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打钉子”还是关节置换?

    作者:李子剑

    我的母亲75岁了,平时有高血压,身体还可以.前天早上,她在小区锻炼,在回来的路上摔倒了,到家就觉得胯骨的地方很疼.我带她去医院检查,拍了X光片和CT,没想到是髋关节发生骨折!医生说,还好,骨折的程度不是很严重.医生说可以"打钉子",也可以做关节置换.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1.为什么我母亲仅仅是摔了一跤,就会把骨头摔裂呢?2.医生说的"打钉子"是什么意思呢?这种治疗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吗?

  • 浅析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聂雷生

    目的: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接受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对30例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进行了探讨分析,对患者进行了1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关节活动情况和肌力.结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的关节活动度、疼痛HSS评分均比手术前高(P<0.05),术后12个月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疼痛和HSS评分相比手术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患者的四头肌等长收缩大肌力比治疗前优秀(P<0.05).结论:骨外科老年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使用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十分突出,可以让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恢复,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作者:田建宁

    目的 探讨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骨密度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两组骨密度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不同的手术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内固定治疗,有利于增强患者术后骨密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可使患者获得较好预后.

  •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置换、关节镜清理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聂治军;常彦海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行关节置换、关节镜清理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关节置换组(n=40)和关节镜清理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组(关节镜组,n=4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 关节镜组治疗优良率为90.0%,与关节置换组的87.5%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Lysholm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置换、关节镜清理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的效果相当,均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 术前康复训练引入临床路径中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刘磊

    目的:探讨术前康复训练引入临床路径中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开始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前开始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分析两组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比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术前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同时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

  • 关节置换感染诱发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赵进喜

    关节置换感染问题一直是受到广泛的关注,也是骨科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先对关节置换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了影响关节置换感染诱发的相关因素,找出了一些主要的感染因素,并希望对有关的医学研究和医院的感染控制等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 探讨老年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护理观察

    作者:任敏

    目的:探讨老年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针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40例,针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并发症护理效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作者:吴方前

    目的 比较高龄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对照组通过关节置换手术.对两组手术情况及Harris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发生率为7.5%,与试验组的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FNA内固定术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对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 内固定术与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李靖;冯永斌;储昌福;杨龙城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与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以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84例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内固定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组采用关节置换方法.比较效果.结果:关节置换组患者肱骨近端骨折恢复优良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平均输血量和内固定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内固定术与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肱骨近端骨折均有确切疗效,出血少,输血少,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治疗,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伴随骨质疏松者建议优先选择关节置换治疗.

  • 改良Gibson后外侧切口在全镜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国文;赵金华;陈凌云

    目的:报告改良Gibson切口会髋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1年2月至2001年12月应用改良Gibson切口为10位患者施行10例全髋置换术.结果:手术切口长约9~12cm,术中无需切断臀中肌,出血约200~400ml,术后24小时引流量为150~250ml,随访平均4周后患髋可扶拐负重行走.结论:改良Gibson切口行全髋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切口.

  •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自体血液回输技术的应用

    作者:吴庆光;郑民庆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技术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3年1月6日至2004年12月12日,我院收治膝关节置换36例病人,46个膝关节行表面置换手术,其中30例病人,40个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回收术后出血并及时输注给病人,减少使用同种异体血,统计输血量,并与未行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同种病人的输血量对照.结果:20例单膝置换病人术后回输红细胞150~600ml,平均450ml;10例双膝置换病人术后回输红细胞450~1650ml,平均1060ml,单个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输注同种异体血480ml.较未行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同种手术病人输血量明显减少.结论:在行膝关节置换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围手术期同种异体血的输血量,降低病人医疗费用.

  • 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焦新河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治疗组的得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减少创伤,提高手术有效率.

  • 无痛康复不是梦——术后镇痛10问

    作者:毛鹏;樊碧发

    1.什么是手术后疼痛?手术后疼痛简称术后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7天.在创伤大的胸科手术和需较长时间功能锻炼的关节置换等手术后,有时镇痛需持续数周.术后痛是由于术后化学、机械或温度改变刺激伤害感受器导致的炎性疼痛,如果不能在早期被充分控制,则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

  •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近期疗效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李锋;方忠;李志刚;熊伟;李光辉;陈安民

    目的:分析对比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术后的近期疗效、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手术适应证以及早期并发症.方法:对2004年12月至2006年1月我科23例31个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以及同期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42例55个节段患者进行随访,其中Bryan组随访时间为3~18月,平均12.1月,超过1年随访的有14例,6月以上随访的有21例;ACDF组随访时间全部超过1年以上.分别观察两组术中所用时间(分单、双节段)、术中出血量(分单、双节段)、术后颈部外固定以及住院时间与术后恢复工作时间;于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通过JOA评分、生命质量SF-36评分评定治疗效果.同期摄X线片,检测病变节段的椎间高度、颈椎前屈后伸与侧弯活动范围以及颈椎生理前凸改变情况.结果:Bryan组单、双节段置换术中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与ACDF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2个月,Bryan组JOA评分从平均8.4增加到16.3,SF-36评分平均56分上升至88分,置换节段椎间高度恢复,这些与ACD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个月,Bryan组的屈曲-后伸活动范围:单节段组平均为7.54°,双节段组平均为6.98°;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平均3.26°和3.08°,与ACDF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ryan组颈椎生理弧度由术后3 d的平均12 mm变小至术后12个月的平均9 mm,有轻度的丢失;本组在随访期间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近期疗效良好,安全可靠、病人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其能更有效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症状,同时还保留颈椎病变节段活动度、防止邻近节段退变加速,其为治疗颈椎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雷

    股骨头骨折治疗困难,自2002年以来,我们对股骨头骨折均行CT检查,发现该骨折多为粉碎性,且多有游离骨折块,因而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置换及关节融合等方式治疗1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辛兵

    目的 观察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100例不同分型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63例行人工半髋置换,37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4周患者扶拐下地活动.随访6~18个月,患髋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X线片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及下沉.结论 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人工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因素调查

    作者:赵明明;任磊;刘卫兵;胡楠楠

    目的 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控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19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基础疾病、异体输血、术后引流及住院时间是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伴有恶性肿瘤、糖尿病、其他慢性感染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30.4%、27.3%、21.7%和18.5%.结论 影响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伴有严重基础病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 关节置换术后该如何康复治疗

    作者:王诗韵

    关节置换的病人术后的功能锻炼很重要,不仅是获得大关节功能的重建,大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它还关系到今后关节的功能和活动度,更是为了将术后并发症降到低.术后康复的目的在于通过早期功能训练,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回归家庭,并终回归社会,重返工作岗位.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作者:初丽;朱园园;孙洁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护理关键,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周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详细的饮食指导,早期的功能锻炼指导,全面的出院指导等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 92例患者的优良率为100%,膝关节功能恢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风险较大的手术,对病人术前心理正确评估,术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的康复指导,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 对跟骨骨刺及骨质增生的见解

    作者:赵幼麟;张志明;王勇

    什么是骨刺,什么是骨质增生?二者都是发生在骨表面上肌肉、韧带、关节囊的附着点的一些退行性病变。以跟骨骨刺为例,它是发生在跟骨跖面的骨嵴;侧面X线片上显示为骨刺。它是屈趾短肌的起点;它被屈趾短肌肌腱包裹。它不是跟痛的病因。在其下面附着的跖筋膜劳损,才是跟痛症的原因。它是可以用保守疗法治愈的。有时它也会自行消散。那是由于在劳损过程中小筋膜纤维断裂自行愈合的结果。我们有很多病例说明跟骨骨刺不是跟痛症的原因;例如,有的跟痛症病人的跟骨跖面无“骨刺”,也有的病例有骨刺也有跟痛,但经保守疗法治愈后,骨刺仍在,但跟痛消失。有跟骨刺被切除后十年的失败结果,说明骨刺并非其病因[1]。把治疗重点集中于跖筋膜,就得到满意的效果[2,3,4]。  骨质增生是骨性关节炎必有的病变;它包括发生在关节边缘的骨刺,也包括发生在关节面的片状,蘑菇样增生。这些变化在作关节置换时都可清楚的看到。骨质增生也可发生在脊椎。除非由于有压迫神经症状,进行手术切除,它不会消失。内服或外用药物都不会对它有任何影响。骨质增生大多不引起症状。我们调查过很多老年太极拳爱好者。脊柱上有很多骨质增生,但无腰腿痛。这说明由于经常锻炼,与高低不平的骨表面相接触的神经根适应了它的周围条件。在极少见的情况下,广泛的骨质增生,还可引起吞咽困难而进行手术治疗者[5]。

873 条记录 1/44 页 « 12345678...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