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四气"、"五味"作用的现代研究

    作者:聂圣娜

    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本文对中药的"四气"、"五味"作用进行了探讨,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

  • 如何正确选用单验秘方

    作者:付安新;张艳丽

    熟悉方药的性能祖国医学认为每一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能,这些规律体现在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方面.四气即寒、热、温、凉(平),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确定的,如:罗布麻、菊花、金银花可治疗目赤、发热、扁条腺炎等热症.

  • 海外植物药辣木叶的中药药性研究概括

    作者:董笑克;郭翔宇;胡玉立;洪明昭;吴丽丽;秦灵灵;丁雷;刘铜华

    辣木叶是印度传统草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辣木叶可以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肝肾功能异常、肥胖、癌症、癫痫、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是一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且价位低廉的植物药,对其药性研究有利于扩大辣木叶的适用范围,更好地挖掘其药用价值.根据现有的研究,结合中医性味归经理论,推测辣木叶性寒凉,味甘、苦,性沉降,归肝、脾(或/及胃)经,属安全剂量下的无毒类药材,其配伍及禁忌尚不明,功效为健脾化痰除湿、清肝泻火,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的甲亢、肝阳上亢及痰湿中阻的高血压病、脾虚痰湿的肥胖症及糖尿病等.借助实验室手段,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辣木叶的中药药性,以促进海外植物药辣木叶的"中药化",拓展中药新资源.

  • 试述十二律结合四气理论防治五脏疾病

    作者:贺海辉;雷磊;吴子明

    目前音乐疗法在欧美的研究和治疗应用非常普遍,而我国中医音乐疗法还处于挖掘整理阶段,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实践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本文通过论述十二律的形成和十二律吕制度表明十二律反映十二月阴阳,以及五脏通应自然界四时阴阳,认为十二律能够防治五脏疾病,并提出十二律结合四气防治疾病的思路。

  • 中药"四气"概念的起源与嬗变

    作者:刘悦;郑金生

    "四气"原本是气候术语,约西汉末被引进本草,借作为药物寒热理论的总称.北宋末寇宗奭认为"气"即香臭之气,倡言改"四气"为"四性",但响应者稀.金元时"四气"概念发生嬗变,由药性寒热扩展为天气寒热,进而区分厚薄阴阳、升降浮沉,并与人体各脏腑产生对应关系.于是"四气"的作用从针对病因的寒热,扩大到针对不同的病位及脏腑发挥作用.明代医家曾尝试对嬗变后的"四气"理论进行条理与规范.用"四气"概括药性寒热理论是一个创举,无须更名.其含义在历代医疗实践中不断嬗变,以适应临床所需.

  • 基于多维宏观量化方法的左归丸及左归饮的组方规律

    作者:安文蓉;徐云生;陈守强

    目的:分析左归丸、左归饮的组方规律并比较二者的差别.方法:选取四气五味及归经指数,对中药剂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即计算相对剂量;对相对剂量与四气五味及归经指数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四气五味及归经作用度.结果:四气量化:左归丸温性药作用度为210,占22.91%、微温性药作用度为62.4,占77.09%,无偏寒性药;左归饮:均为微温性药,作用度为62.4,占100%.五味量化:左归丸:甘味作用度为444.4,占52.14%、咸味作用度为192,占22.52%、酸味作用度为108,占12.67%;左归饮:甘味作用度为184.9,占62.70%、酸味作用度为60,占20.35%、涩味作用度为48,占16.28%.归经量化:左归丸:肝经作用度为528,占48.52%、肾经作用度为512.4,占47.11%;左归饮:肝经作用度为216,占46.24%、肾经作用度为171.64,占38.03%.结论:左归丸偏为温性,较为平和,五味以甘、咸、酸为主,主入肝、肾经;左归饮同为温性平和之品,五味以甘、酸、涩为主,主入肝、肾经.左归丸比较于左归饮在滋阴之中又加以血肉有情及助阳之品,补力更峻,余无明显差别.

  • 菊科中药四气属性与化学成分和功效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贾子尧;林瑞超;郑虎占;朱昊如;韩菁婕

    目的:研究菊科中药四气属性与药物成分和功效的关联性。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菊科中药的四气属性、药物所含化学成分和传统功效进行归纳、总结,并采用两因素关联分析方法,对菊科中药的四气属性与药物所含化学成分、功效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查阅到的157种菊科中药中性温者43味,占27.39%;性寒者40味,占25.48%;性凉者40味,占25.48%;性平者32味,占20.38%;性热者2味,占0.01%。其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以挥发油、黄酮、萜类、生物碱、酸类为主;菊科中药功能擅长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祛风除湿、凉血止血等。结论:菊科中药四气属性以寒凉为主,四气属性与功效关系密切。

  • 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及归经的相关性

    作者:禄保平;贾睿

    研究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及归经的关系.以文献和专著中报道的肝毒性中药为研究对象,以《中药大辞典》记载的药性理论内容为主要依据,统计分析肝毒性中药在四气、五味及归经方面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①肝毒性中药和一般中药在四气归属方面均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均为寒、温、平、凉和热性.二者在四气归属上有相似的分布规律,中药肝毒性与四气归属无相关性;②肝毒性中药在五味归属方面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为苦、辛、甘、酸、涩、咸和淡味;一般中药在五味归属方面亦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为苦、甘、辛、咸、涩、酸和淡味.中药肝毒性与五味归属有一定相关性(P <0.05,rp=0.137).③肝毒性中药和一般中药在归经方面均有明显差别(P<0.05),由高到低排序均为肝、肺、胃、脾、肾、心、大肠、膀胱、胆、小肠、心包和三焦经.二者在归经上有相似的分布规律,中药肝毒性与归经无相关性.肝毒性中药在四气、五味归属和归经方面有明显差别,但与一般中药比较,中药肝毒性与四气归属和归经无相关性,与五味归属则有一定相关性,但为弱相关.

  • 植物寄生类彝药药性的四气和五味研究

    作者:李林森;房立岩;焦慧琳;李志勇

    目的:探讨植物寄生类彝药药性中的四气、五味及功效.方法:借鉴中药药性理论,采用文献数据整理与挖掘的方法,对彝医药现存古籍—《彝药志》、《聂苏诺期》、《彝族医药》等十余部文献中记载的26种常用植物寄生类彝药进行四气、五味及功效规律的总结.结果:植物寄生类彝药的四气构成比为温性>寒性=凉性>平性>热性;五味中单味构成比为含苦味>含涩味>含辛味=含酸味>含甘味=含淡味>含咸味.从多味组合角度看,两味组合中苦涩的有7种,苦辛、酸苦、酸涩各1种;三味组合为酸苦涩、苦辛涩各1个.结论:植物寄生类彝药药性的四气以温性药居多,寒、凉类次之,平性再次之,无热性药.五味有单味、两味及三味的组合,其中单味以苦味多,无淡味药.两味以苦涩味多,三味包括酸苦涩、苦辛涩.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补益肝肾是植物寄生类彝药的三大主要功效.

  • 基于东北、广东两地中药性味差异的药性构成属性初步分析

    作者:张小娟;金平华;翟华强;孟繁蕴

    目的:比较东北、广东两地中药性味的差异,分析中药药性的自然属性与功能属性在四气五味的表达.方法:以《中华本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参考依据,选取东北地区、广东地区常用80味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东北、广东两地药性比较,四气无显著性差异,而五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气不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仅表达出功能属性;五味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是自然属性与功能属性的共同体现.

  • 中医学对糖皮质激素主治功效的药性认识

    作者:刘芬芬;羊维;黄琳;李海昌;温成平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药物,其药效明确可靠;然而,中医药理论体系对其理论分析却很少涉及.文章对糖皮质激素进行中药特征的分析,使之具备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药性理论,为“西药中药化”奠定理论及临床基础.

  • 中药药性量化研究的方法学进展

    作者:文艺;李海文;刘凤斌;侯政昆

    20世纪以来,在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研究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被提到空前高度,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中医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杠杆,揭示和阐明了中医思想文化的科学本质和内涵,产生了深刻的文化效应.其中,中药药性量化根据研究目的不同也在不断分化和发展,它对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文章分别从四气、五味、归经3个方面对目前中药药性量化的方法学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同时,初步分析也显示在当今中药药性量化领域仍存在着量化等级标准不统一、赋分权重不统一、量化方法缺乏共识和权威推广等不足.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改善缺陷,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标准化的整体发展.

  • 中药寒热药性现代研究手段

    作者:许利平;孙建宁;张冰

    目的: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中药药性与功效进行归纳分析,寻求药性与功效之间的规律性.方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中药功效与药性的关系出发,建立肝经归经的预测模型.基于生物热动力学探讨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以热动力学参数反映中药复方的寒热药性.用电子得失理论研究中药四性的物质基础,用红外成像扫描技术研究中药的寒热属性,用斑点免疫印迹技术探讨中药药性物质基础,以支持向量机用于中药药性识别的可行性考察,以微量元素含量水平探讨与中药四性的关系,并以食用茵总糖含量测定方法(费林氏容量法)探讨总糖含量与寒热药性关系.结论:多学科的渗透用于中药药性研究,为科学阐释中药药性的内涵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中国药典》2010版毒性中药分析

    作者:黄志辉;吴雪茹;刘香英

    毒性中药按毒性、四气、五味、功效主治、毒性成分分类法,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毒性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加深对毒性中药的认识,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 以果实入药的中药药性分析

    作者:刘辉;孙文平;杨光;郭月秋;陈代贤

    目的探讨果实类中药的药性特点.方法以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植物类中药(420种)为样本建立数据库,按关键字段搜索,得到61种以果实入药的中药,用类似方法分别统计420种(对照组)和61种(果实组)中药药性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果实组中药性温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性寒者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味呈酸性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归经未见明显特点(P>0.05);果实类中药多具有理气和消食功能(P<0.01).结论果实类中药药性特点明显,可能具有共同的产生有关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

  • 藤类中药四气属性与成分和功效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樊晓霞;王晓清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草纲目>和<本革纲日拾遗>中收载藤茎类中药200余种,<中华本草>收载藤茎类中药300余种.

  • 论仲景气味组方规律及实践意义

    作者:程昭寰;王永炎

    成无己认为:"是以制方之体,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制方焉.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生存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成无己<药方论序>).气是指寒热温凉,味是指酸苦辛咸甘淡,药物气味学说为制方之本,本无可非议,但认识上有待深化.仲景为制方之祖,必本于气味生成而制,亦少有人论及.笔者不揣浅陋,述之于次,借以抛砖引玉.

  • 中药四气理论现代研究方法进展

    作者:李欣孺;徐阳;王静;何雅楠

    目的 对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方法加以综述.方法 查阅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就其进行综述.结果和结论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中药四气理论,从本质上揭示其科学内涵.

    关键词: 中药 四气 研究方法
  • 挖掘中药功能组合判定四气药性的规律

    作者:杨雪梅;林端宜;赖新梅;陈梅妹;黄璐琦

    目的:为中药药性四气理论的全面总结奠定大样本数据挖掘的基础,并为中药新资源的开发及临床用药提供四气药性判定的理论线索.方法:选择《中华本草》所载8 980味中药的四气数据及关联的药物功能索引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IBM SPSS Clementine 14.1数据挖掘平台,选择Apriori模型挖掘分类关联规则,设置规则前件小支持度阈值为0.5%,小置信度阈值为60%.结果:共挖掘出涉及温、寒、平三性的分类关联规则11条.结论:具有发散风寒、温中、止痛&祛风除湿、补肾阳、通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强筋骨&祛风除湿功能的中药其药性多属“温”;具有补肺功能的中药其药性多属“平”;具有清热燥湿、清热泻火、除烦功能的中药其药性多属“寒”.

  • 谈中药药性理论有关术语的英译

    作者:袁洪仁

    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它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药物作用的认识,其中四气、五味因来自于自然界的气化,故以"司岁备物"(<素问·至真要大论>)之运气理论作指导.中药药性理论有关术语的英译应忠实于此事实,现分述如下.

125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