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效果对比

    作者:张建军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48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74例.A组使用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进行治疗,B组使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肘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95%,高于B组的85.14%;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49%,高于B组的60.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曲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旋后角度及旋前角度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时,使用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疗效较好,且患者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关节活动角度更好.

  • 超腕单臂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作者:袁锡翔;吴英华;杨明富

    桡骨远端骨折为一常见骨折,临床上以Colles骨折Smith骨折为多见,在我院多以闭合手法复位单纯夹板固定为主要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少部分粉碎骨折,尤其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粉碎骨折,Frykman分型Ⅲ型以上的骨折或AO分型为C型的骨折,虽经手法达到解剖或近解剖复位,但复位后的位置难以维持、往往出现短缩畸形,且下尺桡关节处于脱位状况,严重者出现正中神经卡压症状、创伤性关节炎,并需手术纠正畸形、融合等,为此,我们采用单臂外固定器固定的方法治疗9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

    作者:李红;孙朝军

    目的:探讨T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均采用掌侧入路T型接骨板固定,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结果:X线片显示,48例骨折全部愈合,无1例感染、断钉,其中1例术前有正中神经损伤,术后恢复.按Dienst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评定标准,优2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达91.7%.结论:T型接骨板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可提供持续稳定的固定,可使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固定角度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作者:李宏志;宋秀峰;郑加法;周锦明;关盛溢

    目的探讨固定角度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采用固定角度掌侧钢板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资料,男41例,女104例;平均年龄56.2岁(21~86岁)。其中合并糖尿病32例,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42例,合并精神分裂症1例。桡骨远端骨折按照AO分型:A3型44例,C1型22例,C2型27例,C3型52例。在第2~14个月终随访时确定功能评分,5例有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二次手术前记录功能评分。功能评价采用Cooney评分。结果在术后1,2,4和6周时随访,对功能练习进展不顺利的患者随访至术后8~12周,对5例有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访至术后。对63例患者随访超过12个月。本组随访患者145例,除1例夏克关节患者愈合差,其余患者均骨性愈合。经Cooney评分评定:优89例,良34例,可13例,差9例。优良率84.8%。出现9种62例术后并发症,涉及4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8%。结论采用固定角度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但出现一定比例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临床探析

    作者:罗廷虎

    目的 探究分析采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完善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 采取对照治疗后,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其中观察组临床优良率90.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P<0.05;此外通过随访调查患者远期生活质量,观察组改善率86.7%,仍显著优于对照组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组合式外固定之间进行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李文赋

    目的 对采用中医手法进行桡骨远端的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整复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发生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中医手法进行整复,并观察和评价其治疗效果.并与以往采用切开复位方法进行桡骨远端的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2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患者在接受C臂X射线下的中医手法进行骨折的整复后,愈合良好,优良率达到88%,明显高于以往采用切开复位法进行治疗的患者的优良率70%(P<0.05).结论 运用中医手法进行桡骨远端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的整复,效果突出,具有愈合率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芪茸接骨丸促家兔桡骨骨折愈合作用的研究

    作者:马增力;严建力;王秉岳;马金龙;郄梅竹

    本研究以家兔桡骨标准骨折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研究芪茸接骨丸促骨折愈合作用.

  •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新晖;董威;沙子义;于晓光;李瑞琦;刘进炼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通过外固定架的牵伸辅助复位,矫正桡骨的短缩、成角移位,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利用外固定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并进行功能练习.术后定期进行X线和腕关节功能的评价.结果: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根据Aro功能评价:优9例,良1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66%.结论:外固定架能很好维持复位后的位置,恢复桡尺骨的相对长度和关节面的平整,使腕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因此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 经Lister结节行髓内针固定桡骨干骨折

    作者:张欣;李峰

    桡骨干骨折髓内针固定多由桡骨茎突钻孔进针[1]或在桡骨远端背侧挖槽进针[2],均须分开肌腱,时间长了,针尾可能磨损肌腱.经Lister结节进针可避免此点.自2001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手术13例,疗效较满意,且操作方便.

  • 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临床路径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陈启仪;虞亚明;任贵阳;董霞;袁荣霞;傅韵

    目的:探讨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基础上,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医疗费用,创建中医优势病种门诊诊疗的临床路径.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200例患者,年龄40~80岁,分为提前拆除小夹板组(C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00例.CP治疗组男21例,女79例;年龄(62.98±0.85)岁;常规治疗组男20例,女80例;年龄(63.19±0.88)岁.均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常规治疗组30 d拆除小夹板,CP治疗组在第25天拆除小夹板,两组定期摄X线片复查及内服中药(早期口服玄胡片、创伤宁片,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后期口服双龙接骨丸)至骨折临床愈合,拆除夹板后指导功能锻炼.患者在治疗中评定复位情况,了解骨位,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观察.结果:CP治疗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时间从原来的(30.08±3.06)d下降到(25.06±1.07)d,治疗费用由(2 100.00±332.12)元下降到(1644.00±125.20)元.两组在复位、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医门诊治疗的疗效可以保证.结论:在中医骨科门诊实施临床路径后,促进了诊疗行为的规范化及治疗时间的缩短,为广大病患减轻了医疗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 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李百华;韩文朝;陈秀民;王在斌

    1996年8月-2000年12月,我院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6例,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弹性髓内针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吴泉州;黄淑明;蔡奇勋;褚旭峰

    目的:比较采用弹性髓内针与克氏针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续收治采取弹性髓内针(titanium elastic nail,TEN)固定与克氏针(K-wire,KW)固定的56例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TEN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左侧11例,右侧14例;年龄(8.6±2.1)岁;骨折按Metaizeau-Judet改良分型:Ⅲ型16例,Ⅳ型9例;闭合复位20例,切开复位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8 d,平均(3.6±1.7)d.KW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左侧12例,右侧19例;年龄(9.1±1.9)岁;骨折按Metaizeau-Judet改良分型,Ⅲ型19例,Ⅳ型12例;闭合复位22例,切开复位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d,平均(3.7±1.5)d.分别对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病例获得术后随访,TEN组随访时间16~48个月,平均22.1个月;KW组随访时间13~48个月,平均21.9个月.两组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TEN组(56.6±11.8) min,长于KW组(45.5±10.3) min;内固定取出时间TEN组(9.1±2.5)周,长于KW组的(4.8±1.6)周;住院费用TEN组(1.8±0.3)万元,高于KW组(0.8±0.1)万元.按照Metaizeau等术后X线片评价及Tibone和Stoltz功能疗效评价标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针与克氏针两种固定方式治疗儿童Metaizeau-Judet改良Ⅲ、Ⅳ型桡骨颈骨折总体临床疗效相当,由于弹性髓内针治疗需住院麻醉下二次取出内固定,医疗费用明显大于克氏针,弹性髓内针尚不能替代传统的克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 外固定器治疗老年性背伸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对照试验

    作者:吴官保;董克芳;许小桦;陈希龙;梁小辉

    目的:比较分析外固定器固定与小夹板固定在治疗老年背伸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治疗背伸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74例82侧,外固定器组34例38侧,男27例,女7例;平均年龄(70.05±3.70)岁,行外固定器固定.小夹板组40例44侧,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70.30±3.48)岁,行小夹板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复位后掌倾角及尺偏角丢失、拆除固定后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1周,小夹板组即出现掌倾角与尺偏角的丢失(P<0.01).拆除外固定1个月时,小夹板组与术后当天比较,角度丢失更加明显(P<0.01);而外固定器组角度丢失不明显(P>0.05).拆除外固后1个月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定,外固定器组优于小夹板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背伸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宜采用外固定器固定,可减少复位丢失,有利于功能恢复.

  • 改进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陈民;林学波;王寰;黄广平;李滕辉;蔡淑玲

    目的:改进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观察其疗效并与传统夹板固定进行放射学比较.方法:9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男38例,女54例;年龄23~82岁,平均63岁.按AO分型:A3型15例,C1型40例,C2型26例,C3型11例.患者经手法复住后,治疗组46例以改进夹板及梯形垫超腕掌关节固定,对照组46例以传统夹板方法固定,两组定期摄片复查及换药至骨折临床愈合,拆除夹板后指导功能锻炼.6个月后两组患者参照Gartland-Wed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分,放射学疗效按Lidstrom分级法比较.结果:腕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平均(4.0±2.6)分,优13例,良24例,可9例,优良率为80.6%;对照组平均(6.0±4.2)分,优9例,良19例,可18例,优良率60.9%.放射学评级,治疗组:Ⅰ级32例,Ⅱ级10例,Ⅲ级4例;对照组:Ⅰ级22例,Ⅱ级16例,Ⅲ级8例.结论:通过改进夹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较传统夹板方法为好.

  • 腕横韧带切除预防桡骨下端骨折迟发性腕管综合征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王彦杰;王世刚;苗淑娟;苏霞

    目的:探讨桡骨下端骨折采用掌侧切口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并I期行腕横韧带切除对术后发生迟发性腕管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采用两种方法治疗.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并I期行腕横韧带切除治疗32例,男8例,女24例;年龄46~66岁;B3型骨折21例,C1型骨折6例,C2型骨折4例,C3型骨折1例.采用单纯骨折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男7例,女23例;年龄45~65岁;B3型骨折13例,C1型骨折9例,C2型骨折6例,C3型骨折2例.对两组术后迟发性腕管综合征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骨折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并I期行腕横韧带切除组32例,其中3例发生迟发性腕管综合征,而单纯骨折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组30例,其中10例发生迟发性腕管综合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期行腕横韧带切除能较好地预防桡骨下端骨折掌侧切口术后迟发性腕管综合征.

  • 中医综合康复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赵勇;董青青;秦伟凯;闫安;张宽;赵国东;王钢;耿进朝;王站峰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72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6例,脱落1例,男3例,女32例,平均年龄(61.78±8.61)岁;对照组36例,脱落2例,男7例,女27例,平均年龄(61.64±10.12)岁,终完成69例.试验组予以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予以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治疗,均治疗3周.以握力、腕关节患者自评量表、Gartland和Werley (G-W)腕关节评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总体疗效评价为评定标准,采集治疗前(基线)、治疗3周后以及骨折3个月时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周治疗后及骨折3个月时,患侧腕关节总体疗效评价、G-W评价和PRWE评分,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在患侧握力恢复方面,3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骨折3个月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握力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患者的焦虑情绪而言,康复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均有所缓解,但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缓解程度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的一般疗法.

  • 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对预后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颜勇卿;张培训;王天兵;陈建海;姜保国

    目的:研究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伴或不伴尺骨茎突骨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病历查询及随访获取资料,将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治疗的76例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未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56例)和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20例),未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合并的尺骨茎突骨折未予固定.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是否植骨、关节活动度、Gartland& Werley功能评分及影像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疗效.结果: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患者尺侧疼痛较未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患者明显.骨折部位的疼痛、腕关节掌屈、腕关节背屈、主动活动时疼痛、桡偏、尺偏、前臂旋前、前臂旋后、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和影像学评分,未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分别为(0.1±0.1)分,(51.1±1.9)°,(60.2±1.9)°,(0.6±0.1)分,(23.1±0.9)°,(28.7±1.3)°,(81.5±2.6)°,(68.2±2.7)°,(1.9±0.3)分,(89.6±12.3)分;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分别为(0.3±0.3)分,(51.4±2.3)°,(66.6±1.7)°,(0.5±0.2)分,(24.5±2.0)°,(26.9±1.8)°,(80.3±2.5)°,(70.3±3.7)°,(1.2±0.4)分,(92.5±7.5)分.以上各项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不影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

  • 组配式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和Ⅳ型桡骨头骨折

    作者:李连华;王浩;任继鑫;刘智;孙天胜

    目的:观察采用组配式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和Ⅳ型桡骨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应用组配式桡骨头假体治疗16例MasonⅢ和Ⅳ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31~57岁,平均43岁。评价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并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价肘关节总体功能;对影像学进行测量,评价桡骨头假体高度及假体松动程度。结果:14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12~33个月,平均23个月。关节活动范围与健侧比较,患侧肘关节屈伸度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明显较差(P<0.01)。MEPS评分90±16(45~100);分级评定:优9例,良2例,可2例,差1例。按照Grewal分级,4例出现轻度的透亮线,1例中度透亮线。结论:组配式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难以内固定可靠重建的MasonⅢ和Ⅳ型桡骨头骨折早期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杨翔;赵友明;陈林;叶聪聪;郭伟军;王波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两种方法治疗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54例获随访,男29例,女25例;年龄24~68岁,平均45.31岁.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29例(内固定组),按照AO分型:C1型8例,C2型7例,C3型14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5例(外固定支架组),按照AO分型:C1型6例,C2型8例,C3型11例.比较术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采用改良Gartland-Werley (GW)评分对术后6、12个月的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除外固定支架组有2例患者发生钉道感染外,其余患者创口均愈合良好.54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21.3个月.内固定组、外固定支架组术后桡骨高度分别为(9.60±0.72) mm、(9.40±0.70) mm,掌倾角分别为(9.55±0.80)°、(9.47±0.71)°,尺偏角分别为(21.40±0.78)°、(21.20±0.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改良Gartland-Werley(GW)评分标准,内固定组(3.31±1.17)分和外固定支架组(5.56±1.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P<0.05).术后12个月改良Gartland-Werley (GW)评分,内固定组(2.66±1.01)分和外固定支架组(3.08±1.0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两种固定方式均能获得较好疗效,锁定加压钢板短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两种固定方式无明显差异,对于桡骨远端严重粉碎骨折无法用钢板内固定时,外固定支架是较好的选择.

  • 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对照试验

    作者:陈述祥;KANG Le;康乐;陈辉强;司徒坚;赵崇达;丁林坚;刘红光

    目的:探讨自拟益肾壮骨方对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28例,女62例;年龄61~91岁,平均63岁.按AO分型属A型或B1型,Colles骨折80例,Smith骨折7例,Barton骨折3例.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随机将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中药组予益肾壮骨方水煎服,日1剂,2次/日;西药组予密钙息50单位肌注,2次/周,同时口服钙尔奇D(1片/次,口服,1次/日)和α-骨化醇(每次0.5μg,口服,1次/日),2组均用药2个月.对照组未予任何特殊抗骨质疏松药物.患者于治疗后第4、6、8、12周后摄腕部正侧位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对比,2个月后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并进行疗效时比.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中药组平均(7.12±2.32)周及西药组平均(9.25±3.05)周,短于对照组平均(11.57±1.9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中、西药及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3.3%、86.7%、60%,中、西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Ridit分析,药物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益肾壮骨方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优于西药,同时能显著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1075 条记录 1/54 页 « 12345678...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