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住院病人中医病症分类构成分析

    作者:赵勇

    目的了解<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标准实施的规律性,探讨中医疾病分类和西医疾病分类的不同特性.方法分别采用中医疾病系统分类和中医疾病病种分类两种方法,进行前十位疾病顺位排序,结合国际疾病分类综合检索,对中西医病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体现中医医疗特色的疾病眩晕病、咳嗽病、中风病等排在前十,证候以气血亏虚证高居榜首,中西医病名间虽存在一定内在联系,但不是绝对的等同.结论实现病证名称统一,纵向比较中医各病种的各项医疗指标,可有效掌握医疗情况并进行综合管理.

  • 我国基层医疗疾病分类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作者:张萌;慈璞娲;刘海民;廖爱民;崔胜男;刘爱民

    目的 构建适用于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疾病分类体系.方法 自北京、四川、湖北、江苏、广西5省(市)的基层医疗机构获取2014年的门诊诊断统计数据,经数据清理后筛选出基层医疗机构常见西医诊断和常见中医诊断,纳入基层医疗管理病种,分别与ICD-10疾病统计短表和《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的病证类目表构成基层医疗西医疾病和中医病证分类体系,并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代码库进行试点应用.结果 243个常见西医疾病、45个管理病种和ICD-10第二版疾病统计短表的275个类目构成基层医疗西医疾病分类代码库.62个常见中医疾病和52个中医疾病类目以及82个常见中医证侯和259个中医证候类目构成基层医疗中医病证分类代码库.试点结果显示,基层库中常见西医疾病代码可覆盖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7.2%的西医诊断.基层中医诊断代码库中的常见疾病代码和常见证候代码分别覆盖该中心94%的中医疾病诊断和76.9%的中医证候诊断.结论 我们基于《疾病分类与代码》和《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构建了基层医疗疾病分类体系,它将促进基层卫生信息规范化建设,提高基层卫生统计数据质量,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疾病转诊、医保付费以及绩效考核的信息传递,填补基层医疗疾病数据的空白,对基层卫生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 李元文病、证、症结合与分治治疗皮肤病经验

    作者:胡博;孙占学;张丰川;蔡玲玲;姜晓媛;林欢儿

    李元文教授结合中医临床体会将皮肤病的病、证、症的关系从人体气血变化与病邪相争的多维变化方面加以概括.在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李教授强调疾病初期辨病为主,中期病证同治,后期辨证、识症为重.在治病和治证上有合有分,辨病贵在核心病机的把握,辨证贵在阴阳气血的调整.病和证均由症状确立,针对症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病证规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孙颖伟;眭蕴慧;张磊;陈亚光;殷海波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扬一直是中医界关注的焦点,数据挖掘技术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简要介绍数据挖掘技术概况,综述数据挖掘技术在内、外、妇、儿等常见学科疾病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病证规律探索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北京地区2016-2017年冬春季流感样病例中医病证特征观察与分析

    作者:罗丹;连博;张磊;王晓鹏;韦重阳;卢幼然;郭玉红;赵京霞;刘清泉

    目的 对2016-2017年冬春季北京地区流感样病例的中医病证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研究2016.11-2017.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 224例流感样病例,通过分析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总结北京地区2016-2017年冬春季流感样病例的中医病证特征.结果 1 224例(97.5%)流感样病例初起发热,Tmax(38.5 ±0.7)℃,以咳嗽、咽痛等症为主.就诊时以发热、咳嗽为主,兼见肌痛、流涕、咽痛等症.中医证候以风热证为主,为440例(35.9%);风寒证与寒包火证次之,分别为335例(27.4%)、300例(24.5%).流感确诊病例740例(60.5%),其中甲型流感732例(59.8%),甲型流感病原构成以季节性H3N2(54.1%)为主,余亚型占比极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略有升高,与以往变化不大.结论 北京地区2016-2017年冬春季流感样病例符合中医学“风温病”范畴,临床表现为卫气同病.

  • 真武汤合五皮饮治疗水肿疗效观察

    作者:郭慧丽

    笔者自2001年2月到2010年6月用真武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水肿5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小39岁,大80岁,病程6个月~20年,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阳虚水泛水肿诊断: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畏寒神倦,面色萎黄或苍白,纳少,尿短少,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中医病证探讨

    作者:韩广明;李正光;薛卫林;王永生

    目的 探讨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证候分布规律,提出中医病名、诊断标准.方法 对178例入选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证候分布规律,探讨MODSE中心病机.结论 阳虚血瘀是MODSE中心病机.

  • 浅论抑郁症与中医病证的关系

    作者:赵刚;季颖

    抑郁症在中医学中属情志疾病,是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中医学虽无抑郁症病名,但与抑郁症相关的中医病证却散见于许多古代医籍中,结合古代中医文献对抑郁症与中医病证的相关性进行较全面的考证,找出异同,进行区分.

  • 艾滋病与中医病证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黄剑雄;李峰;倪量

    目的 阐释艾滋病不等同于任何一种中医病证的观点.方法 回顾以往中医文献中辨析艾滋病与"伏气温病"、"瘟毒"、"虚劳"等类似中医病证存在本质性差异的论文,分析艾滋病与上述各种中医病证的差异.结果 多位学者对上述说法作出详细的考证、比较和分析,得出艾滋病不等同于任何中医病证的否定结论.结论 艾滋病不同于其他中医病证,但艾滋病的治疗可参考传统中医学的某些成功经验.

  • 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特征观察

    作者:张磊;卢幼然;吕小琴;郭玉红;王玉光;赵京霞;胡晶;刘卫红;连博;罗丹;刘清泉

    目的 观察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2017年11月2日至12月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潞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110例流感样病例,通过分析对比既往同期该地区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证型分布特点,总结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学特征.结果 流行病学方面,该流感样病例人群年龄为(35.8±15.1)岁,男女比例为0.77:1,有基础病者较少(8%),与2015年及2016年同期相比较无明显变化.病原学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既往两年同期相比,流感阳性比例17.3%较前两年明显下降(45.5%、20.2%),其中甲型H3N2占73.7%,新型H1N1占10.5%,乙型流感15.8%.临床表现:110例流感样病例,前驱症状以发热、恶寒、咽痛为主.其中33.6%的病人发病时风寒束表的症状明显,表现为全身肌肉酸痛,甚而头痛;27.3%的病人发病初起即有乏力等不适.就诊时患者仍以发热、咽干、恶寒、咳嗽明显(百分比>50%),76.4%的病人咽干症状显著,较2015年、2016年同期上述症状(24.8%、61.7%)明显升高.消化道症状,如便秘比例较2015年、2016年同期(3.9%、10.1%)明显增加.中医证候以外寒里热证47例,占42.7%,较往年明显增加(25.3%、40.3%).而风热证占32.7%、风寒证占15.5%(2015年同期为28.5%、20.8%,2016年同期为17.5%、13.6%).结论 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流感样病例以甲型H3N2为主,中医证候以外寒里热证为主,表现为风寒外束肌表,燥热郁闭伤津.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2002年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学术定位于围绕中医内科临床疑难、重病治疗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从理论、临床到新药开发的系统研究,从中医病证、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三个要素对内科疑难、重大疾病进行规范标准、发现机理、创新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973、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国家级课题3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学技术12项;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31篇,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实现成果转让.

  • 中风康复丸治疗中风半身不遂56例临床观察

    作者:蔡英剑

    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诊断为中风病(中风后遗证).中医辨证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气虚血瘀型)[2].

  • 2017年冬季北京单中心68例乙型流感中医病证分析

    作者:连博;罗丹;吕小琴;王晓鹏;瞿沉尘;卢幼然;赵京霞;郭玉红;刘清泉

    目的:观察2017年冬季北京单中心乙型流感病例的中医病证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2017年1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68例乙型流感病例,通过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总结北京地区2017年冬季乙型流感病例的中医病证特征.结果:临床表现:68例乙型流感病例起病即发热(100%),Tmax(38.6 ± 0.43)℃,发热持续不退,恶寒、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明显,中医证候以表寒里热证(39.7%)为主,其次风热证(14.7%).流行病学:68例乙型流感病例人群年龄(39.5 ±15.9)岁,男女比例0.54:1,有基础病者(0.8%),就诊前用药者(54.4%);未接种流感疫苗者(100%),接触流感样患者(48.5%).实验室检查:乙型流感病毒病毒株为Yamagata系,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不高,余未见异常.结论:2017年冬季北京单中心68例乙型流感病例属中医学"时行感冒"范畴,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头痛的表寒里热证为特征.

  • 骶管内注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8例

    作者:陈波;李悦;高峰;韩继明

    我院自1995年7月~1997年7月应用高量高压骶管内注药配合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48例中男86例,女62例;年龄16~62岁;突出部位:L3,43例,L4,565例,L5S148例,L4,5、L5S1兼有者32例。病程15天~23年。均有腰痛或下肢放射疼,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32例,下肢感觉障碍112例,肌力减弱者52例。2 治疗方法  地塞米松20mg、维生素B1300mg、维生素B12500μg、复方丹参4ml、2%利多卡因10ml注入0.9%生理盐水200ml中混匀备用。患者取俯卧位,显露骶尾区,常规术区消毒,铺布。体表确定骶裂孔位置,局麻下用9号针头垂直刺入皮肤,然后斜上45°穿破骶尾韧带,确认在硬膜外腔后,通过输液器将备用液体与针头连接,适当加压,使其滴速120~160滴/分,注意病人神志、血压变化,术后平卧4小时,每周一次,三次为一疗程。平日辅以间断骨盆牵引,4次/日,每次1小时,重量维持体重1/3~1/4。3 治疗结果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评定疗效,148例病人中痊愈者62例,好转77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93.92%。在症状无改善的9例中,6例合并椎管狭窄,1例侧隐窝狭窄,1例椎间盘组织突入椎管呈游离状态,1例合并椎管静脉曲张。  在注药过程中,病人不同程度出现下肢及腰部胀疼,胀痛明显者,远期效果较好。在注药过程中,有12例病人出现头晕、心慌、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给予减缓输药速度、吸氧、对症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

  • 综合治疗颈椎病283例

    作者:胡翔;冯玉霞;尹学临;赵颖林;张满臣

    自1991年元月至1997年12月,运用卧位颈颌带牵引、手法、丹参注射液静点、中药离子导入等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除外脊髓型颈椎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283例住院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83例中男性117例,女性166例;年龄24~84岁;病程长21年,短2天。283例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疗标准》[1]进行分型诊断:颈型16例、神经根型116例、椎动脉型151例。

  • 手法治疗颈椎病

    作者:张军

      从1995年8月以来,在临床上应用手法对350例颈椎病病人进行了系统地治疗,现总结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50例病人,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86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8.6岁;病程短<1个月,长>10年;所有病人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颈椎病的诊断疗效标准”等进行诊断,其中颈型48例,神经根型120例,椎动脉型84例,脊髓型29例,交感型32例,混合型37例。

  •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临床思路与方法探讨

    作者:刘少军;袁浩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头内骨组织死亡所引起病理过程,创伤、激素治疗、饮酒以及其他因素等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顽固的致残性疾病.中医文献古籍无本病的记载,<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医骨病学>[2]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归属于"骨蚀"、"骨痿"范畴.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时间不长,作者根据国内外的现状与本中心长期临床研究的经验与体会,对本病的中医临床若干问题进行讨论,期望能抛砖引玉.

  • 中医证候规范化定量化研究述评

    作者:白晓菊;宋树立;高学敏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的交贯渗透、相互沟通,中医病证规范化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论治,是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主要模式.常见病中医证候辨证标准的不规范和不统一,是制约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研与新药研制水平、临床疗效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1],因此规范化、定量化、标准化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中医对病的诊断有自身的特点,证的诊断则为中医学所特有,故应立足于建立自己的科学标准,以提高临床诊疗的可操作性和操作的准确性,且有利于对外交流[2].病证规范一旦形成将成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都应执行的共同标准,必须符合继承性、准确性、实用性、先进性、稳定性的要求[3].科学的规范,可以促进中医学术、科研、临床的发展.因此,中医病证的规范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学术意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规性质

  • 首尾针刺法配合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35例

    作者:布赫;马尧;张雪

    笔者于2009年1-12月采用首尾针刺法配合中药雄琥散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3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35例患者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19~70岁,平均49.1岁;病程半天~7天,在3天之内者12例,4~7天者23例;疱疹分布于头面部者6例,胁肋部者16例,肩背部者10例,骶尾部及阴部者3例;发病经络:仅足少阳胆经发病者12例,仅足厥阴肝经发病者10例,两经同时发病者3例,带脉发病者10例.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带状疱疹的标准诊断.

  • 温通药灸治疗颈椎病145例

    作者:裴林;刘亚欣;王荣英;曹银香;王绛辉

    笔者自1998年以来,以温通药灸法治疗颈椎病,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经确诊的颈椎病患者,均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病理分型、中医辨证分型分类.

325 条记录 1/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