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心脏外科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祝利华;张伟文;王舜尧;楼炳恒

    目的:观察总结心脏外科手术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将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根据是否并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分为两组,观察自身因素(如性别、年龄、心脏病类型等),操作性因素(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鼻肠管留置等),药物性因素(如镇疼镇静药物,抑酸药物使用等),术中因素(如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是否存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共10项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抑酸药物使用、手术或体外循环时间,ICU停留时间,慢性心功能不全等是该类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重视术前评估,充分术前准备,减少术中意外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术后心肺功能监测等措施,是预防心脏手术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重要保证.

  •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24h动态血压的相关分析

    作者:陈娜;饶丽芬;徐书雯;莫建伟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ischemic lesions,WML)的关系.方法:总结我院100例老年患者的资料,将头颅磁共振所见WML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分为WML无-轻度组和WML中-重度组,并行动态血压监测,对患者的有关参数与WML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WML无-轻度组相比,WML中-重度组患者年龄较大,高血压患病率高,24 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较高,血压控制较差(P<0.05).而24 h、白天、夜间舒张压及昼夜节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OR=1.096;P=0.027)和24 h平均收缩压(OR=1.066;P=0.006)是WML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24 h平均收缩压是WML独立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高血压,控制其血压达标,对预防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发生及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颞叶癫痫患者的睡眠结构研究

    作者:郭崇伦;张明;邓丽影;韩栋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TLE)患者发作间期睡眠结构的特点及发作间期痫样放电(IEDs)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TIE组26例,正常对照组20例;对两组分别进行Epworth思睡量表(ES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进行全夜视频多导睡眠仪监测,并根据睡眠过程中是否记录到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将TLE患者再分为有IEDs组与无IEDs组分别进行统计,评价TLE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组与发作间期无痈样放电组之间的睡眠结构参数及ESS、SAS、SDS等各项评分的差异.结果:(1)TLE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REM1期比例增加(P<0.05)、觉醒期比例增加(P<0.05)、REM潜伏期延长(P<0.05)、总睡眠时间减少(P<0.05)、睡眠效率下降(P<0.05)、觉醒次数增加(P<0.01)、入睡后觉醒时间增加(P<0.05);(2)在多导睡眠监测中有16例(61.5%)记录到了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0例(38.5%)未记录到IEDs,有IEDs组与无IEDs组比较REM潜伏期延长(P<0.05)、睡眠效率下降(P<0.05);(3)TLE组的Epwort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IEDs组与无IEDs组Epworth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LE患者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进程受影响;IEDs可在TLE患者睡眠中出现,IEDs与睡眠有着密切的关系.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伟春;孙嵘;胡国萍;吴奇

    目的:使用低分子肝素对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高凝状态患者行抗凝治疗,观察疗效,探讨机制.方法:Ⅳ级AECOPD伴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增高和D二聚体增高者随机分为抗凝组和对照组,抗凝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5 000 IU/d×5 d,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检测血浆vWF、D二聚体、血白细胞计数、动脉血氧分压并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抗凝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vWF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白细胞计数下降(P<0.01)、动脉血氧分压增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vWF水平、血浆D二聚体浓度、动脉血氧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但改善程度与抗凝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有助于改善Ⅳ级AECOPD患者伴高凝状态患者的血浆vWF水平,D-二聚体水平,血白细胞计数及动脉血氧分压,减少住院时间,对急性加重期的控制有积极的作用.

  • CD44v5 mRNA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田勍;李惠武;庞作良;李卉;郭英;郭文佳;王洪江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食管鳞癌中CD44v5 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60例(维族、汉族各30例),及其对应的正常食管上皮组织60例中CD44v5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CD44v5 mRNA在维吾尔族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剐为86.67%和46.67%(P=0.003):在汉族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和50.00%(P=0.000);但在两民族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CD44v5 mRNA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CD44v5 mRNA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食管癌转移及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力蒙欣和雷米芬太尼配伍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马伟斌;杨世忠;肖志刚;谢国水;邱灿金;陈真

    目的:力蒙欣和雷米芬太尼配伍的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反馈调控麻醉剂的靶控输注浓度,观察其对麻醉用药量、苏醒时间及知晓情况的效应.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全凭静脉麻醉患者112例,分为BI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一次推注雷米芬太尼3μg/kg;对照组静脉一次推注力蒙欣2 mg/kg,BIS组靶控输注力蒙欣浓度以维持BIS值在45~65之间;两组均复合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两组均靶控输注力蒙欣(初始血浆靶浓度0.7~1.8μg/L)、雷米芬太尼(初始效应室靶浓度2.5~3.5 ng/L)以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以常规监测指标调控靶控输注浓度;BIS组以BIS值(45~65)为指标反馈调控靶控输注浓度.记录麻醉用药量、苏醒时间、随访术中知晓情况.结果:BIS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阶段力蒙欣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诱导(87.90±19.2)mg/kgvs.(146.67±21.4)mg/kg,P<0.05;维持(587.90±159.2)mg/kg vs.(796.67±211.3)mg/kg,P<0.05] .两组雷米芬太尼用量无显著差异.BIS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7±1.3)min vs.(11.1±1.4)min,P<0.05] ;两组患者的术中知晓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BIS监测指导力蒙欣和雷米芬太尼配伍的全凭静脉麻醉,可在保证适当麻醉深度的情况下有效减少力蒙欣用量,缩短苏醒时间.

  • 髋部骨质疏松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张思伟;许鸿新;罗建东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OP)患者髋部骨髓血流灌注特征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志愿者行双能X线骨密度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骨密度异常者30例,其中骨量减少组16例和骨质疏松组14例.分别测量各研究对象动态增强曲线(TIC)增强后的大信号强度、到达峰值的时间和SI/sec,比较各组间不同部位感兴趣区各参数值的差异,分析其微循环血流灌注特点.结果:(1)OP组大信号强度(SImax)和大斜率(SI/se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骨量减少组(P<0.01),其TIC曲线为平缓,SImax值亦低.(2)股骨头,股骨颈及大粗隆区的SImax和SI/sec均与整体髋BMD值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骨量减少及OP患者股骨近端血液灌注低于正常人,动态增强磁共振可以通过观察股骨近端血流灌注的异常来预测OP的发生.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锁骨内固定取出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作者:张莹;沈浩;周雅春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锁骨内固定取出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锁骨内固定取出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组Ⅰ予颈深神经丛加颈浅神经丛阻滞;组Ⅱ予臂神经丛加颈浅神经丛阻滞;组Ⅲ予全身麻醉.结果:组Ⅰ、组Ⅱ神经阻滞效果的优良率为96.7%和93.3%,两组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3组患者的满意率分别为90.0%、63.3%和76.7%,组Ⅰ优于组Ⅲ、组Ⅱ(P<0.05).结论:与其他两种麻醉方法比较,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内固定取出术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兼具术后镇痛作用,患者满意度较高.

  • 缩短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的研究

    作者:严旭梅;徐小芹;陈茂华

    目的:探讨缩短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观察者54例患者术前2 h可进食水,进食量为平日的70%.对照组56例患者术前禁食禁水6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饥饿,口渴,腹部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术中的恶心呕吐、误吸的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择期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前2 h仍可进食半流食物,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种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 术前化疗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蔡红星;李周儒;程言博;董国凯

    目的:为探讨术前化疗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情况,给胃癌手术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检测21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胃癌细胞的p53、bcl-2和CD95的平均光密度值以及细胞的凋亡指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化疗前后胃癌细胞的p53、bcl-2和cD95的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l-2低于化疗前,而p53和CD95高于化疗前.化疗后胃癌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术前化疗能够抑制胃癌细胞bcl-2的表达,增强p53和cD95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对于改善胃癌根治术的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苏晋捷;曾祥福;刘晓平;冯起放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该基因对胃癌复发、远处转移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将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按survivin是否表达分为表达阳性与阴性两组,同时行相同的治疗(化疗与抗肿瘤).对两组病例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共有78例患者纳入研究和随访观察,47例患者标本survivin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阳性率60.25%.survivin阳性组术后12~24个月复发率(51±2)%高于survivin阴性组(9±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胃癌浸润程度的加深,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升高;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患者术后复发转移较对照组早.Survivin蛋白可以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之一.

    关键词: 胃肿瘤 survivin 预后
  • Kappa角对近视屈光手术偏心量的影响

    作者:冯旺强;郑海华;蔡剑秋

    目的:研究近视国人Kappa角的分布特征.探讨国人Kappa角大小对近视屈光手术切削偏心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行近视激光手术术前检查的连续病例200名,根据近视屈光度分为低、中、高度3组.用OrbscanⅡ测量其角膜地形图得到Kappa角及其在角膜的水平和垂直偏移量,进行分组统计.取这些受试者中行近视屈光手术患者135例,测量其术后1个月随访时的角膜地形图,分析激光切削偏心量和Kappa角之间的关系.结果:低、中、高度近视患者的Kappa角水平偏移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为0.000),其中,低度近视组的水平偏移量大,而高度近视组的水平偏移量小.Kappa角的水平和垂直偏移量与术后激光切削偏心的水平和垂直偏移量高度相关(水平P=0.000;垂直P=0.000),Kappa角的角膜偏移量在术前术后并无明显变化(水平P=0.964,垂直P=0.861).结论:总体而言,Kappa角在国人中随近视屈光度数增加而减小.近视屈光手术的效果受Kappa角影响,尤其是低度近视患者的大Kappa角会造成较大的切削偏心.

  • 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和预后价值

    作者:曾汇庆;何如平;周月英;伍磷泰;王小谷

    目的: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mnic heart failure,CHF)住院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和预后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CHF患者住院第1、2、3天各检测1次血浆肌酐(creatinine,Cr)值,以后每2天检测1次,直至第15天或出院.以Cr值较入院升高>26.5 μmol/L判断肾功能恶化.计算其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HF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6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了200例CHF住院患者,男占58.5%,平均年龄65.9岁.有5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了肾功能恶化(25%).肾功能恶化组患者年龄较大,糖尿病、贫血发生率较高,入院时血尿素氮(BUN)值较高、肾小球滤过率(GFR)估算值较低.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肾功能恶化、低钠血症是CHF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6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发生肾功能恶化的CHF住院患者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4.000(95%可信区间在2.897~8.692,P<0.01).结论:CHF患者住院期间肾功能恶化发生率高,是其预后因子.

  •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霆芳;曹桂霞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46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管饲和(或)完全静脉营养.观察组24例在常规处理、时症支持治疗、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微量喂养,观察体质量变化、迭全量肠内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低血糖、吸入性肺炎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结果:在低血糖及吸入性肺炎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量肠内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住院时间及呼吸暂停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来发生1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以有效促进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胃肠发育及功能成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他汀预处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铭;李志忠;那润萍;张京梅;王苏;陶英;陈顺华;刘小慧;马长生

    目的:探讨他汀预处理对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手术患者3 893例,根据是否接受他汀预处理分为他汀预处理组(n=3 361)和非他汀预处理组(n=532),比较两组一般的临床特征和人口学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他汀预处理对PCI患者的随访期间的MACCE的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他汀预处理不能降低随访期间病死率和总MACCE事件(1.7%vs.1.3%;12.9%vs8.9%,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线数据后,COX回归分析显示:他汀预处理组与非他汀预处理组比较,PCI患者随访期间死亡风险RR值为1.168(95%CI 0.33~4.136,P=0.810).结论:他汀预处理不能够降低随访期间总心脑血管事件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的风险,随访期间死亡事件的独立的预测因素为年龄、射血分数<50%、三支冠状动脉病变、女性、血肌苷水平.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

    作者:袁志;汪慧英

    目的:观察和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22例与粗硅胶导管组2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中心静脉导管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加持续负压吸引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粗硅胶导管组应用粗硅胶导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组有效率90.9%,肺复张时间(4.0±2.2)d,粗硅胶导管组有效率95%,肺复张时间(4.5±1.8)d,两组比较疗效相近,无显著意义(P>0.05);但中心静脉导管组不良反应如胸膜反应、切口感染、皮下气肿、胸痛、血胸等发生率低于粗硅胶导管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 绝经和中老年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邢晨芳;范国裕;段言峰;李丹萍

    目的:研究绝经和中老年妇女骨密度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45~55岁153例女性为检测对象,分为绝经组和未绝经组,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QUS)测定受栓者足跟部骨密度(BMD)值,同时测量受检者体重、身高、体质指数.结果:绝经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未绝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3,P=0.022),且绝经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绝经组,绝经和中老年妇女骨密度值呈正相关(r=0.185),年龄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224),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和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绝经和中老年妇女骨密度关系密切,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明显降低,绝经可能是导致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绝经 跟骨 骨密度
  •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周小平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子宫腺肌病与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既往史、临床症状、妇科检查、超声声像图表现、血清肿瘤标记物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子宫位置差、CA199、CEA、AFP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子宫腺肌病多有宫腔操作史;痛经、性交疼痛比较多;子宫活动度差、后穹隆触痛、子宫大小呈周期性改变;CA125明显增高:子宫均匀增大呈球形改变、肌层内散在的小囊样低回声反射、子宫壁包块与正常肌层界限不清;子宫肌瘤多有妇产科炎症、妇科肿瘤家族病史、口服避孕吏,贫血明显,宫体内见单发或多发的衰减区.结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通过对病史、症状、体征、B超、血清CA125检测可进行鉴别.

  • S100A9在宫颈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朱雪洁;郑飞云;邹双微;朱雪琼

    目的:检测S100A9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和宫颈癌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癌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癌患者、50例CIN患者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患者鳞状上皮组织中S100A9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S100A9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逐渐增高;在CIN Ⅰ、CIN Ⅱ、CIN Ⅲ中的表达也逐渐增高;(2)S100A9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依次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3)S100A9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血管侵犯无关.结论:S100A9在宫颈鳞癌的癌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分化密切相关.

  • 应用SLIPA喉罩置入处理困难气道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和峰;黄华君;周志华;吕雄英

    目的:观察SLIPA喉罩在Cormack and Lehane评分下困难气道中的应用及其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60例Cormack and Lehane评分下Ⅲ级和Ⅳ级预测为困难气道的患者,分为气管插管(T组)和SUPA喉罩置入(S组).两组惠者分别进行常规诱导后气管插管或SLIPA喉罩置入,允许多次气管插管或喉罩放置,直至成功,期间记录操作次数,MAP、HR、SPO2、EtCO2以观察患者的应激情况.结果:T组建立成功气道通气的操作次数明显多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没有严重的缺氧发生,T组插管应激观察指标MAP、HR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插管后EtCO2也高于S组,在反复插管过程中有CO2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常见困难气道的发现和处理,Cormack and Lehane评分下的困难气道进行反复气管插管尝试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高应激和CO2潴留,SLIPA喉罩的置入可以提高一次建立成功气道通气的几率.所以,SLIPA喉罩的置入可以优先于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

  • 乳腺癌的MRI扩散量化研究

    作者:于向荣;张威江;李薇;汪桦;杨金妹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8个乳腺癌,24个乳腺良性病变及20个正常乳腺进行DW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性,分析平均ADC值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相关性,同时利用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E)曲线评价DWI预测乳腺癌的效能.结果:正常乳腺、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882±0.119)、(1.307±0.196)、(0.941±0.16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5,P<0.01).浸润性导管癌的平均ADC值低于导管原位癌(U=60.0,P<0.05),同时平均ADC值与乳腺良恶性病变呈负性相关(r=-0.715,P<0.01).利用平均ADC值预测乳腺癌时,ROC曲线下面积(Az)值为0.924,佳临界点为1.065×10-3mm2/s,此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8.95%(30/38),特异性为87.50%(21/24),准确性为85.48%(53/62),阳性预测值为90,90%(30/33),阴性预测值72.41%(21/29).结论:DWI量化分析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及病理分型.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扩散 量化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两种分型的临床分析

    作者:殷文静;罗喜平;蔡倩芳;廖碧翎;谭晓嫦;邓群娣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2例中重度OHSS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早发组和迟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资料.结果:早发组患者为42例(58.3%),迟发组为30例(41.6%).迟发组胸腹水、肝肾功能不全、重度OHSS发生率和妊娠率均高于早发组(P<0.05),迟发组患者注射HCG当日的成熟卵泡数高于早发组(P<0.05),但雌二醇水平(3 673.44±472.31)pg/mL低于早发组(P<0.05).结论:早发组和迟发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掌握两种分型的发病特点,对于中重度OHSS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

    作者:马晓梅;柳建华;王岩;马穗红;曾功君;罗环千;寇燕妮;许安丽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一种新型手术疗法--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应用.方法:行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CHPS患儿20例,手术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正常组婴幼儿及CHPS组患儿术前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现察CHPS患儿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变化趋势.结果:正常纽婴幼儿与CHPS纽患儿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HPS组患儿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观察正常婴幼儿及CHPS患儿术前、术后肌层及黏膜层血流状况,对于诊断CHPS有较大的帮助.

  • 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5例

    作者:祁妙华;赖应昌;姜义荣;叶燕文;黄玉平

    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液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对35例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首发的血液系统损害多种多样,其中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8例和Evans综合征6例多见.分别,占25.7%、22.7%和17%.其次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各3例,分别占8%.血栓形成2例,占6%.较少见的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1例,分别占3%.结论: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非少见,其血液系统损害多种多样,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 非典型川崎病48例临床分析及早期诊断的探讨

    作者:方彩文;徐小娟

    目的:对非典型川崎病进行临床特点的分析及早期诊断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非典型川崎痛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非典型川崎病中,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冠状动脉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95.8%、81.3%、100%、97.9%、93.8%、68.8%.结论:非典型川崎病容易误诊漏诊,对发热持续时间长、白细胞升高、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提高警惕,及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及血沉、C反应蛋白,动态观察血小板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

  •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10例

    作者:邢冲云;胡旭东;俞康

    目的:原发性睾丸淋巴瘤(primary testicular lymphoma,PTL)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PTL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PTL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7年12月至2009年2月期间收住的10例PTL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位年龄65(38~76)岁,均原发单侧,右侧7例,左侧3例.Ⅰ E期及ⅡE期的患者占70%.主要临床症状为无痛性睾丸肿大.所有患者均接受睾丸切除术,3例患者术后予以R-CHOP或CHOP方案后续化疗6~8个疗程,2例行预防性鞘内化疗,1例还同时行对侧睾丸切除术,分别随访31、8、7个月无复发.结论:PTL易播散,预后欠佳,术后应给予CHOP或CHOP样方案化疗6~8个疗程,加或不加美罗华单抗,并予以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对侧睾丸放疗(或切除).

  • 腹腔镜辅助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钟先荣;卢榜裕;梁家强;孔勇;陈坤;薛创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无瘤技术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近年在腹腔镜辅助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16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0~160min,平均135min.术中出血量70~150 mL,平均110 mL.切除标本远端阴性切缘≥2 cm,环周经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侵犯.术后无肠漏、吻合口狭窄或大便失禁等并发症.中位随访18个月,无种植性肿瘤转移和局部复发患者.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可以达到肿瘤手术中的无瘤原则,具有美容、微创和安全可靠的临床效果.

  •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186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志满;苏汉珍;黄绍标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6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情况.结果:22例CD4+T淋巴细胞>200/mm3,单纯肺结核16例(72.7%),肺外结核及肺结核并肺外结核占6例(27.3%),多数肺结核患者X线表现典型;101例CD4+T淋巴细胞0~100/mm3,单纯肺结核66例(45.2%),肺外结核及肺结核并肺外结核80例(54.8%),多数肺结核患者X线表现不典型;有78人有结核诊断直接依据,其中10例大便涂片找到抗酸杆菌.结论: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肺外结核发病率显著增加,CD4+T淋巴细胞<100/mm3时肺结核患者X线表现不典型,大便可作为晚期艾滋病患者筛查结核的样本来源.

  • 宫腔镜下COOK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梗阻的近期疗效

    作者:李留霞;高瑞格;黄华;杨婉景;张凯敏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COOK导丝疏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83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后诊断为输卵管阻塞采用宫腔镜下COOK导丝疏通治疗.结果:283例患者中发现榆卵管阻塞403条,通而不畅99条,用COOK导丝疏通后395条通畅,通而不畅61条,输卵管疏通率高达78.69%.结论:应用宫腔镜下COOK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梗阻成功率高,效果好.

  • 532 nm激光治疗大泡性视网膜脱离21例

    作者:王伟;杨煜生;李玉娟;李茗

    目的:观察532nm激光治疗大泡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激光前详细阅读FFA片,确定渗漏点的位置,采用不同的激光方式封闭渗漏点.光斑直径100~200μm,时间0.1~0.2 s,功率:100~300 mW;随访3~6个月.结果:21例(25眼),激光1次19眼,激光2次5眼,激光3次1眼.其中1个月视网膜复位6眼,2个月视网膜复住16眼,3个月视网膜复位3眼.所有患者视力均提高.结论:激光光凝是治疗大泡状视网膜脱离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激光治疗可缩短痛程,患者可恢复较好视力.

  • 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34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艳红;苏嬿莉

    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规律和分布以及临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7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3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诊治经过.结果:26例痊愈或好转出院,1例死亡,7例自动出院.结论:广州地区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季节为5~9月,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是主要高发人群,普及规范疫苗接种,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是降低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 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陈桃英;张雅萍;胡志刚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技术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患者行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分析其二维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2例,残角子宫4例,宫颈妊娠3例,瘢痕妊娠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2例,误诊2例.超声诊断少见部位异住妊娠的准确率为92.3%.结论: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鉴别诊断,证实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诊断工作的重要价值.

  • 喉部分切除术后残喉内肉芽36例诊治体会

    作者:林晓江

    目的:初步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残喉内肉芽的诊治,以及分析影响残喉内肉芽生长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间在我科施行36例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线结组和无线结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线结组和无线结组中残喉内肉芽变化情况不同,无线结组中残喉内肉芽常常会自行消退,线结组中残喉内肉芽随着线结的脱落或手术去除也会逐渐消退,且手术术式的不同与残喉内肉芽生长相关.结论:对喉部分切除术后残喉肉芽组织的处理应区别对待,对无线结裸露的可随访观察,一般不需手术治疗,但必须排除肿瘤复发;对有线结裸露的可先观察线结脱落与否、肉芽增生情况,必要时在喉镜下去除线结后继续进行临床观察.对术后肉芽增生致喉狭窄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以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吻合器的应用

    作者:朱燕辉;黄丽霞;姜雨昕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器械吻合的价值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治疗的1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19例中男8例,女11例,年龄40~70岁,平均59岁.根治性切除16例,姑息性切除3例.肿瘤下缘距肛门均≤5 cm.全部病例均行GF-Ⅰ型34号吻合器吻合.吻合口漏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器械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作用关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在乳腺肿瘤mammotome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铁柱;王宁;赵玉珍;王瑛;陈平;黄林平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mammotome微创旋切乳腺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5例77个乳腺肿块行超声引导下旋切,对治疗效果及超声引导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7个病灶的超声引导成功率及显示率均为100%.72个0.5 cm≤直径≤3.8 cm的良性肿块完全切除.5个恶性病灶获得病理诊断后及时安排化疗及手术.结论:在乳腺肿瘤mammotome微创旋切术中,超声能术前定位、术中引导监测,术后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A0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6例临床观察

    作者:颜贻站;朱坚;曾云记;谢作完;黄有翰;周明客;庄载世;林天旭

    目的:对AO锁骨钩接骨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进行临床观察.方法:2003-2008年在我院收治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患者36例,采用锁骨钩接骨板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并以患者的健侧肩作为对照观察,采用L'Insalata评分和Constant评分对治愈患者肩关节的功能进行随访研究及比较观察分析.结果:本组怠者平均住院时间13 d.术后X线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恢复正常;平均随访1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断钉;患者惠侧的肩锁关节的功能与健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0锁骨钩接骨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具有显著疗效.

  • 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各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建有;黄胜;管国华;吴猛;高宏梁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43例51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其中男7例(9髋),女36例(42髋);年龄35~67岁,平均50.3岁.左髋27例,右髋24例,根据Crowe分型分类:Ⅰ型13髋,Ⅱ型24髋,Ⅲ型10髋,Ⅳ型4髋.术前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平均47.5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6年,平均3.5年,Harris评分改善至1年后平均87.5分,至今无一髋髋臼或股骨柄假体X线片显示松动和邻近骨溶解,也无髋臼翻修病例.结论:对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术前详细评估,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采用假体内陷技术,均可在真臼位置重建髋臼,个体化松解软组织,可显著减少神经血管副损伤.近期疗效满意.

  •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作者:毛康军;何王宇;万飞熊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HCPT治疗8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TURBT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76例患者经6个月~2年随访后12例复发,复发率为15.79%.其中9例再次行TURBT术,3例改行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结论: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HCPT具有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 后路置入钛笼治疗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1例

    作者:董钊;张永兴

    患者女,20岁.因高处坠落致全身多处外伤伴下肢功能障碍3 h入院.查体:腰椎各棘突及间隙压痛,以腰1、5周围明显,双下肢肌张力较低,各肌肌力普遍0级,双侧皮肤感觉自大腿中段以远消失,痛温觉消失,鞍区感觉消失,跟膝腱反射消失,病理征均阴性.

  • 食物过敏引起失声1例

    作者:王学艳;任华丽

    患者男,13岁.突发失声2 h急诊就诊,患者于夜间突然睡梦中惊叫醒来,惊恐状,示意头痛,腹痛,不能言语,呕吐胃内容物1次,稀水样便1次.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脑膜刺激征阴性,能听懂问话,但不能发声,不能对答,查体配合.

  • 蜡油样骨病1例

    作者:艾勇;熊艾平;文黎;龚小兵

    患者女,31岁.左侧肩关节间歇性不适数年,现因生育哺乳期,感觉加重,活动稍受限,自觉抱小孩劳累所致,查体格检查:发育良好,智力正常,患侧皮肤无红斑及色素沉着,皮温正常,皮肤感觉正常,活动稍肥限.

  • 老年肝源性糖尿病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例

    作者:宋长城;陈铖

    患者男,68岁,因肝癌术后1年余,发热、嗜睡2 d于2008年12月26日急诊入院.患者于2007年7月出现肝区隐痛、牙龈出血.血化验检查提示:HbsAg(+)、HbeAb(+)、抗HBc(+).甲胎蛋白1 413 mg/mL.腹部CT示:肝硬化,肝右叶前段见一5.5 cm×4.5 cm低密度影,考虑肝癌.

  • 主动脉夹层合并晕厥、左侧胸腔积液1例

    作者:汪征;李自成

    患者女,91岁,某高校退休职工,突发胸背部疼痛伴喘息、气促16 h入院.患者入院前1 d晚饭前突发胸背部持续撕裂样疼痛,伴全身大汗、面色苍白,后渐出现喘息、气促,呈端坐呼吸,无发热、咳嗽,无胸闷、心悸,无意识障碍、抽搐、大小便失禁,症状持续不缓解,次日上午入院,在送至病房途中突发晕厥.

  • 子宫破裂并宫旁死胎1例

    作者:鲍俊初;杜绪仓

    患者女,28岁,平素体健,23岁结婚.孕5产1流4.于2005年9月平安产一男活婴,夫儿体健.末次月经2009年4月5日,停经后行B超检查确诊宫内妊娠.8月1日在外院门诊行药物流产,8月1日及2日每日各口服药物(具体药物不祥)3片,8月3日阴道上药(药物不祥)2片后,胎儿未排出,后又上药物胎儿仍未排出,予加压及清宫术,术中清除少许胎儿组织,后感腰痕,以右侧为甚.

  • 同侧肾癌合并结核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毛小强;侯毅;于洋;金光虎;贾春澍;那万里

    患者男,52岁,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3 d就医.右附睾结核行附睾切除术27年,高血压病史若干年.右肾区叩击痛(+),双肾未触及,右上腹压痛(+).CT示:右肾肿物并囊性病变伴钙化.行肾癌根治术,剖面见肾大部分为肿物所占据,下极见大小不等脓腔,腔壁较硬,腔内可见脓液及干酪样物.病理回报:肾腺癌并陈旧性结核.

  • 联合麻醉术后脑脊液外漏1例

    作者:王刚祥;毛责冬

    患者女,35岁,足月孕,要求手术产.麻醉选择一点法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阻滞,穿刺点L2-3,麻药2%盐酸利多卡因3 mL+1‰盐酸肾上腺素0.2 mL+10%葡萄糖注射液0.8 mL混合液.

  • 臀部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

    作者:陈宇;樊东力;王韶亮;雷泽源;张一鸣;令狐锐;毛彤春

    患者女,35岁.出生时全身多处黑色皮肤斑点,散在分布,以四肢为主,躯干数目少,双侧腋下可见少许咖啡牛奶斑,无破溃,臀部大片皮肤黑斑,表面无毛发生长.因不影响生活,一直未予以治疗.

  • "镜面人"行肝脏部分切除、胆肠吻合术1例

    作者:周陈杰;王友顺

    患者陈某,女,62岁,近20余年来反复出现左上腹疼痛不适.CT检查提示:(1)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并扩张;(2)腹腔脏器及心脏镜像转位.心电图检查提示:(1)窦性心率(右位心);(2)ST-T改变.

  • α-地中海贫血合并G6PD缺乏症伴溶血性贫血1例

    作者:罗信国;尹俊;张泽文;余文俊;廖敬源

    患者女,34岁,因"反复右上腹痛伴皮肤黄染9个月加重1个月"人院.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一横指,脾肋下2 cm,余无殊.实验室检查:WBC 5.0×109/L,RBC 2.57×1012/L,Hb 54 g/L, HCT 0.07×10 l/L,MCV 80 fL,MCH 22.9 pg,MCHC 285 g/L,PLT 144.0×109/L,RET% 10.00,RET 0.264×1012/L.

  • 以消瘦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

    作者:王建馗;冯义朝

    患者男,44岁,以"纳差、消瘦4年"为主诉入院.4年前无原因出现食欲、食纳减退,略感恶心,无呕吐,偶有便秘、腹泻,为黄色糊状便,每天4~5次,有时可见脓血,无明显怕冷、怕热、乏力倦怠,体重下降约10 kg,曾以"胃病"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就诊.

  • 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下肢单侧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金平;李玉明;王益顺

    目的:探讨等比重布比卡因液在下肢单侧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腰麻禁忌手术患者260例,年龄16~80岁,ASA Ⅰ~Ⅲ级.单侧下肢创伤患者230例和非创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组(1组)和重比重传统腰麻组(2组),手术时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不同比重布比卡因1.5~2mL实施麻醉.结果:1组取得了与2组相同的麻醉效果,其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达高阻滞平面和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2组(均P<0.05),大感觉阻滞平面低于2组(P<0.01),其对循环的影响明显小于2组.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单侧下肢手术安全有效.

  • 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疗效观察

    作者:张剑宇;彭岚;刘冬柏;刘定华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221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口服,101例患者(男65例,女56例),观察组:120例患者(男68例,女52例).三七皂甙片200mg,每日3次口服;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口服.观察2组1年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并于治疗后分别检测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观察组1年内脑梗死再发率(5.83%)与对照组相比(1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皂甙与阿司匹林联用,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可能与三七皂甙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阿司匹林抵抗有关.

  • 透明质酸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临床分析

    作者:王梁;李幼华

    目的:探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NR)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ADNR患者采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疼痛指数、大开口度.结果:术后1、3、6个月对35例患者进行随访,患者的疼痛指数、大开口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治疗ADNR能有效地减缓疼痛、改善开口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的作用利弊探讨

    作者:佘巍巍;曾锦荣;陈峰;林云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各病程中的作用利弊,以及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02年7月至2008年7月临床诊断78例IPF患者,对其各病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糖皮质激素治疗和IPF预后无关(P>0.05),KaPlan-Meier检验也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能改变IPF的预后.

  • 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作者:段武钢;孙全新;罗建武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舒必利组,每组38例,治疗12周,采用PANSS、TE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分别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齐拉西酮组SDSS各条目均明显改善,且在婚姻职能、社会性退缩、家庭内外活动、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兴趣、责任心和计划性等方面的改善明显好于舒必利组(P<0.05~0.01).齐拉西酮组GQOLI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显著提高(均P<0.01),且均明显优于舒必利组(均P<0.01).齐拉西酮组TESS评分明显低于舒必利组(P<0.01).结论:齐拉西酮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且优于舒必利.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周萍;郑擎;朱红明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尖锐湿疣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61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光动力治疗.将ALA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或乳膏后湿敷或涂于皮损,封包3~4 h后用635nm激光照射,每个部位照射时间20 min.结果:61例患者经1~4次治疗,58例皮损全部清除,完全缓解率95.08%,3例皮损部分缓解,分别于第5、6次治疗后皮损完全清除.61例患者中57例接受6个月的随访观察,5例复发,复发率为8.77%.结论:ALA-PDT治疗尖锐湿疣近期临床疗效高,复发率低,是一种治疗尖锐湿疣有效的新疗法.

  • 食管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魏华兵;曹子昂;刘强;傅于捷;钱晓哲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p53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COX-2、p53蛋白在67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OX-2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49/67)和64.2%(43/67),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COX-2在高、中、低分化食管癌中的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有嗜酒史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嗜酒史者(P<0.05).p53高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嗜酒史有关(P<0.05).COX-2与p53表达具有相关性(r=0.249,P<0.05).结论:COX-2和p53均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过程.不同分化食管鳞癌的COX-2表达率有差异,COX-2表达率与嗜酒可能相关.p53高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嗜酒史可能相关.

  • 甲状旁腺素相关肽对INS-1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作者:梁华晟;薛耀明;钟宇华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对大鼠胰岛β细胞瘤株INS-1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方法:分别应用不同浓度PTHrP干预INS-1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力,然后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Ki67、PDX-1、Bax及Bcl-2的表达,BrdU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PTHrP具有农度依赖性的促进INS-1细胞增殖,PTHrP显著上调Ki67、PDX-1及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PTHrP干预后细胞BrdU表达增高.结论:PTHrP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

  • 腺病毒/重组腺相关病毒杂合体病毒的构建

    作者:李绍祥;张艳霞;张成平;姚鹏;李娟;胡大荣

    目的:探讨解决RNA干扰(RNAi)抗HBV作用时间短暂的问题.方法:构建腺病毒/重组腺相关病毒(Ad/rAAv)杂合体病毒,恢复rAAv的定点整合,并借助定点整合的rAAV持续表达shRNA(shon hepairRNA),实现RNAi抗HBV的持久性.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各目的基因片段均成功克隆入穿梭质粒中pAd/rAAv酶切鉴定表明同源重组成功,病毒包装与滴度测定结果表明,Ad/rAAV杂合体痛毒包装成功.结论:利用Ad、AAV和HBV各种元件的特点,彼此互补,克服其不足,构建Ad/rAAV杂合体病毒,作为抗HBV的shRNA表达框的载体,为解决RNAi抗HBV作用时间短暂的问题作了一些技术上的探索.

  • RGD肽修饰纯钛表面成骨细胞生物合成功能的研究

    作者:陈奕帆;万乾炳;宋光保;刘长虹;杨晓喻;王剑;巢永烈

    目的:评价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修饰纯钛表面对成骨细胞生物合成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纯钛表面接枝RGD肽,测定表面培养成骨细胞蛋白的合成、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的表达.结果:RGD肽修饰后材料表面细胞总蛋白合成、ALP活性提高,骨钙素表达提前.结论:RGD肽修饰纯钛表面对大鼠成骨细胞分化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

  • RGS16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病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张渝;刘展

    目的:检测RGS16在大肠癌表达情况,并评估其是否涉及了大肠癌的转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62例大肠癌及23例相应正常组中RGS16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3.0对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GS16在细胞浆表达.与正常大肠组织相比,大肠癌中的RGS16表达明显增高(P=0.000).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远处转移原位大肠癌中的RGS16表达比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原位大肠癌高(P=0.015).结论:RSG16在大肠癌中高表达,并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转移.

    关键词: 肠肿瘤 RGS16 转移
  • Caspase 3与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贾明旺;黄文杰

    目的:通过肺炎链球菌体外感染肺泡上皮细胞探讨凋亡蛋白caspase 3的活性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及凋亡蛋白caspase 3对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肺泡上皮细胞A549,用肺炎链球菌R6体外感染A549,TUNEL法检测A549细胞凋亡,RT-PCT法检测caspase 3基因转录强度,化学荧光测定法检测caspase 3.结果:肺炎链球菌能时间依赖性地诱导A549凋亡;Caspase 3的基因翻译强度与蛋白活性随感染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而且与A549细胞凋亡变化同步.结论:Caspase 3在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雌激素受体β过表达对大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作者:许飞;王国斌;蔡开琳;翟荣林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ERβ)过表达对侵袭转移相关基因E-钙黏蛋白和CXCR4表达的影响,研究其对大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介导的ERβ基因转染SW480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SW480-C1-ERβ).以正常SW480细胞和转染了空质粒的SW480细胞(SW480-pEGFP-C1)作为对照,在有或无雌激素作用的条件下.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测定SW480、SW480-pEGFP-C1和SW480-C1-ERβ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和CXCR4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无雌激素作用时,SW480-C1-ERβ细胞的侵袭能力和CXCR4的表达显著低于另两株细胞(P<0.05).有雌激素作用时,SW480-C1-ERβ细胞在三者中的侵袭能力低,E-钙黏蛋白的表达高(P<0.05),而CXCR4表达无明显变化.在SW480-C1-ERβ组细胞中,雌激素作用时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无雌激素作用时的细胞(P<0.05),而CXCR4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ERβ可以以配体非依赖性的方式和配体依赖性的方式抑制大肠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这种效应可能与调控E-钙黏蛋白和CXCR4的表达有关.

  • 异丙酚对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基因的表达调控

    作者:陆瑜;李锦;刘思宇;高勇;李淑琴;韩如泉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于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基因的表达调控,从分子水平探索麻醉药影响机体免疫的机制.方法:将IL-2Rα基因上游调控序列驱动的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质粒通过脂质体法稳定转染Jurkat细胞.转染48 h后的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 group)及分别加入1 μmol/L异丙酚(P1),10μmol/L异丙酚(P10),50μmol/L异丙酚(P50),100μmol/L异丙酚(P100)和200 μmol/L异丙酚(P200)组.在异丙酚处理后1 h(T1),5 h(T5),10 h(T10),24 h(T24)使用荧光测定法检测CAT活性.结果:T5时,P10、P50、P100组及P200组CAT活性较T1时CAT活性出现显著变化.随着异丙酚处理时间继续延长,T10和T24时CAT活性改变并不明显.P1组CAT活性与C组无显著差异.P10组T5时CAT活性较C组升高17%(P<0.05).P50、P100组及P200组T5时CAT活性仅为C组CAT活性的80.2%,49.3%和11.3%,呈显著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浓度及作用时间均影响其对IL-2Rα基因的表达调控.临床使用浓度异丙酚对IL-2Rα基因的表达具有正调控作用.而高浓度异丙酚对IL-2Rα基因的表达具有负调控作用,提示异丙酚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4与Smad7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养民;鲁守琳;赵玉海;赵志强;王楠

    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4与Smad7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它们与肾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对10例正常肾组织、45例未转移的肾癌与10例已有转移的肾癌组织的TGF-β1、Smad4与Smad7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mad4蛋白在正常肾组织和未转移组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转移组肾癌组织,且肾癌分化程度越低,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TGF-β1、Smad7蛋白在转移组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和未转移组肾癌组织(P<0.05).TGF-β1、Smad4及Smad7蛋白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TGF-β1、Smad4与Smad7蛋白三者表达的异常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可能成为研究肾癌分化与转移的生物学标记物.

  • 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影响因素

    作者:郑菊妹

    近年来随着人们意识观念的改变,未婚先孕及已婚非意愿性妊娠现象增多,药物流产因其自身痛苦小、成功率高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 .对于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影响因素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2]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行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18F-FDG PET/CT显像在霍奇金病诊断的中应用

    作者:邓瑾;黄赖机;张秀萍;李健;叶家才

    霍奇金病(HD)为淋巴瘤中一大门类,随着化学和生物治疗方法的改进,其临床治愈率已达80%以上.HD的正确诊断、分期以及治疗后病灶残留或复发与否是拟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基础.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作为一种非创伤性全身代谢性显像技术,对HD的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合并戒酒综合征8例误诊分析

    作者:占林兵;汪永斌

    慢性酒精依赖的患者突然断酒或减少饮酒后,出现多种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紊乱,再次饮酒可使症状消失,称为戒酒综合征[1] .临床主要表现为出汗、肌颤、谵妄,严重者出现惊厥、癫痫样发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从而危及生命.

  • 25G腰穿针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郑铁成;高立彬

    临床上,手术时间较短的下腹部手术(如剖腹产)和骨科下肢手术(如取内固定)均可在单次腰麻下进行.用常规22G腰穿针做腰麻,常发生术后头痛等并发症.如果采用腰硬联合穿刺技术,易发生术后腰痛等并发症.针对这种情况,本人采用25G腰穿针行腰麻,省略皮肤局麻及硬麻穿刺针做引导,通过50例临床应用,证实此种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 一次性气管套管置入后呼吸困难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伟红;兰金山;潘秋兰;李胜

    气管切开术初仅用于解除喉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随着对呼吸道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嗣有很大的扩展,尤其是颅脑外伤出血致昏迷及肺气肿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能将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从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减轻呼吸阻力,减少呼吸道解剖无效死腔及呼吸次数,避免肺部感染.

  • 脑动脉狭窄的易患因素分析

    作者:孙瑄;陶庆玲

    脑血管狭窄是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国外研究发现大约68%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狭窄,而不同种族的人群脑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白种人好发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亚洲人以颅内血管病变似乎更多见[1-2] .本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和易患因素,为临床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狭窄提供依据.

  • 先天性黄斑缺损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分析

    作者:吴敏;肖丽波;李娟娟;盛志超

    先天性黄斑缺损多数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也有散发病例,此病除家族遗传外,常伴有手足发育畸形,眼部可合并有其他先天性异常,包括虹膜缺损、视乳头缺损、小角膜和小眼球等[1].

  • 儿童恙虫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爱蓉;金益梅;杨好妹;王传夏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近年来有关恙虫病并发器官功能损害的报道较多[1-3] ,但恙虫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鲜有报道.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了恙虫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9例,现报道如下,以增加对本病的认识及提高治愈率.

  • 拉米夫定治疗2年后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作者:何立东;吕慧萍

    拉米夫定应用于临床以来,取得了明确的疗效.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出现耐药、治疗后不能达到停药标准等.尤其是治疗后虽未耐药但不能达到停药标准时怎么办?是将抗病毒治疗进行到底还是强行停药,或再找其他办法?显然,将抗病毒治疗进行到底和强行停药均不是好办法.前者将增加耐药率,后者可能复发.我们对这部分患者加用胸腺肽α1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改良法骶管麻醉应用于肛周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立峰

    有报道[1] 称约20%的正常人骶管呈解剖学异常,传统法骶管麻醉常因此造成阻滞不全甚至失败,其成功率仅85%左右,且该方法易损伤骶管内静脉丛和误刺入静脉导致局麻药中毒.为此我们采用改良法[2] 骶管阻滞麻醉并与传统法进行比较,以观察该方法用于肛周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胆管造影的体会

    作者:宋胜江;戴华卫;汤礼贵;曹高健

    自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我们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656例,其中97例行术中经胆囊管胆管造影.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抗体筛查在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作者:侯治兵;张艳;陈海涛

    目前,国外很多国家已将不规则抗体筛查列入血液制品常规检测,而我国尚未对血液制品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查[1] .为了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本站对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的91 522份献血者标本及442份Rh(D)阴性的血液标本进行了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报告如下.

  • 血管介入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20例

    作者:刘秋兰

    随着近年剖宫产率的升高,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发生病例相对增多,该病治疗棘手,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大出血,是异位妊娠中的严重类型.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血管介入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20例的病例资料,来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方法及有效性.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复发性肠套叠关系的探讨

    作者:汪岭;魏亚新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多见于2岁以内,以4~10个月多见.复位后部分患儿可能再次复发肠套叠.复发性肠套叠病因尚未明确,现通过对我科2005-2009年收治的14例复发性肠套叠患儿的观察,探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复发性肠套叠的关系.

  • 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颈胸部难愈性创面11例

    作者:叶祥柏;石东文;王锡华;陈忠勇;夏来启;沈运彪;李金玺;高彩宏

    颈肩胸部结构复杂,表面软组织相对薄弱,各种原因导致的较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损伤和缺损,往往伴有血管、神经和骨组织的外露,如得不到及时修复,可造成严重后果.2005年8月至2009年2月,我们应用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颈肩胸部巨大难愈性创面11例,获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RNA干扰在脑胶质瘤分子靶标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徐涛;陈菊祥;卢亦成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中常见的神经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4.69%,其中恶性胶质瘤占70%[1-2] ,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是大限度地进行手术切除,并结合放、化疗和其他治疗方式.但由于胶质瘤存在恶性增殖和侵袭性强的特点,手术很难完全切除,且术后极易复发,如何控制胶质瘤的恶性增殖和侵袭是目前研究的焦点.

  • IL-17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徐雪;吕玲

    Th17细胞是近十年发现的一群T细胞亚群,主要分泌IL-17A、IL-17F、IL-6和TNF等细胞因子.IL-17A,又名IL-17,虽然它主要由记忆性T淋巴细胞分泌,但却在天然免疫、宿主防御和自身免疫中有特殊功能.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IL-1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本文拟就近几年对IL-17与SLE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CyclinD1-pRb-ppRb通路异常在食管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沐廷

    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以鳞癌为主,病死率和发病率均居世界首位.由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完全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不足30%.因此,我们在探索食管癌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开始从生物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食管癌的方法.

  • 胰岛素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烧伤创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欧邦军;梁自乾

    创面愈合是机体自身恢复其表面连续性和完整性所进行的一系列修复活动,是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和分子事件,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相关激素参与这个过程,通过刺激细胞趋化、增殖,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彤成,终收缩伤口并重建组织的完整性.目前,创面愈合,尤其是一些难愈性创面愈合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 缺氧诱导因子-1在风湿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周玮

    缺氧诱导因子-1(hvpoxia-inducibJefactor-1,HIF-1)是细胞缺氧条件下调控基因表达的主要转录因子之一,Kuwai等[1] 于1991年在研究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基因3'末端含有缺氧诱导的增强子序列的过程中发现.HIF-1作为细胞、组织在低氧环境下产生的一系列适应性反应的核心因子,在促进促EPO、葡萄糖载体、血管源性因子生成及细胞增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利多卡因预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作者:朱小兵;石翊飒;刘桦;张喜洋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6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只分离肾动脉不夹闭;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双肾缺血60min、再灌注4 h;利多卡因组(L组)肾动脉阻断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mg/kg,I/R组、sha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观察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I/R组呈明显心肌损伤的形态学变化,L组心肌组织损伤明显改善.I/R、L组血浆H-FABP,心肌组织NE、TNF-α较sham组升高,但是I/R组高于L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预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肾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及下调TINF-α表达有关.

  • 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与家兔急性心房颤动的关系及药物干预

    作者:徐志伟;胡建新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与家兔急性心房颤动(AF)的关系及药物对AF的预防作用.方法:60只家兔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舒降之)组(n=20)、氯沙坦组(n=20)及对照组(n=20),辛伐他汀组与氯沙坦组预先分别给予辛伐他汀、氯沙坦灌胃4周后,建立家兔急性AF模型.根据实验结果是否诱发出AF将家兔分为AF组(AF组)与非AF组(N-AF组).比较AF组(AF组)与非AF组(N-AF组)刺激前血清中hs-CRP、IL-6的水平.比较辛伐他汀组、氯沙坦组及对照组刺激前与刺激后血清中hs-CRP、IL-6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F组刺激前血清hs-CRP、IL-6水平均高于N-AF组(P<0.01).用辛伐他汀、氯沙坦药物干预组血清hs-CRP、IL-6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用辛伐他汀、氯沙坦药物干预组的AF诱发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刺激前血清hs-CRP、IL-6水平越高,AF越易诱发,AF持续时间越长.预先控制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就可能会有效抑制AF的发生、发展,表明炎症状态可能参与了AF的发生、发展.

  • Toll样受体4在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盛云建;陈炘;邓存良

    目的:动态观察肝Kupffer细胞(KCs)Toll样受体4(TLR4)mRNA及蛋白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0、4、6、8、10周采集标本,分离肝组织KCs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4mRNA的表达;用基质显色法测定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TLR4蛋白和核因子kB(NF-kB)蛋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0周组肝组织TLR4蛋白、KCs,TLR4 mRNA几乎无表达,NF-kB蛋白和炎症积分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4、6、8、10周组肝组织TLR4蛋白、NF-kB蛋白、炎症积分和KCs TLR4 mRNA以及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同0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NF-kB蛋白、TLR4蛋白、KCs TLR4 mRNA和TNF-α在第10周时较第8周有轻度下降:肝KCs TLR4 mRNA的表达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r=0.845,P<0.001).结论: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中,内毒素可上调KCs TLR4的表达,而TLR4的高表达进一步造成肝脏的损伤.

  • 不同分化状态的供体细胞对小鼠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

    作者:范勇;陈欣洁;孙筱放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程度的供体细胞对克隆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步法"核移植技术将供体细胞核直接注入小鼠卵母细胞,成功构建克隆胚胎.颗粒细胞克隆胚胎经含有10 mmol/L的SrCl2和5 ug/mLCB的培养液中激活处理5~6 h,R1胚胎干细胞克隆胚胎经含有10 mmol/L的SrCl2的培养液中激活处理3h,然后移入CZB培养液中继续培养.结果:颗粒细胞克隆胚胎体外的激活率、卵裂率和囊胚率与胚胎干细胞克隆胚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克隆胚胎体内移植后胚胎干细胞克隆胎儿出生率稍高(2.3%vs.1.2%),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供体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克隆胚胎体内外发育潜能越高.

  • 外源性硫化氢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艳;姚立农;蒋玮;赵晖;杨永慧;柴伟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继发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R组)、NaHS处理组(NaHS组).采用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Sham组完成所有手术操作,但不放血和复苏,R组放血后在Ringer's液复苏前腹腔注射与NaHS等容量的生理盐水,NaHS组在复苏前给予腹腔注射28 μmol/kg NaHs.实验结束后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肺系数与肺湿/干重比等指标变化,并通过测定血浆中H2S、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IQA)改变来观察外源性硫化氢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继发肺损伤的作用.结果:与R组相比,NaHS组pH、PaO2值明显升高,BE值降低(P<0.05).肺系数、肺湿/干重比及IQA减少(P<0.05).血浆中H2S浓度R组明显降低(P<0.05),NaHS组与Sham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相比NaHS组MDA、MPO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学形态也有明显改善.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继发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嗜酸乳杆菌对人轮状病毒感染乳鼠小肠黏膜白细胞黏附分子-1、γ-干扰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石海矾;陈益平;徐志伟;狄军波

    目的:探讨感染人轮状病毒乳鼠小肠黏膜白细胞黏附分子-1(ICAM-1)、γ-干扰素(IFN-γ)变化的意义及嗜酸乳杆菌的干预效果.方法:选用ICR乳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轮状病毒感染组(B组)、嗜酸乳杆菌预处理组(C组)和嗜酸乳杆菌治疗组(D组),B、C、D组喂服人轮状病毒Wa株.C、D组另喂服嗜酸乳杆菌进行预处理和治疗干预,于病毒感染后第4天随机处死各组8只乳鼠,留取小肠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ICAM-1、IFN-γ的表达.结果:B组ICAM-1表达细胞数和灰度为(52.66±6.62)%和108.11±2.42,A组为(38.10±4.43)%和101.97±2.10,B组比A组显著增高(P<0.05);C组为(43.93±4.42)%和101.75±2.28,D组为(43.45±5.26)%和101.42±2.23,均较B组显著降低(均P<0.05),C组、D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IFN-γ表达细胞数和灰度为(43.51±31.40)%和127.71±3.36,A组为(37.52±3.21)%和117.71±3.39,B组比A组显著增高(P<0.05);C组为(50.08±4.21)%和136.37±3.40,D组为(49.50±4.05)%和135.90±3.49,均较B组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嗜酸乳杆菌对感染人轮状病毒的乳鼠有免疫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CAM-1,增强IFN-γ的表达有关.

  • 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张春芳;陈敦金;陈艳红;苏春宏;刘先保

    目的:探讨十溴联苯醚(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 d的SD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并分组,空白对照组,DMSO对照组,实验A组的BDE-209浓度为10μg/mL,实验B组的BDE-209浓度为30 μg/mL,实验C组的BDE-209浓度为50μg/mL.实验组分别对海马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染毒,染毒72 h后分别测量各组神经球直径及数目,并于染毒后24、48、72、96、120 h记录各组光吸收度A值.结果:从新生鼠海马分离培养的细胞巢蛋白阳性.染毒72 h后测量各组神经球直径及数目,发现随着染毒剂量加大,神经球明显变小,数目变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MTT结果显示随着BDE-209暴露浓度及时间增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结论: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的新生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能力,BDE-209可以导致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发生改变,随BDE-209暴露浓度及时间增加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

    作者:俞静芬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心内科发生医院内感染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8.7%;合并其他疾病34例;心功能发级Ⅰ级12例,Ⅱ级26例,Ⅲ级31例,Ⅳ级11例;实施侵袭性诊治措施27例;预防应用抗生素25例;具有感染典型表现52例,28例院内感染症状不典型;呼吸道感染32例,泌尿道28例次,胃肠道感染8例,其他2例.结论: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症状部分不典型,通过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控制度、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健康教育、尽量避免损伤性操作、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重视保护易感者、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 院内感染
  • Orem自理模式训练对帕金森病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静梅;张锐芝;周颐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训练对帕金森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2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帕金森病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Orem自理模式训练.治疗时间均为8周,治疗前后运用帕金森病的临床分级和改良的Webster评分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运用Orem自理模式训练能明显提高帕金森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社区皮下持续镇痛护理

    作者:黄海微;赵丽琴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较突出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皮下输注的途径是使用麻醉性止痛药极佳的选择,对于只须短期使用(数天到数星期)非肠道止痛患者及无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适宜采用皮下输注的途径.采用皮下持续输注麻醉性止痛药,约95%的患者疼痛可获得缓解,且极少发生感染、呼吸抑制等合并症[1] .我院于2006年12月由麻醉科、外科等负责,在社区开展对晚期癌症患者运用镇痛泵皮下镇痛,以消除或减轻癌性疼痛,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两种检测血清结合胆红素方法的比较

    作者:刘云军;李雄

    目的:比较2,4-二氯苯胺重氮法(DCA)和钒酸盐氧化法检测血清结合胆红素的结果.方法:根据NCCLS(EP6-P)评价方案,评估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偏倚.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8 5),Ⅰ、Ⅱ、Ⅲ组检测结果无差异,Ⅳ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应建立与方法学相对应的血清结合胆红素参考值范围.

  • 血府逐瘀汤治疗腹膜后血肿63例

    作者:周永艺;林丽娟;陈木水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稳定型腹膜后血肿的疗效.方法:对63例稳定型腹膜后血肿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同时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并与常规保守治疗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肿缩小时间、血尿消失时间等.结果: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患者.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肿缩小时间、血尿消失时间等均明显比常规保守治疗组缩短.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有效促进腹膜后血肿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又能加快血肿吸收和肾损伤的恢复.

  • 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作者:贺彬彬

    卵巢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以肿瘤细胞减灭术为基础,辅以铂类/紫杉醇联合化疗,使大部分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但终70%的患者有复发,部分患者产生耐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1].目前,化疗仍是复发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就复发性卵巢癌化疗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综述.

  •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高维;李惠民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进行性的骨质破坏是其突出的临床特点之一,约9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损害[1].与其他实体瘤骨转移所致的骨质破坏不同,60%的MM患者在确诊时就伴有明显的骨痛,并逐渐发展为病理性骨折[2].

  • 孕妇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35 961例

    作者:陆丹

    目的:评价妊娠中期孕妇血清(AFP/β-hCG)二联法筛查在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对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 961例孕14~21周的孕妇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FLA)进行血清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浓度的检测,结合孕周、体重、年龄等因素,通过风险评估软件进行风险评估.将筛查结果与B超、羊水染色体分析、新生儿检查结果对照.结果:35 961例孕妇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危妊娠1 856例,筛查阳性率为5.16%,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10例唐氏综合征怠儿;18-三体高风险者170例,筛查阳性率为0.47%,经羊水染色体分析确诊5例;神经管缺陷高危者259例,筛查阳性率为0.72%,其中确诊为神经管缺陷胎儿61例.结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可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落实优生优育政策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