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超声骨密度筛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作者:曾展鹏;戴才锋;郑伟杰;贺宪;谭本前

    目的 探讨超声骨密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效果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方法 对1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Kellgren-Lawrence标准分为Ⅰ、Ⅱ、Ⅲ、Ⅳ级4组,测定其身高、体重、年龄、超声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比较超声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所测定的T值,以双能X线骨密度T值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骨密度对于骨质疏松筛查的准确性,并研究超声骨密度筛查值高低对于不同分级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骨密度与双能X线骨密度的相关性呈正相关(r=0.751,P<0.05).超声骨密度T值<-2.5诊断骨质疏松症的AUC为0.774, 95% CI(0.676,0.791),特异度为96.7%、灵敏度为85.7%、约登指数为82.4%.随着Kellgren-Lawrence分级的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情逐渐加重,患者超声骨密度及双能X线骨密度的T值均向负值方向增加.结论 超声骨密度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能应用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筛查出骨质疏松症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越严重,越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 IVF/ICSI-ET年轻患者双胎妊娠的不良围产期结局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黄莉;周娜;齐诠;易艳红;董梅;刘风华

    目的 分析年轻患者(年龄<35岁)行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后单、双胎妊娠的不良围产期结局以及双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获得单胎或双胎妊娠的1321例年轻IVF/ICSI患者的临床结局和新生儿分娩情况.结果 双胎组的整体流产率、早期流产率和出生体质量低于单胎组(P<0.05),中期流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和低出生体质量率显著高于单胎组(P<0.05),两组的妊娠囊丢失率和出生缺陷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融胚胎移植、囊胚期胚胎、双胚胎移植为年轻患者双胎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 双胎妊娠增加了年轻患者中期流产、早产、剖宫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风险.在冻融周期选择单囊胚移植是年轻患者保证高临床妊娠率的情况下减少双胎率的有效措施.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在早产儿代谢性骨病中的意义

    作者:裘艳梅;侯洪涛;王炜;李月梅;马素苓;郭文香;鲍昆草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在早产儿代谢性骨病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60例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病例,生后第2周监测血生化,记录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的数值,并留取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甲状旁腺素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其中20例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的患儿作为实验组,40例无代谢性骨病早产儿为对照组,实验组经治疗2周后复测以上指标并比较.结果 分别比较生后2周两组间血清25羟维生素D3、甲状旁腺素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治疗2周后两组间血清甲状旁腺素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代谢性骨病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5羟维生素D3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检测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水平能够反映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病情,建议早期充分补充维生素D.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半乳糖凝集素3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作者:朱磊;杨明;程波;徐彦;姚峰;邹勇;张苏川;刘敏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半乳糖凝集素3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室肥厚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组)及非左室肥厚患者各120例(NLVH组),匹配两组年龄、性别比例及住院时间.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LVH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LVH与病程、血压控制情况、体质指数、NT-proBNP、文化程度、Gal-3及MAU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病程、血压控制情况、Gal-3及MAU进入模型,其OR(95% CI)分别为1.062(1.001~2.237)、1.643(1.527~5.185)、2.816(2.231~8.872)、3.736(3.151~11.39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程、血压控制情况、Gal-3及MAU与LVH有显著相关性,且为独立危险因素.

  •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交感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作者:姚庆阳;李艺;唐亚梅;郑东

    目的 对鼻咽癌放疗后交感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交感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在2012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的357例鼻咽癌放疗后神经损伤患者中,纳入6例鼻咽癌放疗后交感神经损伤病例,随访期1~4年,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6例鼻咽癌放疗后交感神经损伤患者,中数年龄是50岁,从放射治疗到出现交感神经损伤临床表现的时间均数为7.7年.6例患者均有持续和难以缓解的头晕症状,且均为神经系统首发症状,血压波动是鼻咽癌放疗后交感神经损伤临床体征的特征之一.激素治疗后有2例患者症状有部分缓解,其他4例患者病情缓解不明显.结论 交感神经损伤是鼻咽癌放疗后较少见但具有一定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 Th1/Th2细胞及细胞因子和结核性胸膜炎粘连的相关性

    作者:刘凌;舒敬奎;武江海;冯家钢;成会荣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不同胸膜粘连程度和Th1、Th2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66例行内科胸腔镜手术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测定胸水和血清中INF-γ、TNF-α、IL-2、IL-4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水Th1、Th2细胞比例.结果 患者分为无胸膜粘连组9例,轻度胸膜粘连组32例,重度胸膜粘连组25例.每组胸液中4种细胞因子均较血清中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3组患者胸液中INF-γ、TNF-α的平均浓度随胸膜粘连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重度胸膜粘连组INF-γ、TNF-α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重度胸膜粘连组的Th1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无胸膜粘连组和轻度胸膜粘连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胸液中Th1细胞比例及INF-γ、TNF-α含量越高,胸膜的粘连程度越明显,证实过度强烈的Th1型细胞免疫反应能够对胸膜组织造成病理性免疫损伤,与胸膜粘连严重程度相关.

  • 白细胞介素-18在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健;许华;王兵;王勇强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脓毒症患者及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TC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IL-18在脓毒症患者和脓毒症TC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8在脓毒症患者和脓毒症TCP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血清中IL-18的表达量均低于脓毒症TCP患者.结论 IL-18与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呈负相关,并且极有可能在脓毒症TC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GRACE评分对行择期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杨利娇;王虹;韩婷婷;张一达;王文丰;崔士红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GRACE评分对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于心内科首次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380例,其中低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组(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445 ng/mL) 200例,高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组(HMGB1≥445 ng/mL)180例,收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础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患者入院时GRACE评分,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低、高值组间的差异及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临床终点事件是各种原因的死亡和因冠心病再入院.结果 临床诊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GRACE评分、血小板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在高迁移率族蛋白低、高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水平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GRACE评分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5、0.836(P<0.05).COX分析显示HMGB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GRACE评分对生存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起来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 0.811~0.891,P<0.05).结论 HMGB1与GRACE评分有很好的相关性,能很好的预测行择期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

  • 白光胃镜下胃食管结合部早癌特征分析

    作者:戴萌;金雷;高娟;熊毅敏;王一鸣

    目的 研究胃食管结合部(GEJ)早癌在普通白光胃镜下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GEJ早癌Siewert各型的好发部位、普通白光胃镜下的特征及与Barrett食管、肠上皮化生的关系.结果 GEJ早癌中SiewertⅡ型多占64%,SiewertⅠ型中伴Barrett食管比例高(占85%),而Siewert各型间伴肠上皮化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ewertⅠ型病变好发于右前壁,SiewertⅡ型好发于后壁.Siewert各型的病变均以Type 0~Ⅱ型为主,普通白光内镜下GEJ早癌显著的特征为清晰的边界(占89%)和表面不规则(占81%),而病变色调变化则以发红为主(占76%).结论 GEJ早癌在普通白光内镜下具有细微特征性改变,了解并重视上述特点的观察将有助于提高GEJ早癌的诊断率.

  • 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治疗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郑雪松;郝锐;付文义

    目的 探讨进行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对治疗成人FriedmanⅠ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为FriedmanⅠ期OSAHS患者44例,其中23例为试验组,进行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21例为对照组,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前术后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Epworth嗜睡评分(ESS).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2.6%,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组内比较,术后AHI和ESS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LSaO2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两组间治疗前后体质指数、AHI、LSaO2和E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治疗FriedmanⅠ期OSAHS患者疗效显著.

  • 肝素个体敏感性与术后出血的相关性

    作者:翟原苑;马海平;郑宏;王江

    目的 探索在不同个体间肝素敏感性差异与术后出血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个体化肝素抗凝策略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下实施心脏手术的患者共120例,术中测基础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开胸骨后给予2.5 mg/kg首次肝素剂量,5 min后测ACT数值.根据首次肝素化后测得的ACT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若ACT值达不到转机要求则继续追加肝素0.5 mg/kg,并分别记录各组术后出血量.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输血量以及术后24 h引流量等资料.结果 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3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CT>750 s组与ACT<480 s组明显高于ACT 480~750 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480 s组与ACT>750 s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肝素敏感性与术后出血具有相关性,其中ACT在480~750 s之间的患者出血量低.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灌注三氧化二砷治疗原发性肝癌

    作者:季峻松;陈婷;王辉;王晨怡;殷浩;傅志仁

    目的 观察及分析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灌注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在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病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以及参照组两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即参照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研究组病例在此基础上联合灌注三氧化二砷治疗,观察及比较效果情况.结果 通过比较近期疗效,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1年生存率,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灌注三氧化二砷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提升1年的生存率,具有良好远期生存率,同时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可以相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连续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白介素-1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朱保月;苏晓阳;王岩;杜艳雪;王维展;齐洪娜

    目的 探讨连续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APP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和连续血液灌流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4 h均给予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2组患者均在入院24 h内、3 d、7 d,检测IL-18、乳酸(Lac)、动脉血氧分压(PaO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记录2组患者28 d生存情况,分析APP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其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IL-18、Lac、PaO2、ALT、Cr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2组患者IL-18、Lac、ALT、Cr和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aO2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2组IL-18、Lac、ALT、Cr和CK-MB水平均较治疗后3 d降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aO2较治疗后3 d降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死亡39例,对照组死亡49例,治疗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69.64% vs.87.50%,χ2=5.303,P=0.021).APP患者血IL-18水平与其生存率呈负相关(r=-0.209,P=0.027).结论 连续血液灌流对APP患者的疗效优于间断血液灌流,能降低IL-18、Lac、ALT、Cr和CK-MB水平,提高患者PaO2,降低病死率,取得良好疗效.

  • 射频热凝术联合脉冲射频术治疗三叉神经眼支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邓尚华;应翔

    目的 就射频热凝术(RF)联合脉冲射频术(PRF)治疗三叉神经眼支疼痛的安全性与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住院的患者,根据入组标准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队伍.入组患者自由选择手术方式,分为RF组与RF联合PRF组,每组35例.通过手术即刻疗效和并发症、术后中远期疗效进行总体评价.结果 RF组患者术后即刻疼痛治愈率为88.57%(BNIⅠ级、Ⅱ级),RF联合PRF组患者术后即刻疼痛治愈率为91.43%(BNIⅠ级、Ⅱ级).两组患者的无痛生存情况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运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8,P=0.023).RF组术后14例患者发生了角膜反射减弱,角膜反射减弱恢复时间为(12.1 ± 7.5)个月.RF联合PRF组术后6例患者发生了角膜反射减弱,角膜反射减弱恢复时间为(8.9 ± 2.3)个月.两组患者角膜反射减弱发生率及角膜反射减弱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8,P = 0.034;t = 2.25,P = 0.028).结论 RF联合PRF治疗三叉神经眼支疼痛可以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可推荐作为保守治疗无效不能耐受开颅手术三叉神经眼支疼痛患者的首先治疗方式.

  •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水平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刘雯辉;刘韵;张喆;何建新;张园;邱健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血清浓度与冠心病及临床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310例冠心病患者和310例健康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记录和检测血脂、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等观察指标,并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FGF-21表达.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的血清FGF21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血清FGF-21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未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下,FGF-21高分位组发生冠心病的风险率是低分位组的5.20倍(95% CI:4.23~8.42);控制混杂因素后,FGF-21高分位组发生冠心病的风险率是低分位组的7.21倍(95% CI:3.78~13.67),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FGF-21表达增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经桡动脉无鞘介入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徐日新;刘晓东;谢勇;廖清池;程铖;吴彩凤

    目的 总结经桡动脉无鞘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39例冠状动脉复杂分叉病变患者,采用ASAHI公司无鞘指引导管或利用"无鞘"技术自制无鞘指引套管,经桡动脉途径行实施PCI的临床资料,观察无鞘指引管通过性、PCI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10例,前降支(LAD)与对角支(D)分叉病变29例.33例患者使用7.5F无鞘指引导管;6例使用7F自制无鞘指引套管,PCI均获成功.39例患者住院期间无心脑血管事件及桡动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桡动脉无鞘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复杂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7.5F无鞘指引导管使用方便,通过性好,自制无鞘指引套管方法有效、安全,可行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Trendelenburg体位人工气腹对压力控制通气预设气道压改变引起呼吸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

    作者:孙树俊;姜艳华;刘海梅;王俊

    目的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压力控制通气(PCV)时,Trendelenburg体位、人工气腹下与平卧位、非气腹相比呼吸力学指标随预设气道压变化情况.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后以容量控制通气(VCV)作为基础通气方式,5 min后切换为PCV,以此时气道压为人工气腹前预设气道压,之后分别依次减少1 cmH2O、恢复为预设值、增加1 cmH2O;人工气腹15 min后气道压作为气腹后预设气道压,之后重复上述过程,每个时间点至少间隔5 min,记录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VT)、动态肺顺应性(Cdyn),其中VT、Cdyn连续记录5个值取平均数,观察患者术后苏醒情况.结果 人工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后,患者Cdyn、VT减小(P<0.01),MAP升高(P<0.05);预设气道压改变1 cmH2O时,ΔVT减小(P<0.05),Cdyn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V时,Trendelenburg体位、气腹状态下预设气道压每改变1个单位与平卧位、非气腹相比,VT改变明显减小而Cdyn改变无明显差异.

  • HMGA2和E-Cadher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陶晓峰;刘畅;付明杰;白艳;孟津伊;宋波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前列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2016年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60例前列腺癌石蜡包埋标本,以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作对照(对照组),采用EliVision两步法检测HMGA2和E-Cadher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中HMGA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χ2=51.818,P<0.01).前列腺癌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χ2=53.494,P<0.01).肿瘤伴有转移,侵犯精囊腺,Gleason分级>7分,Ⅲ~Ⅳ期前列腺癌组,HMGA2的阳性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中HMGA2与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r = -0.569,P < 0.01).结论 前列腺癌中HMGA2的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 血清醛固酮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作者:吴天源;李韶南;罗义;吕磊;孙少喜

    目的 探讨血清醛固酮(ALD)水平对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CI)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入住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268例[9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1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CI术前测定基础血清ALD水平.将患者分为ALD<130 pg/mL(127例)和ALD≥130 pg/mL(141例)两组,分析并记录患者术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发生率及ISR(原病变冠脉直径狭窄程度≥50%)等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血清ALD水平在ACS组比SAP组高[(160 ± 58)pg/mL vs.(118 ± 46) pg/mL,P<0.05];PCI术后12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及ISR发生率ALD高者远高于ALD低者(24.1% vs.3.1%, P<0.05;16% vs.7.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D水平是发生ISR的强预测因素(比值比为每10 pg/mL 2.56).结论 基础血清ALD水平是PCI术后12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ISR的预测指标,这提示PCI术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是和术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密切相关.

  •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miRNA-195表达及其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作者:郑颖;李强;阳慧;林德洪;邢波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miRNA-195表达及其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190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Rentrop分级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90例)与侧支循环良好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miRNA-195和VEGF水平,分析所有入选者血浆miRNA-195和VEGF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浆miRNA-195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1)侧支循环良好组的血浆miRNA-195和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患者血浆miRNA-195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性(r=0.628,P=0.022);(3)冠心病患者血浆miRNA-195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r=0.765,P=0.013).结论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过程中,miRNA-195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参与了新生血管的生成,可以尝试将其作为预测侧支循环形成的生物标记物供临床参考.

  • 脑转移瘤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孔琪;陈香存;童铸廷;李云;王凡

    目的 研究序贯加量调强放疗(sIMRT)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脑转移瘤的可行性,比较两者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20例原发灶经病理学证实的脑转移瘤患者,每例患者分别制定sIMRT及SIB-IMRT计划,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的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两者全脑靶区的均匀性指数(1.46 ± 0.04 vs.1.42 ± 0.13)、脑干受照射剂量的平均值[(42.69 ± 2.18) Gy vs.(41.98 ± 0.96)Gy]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SIB-IMRT计划中肿瘤靶区的适形性(0.68 ± 0.05 vs. 0.44 ± 0.04)、均匀性(1.03 ± 0.01 vs.1.06 ± 0.01)、全脑靶区的适形性(0.78 ± 0.03 vs.0.76 ± 0.03)、双侧晶体及脑干的大受照射剂量明显优于sIMRT计划(P<0.05).结论 两种调强放疗技术均能满足靶区的覆盖及剂量要求,SIB-IMRT较sIMRT技术能明显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给予肿瘤靶区更加均匀适形的物理剂量.

  • 依托泊苷胶囊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

    作者:曾惠爱;闫敏;律慧敏;张梦玮;牛李敏;刘真真;崔树德

    目的 评估依托泊苷胶囊在晚期转移性性乳腺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2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口服依托泊苷胶囊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中位治疗线数、常见的毒副反应、治疗效果等临床特征,分析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疾病控制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等疗效指标.结果 总共45例患者入组,中位治疗线数5线(2-10线),客观缓解率(ORR)为6.7%(3/45),临床获益率为26.7%(12/45),疾病控制率为68.9%(31/45),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4.0个月(95% CI:2.3~5.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1/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为37.8%(17/45),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为6.7%(3/45).结论 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中,依托泊苷胶囊方案可能是一个有效的化疗方案,且毒副反应可控.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尿毒清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作者:张洪源;林小堃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对老年性血透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实验开始前两组均常规采用低通量透析.实验开始后,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高通量透析基础上每天口服尿毒清颗粒5 g,3次/d,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前后的血清IL-2,IL-10,CD3+、CD4+、CD8+、CD4+/CD8+改变.结果 两组高通量透析3月后,IL-2水平均较实验前低通量透析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而治疗组3个月后IL-2及IL-10的水平变化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两组高通量透析3个月后的CD3+, CD4+和CD4+/CD8+水平较实验前低通量透析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患者3个月后的血清IL-2,IL-10,CD3+、CD4+、CD8+、CD4+/CD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改善老年性血透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而高通量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效果更明显.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对肺叶切除术患者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桥灵;赵伟成;廖美娟;梁桦;王汉兵;刘洪珍;杨承祥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联合乌司他丁对肺叶切除术患者肺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Dex1-3组.采用全身麻醉,术中均单肺通气,均使用乌司他丁.Dex1-3组分别给予Dex负荷量0.5、1.0、2.0 μg/kg,10 min后以0.5、1.0、2.0 μg/(kg·h)的剂量泵至术毕,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Dex.记录手术情况.于T0-4时点抽血检测SOD、IL-6、IL-10、MDA浓度.测量患者术后12、24、48、72 h FVC、FEV1及FEVl/FVC数值.结果与T0比较,C组、D1组T1-4时点的SOD下降,IL-6、MDA及T2-4的IL-10上升;D2-3组的T2-4时点的SOD下降, IL-6、MDA及IL-10上升.与C组比较,D1-2组T2-4时点及D3组的T1-4时点的SOD及IL-10上升,IL-6、MDA下降.D1-3组术后的FVC、FEV1及FEV1/FVC上升.与D1组及D2组分别比较,D3组的T2-4时点的SOD及IL-10上升,IL-6、MDA下降,术后48 h,72 h的FVC、FEV1及FEV1/FVC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2.0 μg/kg静脉泵注10 min后以1.0、2.0 μg/(kg·h)泵至术毕联合乌司他丁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具有肺保护作用,1.0 μg/kg组更适合临床使用.

  • 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中的比较

    作者:郭晓明;吴黄辉;王丽萍;吴晓智;陈国忠;谭钢

    目的 观察和评价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合并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中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消化内科行择期ERCP合并EST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n=30),即舒芬太尼对照组(A组)、小剂量羟考酮组(B组)、中剂量羟考酮组(C组)、大剂量羟考酮组(D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予0.10 μg/kg舒芬太尼静注,B、C、D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分别予0.08、0.10、0.12 mg/kg羟考酮静注.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记录各组患者入室时(T0)、诱导后(T1)、进镜时(T2)、镜入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时(T3)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患者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呛咳和体动、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结果 B组患者T1~T3时间点丙泊酚Ce,以及T2和T3时间点MAP和HR均高于A、C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多于A和C组,而D组少于A、B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患者苏醒时间长于A、B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5 min静注0.10 mg/kg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ERCP合并EST中麻醉效果满意,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增加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合并SAS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影响

    作者:孟哲;李凌

    目的 评估在PCI围术期接受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冠心病患者炎症状态和心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终纳入102例冠心病伴SA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32)在PCI前服用阿托伐他汀80 mg/d,PCI术后调整剂量为40 mg/d,4周后调整为20 mg/d,持续20周;B组(n=32)在PCI术前未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但在PCI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d,连续服用4周后剂量调整为20 mg/d,持续20周;C组(n = 38)仅在PCI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持续24周.分别在入院(第0天)和PCI术后1 d、7 d、4周、24周检测患者外周血hs-CRP、BNP和MMP-9水平,以及在PCI术后第3天和24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3组入院时基线资料、炎症因子水平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相比,在阿托伐他汀治疗期间A组不同时间点hs-CRP、BNP和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B组在PCI术后7 d的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A组和B组在PCI术后24周的LVEF明显升高(P<0.05).结论 PCI术前加载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助于预防SAS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治疗的炎症反应并改善心脏功能.

  • C5a-C5aR在棕榈酸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刘艳;徐三清;龙文君;卢慧玲

    目的 观察棕榈酸(PA)及C5a受体(C5aR)拮抗剂(PMX53)干预后小胶质细胞的炎性改变,探讨C5a-C5aR在PA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新生1日龄小鼠,分离脑组织,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并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纯化小胶质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PA组、PA+PMX53组.分别应用QT-PCR、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PA及PA+PMX53干预后小胶质细胞Iba-1蛋白、ERK1/2 mRNA及蛋白、TNF-α表达变化.结果 PA干预后,Iba-1蛋白及TNF-α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PA组ERK1/2 mRNA及p-ERK1/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56),而ERK1/2蛋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PA+PMX53干预组较PA组Iba-1蛋白、p-ERK1/2蛋白、ERK1/2 mRNA及TNF-α浓度表达有所下降(P<0.001);ERK1/2蛋白在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A可能通过C5a-C5aR激活ERK通路,诱发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C5aR拮抗剂在神经系统炎性损伤疾病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USP22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及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刘春艳;毛熙光

    目的 检测USP22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对细胞增殖及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宫颈癌细胞中USP22 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CCK-8、流式细胞术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USP22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顺铂化疗敏感性、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 USP22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沉默宫颈癌细胞中USP22表达后,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而肿瘤细胞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相应增高;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沉默宫颈癌细胞中USP22的表达后,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对顺铂敏感性显著增加.结论 USP22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升高,可促进HeLa细胞增殖并降低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

  • 高内涵筛选在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李廷跃;吴帆

    以往的分子机制研究往往受限于实验的规模、层次以及领域,难以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影响诸多疾病的研究进展,甚至阻碍其进一步研究.自1997年,美国Celomics公司成功开发出首个高内涵筛选技术平台以来,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单次检测获取多靶点数据的检测系统,正逐渐被应用到分子生物学的各项研究中,并将于未来在分子机制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从规模、层次及范围概述高内涵筛选技术在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以肝癌研究为例阐述其具体运用,同时简要展望其发展前景.

  • 绝经前乳腺癌治疗手段与闭经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兵江;樊涛;郑静;周俊

    化疗可导致闭经且与年龄和化疗方案密切相关,年龄越大闭经概率越高,含有烷化剂的方案闭经概率大.内分泌药物他莫昔芬会导致月经紊乱,较少影响生育功能.靶向治疗不导致闭经.有多项策略可起到保护卵巢或保护生育功能的作用,化疗过程中加用GnRH拮抗剂值得商榷.但出于安全考虑,在不能应用其他策略保护生育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尝试LHRH拮抗剂.

    关键词: 乳腺癌 治疗 闭经
  • 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发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燕;郭莉娜;刘漪沦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发展的精神类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呈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与社会负担.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及环境因素相关,但关键机制因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至今未能阐明,严重影响临床防治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组与疾病关系的相关发现,所揭示的肠道微生物-炎症-中枢神经系统致病路径等,为认识肠道微生物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以及今后的抑郁症研究方向,带来新的视野和启示.

  • 非手术牙周治疗结合大黄素的应用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钟素兰;陈蕾;柴巧学;倪佳;李少冰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16只已成功建立肥胖复合牙周炎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牙周治疗组(对照组)及牙周治疗加大黄素组(药物组),所有大鼠于牙周治疗后2周处死.牙周治疗后2周,眼眶静脉取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牙周治疗后2周,药物组的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170,P=0.044);药物组的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t=3.074,P=0.007);药物组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周非手术治疗结合大黄素局部给药,有助于牙周上皮屏障的修复,可以下调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 氢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机制

    作者:张鑫磊;陈盼;夏裕宁;李雪梅;戴春光;谭永星

    目的 研究氢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脑皮质区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I/R损伤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I/R组(MOD组)、氢气治疗组(H2组).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神经细胞活性氧(ROS)生成率,线粒体膜电位(△ψm)水平,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度,线粒体肿胀度变化.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PTP开放度、线粒体肿胀度及ROS生成率增加(P<0.01),△ψm水平降低(P<0.01);与MOD组比较,H2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PTP开放度、线粒体肿胀度和ROS生成率降低(P<0.01),△ψm水平增加(P<0.01).结论 腹腔注射H2可保护脑I/R后缺血区线粒体的功能,改善大鼠脑I/R后的神经功能评分.

  • 转接型防针刺采血针在血透患者采血中的应用

    作者:曾志力;林美珍;林璟华;于红静;温跃强;陈秀梅;肖雅倩

    目的 通过发明和应用新的采血针,提高血透患者采血工作效率.方法 将18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一组(CG1组)、对照二组(CG2组)、试验组(EG组)中,比较3个组中的采血时间、存在针刺伤风险的操作次数、存在血标本污染的操作次数.结果3组中的采血时间、存在针刺伤风险的操作次数、存在血标本污染的操作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G1组的采血时间长(12.55 min), EG组的采血时间短(5.09 min);CG2组存在针刺伤风险的操作次数高,EG组低;CG1组的血标本污染操作次数和血标本量不准确的数量高,EG组低.结论 转接型防针刺采血针在血透患者血标本的采集的工作效率明显优于传统采血方法,且有利于降低采血过程中针刺伤的风险和血标本受污染的风险,值得推广使用.

  • 加减益经汤改善卵巢功能减退肾虚肝郁证患者临床症状与妊娠率

    作者:李丽美;陶莉莉;和秀魁;孙冬梅;陈玉兴;陈小平;夏建红

    目的 观察加减益经汤对卵巢功能减退(DOR)肾虚肝郁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妊娠率的改善作用.方法 DOR肾虚肝郁证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药组(33例)和西药组(34例).中药组内服加减益经汤,西药组采用人工周期序贯(补佳乐2 mg/d×21 d+地屈孕酮20 mg/d×10 d)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及不孕患者的妊娠率.结果 中药组在改善DOR肾虚肝郁证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中药组的妊娠率高于西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益经汤可明显改善肾虚肝郁证DOR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康艾注射液联合单药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陈汉锐;田华琴;陈志明;黄学武;郑心婷;陈学彰;林丽珠

    目的 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或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3所医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含铂组(含铂两药的联合化疗)与康艾组(康艾注射液联合单药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康艾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含铂组(P<0.05);治疗后康艾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含铂组(P<0.05);治疗后康艾组患者PS评分提高率明显高于含铂组(P<0.05);治疗到第二疗程后康艾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含铂组患者(P<0.05);康艾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含铂组患者(P<0.05).结论 康艾注射液联合单药化疗治疗老年NSCLC能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小瘤体,安全性较高.

  • 双磷酸盐及其功能化药物在骨转移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勤剑

    骨转移是由原发性肿瘤侵袭到骨骼引起的,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和放疗等局部治疗,及化疗和姑息治疗等全身治疗.然而,骨转移一旦发生,治愈的可能性小、死亡率高.双磷酸盐是一类应用于骨肿瘤治疗的成熟药物,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骨转移的作用,随着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型双磷酸盐功能化的成像剂及治疗剂相继被开发.本论文基于双磷酸盐的一般特征和作用机制,概述了双磷酸盐功能化的成像剂、抗肿瘤治疗药物和纳米载体应用于骨转移治疗的临床前研究,通过回顾双磷酸盐修饰的药物或载体抑制临床相关动物模型的有效性,分析其应用于骨转移或骨肿瘤治疗的可行性和潜力.

  • 人原代肝癌细胞培养方法现状及展望

    作者:王杰钦;游辅宇;彭青;高毅

    人肝癌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是肝癌细胞建系与体外药敏试验的关键,对肝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意义重大,但目前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方法总结.本文就人原代肝癌细胞的取材、分离、纯化、鉴定、培养基的选择及培养模型进行了综述,尤其是对当前常用的两种分离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重点突出了培养模型在人肝癌细胞原代培养中潜在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肝癌细胞原代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从事肝癌研究的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 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28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牛朝荣;李道明

    目的 探讨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IF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胃肠道IFP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 男8例,女20例,年龄37~71岁,平均52岁.19例位于胃, 9例位于肠道.肿瘤直径0.2~5.0 cm,平均1.7 cm.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均为息肉状实性隆起,无蒂.肿物主要位于黏膜下层,界限清,可累及肌层.镜下以梭形细胞围绕小血管及黏膜腺体形成经典的"洋葱皮样"结构为特征,伴有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肠道IFP缺乏"洋葱皮样"特征,瘤细胞低密度弥漫分布于疏松水肿的间质.间质可黏液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27例表达CD34.2例发生PDGFRA基因12外显子突变.手术方式均为消化道内镜或手术切除,25例获得随访,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是少见的可伴有PDGFRA基因突变的胃肠道良性间叶源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CD34阳性可协助诊断.

  • 血清M2BPGi联合MRI-DWI预测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伟;马玉萍;马海婷;周璇

    目的 探究血清M2BPGi与MRI影像学技术预测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丙型肝炎患者118例,收集患者血清学肝纤四项水平和血清M2BPGi的水平,并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2年,根据随访结果分为肝纤维化组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影响丙型肝炎患者并发肝纤维化可能性的因素;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丙型肝炎患者并发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肝纤维化组的血清学指标IV-C与HA和血清M2BPGi水平均高于与对照组,MRI的表观扩散系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2BPGi水平(RR=4.282,P=0.003)与MRI影像学检查的ADC值(RR=0.654,P=0.00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显示二者联合时,AUC为0.865,敏感度为95.2%,特异性为60.5%.结论 血清M2BPGi联合MRI影像学检查预测效能较高,有望应用于临床作为预测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辅助指标之一.

  •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学锋;朱梅刚;丁向东;冯晓冬;张志魁;徐炜

    目的 研究PAX-5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表达情况,探讨PAX-5在淋巴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以及鉴别诊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 回顾269例T细胞淋巴瘤病例,对经免疫组化、基因重排确诊的PAX-5异常表达的病例,结合文献调研,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意义.结果269例T细胞淋巴瘤中,共发现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异常表达PAX-5,异常表达PAX-5的肿瘤细胞同时表达T细胞标记.结论 PAX-5是比较特异的B细胞标记,但也可以表达于T细胞淋巴瘤.在淋巴瘤的诊断和分类,特别是某些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合理选用并综合评价系列T、B免疫标记表达情况,必要时行基因重排检测,做出正确诊断.

  • 运用MRI探究腰椎多裂肌与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的关系

    作者:唐彬彬;黄胱曦;陈锐鸿;陈文治

    目的 运用MRI探究腰椎多裂肌退变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FJOA)的关系.方法 在248例55~70岁腰腿痛患者的MRI横断面T2加权像上测量L4~5、L5~S1水平两侧的多裂肌总横截面积(TCSA)、单纯肌肉横截面积(FCSA)、脂肪浸润横截面积(fCSA)、脂肪浸润程度(FI%);评定两侧的FJOA等级,共分为0~1级、2级、3级.回顾性分析同一关节水平FJOA等级与两侧多裂肌TCSA、FCSA、FI%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个节段两侧多裂肌F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多裂肌TCSA、FC-SA、fCSA均呈现从L4~5到L5~S1逐渐递增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5~S1节段左右两侧多裂肌FI%与L5~S1节段右侧FJOA等级呈负相关(均P<0.05).女性患者与L5~S1节段右侧FJOA具有相关性(P<0.05),其余参数与FJOA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多裂肌横截面积与FJOA等级无关.L5~S1节段多裂肌更严重的脂肪化程度伴随更低的FJOA等级.多裂肌的退变比关节突关节退变更早发生,建议更早期进行腰背肌锻炼.

  • 血清CEA、CA19-9和CHI3L1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谢而付;蒋理;凌芸;刘雁雁;杨瑞霞;徐华国;张巧娣

    目的 比较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和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入院初诊胰腺癌患者109例,所有患者经病理或影像学确诊,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59例,按性别和年龄配对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胰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的血清CEA、CA19-9和CHI3L1水平,使用STATA 12.0软件,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EA、CA19-9和CHI3L1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同时使用MedCal Ver 15.2.2软件比较血清CEA、CA19-9和CHI3L1对胰腺癌和健康对照的诊断效能.结果 胰腺癌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CEA、CA19-9和CHI3L1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Z值分别为6.103、8.041和7.779);将两组的CEA、CA19-9和CHI3L1分别做ROC曲线,CEA、CA19-9和CHI3L1的AUC分别为0.786、0.876和0.864,诊断效能比较结果显示CA19-9优于CEA(P=0.03),CHI3L1与CEA比较,结果无差异(P=0.06),CA19-9与CEA诊断效能无差异(P=0.74).结论 CHI3L1和CA19-9对胰腺癌均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CA19-9的诊断效能优于CEA,CHI3L1虽然与CEA诊断效能无差异,但P值接近0.05.

  • SAT技术检测结核杆菌rRNA对肺结核的快速诊断价值

    作者:许蕴怡;蔡杏珊;谭耀驹;刘燕文;曾少芳;马品云;周辉林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SAT)检测痰、支冲液等标本中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169份、支冲液151份.同时行快培法(BD960法)及SAT-TB法检测同时进行比较,记录结果.分别以BD960法及临床诊断作为参考标准,计算SAT-TB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以BD960法为参考标准,SAT法对肺结核患者在痰液、支冲液标本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0%、93.06%、89.36%、89.33%;89.19%、95.12%、94.29%、42.39%.以临床诊断作为参考标准,SAT法和BD960法在痰液、支冲液标本对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73%、93.06%、91.80%、62.04%;51.82%、94.29%、96.61%、42.39%;51.55%、95.83%、94.34%、59.48%;33.64%、90.24%、90.24%、33.64%.结论 SAT-TB法检测痰液和支冲液标本中的结核杆菌具有快速、敏感度高的优点,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

  • 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肝癌开腹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柴彬;林文新;郑辉利;张进;马保新

    外科手术后良好的镇痛可有效减轻术后的应激反应,有助于机体康复,这也是近几年加速康复外科提出的基本要求[1].肝癌开腹切口,创伤巨大,术后疼痛剧烈,目前临床上对该类手术术后镇痛方法包括静脉自控镇痛或硬膜外镇痛,这些镇痛方法效果确切,但都有其局限性,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可选择的安全确切的镇痛方式.近年来欧洲学者BLANCO等[2]提出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超声引导的前锯肌平面阻滞作为一种新型的阻滞技术,越来越受到临床麻醉医生的推崇,而此技术在开腹手术中的应用很少有报道.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对40例肝癌开腹患者术前行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rectus sheath block,RSB),对其镇痛效果进行初步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脑炎7例

    作者:崔晓燕;付振强;王梦涵;张博爱

    自身免疫性脑炎(AE)泛指一类由于免疫系统产生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突触或神经元胞膜及膜内蛋白的自身抗体而导致的疾病[1],抗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B型受体脑炎(抗GABAB受体脑炎)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AE,由LANCASTER等[2]首先报道,主要表现为癫痫,伴记忆障碍、意识行为紊乱.该病在国内的报道较少,其临床症状较重,且易复发,但对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反应良好,早期应用对预后十分重要[3].本研究通过分析7例诊断为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影像特征及转归,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
  • 3D打印技术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危小东;肖勋刚;邹康;陈永岗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5%[1],该骨折常常为关节内骨折或邻近关节,通常需要手术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来3D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趋势[2],已有众多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粉碎性骨折实例报道,其优良的近中期疗效总体上得到了验证,利用此技术辅助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目前报道极少,现将我院相关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