-利福平明胶复合体作为抗结核植骨复合材料,对兔桡骨缺损修复的能力及其缓释效果.方法 参考Urist操作方法制备兔同种异体DBM并与载有利福平的明胶复合体制备抗结核复合材料,通过标准兔桡骨缺损模型观察复合材料骨修复特性及利福平缓释效果.结果 异体DBM-利福平明胶复合材料能够有效修复骨缺损并达到药物缓释的目的 .结论 异体DBM-利福平明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骨活性和药物缓释效果,可作为临床植骨的缓释药物使用,其临床应用效果可望进一步研究.

  • 脱钙骨基质诱导成骨活性的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作者:孙明学;卢世璧

    本文对影响脱钙骨基质诱导成骨活性的主要因素作了详细的阐述,认为只要在脱钙骨基质制备过程中对这些因素加以注意,则可以较好地发挥其诱导成骨活性.

  • 75%酒精超声清洗工艺对同种脱钙骨基质性能的影响

    作者:衷鸿宾;白玉龙;赵彦涛;韩丽伟;胡先同;朱加亮

    目的 研究75%酒精超声清洗对同种脱钙骨基质(DBM)结构及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 制备2组DBM,A组(75%酒精超声清洗处理),B组(常规处理),通过HE染色观察脱钙骨基质结构变化.建立裸鼠异位诱导成骨试验模型,通过拍摄X线片观察成骨情况,进而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进行成骨反应的组织学评分.结果 结构观察:A组和B组均可见骨胶原结构保持完整,无明显破坏,2组无差异.X线观察:术后当天,裸鼠后腿部为正常肌肉显影,术后28 d双侧均可见较亮的显影.大体观察:术后观察裸鼠活动自如,切口愈合良好,脱钙骨基质被肌肉包裹,无肌肉坏死.A、B组无差异.组织形态学观察:术后28 d,HE染色可见A组:植入部位炎症反应较小,肌肉无坏死,脱钙骨基质有少量降解,周围或中间空隙可见一些透明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活跃,并开始分泌形成软骨基质.脱钙骨基质周围甚至有新生骨基质形成,可见成熟的骨细胞.B组与A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大体一致.经组织学评分显示,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5%酒精超声清洗30 min不会对同种脱钙骨基质结构及性能造成损失,可作为脱钙骨基质制备的一道程序.

  • 一种高效制备工艺对脱钙骨基质性能的影响

    作者:张春丽;赵彦涛;白玉龙;韩丽伟;侯树勋

    目的 目前脱钙骨基质生产工艺耗时长效率低,浪费资源和成本.本研究在保存骨诱导活性的前提下,显著缩短了脱钙骨基质的工艺时间.方法 采用动态脱钙和二次换酸工艺制备脱钙骨基质,对pH值、钙含量进行评价.用裸鼠体内植入实验评价这种脱钙骨基质骨诱导活性.结果 材料的pH值为6.2±0.3,呈弱酸性.钙含量为(0.6±0.2)%,符合<6%的标准.裸鼠体内植入后创面一期愈合,无不良反应发生.其骨诱导活性阳性,4周时可见大量的新生骨组织、骨髓样组织和软骨化成骨现象.结论 该工艺可以提高脱钙骨基质生产效率,不影响材料活性.

  • 三种植骨材料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李忠海;刘谟震;赵彦涛;衷鸿宾;李利;侯树勋;张海龙;侯铁胜

    目的 观察 3 种不同植骨材料在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9 月至 2016 年 12 月收治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 97 例,其中腰椎管狭窄症 43 例,腰椎滑脱症 2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 32 例;男 51 例,女 42 例;年龄 39~70 岁,平均 52.4 岁.病变节段:L3~415 例,L4~552 例,L5~S130 例.手术方法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根据椎间植骨材料不同,分为同种异体冷冻干燥骨组 ( A 组 )、自体骨组 ( B 组 ) 和脱钙骨基质 (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 ) 组 ( C 组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应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并行 X 线及 CT 检查评估植骨融合率、融合时间、椎间高度( disc height index,DHI )、内固定失败率.结果 三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A 组 39 例获随访,随访时间 12~48 个月;B 组 31 例获随访,随访时间 13~49 个月;C 组 27 例获随访,随访时间 10~18 个月.A 组术后 3 例切口渗液,其余患者切口均 I 期愈合;B 组和 C 组无感染发生,切口均I 期愈合.A 组植骨融合时间为 ( 15.8±4.3 ) 个月,4 例 ( 11.8% ) 出现植骨不融合,其中断钉 2 例.在植骨融合率、融合时间、椎间高度丢失、内固定失败率方面,A 组差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B 组和C 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 96.2% 和 92.0%,融合时间分别为 ( 12.7±4.8 ) 个月和 ( 13.5±4.5 ) 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使用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率低,且内固定失败发生率较高;自体骨与 DBM 植骨融合率高,内固定失败发生率小.应用 DBM 是一种安全、有效地促进腰椎椎间融合的方法.

  • BMP在骨肿瘤中的存在和意义

    作者:刘吉兵;李敏

    1965年,Urist[1]发现脱钙骨基质的提取物在肌肉内使间充质细胞转化为骨系细胞发生异位成骨,随后分离出了一种小分子量的糖蛋白,即骨形态发生蛋白.Wezney[2]在1988年对这种骨提取物的肽链进行分析,并测出其氨基酸的序列,首次克隆出BMP2,BMP3,BMP4,至今,已有15种BMP及40种BMP相关蛋白被成功的分离.目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可以大量获得BMP,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BMP在骨肿瘤的作用也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 注射式脱钙骨基质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研究

    作者:李矛;沈亚俊;赵彦涛;侯树勋

    目的 通过改良脱钙方法制备注射式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对其理化性质和修复骨缺损能力进行观察评估.方法 采用改良的动态脱钙和二次换酸等工艺制备DBM,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观察,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钙含量,利用赋形剂将DBM颗粒制备成可注射式DBM.在大鼠颅骨缺损模型中,分别植入传统方法制备的注射式DBM 1和改良方法制备的DBM 2,并设定空白对照组.在术后4周和8周分别将大鼠颅骨取材,通过Micro-CT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切片来观察颅骨缺损部位骨修复情况,对新生骨进行定量比较.结果 改良脱钙的DBM 2与传统方法制备的DBM 1相比,其表面形貌无明显改变,钙含量百分比均明显低于行业要求的标准值.术后4周和8周的Micro-CT提示:DBM 2组新骨形成量为(4.6±0.8)mm3和(7.6±1.4)mm3,百分比为(30.5±5.3)%和(51.4±9.5)%;DBM 1组新骨形成体积为(3.6±0.6)mm3和(6.2±0.9)mm3,百分比为(23.8±4.0)%和(41.9±6.1)%;空白组新骨形成体积为(1.3±0.4)mm3和(2.1±0.8)mm3,百分比为(8.6±2.6)%和(14.2±5.4)%,DBM 2组明显优于DBM 1组和空白组(P<0.05).术后8周的HE染色提示:DBM 2组中新生骨的形成量明显多于DBM 1组和空白组.结论 利用动态脱钙等改良工艺制备的注射用DBM 2较传统方法制备的DBM 1,更有利于修复骨缺损,工艺耗时短,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掌侧锁定钢板结合不同植骨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

    作者:朱加亮;色日格楞;白宇哲;杨林;杨润功;赵彦涛;衷鸿宾

    目的 探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结合不同植骨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1 月至 2016 年 10 月,我院采用截骨复位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不同植骨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患者 34 例,其中 15 例术中进行异体脱钙骨基质植骨 ( 异体组 ),19 例术中进行自体骨植骨 ( 自体组 ).统计术前术后的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桡骨高度丢失率,术后 6 个月时腕关节 Cooney 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34 例均获( 10.23±5.29 ) 个月随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 ( 3.52±0.45 ) 个月.异体组骨折愈合时间 ( 3.75±0.15 ) 个月,自体组骨折愈合时间 ( 3.47±0.36 ) 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体组与自体组的术后 6 个月掌倾角[ ( 7.3±6.4 ) °,( 7.1±3.8 ) ° ]、尺偏角 [ ( 22.1±5.7 ) °,( 21.9±4.2 ) ° ] 和桡骨高度 [ ( 12.0±3.3 ) mm, ( 12.7±1.6 ) mm ] 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1 ),但两组之间各个阶段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两组术后 6 个月桡骨高度丢失率和腕关节 Cooney 功能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联合自体或异体骨植骨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可增强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复位丢失,改善腕关节功能.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可以代替自体骨进行植骨,避免了取骨手术带来的风险.

  • 骨形态形成蛋白在脊柱外科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伟峰;任先军

    骨形态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由Urist在1965年对脱钙骨基质的成骨研究中发现的一种小分子量可溶性透膜糖蛋白,属于轻型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

  • 优化配方的CPC/DBM/rhBMP-2复合材料在体内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学特征

    作者:任民;范清宇;马保安;王春梅;吕荣;龙华;吴进;陈烁;周勇

    目的 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脱钙骨基质颗粒(DBM)/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在骨内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学特征,评价该材料的成骨性能.方法 预制兔DBM,按0.2的DBM质量比制作CPC/DBM/rhBMP-2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A组,n=12)、CPC(B组,n=10)、医用骨水泥(C组,n=7)分别植入兔股骨髁部骨缺损,在植入后第6、12、24周取材进行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第6周,A组中复合材料-骨界面模糊,宿骨发出纤维连续通过界面,编织骨样结构开始向材料内部长入.第12周,A组中血管和成骨细胞在复合材料内部生长,产生新骨.第24周,A组中骨缺损已修复,形成骨性连接,材料大部分被新骨替代.B组术后第6周CPC-骨界限清晰,未见新骨向材料内部长入,第24周骨缺损部位仍为CPC:填充,材料内部未见新骨出现.C组材料直至第24周尚未与宿骨形成任何连接.A组材料在成骨细胞活性、血管化程度和新骨生长速度方面均优于B组.结论 将DBM质量比为0.2的复合材料植入骨缺损内可以促进细胞、血管、新骨的长入,且易降解及被自体骨替代.

  • 优化配方的磷酸钙骨水泥/脱钙骨基质颗粒/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复合材料降解性能的影像学和组织学评价

    作者:任民;文益民;周勇;杨彤涛;范清宇

    目的 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脱钙骨基质颗粒(DBM)/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在体内的影像学征象和组织学特征,评价该材料的降解性能.方法 预制兔DBM,将其与rhBMP-2充分混匀,真空下形成rhBMP-2/DBM复合物,后者与CPC按DBM∶CPC质量比2∶8的比例制作CPC/DBM/rhBMP-2复合材料,其中含rhBMP-2的量约1.2mg/cm2.将复合材料(A组,n=12)、CPC(B组,n=12)分别植入兔股骨髁部骨缺损和股后肌肉内,于植入后6、12、24周每组各处死4只实验动物,进行X线摄片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X线摄片观察显示:A组术后6周植入髁部缺损的材料边缘变得不规则;第12周材料失去原有外形,轮廓变小;第24周材料大部分被吸收,髓腔部分再通.术后6~24周,A组植入肌肉内的复合材料轮廓逐渐变小,密度逐渐减低,B组植入髁部缺损和肌肉内的CPC轮廓、密度均无明显变化.组织学观察显示:A组术后第6周可见编织骨样结构长入植入髁部的复合材料内部;第12周材料内部产生新骨;第24周骨缺损已修复,材料残留少部分未被吸收,大部分被新骨替代.A组术后6~12周可见纤维组织长入植入肌肉内的复合材料内部,第24周仅少部分材料残留未被吸收.B组植入髁部缺损和肌肉内的CPC材料于术后6~12周未见新骨和纤维组织长入,第24周骨缺损部位仍为CPC填充,材料内部未见新骨和纤维组织出现.结论 与CPC比较,优化配方的复合材料在体内易降解并容易被自体骨替代.

  • 骨形态发生蛋白4、脱钙骨基质和切断跟腱诱导的异位骨化动物模型的研究

    作者:林霖;陈连旭;张辛;王海军;魏学磊;侯宇;傅欣;张继英;于长隆

    目的:建立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脱钙骨基质和切断跟腱诱导的异位骨化动物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机制,为异位骨化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制备动物模型:(1)构建BMP4重组腺病毒,实验组裸鼠的一侧腓肠肌内注入50μl 1×107 pfu BMP4重组腺病毒液,对照组腓肠肌内注入50μl 1×107 pfu 空病毒液.4周后行X线和组织学检查.(2)无菌条件下,股后外侧入路,将50mg脱钙骨基质植入裸鼠股后肌群内,4周后行X线和组织学检查.(3)20只小鼠于跟腱中点行跟腱切断术,10周后行X线和组织学检查.结果:X线和组织学检查显示4周后,注射BMP4重组腺病毒的动物均出现异位骨,注射空病毒组未见异位骨形成.4周后,植入脱钙骨基质的动物均出现异位骨.10周后,行跟腱切断术的动物均在跟腱部位出现异位骨.结论:BMP4、脱钙骨基质和切断跟腱可有效诱导异位骨化,结果稳定可靠.

  •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兔DBM上增殖作用的研究

    作者:刘培林;王慧建;刘霄龙;陈书爱;张建锋

    目的 分析骨髓机制干细胞在兔DBM上增殖作用.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7月,以3只大白兔为研究对象,根据Urist方法 制备出DBM(同种脱钙骨基质),测定光密度(OD)值,绘制增殖曲线,分析复合培养后佳修复软骨移植时机.结果 SEM观察呈现高密度空隙网架结构,平均孔隙率为(60.19±6.1)%;平均孔径大小为(119.42±6.46)μm;兔DBM材料BMSCs体外复合培养后可见大量骨髓基质干细胞粘附,MTT法检测复合培养6d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达到稳定状态.结论 兔脱钙骨基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和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适合移植.

  • 环孢素A对脱钙骨基质植入物钙离子的影响

    作者:袁亮;李靖年;张彦;李宝文;东海潮;李东白

    目的探讨环孢素A对脱钙骨基质植入物钙离子的影响.方法用4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4组,每只植入6块脱钙骨制备物(同种或异种脱钙骨).然后,分别肌注含环孢素A的实验液或对照液.记录植入物钙离子含量.结果第4周时,同种脱钙骨实验组植入物的钙含量较对照组增加了34%,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种脱钙骨实验组植入物的钙含量较对照组增加了3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环孢素A能使同种脱钙骨植入物钙含量的峰值提前1周出现,能增加异种脱钙骨植入物的钙含量.

  • 自身骨髓注射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20例的护理

    作者:李云

    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较多,以往通常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或脱钙骨基质植入处理,虽有一定疗效,但需二次手术及破坏局部血液循环,尤其是骨不连部位软组织条件差,不具备植骨条件时,治疗将更加困难.我们从2000年元月至2003年元月采用自身骨髓注射来代替传统的治疗方式,不仅避免了二次手术,而且操作简便有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脱钙骨基质为骨组织工程支架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

    作者:孙明学;卢世璧;王继芳;黄靖香;余征;赵斌

    目的利用骨组织工程原理对节段性骨缺损进行修复,探讨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从兔股骨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体外诱导分化、条件培养、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xyouridine,5-BrdU)标记后,接种到兔海绵状脱钙骨基质(sponge of DBM,SDBM)支架上,然后分别植入兔背部肌肉内及兔桡骨中段10 mm长的骨膜骨缺损内.对照组为缺损内单纯植入SDBM及空白组.术后观察6周.结果经条件培养的BMSCs可在体外表达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并形成钙结节;体内异位植入组织工程骨块可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组织工程骨块及单纯SDBM在术后6周完全修复骨缺损(6/6);极限压缩强度测量显示,组织工程骨块植入组新生骨与正常桡骨段差异无显著性(P=0.623),单纯SDBM植入组新生骨在生物力学方面低于正常桡骨段(P=0.038).结论脱钙骨基质在骨组织工程中是一种有效的生物活性支架材料.

127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