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调蛋白在人体睾丸组织的表达特征

    作者:桂耀庭;张键荣;余振东;唐爱发;李贤新;蔡志明

    目的 确定双调蛋白在人体睾丸组织和精子的表达特征,比较双调蛋白在正常人和隐睾症患者睾丸组织的表达差异. 方法 收集正常睾丸组织、精液精子和隐睾症患者的睾丸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双调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双调蛋白在正常睾丸组织和精子均有表达,主要分布于睾丸长型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尾部;与正常睾丸组织比较,双调蛋白在隐睾组织的表达显著减少、隐睾组织生精小管的表达基本消失. 结论 在隐睾症睾丸中双调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提示双调蛋白表达与睾丸发育有一定关系.

  • 应用腹腔镜诊治未触及睾丸的隐睾症28例体会

    作者:曹源;罗洪;孙德霞

    资料与方法我院近3年来采用腹腔镜辅助诊断治疗未触及睾丸的隐睾症28例(32侧).年龄1~5岁,平均2.5岁.病变部位:左侧14例,右侧10例,双侧4例.本组病例术前均经两位医师于患儿阴囊及腹股沟处仔细检查未触及到睾丸,3例术前B超检查探及腹腔内有睾丸样组织,25例B超及CT均未明确睾丸位置及发育情况.

  • 隐睾症的超声检查意义

    作者:李新军

    睾丸未能下降至阴囊内称为隐睾,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发育不良性疾病.2005年至今经超声检查后手术证实隐睾症46例,旨在探讨超声对该病的检查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46例,年龄0.5~32岁,平均12.1岁,未婚41例,已婚5例,临床表现为患者阴囊空虚,腹股沟包块及不孕等.

  • 老年单侧隐睾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嵌顿1例

    作者:杜志永;李彦军;赵亚平;冀增海;张强

    老年人单侧隐睾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嵌顿临床非常少见,文献几乎没有报道,本例患者因发生左侧腹殷沟斜疝嵌顿住院治疗,术前检查发现病人左侧阴囊内空虚,术中见疝囊内容物为坏死回肠,疝囊壁可见睾丸样肿物,行坏死肠管切除回肠端端吻合及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病历资料患者,男,81岁,主因左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30余年,不能还纳4小时入院.

  •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隐睾166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玉丽;吕海潮;杨瑞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小儿隐睾手术中应用.方法:根据小儿隐睾的特点,设计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即经皮下环体表投影处,作一横切口长约1.0cm,将鞘状突管高位结扎,继之将睾丸固定于阴囊皮肤与肉膜之间.结果:本组166例出院时睾丸均位于阴囊内,随诊发现均位于阴囊底部,无睾丸回缩及萎缩.结论: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隐睾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疗效满意,外形美观,可替代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治疗小儿隐睾.

    关键词: 隐睾症 腹股沟 微创
  • 隐睾症精索延长的机械性解剖学因素探讨

    作者:刘新福;李欢诚;陈春延;庞家瑜;何国友;吴品林;肖龙明

    目的:探讨影响隐睾症精索延长的机械性解剖学因素.方法:对169例212侧隐睾进行术中观察,测量精索松解前、后的精索长度,记录隐睾的位置和影响精索延长的机械性解剖学因素.结果:212侧隐睾中,腹腔内睾丸42侧(19.81%),腹股沟管睾丸134侧(63.21%),阴囊上部睾丸36侧(16.98%).全部隐睾之精索外筋膜过短,且隐睾之精索均有周围纤维牵扯,212侧隐睾中有187侧(88.21%)存在腹膜与精索外筋膜粘连.松解前精索长度为(6.2±0.5)cm,松解后精索长度为(9.3±0.7)cm,经方差齐性检验,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除精索血管过短外,精索外筋膜过短、精索周围纤维索牵扯、腹膜与精索外筋膜粘连三者也是影响精索延长的机械性解剖学因素.睾丸固定术恰恰是通过去除这些因素,松解精索,使精索延长,从而达到矫正隐睾的目的.

  • 肠壁隐睾症继发精原细胞瘤1例

    作者:陈大礼;潘敏鸿;张智弘;范钦和

    患者男性,35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有“鸡蛋”大小包块,无明显不适,近来发现肿块变大,伴乏力,偶有右侧腹部隐痛及黑便,体重下降4 kg.肠镜示(全结肠)距肛缘55 cm处有一5cm×8cm大小肿块,占肠腔2/3,黏膜呈磊石状;活检标本质地硬,易出血.镜下见黏膜慢性炎症,部分区域淋巴细胞增生明显,淋巴滤泡形成.追问病史14年前行“双侧隐睾切除术”.查体:下腹部两侧各见一个5 cm长陈旧性瘢痕.右下腹触及包块,5 cm ×8 cm大小.于全麻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探查肝、胃、胆囊、脾、网膜、腹膜、腹主动脉周围、盆腔未见明显异常结节;肿瘤位于回盲部升结肠,10cm×10cm×8 cm大小,侵犯浆膜,末段回肠无扩张但粘连较重.

    关键词: 隐睾症 精原细胞
  • 改良阴囊肉膜下固定术治疗隐睾症56例体会

    作者:李四明

    目的 探讨隐睾症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总结运用改良的阴囊肉膜下固定术治疗隐睾症患者56例.结果 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痛苦少,切口小而隐蔽,睾丸固定可靠,无回缩及萎缩.结论 改良阴囊肉膜下固定术治疗隐睾症方法简便、可靠,效果良好.

    关键词: 隐睾症 睾丸固定术
  • 62例隐睾症的超声诊断

    作者:邱菊

    本文总结我院近8年来应用超声诊断的62例隐睾症,目的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本组共62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47岁,平均13.8岁。使用Aloka-SSD 650型超声诊断仪及Aloka-SSD 17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及7.0MHz。要求患者检查前饮水使膀胱适度充盈,以减少肠气干扰,有利于膀胱两侧及腹膜后隐睾图像的观察。被检查者取平卧位,先用7.0MHz探头在腹股沟区进行纵横斜连续扫查。如未探及睾丸,更换3.5MHz探头扫查腹腔。在扫查到睾丸图像后用CDFI检查,观察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所有可疑图像均记录并拍照。

  • 高频超声诊断隐睾的价值

    作者:吴敏

    超声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未触及睾丸之隐睾症的术前诊断中,高频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常规手段,具有一定的价值.我院自2002年10月~2006年3月对30例隐睾患者行此检查,结果均与手术对照.现报告如下.

  • B超诊断双侧隐睾1例

    作者:吕剑波;李新民;陈鹏

    患儿,11岁.因双侧阴囊空虚入院.查体:触诊双侧阴囊内无睾丸,余发育正常.超声检查示:双侧阴囊内未探及睾丸回声,左右侧腹股沟内分别探及大小为22mm×9mm和20mm×7mm睾丸声像图,边界清,内均质;右侧睾丸声像图后方疝囊内可见少许液性暗区.诊断为双侧隐睾症.入院后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睾丸下降固定术",术中于双腹股沟内管探及睾丸,大小及发育可,近睾丸处分离剪断并结扎睾丸鞘状突,高位结扎疝囊,充分游离精索,于阴囊底部作一小切口,于肉膜外充分游离阴囊皮肤,丝线固定睾丸于肉膜外,检查精索无扭转,缝合阴囊切口,逐层对应缝合腹部切口.

  • 隐睾症恶变的超声诊断(附11例分析)

    作者:刘玉兰;郭永;段建寿

    我院自1993年以来住院手术治疗的隐睾症恶变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现结合临床和病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 超声诊断隐睾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兴华;袁莉;邹玲;郑庆玲;杨姣;王安果;刘照功;姜滔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诊断隐睾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隐睾症患者,术前应用超声检查,以确定隐睾的部位、内部结构、测量其大小及观察血流情况,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126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合者116例,符合率为92.1%,不符合者10例,占7.9%,并对漏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超声检查对隐睾的定位、大小的测定、内部结构及血流的观测较为准确、可靠,对临床手术方式、部位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隐睾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 B超诊断隐睾症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

    作者:吴玮

    隐睾症是男性生殖系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小儿多见,其术前定位可限制手术探查范围.B超作为常规影像诊断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该病的诊断[1],但如何提高B超的检出率以及定位的准确性,仍存在问题.

  • X连锁鱼鳞病伴发慢性肾脏病5期行腹膜透析治疗1例

    作者:沈菲;梅小斌;郭志勇;傅鹏;吴灏;李娟;张欢;汪海燕

    X连锁鱼鳞病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皮肤疾病,腹部皮肤干燥、粗糙、过度角化并附着棕褐色鱼鳞状鳞屑,皮肤以外的常见表现有角膜混浊、隐睾症、性腺功能减退、房(室)间隔缺损、肾衰竭等.慢性肾脏病5期的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近年来有慢性肾脏病并发获得性鱼鳞病的相关报道,现将1例先天性鱼鳞病合并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病例报告如下.

  • 隐睾症的超声诊断(附48例分析)

    作者:刘祥瑞;李年令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诊断隐睾症及其特点中 的价值.方法对48例本病患者行B超检查,并选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都可发现隐睾,并可显示其部位及并发症.15例并发有其他先 天异常,占病人总数的32%.根据手术所见及病理检查,B超的诊断符合率为86%.结论 B超检查判定隐睾及其特征,是一种简单、有效和实用的诊断方法.

  •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RI表现

    作者:刘仁伟;吴志清;冯丰坔;丁玲;刘年元;曹火乃;杨亚英;韩丹

    目的 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腹内型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和6例阴囊内睾丸精原细胞瘤MRI表现.结果 隐睾合并的精原细胞瘤MRI表现为类圆形较大的等-长T1长T2信号,内部有坏死及囊性变,线状纤维血管间隔T1 WI、T2WI显示清楚;增强后肿瘤缓慢轻度强化,纤维血管间隔早期线样强化.阴囊内睾丸精原细胞瘤平扫MRI表现为小结节状,T2WI呈低信号,内见较厚的低信号纤维血管分隔,增强后边缘及内部纤维血管间隔早期呈蚓状强化,肿痛实质成分缓慢轻度强化.结论 腹内型隐睾合并精原细胞瘤与阴囊内精原细胞瘤的纤维血管间隔早期显著强化是精原细胞瘤的共同特征,但二者大小、形态、边缘表现不同,增强后边缘及内部纤维血管间隔强化形态不同.

  • 双侧睾丸先天异常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成辉;李冬;刘海梅

    睾丸先天异常和隐睾症,无睾症先天罕见,陈曾德1983年在国内首先报告了3例双侧无睾症。隐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本科与2008年5月4日收住1例左侧隐睾,右侧无睾症患者,现报告如下。

  • 单侧隐睾患儿术后青春期性发育的研究

    作者:丁德刚;李启忠;刘启芳

    目的观察隐睾患儿术后青春期性发育状况. 方法随访调查166例隐睾患儿术后青春期阴毛发育程度、阴茎长度和周径、睾丸体积和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根据术式分为单侧隐睾切除术及固定术组,根据手术年龄将固定术组分为手术年龄<5岁及≥5岁组.比较不同手术年龄、手术方式和隐睾位置对疗效的影响. 结果单侧隐睾固定术患儿的术侧睾丸体积明显小于下降侧(15.5±2.4 ml vs 8.1±2.1 ml)、但明显大于未治疗组的隐睾侧(4.0±2.0 ml).单侧隐睾固定术、切除术和正常组患儿FSH分别为(4.5±1.7、6.2±1.8、2.4±1.1 mIU/ml.手术年龄<5岁患儿的阴毛发育程度、阴茎长度和周径、术侧睾丸体积和T明显大于≥5岁组,后者的FSH水平明显高于前者.高位型患儿术侧睾丸体积明显降低、FSH明显升高.睾丸体积与FSH呈负相关关系(r=-0.291,P<0.05). 结论单侧隐睾患儿术后青春期性征发育可表现为正常,早期手术可防止隐睾和对侧正常下降睾丸生精功能的损害.

  • 隐睾症睾丸引带异常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新福;李欢诚;陈春延;庞家瑜;何国友;吴品林;肖龙明

    目的探讨睾丸引带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169例接受手术的隐睾症患者进行术中直接观察,记录隐睾位置、睾丸引带长度和附着点.结果169例212枚隐睾中,腹腔内睾丸42枚(19.8%),腹股沟管睾丸134枚(63.2%),阴囊上部睾丸36枚(17.0%).腹腔内睾丸引带附着点位于腹股沟管外环周围、阴囊上部和其他位置者分别占73.8%(31)、21.4%(9)和4.8%(2);腹股沟管睾丸引带附着点位于腹股沟管外环周围者64.9%(87),阴囊上部者26.1%(35),阴囊底部者6.7%(9);阴囊上部睾丸引带附着点位于腹股沟管外环周围者25.0%(9),阴囊上部者52.8%(35),阴囊底部者22.2%(8).腹腔内、腹股沟管和阴囊上部睾丸引带长度分别为(3.1±1.1)、(3.2±0.7)和(2.5±0.4)cm,阴囊上部睾丸引带长度明显短于其他2型隐睾(P<0.01).结论大多数隐睾有引带异常如迁移停止或未退化或异常附着,这可能是隐睾症激素治疗难以奏效的原因.保留引带睾丸固定术对需要切断精索血管的高位隐睾和精索血供不良的隐睾的血供具有重要价值.

206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