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不同垂直骨面型侧貌美观女性下切牙倾斜度研究

    作者:何浩贤;甄洁;方炫炜;刘丛华;徐怡馨

    目的:分析下切牙倾斜度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侧貌美观患者中的差异,为临床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正畸固定矫治结束的侧貌美观女性患者137例,按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交角(∠SN-MP)将患者分为3组:低角组(31例)、均角组(89例)及高角组(17例),测量下中切牙与下颌平面交角(∠L1/MP)、下中切牙与上齿槽座点-颏前点连线交角(∠L1/A-Pog),协方差分析不同组间的差异.结果:∠L1/MP(°)在高角组中小,低角组中大,均角组居中,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8,P<0.001),∠L1/A-Pog(°)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3,P>0.05).结论:高角型侧貌美观患者下切牙舌向倾斜代偿,低角型唇向倾斜代偿,在制订矫治计划时应结合患者垂直骨面型,综合考虑患者下切牙的倾斜度.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黄荣军;文静;高静琳;赵铖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BPC)<50×109/L]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SLE并发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结果:10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82例(75.2%),部分缓解(PR)15例(13.8%),无效(NR)12例(11.0%).与有效组(CR+PR)比较,无效组(NR)骨髓巨核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高(P<0.05);两组间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阳性、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的发生率和补体(C)3、C4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组和大剂量激素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髓巨核细胞减少可能为影响SLE并发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疗效的不良因素.

  • 无症状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拔管前彩超筛查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文浩;傅麒宁;赵渝

    目的:探讨无症状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VC)拔管前彩超筛查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我科会诊的无临床症状CV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所示血栓情况,处理方式及后续随访结果.结果:纳入306例患者,超声提示平均血栓大小为(4.9±2.31)mm×(13.0±0.97)mm,所有患者按原计划拔出导管,未发生肺栓塞相关临床症状事件,未单纯因超声提示血栓接受额外抗凝治疗,随访过程中大多数患者未再见血栓.结论:通过超声筛查发现的无症状中心静脉置管附壁血栓,致症状性肺栓塞风险低危,无需特殊处理,因此拔管前置管处彩超检查临床价值不大.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何善智;丁菱;王敏;王明霞;邹婵娟

    目的:对CT发现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RA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的临床特点,分析RA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的危险因素,为其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总结292例RA患者CT表现,共发现RA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患者82例.以82例RA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为病例组,余210人为对照组.通过对这两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CT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RF值与肺部结节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60岁(OR,1.961;95%CI,1.146~3.354;P=0.014)及RF大于200(OR,2.861;95%CI,1.683~4.883;P<0.001)是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部结节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肺部类风湿结节在RA患者中比较常见,与年龄、高滴度RF值有关,CT检查有助于发现RA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病例.

  • 预测CT肺动脉造影联合肺通气灌注显像检查降低肺栓塞复发率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琼芳;季巧英;赵兰艳;冯兰芳

    目的:评估采用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肺通气灌注显像(V/Q)的检查方法指导肺栓塞抗凝治疗终点,对于减少肺栓塞复发率的临床价值.方法:159例经CTPA确诊的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及对照组79例,实验组经正规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后采用CTPA联合V/Q显像检查的方法评估肺栓塞吸收情况,进一步指导抗凝治疗终点,评估停止抗凝治疗1年时肺栓塞的复发率,并与单纯采用CTPA指导抗凝治疗终点的对照组对比分析,评估两组复发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抗凝疗程为(5.90±1.80)个月,较对照组(3.57±1.09)个月显著延长(P<0.05);实验组停止抗凝治疗1年时肺栓塞的复发率为7.5%,较对照组复发率(22.8%)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抗凝治疗期间的出血率(8.75%vs.3.8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CTPA联合V/Q显像检查的方法指导肺栓塞抗凝治疗终点,对于降低肺栓塞的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肺结核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作者:胡族琼;李雪雅;胡琳燕;竺澎波;曹智忠;邹彩容;潘美玉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12月广州胸科医院收治的40例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者为试验组,其中确诊者35例,拟诊5例.另选同期52例肺结核无肺部真菌感染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比较G值差异,G试验结果与病原学结果比较,分析G试验性能.结果:试验组真菌分布为白色念珠菌13株、曲霉菌属13株、热带念珠菌2株、光滑念珠菌2株、其他酵母菌6株.对照组病原学鉴定为真菌阴性.试验组与对照组G值分别为126.1和29.56 pg/mL(中位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G试验阳性35例,阴性5例;对照组G试验阴性41例,阳性11例.G试验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一致性分别为87.5%、78.85%、76.09%、89.13%、82.6%,约登指数为0.663.结论:肺结核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属较常见.G试验诊断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结果可靠、快速,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

  • 孕晚期睡眠困扰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

    作者:王文菁;江燕萍;贾福军

    目的:探讨孕晚期睡眠困扰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因子即血压(BP)、体质数(BMI)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妊娠第三期孕妇的睡眠质量;采集血压,体重,身高数据;分析失眠严重程度,日间嗜睡程度及睡眠效率(SE)与血压及BMI间的关系.结果:ISI与血压、孕前BMI、目前BMI均无明显相关;ESS与收缩压(SBP)(r=-0.13,P<0.05)及舒张压(DBP)(r=-0.11,P<0.05)有明显负相关,孕周与BMI后(r=0.20,P<0.01)及舒张压(r=0.21,P<0.01)呈显著正相关;年龄与孕前后BMI(r=0.21,r=0.14,P<0.01)及收缩压(r=0.12,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在分组比较中,ISI总分≥8分组ESS得分明显更高(t=-3.2,P<0.01),SE更低(t=5.2,P<0.01),血压和BMI两组间无明显差异;ESS总分>10分组,SBP(t=3.2,P<0.01)及DBP(t=2.5,P<0.01)均明显更低,ISI明显更高(t=-2.9,P<0.01).结论:孕妇失眠与日间嗜睡相互影响,失眠对血压的影响尚不能定论,日间嗜睡可能会降低血压升高的风险,同时日间睡眠过多也易导致失眠的持续或加重,所以对失眠的干预需衡量日间嗜睡的利弊.

  • 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临床效果

    作者:宁涛;胡勇

    目的:评价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对修复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运用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和足部皮肤缺损的患者,统计分析皮瓣的成活与坏死率、皮瓣的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腓动脉组一期存活率高于胫后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动脉组皮瓣功能指标评分与胫后动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腓动脉组增生性瘢痕、瘙痒、色素沉着、植皮区麻木、植皮区痛觉异常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胫后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植皮区麻木、植皮区痛觉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与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两者均可有效修复下肢与足踝皮肤缺损,但是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皮瓣存活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α-L-岩藻糖苷酶与小于胎龄儿宫内发育及其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作者:邹成丽;董文斌;雷小平;张玲萍;张莲玉;何娜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GA)血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以125例小于胎龄儿(SGA)及患新生儿湿肺的128例适于胎龄儿(AGA)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生后24 h内血AFU及糖脂代谢水平;分析SGA患儿AFU水平变化与其糖脂代谢改变的相关性.结果:SGA生后24内血AFU、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及脂蛋白a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SGA新生儿血AFU水平与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水平正相关(P<0.05),与甘油三脂水平负相关(P<0.05).结论:SGA生后即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其血中AFU含量降低并与其糖脂代谢水平有相关性.

  • 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研究

    作者:沐楠;饶冬萍;张若曦;唐牟尼;郁俊昌;陈建平;潘集阳

    目的:探讨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特点以及不同亚综合征与认知的关系.方法: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简易智力检测量表(MMSE)评估116例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R)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因子提取法,并对因子负荷进行正交方差极大旋转.结果:因子分析获得5个亚综合征,分别为脱抑制行为、精神病性、激越、情感、淡漠因子.MMSE总分、教育年限进入了淡漠因子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可以划分为5个临床亚综合征,其中淡漠因子与认知功能相关.

  • 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差异及相关因素

    作者:黄庆玲;高东;乐发国;蒋成刚;张婷;雷莉

    目的:探讨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差异及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抑郁症(复发组)及首发抑郁症(对照组)患者各32例,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主观睡眠质量,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焦虑抑郁情绪,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客观睡眠质量.结果:主观睡眠方面,复发组较对照组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客观睡眠方面,复发组较对照组清醒次数增多、NREM1期延长、NREM2期缩短、REM期睡眠时相延长、REM期比例增加、REM期潜伏期缩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及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存在明显主客观睡眠差异,复发组主客观睡眠差异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的总睡眠时间主客观差值与PSQI总分、病程、发作次数呈正相关(P<0.05),睡眠潜伏期差值及睡眠效率差值均与PSQI总分、HAMA-14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主客观睡眠差异与病程、发作次数、PSQI总分、HAMA-14总分间存在相关性.

  • 老年患者头颅MR腔隙灶改变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的探讨

    作者:王双艳;高庆春;秦琴保

    目的:探讨70岁以上患者头颅MR腔隙灶改变与尿微量白蛋白(MAU)间的相关关系及MR腔隙灶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组资料中的研究对象均来自2014年1-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史,以及尿素氮、肌酐、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MAU、头颅MR等结果.根据头颅MR改变,分为无腔隙灶组和有腔隙灶组.结果:(1)与无腔隙灶患者比较,有腔隙灶组患者动脉收缩压较高,同时MAU阳性率升高、MAU中位数也明显升高.(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动脉收缩压升高、MAU阳性以及MAU升高均为是否发生腔隙灶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均与腔隙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AU是头颅MR腔隙灶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是头颅MRI腔隙灶改变的危险因素.

  • 应用配对样本提高手足口病相关肠道病毒核酸检出率

    作者:韦善求;麻秋英;罗顺达;倪祖彥

    目的:比较肛拭和咽拭样本中手足口病(HFMD)相关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差异,探讨提高实验室诊断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拟诊HFMD患者肛拭和咽拭配对样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通用型(EV)RNA检测,将不同样本中各病毒的检出率进行比对,分析检测单一样本的漏检情况.结果:EV71、CA16和非EV7l/非CV16型肠道病毒(non-EV71/non-CA16 EV)在肛拭/咽拭中的检出率依次是17.25%/12.18%、4.03%/3.54%、40.28%/45.32%,肛拭样本中EV71和CA16的检出率均高于咽拭,而non-EV71/non-CA16 EV的检出率则低于咽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配对样本检测结果比较,单一样本的漏检率为10.33%~36.27%.结论:应用肛拭或咽拭单一样本进行HFMD相关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漏检率高,采集配对样本检测能显著提高检出率.

  • 低胎龄早产儿生后2周内补充钙、磷对肾功能电解质、尿检的影响

    作者:易璐;吕剑

    目的:观察低胎龄早产儿生后2周内补充钙、磷后肾功能电解质及尿检验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3周的早产儿共102例,其中35例为胎龄28~30周,67例为胎龄30~32周.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补钙组、单纯补磷组、钙磷同补组,除对照组外,余三组均在生后第2天开始按以上分组补充钙磷至生后14 d.分别于出生7、14 d抽血检测肾功能、血清钙、磷水平;留尿检测尿常规、尿钙水平,有镜下血尿者查尿肌酐.结果:(1)对照组:生后第2周未补充钙磷,部分出现低磷血症,以28~30周胎龄儿尤为明显,肾功能均正常.(2)单纯补钙组:部分早产儿出现镜下血尿,尿钙/肌酐比值提示高钙尿症,血肌酐轻度升高提示肾功能损害,且以28~30周胎龄儿尤为明显,但血钙磷并无异常.(3)单纯补磷组:部分早产儿出现低钙血症,以28~30周胎龄儿尤为明显,肾功能均正常.(4)钙磷同补组:合适比例的钙磷同补,能维持血钙磷平衡、肾功能正常、尿检正常.结论:生后第2周未补充钙磷,可能出现低磷血症;单纯补钙可能导致高钙尿症及肾功能损害;单纯补磷,易出现低钙;以上情况均以28~30周胎龄儿尤为明显.而合适比例的钙磷同补能促血钙磷平衡,避免肾功能损害.

    关键词: 低胎龄早产儿
  • 脓毒症早期采用心肌标志物诊断心功能障碍的预后评估

    作者:宋于康;李叶戌子;王妙淑

    目的:研究早期脓毒症患者采用心肌标志物联合BNP预测评估心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66例脓毒症患者入院后的3~5 d左室射血分数LVEF>50%与LVEF<50%分为两组,分别监测两组患者0、3、5、12 d的LVEF值、BNP及TNI.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50%与LVEF<50%两组:3、5 d时BNP值心脏损伤显著高于心脏非损伤;心脏损伤组EF值与TNI值呈负相关,患者入院后的3~5 d EF数值与血肌钙蛋白水平呈负相关;患者入院后的第12天血肌钙蛋白Ⅰ的浓度与EF值呈负相关.TNI可直接反映患者心脏功能状态;BNP值在第5天与APACHEⅡ的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TNI与BNP均可直接反映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且BNP与TNI结合可有效评估严重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预后评估意义.

  • 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

    作者:杨明轩;罗志强;刘昊楠;汪静;陈彦强;冯海军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IF)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IF组61例,THA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相关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采用Zuckerman功能恢复量表(FRS)评估患者髋部功能,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末次随访时统计患者因骨折产生的医疗费用.结果:与THA相比IF创伤小、手术快、住院时间短(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所有患者均完成3年以上随访,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THA组患者髋部功能均优于IF组(P<0.05),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3年内THA组和IF组患者因骨折产生的医疗费用分别为61174元和41772元.结论:IF和THA均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与IF相比THA虽然创伤大、治疗费用高,但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内患者髋部功能可明显提高.

  • 不同胚胎冷冻保存时间和方法对FET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李楠;牟联俊;李忻琳;林忠

    目的:比较分析玻璃化和程序化冷冻卵裂期和囊胚期胚胎保存后复苏效果及临床结局.方法:根据不同冷冻保存时间将胚胎冻融周期分为4组,分别为1~6个月组、7~12个月组、13~24个月组和≥25个月组,比较四组的复苏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根据不同冷冻保存方法分为玻璃化冷冻组和程序化冷冻组.结果:4组胚胎复苏存活率(98.1%、99.0%、96.8%和95.7%)、临床妊娠率(54.4%、55.4%、49.6%和51.5%)和流产率(10.7%、8.9%、9.45和11.15)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化冷冻组胚胎复苏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程序化冷冻组(P<0.05).结论:胚胎冷冻保存时间不影响解冻后胚胎质量.玻璃化冷冻胚胎方法复苏效果优于程序化冷冻法.囊胚期冻融胚胎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 谐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梁天佳;龙耀斌;周开斌;黄福才;杜灿荣;黄林鹏

    目的:观察谐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同时给予谐振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给予改良Ashworth评级(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MAS评级、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谐振治疗有助于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及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垂体脓肿1例

    作者:张忠华;刘聪;姜亚磊;李蕴潜

    患者女,33岁,垂体瘤切除术后第4天(图1、2),因间断性头痛、视物模糊入院.患者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已7年,期间服用甲泼尼龙(48 mg/d).于当地行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垂体脓肿,但是未进行微生物培养.术后第4天,患者右侧下肢行动不便,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左侧瞳孔光反射迟钝,上眼睑下垂,双侧瞳孔大小不等(R:3 mm ,L:5 mm),考虑为左侧动眼神经瘫,收入院.

    关键词: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变化

    作者:王维展;齐洪娜;肖青勉;高珣;李敬;朱保月;刘永建;李伟;马国营;王璞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7年2月DEACMP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降低颅内压及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7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连续应用2周.DEACMP患者于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14 d检查头颅磁共振(MRI)成像和脑电图(EEG),观察患者MRI和EEG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2,P=0.025);两组患者入院时头颅MRI异常信号、EEG异常率及MMSE、BI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4 d MRI异常信号、EEG异常率及MMSE、BI及MoC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EACMP患者MMSE评分与患者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832,P=0.000).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能使DEACMP患者MRI病灶范围和EEG异常率及MMSE、BI及Mo-CA评分改善,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SEP联合MEP监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郭余大;戴寒英;陈立科;文婷;戴祺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择期需做SEP联合MEP监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C组、D1组、D2组和D3组.麻醉诱导前D1组、D2组和D3组经静脉10 min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右美托咪定0.1、0.3μg/(kg·h)和0.5μg/(kg·h)维持至术毕,C组采取同样方法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入室时(T1),切皮时(T2),停肌松药时(T3),停肌松药后50 min(T4)观察MAP、HR和BIS值;记录初次诱发MEP的电流强度和监测等待时间,T4时SEP(N20-P25,N20)及大鱼际肌MEP波幅和潜伏期;同时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2~T4时D2组和D3组HR明显慢于、MAP明显低于C组和D1组(P<0.05).D2组和D3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C组和D1组;D2组诱发MEP的电流强度明显低于C组、D1组和D3组,D3组明显低于C组;T4时D2组MEP波幅明显高于C组、D1组和D3组,D3组明显高于C组(P<0.05).四组患者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右美托咪定0.3μg/(kg·h)维持,能够降低丙泊酚用量间接改善MEP监测质量,对MEP抑制作用更小,对SEP无明显影响,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联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储浩;张野;王胜斌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四组.记录髂筋膜间隙阻滞起效和消退时间,阻滞后4、8、12、24、48 h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量;术后24 h和48 h舒芬太尼总使用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总时间、患者满意度并观察有无心动过缓、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结果:与A、B组相比,C组起效时间缩短(P<0.05),VAS评分减少(P<0.05),瑞芬太尼使用量减少(P<0.05),术后24 h和48 h舒芬太尼总使用量减少(P<0.05),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缩短(P<0.05),患者满意度高(P<0.05),与A、B、C组相比,D组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心动过缓发生次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1.0μg/kg右美托咪啶联合罗哌卡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能达到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和快速康复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上皮-间质转化对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C-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张志浩;周娟;张为民

    目地: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在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EGFR-TKI获得性耐药前后放射敏感性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选用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的人肺腺癌细胞PC-9及对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PC-9/AB.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MT相关蛋白;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结果:PC-9/AB出现EMT,其放射敏感性显著低于PC-9(P<0.05);逆转EMT的PC-9/AB-CDH1放射敏感性较PC-9/AB恢复(P<0.05);PC-9/TGF发生EMT的同时放射敏感性下降(P<0.05).结论:EMT是EGFR突变型NSCLC细胞EGFR-TKI耐药后发生放射抵抗的机制之一,该机制可能通过TGF-β通路实现.

  • 苯和甲苯混合暴露对石化工人血清免疫指标及miRNA-146a,-155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茜;梁博萱;邓娜;刘学星;邓棋霏;张波;张雪;马小菊;肖勇梅

    目的:探讨石化工人短时间混合暴露低浓度苯系物对免疫效应及相关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招募40名石化工人,收集其班前班后血样检测血清IgA、IgG、IgM,IFN-γ、IL-1β、IL-2、IL-8、TNF-α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146a,-155,并检测工人作业期间个体苯系物水平.结果:根据外暴露检测结果将工人分为苯暴露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苯暴露组甲苯检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苯暴露组IgG显著降低(P<0.05);苯和甲苯对IL-1β与TNF-α的下降有交互作用(P<0.05),但不影响miRNA的表达;miRNA-146a和miRNA-155对TNF-α的降低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低浓度苯和甲苯短期混合暴露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且可能受到细胞因子相关miRNA的调控.

  • 钛颗粒诱导松动界膜中滑膜成纤维细胞HIF-1α的表达抑制其对RANKL/OPG信号通路的活化作用

    作者:王成强;何盛茂;谢小波;李奇

    目的:研究钛颗粒诱导松动界膜中滑膜成纤维样细胞(FLSs)HIF-1α表达和RANKL-OPG信号通路活化的相关性.方法:分离提取人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并与钛颗粒共培养,qRT-PCR、Western Blot检测浓度和时间梯度刺激下,FLSs RANKL、OPG、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钛颗粒浓度增加,RANKL/OPG和HIF-1α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呈递增趋势;随钛颗粒刺激时间增加,RANKL/OPG的蛋白和mRNA水平先增高后降低,HIF-1α则呈递增趋势.结论:钛颗粒可以诱导界膜中FLSs HIF-1α表达增高和RANKL/OPG信号通路的活化.HIF-1α的表达增高可能对钛颗粒介导的界膜中FLSs RANKL/OPG信号通路活化存在抑制效应.

  • 外源性小分子RNA转染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王勇;郭永连;陈琳;李国灏;余家俊;程薇

    目的:探讨外源性小分子RNA(dsP21-397)转染对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A-498和Caki-1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转染dsControl(对照组)和dsP21-397(实验组)至A-498和Caki-1细胞.qRT-PCR分析p21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实验分析p21蛋白及下游靶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验细胞周期的分布.MTS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分析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结果:与dsControl相比,转染dsP21-397后,A-498和Caki-1细胞中p21 mRNA的水平分别升高至2.55倍(P<0.01)和2.18倍(P<0.01);p21蛋白表达上调,下游靶蛋白CDK4和CyclinD1表达下调;位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位于S期、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下降;两种肾癌细胞的活力明显降低;dsP21-397组的集落数数量明显较少.结论:dsP21-397能显著激活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中p21蛋白的表达,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生长.

  • 沉默EZH2表达抑制胆管癌QBC939细胞增殖及其机制

    作者:梁珊凤;李春艳;黎昭兰;邹鹏建;关心;韩晓容;何关生

    目的:探讨沉默EZH2基因表达对胆管癌QBC93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EZH2的siRNA体外转染QBC939细胞,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通过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情况,以Western Blot法检测H3K27me3、P14ARF、P16INK4a、P53、P21、E2F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靶向siRNA可有效沉默EZH2表达,显著抑制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G1/S期比值显著升高,出现G1期阻滞,而凋亡率未见明显差异;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呈衰老特征;衰老通路的P14ARF、P16INK4a、P53、P21蛋白表达上调,而H3K27me3、E2F1蛋白表达下调.结论:沉默EZH2表达可显著抑制QBC939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衰老通路有关.

  • 1-磷酸鞘氨醇对肺成纤维细胞纤维化发生的影响和机制

    作者:辛慰;吉庆春;彭秋月;王伟阁;崔新征

    目的:研究S1P对HLF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分别用S1P(1μmol/L)、FTY720-P(5μmol/L)、ponesimod(5μmol/L)、SEW2871(5μmol/L)处理HLF细胞24 h,使用Western Blot法测ECM相关蛋白表达并与只加培养基空白组对比;(2)分别用S1P1R拮抗剂W146(1μmol/L)、S1P2R拮抗剂JTE-013(0.2μmol/L)和S1P3R拮抗剂TY-52156(1.25μmol/L)预处理HLF细胞1 h,再加入S1P及S1PR激动剂分组孵育24 h后测ECM相关蛋白表达并与无拮抗剂对照组对比;(3)使用S1P2R拮抗剂JTE-013和S1P3R拮抗剂TY-52156共同预处理HLF细胞1 h,加入S1P及S1PR激动剂分组孵育24 h后测ECM相关蛋白表达并与无拮抗剂对照组及单一拮抗剂组对比.结果:(1)S1P及选择性S1P受体激动剂组均上调ECM表达,但程度不同;(2)S1P1R拮抗剂W146不影响S1P及S1PR激动剂诱导ECM合成,S1P2R拮抗剂JTE-013及S1P3R拮抗剂TY-52156均下调S1P及S1PR激动剂诱导ECM合成;(3)两种拮抗剂同时使用能使S1P及非选择性S1PR激动剂诱导ECM合成进一步降低,但不能使ponesimod组进一步降低.结论:HLF细胞中,S1P通过与S1P2R和S1P3R结合增加ECM相关促纤维化蛋白表达.

  • HDAC2在高糖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韩倩倩;刘钊;王庆;王亚敏;杨熙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骨代谢的关系以及潜在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运用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检测糖尿病小鼠与野生型小鼠骨髓中成骨相关因子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的mRNA表达情况,体外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检测高糖培养7,15 d后其成骨相关因子及HDACs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分析HDAC2与Runx2启动子区域结合情况.结果:糖尿病小鼠骨髓中成骨相关因子mRNA较对照组均出现下调,OCN、Col1降低尤为显著(P<0.05),HDAC2 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可见BMSCs ALP、OCN、Runx2、OSX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7 d及15 d均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HDAC2的表达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示25 mM葡萄糖处理组BMSCs中HDAC2与Runx2基因启动子上、下游结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5).结论:糖尿病可通过HDAC2抑制Runx2转录活性,从而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骨代谢.

  • 尿酸相关基因多态性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雯辉;张园;邱健

    尿酸(uric acid)是内源性和外源性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以游离尿酸盐的形式溶于血液.体内尿酸排泄减少和(或)生成增加是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主要病因.其中,尿酸合成增多的机制仅能解释发生的小部分原因,更大程度上是肾脏尿酸的排泄障碍引起.尿酸排泄障碍可能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是人类基因中常见的基因变异,可影响基因的表达、转录、翻译、修饰,是疾病易感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尿酸相关基因的SNP不仅易感于HUA,并在心血管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主要对尿酸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作一系统阐述,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新的预防及治疗视角.

    关键词:
  • 影响婴幼儿泪道探通手术疗效的综合因素分析

    作者:刘琍;项道满;许燕;朱旭红

    泪道系统的先天性阻塞通常是覆盖于鼻泪管鼻侧末端的Hasner瓣发生膜性阻塞所致,可单眼或双眼发病,泪囊若有继发感染,可出现黏脓性分泌物,形成新生儿泪囊炎.鼻泪管探通术为当前公认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案[1],但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仍有争议.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对引起手术失败的高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寻求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个性化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现将我院手术治疗的48例(58眼)泪囊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血管生成素在脓毒症诊断和治疗中的新进展

    作者:王方;张媛莉

    脓毒症发生率高,全球每年有超过19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美国每年有75万例脓毒症患者,并且这一数字还以每年1.5%~8.0%的速度上升[1-2].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包括宿主、免疫、炎症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多个方面,涉及代谢、微循环及细胞功能的改变[3].大量研究探讨了内皮系统的生物标志物与脓毒症间的关系,比如人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附素(sVE-Cadherin)、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ANG/Tie-2作为专属于内皮细胞的信号系统,在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已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3].脓毒症治疗花费高,医疗资源消耗大,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脓毒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在脓毒症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口填塞与置管术后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张晓波;张志茂

    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有关[1].重建鼻内引流通道,尽快解除梗阻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口术与眼科外路手术比较有着无体表瘢痕、泪囊造口更细致、术中可同时处理鼻腔问题等优势.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项研究是对内镜下术后使用填塞和置管两种处理方法,患者鼻腔粘膜上皮化及造瘘口恢复情况的对比,并对两种方法处理后患者术后有效率进行比较.

    关键词:
  • 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文;秦雷;刘洁云

    我国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公认高血压、糖尿病对肾功能均有损害作用[1].因而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预防肾功能不全进展的意义重大.循证医学明确证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s, ARB)厄贝沙坦300 mg/d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并可延缓肾功能恶化[2].然而,长期接受ARB治疗有可能发生醛固酮逃逸现象[3].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服厄贝沙坦的同时给予小剂量醛固酮拮抗剂,对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的影响以及用药安全性尚未研究.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螺内酯与单用厄贝沙坦相比,对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肾功能的影响,并且评价用药前后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
  • 慢性间歇缺氧大鼠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作者:陈实;孟庆华;李承红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缺氧大鼠胰岛素抵抗及与炎症因子、脂联素、瘦素的相关性.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常氧/常氧对照组,2周间歇缺氧组,8周间歇缺氧组,每组10只.用稳态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同时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NF-α、IL-6、IL-2、NF-κB、HIF-1、脂联素及瘦素,三组进行比较,并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与TNF-α、IL-6、IL-2、NF-κB、HIF-1、脂联素及瘦素的关系.结果:间歇缺氧大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NF-α、IL-6、IL-2、NF-κB、HIF-1、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OMA-IR均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NF-κB、HIF-1、IL-1、IL-6、TNF-α、瘦素呈正相关,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结论:间歇缺氧大鼠存在胰岛素抵抗,可能与炎症因子TNF-α、IL-6、IL-2、NF-κB、HIF-1、瘦素升高有关,与脂联素降低有关.探讨间歇缺氧大鼠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关系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 益气血法对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Bim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贞;郭新宇;邓伟民;张金玉;袁人飞;汤璐璐

    目的:观察益气血法经后增殖方对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Bim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超排卵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Bim基因表达水平.结果:TUNEL:中药高、中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qPCR: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Bim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后增殖方能抑制Bim基因的表达,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提高超排卵大鼠卵泡质量.

  • 兔急性脊髓损伤的DTI扩散参数及病理对照

    作者:赵细辉;陈昆涛;王荣品;王骋

    目的:制作兔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探讨磁共振张量成像(DTI)对早期ASCI定量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30只中国大耳白兔,随机抽取24只作为实验组,另6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成中度急性脊髓损伤;对照组仅暴露脊膜,不损伤脊髓.在造模后第1、3、5、7天行常规MRI、DTI扫描、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图像后处理,于MRI检查完毕,取兔脊髓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各时间点炎性细胞数目、脊髓大型运动神经元数目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呈明显的相关关系.DTT图像显示脊髓出现缺损、卷曲、断裂等征象.结论:DTI的参数(FA值、ADC值)可反映急性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变化,临床上可将DTI作为急性脊髓损伤的评价方法之一.

  • 再次手术与射频治疗对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随访分析

    作者:李艳贞;林艳

    目的:分析短期内再次手术与射频治疗对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护士通过电话随访和复诊随访方式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首次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无效54例患者(30例短期内再次手术,24例射频治疗)的疗效差异,对患者治疗后短期(术后1个月)、长期(术后1年)疼痛缓解程度及面部麻木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短期再次手术组与射频治疗组进行疗效及面部麻木的对比.结果:术后1个月,再次手术组与射频治疗组进行对比,治愈率、有效率、面部麻木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2,P=0.04,P=0.01);术后1年,再次手术组与射频治疗组进行对比,治愈率、有效率、面部麻木率、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4,P=0.006,P=0.02,P=0.04).结论:对于首次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短期内再次手术疗效优于射频治疗,而且面部麻木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射频治疗.

  • 温阳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盛正和;翁映虹;刘溯章;朱媛月;樊兰艳;刘毅斌;陈柳芳;马翔

    目的:观察在滋阴润燥、益气活血基础上增加温阳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的疗效,借助现代医学理论和检查结果分析中医治疗作用机制.方法:62例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病例按性别、年龄、OSDI积分均衡后分为温阳中药组(21例)、滋阴中药组(21例)、西药组(20例),分别采用阴阳双补、益气活血中药+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滋阴润燥、益气活血中药+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治疗3个月.评价疗效和中医治疗机制.结果:总有效率温阳中药组85.7%(21/18例),滋阴中药组81.0%(21/17例),西药组55.0%(20/11例),组间比较温阳中药组与滋阴中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温阳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滋阴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滋阴润燥、益气活血中药较单用西药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大部分主、客观指标;中药滋阴润燥、益气活血治法的基础上加以温阳,所有的主、客观指标以及有效率显著提升,呈现了温阳药的增效作用.

  • 岭南无痛蜂针疗法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崔威;王淑平;成永明;王彬;钟小文;王冬香

    目的:观察岭南无痛蜂针疗法对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更年期妇女7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无痛蜂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疗效评价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更年期生存质量评分量表(MRS)评定.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优于对照组91.43%.(2)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3)针对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M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无痛蜂针疗法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疗效显著,且优于口服艾司唑仑,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从11425例先天性畸形病例谈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

    作者:吴子谕;梁燕霞;谢丽群;黄瑞玉;陈宝琳;何秋苑;李兵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发病情况和分布状态,探讨监测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及相关部门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七章的编码区间对某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病例进行统计,了解各系统的发病情况.结果:前5位顺位:唇腭裂、生殖器官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与消化系统畸形并列第三、眼耳面颈部畸形.患者年龄1 d~35岁,男性多于女性.结论:严格落实三级干预机制是有效减少先天性畸形病例的关键,预防为主,早诊、早治可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 乳腺癌患者母子沟通及其未成年子女抑郁情绪调查

    作者:杨柠溪;曹英南;李十月;耿庆山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的母子沟通及其未成年子女的抑郁情绪情况,为提升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乳腺癌患者的未成年子女进行抑郁情绪调查,运用基于叙事医学视角的深度访谈法,对有18岁以下子女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访谈并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子女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抑郁情绪阳性率为32.28%,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氛围的乳腺癌患者子女抑郁情绪有统计学意义.在母子沟通方面,对病情的沟通信息不对称.结论:母亲的乳腺癌明显影响母子沟通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干预以及叙事医学介入十分必要.

  • 支气管镜联合T-SPOT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评价

    作者:房延凤;顾兴;金发光;孙瑞琳;傅恩清;鲁曦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联合T-SPOT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我科住院的高度疑似肺结核病例248例,据痰标本来源途径不同分为对照组、雾化组、支气管镜组,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支气管镜组、T-SPOT组、支气管镜+T-SPOT组,行各组痰抗酸涂片阳性率、肺结核诊断率及诊断效能的比较及支气管镜安全性的评估.结果:支气管镜组痰抗酸涂片阳性率高(37.173%),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支气管镜+T-SPOT组肺结核诊断率高(92.670%),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支气管镜+T-SPOT组诊断肺结核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约登指数高,阴性似然比低;支气管镜组并发症有3例出血,1例气胸,1例心律失常.结论:支气管镜联合T-SPOT可提升肺结核的诊断效能,安全可靠.

  • 双容积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血管内栓塞术中的作用

    作者:林宇佳;张国栋;廖政贤;谢锋;张文;吴兴华

    目的:探讨双容积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血管内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梅州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2016年1-6月4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栓塞前均行2D-DSA及3D-DSA检查,确定责任动脉瘤后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者认为栓塞满意后即刻行3D-DSA复查,应用数字减影三维重建技术中的双容积图像融合技术在AW(Advantage Workstation;GE Medical System)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融合,评价动脉瘤栓塞的效果.结果:46例患者共发现52枚动脉瘤(4例为多发动脉瘤),均顺利进行介入栓塞术(其中38枚动脉瘤单纯行弹簧圈栓塞,14枚动脉瘤在支架或球囊辅助下栓塞),均在AW后处理工作站上完成图像融合,在融合图像的46例患者中:30例动脉瘤内无造影剂充填,10例瘤颈处见造影剂显影,瘤体部无造影剂显影,6例瘤体内见造影剂显影.结论:根据双容积图像融合技术来评估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残留情况来判断弹簧圈栓塞的致密程度及残留瘤腔大小,有助于术者判断动脉瘤栓塞术后是否继续进行栓塞或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并且为以后的术后随访复查提供重要信息.

  • 血栓弹力图对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郝宝岚;郝新建;叶昱坪;任磊;王艳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胃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规律,并评估TEG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99例胃癌患者(胃癌组)进行TEG测定,45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根据各项参数了解其凝血状态.结果:胃癌组TEG的各个指标的检测水平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从测量数值超出正常范围的异常个体数量来看,K值、Angle值、MA值和CI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常见凝血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呈高凝状态,TEG可用来观察其凝血状态的变化并作为临床对症治疗的参考依据.

  • 裸眼3D显示系统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何建行

    腔镜技术是外科学发展的主旋律.自1994年我院开展国内首例2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以来,经全体胸外科同仁不懈努力,胸腔镜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出血少、疼痛轻、伤口小、恢复快成为腔镜手术的显著优点,在地级市三级甲等医院,2D胸腔镜已是胸外科常规手术模式.然而,传统腔镜显示屏反映是二维图像,缺乏深度感及空间定向,增加手术难度及失误发生率.近年来,随着3D高清视频技术被逐步运用到胸腔镜手术中,手术者佩戴辅助3D眼镜,即可以看到具有立体效果的手术画面,而新一代的裸眼3D技术无需眼镜辅助即能显示靶区组织器官的三维立体结构,既克服二维平面图的缺点,恢复术者解剖过程对深度的感知,又丝毫不削弱术者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程度,成为业界发展的前沿.

    关键词:
  •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作者:

    2015年12月02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旨在规范科研诚信管理,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具体内容如下:1.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2.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科技工作者应学习、掌握学术期刊投稿程序,亲自完成提交论文、回应评审意见的全过程,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投服务.

    关键词:
  • 《实用医学杂志》于《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自然科学卷》硕果累累

    作者:

    《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自然科学卷》以《中国科技论文与论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方式,遴选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分类的重要期刊作为统计来源期刊.其收录了在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正式出版的1915种中文期刊和70种英文期刊,共1985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关键词:
  • 甲状旁腺切除对血液透析患者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的影响

    作者:周刚;包萍;牟洪宾;高波;刘昌华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对血液透析患者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的影响.方法:选取规范药物治疗无效行甲状旁腺全切(tPTX)的重度继发性甲旁亢患者35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术前与术后1年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fPWV,对照组测量cfPWV.比较术前与术后1年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cfPWV变化;治疗组1年后cfPWV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年患者iPTH、血清钙、血清磷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患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患者cfPWV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cfPW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PTX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cfPWV.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陈红;程雪涛;冯雪;刘国莲;刘赟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武警宁夏总队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14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评估量表、APGAR家庭功能评估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53.5%~92.3%,其中疲乏的发生率(92.3%)高,其次是瘙痒(86.6%)、皮肤干燥(85.9%),严重程度得分高的症状依次为疲乏(30.3%)、入睡困难(27.5%)、性欲低下(27.5%)、易惊醒(27.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民族、睡眠质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情况对患者症状发生程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其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受性别、民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率失常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 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

    作者:张翠玲;章俊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病、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长,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数量亦随之上升,因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数量亦逐年增长.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较于血液透析有以下优点:节约成本、可操作性强、患者可回归社会、保护残余肾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清除中分子物质,因而更适合我国当前国情.我国学者陈香美、曹雪莹2015年发表研究表示我国每年腹膜透析患者增长率为20.8%,2014年年发病率为每百万人口6.42例,点患病率为每百万人口40.5例[1].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影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的因素.PD病人心血管死亡率约占此类病人总死亡率的36.9%[1].在6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CVD的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5倍,因此CKD患者已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的"极高度危险人群"[2].慢性肾脏病CVD的防治问题也因此愈来愈倍受关注,其中,慢性心力衰竭问题尤为突出.2002年侯凡凡学者对全国五个地区、七家省级医院住院的1,239例CKD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 40%的患者在进行透析前就已存在慢性心力衰竭[3].随着对心力衰竭的深入研究,发现不少心衰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保持在正常水平,欧洲心脏病学会近期发表新的指南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把心力衰竭患者分成3组:射血分数保留(≥50%);中等射血分数(40%~49%);射血分数减少(≤40%)[4].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对比旧概念"舒张性心力衰竭"更为客观.但同时有学者认为,射血分数"保留"一词具有误导性,易让人因此放松警惕,事实上HFPEF患者就再入院率和死亡率而言可能预后更差[5].

    关键词:
  • 高频透析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李伟龙;胡波;黄德绪;尹良红

    目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病率持续升高,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持续增长,目前常使用的肾脏替代方式为血液透析,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已成为公认的常规血液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CHD)方法,这种透析方法方便、经济,是我国目前应用广泛的常规血液透析的透析模式.但是,因为每隔1~2d进行一次透析,患者体液容量、生化参数及内环境波动幅度较大,并不符合人体生理学特点.为了进一步改善透析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国内外学者通过改变透析频率、透析治疗时间,调整透析处方来提高透析效率,由此产生许多透析模式.目前还没有用来描述不同强化或高频血液透析类型的统一专门术语,KDIGO工作组建议所有血液透析处方应说明每次治疗持续时间、每周治疗次数、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HD治疗地点和护理等级.高频透析(frequent hemodialysis)指的是每周透析5~7次,按照每次透析时间的长短,划分为短时(每次透析<4 h)的高频血液透析(short frequent hemodi-alysis)和长时(每次透析6~8 h)的 高频血液透析(long frequent hemodialysis)[1].

    关键词:
  • 维持性透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作者:张莹;梁剑波;江丽屏;黄莹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透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方法:对病情稳定的52例腹膜透析患者及46例血液透析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测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并记录相关临床指标及CVD情况.对透析模式、颈动脉斑块情况、合并CVD分别进行分组,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无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相比,有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人数、糖尿病人数、血尿酸、血糖水平、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白蛋白水平较低(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对颈动脉斑块形成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是高血压、白蛋白和尿酸;斑块主要分布在颈总动脉(CCA)及颈动脉分叉部(BIF),且合并CVD组的数量较多(P<0.01).结论:维持性透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与CVD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白蛋白和尿酸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因此透析患者除了维持血压、改善营养外,控制尿酸水平也非常重要.

  • 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评估干体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

    作者:黄健;刘畅;闵亚丽;杨静;邓超;黄匀;于黔;吴欣

    目的:探讨通过人体成分分析评估体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纳入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根据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的结果调整超滤量达到干体重,B组患者由肾内科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来评估患者的干体重,并逐渐下调至医生设定的干体重.记录患者干预前后24 h动态血压、干体重下降值的变化以及透析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与B组患者相比,干预后干体重下降值明显减低(3.87±1.49 vs.2.16±0.85,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相比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139±19 vs.147±17;74±10 vs.85±11;94±13 vs.112±8,P<0.05;干预后A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B组(46.1%vs.23.1%,P<0.05),两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师根据临床表现评估干体重存在过高估计干体重的情况,而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评估干体重更准确,有助于改善透析患者的顽固性高血压,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 高通量透析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侯爱珍;肖观清;张豫;孔耀中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FD)组及低通量血液透析(HD)组,观察12月,主要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各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各入选30例,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等相匹配,HFD组与HD组透前Hcy基线值水平比较(21.02±11.79 vs.19.86±6.97 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观察12月后HFD与HD组透前血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9±11.45 mmol/L vs.24.57±13.23 mmol/L),(P=0.045);观察期间HFD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HD组(10.0%vs.33.3%)显著降低(P=0.034),HFD组无死亡,HD死亡1例,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HFD治疗显著降低MHD患者透前Hcy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