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谢海洲疑难病验案举隅

    作者:王诗伟

    本文介绍了谢海洲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痿证,痹证,血痹,胃脘痛五则验案,他善用古方,但不墨守成规,主张灵活应用,在古今方剂研究的基础上,汲取各家经验,制定有效方剂.他用药娴熟,组方配伍着重于"散与收","攻与补","温与清","升与降","静与动"的辨证关系,尤擅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培本等法的具体应用.

  • 当归芍药散妇科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冉雪梦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妊娠腹痛和妇人诸疾腹痛的著名方剂.当归芍药散具有健脾利湿、养血疏肝及活血利水之多种功效,凡符合肝郁脾虚、血滞湿阻的妇科疾病均可应用.笔者在前人用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当归芍药散随证加减,应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病,如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盆腔炎性疾病、异位妊娠等,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蒋健教授胸胁痛经验方介绍及验案举隅

    作者:崔晨;耿琦;李敬伟;李欣;李威;周丹

    胸胁痛为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采取疏理气机、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等多种方法进行论治,然其辨治与单纯胸痛、胁痛不完全相同,部分胸胁痛痛势剧烈、反复发作、病情顽固者,其治疗亦存在一定的难度.蒋健教授临证采用其经验方治疗胸胁痛,收效较佳.本文即通过介绍蒋健教授胸胁痛经验方及其临证验案数则,总结该方方义、主治适应症特点,并在归纳古今文献对于胸胁痛相关认识的基础上,阐述蒋健教授临证胸胁痛辨治思路及灵活化裁等.

  • 李平教授清心化痰法治疗功能性室性心律失常经验

    作者:马良梅;朱国东;赵利;董晓星;王婷婷

    李平教授在中医经典理论心"主血脉—神明"论的指导下,经过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由温胆汤化裁,从"痰阻脉络""热扰心神"的病理环节出发,确立清心化痰法,研制出具有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作用的"连夏宁心方",治疗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三联率疗效理想,并且显著改善了痰热内扰致心悸、胸闷、胸痛、失眠、口干、口苦、头晕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消疝汤治疗成人疝气

    作者:蒋健

    验方消疝汤由生黄芪、生白术、萆薢、小茴香、橘核、泽泻、川楝子等共计12味药物组成,乃文献报道治疗小儿疝气的一首自拟方剂.笔者临证以该验方治疗成人疝气收效颇佳.文章通过列举验方消疝汤治疗成人疝气(腹股沟斜疝)的5例验案介绍,分析消疝汤的药物组成、方义,进一步对其临床功效、主治适应症及其疗效特点等进行较深入探讨,并提出临证运用验方消疝汤治疗腹股沟斜疝可遵循"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辨病论治为主"的辨治思路.

  • 徐志伟通腑法治疗狂病理论探讨及验案举隅

    作者:郑莉明;朱艳芳;敖海清;徐志伟;吴皓萌

    狂病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徐志伟教授遵循狂病气、痰、火、瘀导致阴阳失调,心神被扰,神机逆乱的主要病机,依据大肠与神志的关系,认为通腑泻下即有调气、泻热、降火、涤痰、逐瘀之功,全方位切合狂病病机,为治疗狂病的关键之举.同时提出应从现代医学微生物-肠-脑轴角度探讨狂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通腑泻下法治疗狂病的作用机制.徐教授临证治疗狂病疗效确切,文章介绍典型验案一则,希冀反映其对狂病的认识和诊疗特色.

  • 加味二至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验案举隅

    作者:云雅卿;王红霞

    二至丸出自<医方集解>,由女贞子、旱莲草二味药物组成,具有补腰膝、壮筋骨、强肾阴、乌须发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腰膝疲软、遗精、须发早白等症.笔者用本方加枳实、火麻仁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 三因制宜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陈忠秋;李刚;石宝阁;孙晓芳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中医学的理论特色和精华,贯穿于中医的发展与实践.三因制宜思想是对时间、地域、性别、年龄、职业、境遇、体质等因素对于人体健康影响的全面概括,是从天象、地象、人象的角度对人体状态进行全面的参照,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故而"三因制宜"学术思想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实践价值,是对中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并对后世医家的遣方用药产生了深远的启迪.

  • 彭玉教授肺脾同治治疗小儿咳嗽验案举隅

    作者:朱未旻;彭玉;刘楚;岳志霞

    彭玉教授治疗小儿咳嗽主张运脾泻肺,肺脾同治.本文通过对彭玉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病案的举隅,介绍其临证经验,为临床治疗小儿咳嗽提供有效方法.

  • 桂枝茯苓丸妇科验案举隅

    作者:刘荣香;张秀丽;邵新兴

    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赂>.方由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芍药所组成.主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方取其祛瘀化癥之功,用于妇科临床疗效满意.

  • 脊诊整脊疗法内病外治验案举隅

    作者:王遵来;王春毅;孙冬阳

    整脊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本院在近20年的临床实践中将这一疗法进一步发展,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脊诊整脊疗法,本法是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理论、经络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全息医学理论、局部解剖学、生物力学原理发展而来的.首先在脊柱上查找"阳性反应点"(脊柱及棘突两侧的异常变化),以判断疾病的部位及对应脏器的功能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施以手法调整,从而达到调节身体平衡的目的,是一项全新诊疗模式.

  • 痰热清注射液引起过敏性药疹1例

    作者:杨慧琴;魏荣环

    患者男,50岁.近1个月偶有乏力、厌食.查体皮肤、巩膜微黄染.化验检查,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彩超显示,肝实质损害.于2005年2月21日按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收入本院,予保肝治疗.

  • 针灸治疗吞咽困难验案1则

    作者:王晶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病症,给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的痛苦.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这一突出症状.现将临床1则针灸治疗吞咽困难取得良好疗效的病案报道如下.1资料患者,男,65岁.于2011年8月12日上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左侧口歪,左面部麻木,继而饮水咳呛,吞咽困难,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颅脑核磁共振(MR)示:脑干梗死,予改善脑代谢、脑循环治疗,经治病情平稳,但遗留吞咽困难,饮水咳呛.为恢复吞咽功能,于2011年8月28日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现症:神清,精神可,语言流利,肢体活动正常,饮水咳呛、吞咽困难,左口喎,咳嗽,痰多,经胃管进食,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黄腻,脉弦细.查体:神清,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口角略低:吞咽反射减弱,饮水试验不能进行;其余病理征未引出.西医诊断为脑梗死、假性球麻痹.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属风痰阻络.

  • 李永成主任应用半夏泻心汤治验举隅

    作者:刘洁

    半夏泻心汤是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一书中因少阳误治导致虚痞而设的名方,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7味药物组成,有辛开苦降、调和阴阳、促进脾胃运化正常的功效.是中医治疗脾胃、肠疾病的一首传统的经典方剂.从师以来,老师除运用此方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以外,还抓住主症、病机,广泛治疗多种病症,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中医临床运用辨时施治2案

    作者:武三麟

    1 子时发热案患儿,4岁,素体如常.夜中身热十余日,每于夜间亥子丑时发作,亥时开始至丑时结束,子时发热高,体温39~41℃,肌肤灼热,面色绯红,手脚凉,伴有肚子疼,偶尔嗳气无呕吐,心中热甚,微汗出,口干无口苦,纳寐可,大便调,每日1行,小便色黄,舌红,脉微数.西医治不愈且诊断不明.考虑选方小柴胡汤加草决明,用药:半夏5g,柴胡6g,黄芩5 g,党参6 g,生姜1片,大枣5 g,甘草3 g,草决明5 g.水煎服.第1服后夜间体温39℃,第2服后夜间体温38℃,第3服后夜间体温37℃和第4天夜间体温左右36.5~36.8℃,只用3剂而愈.

  • 肾脏病低热辨证论治验案3则

    作者:冯松杰

    1小柴胡汤治愈不明原因发热孙某,男,55岁.2001年4月4日因慢性肾小球肾炎伴发热2周入院.无头痛、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血常规、胸部X线片与腹部B超无异常,连续3次尿培养及抗结核抗体均阴性.

  • 辨治尿道综合征验案举隅

    作者:刘金芝

    尿道综合征(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是指下尿路刺激症状,而无膀胱、尿道器质性病变及无明显菌尿的一组症候群.现代医学对本病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也可能与性交引起的创伤、局部刺激等有关.故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验案举隅如下.

  • 哈教贤教授治疗痛经验案举隅

    作者:玄明实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及腰骶部酸痛难忍,甚至伴有头痛眩晕,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 哈孝贤教授从湿论治妇科疾病验案举隅

    作者:王桂萍

    哈孝贤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他幼承庭训,研习医经,学识渊博,为人谦逊,勤于临床,长于妇科,可谓学验俱丰.临证中,哈师重视湿、瘀,常谓此两者乃妇科疑难病症之大贼.每遇此类病症,穷究其理,索及其原,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诊左右,亲见导师救危厄,起沉疴.兹就导师有关湿邪致病的治疗验案,筛选几则,以飨读者.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

    作者:屠江丽

    1病案举隅案1患者,女,52岁,2004年12月11日初诊.右下肢发麻2月余.来诊时,右下肢发麻加重并伴右侧腰痛,舌暗红,苔薄,有齿痕、裂纹,脉沉柔细,尺脉弱.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气虚血瘀,肝肾亏虚.治以补气活血,补益肝肾.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 g,地龙15 g,桃仁15 g,红花12 g,当归15 g,川芎15 g,白芍25 g,鸡血藤30 g,淫羊藿15 g,菟丝子15 g,肉苁蓉15g,熟地黄25g,莱菔子15g,牛膝30g,杜仲15g,7剂,水煎服,1剂/d,早晚各1次.服后症状明显减轻.

76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