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环球中医药杂志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杂志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환구중의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影响因子: 1.5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749
  • 国内刊号: 11-56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hqzyy.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基于中药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清开灵软/硬胶囊的成分分析

    作者:滕会会;杜守颖;白洁;陆洋;李鹏跃;张晴;杜秋;王振;田志浩

    目的:对清开灵软/硬胶囊化学成分进行全面整体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5种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方法;通过模式识别技术进行整体分析,并寻找出两者差异大的化学成分。结果两者胆酸、猪去氧胆酸和黄芩苷含量差异较小,绿原酸和栀子苷含量差异较大;PCA分析得到59个化学成分浓度在软胶囊中高,40个化学成分浓度在硬胶囊中高,PLS分析得到对两者差异性贡献度大的16个成分。结论清开灵软/硬胶囊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多成分定量结合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用于化学成分的全面分析。

  • 苦瓜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HIF-1α和VEGF表达的作用研究

    作者:陈伟;田鲁;李易;王港;高珊

    目的:评价苦瓜总皂苷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疗效。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型糖尿病肾病组(模型组)以及苦瓜总皂苷组(治疗组),每组16只,比较治疗4周后、8周后HIF-1α和VEGF表达特点。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尿蛋白和血清肌酐明显减少,血糖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可见苦瓜总皂苷对糖尿病肾病带来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有一定改善;RT-PCR和Western Blot可见: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肾脏组织HIF-1α、VEGF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苦瓜总皂苷可抑制HIF-1α及VEGF的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及肾脏损害,进而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 中药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作者:杨丹;梁晓春;屈岭;吴群励;吴亚楠;石玥;戴威

    目的:观察中药筋脉通对链尿佐菌素( 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感觉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腹腔内注射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筋脉通组与牛磺酸组,每组6只大鼠,并设正常对照组6只。成模后每天1次灌胃给药,持续16周。药物干预16周后,用电子Von Frey仪检测机械痛阈值,取大鼠背根神经节,按常规方法制成切片后,在电镜下观察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的机械痛阈值较正常组显著明显下降(P<0.01),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超微结构出现重度损伤,神经元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显著减少(P<0.01),并且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化比率、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中药筋脉通可显著提高机械痛阈值(P<0.01),减轻神经元的损伤,提高神经元中线粒体的数量(P<0.05),并且降低线粒体的肿胀及空泡化比率及凋亡率(P<0.01),且中药筋脉通的疗效优于牛磺酸(P<0.01)。结论中药筋脉通对抑制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及其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而对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加味小柴胡汤及其有效物质部位群抗炎实验研究

    作者:吴欢欢;周爱军;胡丽娟;陈雪剑;杨梦玲;刘焱文

    目的:对加味小柴胡汤及其有效物质部位群进行抗炎活性实验研究,确定其有效物质部位群,以期阐述其药效物质基础,为该经典方剂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将加味小柴胡汤复方视为整体,采用系统溶剂法将其提取分离为挥发油、多糖、生物碱、酚酸类、皂苷类等化学物质部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抗炎实验动物模型,对该方剂及其各物质部位进行抗炎实验研究。结果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全方高及低剂量组、皂苷部位高及低剂量组、多糖部位高剂量组均能极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P<0.01);酚酸类物质部位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P<0.05)。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全方高及低剂量组、皂苷部位高及低剂量组、酚酸类物质部位高剂量组均能极显著地减轻大鼠足趾肿胀(P<0.01);多糖部位高剂量组能显著减轻大鼠足趾肿胀(P<0.05)。结论确定了加味小柴胡汤及其有效物质部位群的抗炎作用,从而为该临床经验方治疗慢性胃炎提供了现代药理学实验依据。

  • 藏医白脉疗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海马齿状回Jagged1表达的影响

    作者:祝日荣;任小巧;毛萌;王明强;郭慧娟;仁青加;葛东宇;李根茂;郑丽娟

    目的:探讨白脉疗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海马齿状回Jagged1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脉疗法组,脑缺血1.5小时,分别再灌注7天、14天,通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观察皮层细胞形态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Jagged1阳性细胞数量。结果(1) TTC染色观察到正常脑组织呈鲜红色,梗死区脑组织呈苍白色,并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可见梗死区扩大,白脉疗法组的脑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且14天时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 HE染色表明白脉疗法组脑缺血大鼠皮层神经元的损伤程度低于模型组。(3)白脉疗法可以上调脑缺血大鼠海马齿状回SGZ的Jagged1表达,术后7天、14天Jagged1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组、假手术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脉疗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可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齿状回区Jagged1的表达,Jagged1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白脉疗法通过Notch通路促进脑缺血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 膏摩对运动后肌肉疲劳恢复的机理研究

    作者:侯瀚博;陈悦;张茗铖;赵驰;郑贤程;赵丕文;马鑫

    目的:观察膏摩对运动后肌肉疲劳大鼠的恢复疗效并探讨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正常SD雄性大鼠32只按体质量均衡和随机的原则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膏摩组、按摩组。对模型组、膏摩组、按摩组进行运动疲劳造模,并对膏摩组使用膏摩处理,对按摩组使用按摩处理,3周后,取出左腿股直肌测量其过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与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结果正常组大鼠的 SOD/MDA 比值(57.204±2.852)与模型组(36.485±3.4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膏摩组、按摩组3组SOD/MDA比值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膏摩组 SOD/MDA 比值(49.103±2.786)高于按摩组(42.938±3.278)。结论膏摩对于运动后肌肉疲劳有缓解作用,并可加速自由基的代谢。

  • 通心络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思颖;李绍旦;刘毅;冯宇;张俊修;霍旺;高路;杨明会

    目的:探索通心络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前降支方法制作30只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组、培哚普利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9只仅穿线不结扎。药物组大鼠分别以通心络、培哚普利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2周后测量 TUNEL 凋亡指数,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 )、一氧化氮( nitrogen monoxide, NO )、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结果药物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均有所改善。通心络组、培哚普利组的凋亡指数和MDA、ET-1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SOD、NO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心络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通过升高SOD、NO水平,降低MDA、ET-1水平,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和内皮功能,保护心肌组织。

  • 从五因论治银屑病的理论及遣方用药探究

    作者:尹仲衡;段行武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也是难治病之一,中医称之为“白疕”。笔者根据该病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以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为基础,认为银屑病的中医病因主要包括风、湿、热、燥、毒五个方面,且上述病因与现代医学中银屑病的分型有一定相关性。临证时强调审证求因,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诊疗思路,遣方用药才能收获良效。

    关键词: 银屑病 病因 经验
  • 论“肺常不足”对小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邱鹂苹;陈绮婷;胡泽涛

    根据小儿“肺常不足”理论,以肺之本脏不足及他脏所累致肺所不足为落脚点,结合现代中西医免疫学思想,探讨其对小儿免疫功能的影响。笔者认为肺脏与小儿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是小儿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而小儿存在“肺常不足”的特殊生理病理基础,其动态发展情况又与小儿的免疫功能关系密切,故重视及剖析肺脏与免疫功能的内在联系,对儿科临床诊治和施治用药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小儿 肺常不足 免疫
  • 津亏的特异性的症状临床特征

    作者:高艳;张启明;王义国;郭春霞;牟梓君;白玉莹;龙捷

    依托中医症状病机数据库,本文筛选出了能且仅能用津亏做出直接病机解释的症状临床特征有(皮肤、目、鼻、唇、口、苔、咽喉、阴道、大便)干,(尿)黄赤。通过证候诊断名称的拆分来确认证候要素证据不足,具有特异性的症状临床特征是确认证候要素的依据;病机解释是建立证候要素与症状临床特征之间关系的唯一理论依据。津一方面是指官窍、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湿润作用,另一方面是指二便中的水分,具有维持二便性状的作用。津亏具有区别于其他证候要素的特异性的症状临床特征,是证候要素。

  • 朱砂的中蒙医药对比研究

    作者:张月;佟海英;李婧;张少乾;陈绍红;呼日乐巴根;乌兰其其格

    朱砂作为中、蒙医药交叉用药,在两种医药中的认识和应用各有异同。本文对朱砂在中、蒙医药中的来源、炮制、药性及功效应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种医药中的朱砂均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 HgS),味甘、性寒凉,并均用水飞法炮制。另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升降浮沉及归经理论还明确了朱砂归心经、性沉降。中医药对朱砂毒性的认识从开始的无毒到经火炼后有毒,再到“久服呆闷”,至今认为朱砂有毒、不宜入煎剂或大量久服。蒙医药对朱砂毒性记载较少,但也认为大量或久服会产生毒性。在功效及应用上,中、蒙医药均认为朱砂具有安神、镇惊止痉、清热解毒的作用,与牛黄、珍珠、黄连、甘草、寒水石等药配伍,可治疗失眠、惊风、癫痫、外毒疮疡等症。而中医药中朱砂偏于安神,且具有明目的功效,故还常与当归、生地黄、麦冬、酸枣仁或磁石等配伍,治疗阴血不足之失眠及视物昏花;蒙医药中朱砂偏于清热解毒,并可固脉、接骨,故常与麝香、五鹏丸、红珊瑚等配伍,治疗白脉病及骨折等。

  • 命门-丹田-脐系统是振腹疗法的理论基础

    作者:国生;戴晓晖;王康;杨靖颐;付国兵

    命门、丹田、脐通过带脉联系起来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一系统中命门是五脏整合的中枢,丹田为元气贮藏之所,脐为真气往来之门,带脉为上下交通之枢纽。这个系统具有人体重要的生命信息,其本质是元气生发之处,五脏六腑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十二经脉之根。它可总督人体诸经百脉,内连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为神气通行之门户,是气机升降出入之重要枢纽。振腹疗法正是从这一系统入手,偕一点而通调全身,培元气、调运化、畅气机,促进人体的自我痊愈机制的启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 命门 丹田 振腹疗法
  •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与络病相关的理论探讨

    作者:杜海波;邓悦;牟宗毅

    冠心病常导致心肌缺血的病理变化,心肌缺血又可因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引发,而冠状动脉微血管属于中医学络病的范畴,即中医所说的缠络和孙络,二者在解剖学及功能学上可能具有相关性。笔者通过理论和临床实践,对冠心病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中医理法方药做了初步研究。探讨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和络病的关系,运用中医络病学说进一步研究此类疾病的发病理论、治疗方法,进而形成完整的中医治疗体系。

  • 浅议《伤寒杂病论》和《临证指南医案》对通阳祛湿法的运用

    作者:王国力;赵琰;王庆国;程发峰;王雪茜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立通阳祛湿法治疗湿痹、“小便不利”、厥证及痰饮病,叶天士继承仲景思想,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分消走泄法,从三焦给湿邪以出路,恢复阳气的通达与条畅,拓展了通阳祛湿法在外感和杂病治疗中的应用思路。本文对《伤寒杂病论》和《临证指南医案》中通阳祛湿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梳理,以资同道。

  • 肝脾肾同调法在代谢综合征辨治中的应用

    作者:安宏;张毅;穆倩倩;马越;于娜;左加成;赵丹丹;莫芳芳;高思华

    基于中医脏腑相关理论,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理。认为代谢综合征人群普遍存在于中医的体质偏颇状态,其形成原因主要在于禀赋、饮食、劳欲和情志四途。肝脾肾三脏在其发生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其中脾不升清为核心,与肾实、肾虚和肝失疏泄共同影响着气血津液的正常输布,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供了“体质土壤”。

  • 中医“通”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作者:张煜;李傅尧;闫永钇;吴凤芝;张杰;马捷;苟天林;李峰

    中医“通”法为临床常用的治疗和保健方法,“通”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既是治疗和保健方法,又是治疗和保健目的。“通”法是针对“不通”这一病理变化和病理状态而设立的,“通”法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体从“不通”的状态回到“通”的健康常态。“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部分内容。“通”法在治未病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调情志、节饮食、顺四时、慎起居、常运动、和房事,维持人体气血阴阳的通畅,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通过发汗、通便、通经络,给邪以去路,达到欲病救萌,消除隐患的目的;通过活血化瘀、化痰除湿、增液润滞、蠲痹通络、清热解毒,达到针对病因治疗,既病防变的目的;通过通补先后天之本,达到瘥后防复的目的。

    关键词: 治未病 正气
  • 罗凌介辨证治疗黄疸七法

    作者:蔡媛媛;程亚伟;杨永和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国家级名老中医罗凌介教授在治疗黄疸方面经验丰富,总结出中医治疗黄疸的七大治法,包括:宣表解毒法、疏肝健脾法、清利热湿法、通腑解毒法、温阳化湿法、活血化瘀法、滋阴清热法,并根据湿、热、瘀、毒等主因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 毛宇湘辨治痤疮经验管窥

    作者:盖红肖;管佳畅;魏美美;郄日强;黄毅强;王海洋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且易于复发,缠绵难愈。痤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其致病原因多为饮食不慎、情志失调、起居无节。毛宇湘教授认为痤疮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虚湿滞,兼有肺胃蕴热,肝郁化火”,在治疗方面强调对脾、肺、肝的调治,提出“健脾化湿为主,辅以肃肺清胃,疏肝清热”的治疗原则,自拟“九味消痤汤”加减治疗痤疮,临床疗效确切。

  • 李华东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经验介绍

    作者:李牧真;吴昊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但因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诊治没有“金标准”,使得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李华东教授在临床治疗中认识到,只有从根本上改善颈椎失稳的状态,解决颈椎病变,才能更好地治疗本病。在治疗过程中李华东教授注意手法频率、力度和方向的协调作用;注重经络腧穴理论与现代解剖相结合;注重推拿经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用舒筋解痉、醒脑定眩、调曲整复的特色手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 刘凤斌开郁降逆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介绍

    作者:洪海都;黄超原;钟卓泰;赵丽娴

    开郁降逆方为刘凤斌教授在临床中摸索、自创的一首经验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枳壳、大腹皮,浙贝母、海螵蛸,黄连、吴茱萸等药对,总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为治疗大法,佐之疏肝、清热、理气等法,具有开郁降逆之功,故名开郁降逆方。此方临床上随证加减,用于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胆汁反流性胃炎等消化内科疾病,具有确切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 史大卓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

    作者:张力仁;王培利

    更年期综合征为常见女性疾病。史大卓教授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肾虚为本,其标在肝”,结合病程发展时出现的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痰凝、血瘀等具体证候,提出了“方病对应、因证易方”的治疗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施以扶正祛邪药物,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李永成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及经验

    作者:唐婷;李慧臻

    李永成教授认为胃脘痛基本病机是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中焦气机不通,日久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若胃痛日久不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往往虚实夹杂。总之,胃痛病理变化常常表现为胃气郁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气血失和等。李老在临床辨证施治时,强调须详辨寒热、虚实、标本、气血等,加之注重调理饮食习惯、调节情志、注意休息等,便可收效甚佳。

  • 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Meta分析

    作者:李瑞根;王威;徐日;李博;徐晓蓓;卜维静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VIP等数据库,配合手工检索以提高查全率;使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合格研究12篇,总计715病例数, Meta 分析示随访3个月复发率:95%CI 为[0.35~0.68],P<0.00001,提示试验组(针刺)随访3个月复发率小于对照组;针刺或针刺+西药vs西药临床症状改善总体有效率:95%CI为[1.08~1.26],P<0.0001,并且漏斗图结果显示基本对称,提示试验组改善IBS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结论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不高及偏倚风险客观存在,本研究所提供证据尚不足以证明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对照组。亟待今后的临床试验能用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

  • 金芪降糖经验汤剂联合二甲双胍对气虚内热证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崇喜

    目的:通过观察自拟金芪降糖经验汤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气虚内热证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探究其对患者糖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2例气虚内热证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内服,观察组患者联合给予自拟金芪降糖经验汤剂内服。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其中医证候积分,监测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变化,重点探究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检测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1.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1.7%(P<0.05),且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观察组患者的糖脂代谢经治疗后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经治疗后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相关指标如6-酮-前列腺素1α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而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血栓素 B2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4)观察组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自拟金芪降糖经验汤剂联合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其能改善气虚内热证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糖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抗炎能力突出,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清营活血汤治疗中年女性中、晚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6例

    作者:许树才

    目的:观察分析清营活血汤在中年女性中、晚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应用疗效。方法纳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1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1日门诊或住院确诊为晚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营活血汤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免疫指标及无进展生存率生存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及CD4+ T、CD8+ T、CD4+ CD2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CD4+、CD25+T 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营活血汤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能明显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 针刺与中药灌肠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26例

    作者:董万斌;乔海平;席江伟;刘斌;罗冰清;苏心镜

    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药灌肠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 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drome,PGS)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中西结合组为常规治疗配合针刺与中药灌肠,针刺1次/d,一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灌肠配方采用自拟攻里通下汤加减,2次/d,每次75 mL,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结果两组胃肠减压引流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气与排便时间、拔除胃管时间、上消化道造影剂(泛影葡胺)排空时间、恶心呕吐、腹胀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与中药灌肠,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疗程。

  • 试论“中医学的本质是抽象的物理哲学”

    作者:张晓雷;沙茵茵;马家驹;王玉光

    对于中医学的本质研究始于现代医学进入中国的近现代。目前,虽然经过很多学者的思考与研究,但对于中医学的本质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结合中医经典以及临床思维,参照西医学特点,对中医本质进行了思考:中医学的本质是抽象的物理哲学。对中医学本质的认识有利于院校学生与临床工作者对中医的认识、学习、学术传承与科学研究,不至于舍本逐末,从而可以避免中医临床水平的下降以及中医西化等问题的发生。另外,从中医的本质可以知道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与评价中医学是不恰当的;对于中医学的学习、传承、研究应重点落实到中医的本质上。

  • 浅谈象思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张娜;郭霞珍

    象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一种重要思维模式。笔者认为中医学在形成自身基本理论体系时受象思维的影响很深,并将其运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本文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药四个方面举例探讨象思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并试从阐述其思维机制过程。

  • 蒙医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探讨

    作者:李婧;佟海英;张月;张少乾;白亮凤;乌吉斯古冷;呼日乐巴根

    抑郁症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情感障碍疾病,其主要表现有情绪低落、言语减少、运动迟缓、常自责自罪,甚至企图自杀。根据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症状分析,属蒙医“赫依病”范畴。本文从“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赫依偏衰期6~10时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在赫依偏盛期14~18时及赫依蓄积期22~2时逐渐好转,该变化与抑郁症患者出现早上情绪低落、下午及晚上逐渐好转的晨重暮轻昼夜节律很相近。抑郁症患者易于出现睡眠障碍的2~4时正值2~6时赫依偏盛期内。9~11月赫依偏衰季节患者容易出现心境低落等表现,与9~10月为抑郁症患者高发季节的现象不谋而合。故依据“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分析探讨镇赫依法治疗抑郁症的时间规律,为抑郁症的蒙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西药应用会影响中医证候,应用西药需要注意中医辨证

    作者:朱立;贾海忠;黄金昶;赵进喜;肖永华;关秋红;肖遥

    在中国目前的中西医两套医学并存的形势下,西药的应用对中医证候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认识疾病病机和临床辨证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应用西药的因素。而在应用西药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考虑到西医对证候的影响,或者说需要重视中医的辨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环球中医药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作者:

    关键词: 中医药杂志 委员会
  • 全国中西医心脑血管学科创新论坛暨环球中医药杂志第三届编委会一次会议通知

    作者:

  • 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正式启动

    作者:

    在第二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及首届全国“中医好声音”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报社、《生命时报》社、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和中医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已正式启动。欢迎广大作者和读者参加活动,从《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推荐阅读精选作品目录》中选择作品进行阅读,创作自己的作品,并在2016年7月20日之前提交至邮箱:hqzyy@126. com,我刊将择优推荐至活动主办方。活动详情可登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网( www. cptcm. com)或关注活动官方微信平台“悦读中医”( ydzhongyi)查看。咨询电话:010-64405912,64405392。

  • 从《医学三字经》的英译谈起

    作者:王娜

    以《医学三字经》为代表的中医歌诀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医歌诀英译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应该引起中医译者的重视,本文以目的论为基础,通过对《医学三字经》中的一些英译例子分析,从《医学三字经》的可译性与翻译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说明了两个问题:一,在翻译标准多样性的前提下,《医学三字经》是完全可译的;二,《医学三字经》的翻译需要多种翻译策略的配合,这些策略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 基于框架语义学理论下的中医双语词典文化局限词词目编排方法研究

    作者:刘娜;孙红梅;康敏;张婷婷

    词典学研究逐渐成为一门科学,而中医双语词典学研究在国内外几近空白。本文提出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从对词目编排方法及释义原则方面对比分析目前现行两本中医双语词典,尝试构建中医文化局限词在中医双语词典中的语义框架,为以后的中医双语词典编纂提供理论支撑。

  • 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高静佩

    本文采用传统的针灸、按摩、熏洗等中医疗法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开展辨证护理,包括饮食、情志调护,并对中医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了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了相关护理体会与经验。因此全面、对症的中医辨证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机体功能性恢复效果显著,十分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 芍药在敦煌医药文献中应用情况考察

    作者:薛文轩;沈澍农

    在敦煌医药文献中,芍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研究发现芍药在敦煌医药卷子中出现了六种不同写法:勺藥、夕藥、勺薬、勾藥、芍藥、白勺药。其中,以“勺藥”为主流写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唐代的书写习惯。法藏卷子P3287中的桂枝汤、葛根汤,与传世本《伤寒论》中药物组成大同小异,其中皆配伍白芍药,说明在唐高宗(公元650~683年)时代,已经存在“白芍药”入方的现象了,不过,在整个唐朝,芍药分化运用的情况很少见。

    关键词: 敦煌 唐代 芍药 伤寒论
  • 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中医部分”解读

    作者:张纾难;刘剑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的新版《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指南》)拟于2016年5月发布,增加了循证医学方法介绍、咳嗽评估、咳嗽的中医中药治疗等内容。本文对《指南》新增的中医药内容进行解读。《指南》的中医中药治疗部分兼顾中医学的学科特点与循证医学原理,结合系统评价、优势病种、病证结合、古籍证据、专家经验共识等制定。本指南更符合临床实际需求,有较好的适用性与科学性。

  • 国医大师李士懋平脉辨证观初探

    作者:李玉昌;扈有芹;李朋涛

    众所周知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特色,然如何辨证,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李士懋教授认为,要研究辨证论治,必须溯本求源。源在何处,源在经典。经典中处处体现着以脉定证的思想。李老正是继承了这一学术精髓,继而在仲景脉学求索的基础上,反复临床实践,终形成了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体系即平脉辨证思辨体系。主张以脉定证,以脉解症,以脉解舌。临证时强调胸有全局,首分虚实,动态辨证,崇尚经方。

  • 国医大师李士懋平脉辨证治疗一例间质性胶质瘤案经验探讨

    作者:扈有芹;李玉昌

    李士懋教授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本文通过介绍李老治疗的一例间质性胶质瘤病案,借以阐述李老在治疗肿瘤时的思维模式。李老认为肿瘤也是平常的疾病,也要遵循中医平脉辨证的治疗原则,治疗时应注重“圆机活法”,做到“胸中有全局而无定法、平脉辨证而无定方”,以气血盛衰变化统领全局,脉的有力无力来定虚实,以为临床学者提供治疗肿瘤的辨证思路。

  • 国医大师李士懋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作者:扈有芹;李玉昌

    李士懋教授精研《伤寒论》,对《伤寒论》提出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观点领会深刻。认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对《内经》“谨守病机”的疾病治疗观的具体实践;是仲景提出的辨证论治总的指导原则;应用在疾病治疗过程的始终。

环球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