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质子泵抑制剂与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性

    作者:苏伟;张婷婷;杨自力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418例,按照用药分为PPI组(n =326)和HRA组(n =92),PPI组按用药分为奥美拉唑组(A组,n =146)、兰索拉唑组(B组,n =102)和潘妥拉唑组(C组,n =78),HRA组按H2RA用药分为法莫替丁组(D组,n =58)和雷尼替丁组(E组,n =34),比较围手术期SUB发生率和HAP 发生率,以及呼吸机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PPI组SUB发生率、HAP发生率、呼吸机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均低于非PPI组。 PPI各亚组间SUB发生率、HAP发生率、呼吸机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使用H2RA预防SUB比较,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使用PPI可减少SUB和HAP的发生率,缩短呼吸机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降低28 d病死率;不同类型的PPI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HAP发生率无影响。

  • 维持性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评估

    作者:张磊;王志奎;马金玲;刘兆英;王朝霞;任岳钦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及腹膜透析(PD)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及心脏瓣膜钙化(CVC)情况,了解瓣膜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住院及门诊随访的MHD及PD患者,透析龄均超过3个月,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CVC发生及其程度,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MHD及PD患者CVC发生率分别为36.96%,33.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患者左房直径较MHD患者更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ALP水平在中、重度钙化组较无钙化组及轻度钙化组有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舒张压、血清尿酸及血磷水平在重度钙化组较无钙化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D患者较MHD患者CVC发生率低;年龄、透析龄、糖尿病、血尿酸、ALP、血磷、舒张压是CV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ADAM33基因Q-1、T2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王莎莎;关键;王珊;程芳娟;任侠

    目的:探究新疆哈萨克族、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ADAM33基因Q-1、T2位点的相关性。方法:提取外周血标本DNA,运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ADAM33基因多态性。结果:哈族两组间相比,Q-1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哈族、汉族ADAM33基因Q-1位点各基因型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哈萨克族Q-1位点突变纯合子AA基因型、汉族杂合子GA基因型较GG基因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两民族病例组及对照组的比较中,T2位点基因型和Q-1、T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T2位点各基因型间肺功能相关指标FEV1预计值、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疆哈萨克族及汉族ADAM33基因Q-1位点与COPD易感性可能有关。

  • 血清人附睾蛋白E4、CA125、CA199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

    作者:张智;陈红霞;徐晓霞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HE4)、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A组)与82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B组),检测血清HE4、CA125和CA199水平,比较不同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A组血清HE4、CA125、CA199水平、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组(P <0.05)。 A组血清HE4的阳性率高,B组无HE4阳性患者。联合检测以HE4+ CA125+ CA199灵敏度、准确度高,分别为94.9%、92.5%。 HE4、CA125和CA199水平及阳性率随FIGO分期均呈增高趋势(P <0.05),且各期HE4阳性率均高于CA125、CA199阳性率(P <0.05)。结论:HE4可用于鉴别子宫良恶性疾病,且较CA125、CA199对子宫内膜癌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HE4、CA125、CA199在鉴别子宫良恶性疾病基础上,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断的阳性率、准确度。

  • 三叉神经周围支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作者:邓力;张清彬;张颖;何霞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周围支多点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取三叉神经周围支多点射频热凝治疗,对照组采取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时点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三叉神经周围支多点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而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后肝肺功能的变化

    作者:顾亚奇;黄强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患者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和肺功能的改变。方法:收集于2004年7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确诊为布加综合征的35例患者,分析患者在经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前和术后1个月,其腹水、下肢浮肿、腹壁静脉曲张等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肝功能和FVC , MVV , PEF , FEV1.0, FEV1.0/ FVC等肺功能检查的改变。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腹水、下肢浮肿、腹壁静脉曲张等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血清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5,2.31,2.07,P <0.01)。术后患者的FVC,MVV,PEF,FEV1,FEV1/FVC等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83,2.69,1.47,1.69,1,97,P =0.041,0.029,0.046,0.043,0.038)。结论: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能有效地改善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布加综合征患者肝功能及肺功能的损害。

  • 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作者:朱美琴;申维玺;徐敏;夏俊贤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5例MPE患者,予以胸腔注入IL-2,即IL-2100万U/m2,每周1次,4周为一疗程。综合有效率指标及副作用产生情况判断IL-2治疗MPE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癌症状况得到良好改善,有效率达73.7%,生存质量改善率达70.5%。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IL-2治疗有效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优于治疗无效组(30个月 vs.10个月,P <0.05)。IL-2治疗有效者的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4%和42%。不良反应较轻,多为Ⅰ~Ⅱ度,经对症处理后全部好转。结论:采用IL-2治疗MPE,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广西汉族人群Toll样受体2(597T/C)基因多态性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关系

    作者:韦素珍;薛超;廖蕴华;赖彦妃;吴春香;何林檩;龚爱媚

    目的:研究TLR2(Toll-like receptor2)基因-597T/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广西汉族人群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11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例组)和200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血清相关指标的检测,并使用PCR-RFLP方法对TLR2-597T/C位点进行分析。结果:(1)110例AAV患者TLR2597T/C存在3种基因型,TT、TC及CC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4.55%、40.00%、5.45%,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55%、25.45%;200例健康人TT、T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6.00%、40.50%、3.50%,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6.25%、23.75%;两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AAV组3种基因型间蛋白尿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病理资料分析显示AAV组3种基因型小血管炎活动指数及慢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广西汉族人群中,TLR2-597T/C多态性可能与其蛋白尿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但可能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遗传易感性不相关。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清Aβ-42及tau-18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裴向东;周志东;孙静;蔡俊赢;徐国海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Aβ-42及tau-18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男性患者50例,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组)与对照组(C组),每组25例,S组于右侧第6颈椎横突部位注射0.5%利多卡因,C组患者注射0.9%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 d(T0)、麻醉复苏后1 h(T1)、1 d(T2)、3 d(T3)、7 d(T4)采用MMSE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分别于各时间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Aβ-42及tau-181蛋白含量。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血清Aβ-42及tau-181蛋白较术前增加(P <0.05);与C组相比,S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降低幅度更小(P <0.05),血清Aβ-42及tau-181蛋白增加幅度更小(P <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抑制血清Aβ-42及tau-181蛋白表达,改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 非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RASI治疗后醛固酮逃逸现象

    作者:杨庆春;罗慧洁;柏琳;施海涛;张志任

    目的:研究非糖尿病慢性肾病(CKD)患者醛固酮(Ald)逃逸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纳入非糖尿病CKD患者104例,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ARB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12个月,根据治疗前后Ald浓度的变化,确定是否发生Ald逃逸,同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SI)治疗12个月时Ald逃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6个月时(26.92% vs.14.42%,P =0.007)。治疗12个月时,不同CKD分期患者Ald逃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7),CKD3期患者Ald逃逸发生率高,CKD1期低。单用氯沙坦治疗时,治疗12个月的Ald逃逸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6个月(P =0.020)。治疗12个月血浆Ald浓度变化与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呈正相关(r =0.431,P =0.003;r =0.336,P =0.009),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r =-0.275, P =0.006)。24 h尿蛋白基线值、eGFR基线值与治疗12个月Ald逃逸的发生相关(OR =3.671,P =0.028;OR =0.972,P =0.019),其中eGFR基线值是独立预测因素(OR =0.970,P =0.012)。结论:部分非糖尿病CKD患者在RASI治疗后出现Ald逃逸,发生率随治疗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肾功能水平与该现象发生有关,eGFR基线值是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创伤性腰椎穿刺的危险因素

    作者:娄珊;刘玉;王雪梅;严媚;李兆申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患儿做腰椎穿刺时造成创伤性腰椎穿刺的危险因素。方法:132例ALL患儿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共经历了2634次腰椎穿刺,统计患儿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小板数目、距离前一次穿刺的天数以及是否在超声或放射图像引导下进行穿刺,分析其与创伤性腰椎穿刺的关系,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判定危险因素。结果:年龄<1岁的患儿做腰椎穿刺时创伤性腰椎穿刺的风险更高;1~10岁的患儿做腰椎穿刺时创伤性腰椎穿刺的风险相对较低。 BMI >95较BMI <95风险稍高。2次穿刺的间隔时间越长,风险越低。在超声或放射图像引导进行的腰椎穿刺,比直接穿刺造成创伤性腰椎穿刺的风险低。结论:年龄<1岁、BMI >95、2次穿刺的间隔时间短和直接穿刺容易增加ALL患儿创伤性腰椎穿刺的危险性。

  • CYP2C19正常代谢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浙波;夏豪;杨洋;李晶

    目的:探讨CYP2C19正常代谢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对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入选127例CYP2C19正常代谢型患者,术后均对患者随访12个月,嘱患者术后12个月来院复查冠脉造影,并据是否存在支架内再狭窄(支架置入段血管内径狭窄≥50%)分为再狭窄组(ISR组,n =47)和未狭窄组(对照组, n =7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用药及支架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史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但在糖尿病、运动与否、生化指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血浆纤维蛋白原)、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数量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可能影响CYP2C19正常代谢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史、血浆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支架长度是危险因素(P <0.05),运动、支架直径是保护因素(P <0.05)。结论:临床对高危患者鼓励生活行为改善、加强生化指标监测、给予合理降脂治疗,并在PCI术时据个体冠脉病变情况合理置入支架,有望减少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并改善预后。

  • 体外共培养条件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与胚胎的相互作用

    作者:王婧;谭丽

    目的:探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与胚胎的相互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取卵后因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倾向取消移植的20例患者,于取卵后第3天取其子宫内膜,和胚胎组成共培养组(A组),以单独内膜组(B组)和单独胚胎组(C组)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分别于(取卵后)第3、4、5、6、7天检测共培养组和单独内膜组LIF mRNA和IGF mRNA的表达水平,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组和单独胚胎组的胚胎生长情况。结果:共培养组LIF mRNA和IGF mRNA表达要高于单独内膜组,且在种植窗期达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共培养组胚胎生长发育要优于单独胚胎组。结论:共培养对胚胎发育有积极的支持作用,使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同时提高胚胎质量,要优于单独培养。

  • 心胸外科铜绿假单胞菌的传播机制及耐药性

    作者:刘运仲;刘苏;潘松利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铜绿假单胞菌(PA)的传播机制及耐药性。方法:采用ERIC-PCR和接合转移试验分析PA的传播途径;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 PA药物敏感性。结果:检测到76种基因图谱,其中有两种类型分别有12株(A型)和18株(B型)。接合转移试验的阳性率为79.41%(54株),可以传播部分耐药性的PA占92.59%(50株),其中参与接合转移试验的A型PA(8株)和B型PA(12株)均100%试验阳性并分别100%(8株)和83.33%(10株)传播部分耐药性。 A型和B型均可以感染多个部位,均以感染呼吸道为常见(分别66.67%和44.44%)。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100.00%,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A型PA对头孢他啶等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图谱型PA。结论:PA耐药形势严峻,并可感染多个部位,同时存在垂直传播的现象和拥有水平传播的潜力。

  • 中老年椎体骨赘和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

    作者:刘湘;季伟;李伦超;韦文武;朱青安;王吉兴

    目的:分析中老年椎体骨赘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及探讨骨赘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中老年腰腿痛患者,利用X线及MRI分别观察骨赘和腰椎间盘退变,根据Nathan方法将骨赘分为4度,定义Ⅱ度及以上为存在骨赘,再根据Pfirrmann方法将腰椎间盘退变分为5级,对所测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赘与年龄在各腰椎节段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下腰椎L3/4、L4/5的骨赘比例(76.7%、70.8%)比上腰椎L1/2、L2/3(31.7%、46.7%)高,骨赘形成和腰椎间盘退变在各腰椎节段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随着腰椎间盘退变加重,椎体骨赘形成越明显,腰椎间盘退变导致椎体应力过高是骨赘形成重要原因。

  • 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韦拳堂;钟志伟;张子衡;黄杰浩;许益民

    目的:探索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中及术后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和优势。方法:抽取73例HICH的病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ICP监测组)。对照组34例,术中使用立体定向软通道技术对血肿进行穿刺,抽吸术前计算血肿量的1/3~1/2后停止,术后常规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组39例,血肿穿刺前放置ICP监测,然后对血肿进行控制性抽吸,设定目标ICP为15 mmHg,达到目标ICP则停止抽吸,术后根据ICP监测数值控制性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2~5万单位等治疗方案。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血肿排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评判ICP控制在HICH的价值。结果:通过治疗组观察发现,要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ICP,术中抽吸初始血肿量的1/5左右即可;术后再出血:治疗组0例,对照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肿排空用时:治疗组(7.36±2.06) d,对照组(10.00±2.5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19.45±5.942) d,对照组(25.52±9.88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ICP监测联合定向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HICH,改变既往术中经验性抽吸血肿和术后推注药物的观念,提出控制性引流和注药的理念,抽吸初始血肿量的1/5左右(约4~10 mL),即可降低ICP至目标值,还可明显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为临床上提供灵敏、客观的指标和依据,提高疗效,减少继发性损伤,改善预后。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相关因素

    作者:赵亚娟;黄兰;辛立升;冯云生;董巧荣;胡桂才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MHD患者69例,均行MHD治疗1年以上,采用高频B超监测其颈动脉,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IMT ≥1.0 mm与IMT <1.0 mm组,收集各组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数据,分析其与颈动脉IMT增厚的关系。结果:69例患者中26例IMT ≥1.0 mm(37.7%),IMT≥1.0 mm组患者年龄、收缩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iPTH、1,25-(OH)2D3、FGF23与IMT <1.0 m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增厚与年龄、收缩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FGF23、1,25-(OH)2D3、iPTH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381、0.512、0.482、0.684、0.563、-0.536,0.59,均P <0.05)。结论:MHD患者易发生颈动脉IMT增厚,年龄、收缩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iPTH、1,25-(OH)2D3、FGF23是主要影响因素。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孙瑗;沈赛娥;蔡英;邓小明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CPB)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223例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的先心病患儿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CPB后至患儿出ICU前各时点采集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评估患儿氧合情况,以PaO2/FiO2<300定义为存在低氧血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围术期各可能的危险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CPB后低氧血症的关系。结果:发生低氧血症的患儿为109例(48.8%),低月龄、低体重、术前有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是先心病患儿CPB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CPB下先心纠治术后低氧血症的患病率为48.8%,且与患儿月龄、体重、术前有肺高压和右向左分流相关。

  • 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超声特征及误诊分析

    作者:李妙珊;裴书芳;王满立;甘科红;陈越峰

    目的:分析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探讨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误诊原因。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53例患者,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结果:53例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77.4%,误诊率为22.6%(其中6例误诊叶状肿瘤,5例误诊纤维腺瘤、1例为腺瘤样增生),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声像图上具有一定特征:病灶边缘局限、后方回声增强、内部可见片状无回声区及稍强回声光带、弹性(UE)评分低、钙化不明显及无明显浸润性生长的征象。与乳腺良性肿瘤超声特征相似,这与其独特病理相关,是超声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正确认识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声像图及弹性成像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避免误诊,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董嘉尧;朱桥华;周成宇;黄维;黄江远;于新发

    目的:探讨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aSMA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CTA证实的aSMAT患者,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58~78岁,平均(68.7±7.9)岁,发病时间10~20 h,平均(13.5±3.7) h。在肠系膜上动脉内留置导管行接触溶栓治疗。术后给予抗血小板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经导管接触溶栓。尿激酶用量170~290万单位,平均(238.5±41.4)万单位,溶栓时间2~4 d,平均(3.1±0.6) d。7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复通,无充盈缺损,腹痛症状消失。1例在溶栓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死亡。1例患者在溶栓过程中排黑便,余患者未见出血性并发症。结论:经导管接触溶栓能够快速溶解血栓,并发症少,是治疗aSMAT的有效手段。

  • 损伤控制在重症胆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范志勇;李晖;孙中杰;胡海田;吴武军;刘青光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念用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治疗重症胆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1例PTCD术后再手术的重症胆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均成功施行PTCD,术后一般情况明显好转,1周后白细胞均恢复正常。8例血小板减少者术后3 d血小板计数恢复至80×109/L以上。血清胆红素约1周左右下降至34.2 mmol/L以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休克及代谢紊乱等患者均于1周左右恢复正常。合并慢性内科疾病者术后治疗2周至3个月不等。所有患者均行确定性手术,28例胆管结石行ERCP+EST 6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22例,3例胆管癌行胰十二指肠1例,胆管癌切除、胆肠吻合术2例,全组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PTCD治疗重症胆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耐受性好,成功率高,引流效果可靠,为确定性手术创造了条件。

  • 腹膜后CASTLEMAN病1例

    作者:杨小峰;曹家庆

    患者女,36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不适5年余,加重3个月”于2014年4月入院。入院查体:T:36.4℃;P:68次/min;R:20次/min;BP:98/70 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心肺未及明显异常,腹平,脐下可见长约14 cm横行手术切口瘢痕,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甲胎蛋白:2.8 ng/mL,癌胚抗原<0.50 ng/mL,糖类抗原-199:6.34 U/mL,糖类抗原-125:9.00 U/mL,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复查MRI提示(图1):右侧盆底见类圆形占位,呈等T1稍长T2信号,D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周围脂肪间隙清晰,髂内动脉位于肿块前方,脂肪间隙较毛糙,前后径约3.9 cm,左右径约5.1 cm,上下径约5.3 cm。子宫呈前倾前屈位,子宫肌层形态、信号未见异常。子宫内膜均匀,结合带T2WI低信号连续,宫颈部未见明确异常信号。双侧附件区未见明确异常信号。膀胱、直肠形态、信号未见异常。骨盆构成骨及双侧股骨头形态、信号未见异常。双侧腹股沟区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入院诊断为:右侧盆底髂血管旁占位。术前准备完善后于全麻下行盆腔肿瘤切除术+粘连松解术(图2),术中探查肿块位于右侧闭孔旁,边界清楚,完整切除肿块,包膜完整,呈椭圆形,大小约5.5 cm ×4 cm ×3.5 cm,灰红色,质软,术后标本病理示(图3):镜下见淋巴结内滤泡中心玻璃样变的血管,滤泡生发中心萎缩,套区为多层环状的排列的淋巴细胞,滤泡间区见高内皮静脉。免疫组化示:LCA淋巴细胞(+)、Pax-5及CD20 B细胞(+)、CD3及CD5 T细胞(+)、CD10及 Bcl-6生发中心细胞(+)、MUM-1少许B细胞(+)、Ki-67散在细胞(+)、Bcl-2(-)、CyclinD1(-)、CK (-)、CD21及CD23示FDC网。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未见局部复发表现。

  • 酷似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伤寒1例

    作者:杨靓淇;黄铁球;吴清华

    患者女,34岁,已婚,教师,因“胸闷14年,发热2 d”于2015年6月14日入院。患者14年前曾于我院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3。2d前因外地出差,暴饮及受凉后出现间断发热(高约38℃)而入我科住院。近1个月内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查体:T 36.8℃,P 110次/min,R 20次/min, BP 134/78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10次/min,律齐,心尖区可闻及金属瓣音,未闻及杂音、心包摩擦音及心包叩击音。

  • 尿道憩室误诊1例

    作者:李琳;李庆丰;张璇

    患者女,44岁。18年前首次在家顺产后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后续在家分娩2次后明显加重,多次以“泌尿系感染”治疗可缓解。伴阴道不规则隐痛,经期及性生活时明显。间歇性不自主阴道少量溢液5年,有尿味,与体位及腹压增大动作无明显关系。入院前10 d症状加重,当地医院妇检及 B 超提示阴道前壁肿物。2014年12月29日收住院。全身未见明显异常。妇检:外阴:已产式,会阴陈旧性II°裂伤;阴道:通畅,阴道见较多水样分泌物,前壁未见明显瘘孔,阴道前壁距阴道口约3 cm处触及一直径约4 cm囊实性肿物,压痛明显,按压包块无明显液体溢出。阴道彩超及盆腔MR均见尿道右后方与阴道间囊性病变直径约3cm,考虑尿生殖隔囊肿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血尿常规正常,膀胱尿道亚甲蓝试验、静脉肾盂造影及其他常规术前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泌尿外科会诊建议行尿道造影,必要时行尿道膀胱镜检查(由于主客观原因并未进行)。拟诊:(1)阴道前壁肿物待查:尿生殖隔囊肿?炎症性肿块?内膜异位囊肿?(2)尿瘘?(3)会阴陈旧性II°裂伤。计划即行阴道前壁肿物剥除+会阴陈旧性裂伤修补术。术中导尿后,触诊阴道前壁肿物消失,行B超探及阴道与尿道间1.8 cm ×1.4 cm大小囊性无回声区,金属导尿管插入尿道后囊性无回声区可见导尿管。即请泌尿外科医师行膀胱镜检查示:距尿道口约3 cm处见直径约3 cm大小尿道憩室,凸向阴道前壁。遂行阴道前壁切开行尿道憩室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会阴陈旧性裂伤修补术。术后抗感染、留置导尿2周,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正常,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漏尿,伤口I期愈合,病理提示尿道黏膜下慢性炎细胞浸润,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病变符合尿道憩室。随访半年未复发。

  •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老年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

    作者:范建军;李更新;李敬文;宫进亮;周小雨;郑向楠;杨玉恒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217例,按照入院顺序作为编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107例,常规治疗)和前列地尔组(110例,前列地尔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72 h 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分析2组患者对比剂肾病发病情况。结果:前列地尔组PCI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病率低于常规组(2.7% vs 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I术后72 h前列地尔组血肌酐及胱抑素C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有预防作用,但还需要更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锌剂联合特拉唑嗪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的效果

    作者:肖卫忠;潘森

    目的:探讨锌剂联合特拉唑嗪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A组均口服特拉唑嗪+锌硒宝治疗,B组只服用特拉唑嗪,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P <0.05);A组NIH-CPSI总体评分、EPS中IL-2及TNF-α水平均低于B组(均P <0.05);A组EPS中WBC阳性总例数由治疗前的40例减少为治疗后的18例,明显优于B组(P <0.05);同时,A组治疗后EPS中卵磷脂小体含量明显高于B组。结论:联合使用特拉唑嗪及锌剂可明显改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 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肺部炎症以及氧化应激标志物变化趋势

    作者:朱茜茜;黄菲;张奕涵;姚伟锋;蔡珺

    目的:分析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AOLT)后肺部组织学以及相关的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sham组(5只)以及AOLT组(25只)。对术后肺部组织学以及相关炎症因子以及氧化应激标记物进行检测。结果:(1)与sham组相比,AOLT组肺部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损伤,并且在术后8 h达到峰值,术后24~48 h恢复到sham组术后水平;(2)肺组织中TNF-α,IL-1β, IL-6和IL-8相对表达量在术后8 h到达峰值,而后在24~48 h降到sham组术后水平;(3)氧化应激指标MDA和H2O2的相对表达量也呈现出和组织炎症因子一致的变化趋势,而SOD则在术后开始下降,于8 h低,后开始上升。结论:大鼠AOLT术后的肺部组织学以及相应的炎症因子以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趋势是相符的。

  • 白细胞介素-1β在获得性耐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肺癌H460迁移中的作用

    作者:朱郇悯;汤娟娟;季小芳;温镇成;高志岩;李孜

    目的:探讨高水平IL-1β和获得性耐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肺癌H460细胞迁移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460-TR和野生型H4608(H460-WT)中IL-1β的水平;通过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通过对H460细胞施加或不施加IL-1或者IL-1R的拮抗剂检测人重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PI3K/Akt )的迁徙范围和活性。结果:在条件培养基中的H460-TR细胞的迁徙能力和其IL-1β水平高于H460-WT细胞。肺癌H460细胞的迁徙徙能力和Akt活性和IL-1β水平一致。结论:癌症细胞中IL-1β的显著升高与H460-TR的高迁徙能力以及Akt活性是相互关联的。 Akt信号是IL-1β的下游通路,IL-1β可能可以作为转移性肺癌的药物作用靶点。

  • 血管紧张素Ⅱ靶向调控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

    作者:曹海霞;颜士岩;汪保灿;段晓燕;范建高;汪余勤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肝星状细胞(HSC)合成胶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ngⅡ刺激大鼠HSC,采用[3H]-脯氨酸(3H-pro)掺入释放法检测胶原合成的情况, RT-PCR检测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受体(PDGFR-β)的表达。结果:10-8~10-5 mol/L AngⅡ能剂量依赖性促进HSC对3H-pro的掺入率(P<0.05),促进胶原的合成,但10-6 mol/L AngⅡ作用强。与培养激活的大鼠HSC相比,加入10-6 mol/L AngⅡ刺激后,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培养激活的大鼠HSC可表达少量的PDGFR-β蛋白,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0-6 mol/L AngⅡ刺激后表达明显增强(P <0.01)。细胞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0-6 mol/L AngⅡ刺激HSC后表达 PDGFR-β mRNA明显增加(P <0.01)。结论:AngⅡ可促进 HSC 胶原的合成, PDGF 信号通路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右美托咪定上调低氧诱导因子-1α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2O2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建波;王晓俏;邱小弟;阮林;黄焕森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H2O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4组(n =24):正常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H2O2损伤组、H2O2损伤+右美托咪定组。各组采用MTS法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处理因素: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右美托咪定及H2O2刺激损伤,排列组合分成8组处理细胞,分别测定HIF-1α、Bcl-2及Bax蛋白水平及细胞活力。结果:右美托咪定可上调H2O2损伤HK-2细胞的HIF-1α、Bcl-2的蛋白水平,从而改善细胞活力及减少细胞凋亡率,且上述作用可被PI3K抑制剂LY294002逆转。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兴奋PI3K/Akt/mTOR通路,上调HIF-1α蛋白水平对体外HK-2细胞H2O2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泛素化结蛋白在心肌细胞肥大时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超兴;廖伟

    目的:建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并观察各组心肌细胞泛素化结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常规培养H9c2心肌细胞,分别以3个AngⅡ浓度组(10-8、10-7、10-6 mol/L)分别处理不同时间(0、6、12、24、48、72 h),另设一个空白对照组;BCA法测量其总蛋白含量;并测量相同面积下心肌细胞数,计算心肌细胞相对表面积;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泛素化结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ngⅡ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地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表现为细胞总蛋白含量、细胞相对表面积和泛素化结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 <0.05),且以10-7 mol/L作用48 h为显著。结论:10-7 mol/L 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48 h后成功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且H9c2心肌细胞肥大后,泛素化结蛋白也明显升高。

  • BTE Primus RS训练联合Maitland手法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

    作者:董新春;何星飞;梁成盼;张秀花

    创伤性关节炎(traumatic arthritis, TA)[1]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多继发于骨折或创伤后,又称为外伤性关节炎、损伤性骨关节炎。临床上踝关节TA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以及步行能力受限等临床症状。国内外有报道[2-3]注射玻璃酸钠能够持续缓解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亦有进行手术治疗晚期踝关节TA[4]取得良好疗效的报道。目前针对踝关节TA的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制动、理疗、关节活动度训练、镇痛药、辅助器训练以及中药熏洗等[5]。BTE Primus RS通过协同训练以及视觉反馈信息的输入,增强了关节控制能力,可以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在长期疗效的维持方面有着显著效果[6],另有研究[7]表明Maitland手法可改善创伤性关节炎的功能。而BTE PrimusRS训练联合Maitland手法治疗踝关节TA患者则未见报道。本研究联合采用BTE Primus RS训练及Maitland手法治疗踝关节TA患者,发现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CD62P、CD5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艳;王伟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是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的一种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引起毛支常见的病原。CD62P(P-选择素)和CD54,均属于黏附分子家族,二者在多种疾病如哮喘、HBV感染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1-2]。但目前对于二者在毛支发病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本文就RSV感染所致毛支患儿外周血中黏附分子CD62P、CD54的表达进行测定,以探讨二者与毛支的发病过程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 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

    作者:刘旭东;吴俊丽;刘云;封木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防可治的疾病,发病人群大多数是老年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1-3]。他汀类药物对RhoA/ROCK信号通路的激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存在抗炎和抗氧化的活性,因而可以对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起到阻滞作用;在抗菌的同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还具有抗炎作用,且能使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频率降低[4]。我们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肝细胞癌源性肾上腺转移瘤供血动脉研究

    作者:黄伍奎;聂志成;由丽娜;王萍菊;王海林;杨树法;樊喜文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常见的癌症之一。肝癌的发病率排在第六,在恶性肿瘤的病死率中排第三[1]。肾上腺是HCC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2]。在影像学研究中,肾上腺转移瘤的发生率约4%~8%[3]。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为晚期肿瘤,失去手术机会。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常用的姑息治疗手段。

  • 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所致皮瓣坏死分析

    作者:杨清默;欧阳忠;黄于凡;陈双龙

    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准确的方法,但会带来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s biopsy, SLNB)则可以避免这些术后并发症,并被认为是除炎性乳腺癌以外,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处理[1]。乳腺癌SLNB的示踪剂包括蓝染料和核素标记等。由于亚甲蓝使用方便,费用低廉等得到国内广大外科医生的青睐,但使用不当可引起皮瓣坏死,国内少见该副作用的报道,故对本科室行亚甲蓝前哨淋巴结活检的225例乳腺癌患者的皮瓣情况报告如下。

  • 心肌梗死心电图病理性Q波评价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

    作者:艾民;颜昌福;夏福纯;周双陆;贺剑;李翠萍

    近年来心肌梗死(MI)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并发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并发症[1]。心电图(ECG)检查被有效的应用于MI诊断,能够对MI部位做出正确的判断。冠脉造影(CAG)检查能够对患者冠脉血管病变部位、程度及支数做出准确的判断,随着CAG的广泛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MI患者ECG改变与冠脉病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冠心病(CHD)及MI患者CAG及ECG资料,来探讨MI患者病理性Q波对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 脐带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鲁斌;王岩松

    早在20世纪20年代,ENDE等[1]就首次报道了脐带血干细胞移植(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 UCBT)。近年来,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脐带血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更新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可诱导分化成多样种子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及代谢性疾病等临床疾病的治疗中,临床价值巨大。本人主要就脐带血干细胞的相关细胞特性以及目前临床上对于脐带血干细胞的新研究作一综述。

  • 骨髓基质细胞在白血病造血微环境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汪剑丽;郝思国

    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起源于胚胎发育的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MSCs ),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造血微环境重要的组成成份[1]。 BMSCs 特异性表达 CD73、CD105、CD44、CD29和CD90,不表达CD34、CD45、CD14、CD31和vWF[2]。骨髓基质细胞通过与造血干细胞( hematopietic stem cells , HSC)直接接触以及通过分泌细胞因子(GM-CSF、G-CSF、M-CSF、SCF、ILlβ、IL-6、IL-7、IL-8、IL-11、白血病抑制因子(LIF)、β型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黏附分子(VCAM-1/VAL-4、CD44、L-/P-/E-选择素等)在造血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BMSCs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调控HSC维持在静止状态以及其增殖和分化。目前已知的通路包括BMPs、NOTCH、kitL/c-kit、CXCL12/CXCR4轴,其中CXCL12/CXCR4轴在BMSCs与HSC的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3],新发现Rac GTP、GS信号、Wnt信号通路以及一种参与神经肌肉接头的蛋白多糖也参与了BMSCs对HSC的调节[4]。BMSCs在正常造血微环境中的作用研究日渐增多,尤其是有关白血病造血微环境中BMSCs的作用的研究,已成为白血病生物特性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白血病造血微环境中BMSCs对白血病生物特性的影响,尤其是对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耐药性等生物特性的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 心脏停搏患者的目标温度管理技术

    作者:张冰

    在临床中使用低温技术可以追溯到古代,希波克拉底就曾经建议用冰雪包裹患者受伤部位以减少局部伤口出血。低温临床试验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大多采用深度低温(30℃或更低),但由于其优势尚不明确且副作用多,人们很快就终止了临床试验。在80年代进行的动物试验研究表明,轻度低温(32~35℃)可以带来一些益处,这使得人们重新对低温技术有了兴趣。现在人们公认,心脏停搏患者复苏成功后会继发严重的脑功能损伤。这些损伤不仅发生在心脏停搏阶段,同样发生在再灌注期间。大脑是耗氧量极高的器官之一,低温可以减慢代谢率,从而减少大脑对氧的消耗。大多数研究[1]表明,心脏停搏患者在复苏后应用目标温度管理技术是一项有效的神经保护措施。目标温度管理的作用机制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明确。高热的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明确,人们提出如下几点机制,包含内源性儿茶酚胺增加使机体产热增加、血管收缩时散热减少或体内热量重新分布等。中风患者高热是由于下丘脑前部损害造成体温调节机制失调而造成的中枢性高热。心肺复苏术后继发感染是产生高热的另一原因,而感染多继发于心肺复苏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吸入性肺炎或肠道细菌和毒素易位。另一作用机制是再灌注期间氧自由基的产生,高热阶段氧自由基增加4~5倍。高热通过消耗皮层及皮层下ATP和改变腺苷能量来改变大脑新陈代谢。再灌注后应用目标温度管理可以改善神经系统预后,低体温可以降低脑氧代谢率(CMRO2),脑部温度>28℃时,体温每降低1℃,脑氧代谢降低6%,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脑功能恢复有明显益处[2-3]。因此目标温度管理能够削弱继发性级联事件以及防止或减少继发性损害的影响[4],是可以改善病死率和神经预后的较好的治疗选择[5]。2015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所有在心脏停搏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成年昏迷患者都应采取目标温度管理[6],因此目标温度管理也成为重症监护室针对恢复自主循环患者治疗的一部分[7]。

  •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梁莹;王妍春

    微炎症状态(micro inflammatory state)是指非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持续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全身循环中炎性蛋白、炎性因子水平轻度增高,具有持续性及相对隐匿性,其本质是免疫性炎症[1]。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这种微炎症状态并非由外源性或体内机会性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亦不等同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尽管这类患者有着较高的继发性感染合并症的风险。同时,这种继发性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微炎症反应的程度,导致这类患者长期处于炎症刺激状态之下。微炎症的程度已被认为是预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预后的可靠指标[2]。

  • 泡沫敷料预防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瑞平;王玉丽;齐燕辉;李晓君;冯文超;王春阳

    目的:观察泡沫敷料预防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入住我科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泡沫敷料进行局部皮肤保护,对照组采用纱布进行皮肤保护,对比两组患者观察部位压疮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提高。结论:泡沫敷料能有效预防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 高分辨率熔解分析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SRSF2基因突变

    作者:姚冬明;杨静;钱震;杨磊;肖高飞;林江;郭竑;钱军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熔解分析(high-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 HRMA)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丝氨酸丰富剪接因子2(SRSF2)基因突变。方法:针对SRSF2基因热点突变位点P95,建立PCR -HRMA方法对140例AM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突变检测及DNA测序验证。结果:HRMA分析发现140例初诊AML患者中7例(5%)检出SRSF2突变,经测序结果验证为1例P95R杂合子突变、2例P95L杂合子突变和4例P95H杂合子突变;HRMA技术检测SRSF2基因突变的灵敏度为10%;SRSF2基因突变组与非突变组在性别、年龄及血象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ML患者中突变组的总体生存时间(OS)明显短于非突变组(P=0.016)。结论:HRMA分析是一种简便、快速、特异和高通量的SRSF2基因突变筛查技术, SRSF2突变的AML 患者预后不良。

  • 化痰活血降气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试验

    作者:张念;殷人易;袁文胜;孙洁民;夏倩;黄莺

    目的:探讨化痰活血降气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痰活血降气方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证候疗效、临床症状评分、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分级、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CAT评分、mMRC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评分、CAT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包括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明显提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FIB及CRP水平明显下降(P <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化痰活血降气方治疗AECOPD安全有效。

  • 靶向免疫检查点治疗肾细胞癌的进展

    作者:杨康;李魏芳;喻俊峰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是成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上升[1]。传统的放化疗对肾细胞癌患者无明显疗效。近些年,随着肿瘤分子机制深入研究,临床诊治肾癌患者逐渐向以识别肿瘤突变基因为靶点的个性化治疗转变,然而机体肿瘤免疫反应的多变性及复杂性使治疗无法达到预期疗效[2]。肿瘤免疫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靶向免疫检查点促进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以及靶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疗效的重大突破,增加了人们对改善肾癌患者生存期以及药物疗效的信心[3-4]。现阶段,靶向免疫检查点治疗是肾癌患者具有广泛前景的治疗方式之一[5]。

  • 慢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和母儿结局

    作者:张跃明;王娟;杨伟文;蒋娜;刘丽;刘琴;胡文斌

    目的:探讨原发性慢性高血压妇女妊娠后并发子痫前期(PE)的危险因素及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围产期检查的144例原发性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在孕20周前,均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low dose aspirin, LDA)50 mg/d治疗;对血压≥150/100 mmHg 2次以上为中、高危者给予口服降压药治疗;依据出院诊断有无并发子痫前期,分为并发子痫前期组(PE组, n =63)和非子痫前期组(No-PE组,n =81);分析临床经过和母儿结局。结果:(1)慢性高血压并发PE的发生率为43.8%(63/144);(2)慢性高血压并发PE的高危因素:经Logistic分析,年龄>35岁(OR=2.30,95%CI:1.11~4.77),既往PE史(OR =6.76,95%CI:1.83~24.92),高血压年限>4年(OR =2.55,95%CI:1.10~5.89);(3)母儿结局:PE组22.2%(14/63)发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与胎儿宫内发育受限(FGR)的发生率分别为PE组44.4%(28/63) vs. No-PE 组11.1%(9/81)和23.8%(15/63) vs.0(0),P<0.001。结论:年龄>35岁,高血压年限>4年和以往有PE史为影响慢性高血压并发PE的危险因素;慢性高血压妇女妊娠后易并发PE,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 2016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

    作者:

  • 热烈祝贺《实用医学杂志》20篇优秀论文入选2015年度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作者:

    2015年,《实用医学杂志》再次有20篇优秀论文入选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F5000)。自2012年F5000项目启动至今,本刊共有76篇(包括编辑部推荐的8篇)优秀论文入选该平台,在全国300种精品科技期刊中,本刊入选论文数继续保持在中上水平。本刊向此次入选的20篇论文的作者表示热烈祝贺!

  • 勘误

    作者: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
  • 丁苯酞联合山楂叶总黄酮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作者:陈进玲;唐树芝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山楂叶总黄酮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丁苯酞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3例。丁苯酞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山楂叶总黄酮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较丁苯酞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 =5.1482,P <0.01;字2=4.0737, P <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均P <0.01),且联合用药组TG、TC及LDL-C水平的降低更为显著,而HDL-C水平的升高更为显著(分别t =3.1284、3.5243、2.0431、2.2239,P <0.05或P <0.01);同时,联合用药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好转情况明显优于丁苯酞组,NSE水平降低也更为显著(分别字2=3.9025,P <0.05;t =5.1482,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联合山楂叶总黄酮治疗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患者的神经损伤,逆转大脑中动脉狭窄,不良反应轻微,而且能够有效降低NSE蛋白表达水平,能够为患者病情的治疗提供参考,也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效果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Salusin-α、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并发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李丹;聂善静;王宏

    目的:探讨血清salusin-α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经颈动脉彩超检查确诊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100例,依据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2个亚组:脑梗组50例,斑块组5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组血清salusin-α及Lp-PLA2水平。结果:脑梗组血清salusin-α水平[(2.066±0.564)ng/L]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0.818)ng/L]及斑块组[(2.881±0.758)n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脑梗组血清Lp-PLA2水平[(1.989±0.649)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426±0.406)ng/mL]及斑块组[(1.703±0.541)ng/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alusin-α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发生脑梗死呈独立负相关(OR =0.140,95% CI:0.054~0.368,P =0.000)。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清salusin-α减低,Lp-PLA2增高;血清salusin-α水平减低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瑜;程曼;姚源蓉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326例,根据入院72 h内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66例和非END组26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并根据脑血管检查结果,判断血管病变情况。结果:(1)单因素分析示,END组较非END组总胆固醇水平升高(P <0.05),吸烟、责任血管闭塞、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及低钠血症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均P <0.05);(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责任血管闭塞(OR =2.137,95%CI 1.093~4.181)、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OR =2.001,95%CI 1.023~3.912)及低钠血症(OR =2.467,95%CI 1.217~5.000)是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责任血管闭塞、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低钠血症可作为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预测指标。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组织病变部位的关系

    作者:徐丽丽;王云甫;王娜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脑组织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6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患者继发MCI,27例患者认知功能正常,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不同病变部位对于患者继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背侧丘脑、左半球额叶、左半球枕叶、脑白质病变、多发病灶共5项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P <0.05)。结论:位于背侧丘脑、左半球额叶、左半球枕叶的脑组织病变及脑白质病变、多发病灶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继发MCI的危险因素,应及时予以临床干预。

  • 多奈哌齐促进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建平;张帝;金东东;崔晓冰;鲁争芳;管海博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对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溶剂组、脑梗死+溶剂组、脑梗死+多奈哌齐组,各20只。建立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Mash1标记神经干/祖细胞,Doublecortin(DCX)标记神经母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各组小鼠室管膜下区DCX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各组小鼠室管膜下区Mash1和DCX表达量的变化。结果:MCAO术后10 d,各组小鼠室管膜下区均可观察到表达DCX的细胞,且脑梗死+溶剂组DCX和Mash1的表达较假手术+溶剂组明显增多(P <0.05),脑梗死+多奈哌齐组DCX和Mash1的表达较另两组显著增加(P <0.05)。结论:多奈哌齐作为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能够促进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

  • 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岐平;陈英道;李育英;李海宁;梁炳松;李健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全脑血管造影术评估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在梧州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侧支循环开放的特点,并分析侧支循环开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结果:(1)有侧支循环组和无侧支循环组对神经功能缺损影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一级侧支循环和二级侧支循环对神经功能缺损影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经治疗后,后交通动脉开放、前软脑膜动脉开放、后软脑膜动脉开放及联合开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90 d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改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交通动脉开放、眼动脉开放及无侧支循环形成患者14、90 d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不明显,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有侧支循环开放患者的入院时神经功能较无侧支循环好,而侧支循环的分级对患者的入院时神经功能未见明显影响;(2)有侧支循环开放的患者预后较无侧支循环开放患者明显改善,侧支循环开放的类型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中期随访结果

    作者:向欣;杨华;彭瀚;黄新源;马修尧;徐学友;吕莹

    目的:总结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从CTA表现、TICI、NIHSS、mRS等方面总结Solitaire AB 支架取栓治疗的优缺点及操作要点。结果:术后血管再通率为92.6%(25/27)。治疗2周后mRS即有明显改善(P <0.05),治疗3个月后预后良好率(mRS≤2分)为48.1%。本组无术后出血病例,死亡率为11.1%(3/27),颈内动脉闭塞者mRS评分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大脑中动脉闭塞者。结论: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技术安全、快速、有效,治疗超溶栓时间窗的患者仍可能获得良好预后,颈内动脉闭塞较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差。

  •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技术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发病机制

    作者:王芹;陶静;刘斐雯;宋海燕;梁小凤;陈立典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障碍(USN)患者及非USN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大脑功能连接变化,初步探讨USN患者功能连接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8例USN患者(USN组)及8例无USN的患者(对照组),收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SN组患者额顶网络与左额、颞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升高,与右扣带回、楔前叶、颞中/前回等脑区功能连接降低,且与行为学量表分数高度相关。结论:脑区之间功能连接的异常可能与USN有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脑卒中后USN的发病机制。

  • 超高龄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钟建斌;沈庆煜;陈炽邦;张世军;史丽;钟思敏;潘丽师

    目的:探讨发病3~4.5 h内超高龄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超高龄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治疗效果,其中溶栓组25例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48例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14、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 d后应用改良Rankin′s评分量表(mRS)评估患者综合生活能力,同时记录出血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溶栓组NIHSS评分于溶栓后第1和14天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而第90天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更有显著性(P <0.01);两组治疗后90 d mR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溶栓组的总出血率明显增加(P <0.05),但颅内出血率未见增加(P >0.05)。结论:超高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安全和有效的。

  • “5+3+X”规范化培训医师与研究生联合培养改革的探讨

    作者:夏欧东;舒繁;陈爱华;郑玮

    当前,随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中国传统的院校教育与继续教育两段式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步过渡到国际通行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 达卢生坦治疗高血压抵抗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程根阳;李彬;袁文明;刘栋;肖静;卢珊;赵占正

    目的:评估达卢生坦治疗高血压抵抗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和中文数据库。提取数据、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数据合并应用Revman 5.3软件。分析主要结果:全因死亡率、24 h动态血压和次要结果:坐标血压、不良反应事件。结果:(1)达卢生坦较安慰剂能有效降低24 h动态血压(3个研究,24 h-SBP:WMD=-8.32 mmHg,95%CI:-6.28~-10.35;24 h-DBP:WMD=-7.04 mmHg,95%CI:-8.55~-5.53)和坐位血压(6个研究,Sitting-SBP:WMD=-6.57 mmHg,95%CI:-10.06~-3.08;Sitting-DBP:WMD =-4.10 mmHg,95%CI:-6.08~-2.11);(2)达卢生坦不良反应多于安慰剂(6个研究,RR =1.43,95%CI:1.28~1.60)。结论:达卢生坦降压效果较好,但是水肿等不良反应需重视。

  • 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卵巢癌的meta分析

    作者:印贤琴;宋晓婕;侯俐

    目的:评价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静脉联合腹腔灌注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1924例患者。分析显示,静脉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IP组)与单纯静脉化疗组(IV组)比较,有效率(OR =3.39,95%CI:2.52~4.56)、腹水控制率(OR =4.08,95%CI:2.58~6.45)、生活质量改善率(OR =6.75,95%CI:3.08~14.75)、5年生存率(OR =1.37,95%CI:1.06~1.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肝功能损伤(P <0.01)外,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展期卵巢癌治疗中,静脉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并不明显增加毒副作用。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