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3个月
1 全文发表或精简后全文发表 属于国内外首创者,国内新的较成熟的研究成果者,有新的或较以往深入的实践经验和见解者,可以全文发表。内容繁琐或有重复者可请作者精简后全文发表。
2 修后再审 文章有学术亮点,但有学术瑕疵或写作不足,估计作者有能力进行修改者。如作者不准备修回,请尽快告知本刊编辑部。以免误会一稿多投。
3 退稿 主要内容有不能弥补的政治性、学术性错误者,已有多次类似内容报道者,诊断不能肯定者,治疗方法不成熟者,立论不能成立者,内容一般、无学术价值者,质量不佳者,均可退稿。退稿请提出主要退稿理由和建设性意见,以帮助作者提高。审稿中发现抄袭、剽窃、套改、一稿两投者退稿。
4 另投他刊 不符合杂志录稿方向的稿件会尽快提请作者转投他刊。
环球中医药杂志影响因子
环球中医药杂志发文量
环球中医药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根据万方显示及确认,《环球中医药》杂志官网为:http://www.hqzyy.com/
根据知网显示,杂志最新影响因子为1.053,属于科技核心期刊,整体来说,这个分数的期刊投稿作者还是很多的,当然期刊的投稿难易程度,和作者的文章质量有很大关系,如果对期刊不确定,也可以咨询本站的专业人员。
《环球中医药》是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杂志目前是国家级的科技核心期刊。
根据知网显示,《环球中医药》杂志的最新影响因子为1.053。
根据知网显示,《环球中医药》杂志的最新影响因子为1.053,综合影响因子为0.703。
杂志的官方征稿信息显示,杂志的审稿周期在2周-12周左右,无论是否录用,杂志都会告知作者;如果要缩短审稿时间,提升自己的文章质量才是最关键的。
《环球中医药》杂志社是统计源期刊。
据官网显示,杂志社在2018年1月启用“志清采编系统”和手机APP“环球中医药杂志新媒体平台”,作者新投稿件请注册并投稿,2017年12月31号之前投的稿件继续使用原版在线采编系统和编辑部沟通,原采编系统不接受新稿件。
杂志的影响因子为1.053,同时是科技核心期刊,整体来说,杂志还是适合大部分人投稿的,如果不确定杂志是不是最适合自己,也可以联系本站专业人员免费评估文章,会根据作者文章推荐最合适的期刊。
根据杂志的官网信息显示,通过快速通道被录用的文章版面费均收取3000/每篇,就科技核心期刊来说,版面费大概大多在一千至三千左右。
杂志目前已采用新的采编系统,如果想要查询详细的投稿信息,可以进入杂志旧网站:http://hqzyyold.yywkt.com/Corp/99.aspx,旧站有详细的稿约要求。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对腹腔注射利血平引起的抑郁样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 以利血平腹腔注射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精简方组(以下简称精简方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上述各组大鼠均以利血平腹腔注射造模,同时分别予以蒸馏水、氟西汀、柴胡疏肝散精简方(柴胡9g、白芍15 g、枳壳9 g、香附9 g)灌胃给药,连续14天,腹腔注射利血平与灌胃给药同时进行,每天1次.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以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其抑郁状态,以热痛缩足潜伏期(以下简称热痛实验)、机械性撤足阈值(以下简称机械痛实验)测定其疼痛感觉.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热痛实验的缩足时间明显降低(P<0.01);机械痛实验的撤足阈值明显下降(P<0.01);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增加,IL-10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体重增加(P<0.05);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热痛实验的缩足时间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机械痛实验的撤足阈值明显提高(P<0.01);血清中IL-1β、TNF-α 的含量明显降低,IL-10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精简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体重增加(P<0.05);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热痛实验的缩足时间增加(P<0.05);机械痛实验的撤足阈值提高(P<0.05);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IL-10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氟西汀组比较,精简方组大鼠在体重、强迫游泳实验、热痛实验、机械痛实验等行为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的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可通过抑制血清中致炎因子、增加抗炎因子的含量,提高疼痛阈值,缓解疼痛反应达到解郁止痛的功效,这可能是该方的作用机制之一.
目的 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探究桃仁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纤维化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200只,随机选取30只为空白对照组,余170只制备2型糖尿病大血管纤维化大鼠模型,分为早期干预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早期干预组与低剂量组予桃仁颗粒剂水溶液10 mL/(kg·d)灌胃,高剂量组予桃仁颗粒剂水溶液20 mL/(kg·d)灌胃,模型对照组予0.9%氯化钠10 mL/(kg·d)灌胃,空白对照组不干预,其中早期干预组从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即开始干预,余各组从2型糖尿病大血管纤维化大鼠模型成模后开始干预.药物干预1周、3周及7周后处死并取材.观察大鼠股动脉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股动脉的ERK1/2及p-ERK1/2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检测MAPKmRNA表达水平.结果 (1)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ERK1/2及p-ERK1/2表达比较:空白对照组与其他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股动脉ERK1/2、p-ERK1/2表达值低;第1、3周,早期干预组与其他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干预组大鼠股动脉ERK1/2、p-ERK1/2表达值低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对照组;第7周,早期干预组与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周,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股动脉ERK1/2、p-ERK1/2表达值低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股动脉ERK1/2、p-ERK1/2表达值低于模型对照组.(2)大鼠股动脉MAPK mRNA表达组间比较:空白对照组与其他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股动脉MAPK mRNA表达量低;第1、3周,早期干预组与其他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干预组大鼠股动脉MAPK mRNA表达量低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对照组;第7周,早期干预组与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周,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股动脉MAPK mRNA表达量低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股动脉MAPK mRNA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桃仁能降低ERK1/2、p-ERK1/2及MAPK mRNA的表达,对糖尿病大血管纤维化病变有改善作用,其作用与剂量和干预时间有相关性.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探索葛根芩连汤方剂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效果,包括模式轮廓比较、生物标志物筛查与代谢通路推断等.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3组,依次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和葛根芩连汤(8.2 g/kg)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高脂饲料并联合链脲佐菌素以确立2型糖尿病疾病模型.随后连续灌胃给药3周,并于末次给药后12小时内收集大鼠尿液样本;运用HPLC/MS-IT-TOF手段进行高分辨质谱检测,同时应用OPLS-DA多元模式手段以比较各组大鼠尿液的代谢轮廓差异以及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推断其可能影响到的代谢通路.结果 本研究共筛查出15个生物标志物,包括多肽氨基酸类物质、磷酯类物质、核苷酸类物质以及其它类物质;涉及的代谢通路主要为嘌呤代谢.结论 2型糖尿病的疾病发生与嘌呤代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核苷酸类物质作为其中的关键作用靶点;葛根芩连汤通过多靶点调节嘌呤代谢异常以至于整个机体内部的疾病紊乱状态,从而促使其转归为正常水平.
目的 研究扶正剔邪搜络方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不同时相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通过气管插管推注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24小时后,中药组按0.67 g/(kg·d)的剂量以扶正剔邪搜络方混悬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造模后第7、14、21、28天分别处死,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取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第7天肺间质有明显的炎性渗出,第14天炎性渗出减少,胶原纤维增多,第21天肺纤维化区域增大,第28天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肺泡结构的萎缩、消失和破坏.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的炎性改变和纤维化程度均明显低于相同时相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大鼠各时相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PaO2值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大鼠各时相PaO2值均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均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相对于模型组大鼠,治疗组各时相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 扶正剔邪搜络方可以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组织炎性反应、减缓胶原沉积,延缓由炎症向肺纤维化的病程发展,并改善肺纤维化大鼠的低氧血症.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论治精神分裂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3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中医四诊信息,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中医四诊信息先进性频数分析,保留出现频率>10的四诊信息条目,然后对保留条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进行中医证候要素提取.结果 精神分裂症中医四诊信息可聚为10类,根据判别结果分为病性类的证候要素7项,分别为:气虚、气滞、阴虚、阳虚、火热、痰、血瘀,病位类的证候要素5项,分别为:心、肝、脾、肾.结论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以痰、火、气、虚、瘀为其主要病机,系统聚类方法能反映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
"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火、热伤人,发病迅猛,病势凶险,传遍迅速,易伤阴,治之当以寒药,急降上炎之火,救已伤之阴,切不可抱薪救火,增其上炎之势.火热炼津便是痰,灼伤脉道,迫血妄行便是瘀,痰瘀互结,酿生百病,此时治之必佐以降火,故寒阵所列方剂可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有火证者.文章将《新方八阵·寒阵》所列方剂分为清实火、降虚火两类,分析其用药特点,结合张景岳的学术观点,从泻火除热、滋阴降火两方面探讨张景岳火热治疗之法,望能指导临床对火热证的治疗.
厥阴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虚实夹杂,被认为是《伤寒论》学习中的难点.清代医家尤怡在其著作《伤寒贯珠集》中对厥阴病的本质,厥阴病的治法、方药,厥阴病治法禁忌,以及瘥后劳复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尤怡认为"阴尽阳生"是厥阴病发展的生理基础,阳生则热,阳退则寒;厥阴的脉证当以"厥热之进退"为主,厥热进则热,厥热退则寒;厥阴病的治疗围绕厥热的进退,尤怡将其归纳为"热进则清,热退则温".尤怡化繁为简,从厥阴病的生理、病理、治法、方药等方面将《伤寒论》中关于厥阴的相关条文从新分类,编排次序,并加以个人的见解,为后世学习厥阴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肠风泄泻指因风邪客于肠胃所导致的以泻下急迫、饭后即泄为主的疾病,病机特点为在正气亏虚的基础上,感受风邪或肝郁化风,侵袭肠胃,并有寒、热、湿邪相兼为患.笔者结合门诊临床所见,总结出治疗肠风泄泻的方法有祛风散邪、健脾升阳、疏肝理气,同时兼顾寒、热、湿邪,常用药有升麻、羌活、防风、黄芪、白术、柴胡、白芍、薏苡仁等.
从八纲辨证的角度分析帕金森病的本质、邪正盛衰、疾病性质、病位深浅.究其根本,是逐渐衰退的过程,属阴证;帕金森病属本虚标实,虚证为主,实则为风、痰、瘀、毒等病理产物;该病因阳气虚衰而出现寒证,表现为"冷、凉"的特征;帕金森病常于脏腑、气血、筋骨起病,以里证多见.
血崩的发生在临床上病因复杂,傅氏女科辨证详明,极度切合临床,是因为傅青主在理论上重视五行学说在脏腑之间的应用,强调脏腑之间的相互协调,是以五行的模式,通过生克制化而完成的.强调五脏安和,气血调达,冲任通畅,督带强健是妇女经、孕、产、乳的生理基础,而五行脏腑理论脱胎于藏象.近人对于傅氏女科血崩一病多侧重其所列七类,所制八方,所言四因(热、虚、瘀、郁),而本文则从藏象的角度浅谈傅青主在治疗血崩一病的经验及应用体会.
复发性流产与中医"脾肾"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脾肾两虚为封闭抗体不足性复发性流产的病变之本,血热血瘀为发病之标.治疗当遵循辨证论治、标本兼顾的原则,补肾健脾以治其本,清热和血以治其标;临证应分期论治,孕前重在补肾健脾,培本固元;孕后在补肾健脾的基础上,结合清热和血以安胎寿子.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大法、遣方用药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附验案及分析以佐证.
伏邪致病,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伏邪疾病的防治,当在"未病"期,抓住伏邪藏匿状态,早发现,早治疗.伏邪早识是未病先防的关键.本文在审证求因、见微知著、司外揣内的中医方法论指导下,通过潜证辨证方法探寻、中医诊法挖掘及现代诊查技术的研发与运用三个方面,探讨中医伏邪早识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以提高伏邪疾病的诊断预见性,为中医"治未病"提供诊疗契机.
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以往常称为精神肌源性头痛或肌收缩性头痛,临床特征以双侧枕部或全头部出现的紧缩性或压迫性疼痛为主,是临床为常见的慢性头痛[1].近几年其发病率居高不下,而西医对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相比之下,中医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风引汤出自于《金匮要略》,临床上用于治疗紧张型头痛属风火候者,常获捷效,因此,本文兹从理论与临床角度来阐释风引汤在治疗紧张型头痛风火候中的临床应用,希冀有益于临床发挥.
隐匿性哮喘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患者无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表现,但长期存在气道高反应.而该病病势较轻,尚未形成"伏痰夙根",可归为典型支气管哮喘的早期症候.气机升降失司为该病根本病机,本病病位在肺,而病本当在肝,治疗当以调畅气机为大法,在早期阻断后续病理改变.本文通过"肝左肺右"分析人体气机升降的意义,以及对隐匿性哮喘的证治进行相关探讨.
不寐是常见的神志病,通过查阅中医古代养生文献,发现古人认为妄念不止,耗精生火,神不能内涵是不寐的重要因素.应以定心静思虑为原则,心有所著、心无所著两类方法,以数息调息、以目定心、以念定心、任情定心治之.
甲减是一种以全身低代谢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性疾病,女性甲减患者多引起性腺功能的减退,导致月经失调.本文从阳虚阴盛论治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伴月经失调,提出阳虚阴盛是女性甲减患者月经失调的发病机制,并以扶阳抑阴法作为该病的治疗原则,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是胃癌大国,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旨在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指南推荐的治疗模式.中医药治疗是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中的重要一环,为更好地发挥其在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的优势,需要不断深入探讨胃癌的核心关键病机.中医理论中肝与胃在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肝"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探讨从肝论治胃癌将拓宽中医论治胃癌的思路.本文对从肝论治胃癌的理论基础、辨治思路、多阶段参与治疗进行梳理,并回顾分析部分临床研究与基础实验的结果,对从肝论治胃癌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开展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附子是《伤寒杂病论》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辛温药之一,仲景善用其辛温通达之性,在遣方配伍中发挥温阳救逆、温经止痛、助阳化气等功效;同时注意对附子进行炮制、去皮切片、长时间煎煮以降低毒性;并因证因人采取相适宜的剂型与剂量,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伤寒杂病论》中附子的应用,既十分严谨,又灵活多样,深值后世借鉴.
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以口眼干燥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治疗多以滋阴润燥为大法.笔者从肾主水,可运化水液,"肾生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及SS症状与中医"肾"功能的相似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从肾论治SS的理论缘由,并提供了相应治法,为中医药治疗SS提供了新思路.
生熟地均应用于中医治疗乳腺癌当中,但二者仅以炮制不同而功效相差较大.本文以相关本草经典论述为依据,结合临床成方中生熟地的应用及现代网络药理学,发现生地黄于乳腺癌肝郁化火证可凉血解毒,熟地黄于乳腺癌寒凝痰结证可温阳化痰,且二者作用于乳腺癌通路靶点具有差异性.结合临床用方,笔者认为,"阳证"乳岩重用"阴药"生地黄以清热毒,如"乳疡无忧方"."阴证"乳岩重用"阳药"熟地黄以温肾补血祛痰,如"阳和汤".
崩漏的病因病机复杂,笔者认为肾虚是发病的关键,肝郁脾虚,血失统摄,冲任不固.虚热瘀是其出血期的主要病理因素,因实致虚,因虚致瘀,虚实错杂,虚热瘀互为因果,急则治其标,给予化瘀止血,清热补虚治疗大法.血止后,求因治本,益肾疏肝理脾调理善后.
西医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治疗PD有独特优势,临床疗效肯定.本文针对PD的治疗提出其基本病机是肝肾阴虚,确定滋肾平肝、通络活血之法.具体治疗则强调补益肝肾、通络活血贯穿PD治疗的始终,注意重视补肾固其本;注重疏肝、平肝、柔肝的辨别及运用;兼顾风、痰、瘀、毒辨证在PD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从肝肾阴虚论治该病,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案.
痹证与湿邪、风邪关系密切,利小便祛除湿邪,小发汗祛风除湿,皆可达到治疗痹证的目的.胡希恕认为痹证初起于表,日久迁延不愈,治疗需先辨八纲,次辨六经,再辨方证,"方证是辨证施治的尖端".多项临床研究证明,按照胡希恕辨证施治经验,在六经八纲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方证辨证治疗痹证可取得安全可靠的疗效.本文从利小便、小发汗施治及胡希恕六经八纲辨证、方证辨证之法总结胡希恕临证治疗痹证经验,深入理解胡希恕治疗痹证的方法.
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认为皮肤属表,易受外邪侵袭,很多皮肤病都是以风湿热郁结成毒为表现的.土茯苓有清热除湿、解毒通络的功效,禤老在临床实践中基于解毒法和"治病调和阴阳"的思想,将一味土茯苓灵活配伍,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疗效显著.现从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痤疮等几种皮肤病入手,探讨禤老应用土茯苓的经验,以期为后学者的临床思维培养提供借鉴.
卵巢早衰是妇科临床上的疑难病症,中医药治疗相对有其优势和发展前景.张玉珍教授认为卵巢早衰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肝郁血瘀",自拟经验方"滋癸益经汤",临床应用取得一定疗效.在继承张教授治疗经验基础上,笔者引入久病入络的治疗思路,认为胞络瘀阻是卵巢早衰病理基础,选用虫类通络药,另辟蹊径,自创新方"滋癸益经通络汤",将卵巢早衰与络病理论结合运用于临床,提高疗效.
黄疸病虽分阳黄、阴黄与急黄,但三者并不是绝对独立,而是可以互相联系和转化的.张赤志教授总结前人经验,根据黄疸病的发病规律,将黄疸病归纳为湿热蕴阻型、寒热中阻型、瘀血阻滞型和脾胃虚寒型四型,通过症候的变化辨别黄疸病的不同阶段指导用药,提出初期湿热蕴阻,重在清热化湿解毒,凉血活血;中期寒热中阻,治以开泄气机、扶阳健脾;后期瘀血阻滞,脾胃虚寒,治以活血退黄,温阳健脾,只有随证分而治之,方可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文章介绍了治疗慢性肾炎大量蛋白尿的常用四法.蛋白尿为慢性肾炎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大量蛋白尿可加快该疾病的发展,故在临床上需积极控制蛋白尿.根据慢性肾炎大量蛋白尿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多由风邪所致或加重的临床特点,及肾脏病络脉瘀结的病机特点,运用益气活血、祛风解毒、清热利湿及固摄精微四法治疗慢性肾炎大量蛋白尿,临床疗效确切.
朱跃兰教授认为本病发生是在阳气不足的基础上,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导致阳气流通、敷布失常,日久产生痰浊、瘀血.痰浊瘀血互结,进一步加重阳气不足,阻塞阳气运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治疗上,朱跃兰教授强调温补、温通并用,温通重于温补,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及变化灵活使用活血、破血法,并善用虫药化痰通络,同时强调外治法在本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
辣木叶是印度传统草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辣木叶可以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肝肾功能异常、肥胖、癌症、癫痫、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是一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且价位低廉的植物药,对其药性研究有利于扩大辣木叶的适用范围,更好地挖掘其药用价值.根据现有的研究,结合中医性味归经理论,推测辣木叶性寒凉,味甘、苦,性沉降,归肝、脾(或/及胃)经,属安全剂量下的无毒类药材,其配伍及禁忌尚不明,功效为健脾化痰除湿、清肝泻火,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的甲亢、肝阳上亢及痰湿中阻的高血压病、脾虚痰湿的肥胖症及糖尿病等.借助实验室手段,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辣木叶的中药药性,以促进海外植物药辣木叶的"中药化",拓展中药新资源.
乳腺癌在威胁女性健康中居首位,现代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配合放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法,但其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产生的耐药性在逐年增长,降低了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肿瘤表现为毒副作用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经济适用等优点而备受患者青睐.化痰散结法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全文就化痰散结治疗乳腺癌的理论认识、实验研究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阐述化痰散结治法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难治性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癌变倾向,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及微生物等有关.现代医学尚无理想药物治疗UC,而中医药对此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笔者就文献报导统计的常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及其单体成分进行整理,探讨相关中药及其单体成分的治疗机制,并对此作一综述,为中药应用于UC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妊娠腹痛和妇人诸疾腹痛的著名方剂.当归芍药散具有健脾利湿、养血疏肝及活血利水之多种功效,凡符合肝郁脾虚、血滞湿阻的妇科疾病均可应用.笔者在前人用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当归芍药散随证加减,应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病,如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盆腔炎性疾病、异位妊娠等,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中以腹泻型为常见.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优势.中医学按其症状特征归为"泄泻""腹痛""痛泄"等疾病范畴,主病机为脾虚湿盛,肝脾失调.风药性轻灵,具有辛散升发的作用,配伍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起到升清降浊、健脾胜湿、调肝理气、通络散结的关键作用,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炎性皮肤病,其病因病机复杂,易于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黏膜紫癜,常伴有头痛、发热、食欲欠佳等症,偶以腹绞痛或关节痛为主要表现.本病在古代被称为"葡萄疫".中医对过敏性紫癜的诊治有着丰富经验,笔者查阅古籍中有关过敏性紫癜与五脏关系的论述以及现代中医学者从五脏辨治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在临床中所见过敏性紫癜患者表现,从五脏角度对过敏性紫癜的机理及诊疗进行梳理与探讨.
"分消走泄法"是《温病学》的治疗法则之一.早在古代就广泛应用于内科疾病的治疗,现代医家丰富了其内涵,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笔者将"分消走泄"法用于指导妇科临床实践,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通过临床医案分析来阐述"分消走泄"法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效果.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青中年压力型失眠及老年性顽固型失眠成为常态.经方是历代医家经验的传承积累,经数千年临床实践,遣方规范,方证一体.本文择录4则典型医案,运用经方治疗不寐症疗效显著.
目的 探讨建瓴汤化裁内服、针灸辨治痰瘀交阻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则加用建瓴汤化裁内服、针灸联合治之,连续治疗2周为疗程.通过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评价临床效果,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3.0%(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目涩、麻木等主要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RVA、LVA、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用建瓴汤化裁而成的经验方口服、针灸进行中医内外合治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3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肌力为Ⅱ~Ⅳ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补中益气丸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压与盆底收缩压、治疗后盆底肌电压、治疗后盆底肌疲劳度值、产后并发症发生率、FSF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均依次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盆底肌电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盆底肌疲劳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8.77%(5/57)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12/5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FI评分(9.31±1.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2±0.8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5.193,t=3.021,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9%(55/5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9%(4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452,P<0.05).结论 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安全有效,可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产后性功能明显提高且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眩晕是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的疑难疾病,本文基于《黄帝内经》,通过梳理《内经》条文和临床观察,认为《内经》中已经指出五脏六腑皆能令人眩晕,非独肝也.经过总结《内经》中五脏六腑致眩的病因病机,同时回顾近现代医家对眩晕的辨证思路和临床经验,笔者发现,眩晕的发生与其他脏腑原因的影响密不可分,如髓海不足、心火上炎、胃气不降,肺气不足等均能导致眩晕,但与肝的关系为密切.所以,重视其他脏腑对眩晕的影响,同时重视肝与他脏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对本病的治疗大有益处.
"肝藏魂"是"五神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医临床研究及治疗精神类疾病的重要依据.以往中医学者对"肝藏魂"的认识多局限于"肝藏血,血舍魂,魂为人体的高级精神活动",而对"肝藏魂"在精神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并未阐明.故本文结合现代神经、精神、心理、认知等理论,从多角度深入挖掘"肝藏魂"的神经心理学内涵,明确其在精神活动生理、病理表现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应用"调肝魂"论治精神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君火相火"理论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生理功能可概括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发生,均与此功能失调有关.君火居上,统帅各脏腑;相火居下,为源泉之温,君相互用,各安其位,则五脏六腑等形体官窍各司其职,人体阴平阳秘.若君相失位,如君火过亢,燔灼于上;君火虚衰,水凌心肺;相火过亢,扰动心神;相火虚衰,累及君火等均会引起一系列病变,造成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的失调,因此,探究"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对于其理论的完善和丰富以及临床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焦虑症为临床常见情志类疾病,从中医经典辨治常取得良效.笔者通过临床学习,总结一例应用"病机十九条"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指导治疗焦虑症的验案,辨证本案患者为肝郁化火、肝阴不足证,治疗以疏肝养血,泻肝安神为法,并结合患者症状及病机特点,阐述了火证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将病机原文中的"火"明确为肝火,并进一步指出了阳火、阴火的常见鉴别点,以指导临床诊疗.
IgA肾病、股骨头坏死皆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病,现代西医治疗疗效欠佳,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姜良铎教授是首届首都国医名师,提出了"从状态论治"的思想,兹选取姜良铎教授"从状态论治"IgA肾病合并股骨头坏死病例一则,以展示中医药在疑难症治疗方面的显著疗效.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首发症状具有多样性特点,临床表现相对较复杂,因此极易误诊或漏诊,如以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性紫癜为首发的干燥综合征患者,极易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或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笔者在临床中遇到1例以紫癜为首发的干燥综合征并发肾小管酸中毒患者,在西医抗炎、抑制免疫等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养阴生津、解毒活血治法,希望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面部除皱术又称面部提升术,是整形外科中常见的手术之一,能起到对抗面部老化的作用.面部除皱术虽能快速实现面部皱纹的消除,但在术后会出现皮肤缝针褶皱的问题,一般要经过至少3个月褶皱才能消失变平.笔者通过中医学的针刺疗法,运用益气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治法对面部除皱术术后褶皱进行干预,缩短了术后褶皱的恢复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司外揣内的象思维是中医的基本思维方式,重视整体,重视变化,重视个体化治疗的思维特点,应该贯穿于四诊资料搜集、辨病辨证、选方用药、制定调护措施的整个诊疗过程.学习中医原创性临床思维,并融合现代思维学特点对提升中医临床能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离不开语言的译介支持,中医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承载和文化传递正是中医被世界认识、认可的关键.本文在深度翻译视域下探索适用于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提出通过背景描述、分层递进、文内外互文和深层铺垫等深层语境化的翻译方式,实现中医作为异质文化在译入语环境中的传递,助力中医文化走出去.
目的 研究《中华医典》中营、卫二字的分布特点和规律,以及营气、卫气的含义.方法 以"营""营气""卫""卫气"等关键词进行检索,通过系统整理《中华医典》中涉及营、卫二字的论述,结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建立语料库.基于词频分析法,结合计算机数据挖掘与统计技术,定量分析营、卫二字的分布特点及规律.结果 在《中华医典》中,"卫"字出现的频次高,为13085次,占四组关键词总频次比例为47.17%,高于出现频次比例为35.13%的"营"."营气""卫气"在医经类书籍和综合医书类中的出现比例分别是:"营气"平均每本出现5.37次和3.14次,"卫气"平均每本出现11.76次和8.06次.综合文献分析与词频分析,营、卫二字的概念以军事题材为主.结论 "营""卫"在综合医书类、医经类文献中出现次数多,"卫气"出现的频次高于"营气",营气、卫气是通过营居、卫戍的概念隐喻而成.
2019年新年到来之际, 我代表编委会向关心和支持 《环球中医药》 发展的各位专家、 编委、 作者和读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祝大家新年快乐, 幸福安康!回首2018年, 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围绕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积极组织刊发临床、 科研前瞻性成果, 推动本刊取得新的成绩.
目前支气管哮喘(哮病)是肺系病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中医药防治有其独特优势,但在支气管哮喘危重症方面,其临床优势受限.笔者临床中运用中医理论,对一例支气管哮喘(哮病-热哮)危重症进行治疗干预,达到满意疗效,其中射干麻黄汤的运用是主要特色,通过加减变化,实行治疗热哮证,体现了运用经方的灵活性,同时又有诸多思考.经姜良铎教授、孙增涛教授点评,肯定了笔者的临床应用,但也对诊治过程中思路及方药等进行分析,指出不足及注意要点,对笔者今后中医临床工作大有帮助.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1].目前,随着心血管诊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使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展为慢性心衰阶段,再加上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甲亢等内分泌疾病对心肌的损害,使慢性心衰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亦居高不下.而目前临床对心衰的治疗似乎很难达到一个质的飞跃,针对目前心衰治疗效果欠佳的现状,探寻一种新的治疗方案非常必要,本文报道了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成功案例,使一颗"气喘吁吁"的心脏得以成功平复.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
11月投稿,12月被收录,期间编辑会及时的提出修改意见,打电话让我修改,有什么问题咨询时,也可以及时的回复,非常敬业,值得称赞。
2月10日投的稿件,一周后返回修改意见,修改返回后,3月被录用,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期间反复送审了好几次,编辑都能及时的处理,审稿专家也很认真,提出的意见都很有价值,帮助文章提升了很多,推荐投稿。
我觉得文章有一定的创新性,还是可以尝试投稿的,我是10月10日投的稿件,十天后就返回了修改意见,小修后直接被录用,效率很高。
感觉速度还是很快的,我是4月底投的稿见,半个月后返回修改意见,21号又对格式进行了一次修改,修改返回后,25号被录用,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很赞。
12初投的稿件,1月就被收录了,速度很快,审稿专家提出的意见都很有价值,编辑态度也很好,有问必回,很有耐心,期刊对文章的新颖性要求比较高,可以尝试投稿。
我是11月中旬投的文章,25号退修,12月20日被收录,前后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有合适的文章可以尝试投稿。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11月初投的稿件,25号审稿返回,12月7号被录用,速度还是很快的,就是出版周期比较长,但是专家很编辑都很负责,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