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点

    作者:吴翔;金国峰;黄海鹰

    目的:分析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对 2002年 1月至 2004年 12月所收治住院的 57例老年性脑卒中患者 HAP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分析发现老年性脑卒中 HAP的危险因素为高龄、意识障碍、球麻痹、侵袭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预防性应用 H2受体拮抗剂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 57例患者行痰培养, 48例检出病原菌,共分离出 72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 42株,占 58.3%,革兰氏阳性菌 24株,占 33.3%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是 HAP的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多为耐甲氧西林菌株,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交叉耐药,且耐药率升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结论: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发生 HAP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是 HAP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升高.预防 HAP的关键是根据老年性脑卒中患者 HAP致病特点,避免医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 BiPAP呼吸机早期间歇无创通气治疗Ⅱ型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廖铭芳;李小杏;卢强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呼吸机早期间歇无创性通气治疗Ⅱ型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无创性通气和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及临床疗效(以康复例数计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改善明显( P< 0.01),康复例数较对照组增多,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 P< 0.01).结论:应用 BiPAP呼吸机早期间歇无创通气可促进Ⅱ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

  • 人工流产术中宫颈旁阻滞麻醉和静脉麻醉的效果观察

    作者:谢芳;欧春婉;李兵

    目的:讨论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镇痛作用及对手术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孕 6~ 10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 360例,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对照. A组 (n=182),用异丙酚缓慢静脉推注麻醉. B组 (n=178),用 2%的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结果:两组麻醉都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都可以有效地抑制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异丙酚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 P< 0.0001).而利多卡因松弛宫颈的效果明显好于异丙酚( P< 0.0001).孕周大于 8周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手术出血量明显增多( P< 0.01).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孕周和经济状况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很有必要.

  • 血清总胆汁酸在婴幼儿肺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闫晓勤;楼文勇;姚欢银;董传昌;刘淑梅

    目的:通过测定婴幼儿肺炎患儿血清总胆汁酸( TBA)水平及其变化,探讨 TBA在婴幼儿肺炎肝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 2001年 5月至 2003年 8月住院的婴幼儿肺炎 66例,其中普通肺炎 38例(肺炎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28例(心衰组),对照组 32例,观测 3组 TB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水平.结果:心衰组 TBA和 ALT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01), TBA值较 ALT值升高更为显著.肺炎组 TB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 ALT值在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05).两组治疗后 TBA值明显下降( P< 0.01),治疗后 ALT值在心衰组下降明显( P< 0.01),在肺炎组 ALT值则无明显下降( P >0.05).结论:婴幼儿肺炎尤其是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肝损伤, TBA是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性指标,较 ALT更为灵敏.婴幼儿肺炎出现 TBA升高时,建议及时予必要的护肝治疗.

  • 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研究

    作者:王海斌;邓兴臣

    目的 :观察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血清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的动态变化.方法:对 82例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血清 CK、 CK- MB检测,同时记录心电图改变及临床症状.结果 :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中存在心肌损伤 68例( 82.9%),但症状无特异性;合并心肌损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有部分患者 CK、 CK- MB及心电图异常出现时间较迟.结论 :对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要动态观察 CK、 CK- MB及心电图变化.

  • 神经梅毒 9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成宏;朱东铭;陈庆深;冯泉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 9例符合神经梅毒诊断标准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 7例男性, 2例女性,患梅毒性血管炎 6例、梅毒性脑膜炎 2例、脊髓梅毒 1例;血清和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apid plasma reagin, 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reponema pallia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 TPHA)均呈阳性;头颅 CT显示大脑皮质梗死 4例、基底节区梗死 2例; TCD、颈动脉超声提示多发性血管炎;脑脊液检查 2例呈炎性改变.结论:神经梅毒分型不同、发病形式多样 ,早期误诊率较高,冶游史及血清、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可协助确诊,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效.

    关键词: 神经梅毒
  • 儿童过敏性紫癜 88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建中;刘庆日;刘志军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临床表现与预后.方法:将 2001年 1月 1日至 2005年 6月 3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皮疹、腹痛、关节痛、尿检查异常.紫癜性肾炎大部分好转,小部分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与感染、过敏有关,多有免疫功能异常,特别是存在 B及 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者.大部分预后良好,部分病情反复、迁延甚至出现肾功能损害.

    关键词: 紫瘢 过敏性 儿童
  • 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 40例

    作者:茅尧生;周蕾;应利君;屠欣;邢海波;莫美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结合病灶局部注药对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 80例 V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综合治疗 40例)和 BAL组( BAL+病灶局部注药+综合治疗 40例).治疗后对体温、痰量、肺罗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痰菌培养、肺部炎性病变吸收情况、呼吸机辅助 /控制( A/C)模式应用时间、机械通气( MV)时间、 ICU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BAL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异常项目和肺部炎症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呼吸机 A/C模式应用时间、 MV时间和 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01). BAL组治愈率 67.5% ,对照组 35.0%( P< 0.05).结论:药物+ MV+ BAL+病灶局部注入敏感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VAP能较迅速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的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异常项目和肺部炎性病灶,缩短呼吸机 A/C模式应用时间、 MV时间、 ICU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肝脏损害临床分析

    作者:张文喜;叶金花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与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对 135例腹泻患儿用金标法检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做肝功能检测.并按照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 (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组 )与对照组 (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阴性组 )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ALT升高与临床脱水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常合并肝脏损害,所致的肝脏损害程度与患儿脱水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年龄越小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越高.

  • 新生儿低血糖 81例临床及病因分析

    作者:陈惠琴;秦天中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 856例新生儿于入院时进行血糖监测.结果:检出低血糖 81例,总发生率为 9.46%,其中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 24例( 29.63%),窒息 19例( 23.46%),感染 18例( 22.22%),黄疸 6例( 7.41%),母亲患糖尿病 4例( 4.94%),喂养困难 2例( 2.47%),红细胞增多症 2例( 2.47%),肺透明膜病 1例( 1.23%),母亲合并妊高征 5例( 6.17%).早产儿与足月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采用χ 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 2 =18.4, P< 0.01).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与正常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χ 2 =16.8, P< 0.01;χ 2=8.23, P< 0.01).结论:凡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窒息及感染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严密监测血糖,并尽早喂养或鼻饲.在治疗过程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血糖恢复正常后应减慢葡萄糖输注速度或给予 5%葡萄糖液,以避免发生高血糖.

  • 糖尿病足坏疽的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雷国大;唐雄修;何以鉴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坏疽的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取 30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足部坏疽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本组 30例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获阳性结果 28例 ,阴性结果 2例.共检出需氧菌 10种 ,菌株 42株 , 革兰阳性 (G+ )球菌 19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8株、表皮葡萄球菌 5株、粪肠球菌 6株.革兰阴性 (G- )杆菌 22株,其中变形杆菌 5株、大肠埃希氏菌 8株、产气肠杆菌 4株、肺炎克雷伯杆菌 2株、铜绿假单胞菌 2株、聚团假单胞菌 1株,酵母菌 1株.其中有 8份标本为混合性细菌感染 ,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混合存在.结论:糖尿病足坏疽感染以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多见 ,分别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重视糖尿病足坏疽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 ,可提高治愈率.

  • 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作者:曹宁;唐洪涛;韩宏光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对策.方法:选择 2003年 6月至 2005年 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糖尿病肾病患者 76例为观察对象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该量表共有 90个项目并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9个症状因子分,采用 1~ 5级评分.评估标准,单项因子分达到 3分以上,定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在测试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目的及意义,让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照量表的每一项作出真实的自我评定,独立完成.心理检测由经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并与中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并对该人群心理问题发生率作出估计.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 17.1%.其中,男 6例,占 14.63%;女 7例,占 20.00%.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χ 2=0.004, P >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的 SCL- 90因子分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与中国正常人群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或 P< 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明显低于中国正常人群,其中 17.1%的患者存在心理障碍,主要以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为主,对躯体疾病的治疗应兼顾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心理学
  • 球形肺炎 21例的 CT表现

    作者:李耀威

    目的:总结球形肺炎的 CT特征,提高 CT诊断水平.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 21例球形肺炎患者的 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主要 CT表现病灶中央密度高,边缘密度低,显示晕圈状改变,边缘可不规则,有锯齿状改变,肺外周贴近游离胸膜的肺实质病灶可表现为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称为"方形征",病灶内见支气管像,增强后病灶中央可见规则、界面清晰的无强化区;抗炎治疗后复查病灶吸收缩小、消失.结论:上述 CT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诊断球形肺炎和与周围型肺癌、肺结核球鉴别.

  • 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黄宏汉;俞晶;郭光华

    目的:分析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青年人大肠癌的认识.方法:总结我院 5年间收治的 84例年龄低于 35岁青年人大肠癌内镜资料、临床表现、病理、 c- erbB- 2蛋白表达和误诊情况,与同期 573例中老年患者作对比.结果:青年人组大肠癌在内镜特征、肿瘤部位和 c- erbB- 2检测方面与中老年人组患者并无差异,在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肠梗阻发生率,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发生率, Dukes分期 C- D期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青年人大肠癌确诊晚,误诊多,恶性度高,预后差;检测 c- erbB- 2蛋白表达可提示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 胆心综合征 1例

    作者:罗勤;熊长明;柳志红

    患者,女, 43岁,因阵发性腹痛 10年,加重伴发作性头晕 1周入院.患者 10年前因阵发性腹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未进一步诊治.近半年来腹痛发作频繁. 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腹痛,以剑突下为主,持续约 2 h不缓解,伴头晕、心悸、大汗,于当地医院就诊.当时血压 50~ 60 mmHg,心率减慢达 38次 /min,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缓,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缓解,疑为心脏病,转入我院.既往高血压病史 1年,高 150/90 mmHg,平素口服倍他乐克 25 mg,1次 /d,血压控制尚可.入院时体检:血压 150/90 mmHg,心率 65次 /min,心肺及腹部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查血生化示谷丙转氨酶 127 U/L,谷草转氨酶 154 U/L,余正常范围;心脏正侧位片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大致正常,运动核素心肌灌注扫描未见异常.诊断为胆心综合征,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 输卵管妊娠伴输卵管黏膜内翻致失血性休克 1例

    作者:姚桂仙

    患者 28岁,已婚,放环 3年.因阴道不规则流血 2个月,突发下腹痛 1 h于 2004年 4月 25日急诊抬入病房.末次月经为 2004年 2月 24日, 11 d干净,量少,间歇 8 d阴道又流血,反复发作,至昨日血止,偶有下腹痛及肛门下坠感,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 1 h前性生活后突感下腹剧痛,持续性,肛门下坠感,无昏厥史,遂由家人抬入急诊室.查体:体温不升,脉搏 104次 /min,细数,呼吸 24次 /min,血压 25/0 mmHg,脸色苍白,神志淡漠,四肢厥冷,心率 104次 /min,律齐无杂音,双肺无异常,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 2 mL.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畅,后穹窿饱满,触痛,宫颈举痛,子宫前位,略大,压痛,右附件压痛,触诊不满意,左附件未及明显肿块.尿妊娠试验弱阳性.拟诊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立即在抗休克同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大量新鲜血 1 200 mL,血块 500 g,探查子宫前位,略饱满,右输卵管壶腹部管腔黏膜内翻,表面约 3 cm× 3 cm肿块,活动性出血,右卵巢正常,左输卵管近端较细,左卵巢正常.术中行右输卵管切除术.病理诊断:输卵管妊娠伴出血.术中、术后输血 800 mL,抗炎治疗 7 d治愈出院.

  • 鼻腔鼻窦肌上皮瘤 1例

    作者:夏萍

    患者男, 39岁,司机,因"左鼻间歇性鼻塞 20余月"入院,病程中无脓涕,无嗅觉减退,无头痛,近 20 d来自行掏挖左鼻腔有血水样物流出,入院全身检查无异常,未触及肿大之淋巴结.专科检查:鼻中隔左偏,左鼻腔外侧壁膨隆,鼻腔见肉红色新生物,无触痛,易出血,左上颌窦区轻压痛,鼻咽镜查无异常.副鼻窦 CT(冠状位 )示左鼻腔及左上颌窦占位.临床诊断: (1)内翻性乳头状瘤; (2)出血坏死性息肉.经鼻腔取材病理检查未能明确诊断.遂行经鼻内窥镜下左全鼻窦切除术,术中予 30°窥镜下切除鼻腔外侧壁,充分开放筛窦、上颌窦,显露颌隐窝及蝶窦开口,经至术腔轮廓化完全.术中出血约 100 mL,术后 2 d抽取术腔纱条并予每日换药冲洗,临床痊愈出院.病检终诊断为:左鼻肌上皮瘤.随访至今已 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 硫酸镁肌肉注射致猝死 1例

    作者:李卉;王瑛;李彦;刘振华

    患者男, 58岁,因短暂、不定期鼻出血 10余天就诊于耳鼻喉科.检查发现左侧鼻腔的鼻中隔中下部黏膜处有血痂,无活动性出血.测量坐位血压为 180/ 110 mmHg.考虑到鼻出血与高血压有关,随后将患者转到心血管内科就诊.两年前查体时发现血压偏高,但从未用过降压药物.自鼻出血以来,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不适症状.查体: T 36.6℃, P 68次/ min, R 20次/ min,血压 180/ 108 mmHg.神清,四肢皮肤无出血点,心尖搏动不弥散,心界不大, HR 68次/ min,律齐, A2 >P2,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正常.治疗经过:首先口服普萘洛尔 20 mg,同时肌内注射 25%硫酸镁 10 mL.于注射硫酸镁后 30 min测量坐位血压为 130/ 70 mmHg,患者无任何不适,并离开治疗室步行回家.大约在离开治疗室 5 min后,过路行人发现患者猝倒于人行道上,并把患者抬到急诊室.此时患者昏迷不醒、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口唇紫绀.立即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同时心内注射肾上腺素 1 mg、阿托品 1 mg、 10%氯化钙注射液 10 mL, 5 min后重复 1次,并静滴 4%碳酸氢钠 250 mL.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持续 30 min,呼吸心跳未恢复,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心电图检查为一直线,患者已为临床死亡.

  • 弓形体脑病 1例

    作者:冯清燕

    患者,女, 32岁,公务员,低热,抽搐伴意识模糊 1 d入院.入院前 1周出现低热 (37~ 38℃ )、头痛,以前额及眼眶区为主,呈胀痛,在当地医院以感冒治疗,头痛稍缓解.入院前 1 d突然出现发作性四肢强直阵挛性抽搐,意识丧失,双目上翻,持续约 2~ 3 min缓解,随后出现嗜睡伴尿失禁,反复发作 2次.入院后目睹一次抽搐发作,表现同上述.

  • 雷贝拉唑与心得安联用预防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费用研究

    作者:黄德周;林昌平;金尚福;范玲燕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和心得安长期维持治疗以预防门静脉高血压性胃病 (PHG)出血的疗效及费用.方法: 58例 PHG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以雷贝拉唑服药 6个月、心得安及护肝治疗 1年.对照组护肝治疗 1年.观察两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医疗费用及治疗前后 PHG的胃镜下黏膜改变.结果:经 1年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3.3%、 51.9%,费用之比为 1∶ 3.5.治疗组出血发生率及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胃镜下黏膜改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贝拉唑及心得安联用可预防 PHG出血,医疗费用较低.

  • 来氟米特合并小剂量激素治疗 IgA肾病 31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虹;朱起之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用来氟米特合并小剂量激素治疗 IgA肾病的疗效.方法: 31例原发性 IgA肾病患者,按半定量对其进行组织学评分,用来氟米特合并小剂量激素进行治疗.每个疗程为 3个月,治疗长 14个月,分阶段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完全缓解 7例( 22.6%),部分缓解 18例( 58.1%),无效 6例( 19.4%),临床表现为单纯发作性血尿和镜下血尿,病理积分较少者疗效较好;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者疗效较差.治疗中有 4例出现与来氟米特有关的副作用.结论:来氟米特合并小剂量激素治疗 IgA肾病有一定疗效,且副作用轻微,值得进一步前瞻性和对照性研究.

  • 环氧合酶- 2选择性抑制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胡清;吴清明;马玉芳;王道梅;熊奎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 2(COX- 2)选择性抑制剂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增敏作用.方法:将 59例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9例、对照组 30例 ),两组采用相同的放射野、放射总量和分割剂量 ,治疗组在放疗同时给予 COX- 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 ,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采用肿瘤局部控制率 (CR+ PR)作为疗效的评价标准.结果:治疗组在放疗 60Gy时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82.8%比 63.3% ,P< 0.05).结论: COX- 2选择性抑制剂对食管癌放疗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副作用较小、安全、有效.

  •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疗效观察

    作者:王卫卫;赵亚刚;钟武装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乙肝病毒携带者 60例,按 2 ∶ 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 40例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 20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组 HBeAg阴转率、抗 HBe阳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 HBV- DNA阴转率亦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苦参素与拉米夫定联用可显著提高抗乙肝病毒的疗效,并减少乙肝病毒的变异.

  • α-干扰素加抗纤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凤钦;林小田;彭吉力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方法:采用α-干扰素加抗纤汤(柴胡、郁金、鳖甲、丹参、桃仁、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等)联合治疗经病理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58例,并以同期 58例慢性乙肝患者作对照,疗程均为 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清 ALT、 BIL、 A/G、γ球蛋白(γ- G)和肝纤维化指标(如 HA、 P3P、 LN)等水平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 A)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 P< 0.01或 0.05); B超示肝内光点粗、三级血管走行欠清和分布不均影等异常声像图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此外,治疗组 HBeAg阴转率为 61.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6.3%( P < 0.01).结论 :α-干扰素和中药抗纤汤联合应用,对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恢复,抗肝纤维增生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有显著疗效.

  • FE复合酶治疗烧伤创面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牟晓欣;张勇

    目的:观察 FE复合酶对烧伤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 FE复合酶渗透两层纱布覆盖于创面湿敷包扎,每日换药 1~ 2次,每次使用前后均作创面细菌培养,每例使用前后及每隔 1周均做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多种细菌感染创面经换药 1~ 2次后转阴,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经换药 2~ 4次后转阴,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肝肾功能正常.结论: FE复合酶具有较强的广谱杀菌能力,能在烧伤感染创面上安全使用.

  • 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过敏性紫癜 6例临床分析及经验总结

    作者:陈丽琼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全身性血管性疾病 [1],其基本病变是广泛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及渗出性出血和水肿.临床上以皮肤紫癜多见,可伴胃肠道、关节、肾脏等器官的损害,其中肾脏的损害为常见,而神经、胰腺、胆囊受累相对少见.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过敏性紫癜 6例加以分析,并总结过敏性紫癜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功能训练对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期后早期干预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淑梅;赵向;梁洁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 (生后 1 h 内测量 )不足 2 500 g的新生儿,包括早产未成熟儿,足月小样儿.低出生体重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是构成脑性瘫痪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早期干预对减轻脑损伤的危害、预防或减少残障儿童的发生有积极意义.现将我院从 2000年 12月至 2002年 12年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婴儿中随机选取 12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针穿刺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耿怀成;陈龙帮;王靖华;管晓翔;褚晓源;张群

    腹膜后间隙是后腹膜与腹后壁以及盆腔后壁肌肉群之间的广阔潜在间隙,这一间隙内组织松软,有利于肿瘤生长、扩散.腹膜后间隙组织来源复杂,所发生的肿瘤称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s, PRT),绝大多数为恶性,称原发性恶性腹膜后肿瘤( primary malignant retroperitoneal tumors, PMRT),其中以恶性淋巴瘤、脂肪肉瘤和纤维肉瘤较多见 [1];此外还有一部分为转移瘤.对这一部位的肿瘤,在影像学明确后往往采取手术切除.但其中的恶性淋巴瘤( malignant lymphoma, ML)、转移癌 (metastatic carcinoima, MC)并不适宜手术治疗,因此如能在手术前通过其它方法对腹膜后肿瘤作出组织学诊断,可使其中的不适合手术治疗者避免大的手术创伤,及时得到正确的综合治疗.

  • 自制穿刺锥在膀胱穿刺造瘘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詹光友;王坤;王荣

    目前临床膀胱穿刺造瘘术中,所用穿刺锥存在不少弊端,笔者对穿刺锥外套管进行改进后,应用良好,报道如下.

  • 从风湿热患者咽喉中分离出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1株

    作者:黄建林;余步云;古洁若

    M蛋白是 A组链球菌 (GAS)所致的化脓和非化脓疾病的发病过程中重要的毒性物质. GAS有许多血清型.传统分型方法是血清学分型-- M分型 ,但由于 M分型血清制备困难、保存期短 ,该法一直仅限于实验室运用 ,未能在临床普及.近 10多年来 ,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尝试应用于 GAS的分型 ,如核糖体分型、 Vir分型、随机引物 DNA多态性、多位点酶电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多点序列分析、编码 M蛋白的基因( emm基因)序列测定分型法. emm基因序列测定分型法因其鉴别力强、快捷等优点 ,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 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一期手术治疗的体会

    作者:章富成

    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 ,传统治疗方法是分期手术 ,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营养支持的不断完善,腹部联合脏器切除越来越多,现将我院 2004年 6月至 2005年 6月共收治的 32例门脉高压合并胆石症病人一期手术治疗的资料分析如下.

  • 射频消融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中的应用

    作者:侯俊红;杨宗豫

    我院眼科于 2002年 5月开始在鼻内窥镜下使用射频消融进行泪囊鼻腔造孔术,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 5月至 2005年 5月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 26例,男 9例,女 17例,右眼 10例,左眼 9例,双眼 7例;均无鼻腔手术史.其中伴鼻中隔偏曲者 4例,钩突肥大 2例,中鼻甲肥大 1例.年龄 18~ 60岁,平均 37岁,病史 2~ 10年,平均 3.5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泪溢及内眦部肿胀流脓,压迫泪囊中区有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外溢,泪道冲洗不畅,保守治疗效果欠佳.

  • 母乳性黄疸患儿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水平

    作者:马占敏;梁洁;姚爱梅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母乳性黄疸已成为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我科自生化室开展肝功能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 (GGT)及碱性磷酸酶 (ALP)后,发现母乳性黄疸患儿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升高,为探讨其临床意义,现分析如下.

  • CD44v6与热休克蛋白 60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熊正文;王静波;黄勇;李宏伟;胡海霞

    目的:研究人子宫颈鳞癌组织中 CD44v6、热休克蛋白( HSPs) 60的表达状态,并探讨它们与宫颈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 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50例宫颈鳞癌组织、 15例宫颈癌旁组织及 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 CD44v6、 HSP60的表达.结果: CD44v6、 HSP60蛋白定位于宫颈鳞癌细胞的胞质中,在正常宫颈组织、癌旁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20.0%、 33.3%、 74.0%和 33.3%、 46.7%、 88.0%. CD44v6、 HSP60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 0.01).结论: CD44v6、 HSP60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 骨肉瘤中 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潘哲尔;李剑敏;王群姬;叶澄宇;张纯武

    目的:研究骨肉瘤组织中 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 survivin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对 46例原发性骨肉瘤组织中 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46例骨肉瘤组织中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63.0%( 29/46),对照组 12例骨软骨瘤组织中未见表达; survivin表达与外科 Enneking分期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病理分型无关;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者术后 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者( P< 0.05 ).结论: Survivin蛋白在骨肉瘤中高表达,这种特异性表达对促进骨肉瘤细胞恶性增殖具有重要作用, survivin可成为评价骨肉瘤预后的分子指标.

  • 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11639 HSP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抗原性的鉴定

    作者:李妍;宁云山;龙敏;董文其;李明

    目的: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热休克蛋白 A( heat shock protein A,HSPA)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测定、分析其核酸序列,并在 E.coli 中表达 ,研究其抗原性.方法 :应用 PCR技术从 Hp DNA染色体中扩增 HSPA编码基因片段,将其 T- A克隆和测序,并与 GenBank公布的其他 Hp菌株基因序列比较,再将目的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 pGEX- 4T- 1上进行表达和纯化,用 Western blot 检测产物的抗原性并用 ELISA法对 29株小鼠抗 Hp全菌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 HSPA基因全长 351 bp( GenBank登录号为 DQ141574) ,核酸同源性为 96%~ 98%,表达的 HSPA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 41 ku,表达产物可被 Hp感染患者血清识别, 29株抗小鼠 Hp全菌单克隆抗体中有 4株是针对 HSPA抗原的.结论:重组 HSPA具有较好的抗原性,为 Hp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 麻醉科用一次性多功能安全输液器的设计与模拟应用

    作者:单仁勇

    目的:设计一种全新的能满足麻醉科安全方便使用的一次性多功能安全输液器.方法:将普通输液管的莫非氏管顶部和底部改造成平滑半球形结构,在莫非氏管下面增加一个容量相当或略小的贮液管,在贮液管下面增加一个注射口并在莫非氏管中增加一个与该管下段半球形结构相吻合的光滑、柔软、无毒且能自动浮起的小球.结果:( 1)本装置在正常输液时,小球浮起,输液管道自动开放,在液体输完后,小球落入莫非氏管下段的球形结构,堵塞液体通道时,输液管道能自动关闭,这样既可减轻医务人员监视和排气的工作压力,还可避免加压输液时可能导致空气进入人体的危险.( 2)在紧急的情况下,本装置还可以作为一简易加速泵使用,简单操作即可达到快速输液的目的.( 3)本装置在需要进行静脉推注药物时,能通过原有的滤网,避免把玻璃碎片或微粒直接注入体内给病人造成伤害,并可方便地向液满时的莫菲氏管中注入空气.( 4)可根据给药的速度自由调整,避免因没有进行稀释导致进入病人体内的药物一过性浓度太高,易造成病人生命体征的波动.结论:本装置适合作为麻醉科反复加药、加速、减速、排气、药物推注多种操作,可望成为一种多功能安全的一次性输液器,但其确切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观察.

  • 脑钠素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王长远;王晶;孙长怡;秦俭

    在 20世纪 80年代左右,有人推测心脏组织中存在具有利尿、利钠和扩血管作用的肽类生理活性物质. 1985年此生理活性物质经 DEBOLD等鉴定,并将其命名为心房利钠肽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其后在 1988年由 SUDOH等首先从猪脑中分离纯化了一种新的利钠肽,称为脑钠素又称脑利钠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而后又发现了 C-型利钠肽 (C-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这三种肽组成了循环利钠肽家族. BNP主要由心室分泌,起到利尿、利钠、降压和舒张平滑肌等作用,调节体液环境. BNP是反映左室舒张末压的一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以准确地反映左心室功能的变化,与急慢性心衰、原发性高血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与 ANP相比 ,BNP具有体内半衰期长,体外较稳定等特性,以及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 热休克蛋白与肿瘤免疫

    作者:魏红梅;郭坤元

    生物细胞在受热或其它理化因素 (如病毒感染、缺氧、重金属离子、紫外线照射等 ) 的作用下 ,可以启动热休克蛋白基因 ,选择性合成一组高度保守性的蛋白质--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s,HSPs),又称为应激蛋白( stress protein). HSP通过与具有不同功能的多种蛋白质在细胞中形成复合体而参与有关蛋白的折叠、装配、细胞内运输及蛋白质降解等过程 ,调节这些蛋白的活性和功能 ,而自身并不参与大分子蛋白的组成 ,故称为"分子伴侣 (chaperone) ". HSPs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 HSPs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开蓉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 (inhibitor of apoptosis,IAP)家族的新成员 [1],与其他成员相比较,其结构和分布特殊,因而引起广泛的兴趣和研究.它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转化并且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血管的生成和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等作用.本文就 survivin及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及内科治疗进展

    作者:许文平;邱健;丁力

    腹主动脉瘤(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主动脉局限扩张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AAA的发病逐年增多.主动脉重建术和腔内隔绝术使 AAA的手术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但由于手术治疗的风险和局限性,近年来人们对于瘤体较小,近期破裂机率较低的 AAA是否采用手术治疗一直存在争论.随着 AAA发病机制的更深入的研究,人们期望采用药物、基因等手段对 AAA进行病因学治疗,达到控制 AAA生长,预防其破裂的目的.本文就近年来 AAA发病机制及内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几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的进展及应用

    作者:容毓;邓粤敏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TM)的研究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 ,人类发现的特异性较强、灵敏度较高、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已达 100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肿瘤辅助诊断及判断肿瘤预后、转归、评价疗效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已成为临床检测的重要项目之一.目前多采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法 ,以提高肿瘤阳性检出率 ,弥补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不足 [1- 2].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肝纤维化

    作者:张爱;蔡立勉;章丽金

    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是由 NAKAMURA等于 1984年从部分肝切除大鼠血清中分离得到,因其能刺激原代培养肝细胞生长和合成,将其命名为 HGF.自从 HGF发现至今,国内外对其做了许多研究,对它的来源、结构、功能乃至基因序列都有了较为全面、透彻的了解.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活化肝星状细胞 (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 c- met/HGFmRNA和蛋白质合成增加,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 HGF水平升高.因此 HGF与肝纤维化可能有着密切关系.现就 HGF与肝纤维化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作者:王砚青;江时森;刘平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 min再灌注 12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 6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 EPO治疗组 ).连续监测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记录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测定再灌注末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过氧化氢酶( CAT)、 Na+- K+- ATP酶和 Ca2+- ATP酶的变化.结果: EPO降低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持续时间,使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 EPO减少再灌注末心肌 MDA含量,提高心肌 GSH- Px、 CAT、 Na+- K+- ATP酶和 Ca2+- ATP酶的活性,对心肌 SOD活性无影响.结论: EPO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自由基及钙超载的损害有关.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冻存研究

    作者:沈兴;余更生;田杰;刘官信;朱静

    目的:寻求体外培养、冻存、复苏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nsechymal stem cells, MSCs)的方法,为兔 MSCs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取新西兰白兔胫骨穿刺获取骨髓液,以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培养和扩增获得 MSCs,并行液氮冻存,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生物学表现.结果: MSCs为贴壁生长,形态为均匀成纤维细胞样,增殖能力强,传代及冻存后细胞仍然保持其生物学特性.结论: MSCs可采取贴壁筛选法进行较好的纯化和扩增,并可长期保存于液氮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复苏存活.

  • 阿托伐他汀对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路一平;邱健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组织因子( TF)表达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 TF mRNA.结果:在阿托伐他汀作用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及主动脉 TF 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 TF mRNA的表达,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 纳洛酮对实验性心肺复苏脑氧自由基表达的影响

    作者:许松青;陈卓堃;张弋;林珮仪;李燕屏;孙明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心肺复苏后脑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浓度及其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 3组( n=6).空白组,不诱发室颤,仅行预处理;对照组,心跳骤停后予常规心肺复苏术; 纳洛酮组,心跳骤停后予常规心肺复苏术并使用纳洛酮.空白组预处理后 6 h、对照组和纳洛酮组复苏后 6 h取脑组织行 MDA、 SOD浓度测定以及形态学检查.结果:对照组脑组织 MDA的含量高于空白组( P< 0.01)和纳洛酮组( P< 0.01);而纳洛酮组中脑组织 SOD的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01),低于空白组( P< 0.01).对照组神经元出现了明显的病理损害,而纳洛酮组神经元的病理损害低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可减轻心肺复苏后脑组织 MDA的生成,增加 SOD的活力,并可减轻其病理损害,从而减轻神经元的再灌注损伤.

  • 丹酚酸 B对犬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作者:湛月娥;孙莉莎;程玉芳;徐江平

    目的:观察丹酚酸 B静脉注射给药对麻醉犬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犬麻醉后分成 6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不同剂量丹酚酸 B、丹参注射液、恬尔心(盐酸地尔硫衦)注射液,于给药前及给药后 5、 15、 30、 60、 90、 120 min观察犬冠脉血流量、心输出量、动、静脉血氧含量、平均血压,计算心肌耗氧量、心肌氧摄取率、总外周阻力.结果:与生理盐水比较,各剂量丹酚酸 B、阳性对照药丹参注射液、恬尔心均可明显增加麻醉犬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氧摄取率 (P< 0.05),对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无明显影响( P >0.05);丹酚酸 B及丹参注射液对心肌耗氧量降低的作用不显著( P >0.05),而恬尔心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 (P< 0.01).结论:丹酚酸 B对犬心肌耗氧量降低作用不显著,但能增加冠脉血流量,起到改善心肌氧供的作用.

  •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现况及心理护理对策

    作者:李洁明;田丰莲;赵庆国;黄晓晖;江雪芳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患病情况,探讨对其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在广东地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 4 500份 40~ 65岁的围绝经期妇女资料,对其抑郁症状评价采用 Zung自评抑郁量表( SDS)进行调查.结果:对 4 489份有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有抑郁症状者 1 344例,患病率 29.94%.农村患病率是 45.12%,城市是 17.28%.抑郁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少、农民、职员、家庭主妇、退休下岗的妇女患病率高.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状患病率高,心理护理是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干预措施中的重要环节.

  • 直接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作者:陈凤平;罗助荣;盖晓波

    目的:探讨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 32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32例 AMI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 32例患者中疼痛迅速消失 27例,明显减轻 5例 ,术后心电图均无 ST- T段改变与新的 Q波出现,患者住院 4~ 12 d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加强病情观察,术中密切配合是顺利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前提,术后精心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护理工作流程图在心脏介入治疗术中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张明霞

    目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再造心导管术病人护理服务流程,即按学习、设计、实施及评价和完善等阶段,结合病人就医、治疗过程实际情况,将病人需求和规范的临床护理行为制成流程图,实施有形展示.结果:应用导向型流程图护理工作模式,护士行为更加规范化,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护理服务愈加到位,增进了医护配合,增强了医疗安全性,提高了病人满意率.结论:护理工作流程图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整体服务质量,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分阶段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陆月宋

    糖尿病 (DM)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增加. DM患者中 95%以上为 2型 DM患者,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慢性病.因此,如何使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保持良好的健康水平,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护理工作.搞好 DM教育,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主动配合是 DM治疗成功的关键, DM教育已成为 DM防治的一项基本内容 [1].做好健康教育是指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对 DM以及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监测、自我护理的方法.这对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异常妊娠者风疹病毒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周厚成;谢若男;曾嫦;刘兴进

    目的:了解风疹病毒 (RV)与流产、死 (畸 )胎、不孕不育和婴儿黄疸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RV- IgM、 IgG抗体,对 246例异常妊娠患者和 50例健康对照者 RV感染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组 RV- IgM、 IgG阳性率分别为 5.3% (13/246)、 49.2% (121/246),对照组 RV- IgG阳性率为 26.0% (13/50),两组 RV- 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 2=106.367, P< 0.001).结论: RV感染与自然流产、死 (畸 )胎、不孕不育和婴儿黄疸等疾病的发病有关.

  • 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

    作者:邓健康;黄义山

    目的:了解表皮葡萄球菌( SE)的感染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 Vitek- 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分离的 114株 SE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临床分离葡萄球菌以 SE为主( 31.9%, 114/357), SE 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RSE)占 86.8%( 99/114), MRSE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 100%敏感,对利福平敏感性高,对其余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结论: MRSE检出率高,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应加强监测, MRSE感染的抗菌治疗应首选万古霉素.

  • 三氯乙烯中毒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梁金霞

    目的:观察三氯乙烯 (TCE)中毒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60例 TCE中毒患者及 6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 12 h后,凌晨抽取肘静脉血 5 mL,分离血清后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等浓度,应用 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TCE 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肝脏功能明显受损.结论: TCE中毒对肝脏功能损害是明确的,个别还相当严重,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进行护肝治疗.

  • 黄芪对红斑狼疮细胞凋亡和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蔡小燕;许艳丽;林小军;傅君舟;秦曙光;李剑文

    目的:研究黄芪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细胞凋亡和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对 SLE的治疗作用.方法:将 80例初发 SLE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上 Fas、 Bcl- 2抗原的表达和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上 Fas抗原的表达下调 (P< 0.01), Bcl- 2抗原的表达以及 CD4+亚群、 CD4+ /CD8+比值上升 (P< 0.01);其中,治疗后 Fas抗原表达的下调、 CD4+亚群及 CD4+ /CD8+比值的上升在黄芪治疗组更显著 (P< 0.05).结论:黄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激素 /免疫抑制剂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调节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趋于正常,可以作为提高 SLE疗效的重要治疗措施.

  • Mirizzi综合征 13例误诊分析

    作者:卞伟湘;梁绍敏

    目的:探讨 Mirizzi综合征诊断方法,避免临床误诊.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 15例 Mirizzi综合征病人资料.结果:通过术前检查,术前误诊为胆囊炎 5例 , 胆囊结石 3例 ,胆总管结石 5例共 13例,确诊仅 2例,其余均为术中、术后确诊.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可减少 Mirizzi综合征术中胆道损伤发生率,手术方式依病理不同而定. MRCP、 PCT、 ERCP等辅助手段开展有助于本病术前诊断,术中如发现胆囊颈有结石或胆囊管过长,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时,应注意本病可能.

  • 活动后呼吸困难、左侧胸腔积液

    作者:徐虹;李志斌;黄文杰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 38岁,因"活动后呼吸困难 1年,体检发现左侧胸腔积液 1个月",于 2005年 8月 27日入院.患者自 2004年 9月始出现上 3楼及其他较剧烈活动后呼吸困难,休息后症状可自然缓解,无发热、咳嗽、胸痛,无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其他不适主诉,曾在当地医院检查(未摄片),诊断为"胃下垂",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变化. 2005年 7月行健康体检时胸片检查发现"左侧胸腔积液",遂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先后 4次抽胸水(量不清),检查提示"乳糜胸",反复查结核、丝虫、梅毒等均阴性,因治疗效果欠佳就诊收治我科. 2004年 11月以来曾有 4~ 5次咯血,每次量小于 1 mL,为鲜红色血痰.既往史无特殊.育有 3个子女.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 3~ 5 d/周期 (20~ 45)d.查体:一般情况良好,体温 36.5℃,脉搏 85次 /min,呼吸 20次 /min,血压 115/75 mmHg.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口唇无紫绀,左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无胸膜摩擦音,心率 85次 /min,律齐,无杂音,腹部查体无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