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环球中医药杂志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杂志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환구중의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影响因子: 1.5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749
  • 国内刊号: 11-56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hqzyy.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活血益气方及其拆方对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Spred1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作者:郑瑞玲;陈萌;娄利霞;吴爱明;赵一舟;赵久丽;成文堃;吕晞滢;张冬梅

    目的:观察活血益气方及其拆方对心肌梗死后大鼠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血管新生负性调控因子Spred1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活血益气方促血管新生的可能作用机制及配伍规律。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与手术组24只,手术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活血益气方组、益气方组、活血方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连续给予相应药物4周后,处死大鼠,取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进行指标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微血管平均直径(mean microvascular diameter,MMV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pred1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pred1蛋白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MVD高于假手术组,MMVD小于假手术组(P<0.01);活血益气方组、益气方组、活血方组MVD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其中以活血益气方组为明显,MMVD大于模型组,仅活血益气方组与之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益气方组、活血方组MMVD小于活血益气方组,分别与之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模型组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Spred1 mRNA 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活血益气方组、益气方组、活血方组 Spred1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益气方组、活血方组 Spred1 mRNA表达均高于活血益气方组,仅活血方组与之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模型组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Spred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两者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活血益气方组、益气方组、活血方组 Spred1表达均低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方组Spred1表达低于活血益气方组,活血方组Spred1表达高于活血益气方组,分别与之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益气方及其拆方具有不同程度促进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梗死边缘区血管新生的作用,以活血益气方作用为显著,益气方、活血方在其中起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pred1、上调其mRNA的表达有关。在Spred1 mRNA上调的情况下,Spred1表达降低,提示Spred1 mRNA可能存在转录后调节因子,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四逆散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途径的影响

    作者:吴越;朱峰;刘建平;李永民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高脂血症C57BL/6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SPF级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散(0.9 mg/g体质量)组、枳实(0.9 mg/g体质量)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四逆散水煎剂、枳实水煎剂灌胃,干预时间为90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脂( triglyceride,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ELISA法检测血清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玉)水平及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脏以及小肠组织中APOA-I的mRN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脂代谢方面,四逆散干预可显著防止高脂饮食小鼠血清TG、LDL-C水平的升高(P<0.05),显著提升血清中HDL-C和APOA-I水平(P<0.05),显著增加肝脏中APOA-I的mRNA表达程度(P<0.05)。结论四逆散可能是通过促进肝脏APOA-I mRNA表达和增加APOA-I分泌来干预血脂水平。

  • 慢性咽炎协定处方代茶饮两种制备方法的比较

    作者:张婧;张晋京;苏爽;郑金凤;王景红

    目的:测定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慢性咽炎协定处方代茶饮其主要指标含量差异,探索适当的制备条件,为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比较该处方水煎煮和水泡服两种方法制备的代茶饮水溶性浸出物的情况;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代茶饮水溶液吸光度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代茶饮水溶液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变化;采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测定两种代茶饮水溶液的细菌、霉菌、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染菌情况。结果水泡服代茶饮出膏率21.46%,紫外吸光度在326 nm下为1.052,主要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总和为141.11 mg,微生物检查情况为细菌90 cfu/mL、霉菌<10 cfu/mL、未检出大肠埃希菌;水煎煮代茶饮出膏率28.38%,紫外吸光度在326 nm 下为1.162,主要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总和为131.21 mg,微生物检查情况为细菌70 cfu/mL、霉菌<10 cfu/mL,未检出大肠埃希菌。结论水煎煮代茶饮在出膏率和吸光度上占有优势,水泡服代茶饮在主要成分溶出率占有优势,二者均符合微生物限量检查标准。

  • 补肾益髓方促进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髓鞘再生的作用

    作者:王永强;师一民;安辰;赵晖;李明;齐放;张秋霞;陈振振;樊永平;王蕾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方促进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髓鞘再生的作用。方法8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醋酸泼尼松及补肾益髓方组。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myelin oligodendroglia glycoprotein, MOG)35-55诱导小鼠EAE模型。治疗组小鼠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共40天,醋酸泼尼松为阳性对照药物。每天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记录小鼠神经功能评分,统计小鼠的发病率、潜伏期、病程和疾病负荷等。取小鼠脑和脊髓经固蓝染色观察其髓鞘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髓鞘再生相关蛋白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2胶质细胞和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表达。结果补肾益髓方能够延长小鼠发病潜伏期、缩短EAE病程、降低小鼠疾病负荷(P<0.05),减少小鼠脑和脊髓内炎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本方还可促进NG2和MBP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补肾益髓方对EAE小鼠有神经保护作用,并能减轻髓鞘损伤和促进髓鞘修复。

  • 黄芪糖蛋白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作者:刘慧;赵俊云;杨向竹;薛慧清;李彩彩;马鑫;张娜;周然

    目的:研究16kD黄芪糖蛋白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探讨黄芪糖蛋白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免疫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雄性Balb/c小鼠建立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氢化可的松阳性对照组、黄芪糖蛋白高、中、低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各治疗组腹腔注射药物14天,对照组与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CD3+CD4+IL-17A+Th17细胞、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γt( 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 RORγt)和叉头状转录因子3( forkhead box protein 3,Fox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流式检测结果显示,黄芪糖蛋白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外周血中CD3+CD4+IL-17A+Th17细胞比例(P<0.01),提高 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P<0.01)。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芪糖蛋白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脾组织中 RORγt 的表达(P<0.01),提高Foxp3的表达(P<0.01)。结论黄芪糖蛋白提高Foxp3的表达水平,降低RORγt的表达水平,恢复Th17/Treg细胞之间的平衡,可能是黄芪糖蛋白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机制之一。

  • 《本草经集注》对《神农本草经》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作者:孙鑫;钱会南

    《本草经集注》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对中药理论的又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其在诸多方面对《神农本草经》所初步构建的中药理论体系进行了完善与创新。本文立足于《本草经集注》原文,从药物分类方法、药性配伍理论、药物采收炮制、剂量剂型、服药方案、编写体例等方面介绍《本草经集注》对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影响,说明其在中药理论体系发展历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 医案教学法对中新双学位班在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作者:盛海忠;吴志松;曹芳;王峥峥;焦扬

    运用医案教学法对中新双学位班进行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中新双学位班学生中医学习热情大以及语言、文化、教育背景多元化的特点,根据教学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将合适的传统经典医案和临床老师医案合理搭配选择,以医案为线索、学生为主导授课,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贯穿于医案实例中,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提升了他们辨证论治的能力。

  • 从历代本草看黄褐斑药物选择

    作者:姜玉;蔡玲玲;翟烨;林玮华;吴美超;王羽侬;张丰川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面部损容性皮肤病,因妨碍美观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佳。本文收集历代本草中有关黄褐斑治疗的药物,总结此类药物具有取类比象,性温味甘辛,归经以肺、脾、胃、肝、心经为主的特点,药物功效包括益水清火、平补脏腑、逐瘀生新、宣肺发表、引药入阳明、芳香开郁、运湿化浊、以毒攻毒;以期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黄褐斑提供依据。

  • 读宋本《伤寒论·辨脉法》第29条之启示

    作者:郑丰杰;李宇航

    宋本《伤寒论·辨脉法》第29条原文,文字古奥,寓意颇深,给初学者阅读带来一定困难,曾有医家提出本条“内容繁杂,颇难索解”。本文对29条认真梳理,发现其难点有三:一是要厘定文中“清邪”“浊邪”的概念;二是要搞清文中“阴”“阳”的含义;三是出现了少见的条文布局结构。梳理后发现本条渐次论述了清邪、浊邪为病之脉证以及邪中上下、表里俱病,引发“上焦怫郁”“中焦不治”“下焦不盍”,遂为“三焦相溷”之病变,并重点指出了“中焦不治”与“邪气内陷”的病机。提出本条不仅强调了中焦脾胃之气对疾病传变与预后的重要意义,也对后世温病学三焦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的创立具有深远影响。

  • 从中医“双心学说”探析冠心病合并焦虑的论治思路

    作者:王超;王昀;赵海滨

    与现代医学的”双心医学”重视“心脏”和“心理”的深层关联不谋而合,中医“双心学说”强调“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双心一体,生理相依,病理互损,双心为病。在中医“双心医学”的指导下,应将“血脉之疾”和“神明之病”视为一体,做为心脏疾患的两个方面,将冠心病(胸痹)和焦虑(郁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发病规律及证候特征,即“双心同治”:运用“祛瘀法”治“血脉之心”,“调神法”治“神明之心”。本文将结合现代研究进展阐述中医“双心学说”,借以探析冠心病合并焦虑的论治思路。

  • 心肾综合征心肾相交理论的探讨与辨析

    作者:曹景琳;林阳;仇琪

    心肾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心肾综合征( 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心衰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重要临床表现,目前关于CRS的中西医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提出心肾不交是CRS的主要病机,心肾相交理论是CRS的辨证基础。本文从心肾相互关系,心肾相交理论的由来与内涵,西医心肾与中医脏象的联系与区别,交通心肾辨治、治疗体会与展望等方面对心肾相交理论进行探讨与辨析。

  • 依脉辨治难治性银屑病

    作者:隗小晴;李元文;李海松;蔡玲玲;李萍;王艳

    脉象反映疾病的病机,在银屑病的诊疗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治性的情况,脉诊往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三种常见情况,对以外感为诱因的初起银屑病,通过辨别患者的兼脉,可以了解外邪的属性特征;对慢性银屑病,通过脉诊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阴虚阳陷的情况,从而指导温阳药的使用;对关节型银屑病,通过脉诊可以辨别“痹”的脏腑归属,从而实现精确用药。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病机探析

    作者:杨一玖;陈明

    本文以历代医家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的理论探讨为依据进行分析,认为28条中的“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等症状不存在表证病机,此证病本在里而非表也;桂枝汤可调理太阴,非独为太阳表阳虚所设,方中通过去桂加茯苓白术,对足太阴脾的治疗更有针对性,且较苓桂术甘汤证脾虚水停、水气上冲的邪实正虚证轻,当为脾虚夹湿的典型证候。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条文结构间的联系、临床医案的实例以及运用以方测证的方法加以佐证。笔者得出此证为脾虚阳郁水停病机的结论。

  • 温补、通阳义不同,从《伤寒论》四方论仲景用薤白以温补

    作者:穆杰;王庆国;王雪茜;程发峰;王梓松;马重阳;翟昌明;李长香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用薤白有四方,后世对于书中薤白功用之论在金前后出现分水岭,本文通过考证仲景时期对薤白的普遍认识与仲景在《伤寒论》中薤白用法、用量及配伍的变化,论仲景用薤白之本意。

    关键词: 薤白 温补 伤寒论
  • 关于中医古籍中“上气”的探讨

    作者:祝勇;祝肇刚;王玉光

    “上气”的论述,早见于《黄帝内经》,并散见于历代医学典籍中。现代医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其等同于喘证,以讹传讹。通过对古代经典医学典籍中关于上气的论述进行梳理及分析,发现上气是咳、喘伴随的证候,为一种“气上冲逆”的自觉症状,与有声无痰之咳及呼吸急促之喘不同,其既可诱发咳、喘,也可由咳、喘所诱发。上气可分为寒、热、痰、气四型,其预后分为顺、逆两种。探析上气理论,以期对上气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上气
  • 太极拳运动对颈椎病预防保健作用的机制探讨

    作者:闵潇;焦拥政;梁琪;郭姜

    颈椎病的日常防护与保健对于其治疗意义重大。太极拳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保健体育运动,具有巨大的预防保健价值。通过太极拳锻炼,可产生“类牵引作用”“类发汗作用”“类镇静作用”,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 基于不同辨证体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中医病机探析

    作者:李绍林;张云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指除外器质性疾病,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反馈功能失调而发生的异常子宫出血,以月经失调和子宫异常出血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机表述复杂多样,古人认为多与脏腑损伤、气血失调、冲任虚损有关。现代医家借助现代科技,通过实验探索及临床研究,在古人对本病病机认识的基础上,对本病的发病机制理论进行了不断深入地研究,分别从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经脉辨证等方面,阐述了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机,并在西医“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影响下,提出了“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体系。

  • 安效先教授运用平肝法诊治儿科疾病的经验介绍

    作者:张丽;潘璐;芮娜

    小儿肝常有余,临床易见肝风病证。安效先教授认为小儿为“少阳之体”,故肝气未盛,易为邪扰,从而表现为夜啼、不寐、躁扰不安、抽动等症状,与肝气不调、心神不安有关。从而选用平肝为大法,配以宁心、化痰、祛风等法治疗小儿杂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 吕仁和食疗辨治肾脏病经验

    作者:闫璞;肖永华;申颖;王世东;陈净殊

    本文在现代医学及中医学重视慢性肾脏病饮食治疗的大背景下,探析吕仁和教授从中医临床思维的角度出发,以中医理论、多年临床经验及传统食物学认识为基石,结合现代药物学研究,通过辨病及辨证,应用干果、水果等食材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思想浅析其食疗应用思路,给读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 张声生诊治胃痛的临证经验荟萃

    作者:张恒钰;王跃旗;赵鲁卿;李培彩

    胃痛是脾胃病中常见病症,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张声生教授临证将辨别虚实寒热作为胃痛诊疗基石。治疗上把握病机,治病求本:饮食伤胃,治胃为先,包括降胃、温胃、和胃、养胃、清胃、开胃、护胃等法;素体虚弱,治脾为本,包括补脾、升脾、运脾、悦脾、祛湿等法;肝气犯胃,治肝为要,包括疏肝、清肝、平肝、柔肝、滋肝等法。胃痛经久不愈,根据胃为多气多血之腑的理论,治宜气血同调。证属虚实夹杂,当消(通)补兼施。依据三因制宜原则灵活调整处方用药;并嘱托病人注意日常生活调摄。

  • 王焕禄辨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学术经验总结

    作者:匡武

    王焕禄临证辨治冠心病时,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识证。采取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冠心病不同于胸痹,病机不能简单概括为“阳微阴弦”,从中医学角度结合现代医学认识考虑“心之气阳虚衰、瘀血阻滞经脉”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并注重冠心病的调神治疗。

  •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论肝阳虚

    作者:李玉昌;扈有芹;李朋涛

    李士懋教授对肝阳虚和厥阴病的独特认识,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学对肝阳虚一证认识的不足,扩大了乌梅丸的临床应用范围。厥阴病的实质,是肝阳虚导致的寒热错杂证。厥阴病之主方是乌梅丸,并据平脉辨证临床经验明确提出了乌梅丸的临床应用指征:(1)脉弦按之减,此即肝馁弱之脉。弦脉亦可兼濡、缓、滑、数、细等,只要弦而按之无力,统为肝之阳气馁弱之脉。(2)症见由肝阳虚所引发的症状,只要有一二症即可。两条具备,即可用乌梅丸加减治之。李士懋的认识还原了厥阴篇的本来面目,并为乌梅丸的临床运用搭建起了从理论到临床的桥梁。

  • 单兆伟教授运用半夏治疗胃病经验初探

    作者:严湖

    单兆伟教授临证50余载,精于脾胃系统疾病的诊疗,善于运用半夏治疗各种胃病。在运用半夏过程中,首重辨证,精于配伍。中焦湿热者,以法半夏与黄芩配伍,辛开苦降;痰湿内阻中焦者,法半夏与陈皮配伍,理气燥湿化痰;胃气亏虚者,半夏与参、术同用,通补并用,补而不滞;胃阴不足者,半夏与麦冬配伍,刚柔相济,滋而不腻。同时,结合辨病,旁参药理,在呕吐、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中,灵活配伍半夏。

    关键词: 半夏 单兆伟 胃病
  • 李海松教授治疗不射精症药对浅析

    作者:马健雄;祝雨田;王继升;李霄;董雷;王彬

    不射精症在临床上属于男科的疑难杂症之一,也是引起性功能障碍所致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中医对本病虽无单独记载,却对其认识较早。李海松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是“精气亏虚为本,瘀血阻窍为标”,兼夹肝郁、痰浊、湿热等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对本病的辨治经验丰富,见解有独到之处,善用中药药对灵活加减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对其具体药对做一浅析,以拓展本病的治疗思路。

  • 中医体质学说在肺癌临床论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帅;钱彦方;杨雪春

    体质影响肺癌发病与否及辨证分型,引导肺癌病情的发展与转归,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肺癌相关指标与患者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相关性,提示从中医体质学说角度出发,指导肺癌的治疗、预防及调护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医体质学理论在肺癌的发病、病机、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一步引出体质具有可调性,从“辨体论治”出发可指导肺癌的临床治疗及防护,以期为肺癌“体质”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借鉴。

  • 癌症相关性抑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燕晓茹;张培彤

    本文通过对近五年关于中医药治疗癌症相关性抑郁的文章进行综述,得出癌症相关性抑郁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有关;病性多为虚实夹杂;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为其常见证型等结论。中医药在此病的治疗上,或从疏肝为主入手,或从痰论治,或标本同治;针灸疗法又包括体针、耳针、穴位贴敷,其总的基本原则为疏肝健脾;此外还有基于五行与五音理论指导的音乐疗法。

  • 中西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甜;张永兴

    回顾近几年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治疗,中医内治法主要是以血瘀证为主,如兼气虚、湿热、气滞、寒湿等随症加减。中医外治法包括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穴位针灸、物理疗法等,都具有肯定的疗效。西医主要治疗方法有输卵管通液、宫腔镜、腹腔镜及宫腹腔联合术、介入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发挥各家所长、取长补短,取得更好的疗效及远期效果。

  • 肿瘤相关性失眠概况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孙旭;郭佼;马云飞;王笑民

    失眠是肿瘤患者高发的临床症状,它增加了肿瘤患者的症状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与其他肿瘤相关的症候相比,它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少统一的治疗指南。本文对现有的关于肿瘤相关性失眠( cancer-related Insomnia,CRI)的研究进行回顾,从CRI的定义及病因、临床筛查、药物及非药物干预措施等方面阐述了现有研究的利弊,重点结合中医经典及文献研究总结了中医药治疗CRI的理论依据,整理了现有的中医药治疗CRI的临床研究。综合来看,CRI的有效干预措施不足,需要基础和临床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失眠 肿瘤 临床试验
  • 从“痰”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作者:秦胜娟;吴力群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病证结合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从痰论治,疗效显著。本文简要从风痰、痰热、虚痰、痰瘀四方面辨证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经验。感邪初期所致风痰咳嗽者,治以疏风化痰、肃肺止咳,方用二陈汤合止嗽散加减;邪气久恋所致痰热咳嗽者,治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用清金化痰汤加减;脾气虚弱湿邪内生所致脾虚湿盛者,治以健脾化痰、肃肺止咳,方用二陈汤加减;痰瘀互结,痹阻肺络,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而出现咳嗽痰多,临床常加用活血化瘀之品。每证附案一例,以资佐证。

  • 经方术附汤临证治验举隅

    作者:张家业;陈常富

    《金匮要略》所附《近效方》术附汤,本治“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之“风虚”证,但其基本病机为脾阳不足、寒湿内困、清阳不升。关于其运用及疗效,临床鲜见相关报道,笔者根据“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具眩晕、头痛、头重、腹泻等验案于后,藉以拓展辨证思路,扩大治疗范围,彰显经方疗效。

  • 血府逐瘀汤加减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经验举隅

    作者:赵锐;王作顺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组以内脏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多为主观感受,组织结构无相应病理变化。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缺乏治疗靶点,效果不甚理想。基于长期临床实践,本文从“怪病多瘀”入手,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选取3则病案以示其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同时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及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经验方面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 止痢敛疮法直肠内给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作者:杨振斌;方晓华;邱伟;夏文娟;徐致君;曹扬

    目的:观察止痢敛疮法直肠内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符合UC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止痢敛疮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积分、肠镜下肠黏膜表现及病理学进行比较,检测分析白介素( interleukin,IL)-6、10的变化,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的改善、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能显著改善腹痛、黏液便及腹泻等症状(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utherland DAI评分、结肠镜表现评分、肠组织病理改变评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Sutherland DAI评分、肠镜表现及结肠组织病理改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止痢敛疮法直肠内给药是治疗轻中度左半结肠UC的有效方法,其疗效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UC患者血清IL-6、上调IL-10起到对结肠黏膜较好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从而达到治疗UC的目的。

  • 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7例

    作者:苏小霞

    目的:探讨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五虎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主要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组总有效率(92.98%)与对照组(77.1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痊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显著减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自拟滋肾生发汤联合针刺、生姜外治法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40例

    作者:王翠平;孙茂夫

    目的:探讨自拟滋肾生发汤联合针刺、生姜外涂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于无锡嘉仕恒信医院门诊治疗的肝肾不足型斑秃患者79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滋肾生发汤联合针刺、生姜外涂治疗,并分别于治疗4周、8周、12周后对两组患者生发时间、各项症状积分、终毛密度、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生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头皮情况、掉发情况、发质情况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4、8、12周,两组患者的终毛密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各治疗阶段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滋肾生发汤联合针刺、生姜外涂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秃发区生发、头皮、掉发、发质情况等,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中医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59例

    作者:李晓红;胡立明;裴文婧;史瑞;李静;李军祥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医辨证治疗组59例,叶酸对照组28例,中医辨证治疗组采用协定处方加减治疗,叶酸对照组采用叶酸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胃镜表现。结果(1)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后胃镜表现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血管透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改善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对血管透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 论《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应无黄芩

    作者:王文华;王明炯

    笔者在读宋版《伤寒论》第154条原文之时,发现历代诸多医家都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之中应有黄芩,但此结论显然与方后的药物位数“上二味”矛盾,如果是错笺造成黄芩的缺失,为何连药物的位数都错?这样的情况在《伤寒论》其他的条文中极为罕见。所以笔者又仔细研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通过文献考证以及仲景对黄芩的用药规律研究,终得出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之中应无黄芩,《伤寒论》中的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为两首不同的经方。

  • 证病结合的证候研究模式符合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

    作者:张成;李健;赵志付

    在中医的现代科学研究中,证候本质研究是核心问题。“病证结合”“以病为纲”的证候研究模式是目前的主流模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医理论体系发生离散,研究对象发生异化。以“证病结合”“以证为纲”的证候研究模式来探究“同证异病”中证候的共性及与疾病相关的个性特点,体现了证的普适性和包容性。心身疾病的特征是情绪障碍伴单系统或多系统的功能性或病理性疾病,很难在单一病名诊断下进行证候研究。所以,“以证为纲”的证病结合模式一方面符合心身疾病临床实际特点,另一方面符合“证”的本质要求。

  • 中医辨治不明原因发热1例

    作者:鲁玉;赵远红

    以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就诊过程的周折及诊治病愈的经历,阐述中医临证的诊疗优势。通过回顾导师“间断发热”验案,反思临床诊疗思维的惯性,体会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查阅相关中西医文献进行复习整理。临床中医诊治重视病史挖掘,辨证为少阳湿热证,本案经治三诊疗效满意。中医更重辨证,西医但求审因,梳理学习西医发病因素与机制,归纳中西医诊疗共识,为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见解。

  • 衷中参西,着眼实效;立方论药,震古烁今

    作者:肖永华;李忠;赵进喜;贾海忠;孙晓峰;赵翘楚

    张锡纯是近代中医大家,其崇尚实证、重视实效、衷中参西、汇通中西的治学思想,完整地体现在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影响深远。研读《医学衷中参西录》,不仅要领会并坚持衷中参西的治学思想,更应该重视其方剂学成就,学习选方用药的经验,不断在临证中验证体悟,以提高临床疗效。

  • 日本汉方教育现状及对中国中医教育的启示

    作者:刘薇;武锋;马骥;张小雪

    近年来,日本汉方医学从没落走向复兴,汉方医学教育随之发展起来。汉方医学的教育主要分三个方面:医科大学生的汉方医学概论教育;汉方专科医生的临床培训和汉方医学的继续教育。分析日本汉方医学教育,课题组得出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的不足之处包括课时不足、师资匮乏、教学内容缺乏规范、过度强调汉方西化。然而日本汉方教育中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提高中医执业医师门槛、选择思想稳固的从业人员、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以及如何开展中西医结合教育。

    关键词: 日本 汉方医学 教育
  • 基于孟河医派兴盛背景的分析,研究人文素养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作者:陈靓;何广益;任北大;张保春

    “吴中医学甲天下,孟河医生冠吴中”,孟河医派以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众多的名医名家,成为中医学历史长河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法与实地调研法,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良好的经济状况、文化繁荣和三教圆融、朝廷嘉奖和姻亲关系这几个方面来探究孟河医派的形成、兴盛背景,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人文素养是孟河医派兴盛的关键点,这为现今中医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意义。

环球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