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与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治疗中的比较

    作者:蒋玉蓉;唐雅兵;游一平;李桂军;黄健华;王伟

    目的 比较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与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住院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68例,分为两组,剖宫产术中行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34例(A组)和剖宫产术前行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34例(B组),观察比较两组孕妇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A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并发症血管损伤、血栓形成、胎儿放射线暴露均显著低于B组(P < 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感觉障碍发生率、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子宫切除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治疗中均能安全、有效减少术中出血.而A组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术后无穿刺部位出血、无盆腔及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无需X线暴露,对母胎更安全,可在临床推广.

  • 左卡尼汀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小板及线粒体的影响

    作者:李力;汪峰

    目的 通过血小板数量及血小板线粒体变化,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及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左卡尼汀组,观察两组血小板数量及治疗前后血小板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粒体跨膜电位及线粒体内ATP含量变化.结果 左卡尼汀组治疗后血小板数量及血小板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粒体跨膜电位和线粒体内ATP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线粒体膜通透性及膜电位,使线粒体功能恢复,从而增加血小板能量供应,阻止血小板凋亡.

  • 联合麻醉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陈炜佳;张树波;杨超杰;李宝永;高平

    目的 探讨联合麻醉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行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60~85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 n=30)和常规补液组(C组,n=30).记录入室吸氧5 min(T1)、手术开始(T2)、手术开始1 h(T3)、手术结束(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BIS值,记录T2~T4时刻SVV数值.于T1、T3、T4抽取中心静脉血2 mL检测血清TNF-α、IL-6浓度.记录术中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G组晶体液量、液体总量均比C组少(P<0.05),G组CVP、SVV变化更平稳.G组血清TNF-α、IL-6的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G组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比C组短(P<0.01).结论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更精确的控制液体量,减少IL-6、TNF-α的释放,加快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和总体恢复,是一项更好的液体管理策略,适合在联合麻醉围术期应用.

  • 心脏手术患者肝素-鱼精蛋白抗凝方案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阳;马海平;郑宏

    目的 比较肝素-鱼精蛋白双滴定法与传统法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体外循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传统法组(A组,n=30),给予患者375 U/kg肝素,鱼精蛋白拮抗量为初始肝素剂量与鱼精蛋白125 U:1.2 mg;肝素滴定法组(B组,n=30),根据肝素滴定法结果给予肝素;肝素-鱼精蛋白双滴定法组(C组,n=30),肝素滴定法结合鱼精蛋白滴定法.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输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B组与C组肝素用量小于A组(P < 0.05).C组鱼精蛋白用量小于A组与B组(P <0.05).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A组大于B组与C组(P<0.05).结论 目前临床使用的传统法与肝素-鱼精蛋白双滴定法相比,滴定法个体化给予肝素、鱼精蛋白能减少CPB后患者出血量.

    关键词: 肝素 鱼精蛋白 抗凝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胎儿脐动脉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产的监测作用

    作者:王晓东;陈冬莹;田媛媛;王竹;冯洁玲;詹雁峰;梁柳琴;詹钟平

    目的 探讨胎儿脐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孕妇早产的监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活胎分娩的160例SLE孕妇.结果 SLE孕妇妊娠时平均年龄为(29.7 ± 3.7)岁(20~37岁),早产52例(32.5%),未出现不良妊娠结局足月产76例(47.5%).<34周的早产发生率为26.9%,≥34周的早产发生率为73.1%.早产原因依次为治疗性早产(30例)、自发性早产(12例)和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10例).胎儿脐动脉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早产组脐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S/D值均高于足月产组(P<0.05).受试者运算特征曲线(ROC)中PI、RI、S/D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 CI 0.5 ~ 0.7)、0.7(95% CI 0.6 ~ 0.8)、0.6 (95% CI 0.5~0.7).选取PI、RI、S/D的佳截点:1.0、0.7、2.8,其敏感性分别为34.6%、50.0%、50.0%,特异性分别为84.2%、81.6%、81.6%.结论 SLE妊娠早产发生率较高.脐动脉血流多普勒彩超检查可作为SLE患者孕晚期的无创监测手段,对指导分娩时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不同宫颈病变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对局部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

    作者:余杨;付艳丽;孙翔

    目的 比较宫颈局部微环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HR-HPV DNA)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同步变化,探讨HR-HPV病毒复制和宫颈病变进展两者同时对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304例HR-HPV持续感染者依宫颈病变的不同分为5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采用PCR荧光法检测宫颈分泌物HPV-DNA,应用流式细胞仪CD4+CD25+Foxp3+设门方法对宫颈刷检物中的CD4+CD25+Treg细胞相对计数,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宫颈局部Treg细胞表达在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和不同拷贝数的病毒载量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24.93,109.86,P<0.05),进一步的两两比较显示,Treg细胞的水平变化在慢性宫颈炎和CINⅠ之间以及低载量(HPV DNA 104~105copies/mL)和中载量(HPV DNA 105~106copies/m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Treg细胞水平变化为变量,宫颈病变和病毒载量为因子的交互效应显著(F=3.39,P<0.05),不同的宫颈病变,HR-HPV病毒载量对Treg表达的影响大小不一,总体呈现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R-HPV病毒拷贝数升高,Treg细胞表达Foxp3+逐步上升的趋势;(3)宫颈癌患者高表达CD4+CD25+Foxp3+Treg细胞,但表达水平波动范围大,数值分布为分散.结论 宫颈局部微环境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在不同宫颈病变和不同HR-HPV DNA中可能通过双向性调节,影响宫颈病变转归,就整体变化而言,Treg细胞、HR-HPV载量、宫颈病变三者呈相向的进展趋向.

  •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NF-α、HMGB-1、TF和vWF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马兴龙;姜阳;李佳芯;杭倩如;王卓基;刘清蒙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TNF-α、HMGB-1、TF和vWF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入院24、48、72和120 h脓毒症患者39例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HMGB-1、TF和血浆vWF水平.把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和存活组,比较不同时间外周血中TNF-α、HMGB-1、TF和vWF水平变化与脓毒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脓毒症患者不同时间外周血TNF-α、HMGB-1、TF和vW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 < 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该四炎症因子均以72、120 h曲线有明显判断价值.结论 从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得出TNF-α、HMGB-1、TF和vWF水平变化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及病程正相关,以72 h和120 h曲线有参考价值.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儿高热惊厥分型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陈高莉;熊大迁;江泽友;张朝明;胡琼英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高热惊厥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评价二者鉴别诊断单纯型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年龄在6个月到5岁之间的患儿100例,均为初诊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入院,入院时均采集指尖外周血检测血常规.结果 单纯型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组的NLR平均值分别为2.16 ± 1.26和3.62 ± 1.51,RDW平均值分别为15.04 ± 1.73和16.89 ± 1.44.本研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以2.52作为NLR的cut-off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5%和66.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0.RDW的cut-off值为16.4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1%和59.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19.结论 本研究发现NLR和RDW可能为临床医生鉴别单纯型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提供一定实验依据,但诊断价值还有待提高.

  • 基于Orphanet数据库对我国罕见病神经系统表现分类的研究

    作者:张爱丽;肖亦爽;李静;李祎;李杨方;李明;李丽君;谭力;张桢

    目的 了解罕见病神经系统的基本发病表现,提高对罕见病神经系统表现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出基于Orphanet分类的罕见神经系统疾病,按照相同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别罕见病的异同.结果 从罕见病名录中筛选出57种罕见神经系统疾病,占罕见病名录疾病总数的31.49%.这类罕见神经系统疾病表现出无特异性、复杂交错的异常表现,呈现出周围神经病变、癫痫、神经肌肉病等10个类别的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 罕见病多伴有症状和体征复杂的神经系统障碍,鉴别诊断极具挑战性.可结合Orphanet数据库,认真分析疾病与表现之间的关联性,提高罕见病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辨认能力.

  • 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腹腔镜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研究

    作者:黄俊;牛刚;宋云静;刘晨曦;梁炎春;吴锦杰;谢鸿玉

    目的 探讨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的腹腔镜特点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因不孕症于我院妇科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204例,对其中同时合并EM的患者的腹腔镜下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在204例接受手术的不孕症患者中,有120例(58.8%)患者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中,其痛经、性交痛、经期肛门坠胀感、慢性盆腔痛、月经过多、附件包块、子宫活动度降低、附件压痛、阴道后穹窿触痛结节等症状和体征均与患者的rAFS分期相关;术前彩超检查亦与rAFS分期相关.随着rAFS分期的提高,病灶累及骶韧带、直肠阴道隔、阴道、肠道等盆腔其他器官和组织的几率升高.结论 对于不孕症的患者,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双合诊检查以及经阴道彩超,有助于及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 新生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建宁;高平明;黄朝梅;王兆莉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引起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CRBSI)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回顾2015、2016年两年内收住我院新生儿病房并施行PICC的患儿640例,对CRBS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施行PICC的640例新生儿中有9例发生CRBSI,CRBSI发生率为0.60/1000导管日(10/15087).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包括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机械通气史(P<0.05).在检出的病原体中,真菌为主,占80.00%,其次为葡萄球菌,占20.00%.结论 新生儿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和机械通气的使用,致病菌大多为真菌和葡萄球菌.

  • 新生儿B族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血清分型

    作者:李娟;高坎坎;曾兰兰;朱素菲;邓秋连;华夏;钟华敏;龙燕;高秀蓉;刘海英

    目的 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药敏情况和血清分型,为新生儿GBS脑膜炎的防治和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就诊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90 d新生儿GBS脑膜炎病例.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GBS分离株进行鉴定和抗生素小抑菌浓度(MIC)测定;乳胶凝集试验进行GBS荚膜多糖血清学分型.结果 确诊新生儿GBS脑膜炎46例,早发型15例,晚发型31例.78.3%的GBS脑膜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50%的早发型和44.8%的晚发型GBS脑膜炎存活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46例新生儿脑膜炎GBS分离株共检出4种血清型,常见是血清Ⅲ型(73.9%),其次是Ⅰb(19.6%)、Ⅴ(4.3%)和Ⅰa型(2.2%).46株GBS分离株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示:GBS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 广东地区新生儿GBS脑膜炎的主要流行型是高致病血清型-Ⅲ型.因此需要加强GBS侵袭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监控及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实施.

  • 产后抑郁症和性激素水平、神经递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玉红;张阳佳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和性激素水平、神经递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8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和80例健康产妇的EPDS评分、HAMD评分及HAMA评分差异,以及E2、PRL、P、5-HT、DA、NE、OFQ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EPDS、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2 d及产后1周E2、PRL、P、5-HT、DA、NE、OFQ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EPDS评分与PRL、P、OFQ呈正相关(r=0.496,r=0.417,r=0.505,P<0.05),与E2、5-HT、DA、NE呈负相关(r=-0.597,r=-0.583, r=-0.517,r=-0.422,P<0.05).结论 产后抑郁症与性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异常改变紧密相关,早期检测产妇性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可预测和防范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 不同分型分期子宫内膜癌叶酸受体α的表达及诊断性能评估

    作者:刘颖慧;黎金颜;吴又明;李美灵;朱佳敏;何淑明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分期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叶酸受体α(folate receptor alpha,FRA)的表达,并与CA125对比评估其诊断性能.方法 收集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50例,正常血清30例,Ⅰ型内膜癌组织83例,Ⅱ型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FRA,电化学法检测血清CA125,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FRA及CA125.结果 Ⅰ型内膜癌组织FRA的高表达率高于Ⅱ型内膜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内膜癌晚期组织FRA的高表达率高于早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FRA敏感性、特异性强于CA125,联合血清FRA及CA125的诊断准确度更高.结论 不同分型内膜癌FRA的表达不同提示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Ⅰ型内膜癌晚期FRA的高表达率为FRA靶向荧光剂应用于精细化手术提供了可能.FRA和CA125联合检测内膜癌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与内镜下狭窄切开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疗效对比

    作者:钟伟杰;刘亚男;陈俊榕;范德军;林绪涛;李初俊

    目的 对比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内镜下球囊扩张术与内镜下切开扩张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内镜下吻合口球囊扩张或切开扩张的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治疗前后吻合口狭窄情况,对比两种扩张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部位、吻合口位置、吻合口大小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球囊扩张组有效3例(23.1%),无效10例(76.9%),狭窄切开组有效7例(63.6%),无效4例(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感染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狭窄切开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较传统内镜下球囊扩张有效率更高.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腹下丛连续阻滞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孟杰;洪莉;刘成;肖航;陈辉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腹下丛连续阻滞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诊断为慢性盆腔痛(CPP)患者随机分为生物反馈电刺激组(BF组,n=20)、腹下丛连续阻滞组(NB组,n=20)和联合组(BF-NB组,n=20).BF组进行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2个月;NB组在C型臂透视下置管于腹下丛神经周围连续阻滞2周;联合组先腹下丛神经阻滞2周后进行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2个月.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和治疗后3个月的盆腔疼痛评分,治疗后3个月疗效和腹下丛神经阻滞不良反应.结果 BF-NB组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和治疗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其他组(P<0.05);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F组和NB组(P<0.05);BF-NB组和NB组神经阻滞不良反应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腹下丛连续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女性慢性盆腔痛的方法.

  • 右美托咪定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方案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德凯;曾维忠;吴双华;曾一千;曾璟;彭苏娜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选择的试验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接收并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对照组32例抽取的对象按照常规镇静治疗,即选择应用咪达唑仑治疗,研究组抽取的3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选择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不同镇静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等.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治疗后研究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镇静程度、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生命体征稳定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镇静治疗,效果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治疗中选择应用右美托咪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右美托咪定对肝癌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彪;娄彦;于艳霞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肝癌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拟手术老年肝癌患者随机分3组(n=18),对照组(C组)、Dex1组(D1组)和Dex2组(D2组).测定患者术前及术毕血清8-iso-PGF2α、IL-6、TNF-α及S100β蛋白的浓度,计算Da-jvO2、CjvO2及CERO2,统计术后7 d内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8-iso-PGF2α、IL-6、TNF-α、S100β蛋白与Da-jvO2、CERO2术毕较术前含量明显增加(P<0.05),D1、D2组在术毕各指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POCD发生率D1、D2组明显小于C组(P<0.05).结论 Dex能降低肝癌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脑氧代谢有关.

  • 利用体外合成的mRNA编辑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胶质瘤DBTRG细胞杀伤作用

    作者:付红霞;马志鹏;储承科;郭兴荣

    目的 探讨利用体外合成抑癌基因TRAIL-、PTEN-mRNA编辑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DBTRG细胞杀伤作用.方法 利用体外反转录方法合成TRAIL-、PTEN-mRNA,转染MSC后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ARIL及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transwell共培养方法观察mRNA编辑的MSCs对DBTRG的迁移趋向性作用,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活体成像仪检测在间接共培养条件下TRAIL-、PTEN-mRNA编辑的MSCs对DBTRG-LUC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体外合成的mRNA均能在MSCs中正确表达TRAIL、PTEN蛋白;与对照组对比两种mRNA编辑的MSCs对DBTRG细胞的趋向性均明显增强;TRAIL-、PTEN-mRNA编辑的MSCs培养上清(CM)均能显著抑制DBTRG细胞生长,并且TRAIL和PTEN共表达组存在着协同作用.结论 利用体外合成抑癌基因mRNA的方法研究MSCs介导的双基因靶向对神经胶质瘤的杀伤作用,为今后临床利用人工合成的多基因mRNA靶向治疗肿瘤提供全新思路.

  • 辐照剂量对肿瘤细胞活性及肿瘤融合细胞疫苗效果的影响

    作者:于亚婷;段斯亮;马新博;申海光;刘云;姜伯劲;周盛;肖立兵;韦丽华

    目的 探讨制备融合细胞疫苗过程中,肿瘤细胞的佳辐照剂量,并研究不同辐照剂量下融合细胞疫苗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利用RS2000生物学X射线辐照仪产生不同剂量的X射线,以鼠肝癌细胞系BNL 1ME a.7R.1(MEAR)细胞为材料,研究辐照剂量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辐照剂量下融合细胞疫苗的抗肿瘤效果.结果 高剂量辐照所致的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比低剂量辐照所致的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低,肿瘤融合细胞疫苗抗肿瘤效果具有辐照剂量依赖性.结论 制备融合细胞疫苗时,对肿瘤细胞进行辐照应适当考虑辐照剂量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得到佳辐照效果,从而确保融合细胞疫苗的安全高效.

  • CaMKII介导20-HETE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贺滟;贾蝉忆;韩楚依;侯宏保;陈远寿;韩勇

    目的 研究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ETE)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究其中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凋亡;Fluo-3/AM荧光探针检测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应用Western Blot检测RyR2、SERCA2a、CaMKII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 20-HETE可明显降低心肌细胞活性、诱导细胞凋亡,而加入CaMKII抑制剂KN-93可阻断20-HETE的作用;20-HETE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内[Ca2+]i,上调RyR2蛋白表达,并下调SERCA2a蛋白表达,这些作用可被KN-93所阻断;20-HETE促进了心肌细胞CaMKII蛋白以及磷酸化CaMKII表达,具有激活CaMKII信号通路作用.结论 20-HETE通过激活CaMKII信号通路引起肌浆网Ca2+转运蛋白RyR2和SERCA2a功能改变,导致细胞钙超载,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 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对糖尿病脓毒症大鼠的肺损伤及肺脏炎症微环境作用的研究

    作者:郑一玮;贺能英;陈珍;严启滔;莫泽珣;郭振辉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对糖尿病大鼠脓毒症模型的肺组织结构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高糖高脂饮食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结合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糖尿病脓毒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MSC治疗组.分别在术后6、12、18、24 h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肺组织匀浆测SP-D、TNF-α、IFN-γ、IL-10表达水平.结果 CLP术后肺组织SP-D、TNF-α和IFN-γ表达水平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增加,IL-10表达水平则呈现"升高-下降-再升高-再下降"的趋势.MSC干预增加非糖尿病脓毒症大鼠肺组织SP-D、TNF-α与IL-10表达水平,减少IFN-γ表达水平;MSC干预减少糖尿病脓毒症大鼠肺组织SP-D与TNF-α表达水平,对IFN-γ表达水平无影响,对IL-10表达水平起到先增后减的作用.结论 建立糖尿病大鼠脓毒症模型可观测到间充质干细胞对脓毒症的炎症与器官损伤有影响,但其具体作用取决于机体免疫状态及间充质干细胞干预时机的选择.

  • BIM缺失多态性与乳腺癌紫杉醇内源性耐药机制的关系

    作者:梁红玲;黄健清;金田恩;李洪胜;姜明;陈忠生;兰卉;谭小军

    目的 探讨BIM基因缺失多态性与乳腺癌紫杉醇内源性耐药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及基因测序筛查出具备BIM缺失多态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再通过rtPCR、Western Blot、MTS等方法,检测其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以及BIM mRNA、BIM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47D为BIM缺失多态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相对野生型细胞株MCF7对紫杉醇药物敏感性显著较低[T47D vs. MCF-7,IC50> 30 μmol/L vs. IC50=(0.16 ± 0.02)μmol/L];并且,T47D相对MCF7的BIM mRNA EXON3:EXON4比值明显增高而功能性BIM蛋白则表达下调(P<0.05).结论 BIM缺失多态性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紫杉醇内源性耐药机制.

  • 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黄靓;许旭三;梁春梅;马国达

    特发性基底节钙化(IBGC)是一种以基底节及大脑其他部位的自发性对称性钙化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遗传疾病,患者可出现运动障碍及认知障碍、精神异常、癫痫发作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该病具有遗传异质性,迄今为止发现5个该病的致病基因:溶质载体家族20成员2(SLC20A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亚基B(PDGFB)、泛素样修饰剂5(ISG15)、放射性和多变性逆转录病毒受体1(XPR1),将IBGC的发生机制分别与大脑局部无机磷稳态失衡、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及IFN-α/β免疫信号过度放大联系起来.本文综述IBGC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初步探讨5个致病基因导致IBGC的相关机制.

  • 生物标记物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词;徐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由睡眠期间上呼吸道的反复塌陷引起,反复的间歇性缺氧随着病情持续发展会对患者中枢神经(认知、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心脑血管、代谢等多个系统带来严重的后果,给患者生活带来巨大负担.目前OSAS的标准诊断方法是多导睡眠监测,然而成本、可行性和技术要求等因素限制了它在OSAS诊断中的广泛使用,使大部分的潜在OSAS患者都没能被及时发现并加以干预.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开发便利且能够广泛使用的工具来检测这种疾病.因OSAS的发病机制是涉及多个系统的多因素过程,在患者血液中许多相关的化学因子水平发生了变化,是否可将它们作为OSAS的生物标记物,进而从中获取与OSAS诊断、严重程度、预后及治疗反应有关的信息,为临床提供便利.本文回顾了既往发现的多种生物标记物与OSAS之间的关系,现对从血液生物标记物中获取有关OSAS诊断与治疗信息的可能性作一综述.

  • Caveolin-1低氧肺血管重塑中参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调节的研究进展

    作者:艾祥发;王海英

    低氧肺血管重塑(HPVR)是缺氧性肺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生基础,Caveolin-1参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表型调节在HPVR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Caveolin-1参与PASMC表型调节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 肠道菌群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作者:孔春灵;李静超;楚英杰

    据估计,人体内的细菌数达上万亿,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其所携带的基因总量至少是宿主基因的100倍,这些细菌主要生活在人类的肠道内,被称为人类后天获得的"第二个基因组".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参与了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TMAO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分析及干预肠道菌群的结构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晚近,宏基因测序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研究,试图将冠心病患者的菌群结构分析精确到菌株水平,从而找到治疗和预防冠心病新靶点.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冠心病 TMAO
  • 长链非编码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祖坤;苏丹;珏宁君;白松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超过200 nt的序列,是RNA聚合酶Ⅱ的转录物,其基因片段缺少开放阅读框,不能编码蛋白质.但是广泛参与表观遗传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网络的调节,近年来发现其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影响肿瘤的预后和转归.其中一部分lncRNA在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可以在人体体液中检测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因此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的新型潜在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 间充质干细胞过表达IL-10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成;李霞;刘振;韩明磊;侯永兰;齐晓勇

    目的 探究间充质干细胞(MSC)转运白介素-10(IL-10)后对其心功能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方法 用SD大鼠制造心肌梗死(MI)模型,构建真核质粒载体后随机分为C组(注射MSC与PBS混合悬液)、P组(注射pcDNA3-IL-10的MSC悬液);K组(注射pcDNA3的MSC悬液).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查和组织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左心室收缩末压力、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左心室压大升降速度及梗死面积;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Caspase-3蛋白含量,同时, western blot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1β含量.结果 各组在不同时间点下,三组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随时间变化并无明显差异(P>0.05);C、K两组各点数值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组各时间点下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远大于前两组(P<0.05);组间对比,P组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均显著高于K组、C组(P<0.05);各组射血分数(F 交互=2.564,P 交互=0.015)、左室短轴缩短率(F 交互=2.233,P 交互=0.022)均存在交互作用.术后4周,P组LVSP、+dp/dtmax、-dp/dtmax显著高于C组、K组,而LVEDP则明显低于前两组(P<0.01),其梗死区域低;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组Caspase-3、TNF-α、IL-1β蛋白含量较C、K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转导IL-10可促进MI发生后心功能的恢复,这可能与IL-10过表达抑制Caspase-3凋亡基因及TNF-α、IL-1β炎性因子的表达相关.

  •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方式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疗效比较

    作者:马晶晶;廖旭勇;赵玉洁;喻皇飞

    目的 比较原位移植和尾静脉注射途径移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对脊髓损伤大鼠组织学修复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1周后通过脊髓原位或尾静脉移植DAPI标记的hAMSCs细胞,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组织学观察受损脊髓组织NeuN、GFAP、CD68的表达和髓鞘的形态改变.结果 hAMSCs移植后,原位注射和尾静脉移植组大鼠后肢功能BBB评分逐周增加,至第6周时分别是6.71 ± 0.70和6.93 ± 1.28,均高于PBS对照组(均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结果显示,PBS对照组损伤脊髓组织中空洞、囊腔形成明显;NeuN在hAMSCs移植后大鼠脊髓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GFAP、CD68阳性表达细胞则在相应对照组脊髓残端聚集分布,较hAM-SCs移植组明显增多.PBS对照组大鼠病损脊髓髓鞘板层松懈,空泡化严重,而无论hAMSCs原位移植或尾静脉移植组大鼠脊髓组织中髓鞘的毁损改变均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hAMSCs静脉移植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重建和组织学修复,具有与原位移植相似的治疗效果.

  • 经后增殖方对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Fas通路的影响

    作者:陈艳婷;郭新宇;袁秋虹;邓伟民

    目的 研究经后增殖方对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Fas凋亡通路的影响,探讨中药改善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超排卵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组和中药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Fas、Fasl、Caspase-8、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阳性组各基因及蛋白表达均增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各基因及蛋白表达均低于阳性组,其中Fas、Fasl、Caspase-8表达水平与阳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spase-3表达水平与阳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后增殖方能抑制超排卵大鼠卵巢组织Fas、Fasl、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抑制颗粒细胞凋亡,推测Fas通路可能是经后增殖方改善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机制之一.

  • 条件性胰岛β细胞DEPTOR基因敲除小鼠构建及鉴定

    作者:赖舒畅;邱鸿;王肖;潘道延;王桢钰;李凯;白晓春;沈洁

    目的 构建并鉴定条件性胰岛β细胞DEPTOR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DEPTOR基因在糖尿病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 将引进的条件性胰岛β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小鼠与DEPTORloxp/loxp小鼠进行杂交繁殖,并对子代进行基因型鉴定,获得基因型为DEPTORloxp/-Cre+/-的小鼠;再让DEPTORloxp/-Cre+/-的小鼠与DEPTORloxp/loxp小鼠杂交获得DEPTORloxp/loxpCre+/-小鼠;基因型为DEPTORloxp/loxpCre+/-的小鼠即为本实验所需要构建模型小鼠.3周龄时通过PCR法鉴定小鼠的基因型;8周龄时腹腔注射他莫昔芬诱导Cre重组酶表达后,免疫荧光验证DEPTOR基因敲除效果.结果 从引进这两种小鼠开始繁殖10个月,共获得基因型为DEPTORloxp/loxpCre+/-的小鼠10只,PCR结果证实小鼠的基因型符合DEPTORloxp/loxp-Cre+/-.免疫荧光结果提示敲除效果明显.结论 利用Cre/loxp系统,本研究成功构建并鉴定了条件性胰岛β细胞DEPTOR基因敲除小鼠,为在动物水平研究DEPTOR基因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平台.

  • 视频脑电监测在静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控制癫痫发作中的应用

    作者:朱燕珍;黄妃文;卢锡林

    目的 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静脉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美国尼高力Nicolet数字化视频脑电图采集回放系统,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电极,同步监测心率及肌电;6例患者均在视频脑电监测下静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在监测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心电监护,做好安全护理,确保脑电监测质量.结果 4例患者用药后临床发作有效控制,其中1例患者发作期的异常脑电完全消失,2例患者痫性放电明显减少,1例患者虽未见临床发作,但见频繁的临床下发作.另外,1例患者临床发作明显减少,1例患者未见明显效果.6例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能安全顺利完成监测.结论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静脉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控制患者癫痫发作中有重要作用,可直观、准确、细致地观察到用药效果、发作情况,做好相关护理工作能保证监测顺利进行,取得优质监测质量,提高治疗安全性.

  • 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和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吴际军;张先庚;梁小利;王红艳;荣娴;刁元杰;宋剑英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和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康复期预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康复指导,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指导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4周,每周3次.干预结束后,两组患者均随访8周,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8、12周评估两组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结果 试验组康复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干预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康复自我效能与功能锻炼依从性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提高康复自我效能水平,提升患者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各证型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作者:乔世聪;夏敏;侯丽辉;王彩霞

    目的 研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各证型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收集整理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中469例PCOS患者的基础资料及各项生殖内分泌代谢指标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9例PCOS患者中,痰瘀互结证163例(34.75%)、脾虚痰湿证157例(33.48%)、肾虚肝郁证90例(19.19%)、肾虚血瘀证59例(12.58%).(2)与肾虚肝郁证和肾虚血瘀证PCOS患者比较,痰瘀互结证和脾虚痰湿证PCOS患者的体质指数、腰围、臀围、黑棘皮评分、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游离雄激素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ApoB)、ApoB/ApoA-I比值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ApoA-I水平降低,且痰瘀互结证PCOS患者的腰臀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痰瘀互结证PCOS患者的ApoB水平及ApoB/ApoA-I比值均显著高于脾虚痰湿证PCOS患者(P<0.05),促卵巢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肾虚血瘀证患者(P<0.05).(4)脾虚痰湿证PCOS患者的LH水平低于肾虚血瘀证患者,T水平高于肾虚肝郁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脾虚痰湿证、肾虚肝郁证和肾虚血瘀证的PCOS患者,痰瘀互结证患者表现出更为严重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

  • 乳腺癌患者自体组织乳房重建的临床新进展

    作者:邹林翰;史福军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早期乳腺癌的常用术式,虽可有效治疗疾病,但全乳切除往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乳房重建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乳腺癌术后患者形体的畸形,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从而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虽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和自体组织乳房重建均为乳房重建的常见方法,但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并发症较多、稳定性差,而自体组织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故自体组织乳房重建已越来越来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本文将从自体乳房重建时间、自体乳房重建组织类型、复合乳房重建及乳头乳晕再造等方面进行综述.

  •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呼出气冷凝液和血清8-isoPG、MPO、LTB4、IL-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熊小明;童国强;付云杰;陈雪礼;项琪;计玉冰;程瑞明

    目的 探讨呼出气冷凝液(EBC)、血清中炎症标志物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随访进入稳定期后纳入临床实验,ACOS患者18例,支气管哮喘(哮喘)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24例,同期20例健康非吸烟者为对照组;检测EBC和血清8-异前列腺素(8-isoPG)等炎症因子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COS组血清、EBC中8-isoPG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COS组EBC中8-isoPG浓度显著高于哮喘组、慢阻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C中8-isoPG水平与年龄、吸烟指数、体重、FEV1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8-isoPG等炎症因子参与了ACOS患者气道炎症过程,EBC中8-isoPG可能具有潜在的鉴别ACOS生物标志物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 PCT、CRP、WBC和N%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评估

    作者:刘洋;江威;韩伦英;安仕刚;刘燕青;王飞清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2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感染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培养确诊.结果 细菌感染总灵敏度为PCT>CRP>N%>WBC,特异度为PCT>CRP>WBC>N%.不同细菌感染后,PCT灵敏度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CRP灵敏度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WBC灵敏度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N%灵敏度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细菌感染后,PCT水平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CRP水平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WBC水平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N%水平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结论 PCT、CRP、WBC和N%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灵敏度为PCT>CRP>N%>WBC.

  • 痛风性膝关节炎的MRI诊断

    作者:罗是是;王振平;陈峰;李建军

    目的 探讨痛风性膝关节炎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关节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31个膝关节的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1个膝关节均表现为滑膜增厚,26个关节见积液,29个关节可见痛风结节形成,多位于髌上囊、髌下囊、前后交叉韧带周围及髁间窝、股四头肌肌腱、髌韧带及腘肌腱周围,伴邻近膝关节骨质侵蚀破坏及骨髓水肿,痛风结节T1WI均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低、稍高混杂信号或高信号.结论 MRI可以清晰显示痛风性关节炎滑膜增厚、关节积液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对于观察痛风石和邻近骨质的破坏、骨髓水肿等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是诊断痛风性膝关节炎非常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 胸腔镜隐蔽性切口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施天生;凌东进;陈中书;杨琪;罗旭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对医疗行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通过手术手段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对美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隐蔽性切口在乳腺及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中已经运用得非常成熟,术后切口隐蔽、美观,符合患者对美的需求,在广大患者中的接受程度很高.而在胸外科手术治疗中,已完成了从大切口到小切口再到微创胸腔镜手术的转换,但其手术瘢痕仍较为明显.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常见的疾病,也是胸外科手术治疗中相对较为简单的手术操作.多见于青少年,其发病率文献报道男性每年的发病率为0.74‰~1.8‰,而在女性为0.12‰~0.6‰.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5:1.正因为气胸多发于青少年,而青少年对于美观的需求又比成年人更高,那么隐蔽切口对于患有自发性气胸的青少年,是十分必要的.故我院尝试运用胸腔镜隐蔽性切口对自发性气胸进行手术治疗,把患者手术切口隐藏起来,以达到减少瘢痕,提高美观效果.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从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共36例,比较两种不同手术路径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 右美托咪定对泌尿外科术中阴茎勃起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晶;杜君丽;冯婉晴;黄燕

    泌尿外科手术尤其是尿道内镜手术术中可能发生阴茎勃起,会给手术操作带来困难,导致出血增多、尿道损伤、手术时间延长等.常用处理方法为加强镇静镇痛、阴茎海绵体内注射、阴茎局部冷敷等,效果不甚理想.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镇静剂,可以高选择性激动α2-肾上腺素能受体,适用于全身麻醉时患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镇静.人的阴茎小动脉和海绵体平滑肌上含有大量α-肾上腺素能受体,被激活时可使其支配的平滑肌收缩,从而使阴茎处于软缩状态.本试验观察到右美托咪定对术中阴茎勃起具有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微波消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疗效

    作者:柯晋;张余;陈玲玲;陈辉强;陈旭琼;姚孟宇

    桡骨远端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仅次于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约10%,列第3位.骨巨细胞瘤具有一定的侵袭性,临床上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刮除植骨或骨水泥填充,其目的是保留关节功能,但是有报道尺、桡骨远端的巨细胞瘤采用这种手术方法术后局部复发的概率较高[1-2],瘤段切除重建能降低术后复发的概率,但是术后如何重建以及重建后的并发症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观察,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有一定的争议.微波利用高温杀灭肿瘤的特点,已经被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3],其在原位消融灭活肿瘤降低了肿瘤复发的机会,同时保留了自身关节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物重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2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患者进行原位微波消融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Sysmex系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异常散点图筛检疟原虫感染2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钱香;叶琴;芮刚;刘健;谢而付;王宏

    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形疟.我国主要有间日疟和恶性疟.涂制厚、薄血膜后染色镜检仍是目前疟疾诊断常用的方法.目前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大大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白细胞的人工显微镜分类已逐渐被仪器分类代替,致使疟原虫漏检率增加.本文通过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2例疟原虫感染病例,结合文献,收集疟疾患者Sys-mex系列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常规参数及白细胞散点图,统计各异常散点图指标筛检疟原虫的检验性能.

    关键词: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