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脑出血患者 38例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作者:杨玉先;罗伟文;李水彬;涂碧芳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 3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第 7、 14、 21、 28、 35、 42天的外周血 CD4+、 CD8+ T淋巴细胞进行动态检测.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第 7、 14天周围血 CD4+、CD8+细胞和 CD4+ /CD8+比值均较健康对照组低(P< 0. 01),而第 35、42天的 CD4+、 CD8+ 细胞和 CD4+ /CD8+比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脑出血患者第 7、 14天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第 21天开始逐渐恢复,第 35天基本恢复正常,提示急性脑出血后预防感染的重点时期是发病后 35 d之内.

  • 65岁以上老年人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旭萍

    目的:探讨 65岁以上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全部患者均行头颅 CT确诊,以 65~ 90岁脑梗死患者 68例为观察组,并设<60岁中年人脑梗死患者 7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多个梗死灶为 51. 5%,双侧脑梗死为 42. 7%,与对照组比较, P< 0. 01.结论:高血压、高血压伴冠心病或 (和 )糖尿病是 65岁以上老年人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该年龄组脑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多脏器损害严重,致残率、病死率高.

  • 湖北和深圳两家医院低血钾瘫痪的不同特点

    作者:陶静;晏洁影

    目的:探讨湖北和深圳两地低血钾瘫痪患者的临床差异.方法:分析两地 264例低血钾患者在发病率、年龄、性别、病因、临床表现及补钾疗效的不同特点.结果:两地患者均有四肢瘫痪,但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轻重不同,疗效不一.结论:两地低血钾瘫痪在流行病学特点和病因上有很大差异,并因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和补钾疗效也有很大差异.

    关键词: 低钾血症 麻痹
  • 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部损害32例分析

    作者:陈波;钟小劲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损害的病变特征,为早期发现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 1995-2005年收治的 32例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呼吸困难有明显好转, 6例患者无明显改善, 4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规作胸片、肺功能检测等,对患者加强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肺部病变的检出率,积极防治,早期诊断、治疗可能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损害发生、发展的关键.

  • 高频超声观察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许少兰;孙花;肖敏;田相亭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对比观察不同机制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96例高血压患者分成福辛普利组 31例,伊贝沙坦组 31例,对照组 34例,应用高频超声对比观察 3组患者用药前后肱动脉对反应性充血和喷硝酸甘油的反应.结果: 3组患者血压均下降至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福辛普利组和伊贝沙坦组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较对照组增高(P< 0. 01);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频超声能无创、准确地观察福辛普利和伊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有益于临床药效的评估.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心脏损害 218例临床分析

    作者:覃肇源;覃有振;马建中;丘小汕;黄婷婷;沈振宇

    目的:分析 218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并评价心电图(ECG)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在 JIA伴有心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1994年 6月至 2004年 8月在我科住院确诊为 JIA、心血管系统资料较完整的患儿的心脏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心悸、气促各有 7例.血乳酸脱氢酶(LDH)升高 99例,占检测人数的 46. 9%;肌酸激酶同工酶 MB(CK- MB)升高 24例(占 24. 2%);发现心包炎 12例,占总例数的 5. 05%;心律失常有 69例,占检查人数的 31. 65%. 55例行 UCG检查,出现心脏结构、心包或瓣膜病变 26例,占 47. 3%.结论: JIA患儿心脏损害不少见,特别是心酶升高、心律失常及心瓣膜病变, ECG及 UCG对 JIA的心脏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40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伟;粱彦芳;王立

    目的:探讨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 40例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内分泌功能、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 11例,女 29例;平均病程 7. 1年;席汉综合征 16例,垂体瘤 15例,颅咽管瘤 2例,特发性垂体功能减退 3例,空泡蝶鞍 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 1例, 生殖细胞瘤 1例; 75%以上患者有性腺功能低下表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占 60%,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者不足 50%, 严重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者较少,发生低血压、低血钠和低血糖者在 10%以下.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在临床是少见病、疑难病,以靶腺的激素缺失为首要临床表现, 需要用相应激素替代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 垂体功能减退症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体会

    作者:冯清华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唇腭裂修复术病人 56例,采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进行诱导和麻醉维持.观察(1)术中 BP、 HR变化,并与麻醉前对比;(2)麻醉时间和麻醉药用量,停药至清醒拔管时间 ;(3)呼吸抑制,上呼吸道梗阻,缺 O2,恶心呕吐等术后并发症.结果:麻醉效果良好,术中 BP、 HR平稳,与麻醉前对比差异无显著性.麻醉时间(1. 6± 0. 4) h,麻醉药用量异丙酚(195± 96) mg,氯胺酮(125± 48) mg;停药至拔管时间(24± 2. 9) min.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 6例,无呼吸抑制,上呼吸道梗阻,缺氧现象.结论:异丙酸复合氯胺酮用于唇腭裂修复术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

  • 支气管扩张性咯血动脉血供的DSA研究和临床意义

    作者:陈国东;陈胜利;赵子文;黄子诚;黄齐好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动脉血供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对行 DSA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的 32例支气管扩张性咯血病人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支扩咯血患者供血动脉的数量每例由 1到 8支不等,平均 2. 5支 /例;以支气管动脉供血为主者占 84. 4%(27/32),其中单纯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者占 65. 6%(21/32);有 NBSA供血者占 34. 4% (11/32),其中 NBSA为主要供血源者占 15. 6%(5/32).供血动脉来源与病灶所在解剖位置、累及范围和胸膜增厚粘连密切相关.结论:了解支扩咯血的动脉血供特点对快速和准确找到咯血责任血管,避免漏栓,保证咯血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 微量肝素和中小剂量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疗效的比较

    作者:陈玲珍;尹松梅;谢双锋;聂大年;马丽萍

    目的:比较微量肝素与中小剂量肝素 (MLDH)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 56例确诊为 DIC患者按肝素治疗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微量肝素组 30例, MLDH组 26例.微量肝素组每天普通肝素量为 12~ 25 mg,分 2次静脉滴注; MLDH组每天普通肝素量为 50~ 100 mg,分 2~ 4次静脉滴注,两组其他治疗原则相同,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及出血情况.结果:微量肝素组治愈率 53%, MLDH组治愈率 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5),微量肝素组的患者用肝素后出血情况没有加重; MLDH组 5例患者用肝素后出血情况加重,发生率 19%,显著高于微量肝素治疗 DIC组(P<0. 05).结论:微量肝素治疗 DIC较中小剂量肝素疗效好,副作用小.

  • 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62例临床分析

    作者:史赛卿

    目的:了解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发病因素及诊治特点.方法:对近 5年我科收治的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患者 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外伤引起者 45例,占病例总数 72. 6%,因戴角膜接触镜 8例(12. 9%),角膜长时间暴露 4例(6. 5%),角膜软化继发细菌感染占 3例(4. 8%),眼手术后 2例(3. 2%).结论: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多由外伤引起,幼儿检查较困难.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地处理儿童化脓性角膜溃疡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角膜溃疡 儿童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沈波;李艳;张薇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 (continous blood purification)抢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效果及体会.方法:用百特公司 Accura CRRT机,碳酸氢盐置换液(采用南京军区总院配方), 12例 MODS患者接受日间 CBP治疗, 8~ 16 h/d,透析液 50 mL/min,后稀释补充置换液 3~ 4 L/h,平均治疗时间为 116. 8 h.结果: 12例患者存活 7例 ,死亡 5例; 9例患者治疗前需用升压药维持血压, 治疗 1 h后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明显上升,心率显著下降 (P< 0. 05),血清 BUN、 Cr、 K+、 AST、 ALT显著下降.结论: CBP能有效改善肝肾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用于 MODS的治疗.

  • 2型糖尿病控制治疗 120例分析

    作者:邓之敏;赵亮;钟源乐;钟国球;谭经福;张小敏

    目的:了解 2型糖尿病的控制状况,为开展 2型糖尿病干预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采用 CSSD70测评得分,分析 120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得分与年龄、性别、首发症状、病程、并发症、文化程度、随机血糖、拥有的糖尿病控制工具、糖尿病家族史等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女性在生存技能、疾病知识掌握上不如男性;文化程度较低患者除自觉症状外各方面均不如文化程度较高者.讨论: 2型糖尿病控制状况的评估,对全面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指导开展患者治疗教育,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有利.

  • 肾活检患者805例肾小球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黄萍萍;梁东;唐德燊;陈孝文;许勇芝;黄志清

    目的:探讨 805例已接受肾病理活检的患者肾小球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间的联系.方法:对 805例肾活检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小球疾病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31. 2± 17. 6)岁.接受肾病理活检患者构成比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 80. 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 18. 8%,小管间质性疾病占 1.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男女比例为 1. 16∶ 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男女比例为 0.37∶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肾脏病患者的高发年龄段为 15~ 34岁.本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 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占首位,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占第二位.肾小球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其次为尿检异常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结论: 805例接受肾病理活检患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常见的肾脏疾病,青年男性多发;狼疮性肾炎是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青年女性多发.肾病综合征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期诊断及防治的探讨

    作者:吴迅;袁淑燕;郭小芳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期诊断及防治的方法.方法:对 28例产前孕母已诊断梅毒并治疗后娩出的新生儿与 30例产后才诊断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产前治疗组与产前未治疗组的新生儿在孕周、体重、皮肤损害、肝脾肿大、肺炎、胎盘异常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01).宫内规则治疗后,娩出的新生儿无症状,不治疗娩出的出现临床症状,不规则治疗、宫内治疗时间不足的可有可无症状.结论:对娩出时有皮肤损害、肝脾肿大、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盘异常、窒息等新生儿应高度怀疑先天性梅毒,做梅毒确诊试验和母婴传播性疾病的检查.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均应治疗,青霉素治疗有效,规则治疗预后良好.建议孕期常规做梅毒筛查,使确诊者胎儿在宫内便进行早期驱梅治疗.

    关键词: 梅毒 先天性 婴儿 新生
  • 腔隙性脑梗死197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永鸿;周庆昆;卢颖瑜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病因、临床表现、脑 CT及 MRI特点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 197例腔隙性脑梗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97例患者有高血压史 155例 (78. 7% ),糖尿病 124例 (62. 9% ),冠心病 102例 (51. 8% ),高脂血症 110例 (55. 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5例 (17. 8% ),烟酒嗜好 89例 (45. 2% ).按 Fisher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单纯运动性轻偏瘫 (PMH)98例, PMH变异型 12例,感觉运动性卒中 (SMS)9例,单纯感觉性卒中 (PSS)6例,构音-手笨拙综合征 (DHS)3例,腔隙状态 (LS)23例,无症状腔隙性梗塞 (ALI)35例,丘脑内囊综合征 (TICS)11例.病灶基底节区多见 121例 (占 61. 4% ),其次为内囊、侧脑室、侧脑室旁及放射冠,少见部位有丘脑、额叶、顶叶及脑干.结论: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乃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CT扫描或 MRI是佳的诊断手段, 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显示明显优于 CT.

    关键词: 脑梗塞
  • 抗结核药物加猫爪草胶囊治疗颈淋巴结核60例

    作者:韩其峰;万洪强;张梅;李广中;张金贵

    目的:通过猫爪草胶囊治疗加用抗结核药物对颈淋巴结核的研究,寻找一条治疗浅表淋巴结核的新途径.方法:收集门诊和住院颈淋巴结核 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 2DL2ZS/4DL2抗结核治疗.治疗组给予 2DL2ZS/4DL2和猫爪草胶囊, 4粒,每天 3次,用 6 d停 3 d为 1周期,共 10周期 (90 d).所有病例每个月对包块变化情况进行测量 (查体及 B超 )和登记,所有的病例均随访 1年.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总有效率为 100%,治疗组临床治愈率 93. 3%,对照组 78. 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1).随访 1年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 95. 1%,对照组 83. 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 94. 5%,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有 3例复发,复发率 5. 5%,治疗组无复发.结论:抗结核药物加猫爪草胶囊对颈淋巴结核临床治愈率高,无复发,是一条有效的治疗颈淋巴结核的新途径.

  • 大肠息肉 272例临床分析

    作者:梁若玲;侯俊;邱磊;蒋卫红;李静娴;冼连琴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病理资料、内镜治疗特点及随访情况.方法:将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病理资料、内镜治疗特点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上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有腹痛、腹部不适等,少数有便血或黏液血便;病理类型多数为增生性、炎性及腺瘤,伴绒毛状、体积较大者易发生癌变;内镜切除顺利,无并发症,随访有复发.结论:大肠息肉大部分可结肠镜检查确诊,并行镜下治疗;息肉可发生恶变,临床上需积极治疗并适时随访.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部症状78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英姿;甄建壮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部症状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部症状 78例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脑部症状病因依次为:失衡综合征(42. 3%),低血压(12. 8%),高血压脑病(12. 8%), TIA(9. 0%),脑梗塞(10. 3%),脑出血(6. 4%),低血糖反应(5. 1%),透析脑病(1. 3%).死亡原因主要是脑部严重器质性损害.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部症状是多种因素引起,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应采取个体化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尿毒症 肾透析 脑病
  • 儿童杀鼠剂中毒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

    作者:钟桴;高岩;李颖杰;叶红;邓颖敏

    目的 :了解儿童杀鼠剂中毒的原因,探讨有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2年 12月至 2004年 12月收治的 136例儿童杀鼠剂中毒的临床资料 ,总结多种因素对儿童杀鼠剂中毒的影响.结果 : 中毒高发年龄为 2~ 4岁,全年以 3~ 4月及 12月多发,因误服鼠饵中毒占 66.9%,地点多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84.6%),中毒者大部分是来自农民、城市外来暂住人口家庭的散居儿童.治疗上血液净化组较非血液净化组恢复快、预后好.结论 :儿童杀鼠剂中毒多发生在春季和秋冬季,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和文化素质较低的家庭.强调加强儿童监管,加强杀鼠剂和环境卫生管理,早期诊治,提倡血液净化治疗.

  • 鼻腔巨大木质异物存留3个月1例

    作者:张燕;亓召芹

    患者, 女,35岁,因鼻外伤后右侧鼻塞3个月,于2003年4月26日来院就诊.病人于3个月前因鼻外伤于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右侧鼻腔通气差,后渐加重,至完全堵塞.

  • 阿奇霉素静滴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张建华;许强;刘丽丽

    患者,女, 45岁,因咳嗽、咳痰 2 d,于 2004年 12月 26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 36. 5 ℃,脉博 65次 /min,血压 16. 0/11. 0 kPa;双肺呼吸音粗,偶闻及干性罗音,心率 65次 /min,心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腹部及四肢正常,胸部 X线透视肺纹理增粗.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川崎病1例

    作者:李修贵;李淑芳

    患儿,男, 2岁,因皮肤出血点 2个月,于 1年前查血小板为 (20~ 60)× 109/L,骨髓穿刺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丙种球蛋白 400 mg/(kg* d),共用 5 d;静滴地塞米松 0. 5 mg/(kg* d), 7 d后改口服强的松 1. 5 mg/(kg* d),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 2个月后查血小板仍为 (40~ 70)× 109/L,小剂量 5 mg/d,维持治疗 6个月后,查血小板仍低于正常值,遂停用强地松.定期复查血小板仍低,时有皮肤少许出血点.

  • 嗜水气单胞菌引起透析病人菌血症1例

    作者:闫东辉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引起肠道感染,肠道外主要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从血液标本中分离出本菌较少见. 2005年 1月我们从患有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的门诊病人血液标本中分离出 1株此菌.

  • 口服优降糖致低血糖昏迷1例

    作者:曹江乐;单文俊

    患者男, 58岁,因患 2型糖尿病 2年,近 2周由于血糖升高口服优降糖 5 mg, 1日 2次,服药第 14天患者突然出现昏迷症状,遂来我医院就诊.查体:面部潮红,呼吸急促,颈软,双肺呼吸粗,可闻及少量的湿罗音;心率 110次 /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季肋下未触及,肠鸣音弱;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 8. 6× 109/L,中性细胞 0. 84;急查血糖为 2. 1 mmol/L,诊断为低血糖昏迷.遂给予 10%葡萄糖液 500 mL静脉滴注, 20 min后患者转醒.

  • Peutz-Jeghers综合征并发多种肿瘤1例

    作者:贾国葆;吴建胜;黄智铭;韩清锡

    患者,女, 31岁,因"间歇性黏液血便 1年,下腹部疼痛伴肛门坠胀感 1周"入院. 26年前患者口唇、颊黏膜、手指及足趾掌面出现明显的褐色和黑色不等的色素沉着; 23年前因"肠套叠"行局部肠段切除; 12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 5年前因"乳腺纤维腺瘤"行纤维腺瘤切除; 1年前发现子宫肌瘤.

  • 合并重度麻痹性肠梗阻的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

    作者:铉立国;马飞雕;王岩

    恶性嗜铬细胞癌以便秘、肠梗阻为突出表现临床少见.笔者曾遇 1例,现报告如下.

  • 腮腺导管断裂误诊为颊间隙感染1例

    作者:李文友;宋丽芳;邵景华;王荣华

    患者,男,50岁,因刀砍伤及右侧颊部 4 d伴右面部肿痛而来诊,于 2004年 8月 7日收住院.病人伤后立即在当地医院给予清创缝合术、肌注 TAT 1 500 IU、抗炎、止血等治疗.伤后次日,右颊部红肿、疼痛及触痛明显,张口受限,进食困难.诊断为: (1)右颊部软组织刀砍伤; (2)颊间隙感染.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甄沛林;谢仕斌;麦强才

    目的:初步评价聚乙二醇 (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 PEG干扰素α- 2a(40 ku), 180 μ g,肌注,每周 1次,联合利巴韦林 900~ 1 200 mg/d,口服,疗程均为 48周.分别于治疗中 12周、 24周、 48周及治疗结束后 24周评价疗效,并观察药物副反应.结果:在治疗 12周时有 13/15例出现血清 ALT正常,血清 HCV- RNA阴性 (< 80拷贝 /mL),早期应答率为 86. 6%;在治疗结束时有 13/15例患者血清 ALT正常,血清 HCV- RNA阴性 (< 80拷贝 /mL),完全应答率为 86. 6%;在治疗结束后 24周有 3/13例患者出现 ALT升高,血清 HCV- RNA阳转,持续应答率为 76. 9%,复发率为 23. 1%;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血 WBC、血红蛋白下降及低热、肌肉酸痛,大多不影响治疗.结论: 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 西沙必利联用达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作者:刘剑文;黄元熹;蔡艳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联用达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寻找治疗 FD的有效途径.方法: 138例 FD患者随机分为 3组:西沙必利组 46例;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 46例;达吉组 46例. 3组均连续用药 4周.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治疗前后进行 B超胃排空功能检测.结果: 3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 80.4%、 95.7%、 76.1%, 3组比较,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较西沙必利组、达吉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 0.05、 P< 0.01);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胃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 0.05).结论: 3组治疗 FD的方法均有效,而西沙必利联用达吉组治疗 FD的效果好.

  • 吸入舒利迭治疗哮喘的疗效分析

    作者:谢娟;邓星奇;高育瑶

    目的:观察舒利迭 (氟替卡松加沙美特罗 )治疗成人中重度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吸入舒利迭 50/250(每泡含沙美特罗 50 μ g,氟替卡松 250 μ g), 1泡 /次,每日 2次,连续用 3个月,自身对照观察大呼气峰流速值 (PEF)、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日间症状和夜间症状的评分、夜间憋醒次数、全天无症状天数、速效β 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的变化和生命质量 (AQLQ)问卷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吸入舒利迭治疗 1、 4、 8、 12周后, PEF分别增加 11.4%、 24.6%、 25.7%、 26.4%; FEV1分别增加 15.7%、 17.9%、 18.7%、 19.6%;日间症状评分分别减少 58.3%、 64.6%、 78.4%、 79.1%;夜间症状评分分别减少 51.0%、 59.9% 、 67.2%、 68.6%; 夜间憋醒次数分别减少 62.1%、 77.2%、 75.7%、 76.5%;全天无症状天数分别增加 42.4%、 68.3%、 71.3%、 72.3%;使用速效β 2受体激动剂 (喘乐宁 )的次数分别减少 61.4%、 73.9%、 75.1%、 75.9% ;生命质量综合评分显著改善.结论:舒利迭能够控制大多数成人中重度缓解期哮喘患者的症状,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 阿司匹林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作者:肖骅;周建庆;葛世俊;高丛光;赵维庆;陈文采;柳俊平;沈文均;周军波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 116例 AMI伴心力衰竭 (心衰 )病人进行随访(平均随访 253 d)以确定转归,回顾性分析 AMI病人有关病史及治疗措施,进行 Cox多因素生存分析及卡方分析.结果:阿司匹林、 ACEI与 AMI病死率独立相关.未用阿司匹林和 ACEI组、单用阿司匹林或 ACEI组、阿司匹林与 ACEI合用组病死率分别是 89. 3%、 62. 2%、 35. 3%, 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阿司匹林与 ACEI合用比单用更有助于降低 AMI病死率.

  • 窄谱 UVB联合阿维A酸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

    作者:王冬云;葛文娱;刘平;王永贤;彭振辉;谭升顺

    目的:观察 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 (NB- UVB)联合阿维 A酸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单独采用 NB- UVB照射、单独应用阿维 A酸治疗及 NB- UVB联合阿维 A酸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 95例,并以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价疗效.结果: 在(27. 15± 4. 28) d、(28. 52± 5. 31) d、(18. 75± 3. 24) d治疗后,窄谱 UVB照射组、阿维 A酸治疗组、窄谱 UVB联合阿维 A酸治疗组治疗前后 PASI评分改善率分别为 (78. 54± 23. 65)%、 (79. 16± 22. 89)%、 (89. 48± 25. 34)%;与阿维 A酸治疗组比较,窄谱 UVB照射组与其疗效相当(P >0. 05),而窄谱 UVB联合阿维 A酸治疗组则在更短的治疗时间(P< 0. 05)取得了更好的疗效(P< 0. 05).结论: 窄谱 UVB联合阿维 A酸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凯时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淤胆的临床观察

    作者:观晓辉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凯时对病毒性肝炎重度淤胆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进行前瞻性试验. 7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重度淤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两组患者均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加用凯时,疗程 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TBil、 DBil、 ALT、 ALP、 GGT、 PAT血清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60% (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P< 0. 01或 P< 0. 05),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1).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凯时可有效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重度淤胆.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 CPAP预防超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作者:杨杰;刘瑛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 (PS) 预防超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 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2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mt, ELBWI)气管内滴注单剂预防量 PS后使用 CPAP通气方式,并与 20例未用 PS及 CPAP的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结果:预防组给予预防量 PS后使用 CPAP通气方式,其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明显改善,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 (9. 5± 6. 9) d, (2. 6± 3. 8) d 和 (80. 8± 17. 8) d .而对照组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 (13. 1± 6. 5) d, (4. 3± 3. 2) d 和 (98. 8± 27. 8) d,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5) .结论: PS预防性给药并联合鼻塞 CPAP可改善早产儿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激发感染的发生.

  • 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龙列明

    目的:观察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与疗效确切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泰特)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将我院 2003年 5月至 2004年 12月的 88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 56例,对照组 3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再给予注射型凯西莱治疗 1个月,对照组则给予注射型泰特治疗 1个月,治疗前和结束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肝功能、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组间比较除白蛋白和球蛋白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2. 14%和 78. 13%,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凯西莱针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观察

    作者:杨红;张波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2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给予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 1. 2 g静脉注射,每日 2次,体温正常或症状改善改为口服片剂,每次 0. 625 g,每日 2次,疗程 14 d.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变化,所有患者用药前后做尿常规,清洁中段尿培养+药敏试验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治愈 33例 (78. 6% ),无效 5例 (11. 9% ),复发 4例 (9. 5% ),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阿莫西林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气道狭窄处放置吸氧管1例

    作者:阿依努尔

    患者 ,男, 70岁,因咳嗽、痰血 2个月,胸闷、气短 10 d于 2003年 7月入院.胸部 CT检查报告左上肺占位性病变并肺不张、左侧胸腔积液.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一新生物完全堵塞左上叶口,并侵犯左主支气管, 1/4左主支气管被堵塞,钳取后病检报告左上肺鳞癌.诊断明确为左上肺鳞癌并左侧胸膜转移,已无手术机会,故给予 NP方案全身化疗及胸腔内局部治疗, 2个周期化疗后患者左上肺病灶有所缩小且胸腔内无积液生成,一般情况较好,建议患者行左主支气管架植入术,但被患者拒绝.此后 10个月患者未再就诊.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随诊病例分析

    作者:程小曲;罗福华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简称甲亢 )未见报道.现将笔者长期随诊的此类病例 7例作一临床分析.

  • 2:1心房扑动2例误诊分析

    作者:常延华

    1房室传导的心房扑动其心电图表现有时与窦性心动过速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容易误诊,现报告 2例.

  • 喜辽妥软膏的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王强;林萍

    喜辽妥软膏的有效成分是组织性肝磷脂,属粘多糖类,具有抗凝、抗炎、抑制胶原纤维细胞增值,促进透明质酸合成的作用.我科于 1995年 6~ 12月在临床应用喜辽妥软膏,取得了明显疗效.

  • 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5例

    作者:魏振;李利昕;王卫东

    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复杂骨折,常为粉碎性骨折,是难治疗的骨折之一,容易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及畸形的发生.自 2000年 1月至 2003年 12月间,我们采用 GSH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3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高血压病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作者:何(戈口)

    高血压病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我国城镇发病率为 2.85%,其中确诊高血压 0.9% [1]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同程度高血压与脑卒中呈明显相关 [2] .目前,世界公认治疗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3].我院进行社区血压普查发现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防治知识欠缺,有鉴于此,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 2004年 3月至 2004年 6月在社区开展了高血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 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研究

    作者:赫庆兰;林运智;刘继烈

    为探讨脑梗死与继发性癫痫的关系并协助治疗,现将我科自 1993年 3月至 2002年 3月住院并经头颅 CT或 MRI检查证实的脑梗死患者 1 674例,继发癫痫的 104例资料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 阿普唑仑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头痛5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智明

    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SAH)主要的一种临床表现,其严重程度常使人病人难以忍受,导致躁动、失眠,以致加重高血压,增加再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Foley管法取食管异物的临床观察

    作者:夏清丽

    为取食管内的异物,长期以来,不得不采取传统的硬式操作 (即硬直食管硬镜法 ),但其常可造成上消化道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失血、肿胀、瘀血及裂伤等,有时甚至可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穿孔及大出血等,或因其机械性压迫可致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若已明确为外形规则、表面光滑的食管异物 (如硬币、纽扣、围棋子,不带尖锐扣针的徽章等 ),且病人又无明显的禁忌证 (如极其严重的感染或嵌顿等 )时,可以采用 Foley食管法取出及硬直食管镜法取出异物.笔者对两种食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生物学信息的研究

    作者:刘心亮;熊益群;晏雪生;徐绍钢

    目的:探索基因表达谱技术在肝硬化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及其诊断方法研究的应用.方法:应用含 8 192个人体 cDNA的微阵列芯片和来自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标记 cDNA,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各 15例基因表达谱.通过 GenePix4000B扫描芯片仪和 ImaGene 3. 0软件分析 Cy3、 Cy5两种荧光信号的强度和比值.结果:在 8 192个基因中, 2组中筛选出有差异的基因 60个,占 0. 73%,其中主要是炎症、凋亡基因、细胞外基质蛋白基因、细胞生长调节基因,占 71. 6%.结论:基因表达谱技术可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诊断研究提供大量有益的生物学信息.

  •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的初步研究

    作者:吴涛;白海;王景昌;路继红;欧剑锋

    目的:建立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MSCs)体外培养和扩增的方法,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建立稳定的 MSCs体外培养扩增体系.方法:取正常成人骨髓,用含 10%新生牛血清的 LG- DMEM培养液培养、扩增后,进行倒置显微镜观察,测定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培养扩增获取的成人骨髓 MSCs形态均一,增殖能力强.所获得细胞 CD44表达阳性, CD19、 CD15、 CD45、 CD34、 CD38、 CD4、 CD8表达阴性.结论:所建立的分离和培养方法可获取骨髓黏附细胞中一组独特的细胞群,具有 MSCs的生物学特性.

  • 成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

    作者:张蓉;刘莉;张岩实;张清萍;梅其炳

    目的:以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建立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的方法.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法从健康人外周血获取单核细胞,加入 IL- 4、 GM- CSF和 TNF-α培养 7~ 9 d成为 DC,进行细胞形态学、表面标志及混和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的鉴定.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经诱导培养后,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特征,表达高水平的 MHC- II类抗原和 CD86共刺激分子以及多种表面标志,在 MLR中能有效地刺激同种异体的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可以成功地诱导为具有典型形态特征及功能的 DC.

  • 百草枯中毒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邵春风;周志俊

    百草枯 (paraquat, PQ),又名克芜踪、对草快.化学名称是 1, 1′-二甲基- 4, 4′- 联吡啶阳离子盐 (1, 1′- dimethy1- 4, 4'- bipyridylium),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有机杂环类速效触杀型脱叶剂及除草剂,在我国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2003年国内登记厂家有 20余家. PQ 对人畜有较强毒性,急性中毒死亡率极高.目前, PQ中毒无特效解毒剂,笔者试就近年来国内外 PQ中毒救治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卡那霉素致豚鼠耳蜗细胞凋亡及 caspase- 3表达的研究

    作者:杨俊慧;刘兆华

    目的:探讨卡那霉素耳慢性中毒与豚鼠耳蜗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耳蜗细胞凋亡是否与凋亡蛋白酶 caspase- 3信号转导有关.方法:取 50只豚鼠随机分为 5组,实验组连续 14 d肌肉注射硫酸卡那霉素, 200 mg/(kg* d),分别对健康对照组及停药 1、 3、 7、 14 d组处死豚鼠,处死前检测其 ABR的变化,并利用 TUNEL法检测耳蜗细胞凋亡情况及免疫组化法测定 caspase- 3的表达.结果:豚鼠卡那霉素耳慢性中毒后,随停药时间延长, ABR阈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同时耳蜗细胞的凋亡数增多,且愈近底回愈多,愈近顶回则愈少. caspase- 3阳性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1). 结论:卡那霉素耳慢性损害与耳蜗细胞的凋亡有关;耳蜗细胞的凋亡过程中有 Caspase- 3的激活.

  • 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观察及机制初探

    作者:马善峰;关宿东;汪思应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不同血糖浓度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大鼠的心肌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 64只,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NC组) 32只,实验组(DM组) 32只. DM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 55 mg/kg诱发 DM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又随机分为 4组,每组 8只.分别观察病程 2周、 4周、 6周、 8周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生化指标的变化.另取 SD大鼠 40只,随机分出 8只作为对照组(NC),其余用上述方法造模,并按后一次血糖浓度分为 3组: 16. 7~ 21. 6 mmol/L(DM1组), 21. 7~ 26. 6 mmol/L(DM2组), 26. 7 mmol/L以上(DM3组).比较各组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 NC组比, DM大鼠第 4周心肌 LVEDP、-dp/dtmax、 MDA含量,第 6周除 CK外各项指标、第 8周心肌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1~ 0. 05).不同血糖浓度 DM大鼠各项指标与 N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1~ 0. 05).与 DM1组比, DM2组 LVEDP、-dp/dtmax、 t-dp/dt、 CK、 SOD、 MDA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1~ 0. 05), DM3组各项指标除 LDH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1~ 0. 05);与 DM2组比, DM3组 LVSP、 LVEDP、+ dp/dtmax、 SOD差异有显著性(P< 0. 01~ 0. 05).结论: DM大鼠从第 4周开始出现心肌舒张受限,第 6周开始出现心肌收缩障碍,心肌组织酶明显改变,随病程延长、血糖浓度升高而逐渐加重.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作者:林映芬;许英;黄雯;吴素虹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 28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家属在围手术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28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同意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更加配合治疗,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对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陈凤葵;林惠盈;吴文铮

    目的:探讨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 2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进行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 pH、氧合指数、 HCO3-,动脉血乳酸、中心静脉压、血压、 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13例救治成功, 11例死亡,死亡率 45.8%;治疗后总体 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他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可以减少.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及早进行连续血液净化,可避免发生不可逆性脏器功能损害,可提高救治率,而在临床上仔细观察、精心的护理对感染性休克的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

  • 骨折后应用大仑丁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1例护理体会

    作者:林惠盈;陈凤葵;吴文铮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室首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合并颅骨与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专科护理.结果:经过在中心 ICU的及时治疗、严密监测及骨专科护理,该患者皮疹消失,皮肤生长良好,并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病人防止感染是关键,应加强患者皮肤创面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渡过急性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评价

    作者:周强;张文;黄宪章;丁海明;徐宁;庄俊华;张秀明;梁伟雄

    目的:评价 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方法 :通过对不同浓度样品甲状腺激素 (T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甲胎蛋白 (AFP)含量的测定,对仪器进行精密度、灵敏度、干扰、回收试验.结果 :批内 CV均小于 4%,批间 CV均小于 5%; T4、 HCG、 AFP回收率分别为 98. 7%~ 103. 5%、 100. 5%~ 103. 4%、 97. 8%~ 104. 1%,灵敏度分别为 3. 4 nmol/L、 2. 7 mIU/mL、 1. 4 ng/mL;无样品间的交叉污染. 结论 :该仪器主要指标结果准确,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干扰小,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免疫测定
  • Nijmegen测定法的简化及其在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郑卫东;曾淑燕;范小斌

    目的:探讨简化的 Nijmegen法在诊断获得性凝血因子抑制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 APTT测定、 APTT交叉试验、 APTT孵育交叉试验以及 FVⅢ: C活性、 FIX: C活性测定对可疑患者进行初步诊断;采用简化的 Nijmegen法对 4例初步诊断存在凝血因子抑制物的患者进行抑制物的定量测定.结果: 4例患者 APTT均延长; APTT交叉试验和 APTT孵育交叉试验结果:加 1/10正常血浆及等量正常血浆均不能使延长的 APTT恢复正常,而且加入等量正常血浆的 APTT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延长; 4例患者中有 1例为甲型血友病并发 FVⅢ抑制物,其血浆 FVⅢ: C活性及 FVⅢ抑制物的测定结果分别为 1. 0%和 320 BU/mL; 2例为获得性甲型血友病患者,其血浆 FVⅢ: C分别为 0. 6%和 1. 3%,其血浆 FVⅢ抑制物分别为 92 BU/mL和 192 BU/mL;另外 1例为乙型血友病并发 FIX抑制物,其血浆 FIX: C活性及 FIX抑制物的测定结果分别为 1. 2%和 100 BU/mL.结论:简化的 Nijmegen法适合于对血友病患者或者获得性血友病患者产生凝血因子抑制物的分析评价;对凝血因子抑制物的检测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监测

    作者:何树洪;崔颖鹏;任斌

    目的: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院内分布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 VITEK- 60鉴定细菌,药敏用 K- B法,用双纸片法检测 ESBLs.结果: 2002-2004年 3年间共分离出 1 183株大肠埃希菌,产酶株占 27%;肺炎克雷伯菌 661株,产酶株占 25. 4%.产 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敏感率均在 97%以上.产 ESBLs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 81. 1%和 71. 2%,而产 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余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不佳.结论:产 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应控制三代头孢抗生素的使用以遏止 ESBLS菌株不断上升的势头.

  • 16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云;王惠萱;张悦;李雪梅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 164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痰液(38. 4%)、分泌物(26. 2%)、脓液(19. 5%)为分离率高的 3种标本.在 11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好,耐药率低为 9. 8 %,其次为阿米卡星 19. 5%和环丙沙星 26. 8%.结论:亚胺培南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药物.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 ICU 病房病原菌的临床分析

    作者:樊最末;张立强

    目的:了解 ICU病房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以及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 2001年 1月至 2004年 10月 ICU 124例院内肺部感染者取深部痰液进行培养并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 138株病原菌,其中 G-菌 104株占 75. 4%, G+菌 24株占 17. 4%,真菌 10株占 7. 2%.前两位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 36株,阴沟肠杆菌 17株.药敏试验显示: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高达 83. 3%,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敏感率高达 100%.结论: 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以 G-菌为主,应合理选用抗生素.

  • 连柏半夏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临床研究

    作者:兰小平;张松林;朱怀珍

    目的:观察连柏半夏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 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 2组, 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丽珠得乐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自拟连柏半夏汤化裁煎服,观察治疗 4周后溃疡愈合率、 HP清除率, 12周后溃疡复发率、 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 4周后溃疡愈合率 90%, HP清除率 92%;对照组分别为 58%, 60%; 12周后治疗组溃疡复发率 9%, HP根除率 69%;对照组分别为 29%, 22%.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1).结论:联合采用连柏半夏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

  • 增髓汤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改善骨髓抑制的研究

    作者:张宏;李国康

    目的:利用中药增髓汤解决乳腺癌化疗后常见的骨髓抑制现象.方法:治疗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口服增髓汤,对照组患者口服利血生、鲨肝醇,观察两组患者的血中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提升白细胞、血小板含量优于西药组,血红蛋白含量两组无显著意义.结论:口服增髓汤对于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有保护作用,能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 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作者:黄美杏;陈学远;谭玉萍;龙学明;韦思尊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 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 1(ET- 1)的变化.结果:川芎嗪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治疗后血 NO升高、 ET- 1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5).结论: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抑制 ET- 1而增加 NO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进展

    作者:陶怡;陈瑞林

    1 类风湿关节炎 (RA)和类风湿血管炎 (RV)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炎主要影响外周关节,通常呈对称性,呈交替缓解和复发的临床进程.

  • 磁共振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林庆衍;周毅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其主要病理变化为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进而形成血管翳,血管翳自滑膜折返处向关节软骨表面延伸侵蚀破坏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质,纤维软骨、韧带、肌腱等亦可同时受累,终导致不可逆性的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丧失.其病变呈慢性、进行性,关节破坏多发生在起病的前两年内,因此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十分关键.

  • 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治疗进展

    作者:孙凌云

    类风湿关节炎 (RA)是活性 T细胞浸润引起滑膜血管增殖及血管翳形成,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的的破坏, 30%和 70%分别在发病的 1年和 2年内出现关节的侵蚀 [1]. 40%以上在诊断 RA 4年内丧失劳动力 [2].近年来,以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 1(IL- 1) 及 T、 B淋巴细胞为靶向的生物治疗,使部分难治性 RA患者得到了控制,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就国外目前广泛使用且疗效肯定、相对安全的几种生物制剂简介如下.

  •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茹;栗占国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在我国患病率约为 0. 32%~ 0. 36%,主要表现为全身多关节的慢性侵蚀性滑膜炎,随病情进展可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者可出现全身多系统损害.近十余年来,人们对 RA治疗的认识有了重要转变,早期规范化治疗及新型抗风湿药物的出现给 RA患者带来了希望.

  • 内皮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与类风湿关节炎

    作者:潘云峰

    1984年 O' Brien首先报告牛肺动脉及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泌一种可以持续收缩牛肺动脉血管活性多肽样物质,此后多位学者的研究发现培养的动物内皮细胞可释放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物质,至 1988年,日本学者 Yanagisawa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上清液成功分离和纯化了这种生物活性多肽,并正式命名为内皮素(endothelim, ET) [1].后续研究发现 ET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 [2],其血管活性作用、促有丝分裂、纤维化等作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并直接促成了应用 ET受体拮抗剂干预 ET病理作用的治疗尝试.

  • 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作者:古洁若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种发病机制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的患病率约为 0. 32%~ 0. 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病理改变为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临床研究显示,约 70%以上的 RA患者存在关节侵蚀性改变,其中约 90%发生在病程的前 2年, 35%左右的患者在发病 3年半时停止工作.国内外风湿病学专家达成了对 RA患者应该积极采取联合治疗策略这一共识.但是否对所有 RA患者都必须采取联合治疗 ?如何联合才是好的选择 ?联合治疗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如何?在这些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论.近二十年来,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