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魏敏;吴玉红;周燕斌;曾显声;严英硕;李志平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悬雍垂软腭咽成形术(UPPP)前后的变化.方法:选取OSAHS患者45例,其中30例未予治疗,15例行UPPP手术治疗;选取1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15例正常人作对照,测定各组睡前23:00及次日晨起7:00血清中VEGF和EPO浓度.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的OSAHS患者及UPPP手术前后血清VEGF和EPO浓度的变化.结果:重度OSAHS患者晨起血清中VE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浓度与OSAHS病情严重度有显著相关性;经UPPP手术治疗后,睡前及晨起VEGF浓度都较手术前明显下降.OSAHS轻中度、重度患者血清EPO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前后血清EPO水平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OSAHS患者晨起血清VEGF浓度明显升高,OSAHS病情严重度与VEGF水平显著相关,UPPP手术在近期内能显著改善OSAH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缺氧程度.夜间低氧对病人EPO水平无明显影响,UPPP手术后EPO浓度也无明显变化.

  • 胃癌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熊枝繁;石坚;廖芳;曹仕琼;李丽;吴燕茹;李正英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胃癌患者,36例胃良性疾病和32例正常健康者血清中sFas、sFasL的水平,并比较胃癌组中不同TNM分期的变化.结果:胃癌组血清sFas及sFasL水平均明显高于另两组,且Ⅲ、Ⅳ期水平高于Ⅰ、Ⅱ期.结论:sFas、sFasL的异常变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免疫逃逸机制.

    关键词: 胃肿瘤 抗原 CD95 配体
  • CD40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玲玲;褚迅;黄薇;毕富勇

    目的:观察CD4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及其与Graves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对367例Graves病患者和373例正常对照者CD4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相关性.结果:中国汉族人群CD40基因启动子区存在两处变异:-295C/T和-1C/T,两位点紧密连锁,D'=0.98.两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和单倍型分布频率在病例-对照比较中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女性人群中,-295T和-1C与Graves病有明显关联,P值分别为0.025和0.011;单倍型CT在女性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36%和44%,P=0.007.结论:CD4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能与女性Graves病发病有关,但与男性Graves病发病无关.

  • 心房利钠肽基因T2238C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作者:张永利;杨期东;黄清;周琳;申向民;唐震宇

    目的:了解心房利钠肽(ANP)基因T2238C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对该位点在本院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和分析,并与无脑血管病变的人群(100例)进行比较.结果:本院就诊人群T2238C多态性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但在脑出血患者和无脑血管病变者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NP基因T2238C多态性可能不是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作者:刘永胜;沈青山;朱锐;付度关;汤永谦;陶红;李素珍;叶剑文

    目的: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组(n=60),同时选择一组同期进行冠脉造影(CAA)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42).分别于术前当天及术后24 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CRP、TNFα和cTnⅠ浓度.结果:研究组术前及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Ⅰ浓度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PCI后血浆CRP、TNFα和cTnⅠ浓度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而对照组术前与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Ⅰ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I增加血液CRP、TNFα和cTnⅠ水平.监测血中CRP、TNFα和cTnⅠ有助于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病情的估计及预后的判断.

  • 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C反应蛋白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卢敏;张梦玺;曹军香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C反应蛋白(CRP)、心功能分级与心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51例心力衰竭患者与15例健康对照者抽血测定血浆B型脑钠肽(BNP)及血清CRP浓度,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心力衰竭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Ⅲ、Ⅳ级组.结果:心力衰竭各组BNP、CRP、LVDD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而LVEF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1);BNP和CRP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线性回归分析示BNP与LVEF(r=-0.897,P<0.01)、LVDD(r=0.740,P<0.01)、心功能分级(r=0.793,P<0.01)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而CRP只与心功能分级(r=0.397,P=0.02)相关,与LVEF(r=0.197,P=0.083)、LVDD(r=0.389,P=0.065)无关.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血清CRP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BNP与左心功能状态有良好的相关性,而CRP则没有这种相关性.

  • 抗凝与溶栓治疗老年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赵艳芳;雷万福;刘平;徐建新;王砚青

    目的:观察抗凝及溶栓治疗对老年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DVT的原因.方法:39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发病在72 h之内、年龄在70岁以下、无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共12例,给予静滴尿激酶50万U/d,共5 d,然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000 U,2次/d,共5~7 d.B组为无上述溶栓指征的患者,共27例,给予低分子肝素(用法同A组,如疗效欠佳延长至7~10 d).观察下肢肿胀、疼痛情况,治疗前后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及有无出血等情况,疗程结束后复查彩色多普勒.结果:两组疗效比较,A组显效率显著高于B组,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PLT无显著变化,但治疗后PT延长,Fg降低.未见明显出血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对无手术适应证的老年DVT患者进行抗凝及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如能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则能更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无溶栓指征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同样有效.

  • 乙型肝炎76例肝脏病理与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

    作者:何艳;黎津伶;蒋永芳;龚国忠;罗开忠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并运用时间免疫分辨方法检测其血清HBsAg、HBeAg滴度,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各型肝炎HBsAg、HBeAg及HBV DNA含量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各型HBeAg阳性率均低于HBVDNA阳性率,S1~S4及G1~G4的HBV DN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而S1和G1组HBeAg滴度较高,与其他级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乙型肝炎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和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远期预后的对比研究

    作者:孙联平;李瑞杰;任文林;常芳

    目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预后的差异.方法:对上述两种方法治愈出院的231例ACS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其中介入治疗组103例,药物治疗组128例.结果:患者出院1年后两组远期疗效比较,介入治疗组明显有效(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消失)81例,有效(临床症状减轻)13例,发生心脏事件9例,死亡1例,心脏事件发生率为8.7%;药物治疗组显著疗效48例,有效34例,发生心脏事件46例,死亡7例,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5.9%.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与药物治疗者比较,ACS患者在行介入治疗后,远期疗效明显增高,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表明ACS患者及早行介入治疗,可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肉毒毒素结合作业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手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作者:李江;梁松;张少敏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结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改善手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方法:6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作业疗法、上田法训练及传统中医按摩;对照组采用上田法训练及传统中医按摩.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21,P<0.01),治疗组拇指腕掌外展活动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A型肉毒毒素结合作业疗法能明显提高脑性瘫痪患儿手功能障碍的疗效.

  • 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分析

    作者:冯磊;年士艳;山德生;张兴峰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的不同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04-2005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5 030例,均测定空腹血葡萄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不同性别MS患病率及不同代谢因素异常的发生率,同时分析不同性别MS患者异常代谢因素组合形式的特点.结果:(1)低HDL-C的发生率男女之间无差异;男性高FPG、高TC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超重、高血压、高TG、高尿酸、M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2)男性MS患者中异常率出现高的因素为高TG,MS患者中均100%(465/465)异常.其次为超重,异常率为89.03%(414/465).第三为高血压,并常率为76.13%(354/465).女性MS患者中高TG和超重均达100%(88/88).其次高血压和低HDL-C异常率均为44.32%(39/88).结论:(1)男性代谢因素的异常率及MS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不同性别具有不同的代谢因素异常组合形式,不同性别MS的预防与治疗应有针对性.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性别
  •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的研究

    作者:陈东;商建峰;王伟;肖磊;张慧信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组织发生.方法:对6例SH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以下15种抗体免疫表型的标记,TTF-1、EMA、AE1/AE3、SP-B、Vimetin、CD31、Ⅷ因子、S-100、CgA、Syn、Calretinin、MC及ER、PR、P53.结果:肿瘤组织形态多样,主要由实性区、乳头状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四种组织形态构成,瘤细胞主要由立方细胞和多角形细胞组成.两种细胞共同表达TTF-1和EMA,AE1/AE3、SP-B仅在立方细胞中表达;ER、PR多在多角形细胞中表达,P53在两种细胞中均有表达.结论:SHL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原始呼吸道上皮细胞;SHL的组织形态特征,结合TTF-1、SP-B、EMA、AEl/AE3等免疫表型的标记,有助于SH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壳三糖苷酶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刘兴晖;王伟灵;宋惠;李毅

    目的:通过对血清中壳三糖苷酶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探讨其与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6例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阳性患者的血清壳三糖苷酶活性、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进行分析,并根据CAG结果将其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不同狭窄支数分组,与对照组分析比较其临床意义,同时对壳三糖苷酶基因第10号外显子的24个碱基对重复序列突变进行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血清壳三糖苷酶活性、CRP及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同时多支狭窄的病人其壳三糖苷酶活性大于1支狭窄的病人(P<0.05),冠脉狭窄程度不同者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5),但CRP、IL-6在不同分组中无明显差异.壳三糖苷酶第10号外显子24 bp核苷酸缺失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壳三糖苷酶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度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标志物.未发现对照组与冠心病组之间壳三糖苷酶基因型(NN、ND、DD)和等位基因(N、D)的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提示该基因变异不一定是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的易感因素.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白介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洪琼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IL)变化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2例患HIE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后24 h内及治疗后7 d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1β、6、8水平,并与20例对照新生儿血清IL-1β、6、8水平进行比较.再根据治疗效果将HIE患者分为病情缓解组与病情加重组,并对IL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HIE组的新生儿血清IL-1β、6、8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病情缓解组IL-1β、6、8较急性期明显降低,而病情加重组IL-1β、6、8与急性期相比显著增高.结论:新生儿HIE血清IL-1β、6、8变化与HIE及其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 重组人心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作者:高红丽;严松彪;陈晖;李虹伟;贾三庆;王雷;苏淑红;韩炜

    目的:评价静脉内给予国产重组人心钠肽(recombinant human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rhA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内给予rhANP 0.1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60 min,分别于基线0 h及基线后36 h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在36 h观察期间,评估安全性,包括SBP、HR、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与基线0 h相比,基线36 h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均明显下降[肾素:(9.22±2.74) vs (7.43±2.60)pg/mL,P<0.01;血管紧张素:(234.46±93.40) vs (153.45±51.75)pg/mL,P<0.01;醛固酮:(117.45±9.45) vs (94.42±34.19)pg/mL,P<0.05;去甲肾上腺素:(259.45±54.84) vs (230.88±66.95)pmol/L,P<0.05].在静脉应用rhANP 1 h时SBP明显降低(P<0.01),无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在未特殊处理的情况下血压逐渐恢复至基线时水平.在36 h观察期间各时相点的HR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钾、血钠)在基线0 h和基线后36 h的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应用rhANP能够拮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且安全可行.

  • 血清脂蛋白(a)、胆红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

    作者:程卓;丁晓梅;许明生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和胆红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ACS患者,其中23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5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脂蛋白(a)和胆红素的水平.结果:ACS患者血脂蛋白(a)水平高于SAP患者(P<0.05),ACS患者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低于SAP患者(P<0.05),各组间直接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支病变血脂蛋白(a)比单支病变增高(P<0.05),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脂蛋白(a)和胆红素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血脂蛋白(a)与多支病变有关.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血糖的相关性

    作者:徐婷;颜勤明;徐丽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浓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3例健康人和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血糖已控制与血糖未控制两个亚组)血清CA19-9浓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糖尿病患者CA19-9浓度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CA19-9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但血糖控制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回归方程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浓度与空腹血糖水平呈线性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浓度较正常人群高,且与血糖水平相关.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CA19-9 血糖
  • 肾病综合征伴贫血患儿血及尿促红细胞生成素、转铁蛋白检测的意义

    作者:卢宏柱;张万明;袁岳沙;匡红艳;刘丹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清及尿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转铁蛋白水平的变化与NS合并贫血的关系.方法:NS患儿61例,按是否贫血分为两组,贫血组及非贫血组.比较各组NS极期和恢复期血及尿中转铁蛋白及EPO水平.并选择正常儿童22例作为对照.结果:血清转铁蛋白、EPO,NS伴贫血组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NS不伴贫血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而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NS伴贫血与不伴贫血组比较,转铁蛋白前者较低,但差异无显著性;而EPO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NS伴贫血组尿中转铁蛋白和EPO均较不伴贫血组高(P<0.05).而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尿中未测出转铁蛋白和EPO.贫血比非贫血组蛋白尿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NS患儿血及尿中EPO及转铁蛋白降低,尿中排泄增加.肾功能正常的NS合并贫血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长期蛋白尿导致血中EPO长期降低有关.

  • 药物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晌

    作者:金峰;袁芳;张志坚;乐桥良;朱金照

    目的:探讨三联药物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内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且有慢性牙周炎患者87例进行三联药物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其中46例还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分别于1个月、1年后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采用联合治疗的患者1年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未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59% vs 32%,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且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进行三联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能提高胃内幽门螺杆菌远期根除率.

  • Graves眼病与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及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光明;沈飞霞

    目的:探讨Graves眼病患者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及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107例Graves病患者(其中伴突眼50例,不伴眼病57例)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多态性,分析其基因表型、基因频率与眼病的关系;并分析眼病与年龄、性别、甲状腺肿大程度、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无眼病组(GH组)与伴突眼组(GO组)相比,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的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低TgAb可能是Graves病患者伴发突眼的危险因素(P<0.05),而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甲状腺肿大程度以及血清TPOAb水平相比较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是Graves眼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低TgAb促进Graves眼病的发生;而Graves眼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甲状腺肿大程度以及血TPOAb水平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 RECK基因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相关性在早孕滋养细胞侵袭调控中的作用

    作者:郭君红;邹丽

    目的:探讨RECK基因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相关性在早孕滋养细胞浸润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明胶酶谱法检测52例正常妊娠(早孕组27例、足月妊娠组25例)胎盘组织中RECK表达定位、蛋白含量及MMP-2的活化比例.结果:免疫组化提示早孕、足月妊娠均有RECK蛋白表达,其主要表达在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的胞膜和胞质.RECK表达随孕周增加而增强,早孕组RECK表达明显低于足月妊娠组(P<0.05),且在具有侵袭力的早孕锚定绒毛的细胞柱上RECK表达呈弱阳性;Western blot检测亦显示早期妊娠RECK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足月妊娠(P<0.05));明胶酶谱示MMP-2的活化比例则相反,早孕组MMP-2活化比例明显高于足月妊娠组(P<0.05).结论:MMP-2活性的表达变化与滋养细胞浸润活性呈正相关,而肿瘤抑制基因RECK的表达变化与之呈负相关,MMP-2与RECK基因相互作用在滋养细胞浸润活性调控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酒精性肝病105例临床分析

    作者:苏俊;廖彩仙;周杰;唐浩;张春兴;张守华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AL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LD患者以男性为主,日饮酒量45~600 g,平均年限21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发病年龄均在41~50岁达高峰.ALD的血清酶学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以AST、GGT、AST/ALT升高显著.结论:ALD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于有饮酒嗜好的病人,应定期对AST、AST/ALT、GGT、TBIL等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从而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 影响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临床因素分析

    作者:张文广;程惠安;温小明;汤平

    目的:探讨影响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临床因素.方法:103例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增高(>4.00 ng/mL)行了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对可能影响穿刺活检阳性率的各种因素如经直肠B超、前列腺指检、前列腺按摩、急性尿潴留、前列腺炎等进行分析.结果:单纯PSA增高而无其他影响因素的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前列腺癌)为32.4%,PSA增高而伴有以下可能影响PSA的因素穿刺阳性率分别为,急性尿潴留17.6%(P<0.01)、直肠指检22.7%(P<0.05)、前列腺按摩25.0%(P<0.05)、前列腺炎2/8(P<0.01)、经直肠B超检查2/7(P>0.05).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可受多种临床上常见的因素如直肠指检、前列腺按摩、急性尿潴留、前列腺炎影响,评估前列腺穿刺活检时应予重视.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尿毒症肺52例

    作者:彭建华;张伟君;潘健涛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尿毒症肺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7月至2006年5月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尿毒症肺52例的临床特点、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尿毒症肺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肺部湿性罗音;X线表现以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常见;实验室检查多有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血红蛋白及白蛋白低、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经增加透析次数等处理,症状或体征消失39例,好转12例,死亡1例,其中27例2周后复查胸片基本正常22例,好转5例.结论:尿毒症肺是尿毒症患者非感染性的肺部常见并发症,以充分透析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尿毒症肺的发生.

  • 吞咽协调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赵旸;董继萍;王小菊;梁松;刘洪涛

    目的:观察采用吞咽协调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并发吞咽协调障碍及流涎的效果.方法:对住院的30例脑瘫合并吞咽协调障碍和流涎的患儿进行吞咽协调训练、语言训练、针灸等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吞咽协调障碍恢复情况,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27/30);有9例流涎儿无效,21例Ⅱ~Ⅴ级流涎经训练后转为Ⅰ~Ⅲ级,流涎控制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吞咽协调训练对脑瘫患儿吞咽协调障碍及流涎的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 中央电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

    作者:刘家凤;白玮;张文婷;董莉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40例头位妊娠初产妇分成两组.研究组320例,在产程中应用广州三瑞公司研制的中央电子监护系统进行监护.对照组320例,应用传统的方法听诊胎心.结果: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时应用胎心监护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 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郭璟;郑直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其治愈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年住院肺出血患儿17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发病进行分析,观察其肺出血前主要临床表现及肺出血对X线改变的影响,并进行综合治疗.结果:临床缓解10例,治疗后血气明显改善,少量肺出血较易缓解.结论:减少早产儿出生率可大大降低肺出血的发生,已出生早产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提高肺出血患儿的存活率.

    关键词: 出血 肺疾病 婴儿 新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曹刚;史赛敏;王芬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阴道或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8例宫腔积液患者进行病因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相对照.结果:超声病因诊断与临床病理基本相符84例(77.8%),误诊15例(13.9%),漏诊9例(8.3%).阴道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超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常见宫腔积液的病因诊断能够提供相当准确的客观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作为宫腔积液病因筛查的首选方法.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形成的原因

    作者:张凡;王涛;郭东阳;张光明;郑宇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后早期血栓形成的原因,探索临床在该时期的干预治疗措施.方法:分析近3年我科22例行动静脉内瘘术早期失败患者的资料,总结出10个主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及肾性高血压、血压≤110/70 mmHg、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红蛋白≥130g/L、高凝或高黏状态、动脉射血压低、静脉回流不良或静脉压高、动脉硬化或动脉壁分层、补漏缝合.将以上10个危险因素进行评分,每个因素评1分,总分1~3分为低危,4~5分为中危,超过6分为术后内瘘闭塞的高危患者.结果:22例中有高血压肾病2例,糖尿病肾病11例,其他病因导致的慢性肾衰9例;术前血压低于110/70 mmHg者2例;血红蛋白高于130 g/L者2例;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者16例;血液呈高凝状态者3例;术中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分层者12例;静脉回流不良者5例;动脉射血压力不足者3例;吻合口漏血行补漏缝合者4例.手术后血栓形成的时间为30 min~19 d,平均为术后(5.13±3.02)d.评分结果为低危者8例,中危者11例,高危者3例.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形成的原因中以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为重要,其次是血管外科操作技术问题.术前纠正高凝状态等危险因素,术中提高操作技能,术后给予适当的抗凝治疗可以提高内瘘通畅率.

  • 功能性慢性便秘的影像检查与诊断

    作者:吴德红;杨松;傅秋明;胡承雷;李文举;宋亚峰

    目的:探讨功能性慢性便秘的原因,评价影像学检查与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0例功能性慢性便秘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及临床资料.结果:300例患者均进行了排粪造影检查,阳性率为100%;其中48例进行了结肠运输试验检查,阳性率为75%;10例进行了腹腔造影检查,阳性率为80%.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300例中,非手术治疗124例,有效率97%;手术治疗176例,有效率89%.结论:功能性便秘原因复杂,根据动态改变分为3型,(1)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型;(2)直肠排空障碍型;(3)混合型.影像学检查价值较大,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客观依据.详细的临床资料是提高影像学检查阳性率的重要条件.

  • CD45RO、CD3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林颖

    目的:报告1例CD45RO、CD3阳性表达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并结合文献讨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HE染色、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结果:患者女性,32岁,肿块位于右颈部,镜下瘤细胞形态多样性,核大于正常淋巴细胞2倍以上,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膜除CD45、CD20、CD79α阳性外,CD45RO和CD3也呈弥漫强阳性.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般表达B细胞标记,也可同时表达T细胞标记.

  • 急诊胃镜钛夹术对老年Dieulafoy病的疗效评价

    作者:程德希;陈会松

    目的:评价急诊胃镜钛夹术对老年Dieulafoy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或急诊收治确诊的15例老年Dieulafoy病患者行内科常规治疗同时行急诊胃镜下钛夹止血,出院后随访再出血情况.结果:15例老年Dieulafoy病患者中仅3例于1年内再发出血,其中1例因手术死亡.结论:急诊胃镜下钛夹止血术可作为治疗老年Dieulafoy病的首选方法.

  •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迎春;智发朝

    目的:探讨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肠系膜淋巴管阻塞、肠黏膜屏障损伤、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等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主要病因,发热、消瘦、乏力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结论:临床症状结合全消化道造影、CT及同位素扫描能有效诊断该病,病因治疗为主辅以要素饮食是其主要治疗方式.

  • 小肠恶性肿瘤61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静;董文广

    目的:探讨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1例小肠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病人中有27例(44%)位于十二指肠,22例(36%)位于空肠,12例(20%)位于回肠.29例(48%)病理分型为腺癌,22例(36%)为平滑肌肉瘤,8例(13%)为淋巴瘤,2例(3%)为小肠间质瘤.43例(70%)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术,15例(25%)进行了姑息性手术,3例(5%)进行了急诊探查术.常用的检查手段如(全)消化道钡餐、胃镜、十二指肠镜也能发现部分小肠恶性肿瘤.结论:对一些反复腹痛、腹块、黑便的患者要高度警惕小肠恶性肿瘤的存在,一旦确诊需行根治性切除术,胶囊内镜和小肠镜检查是今后发展的检查项目.

    关键词: 肠肿瘤 小肠 诊断
  • 乳腺癌化疗后继发急性髓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邓晓辉;卞锦国;严云;梁辉

    目的:加深对急性髓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myeloid/natural killercell acute leukemia,MY/NK AL)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乳腺癌化疗后继发MY/NK AL,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例MY/NK AL在形态、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分型上类似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变异型,胞浆内可见细小的嗜苯胺蓝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同时表达髓系(CD33,CD13,MPO)和NK细胞(CD56)相关抗原,CD16(-),HLA-DR(-),两次染色体检查均见复杂异常核型,但未见t(15;17)、PML/RARα基因.临床上有浸润症状(淋巴结肿大、皮肤结节性浸润),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治疗无效,HA方案化疗有一定疗效.患者终因严重心衰、肺部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结论:MY/NK A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极易误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变异型,但两者具有不同的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征.正确鉴别两者,对于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炎症性肠病的内镜诊断探讨

    作者:陈训军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的内镜诊断的方法和思路,并就内镜对它的诊断价值予以评估.方法:回顾本院近5年来住院治疗的确诊(包括在上级医院确诊)的28例炎症性肠病病例的内镜诊断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内镜对炎症性肠病中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0%和50%.结论:内镜及活检是炎症性肠病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但是对炎症性肠病表现只有相对的特异性.内镜追踪观察是提高确诊率和了解病情进展的主要手段.

  • 上消化道穿孔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电子胃镜观察

    作者:李华;王志福;任万英;赵丽婷

    目的:上消化道穿孔中西医结合治疗后,通过电子胃镜观察以确定穿孔的病因、部位、性质及溃疡愈合情况.方法:选择上消化道穿孔患者8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稳定,症状消失,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80例患者于保守治疗2周,胃镜下见穿孔闭合,溃疡面大小在3~5 mm之间,溃疡变浅,白苔少,周围黏膜发生皱褶,黏膜充血水肿消失,溃疡处于红色愈合期.有2例患者于保守治疗10 d,行胃镜检查,见穿孔闭合,但做胃镜后再次出现急性穿孔临床表现.穿孔部位,十二指肠球部前壁76例,胃窦幽门前区小弯侧8例,球后穿孔1例.良性穿孔82例,癌性穿孔3例,均经病理证实.结论:对于上消化道穿孔症状较轻,无弥漫性腹膜炎及空腹穿孔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满意,镜下见溃疡处于红色愈合期.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占18.8%,说明中药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 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气管镜在成人不典型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晓;陈公平;林其昌;郑靖;郑志萍;张昕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气管镜在成人不典型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作用,提高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水平.方法: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并镜下取异物.结果:本组19例支气管异物经气管镜检查发现,同时镜下取出异物16例,取异物成功率84%,3例因异物钳夹困难,由外科手术取出.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对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确诊率高,操作简单,取异物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类癌15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李菁;朱元民;刘玉兰

    目的:分析近12年15例类癌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统计1994年3月至2006年3月本院收治的15例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部位、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1)12年间住院患者中类癌共15例,以消化道类癌多见.(2)10例消化道类癌包括胃类癌4例,直肠类癌4例,结肠类癌2例.(3)10例消化道类癌均经病理诊断证实,确诊时间中位数为9个月,2例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4)10例消化道类癌8例直径小于2 cm,4例合并良性息肉生长.(5)4例患者内镜下切除类癌,2例复发接受手术治疗,另6例中5例接受手术治疗.结论:(1)类癌临床诊断率很低,诊断过程长.(2)消化道类癌恶性度低,远处转移少.(3)类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关键词: 类癌瘤 消化道 诊断
  • 妊娠期糖尿病与母儿预后

    作者:李永芳;杨晓慧;赵雪芳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5例GDM孕妇和165例健康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GDM孕妇妊高征、羊水过多、真菌性阴道炎、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GDM严重影响母儿预后,进行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断及孕期血糖控制,加强围产期GDM孕妇的管理,适时终止妊娠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关键.

  • 残胃病变182例临床与内镜分析

    作者:苏华;吴静;黄敏菁;樊力红

    目的:探讨残胃相关病变的特点、主要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2004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且资料完整的182例残胃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内镜诊断残胃病变,毕Ⅱ氏术后胆汁反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毕Ⅰ氏手术(P<0.05),伴有胆汁反流残胃患者Hp检出率低于无胆汁反流患者(P<0.05).结论:残胃病变发生率高,应掌握手术指征,注意手术方式,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应予促胃动力、吸附胆汁、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以改善残胃病变预后.

  • 血清前降钙素水平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红松;沈忠海

    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水平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的50例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法测定血清PCT水平,并设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PCT水平分为≤0.5 ng/mL、~2.0 ng/mL、~10 ng/mL和>10 ng/mL 4个等级,血清PCT>0.5 ng/mL为阳性阈值.同时对50例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PCT阳性47例,50例正常健康体检组PCT阳性2例(χ2=81.0,P<0.005);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PCT结果分为≤2.0 ng/mL、~10 ng/mL和>10 ng/mL 3个组别,PTC水平越高,痰液培养的阳性率也越高,经显著性检验,χ2=11.85,P<0.005;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痊愈42例,死亡8例,把PCT结果分≤10 ng/mL和>10 ng/mL两个组别,后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前者(χ2=6.29,P<0.025).结论:血清PCT水平可作为下呼吸道感染病人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 住院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早期诊断

    作者:梁燕;符柳江;魏青;朱莉玲;张遇乐

    目的:调查不同胎龄住院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的发生率.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438例早产儿(生后1周内),应用MEGAS-DU4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床边颅脑超声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调查不同胎龄早产儿IVH的发生率.结果:438例早产儿平均胎龄(31.80±2.87)周,平均出生体重(1 836.98±543.95)g,平均颅脑超声初次检查时间(2.91±0.81)d.总的IVH的发生率为40.41%(177/438),其中IVH(Ⅰ级)发生率为26.71%(117/438),IVH(Ⅱ级)发生率为8.68%(38/438),重度IVH(Ⅲ级以上)发生率为5.02%(22/438).61.02%(108/177)的IVH早产儿无明显临床症状,38.98%(69/177)的IVH早产儿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反应低下、激惹、反复呼吸暂停、紫绀、抽搐等.资料显示IVH主要发生在胎龄偏小和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儿.结论:所有住院早产儿在生后1周内均应进行颅脑超声检查,以便筛选出无症状的ⅣH患儿,及早诊治,减少脑出血性损伤.

  • 嗜酸粒细胞性肠炎2例

    作者:李楠;朱建华;陈伟;王艳梅;沙立娜

    嗜酸粒细胞性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少见病,以消化道任一部位管壁的嗜酸粒细胞浸润,管壁水肿、增厚为特征[1].本病按浸润程度分为黏膜型、肌层型和浆膜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作出判断,极易误诊[2].现总结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嗜酸粒细胞性肠炎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 植物日光性皮炎1例

    作者:陈建华;周辉;钟文俊

    植物日光性皮炎(phytophotodermatitis)是患者过多服食光感性植物,并经受强烈日晒后所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皮疹好发于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局部皮肤高度红肿、瘀斑、丘疹、水疱、血疱或坏死等[1].

  • 巨大卵巢畸胎瘤手术治疗1例

    作者:鲁丽

    患者女,35岁,农民,因下腹部包块14年于2006年5月10日入院.患者于14年前妊娠期间检查时发现卵巢有一包块,因无不适症状未行任何治疗及检查.近2年自觉下腹部逐渐隆起,月经不规律,量少,3~4个月行经1次,尿频,服药治疗无效来诊.

  • 蓝光照射致新生儿青铜症1例

    作者:谷翠敏;常大芸;陈吉兰

    患者,男,3 d,因发现皮肤黄染2 d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孕39周经阴道分娩出生,生后无窒息,1 min阿氏评分10分,出生体重3 kg.于生后第2天即发现皮肤黄染,当地医院查肝功能:总胆红素397 μmol/L,间接胆红素386.8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 U/L,查血型为"B"型,其母为"O"型,其父为"AB"型,考虑ABO溶血病.

  • 以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为首发表现的风湿热1例

    作者:戴先才;吴运泉

    患者女,85岁,因摔伤后致间歇性头痛1月,头晕伴双下肢乏力12 h于2005年11月5日就诊入院,既往有痛风病史10余年.查体:神志清,神倦,四肢无畸形,双下肢肌力4级,膝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脑胶质瘤术后肠内营养失败1例

    作者:黄蕾;张继红

    患者男,36岁.因"脑胶质瘤术后20 d"入院,入院诊断:(1)小脑胶质瘤术后;(2)继发性脑干损伤.入院时患者为昏迷状态,上消化道出血,腹软,肠鸣音6次/min.

  • 腹部手术后胃瘫1例

    作者:涂永久;林大富;李锐

    患者男,59岁.大便习惯改变伴脓血便2个月,肛门指诊距肛缘4 cm可及一5 cm×3 cm大小环状肿物,表面菜花状,可推动.活检病理报告示:腺癌.肝脏CT示:肝脏多发转移瘤;CEA 11.3 ng/mL.

  • 高压氧综合治疗外伤性骨髓炎1例

    作者:叶敏;赵爱平;莫日玲

    患者,男,18岁,于2005年11月12日因发生车祸致头部、腹部、左手及左下肢等处受伤,当时昏迷.在外院行脾破裂手术治疗,左胫腓骨、左手掌骨、指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后仍神志不清,左小腿骨折术后伤口感染、渗液,于11月30日转我院治疗.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2例

    作者:乔建萍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又称为明显昼夜波动的进行性肌张力障碍,也有称为肌张力不全综合征,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变异型.我院门诊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 生乳头状耵聍腺瘤1例

    作者:李自强

    患者男,63岁,外耳不适30年,近1个月来感左耳听力下降来院治疗,查体:左外耳道明显狭窄,左外耳道后上壁见1 cm×0.8 cm肿物,行外耳道肿物切除术.

  • 甲亢致传导阻滞及房室结双径路室上速1例

    作者:张大勇;李德才;王庆旭;刘思泰;唐焕君;王永春;舒艳;苏晏

    患者,女,20岁,在校大学生.因阵发性心悸2个月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始出现心悸,每次持续1~2 min,长达8 h.发作时自感心跳快,可以自行终止,均突发突止.发作时可伴头昏、头痛、乏力、出汗,无黑朦及晕厥,无怕热和消瘦.院外发作心电图为"室上速",故入院行射频消融治疗.

  • 百草枯中毒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1例

    作者:孙婷;苟安栓

    百草枯(paraquat)又名克(芫)踪,是一种毒性较强的除草剂,若使用不当或误服均可以造成中毒,严重者可以损害多个脏器,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而死亡.我们于2006年7月救治1例口服PQ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如下.

  • 静脉滴注三磷酸腺苷二钠致高热、寒颤1例

    作者:赵福云

    患者女,21岁,因多食、消瘦、乏力半年加重伴心慌1个月于2006年2月6日入院.查体:甲状腺Ⅲ度肿大.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实验室检查:甲亢三项,T3 6.9 nmol/L,T4 206 nmol/L,TSH 0.1mIU/L,血常规、肝肾功能、B超均正常,临床诊断"甲亢".

  •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许增华;李香莲;谢维炎;刘艳;王卫华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胃镜检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行胃镜检查治疗的患儿60例,分为异丙酚诱导下胃镜操作组(A组)和常规胃镜操作组(B组),观察两组患儿置镜反应,操作前及操作后1、5、10、15 min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上消化道蠕动程度、胃镜操作时间,并记录异丙酚诱导后患儿入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坐起时间.结果:A组惠儿置镜反应小,胃镜操作时间短,异丙酚诱导后1 min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较诱导前明显降低(P<0.05),5、10、15 min无明显差异,平均用药后60 s即可进行胃镜操作,停止用药后(3.0±0.9)min即苏醒,平均用药(3.5±1.8)mg/(kg·h).结论:异丙酚作全身麻醉,具有作用快、时效短、苏醒快、干扰小、副作用小的特点,适合手小儿胃镜操作的需要,值得在临床推广.

  • 大剂量易善复治疗重型肝炎伴中重度黄疸疗效观察

    作者:王卫卫;聂海波;赵亚刚;孙大勇

    目的:探讨大剂量易善复对重型肝炎伴中重度黄疸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8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易善复20 mL,对照组加用思美泰1 000 mg,两组药物均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退黄效果相当,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易善复治疗重型肝炎对促进肝脏代谢、修复损伤的肝细胞、降低黄疸有明显的功效.

  • 帮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160例

    作者:王旭

    目的:观察帮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CVA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帮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沙丁胺醇缓释胶囊治疗,连续用药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5.81,P<0.01).结论:帮备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哮喘 咳嗽 帮备
  • 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镇静的临床观察

    作者:彭涛;肖昭扬;左民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力月西)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的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方法:150例局部麻醉病人分为A、B、C 3组,分别在局部麻醉后,使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A组咪达唑仑0.04 mg/kg+芬太尼0.75μg/kg,B组咪达唑仑0.06 mg/kg+芬太尼0.75μg/kg,C组咪达唑仑0.06 mg/kg+芬太尼1.0μg/kg)至OAA/S镇静深度Ⅱ、Ⅲ、Ⅳ级,观察用药前后病人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对病人术中烦躁的发生率及术中事件的遗忘率进行评估,并统计各组病人咪达唑仑平均用量.结果:A组病人完全遗忘率为50%,B组为88%,C组为96%.C组SpO2在用药后3、5 min有明显下降,共有11例降至93%以下,与A、B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镇静的深度以OAA/SⅡ级为宜.

  • 高龄产妇术后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崔瞻;马平

    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40例择期行剖官产术的足月、单胎高龄产妇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20例.术后分别采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和0.2%的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各组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变化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对PCEA的非常满意率差异无显著性(L组为87.6%,R组为77.9%,P>0.05),左旋布比卡因组稍高于罗哌卡因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用于高龄产妇术后硬膜外镇痛均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

  • 思他宁与垂体后叶素加三腔二囊管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比较

    作者:张启确

    目的:比较应用思他宁与垂体后叶素加三腔二囊管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思他宁0.25 mg静脉注射,继之0.25 mg/h持续静点48 h(治疗组);垂体后叶素3 U/h,持续静点48 h,并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87%,对照组为8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经济情况较好的患者,思他宁可作为首选的止血方案,对经济情况一般的患者,垂体后叶素与三腔二囊管联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周倩;陈定宇;肖正华;余绮玲

    目的:比较胰岛素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和单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1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治疗组(胰岛素加马来酸罗格列酮4 mg/d)与对照组(胰岛素治疗),随访观察1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甘油三酯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5),空腹及餐后2 h血浆胰岛素水平减少(P<0.05),B细胞功能指数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与胰岛素联用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改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贾黎红

    目的:提高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促进呼吸道感染恢复,降低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方法: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急性期发热、咳嗽、扁桃体肿大、肺部罗音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显著降低,总有效率93%.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的免疫治疗药物.

  • 雷公藤多甙在肾移植术后蛋白尿中的应用

    作者:高文波;王亚伟;朱有华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效果.方法:对肾移植术后出现蛋白尿,经常规处理、对症治疗等措施后效果不佳的158例患者,口服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其蛋白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时,缓解95例,改善32例;治疗12周时,缓解135例,改善14例.重新出现蛋白尿的患者经再次治疗后尿蛋白消失.结论:雷公藤多甙对于肾移植术后尿蛋白有显著疗效,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对移植肾脏起保护作用.

  • 刺络拔罐法配合西医治疗痤疮50例临床观察

    作者:周秀莲

    痤疮是青少年男女中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我们以刺络拔罐法配合西药治疗痤疮患者5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鱼钩式睾丸穿刺活检针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雅云;周惠耕;季华;孙亦婷;周黎明;夏爱丽;张国珍;钟寅绵;王华;陈剑茹

    自1995年1月至2006年5月间,我们应用鱼钩式睾丸穿刺活检针对1 103例1 916只睾丸行穿刺活检术,其中行双侧活检813例(1 626只84.9%),单侧活检290例(290只15.1%).与其他活检方法比较,具有一次完成、效果好、使用灵活、迅速准确、微创伤、并发症少、制作工艺简便、经济实用和病人乐意接受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 不规则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8例体会

    作者:汪级木;鹿骅

    鼻中隔矫正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式,但是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病例的特殊性,以及手术方法存在的视野狭小、清晰度较差的缺点,在对高位、后段、嵴突及不规则的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手术时,常常遇到不少困难.

  • 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X射线照射后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功能

    作者:卜俊国

    目的:检测鼻咽癌CNE2细胞射线照射前后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及其功能的变化.方法:利用RT-PCR、Westerb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NE2细胞射线照射前后的mdr1基因和P-gp的表达及对柔红霉素的外排功能.结果:鼻咽癌CNE2细胞射线照射前mdr1基因、P-gp不表达;射线照射后较长时间内mdr1基因、P-gp均明显表达,对柔红霉素的摄取较射线照射前高.结论:鼻咽癌低分化鳞癌细胞CNE2射线照射后化疗敏感性增高,除了多药耐药机制外可能尚存在其他耐药机制.

  • 脐带血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应君;杨汉东;汤天军

    目的:探讨脐带血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动作电位、持续性钙电流特性,以对其进行电生理学鉴定.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法筛选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于DMEM低糖培养基,经5-氮杂胞苷诱导为心肌样细胞,在诱导的不同阶段使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其动作电位、持续性钙电流,并以大鼠心室肌作为对照.结果:脐带血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具有心肌特异性动作电位、持续性钙电流,其心肌特性伴随诱导后培养时间延长日趋典型.结论:脐带血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具有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 应用膜芯片技术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

    作者:张俊仙;吴雪琼;梁建琴;陆阳;雷红;张广宇;乐军;张丽水

    目的:利用膜芯片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枝杆菌分子菌种鉴定方法.方法:以DNA直接测序法为对照,通过PCR-SSCP和膜芯片技术分析11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9种非分枝杆菌和199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种.结果:应用膜芯片技术分析11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7种非分枝杆菌菌株,特异性100%.199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经16S rRNA PCR-SSCP初步菌种鉴定,30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应用膜芯片分析,显示与分枝杆菌属探针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探针a杂交阳性,两种鉴定方法结果一致;169株PCR-SSCP初步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株,经芯片分析,58株为龟分枝杆菌,46株为胞内分枝杆菌,33株为堪萨斯、瘰疬、胃和猿猴分枝杆菌复合群,6株为偶然分枝杆菌,15株为戈登分枝杆菌,3株为鸟分枝杆菌,2株为海和溃疡分枝杆菌复合群,另6株只与探针分枝杆菌杂交,经测序显示2株为胞内分枝杆菌,但其基因序列与标准菌株不完全相同,1株为土分枝杆菌,1株为迪氏分枝杆菌,1株为草分枝杆菌,1株为新金色分枝杆菌,芯片上无鉴定该菌种的探针.结论:应用膜芯片技术可简便、快速、灵敏、特异地将大多数分枝杆菌鉴定到种,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 早产儿早期微量滴服喂养观察

    作者:徐利萍

    随着医学进步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上升,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到治疗.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成功治疗过程牵涉面广.特别是早产儿早期喂养不耐受,依赖静脉营养,治疗时间长,故如何成功开始早期喂养是成功治疗早产儿的关键之一.

  • 艾滋病胃肠道表现与内镜特点

    作者:许捷鸿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缺陷,病程中常出现多种并发症,消化道即是HIV感染过程中常发生并发症的系统之一,以胃肠道表现就诊的患者并不罕见,但由于认识不足,临床上常有漏诊及误诊.本文回顾分析我院以消化道症状就诊的22例艾滋病患者胃肠道临床表现与内镜特点,以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

  • 子宫肌瘤625例子宫出血原因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申健;刘艳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子宫出血是子宫肌瘤主要的临床症状[1].对我院2003-2005年间以子宫出血为指征切除子宫的62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病理学资料进行研究,探讨出血原因,现报告如下.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50例

    作者:谢顺英;盘宗利

    我科于2005年1月起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50例,疗效满意,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 乙脑迟发性脑损害12例临床分析

    作者:谌和声;陈文霞

    现有资料显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主要决定于极期乙脑病毒的直接损伤及炎症反应,并决定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预后.但我院在长期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极少数病例与之不相符,通常在极期后3~7 d发生脑损害.现报告分析如下:

  • 女性不孕症250例临床分析

    作者:宁伟瑛

    女性不孕症发病率不断升高,我院妇科门诊从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接诊不孕症患者250例,现分析如下.

  • 血管生成素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捷;李烈军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初从建立的人腺癌细胞系(HT-29)无血清培养上清分离纯化获得,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显示其有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存在于人血清和多种组织.目前研究表明Ang与肿瘤的快速生长和转移存在密切关系,Ang水平可作为提示有无肿瘤及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 脑红蛋白与脑损伤研究现状

    作者:高贵山;于晓军;徐小虎

    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由德国Burmester等[1]于2000年首先报道,研究发现Ngb只占全脑组织总蛋白含量的0.01%,与氧有很高的亲和力,有利于氧转运通过血脑屏障和提高脑组织氧的利用率等.近几年国内外已有不少相关研究,包括Ngb对脑组织的正常供氧机制,以及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等病理状态下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现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肾性贫血

    作者:任昊

    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病人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造成肾性贫血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以EPO不足为主要原因[1].

  • Slingshot丝切蛋白磷酸酶家族的定位及调节研究新进展

    作者:张卫珍;蔡绍曦;赵海金

    Slingshot(SSH)先是在果蝇的遗传研究中证实的一种专用的丝切蛋白磷酸酶,SSH功能的异常可以导致磷酸化-丝切蛋白(p-coillin)和丝状肌动蛋白(Factin)水平上升及表皮细胞形态改变,包括刚毛的分裂,因分裂的刚毛形状如"弹弓(slingshot)",因此将其命名为Slingshot[1].

  • 组织切片三维重建在泌尿生殖系统形态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刘强;蒋学武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图像处理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学诊断的三维重建显示已开始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但其在组织水平的研究和应用还很少.

  • 5-脂氧化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作者:唐晓明;李洁琪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可引起冠心病、脑梗死等.由于病因复杂,病变发展缓慢,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机制还不完全了解.目前,动脉硬化作为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炎症反应的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 人源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如意;王捷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结合了免疫学和药理学的原理,应用于疾病治疗已有几十年.单克隆抗体在治疗中的运用要特别考虑到生物药效率、耐受性、变化性和适用性.

  • 人源性单链抗体在生殖器疱疹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颖;杨慧兰;樊建勇

    单链抗体(scFv)是将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通过一短肽链连接后融合表达出来的抗体片段,其大小为完整抗体分子的1/6,有与天然抗体相同的抗原结合特征,它又缺乏Fc片段,失去了Fc介导的受体结合作用,使得其快速向靶部位集中;同时scFv还具有分子量小,易入靶细胞,有较强的组织穿透力;免疫原性低,不易产生人抗鼠抗体反应;无Fc段,不易与靶细胞外的细胞结合,且组织分布率高等特点.

  • 猪真皮基质上培养人表皮细胞重组皮肤的实验研究

    作者:易先锋;宋春红;林映莲

    目的:在猪真皮基质培养人表皮细胞重组复合皮.方法:取成人健康的包皮(包皮切除术自愿的提供者)1 cm2全层皮片中用Th-Tr法分离表皮细胞并进行计数,以无血清完全培养基培养法作为原代细胞培养,空白对照组不放任何培养支持物.脱细胞猪真皮基质作为支架的气液界面培养法培养表皮细胞为实验组.形态学、常规组织学、HE染色观察,免疫组织染色(SABC法)检测复合皮肤中Pancy-tokeratin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结果:HE染色显示有2层上皮细胞形成和无基底膜形成,稍有角质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ancy-tokeratin(+++),提示在猪真皮基质上生长的为人表皮细胞;Laminin(±),提示培养的人表皮细胞产生的新的基底膜不明显.结论:在猪真皮基质上能进行人表皮细胞的培养,这种人表皮细胞能存活,但生长不太活跃.基底膜形成不明显.实验证明能在体外构建具有表皮与真皮复合皮肤,但这种复合皮能否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皮肤还需进一步证实.

  • 受体骨髓干细胞于大鼠移植肝内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会迎;郭跃虎;王海澜;高毅;谭浩翔;谢金敏;蒋泽生

    目的:研究受体骨髓干细胞在大鼠移植肝中向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分化情况及其对大鼠原位肝脏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体为雌性Wistar大鼠,受体为雌性SD大鼠.受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实验组(n=12).其中对照组仅行原位肝移植,实验组于术中经门静脉注射雄性SD大鼠骨髓干细胞0.5 mL(1×107/mL).实验组再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分别在术后第7、14、21天切取肝脏,并行Sry原位杂交结合von Willebrand因子(vWF)免疫组化的双标染色,观察受体骨髓干细胞向VECs转化的情况,同时观察术后早期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一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第7天在肝组织内发现Sry与vWF双染阳性细胞,该细胞于第14和21天在血管壁出现.对照组肝脏病理学检查为急性重度排斥反应,实验组为急性轻到中度排斥反应.结论:受体骨髓干细胞能在移植肝的环境中诱导分化为VECs,表达vWF,并可部分替代移植肝本身的VECs;经门静脉输注受体骨髓干细胞可减轻移植肝的急性排斥反应.

  • 改良四氧嘧啶法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

    作者:张传仓;刘卫鹏;杜江;朱为国;封志纯

    目的:对用四氧嘧啶诱导新西兰兔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方法进行改良.方法:按进食状态及给药方法和剂量的不同将新西兰兔分为4个组,对死亡率及成模率进行比较.结果:不禁食给药组死亡率为10%,成模率为0;两次给药组死亡率为10%,成模率为80%;禁食后一次给药组及小剂量给药组的死亡率均为80%,成模率均为20%.结论:采用两次给药的方法效果好,具有成模率高和死亡率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核因子-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竞;包艳;叶迎春;秦莹;王丹;崔静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抑制其表达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DP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8周末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重指数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肾组织NF-κB、MCP-1以及ICAM-1的表达.结果:(1)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肾重指数、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高,DP组也有增高但显著低于DM组(均P<0.01);(2)DM组大鼠肾组织NF-κB、MCP-1以及I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NC组,DP组的表达显著低于DM组而高于NC组(均P<0.01);(3)NF-κB的表达与MCP-1、ICAM-1、尿白蛋白排泄率、肾重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885,P<0.01;r=0.861,P<0.01;r=0.796,P<0.00;r=0.457,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NF-κB表达明显增加,抑制其活性可减少MCP-1、ICAM-1的表达,减轻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 前列腺素E2对创伤弧菌感染肝病大鼠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静;周丽萍;应斌宇;余平安;方周溪

    目的:通过前列腺素E2(PGE2)对创伤弧菌攻击肝病大鼠后心、肝、肺和肾等重要器官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为PGE2应用于创伤弧菌感染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10%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制备慢性肝病大鼠,肌肉注射PGE2后用创伤弧菌腹腔注射菌液0.4 mL/只,约6.0×107 cfu进行攻击,并给予氧氟沙星等药物,常规电镜取材观察心、肝、肺、肾的超微结构,同时与接受相同菌量的肝病大鼠进行比较.结果:肝病大鼠创伤弧菌攻击后表现为心、肝、肺和肾等主要器官损伤严重,尤其是心肌和肺组织,而PGE2联合保护组死亡率较未经保护肝病大鼠创伤弧菌攻击组显著降低(P<0.01),心、肝、肺和肾各器官的超微结构显著改善.结论:PGE2使肝病大鼠创伤弧菌攻击后心、肝、肺和肾各器官的损伤减轻,各组织细胞线粒体肿胀消失.

  • 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对脓毒血症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玉熹;缪心军;徐克;尤荣开;蔡平平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对脓毒血症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分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以下称对照组)、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治疗组(以下称治疗组),假手术组开腹后不行盲肠结扎穿孔,对照组和治疗组予盲肠结扎穿孔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后,治疗组于术前15 min及术后3 h各联合腹腔注射依达拉奉5mg/kg和川芎嗪15 mg/kg,术后18 h采血,血标本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结果:对照组ALT、TNFα较假手术组升高,治疗组ALT、TNFα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川芎嗪联合应用能改善脓毒血症大鼠的肝功能,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血TNFα下降有关.

  • 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梁云芳;黄丽华;袁瑜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把接受检查的患者分为常规检查组(A组)及咪唑安定组(B组);A组患者接受常规胃镜检查,B组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前5 min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0.06 mg/kg).观察并比较两组在胃镜检查中的痛苦反应及血氧饱和度在胃镜检查前后的变化.结果:B组患者各项痛苦反应明显低于A组(P<0.05);检查前、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两组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术中应用咪唑安定安全可靠,并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 胃镜检查 咪唑安定
  • 自护理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励如波;邵建平;应爱卿

    目的:探讨自护理论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对250例住院的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n=120)采用自护理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n=120)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对糖尿病基本知识、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及应急处理、胰岛素注射方法的掌握程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自护理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 Y型留置针两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作者:罗彩利

    我院手术室自2005年起使用Y型BD留置针后,在护理人员中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操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观察,得出这两种方法有明显的优劣之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铁蛋白的临床运用

    作者:马蔡昀;曾慧敏;杨瑞霞

    目的:探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铁蛋白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研究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邋铁蛋白的精密度、准确性和灵敏度,同时与酶标免疫测定法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批内变异系数在1.5%~5.7%,批间变异系数在1.7%~6.7%;灵敏度为2.4 μg/L;不同浓度样本的回收率分别为104.9%和97.8%;与酶标免疫测定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结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铁蛋白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速.

  • ELISA检测甲胎蛋白结果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孙子涵;齐法莲;杜秀敏;徐军;克丙申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在ELISA检测结果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以提高报告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542例患者首先采用ELISA法进行AFP定性筛查,检出的阳性及临床怀疑与肝脏有关的阴性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542例患者中,ELISA法定性检测AFP阳性者为417例,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阳性者370例;125例阴性患者中有48例定量为阳性.结论:对ELISA定性检测AFP阳性及高度怀疑肝脏病变的阴性患者,建议追加定量分析,以排除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 肌酐检测试剂对脂蛋白(a)测定的影响

    作者:叶红;王京;李国权

    目的:了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酐(苦味酸速率法)对检测脂蛋白(a)(免疫比浊法)结果的干扰.方法:对比脂蛋白(a)在紧跟肌酐检测与单独检测的结果,以及分别用NaCl代替肌酐试剂1和试剂2测定脂蛋白(a)时的结果.结果:脂蛋白(a)在紧跟肌酐检测时结果明显升高,NaCl代替肌酐试剂1及试剂2时脂蛋白(a)的测定结果也明显偏高.结论:肌酐检测试剂对脂蛋白(a)的测定有明显正干扰,合理安排肌酐与脂蛋白(a)的分析顺序,可以有效地消除肌酐试剂对脂蛋白(a)测定结果的干扰.

  • 静脉血样品放置时间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方伟祯;蔡振华;陈梅

    目的:探讨静脉血样品放置时间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38例静脉血标本分别于0、1、2、4、8、24、48 h用Sysmex XE-2100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大部分参数在8 h内没有显著性改变,24 h改变明显,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和血小板压积在2 h内已明显增高.结论:静脉血标本应于8 h内用Sysmex XE-2100测定完成.

  • 三种不同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邹享珍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TRUST、TPPA、ELISA的阳性率分别为86.7%、98.3%、98.9%.特异性分别为78.9%、96.6%、90.9%.同时发现ELISA检测时存在假阳性.结论:TRUST不适合梅毒的诊断.ELISA可作为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一种理想筛查方法,但对ELISA阳性标本应做TPPA检测,对ELISA检测阴性的标本则不需TPPA确诊.

  • 静脉滴注丹参冻干粉注射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58例

    作者:符名谮;何家雄;陈凯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丹参冻干粉注射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和眩晕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丹参冻干粉注射剂静脉滴注;对照组用能量合剂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 d,随访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成治疗及随访者58例,其中治愈28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4例;对照组完成治疗及随访者47例,其中治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408 7,P<0.05).治疗组失访2例,失访率为3.3%;而对照组失访13例,失访率为21.7%,治疗组失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619 0,P<0.01).结论:丹参冻干粉注射剂静脉滴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缺血性心脏病基因学治疗进展

    作者:彭昱东;曾秋棠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溶栓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的临床广泛运用,使早期开通冠脉血流、挽救缺血的心肌细胞成为可能.但其在改善心肌血供的同时仍可能伴随再灌注损伤、心室重构和长期心肌缺血后的"无复流"等问题,所以从基因学角度探索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新方法有潜在的价值.缺血性心脏病的基因学治疗在刺激血管再生和减轻再灌注损伤等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本文旨在对缺血性心脏病基因学治疗的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

  • 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情绪、哮喘控制及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志平;钟韵;郭禹标;彭丽红;黄旭斌;黄建强;谢灿茂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简称支喘)患者的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得分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确诊的44例支喘患者经治疗后同时填写抑郁相关心理测试(CES-D)量表、ACT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对所得数据以CES-D得分按有无抑郁情绪排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抑郁情绪的支喘患者超过20%;有、无抑郁情绪组间生存质量及其5个构成因素中的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的反应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CT得分及构成生存质量因素中的活动受限组间比较差异虽未见显著性(P>0.05),但其得分均值与设计相符;相关分析显示,支喘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生存质量及构成生存质量5因素中的心理状况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ACT得分及构成生存质量其他3个因素则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要减轻和消除支喘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ACT得分和生存质量,一方面要有效地控制病情,另一方面要在精神心理层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采用健康教育辅导等,双管齐下方可奏效.

  • 恶性肿瘤现患者社区综合性规范化管理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文志;冯汝就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现患者社区综合性规范化管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鹤山市某社区4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一组(管理组)按WHO和国际肿瘤研究中心等机构关于恶性肿瘤现患者社区综合性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技术标准,结合该社区的经济、文化实际情况,实施社区综合性规范化管理,另外一组(对照组)不实施上述管理.分别在管理实施之前及1年后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表(QOL-CCC)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管理组在管理实施之前QOL总分、躯体纬度分、心理纬度分、社会纬度分、物质生活纬度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在管理实施1年后上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现患者社区中综合性规范化管理模式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