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埋伏阻生上前牙的矫治

    作者:徐红红;庄最新

    目的:探讨上前牙埋伏阻生的原因及导萌方法.方法:对 38例病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固定矫治器配合外科手术进行矫治.结果:38例上前牙恢复理想排列,形成良好的齿龈关系,保持功能和美观,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固定矫治器配合外科手术进行矫治埋伏阻生上前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40例分析

    作者:雷建明;江先娣;黎朝茂;洗明健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治及预后情况,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 1996-2004年收治的低颅压性 SAH患者与原发性 SAH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9例患者经治疗均治愈,1例好转,无一例复发.结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并继发 SAH经正确诊治后均可治愈.

  • 晚期肿瘤患者热疗术后的监护及并发症的诊治

    作者:易菁;陈怀生;文舜康

    目的:总结晚期肿瘤患者热疗术后的监护及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对 15例晚期肿瘤患者施行热疗术,术后于重症监护室监护,对并发症给予治疗.结果: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肺水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损伤、心律失常、血电解质紊乱、血糖异常、烫伤等.经监护及治疗后,病情稳定,无一例死亡,转归各科继续康复治疗.结论:晚期肿瘤患者热疗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后严密监护及对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热疗术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 以风湿痛为表现的恶性肿瘤 60例

    作者:陈维广;梁鸿健;陈镭

    目的:提高对恶性肿瘤表现为风湿痛症样表现的认识.方法:对以骨骼、关节、肌肉疼痛为首发表现的 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中 22例属癌性风湿症,疼痛性质为隐痛或胀痛,慢性发作,且逐渐加重,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疗效不佳; 38例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初为隐痛,渐发展为锥痛,部分病例碱性磷酸酶和血沉显著增高,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无效,需麻醉性镇痛药方能短期缓解.肿瘤的类型及分布部位均较广,临床表现多样化,误诊率较高.结论:须加强对骨骼、关节、肌肉疼痛与肿瘤的相关性认识,对表现为骨骼、关节、肌肉疼痛的患者,若排除了结缔组织病,对一般的镇痛药或激素疗效差、年龄≥ 60岁者,应排查恶性肿瘤的可能.

  • 原发性高血压 24小时平均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张卫;朱桂平;金文敏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 24 h平均脉压(P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8例因胸痛住院接受冠脉造影且规则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并进行 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 PP结果分成 《 50 mmHg(A组)和≥ 50 mmHg(B组)两组.结果 :两组比较,B组患者的年龄、 24 h平均收缩压(MSBP)高于 A组(P< 0.05),而 24 h平均舒张压(MDBP)差异无显著性(P >0.05); B组患者的病变冠脉记分和冠脉病变记分明显增加(P< 0.01),而病变冠脉支数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 PP可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 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多因素分析

    作者:刘一;何晓峰;刘舸;王东;樊再雯;张波

    目的 :分析患者的年龄、基础病及抗生素的使用等多因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病原菌的影响,为 CAP经验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 78例住院的 CAP患者进行痰细菌学检测,78例患者中 60岁以上 39例,33例合并有 1种或 1种以上基础疾病,35例入院前应用过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果:检出病原菌 118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 2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 71株,真菌 19株,2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有 2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组的混合感染和真菌感染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 0.05,P< 0.001);用药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未用药组(P< 0.05);有基础病组的真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基础病组(P< 0.01).进一步通过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影响革兰氏阳性菌的检出(χ 2=4.358,P=0.037),年龄的大小与真菌感染和混合感染为相关(χ 2=20.591,P=0.0001;χ 2=5.923,P=0.015).结论:对 CAP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 HIV感染合并妊娠 6例分析

    作者:谭华霖;刘奇志;熊振玲

    目的:探讨 HIV感染孕妇在孕检过程中的管理、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处理以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问题,为今后同类病例积累经验.方法:自 2002年始向所有在我院产检的孕妇推荐 HIV抗体检测,对 HIV感染孕妇在高危门诊由专人提供咨询和产检并提供转介服务.结果 :共发现 HIV感染合并妊娠患者 6例,其中宫内妊娠 4例,宫外孕 2例. 2例宫内妊娠在孕期接受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另外 2例在孕 36周后来我院产检,剖宫产前予奈韦拉平 200 mg口服. 4例宫内妊娠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新生儿均为人工喂养并予奈韦拉平抗病毒治疗.发生职业暴露 1例,3个月后查 HIV抗体阴性.结论:及早地向孕妇推荐 HIV抗体检测很重要,有利于孕期接受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及职业暴露的预防.选择性剖宫产术及新生儿人工喂养有利于母婴阻断.

    关键词: HIV感染 妊娠
  •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肺功能检测分析

    作者:彭德虎

    目的:探讨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利用日本产 CHESTAC- 8800型肺功能仪对 44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进行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曲线)检测. 结果: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的通气功能损害主要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其次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较少.结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多发,其次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关键词: 结核 肺功能检测
  • 肝原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作者:丁百静;关英慧;朴云峰

    目的:研究肝原性糖尿病的临床特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的方法,观察肝原性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Child- pugh分级 C级患者肝原性糖尿病发病率高;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的占 3.13%,其空腹血糖平均值低于原发性糖尿病组(P< 0.05),空腹及餐后血糖、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平均值高于单纯肝病组(P< 0.01),白蛋白平均值低于单纯肝病组(P< 0.05),餐后 2h血糖与转氨酶呈正相关(P< 0.05);治疗上部分患者随肝病治疗的好转血糖复常.结论:肝原性糖尿病症状不典型,有加重肝损害的趋势,治疗需以肝病治疗为主.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糖尿病 血糖
  • 肺单发结节、肿块的影像与临床分析

    作者:程勇;陈卫国;牛艳坤;王刚;刘国清;王江云;段刚;吴元魁

    目的:研究肺部单发结节、肿块患者的胸部数字化放射成像(DR)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 167例肺部单发结节、肿块患者的资料,对其胸部 DR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数据统计,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67例患者中,肺癌 56例(33.5% ),单发转移瘤 16例(9.6% ),良性肿瘤 42例(25.1% ),结核瘤 37例(22.1% ).较年轻、有长期发热、胸背痛症状者提示结核瘤;痰中带血或咯血提示恶性肿瘤.胸部 DR影像中良恶性病变的大小和分布无明显差异,良性肿瘤大多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恶性肿瘤多边界不清,有毛刺、分叶;结核出现于下叶的比率高,钙化多见.结论:对肺部单发结节、肿块病变的初步诊断需紧密结合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

  • 哮喘规范化治疗 179例分析

    作者:施浩;徐红卫;叶庆荣

    目的:评价哮喘规范化治疗及院外教育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 179例患者均采用严格规范化药物治疗,建立个人病档,专科医生管理,定期肺功能检查,示教吸入方法.成立"哮喘之家",采用门诊、电话、书信咨询、定期宣传哮喘基本知识、设立哮喘日记并随诊 2年以上.结果:按第一届全国哮喘会议制定疗程标准,临床控制 33.50%,显效 40.68%,好转 22. 83%,无效 2. 43%,死亡 0. 56%,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强调规范化药物治疗和院外管理教育,可避免哮喘病人因漏诊、误诊或缺乏系统治疗导致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的恶性循环.其中加强对哮喘患者院外管理,使患者对治疗原则、计划方案充分理解,提高患者用药适应性,是防治哮喘的关键.

    关键词: 哮喘 院外教育
  • 热性惊厥 105例临床特征与脑电图关系

    作者:宋腾菊;张汉辉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 异常脑电图(EEG) 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对 FC 进行早期分类诊断,与以后癫痫(EP) 发作、 FC 的再发及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关系.方法:记录 105例 3 个月~ 8岁患儿 FC 后 EEG .结果:首次 EEG异常率为 28.7%.随着 FC再发次数的增多,FC 患儿 EEG 异常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3岁以内 FC 的 EEG异常不明显,3岁以后 FC 的 EEG异常则逐渐增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 3例 FC 经过 2~ 5年的随诊,后诊断为 EP.结论:EEG 的异常率与Ⅰ级亲属的 FC 史无关,与 FC临床特征如局灶性发作、 FC的发作持续时间有关. FC再发与 EEG发作性异常、年龄有明显关系. EEG多次出现发作性异常的 FC者转变成 EP. EEG对 FC的早期分类诊断和进行预防性治疗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惊厥 发热性 癫痫 脑图
  • 老年人心脏黏液瘤 32例治疗体会

    作者:何仁良;励峰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黏液瘤的处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 32例老年人心脏黏液瘤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伴发病及围术期的处理等并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无一例围术期死亡,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老年人心脏黏液瘤的有效方法,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术前准备、围术期及伴发病的妥善处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粘液瘤 心脏 老年人
  • 人工气胸 CT检查在胸膜转移瘤的应用

    作者:丁长青;李军;崔继承;谢军

    目的:评价人工气胸 CT检查在胸膜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 CT检查除胸水外未见胸膜异常的 31例血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穿刺抽液和 (或 )人工气胸后行 CT检查.结果:31例中 14例在脏层和(或 )壁层胸膜上发现常规 CT所不能发现的单发或多发结节灶,手术、病理或临床证明 14例均为肺癌胸膜转移.结论:人工气胸 CT检查是发现胸膜转移瘤的可靠方法.

  • 高龄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作者:何瑞;初丽云

    目的:提高高龄患者呼吸道感染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 36例 80岁以上老年人因呼吸道感染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支气管哮喘 6例,结核性胸膜炎 2例,治疗不当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 2例.结论:认识高龄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是避免误诊、及时诊断、早期处理,提高左心功能不全治疗效果的关键.

  • 巨大肠息肉 83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治疗分析

    作者:苏凯华;冯伟勋;刘坤平;梁凤玲;张小娟;简莉琴

    目的:探讨巨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内镜治疗方法及内镜治疗效果,以提高巨大肠息肉内镜治疗成功率.方法:对 83例直径 》3.0 cm的巨大肠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特征与癌变关系及内镜治疗方法、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巨大肠息肉的发好部位为乙状结肠和直肠,占 81.93%(68/83),形态表现为山田Ⅳ型 49.39%(41/83),山田Ⅱ型 40.96%(34/83);病理诊断以腺瘤性息肉 85.54%(71/83)多,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为 19.72%(14/71); 83例巨大息肉行内镜下治疗,其中单纯高频电凝电切组 25例,单纯尼龙圈套扎组 12例,联合治疗组 46例,术中渗血 3例,均为蒂粗 》1.0 cm的息肉,未有穿孔发生.结论:巨大肠息肉多见于乙状结肠和直肠, 主要表现为山田Ⅳ型,85.54%巨大息肉属于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并随腺瘤大小、绒毛的成份及不典型增生而递增;内镜治疗巨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可行、有效及相对安全的方法.

  • 假腱索引起混合型心律失常 1例

    作者:陈万国;田文芬

    患者男,18岁.因反复心悸、胸闷 1个月来诊.体检:心界不大,心率 110次 /min,心律不规则,心尖部可闻及Ⅱ /6级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电解质正常.

  • 生川乌、生草乌中毒致死 1例

    作者:吴燕山

    患者女,65岁,因下肢风湿痛多年,就诊于个体医生.该医生给患者配制中药 1剂(蜈蚣 2条、地龙 15 g、黄柏 15 g、红花 15 g、防己 15 g、乌蛇 15 g、甘草 15 g、全蝎 6 g、木通 15 g、羌活 15 g、乌梅 15 g、防风 15 g、生川乌 5 g、生草乌 5 g、杜仲 20 g、川断 15 g),嘱浸 30度米酒 2 000 mL并将其埋入地下 7~ 10 d后饮用.每次饮 1瓦匙(约 10 mL),每日 2次.药酒埋地下 15 d后患者开始饮用.服药酒 2 d后四肢出现轻度麻痹感,未作处理,继续服至第 8天,四肢躯体麻痹、乏力感加重,呼吸紧迫,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于当晚 11时 20分送入当地医院急救.入院后,患者出现潮式呼吸,烦躁不安加重,大汗淋漓,呕吐,全身麻痹,心电图呈频发性多源性早搏,短阵性室扑.经抢救无效,3 h后死亡.

  • 黏多糖病合并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1例

    作者:谭宗瑜;刘大波;陈倩;钟建文

    患儿男,5岁.因睡眠打鼾 4年余于 2005年 9月入院.患儿 4年余前开始出现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睡眠多汗,遗尿.

  • 以消化道出血及阴茎异常勃起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例

    作者:计成阜;孙爱宁

    患者男,26岁,未婚.因解墨绿色大便 1次及阴茎异常勃起 2日于 2005年 11月 10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查白细胞 510× 109/L,行白细胞清除术 1次后收住血液科治疗.

  • 头皮多发巨大毛发上皮瘤并癌变 1例

    作者:马辉福;吉凯;韩慧生;陈纲;王艺达;裴文军;刘晓峰

    笔者近来遇见 1例头皮多发巨大毛发上皮瘤并癌变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7岁,维族.因"头皮多发肿块 20年,破溃 2年"入院.

  • 系统性淀粉样变 1例

    作者:陈怡;江德文

    患者男,25岁.发现肝脾肿大 4年,水肿、面色苍白 1年入院.入院前 4年体检发现肝脾肿大、"乙肝大三阳",以贺普丁等治疗,无好转. 1年前出现面色苍白、疲乏、牙龈出血.

  • 膜外镇痛致重度呼吸抑制 1例

    作者:侯疆驿;宋志芳;林治燕

    患者女,66岁,外伤性左股骨颈骨折,有支气管哮喘病史.体检 :一般情况好,常规化验:肝、肾功能,心电图、电解质未见异常,ASAⅡ级,择期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入室:静脉快速输液 500 mL后,采用联合穿刺套针(17G、 25G),经 L2~ 3间隙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成功,0. 75%布比卡因 1. 3 mL腰麻后,硬膜外置管发现导管有脑脊液流出,回抽证实置管入蛛网膜下隙放弃,改 L3~ 4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顺利,腰麻阻滞平面 T10以下.

  • 甲状腺素中毒抢救 1例

    作者:吴迺淞

    患者女,51岁,因高热、气促伴烦躁不安 2 h于 2005年 9月 25日急诊入院.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 6年,因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副作用而呈间断性服药治疗,患者不愿手术治疗及不能作碘核素治疗,症状反复,近 2年已出现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影响体力劳动,近期仍在服药治疗.

  • 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欧相林;黄江;曾祥毅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小剂量长期应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痰量、 6 min步行距离及 COPD发作频率的影响.方法 :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A组:36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 250 mg,1次 /d口服. B组:35例,仅用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吸氧,口服茶碱,口服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但不允许使用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组胺拮抗剂和激素.两组疗程均为 6个月.结果 :68例稳定期 COPD患者入选,年龄(65.43± 4.25)岁. 6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 A组,肺功能(FEV1):治疗前(0.77± 0.15) L,治疗后(0.91± 0.18)L; 6 min步行距离:治疗前(210.50± 7.23)m,治疗后(275.60± 11.53)m;呼吸困难评分:治疗前 3.10± 0.50,治疗后 1.40± 0.70;痰量情况:治疗前(54.35± 5.94)mL, 治疗后(32.72± 4.62)mL;较 B组有明显改善(均 P< 0.05),COPD发作人数及因急性加重住院情况:A组与 B组比较,A组 COPD发作人数及住院人数下降(P< 0.05).结论: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应用可以改善稳定期 COPD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及活动耐力.

  • 替米沙坦对女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竹君;周颖玲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女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初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女性患者 68例(A组),男性患者 61例(B组),AB两组间年龄、基础血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所有入选者口服替米沙坦 80 mg/d,期间每周随访 1次,监测血压和调查不良反应并根据血压调整剂量,疗程 12周,并在服药前后分别检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脂、血尿酸及心电图.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B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80.88%和 83.61%(P >0.05).结论:与男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女性高血压患者由于其自身内分泌的变化,临床治疗较男性患者棘手.但是,本研究发现,替米沙坦对男女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同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治疗女性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窦炎症状

    作者:郑涛;邓明朝

    目的:探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ESS)术后鼻窦炎持续症状的疗效及其治疗时限.方法:48例成人慢性鼻窦炎 ESS术后持续鼻窦炎症状的病人随机分为 3组,A组 18例服药周期 3个月,B组 16例服药周期 6个月,C组 14例服药周期 12个月,全部病例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250 mg,每日 1次,口服)治疗,治疗结束后继续观察随访 6个月以上,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后根据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C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 A、 C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B、 C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是治疗 ESS术后持续鼻窦炎症状的有效方法,服药时限以 6个月为宜.

  • 阿卡波糖和食物纤维在糖耐量减低人群向 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干预作用

    作者:潘苗;陈幼萍;吴向梅;曾春平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和食物纤维预防糖耐量低减(IGT)人群进展为 2型糖尿病(DM)的作用.方法:以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WHO标准)的 IGT 213例中男 156例,女 57例.入选者年龄 35岁以上,体重指数(BMI)在 19 kg/m2以上.分为对照组 52例,教育组 37例,食物纤维组 64例,阿卡波糖组 6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教育组进行饮食指导,每半年 1次;食物纤维组除健康教育外,每日口服食物纤维 12 g;阿卡波糖组每日口服阿卡波糖 0.15 g,分 3次餐时口服.对 4组参试者每半年作 1次 OGTT,同时测身高、体重、 BMI、 12 h尿蛋白,复查日当天不服干预药物或食物纤维.共观察 3年.若 2次 OGTT或后 1次复查结果为 DM,则判断为已发展为 DM.结果:213例 IGT在观察中有 18例(8.5%)退出.空腹血糖(FBS)和服糖后 1 h血糖(1hPBS)在对照组、教育组和食物纤维组均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在阿卡波糖治疗组均有下降. 4组间 FBS比较 F=8.126,P< 0.01,4组间 1hPBS比较 F=3.706,P=0.012.观察期末对照组 12例(26.7%)、教育组 7例(21.9%)、食物纤维组 10例(16.4%)、阿卡波糖组 5例(8.8%)转化为 DM,阿卡波糖组在治疗后 DM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 2=6.246,P< 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 IGT向 DM的转化率与治疗前年龄、体重呈正相关(r=0.45和 0.35,P< 0.05),与干预方式呈负相关(r=-0.155,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IGI向 DM的转化率与 FBS呈显著正相关(r=0.227,P=0.03),与治疗方式呈负相关(r=-0.133,P=0.032).结论:阿卡波糖在延缓 IGT向 2型 DM发展中是有效的,食物纤维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 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LDL-C/HDL-C和 ApoB100/ApoA1比值的影响

    作者:丁宏辉;郭湖坤;陈纪平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LDL- C/HDL- C)和载脂蛋白 B100与载脂蛋白 A1的比值(ApoB100/ApoA1)的影响.方法:168例高胆固醇患者每晚顿服辛伐他汀 10 mg 共 8周,比较服药前后胆固醇(CH)、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载脂蛋白 B100(ApoB100)、载脂蛋白 A1(ApoA1)水平变化,以及 LDL- C/HLD- C及 ApoB100/ApoA1比值的变化.结果:用药后 TC、 TG分别下降 15.2%和 11.4%(P< 0.01),LDL- C和 ApoB100分别下降 26.2%和 19.5%(P< 0.01),HDL- C和 ApoA1分别升高 6.2%(P< 0.05)和 15.5%(P< 0.01),LDL- C/HDL- C和 ApoB100/ApoA1比值明显下降(P< 0.01).结论: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 LDL- C/HDL- C和 ApoB100/ApoA1比值,降低冠心病风险.

  • 苦参碱联合复方丹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吴春晓;陈燕鸿;郑志雄

    目的 :探讨苦参碱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以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 222例 HBsAg、 HBeAg、 HBV DNA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12例应用苦参碱 150 mg和复方丹参 20 mL静脉点滴,每天 1次,6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为常规应用甘利欣 30 mL静脉点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 HA、 LN、 IV- C等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肝功能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明显下降(P< 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 苦参碱联用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使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显著下降,对减轻肝炎症状及肝纤维化均有显著疗效.

  • 氧化苦参碱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袁祥光;曾兆雄;梁惠森;阮建波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 43例轻、中度末端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28例 )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15例 ),保留灌肠治疗 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并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 1)的表达变化.结果:症状缓解率和内镜缓解率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组均为 92.9%(26/28),柳氮磺胺吡啶组症状缓解率为 93.3%(14/15),内镜缓解率为 80.0%(12/15),两组内镜缓解率差异有显著性(P< 0 05).免疫组化结果示氧化苦参碱与柳氮磺胺吡啶均能降低结肠组织中 ICAM- 1表达,但两者联合应用对 ICAM- 1下调作用更明显(P< 0 05).结论: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局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 ICAM- 1表达有关.

  • 胃类癌 8例诊治体会

    作者:高洪刚;王厚敏

    胃类癌是较少见的一种疾病,临床常以溃疡病表现而延误治疗,或因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与胃腺癌相似而行不恰当的手术.现将 1994-2000年 8例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 UF-100尿沉渣分析仪细菌复查域值的探讨

    作者:李广华;罗燕飞

    为适应尿沉渣分析标准化的要求,UF- 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 UF- 100尿沉渣分析仪对细菌的检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高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1-2]. UF- 100对细菌检测的低可信度也导致细菌复查域值尚无一个明确的定论.本研究分析了无菌生理盐水、健康体检人群 1(化学分析全阴性及镜下无沉渣)、健康体检人群 2(随机)、菌尿(NIT阳性及沉渣涂片细菌阳性) 4个层次细菌总数,并做统计学分析,旨在探讨寻找一个合适的细菌复查域值.

  • 红细胞平均体积降低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作者:肖燕青;杨红玲;何家俊

    血小板的数目是血常规检查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血小板数量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密切的关系.现对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降低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进行探讨.

  • CD3700白细胞图基线升高的影响

    作者:胡珺;吴子安

    CD3700在白细胞计数 (WBC)及分类时,偶见 WBC图基线升高,正常基线下方应为空白,基线升高后形成下方左侧有大量红色点状图.

  • 磷脂酰丝氨酸在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中的作用

    作者:王燕群;刘尚喜

    目的:探讨磷脂酰丝氨酸(PS)在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中的作用.方法:用脂质体整合的方法或用 N-乙酢马来酰胺(NEM)预处理红细胞然后整合磷脂,制备含不同凋亡信号的红细胞模型,测定巨噬细胞对整合不同磷脂信号红细胞的结合率与吞噬率.结果:单独整合 PS或用 NEM处理造成 PS外翻,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对红细胞的结合率,但对吞噬率没有影响.同时整合 PS和氧化 PS或用 NEM处理造成 PS外翻后再整合氧化 PS,不仅可以显著性提高巨噬细胞对红细胞的结合率,而且可显著性提高吞噬率.结论:PS外翻参与了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结合,而氧化 PS促进了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二者的协同作用参与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

  • 苦参碱对人肺癌 SPC-A-1细胞作用的研究

    作者:龙发;王云;张永昶;李惠

    目的 :研究苦参碱(matrine)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 SPC- A- 1细胞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癌 SPC- A- 1细胞, 随机分为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处理组又分为 6个小组,每小组分别加入浓度为 250、 500、 750、 1 000、 1 250和 1 500 μ g/mL的苦参碱后又分为 24、 48和 72 h 3个培养时间段组.空白对照组不加入苦参碱,也分为 24、 48和 72 h 3个培养时间段组.采用 MTT法分析苦参碱对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光镜及 Hoechst 33258- PI荧光染色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细胞凋亡率.结果 :分别用上述 6种浓度的苦参碱处理细胞 48 h后,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30± 0.22)%、(6.03± 0.08)%、(10.67± 0.22)%、(15.56± 0.24)%、(20.06± 0.26) %和(34.31± 0.31)%,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1).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 SPC- A- 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均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 0.05).同时用光镜及倒置显微镜均检测到肺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用 500、 750和 1 000 μ g/mL的苦参碱处理细胞 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凋亡峰,且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大,凋亡率升高,两者有正相关关系.结论 :苦参碱可抑制人肺腺癌 SPC- A- 1细胞的生长及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肺癌 SPC- A- 1细胞凋亡.

  • 青藤碱对 THP-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林永明;赵毅;余克强;李娟

    目的 :观察中药单体青藤碱(SIN)对脂多糖(LPS)刺激的 THP- 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的 THP- 1细胞经 LPS 1 mg/L刺激 2 h后,分为 SIN高(0.3 mmol/L)、中(0.15 mmol/L)、低(0.075 mmol/L)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干预 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检测凋亡指数,吖啶橙(AO) /溴乙锭(EB)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IN高(P< 0.01)、中(P< 0.05)剂量组细胞增殖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检测 SIN 3个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增高,AO/EB染色示 SIN处理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核裂解和胞膜受损等凋亡现象.结论 :SIN可能通过抑制单核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来达到免疫抑制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 端粒酶活性对人表皮干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谢晓繁;贾赤宇;陈璧;郝晓凤;胡大海;韩军涛

    目的:通过重建端粒酶活性延长人表皮干细胞寿命,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提供理想种子细胞.方法:用差速黏附法分离获得人表皮干细胞(human epithemal stem cells,hESCs),以 TRAPeze ELISA法分别检测新鲜的不同传代次数的 hESCs端粒酶活性(RTA),同时把含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质粒导入 hESCs,比较转染细胞与非转染细胞体外培养时端粒酶活性及生存情况.结果:非转染细胞随传代次数的增多 RTA逐渐减弱,到 12- 16PD时出现细胞衰老、死亡、增殖停止;转染细胞到 26PD时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细胞继续生长,RTA仍未减弱.结论:人表皮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仍具有端粒酶活性,但不足以抑制该细胞的衰老.重建端粒酶活性可延长人表皮干细胞寿命并维持自我更新,为建立组织工程标准细胞系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 伊马替尼联合 P27基因克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K562细胞的作用

    作者:王玮;孙秉中;谢红;药立波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和 P27基因克隆联合作用对 K562细胞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等的调控作用.方法:RT- PCR扩增 P27基因,胶纯化回收后连接到 T载体测序,序列正确后构建 P27- pcDNA3.1载体,将 P27- pcDNA3.1与空载体分别以脂质体转染入 P27基因缺失的 K562细胞,经筛选得到 G418抗性的 K562细胞株,Western blot证实转染后有 P27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指数和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表达外源性 P27蛋白的 P27- pcDNA3.1- K562细胞株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对照 K562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显示 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P27- pcDNA3.1- K562细胞与伊马替尼联合应用后凋亡细胞比例明显上升,MTT法显示细胞存活率较 P27- K562细胞组及伊马替尼-K562细胞组均明显下降(P< 0.01 vs P27- K562 细胞组,P< 0.05 vs 伊马替尼-K562 细胞组 ).结论:表达外源 P27蛋白联合应用伊马替尼对抑制 K562细胞增殖及促凋亡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 联合耳屏缘切口非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切除术

    作者:田福年;刘征云;杨攀

    笔者采用一种瘘管口联合耳屏缘切口在非感染期切除先天性耳前瘘管,取得较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报告如下.

  • 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丽;田玉科;王鹏

    老年病人手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以及记忆受损.这种手术后人格、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和技巧的变化称为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另有学者认为 POCD表现为手术后记忆力和集中力下降的智力功能的退化,其特征是由一般的医疗处理引起,又不属于谵妄、痴呆、遗忘障碍等临床类型.

  • L-精氨酸、维生素 C干预手术应激的实验研究

    作者:柴智明;陈祥攀;钱大青;张阳;吴少云

    目的:了解 L-精氨酸(L- Arg)、维生素 C(VitC)干预手术应激对实验狗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杂交狗随机分为对照组、 L- Arg干预组、 VitC干预组,检测不同时点其血清和胃黏膜的相关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结果:手术应激引起实验狗血清和胃黏膜中 MDA、 SOD、 NO、 NOS的改变,VitC,L- Arg干预减少 MDA的含量,增加 NO的量(P< 0.05),对 SOD、 NOS的改变不大.结论:适量的 VitC、 L- Arg可减轻手术应激对机体的损害,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 安氟醚麻醉对犬脑不同部位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孙绪德;徐礼鲜;张惠;葛雅丽;张劲松;柴伟;张贵和;高昌俊;马加海

    目的:探索安氟醚麻醉时犬脑内不同部位氨基酸递质水平的动态变化,阐明安氟醚麻醉中枢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1H MRS)技术,选取 12只犬,每只犬先后行 2次 MRS扫描,第 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然后逐渐吸入安氟醚,使呼出气的浓度达到预定的麻醉浓度(1.0 MAC)后进行第 2次 MRS扫描,扫描选择的感兴趣区为皮层运动区、皮层感觉区、丘脑、海马和基底节区.测定 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状态比较,吸入 1.0 MAC安氟醚麻醉后,NAA在丘脑和海马区域明显降低(P< 0.05); Glu在丘脑、海马和基底节区明显降低(P< 0.05); GABA在皮层运动区、皮层感觉区、丘脑、海马和基底节区均显著升高(P< 0.05).结论:安氟醚麻醉对中枢不同区域内 NAA、 Glu、 GABA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均有影响,其中 GABA可能在安氟醚的全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葛根素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邵胜敏;王小同;黄汉津;陈松芳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O2)高二氧化碳(CO2)大鼠海马超微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改变及葛根素对其影响.方法:建立慢性低 O2高 CO2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给予葛根素干预,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并测定 SOD和 MDA.结果:慢性低 O2高 CO2使海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水肿,并使 SOD活性降低、 MDA含量升高,葛根素干预可使海马神经细胞结构损害减轻.结论:葛根素对慢性低 O2高 CO2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结构损害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 缬沙坦对炎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者:陈欣;王琳;杨汉东;闵新文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6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 3组,正常对照组、 AS模型组和缬沙坦组,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血脂和 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主动脉血管内皮病理形态学观察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 1)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与 AS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 >0.05) ; CRP水平降低(P< 0.01);主动脉血管内膜斑块减少,内膜 /中膜厚度比明显降低(P< 0.01);血管内皮 VCAM- 1表达减少(P< 0.05).结论: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脂质代谢无关,而与抑制炎症有关.

  • 成人麻疹 68例临床护理

    作者:王惠萍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护理及心理问题等.方法:对本院 68例住院成人麻疹病例资料,从临床特点、护理及心理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成人麻疹存在全身中毒症状重,斑丘疹密集,多脏器损害等特点.结论:对成人麻诊患者临床护理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麻疹监测工作,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同时,加强对高危人群中的成年人进行强化免疫.

    关键词: 麻疹 护理
  • 簕菜疗法在新生儿湿疹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成效

    作者:陈小菊

    目的:探讨新生儿湿疹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方案,减轻患儿的痛苦,研究癇菜疗法在新生儿湿疹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成效.方法:经前瞻性科研设计,运用立意取样的方法选取 144例患有湿疹的新生儿,并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癇菜疗法,对照组采用药物疗法;观察两组新生儿的疗效以及患儿对用药的抗拒性.结果 :实验组湿疹康复总有效率为 75.00%,对照组为 72.2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对用药的抗拒性为 20.83%,对照组为 56.9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两种疗法对新生儿的湿疹疗效是肯定的,但癇菜疗法属非药物疗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可有效保护患儿稚嫩的肌肤,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 湿疹 新生儿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李小银;揭素铭;李碧辉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对 MM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系统健康教育治疗(护教组),以进行治疗前的 MM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他们在 6个月治疗期间的精神状态、间歇期感染率、按时复治率、病情好转率及生活自理状况变化.结果:护教组与对照组的按时复治率、好转率、治疗后的抑郁状态率和生活自理状况分别为 95.6%、 78.6%、 28.6%、 85.7%和 82.1%、 38.5%、 69.2%、 4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两组治疗间歇期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 MM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延缓病情进展.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 D二聚体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 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作者:王天成;汪整辉;李国权;王小林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反应蛋白(hs- CRP)和总胆红素(TB)的关系.方法:采用经 CT确诊的 CVD 患者共 52例,对照组 28例,分别取血测定 D二聚体、 Hcy、 hs- CRP和 TB.结果:CVD组血浆 D二聚体和血清 Hcy、 hs- 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 T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关分析发现 CVD组血浆 D二聚体与血清 Hcy和 hs- CRP呈正相关,与血清 TB呈弱负相关.结论:CVD患者血清 TB、 Hcy和 hs- CRP与血浆 D二聚体水平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和支气管镜下气管黏膜变化的研究

    作者:黄少丹;魏衍超;田利奇;邬勇坚;陈飞鹏

    目的:探讨我院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的病原菌菌型分布及耐药现状,以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黏膜的改变.方法:选择 136例住院 48 h后出现肺炎的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作细菌培养并做支气管黏膜的镜下评分.用 16种常用抗生素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 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进行.结果:研究发现支气管黏膜损伤严重(镜下评分≥ 3分 ),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当评分 《 3分时,则革兰氏阴性菌占主导.分离出的病原体中革兰氏阳性菌占 34.04%,革兰氏阴性菌占 53.19%.前 3种病原菌占的比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占 19.14%,铜绿假单胞菌占 17.02%,肺炎克雷伯菌占 14.89%,本组病例中还分离出 1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结论 :革兰氏阳性菌所致 HAP对支气管黏膜损害较重,革兰氏阴性菌相对轻些,采用支气管纤维镜及肺泡灌洗能比较准确查找到致病菌并对气管黏膜损害作出评价.

  • 甲真菌病 3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的比较分析

    作者:叶瑞兴;邱秀梅;李志武;布景昭

    目的:评价 3种真菌检查方法在诊断甲真菌病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用直接镜检法、恒温加热溶甲法和培养法对 110例甲真菌病的病甲标本进行处理后镜检.结果:直接镜检法检出真菌 59例,阳性率为 53.64% ;恒温加热溶甲法检出真菌 98例,阳性率为 89.0% ;培养法检出真菌 85例,阳性率为 77.27%.直接镜检法与恒温加热溶甲法差异有显著性(χ 2=35.37,P< 0.05).结论:直接镜检法快速,但检出率低,恒温加热溶甲法检出率高,但需对标本预处理;培养法耗时长,但可以作菌种鉴定,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 缬沙坦联合大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作者:李六生;刘建社;陈建娜;胡生琼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大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 61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 67例分别随机分为缬沙坦对照组和缬沙坦联合大黄治疗组,疗程均为 6个月.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下降(P< 0.05,P< 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 C)明显上升(P< 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 >0.05).(2)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早期 DN患者尿白蛋白(MA)、尿α 1微球蛋白(α 1- MG)、尿β 2微球蛋白(β 2- MG)均显著改善(P< 0.05,P< 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 0.05).(3)对临床 DN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尿α 1- MG、尿β 2- MG、血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治疗组均改善显著(P< 0.05,P< 0.01),且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除尿蛋白定量、尿α 1- MG、尿β 2- MG改善显著(P< 0.05)外,其余指标改善均不显著(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大黄治疗 DN疗效肯定.

  • 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 60例疗效观察

    作者:蒋卫民;张振波

    目的:探讨中药经验方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效果.方法:6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维胺酯治疗组,分别给予中药和维胺酯胶丸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红斑、鳞屑、糜烂、渗出等症状与体征的改善及疗效.结果:6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经治疗后,中药治疗组有效率达 90.00%,维胺酯治疗组有效率 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中药对脂溢性皮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HBsAg、 ALT快速检测在献血现场初筛中的应用及意义探讨

    作者:许晓绚;杨立新;李活;曾劲峰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采血前进行 HBsAg、 ALT快速检测的意义.方法:对比分析 1997-2004年无偿献血前进行 HBsAg、 ALT快速检测与否对不合格率和多次献血比例的影响.结果:通过采血前进行 HBsAg、 ALT快速检测,HBsAg、 ALT不合格率及总不合格率明显下降.献血者多次献血比例逐年上升.结论:在无偿献血现场进行 HBsAg、 ALT快速筛查,能够降低无偿献血的不合格率,有利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提高献血者的积极性、扩大低危自愿定期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增强无偿献血的社会效应.

  • 中国中老年人群手骨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地区比较分析

    作者:李宁华;张耀南;张毅;薛庆云;黄公怡;王坤正;柏传毅;李恩;李志华;朱汉民;张韵;金大地;朱志刚;陶天遵;荣杰生;裴福兴;杨静

    目的:了解中国地区间中老年人群手骨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为手骨关节炎的社区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中国 6个城市 6 218例 40岁及以上男女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 4 808例有症状者进行 X线双手正位投照,对 83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我国 6个城市 40岁及以上男女人群手骨关节炎总患病率为 7.8%,各城市患病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 ;手骨关节炎在大部分城市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镐头工作(OR=1.041~ 1.128);而日常武术(OR=2.018,西安),喝啤酒(OR=1.623,石家庄),母亲骨关节炎病史(OR=4.709,上海),姐妹骨关节炎病史(OR=7.072,广州),身高(cm)(OR=1.535,哈尔滨), 电钻工作(OR=1.100,成都)等危险因素分别在不同地区出现.结论 :我国 6个地区手骨关节炎患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同时,不同地区主要危险因素又有一定的差异.本次调查为今后手骨关节炎的防治提供了参考数据.

  • 鼻塞、血涕、头痛

    作者:张群;陈龙邦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8岁,因鼻塞、血涕伴头痛 20 d于 2004年 4月 26日入院.患儿于 20 d前开始出现鼻塞,呈持续性,鼻涕带血,伴阵发性头痛,在当地医院就诊,按感冒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以后鼻腔反复出血,量较多,行鼻内窥镜检查见:右下鼻甲后端隆起样新生物,左中鼻道溃烂样新生物.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