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脾酪氨酸激酶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廖玲;刘泓基;彭艳;薄晓通;王宏伟;吉艳荣;葛文泓

    目的:观察脾酪氨酸激酶(Syk)与袁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胃癌惠者及20例癌旁组织中Svk与EGFR蛋白表达;分析在不同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远处转移等胃癌组织中syk及ECF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Syk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X2=24.69,P<0.01);EGFR蛋白在胃癌的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X2=12.06,P<0.01),Syk及EGFR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类、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结论:Syk和EGFR均参与了胃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 小密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薛明;秦勤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小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densily lipoprotein,sLDL)水平与冠状动脉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76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是否有主要冠状动脉或(和)其主要分支直径狭窄≥50%的情况分为对照组及冠心痛组,计算所有受试者的冠状动脉损伤严重程度积分(censini 积分),并测定其血浆中sLDL在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中所占的百分率.结果:冠心病组血浆s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LDL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23,P<0.01).结论:sLDL是冠心痛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冠状动脉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达标调脂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

    作者:付颖瑜;陈小燕;汤庆;黄晓淳;肖文霞

    目的:探讨以达标为靶目标的调脂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的影响.方法:84例病程在1年以内、无AS的T2DM患者,在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强化血糖、血压迭标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达标调脂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AS斑块情况.结果:治疗2年后两组颈动脉IMT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迭标调脂治疗组颈动脉内AS斑块发生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是否接受达标调脂治疗是影响颈动脉血管内AS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新诊断、已经接受强化血糖及血压达标治疗的T2DM患者,进一步采取以达标为靶目标的调脂治疗能有效减少颈动脉内AS斑块的发生.

  • 超声心动图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透析前后左心结构与功能变化

    作者:徐明;李国英;邱少东;陈菲

    目的:对比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hronic renal failure,CRF)与对照组及CRF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5例CRF患者,分别于血液透析前、后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另随机选取2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常规测量指标包括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EF)及有无心包积液(pericardial effusion,PCE)等,比较CRF患者与对照组及CRF患者自身透析前、后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RF患者左心结构发生明显变化,LAD、IVSd、LVMI、LVPWd、LVDd均显著增大,且超过50%CRF患者不同程度出现心包积液.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减低.与透析前比较,透析后CRF患者LAD、LVDd减小,但Ⅳsd、LVMI、LVPWd无显著变化.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改善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对提高业已受损的CRF患者左心功能并无助益.UCG作为一种简便易行、无创的影像学检查,能实时监测CRF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严重烧伤患者血清sP、sE-选择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唐喜军;陈松;郑水华;田文芳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旱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选择素)、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s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USA)定量检测32例严重烧伤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的水平.结果: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均有表达,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结论:严重烧伤后早期患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升高,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全身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有关,血小板可能在烧伤后机体凝血功能异常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Caveolin-1在卵巢上皮性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曾琼;遇桂芳;左艳;李玉英;杨静;叶延清

    目的:研究caveolin-1在卵巢上皮性腺癌(以下简称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正常卵巢组织、38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20例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组织和38例卵巢癌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分析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相对于正常卵巢组织,caveolin-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p<0.000 1),且随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少(P<0.05),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P<0.01),伴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者,caveolin-l表达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aveolin-1的表达降低与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caveolin-1的表达异常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抵抗素、脂联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潞;赵红丽;张晓丹;王帅;李纯;谭力力;周杨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抵抗素、脂联素(Ad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非ST段抬高ACS的患者106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69例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37例;另入选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例及健康对照组35例.所有入选患者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高密度胆固醇(HDL)、甘油三酯(TG)及hs-CRP检测,并测定Adp及抵抗素水平.结果:与SAP组比较,UA组及NSTEMI组抵抗素水平增高,Adp减低(P<0.05).NSTEMI组hs-CRP水平较健康时照组及SAP组明显增高(P<0.05).非ST段抬高ACS患者中,高危险组hs-CRP及抵抗素水平增高,Adp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dp与抵抗素呈负相关(r=-0.829,P<0.001),抵抗素与HDL呈负相关(r=-0.312,P=0.047),Adp与HDL呈正相关(r=0.304,P=0.053).结论: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hs-CRP、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低危险组,而Adp水平显著低于中低危险组;hs-CRP、抵抗素、Adp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

  • 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心肌保护作用和抗炎作用

    作者:张胜叶;黄晏;张锦;牛欢;赵乾;李一佳

    目的:探讨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心肌保护作用和抗炎作用.方法:选择78例6 h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的AMI患者作为病例组.检测入院即刻和术后6、24、48、72 h的血清EPO、IL-6、hs-CRP,并检测入院即刻和术后6、12、24、48、72 h的三联水平.另外选择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仅检测体检当天的EPO、IL-6、hs-CRP和三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术前EPO、IL-6、hs-CRP、三联均高于NC组(P<0.05),Mb、eTnI、CKMB、IL-6、hs-CRP分别于术后6、12、12、24、48 h达到峰值,EPO于术后24 h降到低;术前和术后24 h AMI组EPO与IL-6、hs-CRP、三联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内源性EPO在AMI介入前后存在应激性升高,具有减小心肌梗死面积的心肌保护作用和抗炎作用.

  • 玻璃纤维桩和插销式铸造金属桩核在根分叉较大双根前磨牙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丘洪添;尹高权;张超;蔡秋云

    目的:观察并比较玻璃纤维桩和插销式铸造金属桩核在根分叉较大双根前磨牙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颗需行桩核冠修复的根分又较大双根前磨牙,分别用玻璃纤维桩(A组,39颗)和插销式铸造金属桩核(B组,40颗)制作桩核,用烤瓷全冠进行修复,所有患者修复后经过3、6、12、24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A组治疗成功37颗(94.9%),2例失败;B组治疗成功36颗(90.0%),4例失败.两组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插销式铸造金属桩核烤瓷冠修复根分叉较大双根前磨牙均能达到较好的疗效.玻璃纤维桩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超声检测及意义

    作者:司华鹏;唐靖;王继青;寻志杰

    目的: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对已确诊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疾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解下肢动脉硬化与冠心痛之间关系.方法:采用高频探头对临床已确诊的冠心痛患者136例(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痛对照者100例(对照组)进行分析对比,观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包括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形成).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下肢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0.6%νs 12.0%(P<0.01),并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下肢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增加.多支病变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单只病变组,为87.5%νs 46.4%(P<0.01).结论:下肢动脉硬化与冠心痛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下肢动脉硬化对冠心病发生及病变程度的预测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无和病变程度.

  • 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评估研究

    作者:邱晓佳;刘刚;周杰;池响峰;高海燕

    目的:对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风险以及营养不足的情况进行评估和研究,为开展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对91例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用NRS 2002 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通过体质指数和血清白蛋白判断营养不足状况.结果:NRS 2002的适用率为100%,营养风险(NRS≥3分)的发生率为71.43%,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13.19%:存在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83.33%,而其营养不足的发生率19.44%:留置胃管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85.71%.而其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42.86%.结论: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存在严重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以血清白蛋白水平作为评价患者营养状况有其局限性,应以血清前白蛋白的连续监测作为临床营养不足和营养治疗的动态监测指标.

  • 单纯餐后高血糖对脑梗死发病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黄艺洪;庞伟冰;骆焕洪;由行

    目的:探讨单纯餐后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241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血糖,依血糖情况分为血糖正常组、单纯餐后高血糖组、非单纯餐后高血糖组.在发病2周后,复查头颅CT,计算梗死灶体积,并随访3个月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3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正常血糖组、单纯餐后高血糖组、非单纯餐后高血糖组的梗死灶体积分别是(4.083±2.641)cm3、(5.942±2.923)cm3、(6.052±2.583)cm3;3组间入院时及6个月后的NIHSS评分分别是:8.742±2.474、5.892±1.961;10.321 ±2.193、7.104 ±2.351:10.533 ±2.962、7.243 ±2.174.3组间比较,后2组比血糖正常组脑梗死灶大,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高,预后差(P<0.05).而单纯餐后高血糖组与非单纯性餐后高血糖组相比,梗死灶、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餐后高血糖可加重脑梗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梗死灶大,临床预后差.

  • 子宫内膜骨桥蛋白和整合素ανβ3表达与IVF-ET反复种植失败的关系

    作者:杨海燕;倪吴花;余蓉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和整合素ανβ3在人子宫内膜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反复种植失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5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研究组)及35例正常妇女(对照组)各时期子宫内膜组织中OPN和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结果:OPN在增殖晚期开始表达,整合素ανβ3则在分泌中期开始出现并表现为强表达,两者在分泌中、晚期的表达水平均较其余各期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在研究组种植窗期内膜的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结论:OPN和整合素ανβ3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协调表达且呈现明显周期依赖性,参与子宫内膜客受性的建立;两者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种植窗期内膜中的表达明显减弱.可能是引起种植失败的原因之一.

  •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刘静;陆彪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住院确诊为HSP20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临床类型、M、B、SD、PLT、PDW、CER、PTA、PTR、INR、APTT-R、AG、TP、ALB、GGT、LDH、TG、CHOL、CREA、Ig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皮疹反复、消化道症状、ALB、LDH在肾脏损害易感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8、P=0.007、P=0.005、P=0.04).结论:年龄、皮疹反复、消化道症状、ALB、LDH是HSP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对于有上述因素的HSP患儿更应加强观察.

  •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估

    作者:陈晓军;黄华兴;陈飞鹏

    目的:探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31例)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手术治疗(25例)的重度OSAS患者采用SAQLI和ESS问卷进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患者治疗后SAQLI、ESS评分和AHI都较前改善.在sAQLI总分(不包括E组)、症状及日常生活维度,nCPAP组改善程度高于手术组(P<0.05).ncPAP组在症状、日常活动维度及总分(不包括E组)达到明显改善:手术组在症状及日常生活维度能达到有改善.结论:重度OSAS患者经nCPAP治疗对长期生存质量改善程度优于UPPP手术治疗;在对OSAS患者评估疗效时应该从客观生理指标和主观生存质量两方面综合评价.

  •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

    作者:刘玲;顾殿华;王绍闯;陆军;常新

    目的:评价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EMI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行EMIC(EMIC组)和4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对比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情况、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随访比较两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总管结石发生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消化不良、腹胀和腹泻发生率方面.EMIC组低于LC组: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止痛剂使用情况、切口感染、住院时间及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方面,EMIC组与LC组差异无显著性.EMIC组随访期间未见结石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保证手术彻底性的前提下,EMIC是一种安全且值得推广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 CyclinA及CyclinA mRNA在皮肤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世玖;郭瑞珍;周开梅

    目的:探讨CyclinA及其mRNA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病理性皮肤瘢痕(皮肤瘢痕组)、皮肤瘢痕癌组织(瘢痕癌组)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皮肤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IinA蛋白,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yclinA mRNA,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观测3组被检组织中所检指标的表达: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yclinA、CyclinA 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病理性皮肤瘢痕上皮中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瘢痕癌组的表达(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与正常皮肤组及皮肤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分析显示,在皮肤瘢痕癌中,CyclinA与CyclinAmRnNA(r=0.766,P<0.0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CyclinA及其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有关.(2)瘢痕癌中CyclinA同时存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异常表达.

  • 乳腺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覃怀成;孔勇;钟先荣;汪祖来;陈希纲

    目的:探索进展期乳腺癌术中手术部位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化疗的安全性,寻找预防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63例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胸大肌及腋窝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观察植药后白细胞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和肌酐变化.切口引流液的量.皮下积液,局部溃疡及有无淋巴漏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及ALT、胆红素和肌酐变化,皮下积液,局部溃疡及有无淋巴漏的发生率以及切口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后第l天血白细胞计数、ALT、胆红素和肌酐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安全可靠.是术后局部区域性化疗的有效途径.

  • 不同透析液流量配合药物治疗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作者:崔莉;钟小芬;李亦瑾;尹良红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采用不同透析液流量并配合药物治疗下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透析液流量500、600、700和800 mL/min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5例,均治疗9周.每组治疗开始采血查透前Alb、Hb、Ca、P、Bun、scr、iPTH;配合口服骨化三醇片、餐中口服钙尔奇片和血透后静推促红素,在治疗第9周的后一次透析采血检查透前Alb、Hb、ca、P、Bun、Scr、iPTH及透后Bun、Scr,分别计算KT/V值.结果: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的多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SNK检验,分析不同透析液流量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1)透析液流量500、600 mL/min,Hb和Ca提高,其KT/V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透析液流量由500 mL/min增至600 mL/min不能提高KT/V值,即不能提高透析的充分性.(2)500、600、700、800mL/min 4组之间则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Hb和Ca均提高,800mL/min组要优于其他三组.配合药物治疗,随着透析液流量的增加,能提高透析充分性.结论:高透析液流量透析,再配合药物治疗,能较好地提高透析充分性.

  •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腹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作者:张宙新;徐峰

    目的:研究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腹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方法:择期剖腹产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腰麻组和硬膜外组两组.穿刺成功后,对腰麻组患者,蛛网膜下腔推注0.75%布比卡因7.5 mg+10%葡萄糖+芬太尼20 μg 3 mL(各1 mL),对硬膜外组患者,蛛网膜下腔推注生理盐水3 mL;两组患者均放置硬膜外导管,在硬膜外腔注入试验剂量后,于硬膜外腔推注0.75%布比卡因+50 μg芬太尼,腰麻组推入相同容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平面不再上升时阻滞平面为腰麻阻滞高平面,用VAS表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下肢运动功能通过改良Bromage法评价.并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术后用静脉镇痛泵镇痛.结果:腰麻组患者的阻滞时间为(2.93±1.40)min,较硬膜外组的阻滞时间(8.20±2.61)min短(P<0.05);腰麻与硬膜外组的患者麻醉效果(Ⅰ/Ⅱ/Ⅲ/Ⅳ/Ⅳ)分别为20/17/3/0例和10/21/9/0例,明显优于硬膜外组(P<0.05).腰麻组患者使用双氯酚酸镇痛药的例数19/21例较硬膜外组患者的例数31/9例少(P<0.05).腰麻组患者在术后12 h静止时vAS评分(2.30±1.32),比较硬膜外组患者的VAS评分(3.78±2.01)较低(P<0.05).术后3、6、12 h患者咳嗽时,腰麻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1.73±1.22,3.38±1.63,4.85±1.67.硬膜外组评分分别为2.63±1.44,5.03±1.76,6.23±2.02,腰麻组的患者镇痛效果较好(P<0.05).腰麻组患者在术后3 h、6 h运动功能(Ⅰ/Ⅱ/Ⅲ/Ⅳ)例数分别为32/8/0/0和39/1/0/0,硬膜外组患者术后3 h、6 h运动功能Ⅰ/Ⅱ/Ⅲ/Ⅳ例数分别为(21/17/1/1和32/6/1/1),腰麻组患者恢复较好(P<0.05).结论:剖腹产手术,使用芬太尼腰麻不仅可以比硬膜外麻醉有较好术中麻醉效果,同时还能有较好术后镇痛及较早术后运动功能恢复.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研究及临床治疗对策

    作者:林海;渠宁;赵仁国;叶瑞海;张鸣华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茵的易感因素、临床分布、耐药情况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0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茵下呼吸道感染惠者的临床资料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全部为医院内感染,患者主要来源于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所有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为常见.86.7%(26/30)的患者曾使用过广谱抗生素,56.7%(17/30)的患者接受侵入性检查和治疗.药敏试验表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茵高度耐药,仅复方磺胺甲噁唑及米诺环素有较高的敏感率,分别为90%、100%,临床经验性治疗多数效果不佳.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茵下呼吸道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茵之一,常发生于住院周期长、免疫功能低下、有慢性基础疾病、接受激素及长期广谱抗茵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颇为困难,临床经验性用药可首先考虑加酶抑制剂抗生素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或米诺环素.亦可选用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

  • 主动脉夹层62例患者的血压特征及临床转归分析

    作者:刘皇军;金立军;刘雪银;杨沙宁;周荣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防治及预后.方法:对6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后临床特征、治疗与临床转归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165.5±38.8)mmHg vs(138.3 4-30.9)mmHg]与脉压[(69.9±24.7)mmHg vs(56.3±20.3)mmHg]均高于无高血压病史者(P<0.05).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较Ⅰ型患病平均年龄高[(65.2±7.7)岁 vs(53.4 ±10.6)岁,P<0.05],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收缩压较Ⅰ、Ⅱ型高[分别为(167.3±35.7)mmHg vs(141.2±32.4)mmHg,(167.3±35.7)mmHg vs(132.5±26.4)mmHg,P<0.05],舒张压较Ⅰ型高[(96.4 ±19.8)mmHg vs (83.5±20.2)mmHg,P<0.05],而住院期间死亡率较Ⅰ、Ⅱ型低(分别为5.13% vs 41.17%,5.13% vs 33.33%,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及预后与高血压关系密切.早期诊断并积极控制血压,对挽救患者生命及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壁运动

    作者:马兰;吴卫华;陆静;魏松霞;黄艳;谢晓奕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壁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正常人及30例心肌梗死的患者,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分别记录心尖部四腔、两腔、左室长轴以及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各节段的纵向(LS)、径向(RS)及圆周(CS)应变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组各节段LS、RS、CS均减低(P<0.05).前壁心肌梗死组中,前间隔及前壁应变值减小尤为明显.下壁心肌梗死组中,下壁及后壁应变值减少尤为明显.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准确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为今后应用于临床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MMP-1、TIMP-1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赵文;覃家锦;冼磊;冯旭;苏乃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因子-1(TIMP-1)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CHD-VSD)并发肺动脉高压(PH)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29例CHD.VSD病例,按照Heath-Edwards PH分级法分组(PH 0、Ⅰ、Ⅱ、Ⅲ组),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测定肺组织MMP-1、TIMP-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MMP-1蛋白和mRNA PH Ⅰ、Ⅱ、Ⅲ组明显高于PHO组,PHⅢ组明显高于PHI、Ⅱ组(P<0.05或P<0.01);TIMP-1蛋白和mRNA PH Ⅱ、Ⅲ组高于PHO组(P<0.05或P<0.01);TIMP-1/MMP-1 PH Ⅰ、Ⅱ、Ⅲ组均明显高于PHO组(均P<0.05);MMP-1与TIMP-1蛋白明显正相关(r=0.572,P<0.01),MMP-1 mRNA与TIMP-1 mRNA明显正相关(r=0.892.P<0.01).MMP-1、TIMP-1、MMP-1 mRNA、TIMP-1 mRNA、TIMP-1/MMP-1与Heath-Edwards病理分级明显正相关(r=0.835,P<0.01;r=0.562,P<0.01;r=0.872,P<0.01;r=0.843,P<0.01;r=0.424,P<0.05).结论:MMP-1、TIMP-1表达增高和MMP-1、TIMP-1比例失衡与CHD-VSD并发PH的形成与发展有关,可能是PH患者肺血管重构的发病机制之一.

  • 高频电凝联合雷贝拉唑及铝碳酸镁治疗岛型Barrett食管的疗效

    作者:钟永锋;范利好;刘金秀;刘翠玲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联合雷贝拉唑及铝碳酸镁治疗岛型Barrett食管的疗效.方法:选择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岛型Barrett食管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经胃镜行高频电凝治疗,术后联合雷贝拉唑及铝碳酸镁治疗;对照组用雷贝拉唑及铝碳酸镁治疗.所有病例于半年后复查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半年后复查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为93.55%及100%,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为0及38.24%.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频电凝联合雷贝拉唑及铝碳酸镁治疗岛型Barrett食管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 微创经皮肾镜和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作者:纳宁;胡成;司徒杰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和大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08例肾结石患者分别行MPCNL和大通道PCNL治疗,时结石大小、手术时间、预计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以及一期结石取尽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10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均采用单一通道,无穿刺失败,无胸膜、腹腔脏器、肾蒂血管损伤,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发生,所有病例均未输血.大通道PCNL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MPCNL组,但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以及一期清石率无显著差异.结论:MPCNL和大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相当,但小通道出血较少.

  • 60钴放射治疗骨转移癌71例止痛效果分析

    作者:赵志会

    目的:分析60钴远距离治疗机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止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恶性肿瘤合并骨转移的晚期癌症患者的放疗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早起效时间为放疗第2天,患者疼痛症状就开始逐步减轻,大多数患者疼痛减轻在放疗开始的第1周后,放疗后疼痛完全缓解或疼痛减轻的60例(约占84.5%).结论:60钴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见效快、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少,患者基本能完成治疗.

  • 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诊治

    作者:徐莉;王强

    目的:探讨鱼精蛋白所致不良反应的诊治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 25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例资料,时因鱼精蛋白所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包括不良反应的表现和治疗转归.结果: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37例(3.0%),无死亡病例.结论:鱼精蛋白不良反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临床应当警惕,通过及时诊断、干预治疗多能取得良好疗效.

  • 大隐静脉再造修复颈动脉破裂的临床救治体会

    作者:李卫;刘金伟;陈启康;黄继辉;林绍仪;蔡厚洪;李春雨;何藻鹏;陈应驹

    目的:探讨颈动脉破裂的有效抢救方法.方法:分析我科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抢救的3例颈动脉破裂患者,总结经验教训.结果:我们采用大隐静脉再造修复颈动脉的方法,3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颈动脉破裂虽然危险,但只要抢救及时、方法妥当,是可以抢救成功的.

  • 妊娠期麻疹26例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张素英;陈蓉;王凤岚

    目的:探讨妊娠期麻疹病毒感染妊娠结局及对孕妇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妊娠期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了解孕期麻疹病毒感染的预后.结果:26例妊娠期麻疹患者中,早期妊娠4例,中期妊娠18例,晚期妊娠4例;其中发生自然流产5例,死胎1例,早产2例,新生儿麻疹l例;孕妇并发肝损害15例,支气管肺炎12例,心肌炎2例.结论:妊娠期感染麻疹病毒对母儿危害大,易发生流产、死胎、早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麻疹等,孕妇病情严重、并发症多.要重视人口密集地区和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人群的管理,降低孕期麻疹病毒的感染率.

    关键词: 妊娠 麻疹 妊娠结局
  • 鼻泪管逆植球头硅胶管术难点与对策

    作者:陈金卯;曹汝芳;涂娟;谭少健;何剑峰

    目的:探讨鼻泪管逆植球头硅胶管术的难点与对策,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对鼻泪管阻塞或狭窄的患者,施行鼻泪管逆植球头硅胶管术,探讨假道形成、送线针的钩取、植入物植入困难、鼻腔出血、拔管后再阻塞等问题的处理.结果:132例156只眼中,2只眼插管失败,治愈102眼,显效31眼,进步7眼,无效14眼,有效率达85%.结论:鼻泪管逆植球头硅胶管术具有高效、微创、价廉、痛苦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Habib4X射频止血切割器在胸膜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曹守强;张凯;李吉尧;赵桂彬;刘成;韩敬泉;崔健

    目的:评价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在胸膜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胸外科应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对16例胸膜恶性肿瘤患者施行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成功完成16例胸膜恶性肿瘤手术,其中胸腔镜手术11例.开胸手术5例.肿瘤完整切除5例,11例达到肿瘤胸腔根治.平均手术时间(60±35)min,平均出血量(135±95)mL,术后仅1名患者进入ICU,且所有患者均无术后胸腔出血、肺感染、刀口感染和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6)d.结论:在胸膜恶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可使肿瘤及边缘部分组织脱水凝固坏死,闭合局部血管,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胸膜恶性肿瘤切除过程更安全、快捷.

  • 介人栓塞术前应用CTA三维辅助成像治疗急性复杂性大咯血32例

    作者:孟凡喆;梅世伟;梁晓聪;刘文导;郝淑芳;杨志刚;翁衡;常钢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CTA三维辅助成像技术下对出血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复杂性夫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2例急性大咯血患者,咯血病史1周~26年.其中支气管扩张症22例,肺炎和肺结核各2例,肺癌6例.全部病例经术前CTA血管三维成像后明确病变血管后行选择性出血动脉造影再进一步诊断,后用钢圈或PVA颗粒进行栓塞.结果:本组病例大咯血均于栓塞术后即刻止血,其中32例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1例肺癌患者术后2个月死亡,1例有严重B-P分流的肺结核患者.栓塞术后48 h后再次出现大咯血,经第二次支气管动脉栓塞后随访6个月后未在出血,本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治疗急性大咯血是行之有效的,尤其是在应用了CTA三维辅助成像后将所有"罪犯血管"全部栓塞,止血效果、临床症状改善均较明显.

  • 非酒精中毒性Wernicke脑病的低场MRI表现

    作者:查广盛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中毒Wernicke脑病的低场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7例经临床证实的非酒精性中毒Wemicke脑病的低场M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显示双侧丘脑、第三、四脑室及导水管周围广泛对称性异常信号;3例显示乳头体异常信号;2例显示视交叉异常信号.上述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T2FLAIR、DWI序列呈高信号.结论:非酒精性中毒Wemieke脑病具有典型的低场MRI表现,MRI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是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脊柱外伤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刘晓东;翟荣存;李年春;谢文霞;姚孝平;吴晓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条件在脊柱外伤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首先对34例正常脊椎(颈椎13个,腰椎21个)实施常规剂量条件扫描(140 kV/300 mAs)和低剂量条件扫描(90 kv/50 mAs、120 kv/50 mAs、140 kV/50 mAs),分析断层图像质量,筛选出合适低剂量扫描条件;然后对17例脊柱创伤患者实施常规剂量和筛选的低剂量扫描,比较分析断层和后处理VR,3D-MIP图像.结果:与常规剂量扫描获得的图像相比,140 kv/50mAs剂量扫描在骨窗时的主观图像质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35),在软组织窗时图像质量有差异,但达到良好和可接受水平,VR和3D-MIP图像良好率分别达76.47%,82.35%;其他几组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在各方面差异都存在显著性.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方式获得的图像以及后处理图像的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可以应用于脊柱创伤检查.

  • 变异性心绞痛致室速、窦性心动过缓1例

    作者:张晶;何胜虎;顾翔;屠莉莉;孙磊;张薏;鲍正宇

    患者男,57岁,因"胸闷、心慌3d"入住我院.3 d前突然出现胸闷、心慌、头昏,大汗淋漓、意识丧失、小便失禁,3 min后清醒.但仍有头昏、四肢无力,急送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查脑电图、腹部B超、心肌酶谱正常.次日凌晨2点再次出现胸闷、突然憋醒.持续2 min缓解.几乎每小时发作1次,下午心电监护示:窦性停搏1次,短阵室速.既往有"冠心病"史10个月.但未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200支/年.入院时心电图为"窦性心动偏缓,心率57次/min,ST-T改变".

  • 埋藏性视盘玻璃疣1例

    作者:翟彦君;王俊恩

    患者女,55岁,以左眼反复发生一过性视物不见半年,加重3 d于2010年8月1日收入院治疗.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眼视物不清,2 min左右缓解,无眼红眼痛,未就诊.此后半个月内反复发作2~3次,遂至我院眼科就诊.经检查发现左眼视力0.5,眼压:右眼13.4 mmHg,左眼10.5mmHg,屈光间质清晰.眼底检查:左眼视盘水肿,边界不清,略呈灰白色,有少许浅层出血.查视野:左眼生理盲点扩大,OCT检查:视乳头水肿,头颅MR:未见异常.

  • 肱动脉迂曲误诊为动脉瘤1例

    作者:夏正东

    患者女,68岁,临床诊断为左肘部动脉瘤.因左肘部包块10余年,加重伴局部搏动性胀痛1年余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在患者左肘关节上方偏内侧可见约3 cm×2 cm大小包块,质软,边界较清楚,活动度可,局部轻压痛,可触及血管搏动,未闻及杂音.超声检查:于患者左侧肘部肱动脉走行异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彩色血流信号充盈良好,未见反流及动静脉瘘.对该患者同时行MRA检查提示左上肢肱动脉瘤可能.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自发性气胸2例

    作者:李健;余兰

    例1患者女,56岁,因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伴心累气促2+h入院.患者2+h前短暂右胸痛后.出现明显呼吸窘迫,伴心累气促、烦躁不安.有"甲亢"病史,停药半年.查体:BP 140/88mmHg,明显消瘦,烦躁不安,呼吸稍快,R 23次/min.皮肤湿润,甲状腺Ⅱ度肿大,右胸饱满,左肺呼吸音粗.右肺呼吸音低,指尖氧饱和度90%.心率136次/rain,节律齐.双手细颤.辅查:ECG示窦性心动过速,胸片示右侧气胸,右肺压缩50%.胸腔闭式引流后心率回降,症状缓解.甲功示FT3 35.21pmol/L(参考值3.6~7.5),FT4 82.32pmol/L(12~22),TSH<0.005 mIU/L(0.27~4.5).2 d胸片示右肺复张.双肺慢支炎、肺气肿表现.双肺散在索条影,右胸膜增厚粘连.

  • 囊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

    作者:高福平;魏谨

    患者男,57岁,因"发现左肾囊肿4月余"入院.专科检查双肾区无局限性隆起,肾区无压痛,无明显叩击痛,双肾区无血管杂音.双侧输尿管无压痛.

  • 精准肝切除治疗存在门静脉变异的肝癌1例

    作者:贾长库;翁杰;韩霖;符誉;黄小龙;陈有科

    患者女,42岁,上腹部隐痛4个月,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乙肝小三阳",口服中药后腹痛减轻,当地医院复查B超示右肝实性低回声结节,转我科进一步治疗.人院后检查见HBsAg(+),WBC 3.81×109/L,肝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AFP>300 ng/mL;肝脏CT示右肝靠近肝门处见一低密度肿块,大小约2.2 cm×2.1 cm.边界略不清,动脉期呈略强化,门脉期肿块强化减退,考虑原发性肝癌.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BO、MN血型转变2例

    作者:李彩丽;刘润

    例1患者女,40岁,2005年经淋巴结活体病理检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等方法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l型),先后经VDP、去甲氧柔红霉素加长春新碱、VDLP方案各1个疗程治疗达完全缓解后行Allo-HSCT.选择患者胞妹为供者,供受者HLA配型均相合,ABO血型均为B型,Rh血型均为CCDee,MN血型患者为NN型,供者为MN型.在Allo-HSCT后的第22、46、90、120和180天分别对患者的MN血型进行了检测,临床及实验室均未见溶血.

  • 肾囊肿壁内肾癌1例

    作者:张家模;张翾

    患者女,46岁,5年前体检B超发现左肾约2.0 cm×2.5 cm大小囊肿,无不适.2年前患者复查B超见囊肿增大至2.3 cm×3.8 cm,无不适.5个月前,患者反复出现左侧腰部胀痛,余无特殊不适,患者既往无肾脏病病史及肾脏病家族史.查体无阳性发现,B超发现左肾上极约5.3 cm×6.8 cm无回声区,内壁探及乳头状稍增强回声突起,约2.0 cm×2.0 cm大小.

  • 左侧阴囊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作者:肖海;李伟松

    患者男,33岁,因发现左侧阴囊内包块1年余于2010年11月30日入院.患者自诉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阴囊内睾丸上方可触及一包块,自觉无发热,无疼痛,排尿顺畅,无尿频、尿急、尿痛,不伴腰痛、无畏寒发热.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麻醉诱导、苏醒期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佳静;屠伟峰;胡渤;施冲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中超前应用时时麻醉诱导、苏醒期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开胸的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时照组(F组)和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P组),两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其中P组于麻醉诱导前20min和术毕前20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F组麻醉诱导前20 min静注生理盐水10 mL,术毕前20 min静注芬太尼0.1μg/kg.观察诱导前1 min(T0)、插管后1 min(T1)、插管后3 min(T2)、插管后5 min(T3)和拔管前1 min(TT0)、拔管后1 min(TT1)、拔管后3 min(TT2)、拔管后5 min(TT3)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长、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停药时开始计时)、呼之睁眼的时间及对应的异丙酚血浆效应室浓度.记录术后4、6、8、12、24 h的镇痛效果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P组患者的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卒明显低于F组,P组患者的诱导入睡、睁眼及自主呼吸恢复时的血浆效应室浓度高于F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于术前用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可产生明显超前镇痛作用,诱导期及苏醒期平稳迅速,术后安全无呼吸抑制有利于患者恢复.

  •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及其预后的影响

    作者:粱茜;杨希立;梅百强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8例冠心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他汀类和冠脉介入术等治疗冠心病.磺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痛,在此基础上,吡格列酮组(48例)接受吡格列酮(15 mg/d),对照组(50例)不接受吡格列酮.随访12个月,用EHSA法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和P-选择素水平,并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吡格列酮治疗12个月后PAI-1和P-选择素均有显著性下降[(7.9±1.4 vs 4.2±0.5)ng/mL,(16.6±6.8 vs 12.4±3.6)ng/mL].吡格列酮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32.0%和10.4%.靶血管重建发生率为22.0%和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PAI-1活性和P-选择素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作者:罗晓丽;邓仁生;申源生

    目的:研究80 mg/d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是否优于常规剂量20 mg/d.方法: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强化组(阿托伐他汀80mg/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后随访,观察患者心绞痛、再发心梗情况,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肝肾功能、心肌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荆(PAI-1)水平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结果:强化组(阿托伐他汀80mg/d)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mg/d)比较,强化组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TC、LDL-C、HDL-C、TG、hs-CRP、PAI-1及t-PA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80mg/d阿托伐他汀比常规剂量降低了复发心绞痛及再发心梗的发生率,减少急性心脏事件,改善患者预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能进一步降低血清TC、LDL-C、TG及hs-CRP水平,同时减少血浆PAI-1含量,升高t-PA含量.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

    作者:刘荣;肖金辉;桂新星;王敏华;徐桂菊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3组,即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D组,n=30)、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n=30)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n=30).行静脉全麻,必要时追加丙泊酚.对3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评级,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注药后2 min、苏醒时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问、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闻和术后腹痛情况以及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等.结果:D组、F组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组.丙泊酚总用量以及术中的体动反应也明显少于P组(P<0.05);术中麻醉效果优的百分率D组、F组明显高于P组(P<0.05),但术后镇痛效果比较D组优于F组、P组(P<0.01).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两种方法均安全可靠,镇痛效果满意,但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少.

  • 培美曲塞或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陈传军;陈育生;吕亚莉

    目的:观察培关曲塞或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36.67%,对照组3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相当,血液学毒性较低.

  • 左氧氟沙星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时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何国鑫;叶可人;罗文朝;胡国新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在ICU正常肾功能及接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8例无尿接受CVVH治疗患者及6例正常肾功能患者均给予左氧氟沙星300 mg静脉匀速滴注60 min.CVVH组在末次给药后0、10、20、30、45 min、1、2、4、8、12、14、20、24 h采血,正常肾功能组在末次给药后0、0.75、2、4、8、10、12、14 h采血,两组样本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左氧氟沙星浓度,应用DAS软件计算得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左氧氟沙星在CVVH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消除半衰期t1/2(β)(24.79±3.45)h,表观分布容积(Vd)为(0.669±0.026)L/kg,清除率(CL)(0.027±0.004)L/(h·kg),AUC(0-1)(110.179±2.899)mg/(L·h);正常肾功能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β)为(5.807±0.572)h,Vd(0.457±0.029)L/kg,CL(0.099±0.007)L/(h·kg),AUC(0-1)(52.155±2.307)mg/(L·h).结论:与正常肾功能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相比.CVVH期间无尿患者半衰期均延长、清除率减低,提示接受CVVH治疗的无尿患者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时需要调整给药方案.

  •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佳剂量的研究

    作者:蔡诚毅;马武华;王勇;陈爱茜

    目的:探索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人工流产术的佳剂量.方法:12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组),布托啡诺5μg/kg组(B5组),布托啡诺10μg/kg组(B10组),布托啡诺15 μg/kg组(B15组),每组30例.B组各组术前3 min静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4组均以芬太尼0.5μg/kg+阿托品5μg/kg+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术中出现体动时静注异丙酚直至体动消失.记录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及异丙酚追加量、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10组围术期呼吸循环较N、B5、B15组稳定;N组、B5组术中体动及异丙酚追加量、术后疼痛评分均大于B10、B15组;B5、B10组较N组、B15组苏醒快,术后不良反应少.结论:布托啡诺10μg/kg超前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对循环、呼吸影响较小,镇痛效果确切,术后不良反应少,是较理想的剂量.

  • CDH13基因在食管癌细胞株EC1和EC109中的甲基化研究

    作者:景钊;邹长林;邓霞

    目的:探讨食管癌细胞中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以及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作用对CDH13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5-Aza-CdR处理前后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食管癌细胞EC1和EC109中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westem blot检测CDH1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CDH13基因在EC1中呈半甲基化,在EC109中呈完全甲基化.5-Aza-CdR可逆转食管癌细胞中cDH13基因甲基化,恢复其蛋白的表达.结论:cDH13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是其在食管癌中失活的重要方式,应用5-Aza-CdR可逆转甲基化状态.并恢复CDH13表达.

  •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作者:徐鹏飞;金艳慧;郑芳秀;王明山

    目的:对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W(FⅦ)缺陷症患者进行表型与基因型分析,探讨其致病机制.方法:检测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对其FⅦ促凝活性(FⅦ:C)、FⅦ抗原(FⅦ:舨)等进行表型诊断;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对患者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侧翼、启动子区进行分析.寻找基因突变,反向测序证实所发现的突变.结果:患者的PT、FⅦ:C和FⅦ:Ag明显异常,分别为26.5 s、6.0%和2.1%.患者FⅦ基因外显子la存在27delCT杂合突变,引起读码框移位,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产生截短蛋白.结论:27delCT突变是影响该患者表型的主要因素.

  •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协助自体肝移植5例

    作者:陈碧琴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21世纪以来,供体来源越来越紧张,自体移植技术开始在全世界开展,肝移植技术中无肝期的静脉转流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机代替转流机取得成功,但相关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5例自体肝移植患者采用连续行血液滤过技术代替转流机,现报告如下.

  • 切除囊肿前壁软骨治疗耳廓假性囊肿80例

    作者:朱国臣;朱雅维;陈琦;肖大江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又称为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耳廓软骨间积液,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1-2].临床治疗手段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复发率高,可引起耳廓增厚及变形等后遗症[3-5].我科自2004-2010年问采用切除囊肿前壁软骨的方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8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CAG方案治疗初次诱导失败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

    作者:陈鹏;陈惠仁;何学鹏;楼金星;刘晓东;杨凯;郭智

    在过去的20年中.阿糖胞苷(Arac)联合蒽环类组成的标准方案的应用使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CR达到60%一80%[1].但仍有20%~40%的患者无法得到CR.笔者于2003年9月至2010年3月采用CAG方案治疗初次诱导失败的AML患者2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布加综合征MRI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序列特征分析

    作者:吴文娟;王成达

    布加综合征(BCS)是因肝静脉流出道阻塞所导致窦后性门脉高压的一组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阻塞的部位可在肝静脉或肝静脉开口水平以上的下腔静脉[1-3].肝脏容积加速采集(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是一种快速三维容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大、信噪比高等特点,本文分析11例BCS患者的MRI资料,研究LAVA技术的表现及特征.

  • 全麻药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萍

    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主要表现,还包括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自知力和社会融合能力的减退.理想的全麻药要求术后能完全恢复至术前生理状态,但有数据报道POCD的发病率较高,老年人更常见,甚至出现长期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及生存率[1].POCD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全麻药、手术、术前疾病等.在这些危险因素中,全麻药是否引起POCD一直受到关注.全麻药对发育大脑和老年脑的神经毒性已经在体内和体外各种细胞、灵长动物以及啮齿类动物证实[2-3],并且对大脑的影响可能比想像的更长期[4],但因为至今没有一项与手术无关的人体麻醉药实验,所以全麻药引起POCD及其机制仍在争议之中.

  • 放射性肺损伤的检测与防治进展

    作者:蓝柳;杨春旭

    放疗已在胸部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放射性肺损伤日益受到关注.肺是辐射中度敏感器官,放射治疗可使邻近肿瘤的肺组织因受到的剂量超过其引发生物效应的阈值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故肺损伤已经成为制约胸部肿瘤放疗剂量的重要因素.使放疗效果大大降低[1].由于严重的放射性肺损伤往往不可逆转,其发病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且缺乏有效的预测指标[2],因此,如何避免或尽量减少严重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成为肺癌治疗研究的焦点.

  • 胰岛素抵抗与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曹维;陈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逐渐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约占总死亡率的70%.糖尿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症".其血管并发症已越来越引起重视.

  • 微小RNA功能失调与胃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周兴舰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前列.临床上因为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志,导致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极为困难.近来研究发现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微小RNA(mieroRNA,miRNA)在胃癌等肿瘤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综述miRNA的生物学性状与功能,miRNA功能失调与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miRNA失调与胃癌的恶性表型之间的关系.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肺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丽;何振华;陈林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疾病,其发生的主要病理特点是早期弥漫性的肺泡炎,后期大量的成纤维细胞病理性增殖转型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进行性异常积聚并取代正常的肺组织结构[1].统计资料显示其5年生存率低于50%,10年生存率约30%,目前尚缺乏有效防治手段.

  • 线粒体自噬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建东;张红;刘湧

    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生成的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线粒体受损能够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eies,ROS)或者细胞凋亡因子的释放,可以造成细胞的损伤或者促使细胞凋亡[1-3].因此,及时清除这些受损伤的线粒体,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与数量对细胞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自噬溶酶体途径在调控细胞内受损线粒体的降解、维持线粒体的代谢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

  • 血压的中枢调节通路

    作者:季淑梅;刘鹏;李围

    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之一,现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导致的高度紧张应激是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高血压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明确神经中枢对心血管活动调节的机制,对高血压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不同剂量丙泊酚预先给药对布比卡因中枢和心脏毒性的影响

    作者:贺大银;王强;毛庆祥;熊利泽

    目的:探讨预先给予三种不同剂量丙泊酚时布比卡因中枢和心脏毒性反应的影响.方法:4|D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以肢体Ⅱ导联监测ECG,股动脉置入24G套管针监测BP,股静脉置入24G套管针.泵注布比卡因开始前15 min,对照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C组),另外3组分别泵注丙泊酚25 mg/kg(PI组)、50 mg/kg(PⅡ组)和100 mg/kg(Pa组),4组注射容积为10 mL/kg,均在5 min内泵注完,然后所有动物泵注0.5%布比卡因2 mg/(kg·rain).记录大鼠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和心跳停止的时间及布比卡因用量.结果:大鼠出现抽搐、心律失常和心跳停止时,PI组、PⅡ组和Pa组的局麻药用量大于C组,PⅡ组和PⅢ组的用量也大于PIflt.(P<0.05),但PⅡ组和PⅢ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预先给药可明显减轻布比卡因的中枢和心脏毒性反应,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 沉默Medl9对人乳腺癌裸鼠成瘤的影响

    作者:王晓艳;华东;李莉华;高琪;郭子健

    目的:通过观察慢病毒介导的siRNA沉默Med19基因对人乳腺癌裸鼠成瘤的影响.探讨Med19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前期已稳定感染Med19-siRNA慢病毒载体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ed19蛋白的沉默效果.稳定感染Med19-siRNA慢病毒栽体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背侧皮下,观察裸鼠成瘤情况和移植瘤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以慢病毒空载体感染组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所构建的Med19-siRNA慢病毒载体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Med19蛋白的表达,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了62%,Med19基因沉默组较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组瘤体生长速度慢(t值分别为4.843、6.291、5-317,均p<0.01),肿瘤终体积分别为(620.08±263.07)mm3和(1 406.77±351.14)mill3,终重量分别为(0.20±0.18)g和(0.67±0.2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99、3.615,均P<0.01).结论:Med19基因沉默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裸鼠成瘤和移植瘤生长,表明 Med19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 大剂量60Co放疗后内耳形态学改变及Caspase3的表达

    作者:谢利红;唐安洲;尹时华;谭颂华;谢小娟

    目的:探讨一次性大剂量To放疗后内耳的损伤及Caspase3的表达.方法:白化豚鼠5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放疗组,对照组5只(10耳)为未进行放疗的正常豚鼠,放疗组50只,右耳为照射耳,于放疗后1、4、7、14、30 d处死(每个时问点10只).做耳蜗中轴切片HE染色及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每个时间点分别取2只耳蜗做基底膜的扫描电镜.结果:放疗可引起内耳损伤.放疗组不同时间点螺旋神经节细胞Caspase3的光密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放疗后第4、7天Corti器中Caspase3的光密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第14、30天血管纹中的Caspase3的光密度值与对照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可引起内耳的损伤,Caspase3在内耳的表达上调可能与细胞损伤有关.

  • 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低压复苏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作者:王成龙;张利远

    目的:应用大鼠的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低压复苏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低压复苏的意义.方法:wistar大鼠120只,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休克未处理组、常压复苏组、低压复苏组.动态观察伤后0.5、1、3、5、7 h大鼠肝组织HSP-70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的表达;用RT-PCR观察HSP-70 mRNA水平变化的规律.结果:低压复苏组HSP-70休克前和休克后0.5、1、3、5、7 h CT值分别为33.73±0.39、31.32±0.42、27.14±0.31、21.46±0.45、20.86±0.57、19.15±0.31,与其他组休克后3、5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压复苏能增强HSP-70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后肝组织中的表达.

  • 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外源性移植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作者:周治来;陈银海;闵少雄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移植到脊髓损伤大鼠体内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以及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40只T10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移植组(Y组)、康复训练组(K组)和康复训练联合细胞移植组(L组)、对照组(C组),在脊髓损伤后第7天将培养并标记好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到Y、L组中.分别在脊髓损伤后1、3、7 d及2、3、4、5、6周对所有动物进行BBB评分.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的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分化的情况.结果:BBB评分显示.细胞移植2周后,L组评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L组动物的神经干细胞存活率较Y组好.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更高.结论:康复训练能够促进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脊髓中的存活并能促进其分化.有益于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

  • 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混合性阴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作者:付立仙;庞雯;王东红;张振东

    目的:总结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混合性阴道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切除术围术期并混合性阴道感染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1)A组(硝呋尔太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组)共33例;(2)B组(甲硝唑+制霉菌素组):共39例.观察两组术前准备时间、疗效及术后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结果:A组及B组治疗围术期混合性阴道感染的治愈率均为100%,治疗时间分别为(2.51±0.49)d及(5.86±0.73)d(P<0.001),术前准备时间分别为(2.25±0.63)d及(4.93±0.46)d(P<0.001):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及94.87%(P>0.05);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分别为6.06%及7.69%(P>0.05).结论:与传统阴道用药比较,硝呋尔太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用于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混合性阴道感染的疗效肯定.术前准备时间及治疗时间缩短明显,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杂合肾脏替代治疗在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朱晓华;莫继安;胡艳芳;陈艳霞;王晶

    目的:探讨杂合肾脏替代治疗(hybri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HRRT)在急危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行HRRT治疗的117例急危重患者,观察其行HRRT治疗后的病情和临床转归情况.结果:经HRRT治疗后患者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降低,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22例患者中16例患者尿量逐渐增多,肾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117例患者经HRRT治疗,10例患者死亡,治愈好转率为91.5%,病死率为8.5%.结论:HRRT可能是治疗急危重患者的一种有效措施,且因HRRT不需要专门的CRRT机.不必专人床旁护理,无需人工配置换液,减少了污染,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且治疗效果显著.在HRRT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作为整个治疗的直接操作者,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做好血管通路的护理.防止血液透析通路凝血,保障血液透析机的正常运转是顺利完成HRRT治疗的关键.

  • 肠型白塞病20例护理体会

    作者:陈伟玲;李纬明;单彩燕

    目的:探讨肠型白塞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肠型白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护理人员对疾病的认识,根据临床表现提供恰当、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 白塞病 护理
  • 糖尿病患者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胱抑素C的意义

    作者:刘琰;郝潇蕾;吴悦;常东

    目的:探讨多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尿RBP4、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I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155例(糖尿病组),对照组155例.比浊法检测血清cys C、RBP4,尿mALB和尿RBP4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Cys C、RBP4、尿mALB和尿RBP4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多指标联用后以Cys C+尿mALB检出率高,为30.3%,其次为尿mALB+尿RBP4,为28.4%,三指标联用(Cys C+血RBP4+尿mALB、血RBP4+尿mALB+尿RBP4)检出率都是32.3%,与两指标检测没有明显差异,但多指标联用较单指标检出阳性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适当选择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 心理门诊来访者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作者:黄晓清;何夏君;刘武汉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采访者的心理状况,并探讨其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就诊并接受MMPI测试的995例来访者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MPI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人格特征以Pt、Hs、Pd、Sc的T分尤为突出.结论:心理门诊来访者的人格特征与正常人心理有着不同程度的偏离,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并以神经症性症状为主,其人格特征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 1176例公务员血尿酸水平及其与正常高值血压的关系

    作者:刘娜

    目的:调查分析公务员的血尿酸水平,并研究尿酸与正常高值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0-1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 176名公务员,根据性别、年龄、血尿酸、血压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平均尿酸水平为(357±49)μmol/L,高尿酸血症(HUA)发生率为20.66%.男性中尿酸水平和HUA发生率20~29岁、30~39岁、40~49岁、50~60岁组分别为:(359±44)μmol/L(13.04%)、(372±59)p,mol/L(22.88%)、(384±67)izmol/L(26.89%)、(397±73)μmol/L(29.41%),平均为(381±65)μmoUL(24.24%);女性分别为:(275±39)p,mol/L(7.89%)、(304.4-46)μmol/L(12.73%)、(331±58)μmol/L(17.19%),(346±62)μmol/L(22.81%),平均为(308±43)μmol/L(15.53%).(2)HUA组正常高值血压的发生率为36.21%,正常尿酸组正常高值血压的发生率为27.65%.(3)理想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组的尿酸水平和HUA的发生率分别(297±62)μmol/L(16.84%)、(331±67)μmol/L(23.70%)、(367 4-65)μmol/L(31.9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尿酸水平逐渐增加,HUA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各个年龄阶段男性的尿酸水平、HUA的发生率均高于女性;尿酸水平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升高,两者相互影响.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14例误诊分析

    作者:岑慧;柯珮琪;费慧;舒珊荣;沈宏伟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误诊原因及误诊防范.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1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误诊病例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异位妊娠6例,卵巢肿瘤3例,胎盘残留3例,不全流产2例.终确诊为绒癌8例.侵蚀性葡萄胎3例,异位绒癌2例,异住侵蚀性葡萄胎1例.结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很重要.对于难以诊断的患者可以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以明确诊断.

  • PDCA循环法在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孙树英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加强门急诊患者输液的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调查统计PDCA循环法施行前后输液相关安全事件发生率、护士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法施行后,门急诊输液相关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护士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提高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质量.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