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海市闵行区结核病预警模式基线调查分析

    作者:成玉萍;沈梅;沈鑫;严慧琴

    目的 了解闵行区结核病流行现况和特点,建立队列观察人群,为结核病预警模式的建立及验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结核病预警模式研究”项目要求,采取前瞻性现场流行病学研究,选取莘庄镇为现场实施点,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以莘庄镇户籍人口121 898名居民为调查对象,分析人群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对不同人群患病情况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莘庄镇共调查户籍人口120 637名居民(男61 055名,女59 582名),受检率为98.97%(120 637/121 898),发现结核病可疑者551例(可疑症状者194例,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357例),现患肺结核16例,可疑者经进一步检查1例确诊为肺结核.莘庄镇结核病患病率为14.09/10万(17/120 637),涂阳患者11例,其中新涂阳为6例.患者以男性为主(13例),男性患病率为21.29/10万(13/61 055),明显高于女性(6.71/10万,4/59 58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9,P=0.049);55~65岁年龄组患病率高(38.68/10万,8/20 681),55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9.64/10万(11/37 113),明显高于0~55岁人群患病率(7.18/10万,6/83 52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96,P=0.004).结论 基线调查结果显示闵行区结核病疫情相对较低,患者以男性为主,老年人患病率较高.

  • 我国耐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2007年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资料分析

    作者:王胜芬;赵冰;宋媛媛;周杨;欧喜超;李强;夏辉;逄宇;端木宏谨

    目的 探索新登记、复治患者发生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7年4-12月中国进行了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省分层,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全国结核病防治系统中随机抽取70个调查点,调查期间每个调查点纳入新登记涂阳新患者51例和复治患者17例.临床医师采用信息表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通过当面询问患者填写治疗史信息,如有可能查阅患者医疗记录进行确认,治疗信息的准确性经另一位临床医师再次询问患者进行复核.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检测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和氧氟沙星.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新登记、治疗时间少于1个月(OR=1.6, 95% CI=1.1~2.1)发生耐药结核病的风险较高;而女性(OR=1.4,95% CI=1.0~2.1)和进行过结核病药物治疗(OR=2.4,95% CI=1.5~3.7)是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复治患者,女性(OR=1.7,95% CI=1.1~2.7)、既往有过2次及以上治疗且近1次在结核病专科医院治疗(OR=4.0,95% CI=1.2~14.0)发生耐药结核病的风险较高;而女性(OR=2.3,95% CI=1.5~3.6)、生活在实施DOTS较晚(2000年以后)的地区(OR=1.7,95% CI=1.2~2.4)、既往有过2次及以上治疗且近1次在结核病专科医院外的其他医疗机构治疗(OR=3.3,95% CI=2.1~5.2)、既往有过2次及以上治疗且近1次在结核病专科医院治疗(OR=13.0,95% CI=3.9~46.0)是产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进行过结核病治疗的新登记产生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风险较高;患者为女性、既往有过2次及以上的结核病治疗史是复治患者产生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

  • 尿液干化学法和镜检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结果与性别因素的分析

    作者:田利荣;孙恒寿;张庆贤

    目的:通过对尿液干化学法和镜检法联合检测红细胞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性别因素对尿液红细胞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干化学法和镜检法联合检测收治患者的随机尿样1320份.结果: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灵敏度86.26%,特异性91.85%,假阳性率8.15%,假阴性率13.74%,两法检测尿红细胞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阳性率,女性组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血尿多于男性,存在性别差异;同时两者检测结果有一定出入,假阳性和假阴性均存在,不可忽视显微镜检查在尿常规分析中的作用.

  • 新疆乌鲁木齐市健康成年人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王新玲;艾合买提江·吐呼提;马福慧;郭艳英;赵红丽;热孜万古丽·乌斯曼;木尼拉·阿不都乃依木;靳晓萍;王惠丽;邢淑清

    目的:横断面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健康成年人群碘营养水平并分析其与民族、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2013年5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2个社区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100名居民,资料完整者1835名,年龄18~84岁,平均(46.3±14.2)岁,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同时采集居民家中食盐、饮用水,分别测定盐碘和水碘含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委员会标准,比较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成年人尿碘的差异。结果本地区水碘含量为3.14μg/L,盐碘含量为27.75 mg/kg,1835份尿样测定尿碘,尿碘中位数(MUI)133.4μg/L,碘缺乏人数占32.37%(595人),碘足量42.94%(788人),碘超足量14.44%(265人),碘过量10.19%(187人)。汉族成年人尿碘(137.9μg/L)水平高于维吾尔族(129.2μg/L),男性(135.1μg/L)和女性(133.6μg/L)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尿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经组间比较,老年组与青年组和中年组尿碘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大尿碘水平逐渐下降。结论乌鲁木齐市健康成年人群处于足量碘摄入状态;碘营养水平与民族有相关性,与性别无关;老年组碘营养水平低于其他年龄组人群。应对部分碘过量人群继续监测尿碘,逐渐减少碘摄入水平。

  • 2013年中国人群血压升高对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

    作者:曾新颖;刘世炜;王黎君;张梅;殷鹏;刘韫宁;赵振平;王丽敏

    目的 评估2013年中国不同地区、性别人群血压升高造成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方法 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和2013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死因监测数据,根据比较风险评估理论,计算分性别、城乡、东中西部地区人群血压升高的人群归因分值(PAF),进而估计血压升高造成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结果 2013年中国≥25岁人群SBP平均为(129.48±20.27) mmHg,血压升高[SBP高于(115±6)mmHg)]导致208.79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2.78%;男性SBP[(131.15±18.73)mmHg]、归因于血压升高的死亡数(115.17万例)、死亡率(165.56/10万)、标化死亡率(106.97/10万)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27.79±21.60)mmHg、93.62万例、141.99/10万和68.93/10万].农村人群SBP[(130.25±20.66) mmHg]、归因死亡数(112.34万例)、归因死亡率(178.58/10万)和PAF(23.59%)均高于城市人群[分别为(128.58±19.77) mmHg、96.45万例、132.87/10万和21.54%];东、中、西部地区人群之间的SBP水平接近,归因死亡数、归因死亡率和PAF在中部地区高,分别为76.58万例、179.93/10万和26.72%.2013年中国≥25岁人群血压升高导致的心血管病和慢性肾病死亡数为199.12万和9.66万,分别占心血管病总死亡数的52.31%和慢性肾病总死亡数的62.11%.血压升高导致疾病死亡数多的前3种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66.56万例)、出血性脑卒中(53.31万例)和缺血性脑卒中(35.93万例).若消除血压升高因素影响,人均期望寿命可平均增加2.86岁,其中女性增加数量高于男性(分别为3.07和2.64岁),中部地区人群高于东西部地区人群(分别为3.48、2.56和2.58岁),农村人群高于城市(分别为2.97和2.59岁).结论 2013年中国人群血压升高对死亡和期望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 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性别差异

    作者:苏园林

    近年来,人们对于性别和药物疗效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性别是影响个体对治疗产生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上开具处方时必须考虑性别因素.

  • 18F-FDG PET/CT检测正常成人不同脑区代谢水平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作者:邵晓梁;邵小南;王小松;徐梅;王跃涛

    目的 采用18F-FDG PET/CT检测正常成人不同脑区域代谢水平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769名健康成人的脑18F-FDG PET/CT图像,按年龄分为≤30岁、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及≥71岁组.采用Scenium软件将脑PET图像标准化,自动勾画左右各待测脑区,包括额叶、颞叶、顶叶、扣带回、中央区、枕叶、距状裂及周围皮质、基底核、内侧颞叶和小脑,获得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各脑区代谢水平差异.结果 左右中央区、左右距状裂及周围皮质SUVmean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脑区SUVmean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P均<0.05);男性和女性左侧代谢优势脑区包括额叶、顶叶、扣带回、中央区、距状裂及周围皮质和小脑,右侧代谢优势脑区包括颞叶、枕叶、内侧颞叶,男性基底核为右侧优势,女性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增加,除小脑外,余各脑区SUVmean均不同程度下降,左侧半球下降更为显著.结论 健康成人各脑区代谢水平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随年龄增加,左右脑代谢呈非对称性减低.

  • 正常志愿者情绪图片刺激MR脑功能成像性别差异的研究

    作者:高丽;史大鹏;王恩峰;管民;李中林;李永丽

    目的 探讨健康志愿者在情绪图片刺激下脑功能的性别差异.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4年11-12月河南职工医学院2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的脑功能数据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12例,女8例.采用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APS)作为刺激源,选取正性、中性、负性图片各30幅,男性组与女性组选用相同的情绪图片.每名志愿者随机给予正性、中性及负性图片刺激,同时进行MR脑功能成像扫描.对脑功能成像进行后处理及统计学分析,分别得到不同性别在情绪图片刺激下激活的脑区及差异脑区.结果 在负性情绪图片刺激下,男性激活右侧杏仁体及右侧前额叶,女性激活双侧杏仁体及双侧前额叶;正性情绪图片刺激下,男性组激活双侧颞叶及双侧楔叶,女性组激活双侧楔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间比较显示,负性情绪刺激下,女性相对男性激活增强脑区有左侧杏仁体、双侧前额叶、双侧楔前叶、右侧岛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相对女性无激活增强脑区.正性情绪刺激下,女性相对男性左侧前额叶激活增强,男性相对女性左侧颞叶激活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性别健康志愿者在情绪刺激下激活脑区存在差异性.尤其在负性情绪刺激下,女性激活脑区较男性多且激活程度增强,进一步证实女性对于负性情绪的反应更强烈.

  • Scenium软件研究不同性别正常人脑葡萄糖代谢随年龄变化的规律

    作者:徐梅;牛荣;邵小南;邵晓梁;王小松;王跃涛

    目的:应用Scenium软件分析正常人脑PET图像,研究不同性别人脑葡萄糖代谢随年龄变化的规律。资料与方法收集493例男性和273例女性健康体检者的脑PET图像,按年龄将不同性别体检者分为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71~82岁组。应用Scenium软件对所得脑PET图像进行归一化并勾画脑区,获得各脑区标准摄取值(SUV)的平均值,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各脑区葡萄糖代谢水平的差异。结果男性不同年龄组间多数脑区葡萄糖代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80~5.316, P<0.05),仅右侧内侧颞叶和小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11~1.935, P>0.05);而女性不同年龄组间各脑区葡萄糖代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21~1.706, P>0.05)。男性31~40岁组脑代谢水平达到高峰,51~60岁组脑代谢水平降低明显,降低区以扣带回、距状裂及周围皮质显著;而61岁以后脑代谢水平趋于稳定。女性31~40岁组脑代谢水平有显著的高峰,其后随年龄增加,脑代谢无明显降低。结论正常人脑葡萄糖代谢4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呈非匀速性下降趋势,男性随年龄增加脑功能代谢降低较明显,51~60岁时为显著,而女性随年龄增加脑功能代谢降低不明显。

  • 腰椎骨髓脂肪含量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腰围的相关性

    作者:张晓东;赵文吉;胡少勇;陈焱君;郝帅;李勉文;岑黄;赵静;李绍林

    目的:通过分析腰椎骨髓脂肪含量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及腰围的相关性,探讨骨髓脂肪含量的体质特点,以加深对骨质疏松发生规律的认识。资料与方法纳入健康志愿者或慢性腰腿痛患者144例,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并计算BMI。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法对L3椎体进行波谱采集,以1.3 ppm波峰为三酰甘油峰,水峰位于4.67 ppm,计算脂水比与脂肪比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BMI、腰围组间L3椎体脂水比、脂肪比例的差异。分析年龄与L3椎体脂水比及脂肪比例的相关性。结果男、女L3椎体脂水比、脂肪比例总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7、-0.993,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L3椎体脂水比、脂肪比例的总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23、5.478,P<0.05)。女性61~70岁组L3椎体脂水比、脂肪比例均明显高于20~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组(P<0.05),女性L3椎体脂肪比例20~30岁组低于>70岁组(P<0.05)。61~70岁组男女脂水比总平均值均明显高于20~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组(P<0.05)。20~30岁组男女脂肪比例总平均值均低于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0岁组(P<0.05),61~70岁组与31~40岁、41~50岁、51~6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及男性和女性不同腰围组间L3椎体脂水比及脂肪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L3椎体脂肪比例呈正相关(r=0.321, P<0.05)。结论腰椎骨质脂肪含量与患者年龄相关,与性别、BMI、腰围均无关。

  • 正常人胼胝体膝部及嘴部年龄与性别差异的DTI研究

    作者:卢姿蓉;邹松;李振龙;赵英杰

    目的:研究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的DTI参数ADC值、部分各项异性(FA)值及神经密度在年龄及性别方面的差异,并获取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将247例正常人按照年龄段分为10组,行颅脑DTI,测量胼胝体膝部和嘴部ROI的ADC值、FA值及神经纤维数,并计算神经密度.结果:①男性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的ADC值随年龄增长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男性及女性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的FA值随年龄增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基本上符合升高—相对稳定—下降的趋势.③男性及女性的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神经密度随年龄增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在>3~6岁组,女性胼胝体嘴部的ADC值显著高于男性(P<0.01);在40岁以上男性,胼胝体膝部的神经密度显著高于女性(P<0.01);胼胝体膝部的ADC值和FA值、胼胝体嘴部的FA值和神经密度在各个年龄段内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的ADC值、FA值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可以反映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生长发育及老化的整个过程.②本研究所获得的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的ADC值、FA值及神经密度可作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 3D-FSPGR-IR序列正常面神经成像测量在性别上的差异研究

    作者:王宇翔;王娜;焦次来;熊敏超;刘金芝;程志刚;韩丹

    目的:探讨 MRI的三维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成像(3D-FSPGR-IR)序列面神经成像通过后处理全程显示面神经的可行性.方法:40例健康志愿者行3D-FSPGR-IR序列面神经成像,分为男女2组,将扫描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根据需要将面神经各段全程显示在一幅图像上,测量面神经各段长度、直径及与周围邻近重要结构的距离,对不同性别、不同侧别的面神经测量数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40例面神经成像显示清晰,而且后处理能全程显示面神经.②面神经各段,以及面神经隐窝男性与女性相比较,长度及直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均较女性数值大,而面神经各段与邻近重要结构的距离间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FSPGR-IR序列能全程显示面神经并进行测量,并且男女之间在面神经测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健康成年人膝关节髁间窝宽度与高度的MRI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齐萌;王颖;叶颖;吴文灏

    目的:以MRI观察健康成年人髁间窝宽度、高度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0例健康成年人,其中男71例,女79例.按年龄分为3组行膝关节MRI扫描,其中青年组20~29岁,中年组30~49岁,老年组≥50岁.在MRI T2WI图像上测量髁间窝宽度及高度,并分析髁间窝高度、宽度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青年组50例,男25例,女25例,髁间窝宽度为(22.36±1.93)mm,髁间窝高度为(30.14±3.39)mm;中年组50例,男25例,女25例,髁间窝宽度为(20.98±1.71)mm,髁间窝高度为(28.41±2.51)mm;老年组50例,男21例,女29例,髁间窝宽度为(19.65±2.89)mm,髁间窝高度为(27.27±2.46)mm.髁间窝宽度、高度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00,P<0.000),相关系数r分别为-0.455,-0.378.各组髁间窝高度及宽度的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髁间窝的宽度、高度与年龄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即随着年龄的增长,髁间窝宽度与高度均有逐渐变小的趋势.MRI是测量髁间窝大小的准确可靠的影像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应用局部一致性研究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性别差异

    作者:初晶琦;甘洁;刘建宪

    目的:应用局部一致性的数据分析方法,将fMRI应用于正常人静息态的研究,从局部一致性的角度探讨静息态的性别差异.方法:将21例健康志愿者分为男性组、女性组,采集静息态下的fMRI数据,应用局部一致性方法个体激活图及组激活图;对数据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男性组较女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的激活区为右侧枕叶舌回(BA18)、左侧小脑、右侧枕叶(BA19)、右侧颞下回(BA20)、右侧颞上回(BA22)、左侧顶下小叶(BA22)、右侧楔前叶(BA7)、左侧后扣带回(BA31)、左侧额上回后外侧(BA9)、右侧额中回后部(BA6)、左侧缘上回(BA40)、右侧前扣带回(BA24);激活范围大区域和激活强度强均为右侧枕叶舌回(BA18).女性组较男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的激活区为右侧颞下回(BA20)、左侧颞下回(BA20)、桥脑、左侧小脑、左侧颞极区(BA38)、右侧额极区(BA10)、左侧海马旁回(BA34)、左侧中央后回(BA3);激活范围大区域为右侧额极区(BA10);激活强度强为桥脑.结论:正常人静息态下的局部一致性存在性别差异.

  • 正常人脑生长发育规律的DTI初步研究

    作者:吴道清;刘耀;陈钦;李晓卿;李华灿

    目的:通过测量不同年龄、性别正常人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及ADC值,了解人脑白质纤维束生长发育的精细变化,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或预后判断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100例,年龄11个月~82岁,按年龄分5组:幼儿组(≤6岁)、儿童组(7~14岁)、青年组(15~35岁)、中年组(36~60岁)、老年组(>60岁),每组20例,男女各10例.行MRI及DTI检查,经后处理后在FA及ADC参数图上采用ROI法测量双侧大脑脚、胼胝体膝部、压部、内囊前、后肢及双侧半卵圆中心的FA值及ADC值,定量分析FA值及ADC值与年龄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各部位的FA值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无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各部位FA值及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常人脑投射纤维DTI参数值左右对称,男女一致,但不同年龄段,FA值及ADC值有一定的变化趋势.

  • 社会性别对男护士执业影响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纹;刘义兰

    男性参与护理工作已有长远历史,早在西元330年,东罗马帝国便开始训练男、女修道士从事护理救济工作[1].经过现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的努力,护理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女性为主的专业,男性则被认为不具备关爱、照顾他人的能力,被排除在护理领域之外[2].当今,护理人力短缺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有学者[3]认为,积极鼓励招募及留任男性参与护理工作,可缓解护理人力的不足.

  • 四川省肿瘤医院2002至2011年全身麻醉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徐义全;青晓艳;樊晋川;张兵;唐育民;李晓霞;王影;李超

    目的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行全麻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构成比及病理学特征,为西部地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全麻手术、术后病理诊断明确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10年间,我院收治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552例,男144例,女408例,比例约为1∶2.8;其中乳头状癌480例(86.96%);滤泡状癌19例(3.44%);髓样癌25例(4.52%);低或未分化癌16例(2.90%);淋巴瘤8例(1.45%);鳞癌4例(0.72%)。(2)淋巴结转移者314例(56.88%),男、女淋巴结转移分别为92例(63.89%)、222例(5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 P =0.048)。<45岁和≥45岁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73例(56.35%)、141例(5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7)。(3)男性≥45岁患者淋巴结转移者60例(71.43%),与男性<45岁淋巴结转移者[32例(53.33%)(χ2=4.97,P=0.026)],女性<45岁淋巴结转移者[140例(51.09%)(χ2=5.70, P=0.017)],女性≥45岁淋巴结转移者[82例(50.93%)(χ2=9.52,P=0.0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这10年的研究中,499例(90.40%)甲状腺恶性肿瘤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起源于非甲状腺滤泡细胞者少见,女性患者数明显多于男性。2002年至2008年,本院收治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增长缓慢,近三年增长明显。淋巴结转移率男性大于女性,男性≥45岁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与男性<45岁、女性<45岁和≥45岁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5岁和≥45岁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变化及性别差异

    作者:高金颖;陈忠云;李珊珊;谷洁;韩艳;刘岚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及其亚型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并探讨脂联素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中国汉族ACI患者160例和80例非ACI对照,按TOAST分型对 ACI 进行分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1)病例组中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88±1.91)mg/L vs.(7.56±2.1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CI 亚型不同,脂联素水平不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组水平低,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组居中,心源性栓塞(CE)组水平高[(5.25±1.60)mg/L vs.(6.05±2.07)mg/L vs.(7.17±1.71)mg/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对照组中,男性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女性血清脂联素水平[(7.01±2.09)mg/L vs.(8.22±2.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CI组中,并未发现存在性别差异;(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是ACI,尤其是LAA、SAA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ACI的一个危险因素;在ACI组中脂联素水平未发现性别差异;LAA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其他ACI亚型低。

  • 术前诊断肾癌的肾良性实质肿块的临床特点

    作者:湛海伦;周祥福;杨飞;方友强;司徒杰;邱剑光;高新;温星桥

    目的 探讨术前诊断肾癌的肾良性实质肿块的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第三医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术前影像学诊断肾癌并行肾部分切除或肾根治性切除的患者196例,分析术后病理结果为肾良性实质肿块的32例患者的病理类型、性别、年龄及肿物大小.结果 196例影像学诊断肾癌的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为良性病变的患者有32例,占16.3%,以肾错构瘤为主,多为女性(P=0.003)、年轻患者(P=0.000),且多见于直径较小的肿块(P=0.001).结论 对于女性、年轻、较小的而影像学诊断肾癌的肾实质性肿块,应注意肾良性病变特别是错构瘤的可能性.

  • 性别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院前延迟时间的影响

    作者:董永伟;陈宇;郑文;贺晓楠

    目的:探讨性别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PHD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明确诊断为STEMI并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447例。根据性别分成男性患者组(371例)及女性患者组(76例),比较两组患者间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就诊方式、PHDT及医疗保险类型的差异,同时,将PHDT分为5段:0~3 h、>3~6 h、>6~12 h,>12~24 h和>24 h,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性别及其他危险因素对不同PHDT的影响。结果女性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的年龄[(64±8)岁vs.(56±11)岁,t=1.040,P=0.001],且女性患者PHDT亦明显高于男性患者[(396±38)min vs.(367±30)min,t=1.219,P=0.017]。两组患者医疗保险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0,P=0.007)。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性别与院前时间延长有关(95%可信区间:0.216~0.981,P=0.049),同时就诊方式(95%可信区间:0.198~0.711,P=0.003)及保险类型(95%可信区间:0.004~0.587,P=0.018)也与院前时间延长有关。结论女性与STEMI患者PHDT相关。

408 条记录 1/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