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环球中医药杂志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杂志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환구중의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影响因子: 1.5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749
  • 国内刊号: 11-56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hqzyy.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祛风清热定痛方对偏头痛大鼠镇痛效应及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磊;司宁宁;杨宾;李瑞杰;张效科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祛风清热定痛方的镇痛作用,并探讨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正天丸组、祛风清热定痛方大、小剂量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7天,通过热板法观察祛风清热定痛方的镇痛作用。硝酸甘油制备偏头痛大鼠模型, 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 dopamine,DA)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界限。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祛风清热定痛方的大剂量组自60分钟开始显著地提高了大鼠给药后的痛阈值(P<0.01);祛风清热定痛方小剂量组、正天丸组在120分钟时提高了大鼠给药后的痛阈值(P<0.05)。(2)与模型组相比,祛风清热定痛方大剂量组、正天丸组大鼠脑组织 NE、DA 、5-HT 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正天丸组比较,祛风清热定痛方大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风清热定痛方具有明显的镇痛的作用,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E、DA、5-HT的释放而实现的。

  • 基于因子分析的早期糖尿病肾病证候要素研究

    作者:申子龙;赵进喜;王颖辉;庞博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症状、舌脉象及证候要素特征。方法收集1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资料,建立临床数据库,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临床知识确定中医证候要素。结果因子分析共提取12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4.332%,结合中医证候学进行判断,可归纳为阳虚证、血虚生风证、气虚证、气虚血瘀证、血虚夹瘀证、湿邪内蕴证、气阴两虚证、阴虚证、痰邪内阻证。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证素不外乎虚实两端,治疗应在益气、养血、养阴、温阳、活血、除湿、化痰的基础上,重视祛风治法。

  • 翻白草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宿世震;项东宇;孟繁伟;张钦德

    目的:研究翻白草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大鼠6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罗格列酮,4 mg/kg)、翻白草黄酮低剂量组(3 g/kg)、翻白草黄酮高剂量组(6 g/kg),同批次健康大鼠作为实验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药物干预4周后,微量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 fasting insulin,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部分胰腺组织匀浆后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取部分胰腺制作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翻白草黄酮可降低大鼠的 FBG、FINS、TNF-a、IL-6水平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明显提高大鼠胰腺组织中的SOD水平、降低MDA含量。病理切片显示胰岛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翻白草黄酮高剂量组(6.0 g/kg)作用明显。结论翻白草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胰腺组织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及降低全身炎症反应而实现的。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行为学的调节作用

    作者:陈光耀;吴卓耘;张新宁;陈莹莹;刘燕;丁雷;周清缘;宋月晗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单次延长应激( 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建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旷场实验以及强迫游泳实验,对不同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1)与正常组大鼠进行比较,模型组大鼠游泳试验不动时间延长、次数增多,旷场实验直立时间减少、运动总距离缩短(P<0.05)。(2)与模型组比较,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以及阿普唑仑均能够降低大鼠游泳试验不动次数、时间以及增加旷场实验直立时间、运动总距离(P<0.05),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复制了PTSD样大鼠模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够改善改变SPS建立的PTSD大鼠的情绪行为变化,能够从总体方面改善PTSD样大鼠的症状。

  • 五运六气禀赋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罹患倾向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吴红倩;刘晓燕;王菁;王雨;蔡蓉祺;孟依临

    目的:探讨人体先天运气禀赋特点与后天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罹患倾向的关联性。方法对104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出生时的年份的天干、岁运以及六气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岁运为水、年干为丙、六气为火风者,发病人数多;岁运为土、年干为癸、六气为风火者,发病人数少,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罹患与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 《医林改错》功过论

    作者:程记伟;蔡定芳;白宇

    《医林改错》之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此书尤其重视瘀血及元气亏虚,记载了众多活血化瘀的有效方剂,使气血学说得到空前发展;其二,此书纠正了古人很多解剖学错误,对现代解剖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三,此书记载的很多有效方剂对现代疾病诊疗仍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医林改错》之错亦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混淆了中西医脏腑概念,把中医脏腑与现代解剖学之器官组织混为一谈;其二,它纠正了古人很多解剖学错误,但其所记载的解剖学亦存在较多错误;其三,其阐述的病因病机未能真正明了疾病发生机理。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此书难免有一些错误或瑕疵,但瑕不掩瑜,其贡献远远大于错误,《医林改错》仍不失为一本经典的传世之作。

  • 除湿活血法在中医外科外治中的应用

    作者:宋立峰;赵占强;孙海芳;郭兴芳;李志斌;肖永国;郑晓春;王玲玲

    除湿活血法是中医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尤其广泛应用于中医外科多种疾病中,如痔疮、湿疹、糖尿病足、疮疡、乳腺增生等。中医学认为湿邪致病,其人重浊,病情缠绵难愈,与外科多种疾病病机相吻合,湿为阴邪,易阻遏阳气,气血运行不畅,以致气滞血瘀,血瘀与湿浊相阻,流窜周身,发为多种外科疾病,治疗当以除湿活血为主,故除湿活血法在中医外科疾病中应用广泛,本文对近年来运用除湿活血治疗的外科常见疾病进行概述,为外科病的外治法提供临床思路。

  • 中国近年佛教医学的研究概况

    作者:平海兵;曹继刚

    佛教医学是佛教博大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关注度的提升,佛教医学越来越为学术界所重视。本文从佛教医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病因观、临床治疗、养生保健以及佛教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近年来佛教医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扼要综述;本文还从进一步挖掘佛教经典中的佛教医学、进一步深入比较佛教医学和中医学之异同以及系统研究佛教医学中的心身医学思想等方面,对下一步的学术研究作了简要前瞻。

  • 谈“肺肠相关”对承气汤及其类方临床应用的指导

    作者:徐晓琳;李鹏英;王雪茜;程发峰

    “肺肠相关”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本文旨在回顾《伤寒论》及历代医家对承气汤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无论肠病及肺、肺病及肠还是肺肠同病,以“肺肠相关”为指导思想以处方用药,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又扩大了经典方剂的临床使用,丰富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理论内涵。

  • 男性不育症诊治要点探析

    作者:闵潇;梁琪;吴成亚;焦拥政

    男性不育症的诊治中有几个要点值得重视,既要关注男方的问题,也应重视其配偶在诊治中的作用;既要关注一些大的致病因素,又要从小的角度进行细致的研究;既要重视“虚证”在本病中的地位,也不能忽视本病一些“实证”的证型;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理论,又要依据疾病谱的改变和新发致病因素的出现作出积极的探索,不断创新。

  • 从古代文献中的癃闭脉诊论癃闭五脏辨证

    作者:雍妙俊;严季澜;李柳骥

    古代文献中癃闭脉诊与其辨证论治的关系主要有两点:(1)癃闭从五脏辨治:左寸数大者为心火盛下移小肠,治疗以清心火、养心阴为主;左关浮取沉取皆急者为肝气急,左关弦者为肝气不舒,治疗应选用酸甘之药缓肝、泻肝;右关滑者为脾实有热,治疗应泻其阳热;右关细者为脾虚中气不足,治疗应升清降浊;右寸大者为肺燥金气不降,治疗应以润肺为主;尺脉滑者为肾中有热,治疗应泻其热;左尺重按有力者为肾中有火,治疗应泻肾中之火;(2)癃闭从二脏兼病辨治:左关弦强,右关弦滞者为肝脾兼病,肝气犯脾、脾不制水,应以治肝为主,佐金平木、泻心补脾为辅;寸微而尺鼓者为心肾兼病,肾水不足、心火被伤,治疗应以补肾水、清肾火为主;散脉者为风邪入肝肾化热化燥伤血,治疗应补肝肾之阴,清肝肾之热。

    关键词: 癃闭 脉诊 辨证论治
  • 从《不居集》看易学对中医的影响

    作者:臧镭镭;张丽君;孙光荣

    本文从内科著作《不居集》中所蕴含的易学思想入手探析易学对中医的影响。吴澄据“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为其书命名,反映了其辨治虚损立论的主导思想;内损治疗中,治脾虚培补中宫、治血八法融八卦、辨识发热借卦象明显受到易学思想的影响;外损治疗中,易学思想体现在治风劳外损宜遄、暑症当分阴阳、酒伤也分阴阳等处。可以看出,易学与中医思想相辅相成,如能得到正确合理的应用可以为中医理法方药各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 基于文献的早期糖尿病肾病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作者:丘立富;赵进喜;吴文静;齐铮;苏薇;申子龙;黄为鈞;王艺霖

    目的:通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文献进行研究,以文献为依据总结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优化与制定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 CKN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2000年至2015年关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证候研究文献,统计文献中证候的种类及频次。结果共纳入文献21篇,共收集证候47种,共调查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592例。经过合并和归类后,共收集早期糖尿病肾病证型21种,常见的正虚证候为气阴两虚(80.9%)、阴虚内热(71.4%)、阴阳两虚(57.1%),常见的邪实证候为血瘀证(38.1%);主要证素为阴虚证(60.1%)、气虚证(42.7%)、血瘀证(17.1%);主要病位在肾(72.2%)、脾(38.9%)。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以气阴两虚、血瘀证为主要的证型,病位主要在肾脾。

  • 从《未刻本叶氏医案》浅谈叶天士治咳经验

    作者:刘柳青;刘果

    叶天士门人所录的《未刻本叶氏医案》载有大量治咳医案,这些医案体现了针对不同病证特点而采取的多样化的治法:对阳虚咳嗽,主以温肾,佐以化饮、降逆;对阴虚咳嗽,主以滋养不同脏腑阴液;对于外感咳嗽,则主以散寒祛风或疏散风热,兼用养阴、理气等法。叶天士治疗咳嗽,辨证精准而细致,治法灵活而贴切,其经验值得当今临床医生学习。

  • 尉中民教授运用《黄帝内经》脾阴学说临床经验举隅

    作者:高雅;王彤

    脾阴学说来源于《黄帝内经》“脾藏营”,后世医家加以发挥,但当代学者论述较少。国家级名老中医尉中民教授临床根据《黄帝内经》脾阴思想治疗疾病,认为但凡腹满、纳差、舌质红者都可归至脾阴虚范畴,根据阴亏及虚火程度,治以甘寒、酸甘之法,并少佐升清,健脾气之品,以顺脾生发之性。常用药物有:山药、薏苡仁、扁豆、石斛、麦冬、沙参、玉竹、粳米、白术等。治法诸如益脾阴,肝脾同调,舒肝气,养肝血同时益脾阴;养心健脾,补心气,滋心阴同时益脾阴;培土生金,健肺气,润肺阴同时益脾阴;养先后天,脾肾同补。五脏生克制化,百病注重脾阴,运脾滋脾,效果显著。

  • 张士芳治疗不安腿综合征辨治经验

    作者:钟学文

    近年,不安腿综合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中医有其独特优势。张士芳主任纵观本病发展进程,提出该病应以不同时期而确定病机及辨治分型,认为本病初期多为实证,涉及“寒”“湿”“瘀”;中期多为虚实夹杂证;后期多为虚证,涉及“肝肾阴虚”“脾气亏虚”。临床应灵活辨治,可取得较好效果。

  • 林洪生教授治疗恶性淋巴瘤经验发微

    作者:郑佳彬;王学谦;刘杰

    林洪生教授多年从事恶性淋巴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倡肿瘤中医药分阶段规范化的治疗思路,强调在肿瘤治疗始末以扶正培本为纲,在特定治疗阶段以解毒散结为要;提出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理念和用药方法,将恶性淋巴瘤的中西医治疗有机结合,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同时重视非药物疗法,关注患者心理、营养、生活等因素,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特色和优势。本文归纳介绍了林洪生教授治疗恶性淋巴瘤经验,为林教授学术思想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 邓贵成谈和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作者:来要良;和媛媛;李淑兰

    和法为中医八法之一,邓贵成主任临床中善用和法。“和”早起源于哲学思想,在医学中首见于生理病理描述,后世医家不断发展,“和法”成为治疗疾病的大法,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和法”能够广泛应用于脾胃病临床诊疗。本文从和法的主要治法如:和解少阳、调和寒热、调和肝脾(胃)、分消走泄论述了邓贵成对和法的理解和临床经验。

  • 李如奎教授从毒论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作者:张家宁;李文涛;张凌凌

    李如奎教授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和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脏腑功能失调后形成的瘀、痰、毒等病理产物为致病之关键,较早提出了“从毒论治”的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传统病因学说,有效指导了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临床治疗。

  • 赵润琛主任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验总结

    作者:李鹏;许苏旸

    本文对赵润琛主任医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疗经验、特色手法结合典型病案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赵师临床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遵从标本兼治、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主张治标在于舒筋通络,祛风散寒,使面部两侧筋肉恢复平衡,治本在于益气活血,使气血运行通畅。在手法治疗中采取温、通、补三法,温以散寒,通以活络,补以治虚,虚实兼顾。同时以重治阳明,经穴、经筋并取的手法为治疗取穴特色;强调在腧穴周围寻找“穴筋”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此外,他还倡导“治疗宜早,积极防护”的防治结合理念,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 高月平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的经验

    作者:胡兴霞

    高月平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崩漏发病机理是脾肾气虚为本,兼有肝失疏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素虚热、血瘀为标,治疗中应注重标本兼顾,补益脾肾之气,固冲止血,疏肝养肝,兼顾化瘀与清热,方用举元煎合四草汤加减,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 杨晋翔教授应用“清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作者:刘婷;贺梅娟;胡建庆;闫红霞;赵汉甫;安静;刑恩龙

    杨晋翔教授在研究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并将明清温病学说的论治方法融汇到脾胃病辨治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脾胃病学术经验。治疗脾胃病主张通降论、气血论、湿热论和标本论。认为脾胃病与热邪关系密切,提出胃热学说为脾胃病的基本病机,主张以“清法”为脾胃病的基本治疗大法,具体提出清热泻火、清热祛湿、清热通腑、清热生津、清热化痰等具体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善用黄连、吴茱萸,柴胡、黄芩、半夏,藿香、佩兰等药对。

    关键词: 清法 脾胃病 经验
  • 仝小林教授从肾辨治抑郁症病案举隅

    作者:武梦依;赵锡艳;田佳星

    当代社会抑郁症已位列高发疾病之一,中医药凭借其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的治疗优势,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医医师多按郁证辨证,惯从肝论治抑郁症。仝小林教授另辟蹊径从肾论治抑郁症,采用补肾阳之法,“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多用淫羊藿、巴戟天、主方二仙汤治疗。本文详实记载了两则病例,病例一患者抑郁情绪兼见怕冷20年,五诊次中主方涉及黄芪桂枝五物汤、知柏地黄丸、黄连温胆汤、交泰丸、二仙汤。病例二患者产后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涉及主方为酸枣仁汤、二仙汤、知柏地黄丸。两则病例资料全面记录详实,突出体现仝教授补肾阳消阴翳以治疗抑郁症之特色。

  • 病证结合的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李依洁;魏玮;苏晓兰;杨晨;郭宇

    本文旨在总结近几年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药相关研究中建立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发现相应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并未随着证型分布的研究而深入,仅在肝气乘脾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等证型的研究较多。本文遂从证型角度探索以上证型模型的研究进展。

  • 手法治疗下腰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作者:梁飞凡;陈威烨;陈博;王辉昊;徐勤光;詹红生

    目的:系统评价手法治疗下腰痛( low back pai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手法与其他疗法比较治疗LBP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检索时间均从2004年至2014年5月。由两位评价员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通过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9个RCT,共计939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手法可以明显降低下腰痛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MD=-1.05,95%CI(-1.25,-0.86),P<0.00001],改善腰部功能活动障碍ODI评分[MD=-7.40,95%CI (-12.04,-2.76),P=0.002]、JOA评分[SMD=1.82,95%CI (0.50,3.13),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在治疗下腰痛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由于受到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研究结果的证据强度。以上结论上需更进一步展开多中心、大样本量、更高质量的临床RCT加以验证。

  •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辨证论治的现状研究

    作者:唐珑;张胜容

    通过整理近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及临床研究,笔者从中医辨证分型的视角概括出特发性膜性肾病具有以八纲为领,本虚标实、脏腑定位、标实定证的中医特色;并总结了中医名家辨证论治该病的思路与经验。同时联系现代医学的临床研究,从影响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学因素与中医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所影响的现代学指标这两方面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归纳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特色与优势,旨在达到科学合理运用中医思想与中医药辨证论治诊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目的。

  • 湿热兼阳虚型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思路

    作者:马淑然;龙晓华;徐雅;肖遥;孟佳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结合多年从事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的经验,笔者发现,湿热兼阳虚型慢性湿疹患者,在临床上亦不少见,采用清热利湿、温经解表为主要治法,联合抗过敏病证结合治疗,选用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方以及具有抗过敏作用的过敏煎随证化裁,疗效卓著。本文即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药等方面对湿热兼阳虚型慢性湿疹的诊疗思路进行了介绍,并列举验案加以阐明,以期为临床辨证治疗慢性湿疹提供示范。

  • 张觉人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病验案举隅

    作者:付桃利;魏盼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气陷证。张觉人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善于灵活运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各类老年疾患,辨证论治,古方新用,极大地扩大了该方的临床使用范围,认为只要临床出现脾胃气弱、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之病机者,均可辨证处方,用本方灵活化裁治之。文章选取张教授运用该方治疗老年腰痛、便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尿路感染、高血压、重症肌无力的几个典型案例以论之。

  • 大秦艽汤从痰瘀毒邪角度论治临床急症

    作者:梁华杰;梁利杰;王海霞;梁钦

    大秦艽汤具有益气养血、祛风通络、化痰祛瘀作用,常用于治疗风邪侵袭经络引起的口眼斜、舌强不语、半身不遂等中风偏瘫(脑梗塞)病证。本文采用大秦艽汤加减(秦艽、羌活、独活、防风、熟地黄、生地黄等16味药物组成)从痰瘀毒邪的角度对脑血管眩晕、血管性头痛、颈椎急性损伤、腰椎间盘突出、腘深静脉栓塞等急性病症进行治疗,同时根据临床表现,酌加水蛭、地龙、桃仁等化痰祛瘀药,取得良好疗效,适用于风寒湿致病的痰瘀毒邪患者,素体阴虚火旺、阳热内盛的病人慎用。

  • 浅谈应用二陈汤合方从“痰”论治肺胀

    作者:徐未方;王冰;张琼

    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肺胀的记载,阐述肺胀之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指出“痰”为肺胀主要的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贯穿疾病始终,从而引出“痰”为肺胀病机之关键,“治痰”为肺胀的治疗要点;而二陈汤作为治痰之通剂,凡以痰为病机,随症加减即可,因此使用二陈汤合方辨证治疗肺胀;临床上肺胀急性期多以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瘀互结证为主,治则当以清热化痰祛瘀为主;稳定期多以肺脾两虚、肺脾肾俱虚兼痰瘀为主,治疗以益气祛痰活血为主,标本兼治。

  • 温经汤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郭晓娜

    温经汤是妇科常用方,临床疗效显著。方中温清补消并用,刚柔相济,温通化瘀,凡瘀、寒、虚、热等病机错杂者均可使用。妇科疾病多与肝的疏泄太过或不及、肾的封藏作用、脾胃的升降功能失常密切相关。本方桂枝配合芍药于归芎阿胶之中,以升降木气,而调寒热,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半夏、生姜辛开散结,通降胃气,诸药合用,使得人体之气机升降有序,疾病自愈。故温经汤具有止血活血双向调节作用,广泛应用于闭经、崩漏、月经量过多或少、子宫肌瘤、盆腔炎、黄褐斑等多种妇科疾病。

  • 升降散治疗郁热证验案三则

    作者:王文志

    升降散为清代温病学家杨栗山所创,为杨栗山治温病十五方之代表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全方苦辛并用,升降同施,攻可调畅气机,升清降浊,宣散郁火,活血通络。该篇讨论临床运用升降散治疗三焦火盛,毒邪上攻头面之雷头风;湿热郁滞,邪伏膜原之无名发热;冲脉上逆,肝火内郁之经前头痛验案三则,因其病机均为火热内盛,气机逆乱,故根据中医异病同治原则,运用升降散宣郁散火,升清降浊,用之皆效。

  • 补肾清热育阴汤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40例

    作者:王琬茹;孔维萍;徐愿;陶庆文;阎小萍

    目的:对补肾清热育阴汤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8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补肾清热育阴汤口服,对照组给予硫酸羟氯喹(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tablets, HCQ )口服,采用 Pearson 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 EULAR Sj?gren ’ 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显著降低(P<0.01),口干、眼干症状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患者在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M,IgM)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补肾清热育阴汤治疗可有效改善肾虚气阴两虚型患者口眼干症状,并可抑制免疫炎症。

  • 中药熏蒸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韩四勋;张平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选择因腰腿痛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阻滞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熏蒸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周期1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5.0%和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JOA评分分别为(26.90±3.23)分和(22.24±2.13)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6.39±2.34)分和(16.87±2.45)分(P<0.05),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头晕、下肢无力、小便失禁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总体疗效的提高。

  • 清肝通络饮治疗肝火型高血压病30例

    作者:张锦;徐宗佩

    目的:研究清肝通络饮治疗肝火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火型高血压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病的常规治疗方案,选用缬沙坦胶囊(代文)为降压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清肝通络饮。观察治疗10周后两组患者血压、临床症状情况及对血脂的影响。结果(1)降压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6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血压水平与心率:治疗组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张压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心率减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3)血脂变化:治疗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比较无差异(P>0.05);(4)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中医整体证候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肝通络饮治疗肝火型高血压病具有较好疗效,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情况,较单纯服用西药有一定优势,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 浅析“肝络病”概念与特点

    作者:司远;车念聪;杜宇琼;李文新;王金光;刘晔

    本文从“肝络”的定义与特点出发,重新定义了“肝络病”,认为“肝络病”指自发病起即为肝络功能和(或)结构异常,整个病程中均以肝络的功能或结构病变为中心的一类疾病。探讨了肝络病的内涵、外延,认为肝络病的核心是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以肝络的异常为中心,而由其他疾病波及肝络而导致异常的疾病不属于肝络病的范畴。阐述了“肝络病”自身的独特特点,即“肝络病”是气络病变与血络病变并重。

  • 论《伤寒论》163条“协热”本意

    作者:王明炯

    对于《伤寒论》163条的“协热利”一词,历代医家争议并不多,程应旄说:“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表热不去,而里虚作利,是曰:协热利。”而事实上163条的表是一种特殊的表证,这种表证非典型的太阳表证,服药无须“温覆微似汗”,本文考证了“协热利”一词的来龙去脉,认为将“协”理解为“挟”或“胁”更为符合仲景本意。从医理上看,“协热”一症与少阳关系密切,163条的“表里不解”的表不同于一般的表证“发热恶寒”的典型症状,所以服桂枝人参汤无需“温覆微似汗”,这种“表证”是一种外邪处于“太阳和少阳”之间的一种特殊情况,表现为胸胁部的不适。

  • 理阴煎治疗长期发热1例

    作者:张晓雷;沙茵茵;王玉光

    发热性疾病,既是一个常见病,同时又存在原因复杂、有时治疗效果不佳、抗菌药物耐药等问题。本案患者曾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多发、多重感染,病史长,累及多系统,曾使用多种抗生素、抗结核药物、激素等治疗,效果不佳。笔者将该病例辨为:真阴不足,脾肾阳虚证,使用《景岳全书》理阴煎加减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发热 理阴煎 验案
  • 重用黄芪治疗抑郁状态伴双目阵发性睁眼困难验案一则

    作者:张成

    抑郁状态以情绪低落,兴趣减低为主要表现,并且伴有不恰当的社交反应和一定的认知功能减退,属于中医“郁病”“忧郁”等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本案根据中医理论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而上贯于目,脾气虚弱致肌肉失于气血濡养,升举无力,故睁眼困难,且心血乏源,神失所养,故可见情绪低落,惶恐不安。治以补中益气、养心安神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养心汤加减,并重用黄芪,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情志疾病在发病前多有“过劳”致“体虚”的物质基础。中医学在情志病的预防上讲求顾护身体“正气”,避免“过劳”和“虚极”的发生,在“未病”阶段要防微杜渐,积极调护,未病而先治,从而减少情志病的发生。

  • 中医药辨证消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验案分析

    作者:李田田;赵瑞华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习惯性称卵巢巧克力囊肿(简称巧囊),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0%,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巧囊患者多采用保守性或半保守性手术,复发率高,因此“缩减或消除病灶”一直是妇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笔者长期临床观察,潜心研究,运用中医药辨证消除卵巢巧克力囊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从一例反关脉病案谈反关脉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小丹;李文瑞;孙铁英

    通过分析一例右手反关脉的脾肾两虚患者在向愈过程中于正常脉位恢复脉搏的诊治过程,探讨古今阐述反关脉的成因与病理机制。部分医古籍和当代报道认为反关脉为生理现象,也有认为是病理现象,其中陈士铎《脉诀阐微》所论述之反关脉形成机制较为详细且与此病例吻合,左右反关脉的形成机制可能不同。临床若遇到有反关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反关脉的本质成因,没有主诉的反关脉者则要留意排除其将自身病理状态视为正常的情况。

  • 中医流派,精彩纷呈;融合百家,繁荣学术

    作者:姜苗;周平安;贾海忠;赵进喜;张立山;马淑然;刘宁;许继宗;赵翘楚

    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是中医学术的特色之一,客观上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临床经验的总结。面对各具特色的流派,应追本溯源,重视传承,兼收并蓄,汲古今百家之精华,参现代医学之成果,在此基础上,融诸家之长,求创新,谋发展,促进中医学术的繁荣。

  • 《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作者:

    本刊讯2016年1月22日,"《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会暨中国行启动仪式"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教授致辞,《指南》主编林洪生教授做了工作介绍。著名临床肿瘤学家孙燕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院士、著名中医肿瘤学家朴炳奎教授在发布会发言,对《指南》给予很高的评价。本《指南》荣膺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金奖,2014年10月颁奖大会和本《指南》英文版启动仪式同时举行。

  • 本刊声明

    作者:

    近期有代理单位或个人利用虚假网站,或通过电子邮件、QQ、电话、信函,以"环球中医药杂志"的名义,征稿并收取版面费。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我社的合法权益。为此,我社郑重声明:我社从未委托他人或组稿代理单位为《环球中医药》杂志征稿,我社将保留依法起诉的权利。

  • 《内经》五色理论的文化特性探析

    作者:王颖晓

    运用文献考证方法,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内经》五色理论构建的影响。指出易、儒、道等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和指导着《内经》五色理论构建,五色理论具有较明显的文化基因。强调既源于医疗实践,又受传统文化深刻影响,是《内经》五色理论的主要发生学基础。

  • 从社会认知角度浅析中医药文化传播

    作者:刘新鸥;申俊龙;沈永健

    传播中医药文化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分析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及中医药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分析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策略:扶持中医药事业,完善中医教育体制;丰富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借助中医药品牌效应以及借助互联网+的时代优势。

  • 汉语国际教育中中医文化词语研究的若干思考

    作者:刘芳

    中医文化词语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教育是推动中医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对该背景下的中医文化词语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和中医文化走向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对中医文化词语的特点进行归纳讨论的基础上,从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两个方面综述中医文化词语的已有研究成果,并针对中医汉语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结合未来研究的设想,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医文化词语研究的意义。

环球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