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吸虫病并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p53和c-myc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朱刚剑;李艳;黄顺东

    目的:研究血吸虫病并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p53、c-myc的表达,探讨血吸虫病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吸虫病并肝细胞癌23例、无血吸虫病35例肝细胞癌中的p53、c-myc的表达.结果:在血吸虫病并肝细胞癌组中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4%,无血吸虫病肝细胞癌组p53蛋白的表达率为31%,两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而两组中的c-myc阳性表达率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日本血吸虫的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中有较高的p53基因突变率,日本血吸虫感染可能对肝细胞癌患者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有影响.

  • 新生儿ABO溶血病相关发病因素分析

    作者:何子毅;刘赴平;刘景春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与新生儿血型、性别、出生天数及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的关系.方法:时临床送检的66份新生儿溶血标本进行常规血清学分析,对母亲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进行测定;应用χ2检验分析发生新生儿溶血与血型、性别、出生天数和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的关系.结果:新生儿溶血病组的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高于非新生儿溶血病组,抗体效价高于128的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几率较大(P<0.05);新生儿溶血病的检出与新生儿的出生天数有关,4 d内检出效率高,与性别和A或B血型无关.结论: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大于128时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性大,出生后新生儿如果怀疑发生了新生儿溶血病,好在4 d内进行检测.

  • 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治

    作者:李超雄;刘东;钟杏花

    目的:探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新生儿肺出血早期确诊和治疗的意义.方法:临床疑诊肺出血的新生儿,应用PENTAX FB-10小儿纤支镜检查声门未见气管内有血性液流出者,直接进镜入气管、左右主支气管,情况许可时进入叶支气管直视确诊肺出血后,迅速吸引清除分泌物后注入肾上腺素和立止血,之后进行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与插管后气管内吸引法作比较和分析.结果:纤支镜组与插管组相比,肺出血停止时间较短,肺出血治愈率较高,病死率较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纤支镜可以替代气管插管后吸引作为新生儿肺出血早期确诊和直接注药治疗的首选,推广小儿纤支镜对提高新生儿肺出血治愈率有积极的意义.

  • 无创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的研究

    作者:叶飒

    目的:探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对重叠综合征(overlap-syndrome)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4例OS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BiPAP治疗+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比较入院时、治疗结束时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结果、动脉血气(pH、PaO2、PaCO2)、肺功能(FEV1%、FEV1/FVC和FVC%)及两组间气管插管率等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试验组的肺功能(FEV1%、FEV1/FVC和FVC%)及PSG监测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的气管插管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BiPAP对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比单纯常规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可明显减少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方堃;杨平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受试者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泌乳素(PRL)的水平,用电极法测定空腹血糖(FBG).结果:糖尿病组女性患者E2、PRL较对照组降低(P<0.05),T、P较对照组高,E2/T的比值低于对照组;男性患者E2、P、PR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T较对照组低,E2/T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2/T与FBG呈明显相关性(r=0.27,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性激素分泌功能紊乱,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性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提示临床要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补充雌、雄激素,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

  • 无创性经皮体外心脏起搏与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缨;林珮仪;陈瑜越;江慧琳

    目的:比较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TCP)与无创性经皮体外心脏起搏(NTCP)两种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在急诊抢救心脏停搏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心脏停搏患者在进行规范的心肺复苏基础上,分别行NTCP或TCP的资料.结果:两种方法的起搏成功、临床有效、心肺复苏成功和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TCP操作时间为(13.45±7.82)min,明显长于NTCP组的(1.01±0.21)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诊科使用NTCP和TCP两种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二者疗效相当,但NTCP更简便、快捷,值得推广.

  • 胸部CR与CT诊断肺结核瘤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惠民;苑青龙;李哲;龚雪鹏;徐朝霞

    目的:评价胸部CR与CT在肺结核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6例均作了胸部CR和CT扫描,其中胸部CR含平片和CR断层;19例作了增强CT扫描.结果:(1)胸部CR显示病灶内钙化3例,空洞5例,胸膜增厚4例,卫星病灶7例.(2)CT平扫病灶内钙化11例,空洞8例,胸膜增厚21例,卫星病灶27例,支气管扩张4例,合并肺门淋巴结肿大者2例.19例CT增强扫描,8例无强化,11例不同程度不同形态强化.(3)病灶内部钙化CT显示11例,CR 3例(χ2=12.32,P<0.01);卫星病灶CT所见27例,CR见7例(χ2=28.62,P<0.01);胸膜增厚CT所见21例,CR见4例(χ2=28.14,P<0.01);病灶周围支气管扩张CT所见4例,CR均未能发现(χ2=4.42,P<0.05).2种影像学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特别是增强CT扫描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变化分析

    作者:吴志峰;高明乐;廖建宁;刘艳萍;李斌;王素美;孙如鹏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和65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记录到单个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分别计算HRT的初始值(TO)、HRT的斜率(TS),并进行TO、TS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的相关性比较.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HRT间存在明显差异,心衰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0.92±3.13 vs -1.78±2.77,P<0 01);心衰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2.93±2.09)ms/RR间期vs(8.65±5.29)ms/RR间期,P<0 05].TO、TS与LVEF、LVED显著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HRT现象明显钝化,TO、TS值与LVEF减小、LVED增大显著相关,可将TO、TS值变化结合临床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

  • CD44v6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夏宣平;周素梅;陈浩;王文星

    目的:观察CD44v6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的大肠腺瘤(110例)、大肠癌(68例)组织为研究对象,正常大肠黏膜(30例)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测定各标本的CD44v6阳性率.结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的CD44v6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41% vs 3%和56% vs 3%,P<0.01),大肠腺瘤CD44v6阳性率与异型增生程度有关(轻度、中度、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22%、42%、67%),大肠癌CD44v6阳性率与Dukes分期、有无淋巴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结论:CD44v6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早期预测及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肠肿瘤 CD44V6 预后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分析

    作者:李树华;许振升;赵广凤;赵新刚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机械通气策略.方法:18例病人根据通气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3例病人采用无创通气(NIPPV)治疗,B组5例在NIPPV 3~6 h后改为有创通气(IPPV),C组10例采用IPPV.结果:A组治愈2例,B组2例,C组4例.A、B组病人通气3~10 h后氧合指数(PaO2/FiO2)与通气前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C组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NIPPV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压伤(3/8)、胃胀气(2/8).IPPV为下呼吸道感染(5/15)、上消化道出血(3/15)、急性肾功能衰竭(2/15).结论:AOPP合并ARDS经典通气治疗为IPPV,但早期或症状较轻的病人可采用NIPPV治疗或用作向人工气道通气的过渡.

  •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严松彪;苏淑红;陈晖;韩炜;高红丽;梁思文;李虹伟;王雷;贾三庆

    目的:研究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预测价值.方法:入选AMI患者共71例,于入院即刻采用比色法测血浆MPO水平;同时测CK-MB、cTNT、hs-CRP、WBC、N;按MPO水平行二分位数分组.行30、90 d随访,以缺血性胸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原因的再住院、心血管原因的死亡为终点事件.结果:MPO≥125.86 U/L组的30 d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MPO<125.86 U/L组(OR 4.00,95%CI[1.06,16.38],P=0.04);90 d终点事件发生率亦明显高于MPO<125.86 U/L组(OR 3.88,95% CI[1.09,13.77],P=0.03).MPO水平与WBC、N正相关,和cTNT、CK-MB、hs-CRP无相关性.回归分析,MPO和cTNT峰值是30 d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1.83,P=0.03;cTNT:B=0.38,P=0.01);cTNT峰值、MPO和hs-CRP是90 d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1.92,P=0.02;cTNT峰值:B=0.42,P=0.01;hs-CRP:B=0.15,P=0.004).结论:血浆MPO水平升高的AMI患者随访30、90 d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浆MPO水平对AMI患者的预后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叶建红;李芳萍;黎锋;吴木潮;严励;傅祖植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抵抗素(resistin)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筛选MS患者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resistin水平,用HOMA-IR评估IR程度.结果:对照组与MS组的血浆resistin水平分别为(11.35±4.04)ng/mL与(10.91±4.02)ng/mL,与对照组比较,MS组的血浆resistin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MS组,resistin与BMI、WC、FPG、2hPG、FINS、TG、HDL-C及HOMA-IR等指标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156、0.115、0.138、-0.057、0.103、0.175、-0.149及0.148,均P>0.05.结论:本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resistin变化无显著性,resistin水平与IR无相关性.

  • 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颈动脉彩超研究

    作者:陈伟平;黎锦如;莫建伟;李少兰;高广生;向绍通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VD组40例及中风后无痴呆(stroke without dementia,SWD)组30例两组病人,全部患者均于卒中后2周内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VD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均数显著大于SWD组(P<0.05).VD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SW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VD组的左、右侧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及总积分均数均显著大于SWD组(P<0.05).VD组颈动脉轻度狭窄、明显狭窄和完全闭塞的例数均多于SW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PSV、IMT值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是诊断VD的支持指标.

  • 不典型肺部转移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

    作者:步军;梁治平;曾旭文;曾文

    目的:探讨肺部不典型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肺部不典型转移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1例肺部转移瘤的CT表现,对于不典型的表现进行总结,探讨其与原发肿瘤的关系.结果:24例不典型肺部转移瘤的不典型表现为转移合并钙化,单发结节或肿块转移,空洞性转移,具有原发肺癌分叶、毛刺等特征的结节或块状转移,片状模糊影样转移,支气管内转移/肺不张并可见含气支气管征转移,良性肺内转移等.结论:充分认识肺内转移瘤的不典型征象,对于肺部转移瘤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 老年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曾文新;杨丽;张剑波;陈华忠

    目的:探讨老年戊型肝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31例老年戊型肝炎患者和31例非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检查结果、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5例戊型肝炎患者中,老年患者占23%,冬春季节多发,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重,高黄疸与低蛋白血症发生率高,重症肝炎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老年戊型肝炎患者为老年肝病常见病因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必要措施积极防治.

    关键词: 肝炎 戊型 老年人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71例临床分析

    作者:韩书宏;杨伟雄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病特点、临床相关因素及其防治策略,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同期100例无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6例甲亢患者中发生肝损害71例,发生率42.8%.患者年龄、病程与肝损害发生率有关,而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其肝损害症状与无甲亢性肝损害相比多数轻微或无症状,饮食状况改变不明显;治疗以控制甲亢为主,护肝为辅助,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病程越长,恢复越差;有4例(6%)因误诊而病情加重.结论: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病率较高,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年龄、病程长短有密切关系;医生应提高对甲亢性肝损害的认识,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合理选用治疗方案,才能减少并预防肝损害的发生;甲亢性肝损害诊断及时,治疗积极,则预后多数良好.

  • 地塞米松与纳洛酮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作者:赵文斌;闫自强;付京;姚茹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与纳洛酮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之间收住的66例SAP病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地塞米松与纳洛酮,与以往常规治疗的5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t=5.006,P<0.01)、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t=5.057,P<0.01)均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χ2=10.741,P<0.01),病死率下降(X2=2.134,P>0.05).结论:合理应用地塞米松与纳洛酮辅助治疗SAP可显著改善其病程及预后.

  • 尘螨过敏病人免疫治疗依从性分析及对策

    作者:周志敏;许晓婷;李靖;王红玉;张纯青

    目的:调查分析尘螨过敏病人免疫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131例免疫治疗患者依从性及不完全依从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完全依从者91例,占总数的69.5%,儿童组和成人组之间比较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种之间的依从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01.不完全依从的原因中,怀疑治疗效果为主要的原因,占41.0%,其次为对治疗的了解不足,占27.5%.结论:针对一些可控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适当地选择病人,加强医患/护患沟通,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护理等,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积极的影响.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癌栓塞后综合征的效果

    作者:潘长春;唐承富;王晓秋;胡伟坚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对肝癌栓塞后综合征进行对因治疗的价值.方法:13例用Seldinger方法行肝癌灌注栓塞的患者,术后对症治疗发热、呕吐、疼痛、腹胀等肝癌栓塞后综合征,针对腹部症状群迁延的情况,加用12 U垂体后叶素治疗,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 mg增加门静脉调节效力.结果:腹胀、肝区胀疼和便秘等腹部症状群大幅减轻.结论:垂体后叶素有内脏血管收缩作用而减少门脉血流量,降低门脉压,栓塞后肝动脉-门静脉平衡重建不良而有腹部症状群迁延的病人,垂体后叶素对其有对因治疗作用.

  • 抗癫痫药物治疗脑梗死并发非痉挛发作及持续状态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贵喜

    目的:探讨抗痫药物治疗脑梗死并发非痉挛发作(nonconvulsive seizures,NCS)及非痉挛发作持续状态(non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NCSE)的效果.方法:根据脑电图和临床表现确诊的32例NCS和18例NCSE各自分为3组,分别用苯妥英钠、氯硝安定和德巴金治疗,于治疗后3、5、7 d复查脑电图,观察疗效.结果:NCS治疗7 d的好转率分别为82%、82%和80%;NCSE治疗7 d的好转率均为67%.结论:脑梗死并发NCS及NCSE可选用苯妥英钠、氯销安定或德巴金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72例临床分析

    作者:谭艳红;刘冬舟;肖学吕;冯小欣;孙保东;洪小平;黄勤;蔡文虹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PM和DM患者72例,分别记录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等.结果:PM和DM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肌痛、肌无力和皮疹(76%),内脏受累是PM和DM的常见表现,其中肺部为PM和DM易受累器官,且一旦出现预后较差,PM和DM易合并恶性肿瘤,肌酶和肌电图在PM和DM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PM和DM容易合并内脏损害,对确诊的PM和DM患者要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内脏受损及合并恶性肿瘤提示预后差.

  • 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特点

    作者:李颖;张双红

    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特点.方法:29例主动脉夹层病例均行MSCTA胸腹联合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及仿真血管内窥镜等方法进行重建.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图像,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病变真腔、假腔及内膜片.结论:MSCTA快速、准确、简便、无创,对主动脉夹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胆总管癌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作者:张小节;吴毓麟;刘明东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总管癌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6年5-10月36例诊断与治疗性ERCP临床资料.结果:上段胆总管癌18例,中段胆总管癌6例,下段胆总管癌12例,并行相应的置胆道内外支架、ENBD、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等治疗.结论:通过ERCP方法可清晰地显示胆道系统的X线解剖学结构.特别是在早期诊断肝外胆管占位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其诊断率约在90%以上.通过ERCP来了解梗阻性黄疸的性质、梗阻的部位并对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17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跃玉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的诊断方法,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7例结脑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例患儿均做过脑脊液检查及头颅CT或MRI平扫和增强,结脑临床表现情况多样,传统结核感染指标在儿童患者中不典型;TB-PCR、头颅CT或MRI的检查为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依据.结论:综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包括注重病史和流行病学资料,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胞学动态观察,TB-PCR阳性对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头颅CT或MRI的增强扫描对确诊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儿童 诊断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戴良成;吴昊;劳志刚;茹晃耀;王素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入住ICU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检出449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330株(73.5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居前三位,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比例各为76.79%、70.83%;革兰阳性菌119株(26.50%),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比例达92.45%.体外药敏结果显示感染菌株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无一对亚胺培南、美若培南耐药,非发酵菌对常用的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无一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ICU下呼吸道感染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14.48%)、金黄色葡萄球菌(14.03%)、肺炎克雷伯菌(12.47%)居全部感染细菌的前三位;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很关键.

  •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气胸和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

    作者:谢加富;李伟峰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气胸和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6年1-10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3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气胸和胸腔积液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自发性气胸28例,胸腔积液35例.结果:自发性气胸患者有2例放弃治疗,1例改用粗管治疗,有效率96%,治愈率88%;35例胸腔积液患者,32例积液基本消失,2例存在包裹性积液,1例放弃治疗,有效率100%,引流胸腔积液完全消失率9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和胸腔积液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可反复使用、肺复张完全、胸腔积液引流彻底、治愈彻底等优点,此技术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

  •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T3综合征32例

    作者:朱建峰;杨应军;刘幼根;李澈

    目的:观察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T3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64例慢性心力衰竭伴低T3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服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各参数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FT3升高,左室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高,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T3综合征安全有效,可改善心功能.

  • 我院妇女宫颈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布

    作者:王维鹏

    目的:了解我院妇女宫颈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取妇女宫颈的脱落细胞,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8种hrHPV.结果:总共检测691例,hrHPV感染307例,感染率44.4%;hrHPV感染率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HPV16(23.2%)、18(11.0%)、58(4.6%)、33(3.0%)、56(1.3%).单一基因型感染288例,占感染人数的93.8%;两重感染18例,占感染人数的5.9%;三重感染1例,占感染人数的0.3%.HPV16和18感染的总例数为218例,占感染人数的71.0%.结论:我院妇女宫颈hrHPV感染率较高,主要为单一基因型感染.hrHPV主要是HPV16和18,其次是HPV58、33、56.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医院感染105例

    作者:莫文辉;詹钟平;连帆;周杰

    目的:探讨住院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住院治疗的356例儿童SL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SLE患儿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9.5%,其中13例发生≥2个部位感染,22例发生≥2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是本组SLE患儿常见感染部位;感染类型以细菌感染常见,其次为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检出的致病菌共98株,其中51例患儿的培养结果为单种致病菌,19例为2种致病菌,3例为3种致病菌;98株中革兰阴性杆菌59株(60.2%),革兰阳性球菌25株(25.5%),真菌14株(14.3%);血白细胞数、尿蛋白水平、补体C3水平、住院天数、皮质激素的用量以及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与医院感染显著相关(P<0.01).结论:儿童SLE易并发医院感染,须针对各种易感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氩氦刀治疗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作者:戴强;贺江虹

    患者,男,60岁.2005年9月确诊为直肠癌,2006年3月发现肝转移癌,12月收入我科行肝转移癌氩氦刀治疗术.术前查尿常规、肾功正常.肾脏B超提示右肾囊肿.

  • 肺淀粉样变1例

    作者:白艳玲;张春兰;赵丽;郑东庆;顾国忠

    作者近来遇见肺淀粉样变患者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乌头碱中毒致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作者:刘升科

    患者女,50岁,因坐骨神经痛,服用草乌浸泡的药酒约50 mL,不久即出现头晕、心悸、肢体麻木,并出现口舌麻木,伴恶心、呕吐4 h急诊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

  • 椎弓根钉误伤腹腔血管致失血性休克1例

    作者:马玉恒;李茂源;隋波

    患者女,57岁,体重63 kg,因L2~3,椎间盘突出,拟在全麻下行髓核摘除、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既往体健,无过敏性疾病史,术前青霉素、普鲁卡因皮试均为阴性.

  • 咳嗽变异型哮喘2例

    作者:杨露军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由于此型哮喘的喘息症状不明显,临床上极易漏诊或误诊,现就两例典型的此类病例报告如下.

  • 病人后半夜发热半个月1例

    作者:马昌义;赵波

    患者女,26岁,工人,已婚.因反复发热十余天,于2006年7月22日凌晨2:50转入我院.诉夜间阵发性发烧,自测体温38.5℃,以凌晨3~4点钟为多见,伴畏寒或有时伴寒颤,可自行退热至正常.

  • 老年人服用华法令致出血3例

    作者:邸亚新;余一;林水平

    例1,男,68岁,2003年8月25日患者因髂外静脉血栓形成,行右髂外静脉溶栓术及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术后给予口服华法令4.5 mg/d,患者因冠心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50 mg/d,复方丹参滴丸10粒等药物.

  • 孤立性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作者:廖艳林;程胜军

    患者,女,27岁,因"心悸、气短5个月,加重2 d"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按"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住院治疗,症状多能缓解出院,2 d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扩张型心肌病"收我科住院治疗.

  • 氯胺酮麻醉延迟反应引起呼吸心跳骤停1例

    作者:刘兴明

    氯胺酮(ketamine)为氯苯-二钾基胺环已酮,系快速麻醉非巴比妥类的麻醉药.

  • 恶性脊膜瘤1例

    作者:龚雪鹏;崔光彬;王玮;黄进;秦越;陈康

    恶性脊膜瘤罕见报道,我院遇到1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男,26岁,因腰背部疼痛1个月,加重伴双下肢瘫痪、小便失禁4 d就诊.查体:T11~L1棘突压痛(+),颈椎活动自如,胸椎活动受限,腰椎以下能活动,T12平面以上痛、触觉正常,T12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四肢等长无畸形,不能正常行走,双上肢无感觉障碍,活动自如,肌力Ⅴ级,双下肢感觉障碍,各肌群无萎缩,肌力0级.

  • 凯西莱联合绞股蓝治疗酒精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作者:严义忠;张克;张宗华;刘国群

    目的:观察凯西莱联合绞股蓝治疗酒精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112例酒精性肝损害病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Ⅳ组)、凯西莱组(Ⅰ组)、绞股蓝组(Ⅱ组)、凯西莱联合绞股蓝组(Ⅲ组),Ⅳ组给予肝泰乐0.2 g,3次/d、复合维生素B片2片,3次/d;在此基础上,Ⅰ组加用凯西莱0.2 g,3次/d;Ⅱ组加用绞股蓝总甙片100 mg,3次/d;Ⅲ组加用凯西莱0.2 g,1次/d和绞股蓝总甙片100 mg,3次/d.均给予口服治疗.总疗程40 d.观察和比较各组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甘油三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各组肝功能指标和甘油三酯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后Ⅰ,Ⅱ,Ⅲ组与Ⅳ组比较肝功能指标和甘油三酯水平有显著改善;Ⅰ、Ⅱ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Ⅲ组分别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凯西莱和绞股蓝对酒精性肝损害均有明显疗效,二者联合使用疗效明显提高.

  • 蒙脱石散与凝血酶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

    作者:杨凤娥;蔡桂花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与凝血酶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0例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治疗原发病,西米替丁制酸,静注止血敏,鼻饲凝血酶,每日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鼻饲蒙脱石散混悬液,每日3次.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出血停止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止血时间为(2.00±0.35)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止血时间为(3.00±0.67)d.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5,P<0.05及 t=6.623,P<0.01),而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凝血酶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能提高有效率及缩短止血时间,较单用凝血酶治疗效果显著,且价廉、简单、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和长春新碱联合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者:裘红英;李琳洁;李红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和长春新碱(VCR)联合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疗效.方法:对28例CITP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rhIL-11 50μg/(kg·d)皮下注射,1次/d,连续4周,后4周隔天1次,VCR 2 mg/d,每周1次,连续8周.对照组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7%,对照组有效率2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AIgG在治疗后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11和VCR联合治疗CITP,能获得较高的缓解率,而且无严重的毒副反应,是治疗难治性CITP有效方法之一.

  • 硝酸甘油治疗妊高征性心衰20例

    作者:刘汛芳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治疗妊高征性心衰的效果.方法:35例妊高征性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15例,治疗组在常规强心、利尿基础上静滴硝酸甘油10~20 mg,加入5%的葡萄糖500 mL,速度以每分钟6~8滴的速度慢滴,观察两组心衰体征及临床表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紫绀、心率、心脏杂音、双肺罗音及肝脏大小、小便量).统计1 h缓解率,并且5~10 min测量血压1次,记录血压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20例中15例1h内心衰缓解(包括1 h,以下同),对照组15例中,1 h内心衰缓解6例,治疗组1 h内心衰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38,P<0.05).治疗组血压均下降,幅度为1~5 kPa/1~3 kPa,而对照组不明显.结论:妊高征性心衰在常规强心、利尿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控制心衰起效快,由于不影响宫缩、不抑制呼吸,对母儿无害,副作用少.

  • 铝碳酸镁治疗伴胆汁反流的胃溃疡临床研究

    作者:曹绍岐;叶丽萍;毛鑫礼;周贤斌;林敏华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对伴胆汁反流的胃溃疡患者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78例伴胆汁反流的胃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和试验组(n=39).第1周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 mg,2次/d,口服;试验组同时给予铝碳酸镁片1.0 g,3次/d,口服.第2~6周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 mg,每晨1次,口服;试验组同时给予铝碳酸镁片1.0 g,2次/d,口服.第7~8周试验组给予铝碳酸镁片1.0 g,2次/d,口服,对照组停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疗效变化及胃镜随访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胆汁反流积分明显降低(P<0.01),组间对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胃镜下愈合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胆汁反流可能参与了胃溃疡的形成,铝碳酸镁为有效治疗伴胆汁反流的胃溃疡的药物.

  • 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惠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LEF)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甲氨蝶呤(MTX)进行对照.方法:84例活动性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分别用LEF(20 mg/d)及MTX(10 mg/周)治疗,疗程为24周,在12、24周时对两组的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LEF组在12、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79.2%,83.3%,MTX组为70.8%,75.0%(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0%(8例)和33.3%(14例)(P<0.05).结论:LEF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且较安全.

  •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作者:林志翔;戴禄寿;郑良成;戴益琛;李天德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始门诊及住院的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并处于活动期的患者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给予传统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强的松,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起始量每次100 mg,1次/晚×1周,后150~200 mg/次,1次/晚,疗程半年.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活动性指数、功能性指数、晨僵时间、全身和脊柱痛等,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扩胸度、指地距、枕壁距、Schober试验、15 m步行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等,以及用药安全情况.结果:治疗组除2例出现不良反应未坚持治疗外,余37例病人治疗半年后,多个主要观察指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脊柱痛、晨僵时间均有明显的改善与好转,且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嗜睡、口干和便秘.结论:对于患有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在传统治疗药物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小.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起鹏

    目的:总结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106例慢性充血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20~4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内,静滴,每天1次,10 d为1疗程.对照组以硝酸甘油为扩血管药.两组均加用强心、利尿等治疗,共观察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快速充盈期及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中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常规方法,副作用小.

  • 替加色罗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梁乙安;杨春敏;邵波

    目的:评估替加色罗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54例随机分配到替加色罗治疗组或莫沙比利对照组,接受替加色罗6 mg,1日2次或者莫沙比利10 mg,1日3次,共治疗4周,观察临床效果及副作用.结果:替加色罗治疗组总有效率94%,莫沙比利对照组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替加色罗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的便秘、大便较少、排便困难、腹部不适和腹胀等症状.替加色罗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安全、有效,且效果明显优于莫沙比利.

  • 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重度哮喘的临床分析

    作者:傅桂清;田育红;钟耀忠

    目的:探讨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重度哮喘的安全性,观察比较联合治疗与单用治疗重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重症哮喘病人分成两组,分别予舒利迭联用孟鲁司特及单用舒利迭治疗12周,在初诊时及治疗后第2、4、8、12周评价其日、夜间哮喘症状并计分,听诊哮鸣音改善情况,比较初诊时和治疗12周后呼吸峰流速(PEF)值或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值和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结果:经吸入舒利迭治疗2、4、8、12周后,患者日、夜间哮喘症状计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哮鸣音逐渐减少至消失,第8和12周时PEF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改善率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均有显著提高(P<0.01).在治疗后第8和12周,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组FEV1改善率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较舒利迭组提高(P<0.05).舒利迭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单用舒利迭(P<0.01).结论:舒利迭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哮喘能更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 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

    作者:洪丽;赵燕民;陈品;赵亮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该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9例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加服用氯吡格雷75 mg/d,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浆LPA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血浆LPA、ET-1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氯吡格雷能有效地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尿激酶联合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招康东;招建华;关俊文;邓启彰;陈昶春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01年至2006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7例分成两组,对照组(68例)采取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组(69例)则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穿刺血肿粉碎引流,再注入尿激酶冲洗引流.结果: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0.6±0.3)h,平均拔管时间为(5.3±2.1)d,平均住院时间(23.2±6.4)d;意识恢复清醒64例,植物生存2例.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3±0.9)h,平均拔管时间为(8.5±3.8)d,平均住院时间(32.1±8.1)d;意识恢复清醒45例,植物生存6例,围术期死亡10例,病死率为14.7%.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意识恢复和肢体功能恢复病例数、病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穿刺粉碎血肿再注入尿激酶优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小骨窗血肿手术.

  • 十二指肠破裂12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廖年根

    十二指肠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腹部损伤,处理非常棘手.同时,十二指肠损伤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处理方法.我院自1994-2003年底共收治十二指肠破裂12例,全部进行手术治疗,现就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12例血小板数观察

    作者:朱理平;王永志;朱士红;杨美兰

    近年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增多,患者常以发热、出血表现前来就诊.工作中我们发现此类患者血小板减少.现就我院近年来先后收治的12例HIV感染者周围血小板计数(BPC)资料收集整理,报告如下.

  • 椎体血管瘤4例的MR诊断分析

    作者:李军;杜龙庭;朱襄民;陈辉

    椎体血管瘤是骨良性血管性肿瘤,尸检中占脊柱肿瘤11%[1].尽管通常为良性过程,偶尔可产生压迫症状.MR检查是目前诊断椎体血管瘤佳手段之一.本文收集4例经临床证实的椎体血管瘤,做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本病MR的表现.

  • 乙酰肝素酶基因在U251胶质瘤细胞株中的表达

    作者:李珺;李明昌;陆永建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基因(HPSE)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HPSE基因及其蛋白在U251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U251细胞株中HPSE基因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蛋白定位于瘤细胞的细胞质中.结论:U251细胞存在HPSE基因的表达,HPSE可能对于维持U251细胞株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是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一个良好靶点.

  • 解偶联蛋白2表达对颗粒细胞抗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付志红;朱文杰;李雪梅;陈秀敏;邢福祺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培养颗粒细胞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变化对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颗粒细胞参与卵泡抗氧化应激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颗粒细胞,分别加入过氧化氢(0.25 mmol/L),ATP(1 mmol/L),ATP+过氧化氢,继续培养24 h,检测颗粒细胞凋亡发生率.结果:过氧化氢可以诱导颗粒细胞UCP2表达,应用ATP抑制UCP2表达后,细胞凋亡发生率增加,细胞抗氧化能力下降.结论:UCP2通过负反馈机制控制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参与颗粒细胞抗凋亡和对卵母细胞氧化应激保护作用.

  • 脐血乙型肝炎病毒核酸载量检测

    作者:余南;陈小坚;毕晓云;张云娇

    目的:评价脐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核酸载量检测结果.方法:通过建立扩增效率分析法,评价脐血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的有效性;通过比较脐血HBV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与脐血标本HBV-DNA定量检测结果,评价检测方法.结果: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为大三阳,即HBsAg(+)、HBeAg(+)和HBcAb(+)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产妇,其新生儿脐血标本在HBV-DNA定量检测中,20例中有13例(65%)发生扩增,扩增效率分析与其他血清标本差异无显著性;该20例脐血标本的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HBcAb(+)12例(60%),HBeAg(+)11例(55%),而其中HBsAg(+)仅1例(5%).结论:脐血标本可用于检测HBV核酸载量.

  • Survivin联用bcl-2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作者:汪茗;戚之琳;谢向荣;江秀玲;毕富勇

    目的:探讨survivin、bcl-2反义寡核苷酸(ASODN)联用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survivin ASODN和bcl-2的ASODN,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作为载体,转染寡核苷酸入白血病K562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空转染组、无关序列寡核苷酸组、survivin ASODN组、bcl-2 ASODN组和survivin、bcl-2 ASODN半量联用组.转染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半定量检测K562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结果:survivin ASODN和bcl-2 ASODN对K562细胞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8.78%、40.24%.而survivin、bcl-2 ASODN半量联用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60.98%,明显高于单用组(P<0.01).与非ASODN组相比,survivin ASODN和bcl-2 ASODN均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13.36±4.03)%、(10.40±1.71)%,两者联用凋亡率提高到(26.14±4.39)%(P<0.01).Survivin、bcl-2 ASODN半量联用组survivin mRNA水平明显低于survivin ASODN组和bcl-2 ASODN组.结论:survivin、bcl-2ASODN联用可协同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增强凋亡诱导作用,可为白血病基因治疗提供一项新策略.

  • 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作者:翁志宏;雷延昌;彭程;张淑玲

    目的:探讨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内是否存在功能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阻断该信号通路对HSC活化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β-catenin在HSC-T6细胞内的表达.通过转染T细胞因子(T-cell factor,TCF)依赖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TOPFLASH)测定 HSC-T6细胞内的Wnt/β-catenin信号.将TCF的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nt negative TCF,dnTCF)表达质粒转染HSC-T6阻断Wnt/β-catenin信号的转导,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表达变化.结果:HSC-T6细胞的核内有β-catenin的表达,转染pTOPFLASH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dnTCF的HSC-T6细胞α-SMA及Ⅰ型胶原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活化的HSC中存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抑制HSC的活化.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陆美华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又名溃疡性口腔炎,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治疗此病的抗病毒药物疗效各异.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确诊的56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抽取31例使用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GCV)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 乙型肝炎孕妇血清α-L-岩藻糖苷酶的含量

    作者:陆林苑;江陵;邓坤仪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近年研究发现,AFU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把AFU列入肝功能的常规检查项目中.我们对妊娠合并乙肝早孕组、中孕组及晚孕组及非孕组妇女血清AFU值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丁地去炎松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作者:张淑梅;孙岩

    随着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不断深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治逐渐被认识,但目前对CVA临床有多种治疗.为比较不同药物疗效,我院哮喘门诊对108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分组观察,现报告如下.

  • 无痛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34例

    作者:刘福文

    无痛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容易误诊,正确认识和处理并发的出血征对预后有较大的相关性.为更好地诊治该类疾病,现将我院有关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 急性百草枯中毒16例诊治分析

    作者:徐晓满;徐玉斌;李志海;崔灵明

    百草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广谱农业除草剂,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近年来,百草枯中毒发生率日趋增高.百草枯具有很强毒性,肺肾为主要靶器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泡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迅速发展为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死率极高.本文将我院2年来收治的病例报告如下.

  • 新生儿肺出血的机械通气治疗

    作者:任志华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多继发于缺氧窒息、早产、严重感染、寒冷损伤、右心衰竭、肺水肿等疾病.在未使用机械通气治疗以前病死率较高,随着近几年呼吸机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新生儿肺出血的治愈率明显提高.近几年我院新生儿采用机械通气和综合治疗,治疗新生儿肺出血96例,现总结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并缓慢型心律失常33例分析

    作者:王履京;柳俊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并发症[1],且为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缓慢型心律失常在AMI中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本文对33例AMI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沃丽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作者:王晓通;姚金瑞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一种以静脉阻塞引起的眼底血管疾病,表现为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阻塞静脉附近视网膜导致出血、水肿、渗出,严重影响视力.目前治疗方法也较多,但尚无满意疗效.笔者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9月采用沃丽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RVO,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高压氧治疗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作者:隋涛;王黎明;赵洪彬

    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是机体处于高气压环境中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韦传宝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家族的典型代表.

  • 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冯善武;杨建军;刘红军;徐建国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GBP)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对照组(SC组)、疼痛模型对照组(PC组)、小剂量GBP治疗组(S组)、中剂量GBP治疗组(M组)和大剂量GBP治疗组(L组).除SC组外,各组均行左侧腰5神经结扎术(SNL)制作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SC组、PC组)或GBP 50(S组)、100(M组)、200(L组)mg/(kg·d),直至第15天.手术前1 d,手术后1、3、5、7、9、11、13、15 d分别进行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实验,记录后肢机械触痛阈值(PWPT)和回缩潜伏期(PWL).结果:与术前基础值和SC组比较,PC组SNL后从第1天起左后肢PWPT下降,PWL缩短,以术后第5天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PC组比较,GBP灌胃治疗后,各组左后肢PWPT上升,PWL延长,S组、M组和L组PWPT分别于术后11、9和7 d起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PWL分别于术后13、11和9 d起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并维持至术后15 d.与S组比较,L组左后肢PWPT上升,于术后15 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50 mg/(kg·d)的GBP可显著增加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100 mg/(kg·d)和200 mg/(kg·d)的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神经痛 醋酸类 镇痛
  • hIGF-1基因转染对周围神经再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顾加祥;王静成;蒋百川;戴善和

    目的:了解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体内基因转染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坐骨神经再生室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hIGF-1治疗组,挤压伤处神经外膜下即刻注射pcDNAhIGF-1和LipfectAmine混合液10μL(hIGF-1 DNA为4 μg);模型组,注射pcDNA3.1、LipfectAmine和生理盐水混合液10μL;空白对照组,不注射任何物质.术后8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再生神经纤维电生理学、组织学、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术后8周再生神经纤维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活动电位的大波幅和潜伏期hIGF-1治疗组明显大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再生神经纤维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和有髓神经纤维计数hIGF-1治疗组明显大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超微结构见hIGF-1治疗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成熟度优于其他两组.且能改善功能指数.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体内基因转染能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

  • 五味子对去卵巢肥胖大鼠体重及血脂等的影响

    作者:白延斌;郭娇红;李旭炯;蔺关玲;张小郁;郑天珍;李伟

    目的:观察五味子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切除3个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双侧卵巢,观察五味子对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的影响,并测定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胰岛素及雌激素的水平.结果:体重和摄食量手术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1),五味子组与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手术组都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1).五味子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与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五味子能明显抑制去卵巢大鼠摄食量和体重的增加,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

  • 桦菌芝多糖对HepA小鼠抑瘤率、HepA瘤细胞N-ras蛋白表达、SDS-PAGE血清蛋白组分的影响

    作者:郭丽新;齐彦;周迎春

    目的:观察桦菌芝多糖对移植型腹水型肝癌(HepA)小鼠抑瘤率、HepA瘤细胞N-ras蛋白表达、SDS-PAGE血清蛋白组分的影响,为桦菌芝多糖抑瘤作用机制的揭示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完整的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及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测定HepA瘤细胞中Ras蛋白的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观察桦菌芝多糖对HepA瘤血清蛋白组分的影响.结果:桦菌芝多糖对HepA小鼠抑瘤率为39.75%;桦菌芝多糖组、猪苓多糖组Ras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桦菌芝多糖对HepA小鼠血清蛋白组分有影响,在加样量相等的情况下,可使荷瘤阴性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在分子量140 000处的特异深染组分变浅,并与正常组相近,说明桦菌芝多糖对此改变有恢复作用.结论:桦菌芝多糖对小鼠HepA瘤有明显的抑瘤效应,可降低Ras蛋白的表达,抑制HepA瘤细胞的增殖,使HepA小鼠血清异常蛋白组分(Mr 140 000)减少并趋于正常.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NHE-1基因表达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作者:张卫;宾建平;李国标;刘启才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NHE-1基因表达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对SHR和同源血压正常大鼠(WKY)进行平均血压、左室重量(LVW)和体重(BW)的测定,同时采用实时定量荧光检测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HE-1 mRNA的拷贝数.结果:SHR组与WKY组相比,SHR组的LVW、LVW/BW明显高于WKY组(r左室重=0.700,r左室重/体重之比=0.617,P<0.01),大鼠的平均血压与LVW量、LVW/BW呈正相关(P<0.01);SHR组的心肌组织NHE-1 mRNA的表达增高(P<0.01).结论:SHR的心肌组织NHE-1 mRNA的表达增高,提示NHE-1可能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过程.

  • 甘草甜素与苦参碱联合用药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作者:刘东;蒋毅萍;程玉芳;徐江平;陈志良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与苦参碱联合用药(以下称为合剂)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合剂低、中、高各治疗组.通过测定大鼠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并作肝组织病理学形态分析反映肝纤维化的损伤程度.结果:合剂低、中、高各治疗组均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PC-Ⅲ、LN、HA水平,组织学检查也显示其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结论:甘草甜素与苦参碱联合用药在大鼠体内具有抗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可望用于肝纤维化的防治.

  • 葛根异黄酮对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

    作者:刘强;杜艺;史艳玲;彭莉;林宇静;王晓鸿

    目的:观察葛根异黄酮对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显微外科制作Fisher-Lewis大鼠肾移植模型,受体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治疗组每日灌服葛根提取物混悬液(含异黄酮5 mg/mL),给药体积为1.0 mL/100 g体重,对照组同期给等量生理盐水,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8和12周时采尾静脉血和收集24 h尿量,测血压、尿蛋白、血肌酐和血胆固醇浓度;12周时收获大鼠移植肾,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8周和12周时,治疗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24 h尿蛋白量、血清肌酐和总胆固醇浓度均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12周时,治疗组大鼠移植肾组织的慢性损害病理积分显著降低,肾组织的TGF-β1表达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葛根异黄酮对移植肾组织的功能和结构有保护作用,能延缓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 完全弗氏佐剂致痛大鼠脊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

    作者:苏小军;郝建华;李琳;王晓燕;费翔;张宏

    目的:观察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痛大鼠脊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取8只大鼠足底注射CFA 100μL建立疼痛模型,观察大鼠致痛后10 d内热痛阈及触诱发痛阈的变化.另取20只大鼠经足底注射CFA 100 μL建立疼痛模型后观察大鼠脊髓内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FA致痛后大鼠痛阈均显著低于致痛前(P<0.01),其中以致痛后3 d内痛阈降低为显著,以后痛阈逐渐升高,10 d后痛阈恢复至基础值的70%左右.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在正常未致痛时,大鼠脊髓中均有两种谷氨酸转运蛋白GLT-1及EAAC1的阳性表达.致痛1、3 d后,脊髓中GLT-1及EAAC1表达明显升高.致痛后7、10 d表达逐渐降低,接近致痛前的表达水平.结论:足底注射CFA后可致大鼠痛阈显著降低,脊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也呈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谷氨酸转运蛋白可能参与了大鼠炎性疼痛脊髓可塑性变化.

  • 两种帕金森病模型黑质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及灵芝孢子油的调控作用

    作者:朱蔚文;刘焯霖;徐浩文;陈玲

    目的:对比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小鼠模型和6-羟基多巴(6-OHDA)大鼠模型黑质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灵芝孢子油对两种帕金森病模型黑质区iNOS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建立MPTP小鼠模型,C57BL小鼠分为MPTP组、灵芝孢子油+MPTP组、正常对照组.MPTP组皮下注射MPTP共6 d,灵芝孢子油+MPTP组在注射MPTP前2 d开始鼻饲灵芝孢子油,连续8 d,MPTP组喂食生理盐水做对照,2周后断头取中脑腹侧组织.6-OHDA大鼠模型,SD大鼠分为6-OHDA组、灵芝孢子油+6-OHDA组、正常对照组.用脑部立体定向法将6-OHDA注射到SD大鼠一侧黑质致密部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灵芝孢子油组在造模前3 d开始给药,连续10 d.6-OHDA组喂食生理盐水做对照.造模后第13天取各组大鼠中脑腹侧组织,用荧光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中脑腹侧iNOS mRNA表达量.结果:MPTP模型中,MPTP组的iNOS mRNA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增高,灵芝孢子油组iNOS mRNA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减少,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6-OHDA模型中,6-OHDA组的iNOS mRNA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略增多,灵芝孢子油组iNOS 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改变.两处理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MPTP模型黑质区iNOS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提示iNOS mRNA的过度表达可能与MPTP的发病机制有关,灵芝孢子油能有效下调iNOS mRNA的高表达.

  • Orem自理模式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静娣;陈桂凤;张静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3例HD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中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进行护理干预,出院前3 d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HD患者的护理,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极大地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

  • 成功套取脱入胃内胆道金属支架1例的配合及护理

    作者:过利波;赵亚刚;孙大勇;周梅花;杨晓强

    随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广泛应用,金属支架置入术不但为晚期肿瘤患者解除了梗阻性黄疸,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我科自2000年开展此技术以来,出现了1例患者支架脱出至胃内.现将套取成功的配合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 综合护理干预法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栓塞治疗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梁洁萍;陈雁芳;骆秀梅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法来提高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病人50例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常规护理法加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普通护理法.结果:干预组病人的血压和心率较对照组平稳,术中移动身体的次数较少,避免了反复造影的可能,减少了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达到了增加病人介入过程安全性的目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配合与护理体会

    作者:龚丽娜;黄金辉

    急性左心衰竭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可导致患者突然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蔡秀珍;罗燕玲;林彩霞

    目的: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的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筛查.结果:入睡困难和醒后难睡是失眠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疼痛、抑郁、药物因素、睡眠环境等.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伴失眠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方法,配合镇静催眠药的使用,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 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庆侠;郝建华;胡锋兰;周天祥;李江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46例1型糖尿病(T1DM),11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素抗体(IAA),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T1DM患者的ICA、GADA和IAA阳性率分别为47.8%、69.6%、15.2%,显著高于T2DM和正常组(P<0.01),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7%和96.7%.结论: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对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对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检测G-6-PD的比较分析

    作者:吴小梅

    目的:比较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对G-6-PD缺乏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检出率.方法:分别用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对经G-6-PD酶活性初筛和定量已确诊为G-6-PD缺陷的标本和正常对照标本进行检测,比较其检出率和漏诊率.结果: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检出率男性为100%、女性为97%,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检出率男性为94%、女性为18%.结论:两种方法对男性标本的检出率均比较理想,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检测女性标本结果在1.0~1.3之间的,应作进一步检查.

  • 探讨s/co值在临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中应用的局限性

    作者:张朝典

    目的: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在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中吸光度值/临界值(s/co)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种常用肝炎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定值血清,比较其s/co值的线性走势.结果:HBsAg在高浓度时其s/co值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其真实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病毒性肝炎诊断指标以s/co值报告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血清中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含量,必须结合样本的稀释度,并采取严格的质控措施,防止漏检.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23例

    作者:高峰;史勇;钟毓杰;刘翔;王静波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以下简称阑尾脓肿)患者23例,疗效满意,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自拟排石方治疗泌尿系结石340例

    作者:侯北平

    目的:观察自拟排石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纳入尿石症患者530例,分为治疗组340例,对照组19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排石方,对照组口服五淋化石丹(或五淋散),配合推按运经仪治疗,采用单盲法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2.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47%(P<0.05).结论:排石方具有明显排石与溶石功效,提示软坚药及利水药在尿石症应用上有特殊功效.

  • 人类精子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杨琼;刘雨生;童先宏

    目前,世界上有多种性连锁遗传性疾病,包括血友病、杜氏肌营养不良等,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X、Y精子的分离和人类性别的选择已成为目前生殖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

  •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促进专科医院的发展

    作者:黄健清

    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医疗水平的提高又有赖于学科建设.

  • 肺部占位伴咳嗽、咳痰、咯血、发热、消瘦

    作者:于正洪;高大志;杨继红;王苏莉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2岁.因咳嗽、咳痰伴间断咯血1年余,发现右肺占位5个月,发热10余天于2006年3月22日入院.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