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α酮酸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在膜性肾病患者早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晓明;高妍婷;冯婷;孙燕;李振江

    目的 探讨复方α酮酸辅助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酮酸组.对照组患者予以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酮酸组患者予以复方仅酮酸联合泼尼松、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内每月复查尿蛋白、血白蛋白、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对所有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与治疗前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浮肿、栓塞事件及利尿剂使用总量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均衡度较高,无显著性差异,浮肿发生率为75%.酮酸组治疗1个月后血白蛋白较基线差异升高(P<0.05),3个月时血白蛋白达标;而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血白蛋白才较基线显著升高,治疗5个月时血白蛋白达标,较酮酸组延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浮肿发生率均下降,酮酸组对浮肿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酮酸组血栓事件发生率及利尿剂使用总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α酮酸能改善特发性膜性肾病低蛋白血症、降低利尿剂使用剂量,减少血管栓塞事件及浮肿的发生.

  •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及对尿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亨;王凤萍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效果及对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IM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53例.A组通过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B组通过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B组的69.81%(χ2=10.837,P=0.001);治疗后3、6个月,两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43%,与B组的20.75%比较,无显著差异(χ2=2.650,P=0.104).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MN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机体尿蛋白水平,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中血清M型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钦凤

    目的:探讨M型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诊断、病情判断判断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确诊为肾小球疾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IMN 20例,IgA肾病30例,系膜增生性肾炎10例,微小病变型肾病10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0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M型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并比较IMN抗体阳性及阴性组之间的24h尿蛋白定量、人血白蛋白水平及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发生率.结果:15例IMN患者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阳性,阳性率为75%,其他肾小球疾病均阴性,IMN患者中血清抗体阳性和阴性组24h尿蛋白定量、人血白蛋白水平分布及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M型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是IMN诊断及病情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 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宇颖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与糖皮质激素在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66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采用环磷酰胺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尿蛋白定量下降、血白蛋白水平上升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总缓解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环磷酰胺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利妥昔单抗用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研究

    作者:原小童;于为民;任小军

    研究利妥昔单抗(RTX)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有效性分析.对于IMN的治疗,RTX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替代传统免疫抑制剂的方案,但何时使用RTX、如何使用RTX及使用RTX有效性监测仍需大量RCT研究提供询证依据.

  • 抗PLA2R抗体、抗THSD7A抗体及其滴度在IMN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

    作者:王梦君;李秀珍;王海彦;杨瑞衡

    目的 探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thrombospondin type-1 domain,THSD7A)抗体及其滴度在特发性膜性肾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膜性肾炎患者46例,并以同期46例非IMN肾脏疾病为对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该院IMN患者PLA2R和THSD7A滴度变化,并探讨其在IMN治疗中的价值.结果 IMN组中A组纳入研究23名患者,低滴度组18例(78.26%),中滴度组4例(17.39%),高滴度组1例,占4.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抗THSD7A抗体阳性率检出的患者均来自于IMN组.结论 ELISA法检测PLA2R抗体,可作为体外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指标,虽然IMN中抗THSD7A抗体的检出率不高,但该抗体对IMN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诊断准确性良好.

  • 中医药治疗Ⅰ-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磊;张胜容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Ⅰ-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均为经过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特发性膜性肾病Ⅰ-Ⅱ期的患者,经过中医药辨证汤剂及中成药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评价中、西医临床总疗效.结果 治疗后31例患者浮肿、腰酸、乏力、口干咽燥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 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血浆白蛋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降低(P<0.05);血肌酐、血红蛋白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中医药辨证疗法对于改善Ⅰ-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具有一定的疗效.

  • 扶正祛风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病蛋白尿疗效观察

    作者:谢璇;王暴魁

    目的 观察扶正祛风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病中特发性膜性肾病和非特发性膜性肾病蛋白尿疗效.方法 对1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患者给予扶正祛风方治疗3个月,统计IMN组与非IMN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IMN组和非IMN组24h-UPr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MN组蛋白尿临床总有效率90.0%,非IMN组为88.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祛风方可降低原发性肾小球病患者蛋白尿,对于IMN和非IMN患者的疗效相当,扶正祛风法可有效降低IMN患者蛋白尿.

  •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作者:韩东彦;刘宇;占永立;王丽;饶向荣

    目的 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医证候特点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初步探讨中医证型在IMN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将65例IMN患者分为脾肾阳(气)虚及气阴两虚型两组,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脾肾气虚型与湿浊证、水气证呈正相关(P<0.01),脾肾阳虚型与水气证呈正相关(P<0.01),而气阴两虚型与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气阴两虚型发病年龄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P<0.05),两组间CKD分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eGFR、Scr、BUN及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问肾脏病理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肾小管间质积分及慢性化积分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P<0.05、P<0.01).结论 脾肾阳(气)虚及气阴两虚是IMN的主要中医证型,中医本虚证与标实证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脾肾阳(气)型比较,气阴两虚型IMN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 王耀光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用药特点分析

    作者:韩玉

    王耀光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重用黄芪,常用方剂为防己黄芪汤合玉屏风散化裁的膜肾1号方,此方特点在于益气固表而不敛邪,黄芪用量一般从30 g起,根据患者的体质及耐受情况,大剂量可达120 g.王教授擅于温利结合,温阳与通利同用临床效果较好,常用方剂为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其重视气机,认为气机的调达,生理上偏重肝气的调达,治疗上偏重于寓通于补.

  • 完带汤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30例

    作者:朱荣宽;郭建军;王新丽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以完带汤组方治疗膜性肾病60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经我院或他院肾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膜性肾病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应用糖皮质激素标准疗程、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完带汤组方,两组治疗满6个月后,统计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血肌酐等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皮质激素标准疗程、环磷酰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完带汤组方能更有效的降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轻微.

  • 清化肾炎汤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曾雪榕;黄志雄;黄昇;黄志锋

    目的 观察清化肾炎汤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6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雷公藤多甙片、来氟米特及小剂量泼尼松联合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汤剂清化肾炎汤.16周后判断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29%;对照组为64.7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清化肾炎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来氟米特及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满意.

  • 膜性肾病的中医干预

    作者:朱荣宽

    近年来,随着各级医院肾穿刺活检术开展,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发现和发病率逐年增加;同时,作为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IMN被肾病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不断取得突破.在治疗方面,现代医学主要以非免疫治疗与免疫治疗为主;然而,其病情变化缓慢且自发性波动、预后差别较大,同时,受不良反应、费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尚没有一种公认的治疗方案取得十分满意的临床效果.在此背景下,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优势得以体现.现对其发生机制研究现状及中医干预现状的综述如下,并附验案报道1例.

  • 多药无效特发性膜性肾病医案1例

    作者:池杨峰;金周慧;彭文

    特发性膜性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症状多为水肿及蛋白尿,且病程复杂,易反复发作.金周慧主任结合膜性肾病发病病机,治疗多采用益气健脾补肾兼活血化湿,常取得不错疗效.现对一多药无效特发性膜性肾病医案进行总结.

  •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辨证论治的现状研究

    作者:唐珑;张胜容

    通过整理近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及临床研究,笔者从中医辨证分型的视角概括出特发性膜性肾病具有以八纲为领,本虚标实、脏腑定位、标实定证的中医特色;并总结了中医名家辨证论治该病的思路与经验。同时联系现代医学的临床研究,从影响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学因素与中医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所影响的现代学指标这两方面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归纳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特色与优势,旨在达到科学合理运用中医思想与中医药辨证论治诊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目的。

  • 自拟芪藤通络饮经验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50例

    作者:庄克生;杨洪庆;李连朝;李英琛;韩娟;杨洪娟

    目的 探究自拟芪藤通络饮经验方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芪藤通络饮经验方内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监测肾功能、糖脂代谢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0.0%,与对照组70.0%相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蛋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血白蛋白(albu-min,ALB)含量则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其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ours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芪藤通络饮经验方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肯定,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量,提高肾功能,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其机制与调控PCX、TGF-β1、CysC水平以保护足细胞、修复肾脏组织损伤有一定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 雷公藤多苷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的影响

    作者:余霄;欧阳晓琴;姜宝霞;舒亚君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并探讨其对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前来肾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共68例.所有入选者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加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观察组加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共治疗12周.所有患者均在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PLA2R表达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后,通过检测在治疗前后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BUN、CREA均明显有下降(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组ALB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Anti-PLA2R的表达在治疗后均得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与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疗效相当,可有效改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且雷公藤多苷片不良反应较少.

  • 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薛丕良;牛雯颖;李丽琦;张琳;肖洪彬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肾内科收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组给予同等雷公藤多苷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小剂量激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TC、TG、BUN、SCr、ALB、24 h尿蛋白水平,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疾病2年累积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TC、TG、SCr、尿蛋白/24 h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血ALB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TC、TG、SCr、尿蛋白/24 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61,P=0.033<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2年累积复发率(6.82%,3/44 vs 25.53%,12/47;Log-rankχ2=5.063,P=0.024<0.05)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较好,且预后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王暴魁教授补肾祛风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举隅

    作者:郭晓媛;王暴魁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王暴魁教授认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病性本虚标实,肾虚、风邪是本病的病机核心,治疗以补肾祛风为大法,临床中常选用黄芪、山莱萸、穿山龙等药物,在疾病缓解期特别注意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临床证实疗效显著,丰富了本病的辨证论治思路.

  •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研究进展

    作者:董兆珵;刘宝利

    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2方面概述本病的中医特征,总结了名家经验及临床试验研究,同时按是否配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分类进行概括.归纳出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特色与优势,并阐释当今关于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挖掘单纯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理论依据.

411 条记录 1/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