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실용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25
  • 国内刊号: 44-119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46-4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苏焕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清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作者:刘少平;方春华;常城;张险峰;胡亚华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soluble epithelial cadherin,sE-cad)的含量变化与胃癌侵袭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158例胃癌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E-cad与CEA的含量,并检测胃癌患者术后1个月sE-cad与CEA含量的变化.术后随访3年,肿瘤复发患者复查血清sE-cad与CEA含量.分析血清sE-cad含量变化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和复发转移组血清sE-cad、CE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sE-cad含量降至正常范围(P>0.05),而CEA含量仍显著高于正常范围(P<0.01).血清sE-cad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TNM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均相关(P<0.01).结论:血清sE-cad可成为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新型胃癌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术后复发的监测和预后评价.

  • 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效果分析

    作者:闰国伟;宋朝阳;黄睿;张星;陆志刚

    目的:研究影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的因素.方法:40例健康供者经单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经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析不同健康供者的年龄、性别、分离前白细胞的数量、不同的动员方案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结果:40例供者均成功采集:PBMNC (9.77±2.74)×108/kg、CD34+ (5.07±6.5)×106/kg.分离前白细胞计数与PBMNC、CD34+呈正相关,年龄、性别、不同的动员方案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所有供者经合理动员后均可成功采集.

  • 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晓;杨敏;付睿;戴威;赵星辉;黄栋

    目的:研究脑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脑血管介入诊疗的住院患者352例,根据CIN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CIN的危险因素.结果:CIN的发病率为17.6%(62/352),两组患者在年龄≥70岁、女性、糖尿病、低血压、肾小球滤过率(GFR)< 60 mL/(min· 1.73 m2)、对比剂≥200 mL、急诊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植入、贫血、低血细胞比容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对比剂≥200 mL、急诊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植入、GFR< 60 mL/(min· 1.73 m2)是CIN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脑血管的介入诊疗中,CIN的发病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给予足够重视,对年龄≥70岁、对比剂≥200 mL、急诊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植入术、GFR< 60 mL/(min·1.73 m2)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合适的措施预防CIN的发生.

  • miR-27a、miR-146a在骨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何仁豪;王维山;董金波;张杰;史晨辉

    目的:检测骨性关节炎(OA)患者与非OA患者滑膜中miR-146a和miR-27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该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6例滑膜组织(OA患者23例,非OA患者23例)中miR-27a和miR-146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miR-27a和miR-146a在所有的滑膜组织中均能检测到,根据qRT-PC原理,△Ct值越高其目的基因在相应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越低,即OA患者滑膜组织的miR-27a和miR-146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呈低表达趋势(P<0.05).结论:miR-27a和miR-146a的差异性表达与OA滑膜病理变化有关,可能调控uPA的表达促进OA的发展.

  • 食管癌组织BRCA1和β-tubulinⅢ的表达与紫杉醇疗效的相关研究

    作者:叶维;姜维美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BRCA1、β-tubulinⅢ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紫杉醇疗效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BRCA1和β-tubulinⅢ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表达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BRCA1的高表达率为47%,BRCA1高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为57%、低表达组的化疗有效率为6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3);β-tubulinⅢ的高表达率为57%,β-tubulinⅢ高表达组的化疗有效率41%、低表达组化疗有效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β-tubulinⅢ可以作为紫杉类在晚期食管癌中疗效的预测因子,3-tubulinⅢ低表达的食管癌患者是紫杉类化疗的适人群.本研究未体现出BRCA1的预测作用.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高岩升;宋来君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前的一般状况、手术时机、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等资料,对可能影响CVS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1)年龄≤50岁、吸烟、出血次数≥2次的CV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2)术前Hunt-Hess分级≥Ⅲ级、Fisher分级≥Ⅲ级患者CVS的发生率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Hunt-Hess Ⅰ~Ⅱ级患者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与中期手术组比较CVS的发生率低(P< 0.05);Hunt-HessⅢ级、Ⅳ~Ⅴ级患者3组之间CV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50岁、出血≥2次、术前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985、12.711、4.022和2.663 (P< 0.05).结论:年龄≤50岁、吸烟、出血次数≥2次、术前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及手术时机是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显微术后CVS发生的因素,其中年龄≤50岁、出血次数≥2次、术前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是独立危险因素.

  • FMNL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作者:肖移生;龚利平;路名芝;曾元凤

    目的:研究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DRFs)家族中FMNL3基因在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FMNL3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0例石蜡组织标本(其中结直肠癌原发灶组织100例、淋巴结转移灶组织6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50例、癌旁正常组织30例)FMNL3蛋白的表达;(2)采用RT-qPCR技术分析FMNL3在60对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FMNL3蛋白在结直肠癌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应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百分比分别为80%和26.7%,P<0.01);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原发灶(阳性表达百分比分别为90%和80%,P< 0.05;其中强阳性表达百分比分别为25%和5%,P< 0.01);在伴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不伴转移者(阳性表达百分比为86.7%和80%,P< 0.05;其中强阳性表达百分比分别为8.3%和0,P< 0.01)).(2)FMNL3 mRNA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是否发生转移有关,癌组织低分化者共表达水平高于高、中分化者,侵犯肌层乃至浆膜层以外者其表达水平高于早期浸润者(黏膜下层以内);伴发转移的癌组织其表达水平高于未发生转移者(前者为后者的2.3倍).结论:FMNL3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相关,并可能对其起促进作用.

  • 影响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分析

    作者:张捷;王东信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用monden评分法对手术切除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有效性评估,选择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P=0.010)、术前病程(P< 0.001)、术前大剂量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P=0.003),术前(P=0.004)或术后早期(P< 0.001)出现过肌无力危象,Masaoka病理分期(P< 0.001)与预后相关.病程(OR=1.038,P<0.001)和Masaoka病理分期(OR=33.238,P<0.001)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论:病程长、病理分期高的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预后不良.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郑若龙;陈新军;钱惠东;李伟章;蒋文龙;魏峰;徐卓文;张华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对有消化道出血风险的高危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AMI患者179例,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依据有无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随机分为:安慰剂治疗组、加用泮托拉唑组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组,随访3组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事件,比较3组12个月冠状动脉血管内径丢失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3组心血管事件、消化道出血事件及冠脉管腔丢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消化道出血高危风险的AMI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加用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无影响,两种质子泵抑制剂之间亦无差异.

  • 半截石斜侧卧位的建立及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锡玺;王思齐;张方毅;翁志梁

    目的:建立一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新型手术体位——半截石斜侧卧位.方法: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8月采用半截石斜侧卧位行PCNL术患者97例.半截石斜侧卧位体位:垫高患侧肩和臀部使身体向健侧倾斜30°~ 45°左右;健侧下肢利用腿架使髋关节外展,屈髋,屈膝;患侧下肢外展并放于手术床上利用手术台腿板外展15°~ 20°左右;健侧腰下垫软垫,使整个腰部抬高10~ 20 cm左右,呈被动折刀位.结果:97例均穿刺成功,患者能良好耐受手术,术中血压及心率较为平稳,术中平均动脉压差为(14.7±6.0)mmHg,平均心率差为(13.5±6.0)次/min,无胸膜或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81.1±25.3) rain,一期结石取净率80.4%(78/97),术后住院时间(5.8±3.7)d,手术后平均血红蛋白降低(9.8±10.2)g/L,术后无患者需输血.结论:半截石斜侧卧位下行PCNL术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 MEK5基因-1118C>T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刁德昌;万进;王磊;彭俊生;陈志强;王伟;鲜振宇;汪建平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MAPK信号通路MEK5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收集737例散发性CRC患者(实验组)及703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液DNA,利用TaqMan-MBG荧光探针法检测MEK5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实验组饮酒和吸烟者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K5基因位点-1118C>T等位基因在CRC患者人群与健康对照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BMI≥24 kg/m2的肥胖人群中,-1118C>T突变基因型(CT +Tr)较野生型CC有增加CRC风险的趋势(OR=1.42,95%CI=0.97~2.08,P>0.05),-1118C>T突变基因型与饮酒和肥胖存在交互作用,使CRC发病风险增加(OR=1.73和1.19;95%CI=1.24~ 2.42,1.04~1.37,P<0.01,P<0.05).结论:饮酒和吸烟是散发性CR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EK5基因-1118C>T多态性单独与CRC的发病无显著相关性,但其突变基因型(CT+Tr)与饮酒和肥胖两个环境因素在增加CRC风险性上存在交互作用,使CRC发病的风险增加.

  • 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在急诊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陈鹏;田晓滨;李波;彭智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急诊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63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Gustilo分度为Ⅲ度并伴有大面积软组织撕脱,分别采取克氏针内固定结合VSD(A组)和伤口清创旷置结合石膏托外固定或骨牵引(B组)治疗两种方法对比治疗.结果:A组治疗病例中,8例出现伤口感染,2例出现骨髓炎,4例出现内固定克氏针松动失效(主要以下肢开放性骨折为主).B组治疗病例中,13例出现伤口慢性感染,6例出现骨髓炎,20例二期手术内固定骨折,5例出现皮瓣缺血坏死.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VSD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可以降低伤口感染率,大部分患者可以免除二次手术.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心指数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袁柳青;李凤仙;徐世元;刘世乐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与常规输液方法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心指数(cardiac index,CI)及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仰卧位脑膜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15例,常规输液组(C组)13例.两组均以维持正常的平均动脉压、红细胞压积与血红蛋白为基础实施液体治疗.C组补液量为生理需要量(4-2-1法则)+额外补充量(4 mL/kg).G组以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I)在800 ~1000 mL/m2范围内为导向目标:ITBI低于下限者以6%羟乙基淀粉130/0.4(5 mL/kg)扩容;ITBI高于上限者进行利尿处理.观测不同时点两组患者的CI及术后康复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CI在不同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CI值明显高于C组,且呈上升趋势(P<0.05).(2)两组患者的监护病房停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12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G组术后24h神经功能评分(15.2±4.6)明显低于C组(18.0±2.6)(P<0.05).(3)两组患者出院时的KPS评分(82.7±6.7)明显低于术前(70.8±6.9)(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膜瘤切除术围术期以ITBI指导输液,较常规输液法可明显提高CI,降低患者术后24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但对早期生存质量无明显影响.

  • 吸烟者戒烟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林沛茹;何雩霏;张颖;赵子文

    目的:研究吸烟者成功戒烟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4-6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对126例就诊的当前有吸烟习惯的男性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给予小于30 s的戒烟警告的干预组和无干预的对照组进行电话随访1个月,分析两组吸烟者能否成功戒烟的影响因素.结果:1个月随访干预组的7天点戒烟率为28.6%,对照组为7.7%,单因素分析发现,医生简短戒烟建议(本试验的干预内容)、吸烟者的戒烟意愿、每天吸烟数量和受教育程度均能影响吸烟者的戒烟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者的戒烟率与医生简短戒烟建议(本试验的干预内容)、每天吸烟数量和受教育程度有关(P<0.05).结论:吸烟者的戒烟率与医生采取的戒烟建议及吸烟者自身的吸烟情况和学历有关,应对医务人员及吸烟者本身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戒烟.

    关键词: 吸烟 戒烟 影响因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栓塞患者纤溶成分的检测

    作者:李清锋;李天资;潘兴寿;吴英宁;陆涛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动脉栓塞患者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COPD伴肺动脉栓塞患者(A组)检测其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Ps)、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并与20例COPD不伴肺动脉栓塞者(B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C组)比较.结果:A组血清vWF、Ps和PAI均数分别为(175.37±30.95)%,(38.01±10.88)pg/L,(1.71±0.34)Au/mL;B组分别为(125.68±28.57)%,(27.66±13.47)pg/L,(0.98±0.32) Au/mL;C组分别为(88.14±25.95)%,(19.55±12.37)pg/L,(0.75±0.31)Au/mL.A组高于B组,B组又高于C组(P< 0.01);tPA均数分别为:A组(0.56±0.33) μg/L、B组(0.92±0.47) μg/L、C组(1.27±0.40)μg/L,A组低于B组,B组低于C组(P< 0.01).结论:COPD伴肺动脉栓塞患者凝血因子含量增高或被活化,纤溶成分含量减低或活性减弱,这些变化可能与COPD并发肺动脉栓塞的发生与发展有关联.

  • CPEB-4蛋白在癫痫致痫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谢井伟;王新军;梁博;周少龙;单峤;武跃辉;王振

    目的:通过观察CPEB-4蛋白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致痫灶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癫痫发病、发展过程中及对癫痫手术治疗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癫痫组)致痫灶和12例行神经外科减压或清创患者(对照组)的脑组织标本中CPEB-4蛋白的表达,并与癫痫病程、发病频率、手术预后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PEB-4在正常脑组织和癫痫患者脑组织中均有表达,致痫灶内CPEB-4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PEB-4的表达与患者性别无相关性,但与癫痫病程、发作频率呈正相关,与手术预后呈负相关.结论:CPEB-4蛋白可能与难治性癫痫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为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为药物治疗癫痫提供了新的靶点,同时也为手术治疗癫痫的预后判断提供了依据.

  • 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作者:黄庆晖;廖海星;李飞奉;庄雅如;陈艺文;吕何锦;黄美兴;戚佩谊;陆亚琴

    目的:以24 h动态血压研究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PV)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住我院查颈彩超及24 h动态血压的患者102例,分为有斑块组(68例)及无斑块组(34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平均血压、脉压差(PPD)及BPV等动态血压参数及其他常见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有斑块组患者的年龄(t=5.302,P=0.000)、24 h收缩压的变异性(BPVSBP)(t=3.664,P=0.000)、PPD(t=4.503,P=0.000)及白昼的BPVSBP(t=2.854,P=0.005)均高于无斑块组;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发现患者的年龄(OR=1.075,P=0.004)、24 h BPVSBP(OR=1.0E+ 30,P=0.001)及PPD(OR=1.111,P=0.002)是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主要受年龄、PPD及BPV影响,其中BPVSBP是关键危险因素之一.

  •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及维持中的意义

    作者:王地;高传玉;李牧蔚;张优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厚度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及维持中的意义.方法:选取88例房颤患者,包括阵发性房颤组(52例)、持续性房颤组(36例);另选窦性心律者72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测量所有患者EAT厚度,搜集基本资料,分析EAT厚度与房颤的关系.结果:EAT厚度在对照组[(4.71±1.43)mm]、阵发性房颤组[(6.18±1.86)mm]、持续性房颤组[(7.93±1.93)mm]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房颤持续时间延长有递增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示:EAT厚度≥5.55 mm(OR=8.217,95%CI2.655~ 25.435,P=0.000)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EAT厚度预测房颤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P< 0.001).结论:EAT厚度与房颤的发生及维持显著相关,是预测房颤发生的重要指标.

  •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变化

    作者:郁俊昌;唐牟尼;韩海英;王华成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轻度认知障碍(MCI)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方法:以50例MCI、45例AD、30例VD患者和40名健康老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BDNF浓度.结果:对照组(6.4±3.1) μg/L、MCI组(6.2±5.1).μg/L、AD组(8.1±5.0) μg/L及VD组(5.6±4.8) μg/L BDN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且AD组BDNF浓度显著高于MCI及VD组(均P<0.05).轻、中重度AD及MCI组间BDN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未发现各组BDNF浓度与性别、年龄、病程、卒中次数、MMSE评分、CDR评分及ADL评分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AD患者血浆BDNF浓度显著高于MCI及VD患者,但三者BDNF水平与病程及认知功能损害变化无关.

  • 不同常规剂量他汀预防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云涛;邢爱君;关凤焕;黄宇玲;郑晓明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前不同常规剂量他汀预防对比剂肾病(CIN)的疗效.方法:入选我院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患者127例,分为对照组、A组(阿托伐他汀10 mg)、B组(阿托伐他汀20mg),药物连续服用3d以上.比较术后3组患者24、48、72 h血肌酐(Scr)变化和CIN发生率.结果:(1)术后CIN的总发生率为11.02%,对照组6.67%(1例),A组13.60%(3例),B组11.10%(10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组患者Scr水平在48、72 h升高幅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前不同常规剂量他汀预防CIN的作用无差异.

  • 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机械瓣联合置换术后瓣膜不匹配现象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律;白一帆;刘小刚;张锡武;张米;徐志云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机械瓣联合置换术后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VP-PM)现象的发生率及其与术前患者情况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患者术后瓣膜有效开口面积指数(EOAi)与血流速度的关系.明确不同VP-PM状态患者一般情况及预后有无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29例患者,主动脉瓣中重度VP-PM发生率高于二尖瓣(20.94% vs 2.74%).双瓣均为重度VP-PM患者的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均大于单瓣VP-PM或无VP-PM患者.双瓣均为中重度VP-PM组患者住院期间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死亡率显著高于单瓣中重度VP-PM及无VP-PM患者.结论:(1)双瓣置换术后易出现主动脉瓣VP-PM;(2)双瓣均出现VP-PM患者体重及体表面积较大;(3)术后双瓣均为中重度VP-PM患者的死亡率及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高.

  • 固定修复前合高度的恢复治疗

    作者:刘玉平

    目的:观察评定拟固定修复的低位咬合患者通过合高度的恢复治疗后对咀嚼功能的恢复改善效果.方法:临床选择需要进行固定修复并抬高咬合高度的患者36例,采用暂时简单合垫式局部义齿治疗,进而获得较理想的咬合高度.结果:对于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36例患者,采用暂时简单合垫式局部义齿,而终行固定义齿或固定—活动义齿进行修复,疗效较理想.结论:合理的咬合重建治疗可有效恢复正中颌位关系及较好的咀嚼功能,且一定程度地改善美观.

  •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王贤军;宫健;韩红星;朱其义

    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行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围手术期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其中20例患者于局麻下行Apollo球扩支架成形术,30例患者于全麻下行Wingspan自膨式支架植入术.结果:本组5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51处狭窄部位均一次性成功植入支架,总支架成功率100%,总手术成功率96%.1例局麻患者术后CT证实在外侧裂见少量出血,无肢体缺损症状,术后5d头痛症状消失.1例全麻患者Wingspan支架释放后约5 min,出现支架部位急性血栓形成,给予rt-PA(阿替普酶)动脉溶栓,20 min左右,管腔重新开放,术后患者未遗留后遗症状.1例Wingspan支架成形术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一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球扩支架成形术患者于术后18个月发现支架对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但患者无临床症状.结论: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麻醉方式灵活,近期疗效确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 快速康复理念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伟;李洪明;罗立杰;郑燕生

    目的:评估快速康复理念在全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我科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FTS组)和传统方法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呕吐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相对于对照组,FTS组患者的肠呜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18.32±7.03)hvs(24.16±11.53)h,P<0.05;(50.45±12.15)hvs(92.19±15.67)h,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82±1.57)d v5(9.38±1.95)d,P< 0.05],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术后出现呕吐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别(P>0.05).结论:FTS应用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能促进胃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总费用,方法安全可行.

  • 腭部肿瘤的CT、MRI诊断分析

    作者:文乾钧;陈祖华;徐雷鸣;李方利

    目的:探讨腭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征象,以期提高该部位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腭部良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12例CT(n=25)及MRI(n=8)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19例良性肿瘤中,位于硬腭后部10例,软硬腭交界处5例,软腭4例.均表现为类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整,大径平均约2.6 cm;相邻腭骨压迫吸收.与肌肉密度和信号相比,CT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MR T1WI多呈均匀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以轻中度均匀强化为主,一般无颈部淋巴结肿大.12例恶性肿瘤中,位于硬腭1例,软硬腭交界处5例,软腭6例;多为不规则肿块,大径平均约4.3 cm,易侵犯周围软组织及骨质;CT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MRI T1WI呈不均匀等或稍低信号,T2WI均为混杂高信号;增强呈轻至显著不均匀强化,常伴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论:CT、MRI在腭部肿瘤的检查中具有一定价值,多能作出定位定性诊断;而CT MPR技术的运用和MRI检查更具优势.

  • 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作者:王贵清;汤勇智;杨立群;黎昭华;利洪艺

    目的:研制一种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用于C臂机监控下经皮进行腰椎间盘穿刺,以提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方法:自制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国家专利号:ZL 2011 2 0140972.2),根据腰椎CT或MRI横截面设计好导向器参数,利用该导向器在C臂机监控下将治疗针准确穿刺到腰椎间盘预定位置.本组应用该导向器对44例(56个椎间盘)进行经皮腰椎间盘穿刺,总结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并与传统的“盲穿”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该导向器的穿刺优良率为80.4%,应用传统“盲穿”方法的穿刺优良率为28.3%,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自制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导向器应用方便,能有效提高经皮腰椎间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材料用于法洛四联症行右室流出道重建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崇刚;文冰;付国伟;许华山;赵文增

    目的:总结在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采用自体心包补片、自体心包带瓣补片、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的经验,旨在为预防术后肺动脉返流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方法:2008年至2012年我科法洛四联症患者57例,均行一期根治术,其中26例行心包单纯自体心包补片右室流出道重建,20例行带瓣自体心包补片右室流出道重建,11例采用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结果:单纯补片组术后早期死亡1例,带瓣补片组术后早期死亡1例,带瓣管道组术后死亡l例.痊愈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单纯补片组术后肺动脉瓣中度及重度返流患者明显高于其余两组.结论:采用带瓣自体心包补片和带瓣管道进行右室流出道重建,有助于降低术后肺动脉返流,有良好的早中期效果.

  • 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作者:陈玢屾;徐啊白;李炳坤;刘春晓;郑少波;李虎林;徐亚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08年8月至2012年3月17例瘘口位于膀胱三角区上方的膀胱阴道瘘患者在我科接受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术中未打开膀胱,于膀胱外找到瘘口并修补,利用大网膜填充膀胱壁与阴道壁之间的空隙.患者随访时间为6 ~ 48个月.结果:所有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66.4±19.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9±60 mL,术后尿管留置约3周.15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随访未发现尿瘘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汤志宏;刘欣伟;胡闯;孙浩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前交韧带重建术后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并发症,为预防和治疗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例,观察术后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73例中有14例患者出现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治疗后症状恢复良好.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出现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应注意预防.

  • 嵌甲性甲沟炎的改良手术方法

    作者:王菲;田立杰

    目的:探讨采用部分拔甲、甲根部基质部分切除、趾甲扩大成形术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1月至2012年7月,对53例共67足趾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采取部分拔甲、甲根部基质部分切除、趾甲扩大成形术,分析研究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的伤口均Ⅰ期愈合,并实现了甲沟Ⅰ期成形.术后随访53例患者6 ~ 26个月,趾甲外形基本正常,无复发.结论:该术式具有病灶切除彻底、治愈率高、病程短、尤其外形美观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血管残余缺损的临床观察

    作者:厉建林;王兵;王越;安乾;吴斐;司江涛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残余血管缺损,探索造成缺损的可能原因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院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期间行CEA手术的患者,术后1个月内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观察记录重建血管的残余缺损.彩超随访4~6个月观察术后血管状况并记录心脑血管事件数.结果:共有175例患者进入研究,其中152例(86.9%)术后CTA上观察到残余缺损.共有376处缺损,其中颈总动脉(CCA) 169处(44.9%),颈内动脉(ICA) 137处(36.4%),颈外动脉(ECA)70处(18.7%).残余缺损对ICA或CCA造成30%~50%狭窄17处,50%~60%狭窄10处,没有≥60%的狭窄.结论:术后复查CTA不仅可以评估CEA效果,还可以了解是否遗留有血管缺损,对外科医师和影像科医师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CEA术后血管残余缺损广泛存在,但绝大多数的缺损并不影响临床预后.

  • 自发性颈部血肿1例

    作者:肖跃华;张海东;韩建存

    患者男,37岁,主因左侧颈部突然肿胀2h入院.患者人院前2h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颈部肿胀,伴轻微疼痛,轻度呼吸发憋,无发热,无咳血,无恶心、呕吐,急来我院,门诊行颈部彩超提示:左颈总动脉后方实性肿物,故以“左颈部肿物待查”收入院.查体:左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缘处明显肿胀,喉结被推向右侧,触痛明显,无波动感,未触及动脉搏动感,间接喉镜下见左侧咽侧壁明显肿胀,表面黏膜呈淡紫色,与会厌接触,会厌无肿胀.化验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正常.根据查体情况初步考虑为颈部血肿.

  • 左侧腰部皮下弥漫型神经纤维瘤1例

    作者:江珍珍;夏国园;乔金莹

    患者男,32岁,因“发现左腰部多发肿块12年,疼痛、酸胀7d”就诊.查体:患者左侧腰部皮肤可见数个局部隆起肿物,表面凹凸不平,皮肤无红肿、色素沉着,无局部溃烂,质地较韧,位置固定,触之无压痛,扪之内有结节感,肿块大者约4.4 cm×3.0 cm.超声检查示:左侧腰部肿块处皮下软组织层明显增厚,与深部肌肉组织分界清,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弥漫性回声减低区,CDFI示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不明显(图1).行手术摘除,术后病理诊断:左腰部弥漫型神经纤维瘤.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龄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李国华;李宇丹;丁志胜;胡晏珍;蔡雪;张志文

    目的:观察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肾安)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高龄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MHD高龄患者随机分为3组:肾安联合左卡尼汀组(13例)、左卡尼汀组(16例)、常规营养治疗组(11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计算标准化的氮表现率蛋白相当量(nPNA)、透析充分性,并检查水钠潴留情况;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肾安联合左卡尼汀组患者Alb、PA、TRF、BMI、TSF、MAMC、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左卡尼汀组和常规营养治疗组(P<0.01);左卡尼汀组上述指标均较常规营养治疗组显著增高(P<0.01);而3组间的nPNA、透析充分性及水钠潴留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安联合左卡尼汀可进一步改善MHD高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 辛伐他汀对左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卜彤;潘秀娣;曾昭华;温燕杭;肖霭仪;陆东风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心肌肥厚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未经治疗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后,超声心动图确诊合并心肌肥厚共41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对照组(N组):给予以替米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T组):在以替米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上加用辛伐他汀.观察治疗1年后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P> 0.05.(2)T组治疗后收缩压较N组下降更为显著;(3)1年后,N组和T组均能逆转左室肥大;T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57.50±16.41)%vs(65.43±11.60)%],P< 0.01),而N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T组的心肌肥厚和左室收缩功能改善较N组更明显(P<0.05);(4)T组患者左房内径减少(P<0.01),但是E/A比值仍较前下降,左室舒张功能仍呈下降趋势.结论: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和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有逆转作用.

  • 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吴诗聪

    目的:探讨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为临床用药指导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我院泌尿科于2012年1-6月收治的6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应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的资料.结果: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临床有效率达93.3%,致病菌株清除率达94.3%.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小.

  •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评估

    作者:叶琨;王浩宇;徐珏;黄云峰;彭小梅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FK506)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以FK506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RNS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的变化.结果:17例RNS患者治疗6个月后,完全缓解4例(23.5%),显著缓解10例(58.8%),总有效率94.1%.对曾用环磷酰胺(CTX)、环孢素A(CsA)等免疫抑制剂无效的RNS患者,改此方案后仍显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尿蛋白、血胆固醇(Tho)、甘油三酯(TG)均下降(P<0.05),血清白蛋白(Alb)升高(P<0.05),而转氨酶、肾功能、血糖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MN)11例(64.7%),此方案治疗显效9例(81.8%).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RNS短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地佐辛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的影响

    作者:李文成;王刚;陈解元;邓龙姣

    目的:观察地佐辛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的影响.方法:将45例下腹部或下肢手术,ASA分级Ⅰ~Ⅱ级的成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地佐辛低剂量组(A组)、地佐辛中剂量组(B组)、地佐辛高剂量组(C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平面固定后,A组静脉予地佐辛200 μg/kg,B组静脉予地佐辛300 μg/kg,C组静脉予地佐辛400 μg/kg,各组分别记录注入地佐辛前(T1)及注入地佐辛后(T2)的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NT指数)、原始脑电图αβ波相对功率值、NI值、HR、MAP及达到深度镇静状态的病例数.结果:3组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后HR、MA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始脑电图αβ波相对功率值、NI值降低(P<0.05).C组发生深镇静例数增加(P<0.05).结论:地佐辛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的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影响较小,随着剂量的增加,地佐辛对患者的镇静作用增强.

  • 左心房梭形细胞肉瘤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晓慧;李燕;田立群;程兆云

    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少见,文献报道[1]其占心脏肿瘤的15%~ 25%,左侧心脏恶性肿瘤发病率比右侧心脏恶性肿瘤发病率更低,并且左心房恶性肿瘤极易被误诊为黏液瘤.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了3例原发性左心房梭形细胞肉瘤患者,现将其诊治过程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3例,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51.6岁.发病至确诊时间是15d~1个月.后确诊均是依据手术后病理.术前有2例患者误诊为左房黏液瘤.1例患者术前诊断为左心房占位,是由超声心动图判断出来.

  • 股静脉长期带涤纶套留置导管在血管条件匮乏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彤;何达;熊飞

    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保障.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充分,并发症少,使用时间长,是目前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1].但随着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老龄化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患者的血管条件差或耗竭,无法再次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而其颈内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常规的血管通路无法建立,为此,股静脉长期带涤纶套留置导管的安置为此类血管条件匮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来了希望.现报告如下.

  • 微小核糖核酸-21调控spry2影响Jurkat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

    作者:杨栋;文伟明;苏强;刘洋;周游;王江友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NA)-21通过调控spry2进而对Jurkat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人T淋巴细胞系Jurkat E6-1细胞分为miRNA-21模拟物组、miRNA-21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NA-21抑制物组和miRNA-21抑制物组阴性对照组,每组例数为8,进行细胞转染,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的miRNA-21和spry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spry2蛋白表达情况,同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10、IL-2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与其阴性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miRNA-21的相对表达量和IL-10的分泌水平明显增加(P<0.05),spry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spry2的相对蛋白含量显著减少(P<0.05);抑制物组miRNA-21的相对表达量和细胞上清液IL-10的分泌水平明显减少(P<0.05),spry2 mRNA相对表达量和spry2的相对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两组细胞上清液TNF-α和IL-2的分泌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Jurkat细胞中,miRNA-21可能通过抑制其靶基因spry2的表达而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表明miRNA-21可能通过影响IL-10的分泌而作为血管的一种保护因子.

  • 可降解胸骨固定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对THP-1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段长恩;公兵;杨秀滨

    目的:研究生物可降解胸骨固定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对THP-1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EdU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分别研究PBS浸提液共培养后THP-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RT-q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1-2和Smac/IAP-1的表达变化;染色体畸变试验评价其基因毒性.结果:PBS浸提液对THP-1细胞的体外增殖率影响较小,不存在细胞增殖半数抑制剂量;浸提液共培养后的细胞出现部分凋亡,基因表达改变以Bax/Bc1-2显著(P<0.05),Smac/IAP-1变化不明显(P>0.05);大浓度浸提液共培养后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在正常范围.结论:PBS对THP-1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影响较小,对该细胞显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正常人外周血Th17细胞的频率、表型及其功能特征

    作者:周茂华;张敏;欧阳维富;吴璐思

    目的:研究正常人外周血Th17细胞的频率、表型及其功能特征.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加入刺激剂PMA和离子霉素,同时加入蛋白转运抑制剂BFA,细胞置于37℃、50 mL/LCO2培养箱培养4~5h.收集细胞,以荧光素-mAb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正常人PBMCs经PMA+ Ionomycin刺激后,Th17细胞的频率为(1.63±0.72)%,细胞表达CD45RO (99.32±0.79)%、CCR6(97.37±3.04)%和CCR4 (96.27±3.49)%;约15%的Th17细胞表达IFN-γ,超过80%的Th17细胞表达IL-2,但Th17细胞几乎不表达IL-10或IL-4.结论:正常人外周血中存在记忆性Th17细胞,该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6和CCR4,且具有不同于Th1和Th2细胞的功能特征.

  • p53、14-3-3σ、miR-365在UVB致HaCaT细胞G2/M期阻滞中的作用

    作者:郭院霞;王颖慧;李明芳;刘明;周美娟

    目的:研究30 mJ/cm2的UVB照射后,HaCaT细胞周期的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aCaT)为研究对象,波长305 nm的UVB为干预因子,首先观察了HaCaT细胞在30 mJ/cm2的UVB作用后其细胞周期的变化;其次观察了UVB照后不同时间点p53蛋白、14-3-3σ蛋白表达的改变;后用miR-365高表达的HaCaT细胞分析了miR-365在UVB所致了的周期阻滞中的可能作用.结果:HaCaT细胞在30mJ/cm2的UVB作用后18h出现较明显的G2/M期阻滞;p53、磷酸化的p53以及14-3-3σ蛋白在UVB照射后均有明显升高;miR-365高表达的HaCaT细胞,14-3-3σ蛋白的mRNA表达下降,且在UVB照射后无明显改变.结论:30mJ/cm2的UVB照射可诱导HaCaT细胞发生G2/M期阻滞,p53、14-3-3σ、miR-365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尿酸钠结晶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表达的信号通路

    作者:张文彬;沈育丽;傅君舟;李慧娟;陈敢;梁鸣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尿酸钠结晶(MSU)促进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Snail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用500 mg/L MSU刺激NRK-52E细胞24、48、72 h;另外用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和MSU共同刺激NRK-52E细胞24、48、72 h.采用Real-time PCR检测Snail的mRNA表达量,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检测Jagged1、Notch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MSU刺激NRK-52E细胞后Snai1、Jagged1和Notch1的表达量较之正常组细胞明显上调;而经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后,MSU诱导Snail、Jagged1、Notch1上调的趋势被明显逆转.结论:尿酸钠结晶可以诱导NRK-52E的Snail表达增高,Notch信号通路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染料木黄酮对未分化鼻咽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韩宏裕;刘然义;黄文林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对未分化鼻咽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染料木黄酮对未分化鼻咽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染料木黄酮作用于未分化鼻咽癌细胞株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染料木黄酮对不同的未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和C666-1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作用方式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并可将CNE-2和C666-1细胞阻滞于G2/M期,对CNE-2作用更强;0、30、60、90和120 μmol/L染料木黄酮处理CNE-2细胞72 h后,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8.75%、34.95%、84.05%、83.80%和79.60%.结论:染料木黄酮对于未分化鼻咽癌细胞株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本研究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实验资料.

  • 右美托咪定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作者:苏玲;屠伟峰;陈茜;欧阳惠碧;郄文斌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NC组)、H组、D组、DH组、DHY组和HY组.200 μmol/L H2O2建立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差别;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Hochest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测定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与NC组比较,H组细胞生存率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SOD活力下降(P<0.05),MDA含量增加(P<0.05);而DH组相对于H组,细胞生存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SOD活力升高,MDA含量减少(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H2O2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可视喉镜引导下口腔手术患者经鼻气管内插管的临床观察

    作者:辛婧媛;汤翠翠;张丽华;邓立琴

    口腔内手术常需要经鼻气管插管.如何使操作更加快捷、准确,并减轻患者的插管反应和插管损伤,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已证实可视喉镜可清晰地暴露喉部组织,提高插管成功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下口腔内手术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和插管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口腔手术行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属ASA Ⅰ或Ⅱ级,年龄18 ~ 65岁,体重指数< 25 kg/m2,无明显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或鼻甲肥大等病理改变,无鼻外伤史.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普通Macintosh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组(M组)和贝格(BEIIGER)可视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组(B组),各40例.M组和B组患者一般情况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 解剖钢板与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梁钟鸣;周建伟;范勇;张传寅;刘磊;王一剑;胡玉平

    尺骨鹰嘴骨折多发于成人,约占全身骨折的1%.除少部分伸肘装置完好且无骨折移位的病例,大多数尺骨鹰嘴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我院骨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41例MayoⅡ型和Ⅲ型尺骨鹰嘴骨折采用尺骨近端解剖钢板与张力带治疗并获随访,现报告如下.

  • 三种外科方式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对比

    作者:石磊;张平;涂寒剑;林庆;龚南平;陈艰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长足发展,微创技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临床治疗当中,从传统的正中开胸到小切口,再到全胸腔镜下完成心脏外科手术,对心外科医生的临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治疗方面,筛选我科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177例,其中正中开胸组102例,右侧腋下小切口组45例,全腔镜组30例,并对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 克罗恩病肠切除后不同吻合方式发生吻合口瘘的比较分析

    作者:黄文鹏;陈景繁;杨建青;董陈诚;梁中晓;陈希纲

    克罗恩病是一种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的透壁炎症,病变侵蚀肠壁引起的裂隙状溃疡容易形成急性穿孔或各种慢性内、外瘘,大部分克罗恩病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表现为急腹症患者常需要急症手术[1].手术时将病变肠管切除后可做端端吻合、端侧吻合或侧侧吻合,但采用何种吻合方式目前尚无定论:有提倡侧侧吻合[2],也有建议端端吻合[3].研究[4]表明端端吻合可能与吻合口瘘发生率相关,而侧侧吻合术后并发症少.也有研究[5]显示端端吻合和侧侧吻合术后并发症并无差别.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990-2011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5家医院普通外科实行肠切除肠吻合术的91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吻合方式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影响,以期为克罗恩病患者进行肠吻合术提供临床参考.

  • 颅内病变简易CT头皮定位

    作者:杜春富;舒丽娟;吴建兵;曹毅;赵鹤翔;罗丽;张杰

    临床上颅内小病变术前定位很重要,尤其是病变位于重要功能区时.在不使用立体定向仪或神经导航系统的情况下,笔者利用普通CT或螺旋CT,通过改进既往定位方法[1-2],为基层医院CT定位颅内小病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25例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15~70岁,平均36.5岁,病变部位分布如下:顶叶10例,颞叶5例,额叶8例,枕叶2例,病变浅面距离脑表面0.5 cm范围内;病变直径0.8~3.5 cm,平均1.5 cm.25例患者病灶有如下一些特点:(1)病变小;(2)病变位于功能区;(3)病变位于脑表面或较表浅,常规CT或MRI水平扫描平面与手术人路路线可能存在夹角.

  • 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总医师会诊病例758例分析

    作者:杨雪莲;孙家兰;江梅;吴大玉;柴长凤

    在综合医院里,临床各科经常会遇到与神经内科相关问题.笔者回顾性分析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总医师在10个月内连续会诊的758个病例,旨在为今后不同医院神经内科医师提供一些经验参考.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我院其他科室申请神经内科会诊病例.同一病例多次申请会诊者以1例计人,均严格按照医院会诊制度进行.数据使用Excel办公软件统计病例数,并进行构成比统计分析.

  • 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华涛;海恒林;吴胜刚;李强;王黎丽;周晓英;严雷

    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糊剂,江苏阳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生物活性成分是具有特定含量比例的无机元素钙和磷,因其表面化学结构和形态结构的生物诱导作用,故而具有显著促进组织再生和创面愈合的作用.笔者进行了观察该药促进烧伤残余创面愈合、抗感染作用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血小板相关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尚进;陈欣;邵维阳;刘威

    血小板是骨髓微环境中由巨核细胞产生的细胞碎片.由于血小板行使生物学功能主要依赖于所含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组学已成为血小板相关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可以对血小板所含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阐明有关血小板复杂生理过程的未知机制,并从中找到治疗血小板相关疾病的作用靶点.本文通过综述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贮积性疾病(storage pool disease,SPD)、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和动脉血栓疾病(arterial thrombosis episodes)等血小板相关疾病的新进展,概括总结了蛋白质组学方法在此方面研究中的独特优势.

  •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评价慢性肾脏病氧合水平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成

    20世纪90年代,Ogawa等[1]运用高场磁共振设备首次描述了鼠脑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MR信号产生的机制.BOLD-MRI随即被广泛地应用于中枢神经功能成像.近年来,由于肾脏皮、髓质血供及氧合特点以及肾髓质缺血在肾功能衰竭中的重要作用,BOLD成像在肾脏成像方面的应用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总结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缺氧的原因和影响,并对目前BOLD-MRI评价CKD氧合程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Talin在整合素介导的肿瘤进展和转移中的意义

    作者:孙欢;艾文兵;王艳林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涉及肿瘤细胞从原位癌到远处组织定居的全过程,主要包含了上皮间质转化、穿透基膜、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和侵袭邻近组织、细胞迁移、不依赖于锚着的生长、进入血管和淋巴管到达远处部位定居和生长[1].肿瘤转移增加了治疗上的困难并且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它由肿瘤间质和周围组织、内皮细胞、内皮细胞邻近的周细胞、炎性细胞、白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多种ECM成分构成[3].

  • 心衰大鼠侧脑室置管方法的改良

    作者:李嘉翔;刘丽娟;高修仁

    目的:提高心肌梗死造模和侧脑室置管后大鼠的存活率以及侧脑室置管的长时间稳固性,为研究大脑内分泌激素对心衰的影响提供基础.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20只.甲组传统方法侧脑室置管,1周后心梗造模;乙组与丙组均先心梗造模,1周后,乙组传统方法侧脑室置管;丙组改良方法侧脑室置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在心梗造模前与之后3周进行.结果:两次造模后大鼠存活率,甲组50.0%,乙组及丙组均85.0%,与甲组相比,乙组及丙组存活率显著提高(P=0.023).侧脑室置管第10天导管松脱率,甲组62.5%,乙组52.9%,丙组11.8%.丙组松脱率与甲组相比明显下降(P=0.008),与乙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0);置管第30天导管松脱率,甲组75.0%,乙组76.5%,丙组17.6%.丙组松脱率与甲组相比显著下降(P=0.005),与乙组相比明显降低(P=0.001);超声结果证明所有存活大鼠心梗造模成功.结论:合理的造模顺序能提高心梗造模及侧脑室置管后大鼠存活率,改良固定方法可明显提高脑室置管稳固性.

  • 高渗盐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曹卫;邓医宇;黄林强;祝森志;朱高峰;江稳强;温妙云;曾红科

    目的:探讨10%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HS)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变化的关系.方法:12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脑缺血再灌注6、12、24 h组(模型6、12、24 h组,各组n=18)和脑缺血再灌注+10% HS 6、12、24 h组(治疗6、12、24 h组,各组n=18).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制作动物模型,比较各组右侧脑组织脑水含量(brainwater contain,BWC)、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及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模型6、12、24 h组和治疗6、12、24 h组BWC、EB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BWC、EB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治疗组BWC、EB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治疗6、12、24 h组BWC、EB含量均低于模型6、12、24h组;模型6、12、24 h组和治疗6、12、24h组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治疗6、12、24 h组VEGF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模型6、12、24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 HS可明显降低MCAO模型BBB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的表达有关.

  •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在脑梗死大鼠脑内分化为小胶质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建平;陈明;蒋超;余列;王梦涵;刘恒方;张敏;赵源征;陈宁宁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脑梗死大鼠的疗效及其脑内分化情况.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模型,筛选成功模型后随机分为溶剂组(vehicle组)和BMMNCs移植组(BMMNCs组),BMMNCs组于24 h后经尾静脉注入1 mL Brdu标记含1×107个BMMNCs细胞悬液,vehicle组注射同等剂量PBS溶液,采用神经功能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观察神经行为学功能,免疫荧光双标法示踪BMMNCs脑内分化情况.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BMMNCs组Nss明显降低(P<0.05),BMMNCs组脑内梗死皮层区、海马齿状回检测到Brdu和Ibal双标阳性细胞.结论:BMMNCs移植在脑梗死大鼠脑内分化为小胶质样细胞,显著改善脑梗死大鼠神经行为学功能.

  • 咪达普利对舒张功能不全大鼠心房肌细胞钠通道的影响

    作者:唐惠芳;周斐然;邓春玉;吴书林

    目的:探讨咪达普利对舒张功能不全心衰(DHF)大鼠心房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HF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腹主动脉缩窄建立DHF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术后灌胃予咪达普利1.5、3、6 mg/(kg·d).4周后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通道电流.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DHF组大鼠心脏室间隔(IVS)、左室后壁(LVPW)、左室心脏指数(LVM)和E/A比值增加;咪达普利降低DHF大鼠IVS、PW、LVM和E/A比值,该作用随咪达普利剂量增加而增大;(2)与对照组比较,DHF大鼠心房肌细胞INa峰值电流密度降低,复活延迟;咪达普利增加DHF大鼠心房肌细胞INa峰值电流密度,加快复活,该作用随咪达普利剂量增加而增大.结论:咪达普利增加DHF大鼠心房肌INa峰值电流密度,加快复活,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 联合护理在脑血管意外后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梅珠

    目的:探讨3M皮肤保护膜和人工肛袋联合护理在脑血管意外后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脑血管意外后大便失禁患者200例,分别给予传统常规护理、3M皮肤保护膜、人工肛袋、3M皮肤保护膜+人工肛袋联合护理干预,比较各组患者皮肤愈合情况、护理工作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其他组别,联合护理组的皮肤治愈率高,达90.0%,其护理工作量则低,同时获得高的护理满意度(9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M皮肤保护膜和人工肛袋联合护理可以提高脑血管意外后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治疗效果,减少护理工作量,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 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相关基因的样本聚类分析

    作者:屠涌涛;肖美英;糜祖煌

    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绍兴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31种β-内酰胺酶基因以及膜孔蛋白oprD2基因,1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7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志,再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2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检出5种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TEM-1、CARB、KPC、OXA-10群、oprD2突变),5种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aac(6’)-Ⅰb、aac(6')-Ⅱ、ant(2”)-Ⅰ、ant(3”)-Ⅰ、rmtB],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志(int Ⅰ 1、tnp513、IS26、merA).样本聚类分析把本组菌分为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其中2号株簇群包含了16个成员均携带了TEM、CARB、aac(6’)-Ⅰ b、aac(6’)-Ⅱ、ant(2”)-Ⅰ、rmtB、int Ⅰ 1、tnp513、IS26、merA基因,并存在oprD2缺失,为克隆传播暴发.结论:尽管本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药敏表型相同,但样本聚类分析仍可分辨出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其中2号株簇群为克隆传播暴发.获得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对院内感染实时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意义重大.

  • 汕头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研究

    作者:朱红军;陈小晶;柯永坚;黄江玲

    目的:探讨汕头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2年汕头3所综合医院成人CAP患者中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集中后用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VITEK2进一步确认鉴定结果,VITEK2-GP68卡测定肺炎链球菌和K-B法测定流感嗜血杆菌药敏结果,以Nitrocefin试剂做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205株肺炎链球菌中高耐青霉素(PRSP)为33.7%,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为19.0%,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氯霉素耐药率较低,为17.1% ~ 22.0%,3种氟喹喏酮类、泰利霉素和2种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10%,全部菌株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敏感,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高为94.1%和95.1%.211株流感嗜血杆菌中β-内酰胺酶阳性101株,产酶率为47.9%,其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分别是51.7%和80.1%,对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呋辛、三代头孢、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氯霉素耐药率<10%,未出现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和流感嗜血杆菌产酶率明显偏高,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已不适于本地区成人CAP的经验治疗,而氟喹诺酮类及三代头孢菌素等常用抗生素依然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

    作者:郑芬;程灿灿;芮勇宇

    目的:了解我院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方法:利用PCR、RFLP分型和测序技术对临床分离的77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整合子Ⅰ、ISCR1和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研究,并利用ERIC-PCR研究其传播机制.结果:77株菌中58株(75%)整合酶Ⅰ阳性,50株(65%)整合子Ⅰ阳性;48株(62%) ISCR1阳性,45株(58%) ISCR1携带qnrA1和ampR耐药基因盒;8株检出复杂性整合子Ⅰ;1株检出NDM-1基因,62株(80%)检出OXA-23-1ike基因,4株(5%)检出OXA-58-1ike,OXA-51-like基因100%携带,未检出KPC和OXA-24-1ike基因.ERIC-PCR聚类分析60%的相似水平上被聚为16个类群.结论:整合子Ⅰ、ISCR1和OXA类酶在鲍曼不动杆菌介导多重耐药方面有重要作用,ERIC-PCR是进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 恶性肿瘤治疗相关性血栓疾病研究现状

    作者:刘小艳;许新华

    肿瘤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中心静脉置管、手术、化疗等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黏附分子增多,使血细胞相互黏附并释放促凝物质,形成高凝状态进而形成血栓性疾病.癌症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4.1倍,接受化疗的患者风险增加6.5倍.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作为癌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20%,并且常成为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文现主要就近几年恶性肿瘤治疗相关性血栓疾病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 清远市产后42天产妇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伍杏梅;耿庆山;朱春燕

    目的:了解清远市产妇产褥期情况,为健全产后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8-12月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复查的产后42 d产妇进行体检.结果:在1320例产妇中,乳量不足占40.23%,白带异常占14.85%,恶露不净占11.51%,宫腔异常率、血色素异常率、宫颈炎分别为6.67%、6.52%、1.74%.结论:清远地区产后42 d产妇的健康不容乐观,应建立有效的产后妇女保健运作机制,促进妇女产褥期的健康.

    关键词: 产妇 健康状况
  • 广州市某城中村居民初级卫生保健现状调查

    作者:吴娴波;朱君陶;林锦彦;熊益权;陈清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城中村居民目前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现况,为城中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2月以广州市白云区某城中村居民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 600名居民,调查结果表明,49.58%和41.96%的人认为当地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现状一般:居民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度在60分以上的只有28.90%;71.67%的儿童按计划免疫的要求进行接种;只有4.50%的受访者表示有获得完整的慢性病定期询问服务;患常见病时,37.86%的人会“自己买药”;56.79%受访者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超过50%.结论:仍需进一步改善城中村社区的基本卫生状况,加强社区的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特别是要提高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

  • 亚低温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的Meta分析

    作者:管玉华;赵东刚;姜莱;姚龙飞;夏开来;郑刚

    目的:综合评价亚低温辅助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筛选出的9个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再用Review Manager 5.0进行Meta分析,对比亚低温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漏斗图检验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亚低温治疗1个月后,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WMD=-5.91,95%CI-7.51 ~-4.31,P<0.000 01);随访期间,亚低温组与对照组病死率(OR=0.57,95%CI0.27~1.19,P=0.13)、肺部感染发生率(OR=1.99,95%CI0.79-5.04,P=0.14)无差异;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进步以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患者数量显示亚低温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OR=5.06,95%CI 2.74-9.35,P<0.000 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降低急性缺血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其功能预后,但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无影响.

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