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临床探讨

    作者:莫小红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应用于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静息压、盆底收缩压、阴道口宽度和会阴体长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静息压、收缩压以及会阴体长度皆大于对照组,阴道口宽度则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林小燕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尿失禁发生率、性生活满意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可减少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的发生,提高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及护理满意度.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

    作者:雷桂梅;王姝;樊兰娟

    目的:分析和研究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影响,比较康复治疗前后产妇盆底肌肌力损伤程度,治疗前后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腰骶疼痛的变化.研究盆底康复对早期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92例的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顺产组429例和剖宫产组363例.于产后6周进行早期盆底肌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腰骶疼痛等盆底功能检测,之后进行15次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盆底功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顺产组和剖宫产组盆底肌肌力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顺产组和剖宫产组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顺产组和剖宫产组腰骶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对产后盆底功能均有影响,剖宫产可以降低盆底肌肌力损伤程度,降底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但并不减少腰骶疼痛的发病率;康复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盆底功能,不同分娩方式的影响无差别.

  • 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云;董永梅;詹娜;吴玲;钟家芳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3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肌力为Ⅱ~Ⅳ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补中益气丸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压与盆底收缩压、治疗后盆底肌电压、治疗后盆底肌疲劳度值、产后并发症发生率、FSF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均依次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盆底肌电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盆底肌疲劳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8.77%(5/57)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12/5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FI评分(9.31±1.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2±0.8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5.193,t=3.021,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9%(55/5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9%(4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452,P<0.05).结论 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安全有效,可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产后性功能明显提高且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中医证素特征研究

    作者:刘倩;吴冬梅;张敏

    目的 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证素分布特征及组合规律,阐释其中医病机及证候特点,为该病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6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运用证素辨证方法,探究其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结果 常见病位证素为肾、胞宫、心神、肝;常见病性证素为气不固、气虚、气滞、阳虚、气陷.病位多为两脏器、三脏器组合,以肾+心神、肾+胞宫多见.病位+病性证素组合以肾+心神+气不固常见.与肾相关的证候还可见肾气虚、肾阳虚、肾阳气虚、肾阴虚;与肝相关的证候为肝郁气滞;与肝、肾二脏相关的证候为肝肾阴虚;与脾、肾相关的证候为中气下陷、脾肾气虚.结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病位主要在肾,涉及胞宫、心神、肝;病性以虚为主,重要病机为气不固.

  • 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认知和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宣教建议

    作者:王奇萍;胡晓鹰

    目的:了解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认知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及护理需求,为临床宣教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2014年4月~2015年6月入住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32例初产妇进行盆底康复认知及需求调查,调查包括产后盆底康复的相关知识,产后盆底康复知识的需求,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4%的产妇大致了解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意义及表现,仅25%的产妇了解预防方法,2%的产妇了解产后的盆底康复锻炼方法;99%的产妇希望学会产后盆底康复锻炼方法,71%的产妇希望护理人员能加强产后盆底康复知识的宣教.结论:初产妇对产后盆底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且部分产妇不愿主动了解产后盆底康复的相关知识,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产妇盆底康复锻炼的了解程度和依从性,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盆底肌康复治疗对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临床分析

    作者:田静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后42~56 d经筛查发现存在盆底肌力减退的产妇246例,分为治疗组(n=120)和对照组(n=126),治疗组产妇进行一个疗程(30 d)的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30 d后检测对照组和治疗组产妇盆底肌肉功能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产妇的盆底肌肉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肉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80%。结论:采用盆底肌肉康复技术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功能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及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蒋频;付军

    目的:探究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及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方式,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肌力以及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Ⅰ类肌力和Ⅱ类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O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0度人数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Ⅱ度人数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1.286).结论: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肌力,降低脱垂,恢复盆底功能,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戴红梅;郑玉玲

    目的 分析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4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之中的患者为7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试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肌力改善情况、尿失禁、子宫脱垂、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试验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7.0%,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性生活质量有效率、子宫脱垂改善有效率、尿失禁改善有效率98.6%、95.9%、9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5%、85.1%、8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积极推广.

  • 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郭翠英;陈盈;黄兰冰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0例)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干预.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盆底肌力情况(盆底肌力肌电压、盆底肌力分级)进行比较,并比较干预前后各盆底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腰骶部疼痛)发生率以及患者性生活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力肌电压、盆底肌力分级情况均优于干预前,且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性生活满意度为92.50%,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出现的盆底功能障碍,采用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其盆底功能恢复,值得推荐应用.

  • 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艳;马娜;邹红霞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入住延安市人民医院的89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5).对照组产妇采用产后基础护理+盆底功能训练,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刺激治疗.治疗后统计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检查两组产妇阴道肌力、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和尿动力学指标;观察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和收缩持续时间、FSFI评分、大尿流率(Qmax)和大尿道压均明显升高(P<0.05),而排尿时间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产妇治疗后阴道肌力、FSFI及尿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及PFD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能有效治疗PFD,不仅可以改善产妇的性生活质量、阴道肌力及尿动力学指标,而且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90例临床有效性分析与评定

    作者:郭红平;蔡丽华

    目的 探讨阴道哑铃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2月90例产妇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阴道哑铃训练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阴道哑铃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盆底功能恢复效果;盆底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干预前后产妇尿残留量、盆底肌力、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盆底功能恢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尿残留量、盆底肌力、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尿残留量、盆底肌力、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道哑铃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力和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缩短疗程.

  •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作者:佟脆霞;杨丽媛

    目的 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盆底肌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纤维肌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8/5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48%(17/5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施以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尿失禁、器官脱垂症状的发生,并能有效提高盆底肌纤维肌力.

  • 盆底肌肉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陈京美

    目的 分析盆底肌肉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一般产后教育,观察组实施产后盆底肌肉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比2组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受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盆底Ⅰ类肌纤维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盆底Ⅱ类肌纤维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及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值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尿频、尿急、阴道干涩、阴道松弛及下腹酸胀、下坠感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肉训练联合健康教育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盆底肌肌力,改善盆底功能受损症状.

  •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何秋月;潘叶静;唐晔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142例分娩42 d复诊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5例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哑铃组42例进行阴道康复器锻炼,对照组45例进行 Kegel 训练,产后3个月后再次进行询问症状、妇科检查,盆底肌力评定及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结果]产后3个月治疗组盆底肌力的恢复优于哑铃组,哑铃组盆底肌力的恢复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压力性尿失禁(SUI)有效率高于哑铃组,哑铃组 SUI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 全程动态管理法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控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冯远衍;刘群艳;王秀兰;林少虹

    [目的]观察全程动态管理法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受全程动态管理的健康产妇30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接受动态管理的健康产妇3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干预后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控效果相关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控措施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42 d 检查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盆底综合肌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对孕产妇施予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控的全程动态管理,可提高孕产妇对相关防控措施的依从性,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获得更为满意的生活质量。

  • 人参归脾丸联合盆底康复器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包红霞;蔡文颖

    目的:观察人参归脾丸联合盆底康复器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107例产后42d筛查盆底肌功能患者,随机分为盆底康复器组(对照组,53例)和人参归脾丸联合盆底康复器组(治疗组,54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参归脾丸联合盆底康复器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操作简单,安全方便,经济实用,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蒋新华;莫丽萦;王小兰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院内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草药汤剂治疗,对3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3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3组患者肌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但治疗组提升较对照组更优,观察组较治疗组提升更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而言,联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凯格尔运动在边远牧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戚海瑜

    目的:恢复多胎妊娠产后盆底各类肌肉的功能,增加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及各种张力性尿失禁,治疗轻~中度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方法:对百分之百的产妇进行产后凯格尔运动宣教,教其凯格尔运动锻炼方法持续半年至一年以上.结果:盆底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轻~中度尿失禁治愈有效率达到80%以上.

  •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作用

    作者:李洁盈;孙文妹;郑秋梅;张立杰;杨冬莲

    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Ⅰ类纤维肌与Ⅱ类纤维肌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Ⅰ、Ⅱ类纤维肌电压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大肌电压与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平均肌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的提高,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盆底肌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