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吉文

    目的:探讨高龄(≥75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将48例高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分为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比较两组病人1周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溶栓组临床再通率为61.9%;心力衰竭发生率:溶栓再通组为15.4%,未再通组为75.0%,未溶栓组为51.8%;病死率:溶栓再通组为7.6%,未再通组为37.5%,未溶栓组为25.9%。结论:高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应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其可以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 关节镜检术诊治关节疾患45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文祥;杜莉如;郑亚才;叶显乐;严康宁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关节疾患诊治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关节病(50膝、2踝)患者应用关节镜检术诊治。结果:术后31例患者随访平均1.5年,优良率80.64%。结论:关节镜检术具有创伤小、准确率高、恢复快、疗效高等优点,提高疗效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操作技巧、配套器械及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密切相关。

  • 银环毒蛇咬伤综合救治40例

    作者:林俊敏;苏雪娥

    目的:探讨提高银环蛇咬伤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通过40例银环蛇咬伤综合救治措施的分析,验证综合救治措施的正确性和必要性。结果:经综合救治措施治疗,40例银环蛇伤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9 d;发现“毒蛇伤假性脑死亡”的临床征象,经治疗待蛇毒排除或灭活后可康复。结论:综合救治措施可提高银环蛇咬伤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 蛇咬伤 急救
  • 盲肠癌24例临床分析

    作者:顾林根

    目的:探讨盲肠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4例盲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确诊为盲肠腺癌22例,粘液癌2例。采取右半结肠切除17例,姑息性切除2例,切除率为 79.2%,3年生存率89.5%,5年生存率63.2%。姑息性切除2例,术后存活不超过1年,治疗效果明显低于根治手术。结论:采用纤维结肠内窥镜、钡剂灌肠,以及结肠气钡双重对比低张造影术是盲肠癌早期有效诊断措施,大便潜血试验也可帮助早期发现大肠癌。右半结肠切除术是盲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盲肠肿瘤
  •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829例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探讨

    作者:罗丽茹;林焕馨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高胆)发病相关因素及疗效。方法:分析新生儿科住院829例高胆的发病相关因素,监测不同病因蓝光照射所需佳时间,并观察重症黄疸采用改良外周双管同步换血疗效。结果:高胆病因以围产因素占首位(34.74%),次为感染(26.29%)、G-6PD缺陷(15.68%)、母乳性黄疸(14.6%)。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光照射时间比较短,病毒感染、ABO溶血病、G-6PD 缺陷光照射时间应该适当延长。改良外周双管同步换血疗法,换血后胆红素浓度下降50%以上,无不良反应。结论:应提高围产期保健,加强胎儿监测,预防新生儿感染。光疗目前仍是治疗高胆首选方法,改良外周双管同步换血疗效确切,安全。

  • 复原胆肠吻合放置T管引流经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胆管残余结石并感染12例

    作者:汤献文;刘宇斌

    摘要目的:探讨对胆肠吻合术后胆管残余结石合并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2例胆肠吻合术后胆管残余结石并感染病人再手术,经吻合口胆管探查,利用纤维胆道镜尽可能取干净结石,复原胆肠吻合的解剖结构,放置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2周经T管造影,无结石者拔T管。有结石者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多次取石,直至将结石取干净为止。结果:12例手术复原胆肠吻合,3例经第一次纤维胆道镜将结石取干净,5例经第二次取干净,3例经第三次取干净,1例经第四次取干净。结论:复原胆肠吻合放置T管引流经纤维胆道镜取石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胆管残余结石并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 唇缘肌瓣在单侧唇裂一期、二期中红唇修复的应用

    作者:邝石峰;黄广香;邓国三;匡斌;刘志德

    目的:介绍唇缘肌瓣在单侧唇裂中红唇修复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168例单侧唇裂一期、二期患者在修复唇裂术中应用裂隙缘的组织形成唇肌瓣或唇肌肉瘢痕瓣修复红唇。结果:全部伤口Ⅰ期愈合。红唇及红唇结节自然、丰满,外观功能满意。结论:利用唇裂隙缘的组织形成唇缘肌瓣修复红唇的方法效果满意。

  • 抗生素应用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

    作者:胡建玲

    目的:了解我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对我院2000年9~10月期间的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现状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调查病案6 08份,抗生素使用率为95.6%,预防用药占69.9%,联合使用抗生素者占62.8%,三联以上者占38.0%。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比较严重。结论:今后要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的前瞻性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阻止不合理的抗生素应用。

  • 输尿管囊肿13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伟强;陈复纯;陈廷刚;蔡辉武

    目的:对1990~2000年间收治的13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总结。方法:10例行IVU及B超检查或膀胱镜检查。开放手术 10例,电切开术2例,另1例行保守治疗。结果:12例获术后随访,疗效确切。结论:B超及I VU二者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对囊肿直径<2.5 cm者宜行经尿道电切开术,而对直径≥2.5 cm者应采用开放性手术,并行输尿管再植抗反流。

    关键词: 输尿管疾病
  • Ⅲ型Pillon骨折手术疗效追踪研究

    作者:曾秋涛;黄明光;张普国;黄必留;何家强;郑佩刚

    目的:探讨治疗Ⅲ型Pillon骨折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对采用小范围内固定加外固定架组18例与钢板螺钉内固定组16例治疗的两组Ⅲ型Pillon骨折病例进行对比随访观察,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经平均18个月随访。A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周,无术后骨不连者,1例钉道感染;除1例踝关节功能差外,其余17例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B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0周,术后骨不连4例,伤口皮肤坏死钢板外露2例,踝关节活动功能差2例,余14例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按Phillips & Shwart踝关节评分法[2],A组55~90分,平均75分,B组40~65分,平均52分。结论:小范围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的疗效好,能明显减少伤口并发症及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能提供早期的关节功能锻炼,较钢板螺钉内固定有更多的优越性。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外固定器
  • 茎突过长症60例临床分析

    作者:崔少云;梁耀基

    目的:提高对茎突过长症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60例中,双侧患者19例,单侧患者41例,(以X线>3.0 cm为标准 )。60例均行手术治疗,经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58例,经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2例,结果:经 0.5~1年随访,40例症状完全缓解,14例症状明显缓解,6例症状无缓解。治愈率66.7%,有效率90.0%。结论:茎突过长症诊断可依据临床症状及触诊,并加以X线照片证实。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舌骨 茎突过长症
  • 脑梗塞的临床与CT表现不符原因分析

    作者:周建胜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临床与CT表现不符的原因,提高脑梗塞临床与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2~1998年经临床诊断及CT 检查的2 581例脑梗塞患者,对照分析临床与CT表现不符的原因。结果:临床与CT 检查相符的有1 885例,占73%,临床与CT检查不符的有696例,占27%。其中不符者中65例临床与CT均诊断脑梗塞,但临床体征与CT检出梗塞灶部位不符,占2.5%;248例初诊临床诊断脑梗塞,CT 初诊阴性,经CT复查或MRI检查被确诊为脑梗塞,占9.6%;383例临床初诊脑梗塞,CT初诊阴性,经CT复查或MRI检查被除外脑梗塞,占14.8%。脑梗塞临床与CT表现不符原因受患者一过性神经障碍症候群,发病至CT检查的时间,CT的容积效应,模糊效应及梗塞灶所在的部位,血管梗塞进展的速度,局部侧支循环的建立,窍血现象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充分了解以上因素,有助于提高临床与CT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38例临床分析

    作者:韩展昭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诱因、常见菌种及诊断与防治。方法:分析1999年11月~2000年11月38 例肺结核住院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中,真菌感染的类型主要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后是酵母菌和曲霉菌;感染发生与患者的原发病,抗生素反复、长期使用及不合理应用,长期使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近年本院肺结核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情况明显,早诊断,早治疗及合理、预防用药是减少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 肺结核 真菌 感染
  • 额骨骨折合并前颅底和颌面骨折型颅脑损伤52例分析

    作者:陈汉明;陈杏伙;方凯

    目的:总结额骨骨折合并前颅底和颌面骨折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方法:对5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受伤机制,总结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分析死亡原因。结果:治愈44例,治愈率84. 6%,轻残(右眼失明)1例,占2%,死亡7例,死亡率13.5%。结论:额骨骨折合并前颅底和颌面骨折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原发性脑损伤相对较轻、颌面损伤较严重的颅脑损伤,具有颅内损伤及颌面骨折两者的临床表现,容易发生窒息、失血性休克,造成继发性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或插管,补充足血容量,对脑挫裂伤严重者要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 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微创伤诊治

    作者:梁毅;王得坤;姜海明;何建行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临床特点,微创诊断和治疗。方法:对通过CT和X线胸片体检发现的16例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患者,利用胸腔镜将肺部肿物楔形切除,术中冰冻检查,恶性者再作肺叶切除,术后未作化疗和放疗。结果:10例后病理确诊为恶性,占62.5%,6例后病理确诊为良性,占37.5% ,术前有明确病理诊断2例,占12.5%,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结论:该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术前的各种病理诊断有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皮穿刺肺活检等,这些虽然对本病的鉴别诊断有帮助,但都不能提供准确的诊断,电视胸腔镜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明确的诊断,同时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使其诊治更趋合理。

  • 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万青;崔益钿;宋洋;蔡廷江;江小伟

    目的:分析20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病人入院时有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瞳孔改变及光反应、血肿部位、颅脑合并伤及伤后手术时间。结论:病人入院时GCS评分和瞳孔改变相结合可以尽早而准确地预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可为临床处理病人提供依据。

  • 前列腺灌注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作者:谢春发

    目的:观察应用前列腺灌注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将9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灌注组经尿道置入前列腺灌注管灌注药物并配合中药治疗,口服组为口服药物配合中药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炎症状、EPS镜检及培养变化。结果:应用前列腺灌注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较口服药物配合中药治疗更为有效。结论:应用前列腺灌注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符合国人心理,安全,疗效高的特点,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之一。

  • 腋下小切口行胸部手术27例

    作者:顾宪文

    目的:探索美观、损伤小的腋下小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皮肤切口位于腋下,分纵行及横行两种,长12~14 cm,分开背阔肌及前锯肌之间的间隙经肋间进胸。结果:采用此切口手术27例,包括气胸、血胸、支气管扩张、肺部良性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术后恢复较快,未见有并发症发生。结论: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适用性广等优点,同时兼顾美观,可以广泛采用。

  • 阔韧带平滑肌肉瘤并小肠转移1例

    作者:刘惠莲;赖日权;王卓才

    患者女,60岁,发现右下腹包块1年余,明显增大3 个月。患者于15年前已停经,停经后,阴道无血性分泌物,亦无腹胀、腹痛、呕吐及大小便改变,患者未曾服用避孕药及其他性激素药。1997年1月体检时B超发现右下腹占位性、实性包块5 cm×4 cm,尔后3个月,右下腹包块增大明显。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右下腹扪及包块8 cm×5 cm,质稍硬,边界清,活动度差;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子宫未见特殊,右附件可触及结节性实性包块,似儿拳大;B超检查、CT扫描提示右髂腰前内侧占位性病变,大小8 cm×6 cm,血生化及免疫检查正常。考虑为右卵巢癌,不排除肠道及肠系膜病变。1998年1月23 日在硬膜外麻下手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髂窝阔韧带上,与卵巢、子宫无明显粘连,容易剥离,其余脏器未见明显病变。当时病理诊断为右阔韧带富于

  • 自发性纵隔出血1例

    作者:朱俊文;赵育青

    患者男,72岁。于入院前4 d无明显诱因颈前正中、胸骨上凹处出现一直径约3 cm的小片瘀血斑,同时伴有咽喉部发痒。院外抗炎、对症治疗不见好转,颈前瘀血斑逐渐向上、下漫延至整个颈前和胸前壁,并有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就诊我院。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100次/min,呼吸26次/m in,血压17.3/10.7 kPa。神志清楚,精神较差,贫血貌。颈前及胸前壁可见大片紫黑色瘀血斑,气管居中,无皮下气肿,浅表淋巴结无病理性肿大。胸廓对称,肋间无增宽变窄,心界扩大,坐

  • 弥漫性肝海绵状血管瘤1例

    作者:李章白

    患者女,32岁。因面色苍白、右上腹不适6年,加重伴腹胀1个月于1993年12月入院。6年前患者分娩后逐渐出现头昏、乏力、面色苍白,觉右上腹隐痛不适,断续铁剂治疗,症状反复。1个月前症状加重,腹胀明显。无发热、骨关节疼痛及呕血、黑便,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查体:T 36.5℃,P 96次/min,R 20次/min,BP 16/9 kPa,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发现,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肝右肋下3 cm,剑突下5 cm ,质中,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血常

  • 胃窦部后壁穿透性溃疡并胃十二指肠瘘1例

    作者:刘鸿章;薛琪彪

    患者男,23岁。以进食后上腹部不适8年余,加重5 个月于1996年3月21日入院。入院前曾于本市医院进行胃镜检查,检查报告:(1)胃窦部溃疡;(2)慢性胃炎(浅表性);(3)反流性食管炎;(4)幽门梗阻。查体:形体消瘦、贫血貌;心肺(-),左上腹部膨隆可及振水音,有明显压痛,肠鸣正常。入院第3天在硬外麻下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中游离胃窦部后壁见与胰腺表面粘连紧密,游离难度较大;后打开胃腔探查,见胃窦部后壁有一

  • 面部皮脂腺囊肿切除后致腮腺瘘1例

    作者:许有信;许多祥;周玉凌;李应宏

    我们遇1例腮腺混合瘤误诊面部皮脂腺囊肿切除后致腮腺瘘,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2岁,因发现右面部有一红枣大小的肿物1年余于2000年1月19日收住入院。入院查体:T 37℃,P 84次/min,R 21次/min,BP 14/10 kPa。发育正常,神志清,五官端正,颈软,心肺正常。外科情况:右面部近耳屏前,有一约1 cm

  • 以发热为唯一症状的慢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

    作者:吴进传

    患者男,45岁,农民。因发热1周入院,无其他主诉。在村卫生室给予抗炎、退热等治疗,效果不明显,体温38.5~39℃,用退热剂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但数小时后会再次发热。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65次/min,呼吸 18次/min,血压11/8 kPa,精神较差,皮肤粘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巩膜无黄染,咽部无红肿,扁桃体不肿大。心率65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血红蛋

  • 子痫并发尿崩症1例报告

    作者:刘岚;刘贺临

    患者22岁,孕1产0,孕31+5周,双下肢水肿1 月,3 d前走路摔倒后突发抽搐,反复3次,在当地医院用硫酸镁15 g治疗后,呼吸减慢至15次/min,加用钙后呼吸节律恢复至20次/min,之后又发类似抽搐2次,于1999年11月1日转入我院。检查:T 37.9℃,P 96次/min,R 22次/min,Bp 120/90 mmHg,神志清楚,抬入病房,急性病容,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双下肢水肿(+),膝反射存在。宫高23 cm,腹围82 cm,LoA位,胎心音134次/min,头浮,未作肛查。门诊资料缺。入院诊断:孕31+5周,孕1产0,LoA,产前子痫。入院后

  • 雷尼替丁致血小板减少1例

    作者:黄静生

    患者,男性,30岁。在本院因“上消化道溃疡并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按医嘱口服雷尼替丁胶囊0.15 g,每日2次,维生素B 1片20 mg,每日3次,连服20 d后出现口吐唾液带血、鼻塞、轻度喉痛,无发热。患者自认为“感冒”未治疗,3 d后以上症状加重,早上起床唾液带血增多,自觉病情严重,到医院就诊。给予先锋霉素Ⅴ 4.0 g静滴及对症处理治疗3 d,未见好转,再次就诊。查体:T 37℃,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部分牙龈明显渗血,右眼球结膜见一红斑,右前

  • 无脾综合征1例

    作者:李素芬;黄明学

    患儿男,4个月,因咳嗽2 d,加重1 d入院。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生后即有口唇及甲床发紫,时有“气急”未予重视。其母两年前有红斑狼疮史,近两年治愈并停药。孕期4~5个月时有“感冒”史,服药不详,无同类家属病史,父母双方非近亲婚配。入院体查:T 37℃,R 60 次/min,P 150次/min,体重7 kg,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青紫,头颅及五官无畸形,口唇紫绀。胸廓无畸形,三凹征(+),两肺呼吸音粗,右胸前区心尖搏动明显,剑突右下方可触及震颤,左胸前心音低钝遥远,右胸部心音较左胸明显有力,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腹软,右肋下未及肝脏。左肋下可及肝脏3.5 cm,左肋下未及脾切迹,肠鸣音正常,四肢末端青紫,可见杵状指,趾,神经系统无异常。入院后X线检查胸腹正位片示:右位心,横位肝变异。心脏超声多普勒报告:先天性心脏病,右位心,双腔心,大动脉错位,肺动脉瓣狭窄,脾脏缺如,肝脏居

  • 脾巨大错构瘤1例

    作者:姜华伟

    患者女,57岁,左上腹胀痛不适3年,查体发现左上腹包块而入院。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发现脾门区向内上方凸起一13.5 cm× 11 cm的异常回声区,其内见较多的强回声,部分强回声后有声影,境界清楚,诊断为脾占位性病变。CT平扫于脾门向上内方见一大径约13 cm×12 cm ×10 cm的类圆形软组织影,CT值与脾相似,约50 Hu左右,边整而清楚

  • 刮疣术加外涂氟尿嘧啶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作者:卢和琨;黄银娇;罗宇康;谢礼豪;谭仲楷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刮疣术加外涂氟尿嘧啶液联合治疗。结果:治疗16例,第1疗程治愈12例;复发4例经第2疗程治愈。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刮疣术加外涂5-氟尿嘧啶液联合治疗,简单易行,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

  • 泽桂癃爽治疗性病后前列腺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文彪;欧阳志彬

    目的:评价泽桂癃爽对性病后前列腺炎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口服泽桂癃爽胶囊治疗63例性病后前列腺炎综合征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卵磷脂小体,白细胞记数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愈13例(20.6%),有效45 例(71.4%),总有效率92%;无效5例(7.9%)。结论:泽桂癃爽治疗性病后前列腺炎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 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行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焕娟;詹鸿;张秀燕;陈浩文;李映桃;佘若青;陈敦金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40例ASA Ⅰ~Ⅱ级的无产科异常情况的足月单胎妊娠妇女,年龄20~43岁,随机分为镇痛组(n=20)和对照组(n=20)。镇痛组于宫口开至3 cm左右,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0.15% 罗哌卡因3~6 ml/h持续硬膜外注入,对照组为自然分娩。观察两组疼痛评分(VAS 评分)、产程时间、注药前后宫缩间隔时间、宫缩持续时间、胎心率、监测产妇血压、脉率、脉搏氧饱和度、计算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镇痛良好,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0.15%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行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 持续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钙磷代谢影响的观察

    作者:黄旭强

    目的:研究持续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疗法对哮喘婴幼儿生长发育、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7例哮喘婴幼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吸入不同剂量(100μ g/d,200μ g/d)的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6~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评价身高、体重及1~3岁身高增长速度情况,并在疗程开始与结束时分别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空腹晨尿钙/肌酐比值。结果:持续吸入BDP 6~12个月临床症状得到良好控制,生长发育、钙磷代谢未受影响。结论:持续吸入小剂量激素可作为一线药物用于婴幼儿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是可行及安全的。

  • 洛赛克与甲氰咪胍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

    作者:邓仁益;程伯敏

    目的:观察洛赛克与甲氰咪胍对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196例入院时未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予一般治疗;洛赛克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预防性应用洛赛克40 mg+10 ml洛赛克溶媒静注,1次/d,连用1周;甲氰咪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甲氰咪胍0.4 g+0.9%生理盐水20 ml静注,2 次/d,连用1周;观察用药过程中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63.4%,甲氰咪胍组为19.7%,洛赛克组为4.6%,3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甲氰咪胍与洛赛克能有效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洛赛克与甲氰咪胍相比,洛赛克又明显优于甲氰咪胍。

  • 来氟米特和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帅宗文;李向培;徐建华;厉小梅

    目的:与甲氨喋呤(MTX)相比较,观察来氟米特(Leflunomide,LFM)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双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60例RA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分别服用LFM 每日20 mg和MTX每周15 mg,疗程24周,比较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LFM和MTX均能明显改善RA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治疗12周和24周的有效率LFM 组分别为70.67%和81.54%,MTX组分别为56.16%和75.81%;显著有效率LFM组分别为33. 33%和36.92%,MTX组分别为28.77%和35.4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LFM组为15.15%,MTX组为26.47%,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但LFM的不良反应程度较MTX轻。结论:LFM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唐平

    目的:观察降纤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和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治疗组30例,其中发病24 h内给药19例,24~48 h内给药11例。对照组26例,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对血液粘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其中24 h内给药组的痊愈率较48 h组明显升高,分别为36.8%和18.1%。治疗后血浆粘度显著降低,全血低切粘度显著下降而高切粘度无显著变化。血浆纤维蛋白原由治疗前的4.79 g/L降至2.43 g/L 。结论:提示降纤酶能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纤溶活性,降低血浆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

    关键词: 脑梗死 治疗 降纤酶
  • 欧必亭、枢丹、氟哌啶预防硬膜外吗啡恶心呕吐效能比较

    作者:张劲军;孙来保;夏杰华;黄文起;陈秉学

    目的:观察新药欧必亭对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ASA 1~2级的妇科择期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成欧必亭组(T组)、枢丹组(O组)、氟哌啶组(D组)3组,每组各30例。手术开始时T 组静注欧必亭5 mg,O组静注枢丹8 mg,D组静注氟哌啶2.5 mg。关腹时开始行吗啡镇痛,术后4,8,12,24 h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镇痛、镇静及恶心、呕吐评分情况。结果:3组病人镇痛评分基本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 。恶心、呕吐的评分和呕吐发生率以T组略高,D组低,但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恶心发生率T组高于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O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评分D组较其它两组高,尤其在4~8 h明显(P<0 .05),O组和T组镇静评分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欧必亭能有效地预防吗啡术后镇痛的恶心呕吐,且无明显镇静等副作用,与枢丹效能相近。

  • 降纤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34例临床分析

    作者:肖建国

    目的:为了初步研究降纤酶溶栓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梗塞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34例)给予降纤酶治疗;对照组(22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愈显效率溶栓组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52.94%,22.73%,早期疗效(治疗6 h内)溶栓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降纤酶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早期疗效显著。

    关键词: 脑梗塞 纤溶酶
  • 纳络酮与可拉明合用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炎明;张康信

    目的:探讨纳络酮与可拉明合用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6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3 例,常规予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排痰、应用可拉明呼吸兴奋剂。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病人的神志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56.52%。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96%。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与可拉明联合应用疗效较对照组显著,能缩短病人的清醒时间,降低PaCO2,提高PaO2和pH值,无明显副作用,在需要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肺性脑病时值得推广应用。

  • 抗结核药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肺结核疗效观察

    作者:李昕洁;黄玉娟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复治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96例),以2HRZS(E)/4 HR联用乌体林斯治疗方案;对照组(33例)单纯以2 H RZS(E)/4 HR化疗方案。于治疗2个月及治疗结束时观察免疫指标、痰菌阳转情况及病灶吸收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及结束时免疫指标治疗前低者于治疗后有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有效率等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免疫治疗剂辅助抗结核化疗有良好作用。

    关键词: 结核 佐剂 免疫
  • 联邦他唑仙在胸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观察

    作者:唐继鸣;陈刚;肖朴;贲晓松

    目的: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应用联邦他唑仙预防感染的可行性。方法:围手术期应用联邦他唑仙的胸部手术病人84例,术前 1 h应用联邦他唑仙4.5 g静滴,术后每8 h静滴4.5 g,疗程3~7 d。术前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胸片显示肺部有阻塞性炎症者,术后加用丁胺卡那霉素0.4 g,每天静滴1次。结果:肺部手术55例,有效率为92.73%,食道手术13例,有效率为92.31%,纵隔手术16例,有效率为87.50%,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联邦他唑仙在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院内菌群不断变化的今天,对普通胸外手术的预防性作用值得肯定。

  • 鞘内注射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赵明熙;马致国

    我科自1994~2000年,行鞘内注射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下称儿童结脑)18例,并与传统三联抗结核治疗的18例患儿作配对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根据患儿家属意向及患儿第1~2次鞘内注射难易程度分为鞘内注射治疗组和单纯抗结核治疗对照组。诊断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变化,配对条件:(1)年龄相差小于5岁。(2)观察疗程≤30 d。(3)甘露醇疗程≤10 d。(4)呕吐消失观察天数≤6 d(鞘内注射3次)。1.2 临床资料共计18对36例,其中男12对,女6对,年龄2.5~12岁,中位数年龄7岁,两组临床情况:喷射性呕吐或呕吐及颈项强直等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1.3 治疗方法两组入院头1~3 d均用氟美松0.5 mg /kg,异胭肼10~15 mg/kg

  • 骨盆出口前后径对分娩的影响

    作者:金萍

    骨盆前后径对分娩的影响常被忽视,从而可能对母儿造成不良影响,我们曾遇2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病例1,25岁,因第二胎足月孕,腰骶部坠胀2+h于2000年9月14日20:40入院。孕期经过良好,1+年前在某乡医院足月孕分娩,因第二产程延长14 h,胎儿宫内窘迫行胎吸助产一男婴,重3 900 g,新生儿苍白窒息,抢救无效死亡。入院查体:T 36.5℃,P 90次/min,BP 14/9 kPa,身高1.65 m。一般情况好,皮肤无黄染及抓痕,甲状腺不肿大,心肺正常,肝脾未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产科检查:宫高35 cm,腹围96.5 cm,头先露,枕左位,半入盆,胎心音140次/min,无宫缩,骨盆外测量:24 cm×27 cm×21 cm×8.5 cm。内诊:头先露,高位-3,胎膜未破,骶骨深弧形、骶尾关节前突,尾骨活动。双侧坐骨棘Ⅰ度突出,骶棘韧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忠伦;黄厚斌;罗南萍;徐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可溶性糖蛋白,具有促血管内皮分裂、增生和提高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本文研究VEGF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5~80岁,平均(57.6±14.6)岁;糖尿病组74例,其中无眼底病变组(NDR)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22~84岁,平均(50. 24±17.44)岁,病程2周~8年,平均(2.37±2.18)年;有眼底病变组(DR)41例,男17例,女24例,年龄30~82岁,平均(61.07±10.96)岁,病程1周~35年,平均(9.54±6.90 )年。1.2 测定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酶免疫法试剂,深圳晶美公司提供,按说明书操作,在全自动酶标仪上测定,自动打印结果。2 结果

  • 甲状腺再次手术行包膜内切除预防喉返神经损伤134例疗效分析

    作者:张旭升;李兵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严重并发症,特别是甲状腺再次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的机会更大。我院从1985~2000年共收治甲状腺再次手术病例192例,其中行甲状腺包膜内切除134例,称为A组;其余的58例采用常规的甲状腺切除术,称为B组。现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组134例,男36例,女98例,年龄18~69岁,平均37.5岁,病程3个月~ 12年,全均行甲状腺手术。B组58例,男13例,女45例,年龄20~68岁,平均36.5岁,病程 2个月~10年,均为同期住院病例,以前有甲状腺手术史。1.2 方法 A组的病例采用处理甲状腺部分粘连后,在直视下用钳在预定切除线钳夹甲状腺固有包膜,把喉返神经置于切除范围以外,在甲状腺包膜内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组织。用手指衬托甲状腺背面,既可确保背被膜完整和部分侧包膜,遇到出血时压迫止血,又可了解甲状腺残留多少,不致以切除过多或过少,引起甲低或

  • 先天性梅毒2例

    作者:袁英英;李云兰;于泉

    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所致的胎儿先天感染,常为全身受累。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近几年来其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出生质量,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危害。我院近年收治CS患儿2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 女,生后32 d。因周身皮肤黄染25 d于2000年9月10日入院。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妊娠顺产,出生体重3 200 g。生后10 d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呈圆形,见于四肢、会阴部及面部,高出皮面,大小不等,部分呈出血性,按“皮炎”治疗,效果不佳。母孕期无特殊,体检:体温36℃,体重4.3 kg,营养发育一般,精神欠佳,全身皮肤中度黄染,颜面及口唇苍白,头面部、双上肢肘关节下、双下肢及会阴部见湿疹样皮疹,多数表面结痂,部分已脱屑,口周皮肤放射状皲裂,部分出血,手足掌跖部皮疹呈水疱样,伴破溃。前囟平坦,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28次/min,律齐,心前区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腹部膨隆,肝肋下10 cm,脾肋下7 cm,质中度硬,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5 g/L,白细胞31.1×109/L ,中性0.306,分叶0.637。肝功能

  • 小儿恙虫病11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丽红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小儿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1 ~1997年收治的11例小儿恙虫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为11个月到12岁,其中~3岁1例,~6岁3例,~9岁2例,~12岁5例;发病季节1~3月份1例,4~6月份2例,7~9月份6例,10~12月份 2例;病前居住环境:农村8例,城市3例(发病前7~15 d有郊游或野外露宿史)。 1.2 临床表现1.2.1 一般症状全部病例均有发热,体温38~41℃,7例弛张热,3例稽留热,1例不规则热,来院前已发热4~14 d,平均9.1 d,伴咳嗽7例,球结膜充血2 例,尿少、眼睑浮肿1例,消化道出血2例,惊厥、昏迷2例。1.2.2 焦痂或溃疡 10例体表出现焦痂或

  • 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5例临床分析

    作者:唐文国;余定庸;漆建;罗仁国

    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少见,我院近两年来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26~70岁,平均61.8岁,术前体查全身表浅淋巴结均未扪及。病史长者3个月,短者3 d,平均29.6 d。部位:双额镰下胼骶体区紧邻侧脑室前角2例,右岩骨尖侵犯至中颅凹硬膜外及CPA区1例,左CPA区2例。肿瘤大者8 cm×4 cm×3 cm,小者3.1 cm×3 cm×4.5 cm,所有病例均有头痛史,其中3例伴呕吐,2例伴精神行为异常,3例位于CPA区患者均有相应颅神经损害及共济失调表现。血常规检查均未见淋巴细胞增多及其它异常。全部病例病前均无器官移植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病史。1.2 临床影像检查资料本组术前均行CT检查,平扫均显示部分肿瘤呈高或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呈分叶状。2例位于额叶脑组织内者伴有广泛瘤周水肿,脑外CPA区无水肿反应。有2例CPA区病变行MRI检查,其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FLAIR呈等信号,增强呈明显均匀高信号。全部病例均与硬膜或脑室相关。1.3 治疗方法及效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全切2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4 例转肿瘤科行正规放、化疗,3例仍健在,长生存期1例已达15个月,1例术后11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另1例因

  • 食管癌切除手术死亡2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伟光;杨正心

    我院1980年1月~2000年1月进行食管癌切除手术466 例,术后1月内死亡22例,总切除病死率4.7%。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年龄50~73岁,中位年龄60岁。男16例,女6例。颈段癌2例,胸上段癌4例,胸中段癌10,胸下段癌6例。全部为鳞癌。病灶长度≥5 cm 16例,<5 cm 6例。分期:Ⅲ期12例,Ⅱ期1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6例,严重贫血4例,低蛋白血症6例,糖尿病2例。1.2 手术方式经左胸后外侧切口主动脉弓上吻合12例,弓下吻合4例;右胸前外侧、腹、左颈部三切口4例;非开胸食管内翻拨脱术2例。1.3 结果手术死亡22例,原因为吻合口瘘10例,肺部并发症6例,大出血4例,乳糜胸2例。总切除病死率4.7%(22/466),1990年前手术72例,死亡10例,病死率13.9%;1990 年后手术394例,死亡12例,病死率3.0%。

  • 初治菌阳肺结核短程化疗效果分析

    作者:陈健正

    肺结核病不住院化疗推广以来,其化疗方案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达到高治愈水平关键一环。自90年代初开始,经过多年来利用世行贷款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即卫V项目)运转,按照其规定的治疗方案,收到了较高疗效,现就本市322例初治菌阳肺结核短程化疗效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1998年初治菌阳肺结核322例,其中男233例,女89例,年龄14~82岁;农村居民269例,城镇居民45例,职工2例,学生6例;其中25岁以下36例,占11%,65岁以上48例占15%。1.2 临床表现 322例病人均为因症就诊,痰涂片阳性,具备不同程度的肺结核临床表现,其中以咳嗽、发热者较多,分别是:咳嗽318例占99%,咳血171例占53%,胸痛113例占35% ,发热196例占61%,乏力161例占50%,食欲减退84例

  • 翼状胬肉联合手术与常规手术临床比较

    作者:黄涛;范丽薇;王元贵

    @2翼状胬肉手术方式很多,但联合手术的报道少,我科通过一年的临床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两组年龄均为30~60岁,均为内眦部生长,翼状胬肉伸入角膜缘内3 mm,第一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充血性为30例。第二组47例,男29例,女18例,充血性43例。1.2 手术方法第一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结膜转位、干细胞移植,以及巩膜暴露、烧灼。具体如下:用尖刀片于胬肉头部外0.5 mm切开浅层角膜后分离胬肉头、颈部,并分离至泪阜。把结膜与其下的胬肉组织干净分离开。在不伤及内直肌情况下尽量剪去翼状胬肉组织。充分干净刮除巩膜、角膜面的残留组织,并烧

  • 铁缺乏状态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振玉;郑志汉;王小平;丁宝玲

    临床上常会遇到因头昏、乏力、纳差而就诊的患者,检测其血红蛋白正常,但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减低和(或)骨髓贮存铁缺乏,经铁剂治疗后症状消失,提示该类患者为机体铁贮存已减少而贫血尚未发生的一种亚临床缺铁状态。为了对这类患者的铁代谢状况进行判断,以利于临床上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现将我院1987年~1999年接诊的100例铁缺乏状态患者的实验数据与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在就诊患者中,除外原发肝、肾及内分泌等疾病,选择有明显缺铁因素者100例。其中男28例,女72例;年龄7~75岁,中位年龄28.3岁。缺铁原因:偏食47例,慢性失血46例(月经过多35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内外痔6例,原因不明鼻衄2例),胃肠手术后3例,乳腺癌术后2例,延期哺乳2例。1.2 方法对100例患者均作血常规、骨髓细胞学及铁染色检查,检测血清铁蛋白(SF)89 例及血清铁(SI)98例。1.3 铁缺乏状态判断标准 (1)Hb(男≥120 g/L,女≥110 g/ L)及RBC数(男≥4.0×1012/L,女≥3.5×1012/L)均在正常范围;(2)骨髓示贮存铁缺乏;(3)铁剂治疗有效。1.4 临床表现 100例中头昏82例,乏力53例,纳差43例,消瘦12例,记忆力减退18例,失眠12例,心慌5例,气短4例,易感冒10例。

  • Seldinger导管法治疗心包积液19例分析

    作者:张家文

    1995年1月~2000年8月,作者采用Seldinger导管法治疗心包积液1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心包积液病人均为本院住院病人。男14例,女5例。年龄18~60 岁,其中结核性6例,肿瘤性4例,外伤性2例,尿毒症性2例,化脓性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 例,不明原因2例。19例均以X线及二维超声确诊。积液量中~大量(右室前壁前液性暗区厚度>5 mm),均有心包填塞症状。1.2 治疗方法病人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确定剑突与左侧肋弓交界处以下2 cm 为进针点,用16号穿刺针,针尖向后、向上、向内,穿刺方向与冠状面约呈1 5

  • 阴囊内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108例

    作者:王文清;贾玉东;李百明

    隐睾症是小儿常见病,因其能影响生育力和可能癌变,需要合理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宜年龄及方法选择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院自1990~1998 年收治小儿隐睾10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儿108例,其中右侧74例,左侧29例,双侧5例。年龄2~6岁,均采用阴囊内固定术。1.2 手术方法循斜疝修补术切口,显露睾丸及精索,切断睾丸引带并处理疝囊。充分松解精索,直到睾丸能无张力地降入阴囊。分离阴囊直达底部。由左用

  • 结脑非典型表现临床分析

    作者:张广智

    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非典型临床表现渐增多,现将我们遇到的几种类型各择1例作临床分析如下。1 貌似低颅压的高颅压 例1 女,25岁,农民。因发热、头痛2个多月,加重半个月入院。病初在当地按感冒治疗无效,后做腰穿:压力0.196 kPa(20 mmH2O),WBC 10×106/L,未分类,蛋白615 mg/L,糖、氯化物正常,体温38℃;血沉第1小时58 mm;X线胸片、脑电图均正常。按“低颅压综合征、结脑待排除”给予补液治疗,同时间断少量应用抗痨药和氟美松,症状缓解后停药。停药不久病情反复,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谵妄躁动,痛苦呻吟,遂来我院就诊并入院。入院后查:体温38.1℃;头痛剧烈但与体位无关;意识模糊,谵妄躁动,双侧视神经乳头边界稍模糊,颈有抵抗,克氏征 (±);血沉第1小时30 mm;腰穿:压力0.489 kPa(50 mmH 2O),WBC 2×106/L,蛋白616 mg/L,糖、氯化物正常。给予甘露醇能明显缓解头痛症状。拟诊“结脑”给予正规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入院14,31,51,58[ KG*1/4〗d复查腰穿,压力分别为:0.6361,0.7831,1.1741,2.0541 kPa(6

  • Dieulafoy病2例诊治体会

    作者:王成文;金松杰

    Dieulafoy病临床少见,易误诊及漏诊,我们遇到2 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 男,53岁,因上腹剑突下痛并反复发作或饥饿时疼痛10余年,加重10 d,黑便1 d伴头晕急诊入院。入院后患者反复便血并出现呕血,总量超1 500 ml,经输血及药物止血等对症治疗无效,遂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内血块约250 g及鲜血300 ml,胃体、窦及球部未见溃疡及出血灶。清除胃内容后,发现血液自胃上部流出,探查发现贲门下3 cm后壁有一约1 cm粗糙面,该处中间有一血管活动性出血。遂行包括病灶在内的远侧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送检近胃小弯侧贲门后壁局部浅表性溃疡,于其中央见一小动脉,其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管腔内有混合血栓形成,动脉周围胃粘膜坏死及炎症改变。 例2 男,30岁,因黑便伴头晕6 h入院。急诊胃镜检查示胃内大量新鲜血液,胃体中、下部及胃窦部散在糜烂面,直径

  • 新生儿窒息并发肺出血32例分析

    作者:万强;陈祖芬

    窒息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症,并发症多,其中肺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预后极差,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收治的32例新生儿窒息并发肺出血的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1月~2000年1月,我院收治新生儿窒息327例,其中32 例并肺出血(确诊标准为,口鼻有血性液体或鲜血流出),占同期窒息新生儿住院的9.78%。男19例,女13例,男:女=1.46∶1,年龄36.5 h(0.5~78 h),胎龄 36.5(28~40)周,体重2 451.7 g(1 100~3 800 g)。32例均在生后1周内死亡,病死率100%。占同期新生儿死亡的59.25%。1.2 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及分析按照Aparg's评分标准,同期住院重度窒息新生儿116例,并发肺出血20例;轻度窒息211例,并发肺出血12例;两组比较χ2=11.32,P<0.001,重度窒息并发肺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同期窒息早产儿94例,并发肺出血19例;足月窒息儿233例,并发肺出血1 3例;

  • 在模拟定位仪下行人体软组织异物取出术

    作者:刘振玉;方向明;许国安;陈帆;欧阳辉;刘学广

    模拟定位仪本是X线刀的辅助定位设备,作者自1 996年开始,在模拟定位仪下为532例患者成功取出体内异物,无1例失败,无并发症。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自1996年9月~2000年11月,共收治532例(体内异物632处),男413例,女 219例,年龄1.2~73岁,平均(25±19)岁。异物部位:手部168例,上肢124例,下肢152例,臀部89例,胸腹部173例,头颈部33例,腰背部182例,共取异物921枚。异物在体内存留时间0.5 h~16年,平均(0.6±29.3)个月。症状:局部疼痛或(和)肿块154例,局部感染经久不愈158例,局部无症状但因异物残留引起焦虑者259例,异物在软组织内移动有61例。其中有421例患者在外院经过2次以上取异物失败转入我院。1.2 方法在模拟定位仪下,找到异物的等中心点,确定异物的准确部位和距皮肤的准确深度,在皮肤上标记后,选择离皮肤短距离点或重要组织结构较少的一侧,常规消毒皮肤,作一0.5~2 cm切口。用血管钳作钝性分离,达到确定的深度后,张开血管钳,此时可有触及异物的感觉,夹住异物后缓缓退出。颅内异物由脑外科医师手术,术后常规肌注精制破伤

  • 慢性骨髓炎32例治疗体会

    作者:田秀全;樊秋云;田桂芹

    慢性骨髓炎病程长,感染严重,死骨与皮损或窦道常并存,是临床的难点之一。我院于1995年10月~2000年10月探索其治疗方法,选择32病人,通过应用有效抗生素,病灶清除,剔除死骨,创面修复,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在16~60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3~ 20个月。病变部位:股骨4例,胫骨24例,桡骨4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18例,闭合骨折切开复位术后感染8例,急性骨髓炎转为慢性骨髓炎6例。入院前已做手术者18例,2次手术者 6例,入院前已有窦道或骨质外露者26例。其他均有局部软组织红肿,X线片有不同程度骨质密度改变或有骨膜下层状新骨形成,骨质硬化,密度增加。

  •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52例分析

    作者:郑飞;张环照

    我院自1983年5月~1999年8月收治胫骨平台或胫骨上段骨折累及胫骨平台63例,现将资料较完整的52例进行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16~62岁,平均31.5岁。骨折类型:胫骨内髁7例,胫骨外髁9例,双髁8例,粉碎性骨折19例,胫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累及胫骨平台9例。开放性骨折25例。致伤原因:各种车祸29例,重物砸伤23例。合并伤:合并其他肢体骨折16例,合并颅脑损伤5例,合并腹部脏器损伤4例,合并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4例,合并内或外侧副韧带损伤7例,合并动脉损伤3例。1.2 治疗方法非手术治

  • 小儿恶性组织细胞病20例

    作者:莫丽亚;施维明;朱纯华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所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我院建院十余年来先后发现20例恶组患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2例,女8例。起病年龄小2个月,11个月~4岁14例,5~7岁2例,10 ~11岁3例。从发病到死亡,整个病程10~26 d 8例。1.2 临床表现持续高热17例,反复低热3例。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各13例。腹泻5例,其中2例伴腹痛、便血,2例出现严重脱水、酸中毒。10例出现不同类型皮疹。9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7例肝肿大,大达肋下10 cm;13例脾肿大,大达肋下14 cm。1.3 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全血细胞减少14例。除1例血红蛋白为120 g/L外,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36~50 g/L 7例,60~90 g/L12例。3例白细胞明显增高,余均降低,其中(0.7~2)×109/L 7例,( 2.1~3.5)×

  • 体位加注气法调节硬膜外阻滞平面和范围的应用体会

    作者:李学俊;管巍

    我们在由一麻醉师操作,麻醉药剂量、注药速度相同的条件下,利用体位加注气法调节硬膜外阻滞平面和范围,与单纯体位法相比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腹部和下肢手术200例,男124例,女76例,年龄20~66岁,体重43~ 82 kg,身高1.50~1.86 m,ASA Ⅰ~Ⅱ级。选择与手术部位相对应的椎间隙穿刺,每个穿刺部位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注气组;Ⅱ组:非注气组。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1.2 麻醉方法本组病人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 g。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 cm;平卧给2%利多卡因10 ml,0.3 %丁卡因10 ml,1∶20万肾上腺素局麻药混合液4 ml,5 min 后测试硬膜外阻滞平面,无全脊麻现象,根据手术需要调整体位(平面位于手术区者,体位不变),上腹部再注入上述局麻药混合液6 ml,下腹部及下肢注入1 0 ml,注气

  • 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26例

    作者:顾秀玲;张瑞敏;吕红艳;陈永学

    我们自1996~2000年收治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26例,均为住院病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为4个月2例,8个月3例,1岁6例,~3岁7例,~7岁5例,~10岁3例。全部病例均为肌肉注射1~2次胃复安后出现症状。用量为每次5~10 mg,注射后出现症状时间为1~4 h。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双眼上翻凝视,后仰头18 例,阵发性痉挛性斜颈,双眼同向凝视8例。全部病例均无意

  • 毫米波治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瘫20例

    作者:汪渡华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耳鼻喉科临床较多见的疾病,发病中的治疗一般依赖药物。本组采用毫米波治疗仪,辐射在耳后乳突部下方部位,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科在7年中共诊治不同程度的周围性面瘫40例(除外伤及手术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治疗组20例,其中20~40岁8例,~60岁12例,对照组20例,其中20~40岁9例,~60 岁11例。两组的发病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角歪斜,抬眉,皱额,闭目,鼓腮和吹口哨等阳性体征。发病平均天数7~10 d左右,两组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情况基本相同。1.2 方法治疗组用毫米波功率密度4.2 mW/cm2,频率30.7 GHz ,将辐照头置于患侧的耳后乳突部下方(相当于面神经

  • 肝硬化患者血清纤维连结蛋白的测定

    作者:张玉萍

    纤维连结蛋白(fibronectin,FN)是一种糖蛋白,它能促进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的粘连,维持细胞形态;在组织修复中FN亦起到“修复”作用;在免疫反应中FN促进细胞的吞噬及细胞移动。此外,它还是一种具有非特异性的调理素,广泛存在机体的组织和血液里。在肝功能损害时,其合成减少,血清中浓度降低。为了探讨肝硬化患者体内FN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55例肝硬化患者及46例正常人血清中FN的含量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7年2月~2000年10月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共55例,其中男46例,女9例,平均年龄50岁。平均病程9.7年。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3例,B级 24例,C级18例。55例患者中有

  • 急诊输尿管镜气压碎石治疗后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30例分析

    作者:文卫军;黄晓峰;梁光远

    我院自1996年12月~2000年3月应用德国Wolf输尿管镜和国产APL气压碎石机急诊行腔内碎石治疗后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男性,年龄18~66岁,平均46岁。结石大1.1 cm×1.0 cm×0.9 cm,小0.7 cm×0.5 cm ×0.4 cm。全部病例均以急性尿潴留就诊。尿潴留时间4~15 h。30例中有10例并发前列腺增生症。1.2 治疗方法行骶管或尿道粘膜麻醉,经尿道口插入输尿管镜,这时可见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助手轻握阴茎、伸直,术者将气压冲击针直接接触结石,直视下将结石击碎,击碎成<3 mm的碎块,然后用冲洗泵冲出结石,个别稍大颗粒可用取石钳钳出。平均治疗时间为12 min,术后常规留置尿管1~3 d。2 结果 30例中,除1例因结石位于后尿道憩室内未能碎石而改为开放手术外,29例均一次碎石成功。无1例尿道穿孔,仅有一

  • 女阴尖锐湿疣41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荣

    女阴尖锐湿疣(CA)易与其它乳头状增生性疾病相混淆。本文试图通过41例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对C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 自1990年1月~1998年6月,我科女阴部乳头状赘生物取活检共102例。对其切片和临床资料进行了全面复习,确诊CA 41例。剔除了乳头状瘤33例,假性湿疣12例,非特异性女阴炎9例及因组织太少或资料不全的7例。送检标本均用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部分做了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标准参考有关文献[1]。2 结果2.1 临床情况本组年龄22~46岁,其中22~35岁38例;已婚37例,未婚4例(均有性生活史),孕妇3例;承认有性乱史1例,性侣同患本病2例。外阴搔痒37例,局部疼痛29例,白带异常27例,并发滴虫性阴道炎5例,霉菌性阴道炎3例,外阴湿疹1例。病变位于小阴唇多,计17例,阴道口及阴道壁13例,阴道前庭5例,阴蒂及其包皮2例,宫颈2例,会阴及肛周2 例,2处及2处以上联合发病3例。2.2 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皮乳头状增生41例(100%),诊断性挖空细胞40例(97.6%),基底细胞增生39例(95.1%),棘细胞层增生39例(95.1%),角化不全40例(97.6%),真皮毛细血管增生扩张35例(85.4%),间质炎症反应37例(90.2%)。

  • 癌基因mdm2和neu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

    作者:田英;廖瑛;何淑雅;贺丽萍;周秀田;宋岚

    目的:探讨癌基因mdm2和neu在骨巨细胞瘤(GCT)中的表达及与GCT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mdm2和neu在52例GCT患者(GCT按Jaffe分级:Ⅰ级15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中的表达。结果:18例mdm2表达呈阳性,阳性率34.6%,11例neu表达呈阳性,占21.2%。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871和0.441)。mdm2和neu在复发和无复发的病例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25.6%和38.5%,15.4%。两者同时阳性表达的有4 例,mdm2和neu同时过表达与GCT病理分级差异无显著意义(P=0.945),而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结论:mdm2和neu在GCT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而与其复发有关。

  • 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谢美珍;谢遵华;冯婉娜;尹桂兰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肾功能的丧失,血压调节系统的不完整性,极易引起高血压,约80%肾脏病患者透析前有高血压,心血管的并发症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高血压是其危险因素[1],因此有针对性地做好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1 健康教育的方式1.1 随机性教育面向病人个体,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在治疗、护理操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1.2 计划性教育针对相同的健康问题,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集中病人进行高血压的健康知识宣教,问答式教育。1.3 书面形式的教育把健康问题印成通俗易懂的文字资料、图案等发给病人,使病人尽快掌握相关的知识。1.4 以点带面的教育把健康知识教给一部分病人或家属,再由他们现身说法教给其他病人及家属,使健康知识得以在病人中传播和普及。2 健康教育的内容2.1 认知教育

  •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袁岚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细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敏感和耐药情况。方法:用药敏试条对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普通血培养86份,检出细菌87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31.03%,溶血葡萄球菌占16.0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94%,大肠埃希氏菌占10.34%。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对丁胺卡那霉素与第三代头孢类中的先锋铋、头孢曲松钠均较敏感。上述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丁胺卡那霉素与第三代头孢类中的先锋铋、头孢曲松钠为较有效的抗菌药物之一。

  • 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异常出血41例疗效观察

    作者:许慧红

    西医妇产科的子宫异常出血属于生殖道出血范畴。本病可由内分泌失调、盆腔炎症、子宫肌瘤或某些避孕措施的副反应等引起。本人认为病属崩漏、恶露不绝、月经不调等。其出血多与瘀血有密切关系。近一年来笔者针对其发病机制、运用中医活血化瘀方剂少腹逐瘀汤治疗41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取得较满意的近期止血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00年1~9月在中医妇科门诊以“阴道异常流血”为主诉的患者。筛选出按西医诊断标准[1]属“生殖道出血”中子宫异常出血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6例,子宫肌瘤出血3例,人工流产术后出血超过10 d者7例,药物流产出血超过10d者2例,功血刮宫术后出血不止3例共41例。临床症状必须具备1988年北京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制订的血瘀证诊断参考标准[2]:(1)下腹部胀痛或疼痛;(2)血色紫黑,或黯红或夹血块;(3)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涩。该组病例依据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3]以及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证类诊断标准[3]按证类分型如下:月经不调/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瘀滞胞宫证18例;崩漏—血瘀证11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8例

    作者:沈鹰;黄清春;刘正民;孙维峰;谢锐龙;韦嵩

    我们采取重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并结合中医辨证为主,治疗AS 38例,与常规西医方法治疗的22例作对照,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本组病例全部是住院患者。其中,运用复方丹参加中医辨证方法为主治疗 38例(治疗组),男36例,女2例,年龄12~65岁,平均25.8岁,病程3个月~32年,平均4. 5年;西医常规方法治疗22例(对照组),男21例,女1例,年龄16~53岁,平均27.6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4.5年。1.2 诊断标准根据1988年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的“风湿四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1],本组病例全部符合AS的诊断标准,并根据该会议同时制定的分期标准,治疗组早期18例,中期17例,晚期3例;对照组早期、中期各10例,晚期2例。1.3 中医辨证治疗组38例均经过详细的中医辨证。根据证型偏寒偏热之不同,分为寒湿型17例,化热型21例。

  • 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13例误诊分析

    作者:安昌善;尹学哲;夏书香;吴美玉

    本文收集了1996年4月~2000年5月在外院误诊,后经我院确诊的13例无肺内结核病灶的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28~62岁,平均34岁。病程4~18个月。有程度不同的咳嗽11例,喘息5例,痰中带血4例,闻及哮鸣音6例。13例中,误诊为支气管哮喘6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支气管肺癌2例。误诊时间为1~15个月。1.2 辅助检查 13例均做痰结核菌涂片检查3次,其中2例痰结核菌涂片阳性;PPD皮肤实验均呈阳性反应。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9例,右肺上叶不张1例。胸部CT示主支气管,中间支气管狭窄者3例,可疑狭窄者4例。13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支气管病变5 例;支气管病变8例,镜下支气管粘膜以充血、水肿、溃疡为主者4例;粘膜以充血、水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为主者7例。粘膜以黄白色乳头状隆起为主者2例;7例气管、支气管粘膜表面可见到白色干酪样

  •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1例误诊分析

    作者:刘江玲;汪利萍

    患儿男,年龄61 d。点头式呼吸59 d,咳嗽、气促7 d,面色青灰1 d,于2000年9月9日入院。患儿为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1分钟Apgar评分10分,体重3.35 kg。2 d后开始呈点头式呼吸、喘鸣、不咳,吃奶睡眠好,曾2次在外院得到“正常儿”结论;7天前始咳嗽、气促、低热,到本院门诊就诊,未摄片,诊断支气管肺炎,带抗生素回家治疗。入院当天咳嗽、气促加剧,点头式呼吸幅度加大,面色青灰,母孕13~15周感冒,未服药治疗,查体:T 37.4℃,P 128次/min,R 56次/min,体重4.5 kg。面色青灰、烦躁、呼吸困难,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变窄,两肺闻及喘鸣音及细湿罗音。心界“正常”,心音响亮无杂音。胸片报告:右肺中外带可见散在斑片状影、边界模糊、沿肺纹理分布,余肺野纹理增粗,心膈未见异常。血气分析:pH 7.344,PaCO2 60.8

  •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晓军;杨新华

    我院于1999年9月~2000年4月收治2例脊柱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 患者男,40岁,主因腰背酸痛伴双下肢放射性疼痛3个月入院。入院后查体:T 37.1℃,P 23次/min,R 80次/min,BP 16/9kPa。心肺无异常,肝脾正常,全身情况良好。骨科检查:患者腰部生理弯曲消失,有轻度的右侧弯畸形,腰部及骶部皮肤完整,颜色正常,腰4、5间隙压痛明显,并向两下肢放射性疼痛,以左侧为重。腰椎活动受限,双下肢肌力弱,右侧为4级,左侧为3级。颈静脉压迫试验及抬头试验均为弱阳性,小腿外上部及足背部触觉及痛温觉呈敏感状态,直腿抬高试验左侧10°,右侧30°,加强试验两侧均为阳性。膝、跟腱反射尚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2×109/L,余均正常。CT检查显示腰4、5椎间盘轻度突出。未拍X线平片。初步诊断:腰4、5椎间盘突出症。入院后第三天在局麻下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手术中发现腰4、5椎间盘突出不明显,而椎管内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检查腰 4、5椎间隙有小感染病灶。术中将病灶清除干净,并局部放置抗生素。经术后培养有链球菌生长。术后详细询问病史,病人5个月前曾患急性细菌性前列

  • 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及预防

    作者:刘鸿翘

    发现结核病已经100多年,对其研究、控制、治疗成功使人们乐观地预言本世纪末即将消灭结核病。近20年在美国及工业化国家的结核病平均以每年6%速度下降,它已成为罕见病。但是80年代末期AIDS的蔓延促使结核病卷土重来。目前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结核分支杆菌,每年800万新病人出现,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同时结核耐药菌株持续增加。据统计世界上约有5000万人携带结核耐药菌株,美国约有13%的新病人至少耐受一个一线结核药,3.2%耐受异烟肼(INH-Ⅰ)和利福平(RFP-R),即耐多药结核病(MDR-TB)。从198 5~1991年,美国结核病以18.4%的速度增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0~1992年公告了 12起耐多药结核病暴发流行,其他国家如英国和泰国也相继发现MDR-TB暴发流行,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随后美国结核病及MDR-TB逐年下降,但疫情仍未得到控制。高耐药率和耐多药菌株的不断扩散,正日益成为全球结核发现结核病已经100多年,对其研究、控制、治疗成功使人们乐观地预言本世纪末即将消灭结核病。近20年在美国及工业化国家的结核病平均以每年6%速度下降,它已成为罕见病。但是80年代末期AIDS的蔓延促使结核病卷土重来。目前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结核分支杆菌,每年800万新病人出现,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同时结核耐药菌株持续增加。据统计世界上约有5000万人携带结核耐药菌株,美国约有13%的新病人至少耐受一个一线结核药,3.2%耐受异烟肼(INH-Ⅰ)和利福平(RFP-R),即耐多药结核病(MDR-TB)。从198 5~1991年,美国结核病以18.4%的速度增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0~1992年公告了 12起耐多药结核病暴发流行,其他国家如英国和泰国也相继发现MDR-TB暴发流行,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随后美国结核病及MDR-TB逐年下降,但疫情仍未得到控制。高耐药率和耐多药菌株的不断扩散,正日益成为全球结核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