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阻塞性黄疸对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作者:邓交;包仕廷

    目的:研究阻塞性黄疸患者在手术前后血液中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钠素等物质浓度改变的情况及其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观察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前3、1 d,手术后1、3、7 d 5个时段内毒素、TNF-α、心钠素浓度的变化情况.并与非阻塞性黄疸的胆石症患者相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术后1 d血浆内毒素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并呈进行性下降.但术后7 d仍较对照组的浓度高(P<0.05).手术前观察组血浆心钠素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在手术后呈进行性下降,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清TNF-α浓度在术前3、1 d,术后1、3 d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阻塞性黄疸患者发病过程中内毒素血症、TNF-α浓度升高是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能阻断病情进展,是治疗的根本方法.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敏;黎笔熙;陈利民;甘国胜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内肿瘤切除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Ⅱ~Ⅲ级行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R组和PF组,每组30例.PR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80 μg/(kg·min)和瑞芬太尼0.16 μg/(kg·min)维持;PF组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80 μg(kg·min)和间断推注芬太尼2 μg/kg维持.分别记录两组术前、诱导后、插管时、头架固定时、切皮、切开硬脑膜、关闭硬脑膜各时点的血压、心率值.手术结束后观察并记录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插管时,PF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PR组(P<0.05).清醒时间、拔管时间PR组明显短于PF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与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相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更加平稳,苏醒质量更高,能更好地调控麻醉深度,适合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 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何顺平;吴伟玲;丘蓉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严重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间的关系以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对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173例睡眠打鼾患者经过多导睡眠图监测并同时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后,分出116例OSAS组和57例单纯鼾症对照组,比较轻、中、重等不同程度OSAS患者的呼吸紊乱指数(AHI)、小于90%动脉血氧饱和度的睡眠时间(min)占总睡眠时间(min)之比值(R)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并观察重度OSAS组行nCPAP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变化.结果:OSAS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OSAS患者的AHI、R的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增多,OSAS重度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nCPAP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2周后差异达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随着OSAS患者的病情加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多,nCPAP治疗能有效降低OSAS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 留置时间对体外循环术后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的影响

    作者:赵荣;胡雪慧;崔勤;薛卫斌;藏妍;郑霄;苏洁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情况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科监护病区近2年来心脏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按留置时间分类,对明确的和可疑的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患者,均留取外周血和导管标本进行培养.结果:留置时间4~7 d时,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率为1.1%,留置时间8~14 d的感染率为20.8%,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时间超过15 d的患者,导管感染率为78.9%.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长短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率显著升高;而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 早期肾癌保肾手术安全范围的研究

    作者:孟平;王禾;孟庆超;张更;于磊;王映梅;马福成

    目的:探讨直径≤4 cm肾癌保肾手术的安全切除范围.方法:直径≤4 cm肾癌根治术标本41例,标本分层切开,观察肾内原发癌及癌旁病变累及范围,并对肾癌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分析肿瘤向周边浸润及周围组织癌变趋向的规律.结果:41例肾癌中,17%(7/41)存在1种以上假包膜外癌灶.距原发癌越远,癌旁组织Ki-67和PCNA阳性的比例越低.结论:直径≤4 cm肾癌保肾手术安全切缘须包括假包膜外1 cm以内的正常肾实质.同时对癌旁组织Ki-67和PCNA阳性表达者应扩大切除范围,达到切缘阴性,降低局部复发率.

  • 支气管袖状切除治疗支气管肺癌

    作者:王英禹;张瑞;程庆书;王云杰;孙晓燕;刘锟

    目的:总结分析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支气管肺癌手术治疗128例,采用支气管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结果:随访8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71/87)、54.0%(47/87)、32.2%(28/87).结论:支气管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肺癌既能全部切除肿瘤,又大限度保护了肺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远期疗效良好.

  • 胸腺肽防治体外循环致机体免疫功能损害的研究

    作者:刘美明;吴树明;于建华

    目的:探讨围术期使用胸腺肽对体外循环所致机体免疫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4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胸腺肽组,各20例.分别在术前第3天、体外循环结束后10 min及术后第1、3、7天取外周静脉血测定T细胞计数,CD3+、CD4+、CD8+T细胞百分数,CD4+/CD8+T细胞比值,血清IgG、IgA、IgM浓度.结果:胸腺肽组体外循环结束后10 min淋巴细胞计数及CD3+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7天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第3、7天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3、7天CD4+/ 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体外循环后各时点IgA、IgM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胸腺肽能减轻体外循环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损害.

  • 下颌骨骨折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可能机制

    作者:王靖虓;谷志远;王莹;方一鸣;朱行好;丁熙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后出现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和体征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据Helkimo指数改良设计的调查表,用Microsoft VC++与ACCESS建立下颌骨骨折患者数据库及应用分析程序,对8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和32例正常人的颞下颌关节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骨折组和对照组在主诉症状指数(Ai)、临床症状指数(Di)分布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在咬合指数(Oi)的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骨骨折患者比正常人群在一定的时期内更易出现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其可能与关节结构的直接、间接受损,骨折治疗后局部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因素,治疗方法有关.

  • 动脉粥样硬化对颈动脉系统供血障碍的影响

    作者:彭志强;陆永建;陈秀梅;何永垣;李巧薇;李建辉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在颈动脉系统供血障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100例颈动脉系统供血障碍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72%(72/100),其中腔隙性脑梗死组20例,斑块检出率为60%(12/20);非腔隙性脑梗死组64例,斑块检出率为75%(48/6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16例,斑块检出率为75%(12/16).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系统供血障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ABCB4基因外显子23突变的研究

    作者:李铁臣;宫磊;胡卫华;孔丽娜

    目的:探讨ABCB4基因外显子23点突变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3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扩增ABCB4基因外显子23,PCR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以检测突变情况.结果:3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血样标本,均扩增出ABCB4基因的外显子23,未发现外显子23的缺失.随机挑选20例标本测定外显子23的DNA序列,未发现点突变.结论:ABCB4基因外显子23与中国皖南地区的ICP发生无关或关联很小,皖南地区ICP患者中可能存在其他的ABCB4基因突变热点.ABCB4基因点突变与ICP发病的相关性仍应进行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及其他突变热点的筛查.

  •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困难插管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陆群英;黄迅

    目的:研究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困难插管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20例术前预知经口腔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分为3组,每组40例.Ⅰ组,在麻醉诱导后直接喉镜下完成插管;Ⅱ组,采用清醒插管加表面麻醉方式,在直接喉镜暴露下完成插管.Ⅲ组,均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来完成插管.结果:Ⅰ组、Ⅱ组的插管成功率低于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与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插管时间上,Ⅰ组短于Ⅱ组、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2次及2次以上操作的成功例数Ⅰ组、Ⅱ组多于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可用于多种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发症少的优点.

  • 扩张珠逆行扩张治疗鼻泪管阻塞临床观察

    作者:张锡兴;李军

    目的:观察用扩张珠逆行扩张,治疗鼻泪管阻塞恢复泪道排泄功能的疗效.方法:用扩张珠借助尼龙线的牵引,从鼻泪管下口逆行而上,对鼻泪管阻塞患者作逆行扩张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48眼)鼻泪管阻塞作逆行扩张治疗术后,随访6~23个月.治愈33眼(69%),好转9眼(19%),未愈6眼(12%).结论:利用扩张珠较大的直径对已狭窄、阻塞的鼻泪管行逆行扩张和疏通,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危重瓣膜病的围术期治疗

    作者:张维青;张勇;梁家立;张广福;姜冠华

    目的:总结对因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方法:156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MVR)5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50例,MVR+AVR 54例;术中同时行De Vega或Kay氏三尖瓣成形术89例,左房折叠术+MVR 43例,术中保留二尖瓣后瓣65例,保留全部二尖瓣装置23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AVR同时行左乳内动脉和左前降支吻合2例,术中平均搭桥(1.8±0.9)根.结果:156例患者中有8例早期死亡.存活的148例患者中有112例经术后随访6~12个月,无晚期死亡,心功能Ⅰ~Ⅲ级.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关键.

  • 微创无张力腹膜前间隙衬入Kugel补片在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仕学;廖少明;李伟明

    目的:探讨Kugel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Kugel补片行无张力修补42例腹股沟疝,其中腹股沟斜疝30例,直疝12例,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2例.结果:42例手术患者无切口感染,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经1~24个月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微创无张力腹膜前间隙衬入Kugel补片疝修补术是微创、无张力、全腹股沟疝修补术,且其易学习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股沟 Kugel补片
  • 50岁以上患者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若为;游昕;赵六六;但文富;周建国;马游;李树春;吴敏

    目的:总结高龄房间隔缺损(房缺)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50岁以上成人房缺患者15例,男2例,女13例;年龄50~57岁,平均(51.8±0.9)岁.心功能Ⅱ~Ⅳ级.3例行闭式缝合.1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多数采用带孔补片修补房缺,其中二尖瓣成形3例,三尖瓣成形7例.结果:本组无死亡.术后早期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余恢复顺利.平均住院(15.8±1.9)d.结论:高龄房缺只要无手术禁忌证,手术疗效良好.术中应注意修补方法,二、三尖瓣成形及术后抗心律失常的治疗.

  • 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在小儿口咽鼻手术全麻术后拔管的应用

    作者:龙星;符斌;刘雨宏

    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在小儿口咽鼻手术全麻术后拔管的应用,减少吸痰拔管导致的并发症.方法:选择小儿口咽鼻手术患者10例,全部行全麻插管,术后待出现自主呼吸、清醒后,用一次性使用吸疾器代替常用的普通吸痰管吸痰,拔管,观察小儿吸痰过程与拔管后的情况.结果:10例病例吸痰过程平稳,无损伤性出血,吸痰充分,拔管顺利,拔管后口咽无残留血液及痰液,呼吸通畅,血氧饱和度97%以上.结论: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在小儿口咽鼻手术全麻术后拔管的应用中,吸痰简捷、有效、安全,特别适用于低龄儿.

  • 慢性鼻窦炎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

    作者:冯羽;陈建福;徐赛男;张瑜;方周溪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慢性鼻窦炎各种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目前国内外比较认可的治疗意见,采用围手术前期、经鼻内镜手术和术后系统、规范治疗慢性鼻窦炎42例.结果:随访6~12个月,42例患者均有鼻塞和流涕,其中鼻塞症状消失38例(90.5%),好转4例(9.5%);流涕消失20例(47.6%),好转14例(33.3%),无效8例(19.0%);嗅觉障碍共16例,恢复3例(18.8%),好转5例(31.2%),无效8例(50.0%);头痛(包括面部胀痛)9例,治愈5例(55.6%),好转3例(33.3%),无效1例(11.1%).结论:慢性鼻窦炎的综合治疗能够很好地缓解鼻塞症状,减轻头痛、流涕症状,对嗅觉的治疗不满意.加强慢性鼻窦炎的术前用药,提高鼻内镜手术操作技术,术后系统换药和规范用药,有利于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

  • 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作者:赵晓芳;孟增东;邹天南

    目的:评价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8例,术后随访3~18个月,按Jaki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优4例,良3例,占86%(7/8),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可以用于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特别是严重的关节内粉碎骨折.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

    作者:游恒星;邱建东;杨维;陈氡;练晓文;方向红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110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62例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分析比较其疗效情况.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半个月内颅高压、脑组织切口疝发生率分别为12.5%、8.3%,均明显低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的32.3%、27.4%(P<0.05);预后优良率(良好+中残)60.4%高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的40.3%(P<0.05),死亡率18.8%明显低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的37.1%(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可有效提高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

  • 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作者:荣晓松;李明秋

    目的:总结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3例主动脉缩窄的患儿,年龄10~15岁.1例行缩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1例行Gore-Tex补片扩大成形术;1例行缩窄段切除,Gore-Tex人造血管植入术.结果:3例患儿均一次手术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随访2年效果满意.结论:上下肢血压异常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手术方式的选择因狭窄的类型不同而各异.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72例手术治疗

    作者:关礼贤;徐勋;张湛英;周昭贤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54例,高位肾盂输尿管连接4例,迷走血管压迫8例,纤维索条压迫6例.共行手术78例次,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60例次,纤维条索松解4例,异位血管切断肾盂复位3例,输尿管镜内切开5例次,肾切除6例.结果:66例随访3~36个月,痊愈63例,治愈率95%.3例发生再狭窄,二次行肾盂成形术2例,输尿管镜内切开1例,均痊愈.结论: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术式.

  • 微量晶体停跳液与亚低温血持续灌注保护心肌的临床应用

    作者:沈芝红;邓杰;张斌杰;张永奎

    目的:观察微量晶体停跳液与亚低温血(25~27℃)持续灌注保护心肌的临床效果.方法:69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在术中先用微量晶体停跳液使心脏迅速停跳,然后予亚低温血持续灌注保护心肌.结果:所有病例术中心肌始终红润、安静、松弛,主动脉开放后61例心脏立即自动复跳(88%),术后仅11例应用正性肌力药物3~5 d,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微量晶体停跳液与亚低温血持续灌注保护心肌效果可靠.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袁正兵;高梁斌;李健;谢清华;付敏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DHS治疗的5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除围手术期死亡2例外,其余57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优24例,良22例,中8例,差3例,优良率81%.结论:70~90岁老年人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极高危人群;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DHS是一种比较快捷、安全、有效和容易掌握的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病椎切除并人工椎体重建治疗胸腰椎疾患

    作者:唐焕章;徐皓;符臣学;张朝春;林松庆;陈宗雄

    目的:探讨病变椎体切除、人工椎体植骨并邻近椎体固定重建治疗胸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147例胸腰椎疾病患者(其中包括54例肿瘤、56例结核、29例爆裂性骨折及8例慢性化脓性脊柱炎)的外科疗效.其中有57例伴有胸腰椎后凸畸形,术前Cobb角27.1~65.4°,平均(38.5±10.7)°.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变椎体大部或完整切除,可调式中空笼状钛合金人工椎体植骨替代,邻近椎节辅以前路椎体钉板(棒)系统或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一期重建脊柱稳定性,观察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脊柱椎节的稳定性及后凸畸形的矫治情况.结果:随访12~46个月,平均3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缓解,肿瘤、结核及化脓性脊柱炎病人术后局部均无复发,脊髓神经功能无加重损伤,73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影像学检查提示:脊柱内固定物在位,椎体序列恢复良好,椎间高度恢复.后凸畸形者术后矫正角度(31.6±8.3)°,后随访时矫正角度丢失(4.1±3.8)°.结论:胸腰椎病椎切除、人工椎体植骨替代并内固定,能彻底减压、缓解疼痛,能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恢复脊柱序列.

  • 嗜铬细胞瘤93例临床诊治总结

    作者:张永海;刘国元;陈凌武;徐庆春;马汉彬;林伟强;李湖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收集分析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收治的93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75例),90例患者接受尿香草扁桃酸检查,阳性者82例.B超、CT、MRI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6%、100%.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75例,恶性18例.结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关键,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本治疗方法.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俊洪;庄冰玲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9例22眼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随访矫正视力0.5以上者达59%,并发症有术中前房出血4眼,术后不同程度角膜水肿6眼.结论: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初步探讨

    作者:黄小兵;梁平;李靖;丁生财;高明发;王细文;左国华;韩克强;郑璐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到2006年4月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1例,LC+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BDE)19例,LC+EST+LCBDE 78例,并对胆总管内径、结石大小、总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等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三镜联合治疗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微创手术成功率,但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论:三镜联合运用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较好选择.

  •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分析

    作者:王建国;王家米;张磊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32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均行手术治疗,除1例肝转移灶未处理,均完全切除原发肿瘤.病理检查32例中,低度恶性13例,恶性19例;CD117阳性30例(94%),CD34阳性28例(88%).结论:胃肠道恶性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以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肿块(肠道)为主要临床表现.确诊主要靠标本病理学检查.完整的病灶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转移的晚期病人,可以应用伊马替尼治疗.

  • 后颅窝减压合并枕大池重建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

    作者:李先松;金保山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Ⅰ型)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枕后正中直切口,后颅窝小骨窗减压、硬脑膜修补合并枕大池重建术,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结果:11例患者感觉障碍均得到改善,其中7例(64%)症状改善明显,4例(36%)病情缓解.6例(55%)脊髓空洞症患者术后经4个月~4年的随访,空洞明显缩小.结论:后颅窝小骨窗减压、硬脑膜修补合并枕大池重建术,临床效果较好,是一种治疗Arnold-Chiari畸形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肺叶切除术82例

    作者:赵伟军;付文辉;眭康;韩威力

    目的:探讨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6年8月,采用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行各式肺叶切除术82例.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延长成标准后外侧切口病例,均口长度12~14 cm,切口暴露范围达16 cm×12 cm,进胸时间4~7 min,关胸时间15~18 min,开胸过程失血量均小于20 mL,术后疼痛Ⅰ级45例,Ⅱ级34例,Ⅲ级3例,术后住院时间10~31 d,平均12 d.结论:采用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不切除肋骨,保留胸肌,切口距肺门近,暴露满意,深部操作方便,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肱骨中下1/3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治疗分析

    作者:叶应强

    目的:总结肱骨中下1/3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治疗经验.方法:此类病人分别采取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手术治疗占所统计病例的77%,非手术治疗占23%.而需二次手术或中转为手术治疗的病人分别占手术治疗病例的10%和非手术治疗病例的33%.结果:本组病人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不论是伤后即行内固定手术还是中转手术,手术治疗病人占该组的85%.结论:对于肱骨中下1/3骨折并桡神经损伤的病例,应该首选手术治疗,而且在时间上宜早不宜迟.

  • 瘢痕子宫早孕无痛人工流产安全性相关分析

    作者:黄志华;包玉美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早孕无痛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及佳手术时机.方法:分析对比96例瘢痕子宫(观察组)、128例正常子宫(对照组)早孕无痛人工流产者的术中情况和近期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流产效果、宫颈口松弛程度、手术时间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等近期并发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孕周大于8周者,观察组术中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囊位置接近子宫瘢痕者、距离剖宫产时间短于1年者,术中出血发生率高.结论:瘢痕子宫早孕停经时间小于8周、孕囊着床位置正常、距离剖宫产时间大于1年者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是安全的.

  • 硬-腰联合麻醉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治中;吴新文

    目的:了解硬-腰联合麻醉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择期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硬膜外两点组(Ⅰ组),硬-腰联合组(Ⅱ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镇痛起效时间、高阻滞平面、不良反应、术中辅助用药、局麻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高阻滞平面、术后并发症两组均相似.而硬-腰联合麻醉较两点硬膜外麻醉起效更快(P<0.01),术中辅助用药及局麻药用量较少(P<0.01),麻醉镇痛满意.结论:硬-腰联合麻醉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安全,效果好,而且可靠.

    关键词: 麻醉 子宫切除术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过新民;宋粤生;黄文胜;李恒青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疑前列腺癌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对前列腺进行6点穿刺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本组31例确诊为前列腺癌,所有接受穿刺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

  • 反取皮肤削薄回植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作者:李平安;王新;方楚权;彭虎子;熊卜贵;徐彦钦;成钊敏

    目的:探讨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病因及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18例采用反取皮肤削薄回植,8例采用反取皮肤削薄回植+健侧肢体皮片移植,4例行撕脱皮肤原位缝合.结果:反取皮肤削薄回植与健侧肢体皮片移植成活率90%~100%,外观良好,功能恢复满意.原位缝合,大部分皮肤坏死经反复换药,肉芽创面植皮,创面愈合.结论:早期采用撕脱皮肤反取皮肤削薄回植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效果满意.

  • 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脑膜瘤13例

    作者:俞文华;车志豪;许培源;朱强;张祖勇;陈锋;杜权;江林涌

    目的:分析总结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10年手术治疗的13例侧脑室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位于三角区、体部9例,枕角2例,颞角2例,肿瘤大径4.1~8.0 cm.结果:本组10例经顶枕入路,2例经颞中回入路,1例经胼胝体后部入路,均获肿瘤全切,无死亡及其他主要并发症.结论:侧脑室脑膜瘤早期临床无特异症状,肿瘤大小、位置、供血影响手术入路的选择.选择合适入路、应用显微技术、保护瘤周重要结构是全切肿瘤的关键.

  • 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在难治性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邱修辉;罗毅;肖绍文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在难治性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所有7例难治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均采用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对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球囊闭塞试验阴性,闭塞后30 min无异常临床表现,健侧颈内动脉造影时,两侧大脑半球静脉同时显影,行椎动脉造影时,患侧大脑半球及小脑半球静脉同时显影,行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治疗;另有1例球囊闭塞试验阳性,球囊闭塞试验显示闭塞侧大脑皮层静脉显影晚于造影侧大脑皮层静脉显影1 s以上,而改行其他方法治疗而愈.术后3~6个月随访,近期无并发症.结论: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简单、易操作,能预示永久性颈内动脉闭塞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

  • 儿童感染相关粒细胞减少症103例

    作者:宋培红;芦惠;黄先玫

    目的:对我院儿科近来收治的感染相关粒细胞减少症103例进行分析,为诊治该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05年11月至2006年8月住院患儿中发生感染相关粒细胞减少症103例,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3例中<1岁占25.2%,1~3岁占21.4%,>3岁占53.4%,以>3岁患儿居多;其中呼吸道感染占85.4%,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本组15例患儿伴轻度贫血,9例患儿血小板数下降,3例全血细胞减少.结论:粒细胞减少症在儿科临床中比较常见,其临床意义主要提示感染,而病程多为良性经过;对反复出现或伴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的患儿,必要时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排除少见疾病.

  • Rh(D)血型不合的同种异体肝移植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段斌炜;叶启发;孙亚冬;佘兴国;任祖海

    目的:探讨Rh(D)血型不合[Rh(D)blood type incompatibility]的同种异体肝移植的安全性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03年6月至今的5例Rh(D)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患者资料,分析总结Rh(D)阴性患者接受Rh(D)阳性供体后,近期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副反应以及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结果:5例患者均接受了同型Rh(D)阳性供体,4例患者术中输注了Rh(D)阳性浓缩红细胞,1例未输血,术中、术后均没有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和排斥反应,4例患者至今存活.结论:通过对Rh(D)相关抗体术前术后的严格检测,以及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Rh(D)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 胸腔镜辅助下Nuss矫治术治疗漏斗胸

    作者:陈刚;唐继鸣;周海榆;贲晓松;肖朴

    目的:总结应用Nuss术式治疗漏斗胸的近期疗效及经验.方法:运用Nuss手术方法和不同的麻醉方式对16例漏斗胸患者进行矫治,年龄5~24岁,包括12例胸部凹陷基本对称的漏斗胸患者及4例不对称患者,其中1例为术后复发患者.结果:1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一般置入1枚支撑架即可撑起凹陷的胸廓,1例严重广泛凹陷的漏斗胸患者置入2枚支撑架后亦取得满意的外观;对于非对称性的漏斗胸患者通过调整支撑点重点的位置及牢靠的双侧固定片固定,亦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采用单腔管气管插管麻醉人工气胸或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方式均提供了满意的手术视野.结论: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安全,便捷,手术创伤小,效果令人满意,尤其适用于广泛对称性漏斗胸合并扁平胸患者;对于成年患者以及曾经接受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后复发患者亦同样适用,对不对称的漏斗胸和非常严重的漏斗胸患者,通过手术方式的适当改进亦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子宫肌瘤挖出术中用缩宫素致血压一过性骤降

    作者:王华

    目的:探讨缩宫素在子宫肌瘤挖出术中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对50例择期行子宫肌瘤挖出术患者在术中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前5、3、1 min及注射后30、60、90、120、150、180 s时分别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注射缩宫素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下降,心率增快,中心静脉压下降,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脉搏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子宫肌瘤挖出术中用缩宫素可致血压一过性下降.

  • 食管癌切除术后并房颤的高危因素围术期处理

    作者:董光同;蒋成榜;付云;池闯;高元兴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术期心律失常与死亡高危因素的关系,进一步降低食管癌手术死亡率.方法:连续完成403例食管癌手术,术前通过胃镜、食管胃吞钡造影及CT检查而确诊,全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并发各种心律失常103例,占25.6%,房颤35例,占8.7%.结果:围术期房颤均给予足够吸氧,合理使用镇静剂,本组绝大多数用可达龙控制房颤的发作.有2例经机械通气恢复窦性心律,另1例由于呼吸道未及时处理导致死亡.结论:老年人食管癌并发房颤几率高,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一旦发生房颤要尽快去除病因,可达龙可有效控制房颤发作.

  • 双侧寰椎椎板挂钩及寰枢椎关节间隙螺钉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作者:林岳平;林佩达;倪斌

    目的:探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6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采用一种新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术--双侧寰椎椎板挂钩及寰枢椎关节间隙螺钉固定术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6例,年龄10~72岁,平均32岁.病因有齿状突骨折、横韧带断裂、寰枢椎复合骨折等.结果:26例患者经3个月~2年(平均6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双侧寰椎榷板挂钩及寰枢椎关节间隙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具有安全、术后即刻稳定、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为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后路的理想术式.

  • 鼻咽癌放疗前后99mTc-HL91 SPECT乏氧显像分析

    作者:张继武;田铁桥;刘波;朱立娟;陈松华

    目的:通过99mTc-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99mTc-HL91)乏氧显像研究鼻咽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乏氧的变化.方法: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35例,放疗前1~2 d、放疗后(200 cGy/次,5次/周)1~2 d分别行99mTc-HL91 SPEC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计算肿瘤/非肿瘤部位放射性计数比值(T/N),分析放疗前后肿瘤乏氧的变化.结果:放疗前、后显像的T/N(4 h)分别为1.51±0.21、1.26±0.1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99mTc-HL91 SPECT乏氧显像能够为临床提供鼻咽癌放疗前后肿瘤组织乏氧的变化并再氧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超声检查在急性梗阻性自发性尿外渗中的应用

    作者:孙皓;王凤力;朱江;刘艳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男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尿外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对输尿管结石伴尿外渗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其声像图表现.结果:28例输尿管结石病例因其梗阻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程度尿外渗,经抗炎、解痉等治疗,症状缓解或治愈.结论: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地诊断输尿管结石伴发尿液外渗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彭吉祥;王纯忠;林展雄

    目的:评价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患者随机分为PPH组、外剥内扎术(MMH)组、改良痔环形切除术组,观测术后各组系列评价指标的情况.结果:PPH较MMH组及改良痔环形切除术在症状改善的满意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指数、肛门失禁、住院时间上有优势,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术后复发、肛门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痔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关键词: 外科手术
  • Gustilo ⅢC型肢体离断伤伴严重多发伤7例治疗体会

    作者:唐国智

    目的:研究Gustilo ⅢC型肢体离断伤伴严重多发伤患者断肢再植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例Gustilo ⅢC型肢体离断伤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多发伤处理原则尽快稳定生命体征,与多发伤同时或随后行断肢再植术,伤口一期缝合3例,二期缝合4例,伤口24~72 h反复清创,5~7 d缝合.结果:4例肢体成活,3例肢体坏死,肢体成活率为57.1%.术后合并伤口感染4例,伤口一期缝合的3例均出现伤口感染,其中2例肢体坏死.二期缝合的4例,1例出现伤口感染,肢体成活.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指征,系统评估手术条件,尽快稳定生命体征,减少肢体缺血时间,按开放性骨折的Gustilo分型及处理原则分期清创及延迟闭合伤口,可有效减少感染血栓形成导致的手术失败.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 硬膜外麻醉穿刺过程突发产前子痫1例

    作者:年士艳;冯磊

    报告1例血压正常产妇在硬膜外麻醉穿刺过程中突发产前子痫.1病例资料患者26岁,孕1产0,宫内孕38+5周,孕期无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既往无高血压和癫痫病史.因持续性枕横位,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待产期间监测血压为96~120/64~82 mmHg,入手术室测血压为110/70 mmHg.取左侧卧位行腰2、3硬膜外穿刺.因进修麻醉医生技术生疏,穿刺约10 min仍未成功,遂改由本院医生再行穿刺,但此时患者述头昏,未予重视.

  • 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并硬脊膜骨化1例

    作者:王仁;李玉虹;侯铁胜

    患者女,70岁,退休工人,因腰背痛、腹部束带感、双下肢行走无力伴小便控制困难3年,于2005年12月21日入院.入院前4年曾外伤致T12椎体骨折,并后遗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无糖尿病史.查体:下胸段棘旁压痛,T10节段平面以下痛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Ⅲ~Ⅳ级,肌张力增高,双膝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巴彬斯基征阴性.CT扫描示T8/9~T10/11椎板腹侧板块状骨化压迫脊髓.

  • 宫内外复合妊娠误诊误治1例

    作者:余银珍

    患者女,35岁.因停经45 d,阴道流血3 d,伴恶心呕吐,下腹胀痛就诊.诊镲断:先兆流产,急性胃炎.于2006年1月20日收入妇产科治疗.查体:T 36.5℃,P60次/min,BP 70/40 mmHg.神清,贫血貌,腹部略膨隆.下腹轻压痛,阴道少量流血.B超检查:宫内见一25 cm×28 cm妊娠囊,其内见搏动,余未见异常,诊断为:宫内妊娠存活.给予吸宫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

  • 腹腔穿透伤致多脏器及大血管损伤成功救治1例

    作者:刘锦霞;章卫康;吕银祥

    患者男,24岁,上腹部刀刺伤伴出血,腹内脏器脱出0.5 h入院.入院时查体:神志清,精神软,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率11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78/54 mmHg,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消失,上腹部可见6 cm长创口,创口内可见内脏外露并出血.辅助检查:WBC 5.88×109/L,RBC 3.56×1012/L,HGB 76 g/L,腹部B超示腹腔大量积液.立即予包扎腹部创口,开放静脉输液,扩容备血等处理,同时紧急送手术室手术抢救.

  • 尿道前列腺型息肉1例

    作者:鲁传冬

    患者男,55岁,主因尿频伴排尿困难10余年,加重3个月入院治疗,肛门指诊:前列腺Ⅱ度肿大,质软,表面光滑,未触及硬结,中央沟变浅.B超:前列腺体积增大,大小约4.3 cm×3.0 cm×3.4 cm,其内可见斑片状强回声.膀胱镜检查示:尿道膜部括约肌外侧可见绒毛状肿物,大小约1.5 cm,在肿物上取活检.

  • 硬化性汗腺导管癌合并皮内痣1例

    作者:李自强;黄勇

    患者男,78岁,右腋下肿物3年,破溃1年来我院治疗.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腋下肿物,大小约黄豆大,无明显症状,未行任何治疗.2005年1月患者用手搔抓患处后,肿物表面皮肤出现红肿、破溃,在当地医院病理活检诊断为皮肤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治疗.查体于右腋下见大小约3 cm×3cm肿物,肿物表面破溃.病理检查:皮肤组织一块,大小12 cm×6 cm×3.5 cm,皮肤中央见一溃疡面,大小1.5 cm × 1 cm,皮下见一灰白色肿物,肿物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灰黄色,质韧.

  • 超声诊断胎儿桡骨发育不良伴手畸形1例

    作者:陈琍娟

    患者女,24岁,孕27周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双顶径70 mm,脑中线居中,脊柱排列整齐,股骨径53 mm,胎心搏动规则,134次/min,胎儿左侧上肢桡骨、尺骨较右侧上肢桡骨、尺骨短(图1、2),另见同侧手掌缺失伴手指畸形,胎盘附着于前壁,Ⅰ级,羊水大深度62 mm.超声提示:(1)单胎妊娠,头位.(2)胎儿左上肢桡骨发育不良伴手畸形.引产后证实.

  •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

    作者:周玉坤;凌建新;蔡珍福;杨安宁;袁波;阚芬华

    患者,女,47岁.因进行性巩膜皮肤黄染1年,于2004年6月30日入院.于2003年5月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后出现恶心、乏力及全身皮肤瘙痒、腹胀、牙龈出血等症状.在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予保肝、退黄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

  • 腰5椎体滑脱合并腰4/5椎间盘脱出游离椎管内1例

    作者:李健;谢清华;张在恒;高梁斌

    椎体滑脱合并椎间盘游离椎管内在临床中实属罕见,我院2006年3月收治了1例腰5椎体滑脱合并腰4/5椎间盘脱出游离椎管内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双侧股骨头并双侧肱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

    作者:何春军;朱辉;陈浩樑

    患者男,35岁,农民.因双髋部、双肩部疼痛伴活动不利2个月,右髋部加重5d收治住院.患者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行走时疼痛,曾行X线检查右膝示:右膝轻度骨质增生.

  • 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引起肌强直1例

    作者:李丹;崔剑

    患儿男,5月龄,体重8 kg,因诊断"舌系带过短"拟行矫正术,术前查体及辅助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入手术室后给予5%七氟醚吸入,约1 min后进入麻醉状态,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推注芬太尼30 μg,紧扣面罩予2%七氟醚辅助通气约3 min,SpO2维持在98%~100%,心率130~140次/min.将喉镜置入,挑起会厌,突然发现患儿SpO2持续下降,全身肌肉强直,面色紫绀,立即托下颌,面罩加压吸纯氧行辅助呼吸,气道压力较大,SpO2低降至38%,心率降至82次/min.

  • 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文立明;陈功;翁浩;张小泯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G)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OP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组(Ⅰ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麻醉中通过增减雷米芬太尼输注速率调整麻醉深度,异丙酚采取3.0~8.0 mg/(kg·h)速度输注.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劈胸骨后、暴露和固定左前降支后、暴露和固定右冠状动脉、暴露和固定左旋支后、术毕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同,Ⅰ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Ⅱ组波动小,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总量较Ⅱ组少(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安全应用于OPCABG,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同时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 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9例疗效观察

    作者:吴凤坚;陈广幸;陈燕武;蒋剑宵;陈伙辉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98例NSCLC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接受艾迪加第三代含铂方案紫杉醇+顺铂(TP)或长春瑞滨+顺铂(NP)或吉西他滨+顺铂(GP)或多西紫杉醇+顺铂(DP),对照组(49例)单用第三代含铂方案(TP或NP或GP或DP).两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重复3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的近期客观有效率高,治疗组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8例,有效率为63.3%,对照组CR 2例,PR 27例,有效率为59.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生存质量改善率治疗组为61.2%,对照组为24.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有助于NSCLC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硫酸镁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35例

    作者:刘振刚;马丛亮;范维勇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硫酸镁对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73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硫酸镁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血黏度指标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硫酸镁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有显著疗效.

  • 布比卡因用于高原地区老年患者腰麻的临床观察

    作者:余泽生;都吉

    目的:对比布比卡因腰麻用于高原地区老年(年龄≥60岁)及年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下腹部、会阴部、下肢手术的患者122例,将患者分为老年组(40例)、年轻组(82例),记录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时间、麻醉平面、运动阻滞程度,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老年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高阻滞平面时间显著短于年轻组患者(P<0.05),而痛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年轻组患者(P<0.05);老年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年轻患者.结论:同等剂量的布比卡因用于高原老年患者麻醉显效快,持续时间长,运动阻滞时间长,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发生率高,对高原老年患者布比卡因腰麻应严密监测或选用副作用更小的药物.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探讨

    作者:陈会平;石志红

    目的:探讨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0.1%罗哌卡因复合2.0 μg/mL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ASA Ⅰ~Ⅱ级的单胎足月初产妇行分娩镇痛为观察组;另选15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予分娩镇痛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穿刺成功平卧后注入0.8%利多卡因4 mL,5 min后经硬膜外导管给予0.1%的罗哌卡因加芬太尼2.0 μg/mL,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其负荷量6 mL,背景输入量以6~8 mL/h的速度控制持续给药,病人自控镇痛剂量2.0 mL,锁定时间10 min.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评估镇痛、阻滞效果,观察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用药后10 min 99.1%的产妇感到无痛[VAS评分为(0.6±0.8)分],仅0.9%的产妇镇痛不全.与镇痛前比较,观察组产妇用药后有5例下肢感到麻木,但下肢活动不受限制,MBS评分为1分,其余产妇用药后下肢感觉无异常,MBS评分为0分,MBS评分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活跃期时间为(98.48±52.87)min,短于对照组(135.86±71.05)min(P<0.01).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为(50.83±24.81)min,比对照组(48.46±21.82)min稍长(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生产方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0.1%的罗哌卡因加芬太尼2.0 μg/mL用于可行走式的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可以达到可行走式分娩镇痛.

  •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氯诺昔康用于人工流产术

    作者:李增运;张鸿飞;杨立显;邓渊韬;史志远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病人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氯诺昔康全凭静脉麻醉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0例ASA Ⅰ级行择期人工流产术病人,随机分成P、F、L 3组,每组30例.P组直接连接靶控输注泵,F组芬太尼0.1 mg加入20 mL丙泊酚中靶控输注,L组静脉注射氯诺昔康0.15 mg/kg后丙泊酚靶控输注.消毒铺单时以1%丙泊酚、血药浓度为3~5 μg/mL开始全凭静脉麻醉,逐渐增至5~7 μg/mL,当睫毛反射消失时减至3~5 μg/mL,术毕停药.结果:P组与F组诱导后3 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BP)、HR明显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不自主性肢体活动P组显著多于F、L组(P<0.05);F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P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P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氯诺昔康全凭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具有丙泊酚用量小,麻醉效果好,呼吸、循环抑制轻之优点.

  • 卡孕栓治疗产妇胎盘滞留降低手取胎盘发生率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翊;徐燕

    目的:探讨卡孕栓治疗对胎盘滞留产妇手取胎盘的发生机会的影响,为第三产程的处理提供积极的方法.方法:共104例产后胎盘滞留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卡孕栓组31例,直肠置入卡孕栓1 mg;缩宫素组36例,脐静脉推注缩宫素20 U加生理盐水20 mL;对照组37例.比较3组的手取胎盘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卡孕栓组手取胎盘发生率41.94%(13/31)、产后2 h出血量(308.74±39.98)mL、第三产程(37.26±4.93)min,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卡孕栓可减少胎盘滞留产妇手取胎盘的发生,减少产后出血和缩短第三产程.

  • 针刀及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体会

    作者:陈宗建;陈飞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1],好发于经常作前臂旋转、伸屈肘关节劳动或运动的人,多发于中青年人.笔者采用小针刀疗法为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2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加压螺钉内固定植骨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不愈

    作者:何健飞;姜世平;江德高

    我科自2001-2004年对腕舟状骨骨折不愈的患者,采用骨端植骨加压螺钉固定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 端粒重复扩增生物发光分析法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

    作者:鲁文红;何敏;余红平;徐顺清

    目的:建立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的TRAP-发光分析法.方法:细胞株、组织样品与引物孵浴后,释放的焦磷酸盐由硫酸化酶作用转变为ATP,用荧光素酶生物发光系统检测发光信号;比较TRAP-发光分析法与TRAP-ELISA的结果.结果:TRAP-发光分析法的线性范围在2~1 000个细胞之间.检测结果与TRAP-SYBR Green染色一致,与TRAP-ELISA法显著相关(r2=0.992,P<0.001).结论:TRAP-发光分析法是一种稳定、快速、实际可行的端粒酶活性的定量分析方法.

  • 低氧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莉;李清泉

    目的:研究低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长、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低氧不同时间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生长、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caspase-3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低氧对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低氧12、24、48 h后,A549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显示低氧12、24、48 h后,G1/G0期的A549细胞增多,相应的S期细胞减少,同时A549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bcl-2表达减少,而caspase-3表达增加.RT-PCR检测HIF-1αmRNA的结果显示12、24、48 h低氧组HIF-1α mRNA水平均较相应的常氧组增加(P<0.05).结论:低氧环境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G0期,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是由于低氧环境影响HIF-1α mRNA水平及通过调节bcl-2和caspase-3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

  • 抗生素致药物热18例

    作者:梁国庆;谢仲豪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上与其他发热性疾病常难以鉴别,药物热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是唯一或主要的症状.抗生素是导致药物热常见的药物.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药物热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为了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诊断的由抗生素致药物热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药物与发热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游离睾丸鞘膜片修复尿道长段狭窄8例

    作者:朱剑勇;刘宗元;李韧;施正丰

    本院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应用游离睾丸鞘膜片修复男性尿道狭窄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皮内缝合法在妇科手术横切口中的应用

    作者:吴蓓;于芳;林进

    自2005年1月我院妇科腹式横切口手术多采用皮内缝合法进行缝合,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剖宫产后子宫峡部妊娠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施君

    子宫峡部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往往有胎盘或绒毛的植入,在刮宫时极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被迫行子宫切除.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剖宫产后子宫峡部妊娠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8-2005年间出现的12例剖宫产后子宫峡部妊娠患者的诊治,总结报告如下.

  • 凤尾草佐治小儿菌痢60例分析

    作者:吴小华;杨康治;韩必亮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儿科常见病,其由志贺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1],发病于夏秋季节,通常由不洁食物引起,经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及解黏液血便伴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近年来我们采用凤尾草佐治小儿菌痢,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重型脑挫裂伤早期预见性手术探讨

    作者:陈汉民;黄国河;王文鑫

    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以脑挫裂伤为主的颅脑损伤病人145例,其中33例进行早期预见性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 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

    作者:聂志鸿

    自1999年3月至2006年5月,我院经左胸施行全胸腹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156例,效果满意.

  • 羟苯磺酸钙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陈星华;段贵生

    羟苯磺酸钙(calcium dobesilate,商品名有导升明、多贝斯、安多明、昊畅等),于上世纪70年代投入临床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防治,1997年载入欧洲药典,1998年载入英国药典,国内于2001年6月将该药推向市场.该药主要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降低血液黏稠度.随着药物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该药还能用于肾脏疾病、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血栓性疾病以及某些心脏疾病等,特别是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广泛应用,预示其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分子亚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文冰;兰小鹏

    1979年Wang首次成功地从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和提纯出分子量为35 000的糖蛋白并命名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PSA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的肿瘤标记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PSA还存在多种分子亚型,而且这些分子亚型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更为敏感和特异,从而为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的鉴别以及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 人肺癌血供研究与经血管途径介入治疗

    作者:黄子诚;陈胜利

    肺癌是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病变恶性程度高,发展快,多数病例在确诊时已属晚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很多,经血管途径介入治疗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为肺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玉莹;黎静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华南地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高转移性为其生物特征之一.从原位增殖性的肿瘤发展为侵袭转移癌的演进过程中,肿瘤细胞必须具备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发挥重要的作用.

  • 男性乳腺癌高危因素

    作者:徐雅莉;孙强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很低,其发病人数不足乳腺癌发病总人数的1%[1],但有文献报道[2]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过去25年里,发病率约升高了26%[3].2005年,美国新发男性乳腺癌约1 690例,同年有460位男性死于乳腺癌[4].在我国,男性乳腺癌亦非罕见.由于该病没有引起医者和患者的足够重视,诊断上多有延误;加之男性皮下脂肪层较薄,往往较早侵犯皮下淋巴网,预后较差.因此,我们应认识男性乳腺癌,熟悉其发病高危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现就男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影响

    作者:潘建成;游逸丰

    目的:观察兔骨折模型应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后骨折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6个时间组,每组6只,均造成双侧桡骨骨折的模型,并于术后24 h即开始超声治疗,左前肢为治疗侧,右前肢作为对照侧.各实验兔分别于术后第1、2、3、4、5、6周拍X线片并取双侧桡骨骨缺损处骨痂,制成切片,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表达强度.结果:X线片观察,治疗侧的愈合程度优于对照侧(P<0.01).组织学观察,术后4周,治疗侧骨、软骨组织内TGF-β染色达高,且持续时间较对照侧长.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通过影响骨折不同时期TGF-β的表达及含量的变化,促进骨、软骨组织的损伤修复,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 N-乙酰半胱氨酸对被动吸烟大鼠巨噬细胞弹性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亚清;张珍祥;徐永健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对被动吸烟大鼠巨噬细胞弹性蛋白酶(MMP-12)表达的影响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复制被动吸烟大鼠模型,分离与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制备香烟烟雾提出物(CSM).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MMP-1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以0%、1%、3%、5%、10%、15%CSM刺激AM,当CSM浓度小于5%时,MMP-12 mRNA的表达随CSM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CSM浓度超过5%时,MMP-12 mRNA的表达则随CSM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以5%CSM刺激AM时,在24 h内,MMP-12 mRNA的表达水平随CSM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若先分别以5、10、25、50 mmol/L的NAC和AM孵育1.5 h,再以5%CSM刺激24 h,CSM诱导的MMP-12 mRNA的表达水平则随NAC剂量增加而降低.结论:香烟烟雾可诱导AM表达MMP-12,NAC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香烟烟雾诱导的AM源性MMP-12的表达.

  • 利多卡因对失血性休克兔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刘莹莹;林春水;阮骆阳;古妙宁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兔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8只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利多卡因组(L组)、失血性休克组(H组)和对照组(C组).L组于放血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2.5 mg/kg,此后每隔1 h静注利多卡因1 mg/kg维持,L组与H组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分别于放血前、失血性休克2 h、再灌注2 h各从股静脉取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C组在上述对应时间点测定血浆TNF-α和IL-6含量.结果:C组TNF-α和IL-6含量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组与L组在休克2h、再灌注2 h TNF-α和IL-6含量与放血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且呈上升趋势;与H组相比,L组休克2 h、再灌注2 h TNF-α和IL-6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早期小剂量静注利多卡因能减少失血性休克兔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含量,从而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 辛伐他汀作用下成骨细胞骨重建相关基因的研究

    作者:胡飞;张雪洋;周磊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小鼠成骨细胞骨重建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重建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辛伐他汀处理小鼠成骨细胞后,采用基因芯片检测骨重建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辛伐他汀处理小鼠成骨细胞后,基因芯片筛选出与骨重建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9条,明显上调的有5条(Ratio>2.0),明显下调的有4条(Ratio<0.5).结论:辛伐他汀促进骨重建作用的机制不仅涉及骨形成相关基因,而且与抑制骨吸收的相关基因关系密切.

  • 丙戊酸钠与托吡酯合用对幼鼠肝损伤病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黄静;任榕娜;陈新民;叶礼燕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与托吡酯(TPM)合用时对幼鼠肝脏组织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3组实验组,分别每日1次经口灌胃给予VPA 300mg/kg、TPM 40 mg/kg和VPA 300 mg/kg+TPM 40 mg/kg.阴性对照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经皮下注射1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5 mL/kg,每周2次.连续用药3个月后,应用光镜进行肝脏病理学研究,检测血清生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结果:(1)病理组织学检查,光镜下阳性对照组可见广泛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弥漫性点状坏死灶;TPM组可见中央静脉周围少数肝细胞浊肿变性;VPA组可见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VPA+TPM组可见部分肝细胞浊肿变性和脂肪变性,视野内还可见少数肝细胞点状坏死,枯否细胞轻度增生.(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两单用药组和VPA+TPM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肝匀浆中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变化,但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升高;VPA组和VPA+TPM药组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降低,肝GST活性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GSH含量和GST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剂量范围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VPA可引起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轻微病理改变,VPA与TPM合用引起肝脏病理的改变较单用药时加重.

  • 人型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田碧文;孙蕾;庞雪云;马骥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逃避宿主免疫杀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人型结核杆菌H37Rv菌株配制成菌悬液,和小鼠巨噬细胞按1∶1比例共同作用.用荧光染色对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时期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率.结果:结核杆菌强毒力株H37Rv感染组的巨噬细胞凋亡率在10~60 min内逐渐升高,至60 min时高,作用90 min后凋亡率逐渐降低.结论:人型结核杆菌H37Rv菌株在感染的早期对宿主巨噬细胞有较强的致凋亡作用,并有可能因此逃避宿主机体的免疫杀伤作用.

  • 孤啡肽鞘内注射对创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强;崔建修;张鸿斌;周茂华;赵国栋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孤啡肽(orphanin-FQ,OFQ)对创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给正常及创伤大鼠鞘内注射0.1、1.0、5.0、10.0、20.0 μg OFQ及生理盐水(NS),用3H-TdR释放法测定各组大鼠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大鼠鞘内注射OFQ 0.1、1.0 μg后,大鼠NK细胞活性与N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鞘内注射5、10、20 μg OFQ后,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提示鞘内注射较小剂量OFQ对正常大鼠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而较大剂量的OFQ则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创伤应激的大鼠鞘内注射NS,OFQ 0.1、1.0、5.0、10.0 μg,结果显示NK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注射20 μg OFQ后,其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NS组和创伤组,提示创伤大鼠鞘内注射较小剂量和较大剂量OFQ均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而较大剂量OFQ则可以加强创伤引起的免疫抑制.结论:脊髓OFQ在正常大鼠和创伤应激大鼠都具有免疫调节效应.

  • TNF-α、IL-6、MDA、SOD在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钟娃;李莉;蒋龙元;姜骏;余涛;黄子通

    目的:探讨在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中肿瘤坏死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方法:采用Chaudry方法(略作改动)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 min后用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检测不同的时相血清TNF-α、IL-6、MDA及SOD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血清TNF-α、IL-6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SOD含量减少,并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结论:TNF-α、IL-6和氧自由基参与了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和发展,在适当的时间,采用抗介质治疗可能对失血性休克具有一定的作用.

  • GIK液防治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后心肌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奇军;孙国成;俞世强;程晓东;崔勤;金振晓

    目的:研究GIK液对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后心肌胰岛素抵抗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18条雄性犬,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升主动脉阻断60 min后开放,造成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进行试验.分GIK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30 min、升主动脉开放后10、30、60 min抽取血样,采集动脉和冠状静脉窦血样测定血浆葡萄糖、乳酸、胰岛素、C肽、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等,进行动态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体外循环期间血糖、乳酸、胰岛素、C肽、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等与体外循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同时,GIK组生长激素和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胰岛素、C肽浓度以及血糖、乳酸的摄取利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后,机体胰岛素抵抗同时,存在明显的心肌胰岛素抵抗;GIK液治疗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心肌对葡萄糖和乳酸的利用能力,从而有效防治心肌胰岛素抵抗.

  • 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蜀鄂;李竞;甘佩珍;王丹;秦莹;张丽峰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以及抑制NF-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未干预组(DM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NF-κB活性抑制剂,PDTC)干预组(DP组),每组20只,每组再分为2批,分别为4周批、8周批.以链脲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分别于第4、8周处死大鼠,测肾重指数、24 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肾组织VEGF及NF-κB的表达.结果:DM组与NC组比较,大鼠肾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DP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较DM组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NC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肾组织中VEGF表达量与NF-κB成正相关.结论:抑制NF-κB的表达可降低VEGF的产生,对NF-κB和VEGF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 脑科患者应激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李少芳;钟华荪

    脑科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出血、麻醉,加上中枢神经损伤后血清胃泌素含量增加,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胃黏膜屏障防御机能降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加之自身一些活性物质大量释放,导致机体内环境的紊乱,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胃肠黏膜的血管收缩,局部血流量锐减,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胃黏膜屏障作用受到损害,发生胃黏膜的糜烂、溃疡及出血;加之术后激素的应用,使胃肠黏膜出血的机会增加,严重影响有效的循环血量及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使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进一步加剧颅内高压.本文总结48例脑科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 冠心病监护病房精神障碍患者31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吕明艳

    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共收治患者2 625例,其中发生精神障碍31例,其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 影响开胸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对策

    作者:朱儒红

    目的:了解影响开胸术后病人舒适度的相关因素,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根据李艳丽的<浅谈舒适护理>的内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恐惧、焦虑、术后气管插管、体位不适、缺乏休息、疼痛、各种引流管及咳嗽均可影响开胸术后病人的舒适度.结论:通过对开胸术后的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社会几方面的舒适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各种不适,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 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护理

    作者:叶敏;陈娇;陈新梅;陈雄英

    目的:总结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2例PVSD患儿介入治疗进行术前、中、后的护理.结果:202例患儿中有12例在左心室造影后显示不符合适应证,6例失败,184例均成功置入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技术成功率为96.8%,术后患儿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儿PVSD手术成功有重要作用.

  • EDTA抗凝剂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的研究

    作者:巫小莉;周小棉;邓稳德;李结秋;邓伟雄;罗文沈

    目的:寻找能够抑制因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凝集的理想方法,以准确计数此类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方法:(1)观察不同抗凝剂及时间对患者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的影响;(2)分别在2 mg/mL EDTA-K2抗凝血中加入磷酸吡哆醛、Tris、庆大霉素、氨茶碱、丁胺卡那霉素等,抽血后放置不同时间段作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血片上有无血小板聚集现象.结果:(1)对照组的EDTA-K2、草酸-氟化钠抗凝血在4 h内血小板计数结果稳定、准确,观察血片无血小板聚集现象,其他抗凝剂则成下降趋势或不稳定.而患者4 h内血小板计数则成倍下降,观察血片上有血小板聚集现象.(2)在2 mg/mL EDTA-K2抗凝血内加入5 mg/mL丁胺卡那霉素,能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在4 h内准确、稳定、可靠,观察血片上无血小板聚集现象.结论:在2 mg/mL EDTA-K2抗凝血内加入5 mg/mL丁胺卡那霉素,可使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准确、可靠.

  • 肾康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作者:王文凤;张世明;陈通文;高景龙;李桂珍

    目的:评价肾康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采用常规治疗+肾康灌肠液保留灌肠.分别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的临床积分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B组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A组显效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B组所用治疗方法降低尿素氮、肌酐作用明显优于A组,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作用也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肾康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早期CRF效果较理想,能缓解病情、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

    作者:李晓鸥;崔彦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发生的恶性肿瘤,也称近端胆管癌或高位胆管癌.1957年Altemeier首先描述该症,1965年Klatskin报道13例后才被广泛重视并被命名为Klatskin瘤[1].因其部位特殊、呈浸润生长及手术切除困难等,肝门部胆管癌曾被认为是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疑难癌症.现代影像学和手术技术的提高,使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重大进展.但如何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这一临床病变,依然是胆道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现依据文献报道并结合我们的诊疗经验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 论医院的品牌建设与发展

    作者:俞岚;姜润生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医院深化改革、实现平稳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承诺将逐步地开放医疗服务领域.与之而来的是国外强大的资本将不断涌入,加之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之后,大量的中小型医疗机构私营化以及民办医院在医疗服务行业中的蓬勃发展,促使整个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怎样才能在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当前作为医院管理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